第十六讲联想和想象

2024-07-28

第十六讲联想和想象(共3篇)

第十六讲联想和想象 篇1

第十六讲 合理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一.技法详解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情感是诗的基础,即使是叙事诗或哲理诗,也都饱含诗情,显示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阅读诗歌,要善于从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入手,领悟诗歌所言之“志”。而诗歌的情感又是通过特定的意境氛围表现出来的。

1.捕捉意象

试看这样一道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知识,理解何为“意象”?“柳”这一意象有什么内涵,下面就做简单的介绍。

简单的说,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意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用康德的话说,即“灌注了生气的形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会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情感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合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向,每一个意向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向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向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向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根本。

所以从意向入手,展开想象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向,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的“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船孤子清廖的心情。

2.列举意向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向,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向,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上述考题,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向“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此题迎刃而解。

所以想要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再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形象,抓取“象”的摹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义。下面列举一些传统意向: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是常用的手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了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等诗句,大体也是这样的感情。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散出无尽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人王冕《墨梅》)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莲”与“怜”同音, 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美好的象征。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永在《雨霖铃》中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之情。李白的“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闻折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作者叹别的感情。

竹:刚直气节,积极向上,虚心的象征。在韩愈笔下,竹“高标凌铁严,负色夺春媚”,高洁风姿比秋寒之色,严肃、坚贞的神态压倒了春天的柔媚。竹在清人郑板桥的《题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就更是刚直气节的形象写照了。

3.融入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说法是:“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 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含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又给读者以哲理的启迪。

二.例题详解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本诗“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此种题目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

考生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其妙处和表达效果。要解答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诗意,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并且去感受作者身处这种场景中的心境。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参考答案】

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歌,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在这一题中也是如此,当然,如果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将会体会得更真切深刻。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田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字根表,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土贳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4.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3.A 4.“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能理解“采菊”内涵评1分,点明二者关系评2分)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是一首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为人们所激赏,它主要突现了诗人乐得其所的“悠然”心境,而其中的“见”字用得最妙,苏东坡说,俗本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而着一“见”字,“意境全出”。“见”字之得,得之于无心,能使“意”、“境”妙合自然;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于有意,有意则不自然,故破坏了全诗的悠然气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指“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精神状态的“自然”,二者浑然一体,难辨彼此,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殊艺术效果。

三.专题精练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草木,实际上是写什么?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十六讲联想和想象 篇2

1 概述

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根据理论上的分析以及文献的表述,可以对医院信息系统下这样一个定义:医院信息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手段来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应用和反馈,并在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支持医院全方位的运作,包括医疗、教学和科研。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医院信息系统是利用现代科技创造出一个信息高效利用的技术环境,在相应的组织和人的配合下发挥其信息支持作用。医院信息系统并不能直接产生效益,因为医院的效益来源于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而医院信息系统并不能提供任何医疗服务;医院信息系统能带来的是间接效益,即通过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间接地为医院创造效益。我们可以从电话出现之前、电话时代和计算机网络时代三者的比较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在电话出现之前,医院里的信息交流非常困难,比如说多科室会诊,需要分别跑过去预约各位医生,如果临时有变通知起来也很麻烦,工作效率非常低下;电话时代里,只需打几个电话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医院信息系统比电话系统更进一步,电话只能实现信息的流动,而医院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流动,还能进行信息的存储、加工、分析等工作,在信息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因此也更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1 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

具体地说,医院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1)管理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高医院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工作人员处理这类事情的速度加快,而且其正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共享性和传输速度都能得到很大提高。如:门诊病人的一般信息当他住院、出院、付费时,就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传输到相关部门。(2)医院信息系统为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数量化提供了技术保证,可以使各种先进的管理控制技术得以应用在医院管理实践中,从而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例如: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监控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成本、医疗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供决策者参考。(3)临床医学信息系统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诊疗工作更加准确、及时和富有效率。医护人员可以随时从网络中查询病人以往的情况;各种检查报告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医生手中;远程会诊使得医生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各种会诊讨论;遇到疑难杂症时可通过查询数据库及时得到有益的线索等等。(4)医院信息系统增加了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可以有效杜绝各种资源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5)医院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对信息的利用能力,从而使医院最高层决策者有可能掌握医院全面情况,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减少内耗。(6)简化医院内外信息传报工作。医院每年都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机构递交大量报表材料,良好的医院信息系统将大大简化这方面的工作并可以保证其连续性、准确性。(7)促进教学和科研。大医院尤其是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往往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医院信息系统将快捷、完善地为科研工作提供资料,而多媒体实时教学将大大增进教学质量。

