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戏曲的生命

2024-08-23

音乐是戏曲的生命(共7篇)

音乐是戏曲的生命 篇1

什么叫汽车音乐

既然汽车音乐那么重要, 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汽车音乐。。顾名思义, 汽车音乐就是大家在开车的时候听的音乐, 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音乐形式。经过时代的迈进, 属于中国独有的汽车时代已经来临。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家庭的必备品。环境而言, 汽车空间是一个私密的、流动的。在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有音乐的陪伴, 音乐总是能让人感动, 这两种的结合就会变成我们生活中一部分。汽车和音乐这样的组合让我们充满憧憬。试想一下, 有阳光陪伴的道路上, 汽车音乐可以在路程中给予我们积极、阳光、坚韧的生命力;繁忙拥堵的公路中, 有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 无奈的等待即化为成为休闲的时光;当你驾车与爱人在风景迷人野外乡间小道游逸, 如果再加上浪漫节奏的音乐, 那会让你的旅程增添甜蜜、温暖的情调。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 不同驾驶环境对于司机音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类能在驾驶途中对司机能起到“化学作用”的音乐, 都可以叫汽车音乐。

汽车音乐的分类

在汽车市场起步相对落后的中国, “汽车音乐”可能还算是个外来概念。其实在欧美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 主要区分为三大类:飞驰风格, 是指节奏劲爆、适合飞速疾驰, 硬朗的美国摇滚类就是这一风格;轻柔风格, 是指恬静动听、适合乡间小路的驾驭, 英国小资生活的风格;静谧风格, 神秘悠远、适合夜晚的行驶, 谜一样的北欧音乐归在这风格里。但其实汽车音乐真正来说并没有固定的曲风, 只是偏向于摇滚与乡村音乐的共融, 所追求的是一种“人”“车”“音乐”三者有效结合的效果, 主要作用是, 提高驾驶乐趣, 只有在享受驰骋有乐趣时, 享受令你心动的灵魂旋律就已经足够。

作为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来说, 一种音乐是要专心学习聆听的;另一种是用来随时缓解心情用的。第一种不能在汽车里听, 第二种却可以。但从汽车音乐的种类来说都五花八门, 开车司机如何去选择音乐?特别对于对音乐不熟悉, 但又想享受通过汽车音乐带来的驾驶乐趣, 这就有赖于汽车广播电台了, 最起码减少了司机挑选歌曲的尴尬。因为汽车广播电台非常注重汽车音乐的选择, 所以汽车音乐是汽车广播电台的生命线。

汽车音乐的重要性

一个人开着车, 听什么音乐能排除寂寞?在下班路上, 听什么音乐能舒缓紧绷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塞车带来的烦恼?长途旅行中, 听什么音乐会让旅途变得轻松愉快?以上种种的疑问在汽车广播电台选取歌曲或者在编辑歌曲播出前是要考虑的。另外, 还要考虑的是一些官方权威机构的调查, 包括司机听众在选取歌曲的偏向、歌曲的播放时机等都要考虑。以下是一份的调查统计显示。

开车听不可为有四点

1.车厢里听音乐别戴耳塞

在英国有一案例, 老牌歌星乔治·迈克尔驾车就犯过一次错, 当时他两只耳朵堵着耳塞听i Pod, 结果音乐太过于抒情, 越听越困, 半梦半醒地就开上行人安全岛, 出了车祸。权威医学人士认为, 首先戴着耳塞听音乐本身就对错误, 会对耳朵有损伤。开车戴耳塞后果更严重, 不仅耳朵对外界声音有阻碍, 经常这样听会造成耳部血管弹性失调, 引发神经紊乱, 对交通安全形成威胁。

2.专家认为音量50分贝是极限

许多人喜欢开车时把音量放大, 大得甚至路人也听到, 司机跟着强劲节奏, 身子也会不由自主地摇摆。当让, 适当强节奏的音乐可以让驾驶者振奋精神, 赶走疲劳, 但强度过高容易引发车祸。医学实验证明, 开车时如果音量过大, 就会加重听觉的负担, 分散注意力, 听不到道路上其他车辆的警示声音, 降低判断情况的准确性。实验表明, 音量与判断失误率成正比, 我们平常说话的声音是四五十分贝为一个基数, 当音量为75分贝时, 司机判断的失误率为24%;当音量为95分贝时, 判断的失误率超过40%。

3.“催眠音乐”尽量不停

那种太过于空灵缥缈的音乐很容易把人带入一种假想、冥想状态。但如果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驾车, 或是在单调的高速公路上行车时间超过1小时, 聆听这样的音乐听得时间长了, 难保不产生“催眠”作用。

