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精选7篇)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篇1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全区公安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廉洁、高效的公安机关执法运作和监督制约机制,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和自治区依法治区的决定,结合我区公安执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法责任制,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各警种和岗位民警,通过落实制度,把法律、法规及规章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用责任制的形式加以固定,保证公安机关执法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条 公安机关实行执法责任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为指导,以国家法律为依据,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基本原则,以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保障严格秉公执法、廉洁文明执法为目的。
第四条 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必须做到执法主体合法、责任明确、目标到位、监督 和保障措施有力。
第二章 执法责任制目标及落实 第一节 执法责任目标
第五条 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和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秩序以及其他内部管 理、监察、监督等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法规及规章作为依据,并且有完善的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度作保障。
第六条 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执法水平,避免或减少执法失误与偏差,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效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自治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七条 公安机关的领导对本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负责;分管领导对分管的业务部门(警种)的执法活动负责;人民警察时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第八条 考棱评比、奖忧罚劣等保障措施有力,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制度健全完备,并切实发挥作用。
第二节 执法责任的落实
第九条 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执法部门(警种)负责人和执法岗位民警三级负责制,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
第十条 行政首长是本级公安机关第一执法责任人,对本级公安机关一切执法活动承担责任;分管领导对分管部门的执法活动承担责任:
(一)对本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统一部署。严格管理、分类指导和内外协调;(二)对下达的执法指令、决定和审批的案件负责;
(三)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保障国家法律在公安机关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四)研究解决执法办案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作出执法决策。
第十一条 业务部门(警种)负责人的执法责任:(一)根据职责分工和执法指令,承担执法任务,并对本部门的一切执法活动负责;(二)按照本部门直接作为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建立、健全具体执法办案制度,严格、秉公执法;
(三)监督、检查和全面指导岗位民警的执法活动,避免和纠正执法办案中的违规或 违法。
(四)坚决、准确地执行上级执法工作部署,及时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执法建议。
第十二条 岗位民警的执法责任:
(一)根据岗位分工和执法指令,承担具体执法任务,对本人的一切执法行为负责;(二)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内部规范,受理公民或单位的报警和申请;
(三)文明执法,依法及时、准确地办理各类案件和证照。在职责权限范围内提出符合 法律规定的承办意见;
(四)自觉地接受来自社会和内部的监督;(五)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执法工作。
第三章 执法考核项目及标准 第一节 行政执法
第十三条 颁发行政许可证照:含治安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枪支购买和使用许 可证、保安业许可证、居民身份证、户藉迁移许可证、危险物品运输许可证、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废旧金属(物品)经营许可证、车辆和驾驶证照、出入境证照和消防、计算机安全许可和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以及各类许可的备案等。
第十四条 办理许可证照考核标准:
(一)依法及时受理和审办公民或单位提出的各类许可申请,井为其提供方便;(二)办理各类许可证的程序合法,制度健全;(三)无刁难当事人或者对当事人申请拖延不办的现象;
(四)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和单位无滥批滥发许可证现象以及无越权发证现象;(五)无以办理许可证为名乱收费或扩大收费范围现象;
(六)各类许可证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率达到100%,差错率不得超过2%。
第十五条 使用行政强制措施:含行政查封、扣押、收缴、留置、盘问检查、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强制治疗、遣送出境和各类行政强制执行等。
第十六条 使用行政强制措施的考核标准:
(一)采取强制措施的范围及对象正确,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程序合法;(二)内部审批程序、法律文书和备案制度规范完备;
(三)除执法程序上使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外,使用限制人身自由时间较长 的强制措施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四)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含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证照,行政拘留、驱逐出境、缩短居留期限、限期出境、取消居留资格等公安行政处罚等。第十八条 行政处罚的考核标准:(一)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并及时查处公安行政违法案件;(二)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量罚适当,当事人要求听 证的必须组织听证;
(三)事实未查清的,不能作出行政处罚;
(四)无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五)无包庇、纵容违法活动或者降格处理、以罚代拘、代劳等现象;(六)无利用职权对当事人加重处罚的现象;(七)处罚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第十九条 办理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含劳动教养和少年收容教养的审批、投所、所外执行的考察、各种统计报表。
第二十条 办理劳动教养和少年收容教养案件的考核标准:
(一)办理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严格掌握范围及对象,不纵不枉;(二)无将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案件作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决定的现象;(三)无升格或降格劳教处理的现象;(四)无滥用劳教所外执行现象;
(五)各种报表准确及时,投所率不得少于决定劳动教养总数的85%,办理审批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第二节 刑事执法
第二十一条 受理案件、立案侦查:含公民或单位报警、上级交办、督办、协查和其他部门移交以及公安机关自己发现的违法犯罪案件等。
第二十二条 受案立案的考核标准:
(一)及时受理公民或单位报警,严格按照规定登记;(二)处理报警及时,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如实立案;
(三)经审查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告知当事人不予立案的理由;(四)经审查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依法办理移交手续;(五)无私下“销案”或不如实立案的现象。
第二十三条 采取刑事强制和侦查措施:含拘传、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人身及住所搜查、提请逮捕、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以及侦查中扣押物证、书证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等。
第二十四条 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的考核标准:(一)采取的强制措施,程序合法,对象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二)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并严格依法执行;
(三)按照法定程序采取侦查措施,确保犯罪嫌疑人人身、财产合法权益。无违法使用侦查措施现象;
(四)无以刑事强制措施代替刑事、行政处罚现象;(五)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第二十五条 依法监管和执行刑罚:犯罪嫌疑人捕后的羁押,对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缓刑,余刑一年内罪犯的执行和对监外执行、假释等罪犯的监管。第二十六条 监管和执行刑罚的考核标准:
(一)各种监管制度健全,对监管对象的管理措施落实;(二)羁押场所无“牢头狱霸”、无漏管、脱管及罪犯逃跑事件;(三)监管对象违法犯罪的,依法作出处理。
第三节 执法监督
第二十七条 有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含以追究领导责任为核心的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为主要形式的执法检查制度;以法律把关和案件审核、行政复议、现场督察以及依法处理信访、申诉、控告为主要内容的防范和减少执法失误的监督制约制度;重大执法违法事件的报告制度;上级交办、督办和协办案件的落实制度;国家赔偿案件的理赂等六项制度。
第二十八条 执法监督的考核标准:
(一)政工、纪检,监察、督察、法制和信访婷部门切实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二)及时发现、纠正错案和执法失误;
(三)依法完成执法办案任务,严格执行上级执法指令、复议决定和生效的行政裁决;(四)严格按照领导责任制和错案责任沮究制的规定,追究执法中的违法责任;(五)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受理并查处公.民和单位提出的申诉、控告、国家赔偿请求;(六)办理复议案件和申诉控告案件准确串达98%以上,息诉事达到900,6以上,错案追究(纠正)率和国家赔偿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第四章 执法责任制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对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校,根据执法办案的质与量确定考核标准和奖惩的兑现。考核考评以日常考核为主,与年终岗位目标考核相结合。
第三十条 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日常考核,要通过建立本单位执法档案,将发现、纠正、查处执法办案中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事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校的主要依据。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年终考核,要纳入公务员和岗位,目标考核,把考核的结果作,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业务部门(警种)负责门人和岗位民警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并与立功创模、评选优活动紧密结合。
第三十一条 落实责任制不力,执法状况较差,执法办案中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违法事件或者多次办错案的单位及部门,除追 究领导责任外,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如上一年被评为“执法先进单位”的,公开撤销其执法先进荣誉。
凡连续两年没有达到执法责任目标的,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分别向本单位广大民 警和上级公安机关作出检讨,扣发其次年全年岗位津贴,用于表彰和奖励执法先进单位和个人,并视情况予以调整工作或作出其它 处理。
第三十二条 岗位民警在执法办案中发生一次违规、违纪或违法事件,扣发一个季度岗位津贴;发生二次扣发半年岗位津贴;办错案件的,在本级公安机关通报批评,造成重大错案的全;区通报批评,并扣除全年津贴,追究相应责任。
岗位民警连续两年没有达到执法责任目标,或者执法存在问题较多,停止职务并按照有关规定换岗,集中培训直至辞退。对因故意或过失造成重大错案的,依照错案责任追究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三十三条 各级公家机关应当建立评选“执法先进单位”制度,对执法优胜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执法成绩突出的个人,在立功、评模、晋职、晋级、晋衔时予以倾斜。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共同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附件 一)、《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警种)在执法办案中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附件 二)。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由公安厅法制处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篇2