1.2 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

一般而言,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系统、临床医学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其中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医院每天正常运转的信息处理,如财务收支、物资供应、处方情况、医疗管理、护理管理等;临床医学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给医务人员提供临床数据通讯支持,以使医务人员能够方便、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得有关的病人数据,支持其临床决策工作;专家系统即人工智能系统。

从结构上来看,医院信息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数据处理层、信息加工层和决策层。数据处理层负责特定对象的信息采集和输入;信息加工层主要负责信息的整理、汇总、分析,并决定信息的流向,是信息系统的技术中心;决策层则根据所传输过来的信息作出相应决策,反馈至原对象。

美国国会曾制定医院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要求不管医院信息系统的具体结构如何,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能收集和永久储藏医院全部数据;(2)能随时提供管理和医疗需要的各种数据;(3)具有支持医院运行和医学研究工作的数据库和软件;(4)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通讯的功能;(5)具有安全性、可扩充性和友善的用户界面。

2.3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

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应用到医院各个部门,各子系统间存在大量交叉,如财务管理涉及到几乎所有部门;病案管理与护理信息管理也有很多重复。其应用包括:(1)临床病案管理子系统:主要目标是计算机存储和使用病案,即所谓“电子病案”。电子病案有很多优点,如易于存储、查找;便于医疗、科研和教学等。困难在于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投资和人员培训;病案信息的输机也是个大问题;计算机如果出错则将严重影响工作,因此还得保留书面记录,即实行“双轨制”。(2)临床护理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嘱产生各种治疗计划单据,帮助制定护理计划;也可用来进行护士培训。(3)实验室信息管理子系统:管理检验申请并将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报告临床。(4)药物信息管理子系统:可全面管理监督药物的使用、药品费用、药品信息、药品供求等情况。(5)医技信息管理子系统:负责技术检验结果如CT图像等的存储管理和传送临床,近年发展迅速的PACS技术就是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6)出入院管理和财务管理子系统。(7)医院事务管理子系统:管理包括人事、物资供应、后勤等医院事务。

2 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医院运转的日趋复杂,医院有可能也有必要全面建设自身的信息系统,加强医院信息管理。建设现代医院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地,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下列步骤,逐步推进:

2.1 制定总体规划

由于现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任务的复杂性,因此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实际开发之前进行良好的总体规划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盲目地、无计划地开发信息系统可能会导致开发出来的产品根本不适用,造成人财物资源的极大浪费。计划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医院,首先应组建一个专门小组进行总体规划。这个小组必须应该包括医院的各级管理者,系统分析和设计方面的专家,医院各主要职能部门的代表,计算机专家等。

在总体规划阶段,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明确本医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社区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无论从功能要求上和规模结构上来说都是大不相同的,不同性质的医院对信息系统有不同要求。(2)明确本院的基本条件。如经济能力、人员素质、配套设施、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3)明确原有信息系统的基本状况。如流程、缺陷、范围等。(4)明确医院信息系统发展步骤。一般来说,医院无法一次性完成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因此必须确认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优先顺序,明确哪些部门或项目易于发展信息系统,哪些部门或项目存在较大困难。必须明确本次建设所涵盖的范围。(5)评价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构成方案。例如是选择以各个部门为单位构建还是以各功能子模型方式构建,评价各自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本院的方案。(6)评价不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常见的开发方式有三种,各有优缺点。(1)自主开发:优点是适用性好,修改、维护容易,开发费用低;缺点是开发周期比较长,可扩充性差。(2)联合开发:优点是针对性强、适用性好、技术有保证;缺点是周期太长。(3)直接购买商品软件:优点是周期短、风险小、运行稳定、技术有保证;缺点是适用性差、开发费用高、修改维护依赖于开发商。在美国,大医院由于具有较复杂的功能和很多特殊要求,一般自主开发医院信息系统;中小规模医院则一般主要购买商品化软件。(7)评估不同方案的成本一效果、有效性,选择最佳方案。(8)确定开发进度和阶段目标。

