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2024-10-18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共6篇)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委会议精神 以卓有成效的项目建设推动会宁转型跨越

(2012年3月31日)

同志们:

这次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围绕传达学习贯彻省市领导干部研讨班和市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专题研究我县在推动发展中“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等重大问题。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传达市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就如何学习研究政策、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转型跨越等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市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为了及时传达贯彻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研讨班精神,市委3月29日在白银召开了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参加这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的有: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不是市委委员的市级领导;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委各部委办、市人大和市政协各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央、省属有关单位和市级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市委书记张智全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汪海洲主持会议并传达了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研讨班精神。会议书面解读了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有利于我市谋划争取项目的支持政策,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市委书记张智全的重要讲话中。张智全强调:

第一,要高度重视政策学习,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深入细致地梳理和学习研究中央、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把政策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项目,转化成推动转型跨越、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效,是摆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一是解决好学习政策为什么的问题。学习研究政策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升谋划发展能力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也是担当三大责任、推动转型跨越的总抓手和原动力。全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研究政策是担当三大责任、实现赶超进位的重大举措,是争取项目、扩大投资的关键所在,是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的现实需要。二是解决好学习政策学什么的问题。这些年,国家和省上对白银发展非常关心和支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可以说,我们进入了多重政策叠加的黄金期:一是普惠性政策机遇与特殊性政策机遇并存,二是战略性政策机遇与操作性政策机遇并存,三是长期性政策机遇与临时短期政策机遇并存,四是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与改善民生的政策机遇并存。三是解决好学习政策怎么学的问题。学习政策,关键是要学以致用,要认真学习国家和省上支持我市发展的各项各类政策,吃透政策的精神实质,理解政策的核心意图,把握政策的基本取向,抓住政策关注的重点,注意政策的基本界限,明确政策的操作方式,学懂弄通、融会贯通,切实发挥各种政策的集成放大效应。

第二,要深入挖掘政策资源,努力提升发展水平。当前,我们要把国家和省上支持我市发展的各项政策细化为可以操作的措施和办法,转化为可以落实的项目和资金,内化为推动白银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一是充分利用区域发展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中心带动的难题。要尽快和省直部门衔接,争取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白银积极支持,争取出台省直部门支持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要全力组织实施好《兰州白银区域合作发展行动计划(2012)》,确保在通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绿化等方面率先突破,努力开创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的新局面。二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瓶颈制约的难题。白银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必须加快交通、水利、工业园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相对完备、能够支撑跨越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市县(区)两级要拿出足够的财力,并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高起点谋划,高起点开发,切实加强“一区六园”白银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循环经济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产业延伸的难题。要把政策优势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着眼资源附加值的最大化和资源利用的永续化,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谋划实施一批上下游紧密关联的重点项目,补链接环,打通、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发展格局,促进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建设,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黄河上游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四是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创新驱动的难题。要充分利用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块金字招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培育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特别要把科技孵化器建设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重点,聚集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吸引更多的创新成果向园区聚集,孵化一批科技含量高、增值潜力大、发展前景广的好项目。五是充分利用转型转移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优化结构的难题。《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给予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大量的政策支持。各县区、各部门都要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和有实力的大集团,采取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小分队定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企业、落地一批大项目,以巨大的利益空间、成长空间吸引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白银集聚,努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六是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文化发展的难题。要进一步用好中央和省上的各类政策,制定配套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艺演出、娱乐服务、艺术培训、印刷包装、民间工艺、文博会展、现代传媒文化创意等“八大文化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会宁红色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聚集区,切实把我市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七是充分利用非公经济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活力不足的难题。要创新理念,拓宽思路,优化环境,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减轻税费负担,加大资金技术扶持,提供规范优质服务,积极培育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激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做大做强。八是充分利用为民惠民的各项政策,着力破解增收致富的难题。要紧紧抓住国家把我市会宁、靖远、景泰三县纳入到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把会宁纳入陕甘宁革命老区进行重点扶持的机遇,主动和省上业务部门积极衔接,力争使我市有更多、更大的项目进入国家集中连片规划的盘子。认真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集中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不达小康不脱钩。

第三,要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强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只有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政策,才能把政策软资源转化为发展硬实力,把号召变为行动,把蓝图变为现实。一是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总开关,作为落实政策的第一要务,以解放思想放大政策效应、促进开发开放、推动创新创造。二是必须提高谋划能力。政策要转化为资金和项目,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动力,关键在于谋划,要善于借助政策完善发展思路、搞好各项规划、谋划发展项目。三是必须广泛借鉴经验。要多与发达地区、兄弟市州比差距、找不足,切实把研究案例和总结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学习做法和提炼思想方法结合起来,把借鉴经验和谋划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把握实质,为我所用。四是必须强化督查考核。坚持“一个产业链或重大项目,一个领导牵头,一套班子跟进”,对照文件看政策,对照政策谋项目,对照项目抓落实,保证抓一项成一项,干一件成一件。

二、关于学习研究政策的目的和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市场化、市场知识化、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归结起来就是知识承载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态势不可逆转,也不可违背,更不可阻挡。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说这句话的意思首先是肯定当时存在着一个全世界的潮流,其次他认为这个潮流势不可挡,如果逆势而动,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世界潮流与中国转型》。文章中说:从十八世纪欧洲逐渐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开始,就开启了一个世界潮流,它使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那以后的二百多年来,西欧首先走上富裕之路,接着美洲和澳洲跟进,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技的成果通过商业化造福于人类;市场机制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社会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面对势如破竹的世界发展大潮,面对全国各地新的发展态势,面对省市对转型跨越的最新要求,面对我们会宁的发展现状,我们今天应该思考一些什么问题?这次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确定的主题是“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我认为这个主题确定的非常好,抓住了甘肃发展的命脉,找到了甘肃发展的根源,也完全符合我们会宁实际,这正是我们会宁发展应该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会宁各级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当然,大家现在都明白,对于政策,我们再不用讨论是不是应该学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的问题。因此,着重点是学的目的,学的方法,提高用的能力。