规定要求,对于以下现场执法活动,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
一是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
二是当场盘问、检查;
三是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场处置、当场处罚;
四是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扣留;
五是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的排除妨害、恢复原状和强制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等行政强制执行;
六是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地方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可根据本地区、本警种实际情况,确定其他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的情形。
该规定明确了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起止时间:公安机关开展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时,应当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不间断记录,自到达现场开展执法活动时开始,至执法活动结束时停止;从现场带回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记录至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入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时停止。
同时,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应当重点摄录5方面内容:执法现场环境;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侵害人和证人等现场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言行举止;重要涉案物品及其主要特征,以及其他可以证明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执法人员现场开具、送达法律文书和对有关人员、财物采取措施情况;还有其他应当记录的重要内容。
根据该规定,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保存期限原则上应当不少于6个月。对于记录以下4类情形的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要永久保存:作为行政、刑事案件证据使用的;当事人或者现场其他人员有阻碍执法、妨害公务行为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其他重大、疑难、复杂的警情。
而对具有“应当进行现场记录的执法活动未予记录,影响案事件处理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的”“剪接、删改、损毁、丢失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擅自对外提供或者公开发布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这3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本刊编辑部综合)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篇3
2006-10-9 10:40:5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公安机关执法告知服务制度》,规范执法告知服务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贯彻实施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必须坚持为民执法、规范执法、严格执法,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履行告知义务、依法提供执法服务,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第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规范告知程序和告知方式,使用全省统一式样的告知单(见附件)。
公安机关有关警种部门和执勤执法民警应当采取当场告知、邮寄告知单等不增加群众负担的方式履行执法告知义务,提供执法告知服务。
公安机关可以提供互联网站、声讯电话、定制手机短信、约定电话告知、新闻媒体公告、手机WAP、触摸屏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查询信息。但不得以公安机关履行告知义务为由,另行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第二章 交通安全执法告知服务
第四条 交通执勤民警在查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发现驾驶人累积记分达到9分、驾驶证审验或换发逾期、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逾期或临界报废、有尚未处理的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应当当场告知,并在《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上签注,及时录入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系统。对交通安全违法记分累积达到12分的,应当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驾驶证正证和副证,通知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对驾驶证换发逾期、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逾期的,应当依法处罚,合并执行,并责令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 交通执勤民警在查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应当及时通过电台查询有无记分和尚未处理的电子监控设备记录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手机短信、移动警务通等查询方式,及时了解有关信息。
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内部信息查询平台,建立信息查询机制,全天候为交通执勤民警提供信息查询保障。接到交通执勤民警查询请求后,应当及时反馈查询结果。
第六条 除交通执勤民警已当场签注告知的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邮寄告知单等方式提供执法告知服务:
(一)对一个记分周期内交通安全违法累积记分已达到9分的,由驾驶证核发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寄发《交通安全违法记分临界告知单》;
(二)交通安全违法记分累积达到12分的,由驾驶证核发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寄发《交通安全违法累记十二分告知单》;
(三)除违反信号灯通行和高速公路限速规定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外,对一个记分周期内同一车辆在同一监控点的同一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电子监控设备记录达3次尚未处理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向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驾驶人寄发《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告知单》。对非本辖区车辆不受以上3次限制,但违法行为在时间、地点上有一定规律的,应当及时派员到监控点现场查处;
(四)对驾驶人逾期未办理驾驶证定期审验、换发手续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寄发《驾驶证审验、换发逾期告知单》;
(五)对机动车逾期未办理安全技术定期检验手续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向该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寄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逾期告知单》;
(六)在机动车辆已达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前2个月,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向该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寄发《机动车临界报废告知单》。
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安排专人每天上网查询检索交通管理信息,全天候开展执法告知服务。
第七条 对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违法记分累积达到12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寄发《交通安全违法累记十二分告知单》的,其后对该驾驶人同一记分周期内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不予记分。
第八条 除违反信号灯通行和高速公路限速规定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外,对一个记分周期内同一车辆在同一监控点的同一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电子监控设备记录达3次尚未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寄发《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告知单》的,其后对同一车辆在同一监控点的同一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第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电子监控设备记录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录入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系统,进入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异地转递交换和信息共享,便于查询检索。
第十条 交通安全违法记分、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驾驶证审验或换发、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逾期和临界报废告知单,使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打印。系统记录的告知单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当事人留有手机通讯资料的,还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告知,但应当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如实记录告知情况。手机短信参照告知单内容编写。
因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未依照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登记、备案,及时办理住址、通信联络方式变更手续,造成告知单无法送达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寄发告知单后,视为已经告知。
第三章刑事案件立案、破案告知服务
第十一条 刑事案件立案告知适用于有报案人、控告人或举报人的刑事案件,破案后应当将结果告知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予提供刑事案件立案和破案告知服务:
(一)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二)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三)经济犯罪、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等案件,告知后可能有碍侦查的;
(四)报案人、控告人或举报人死亡、失踪或者因匿名等原因无法告知的;
(五)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不肯提供真实姓名、通信联络方式而无法告知的。第十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对受理的案件立为刑事案件后应当告知的,由办案部门制作《立案告知单》,写明案件编号、办案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在7个工作日内发送给报案人、控告人或举报人。
决定不予立案或移送其他部门管辖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告知义务。第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后,由办案部门制作《破案告知单》,写明破案结果、追缴赃物等情况,在7个工作日内发送给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有影响的大要恶性案件应当及时告知。
第十四条 对杀人、爆炸、绑架、放火、劫持、伤害、强奸、抢劫等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未能及时侦破的,由办案部门制作《刑事案件侦查进展告知单》,在立案后的1个月内发送给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上述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久侦未破的,办案部门应当在3年内每半年告知一次。刑事案件侦查进展告知内容应当说明公安机关积极主动工作的情况。
