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戏曲

2024-06-26

国粹戏曲(精选7篇)

国粹戏曲 篇1

为充分发挥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传承、挖掘、抢救和整理濒危文化遗产, 唤起国家对京剧脸谱舞台化妆艺术面临失传和灭绝濒危状况的重视与关注, 日前, 黑龙江省档案局 (馆) 和黑龙江国粹戏剧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中国戏曲脸谱艺术展》。展览以中国戏曲脸谱发展史为陈列主线, 详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戏剧中戏曲脸谱的发展面貌和发展过程。同时也告知世人, 中国戏曲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是经过无数先人的努力, 凝聚着先民的心血、聪明与智慧, 终于有了今天五彩缤纷, 辉煌灿烂的艺术境地, 成为东方文明和世界艺苑的一朵奇葩。展厅由7个部分组成:前言、中国戏曲脸谱的发展传承、中国戏曲脸谱的艺术特征、中国戏曲脸谱的分类、中国戏曲脸谱的勾画方法、中国戏曲脸谱的传统文化和戏曲舞台演出服饰及道具。“京剧脸谱化妆技艺”已被批准为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展览展出后, 先后接待了省京剧院、省直有关部门、大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参观, 受到广泛赞誉和好评, 同时还引起了省政协、省民政厅、省文化厅和哈尔滨电视台的特别关注。省政协领导参观此次脸谱艺术展览和《黑龙江历史记忆档案图片展》后很受震撼, 决定将两个展览同时纳入到省政协官方网站“小博物馆”专栏, 将我们的展览和省文化厅下属的全省184家展览同时在网上展出, 成为我省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哈尔滨电视台也专门为此次展览拍摄了2集专题片, 在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此次展览配合我馆之前的《黑龙江历史记忆档案图片展》常设固定展览联合展出, 是我馆展览内容的丰富和延伸,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省民政厅厅长在参观了《黑龙江历史记忆档案图片展》和《中国戏曲脸谱艺术展》后, 非常兴奋地说道:“参观两个展览让我们在回顾黑龙江整个历史发展伟大历程的同时, 又欣赏到了我省传承、保护濒危灭绝的省级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的精美艺术作品, 文化历史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展览方式使参观者耳目一新, 这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展览办的非常好, 看了让人兴奋”。

此次展览是我馆吸收社会资源、丰富我馆展览内容的又一次尝试, 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扩大档案部门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粹中的国粹韵 篇2

古代版画的主要内容是插图、年画、宗教画,这几种创作形式一直贯穿在水印版画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文人墨客画家对其付出了诸多心力,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丰富了当时版画的内容,并形成了一定的风貌。这其中民间年画是水印版画最传统的代表形式。年画因为民间百姓生活的需求而日益蓬勃发展起来,它们大都以水性木版印刷,因此被称为木版年画。 宋金时期,已经出现了“四美图”这样的精美绝伦的木刻版画,它是现存最早的木版画。到了现代,中国的木刻水印版画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重结构,长于运用干湿、浓淡、 虚实的对比与协调,去表现丰富多彩的物象, 使画面水色淋漓具有装饰性的效果。

有人用“刀味”、“木味”、“韵味”三个词概括了从古至今木刻水印版画的独特之处。所谓“刀味”,与木版画创作中的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刀自然是扯不开关系的。在木版画的创作中,“刀”显得尤为重要,艺匠们用它来完成工作,艺术家们则用它来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圆口刀的温润、三角刀的锐利、平口刀的浑厚,“刀味”杂陈,成为木版画评价和欣赏中的重要元素。“木味”,则与版画创作的材质——木板相关。木质的不同也决定了木版画最后体现出的画面风格。质地细密的梨木,是传统的木刻优质板材;柔软谦和的白果木则适合粗犷的画风;坚硬的黄杨木则适合精细的画面。如果说“刀味”、“木味”是中国画中的“骨法用笔”,那么“韵味”就是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刀”“木” 是基础,但是其中的“刀”“木”要和“韵” 结合起来,如果刀和木结合且运用得好,则为后面的水和韵的完美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们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领悟国粹的魅力 篇3