(一)明确学习研究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坚持发展高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先于一切。干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学习也不例外。我们今天传达学习贯彻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和市委七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就是为了谋划会宁的发展;我们强调学习研究政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会宁的转型跨越。只有紧紧围绕会宁发展进行的政策研究学习,才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人民的利益所系。一是要坚持发展高于一切。为什么要讲发展高于一切?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2011年,会宁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全国比较:县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8%、全国的0.67‰;人口58.66万人,占全省的2.29%、全国的0.44‰;GDP39.77亿元,占全省的0.79%、全国的0.08‰;人均GDP7331元,占全省的37.45%、全国的20.95%;工业增加值6.4亿元,占全省的0.31%、全国的0.03‰;农民人均纯收入2987元,占全省的76.4%、全国的4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00元,占全省的62.1%、全国的42.6%;一般预算收入5855万元,占全省的0.13%、全国的0.006‰;一般预算支出19.15亿元,占全省的1.07%、全国的0.18‰;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44.48亿元,占全省的0.53%、全国的0.05‰;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23.16亿元,占全省的0.4%、全国的0.04‰。讲发展高于一切,要求我们把发展问题放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位置来看待,作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和政治生命。在事关发展的大事情面前,个人的想法、团体的利益,都是很低的;在事关发展的大政策面前,一切小政策、一切小规定都是很低的。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其他找理由,应该成为一种政治态度。我们要以发展的政治自觉,去主动学习研究政策,而不是被动地学习研究政策。二是要坚持发展重于一切。对于我们贫困地区来说,发展是解决所有矛盾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加快发展,我们才有能力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农村的贫困问题,城市的繁荣问题。我们目前最重的事,莫过于发展;最难的事,莫过于发展;最急的事,莫过于发展。只有把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唤醒我们围绕发展的学习热情,激发我们研究政策的思想活力,坚定我们转型跨越的信念信心。三是要坚持发展先于一切。面对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不发展就是错,慢发展也有过,只有加快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发展必须先于一切。在工作安排上,一定要把发展之事作为头等大事,其他一切事务都要围绕发展之事去安排,这样才能做到用发展统揽一切。所有影响发展、阻碍发展、不利发展的人和事都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决克服和坚决清除。

(二)掌握学习研究政策的方法,就是要把需要变成政策、把政策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项目。近年来,我们会宁的干部群众,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了政策的学习与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兰白经济区发展规划、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规划等重大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好风气,取得了政策利好。两年来,我们制定了《会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会宁县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会宁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会宁县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等综合性、专业性、行业性、特色性的各种规划共33个,一大批事关会宁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项目进入了国家和省市规划之中;完成了全县28个乡镇、284个村的发展规划,成为全省唯一全面完成乡镇和村级规划的县区。但是,在加快发展的形势面前,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因此,我们要加大学习研究政策的力度,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会宁的转型跨越发展。一是把需要变成政策。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学习研究政策,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政策为我所用。我们发展的困难很多,是因为我们要做的事很多,是会宁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很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实现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把需要先转变为政策。这就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我们哪些需求政策中有,哪些需求政策中没有,没有的需求与政策如何对接,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变成政策。二是把政策变成规划。目前,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理性发展时期,最显明的标志是越来越重视规划,所有的发展都是规划引导下的发展,而不是自发的和盲目的发展。有了政策,如果没有进入规划,落实起来是很难的。因此,我们学习研究政策,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让政策覆盖下的需求进入规划。这就要求我们经济综合部门,注重与国家省市的综合规划对接;我们的专业部门,注重与上级专业部门对接;我们县上所有享受的普惠的特惠的政策,都要与国家和省市的所有规划对接。所谓对接,就是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之中。三是把规划变成项目。规划的种类很多,国家的、省市的,综合的、专项的,概念的、控制的,宏观的、详细的,长期的、阶段的,都是根据发展实际确定的。有的规划,描述性强;有的规划,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接的时候,注意区分,把我们的想法融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从规划中生成项目。规划中没有项目的,要把想法写进去,规划出来以后,再根据规划编写项目;规划中列项目表的,一开始就要把我们需要的项目列出来、写进去,规划出来以后再去落实这些项目。

(三)提高学习研究政策的能力,就是要大胆谋划政策上提倡支持的项目、争取谋划政策上模棱两可的项目、变通谋划政策上有所限制的项目。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全在于能力。我们讲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提高运用政策的能力和水平。还有一句话,落实政策就是能力,用好政策也是能力,争取政策更是能力。如何来实现,如何在实现中提高能力,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大胆谋划政策上提倡支持的项目。这类项目政策上非常清楚,导向也非常明确,我们只有按照政策要求编制项目,按照程序申报项目,千方百计落实项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学习政策、不研究政策,或者是我们学习研究政策不够、对政策理解不深不到位,我们就不知道哪些是政策提倡和支持的。因此,还是要在学习研究政策的基础上,才能大胆谋划。否则,胆子再大也不知道干什么。二是争取谋划政策上模棱两可的项目。这类项目政策上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但空间却很大,关键在于我们理解的深度、结合的程度。我们理解了、结合了,我们就有理由了,在争取项目的时候就能说住人了,这样就能争取到理解和支持。我们应该坚信,越是模棱两可的政策,政策的空间就越大。我们要研究,我们的需求是什么,把政策点上的内容放大,政策没有明确限制的,我们认为就是可以的。三是变通谋划政策上有所限制的项目。我们落后地区发展的需求很多,而且有许多方面在政策限制的框架内,但是我们的发展又是必须的。这就要求我们变通争取,而不能消极等待。我们可以转换项目申报的途径,改变项目申报的名称,变更项目申报的体量,扩大项目申报的范围,最达到申报项目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多学习、多研究,多掌握一些政策信息,多找到一些门路途径。

三、关于当前全县的项目建设

进入三月以来,也进入了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全县上下已经开工了一大批项目,有续建的、也有新开工的、还有多年难以开工的也实现了开工,可以说项目建设保持了近两年的好势头。全县上下、各级干部、广大群众,都对项目建设的认识非常到位,形成了发展抓项目的共识,这一点,勿容怀疑。当然,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有:一是有关乡镇对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重视不够,没有把项目建设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有的项目两年内还没有完成土地征收,有的项目区域两年多了还没有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一些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服务意识不强,不是主动服务,而是消极等待,管理思想浓厚,服务意识淡薄,执行政策过死,办理手续不活,存在着等待办理和项目开工等手续等问题。三是项目建设的治安环境较差,政法部门过于考虑个人责任问题,公、检、法、司、安部门普遍存在一种消极思想,主动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的意识不强,主动研究为项目建设服务的政策不够,工作做了很多,但还不够到位。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做了许多应该做的工作,苦劳很大,功劳暂时还没有。四是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中执行政策不严,特别是补偿中存在过宽的问题,一方面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平衡,另一方面增加了补偿费用,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五是城市违障建筑对项目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违障建筑清理上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大的突破,增加了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的难度。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不解决会影响发展,解决了则推动发展,讲了有些同志会不高兴,不讲与我们的发展要求相违背,大家都应该心中有数。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四大班子齐心协力,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一个声音,就是发展,不要有其他奇奇怪怪的声音;谋一件事情,就是发展,不要有其他歪歪扭扭的事情。