第十五条 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到公安机关查询立案或侦办进展情况的,有关办案部门应当安排人员热情接待,耐心回答询问。第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办案部门提供立案和破案告知服务,必须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不得暴露侦查方案、措施和手段,不得泄露其他当事人的证言、供词,不得泄露工作掌握的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的信息资料。
第十七条 刑事案件立案、破案告知单、刑事案件侦查进展告知单采用存根、正页两联单形式,存根联由办案部门集中保管,正页寄发给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除当场发给当事人的外,办案部门一般应用挂号信邮寄告知单正页,并将邮政部门的挂号信回执粘贴在告知单存根联备查。
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留有电话或手机通讯资料的,也可与当事人约定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告知或电话告知,但应当将发送手机短信或通话情况如实记录在存根联上。手机短信参照告知单内容编写。
因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通信地址或联系电话、手机变更,未及时与办案部门联系,造成告知单邮寄后被退回或无法取得电话联系、未收到手机短信的,视为已经告知。
第四章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违法行为告知服务
第十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内部指定管辖部门(以下统称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初次发现网吧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应当在发现后3个工作日内向该网吧经营者送达《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违法行为告知单》,进行教育警告,责成立即纠正:
(一)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依法对网吧开展日常安全检查时,发现网吧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之规定,未对上网人员进行实名登记或对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内容保存时间不满60日,且未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
(二)网吧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八条第四项之规定,未依法安装经公安部检测许可的安全管理软件,但尚未导致上网人员利用该网吧下载、查阅、复制、传播有害信息以及实施其它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且未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
(三)网吧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二十四条第五项之规定,未经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批准,对已经安装的安全管理软件擅自卸载,造成安全管理软件停止运行24小时以内,但尚未导致上网人员利用该网吧下载、查阅、复制、传播有害信息以及实施其它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且未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
第十九条 被告知的网吧经营者未按告知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或整改后再次发生相同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当严格依法处罚。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在查处网吧不执行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制度、不安装使用安全管理软件或擅自停止运行安全管理软件违法行为时,应当认真核查该网吧有无上述违法行为告知记录,对已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应当严格依法处罚。第二十一条 对利用网吧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害信息以及从事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其它违法犯罪活动,不适用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违法行为执法告知服务程序,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当依法及时严厉打击。
第二十二条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违法行为告知单采用存根、正页两联单形式,由网吧主管地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发,存根联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集中保存,正页应加盖单位公章,注明违法事实,采取书面方式送达被告知的网吧经营者签收。被告知的网吧经营者拒绝签收的,告知人应当在告知单存根上注明情况,视为已经告知。
第五章保障 第二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告知程序,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检查,配备人员和装备,保障执法告知服务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
第二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和有关警种部门的领导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在行使领导职权、审批审核手续、作出处罚处理决定时,一并监督检查执法告知服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和有关警种部门应当全面落实一线民警采集、录入、维护源头信息数据的工作责任,在接处警、公安行政管理、刑事执法办案工作中,依法采集公民和当事人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采集录入各类违法犯罪和图像监控信息,为执法告知服务提供完整、准确、鲜活的信息数据和查询服务:
(一)交通管理部门民警在办理机动车登记、核发驾驶证手续时,应当严格核对、详细登记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的住址和通信联络方式。在办理定期审验、检验、换证、补证等手续时,对住址和通信联络方式变动的,应当提醒当事人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二)公安机关接警民警在受理案件时应当认真核对、详细登记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姓名、单位、住址及其邮编、电话、手机等信息资料;
(三)治安(户政)部门和派出所民警在户籍、居民身份证管理、入户调查等工作中,应当全面、及时地采集、核实、变更、补充人口信息,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为有关警种部门的执法告知提供人口信息查询;
(四)信息通信和有关警种部门应当保障公安信息网络和各类警务信息系统24小时安全运行,为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查询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服务。
第二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将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纳入县级公安机关及其主要领导工作绩效考评、执法质量考核评估、派出所、车管所等级评定和民警日常工作考核,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警令畅通,保证各项规定落实到位:
(一)各级公安机关在组织执法质量考评时,应当一并检查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执行不力的单位和民警要及时纠正、通报批评,视情给予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对未执行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在执法质量考评时实行一票否决;
(二)各级公安机关在组织派出所、车管所等级评定中,应当将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列为考评内容。对未执行有关规定、执行不力的,要视情暂缓评定或降低等级,并督促限期整改;
(三)各级公安机关警务督察、法制部门应当对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组织开展现场督察、专项督察、执法监督、执法检查等工作,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提出追究责任的处理意见,报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批准;
(四)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刑事执法、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和派出所应当将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记入平时执法档案,列入民警日常工作考核。对违反规定的民警,所在单位应当及时纠正行为、进行批评教育。
第二十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警务督察、信访部门应当随时受理群众对执法告知服务的举报投诉,有关警种部门和派出所应当开展现场督察和投诉调查,纠正违规行为,反馈办理结果,并在7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回复当事人,主动做好解释工作。
第六章附则
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的要求和实施《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规范本局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本局行政执法责任主体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以现行科室、人员、岗位职责确定其执法责任、执法任务和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适用本制度规定的行政执法责任主体。
第四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包括执法责任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组织、执法责任、行为规范、执法监督等内容。
第五条行政执法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应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合法、适当、公开、公正、高效的原则。
行使各项职权,必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坚持有错必纠。
第二章执法责任主体
第六条本制度规定的执法责任主体包括:
l、局机关内设各行政执法科室: 办公室、预算科、行政事业科、农业科、社会保障科、基建投资科、综合科、企业科、统计评价科、监督科、会计科、晋城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人事教育科。
科室在行政执法和施行各项职权过程中,应当履行《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八条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所有职责。
2、局机关从事财政行政执法活动的所有执法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符合《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和履行其规定的职责。
3、受托组织。
受托组织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并遵守其相关规定。
第三章执法依据
第七条本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财政收支、财税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工作,实施财政监督和对国有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综合经济部门。其执法依据为:
(一)单独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
务院关 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山西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山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等财政法律、法规和规 章。
(二)共同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配合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山西省预算监督条例》、《山西省规章和规章性文件备案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四章 执法组织
第八条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局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的行政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督科,具体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局长对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领导责任;主管副局长对所分管科室的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对本科室的行政执法工作 承担主管责任;具体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直接责任人,对本人的行政执法行为承担直接责任。
第十条分解落实执法责任。具有行政审批、登记、许可、处罚等行政执法职责的局内有关科室要根据职能划分,明确本科室所负责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将执法依据、执法标准、执法责任、执法监督等分解落实到各个执法岗位,明确行政执法责任。
