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写作特色

2024-10-21

分析写作特色(共8篇)

分析写作特色 篇1

《劝学》写作特色分析

写作特点

1、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分段论证。每一段阐明一个问题,论证集中,脉络清晰。例如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连用比喻说理,从不同方面论证,最后结句照应首句,收束上文。第二段承上文,先提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肯定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物”的重要,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一句作结,条理十分清楚。第三段论述学习应取的态度,先讲积累,次讲有恒,后讲专一,层次非常分明。

2、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3、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4、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如,文章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此的`排比句式在文中很多,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和“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说服的力量。

分析写作特色 篇2

一、标题的主题明示

作者以Salvation为标题, 而不是以Salvage或Rescue为标题, 其意图非常明显, 就是要让“salvation”这样一个有着明显宗教内涵的单词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将西方信仰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竖为靶子, 然后以亲身经历的故事, 向读者展示或揭示其真与伪, 其深化主题的效果可谓振聋发聩, 犹如一块巨石掉入湖水, 余波连连, 动摇西方宗教信仰的大厦。由于标题Salvation本身具有的宗教内涵, 小说一开头就奠定了其宗教的基调, 让人想到“sin-savesalvation”这样一个西方宗教信仰的一个逻辑体系。因此, 小说全文的重心集中在整个save的过程上, 作者所使用的语言都有“save”这个核心词连缀起来, 形成了故事简单的情节和浓厚的宗教气氛。而标题Salvation本身具有的内涵与其揭示的情节所发展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产生的强大的张力效果与反讽效果, 极大地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二、选词的语境塑造

在该小说中作者有意选择了很多相关的宗教词汇如:“sin”, “revival”, “preaching”, “praying”, “sinners”, “Christ”“, revival”“, lambs”“, fold”“, mourners”“, Jesus”“, preacher”“preached”, “sermon”, “hell”, “sisters”, “deacons”, “god”, “minister”, “Amens”, “Holy Ghost”, 一方面营造贯穿全文的宗教氛围或语境;另一方面, 营造故事发生的真实语境, 艺术地呈现了西方宗教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画面。同时还艺术地再现了西方宗教社会意识形态力量的强大, 与小说中年幼的主人公的现实与精神的弱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极为深刻地揭示主题, 提升了小说的品位, 极大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三、句式与段落安排

小说中的句子使用也很也特色, 长短句交错, 使整个文章在形式上错落有致, 同时形成了文章内部的节奏, 凝重、舒缓与疾徐此起彼伏, 要么渲染或强调气氛, 要么前后强烈对比, 揭示主题。如文章首句“I was saved from sin when I was going on thirteen.”较长, 而第二句“Butnot really saved.”很短, 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完整的句子。但长短相间, 话锋突转, 前后矛盾, 让人意外, 激起了读者要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又如本段介绍宗教复兴布道会时, 就用了较长的句子, 渲染了浓厚的宗教气氛与场景或突出了宗教的神圣。还有第二段首句“My aunt told me that when you were saved you saw a light, and something happened to you inside! And Jesus came into your life! And God was with you from then on! She said you could see and hear and feel Jesus in your soul.”很长, 生动地呈现了小主人公姑妈唠唠叨叨的诉说, 从其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其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宗教的神圣。而“I believed her.”一方面说明小孩的天真和单纯, 太容易相信大人所说;同时也非常符合小孩说话的特点。纵观全文, 每当描述宗教仪式时, 一般句子较长, 与宗教的严肃、神圣密切相关;每当描述小主人公时一般句子较短。当然, 当牧师急切想在仪式中拯救小主人公时句子有很短, 很好地符合了现场的情景与气氛。小说在段落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 整个文章巨大多数都是长的段落, 只有第五段和第十二段最短小, 一句话一个段落, 作者意图让关键的事件处于最显眼的位置, 引起读者的高度重视;同时, 对探究人物在所处的环境中, 表现出的内心感受, 是有力的揭示。如第五段“Still I kept waiting to see Jesus.”不但一句单独成段, 而且作者还把“see”处理成斜体, 旨在强调小孩的天真, 太相信自己姑妈所说“能看见耶稣”, 所以非要用肉眼去看。而第12段“so I got up”一方面对小主人公意义重大, 作者在此有意突出此事件;另外, 文中此时的现场, 小主人公也是出于众目睽睽之下, 作者这样安排, 也是符合当时语境或情形的。更重要的是, 此句或小主人公的此举指向第六段结尾另一个小孩被拯救的情形, 前后照应, 揭示小主人公迫于现实的压力, 被迫屈服, 这很好地诠释了文章末尾他为何撕心裂肺地哭泣。