2.2 系统开发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为具体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按照规划中确定的总体方案和开发计划进行具体的系统开发。按照软件工程要求,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2.2.1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就是按照总体规划中所定的开发项目,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医院的需求,提出医院信息系统的逻辑方案。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医院哪些需求等情况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者说从信息处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为下一步进行物理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系统分析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系统的初步调查。主要目标是从系统分析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观察新项目有无必要和可能进行开发。(2)可行性研究。在大致明确系统规模、项目范围和目标后,对所提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和各种可能方案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等方面认真进行研究评价。(3)原有系统详细调查。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原有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明确其薄弱环节,找出要解决的问题。(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这一阶段主要目标是明确医院的信息需求,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完成系统说明书。

系统分析所主要采用的工具包括数据流图、数据词典、结构化语言、决策树、决策表等。此外一些非结构化方法如系统流程图、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功能分解图等也常用。

2.2.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反映医院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即系统说明书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通讯技术的物理方案,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开发人员应严格按照系统说明书的要求,综合考虑现有技术、医院实际需求、系统运行环境、信息技术的标准法规等进行设计。这一阶段大量工作是技术性的,但是成功的设计关键还在于对系统逻辑功能的理解和对用户各种需求的深入、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硬件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2)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3)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制定。(4)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常用的系统设计工具有结构化设计中的系统流程图、HIPO(分层和输入一处理一输出)技术、控制结构图等。

2.2.3 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前一阶段的技术设计转换成为物理实现,主要包括编制程序、程序(或系统)测试、系统安装、编写操作手册与用户手册等工作。(1)编制程序。用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按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把过程转换成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程序源代码。这一部分工作比前阶段的工作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但是为保证成功,程序设计人员也必须充分理解系统说明书的要求,并熟练掌握、正确运用程序设计语言。(2)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中极为重要而又十分漫长的阶段。因为不管前几个阶段的工作是如何的严格、全面,总是难免会有一些差错或者遗漏发生,这就需要在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前通过测试把它找出来并加以纠正,否则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例如:1963年美国由于在控制火箭飞行的程序中有一个语句有误,导致火箭飞行途中爆炸。有统计显示,较大规模系统的开发,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整个工作量的40%~50%。系统测试一般按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四个步骤进行。其中单元测试测试每一个单独的程序模块或子程序的正确性;组装测试测试多个模块联结起来的正确性;确认测试主要是测试软件是否符合医院用户的需求;系统测试综合测试软硬件、用户和实际运行环境。

3 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在测试正常、安装完毕之后,并非就万事大吉了。医院信息系统要取得预想的成功,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作贡献,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取得组织和人的配合,必须进行适当的维护。

3.1 系统使用管理

在医院信息系统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开发了成千上万的应用系统,总的看来,失败的系统要远远多于成功的系统。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5年内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只有19%还在使用。很多学者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1)认识错误。医院管理人员和医护专业人员往往不清楚计算机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对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效果希求太高,以为计算机通讯系统的引进能够自发地解决一切医院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浪费严重等,而没有认识到医院信息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恰恰是依赖于这些问题的改进。计算机系统和管理相辅相成,管理工作越有条例,计算机系统越能发挥它的支持作用使管理工作更富效率;管理工作混乱,计算机系统则只是一堆废铜烂铁,白白浪费了大量资源。(2)医院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计算机素质。医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科跨度过大,往往很难兼通;加以很多系统的设计和操作过于复杂,没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导致医护人员不愿使用计算机。(3)大多情况下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而不是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专业人员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开发的中心。医院的功能结构、数据流程等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计算机专业人员很难对此有深入了解,因此导致开发的系统不适用,需要的功能没有,开发的功能不需要。(4)没有良好的管理措施。医院信息系统越复杂,越要求良好的管理措施和规范。否则一旦医院信息系统出错,即会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损害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兴趣和信心。(5)没有足够的资金。医院信息系统往往并非一次就能建设完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维护资金,需要有进一步扩充功能和结构的资金,需要更新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资金,等等。资金的缺乏也会使得医院信息系统不能取得圆满成功,甚至导致失败。