第一,在项目建设的认识上,要牢固树立“四个强烈意识”。项目是发展的命脉和根基,是扩大需求、拉动增长、稳定投资、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项目建设事关全局、事关统筹、事关后劲,具有引领性、支撑性、带动性、突破性、示范性,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一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跨越的强烈意识。项目就是生产力,有项目才有财源、才有后劲;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机遇、推动了发展;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坚持发展先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高于一切,就要坚持项目先于一切,项目重于一切,项目高于一切。

二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基础、抓产业的强烈意识。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变基础条件的重要抓手,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围绕水、田、路、林、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全膜种植增收、草畜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四大产业体系”,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强基础、兴产业。

三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民生、抓和谐的强烈意识。要发挥项目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依托作用,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从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高度出发,以项目实施助推社会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富民、抓强县的强烈意识。没有项目,就形不成投资,也就谈不上发展,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更无从实现。要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甘肃要跟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重要指示和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的“富民兴陇”的要求,抓项目促发展,努力发展生产力,切实担当起全面小康的历史责任,加快富民强县进程。

第二,在项目建设的实施上,要坚决做到“六个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的力度决定经济发展速度,项目建设的水平决定经济发展质量,项目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一要着力抓好项目谋划争取。要拓展谋划项目的思路,深入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在学习中生项目,在政策中争项目。政策上提倡支持的项目,要大胆谋划;政策上模棱两可的项目,要争取谋划;政策上有所限制的项目,要变通谋划。结合《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拿着政策去跑项目,拿着项目去争资金,把一项项支持政策变成一个个产业项目、一个个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更多重大项目得到国家和省上的批复立项。

二要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前期就是机遇,前期就是基础。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及时捕捉各类信息,把政策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项目。加大前期工作投入,做好项目规划方案、可研报告、施工设计,积极谋划论证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竞争力强、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项目。三要着力抓好项目提前开工。今年新开项目数量多、投资大,早开工、早竣工对于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进一步夯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4月份作为全县的“项目开工月”,各部门、各乡镇要谋划一批开工项目,能提前开工的要提前开工,并力争在5月底之前,全县项目开工率达到90%以上。

四要着力抓好项目建设进度。要以落实项目资金、抓好项目管理为重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进度。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的60个重点项目,项目主管部门要明确提出时限和进度要求,倒排工期,强化督查调度,做到好中求快,稳中求进,确保任务和时间同步推进,项目投资和时间同步推进,使项目早日建成,尽快发挥效益。

五要着力抓好项目资金落实。要主动出击,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力争获得上级部门更大的支持,确保项目资金落实。特别是城区供水改扩建工程、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要确保投资按期足额到位。同时,要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经济效益好、示范效应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

六要着力抓好项目安全工作。项目质量是百年大计,要认真贯彻落实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审计、监察和县委、政府督查室要联合加强对项目建设安全质量的全程监管。同时,要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检查、督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县建设项目安全、有序、高效推进。

第三,在项目建设的保障上,要全力做好“五项服务工作”。良好的环境是项目落地生根和茁壮成长的土壤,没有优良环境和优质服务,加快项目建设就是空谈。按照“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跟踪”的“保姆式”服务的要求,把改善环境摆在事关项目建设成败的突出位置,下决心、花气力改善软硬环境,解决硬环境软、软环境硬的问题,确保项目无障碍建设。

一要做好项目规划手续服务工作。一个项目从开始酝酿到开工,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单从项目的核准到开工,中间就包括可研、初设、环评、审图等环节,如何把这些时间压缩到最短,这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也体现一个地方的工作效率。要强化新开工项目联动审批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压缩批复时间,加快完善项目备案、核准、环评、土地等相关手续的速度。要灵活掌握程序和效率的结合点,实现程序和效率的统一,不因程序降效率,不因效率减程序,千方百计为项目开工提供便利条件。

二要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服务工作。要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控制用地规模的前提下,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项目用地。要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快用地预审,主动指导基层完善土地的报批手续,做好各类建设项目的用地保障工作,优先保证大项目、好项目和急办项目的需要,确保有地优用、有地快用。

三要做好项目建设功能服务工作。一个项目能不能在这个地方落地、落地快慢与环境好坏直接相关,与水、电、路等是否配套有很大关系,这也是缩短重点项目建设时间、提高竣工率、开工率的主要途径。各园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保证企业有路通、有电供、有水用。还有劳动力资源保障,各乡镇要在4月10日前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企业用工县上统招任务,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县政府将启动政府行政效能问责机制,严肃追究责任。

四要做好项目建设治安服务工作。许多项目在落地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因征地拆迁、利益补偿矛盾等问题引起的恶意阻挠拆迁和施工的现象。各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的主体责任,切实转变作风,敢于碰硬,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县公安局要主动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把治安工作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前沿延伸,对项目建设周边社会环境加大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无理取闹、阻挡施工、设置障碍等违规违法行为。前段时期北城区四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就是治安保障的一个成功范例。近期,要重点解决好会师桥头绿地建设项目、会师北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等城市建设项目的拆迁治安服务工作。五要做好项目建设组织服务工作。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项目服务工作,按照一个项目、一套领导班子、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会议纪要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主动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相关问题,确保五月底以前项目开工率达到90%以上。

同志们,面对周边地区加速发展的逼人态势,不进则退,慢进也退,不抓项目就是失职,抓不好项目就要失败。我们要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压力下经受考验,在竞争中增强信心,通过深入学习研究政策,提高我们抓发展、抓项目的能力,在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上先人一步,在精心研究、推进项目上高人一筹,在勇挑重担、争取项目上快人一拍,在狠抓落实、解决问题上强人一手,以高效的落实力和执行力,确保项目建设建设有序推进。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篇2

一、政府信息查阅工作非常重要

利用文件、政府信息资源, 通过查阅中心窗口、将服务延伸到社会, 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非常重要。《条例》颁布实施、省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为政府信息查阅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究竟如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 如何畅通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渠道, 我们在摸索、在研究。通过网络公开政府信息是提供查阅形式之一, 但目前网络普及程度有限, 百姓利用机会有限, 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通过报纸公开政府信息也是提供查阅形式之一, 但报纸登载政府公开信息是需要资金投入;政府利用各级档案馆这个查阅窗口, 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到社会, 加之档案部门对此十分重视, 这件事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 适应了人民群众对政府信息不断增长的需要。政务公开工作共包括三部分:

第一, 政府信息公开。现在, 省政府办公厅主抓政府信息公开, 省政府办公厅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配备专门人员, 在政府网站上开辟政府信息公开栏目, 此项工作很有成效, 网站点击率越来越高, 排行越来越靠前。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服务百姓、服务社会的工作, 督促政府相关各部门送交政府公开信息非常重要, 有必要把这项工作抓好。

第二, 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务公开, 与反腐倡廉密切相关, 强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让群众监督, 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之一。从反腐倡廉这个意义来讲, 权力公开透明是很重要的, 也是政务公开的重点和难点。所以, 建议政府信息公开要将涉权的政策信息公开, 作为公开的重点。

第三, 公共事业办事制度公开。公共事业办事制度公开与百姓密切相关。2008年中央纪委何勇书记在全国深化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上, 部署了公共事业单位怎么实行办事公开的工作, 这是维护群众利益, 为人民群众服务, 实现政务公开的又一个重点。在政务公开格局下面, 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很重要。今年, 省纪委常委会已决定, 就政府信息公开到没到位, 将与省政府办公厅进行一次联合检查, 共同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查阅中心是面向社会提供政府信息查阅的窗口, 建议增加对各级查阅中心的投资, 应该出台关于加强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建设工作若干意见的政策, 加强查阅中心建设。

二、政务公开是一项群众性工作

从全国来看, 我省政务公开工作做得不错, 主要是坚持了与民互动、依民需求而公开的原则, 避免了一厢情愿、一头热的现象出现。如何实现与民互动, 怎么让更多人民群众利用我们的资源, 这是一篇大文章。省政务公开办依托民心网, 坚持与民互动, 按照人民群众需求搞公开。如开展网上政策咨询工作, 民心网每天收到一、二百条政策咨询信息, 民心网通过咨询专家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解答, 既满足了咨询者需求, 大家也从中受益。新闻发布会是省政务公开办面向社会提供政务公开互动交流的又一种重要形式, 现已举办130期新闻发布会。实践证明, 新闻发布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建议将省、市、县查阅中心的地址、公开电话在民心网上集中公开, 告知群众, 使查阅中心与百姓产生互动, 这样查阅中心会更有价值, 更有意义。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团结就是力量凝聚产生希望

讲团结、干实事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团结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要解决各种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单凭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靠集体智慧和集体领导,靠全体同志群策群力,才能驾驭复杂多变的局面。干事就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而为之奋斗。团结是干事的前提和基础,干事是团结的目的和落脚点。团结干事是对各级领导班子最基本的要求。

当前,加强新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尤为迫切。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3年,是思路把握较准,机遇抓得较好,工作干得较实,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3年。形成现在这样的良好发展局面,不是靠一两个人的特殊发挥,也不是靠一两个部门、乡镇的突出贡献,靠的什么?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九届县委工作报告中总结的“建设一个团结统一的班子是加快发展的关键”!靠的是“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工作上和谐、行动上一致”。团结是加快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源泉。干事创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和谐氛围。如果没有班子内部的团结,就不能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如果没有各部门、各乡镇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就没有生机活力,就不能形成心齐、气顺、干事业的良好局面,更谈不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新一届县委班子要坚决保持和发扬良好的传统和作风,加强团结协作,努力干事创业。[好范文-,找范文请到]

努力探索团结干事的方法,形成干事合力。第一,要大兴三风。大兴理论学习之风。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班子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在吃透上情和摸清下情上下功夫,通过对中央和省、州各级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消化,通过深入调研,抓好结合,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方针政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定求真务实之心,树立求真务实之勇,掌握求真务实之法,讲真话、办实事,杜绝一切虚荣浮华,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第二,要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思想上合,实际工作中分;目标上合,任务上分;大事上合,小事上分;整体上合,具体工作上分。第三,要处理班子之间以及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县四班子间的关系,既要把思想统一到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上,又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履行好职责。班子成员之间,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集体与个人、友情与原则、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支持谅解,信任补台;多沟通交流,对同志诚心,对下级关心,对群众有爱心。第四,要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规范领导行为。

以发展求团结,以目标求干事。目标是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形成战斗力,形成凝聚力的吸铁石。当前正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内部讲,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不断推进、不断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人心思进求发展成为共识。外界环境上,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漾濞的加速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扶持和投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在重点项目上,如小水电的开发,抓住了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加快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在州内率先掀起了小水电开发热潮,为打造小水电大县和推进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如大钢公司的引进,通过对政策的充分运用和把握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最终使这样一家将成为滇西第一大的钢铁企业在漾濞安家落户,并在融资等方面得到上级的进一步支持,从而使工业倍增计划“培植工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成为现实。如核桃产业的发展,抓住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展绿色企业升温等机遇,积极引导和全力壮大核桃产业,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对外,“漾濞核桃”更加驰名,市场进一步扩张;对内,价格不断看好,群众进一步得到了实惠。跨省、跨州到我县参观考察的团队应接不

暇。在这样的发展形势面前,各级班子和班子成员都要树立贻误发展就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观念,排除一切私心杂念,集中精力想大事,议大事,谋发展,抓落实。

突出重点,用目标统一干事的决心。今年以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为我们谋求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十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新一届县委班子实践团结干事,就要坚决拥护十次党代会的决议,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用实现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的决心,来统一班子成员间、上下级间不同的思想,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好领

导核心作用,为构建和谐漾濞作出新的贡献。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的背景下召开的,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和治国理念的升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找文章到好范文-/-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更加自觉、主动地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原则和各项部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到我们泽州,就是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同谋划好泽州今后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推进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同做好年内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紧密结合实际,抓住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措施。要“靠发展求和谐、靠稳定保和谐、靠法制促和谐、向环境要和谐”,全力抓好“和谐泽州”建设。当前要重点把握四个方面:

首先要抓好发展,靠发展求和谐。解决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靠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这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从当前来说,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利益问题,加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投入,社保、医疗需要投入,工作人员增加工资需要投入。这一切靠什么?只能靠发展,靠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税收的大幅增长。如果没有发展,各项投入、支出的增长都将受到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也将受到影响,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今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全县的财税征收形势非常严峻。截止9月底,全县财政收入完成64607万元,仅占到全年任务的67.58,欠进度7.42个百分点,短收7093万元。特别是乡镇严重不达进度,全县17个乡镇只有北义城、南岭、大箕、南村4个乡镇达进度,其余乡镇均不达进度。最差的3个乡镇差进度30%多。当前,县委、县政府,“一财两税”,各乡镇党委、政府,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积极采取措施,为确保全年的税收任务,为加快煤矿复产进度,为加快项目建设而努力工作。“十一”前后,县政府采取了班子成员包乡镇、包项目的办法,分别到各乡镇和企业进行了调研督查。县委刘书记、县政府王县长、陈县长还专门到省里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支持。昨天上午,我们又召开了“打击偷抗税专项整治行动动员大会”,就是要力争通过近3个月时间集中行动,全面追缴欠税,应收尽收,把拉下的进度补起来。同时要彻底摸清家底,逐步建立依法征管、诚信纳税的长效机制。在这里,希望各班子成员都能够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深入各乡镇各企业督促检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真正把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完成全年任务,与搞好调查研究及理清明年工作思路结合起来,突出发展重点,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目前,涉及公务员工资改革问题,需要很大一块资金,我们要在确保工资改革的前提下,对其他开支作科学合理的安排,能少的少,该缓的缓,能压缩的要压缩,这也是“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各部门、各单位也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压缩不必要的开支,配合县政府顺利完成这一次工资改革任务。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篇5

为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动员全县上下采取措施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今天召开第三次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在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总结回顾今年全县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态势,研究部署今年最后两个多月的经济工作,认真查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存在的问题,有针

对性地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面或超额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刚才,县发改、财政、统计、经济商务、扶贫、教育六个部门及电力××分公司从部门工作的角度,就全县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和工作作了发言。在此基础上,县委副书记刘廷贵同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跃进同志、县政协主席李广生同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秀祥同志和县委常委、副县长韦思亮同志就如何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作了发言,并提出了很好的工作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着重从政府的角度,就如何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以赴抓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再讲两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问题,正确把握经济运行形势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和严峻形势,全县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利时机,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从刚才各部门通报的情况来看,全县经济运行呈现“一高五稳一转”的良好局面,即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走高,完成投资总额18.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高达70%;经济总量、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五项指标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在上半年呈负增长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2.3%,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正在逐步转好。客观地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令人欣慰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各项经济指标离目标任务仍有差距。虽然14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呈增长态势,但部分指标离州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仍有差距,如预计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5亿元,仅完成年计划30.1亿元的52.3%,塌时间进度22.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州下达的任务是28.2亿元,且年底有可能会追加,但前三季度仅完成18.03亿元,仅完成任务数的63.9%。地方财政收入前三季度完成1亿元,仅完成任务数1.47亿元的68.2%。同时,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距任务数仍有差距,现在仅有76天的时间了,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压力很大;二是重点项目的总体推进效果不够理想。国家扩大内需项目虽然已按时开工,并基本上达到了“三个百分之百”要求,但大家都清楚,由于我们县是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县级财政资金困难,加之部分项目我们在督促指导上做得不够,职能部门协调服务不到位,导致项目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效果不够理想。根据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到年底尚有42个项目必须开工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艰巨。三是产业链延伸进程不够明显。虽然我们采取措施,引进了富民糖厂和富嘉林产品、红森木业等农林产品加工公司,但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仍然弱小,产品单一,档次较低。同时,工业结构性矛盾的现状依然突出,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过大,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缓慢。四是财源结构单一,增收困难,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需项目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数额巨大,加之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等,增支因素多,财政支出资金缺口大。五是疾病防控工作压力大。我县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随着甲型流感的不断扩散蔓延,特别是州内发现流感病例后,甲型流感疫情防控难度大,加之与我县相邻的越南地区,各种疫病时有发生,防控形势严峻。六是由于我县重点建设项目多,涉及的征地补偿、搬迁安置等群众面广,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较多,加之食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导致社会矛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加重。从主观上看,我们的干部主流是好的,是能干事敢干事并能干成事的,但也有个别部门和干部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意识不强,在困难和问题面前畏难情绪严重、方法简单、思想不解放,不敢闯、不敢试、不敢干,对县委、县政府安排布置的工作任务执行不力;少数同志作风飘浮、效率低下,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当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这次会议的焦点就是加强党的建设,党中央已明显意识到,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为民和驾驭经济的能力,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这对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新的考验,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来源:文

秘114 http:/// 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客观、冷静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随着世界各国相继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近两年的经济下滑周期可能已经触底,即使仍未见底,到达底部的时

间也可能比最初预期的要提前,经济恢复增长的时间很可能早于先前预期,全球经济预计提前恢复增长。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自身国情,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为主、消费与投资拉动相结合,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使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1%,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省、州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切合我省、我州实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全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回暖,我县经济发展的环境也会随之趋于好转,加之云桂铁路预计今年11月底动工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在我县境内的投资预计可达100亿元,××港一期工程也将加大投资,国家扩大内需“两污”项目和招商引资的××五星级酒店也已先后启动建设,保障性住房等一大批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将纷纷动工建设或加大建设力度,近期内必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减小,已经建成的高汰渣厂、技改结束的富州水泥厂、花甲锰粉厂等一批工业项目必将在最后这两个月开足马力加大生产,大规模的投资和企业的全面恢复生产必将带动大批的人流物流,形成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可以说,今年后两个月,对于我们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十分关键,我们必须咬紧发展目标,继续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各种政策机遇,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二、突出重点,全力以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同志们,今天是10月14日,今年还有76天就要结束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们的目标都是明确的,就是要全面完成州人民政府下达我县的各项指标任务和年初人代会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现在已经到冲刺的最后时刻,全县上下务必要增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以赴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全力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今年是我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的一年,但要完成全年的农业生产任务,形势仍然严峻。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潜力发展农业产业。一是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增强发展油茶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全面、深入、持久的宣传,巩固和加强群众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对今年即将出圃的2500万株油茶容器苗,县林业局和各乡镇要按照“集中分期分片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集中技术力量帮助群众开展种植,力争完成20万亩以上新植任务。同时,林业部门要按照“大力发展嫁接苗,适当培育扦插苗,探索实验组培苗”的基本思路,以招标方式进行集中育苗,科学、规范地同步开展2010年我县油茶苗木培育工作。要继续抓好核桃种植,争取年内将已育的137万株核桃苗全部种植,确保完成10万亩的种植任务。要加大林改配套政策、油茶种植鼓励政策等宣传和贯彻落实力度,切实将县委、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让更多群众受益,从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要立即着手抓好冬季农业开发和2010年小春生产,围绕“两个经济带”建设,高规格、高质量地抓好冬早蔬菜和马铃薯等示范样板种植,切实发挥样板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大面积生产,力争实现小春和冬农种植面积突破27万亩,小春和冬种覆盖率达36.8%以上,实现小春和冬农产值1.8亿元。三是要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平耶水库、光辉水库、内吉水库建设进度。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织和指导群众抓好甘蔗中耕管理,千方百计提高甘蔗产量,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四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开展库区渔业养殖,加快办理罗非鱼加工厂前期报建工作,力争尽快动工建设,努力推进罗非鱼产业化进程。要加大动物疫病防控、良种繁育、种草养畜力度,巩固好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五是加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步伐,确保今年101个整村推进示范村顺利通过省、州验收。