四、用典

由于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复兴布道会上的故事, 因此, 文中多处引用了《圣经》中的文字或话语。如“to bring lambs to the fold”、“young sinners”、“the ninety and nine safe in the fold, but one little lamb was left out in the cold”、“the lower lights are burning, some poor sinners to be saved.”等, 这些来自《圣经》的话语文字加强了宗教仪式的现场性, 大多数就来自于牧师口中的唱词;同时, 也凸显了宗教强大的影响力, 体现在音响的震撼和教义的蛊惑人心。

五、视觉效果

由于复兴布道会是一种宗教仪式, 该仪式的程序性或表演性, 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有意用文字再现了该仪式,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当牧师念完唱词, 会看到“he held out his arms to all us young sinners there on the mourners' bench. And the little girls cried.And some of them jumped up and went to Jesus right away.”

同样会发现“Finally all the young people had gone to the altar and were saved”, 还有描写Westley拯救的句子“So he got up and was saved. ”以及最后我被拯救“So I got up.”。从对Westley与我自己的描述来看, “so”很好地说明了该仪式的程序性, 而是否被拯救并未得到证实, 这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六、听觉效果

兰斯顿.休斯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音韵效果, 本篇小说也不例外。首先是对牧师布道的描述极具音韵美。如第三段开头“The preacher preached a wonderful rhythmical sermon, all moans and shouts and lonely cries and dire pictures of hell, and then he sang a song about the ninety and nine safe in the fold, but one little lamb was left out in the cold.”用了头韵、尾韵实现了音乐的效果。以及使用重复手段取得回环的音响效果, 更是振聋发聩, 如“Won’t you come to Jesus”、“Why don’t you come”、“waiting”、“get up and be saved”多次出现在文中, 渲染了气氛, 揭示了主题的同时让小说朗朗上口, 音韵十足。第七段“And I kept waiting serenely for Jesus, waiting, waiting- but he didn't come. I wanted to see him, but nothing happened to me. Nothing! I wanted something to happen to me, but nothing happened.”把音韵之美发挥到极致。

七、视角分析

视角就是从谁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本篇小说是以一人称“我”的角度来讲故事的, 因为故事讲述的就是“我”如何被拯救的经历。一人称故事的讲述者, 此时成为作者的代言人, 因此带有自传的性质, 给人以真实感, 可信度很高。但本文是一篇回忆小时候的经历的故事, 故事讲述者身份极为特殊, 即是年幼的“我”, 因此, 作者模仿小孩的语气来讲述了整个故事, 从文中“my Auntie”等用词可以得到证实。更重要的是作者选择以小孩来讲述故事, 主要是源于主题揭示。小孩的天真无邪, 与成人的故弄玄虚, 自欺欺人形成强烈反差, 而迫于成人世界的压力, 最终被迫屈服的主人公所受的伤害之大, 灵魂撕裂之痛之剧, 最大化地揭示了主题, 即宗教的虚伪性。小说在视角设计上更为高超之处在于, 把成人的“我”与幼时的“我”无缝衔接, 在文中不着痕迹。第一段第一、二、三句实际上是以成人的“我”的视角来发声的, 因为可以发现明显属于成人“我”的评价。而小说最后一段首句“That night, for the last time in my life but one -for I was a big boy twelve years old-I cried.”又泄露了回忆的痕迹。

从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作者利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渲染气氛、揭示主题;同时, 又极大地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位, 使其成为短篇小说中的精品, 欲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黄源深, ENGLISH BOOK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浅议《过秦论》写作特色 篇3

一、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做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做了概括。又如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政论叙史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二、对比论证方法,通篇极化对比

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极化的对比论证。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者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时,都采用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将对比双方推向极致,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鲜明,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文中最突出就是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这四个方面的对比运用交织在一起,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论说有力。

(一)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的崛起始于秦孝公,文章先写地理优势,次写政治雄心,一个“席卷……”排偶句尽现秦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固守”二字暗示出秦孝公的上下一心、恪尽职守。秦“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是“立法度、务耕织、修战具与连横”的直接结果。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五位国君均“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文章略写后两位“享国之日浅”的史实,详写前三位。从四个方位写秦攻城夺地之锐不可当,以诸侯约从之时人之众、将之广、心之齐、谋之深、志之坚写秦遭受严峻的挑战。秦最终无费一矢一镞而致“诸侯已困”。秦由攻势转入守势,始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乃对外“执敲扑而鞭笞”,对内则废道焚言、“隳”“杀”“收”“销”、筑城掘池、良将精兵守要害。此时暴虐无道的愚民、弱民、防民之策完全背离仁义,有失民心。至此,写秦的败亡,更是比中有比。这种“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结局说明此时的秦已变得外强中干,秦亡原因已暗含其中。