4.行车途中别频繁、突然换音乐类型

如果你是在听CD碟片情况下, 尽量把一张碟片听完再换另一张, 因为许多驾驶者一边开车一边自己动手换, 这样做很不安全, 尤其是高速公路上, 驾车者千万不可分心。一张CD听完可以减少换碟片频率, 提高驾车者安全。其实市区开车可以在等红灯时换碟, 高速公路行驶可以让副驾驶座上的人帮忙, 或到服务站休息时更换。如果音乐的节奏变奏太突然也会对驾驶者造成影响, 可以尽量找节奏差不多的音乐来聆听, 或者加几首渐变节奏的音乐作为过度。

通过以上可见, 汽车音乐对于司机来说真的有很多要注意的, 特别“第四点注意”更显示汽车广播电台中音乐的重要地位。

汽车音乐在汽车广播中的重要性

在驾驶爱车到达目的地前绝大部分的司机都喜欢听着汽车音乐, 而这点正是汽车广播电台存在的因由。一天广播中所播出的资讯量是非常多的, 如何把这些信息高效地传达到每一位司机耳朵里呢?这就需要一条贯穿节目的线——汽车音乐, 只有那些耳熟能详且感动司机的汽车音乐, 才能把司机牢牢地拴起来, 再把适当的资讯铺排好, 司机的吸收才是最高效的。因为司机都知道:无论在何时听到音乐, 都是适合那时间点的精心挑选的汽车音乐。

汽车生活, 汽车音乐当属不可缺。汽车广播电台也如此, 毕竟汽车生活都与汽车广播密不可分, 汽车音乐当仁不让!

摘要:众所周知, 音乐是广播文艺节目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而且, 音乐的类型也五花八门, 不同定位的电台频道也相应地挑选属于自己定位的音乐。汽车广播当属这些年里相对热门类的广播电台, 那相对应的汽车音乐也成为了这类电台密不可分的部分。

浅谈戏曲音乐的伴奏 篇2

关键词:戏曲音乐,伴奏乐队,音乐表演

戏曲音乐伴奏,是乐队用乐器为配合戏剧演员表演的喜、怒、哀、乐等内在情感、外在形象而演奏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音乐。它在戏曲音乐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老艺人常把唱腔分为:七分队三分唱。

作为戏曲音乐伴奏的乐队,它本身又分为文场、武场两部分,更细致地可分为弹拨拉弦吹管电声。怎样衬托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既不表现得过分吸引观众的眼球,又不因为过于低调地体现演员的表演而导致演员的表演缺乏衬托呢?作为民间艺术出身的戏曲艺术,乐队在必要的时候要和观众进行一些沟通。比如豫剧里著名的“大过门”,就是一段纯乐队表现,是演出中观众要“叫好”的段落。演员的表演水平决定了其戏曲艺术本身的水准,而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戏曲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

作为戏曲音乐伴奏的乐队要衬托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保证整齐,一个大乐队动辄几十人,小的乐队也难免有十几个人共同演奏。戏曲伴奏里鼓师就仿佛管弦乐队里的指挥,板胡、京胡等也仿佛管弦乐队里的领奏;鼓师鼓条子开出的鼓点自然也就是指挥用指挥棒勾画出的音乐节奏;拉弦、吹管、弹拨、电声、打击乐等任何一个出离了这节奏就会导致整个乐队混乱。要保证整齐首先就要要求整个乐队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放则同时放,收则同时收,收放自如才可以充分体现一个优秀乐队的基本素质和水准。

其次是关于伴奏过程当中的强弱起伏,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要诠释自己表演的人物的感情。这就难免有高潮有低谷,有激昂有低落,有慷慨悲歌有婉转低语。一个好的乐队演奏员这时就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于高亢处激情肆意,于低沉处呜咽徘徊;用琴声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起伏烘托自己对剧情的帮衬;强时如雷击火闪,弱时似溪水轻流。这时演员如同一件衣服的外在,而乐队就如同那件衣服的衬。观众看不到衬的存在,却可以在衣服的精彩里体会到衬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比喻,一场精彩的演出就仿佛一件衣服,观众就仿佛穿衣服的人,演员是衣服的外在部分,乐队就是衣服的衬;观众看不到衬,但是在衣服的舒适里却可以体会到衬的作用;让衣服(演员)漂亮,让穿衣服的人(观众)舒适,就是衬(乐队)的作用。

当然,戏曲音乐伴奏是需要有音乐方面的一定专业水准的,音乐表演的技艺与专业性都很强,还要十分熟悉戏曲音乐的特点、特性、音乐构成。同其他表演艺术相比,音乐的表演对表演者的技术性要求更高,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家还应该具备较全面的素质修养,具备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表演技能的需要,同时还具备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化修养。

对于戏曲音乐伴奏与音乐表演者的培养与训练来说,专业技术与技巧方面的训练是相当重要的,这是通向音乐这座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不具备音乐的表演对表演者的技术性要求更高。培养训练一名专业音乐表演者,需要长期磨炼与训练,即使是作为一般的音乐爱好,要较为自如地弹奏一件乐器,也必须在技术和技巧训练方面下工夫。