第五章执法责任
第十一条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宏观经济等各项方针、政策,在法律、法规、规章范围内制定本市或市本级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全市财政发展战略和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调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和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参与制定全市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第十三条 拟定全市财政收支指导计划,编制、审核、汇总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和财政总决算;组织和监督市本级预算执行,并办理市本级预算调整申报和预算追加追减等具体事项;分析、预测全市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第十四条 监督管理地方财政收入,拟定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及市本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合理调度资金,监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投放使用;搞好全市财力的综合平衡。
第十五条 审批市直单位部门预、决算;研究提出市本级财政资金的安排项目,监督其预算执行。
第十六条参与或组织农业、教育、科技、住房、社会保障、基建投资、劳动工资、物价、国有土地使用、经济贸易、行政审批、农村税费、国有企业、政
府采购、国库集中支 付等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并加强资金使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利用财政杠杆对全市经济运行和国民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控。
第十七条管理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各项罚没收入,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收支两条线”工作。
第十八条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企业效绩评价,组织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确认,加强对国有资本运营和公共资源的监管。
第十九条参与全市产业政策的制定及调产、技改项目的论证、评审、验收工作。
第二十条负责全市彩票市场的监管和财政系统国债的发行、兑付工作。第二十一条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委托和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受理本级政府采购投诉事宜。
第二十二条负责全市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第二十三条监督管理和指导全市会计工作,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制定和完善全市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制度和措施。
第二十四条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二十五条制定全市财政教育规划,组织业务培训工作,做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十六条承办市政府和省财政厅交办的财政管辖范围的其它执法事项。
第六章 行为规范
第二十七条根据以上执法责任制定以下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第二十八条行为规范标准主要包括:
(一)基本标准
1、要依法行政。一切行政行为必须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做到行政行为主体、内容、形式均合法,且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局内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及受托组织要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2、要合理行政。对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行为人可以自由裁量的事项,必须在法定界限内综合考虑社会现实、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决定。
3、实行执法资格制度。执法人员必须是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所属执法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4、坚持重大执法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本局的重大执法事项,有关执法机构要将有关材料及办理意见提交局长办公会议或由主管领导召集有关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5、实行行政执法案件登记制度。行政执法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理等情况都要进行登记,做到存档资料齐全,案卷保存安全完整。
(二)抽象行政行为标准
1、本局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本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上级其他规范性文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
定、办法、规则、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
2、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有明确的依据,符合法制原则和科学的要求。3、制定规定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
4、本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的程序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报市政府或省财政厅批准的,报经市政府或省财政厅批准后方可颁布。
(三)具体行政行为标准
1、做出审批、登记、许可、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做到事实清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符合法定的权限,程序合法。处罚决定,还必须做到证据确凿、充分,处罚适当。
2、局内科室必须以财政局名义而不得单独以内部执法机构名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本局依法需要委托其他组织执法的,须签定行政处罚委托合同,受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市财政局负责。
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应具备一定形式的,该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采取法定形式。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期限规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
5、各科室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提交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组讨论决定。各执法机构在发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及时将相关材料送局监督科,由监督科将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报市政府和省财政厅备案。6、各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要出示表明执法人员身份或者公务的专用证件。
第二十九条行政执法科室、行政执法人员及受托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除不得有《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规定禁止的行为,还应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1、编制财政预算不得违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原则,不得发生寅吃卯粮现象。
2、在编制财政预算过程中,规定应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
3、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时足额的征收应征的财政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财政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财政资金。
4、在预算执行中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不得乱开支出口子,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请拨单,无审批意见,超预算和改变预算用途的拨款,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行政执法主体在进行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得以言代罚,以罚代刑。
6、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金库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动用本级国库库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本级国库库款。
7、办理有关会计事项,不得伪造、变更、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8、办理有关结算事项,不得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得违反本局已规定的办事程序和管理规定。
9、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应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对于应当及时受理的事项,不得推诿、拖延,更不得无理拒绝。
10、管理和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和罚没票据,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提供和使用票据。
11、执行公务过程中,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会等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不准索要收受财物礼品;不准敲诈勒索、贪赃枉法。
12、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得有其它可能影响执法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行为。
第三十条行政执法责任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已规定的程序。在法律、法规、规章无明文规定时,应严格执行本局制定的办事程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效率。
第七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一条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局监督科为本局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负责对本局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依法纠正存在问题。根据实际制定本局行政执法有关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各执法机构应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有关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接受公民、社会团体、其它组织以及舆论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政造成错案的,依据《晋城市财政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晋城市财政局执法过错行政追偿暂行办法》予以追究和追偿。
第三十四条 建立行政执法案件统计报告制度。各执法机构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以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案件,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每年终了后2个月内按有关统计制度规定,向局监督科报送 统计报表。
第三十五条 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本局规范性文件颁发前,有关起草机构应当会签局监督科,局监督科应当严格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核。
第三十六条 建立行政执法考核制度。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情况列入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挂钩。考核实行执法岗位、执法科室、分管领导三级执法考核。
第三十七条 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①掌握和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
②履行岗位职责及达到工作标准的情况;
③遵守执法程序和工作制度的情况;
④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
⑤行政执法工作的量化、细化情况。
第三十八条 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
①定量考核:对有量化指标要求的科室,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定量考核。②定性考核:对没有量化指标要求的科室,行政执法工作实行定性考核,每一进行一次考核、评议。