(二)六国与秦的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做比较,并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强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反差。

(三)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而作者极写陈涉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无钱无势,士卒少而疲弊,更无装备可言。但他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强烈。

(四)陈涉与六国的对比。文章在末尾议论中,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武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土也”,四比人才。陈涉与诸侯不论在哪个方面比较都要差很多,可正是他率领戍卒,打败了强大的秦朝。这正好从侧面反映出秦朝灭亡,问题不在对手,而在于本身。

纵观全文,四组对比,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所有这些,都是采取将双方“极化”的办法,反衬而说明问题。一般的夸张,通常是“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就事物的某一属性予以夸大。而贾谊写秦攻之易,却先将双方极化,再将攻取极化,则文词便壮采飞扬,足可披瞽骇聋。“壮词可得喻其真”,像“拱手而取”、“无亡矢遗镞之费”,“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反而有助于文义的鲜明显豁。

三、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

《猫》的写作特色[精选] 篇4

(1)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养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文章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总领全文。结尾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呼应篇首,结构完整而严谨。

(2)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文章中三只猫,各具特点,各有各的性格。第一只猫活泼天真,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它乱跑,会爬树,会扑蝴蝶,还会捉老鼠。它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坐在铁门外边晒太阳。第三只猫懒惰、忧郁,不喜欢“顽游”,常常“蜷伏”,钻炉火底,跳上桌子凝望鸟笼,受责打前“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这些描写,表现出几只猫的不同的神态状貌,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3)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文中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三是它终日懒惰地伏着,与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朱自清写作的艺术特色 篇5

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2、浓郁的抒情色彩。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①、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

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作品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用简笔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祖母的亡故,家庭的亏空,光景的惨淡,父亲的赋闲,从北京、徐州、南京等地一路写来,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这是第二次提到背影。用繁笔细腻的刻画,写得委曲婉转。写父亲“迂”的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叮咛“我”、嘱托茶房等,表现了父亲纯朴忠厚,对儿子关切的心情。当然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儿子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从而使抒情十分真实深厚。作者叙说自己许多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太聪明了”,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

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

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②、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

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

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③、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追求一种“理趣美”。

“理趣”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散文中,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讽刺男女分座的陋习)等,缘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虽然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满腔的诗情常常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

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首先,作者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作通感修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蓊蓊郁郁”“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再如《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和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这正为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朱自清与现代散文》)。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

再如《儿女》:

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急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兰亭集序》语言风格与写作特色 篇6

本文语言风格:

1、生动、准确的词语:

本文中多处词语使用生动、准确,于洗练中见作者功底。

⑴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句中“清”字写出兰亭周围水的质——清澈透明,“激”字写出水的状——激越奔流,两者静动相结合,构成互补。“映带”既写出了远观水的情态,又巧妙地引出与兰亭的关系,为“流觞曲水”创造了条件。

⑵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句中这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地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工整、华丽的对偶:

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使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两个四字句,前者突出与会者素质高,后者突出与会者来源广,读来朗朗上口。

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前句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以上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感情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对流逝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两个“或……”句,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4、同典恰到好处:

文中有两处用典。一是用《庄子·德充符》中的“死生亦大矣”来证明快乐比痛苦好,生比死好的观点,颇有说服力。二是“齐彭殇为妄作”,彭、殇分别代表了长寿和短寿,他们的生命质量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将这两个极端看作一样,自然是荒谬透顶。这个典故以反面证明了作者的生死观。

本文写作特色:

1、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消说,但也非出奇。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作者的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叙事分两层:

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可算是入题。

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物做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致浓。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这一层仍是切着兰亭之会写的,却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其中“仰”“俯”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又预示了下文将有所发挥。

第2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只是这里用了它们的合义,表示过得很快。这就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静者“晤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作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那相同的一面,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保有那美好的留恋。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处。

但“死生亦大矣”毕竟是个哲理命题,为了证明自古如斯,作者又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之际,从而加深了他的感慨。再联系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力斥其非,也表明他的感慨其来有自。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两句,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束全文——以“斯文”而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死生之大”,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余地。

