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2024-05-28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精选9篇)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1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 眼和视觉

第7节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第2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第2节 机械运动

第3节 力的存在

第4节 力的图示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 摩擦力的利和弊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节 新生命的诞生

第3节 走向成熟

第4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第5节 植物一生

第6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第2节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 日历上的科学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6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第7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实验与制作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实 验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2章 运动和力

制 作 制作水火箭

实 验 测量平均速度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实 验 嫁接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实 验 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

制 作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浙教版初中科学课本目录 篇2

第1章

科学入门【物理】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 观察和实验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 温度的测量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第6节 时间的测量 第7节 科学探究

第2章

观察生物【生物】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 常见的动物 第3节 常见的植物 第4节 细胞

第5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第6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第3章 地球与宇宙 第1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 太阳和月球 第4节 观测太空 第5节 月相 第6节 日食和月食

第7节 探索宇宙

第4章 物质的特性【物理】【化学】 第1节 熔化与凝固 第2节 汽化与液化

第3节 升华与凝华 第4节 物质的构成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6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二 哪些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 大米防霉、防虫的方法 四 观测当地四季的星空 五 霜冻的预防

六 水分蒸发的速度 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

科学 七年级下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物理】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 眼和视觉

第7节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第2章 运动和力【物理】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第2节 机械运动 第3节 力的存在 第4节 力的图示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生物】第1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 第2节 走向成熟

第3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第4节 植物的一生

第5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第2节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 日历史上的科学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6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

第7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二 哪些事物含有更多的能量

三 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 四 地形特征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

科学 八年级上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化学】 第1节 水在哪里 第2节 水的组成 第3节 水的密度 第4节 水的压强 第5节 水的浮力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 大气层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物理】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5节 风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

与西部的干旱气候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第3节 神经调节 第4节 动物的行为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第4章 电路探秘

【物理】 第1节 电路图

第2节 电流的测量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5节 变阻器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8节 电路的连接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不用密度计怎样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 水对生命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 动物行为的形成

四 本地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策 五 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降水的关系

六 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 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2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表

科学 八年级下

第1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化学】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2章

空气与生命【化学】 第1节

空气

第2节

氧气和氧化

第3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衡 第4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第5节

光合作用

第6节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第7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3章

植物与土壤【生物】 第1节

土壤中有什么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3节

植物与土壤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第5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第6节

保护土壤

第4章

电和磁

【物理】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保健品中含有什么

二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衡的研究 三 研究植物的呼吸 四 当地水土状况调查

五 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 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2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 附录3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4 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 附录5 元素周期表

科学 九年级上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化学】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物理】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3节 常见的材料 第4节 材料的发展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物理】 第1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 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第4节 动能和势能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第6节 电能的利用 第7节 电热器

第8节 核能的利用

第9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4章 代谢与平衡【生物】 第1节 食物与摄食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 代谢的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

和建筑物的影响

二 金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 寻找自行车中的杠杆

四 我国大江、大河水电站建设的情况

五 怎样防治龋齿

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2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3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4 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

科学 九年级下

第1章

演化的自然【生物】 第1节 宇宙的起源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第3节 恒星的一生

第4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第5节 生物的进化

第6节 进化与遗传

本章提要

第2章

生物与环境【生物】 第1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第2节 生态系统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章提要

第3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生物】 第1节 健康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第5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本章提要

第4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物理】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2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3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章提要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色盲 二 调查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三 调查本地中学生的饮食习惯 四 调查本地区能源消耗情况

浙教版七下科学复习提纲 篇3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

18.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遗精和月经

19.月经: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大约每一个月有1个成熟的卵从卵巢中排出。如果卵没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月经,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一般在10~16岁,周期约为28~30天。月经周期与卵巢排卵周期一样,但不同时

20.遗精: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排出精液,这种现象叫遗精 。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遗精 。

21.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22.延缓衰老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生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适当运动锻炼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篇4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 米 ,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1)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 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4) 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7.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9.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

10.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1.温度计的结构有哪些?(①玻璃泡、②玻璃管、③液体)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5

【 教学目标 】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教学方式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 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一、大气的重要性

[讨论] 你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吗?——呼吸,风、雨等天气现象。[补充] 大气的成分 [板书] 大气组成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

[讨论] 读图2-1并思考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结合课件)。

大气的作用(重要性)[板书] :(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温度

[读图]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并概括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规律(特点):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思考] 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三、大气的分层

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分组讨论]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你说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 小组讨论,4人一组,每组1个代表发言。

2、教师小结: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对流层(0-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暖层(80-500千米)外层(500千米以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结合课件具体分析)

四、对流层

1、概念: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特点 [板书](1)在两极和赤道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赤道纬度为0°,两极的纬度为90°)。

(2)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

[探究实验] 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实验(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情况下采用 Flash动画加以演示)