有鉴于此,为了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成功,除了在开发中注意对需求的分析,注意良好人机界面的设计等之外,在使用中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端正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只是一种工具,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人员和组织的配合。一方面,数据必须由人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最终也只能由人负责;另外一方面,信息系统提供的结果最终还是由人来使用,管理者水平到什么程度,信息系统的作用就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如果管理者还是用经验而不是用数据说话,那么信息系统则几乎不能起任何作用。(2)注重人员素质培训。应该尽可能加强管理者和医护专业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用好计算机信息系统。(3)做好信息知识和信息处理规范的宣传普及。(4)建立健全信息系统使用规范和制度。

3.2 信息系统维护

医院信息系统在投入正常运行之后,就进入了系统正常运行与维护阶段。一般来说,信息系统的使用寿命短则4、5年,长的可达到10年以上。由于软硬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错,而且系统的使用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系统维护工作对于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并使系统能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信息系统的失败与不重视系统维护有重要关系。

系统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应用程序维护。随着医院发展,医院的业务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程序进行适当的修改以适应这种变化。(2)数据维护。包括数据的更新、随业务变化而进行的数据内容增减、数据结构调整等,还包括数据的备份与回复。(3)代码维护。随着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功能要求的变化,各种代码需要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4)硬件设备维护。包括清洗、部件更换、更新设备等。

总之,医院信息系统从开发方法、结构形式、功能范围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可能提供一种统一的系统模式供所有医院使用。

4 信息管理概念及信息特点、作用与系统分类

4.1 信息、信息方法与信息管理概念

信息又称情报,简单地说,就是指具有新内容的相互联系的消息。就一般意义说,信息是系统确定程度的标记(特殊程度、组织程度、有序程度)。信息是现实世界现象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概念。比如情报、指令、文件、计划、指标、数据、标准、报表、体征、症状、医嘱、图象、报告、体温、血压等都是信息。信息在医院医疗过程、管理过程中无所不在,是个活跃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复杂,在一定意义上讲,领导者或医务人员的水乎高低,在于他掌握信息的能力。信息不全、不通、不灵,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效果和医疗效果。信息一般具有三个特性。一是事实性,信息要反映客观事实;二是滞后性,有了事实,而后才可能有信息;三是不完全性,对信息必有取舍,分清主次,只有正确的取舍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目的性的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特点是用信息的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把系统的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见图1),正是由于信息流的正常流动,特别是反馈信息的存在,才能使系统按预定目标实现控制。

信息管理,就是把管理过程作为信息的收集、处理的过程,通过信息为管理服务。也就是按照医院信息的特点,科学地处理信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稻情报资料工作的管理,以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为医疗及管理服务。信息管理是医院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体系,使信息全面为管理服务。任何医院都有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使用。但是有了计算机以后,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才能显露出来,计算机是医院信息管理的先进手段。开发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充分利用院内外信息资源,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4.2 医院信息的特点与作用

医院信息可分为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两大类。没有信息,医生无法进行诊断治疗,领导也无从进行管理。医疗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医疗信息的特点是:信息复杂,信息单位数目多,获取信息比较困难,而且往往不够精确,因此判断处理上比较困难,往往需要较高的技术经验。

4.2.1 信息是医院管理的基础。

医疗经营活动中贯穿着人流、物流、信息流。人流是指各级各类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有组织的活动,就是人力、技术转换为医疗效果。物流是指,在医疗工作中药品、器材等物资设备的消耗转化为医疗效果的运动过程。信息流是规定、指导医疗工作中人流、物流活动的一些原则、制度、标准、程序和伴随人流、物流而产生的大量数据、表单、记录等。人流、物流是医院活动的基本流程,要使人流、物流成为系统的、有序的、有组织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达到较好的医疗经济效果,就必须加以科学地计划、组织和协调,必须借助于信息的流通。医院的医疗经营管理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过程。信息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又是医院管理必要的资源,医院在管理过程中,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