统观全文,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而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所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也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4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⑴写景:

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快神怡。

⑵叙事:

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⑶抒情:

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分析写作特色 篇7

1 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英语写作课程是一门理论较强的课程, 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等的选择上仍采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使得高职英语写作教学难以满足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1.1 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脱节

高职教育是要培养满足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时英语词汇量匮乏、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而许多学院将实用英语写作课程目标定位于英语短文和学术论文的写作上, 以完成毕业环节的学术论文为最终目的, 导致该课程学习难度大、实用性不强, 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

1.2 教学方法与模式陈旧、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 采用教师讲授知识—分析范文—学生模仿范例自行练习—老师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 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结果, 而忽略写作过程。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难以引起学习兴趣, 很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

1.3 教学手段单调

现代的实用写作课程教学手段大多已从过去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个练习本发展到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个练习本+多媒体教学设备。然而, 许多教师只是把投影取代了黑板上的板书, 把教材里的内容提取到投影里, 没能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

1.4 考核评分模式片面

在课程考核阶段, 许多老师仍然采用“学生单独写作, 教师单独评阅”的传统单项交流评分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很难从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更无法获得有益启迪, 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不利于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更遑论为学生提出个性化的改进建议。

2 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综上所述, 实用英语写作课程的改革重点放在了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模式等方面, 使实用英语写作课程逐渐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特色。

2.1 职业化教学内容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中强调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时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也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工作。

在对高职外语类毕业生的主要用人单位如小额国际贸易网站、四星级以上饭店、外语培训学校、涉外物业管理公司、涉外信息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 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求职文书、办公事务文书、外贸业务信函等文书、函电的写作, 办公事务文书写作应包含邀请函、感谢信、道歉信、祝贺信、推荐信、名片、便条、备忘录、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公司简介、招聘广告等等。求职文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 是所有求职材料中至为关键的支柱性文件, 其写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择业的成功与否。办文、办事、办会是涉外文秘工作者的日常事务, 办公事务文书写作、外贸业务信函的撰写是市场对“文秘”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 也是涉外文秘资格四级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证书等考试大纲中对写作能力的要求。

2.2 工作式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要求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任务, 以“应用能力为主线, 理论够用为尺度”为原则。

在实用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中, 采用了五步教学模式如下。

第一步:导入工作背景:新课开始引入工作背景, 使学生了解工作性质, 进入工作情境。

第二步:布置工作任务:老师向学生布置本次课的工作任务, 说明写作要求以及本次任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个感性认识, 有的放矢。

第三步:学生进入工作程序:引导学生分析工作任务、进行案例探究、收集必备信息, 学生自主讨论完成任务。

第四步:评估工作成果: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个别点评;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进行概括;然后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工作成果根据评分标准, 从格式、内容、语言、创新等几方面进行互评或自评;以便让学生清楚目前自己的能力情况, 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第五步:延伸工作能力:在课程的最后, 布置相关写作、网络查询等任务以巩固和提升本次的知识与能力。

该五步教学模式旨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意识;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和范例,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不断生成的问题情境中分析、交流获取知识, 主动掌握完成任务的技巧, 培养工作能力, 完成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 针对每个写作任务, 鼓励学生大胆思维, 用自己的语言、从自己的角度参与写作教学。该教学模式在我院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效果良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2.3 多样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方法上, 高职教师应更多地扮演任务的分配者、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因此, 教学活动设计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实现该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2.3.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 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运用任务式教学法导入写作工作任务与目标, 引导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达到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3.2 案例探究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事实与情境的描述为手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通过探索、讨论、交流, 从不同角度, 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文书、函电等的写作活动是一项动态的创新过程, 以此方式引导学生对范例进行分析探究, 对任务的写作进行动态的探讨、研究, 使学生对任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 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2.3.3 仿真模拟训练法

文书、商务函电等写作教学以解决未来职场中的公务问题为核心, 以提实用公文的写作能力为目标。因此, 在教学中设计了系列仿真模拟训练题, 运用探究式仿真模拟训练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逐步进入仿真工作意境,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的目的。

2.3.4 翻译法

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外语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对范文和常用语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加以翻译训练,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原文、巩固专业知识, 使学习者充分认识两种语言间的基本特征, 同时也弥补高职学生在英语词汇和表达能力上的不足, 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2.3.5 小组讨论学习法