(1)烧杯中加高锰酸钾或直接用对流实验装置。(2)燃香的实验用实验室的现成器材,现象非常明显。

结论:受热处液体或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或空气下沉。

[思考] 冷空调应该怎样装 ?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室的上部?――形成对流,达到制冷效果。

3、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

[思考] 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补充]平流层:

1、臭氧集中在这一层中

2、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

3、空气的运动主要是平流(水平)运动,利于飞机飞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大气层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和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大气分层中对流层的特点。〖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辅教导学》

课后作业:作业本和同步练习上的练习题目 【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6

6、通过 精子 和 卵细胞结合,形成 受精卵 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 卵细胞 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1、蛙的各个生长发育顺序是:受精卵→ 小蝌蚪→大蝌蚪—→ 幼蛙→ 成蛙 。蝗虫的一生要经过 受精卵 、若虫(幼虫)、成虫 三个时期。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若虫、蛹 、成虫 四个时期。

4、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 出生 、生长发育、生殖 、死亡 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寿命 。但是,气候、食物、敌害 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7、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的有 鱼类 、两栖类 、许多无脊椎动物 等;②体内受精的有 昆虫 、爬行类 、鸟类 和 哺乳类 等。

8、胚胎发育方式:①卵生的动物有 昆虫 、爬行动物 、两栖类 、鱼 和 鸟类 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 体外 ,营养来源是 卵黄 。②胎生的动物有哺乳类 ,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子宫 内,营养来源母体。③ 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 鲨 、蝮蛇 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体内发育,但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

9、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即一个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变成2个子细胞。水螅进行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即母体发育到一定时候能产生一些芽体,这些芽体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就可以长成新个体。

★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资料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

★ 七年级英语复习资料

★ 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练习题

★ 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7

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难点】

经度、纬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量角器

教学器材:两人或四人一个地球仪、绳子、直尺、彩色粘贴纸、经纬网仪

教学课件:自编计算机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用远离地球的方法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但对于这么巨大的星球,怎么研究它呢?

认识地球仪

(观察、演示)观察地球仪,模仿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提问)1.观察地球仪描述地球仪的结构。

2.观察地球仪找出地球仪转时绕的轴。

3.观察地球仪表面都有什么?

4.用地球仪我们可以干什么?

(小结)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后制成的模型,它由底座、支架、斜着的一根轴、球体等结构构成,我们把地球仪绕着转动的轴称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一点正对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点我们称为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地球上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和北极点相对的点叫南极点,地球上的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到南、北两极等距离的大圆圈被称为赤道,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逆着的方向是西。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还能演示地球的运动。

(提问)1.地球仪上的球体是正圆球体吗?为什么与实际的地球形状不符?

2.地球里真有这么一根地轴吗?

3.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地球上能建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吗?如果可以,应建在哪里?

(活动)1.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同学之间互相检查

2.若用一个圆圈代表地球,你能把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赤道画在图上吗?

(承转)1.学生利用在教室的座次描述某同学的位置,引出描述位置的常用方法。

2.通过设问“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中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现在需要紧急救援,这时船长该如何告诉救援人员他所在的位置?海湾战争时美军地面战士在沙漠中发现目标,他该如何向指挥中心汇报目标的位置?……”,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平面上的横纵网格(教室座次)经变形后绘成球面上的网格(经纬网),引出在地球上准确定位的一种方法——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仪介绍)在地球仪上,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统称为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就叫经纬网。

(提问)地球上有这些线吗?在地球仪上这样的经线、纬线,我们可以画多少条?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区别它们?

(活动)情景1:一艘油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并告知了船只所在的位置是北纬15°、东经165°,我国一艘行驶在附近海域的轮船收到了求救信号,决定前往营救,请你帮他们在地球仪上找到遇险船只的位置,并将黄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个地方的。

2.经度和纬度

(老师追问)(视实际情况而定)(在老师追问下,通过已了解同学的介绍、老师的多媒体演示、量角器的不同摆放,使不了解的同学在地球仪上学会在什么地方找经度的标识,什么地方找纬度的标识;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并总结出经度、纬度各自的分布规律)。

(继续完成活动)没找到的同学通过交流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活动)情景2:埃特纳火山海拔3340米,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每隔几年便会喷发一次。上一次喷发发生在1998年7月23日,当时火山口的烟柱高达万米。埃特纳火山在“沉睡”了数年后,今年10月27日凌晨突然发生猛烈喷发,后又在连续遭到5次地震波的袭击后多次爆发,11月25日清晨它又喷发出炽热的岩浆和黑色浓烟,上图是它喷发时的壮观场面。该火山位于北纬36°、东经15°附近的一个岛上,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出该火山的位置并关注它的发展,找到后请将蓝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活动中老师要注意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发生的错误及时引导能力强的学生告诉其他同学正确的方法,如:1.找北纬36°

纬线时,要在地球仪上已绘制的相邻两条纬线之间估计;2.找东经15°经线时要从0°经线向东找……)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寻找的过程。

(没找到的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承转)为了需要我们有时会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半球,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纬线和经线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半球吗?