音乐表演与其他表演艺术相比,其他表演艺术的表演者运用的手段主要是语言和形体,这些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为人们所熟悉和掌握。音乐表演尤其是器乐的表演则不同,音乐表演特别是器乐演奏,所用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现成的可模仿的对象,即使是一件简单的乐器,也要从头学起才能掌握。

在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方面,音乐表演的训练首先要以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的生理条件为基础。如学习声乐要有良好的噪音条件,学习弦乐和键盘需要有良好的手指条件,学习管乐需要具有良好的唇齿条件等。音乐表演艺术家如果不具备以上这些生理条件就很难成功。

生理条件并不能决定一切,有良好的先天素质但不经过严格的训练也不能获得所需的技能。相反一些先天条件并不十分出色的人能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与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培养音乐表演人才需要因材施教,选拔专业音乐表演人才需要考虑生生理条件,选择适合其学习的音乐表演技能。学习音乐表演一定要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及其生理方面的自然条件等。

音乐表演的技术绝非一朝一夕能掌握,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努力过程。对于音乐表演技术的训练,应在采用正确方法的前提下进行艰苦的工作与劳动,在音乐历史上,许多成绩辉煌的表演大师都是刻苦训练基本技术的典范。

有了相应的生理条件,音乐表演者还要进行长期的基本功训练。声乐演唱者要掌握发声方法和气息的控制,掌握吐字行腔等基本专业技术,钢琴演奏者要进行触键运指和手臂重量的运用、踏板的技术等多方面的练习,弦乐的演奏者在按指与揉弦、换把与弓法变换等方面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如吹奏乐器者和演奏者要在口型、运气、指法上多下工夫。在音乐表演的各个专业领域中都有一套科学而系统的技术训练方法,应在有经验的导师的指导下,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成功。

对音乐表演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具备与掌握熟练的基本功,并且灵活自如地运用于艺术表现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基本技术,最终把技术与技巧融于音乐表现中。

优秀的音乐表演者不仅要认识到技术与技巧的重要,还要懂得音乐表演的一切技术技巧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艺术表现的手段,所有手段都是服务于音乐的表现。离开相应的技术手段就谈不上音乐表现的完善,而脱离音乐表现这一基本目的,一味地玩弄技巧或只追求表演的技艺性,这种表演将丧失真正的艺术价值。

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绝不只是追求一种操作上的娴熟,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掌握创造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真正的表演艺术家虽然在技艺方面高于常人,但是他们却不以炫耀技巧为目的,他们把高超的表演技巧同深刻的艺术表现完美地融为一体。

浅谈戏曲音乐的程式性 篇3

戏曲唱腔是程式化的“旧曲沿用”制。从戏曲的历史发展来看, 戏曲音乐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 戏曲音乐唱腔的程式是在一代代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戏曲音乐唱腔程式, 既具有稳定性, 又具有可变性。不应把唱腔程式当作僵化的模式套用, 而是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予以变化发展。李渔主张唱腔要随时代进步:“变古调为新调……传奇妙在入情, 即使作者至今未死, 亦当与世迁移, 自转其舌, 必不为胶柱鼓瑟之谈, 已拂听者之耳。”所以, 旧曲的沿用不是简单地套用, 而是利用旧曲再创造。程式是体现在形式上的规范, 包括音乐唱腔的结构、节拍、节奏、旋律、曲牌、锣鼓点等原则, 属于相对稳定因素。作曲要继承传统中优美的旋律, 同时又要体现当代的审美精神, 这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创作方法。

戏曲音乐唱腔创作要努力从旋律、节奏、润腔艺术等方面, 贴近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板式的选择要妥帖, 与剧情紧密相关, 使节奏流畅。唱腔旋律要注重在抒情中刻画人物性格, 唱腔既继承流派又要具新颖感。音乐形象的塑造, 还有赖于个别曲调的整体布局的细节刻画, 人物的性格发展, 也要在音乐的发展中得到体现。