儿时,在乡村临时支起的露天舞台上,演员们精致滑稽的浓妆,惟妙惟肖的打斗就可以吸引我们目不转睛地看上好半天, 并时不时地拍手叫好。渐渐长大了,听着外公的收音机中传来“咿咿呀呀”的唱声,我总是跟着哼两句,感受着老一辈艺术家们在舞台上留下的传世经典。如今,我走进附中的京剧社团,那些华美的唱词,那些平整的韵脚,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穿上精致华贵的戏服,戴上如意冠,端起腰间的佩剑,我仿佛看见了那位温文尔雅、才艺并重的虞姬。反绒红缎的大幕逐渐开启,我吊起嗓儿, 唱着悠远的唱词,融进了这段催人泪下的曲中。北风呼啸,破旧的旗帜无奈地在风中飘着,落霞的余晖染红了整个乌江的江水。四面俱为楚歌声, 十里尽是埋伏兵。军帐中微弱的烛光照映在我的脸上,“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我舞动着佩剑为大王解愁,此时此刻的我也只能用歌舞来陪伴着大王。我一个转身,衣袂翩飞间,白颈过青锋,口中呢喃着对大王的鼓励,慢慢合上眼睛……

幕闭,眼眶湿润。无数个曲折悠长的故事,无数个凄婉动人的结局,细水长流的幸福并不仅仅暗藏或流泻于纸上,也能展现在辞藻华美、余音绕梁的京剧中,只需要一颗敏感的心,一份真挚的情感,你就能领悟到国粹的魅力所在。

国粹京剧的高校之旅 篇4

作为世界公认的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京剧的优秀之处是吸收了中国多种传统戏曲的精华, 如:昆剧、汉剧、河北梆子、秦腔、浙江金华的婺剧等等。安徽的徽调则是京剧的鼻祖, 清朝初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 经发展演变, 吸收了各地方戏的精华, 遂成后来的京剧。

然而, 在世界开放程度日益提升, 外来文化不断入侵的同时, 尽管国家大力扶持, 但京剧在当下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从实践层面来看, 京剧的演出市场趋于萎缩, 京剧的受众出现断层, 最令人担忧的是, 京剧表演人才的质量在日趋下降。从理论层面来看, 不论是近代还是当代, 京剧的理论研究都尚未得到系统的梳理, 以西方现代戏剧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民族艺术研究的思维习惯, 几乎占据着学术界的主流。因此, 努力加强民族戏剧理论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国内第一家京剧研究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在经过一年的发展后, 成功申请了国内第一个“戏剧戏曲学硕士点”, 并将于今年10月招收我国第一批以戏曲理论研究为己任的“戏曲学硕士”, 在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推广的今天, 将发掘、构建一支理论队伍, 整理、出版一批理论成果, 同时设立专门的培训基地, 为京剧将来在国内外的推广做好人才准备。

高校京剧热

2007年4月, 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一周的“京剧欣赏课”, 主讲人正是“京剧进中小学”的提案人孙萍。因听课者众多, 她不得不将课堂从只能容纳250人的阶梯教室换到了有400多个座位的逸夫讲堂。开讲前孙萍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小调查:来听课的80%以上的同学都不了解京剧。

王晨是中国人民大学京剧协会会长, 京剧选修课堂堂不落, 京剧推广活动场场不缺。一次听完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讲解如何欣赏京剧的慢腔后, 再听《苏三起解》中的一句拖了几分钟的唱词, 她竟然听到落泪。

“京剧是一种高雅艺术, 如果不懂, 看完热闹就完了;懂了, 才能品出味道来。”孙萍打比方, 京剧的脸谱, 最初看不出什么门道, 新鲜劲儿过了就算了。但如果有所了解, 就知道,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 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忠奸的区分恰恰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最富社会教化意义的一面。”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校教师孙德全多年来在高校中推进戏曲传播, 他深刻地感受到, 在西方歌剧、流行歌曲、美国大片面前, 京剧的唱 (歌唱) 、念 (念白) 、做 (表演) 、打 (武打) 、舞 (舞蹈) 可以短暂地给高校学生带来新奇感, 但要培养懂得欣赏、爱好京剧的稳定受众群体还需时日。

在几次活动现场, 记者也发现, 对于演唱、勾脸、表演讲解、后台展示等, 学生们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 非常专注。而对于流派的介绍、表演艺术家的特点解析, 不少学生就开始趴在桌上睡觉或看课外书, 不那么感兴趣。

孙德全介绍说, 在大学生中普及京剧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面对日益加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 大学生能够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兴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而兴趣恰恰是欣赏京剧的前提;其次, 京剧是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 四大行当, 每个行当都要专学专练, 唱、念、做、打, 每种功夫都需要几年的功夫, 即使是欣赏, 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领进京剧艺术殿堂的;此外, 京剧传播面临的最大对手是流行音乐等多种文化元素。流行音乐的内容和情境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与体验, 表达方式更易被模仿, 因而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欣赏空间, 导致他们无暇体味和欣赏京剧背后所涵盖的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巨大文化美感。

“京剧似乎离大学生们很远。京剧的发展还是要从大学生中挖掘。让他们接触京剧、了解京剧, 无疑会对京剧的发展事半功倍。但是仅凭学校内的几次课、几次活动, 还远不能起到传承文化的功能。”孙德全认为。