4.2 2信息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依据。

计划本身就是信息,是从任务到实施的桥梁,是管理的首要职能。要使计划和决策符合实际,就必须有必要的信息作为依据。医院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掌握院内的信息(如有关实际情况、资料、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还要掌握院外的信息(如上级指示、任务、方针政策、社会反映等),通俗讲就是要吃透两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内在的真实情况(信息),这样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才可能是正确的。

4.2.3 信息是组织手段。

组织是根据确定的目标,设立系统和有效的管理规范,建立均衡的职务划分,应用适当的方法使系统运转起来。诸如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计划、职责权限划分、规章制度的制订等都是组织工作,也都是信息。如用人问题,对一个人的情况了解,就是获得信息,才能恰当地安排工作。此外,医院作为一个总系统,它又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又设有一定科室部门和岗位。如何才能使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是需要发挥信息的组织作用。不论在管理活动中,还是在医疗活动中都是如此。如规章制度、职责、岗位责任制、各项业务标准、医疗护理技术规程等,都起着组织作用。

4.2.4 信息是对工作过程有效控制的工具。

控制是管理的职能,控制就是按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使医院医疗及各项工作按规定标准、规章制度、常规程序等有控制地运转。规章制度是信息流通的渠道。而信息反馈,不断进行反馈调节是达到控制的重要条件。

4.2.5 信息是指导工作使系统协调运行的手段。

医院工作比较繁杂,科室部门众多,如无密切协调合作,易发生脱节、效率降低,使人流、物流不畅。领导者必须从整体角度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对薄弱部门加以重点指导,使之围绕以医疗为中心,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地运转。进行协调的基本条件一个是及时掌握情况,取得管理信息。

4.3 医院信息分类及体系

医院信息可分成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两大类。二者是密切关联交叉的,各自又分为若干子系统,构成信息体系。医院信息体系是客观存在,管理者只有认识它,并加以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医院信息分类体系,目前尚无成熟模式,以下分类仅供探讨和参考。(1)医疗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诊疗信息子系统,护理信息子系统,科研信息子系统,教学及培训信息子系统,医学情报资料子系统,医学专家子系统。(2)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院组织领导决策及文档管理信息子系统,人员管理信息子系统,医疗管理信息子系统,护理管理信息子系统,教学及业务培训管理信息子系统,科学研究管理及医疗技术开发管理信息子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子系统,物资管理信息子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环境管理信息子系统,情报资料管理信息子系统,经营管理信息子系统。

5 医院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就是使信息在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方法。医院的诊疗和辅助诊疗部门是执行医疗信息的处理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和病案、统计、资料管理部门,是管理信息的处理部门。

5.1 信息种类

在医院管理中信息很多,按性质一般可分为两类:(1)固定信息。是指相对稳定的信息,如各项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医护常规、设备档案、人事卡片、病案资料、收费标准、工资标准等。还包括一定时期内不变的信息,如计划指标、财务预算等。(2)流动信息。是指反映一个时期内医疗及其他工作变化情况的信息。如统计日报月报、会计报表等。

5.2 信息处理要求

要使信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符合及时、准确、适用和通物的要求。及时,就是负责执行信息的工作人员要有时间观念。医疗工作,特别是急危重病人的处理,时间性是很强的,要求对信息迅速收集、加工、传输和反馈。管理信息也必须如此,如报表不及时,就无意义。准确,就是要求信息如实反映情况,否则就会贻误诊疗和工作。保证信息质量,就要建立一些查对制度和抽查制度、明确信息的含意,制订填报的标准等。适用,就是信息要有用,要符合实际需要,不搞繁琐哲学和资料堆集。这就要求信息工作人员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如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找出问题的实质。这样的信息才能对病人作出全面正确的处理,作为领导正确决策的依据。通畅,就是对医疗活动或管理活动产生的各种信息在流通过程中不梗阻。这就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使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和反馈都能常规运行,这在信息管理上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凡是有信息必须有统计,所以信息管理必须有统计学知识,重视统计工作,才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3 信息处理内容