③日常考核:行政执法人员要按要求随时填写行政执法记录册,行政执法办公室随时对执法责任人进行检查、抽查,并对检查结果记录在案。
④考核:在定量、定性、日常考核的基础上,行政执法办公室每年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按“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提出考评意见。
第三十九条 建立行政执法奖惩制度。考核评议结果是行政执法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局机关对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成绩 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被评议为“不称职”的个人要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在执法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 和个人要依法查处。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篇5
关于2007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
各办公室、中心:
为进一步完善镇机关运行机制,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更好地调动积极性和发挥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结合本镇实际,制订以下考核办法。
第一部分驻村工作[找文章到☆文
秘114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1、组织建设:
1)不抓好“三定一争”活动的扣3分;
2)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协调,不执行两委工作制度的扣2分;
3)完善村级制度和村规民约,不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民主恳谈会制度每少一次扣1分;不按规定进行清帐理财的,扣1分;对村务、财务不按期、按规定内容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的,每例扣1分;3月28日未上墙公布的扣3分;
4)搞好党员发展工作,实行党员发展全程公示制,否则扣1分;不落实1—2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的扣2分;连续2年不发展党员的扣2分;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扣3分;
5)规范村级档案,没有按时收集归档的扣1分。
6)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工作,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扣3分。
2、经济社会事业:
1)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生育夫妇长效措施落实率达57,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5分;计划外怀孕率控制在1.6以内,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扣0.5分。
查孕查环由社会事业办单独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考核奖为每次1500元,截止日期上半年为6月30日,下半年为12月31日。每次查孕查环率达到98的村得1500元,达不到98的,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100元。查孕查环证明必须规范,否则视作无效。
2)每出现一例计划外生育驻村指导员扣10分,第二例片计生专干扣2分;第三例片计生专干扣3分,依此类推(计划外生育实行跟踪考核,如上年怀孕5个月以上,当年出生的,上年、当年驻村指导员各扣5分。);
3)没有抓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扣2分;卫生村创建,因工作不力而达不到市要求的,扣2分;
4)做好封存或改作他用的小庙小庵的监管,监管不力导致恢复原貌的扣2分,造成严重影响的扣4分;
5)抓好殡葬改革,做到遗体火化率、骨灰处理率达两个百分之百,否则每项扣2分;
6)未按要求完成征兵目测体检、复检任务的,每少一人扣1分;逃避服兵役的,扣2分。
7)没有按时完成农村合作医疗收费工作的,扣5分。
8)应建立放心店的行政村全部建好放心店,否则扣2分。
9)不按要求抓好农民素质培训的,扣2分;
3、村镇建设
1)所指导村土地管理混乱、出现违章未能及时反映并协调制止的,每例扣2分;如因工作不力,连续及即时出现土地管理违章建筑3例以上(含3例)的,扣5分;
2)按规定做好所指导村各项工程的公开招投标工作,否则每例扣2分;造成严重影响的,每例扣5分。
3)做好所属村的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村庄整容、新农村建设工作,因工作不力而达不到上级部门验收要求的,每项扣2分。
4、综治工作:
1)对信访制度不落实,不按规定排查和化解不安定因素或发现有上访苗头没有在事前向上级提供信息、对信访案件查处不及时的,每例扣2分。
2)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创建等“平安同山”创建工作达不到上级要求的,扣3分。
3)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调处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98,达不到的,每项扣2分。
第二部分职能办公室、中心工作
一、党政办公室
1、负责各类文件的审核及把关工作,造成一定后果的,每例扣2分;
2、做好大型会务的安排、调度及服务工作,否则每例扣2分;
3、及时安排好值勤、值班人员,否则每例扣2分;
4、及时做好文件资料、报刊的登记、收发、传递工作,否则每例扣1分;按规定使用公章,否则每例扣2分;
5、加强党员发展和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组工调研活动、上报组工信息和各类报表,没有及时完成的,每例扣2分。
6、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没有及时报送信息的,每例扣1分。
7、没有按时完成档案收集、归档工作的,扣2分;
8、抓好各项工作的督查工作,否则每例扣1分。
二、经济发展办公室
工业方面:
1、每月及时上报技改、统计、财务、外向型经济等各类报表,不及时上报的,每例扣1分;
2、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矿点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对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在市政府考核指标内每例扣1分,若超出指标,每例扣2分;
3、做好500万元以上企业的外来用工人员管理和劳资纠纷调处工作,否则每例扣1分;造成严重影响的,每例扣5--10分;
4、抓好500万元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职工养老保险指标的下达和督查落实,没有及时开展的,每起扣1分;发现使用童工的,发现1人扣1分;如被上级有关部门查处或新闻媒体曝光的,每人扣2分;情节严重的,按效能追究办法执行;
5、没有及时完成市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技改投入、招商引资等考核目标的,每例扣5分;
6、协助
企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凡出现到镇主职领导投诉的,每例扣2分。
农业方面:
1、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否则扣2分;
2、抓好各线业务培训工作,否则扣1分;
3、抓好水利、森林防火、绿化造林等督查落实工作,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考核目标,否则每项扣5分;发生森林火灾没有及时组织处理的,每例扣2分;
4、抓好农经等报表上报工作,否则每例扣0.5分;
5.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民信箱工作任务,否则扣2分。
三、综治中心
1)各村治保调解委员会组织落实,制度完善,档案规范,全镇达不到80的,扣2分。
2)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经常对不安定因素进行摸排,因办公室人员没有主动配合而造成矛盾纠纷或上访的,每例扣1分,造成重大上访事件且影响严重的,每例扣5—10分。
3)对按要求移送来的纠纷,一般案件要求在一个月内结案,重大疑难案件,报镇主要领导,一般在三个月结案,否则每例扣1分,移送上级机关的加倍扣分。
4)协助村指导员办理治安、纠纷案件,推托不参与的,每发生一例扣2分。
5)及时做好上级转入上访信访的登记、移送和督促催办工作,结报率达90,否则每例扣1分。
6)民间纠纷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5分。
7)“两劳”回籍人员帮教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否则每例扣1分。
四、社会事业办公室
民政工作
1)殡葬改革常抓不懈,做到遗体火化率、骨灰处理率达两个百分之百,否则每项扣2分。发生违规建造坟墓的,每一例扣0.5分;隐瞒不报的,扣1分。
2)认真做好退伍安置、军烈属优抚、救灾救济、扶贫帮困、五保供养和办好敬老院等工作,不按要求完成的,每项扣1分。
3)按上级要求完成征兵任务,否则每少一人,扣3分。
计划生育
1、计划生育率、当年生育长效措施落实率、计外怀孕率达到市考核要求,每差一个百分点,扣0.5分;超出指标的,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2分。
2、查孕查环率达不到100的,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0.5分。
3、外出、外来流动人口出证、验证率达不到标准的,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0.5分。
4、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否则每例扣0.5分。
5、完成计生协会工作,否则每例扣1分。
6、协助配合管理处计生工作,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的,每例扣2分;造成严重后果的扣5---10分。
科教文卫
1、加强校舍安全检查。发生一起校舍安全事故的,每起扣1分;重大事故的,每起扣3分;造成学生死亡事故的,死亡1人扣10分;
2、健全城镇环卫制度,及时制订环卫费收交标准。凡制度不全,责任不明,督查不力的,每例扣1分;
3、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工作。发生10人以下食品卫生中毒事件的,每起扣1分;10人以上30人以下集体中毒事件的,每起扣2分;30人以上50人以下集体中毒事件的,每起扣5分;5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件或有人员死亡的,每起扣10分。
五、村镇建设
1、农村私人建房审批、放样按规范操作,否则每例扣2分;
2、加强土地管理,严把审批关,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每例扣5分;
3、加强在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因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未验收通过的,每例扣2分;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死亡1人扣5分;
4、各项工程按规定公开招标,按程序公正操作,否则每例扣5分;造成严重影响的,每例扣10分。
5、做好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村庄整容、新农村建设工作,因工作不力而达不到上级部门验收要求的,每项扣5分。
第三部分奖励分项目
办公室、工作中心在招商引资、技改、农业基地(包括农庄经济、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工作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创建、个私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的,由党政班子会议讨论后,对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个人最后奖励分累计不超过12分。同一项目获奖不累计,以最高分计。
一、驻村工作
(一)、完成10万元以上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每项奖2分;土地整理新增面积30亩以上,奖2分,50亩以上,奖3分;宅基地整治新增面积10亩以上,奖3分;通过新农村建设验收的,奖4分;协助完成镇重点工程项目的,奖2分。
(二)、新增效益农业连片30亩以上,奖2分;50亩以上,奖4分。
(三)、新建或投资15万元以上改造村综合楼,奖3分;
(四)难度村整转专项奖:临江、中源、同源、三新四村因工作有力,成绩突出,整转有效的,奖10分。
二、职能办、中心工作:
(一)、市对镇乡考核中,办公室所属各线(块)在同类镇乡中排名为第一名的,该办公室集体奖8分,第二名的奖4分,第三名的奖2分。
(二)、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绍兴市级和诸暨市级集体奖的,分别给予集体30、20、10、5分奖励;个人获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绍兴市级和诸暨市级奖励的分别给予500元、400元、300元、200元的奖励。
第四部分考核办法
考核主要内容为分为驻村工作与职能办公室中心工作二个方面,实行百分制,倒扣分,其中驻村工作50分,办公室工作50分。驻村工作,考核到每个驻村干部个人,联系领导得分为相应驻村干部合计的一半,其他机关干部得平均分;职能办公室、中心工作,考核集体,再由职能办、中心具体考核到每个成员。
镇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由副书记任组长,各办、中心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任组员,党政办负责考核工作的牵头和综合。
一、驻村工作考核由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业办、村镇办、综治中心分项考核计分,报党政办汇总。
二、经济发展办、社会事业办、村镇办、综治中心由党政办负责考核计分。
三、各办公室、工作中心分管领导、主任在抓工作落实的同时,负责本办、中心干部的考核,扣分情况及时汇报党政办。
四、考核结果以平时记录、反馈以及不定期检查和抽查为主,每月度()的扣分和奖分由镇考核小组以考核简报公布并通知财办。
五、在具体考核内容中月考、年考原则上不重复、不累计
六、考核政策中未明确的事项,以党委、政府集体讨论决定为准。上级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五部分其分事项
(一)、考核系数设置
按照岗位实际,设置考核系数。考核的基本系数为1.0,驻村干部加0.1系数,联系领导加0.05系数,党政主职加0.系数5。副书记加0.4系数,纪委书记加0.4系数,其他班子成员加0.3系数,中层正职加0.2系数,中层副职加0.1系数。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当年不享受年终奖:
1)年终考核在60分以下的;