(二)全力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密切注视国内外市场主要工业品、原材料和能源等价格的变动情况,指导企业抓住国际主要大宗资源商品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努力提高盈利空间。要全面加快普阳新村建设步伐,加大普阳煤矿征地拆迁工作力度,稳步推进普阳煤矿技改扩建工程,力争今年煤的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完善矿业开发规划,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抓好金、铁、锰、钛等矿产资源的整合工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引导花甲锰粉厂、金源铁合金、者桑正龙金矿、那能云龙金矿及板仑新源等矿业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实施技改扩建工程。要积极向州委、州政府争取将我县列为小水电开发试点县,争取各种政策支持我县小水电开发,要在水电开发工作中开创创新,积极探索走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开发路子,降低投资成本,增加群众收入,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要加快220千伏普厅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里达变电站、木贵二级电站及归朝洞平电站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要切实加大对金泰得公司、万道香茶厂、剥隘七醋厂、红森木业、通轩木业、双富食用油公司等涉农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企业效益。要全力抓好板仑工业聚集区、归朝热区生物资源加工区优化布局和申报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功能和载体功能,鼓励和吸引重大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要加大物流中心土地征用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加快物流中心规划建设。

(三)全力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我县地方财政收入现在距任务数还差31.8个百分点,也就是尚差0.47亿元,我们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在所剩不多的2个多月内完成目标任务。要严格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手段,完善内部管理,确保应收尽收。要以增值税全面转型为契机,促进重点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确保税源稳定增长。要以深化财政体制、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为突破口,促进财政管理水平优化升级。将土地出让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借等有偿收入纳入综合预算,实行统收统支管理。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机遇,采取县级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贷款贴息、实施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银行重点加大对我县农业、林业、水电、矿产、生物能源开发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创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甘蔗种植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的发放力度,以合理的金融政策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千方百计确保蔗糖厂按期投产。目前,蔗糖厂能否按期投产,事关全县蔗糖产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事关千家万户蔗农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和谐发展的大局,蔗糖厂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多次强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经济、抓产业、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度,全力推进蔗糖产业发展工作。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富民糖业公司加班加点,工程建设进度按照工期倒排表如期进行,进展令人欣慰。我们要盯紧不放,围绕2010年1月11日前投产开榨的目标,倒逼工期,督促企业加快工程进度,各级各部门要采取一切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全力服务好、支持好企业,有问题及时研究,有困难及时报告,遇到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及时解决,必须确保按时建成投产开榨。同时,甘蔗即将成熟,调运和销售问题也要提前研究和安排部署,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甘蔗有序调运,保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确保群众利益实现最大化。二是千方百计做好云桂铁路前期工作。2009年9月2日至5日,云桂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在昆明召开,一致同意并审查通过了云桂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县40万各族人民翘首期盼的云桂铁路途经县城并设置站点的愿望得以实现。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配合省、州部门做好云桂铁路的征地拆迁和开工准备阶段工作,到时将从国土资源、建设、司法、公安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云桂铁路征地拆迁工作组,深入一线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县铁建办要在组织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将争取11月份与全州同步动工或者及早动工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各有关部门、沿线乡(镇)要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咬定目标不放松,执行政策不含糊,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云桂铁路征地拆迁和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千方百计确保云桂铁路按期开工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做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工作。今年,我县列入州级重点新开工项目10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11个,年底前必须开工但现未开工建设的扩大内需项目有42个,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必须明确专人负责,跟踪问效,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现场协调,现场解决问题,在各个环节上搞好服务,确保未开工而要求年底前开工的项目如期开工建设。要全力做好××港省际物流中心、江边至罗村口三级油路、高帮至那坡高速公路、××至田蓬二级油路、谷拉至罗村口沿江公路的前期工作,抓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及农村客运站(亭)建设。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县城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场建设进度,加快农村中小学校d级危房、文化馆(站)、卫生院(室)、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社会事业建设进度,不断完善田蓬口岸配套附属设施。要加强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管理,要经得住历史和群众的检验,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扎实开展前期规划、可行性论证和设计工作,增强其可行性、科学性和竞争优势,提高项目立项的成功率,争取列入国家、省、州投资盘子,增加项目招商引资的对外推介力。四是千方百计做好山瑶扶持发展工作。要继续加大请示汇报、宣传发动和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山瑶群众安居房、生产开发等工作步伐。积极向州委、州政府争取11月底前在××召开山瑶扶持发展现场会,并提前做好现场会的筹备工作,确保现场会开出成效,达到预期目标。

(五)全力抓招商引资,千方百计破解筹融资难题。资金一直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要积极探索,通过招商引资、融资等方式,切实解决建设资金难等问题。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大力宣传我县具有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的同时,继续采取外出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利用外来资金加快老城区改造和那平片区开发步伐,加快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要加强与省铁路投资公司联系,促使该公司尽快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力争该公司年底前投资对土地进行收储。要加强与云天化集团、昆钢集团、文山三鑫集团等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力争336氯碱项目、锰铁合金、电解锰几个大项目落户××;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县内部分企业资金困难,我们要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企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全力扶持企业走出困境;三是积极探索其它融资方式。要抓住省金融办挂钩帮扶××的机遇,尽快成立金融办,加强沟通汇报工作力度,争取省金融办的支持和帮助,认真探索各种融资渠道。要尽快组建投融资公司,并全县能抵押的有形资产全部整合起来,为投融资公司融资提供保障。要积极协调服务鑫达小额贷款公司尽快成立并营运,通过该公司的成立迈出我县探索融资渠道的第一步。