孙萍告诉《记者观察》记者, 每次到高校讲课, 她都坚持不点名, “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要凭京剧本身的魅力吸引他们”。讲台上, 理论叙述中穿插现场演绎:亮相、眼神、吊嗓子, 孙萍没少琢磨怎么让课堂变得轻松活跃, 而让她欣喜的是, 每次课堂上, 还真见不到学生打瞌睡、做其他事情的现象。“这说明只要想办法让学生走近京剧, 京剧艺术的巨大文化魅力还是可以吸引住年轻人的。”

“我认为是京剧主动让出了市场。”孙萍认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年轻人已经没有办法去适应和品味京剧的慢。京剧没有适应现代传播方式的转变, 在剧目创新、受众定位、传播方式上都没有积极地去争取市场, 逐渐远离了现代年轻人的娱乐及文化艺术欣赏的多元选择圈。

“国粹”的大学路径

“京剧本身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作出调整。”孙萍认为, 京剧自形成以来, 都是大写意的表演体系, 而理论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理论研究的滞后, 无疑让剧目的创新、传播方式的改进等受到牵制。

孙萍说:“在国外讲学的时候, 我有一种深深的感触, 在每次做讲座或讲课前, 想找一些辅助资料, 图书馆却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供参考, 我只能拿自己研究的东西来写成教案。当我讲完课的时候, 有很多同学问我在哪里可以买到教材, 我很无奈, 因为中国京剧的表演形式还没有真正理论上的体系化, 所以找不到教材。而在美国的图书馆里, 像《莎士比亚全集》《布莱希特戏剧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都摆得整整齐齐, 学生随时可以去浏览。京剧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可是这种表现形式确实没有系统地介绍到国外去, 因为翻译跟不上, 很遗憾。”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京剧目前大约有1000多部, 可翻译到国外的剧本却不到30部, 而且不全, 有的剧本只翻译念白, 而不翻译唱词。孙萍举例说, 京剧《牡丹亭》里面出现的“相公”“爱人”“官人”等词汇, 在英文里用“先生”一个词就全表达了, 这就把中文丰富的表达和生动的文学性抹去了。

不过, 令人欣慰的是, 这种状况将要成为过去。2007年10月25日, 中国第一个京剧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剧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拥有30余年表演经验的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表示, 这可以看作是京剧文化在大学里生根发芽。经过一年的成长, 国剧研究中心“戏剧戏曲学硕士点”已经得到相关部门审批, 并将正式招收研究生。

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介绍, 国剧研究中心定位于横向联络、资源整合, 将成为多学科视角下推广国剧研究和实践的综合平台, 并培养出一批综合性理论研究人才。研究中心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 将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的优势, 在戏曲艺术研究中加强多学科互补、交叉与融合。中心还将邀请和鼓励世界一流艺术家、理论家在中心设立工作室, 实施多元化教学。中国人民大学还计划在未来的本科招生中增加京剧特长生, 同时在全校公共选修课中增设一系列传统戏剧欣赏和教育课程。

第一批京剧研究生

近些年艺术院校招生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景:歌曲、舞蹈等现代艺术类专业可谓是门庭若市, 而传统戏曲专业却是门可罗雀。

在国内艺术类院校、专业众多的今天, 为什么是中国人民大学扛起了京剧研究的大旗?孙萍告诉《记者观察》记者:“就目前而言, 国内戏曲相关专业并不多, 学生也不多, 师资匮乏。一般来讲, 会演京剧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并不适合当老师, 带不了有理论的学生, 但是有理论的人又不太会表演, 带不了全学科的学生, 这也是目前戏曲行业的一个盲点。现在我认为中国人民大学能够做到把理论和实践表演这两项有机结合起来。”

张健民, 京剧界的元老, 是《红灯记》的作曲和配器, 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红灯记》, 也就没有交响乐京剧。在知道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剧研究中心后, 他激动地说:“人民大学做的这件事是可行的, 它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 国剧研究中心可以说引领了国内所有大学对于传统戏剧研究的风气, 开了先河, 作为一个火种, 它一定会燎原的。”

说到生源问题, 孙萍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担心, “现在就有许多学生参与到我们这个队伍当中, 研究生点批下来后, 已经有许多学生愿意考我们的研究生。我不一定要求他们必须要有京剧的基础, 但是希望他们能有这方面的学习与锻炼, 如果他们没有, 但只要爱京剧, 在这里他们也会学到关于京剧的表演、一些动作等等。”

