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服务三农及县域经济调研

2024-08-02

2011服务三农及县域经济调研(精选7篇)

2011服务三农及县域经济调研 篇1

XX县县域经济及“三农”情况调查

一、XX县农业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农业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全县完成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明显。

尤其是在县域经济方面,企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从06年开始,XX县组织千名干部外出招商,组建8个专业招商局开展专业招商。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608个,其中开工建设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304个,5000万元以上64个。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4.42:51.25:

24、33,实现了由农业原料生产为主向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市级5家,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5家,林木、食品、纺织三大产业吸纳劳动力30万人。在林木产业上,重点培植曹普、光明、美家、鲁艺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游相关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膨胀,形成全国最大的桐木交易市场。在食品加工上,着重帮助指导芦笋加工企业,由单一的芦笋加工向黄桃、梨等水果加工和蘑菇、辣椒等蔬菜综合加工方向延伸。目前,芦笋种植面积16万亩,加工企业24家,成为全国最大的芦笋种植加工生产基地。纱锭总数发展到50万锭,成为全国最大的色纱生产基地。

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XX县大力实施“外向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加 1

强了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把桐木拼板和木制工艺品加工出口、芦笋食品加工出口、化工产品出口、棉纺织品出口四大外向型经济产业视为XX县经济振兴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希望所在,各项经济工作紧紧围绕着四大产业搞突破,不断拉长其产业链条。2006年,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1.82亿美元,增长3.4%,其中出口额完成1.8亿美元,增长4.7%。2007年1-6月份,全县进出口额达10294万美元,同比增加32.3%,其中出口额为10192万美元,同比增加48.3%。

二、XX县小企业总体发展及分布情况

XX县是有名的“中国泡桐加工之乡、杨木加工之乡、柳编之乡、芦笋之乡”。近年来,XX县依靠当地资源,形成了以木材加工、芦笋生产、纺织等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群。止2007年9月,XX县有规模以上小企业100多家,直接、间接从业人员30余万。其中XX县庄寨镇及其涵盖全县各乡镇的泡桐、杨木加工企业,青古集、苏集镇等芦笋、黄桃、香菇加工企业,曹城镇、侯集镇等毛纺织、棉纺织企业,孙老家、安才楼等乡镇朝天椒种植、加工,都形成了较大规模。

泡桐、杨木加工在XX县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全县已形成全国最大的桐木交易市场,林木加工企业40余家,从事林木运输、初加工的个体从业者近两万人,日交易量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来自林木产业。XX县木材加工企业半数以上分布在庄寨、桃源镇,乡镇财政80%以上的收入来自木材加工企业。

XX县具有较好的芦笋种植基础,07年种植面积16万亩,每亩纯

收入4000元以上。全县从事芦笋加工的中小型企业24家(其中小型企业22家)。现在XX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芦笋种植加工基地。产品主要以外销为主,产品远销西欧、东南亚等地。芦笋种植及其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当地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机遇。

近几年,XX县依靠当地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棉纺业发展迅速,止今年9月,纱锭已达50万锭,成为全国最大的色纱生产基地。棉纺企业30多家,安置职工近两万人。

最近几年,XX县地方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企业产品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外向型企业、经济占比较小,企业管理落后,地产不清晰,排污不力等。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更需要企业学习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完善管理制度以及当地政府的扶持。

三、XX县农行在服务“三农”及县域经济方面落脚点

自去年以来,XX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纺织、林木、化工、食品四大优势产业项目比重大,企业生产能力和规模不断提高,骨干项目特别是高新项目、利用外资项目投资进展较快。但是,经过调查,由于企业在新建和扩建项目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项目投产后企业缺少资金的局面已非常突出,加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有85%以上的企业提出贷款要求。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强烈,特别是曹普、木林森、隆森等农林加工企业,以及银香大地乳业、森园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资金、季节性收购资金缺口较大,初

步统计缺口达6亿元。

下一步,农业银行要在支持“三农”中发挥作用,就要找准落脚点,即解决好资金投向的问题。前些年,农行普遍存在惜贷、怕贷。但是,随着农行改革的深入及新的市场定位,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成为农行工作的又一重点。由于农行网点、人员等的限制,再向过去那样直接服务农户存在局限性。作为XX县农行,从客户定位看,应重点选择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客户,县域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从区域定位看,定位县域为基础,延伸至产业关联的城乡市场和产业带布局的区域市场,支持当地有特色、资源丰富、辐射面广、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行业;从产品定位看,重点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农林外向型创汇企业,大力支持“三农”领域有市场前景、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和项目。大力开发适应“三农”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通过调查发现,“三农”及县域经济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季节性较强,要求农行授信更灵活、及时。

四、加强与政府联系 营造支农良好环境

支持“三农”,说出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课题,但要运作好,做出成效,不辱使命,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首先,必须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对扶持“三农”,政府及其官员不会产生异议,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教训能总结出:银行支持“三农”是让扶持对象富起来,然后有钱归还贷款;个别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官员,一味让银行提供贷款,而对归还贷款心存消极。其次,完善和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政府要增加对担保公司的资金投入,提升其担保能力,更多地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鼓励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创办民营担保机构。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出资,建立联保、互保性质的担保机构,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良好信用的建立,银行的工作是一方面,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起到很大作用。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强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的信用意识,政府部门拥有公权利,对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有更大的优势。四是进一步完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涉及到的金融法律法规。构建和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保险代理、信用等级评价等中介机构发展,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督促中介机构诚信合规经营。对违规操作、提供虚假信息行为要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直至依法取消执业资格。五是作为银行自身应在保证贷款质量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适当扩大基层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通过授权或转授权的方式,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及时满足企业合理的贷款需求。六是建立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制,努力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要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手段,优化支付结算体系,提高社会资金运行速度,以利于更好的服务“三农”。

“三农”问题,目前国家十分重视,它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农业银行怎样才能在支持“三农”及县域经济方面做出特色,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1、对涉及“三农”及县域经济的小企业的评级