戏曲音乐的程式首先表现为传统唱腔上是以板式变化形式构成, 即把各种不同板式的唱腔, 通过节拍形式的诸种变化加以组合。如京剧《沙家浜》郭建光“听对岸响数枪”唱段, 以[导板]、[慢板]、[原板]、[快板]、[散板]组成。这种板式变化如昆曲唱腔就是以曲牌联套的形式构成, 即把若干不同的曲牌按一定规则组合一起, 联结成一组组的套曲, 这种曲调的组合方法有它的程式性, 如《林冲夜奔》就是用曲牌联套形成整出戏的唱腔, 其中包括了“点绛唇”、“新水令”、“驻马听”、“折桂令”、“雁儿落”、“得胜令”、“沽美酒”、“大平令”等等曲牌。通过曲牌唱词和念白恰当地刻画了林冲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戏曲音乐无论结构方法如何发展和复杂, 它的基础是传统曲调的重复运用, 在京剧的声腔里西皮调、二黄调自成体系, 它们各自都有一套完整的板式, 重复运用并非原样不动的重复, 传统曲调不过是进行新的艺术加工创造的基础。进行充分发挥创造但又不能随心所欲, 而是受着传统曲牌的特定曲式、调式和特定旋律的制约。比如京剧二黄曲式特定是“板起板落”, 即每句唱的首一字必须始于强拍 (板) 而唱词的末一句必须落在强拍上。而西皮则是“眼起板落”, 在创造新唱腔时就必须遵循传统曲调的规律, 遵循戏曲音乐程式性的特点。但戏曲音乐程式也有它自身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为唱腔流派和名家演唱风格的形成, 为不同艺术个性的表现提供了创造余地, 同一个腔可以出现不同的润腔。在戏曲音乐中对传统曲牌 (指气氛音乐) 应用上也是有一定程式的, 有些曲牌是用以制造舞台气氛的, 基本是类型化程式化, 为演员提供真实的环境感受, 如宴乐就奏“傍妆台”、“工尺上”, 迎接就奏“拜场”, 将军点兵升帐就奏“水龙吟”、“将军令”, 喜庆就奏“汉东山”、“洞房赞”, 哀悼就奏“哭皇天”等等。在打击乐方面也有一定的程式, 比如老生多用大锣, 青衣则多用小锣、花脸则多用大锣, 丑角多用小锣。具体运用还要看人物的身份、人物的性格、所处环境, 根据剧情的需要、人物的情绪变化, 甚至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和戏剧的冲突发展推进, 变化都需要不同的打击乐来渲染烘托, 乃至人物的上下场在打击乐伴奏上都有一定的程式。

音乐是戏曲的生命 篇4

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器乐音乐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戏曲改革的影响, 以戏曲音乐元素为基础的器乐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如以越剧过门为基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现在家喻户晓, 曲中凄美婉转的旋律让大家仿佛置身故事中的世界, 亲身经历、目睹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向师生征集小提琴作品, 从中选取了带有越剧元素的《梁祝》主题, 才有了今天我们听到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梁祝》主题是从越剧《梁祝》中过门的主题进行变奏发展而来, 用交响乐与我国传统民间戏曲音乐相结合的手法, 按照越剧《梁祝》的故事剧情构思布局, 发展展开。运用西方的奏鸣曲曲式并加以小标题, 借鉴了越剧中“草桥结拜”“十八相送”“英台抗婚”“楼台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全曲一开场长笛演奏的引子表现描写相恋的男女化为蝴蝶在天上翩翩飞舞的优美, 笛子缥缈的音色刻画出的音响效果引起人们对这对恋人的同情和惋惜, 也表现出越剧优美、细腻, 曲调婉转动听的特点。随后用双簧管演奏出全曲的主题, 该主题是从越剧中过门曲调接见而来, 通过对过门主题的不断变奏表现出爱情的甜蜜美好。然后曲风一转进入欢快的进行, 对越剧元素的在此提炼运用表现出英台在学校的欢乐生活。然而欢乐过后是分别, 通过对主题板眼的改变, 将主题变奏缓慢奏出, 用慢板演奏的过门主题变奏, 像两人即将分别却又依依不舍, 始终不能离去。这种戏曲伴奏音乐中的板眼节奏是我国民间戏曲艺术所独有的, 也是不能单纯地用西方音乐体系来认知和解释的。

“楼台会”这一出中大提琴和小提琴轮流变奏, 音乐急转直下, 运用了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将乐曲发展到高潮的紧张性完全阐释出来。这种传统的越剧表现手法在曲中用打击伴奏乐器和小提琴表现, 通过打击乐器的快速演奏来衬托小提琴旋律的凄美婉转。“楼台会”这段通过运用越剧的嚣板板式, 曲中还将京剧中的倒板加入到协奏曲中, 将祝英台得知梁山伯去世后悲愤、沉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在西方的音乐中很难做到的, 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使《梁祝》从内容到表现形式, 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 小提琴协奏曲至此第一次实现了中国民族化。可以说《梁祝》能够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家喻户晓跟运用越剧元素是有一定关系的, 通过运用越剧《梁祝》中过门的主题变奏发展称为一首标题性的小提琴协奏曲, 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元素, 具有强烈的民族化风格。