2)累计旷工10天以上的或事假20天以上的或病假连续半年以上的;
3)当年受政纪、法纪记过以上、党纪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2007年受行政撤职处分、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的;
4)当年考核不称职(不合格)的;
5)符合上级有关规定的。
(二)有下列情况者,按实际工作时间计发年终奖:当年调入、调出人员;休假人员;离职学习三个月以上的等。
(三)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评定等次的依据。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讲稿 篇6
一、制定执法细则的思路
在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制作之前,孟宏伟副部长要求制作执法大纲,后来在执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执法细则。孟建柱部长要求执法细则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要按照奥运安保手册以及香港的警务条例那样制定执法细则。
(1)执法细则是精细化、流程化的操作规范,主要解决基层民警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办的问题。(2)执法细则是以执法行为的逻辑顺序来制作
(3)执法细则的制作目的是让基层民警能够准确执法,有执法的准确依据。
二、执法细则的主要内容
执法细则共有三部分,44章。
第一部分是一般规定,包括制定细则的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执行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依照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制定本细则),适用的范围(1.本细则是指引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严格、准确、规范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规定的内部规范,仅限公安机关内部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执法的基本要求,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公
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反本细则规定的,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提醒、劝导或者训诫;情节较重或者屡次违反的,予以通报批评,或者视情给予处分。同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以及施行的时间(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9年10月28日)。
第二部分是办理刑事案件的相关规定,本部分共26章。因执法细则增加了新内容,就平时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讲一下。
1、职能管辖(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①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②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2、几种案件的管辖(1、经济犯罪案件。(1)经济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是指其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嫌疑人经常居住地是指其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假币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居住地,还包括其临时居住地。(2)假币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犯罪预谋地、行为发生地、运输假币的途经地。2.毒品案件(1)毒品犯罪案件犯罪地,包括犯罪预谋地,毒资筹集
地,交易进行地,运输途经地,毒品生产地,毒资、毒赃和毒品的藏匿地、转移地,走私或者贩运毒品的目的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地等。查获地公安机关对怀孕、哺乳期妇女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认为移交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有利于采取强制措施和查清犯罪事实的,可以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批准,移送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办理。查获地公安机关应当继续配合。(2)毒品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包括其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及临时居住地。
3、派出所不办理发生在辖区内的下列刑事案件:(1)故意杀人案(2)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案(3)强奸案(4)抢劫案(5)绑架案(6)贩卖毒品案(7)放火案(8)爆炸案(9)投放危险物质案(10)入室盗窃、盗窃汽车以及有系列作案、团伙作案和跨地区作案可能和其他需要开展专门侦查的盗窃案件(11)其他案情复杂、需要专业侦查手段侦办的刑事案件。
4、立案(审查期限。(1)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自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内,依法审查并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2)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后,应当在七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3)对危害
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需要建立专案开展侦察的案件,立案审查期限按照专案侦察的有关规定执行。(4)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者书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指定期限内立案侦查。(5)对接受的其他案件,应当及时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报案、控告、举报人在立案审查期间查询立案情况的,应当及时回复)
5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勘验、检查的机构和人员: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加。)
6、鉴定(确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补充鉴定可以由原鉴定人或者其他鉴定人进行。重新鉴定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其中:(1)重新进行刑事技术鉴定的,应当逐级报送上级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进行;(2)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3)对价格重新鉴定的,逐级报送上级价格部门设立的价格认证机构进行;(4)对淫秽物品、毒品、枪支弹药、电子数据重新鉴定的,由上级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或其设立的鉴定机构负责进行;(5)对医疗事故的再次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
7、辨认(对每一名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每一张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被辨
认的照片不得少于十张,辨认每一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尸体、场所进行辨认的,陪衬物数量不受限制)
8、讯问(讯问室等办案场所不得设臵在二楼以上,并与办公场所分离。办案场所内必须安装安全防范装臵和报警、监控设备,不得放臵可能被用来行凶、自杀、自伤的物品。相关的过道、窗户、楼梯、卫生间等必须安装防护栏、防护网等防护设施。在办公场所以外的其他地点进行讯问的,应当选择适宜的房间或者地点,将被讯问人安排在远离门窗的位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9、接受书面供词(犯罪嫌疑人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侦查人员也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犯罪嫌疑人应当在亲笔供词的末页注明书写供述的时间并签名(盖章)、捺指印。侦查人员收到后,应当在首页右上方写明“于某年某月某日收到,共×页”,并签名。
10、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采取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1.人大代表(1).公安机关依法对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提请逮捕的,应当书面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对同时担任两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须经其所属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经许可后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拘留的,逮捕时不需要再次报
经许可。(2)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时候,发现其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向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3)公安机关在依法执行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逮捕中,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暂缓执行,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如果在执行后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解除,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4)公安机关依法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执行逮捕的,应当在执行后立即报告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2.政协委员(1.)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给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2.)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执行拘留、逮捕前,应当向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在执行的同时或者执行以后及时通报。
第三部分是办理行政案件的相关规定,本部分共17章。
1、地域管辖(违法行为有继续或者持续状态的,违法行为继续或者持续的地方都属于违法行为发生地。对持续状态的吸毒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可以按照违法行为发生地原则予以管辖。但是,如果吸毒行为实际发生地的公安机关已 6
对吸毒人员依法处理的,发现地公安机关不得对同一行为作出处理决定。)
2、现场调解(1.现场调解的条件。公安机关对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治安案件,可以进行现场调解:(1)符合本细则第39—01条规定的治安调解的条件(2)情节轻微(3)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4)不涉及医疗费用、物品损失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的赔付无争议(5)双方当事人同意现场调解并能够当场履行
2、备案。现场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可以不制作卷宗,但办案部门应当将《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按编号装订存档。有履行凭证的,收集履行凭证存档)
3、受案(制作《接受案件回执单》。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接受案件回执单》,交报案、控告、举报、扭送、投案人,并留存一份备查,需要报送其他单位备案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回执单中必须填明受案单位名称、受案民警姓名以及相关电话号码,以便报案人了解受案情况,监督受案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
4、鉴定(1、决定鉴定需要鉴定的,应当由办案部门负责人决定
2、告知鉴定意见(1.)应当及时将鉴定意见告知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公安机关告知鉴定意见,可以采用送达方式,也可以采用笔录告知方式,告知笔录应当由被告知人签名并注明日期。(2.)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
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作为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的,应当将出具诊断证明的医疗机构和诊断结论告知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3、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5、送达决定文书(1.当场送达。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其他行政处理决定,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理人,并由被处理人在附卷的决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即为送达;被处理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办案人员在附卷的决定书上注明。《当场处罚决定书》的送达,依照本细则第29—01条第3款第4项和第5款规定执行。2.非当场送达。不能当场送达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作出决定的七日内将决定书送达被处理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应当在二日内送达)