授信制度化,随报随评。小企业具有经营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市场反应快,因此其资产业务的需求具有时效性强、频率较高。对新增优质涉农小企业的资产业务应尽可能提高审批效率,增强贷款的时效性,帮助企业抓住市场商机,确保信贷资金的有效运用和增值,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资产业务的评级授信审批工作,以免贻误企业商机。

2、坚持分类管理,实行择优扶持。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一哄而起,而是认真研究涉农及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潜在风险,坚持分类管理,择优扶持,即对生产经营规模小、现金流量少、经营状况一般的中小企业归类为一般客户,以办理低风险业务为主;对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归类为重点客户,优先给予贷款支持。

3、强化激励约束,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资金营销的观念,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对涉及“三农”及县域经济的资产业务,既强调责任,同时在业绩考核上积极给予倾斜和鼓励。对资产业务在严格责任追究的基础上实行尽职免责制度。对不良资产的责任进行科学认真地分析,对业务人员存在道德问题或操作管理不符合规定的,严格追究责任,但对于无主观过失的人员,如果在抵押资产处置后没有发生实际的或损失较小的,可酌情实行尽职免责。

曹 县 农 行

二OO八年五月二十九

2011服务三农及县域经济调研 篇2

一、禄劝县经济发展现状

(一)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 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一增三降”。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好增长。2011年至2013年同比分别增长15%、17.1%、13.5%。2014年上半年在经济下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实现15.31%的增长。二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下降。2011至2013年分别增长43.1%、31.2%、30.7%, 2014年上半年仅增长5.12%。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至2013年分别增长19.4%、15.5%、14.9%, 2014年上半年仅增长10.14%。四是财政收入下降, 支出增加。2013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21850万元 (含税收收返还和转移支付162032万元) , 增长15.59%, 2014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出现负增长趋势, 负增长0.94%;2013年地方财政总支出227492万元, 增长22.9%, 2014年上半年总支出有所压缩, 同比增长1.97%, 但公共服务支出仍然呈现刚性增长25.13%。

2. 人口及人民生活水平平稳增长。

2013年全县总人口47.75万人, 常住人口40.5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6.7‰, 城镇化率为21%。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农转非力度加大, 出现城镇人口逐年增加, 农村人口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末城镇人口为8.7万人, 比2010年增加2.71万人, 3年来城镇人口增长45%;2013年末农村人口为39.05万人, 比2010年下降2.2万人, 3年来农村人口下降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 2013年末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2082元, 比2010年增加7584元, 增长52%, 2013年末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5438元, 比2010年增加2233元, 增长69%。随着扶贫力度加强, 全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2010年末全县贫困人口96831人, 2013年末减少到67981人, 3年脱贫28850人, 贫困人口3年下降29%。

3. 注册企业增长较快。

2014年6月末, 全县注册公司数1070家,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1039家, 股份制公司31家, 3年中增加了311家, 增长40.97%。其中股份公司数较少, 大部分为分公司形式注册, 目前辖内无上市公司。

(二) 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1. 典型的农业县。

禄劝县是山区农业大县,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资源困乏, 工业起步较晚, 极不发达, 是国家重点扶持县, 以传统农业为主, 自然经济较为明显。近年来, 政府加大了对规模化种养殖业的扶持, 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原农业, 带动以农业为主的特色经济发展。

2. 依托矿产资源优势。

近几年, 禄劝县依托矿产资源优势, 资源型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已成为禄劝县加快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以有色矿业、石材加工为主的矿业公司、石材厂, 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房地产企业纷纷成立, 使禄劝工业、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成为禄劝三大支柱产业, 支撑禄劝的经济高速发展。

3. 以城镇化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较为明显。

近几年, 政府加快城镇化建设, 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也拉动了消费的增长和就业压力, 成为禄劝的又一经济增长点。2014年上半年, 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7.8%。

4. 投资拉动型经济较为明显。

几年来, 政府加大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路建设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投资大型水利、水电站等建设, 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成为地方财政创收的主要来源。

二、县域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 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1. 银行类金融机构。

2014年6月末, 禄劝县有人民银行县级支行1家, 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 金融机构服务网点36个, 其中县城服务网点18个, 乡镇服务网点18个, 覆盖全县16个乡镇, 金融机构共有从业人员366人。全县布放自助存取款设备680台, 其中ATM机61台, POS机583台, 其他自助服务终端36台。

2. 保险服务机构。

2014年6月末, 禄劝县共有保险分支机构家, 保险从业人员52人。

3. 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服务机构。

2014年6月末, 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家, 合计注册资本金10000万元;融资担保公司1家, 注册资本金10600万元。目前无证券业服务机构。

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禄劝县自2012年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截止2014年6月末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88227户, 占全县农户数67%, 评定信用农户数57448户占建档农户的65%。

(二) 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1.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缓慢。

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存贷款, 今年出现大幅下降。6月末, 禄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1, 658万元, 比年初增加30, 214万元, 增长4.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4, 342万元, 比年初增加25, 912万元, 增长4.9%。不良贷款余额16024万元, 不良贷款率为2.89%, 比年初增加9102万元, 上升0.7个百分点。

2. 扶持性贷款下降。

1~6月, 禄劝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持性贷款18287万元, 同比减少6737万元, 同比下降16%。其中:扶贫贴息贷款余额2588万元, 比年初减少3159万元, 下降54.97%;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5709万元, 比年初减少3568万元, 下降18.51%。

3. 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6月末, 纳入统计的6家保险机构保费收入5864万元, 同比增加1006万元, 增长20.71%。其中农业保险费收入603万元, 农业政策保险保费收入568万元, 两项均与上年同期持平。各类保险理赔支出3024万元, 同比增加774万元, 增长34.4%。

(三) 信贷结构与县域经济结构适应性情况

1. 经济增长与银行信贷投入依存度高。

从多年来的贷款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看, 信贷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明显, 贷款增长较大的年份经济增长率也较高, 2011年~2013年贷款年平均增长24%左右, 同时国民生产总值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平均每年增长15%左右。2014年上半年贷款增长放缓, 经济增长也放缓。