2.谭盾《牡丹亭》: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表现形式的结合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演出节目之一, 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让人耳目一新, 别具一格。中国作曲家谭盾把传统昆曲《牡丹亭》从梨园戏台搬到了朱家角课植园中。昆曲声腔的婉转旖旎与明代园林的曲径通幽异曲同工, 宛如天成。在该剧的音乐上, 谭盾先生大胆地启用了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乐器, 仅用一只萧、一只笛、一把古琴来为《牡丹亭》配乐, 三件乐器的古色古韵、昆曲声腔的婉转旖旎与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仿佛让观众中穿越到了《牡丹亭》的故事中。

《牡丹亭》一开场, 吹箫的演员坐着一只小船从小河上漂荡而来, 古琴声从假山下飘来, 杜丽娘在凉亭中吟唱, 柳梦梅在假山下拾折扇。这本来是传统昆曲《牡丹亭》中《游园惊梦》一折, 现在却被真实地演绎在园林之中。园林就是乐器, 风声、流水、山石、花鸟, 三件乐器和自然的音响巧妙融合, 给现场观众带来从没有体验过的感受。把昆曲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回归到古典园林景观中, 不用任何传统昆曲伴奏乐器, 打破了传统戏曲中一步千里、插靠千军的程式表演形式。

传统曲目中旦角的一个拖腔、一个动作、一个转身, 写意却又内涵丰富。而谭盾版《牡丹亭》中三件乐器, 琴、笛、箫也能营造出这样的意境。以前传统梨园剧场里表演的《牡丹亭》可以说是虚中有实, 那么园林实景版《牡丹亭》则是实中有虚, 虚实相生。盛行于江南的昆曲《牡丹亭》不但曲名与园林有关, 曲境更是与园林相得益彰。课植园的五角亭改成了牡丹亭, 亭台楼阁、花鸟鱼虫、一颦一笑、一水一石, 真切现实。把昆曲还原到园林当中, 肯定比剧场中的表演要显得真实多。在园林中自然即音乐、表演即心声, 在这种环境中, 终将牡丹亭还原于园林之中。实景的昆曲对于《牡丹亭》从传统的角度上来说是一个很大程度的回归。当杜丽娘唱着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从园林深处的幽幽小径飘然而至, 园林中的雨丝风片与曲中的韵味相和, 《牡丹亭》这出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便宏观苍茫人间, 旖旎而来。戏的意境与园林的意境相得益彰, 相互升华。剧中《牡丹亭·幽媾》一折, 让人分不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中, 显得梦幻迷离。《牡丹亭·回生》中把原剧中的唱段加以改编用女声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传统昆曲表演形式借鉴吸收并加以改变。

在当代传统音乐创作中, 许多作曲家通过收集一些民间的歌曲、小调, 吸收借鉴其中的一些特点加以创作, 形成了一大批比较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严肃音乐。戏曲音乐尤其是京剧艺术更是我国的国粹, 各地方有着各自地方特色的地方剧种和戏曲艺术形式, 这是一个前景广阔、内容巨大的音乐创作原型。在当今国际主流音乐的创作中, 民族化的音乐创作是非常有特点和吸引人的, 怎样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音乐元素和题材发掘出来, 并通过作曲技法的加工是今后作曲家值得思考和应深入研究的一块领域。

现代音乐的创作是根植于各个不同地方的土壤, 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语言特点形成而发展的, 各自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我国的戏曲音乐从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四大声腔形成以来, 互相借鉴、互相吸收, 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至今形成了以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川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音乐。戏曲音乐的内涵、表演形式以及内容, 风格与色彩, 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平。世界各国民间音乐的艺术形式, 有民歌、曲艺、舞蹈、器乐, 唯独没有像中国戏曲艺术这样融歌曲、舞蹈、器乐为一体, 念、唱、做、打为表现手法的音乐艺术。因此, 中国戏曲艺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的艺术形式精美绝伦, 艺术特点浓郁独特, 具有浓郁的传统中国民族特色。在现代音乐创作中添加传统戏曲元素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变相传承和保护, 只有在不断运用和发展中, 才能不断创作出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 中国的现代音乐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众多形式的一种, 它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和沉淀,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值得我们每一位音乐人去为保护它而努力。

摘要:发掘和寻找民间戏曲音乐元素, 通过作曲技法的加工和发展创作出具有典型性民族特色的严肃音乐。并以《梁祝》和《牡丹亭》为例浅谈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浅谈戏曲音乐的现代化 篇5

1. 戏曲音乐旋律的现代化

旋律, 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 为戏曲音乐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重要作用, 作为戏曲音乐的语言, 旋律应是时代生活节奏的直接反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戏曲旋律的创新在戏曲音乐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旋律在改革中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要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社会的日新月异, 人物审美尺度的更高需求, 都要求创作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观察时代、人物、生活等方面审时度势, 适应戏曲音乐的现代化进程。其次, 戏曲音乐源于生活, 也要服务于生活, 要获得观众, 就得既有改革创新的多彩性, 又能默契感悟曲中的喜怒哀乐。另外, 戏曲最能反映、贴近人民生活, 它的旋律是最接近生活、最贴近群众、最有地方特色的, 可见, 若要戏曲音乐贴切地反映现代化生活, 其旋律首先要反映、贴近人民生活。此外, 戏曲音乐的现代化, 要大力普及与宣传, 要具有开放的视觉和观念, 我们可以用丰富的戏曲旋律唱腔创写时代歌曲, 加速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化内容的紧密结合。