6、办案期限(.不计入办案期限的情形。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鉴定期间,是指公安机关提交鉴定之日起至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公安机关的期间)
7、收缴、追缴、没收的权限(1.收缴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违禁品,吸食、注射毒品的器具以及非法财物价值在五百元以下且当事人对财物价值无异议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收缴。2.追缴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追缴违法所得的财物应当退还被侵害人的,公安派出所可以追缴。3.没收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
三、执法细则内容包括三要素(执法条件、批准条件、执行)
四、执法细则创新的内容(增加法定条件的制定、增加了审批的相关内容、增加了法律文书的制作和要求、增加了信息采集和录入的相关内容
五、执法细则的前景
要将执法细则制定为完善的执法细则,以后要根据各警种的要求制定各警种的执法细则分册,并将其不断的修改完善。
六、执法细则的贯彻实施
1、执法细则的贯彻执行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执法细则的贯彻实施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3、要完善执法质量考评依据,要依据执法细则的规定进行考核。
4、制作示范案卷,以利于民警在执法办案中执行。
论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 篇7
内容提要: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是近年来中国执法理念的一次改革,但是人性化执法中的非人性化带来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行政相对人带来了不必要的侵害,也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和政府的形象。虽然这些事件的发生只是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一个缩影,但却反映了我们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关键词:公安机关
执法
人性化
问题
对策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司法行政机关,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它担负着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和行政执法两方面的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使我们切身感受到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在不断加强,法律不再仅仅重视公民对国家与社会应承担的义务,更明确了公民所享受的权利。那种认为法律是单纯的惩罚 工具的立法思维已被法律的权利保护思想所替代,人性化执法已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一、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的概念及意义
(一)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的概念
人性化执法是指法律人性化是指法律必须与人性相协调,并尽可能以温情的方式得到施行。具体来说,就是指法律在立法、执法与司法各领域全方位体现出来的,以人权为核心,在尊重法的精神和法定权利、遵守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充分关心人、尊重人,在事关人本性的事务中不作苛责,兼顾人的正常情感、理性和需要,兼顾人的不同个性取向和不同社群区域的习俗,尽量以仁慈、人道、温情的方式得到施行。
(二)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的意义
1、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
当前,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比如:贫富差距拉大、下岗失业、弱势群体生存艰难等等。在各种诱因之下,一些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人性化执法,就是以社会稳定的大局为重。多体谅一些违法者的困境与无奈,区别不同人群、不同原因、不同情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缓解社会矛盾,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利于警民关系的改善。强调人性化执法,就是要使法律不仅具有力度,还要有温度,发挥其潜在的功能,处理好、平衡好各方利益,促进社 会的和谐稳定。
2、唤醒道德良知,促进社会进步
目前,在我国对于违法犯罪人员的改造方法是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目的就是通过惩罚与教育,使他们成为守法公民。现实中,有许多违法犯罪人员或由于生活所迫,或由于一时冲动,或由于被坏人利用等等,而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其主观恶性并不深,不必从严惩处。用富有人性化的方法,更能使他们认识错误、痛改前非,而且往往能使违法者受到感动和感化,与冷冰冰的执法相比,效果更好,意义更大。推行人性化执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让群众感到更安全、更舒心、更满意,从而凝聚、整合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形成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合力。人性化执法是一种让人放心的、文明的执法方式,它的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3、体现以人为本,改善队伍形象
作为一种执法管理模式,人性化执法是以“人的本性”为基础提出的。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等方面考虑,把人的要素放在了中心地位,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目的是创造出一种能够满足善良人性的社会环境。“人性化”意味着一种理解和疏导,它通过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让公安民警设身处地的为执法对象考虑,为他们提供应有的方便。这样做,体现了对执法对象的尊重,减少了对抗情绪,同时也能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改善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二、人性化执法的特点
(一)严格执法
“人性化执法”的一个根本前提,是要以法律为准绳,在不降低执法标准的前提下,对公民(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这是“人性化执法”的应有之义。因此“人性化执法”是有原则的执法,它必须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通过执法人员的具体行为来体现权威性。任何故意降低执法标准甚至不执法,往往破坏执法的公正性,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平等执法
现代法治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不得因执法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执法人员不能对一部分人实行“人性化”,而对另一部分人不实行“人性化”,从而亵渎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然而,在执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因违法者身份不同而给予不同程度行政处罚的事,同一部法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执行标准,这无疑是亵渎法律精神、牺牲法律尊严。
(三)尊重人权
“人性化执法”是基于人类道德和情感的一个提法,它体现为对人的法定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尊重。在执法过程中,尊重人的价值及各项基本权利,可分为对己和对人两方面:一是执法者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人格,“人性化执法”不等于万众叫好,执法人员如果被感情和社会舆论所左右,抛弃人类社会所认同的保护人权原则,将导致执法与“人治”无异;二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体贴和顾及他人的 感受,求得公正执法和执法效果最佳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化执法即是尊重他人的人格,也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四)真诚服务
“人性化执法”必须具有执法的刚性,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排除主观随意性;柔性执法则强调对当事人讲权利、尊重和服务。在和谐社会,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必须双管齐下,不可偏废。执法人员要明确执法的权利和义务,不仅在执法中要纠正违法行为,要求行政相对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应当更新观念,明确执法权利的来源是公众授予,牢记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宗旨,耐心向违法行为人进行义务宣传,解释法律,并协助解决问题,实现“人性化执法”。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法律的执行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以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可以说,刚柔相济的执法方式是确保“人性化执法”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在人性化执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理念,指导思想的偏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然而在部分警察身上,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执法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特别是法治意识和人权保障意识没有很好确立,在执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重视理论学习及“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理念的培养,表现在现实中,理论修养不深,法律知识匮乏,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接待群众缺乏耐心等。、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人民警察法》第六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十四项法定职责,在现实中一些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没有很好的履行这些职责,这在当前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是不及时处理群众的报警,不及时立案及调查,其次是对群众保护人身,财产权利的求助,不理不睬或拒绝履行,再就是对公民依法申领证件,执照,故意刁难,无故拖延等。比如办理伤害案件,一些派出所接到报案后,不管案件大小,先叫治保会或协警处理,而这些人无专业警察素质,往往延误时机,最终导致加害人逃避制裁,受害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二)违反法定程序办案
1、执法主体不合法:在基层派出所,协警,保安参与办案,制作笔录,有的派出所,甚至让见习生参与办案。
2、违返地域管辖,部门管辖规定执法办案,如派出所跨辖区查赌,抓嫖,派出所上路查处交通违章行为等。违返程序办案,在基层派出所,先调查后立案,先处罚后裁决等执法现象大量存在,当场处罚不出示证件,处罚决定书不及时送达等问题也时有发生。4 超越职权审批,如派出所所长审批刑事案件。
(三)职业道德不够完善,缺乏责任意识
目前,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在不断加强,警民关系得到了积极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满意程度也不断提高,但是,这不代表当前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水准就尽善尽美了,在少数公安民警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不相符,与公安民警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不相称、与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
1、思想理念有所弱化,对工作生活的一些现象存在模糊认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动摇,缺乏对政治和国内外形势的关心,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
2、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敬业意识不浓。公安工作任务繁重,付出多、报酬少,部分民警产生一种“吃亏”的想法。有些青年民警,经不起风浪考验,思想滑坡,淡化了敬业意识,过分注重个人得失。工作中,一旦因失误受到批评,或个人付出得不到回报、认可时,不能正确理解,思想消极,意志消沉,存在失落感,有的甚至产生逆反、浮躁等心理。
3、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有待增强。有些民警法治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差,有些凭经验办事,为人情所动,唯物欲而求。办案过程中,有好处的案子优先办,没有“油水”可捞甚至赔钱的案子不愿办,以致在执法办案中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造成群众不满。
(四)执法为民观念淡薄,缺乏服务意识