2. 市场因素和信贷政策调整影响工业产值大幅下降。

禄劝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 主要靠资源的消耗发展工业, 如有色矿产开发、石材开发、土地房地产开发成为禄劝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33%左右, 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6%左右。随着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调整,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 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特别是2014年上半年, 工业总产值增长仅为0.3%, 工业增加值下降到个位数, 仅为8.6%。由于矿业企业、石材企业、房地产业受到银行信贷政策和市场情景双重冲击, 大多数企业资金链断接, 呈现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工业生产总值大幅减少, 招商引资困难,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3. 信贷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贷款投向,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限制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资金需求, 促使经济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调查数据显示, 金融机构发放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贷款明显增加, 2014年6月末, 两项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2%和13%。同时政府部门也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不仅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长。2014年上半年, 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 一、三产业分别增长18%和17%, 第二产业增长严重下滑, 仅增长8%。同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18%的增长。可以看出信贷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四) 其他融资方式对县域经济的支持情况

1. 加快园区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

多年来, 政府加大工业园区建设, 提出“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以项目吸引外资进入, 缓解解融资难题, 拉动经济增长。禄劝工业园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 从无到有, 由小变大。目前进驻企业达76家, 规模以上企业由2005年的5家增加到2013年的25家, 2013年工业增加值占CDP比重达18%, 2014年1~9月完成工业增加值4亿元, 引进内资30亿元、外资384万元, 拉动其他投资, 缓解融资难题。

2. 引进小贷公司缓解部分企业融资需求。

禄劝金融机构相对较少, 金融服务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2010年以来, 政府先后引进了3家小贷公司和1家投融资担保公司, 解决了部分企业贷款难问题。6月末, 禄劝县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0260万元, 比年初较少115万元, 下降1.11%。

三、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地域环境特殊、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 影响金融服务功能的发挥

1. 区域优势欠缺, 长期制约禄劝经济社会发展。

禄劝县是一个集民族、贫困、山区三位一体的国家级扶持开发重点县, 国土面积总面积4249平方公里。其中, 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4%, 是典型的农业县。县城距离昆明市区72公里, 全县辖16个乡 (镇) , 194个村 (居) 民委员会, 总人口47万人, 居住有彝、苗、汉、回等24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1%。县城所在地屏山镇是全县距离昆明最近的乡镇, 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是雪山乡, 距县城194公里。

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短期难以有较大突破。

交通方面。禄劝县是昆明市12个县区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的县, 县城通往乡镇的所有道路均为普通水泥公路, 路况差、路面窄、交通运输成本高、通行安全风险大, 影响投资者意愿。农业生产方面。由于山区面积大, 高山峡谷多, 全县96%以上耕地属山地, 形不成规模化农作物种植的条件, 大部分还停留在人工开挖、人背马驼的时代, 生产成本大、粮食产量低、质量差、价格低。水利设施方面。多年来, 国家对贫困农村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修建水库、小水窖等水利设施, 但对连续4年的干旱, 这些措施很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农民靠天吃饭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加之云龙水库的建成, 切断了很多水源, 原来修建的从云龙乡到禄劝县城近100多公里的灌溉沟渠没有水源, 沿线云龙、撒营盘、团街、茂山、屏山等乡镇, 稻田面积占全县水田面积达60%, 涉及近15万人口, 这些优质农田无法种植稻谷, 大部分稻田只能改种其他农低产作物, 农民自给自足都难以保障。

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产业整体发展慢。

2005年, 禄劝县委、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县, 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建立了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工业、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 水电、建材、矿冶、化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一些产业得到发展壮大, 新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目前, 入住企业76户, 其中:工业园区入住企业28户, 农业园区入住企业48户, 但与昆明市其他县区相比, 企业入住率低、投资规模小、总量不够。入住企业有如下特点:一是大部分企业属资源消耗型企业, 产品单一、工业化水平低、规模小, 部分企业还是国家禁止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在城市中无立足之地的淘汰产业。二是行业各异, 企业间关联度不高, 没有形成产业链, 企业聚交效应和辐射带动不强。三是受地区区位、交通等影响, 招商成效不明显, 洽谈的多, 落地的少, 小项目多, 大项目少, 资源消耗型多, 可持续发展型少, 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支持较为审慎, 企业获取贷款的几率较小, 企业发展无后劲。

4. 科技扶持能力滞后, 没有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方面, 对农村产业科学规划前瞻性、科学性不强, 农村产业布局不够合理, 在扶持农村退耕还林、退耕种果方面, 由于科技部门等对当地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土壤适用情况、农民管理能力等论证不够, 对一些连遍种植的核桃、板栗等林果, 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如, 中屏乡安福村委会第3小组, 2008年被政府确定为核桃连遍种植示范村, 政府要求被规划的区域不能种植其他粮食作物, 政府无偿提供苗种, 农民自行种植管理, 由于土地肥沃, 加之海拔偏高, 几年间长成了大遍核桃林, 只开花, 不结果, 连续多年遭霜冻, 没有产生经济效益, 农民吃粮都成问题。再如,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 禄劝县目前板栗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 前几年, 农民有比较好的收益, 但由于板栗成熟期集中, 不易贮藏, 在当地没有形成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市场价格越来越走低, 农民收入逐年减少。另一方面, 劳动者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劳动者总体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对学习新型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能力有限, 掌握实用技术不多, 接受先进技术缓慢, 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 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二) 金融体系不健全, 竞争弱化, 金融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1.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金融服务覆盖面窄。

禄劝县1998年前, 有工行、农行、建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6家县级金融机构, 共有营业网点77个。其中:1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有农业银行行营业所13个、农村信用社16个, 农村信用社在村委会设有分社32个。10年间, 先后撤并了建行1个机构, 工行4个机构, 农行13个机构, 农村信用社28个分社。2014年在县城新设村镇银行1个、在乌东德水电站设农行分理处1个。目前, 全县共有金融机构网点36个, 比十年前减少了41个, 每个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1个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严重短缺。