2. 戏曲音乐唱腔的现代化

戏曲唱腔是戏曲音乐的核心, 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戏曲唱腔的现代化, 我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优化唱腔表情。戏曲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都是以其不同声腔的演变为主要标志的, 这种演变要求不断地从人们所喜爱的各种艺术形式中吸收有益的养分并加以融化, 在这个过程中, 要力戒盲目性, 提倡科学性, 以剧种原有的唱腔为基础, 从而达到歌曲与戏曲的完美交融, 保证戏曲唱腔的现代化进程不会偏离戏曲发展的方向。 (2) 强化唱腔形象。强化具有特色的唱腔方式, 对强化唱腔旋律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强化唱腔形象, 突出音乐主题, 强化音乐形象, 从而促进全剧音乐风格的统一、和谐, 这就有利于丰富戏曲音乐的创作手法, 加强戏曲音乐的表现力。 (3) 深化唱腔功能。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我们需要创造更多新的、鲜活的结构程式, 以表现更广、更新的社会题材和更复杂、更多变的思想感情。

3. 戏曲音乐形式的现代化

2l世纪的现代戏曲要表现现代人的精神面貌, 其音乐应具有现代的特点。现代戏曲的内容决定了音乐形式, 要求音乐形式能更好地表现现代戏曲的内容, 使之更准确、更完善地展现时代的精神风貌。现代戏的音乐创作在新的音调、新的形式、新的手法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认为, 在不损伤本民族审美伦理的基础上, 戏曲音乐的现代化, 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用以渲染烘托舞台气氛吸引观众。比如, 戏剧的开场音乐, 过场音乐与摇滚、或拉丁、或爵士等多种流行元素杂交, 用以渲染烘托舞台气氛;在唱段上, 对过于冗长、重复的唱段以浓缩的方式来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等。

4. 戏曲音乐发展模式的现代化

首先, 戏曲艺术是国宝, 国家相关机构或部门要多组织相关活动, 鼓励戏曲艺术加强和世界各国进行艺术交流, 加强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其次, 加大教育力度。多安排戏曲音乐艺术走进课堂、走向社区, 培育广大戏曲艺术的观众。同时加强戏曲音乐师资的培养, 通过各种学习培训, 加强戏曲艺术及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 鼓励和推广创作贴近老百姓, 反应新理念、新生活的现代戏曲艺术和音乐。最后, 加强对戏曲音乐的宣传力度。要定期举办全国性及地方性的戏剧节、京剧节等艺术活动, 加强开展各艺术院团关于戏曲艺术及音乐的学术交流。同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戏曲艺术音乐的力度, 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必须加强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建设, 在改革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传统, 这是时代的要求, 人民群众的愿望, 也是戏曲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因此, 我们必须把握住改革时代精神的脉搏, 以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总结戏曲音乐的宝贵经验, 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各方面的成就, 并鼓励大胆突破和探索, 力争继承、发展、创造出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戏曲音乐。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音乐迥然不同的个性, 它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语言特点形成并发展,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戏剧音乐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戏曲音乐有些元素不再适应观众的需求, 因此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

关键词:戏曲音乐,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冯光钰.音乐与传播[M].香港华厦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

论流行音乐与戏曲的关联 篇6

关键词:流行音乐,传统戏剧,关联,融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这使得流行音乐极速发展起来。现在无论你走在路上还是坐在家里, 流行音乐可以说无处不在, 这就是为什么流行音乐素有“大众音乐”之称了。流行音乐能够真实反映生活中的各种情感, 能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态。而中国戏曲相对于流行音乐毫不逊色, 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 被称为“国粹”。戏曲是多种不同艺术的综合体, 其中包含故事情节、民间歌舞表演以及说唱艺术等, 如今已经站在世界的舞台之上。流行音乐与戏曲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创作出别具一格的音乐形式, 所以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传统戏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一、流行音乐与戏曲的简介

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传统的戏曲, 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形式, 都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情感慰藉和视觉上、听觉上及感觉上的精神享受。因此从古至今, 人们都在不同程度的追求艺术, 不分国籍、不分文化, 只不过是彼此的艺术形式不尽相同罢了。以下将分别对流行音乐和戏曲的艺术形式和特点进行阐明.