2004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而公安机关是人民看得见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到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就是要建设服务型警务。但在警务执法活动中,部分民警工作热情不高,宗旨服务观念淡薄,办事效率不高甚至还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等故意刁难群众的严重问题,群众意见大。特别是某些执法人员缺乏对领导与民众一视同仁的态度,执法中拉关系、走后门情况严重,从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歪曲人民心目中政府的形象,亵渎了法律的尊严。法律的公正与公平的适用是保障人权的重要途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需要的是执法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执法中冷漠、歧视现象也比较普遍,执法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有的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认为,执法部门就是权力部门,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有一种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感觉,这就使得执法的过程中盛气凌人,缺乏服务意识,往往容易使行政相对人产生对立情绪,使本应很好解决的问题变得复杂化。
四、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加强人性化执法的主要对策
(一)回归正确角色定位,把握人性化执法尺度
“警察权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它一开始就是以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服务群众为己任,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公安机关依法行使的治安管理权、刑事 处罚权,无不以服务性为突出热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政府行政基本上处于管理行政模式。该管理模式强调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控制,缺乏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和满足。长期受这种行政模式的影响,我国对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也不准确。因此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中去”。这些实际上已导出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它是一个执法机关,更是一个服务部门。那公安机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人民公安为人民”这是最好的答案。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让人民”,所以作为执法机关的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作为根据人民授权的具体执掌执法权的警察是人民的警察。因此,警察在执法工作中就必须实行人性化,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以此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
在人性化执法的同时避免将人性化执法泛化成“人情化”或偏离法制,人性化的执法还应掌握一个“度”,也就是“合法性”原则。法律的尊严必须得到维护,人文的关怀不能滥用。假如超越了人性化的执法范畴,法律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惩罚作用,影响其对犯罪的威慑力。法就是法,它有严格的范围、界限,超越了其界限,法就会被滥用,或弱化法律的尊严,法律的效力将难以得到充分体现,那么社会秩序将被破坏。因此,把握人性化执法的“度”,非常重要。要避免以人性化作为借口,将执法的“人性 化”泛化“人情化”,要避免将人性化当做一场“政治走秀”,流于形式主义。同志,如果偏离了合法性原则,则有可能导致人性化执法偏离法制轨道。须知,法律对于行政执法本身有严格的程序要求,维系着法律尊严和法制权威。不能因过分强调人性化执法而忽略法律的强制性。
(二)加强对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思想认识的提高,使我们的干警自觉的做到以下几点:
1、体现对人民的敬畏。作为执法者不仅要敬畏法律,更要敬畏人民。因为从根本上说,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做不好工作就对不起老百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对人民群众“既怀崇敬之心,又抱歉疚之情”。做到了这一点,人性化执法就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就有了基础和保障。
2、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如果我们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执法过程中,忽视或漠视了当事人的基本人权,忽视或漠视了周边群众的现实感受,那么执法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南辕北辙。
3、体现对人情的关怀。人性化执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严肃执法,又要充分体恤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追求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而不能不讲客观实际地机械执法,造成不良甚至恶劣的执法效果。.10
4、体现对人需求的理解。人性化执法究其实质是对人需求的一种满足。特别是依法行政,诸如在户籍、暂住人口、出海船舶等证件办理和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时时把方便群众和满足群众正常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推出一些便民、利民举措。反之,利用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砝码,处处刁难群众,必然恶化警民关系。
5、体现宽严相济的原则。人性化执法并不是否认严格执法,而是宽严相济。见诸报端的成都交警对醉酒驾驶员送上“醒酒汤”,湖北高速公路交警对疲劳驾驶员“罚睡”,都是宽严相济的范例,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让违法者心服口服,实现了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具体到日常执法,体现宽严相济的原则主要还是看违法原因。
(三)积极推进公安队伍“三项建设”并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做到执法为民,热情服务,打造新型和谐警民关系 “三项建设”和“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是公安部党委在深入总结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经验基础上,为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实施人性化执法,打造新型和谐警民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我们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回应新期盼的必然选择。
1、执法为民的要求。执法为民是公安执法思想的核心。要求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需要 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公安民警要做到执法为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牢固树立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观念。强调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增强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的责任心。按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条件、标准和程序,行使国家法律赋予公安民警的职责和权限,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构建人性化执法环境。对公安民警行为有约束力的法律、纪律等规范,是一种他律性的规范,不论公安民警对这些规范是否真正愿意遵守,也必须照此去做。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自律性的规范,是以公安民警内心自觉作为发挥基础作用的道德规范,由于它与公安民警的情感、责任心、信念等内在的因素密切联系,因而它一旦被公安民警所接受,就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塑造人格、陶冶情感、净化心灵等方面起到法律、纪律等规范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人性化执法的集中体现和具体保障。
第三、切实提高公安民警执法素质,严禁逼供。各级公安机关要把提高公安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作为今后公安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而且必须做到执法行为规范。各地公安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执法行为规范,防止执法行为随意 性,保障国家权力得到正常而有序的运行。严禁逼供,要求公安民警在警务活动中,要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而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不得为获取口供而对犯罪嫌疑人施以肉刑、变相肉刑、或精神折麼,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伤害其身体,侵犯其人身权利,或对犯罪嫌疑人施以任何方式的威胁,或采取诱供、指明问供等错误方法。
2、热情服务的要求。热情服务是指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中要文明礼貌、感情饱满,尽可能耐心、周到、细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重视人的本性需要。热情服务的要求如下:
第一、公安民警要认真履行职责,树立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爱岗敬业,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严格治安管理,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完成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
第二、公安民警要服务于全党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使自己的工作紧密围绕全党工作的大局。当前,公安机关要以强有力的打击职能、管理职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生活环境,使经济建设能更快的发展。
第三、以民意为导向加强和改革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改革传统的强制性和单方面性的管理模式和体制。要让民警围绕群众走,强调行政执法的人性化就是要着重强调执法过程中的人性化措 施,强调行政程序的人性化。保证程序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行政执法的人性化实施。改进服务措施,文明执法,开展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活动,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四、扩大服务领域。在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受到侵害或或处于危难时,要积极给予帮助和保护,积极参加社会救险和救急活动。
第五、改善服务态度,做到“开门评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工作中与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用良好的态度、文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让人民群众有亲切感、信任感。“开门评警”,让老百姓对公安工作品头论足,让群众对公安民警进行评议,无疑是对公安机关责任担当和公安民警公正执法、服务人民的一个最好促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一些不同意见,是胸襟气度、胆量智慧、政治修养的综合体现。自觉运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从中查找问题、纠正失误、改进不足,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作风建设,树立公正廉洁形象,大有益处。开门评警是事半功倍的监督之举。敞开大门听民声。相信人民群众一定会客官、真实、理性的评价公安民警,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水平。我们公安机关一定要拿出勇气,敞开大门,深入群众,访民意、听民声、解民难。参考文献: 1、张秀丽:《对于“人性化执法”的若干思考》[J].《法治与社会》,2007.2、伍玉功:《论人性化执法》[J].《湖南社会科学》.3、刘文:《“论论人性化”的实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4、王运红:《“人性化执法”三思》,[J].《河北法学》2005年第1期。
5、韩庆祥:《论以人为本》,[J].《前线》2005年第1期
6、大讨论活动简报、第176期、《以正规化促进公安队伍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推荐阅读:
关于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07-30
全市公安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实施方案10-07
湖北省公安机关信访事项听证暂行办法05-31
邛崃市公安局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06-14
公安机关干预06-29
公安机关领导06-08
公安机关应急突发06-18
公安机关自查报告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