2. 乡镇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理念降低, 缺乏动力, 支农力度减弱。

一是体制原因。农村信用社实行县级法人制, 乡镇农村信用社没有进行独立核算, 由县联社下达考核指标进行目标任务考核, 主要考核指标是存款增长率、贷款回收率、不良贷款下降率等, 对贷款增长、利润增长等考核任务不重, 经营理念发生了变化, 乡镇信用社经营自主性缺失, 动力不足, 主动服务不够, 出现了贫困农村地区存款逐年增加, 贷款逐年下降的怪相。2014年6月末, 禄劝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32亿元, 比年初增加3.2亿元;各项贷款46亿元, 比年初增加2.1亿元, 存贷比69%, 其中, 除联社营业部、屏山、崇德3个离县城较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乡镇存贷比达80%以上而外, 其他乡镇农村信用社存贷比均在45%以下, 其中, 距离县城最远、经济最不发达的汤郎、马鹿、雪山3个乡镇信用社存贷比分别为15%、15.6%、9.8%。1~6月, 全县16个乡镇农村信用社有9个社贷款比年初加, 有7个社比年初负增长。二是缺乏竞争环境。由于乡镇只有1家金融机构, 没有竞争对手, 在吸收存款、营销贷款方面主动性不够, 座等服务现象严重。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人员不足, 每个乡镇农村信用社在职职工为5至8人, 加之, 近年来政府对农户各项补贴增多, 虽然补贴金额不大, 但绝大部分农户使用存折, 办理现金收付需要大量的柜台服务人员, 柜面服务压力大, 信贷员深入农户调查了解、宣传等力量不足。四是其他金融机构发放到乡村农户的贷款非常少, 仅靠农村信用社1个机构服务11万多农户, 支农力量不足, 力度减弱。

(三) 涉农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与支持“三农”矛盾突出, 主力军作用未能很好发挥

1.随着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加强, 各上级管理行主要以经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强化信贷风险防控, 同时, 监管部门加大了信贷风险的监管, 在资本充足性、不良贷款率控制等风险指标上要求严格, 各金融机构把防范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 对贷款审批有严格的规定, 审批权限逐级上收, 提出了“谁审批、谁负责, 谁调查、谁负责”, 对责任人有较为严格的惩罚规定, 限制了下级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形成了少放贷款少当风险少负责任的局面。如农业银行, 由于不良贷款上升, 被上级管理行上收了审批权限, 贷款萎缩, 9月末, 该行贷款比年初减少12000万元, 负增长7.5%。

2.追逐利益最大化经营理念严重, 资金外流。全县共有4个县级商业性金融机构, 1个政策性金融机构, 2014年6月末各项存款76亿元, 各项贷款49亿元, 存贷款比为64%, 扣除存款准备金、清算资金等, 有近15亿多资金外流。通过调查, 6月末, 农村信用社参与省市联社社团贷款项目63个, 贷款余额10.9亿元, 其中发放在本地的社团贷款仅有两个项目, 贷款金额3280万元。1~6月, 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21, 030万元, 其中社团贷款新增22.040万元。可见, 上半年农村信用社发放在当地的贷款出现负增长;6月末, 农业银行各项存款28亿元, 各项贷款15亿元, 存贷比为54%, 1~6月贷款负增长8770万元, 下降5.5%, 剩余资金全部上存上级行。

(四) 金融机构难贷款, 小微企业、“三农”贷款难依然存在, 农民贷款意愿减弱

1. 企业难贷款, 银行贷款难。

一方面, 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 提高了贷款门槛, 要求贷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必须为全部财产所有人认可签字, 提供的担保人必须是夫妻双方认可签字, 贷款条件严格, 抵押担保难落实。另一方面, 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户没有抵押物, 没有房产证, 无法满足贷款条件, 难以在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2. 农民贷款意愿减弱。

一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特别是年轻人, 条件好一点的家庭, 父母跟随子女进城居住生活, 户口留在农村, 很多村庄, 看似有很多人口, 实际没有多少人在家, 留守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或没有文化的中年人, 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加之, 国家对种良农户有良种补贴、化肥补贴等, 传统种植资金需求不大。二是贷款手续烦琐、要求高, 农户抵押担保很难落实。三是农民借贷成本高, 每个乡镇只有1个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农民办理存贷业务要行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借贷路途远, 成本高, 民间借贷是农民首选, 农民贷款意愿减弱。

3. 地域受限, 严重制约规模化产业发展。

禄劝县98%为山地, 除矿产资源效为丰富外, 发展其他农特产品等受限因素较多, 如无大面积方便机械化种植的土地、水源不足, 交通不便等, 经营成本大, 吸引外商投资难度大, 信贷支持风险大, 银行不愿介入。

四、改善和加强县域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 增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 提高农村金融行业竞争力, 扩大金融服务面

1. 继续保持农村信用社县级法人地位,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目前, 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减少的原因, 一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理念和支持方向发生了变化, 淡忘了“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宗旨, 利益驱动, 有逐步向商业化经营转变的倾向。二是信贷规模控制, 支农资金不足, 这一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

2. 增设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 鼓励商业银行在乡镇增设服务网点, 对有意向设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商业银行, 政府应给予开业资金补助、支农信贷利差补贴等激励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二是扩大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 允许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向乡镇延伸信贷业务, 增设政策性金融服务网点, 以低息贷款、贴息贷款, 甚至是无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农村道路、通信、农田水利、危房改造、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和产业。三是整合现有扶贫方式, 将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劳动就业等部门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 统筹规划, 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达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