与1996年中国戏曲学院开办的京剧研究生班学员大都是专业京剧演员相比, 中国人民大学不论从学员文化素养、专业课程等方面, 都体现出了不可比拟的理论性。

在谈到研究生毕业后去向时, 孙萍表示:“中国经济强大了, 文化也一直在发展, 现在掌握民族文化的高端研究生还是很少的, 所以我一点都不愁我的学生的去处。”

大国崛起的文化力量

现在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研究的是以京剧为主的中国戏曲, “首当其冲的是京剧研究,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地方戏剧。”孙萍介绍, 之所以命名国剧研究中心而非京剧研究中心, 是考虑到今后学院研究范围不仅限于京剧, 还将包括秦腔、黄梅戏等地方剧种。这是为了响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

孙萍说, 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和她的一次专门谈话中, 非常肯定国剧研究中心成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搞民族艺术的能为国家、为民族做一点事情、尽一点心感到非常高兴。”

国剧研究中心2008年初步打算招收20名硕士生。通过4年的学习, 国剧研究中心将分两方面培养人才, 一是京剧历史和表演体系的理论研究者, 另一方面是针对有京剧表演天赋、喜欢戏曲剧本创作的学生, 中心将培养他们创作出一些好剧本, 将来同各戏曲院团合作排演。

相对而言, 京剧的形势可以说越来越好了, 随着国家大的盛事越来越多, 京剧文化越来越受人追崇, 中国京剧院的演出也很多、很频繁, 生活中的京剧元素越来越多, 比如京剧脸谱被广泛运用在衣服、装饰上。

当西方人审视中国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时, 已经将视角转向了孔子、京剧等中国历史文化层面。原因很简单, 玉成这一奇迹背后的是中国优秀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8月15日, 番茄花园美化修改版Windows XP的作者、番茄花园站长洪磊被警方拘留审查, 网站被关闭, 服务器及洪磊的电脑被警方带走, 为洪磊提供技术开发支持的成都红果科技有限公司也被查封。一律师称, 侵犯著作权可以判处3年到7年有期徒刑, 洪磊最高可能被判刑7年。

“番茄死掉了”, 看到这个新闻, 笔者突生一种痛惜。番茄花园自2003年成立以来, 在国内软件下载网站就颇有知名度, 不仅为用户提供最新版的番茄花园版Windows XP的下载, 还提供论坛、博客、图铃等服务, 做得很好很强大。笔者的周围朋友现在不少还在用番茄花园的盗版系统, 都说感觉不错, 关键是免费。

利用国粹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篇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从那以后地方和校本课程如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重视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这不仅是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动力, 也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各学校利用地方文化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也越来越普遍, 并更受社会、家长和学校的青睐。

校本课程, 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 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 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 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 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 教师在实践中, 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 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 确定目标, 选择与组织内容, 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 而不是单个教师。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 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 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不可或缺的。

校本教材, 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 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 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 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 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教材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要不要教材, 怎样编写教材是人们关注的。所以, 校本教材的存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真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 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帮助。对于家乡的了解, 苏州也编写了不少有关方面的优秀书籍, 而我们有好多老师在编写时就参照了那些书。那么这样一来, 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它存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 一整套的校本教材是一所学校的个性体现, 每本书的主题便是这本教材个性的体现, 无论是一套还是一本都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 个性是校本教材的生命力。

二、探寻国粹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契合点

中国国粹和地方文化博大精深, 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充足的资源, 同时也更能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与之相适应的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正越来越受到各地学校的关注。

国粹, 是指中国历代传承的文化精粹, 植根于民间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及典籍, 包括依然存在和业已消失的文化事项, 本文述及的国粹特指存在于本地域民间的被人们广泛欢迎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珍品,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振兴的今天, 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 既是我们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和义务,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它能让青少年一代受到中华民族国粹的熏陶和滋养, 在培养他们具有一颗爱民族、爱家乡中国心的同时, 能帮助他们丰厚文化积淀、提高审美素养, 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和创新精神。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几千年的吴文化发展历程留下了无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财富, 从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姑苏是吴文化的发源之地, 吴文化中的国粹光彩夺目, 令当今世人叹为观止。苏州古典园林、昆曲、评弹、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还有不少堪称一绝的民间技艺, 这些数不胜数的传统文化精品是我们进行国粹教育得天独厚的资源。