(六)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始终不渝地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工作。一是抓好安全生产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加强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水库、电力、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定期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实现。二是抓好疫病防控工作。卫生、畜牧兽医等部门要结合我县实际,认真研究,提前部署,扎实抓好我县的甲型流感、偶蹄动物口蹄疫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掌握甲型流感等疫病的基本特征、防控要领等,切实消除恐慌心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要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有条不紊妥善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切实加强稳定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县级领导下访等维稳措施,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 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对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水利部对贵州的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 陈雷部长亲自率队专程到贵州与我省签署了部、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 并莅临我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向与会同志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辅导报告。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 深入搞好农业农村工作,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省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 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步伐进行奖励的意见》。会前, 省委办公厅已将这两个文件印发各地进行讨论, 会后下发。等一会, 克志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 富玉同志还要作总结讲话, 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 我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显著成绩, 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

“十一五”是我省“三农”工作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再创佳绩的五年。我们克服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三农”工作的影响,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农业农村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农业增产增效取得重大成绩。粮食产量稳定, 肉、蛋、奶、蔬菜产量大幅增长, 市场供应充足。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加快, 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规模扩大, 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减负增收、特色优势产业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贫困人口由777.7万减少到505.3万。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96.9%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 解决了无电村和无电户的用电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扎实推进, 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五是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 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土地承包经营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六是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明显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村民生的改善, 使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说,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较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好成绩, 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 为什么省委十届十次全会还要在两个“重中之重”的基础上, 提出第三个“重中之重”, 即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呢?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在农村。2009年, 全国各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指数分为四个方阵, 贵州排最末方阵, 实现程度为59.4% (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 100为全面小康) , 与全国2000年水平基本相当。从具体指标来看, 2009年, 我省经济发展、人均GDP, 文化教育实现程度在全国倒数第一, 分别只有48.51%、21.9%和46.6%;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不足60%, 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省区之一;社会结构实现程度在60%以下, 仅高于两个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程度, 均处于全国挂末位置。其中,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30.8%, 如果按100%的实现程度来比较, 我省农村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还相差69.2个百分点。总体上看, 我省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能不能在2020年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也取决于农村。中央反复强调,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第二, 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我省农村人口多, 市场潜力大。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增长严重滞后, 由于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购买力。2009年,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28∶1, 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省份;城乡居民消费比为3.74∶1, 是全国城乡消费差距最大的三个省份之一;农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2421.95元, 仅为全国的60.65%, 列全国倒数第二;农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仅为全国的54%, 现金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是全国最低的三个省份之一。我们要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三, 确保社会稳定的深厚基础在农村。我省贫困人口多, 贫困程度深, 这本身就给农村稳定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 随着城乡互动增强和农村社会深刻变革, 出现了一些影响农村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一些地方, 因土地征收、环境污染、移民搬迁等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因村庄整治、土地承包、集体资产管理等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 导致农村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 群体上访事件增加, 社会治安不好。这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社会和谐稳定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总之, 在我省,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三农”问题忽视不得、松懈不得、麻痹不得。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都要坚持三个“重中之重”不动摇, 领导力量不削弱, 工作要求不放松, 投入力度不减少。要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扩大内需的机遇、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精心谋划好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使“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深入贯彻“三化同步”重大部署, 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整体水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部署, 是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是“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的进一步完善, 对推动“三农”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 深刻理解, 切实贯彻落实。如何从贵州实际出发, 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是我省“三农”工作必须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要解决我省要不要、能不能搞农业现代化问题。不少同志认为, 只有大平原才有条件实现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省是山地农业, 地块小而散, 没必要也不可能搞农业现代化。这主要是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农业机械化, 我省不少地方难以实施大农机作业, 但不等于不能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 它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一场变革。传统农业是孤立的农业生产, 而现代农业则是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相联, 是产加销服一条龙;传统农业是自然农业, 基本上是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而现代农业则是不断用新技术更新发展的农业, 从土壤到种子, 从耕作到植保, 从加工到销售等, 总是在轮回中得到提升;传统农业是手工劳作、粗放经营的农业, 而现代农业则是信息化引导、机械化武装的高效农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断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觉得, 中央提出“六用三提高”, 就是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概括和描述。从这些方面综合来看我省农业, 我们搞农业现代化, 还是有必要、有条件、有潜力、有作为的。当然, 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同东北、华北大平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同华东、华南城镇密集、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要解决“三化”要不要、能不能同步的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这是许多地方的事实所证明了的。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 特别是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经营粗放, 农业效率和效益比较低下, 解决农民吃粮问题、收入问题、农村脱贫问题一直是我省的头等大事, 客观上影响我们腾出手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但同时必须看到, 这种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抓法、打法,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村面貌,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必须相应地抓好工业化, 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质来装备和改造农业,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必须相应地抓好城镇化, 吸引更多的富余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这个问题在我省尤为突出。我们曾经讲过, 在现阶段我们推进城镇化, 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需要疏散问题, 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创业致富问题。只有这样形成“三化”良性互动, 农业才能为城镇和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生活、生产必需品, 工业才能为农业和城镇提供强大的装备和支撑, 城镇才能为农村人口提供巨大的就业空间, 为农业和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时曾指出:贵州的欠发达、欠开发, 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的欠发达、欠开发。这句话很有份量, 切中要害。在我省, 统筹城乡发展, 任重道远;实施“三化同步”, 至关重要。如果把握不好, 农业将出现受到削弱、面临萎缩的风险;农村将出现受到忽视、面临凋敝的风险;农民将出现从业艰难、深陷贫困的风险。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比, 农业现代化更为滞后, 已经成为推进“三化同步”的“短板”。我们强调“三化同步”, 着眼点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补齐农业这个“短板”。我们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其目的之一, 也在于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 加快新农村建设, 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我省农业、农村的最基本特征是:地少人多, 且大部分是山区小地块;农业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村落和农民居住分散, 交通不方便。我省发展农业现代化一定要从这些基本特征出发, 因地制宜, 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侧重、有所突破。一是多措并举实现水利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在工程措施中, 大型枢纽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举;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 库、渠、站等排灌工程和窖、塘、池等集雨工程并举, 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水农业。二是以中小型农机为主推进农业机械化。就大多数地区来讲, 无论是动力机械还是配套机械, 都不宜追求大, 而要追求各种作物的各个环节从整地、耕翻、播种, 到追肥、排灌、植保, 再到收获、加工、运输、销售等, 都能够实现机械作业, 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为此, 宜研制和发展各种中小型、多功能的农机具, 如中小型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浇灌机、植保机、采掘机、去壳机、脱粒机及深加工机械, 研制和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茶叶等大宗农作物作业使用的机械。在发展农机组织上, 既要扶持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 也要更多地发展农机专业户特别是农机专业大户, 这样可以提高机械使用率, 降低千家万户的购机、作业成本。三是普遍地、大规模地推广农业科技。这是不受地域、不受交通、不受作物品种限制, 各地都可以、都必须要搞的。现在经常谈到的信息农业、精准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项目农业、旱作农业、转基因农业、太空农业、高效农业等, 说到底都是用现代技术武装的科技农业。我们要着力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大规模推广运用, 从质上提高我省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拉长农副产品的加工链条, 把农业向工业环节、向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五是多点布局、尽可能多地发展中小城镇, 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筹推进。除培育、建设大城市或大型城镇外, 更多的地方是发展功能完备、产业特色突出、能够容纳就业, 规模却不一定很大的中小城镇。当前, 要根据农业滞后的特征,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面向农民, 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性、传统特征、民族特色, 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 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妥善解决失地与就业及医保、低保、住房、就学等保障的有机衔接, 切实解决好农民“愿意进、留得住、能致富”的问题。以上五个方面, 可能就是具有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三、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当前, 统筹城乡的任务更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更多,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更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 加之宏观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 使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必须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总的要求是,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作目标上要体现“四个高于”, 即: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 高于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高于以往历史时期的最高增幅。在工作思路上要提高“三个比重”, 即: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 立足特色、生态、安全、优质、高效, 大力发展蔬菜、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 积极发展薏苡、芸豆、高粱、荞麦等小杂粮;着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抓住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牛鼻子”, 巩固生猪生产, 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着力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产业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 鼓足农民的“钱袋子”。在工作措施上要实施“十大助农增收措施”, 即: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乡村旅游等服务业、搞活农产品大流通、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实施城镇化带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等助农增收措施。在来源渠道上要增加“四项收入”, 即: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走出去”, 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转移性收入;发展农村投资理财服务, 增加财产性收入。要突出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这个重点, 努力提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来得最快、增收最多的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农民向工人、农民向居民、农村向城镇过渡的便捷通道。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重点培育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龙头企业;引导、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组建大型农业产业集团, 并推动其上市;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 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引导、扶持农民通过合作方式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 积极发展劳务合作、消费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 逐步改变我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普遍偏小、覆盖面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