半球的划分

(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边观看演示,边观察地球仪,边回答老师(提问)如果沿纬线分,你有几种分发?如果沿经线分,你是否能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半球?怎样才能将它分成两个半球?有几种分法?如果让你分你会怎样分?国际上是选用你提出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吗?为什么这样划分?

(小结)

项目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界线

赤道(0°纬线)

20°W、160°E

(练习)1.在地球仪上找到划分半球的界线

2.在地球仪上找出各半球分布的主要大洲

(承转)有时为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中、低、高纬度区。

4.低、中、高纬的划分

读图(练习)你能读图说出各纬度带的纬度范围吗?

(小结)

纬度带

范围

低纬

0°- 30°

中纬

30°- 60°

高纬

60°- 90°

5.经纬网及应用

观看影片:“国家公敌”片断

(提问)影片中什么内容与我们今天所学知识有关?你还知道我们今天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在哪里有用吗?你认为经纬网的最主要用途是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目前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也可做适当补充。)

(小结)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新技术中都要用到经纬网的知识,如地球表面各点的经度、纬度是现代GPS、GIS、RS技术的基础数据,今后地球的数字化管理也需要它做为基础数据来支持。因此,每位同学都要学会很好的使用经纬网。

(练习)1.读出地球仪上所指位置的经纬度。

地球仪上找到40°N、116°E,并将红色标记粘贴在相应位置上,看看有什么你熟悉的大城市,说出它的名称,并判断它在哪个半球,属低、中、高纬哪个纬度带。

教案点评: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8

读图:一个池塘有哪些生物种群?

(1)植物:包括挺水植物芦苇、莲,浮水植物浮萍、水莲。沉水植物池草,浮游植物淡水藻类.(2)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如水蚤,底栖动物如螺、贝类和生活在不同水层的大小不同的各种鱼。

(3)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和真菌。

二、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视频播放:群落

观察:

1、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找一个花坛、一块农田或其他生活小环境,观察这个环境中生活着哪些生物种群?

2、在周围环境划定一个范围。计算一下该环境中的某一种群的密度

3、通过观察比较,你认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及密度是固定不变的吗? 小结:生物群落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①一定的自然区域内(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围内)。②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与种群的区别与联系:

①与种群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各种生物的总和。

②与种群联系: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它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种群的集合体。练习:

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 A.所有的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

2、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 植被(vegetation):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被。

把被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以森林植物群落为例,说明群落的结构。

森*生物群落的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

林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群和水平结构。落

1、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群落:

☆乔木层:一般指5米以上的乔木区,这一层动物种类丰富,有各种昆虫、鸟类。☆灌木层:一般指1-5米高的灌木丛区,动物有树栖兽类以及各种鸟类。

☆草本层:指地面上1米以下的草本植物区,在这一层中,昆虫、蜘蛛、蛇及各种小型鸟和兽类较多。

☆苔藓地衣层:贴着地面生长的苔藓、地衣和真菌等。

☆生活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也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种类不同而出现分层分布的现象。池塘群落:

动物在群落中也存在类似的分层现象,淡水养鱼中四大家鱼的混合饲养,就是根据群落垂直结构的关系,充分利用不同水层的空间和条件来获得高产的。

2、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不同的现象。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树冠的疏密度,光照的明暗、土壤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于是群落就由各种不同的“小群落”镶嵌分布在地面上,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这种现象主要是由群落内环境因素的差异造成的。观察:在学校附近找一片小树林,辨认乔木层、灌木层、草木植物层主要有哪些植物种类,在各层植物中有哪些动物分布? 课内练习: 小结: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9

一路上,我兴奋地问这问那,心里想着科技馆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想着想着,忽然一做漂亮的建筑物现在眼前,我定睛一看,上面写着“济源科学技术馆”的字样,“啊,到了!”我控制不住内心的高兴,大声喊出来。我下车,快步走进去,妈妈也跟进来买票。

科技管理人山人海。我拉着爸爸来到一个水力发电的模型前,看到几个人正在使用水枪射水,我也玩了一会儿。接着我们向西来到大厅,看到有许多动物标本,啄木鸟、丹顶鹤、鸭子……每一个标本都是栩栩如生。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关于什么是导体,什么不是导体的实验,这个实验室我明白了水、铜丝、包括人体都是导电的;大米、干木头,都不导电。

来到二楼,看到了一个小屋,叫“倾斜小屋,”人走进去之后会有一种眩晕的感觉。我刚走进去就感到天旋地转。果然像讲解员说的那样。这一层,还有很多好玩的科学游戏,例如“哈哈镜”、“回声”、“万丈深渊”……。在“电磁舞台”展区里,“怒发冲冠”、“沿面放电”、“法拉第笼”等一系列实验让我感叹:“科技真是奇妙啊!”

上一篇:试验室建点汇报材料下一篇:做团结合作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