“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学习法”, 使学生通过对工作任务、范例和初稿进行集体讨论大家集思广益, 学生从别人的发言中加深对写作主题的理解, 弥补了学习基础以及独立思考问题上的不足,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对小组讨论时时监控, 把握方向, 保证了讨论的有效性。课堂气氛更加浓厚、自由、热烈, 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3.6 过程写作法

“写作是一个过程, 写作课应该教授的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 (邓郦鸣等, 2004) 。在教学中, 把写作过程分为写前准备、写初稿、反馈、修改、重写等五个阶段 (郭真, 2006) ;学生先对任务进行小组讨论, 各自写出初稿;然后在小组讨论初稿意见以及教师的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润色;教师再进一步做出反馈, 学生再作必要的修改或重写。学生充分参与到写作的各个环节, 最终获得较好的成稿。

过程写作法发挥学生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写作的趣味性, 加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整个写作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4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实用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场所设在了多功能实训室, 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老师通过网络上传组织任务活动所用的电子教案;学生自行操作电子教案, 自主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可通过网络掌握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查询相关信息以及阅读同学的任务成果、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及时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将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手段引入写作教学, 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比较枯燥的局面, 使写作课变得形象生动, 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大大提升了写作教学的效率。

2.5 综合性考核评分模式

本课程的考核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堂参与、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 与考试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综合评定学生的水平。课堂参与重点体现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提问、回答问题等情况;课堂作业的考核包含学生的自评或互评。学生的自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评定标准中包含了创新要素。这种综合评定方法使学生重视自己的写作训练过程,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结语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要顺应市场变化。因此, 教师在设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方案时, 必须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按高职人才特色和要求来组织教学, 精选内容、选编教材、确定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 使学生掌握英文办公事务文书、商务函电写作与分析问题等实际技能, 成为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摘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使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快速、全面地适应一线工作需求, 是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要求。我们应从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出发, 探讨如何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体现高教特色, 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使英语写作课程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使写作课程更加科学、实用。

关键词:高职特色,职业能力,科学实用,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郭真.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水运 (学术版) , 2006, 6.

[2]胡华芳.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及教学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22.

[3]刘文如.过程写作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发[J], 考试周刊, 2009 (1) .

[4]邓鹂鸣, 刘红.过程写作法在大学写作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 2004. (11) :69~72.

[5]严瑞燕.网络与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 2005, 27 (4) .

[6]何达倩.母语负迁移与大学英语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J].理论界, 2007 (3) .

分析写作特色 篇8

一、当前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现状的误区

误区一:立意高远,内容要让人深受感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就怕作文,只好假话连篇编作文、东拼西凑抄作文。诸如天降暴雨,妈妈送生病的儿女去医院;钓鱼时先是东奔西走,而后一心一意,终于钓到大鱼……问及原因,挺委屈,说身边哪来那么多“有意义”“让人深受感动”的事儿,没有,只有“现场直编”!

误区二:语言优美,字里行间充满文学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而不少老师对此认识不清,常常用优秀作文选、文学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结果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小学生作文是从“零”开始的,小学阶段只是作文的启蒙训练阶段,其教学要求不可偏高,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

误区三:命题宽泛,能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实践证明,题目命的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兴

趣,影响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肤浅性的弱点,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常呈简单化和表面化,现在不少教师命题时不考虑小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布置的题目往往过于宽泛,认为唯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标准,能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殊不知,过于宽泛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命题要具体、直白,这样才能使学生易懂、易写。

二、解决途径

1.巧妙构思,源于“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好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动物知之较少,写出来的文章会比较单调。我就在讲台上摆放了一只哈巴狗玩具,并煞有介事地说这是森林王国里的通讯狗,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想得丰富多彩,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尊重差异,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

学生千差万别,在指导写作时,我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学生自主命题,为学生拓展写作空间

课标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工夫,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学生自主进度,为学生延长写作时间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自认为已经成型,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灵感迟迟不肯光顾的学生,我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

(3)训练循序渐进,防止急功近利

密集型、重复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被有效地培养起来。

3.多赏识,做到“不拘一格作批注”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批改学生日记写评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近年来,特别是看了于永正老师的《一扇和学生心灵交流的窗户》后,我改写心语,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因为评价、诊断的干巴,缺乏情感因素而使得导向、激励功能起不了多少作用。而心语不同,它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毫不夸张地讲,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因为爱看老师写的心语,继而爱上写作的。

总之,只要我们立足自然,利用农村特殊的乡土地理、人文习俗,引导学生学会用笔描述生活,表达真情,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赏识、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会是“想说爱你也容易”。

上一篇:医学检验毕业生论文下一篇:纪委半年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