所以, 吴地学校在课程开发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吴文化知识的习惯, 让他们把小时候就耳濡目染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各种文化现象转化为一种理性的认知, 从而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品质, 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实事。当前与吴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多吴地学校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 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施展校外教育的重要机构,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其教育是校内教育的必要补充部分, 也是青少年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校外教育机构, 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广大青少年开设国粹领域的课程, 开发国粹校本教材, 可以说在国内青少年活动中心 (宫) 中尚属首创。活动中心自创办以来, 精心设计国粹馆, 旨在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国粹文化艺术, 拉近孩子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充分利用苏州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国粹优势, 积极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目前已开设丝绸之路、昆曲、国学、传统手工、书法等多项国粹项目, 还利用传统节庆举办国粹艺术节、红红火火过大年等活动, 以组织各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为广大青少年搭建起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新平台, 让园区乃至苏州各市区的青少年对国粹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也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国粹文化打下基础, 从而提高其民族自豪感。

三、关于校外国粹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以苏绣艺术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利用国粹文化资源, 依托利用苏州本地丰富的国粹人才资源、开发国粹课程和校本教材, 现已开发的课程项目主要有苏绣、评弹、昆剧、民歌、蚕桑丝绸、桃花坞木刻年画、传统线编、太极、武术、美食、珠算等, 让更多的青少年、更多的家庭了解吴文化, 了解国粹, 亲近国粹。国粹校本教材开发正是旨在引导师生依托苏州地方文化, 充分利用苏州国粹资源和园区活动中心的平台, 拓展国粹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提高学生对苏州本土文化的认知, 帮助他们丰厚文化积淀、提高审美素养,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笔者将以本文试从“苏绣艺术”这一资源出发, 来举例说明如何挖掘和整合国粹资源中的苏绣内容, 并编写成相关的苏绣校本教材。

1、苏绣艺术的文化概述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 (现改为街道) 刺绣最为有名。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 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 针线细密, 用线一、二丝, 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 光彩射目。”可见在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文化古城苏州, 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 亦早已闻名于世。小桥, 流水, 人家, 园林, 昆曲, 美食。古典格局, 诗意江南。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熠熠生辉。苏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 已形成独立的刺绣风格, 但时代不断进步, 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面对各种新形势, 苏绣企业纷纷改革, 提出苏绣礼品商务化, 苏绣家装设计化的理念, 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 而是走进千家万户。个性化的量身定做, 让苏绣不再局限于陈旧的模式, 而是过多的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 通过纯朴的苏州绣娘纯手工刺绣而成。让苏绣不仅是艺术, 还更多的渗透进人性化的品味。

2、校本课程目标设定

第一, 对吴文化的认知。通过对国粹苏绣的学习实践, 了解和认识苏州的地方文化, 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乡土情结, 吸收吴文化智慧, 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吴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 对艺术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吴文化和苏绣的精髓, 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通过学习苏绣艺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批判的接受吴文化, 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 理解多元文化。

第三, 对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资源学习吴文化和苏绣技艺, 并能了解苏绣艺术的历史与与文化内涵, 初步掌握苏绣的工艺与制作国粹。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艺术技艺的学习能力。

3. 校本教材编写原则

在校本教材的资源选取和编写的过程中要以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校外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 应该是一种对完整的人格和人性的建构, 因此要让教材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进行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活动, 所以在教材编写时要特别注重所选内容和编排体例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突出能力本位意识, 强化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教材的编写要始终围绕新课改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展开, 从苏州工业园区青少活动中心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开发校本课程, 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校本教材编制内容的确定

由于开发该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吴文化, 热爱苏绣艺术, 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并提升热爱苏州的情感, 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制过程中要整合地区优秀课程资源, 突出地域性的特点。基于上述想法, 将关于“苏绣艺术”这部分的校本教材目录编写如下:

第一章:苏绣的历史, 包括 (1) 苏绣概述与文化内涵; (2) 苏绣的历史渊源; (3) 苏绣的现状;

第二章:苏绣的分类与工艺特色, 包括 (1) 苏绣的分类; (2) 苏绣的工艺特色;

第三章:苏绣的生产方式与制作工艺, 包括 (1) 苏绣的生产方式; (2) 苏绣的制作工艺; (3) 当前苏绣的技艺改进;

第四章:苏绣名家介绍与名品鉴赏, 包括 (1) 苏绣名家介绍, (2) 品鉴赏与获奖历史; (3) 苏绣真假与优劣鉴别;

第五章:苏绣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文化传承, 包括 (1) 苏绣艺术的发展趋势; (2) 苏绣的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

总的来说, 利用国粹资源, 思考如何开发符合苏州特色的苏绣艺术校本教材, 仅仅是科学全面地开发吴文化国粹的校本教材的一个开始, 主要是为了让国粹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当然, 编写与吴文化相契合的国粹校本教材是一项要求严谨、工程量很大的工作, 所以本文也只是根据笔者目前研究的国粹课题进行的思考, 希望能为今后的国粹校本教材编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莹.开发校本教材促进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 2010, (3)

[2]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合肥[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12