1. 流行音乐。

所谓流行音乐即是, 在结构上比较短小、内容上比较通俗易懂、情感上比较真实, 并且由节奏和旋律共同组成的声音的一种艺术形式。流行音乐从内容上分, 有的叙述现实、有的赞美家乡、有的抒发感情、有的寄托情感;从派别上分, 分为说唱、节奏布鲁斯、RAP及摇滚四个派别。无论哪种派别、无论何种内容, 其都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所以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并迅速地广泛流行。

2. 戏曲。

传说中国的戏曲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古老歌舞, 融入了更多的民间唱腔, 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所以戏曲可分为昆曲、评剧、豫剧及越剧等。虽然地域唱法各不相同, 但是所有的戏曲都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 事实上戏曲同样来自于现实生活, 但是又远远高于生活的一种表演形式。通过某些戏剧, 不难看出戏剧多数在将美好的事物发扬光大, 将有悖伦理的事物进行批判, 所以戏曲是一种富有内涵的艺术。我们将同样敬佩我们的祖先、感激中国的历史, 为我们留下如此美好、如此高尚的文化艺术。

二、流行音乐与戏曲的现状及比较

1. 流行音乐的现状。

目前流行音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风靡全球”, 在国内也是家喻户晓, 蔓延至大街小巷。流行音乐并不是国内本有的, 而是西方音乐文化与中方文化的派生物, 是中西结合的新型音乐艺术形式。发展到现在, 流行音乐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 由原始的歌唱衍生了说唱、RAP以及摇滚等多种唱法现代的流行音乐, 从身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入手, 来抒发并寄托情感。虽然从表面看来, 流行音乐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可以切实的抒发情感, 但是流行音乐缺乏内在的精神方面的蕴含, 过于表面、过于虚荣, 缺乏真正的内在韵味, 这是当下流行音乐不可否认的缺陷。流行音乐仍将在以后的日子保持一个鼎盛时期, 突破某些传统思想, 从而进行新的尝试与创作。

2. 戏曲音乐的现状。

戏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独特的民族音乐, 但是在流行音乐的强大冲击下, 已经步入一个举步维艰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将视线听觉转向了通俗易懂且有贴近生活的流行音乐, 而忽略了对中国戏曲的关注与欣赏。现如今, 大街小巷都有练歌房、KTV的存在, 这更深一层的诠释了流行音乐, 留传统戏曲在原地观望。此种状态不利于中国戏曲的发展, 虽然当今的中国戏曲仍在演绎着曾经的故事, 但是仔细分析其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仍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 我们应该投入更多一点的时间与理解, 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传统戏曲源源不断的流传下去, 经久不衰。

3. 流行音乐与戏曲的现状比较。

通过以上对流行音乐和戏曲的具体介绍, 不难看出, 流行音乐起源于现代, 相比传统的戏曲, 不管是唱法还是伴奏更加新颖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而相对于流行音乐, 中国的传统戏曲更具有历史性和教育性, 并且记录了历史, 是中国历代文化遗传的文化圣品, 是我们每个中华子孙的骄傲。

三、流行音乐与戏曲的关联

1. 流行音乐与戏曲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戏曲是中国音乐的精髓, 流行音乐虽然后起但是更贴近生活, 却缺乏内涵, 所以应注重创作具有中国戏曲特色的流行音乐。不但可以深化当今流行音乐的内容, 还可以传承发扬中国的传统音乐, 因此流行音乐与戏曲相互融合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2. 流行歌曲的创作融入戏曲素材。

戏曲所演绎的大都是历史故事, 具有很强大的创作背景和完整的结构, 而流行歌曲所缺少的也正如此。一味的反应现实生活和情感, 始终不能给人们带来新鲜感, 只有融入戏曲元素, 才能创作出新颖的流行音乐。例如《霍元甲》《盖世英雄》等, 在创作的时候因为准确的融入戏曲元素而受到一致好评, 使中国的流行音乐有了民族特色的内涵。

3. 戏曲唱法被应用到流行音乐中。

无论什么事如果一直维持一个状态, 都难以创造高峰, 所以不少的流行音乐制作人正在努力的寻找突破口。终于有人大胆的将戏曲唱法应用到流行音乐中, 从而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one night in北京》《新贵妃醉酒》都在流行歌曲的唱法中添加了戏曲唱法。

事实证明, 戏曲与流行音乐不但某些外在形式类似, 同时其所传播的文化有一定的共融性。

参考文献

[1]王斌.论流行歌曲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2010.05.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戏曲教学策略 篇7

大家都知道, 现在的中学生最喜欢流行音乐, 有自己的偶像。所以要将他们带到音乐课本中, 介绍民歌或欣赏音乐作品时, 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而在戏曲教学中, 怎样将古老而又陌生的传统戏曲介绍给学生, 让他们产生兴趣, 从被迫学习到主动学习它, 作为音乐老师要下一番苦工。

