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2024-10-03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共3篇)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篇1

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是自然系统的最高级形式,是指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育的系统。由大到小依次为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但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不具有系统、器官、组织层次,细胞即是个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层次;病毒是生物,但不是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细胞: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有膜包被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病毒不含细胞结构)。

2、组织:许多结构相似、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器官:具有相似功能的`一些组织组成的,能够独立完成某一生命活动的结构叫做器官。

4、系统:多个器官组成的,能够完成某一类生命活动的结构层次叫做系统,植物没有系统。

5、个体:单个生物体成为个体。

6、种群:由同一区域内,某一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组成的层次叫做种群。

7、群落:由同一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所有个体(或所有种群)组成的层次叫做群落。

8、生态系统:由同一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所有个体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层次叫做生态系统。

9、生物圈:范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称生物圈。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篇2

对这幅流程图中的概念, 用“加法”的形式实施概念教学, 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 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提供给广大读者。

一、教材特点分析

教材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内容, 从知识层次来说, 能举例说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教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呈现实例1 ~ 4 的内容, 通过单细胞动物的草履虫, 多细胞动物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缩手反射、HIV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论, 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这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以此为基础, 从“细胞”开始, 构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 以流程图形式, 展示一幅美丽的生命画卷, 说明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既是教学的重点, 又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同时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必然要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中的相互关系, 难就难在概念多, 组织、器官、系统是初中知识的复习, 由于生物在全国大多数地区不参加中考, 学生就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九年级不开设生物课, 学生把七、八年级的生物学知识忘得太多, 高中生物学教师面对的是这样十分尴尬的处境。因此, 针对这样的困境, 在“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教学中, 让学生去讨论问题1 ~ 5, 以自主学习, 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实例1 ~ 4的分析, 共同归纳结论为: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病毒这三类生物, 其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突出核心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教学。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教学中, 生命系统层层相依, 又各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要求上, 要说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相互关系, 这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从而理解第二个核心概念“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二、、教教学学策策略略选选择择

根据教材分析, 要突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条主线, 教学中始终围绕生命系统的层次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系统的发展变化逐步呈现知识。在“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教学中, 给学生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 生命现象不同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物质现象, 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整体性、系统性和生命性的观点, 体现“局部与整体”结合的教学观, 将从细胞→生物圈中的概念, 以“加法等式”处理。在流程图教学中, 要为学生识图和释图创造条件, 要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串, 问题带有启发性, 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要充分考虑图文转换与概念及“加法”发生有机联系, 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教学, 让学生灵活学习概念, 而不是机械地死背概念。

由于识图 ( 认识和记住生物图是基础) 和释图 ( 解释生物图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理论及含义等等是关键) 量大, 课文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多, 并且因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的重要性, 所以要适当补充各个层次的概念教学, 要避免概念过于精练、生硬, 造成空洞而难理解, 通过识图和释图, 采用与加法原理的有机结合, 使得抽象的生物概念, 变得通俗易懂, 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之间的递进关系, 也有利于学生从微观 ( 细胞层次) 、宏观 ( 生物圈层次) 理解, 每一层次的生命系统, 具有严密性、层次性、多样性, 形成“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学习观。在流程图的教学中, 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是一张庞大的知识网, 高中课标中全部的必修课内容, 由于没有绪论, 都是围绕这张庞大的知识网展开的, 这是教材编著者的设计思想。

1. 导言的设置

要让学生具有吸引力, 身临其境, 紧紧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学习, 要让学生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流程图教学中, 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的教学。

2.“加法”等式的概念教学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认识教材的流程图时, 围绕下列“加法”等式的来完成概念教学:下位概念= 上位概念+……+ 上位概念。例如:心肌组织 ( 下位概念) = 心肌细胞 ( 上位概念) + 心肌细胞 ( 上位概念) +……+ 心肌细胞 ( 上位概念) , 心脏 ( 器官) = 多数心肌组织+ 少数 (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 循环系统 ( 下位概念) = 血管 ( 器官为上位概念) + 心脏 ( 器官为上位概念) , 个体 ( 下位概念) = 消化系统 ( 上位概念) + 循环系统 ( 上位概念) +……+ 内分泌系统 ( 上位概念) +神经系统 ( 上位概念) , 种群 ( 下位概念) =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 ( 下位概念) = 各个种群的集合体 ( 各种动物种群+ 各种植物种群+ 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种群) , 生态系统 ( 下位概念) = 生物种群+ 无机环境 ( 土壤, 温度, 水, 空气等) , 生物圈= 地球上一切生态系统的总和 ( 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 教师始终围绕上述“加法”模式来实施概念教学。

三三、、课课堂堂教教学学流流程程

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必须制定详细的教学流程。

1. 总流程

导言设置→展示插图 ( 课件) →指导识图 ( 带问题) →每个概念溶解在每一幅小图中①图到⑧图 ( 教学重点) →教师归纳→学生合作学习→教学反馈。

2. 导言

当我们走进细胞, 走进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穿越植物家族的密林, 来到动物王国里, 倾听鸟语, 闻到花香, 品尝甜美的花蜜, 还看到清澈见底的池塘, 听到小溪潺潺的流水, 生物圈真是上帝赐予我们人类繁衍的天堂, 也是我们生活的乐园, 生命世界是如此的灿烂、美丽, 请看这幅美丽的生命画卷, 让我们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畅游吧!