(二) 以水利交通为重点,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重点研究了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问题, 首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制定水利综合性文件, 这为推动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建立部省合作机制为契机, 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努力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工程性缺水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水利设施薄弱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水旱灾害频繁是我省的心腹大患,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去年特大干旱以及多年的洪涝灾害警示我们, 加快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刻不容缓。要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 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提高灌溉保障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水利问题, 抓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和《贵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布局, 统筹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继续开展长距离管道输水、江河湖库提水等试点工程建设, 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着力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基本建立起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抓好农田末级渠系配套建设, 切实解决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 要继续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土改造, 狠抓乡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水电, 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 以扶贫攻坚为重点,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扶贫开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只是局部问题, 而是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全省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34个贫困乡、13973个贫困村, 不少地方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一半。按1196元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5%左右, 居全国第一。如国家执行新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 贫困人口绝对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第一, 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要实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的战略目标, 贵州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下更大的功夫, 花更大的力气, 用更大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不管任务多么繁重, 工作多么艰巨, 时间多么紧迫, 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减贫摘帽”的要求绝不能动摇, 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我省不能拖全国的后腿, 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牢固树立扶贫开发脱贫致富是贵州“第一民生工程”、是最大民生的意识, 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在新十年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一是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差别化扶贫和社会化扶贫, 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和“双万”结对帮扶活动。二是在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的同时, 重点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扶持, 集中攻克占我省贫困人口95%的老、少、穷地区的贫困问题, 鼓励重点县和贫困乡“减贫摘帽”。三是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山脉等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 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主攻方向, 把贫困乡作为工作重点, 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四是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完善、规范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五是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依托各级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墓地、党校和远程教育资源,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订单输出培训, 大力实施劳务输出, 鼓励贫困农户自主创业,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同时, 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体育和农村危房改造等社会事业发展, 凡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 都必须一以贯之落实好, 切实构建少有所学、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济的农村和谐局面。

(四) 以深化改革为重点, 激活农村体制机制。二十多年来, 我省农村改革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在土地制度等方面积累了很重要的经验, 得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当前, 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 要力争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在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取得进展, 为改革探索路子, 为发展注入活力, 为决策提供参考。一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促进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试点,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等专项改革, 深入推进毕节、湄潭等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诚信农民创建活动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的内在动力。探索建立政府支持, 企业、农户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切实解决农村、农民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构建多元化农业投入格局。五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县乡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建立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有规范的运行机制, 有精干的人员队伍, 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有必要的工作条件的基层服务机构。六是创新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机制,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鼓励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与基层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 鼓励引导科技人员、资深专家、良种良法、资金项目下农村。发挥科技创新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作用, 推动形成城乡农业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五大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工程, 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和重大专项计划, 研究特色、优势产业的优良品种, 生产耐运输、耐储藏的鲜活农产品, 构建和完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体系, 着力提高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水平。

四、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以“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十大助农增收措施”为重要抓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第一, 落实三个“重中之重”, 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 各级党委在今年换届后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 并在机构设置、干部配备上做到加强“三农”工作。要把“三农”投入、农民增收、特色农业发展等作为党政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考核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认真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把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来抓。

第二, 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对农业的认识, 增加对农村的了解, 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在一大批有朝气、有学识、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 尽快熟悉党的农村政策, 坚持群众路线, 了解农村实际, 提高工作能力, 掌握同农民打交道的办法, 增强对农民的感情, 是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 也要适应形势、更新知识、转变观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思想上提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行动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力戒浮夸作假、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把农民关心关注、直接受益的事情办好。

第三, 夯实组织基础, 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紧密结合贵州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需要,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落实有人管事, 有钱办事, 有章理事, 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行农业产业党建工作,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让党员作用发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 全面铺开“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建成一支带头创业致富有实际本领、带领群众致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围绕山水做文章, 走开发兴农之路;围绕资源做文章, 走地方特色之路;围绕服务做文章, 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围绕效益做文章, 走兴工致富之路。今年我省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都要换届, 要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来。要针对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的实际问题, 继续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 切实优化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 付出了艰辛努力, 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爱, 加快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要研究、实施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和照看管理的政策、措施;要研究、实施具体的防止和处置因征地拆迁、村庄整治、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政策措施。要改进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基层平安创建, 加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及站、点建设, 加强农村警务室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 提高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G1宣教工作计划下一篇:他的另一面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