《我们的国粹——京剧》案例分析 篇6

1.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 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单元主题, 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从而萌生出民族自豪感。引人入胜的京剧是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中的第一个小主题。

2.学生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 他们对京剧不了解, 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 更难有深刻认识。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 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从心理上来说, 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学习, 小组谈谈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从而去关注京剧。

(2) 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 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 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 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 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 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 (1) 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2) 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4.课前准备

(1) 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内涵、京剧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资料, 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

(2) 学生绘制京剧脸谱。

(3) 教师收集资料, 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

5.教学思路

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 了解京剧。

活动一:说说国粹, 了解京剧, 通过看中国形象宣传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理解国粹的含义。指导学生明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活动二:了解京剧的特点。播放《西游记》里大闹天宫的京剧表演。了解京剧舞台表演手段都有哪些?京剧的行当角色有哪些?了解京剧脸谱等京剧常识。

活动三:体验京剧;学唱京剧苏三起解片段。

6.教学手段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对京剧有直观的认识与体验。

(2) 研讨点拨法。通过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 激励竞争法。通过设立课堂擂台,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7.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脸谱。

8.教学课时: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说京剧是国粹

1.播放《中国形象宣传片》, 说说你所了解的国粹有哪些?引出我们的国粹之一———京剧。

2.学生交流:你还在什么地方听到过京剧, 京剧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出示课文第78页的资料, 引导学生阅读。

4.设置课堂擂台一:通过短片及学生讨论, 抢答:

京剧距今有多少年?京剧被列为什么?

5.谈话:为什么京剧会有如此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领略京剧的魅力。 (此环节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 通过学生讲述对京剧的印象, 教师可初步掌握学生对京剧的了解情况, 以备后面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活动二:感受京剧魅力

(一) 了解京剧舞台表演形式

1. 学生看京剧《大闹天宫》片段, 结合之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唱、念、做、打)

2. 课件出示唱、念、做、打的图片。

3. 学生利用资料袋中的资料分组学习, 推选代表担任小老师, 为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舞台表演形式。

4. 课堂擂台二:请学生展示一种自己喜欢的舞台表演形式。

5. 教师进行小结。 (本部分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舞台表演形式, 学生阅读课前收集的资料就能够学会。让学生利用资料分组自学, 让学生学会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 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自学的能力。)

(二) 了解京剧行当

1. 课件出示生旦净丑的图片。

2. 学生利用资料袋中的资料分组学习, 推选代表担任小老师, 为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京剧行当。

3. 教师进行小结。 (本部分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各种行当的分工, 学生阅读课前搜集的资料就能够学会。)

4. 课堂擂台三:猜猜京剧行当。

(三) 京剧脸谱之美

1. 课件出示三国人物脸谱图, 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曹操、关羽、张飞) 他们脸上的颜色与人物性格有没有关系?

2. 谈话:脸谱在净和丑两个行当中的作用, 人们从他们的脸谱就可以知道人物的性格:白脸表示奸诈, 红脸表示忠诚, 黑脸表示正直……京剧那迷人的脸谱以其图案的美丽和夸张, 给人带来了独特的美的享受。

3. 跟着课件播放的动画, 学唱《说唱脸谱》。

4. 学生领取脸谱, 按照教师提前写在脸谱上的名字, 根据人物性格, 选择合适的颜色来涂。

5. 展示学生完成的脸谱作品。

(本环节通过学生较熟悉的脸谱, 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认识到, 京剧表面很简单的涂色, 实则暗藏着较丰富的喻意, 而学习《说唱脸谱》的歌以及动手给脸谱涂色, 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四) 感受京剧

1. 听京剧《苏三起解》片段, 学生学唱。

2. 课堂擂台:小组比赛演唱《苏三起解》片段。

三、教学反思

近期, 执教了《我们的国粹———京剧》一课, 从开始备课, 到指导学生收集、整合材料, 直至最后课堂学习, 令我感受颇多。

感受一:导入新颖, 激发学习兴趣, 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感受二:材料收集, 指导整合, 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感受三:全身心投入, 以情感生, 利用好45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

《青鹤》与国粹派的对比 篇7

“国粹派”是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第一个派系。1905年2月国学保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粹派的诞生, 到1912年《国粹学报》停刊, 国学保存会结束, 国粹派也随之解散。“国粹”一词, 来源于日本, 国内最早提到这个词的是梁启超:“即如日本当明治初元, 亦以破坏为事, 至近年然后保存国粹之议起, 国粹说在今日固大善, 然使二十年前而昌之, 则民智终不可得开而已。”国粹的最核心内容就是“民族文化”。国粹派以“研究国学, 保存国粹”为宗旨, 主要代表人物有章炳麟、邓实、刘师培、黄节、黄侃、陈去病、马叙伦等, 他们通过《国粹学报》和《政艺通报》两份刊物来发表作品, 阐明观点。