下面我就将我在戏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重视本土戏曲元素的挖掘教学

首先将戏曲教学的基础知识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在小学曾经发过一本戏曲简介, 在课上我与学生一起温故知新, 重新回忆书上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 在共鸣中将知识长久保存。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互动之中成长的, 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如何创设具有本土戏曲文化气息的环境, 是学生学习本土戏曲音乐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重视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学生的熏陶, 让学生充分感受本土戏曲之美。

首先, 充分利用校园大环境的自然条件。学校是学生的第三个“家园”, 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 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一自然条件, 在学校的走廊、橱窗、音乐教室等公共场所, 粘贴具有本土特色的图片, 如郑板桥、梅兰芳等名家的图片;介绍本土音乐知识, 如兴化的《茅山号子》等。校园广播更是一个传播本土音乐最有利的媒体, 将本土音乐融入到校园环境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本土戏曲音乐的熏陶。

其次, 结合各种文艺活动, 为本土戏曲音乐的展示提供平台。在各种文艺活动中, 校艺术节、元旦会演、音乐课前5分钟等, 让学生收集有关本土音乐的资料。如小戏、道情的图片和剧照, 戏服、头饰、道具等进行展示或表演, 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土音乐的精华所在;动手制作道具、京剧脸谱, 师生合作共同设计淮剧、京剧中的各种人物脸谱进行自编自演;在一些传统节日里, 中秋、元宵等, 可举行花灯比赛、十二月花名猜谜等, 让学生置身于民间艺术海洋中, 体会家乡的美, 现代的音, 传统的乐。

二、加强戏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

如果一开始就讲传统戏剧, 学生一定是不好接受的, 太陌生, 太遥远了。所以我先用他们熟悉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中一名选手的演唱激起他们的兴趣, 而那名选手的成功是由于哪些原因呢?学生回答说音乐后半部分引用京剧的唱段以及歌手反串的表演等。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妙处。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渐渐集中到戏曲上来。

例如:兴化的《板桥道情》属于歌谣, 歌词简单易懂、押韵, 内容朴实贴近学生的生活, 传唱性较强, 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类的作品;而“道情”更是泰州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唱曲艺浑朴抒情、风趣诙谐, 曲调简单淳朴, 表现力强, 语言口语化, 也有“即事道情”, 将刚发生的事情或是新闻用地方语言随编随唱, 创造性极强, 对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在课堂中让学生模仿道情表演姿势 (道情演唱方式简单, 艺人怀抱长长的蒙着鼓皮的道筒, 手持两片三、四尺长的简板, 竹片不紧不慢地打节奏, 忽紧忽慢地手拍道筒, 并用方言来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 使学生充分感受本土戏曲音乐的魅力;还可以介绍一些道情艺人的故事, 如:板桥先生表演道情, 令学生引以为傲, 从而喜欢本土音乐。

三、拓展音乐课外资源的戏曲教学

虽然我教的是初中的学生, 但在我的眼中, 他们还是一群孩子, 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介绍戏曲时, 让学生学一些简单的戏曲手势, 眼神, 舞台步伐等。让学生们动起来, 增加他们对戏曲的感受力, 同时与戏曲人物慢慢的靠近, 试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人物表现特色等。让戏剧的韵味在不知不觉中流入学生心田。例如《杨柳青》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 在拓展延伸中我们就可以引人泰州民间号子《打麦号子》, 以此传扬我们本土戏曲;戏曲在课本上出现, 可见戏曲这类民间传统剧目的地位之高。尤其戏剧中的京剧更是泰州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 是国粹。因此, 我们可以在每一个戏曲单元中借题发挥补充来介绍传统京剧, 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音乐。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音乐作品, 创作的源泉都来源自生活, 是创作者在生活中的感受与提炼。而人世间只有真情才可以打动人心, 就拿我们唱歌来说, 在掌握了演唱的节奏音准, 技巧等之后, 最终的目标是有用真挚情感去演唱。我记得南艺的一位老师说过, 有感情的演唱才是歌唱者最终的目标。戏剧同样如此,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同理心, 遇到任何事要理解, 感同身受。在介绍每一出戏曲时, 先要了解创作背景、创作源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只有深刻了解作品的寓意, 才能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其实戏曲舞台也是人的生活的一个缩影, 有时台上演的故事情节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由此让学生对戏曲有了同理心, 有了相同的感受, 有了共鸣, 也渐渐有了回应。

看书不能只看一遍, 学习戏曲音乐同样如此。因此我告诉学生课上时间毕竟有限, 我们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我们老师可以利用一下地方资源, 而我们这里经常有地方戏淮剧的演出, 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等时间, 一起去观看淮剧演出。让孩子们走到后台去, 与演员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采访。让他们身临其近, 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戏曲的魅力。

上一篇:露地韭菜高产栽培技术下一篇:整体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