(二) 健全担保抵押体系, 减少贷款手续, 降低融资成本

1.建立农村担保抵押体系。当前, 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 最主要的就是落实抵押担保难问题。建立“三权三证”抵押担保融资问题已经提出了多年, 但至今还没有一点起色, 因此, 落实农村融资抵押物是当务之急, 要加快建立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不动产权的确权认定, 加紧建立农村融资担保抵押服务平台。充分借鉴浙江省丽水龙泉市模式 (村级担保+村民集团授信) 。主要做法是:政府推动成立了林地评估、收储、流转3个中心, 对农村住房进行产权认定, 由政府、村级组织共同出资, 建立村级担保合作社, 对信用户达到80%以上的信用村, 由当地涉农金融机构以整个村为授信对象, 将贷款打包给信用村, 村民通过向村级担保机构提交抵押物证件获取贷款。这种模式是金融机构直接面对村委会, 既减少了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和贷款手续, 而且也节省了村民的很多时间, 同时规避了担保主体不合法问题。

2.降低涉农贷款门槛。一是从国家层面, 出台降低涉农贷款门槛的信贷政策, 如, 对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的小额贷款和有发展前途的小微企业贷款取消担保抵押, 注重以信誉担保为主。二是加强监管, 进一步规范担保、抵押收费乱向, 降低贷款成本。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激励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和“三农”经济的积极性

1. 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增强支农信心。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俩拨千斤”作用, 对涉农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 采取降低税率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轻银行负担, 提高支农信心。二是认真落实农户贷款税收优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补贴等政策, 降低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经营成本, 调动金融机构增设农村服务机构、扩大支农范围的积极性, 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压力。

2. 对涉农信贷需求增加信贷规模。

以政策扶持为支撑, 国家对欠发达贫困地区应区别对待, 因地制宜, 增加信贷规模, 加大贫困地区信贷供给, 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发放扶贫贴息贷款, 并列入考核, 建立任务完成激励机制, 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3. 完善监管考核指标体系, 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

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宏观调控政策存在滞后性等, 针对贫困地区实际, 区别对待, 不搞一刀切, 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 调整监管手段和考核指标, 适当放宽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 提高不良贷款率考核指标, 对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提高监管容忍度, 实行差异化考核, 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力度, 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2011服务三农及县域经济调研 篇3

在凉山州,调研组一行在州委副书记赵世勇陪同下深入西昌市、会东县等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李成云指出,省委、省政府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而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则要依托资源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首先要发展农业解决吃饭问题,然后发展工业促进经济发展,接下来才是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富民强州。

凉山州政府州长罗凉清表示,本次调研的主题对凉山很有针对性,并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对凉山州今后的工作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突出特色,抓住重点,找准路子,大力发展烤烟、高原水果等特色种养殖业。同时,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彝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靠矿产、水能等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工业,推动全州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烤烟等支柱产业,全州烟叶年收入达38亿元,烤烟已成为富民、富县、富州的一大产业。水果、蔬菜、蚕茧、苦荞、核桃等产业和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随后,李成云、张成明又带领调研组马不停蹄的来到攀枝花市,在攀枝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自力,副市长李仁杰陪同下,先后对米易县城镇建设、东区金沙江中心区段沿江景观建设、东区阿署达旅游新村建设、盐边县红格集镇建设等进行了参观考察。

调研组对攀枝花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旅游新村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攀枝花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用足用活相关政策,不断创新完善工作举措,在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旅游新村建设中突出攀枝花的优势和特色,努力打造出全省的“样板”和“精品”。

县域经济调研 篇4

——前瞻科学合理的系统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两大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位。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必层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结合沾益县近年来发展情况,如何冲破目前沾益经济发展瓶颈,我认为做好一份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系统规划是发展沾益县域经济的关键。

一、沾益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县域经济生产结构以“二三一”为主流,三次产业比重“一降二增三上升”的特征明显。

1-9月,全县实现(预计,下同)生产总值113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完成9.18亿元,同比下降2.9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5亿元,同比下降1.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8亿元,同比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444元,同比增长13.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7604元,同比增长17.6%。农业实现总产值31.3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烟叶收购38.98万担,实现产值5.05亿元,实现利税1.05亿元。畜牧业实现产值22.1

对比重,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虽然呈上升之势,但依然偏低。

2.工业经济结构单一,轻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国有大企业依赖性强,县域重点企业亏损严重,抵御风险能力较差。新世纪以来,采掘业以高于GDP一倍的速度大幅增长,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以年均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0年全县采掘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1.7%,仅低于制造业13.6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年,采掘业比重一年激增10个百分点,由2007年的38%扩大到48%。平川县县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高达70%;山区县以采掘业为主,占比高达66.5%。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采掘业,都是单纯依靠产能扩张来拉动增长,这样的增长方式,使县域经济极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外部市场影响,容易大起大落,并会使产能过剩的突出问题越积越深。

3.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从国际上看,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65%,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在45%左右。

(二)投资率和消费水平偏低,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沾益县政府工作人员的投资和消费几乎都是在曲靖。

(三)财政增收困难,债务包袱重,刚性支出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三、沾益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视困难和面对挑战,这就给当地政府决策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面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全社会各界人士,都需要加大力度,不断创新。

(一)以规划为统领,绘好三张蓝图

1、绘好交通网络图。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按照沾益目前的发展状况,要冲破经济发展,必须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力度,打造四条快速通道,第一条以天生桥为起点,以西直接进入沾益城西片区,连通西山开发区;第二条以宣天高速为起点,直达曲靖火车北站;第三条是以小河底啤厂厂址外以西经过沾益天生坝、以南直达玉林山山脚、绕玉林山直接龙华大道;第四条以天生桥为起点,以南经过沾益大营、珠街、沿江,直接曲陆高速。

2、绘好产业定位蓝图

(1)以一二三产业定位

一产:以西平城西片区打造生物制药加工基地,以炎方、播乐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德泽、白水为龙头,延伸农特产品产业链,以盘江镇方城村委会为主,打造蚕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播乐乡打造畜牧业发展基地。

二产:在煤化工产业集聚的花山—天生桥片区,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链及化工循环物流产业,依托云维集团,重点发展煤焦化、煤气化下游产品及精细化工,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打