《青鹤》虽然比国粹派晚出现二十余年, 但它与国粹派的渊源颇深, 通过二者的异同比较便可见端倪。

一、《青鹤》与国粹派的相同之处

1. 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相似。

两者都产生于国家动荡不安, 西学东渐日趋激烈,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国粹派诞生之时, 在政治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国内革命力量兴起, 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文化上科举制度已然废止, 西方学说大量涌入, 西方的教育制度开始取代中国的传统教育, 国学地位急剧下降。针对晚清的民族文化危机, 王韬曾说:“世变至此极矣, 中国三千年以来所守之典章法度, 至此而几将播荡澌灭, 可不惧哉。”而《青鹤》更是诞生于一个“乱益亟、政益棼、财益绌、学益荒”的时代, “晨离校而夕入仕者, 暮纳贿而朝居官者, 则倾以往之法度礼制, 不审其当否, 一言蔽之曰是不可一日存也, 毁弃殆尽而后快”。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一片混乱, 传统文化更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被打压得一蹶不振。

2. 两者有着相同的宗旨和目的。

两者的宗旨都是为了保护和发扬国学:“青鹤独于举世不为之秋, 异说昌披之会, 思于国学稍存一线生机”, “内容主要成分将为国学谋硕果之存”, 而从“国粹派”这个名字, 已经可以看出它在外来文化的强大压力下, 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用心。“国粹者, 一国之精神所寄也。其为学, 本之历史, 因乎政俗, 齐乎人心之所同, 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马叙伦认为:“国有学而不能明, 而转掇拾异域之学, 使代统而为尸, 此其罪俦于卖国。”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国粹派确立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国、救国, 在这一点上《青鹤》和国粹派也是一致的, 在《青鹤出世之微旨》中陈灨一写道:“或曰国垂危矣, 国将亡矣, 亡于外患耶, 亡于内乱耶, 不然, 大谬不然, 外患讵足亡国?内乱更安得亡国?国而亡者, 学之不讲耳。”他认为:“治乱盛衰之迹, 当于学术观之也。”国粹派也认识到:“欲谋保国, 必先保学”, “国粹存, 则其国存;国粹亡, 则其国亡”。两者都认为中国近代所面临的问题, 根源在于传统文化遭到了破坏, 而文化的严重危机最终将导致国家的覆灭, 欲救国必须先救学, 基于相同的认识, 两者便拥有了相同的宗旨和目的。

3. 两者都反对全盘西化, 都有着复古主义主张。

小到一个民族大到一个国家, 要立足于世界之上, 学习先进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学习别人的同时, 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文化, 否则“邯郸学步”的故事便是前车之鉴。清末的西化风气已经非常严重, 西方列强在中国办学堂, 竟使山西等地学子“专崇欧语, 几有不识汉文者”。为了抵制“全盘西化”, 国粹派高举国学旗帜, 奋起反击:“不自主其国, 而奴隶于人之国, 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 而奴隶于人之学, 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 奴于东西之学, 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 于是瞻天与火, 类族辨物, 创为《国粹学报》, 以告海内。”到了30年代, 西化风气更盛, 《青鹤》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男子交际以互道国语为耻, 妇人衣衫以模仿欧俗为高, 欣然号于众曰, 此西洋化也, 此又西洋化。”对于这种“一旦倾覆数千年来之学术, 举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一扫而尽”的现象, 陈灨一愤然表示:“吾殊未见其可也。”

国粹派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迪, 认为“今日欧洲文明, 由中世纪倡古学之复兴”, 于是提出“复兴古学”的主张, 章太炎曾说:“彼意大利中兴, 且以文学复古为之前导, 汉学亦然, 基于种族, 因有益无损已。”《国粹学报》总纂邓实认为:“吾人今日对于祖国之责任, 唯当研求古学, 刷垢磨光, 钩玄提要, 以发见种种之新事理, 而大增吾神州古代文学之声价……安见欧洲古学复兴于十五世纪, 而亚洲古学不复兴于二十世纪也。”黄节也有相似的主张:“举东西诸国之学以为客观, 而吾为主观以研究之, 期光复吾巴克之族, 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学。”在国粹派看来, “诸子之书其所含之义理, 于西人心理、伦理、名学、社会、历史、政法, 一切声光化电之学, 无所不包”, 西方的所有文化、科学都包含在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之中, 既然欧洲能通过文艺复兴走上富强, 那中国只要能进行“诸子学复兴”, 就必然能使中华民族重新振兴起来。《青鹤》主张复古明显带有“西学东源”的思想:“吾国文字发轫于仓颉, 艺术则轩辕氏制作为多。其后代有所闻如古之磁石即今之电流;火药即弹料, 发明自我使, 传至西方而研究改良;候风地动仪西人演进而成观象台、风雨表、寒暑表;木牛流马迄今盛称诸葛亮之奇才, 当为今日制造各式奇巧车轮之嚆矢。列邦之强以机械胜, 而明代已有人撰奇器图说, 所述转重取水凡三十九图。”被国粹派认为的诸子学包容西方学说更甚一步, 直接认为西学来自于东方。对于文艺复兴, 陈灨一也是十分赞赏:“往者希腊之学术既亡, 而亚剌伯人犹知好古敏求, 卒造复兴之业。”在他的思想里, 既然“西方图书馆累累汉书, 东邻积学家人人求古”, 那我们更应该复兴“吾国故有之声明文物”, 万不能“彼皆知重, 我自独轻”做不智之举。