信息处理一般包括收集、加工、传输、存贮、检查、输出六项内容。(1)收集。就是收集原始信息,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原始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决定信息处理的好坏。(2)加工。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内容,是指进行信息的分类、排序、计算、比较、选择、分析等方面的工作。(3)传输。信息通过传输就成了整个医院的信息流,这种信息流在部门之间的流动,就形成了医院的管理活动。(4)存贮。经处理后的信息,有的并非立即使用,有的使用了日后还要参考备查,这就要把信息贮存起来,如病案、资料、档案工作。(5)检索。是指对贮存的大量信息,为查找方便,而建立的一套科学的信息检索方法。如病案索引、资料文献索引等。(6)输出。是指将处理好的信息,按照要求编印出各种报表文件。

5.4 信息处理方式

第十六讲联想和想象 篇3

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协商。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实践,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协商民主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我国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传统,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忠恕仁和”,人与社会之间要“合群睦众”。民间社会也素有调解说和的风尚,协调协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排难解纷、止讼息争功能。这些优秀文化基因形成了协商民主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人民内部开展广泛协商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推进协商民主就是要找到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才能真正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特点,明确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革命对象,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大胆运用协商等形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并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翻开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协商民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协商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稳固的制度基础。我国协商民主以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支撑。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民主贯穿于人民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是协商民主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近年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基本建成。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 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与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人专政”的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毛泽东同志说过,“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协商”,我们政府“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我国协商民主建设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从渠道看,包含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从内容看,涵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各协商渠道自身建设的相关事务等;从层级看,包括从中央到基层各个层级。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吸纳各党派团体、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广泛参与协商,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充分反映各方面意见建议,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吸纳社会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凝聚各方面的智慧,提高决策的针对性;能够吸收专家学者、智库机构进行决策咨询,提高决策的专业化水平;能够在决策过程中进行交流讨论,增强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更好地增进理解、凝聚共识;能够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广泛形成发现、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协商民主为社会各方面搭建了对话交流、恳谈沟通的平台。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更好地让群众表达诉求、理顺情绪,有效化解分歧、增进共识,形成顺民心、合民意的政策措施;能够让人们增进彼此理解,在关心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关切对方利益、理解公共利益、考虑长远利益;能够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通过协商民主,可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声音,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把提高执政能力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协商民主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通过平等交流对话,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拉近距离、改善关系、增进感情,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认同党的方针政策,从而凝聚起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深化了民主的内涵,从而更好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协商就要真协商。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继续加强政党协商。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搞好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继续探索政党协商形式,完善协商的会议形式,完善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与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约谈形式,完善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中央书面沟通协商形式。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开展人大协商是推进人大制度完善发展、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要深入推进立法工作中的协商,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鼓励基层人大在履职过程中依法开展协商,探索协商形式,丰富协商内容,更好汇聚民智、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扎实推进政府协商。要围绕有效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制定并公布协商事项目录。增强协商的广泛性针对性,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公共利益或重大民生的,重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吸纳社会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涉及特定群体利益的,加强与相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群众代表的沟通协商。完善政府协商机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各方面参与政府协商创造条件。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和作用。目前,全国政协已形成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必须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改进政协通过会议进行协商的形式,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协商制度,适当增加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次数,完善协商座谈会制度,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提高政协委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认真做好人民团体协商。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内部商量好怎么办,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是很难的。建立完善人民团体参与各渠道协商的工作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事关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商。健全人民团体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更好组织和代表所联系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有效反映群众意愿和利益诉求,发挥人民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稳步推进基层协商。总书记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要完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制度,加强议事协商,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保证人民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务。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围绕本地城乡规划、工程项目、征地拆迁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等,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协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依法管理,健全与相关社会组织联系的工作机制和渠道,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开展协商,更好为社会服务。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面向未来,发展好各项事业,巩固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切实落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进一步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

四、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将协商民主要求贯穿党和国家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凝聚最大共识,形成强大合力,有效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确保协商有组织开展、有步骤实施、有计划进行,推动人民依法有效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把握正确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不能因为搞协商民主就削弱党的领导和权威、放弃党的领导责任。把协商民主纳入党委工作部署和议事日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确保各项协商活动有组织地开展、有步骤地实施、有计划地进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实践协商民主,善于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健全抓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根据工作重点,在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协商计划,统筹安排协商活动,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多种协商方式,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一步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督查和考核机制,引导督促各级干部养成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的良好习惯,自觉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上一篇:高考励志精彩演讲闭幕词下一篇:关于生活启示的作文:生活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