中、林果产业向山区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集中、园艺向城郊集中,围绕粮食、烤烟、畜牧、万寿菊、中药材、蚕桑、蔬菜、核桃8大特色种养优势产业,重点建设12个基础扎实、规模连片、标准严格的示范园区,分别是,沾益县20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沾益县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区、沾益县万亩万寿菊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沾益县万亩当归GAP种植示范区、沾益县标准化桑园示范区、沾益县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沾益县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沾益白水蒙牛集团奶牛养殖园、沾益县大坡生猪养殖示范园区、沾益天茂林牧种羊示范场、沾益西平大坡肉牛养殖示范园、沾益西平肉鸡养殖示范园。目前,盘江松林河西现代蔬菜示范园区、播乐乡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已初具雏形。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对6 个销售收入超0.5 亿元、带动农户上千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建设1个辐射面广、物流便捷、交易额超8亿元的区域性农产品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5个以上国家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建设。按照 “六有”标准,沾益县筛选建设6个现代农业精品庄园(银杏庄园、现代蔬菜庄园、万寿菊庄园、清水庄园、源生态庄园、播乐玫瑰庄园)。目前,前5个农业庄园建设方案已上报到省等待审批建设,播乐玫瑰庄园已完成规划上报到市局。银杏庄园建设已委托同济大学正在做详细规划,今年5月沾益与康恩贝集团签订了《沾益县人民政府与

结合畜牧业发展优势,实施循环经济沼气烤烟项目,坚持低污染、低农残的生产模式,推动沾益烟草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作、行业主抓相结合,基地单元建设与知名品牌原料需求相结合,现代烟草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抓实基地单元建设,积极打造优质烟叶供应基地。

③ 以建设“全省现代化畜牧经济强县”为目标,以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方式明显转变、科技水平整体提升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重点,推进畜牧业“六个六”工程、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重点发展专业养殖、园区养殖,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推广“正大一条龙”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加快畜禽良种培育和推广,提高养殖水平;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增强畜牧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开发冷鲜肉、速冻肉等精深加工产品,重点培育和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培育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产品加工规模;发展优质饲料产品,大力开发紫花苜蓿草粉、饼粕类等饲料资源,扩大饲用玉米等专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优质饲料原料基地,加快秸秆饲料等非粮食饲料的综合利用步伐;健全和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控、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庄园经济,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引导城市资本下乡、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打造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民向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

(四)以基础配套为切入点,加强三区建设

制约沾益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基础设施不配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不能满足项目落地后建设和建成后生产需要。如曲靖煤化工工业园区轻工片区,看规划图倒是设想很好,但实际还是一张白纸。要牢牢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按照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继续高投入、高强度、高水平地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谋划,合理安排,重点抓好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电网改造,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

1、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一要切实做好城乡规划。根据市委政府同意安排,近期就将组建曲靖市规划局沾益分局。要积极发挥好规划分局的作用,主动对接珠江源大城市总体规划,尽快完成我县城市总规修编工作,认真做好沪昆高铁曲靖北站片区、太和山片区、南盘江和西河沿岸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实现城区控规全覆盖。要切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

二要加快城市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东风南路、太昌路、龙华东路、龙须园、田润小区、卓越明郡、水云华城等在建项目建

进131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以打造旅游特色集镇为目标,着力实施好大坡海峰湿地周边改善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力争300户搬迁户春节前入住新居。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将炎方乡纳入“整乡推进”实施项目。

2、加快园区建设,构筑新型工业化平台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城镇规划相互结合,互为依托,形成统一整体,力争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形成一批特色园区、精品园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平台,凸现园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高水平经营管理园区,通过独资、合资、入股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增强园区自我运行能力,实现“投入—产出—回报”的良性循坏。充分发挥园区的要素集聚与整合作用,促进园区率先发展,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发展高地,培育工业经济的强势增长极。按照区位、资源、环境、基础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原则,有针对性地集聚产业,加快形成特色和规模。

3、大力发展农业庄园经济

发展现代庄园经济,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引导城市资本下乡、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务业,积极拓展旅游、餐饮、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基本形成与沾益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繁荣消费、扩大内需、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协调发展。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扩大经济增长点。

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运行质量经济增量提高了,就一定要有良好的运行质量,否则再多的均量也难以真正让群众满意。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沾益县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比如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企业,县里毫不吝啬,大手笔投入,予以重点扶持。”对那些污染多、能耗大的企业,沾益都将毫不留情地限制其发展。在产业布局方面,在充分发挥市场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调研分析 篇5

一、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改

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一是要增加县域地区的信贷投入,促进信贷资金向这些地区倾斜。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时,应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切实困难,不搞一刀切,对县域经济发展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增加政策性贷款投入、实行城区差别利率政策等,以扶植促进发展,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对乡镇企业和下岗职工开办的小型企业、工商业户的信贷政策指导。督促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立足本职,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组织体系及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根据本地区的区域特点、产业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量,优化贷款增量。三是要督促金融机构加强贷款营销,建立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各金融机构要在完善贷款风险约束机制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贷款营销的激励机制,建立客户经理制,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在加强贷款质量考核的同时,要加强对利润和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的考核。要制定对信贷人员的奖励办法,鼓励信贷人员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客户,增加新贷款;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认识,发挥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主渠道作用。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促进“三农”发展。针对目前农村金融现状,为扩大和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自身能力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应对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政策形成的历史包袱给予一定的政策核销,使其轻装上阵,并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改革试点范围,使其经营灵活,扩大来源,增加投入,给予其当前在县域环境下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六是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创办新型的“社区银行”,改变货币政策传导过分依赖国有银行的局面。