3. 指导识图

按流程图的顺序依次进行, 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生沿着教师的提问, 对每一幅图的理解, 尝试加法原理在图文转换和概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 识图流程

①图:通过观察有多少个完整的心肌细胞?您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 该问题表面上简单, 其实有难度, 侧重点是学生通过对图的仔细观察, 再说出理由。教师期待的最理想的回答是一个心肌细胞, 理由是只有一个细胞核, 为组织的概念奠定基础。②图:您能数清这些心肌细胞吗? ( 指导学生识图, 数不清楚, 干脆把它们称之为心肌细胞群, 教师板书:一个心肌细胞+……+n个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群= 心肌组织, 引导学生, 结合流程图, 给出几个不同对组织的描述, 让学生判断。教师定性给出组织的概念是:具有形态相似或者相同、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形成的细胞群。③图:教师简要介绍龟是人类长寿的象征, 龟属于爬行动物, 心脏有三个腔, 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 还有其他的组织, 板书:大多数心肌组织+ 少数 ( 上皮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心脏 ( 器官) , 启发学生根据等式推导出: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 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④图:观察龟循环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板书:心脏+ 血管 (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血液循环系统) ,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引导得出系统的概念:能行使一种功能或多种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⑤图:个体是多个系统组成的整体, 即个体=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人体由那8 个系统组成? 观察⑥图:幼龟破壳而出, 图中⑤这种龟有老的、幼的、雌的、雄的, 全部构成种群, 即龟种群= 幼年龟 ( ♀性、♂性) + 成年龟 ( ♀性、♂性) + 老年龟 ( ♀性、♂性) 引导学生得出种群的概念为:是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教师板书:各动物种群+ 各植物种群+ 各微生物种群=各个种群的集合体= 生物群落) ⑦图:观察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海水等无机环境+ 海水各个生物群落= 海水生态系统, 分析归纳出:生态系统= 生物种群+ 无机环境 ( 土壤、温度、水、空气等) ⑧图:黄山蓝水绿平原 ( 地球) , 一个地球构成一个生物圈, 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的总称。即生物圈= 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5. 学生合作学习 ( 课堂讨论)

通过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学习, 巩固已初步形成的几个重要概念, 学生合作, 多媒体展示试题, 进行概念的辨析。

(1) 一只蜜蜂、一个蜂群、一个养蜂场对应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依次是:

A.个体、种群、生态系统B.个体、种群、群落

C.细胞、组织、系统D.系统、种群、生物圈

( 答案:A)

(2) 在一块草原上有八户牧民, 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 其中, 有6 户牧民养的是绵羊, 有2 户牧民养的是山羊, 这八群羊构成的是:

A. 一个群落B. 一个种群C. 二个种群D. 八个种群

( 答案:C)

在识图、释图教学中, 一定要就事论事, 关注学生语言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做到概念的学习与生物插图有机结合起来, 把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实处, 学生就能较为准确的理解概念。

四、教学反馈总结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篇3

由于在初中阶段,缺少有机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而新课程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二章介绍细胞的化学组成时,一连串地提出了许多有机分子概念,如氨基酸、单糖、单体等,使绝大多数高一新同学认为本章是一个陌生而又难以理解的知识模块。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以适当的方法引入有机分子和生物化学概念成为实际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材第一章第一节通过联系初中对生物圈、动植物及人体系统的知识讲述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初中化学对原子、分子和元素也已作初步介绍,所以阐明和构建物质和生命两大系统结构层次的衔接有助于高一新生理解和把握细胞化学组成的知识体系。

2. 教学过程

物质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联系后,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如右图所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微观到宏观逐次设问和展示各结构层次的概念:目前已知的最小粒子是夸克;然后让学生回忆初中原子结构的知识,原子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组成,它们又由夸克构成;由于核外电子数目的不同,不同原子形成不同的元素;原子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为无机小分子(如水、无机盐等)和有机小分子(以C为基本骨架);多个有机小分子(又称单体)可以聚合成生物大分子(又称多聚体);多种生物大分子和水、无机盐等形成能够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体现生命活动的混合物——原生质;原生质可以构成细胞器,如各种膜类结构;细胞器作部件组成细胞,类似汽车部件构成汽车;然后基于细胞让同学回答复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阅览物质——生命两大系统的结构层次图,设问: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组成这些生物大分子(即多聚体)的有机分子(即单体)是什么?这些单体又由哪些元素组成?随即向学生展示四大类生物大分子及组成它们的单体和元素种类(见图)。

最后提示学生:生命不仅是有层次的,而且是物质的,有其现实的物质系统作基础,从而有效强化中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3. 实践意义

建立生命——物质系统结构层次的联系在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复习、巩固和加强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记忆和理解,并将其与物质系统有机相联系;

将细胞化学成分纳入更广、更易理解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对单体、多聚体和生物大分子及细胞器等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为本章学习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作铺垫,便于更深入理解,有助于本章第一节中大量元素、基本元素和最基本元素等概念的理解;

更明确地揭示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层次结构,强化唯物主义世界观。

上一篇:高一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下一篇:家庭模拟考试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