4. 二者的作者群多有相似之处。

首先, 国粹派和《青鹤》的主要作者的教育背景相同, 都受过良好的国学教育, 有着很高的国学造诣。其次, 国粹派刊物《国粹学报》、《政艺通报》与《青鹤》的作者群有所重叠, 国粹派代表人物中的黄侃、刘师培、陈去病都在《青鹤》上有作品发表, 而章太炎发表在《青鹤》上的文章多达十余篇, 黄节更是名列《青鹤》的“特约撰述”, 有许多文章、诗词发表在《青鹤》之上。最后, 两者的作者群籍贯相似, 主要作者都来自于江浙、广东等东南地区, 有着相同的地缘, 同受东南良好学风的熏陶。

二、国粹派与《青鹤》的不同之处

1. 对待政治的态度不同。

国粹派本身就是一支政治力量, 他们宏扬“国粹”, 发展民族精神的直接目的, 就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作为清末革命力量的一支, 章炳麟、刘师培、黄节等, 都是反对满族统治的民族主义者, 1906年章太炎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公开表示:“用国粹鼓动种姓, 增进爱国的热肠。”想要通过国粹来激发爱国反满情绪, 进而推翻清朝统治。当时的激进青年“受章氏之感动, 激于种族之观念, 皆归于民族旗帜下, 风起云涌, 各自发行杂志, 宜传种族学说, 以为革命之武器”, 章太炎本人为了革命更是曾七次被捕, 三度入狱, 由此可见国粹派政治色彩浓厚。《青鹤》恰好与国粹派相反, 在刊物第一期的《青鹤别叙》上, 汤斐予就阐明:“青鹤非政治刊物也。”虽然也办了两卷的论评, 但多是对经济、文化方面的评论, 极少涉及政治时局, 到了第三卷起更是取消了论评, 缄口不言。谈到政治, 陈灨一认为:“本志之刊自初及今于政治绝未置一词, 非不欲言也, 不能言也。诚以政治非其范围, 即同人偶有所见而缄默自守, 不吐为佳。”

2. 在对待西学的态度上有所不同。

尽管《青鹤》与国粹派都反对全盘西化, 但是对待西学的态度却不尽相同。国粹派本身就与西学有割扯不断的关系, 诚如朱维铮所说:“《国粹学报》的名实并不相符。岂止‘国粹’一辞是从日本输入的, 就是它存在七年间贯串八十二期的一个基调, 所谓中国文化西来说, 也属于舶来品, 从19世纪晚期法国汉学家拉库伯里那里贩来的。”国粹派对于西学并不完全反对, 章太炎认为对于外来文化“不可一概拒绝, 当思开户以欢迎之”, 国粹派主张应该取西学之所长, 籍西学证明中学, 中西文化之间“必有宜于此而不宜于彼, 宜于彼而不宜于此者。知其宜而交通调和之, 知其不宜, 则守其所自有之宜, 以求其所未有之宜而保存之, 如是乃可成一特别精神之国家”。而《青鹤》认为西方文化不仅一无是处, 而且危害甚多:“夷考其实, 大抵李戴张冠之状, 削足适履之形, 而变本加厉, 固执成见, 卒不免婢学夫人之诮。其意不过矜奇立异, 好大喜功。其害实足以害人心, 毁风俗, 丧家邦, 举凡祸端皆自此始。”西方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的只有科技“如欧美科学之精进, 足资吾国效治者, 国人宜广为搜集, 译其意义, 尽量灌输”, 因此在对待西学的态度上, 《青鹤》虽然出现在30年代, 但其要比国粹派更为保守。

上一篇:回顾首届设计大赛下一篇:审计权力制约监督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