二、各金融机构要多措并举,组织资金来源,有效缓解金融业资金紧张的困境

一是各金融部门自身要努力组织存款,加大清非工作力度,增加可用资金。二是积极协调上级金融部门,减少对下级行资金的集中上划,按照有效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合理调整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决定权,既要强化“一级法人”经营体制,又要使基层金融机构能在授权前提下做出灵活反应,建立专门为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机制。同时,针对县级银行资金被上级行大量抽走的问题,建议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采取硬约束,明确规定县级商业银行全年新增存款中可上划的比例,对于超比例者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县级金融部门把吸收的资金真正投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三是充分利用国家信贷支农的政策,积极申请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以实现银企“双赢”。四是规范引导民间借贷,使群众知晓民间借贷的危害性,从思想上自觉抵制民间借贷,明确指出高利率不受法律保护,消除借款方谋取高收益的动机。通过规范引导,使农民更加相信金融部门,增强储蓄自觉性,把“体外循环”的资金纳入到“体内循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五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和督促企业推广使用商业汇票,提高企业的思想认识,利用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的时间安排,减缓商业银行资金运用压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紧张问题。这同时也要求加快金融创新,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加快县级以下金融电子化建设,改变结算方式落后的现状,提高结算效率。

三、地方政府要下大力气整治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是下大力气整治社会信用环境,重塑社会信用基础。要从发展的战略角度去看待银企关系,改变以往在处理银企关系时单纯从地方企业和局部利益出发的做法,切实维护金融债权,提高区域金融安全与风险意识,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信心,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要规范企业改制行为,特别是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过程中,警惕出现新一轮的企业逃废债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范企业转制、重组、破产行为,对不能落实金融机构债务的企业改制不予审批,对已审批而未落实的要纠正。同时减少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活动的自主性和司法部门办案的独立性,公正执法,维护金融债权。三是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信贷中介服务,建立运转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其贷款难问题。简化贷款抵押登记手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收费标准,清理“三乱”,杜绝向企业乱收费行为,对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实行一次性评估收费,降低企业贷前支出,为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是对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多的中小企业贷款,财政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以帮助其发展壮大,培养后劲。

四、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要规范化管理

中小企业要赢得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积极

配合金融机构对企业经营的监督,便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的考证。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发展要体现稳健的原则,注重信息的采集,防止盲目投资造成损失。同时要尽快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系统。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更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准则。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克服恶意逃废贷款这种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五、搭建政、银、企信息共享平台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调研报告 篇6

一、存在的问题

1、资金需求的矛盾突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贷款增量和增速。XXXX年央行先后X次提高存款准备金;X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重启X年央行票据发行;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宏观调控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贷款增加受到影响,资金需求矛盾突出。一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增长受限。辖内唯一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合意贷款增量监控,无法填补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紧缩留下的空白,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增速放缓。XXXX年我县国有银行信贷增速为XX.XX%,同比下降X.X个百分点。

2、银行贷款难与企业难贷款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县大项目、产业项目不多,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度低,对信贷增长支撑不足,银行难以找到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银行贷款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相对较低、盈利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且管理不够规范、财务信息不够透明、可供抵押的资产少,难以达到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企业难贷款。

3、存贷比过低,县域资金流出。受该县存款增长两增两降(月末、年终高增长;月中、季中就下降)态势的制约,新增存款运用率低。XXXX年我县存量存贷比XX.X%;增量存贷比XX.XX%。累计流出资金XXXXXX万元,仅XXXX年就流出XXXXX万元。促进县域资金回流与经济发展亟需资金支持矛盾突出。

二、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好稳健货币政策,服务经济发展

金融业充分抓住抓住货币政策定向支持在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三农、中小微企业发展;县列入省委政府《关于促进中央苏区重点帮扶县发展振兴的若干意见》扶持范围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级行推介贷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行政策倾斜,增加对县的信贷额度和投放比例。

1、积极开展信贷营销,确保各项贷款的平稳增长。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信贷营销的激励和约束办法,在强化贷款责任追究的同时,完善对基层信贷人员和基层分支机构信贷营销的激励机制,合理划分贷款责任,科学进行绩效考核,不把贷款业务零风险作为考核目标,既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要用活、用足本级机构的信贷资金和信贷审批权限。继续推行综合授信制度,全面推行对大型企业的综合授信,积极开展对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授信,进一步扩大授信面。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融资需求,积极参与地方招商引资项目,大力挖掘和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积极做好优质项目储备工作,确保贷款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增长。

2、大力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金融机构要大力调整信贷存量,优化信贷增量,紧密结合列入省委政府《关于促进中央苏区重点帮扶县发展振兴的若干意见》扶持范围和赣粤门户的区域优势,积极介入全县招商引资活动和项目,通过提供优质的结算服务和积极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的金融环境。新增贷款和退出的存量贷款要集中投向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增税的重点项目,投向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项目,投向招商引资中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的优质项目。要努力以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来引导社会投资资金的流动,以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来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实现政、银、企共赢的局面

3、全面落实信贷定向支持的要求。金融机构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信贷资质培育为手段,以完善创新担保方式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发展服务经济。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照明、钨和稀土精深加工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全面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服务外包、旅游业、家庭服务业等行业发展的支持要求;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新增存款的XX%要用于当地,确保三农贷款的稳定增加,进一步巩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要确保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总额不低于全部贷款新增总额的X/X;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4、不断简化信贷审批程序。金融机构在确保贷款安全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加快贷款审批速度。流动资金贷款要在企业申请XX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技改贷款要在XX天内完成审批,新上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要在XX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对暂不符合授信条件的县域中小企业,可试行预授信制度,即银行先行介入,跟踪提供有关服务,待企业相关指标达到银行授信条件时,银行贷款及时跟进支持。

5、深化信贷资质培育。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入成长型企业进行实地辅导,帮助企业整章建制,指导企业按财务制度全面真实反映经营年度资产负债及经营成果,全面提升企业信用等级。通过对企业逐户辅导,银行锁定客户、优化信贷品种、启动绿色通道、调整审批授信流程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信贷合作意向和意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支行为单位,每年至少培育X家以上原没有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信贷合作企业。

(二)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企业上市。坚持市场导向、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的原则,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储备库,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形成培育一批、上市一批、改制一批的上市梯次推进格局,进一步优化我县投融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发展相融合。对已列入上市后备和培育名单的重点企业,各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并从资金、利率、服务等方面实施重点倾斜;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直接融资;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投资上市后备企业;鼓励境内外投资机构和个人来崇义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积极探索保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业务。一方面,创新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保险产品。推动科技保险发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增强体系,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风险保障。积极发展信用保险和短期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科学合理地厘定针对中小企业的保险费率,提高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保险服务的积极性。制定对中小商贸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险给予保费补助政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宣传,鼓励中小企业集约投保。保险公司要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合作,为中小企业搭建保单融资平台,进一步降低融资门槛,推动融资便利化。

(四)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创造条件。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善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正向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人行组织协调、行社主动服务、企业诚信自律五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二是研究制定促进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全面清收公务员到逾期贷款,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切实为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积极营造守信光荣、违约可耻的社会氛围,打造诚信。

2、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功能,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是建立良好的政银企信息沟通机制,通过机制建设宣传国家金融政策、银行信贷产品,掌握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建立定期企业融资信息发布制度或召开银企项目对接专题会,促成银企沟通协作。二是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相关职能部门的办证问题及中介机构的收费项目及标准问题,对能够办理《房产证》、《土地使用证》、《林权证》的企业及时办理合法有效手续,对职能部门主管的中介机构,企业在办理抵押贷款时简化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

3、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一方面组织各金融机构及时将信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帮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拓展信贷业务。另一方面加大非银行信息采集力度,丰富企业、个人信用记录,约束和激励社会公众诚信守信;加大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为全县所有开户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帮助没有贷款关系的企业提高信用意识,增强融资能力。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开展信用评级发放信用贷款的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财政扶持、风险自担的原则,推进信用评级工作,力争使规模以上信用企业实现全评级,为金融机构甄别信用企业、扩大信贷投入创造条件。

(五)努力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金融统计和调查研究分析,密切与政府的信息反馈和沟通,加强同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做好支付体系运转,大力推进公务卡、农民工银行卡和地方特色银行卡业务,扩大非现金支付覆盖面。三是进一步加强反假货币宣传,打击假币犯罪,继续做好辖内现金供应。四是加快国库信息化步伐,完善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加强风险预测和评价,确保国库资金安全。进一步增强国库公共服务能力,扩大直接办理相关业务范围,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2011服务三农及县域经济调研 篇7

1 服务业的经济地位及作用

第一, 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

近年来, 胶州市服务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02.3亿元, 增加到2010年的197.9亿元, 增长了1.93倍。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6.6∶58.9∶34.5调整为2010年的7.1∶57.4∶35.5, 预计到“十二五”末将调整为4∶53∶43,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将成为促进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

第二, 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2010年, 服务业投资、消费品市场继续走强, 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9亿元、239.8亿元和12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4.5%、23.4%、23.9%, 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2009年的1.1∶68.2∶30.7调整为2010年的0.2∶66.3∶33.5, 服务业投资比重继续提升。消费品市场在内需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3.5亿元, 同比增长17.6%, 增幅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2010年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0.5%、66.8%和32.7%, 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个、8.7个和4.3个百分点,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第三, 服务业是产业经济聚集的支撑平台。

胶州市基本形成了以批发和零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 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新生动力的发展格局。2010年,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增加值61.33亿元、26.31亿元、9.5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0.7%、8.7%、7.2%;现代物流业日趋壮大, 城区北部生产资料、城区南部生活资料两大物流基地功能进一步提升, 西部商业中心展现新活力;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 一批新兴服务业态日渐兴起;房地产完成投资13.75亿元, 同比增长3.1%, 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33.23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6.7%;金融业稳定发展, 截至2010年12月末,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5073万元, 增长28.1%, 各项贷款余额1685712万元, 增长36.9%, 存贷比达60.5%, 有力支持了经济增长。

2 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业的不利因素

第一, 对服务业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 胶州市级服务业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 但各镇办在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部分镇办片面追求工业投资的高效和高利润, 对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

第二, 服务业配套设施不完善。

中小县域城市对公共仓储物流设施等服务硬件和公共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普遍没有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足, 资源分配不均衡, 城乡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目前, 胶州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总量高、增幅快, 而信息和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中介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 总体布局不合理, 内部结构层次低, 制约了服务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

3 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业的重点战略任务

第一, 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

(1) 现代物流业。

重点推进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提升全市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做好各类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 完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 不断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推进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联动发展。

(2) 金融业。

积极培育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扶持推动农村信用社向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银行,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能力。

(3)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

抢抓实施“三网融合”机遇, 重点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数字有线电视网为载体的信息传输服务业,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面向农村的远程农技服务、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

(4) 中介服务业。

着力引进高水平中介服务机构, 突出发展工程咨询、融资租赁、信用服务等新型中介服务, 规范发展会计、法律、评估、审计等鉴证类中介服务, 构建诚信度高、竞争力强、特色突出的发展格局。

第二,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努力满足改善民生及拉动内需的要求。

(1) 旅游业。

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产品, 建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会展、体育等产业一体化运作模式, 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

(2) 商贸流通业。

集聚发展各级商业中心体系, 培育发展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的各类商业街。积极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 扶持品牌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 大力培育发展高端消费品市场。丰富社区商业服务, 大力发展零售、餐饮和现代生活服务类连锁门店。

(3) 房地产业。

重点满足城区不同收入家庭的合理住房需求, 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分类保障供应体系, 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调控, 规范物业管理制度。

(4) 家庭服务业。

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教育和病患陪护, 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和特色需求。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 培育家庭服务市场。加强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 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

重点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态, 开拓新兴服务市场, 推进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升级。

(1) 服务外包产业。

积极发展在岸外包, 重点承接软件业、研发设计、物流、金融、医疗等外包服务。大力引进知名外包企业, 积极推进新加坡亚星信息产业园、英蓝服务外包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胶州湾产业新区打造青岛市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2) 文化创意产业。

围绕建设“文化胶州”目标, 传承发扬胶州秧歌、茂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 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 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 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3) 总部经济。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写作布局谋篇教案下一篇:基于fpga的交通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