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案例

2024-10-22

英语教学案例(精选8篇)

英语教学案例 篇1

教学反思案例-[转载]教学反思案例

r>

三、措施

1.训练学生如何审题,把所有容易出现的题目都罗列出来,让他们多思考。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的能力

列出所有的题型,教会他们如何拓展、延伸、使答案既不偏题,又能答到知识点上。

3.理出容易混淆的概念,反复辨别

4.抓住基础知识不动摇,使他们在中考之前基础扎实,思维清晰,遇到各种题型不慌不乱,争取最佳状态,最

优成绩。

教学反思案例三

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对基础考查较多,涉及到教学各个方面, 难度不大, 但紧扣课本, 从反馈看, 学生掌握情况各不相同,这一部分很好地反映了学生的基本功状况, 便于以后教学的针对性。

在阅读方面,学生理解上没有大的困难,但做题时方法需要指导,特别是扣准中心把握主旨一类题。

教学反思

1.由于刚接收这两个班级,在师生磨合上需要些时间,初一至初二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个转变,因此教师开始把重点放在创建师生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上,在经过两个月后已初见成效,师生间沟通也呈良好状态。

2.两个班学生基础都较薄弱,平时不太注意书本,很多人没有养成复习的好习惯,且对基础的字词,课文的默写较轻视,这在平时的听写、测试中有

明显表现,针对这一状况,教师格外注重默写等基本功,但目前为止,成效不十分理想,必须继续强化。

3.要重视笔记,由于是实验班,课堂效率还是较高的,但学生不太重视笔记,或是只抄板书,或是记录零散,回家后更不复习,以至讲过的内容无法掌握,以后需对记好课堂笔记做适当指导,并不定期检查记录及掌握情况。

4.加强阅读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学生现有资源,以课内集体精讲,课外自主练习结合的方式,完成一批优秀阅读的训练,题在精,不贵多,但矛盾是学生课外没时间做语文题。

5.强化作文训练,把这作为以后教学的一个重点,上半学期由于几次征文活动,正常的作文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讲评的机会较少,但通过考前个别指导看,还是很有帮助的。

6.要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以使有些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中途接班的教师,也格外需要

家长的配合。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这个信息渠获取资料、运用资料,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时代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要创新,首先要紧随时代步伐。在学习课文时,学生不仅渴望了解作者,更想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树、那鸟。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堂教学插上了翅膀,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以不断激发。其次,课文课程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及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叶茂,众写欢乐歌唱。作者巴金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颂了这自然景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文本身就有语言形式上的美,并从中

可以展开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并结合生活实践受到没的感染,培养了审美的情趣。这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动物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饱满的情感,培养了发现美、感受美的乐趣。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教学中将学生引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我既是树,你既是鸟,树鸟相互欣赏,形成整体。最后,在课堂中倡导学生充分朗读,自主体会,独立创作,力求体现主动参与,合作互动的教学境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致使学生在读文时读得不够充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没有充分展开,使学生未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

《梅花魂》教学反思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课文主要讲述了身在

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课文通过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为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的哭;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英语教学案例 篇2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中, 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进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 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相应提升。

二、案例描述

(一) 设定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课中涉及的生字, 并能够默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主要识字量为12 个。

2.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确文中的天鹅、大虾和梭鱼都是为了拉动大车而努力, 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 彼此之间按照各自的想法拉车, 所以最终大车“未动分毫”,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 明确教学难点

在学生了解天鹅、大虾和梭鱼都用力拉车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大车最终“未动分毫”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理解团结的重要性。

(三) 教学具体流程

1.课前导入。

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天鹅、大虾、梭鱼的图片, 结合图片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展示三种动物, 看图说一说, 你们认为这三种动物都有什么本领?

生:天鹅可以飞。

生:天鹅、梭鱼和大虾都会游泳。

生:大虾会倒着游泳。

生:天鹅也会在地上跑。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片下板书。)

师:现在在天鹅、大虾和梭鱼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 (齐声) 想!

师:下面让我们将书打到第九课《天鹅、大虾和梭鱼》, 这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就对这篇寓言进行学习。

2.课堂教学。

(1) 认识生字, 设置小组挑战。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 我们首先要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生字学习。

(学生学习生字。)

师:结合拼音, 你们是不是已经对本节课的生字进行了初步认识?

生: (齐声) 是!

师:现在, 老师将本节课的生字按照难度划分了几个等级:一星:读出生字的读音;二星:在教师的提醒下可以组词;三星:能够书写汉字;四星:认识生字中的多音字。星级越高, 难度越大, 哪个小组来进行星级挑战?

(学生踊跃挑战, 小组合作情况较好的学生基本完成四星挑战。)

师:我们要对完成四星挑战的小组提出表扬 (鼓掌) , 没有完成的小组也不要灰心, 相信你们已经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小组合作,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通过合作,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 分析课文, 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师:完成生字学习后, 我们来阅读课文, 下面找四位同学分别读不同的小节, 其他学生思考文章讲了什么故事?读第二小节, 你觉得怎样才算拼命?最后板车为什么“未动分毫”? (教师板书问题的关键词。)

(完成朗读后, 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生:课文讲了天鹅、大虾和梭鱼三个动物一起拉车的故事。

生:我觉得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才算拼命。

生:拼命应该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拉车。

生:三个动物都向不同的方向拉车, 所以车才不动的。

生:它们没有向一个方向拉车, 肯定拉不动车。

……

师:现在你们已经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基本意思, 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刚才合作效果较差的小组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板书三种合作学习方式:分角色朗读、按故事绘画、分角色扮演, 供小组选择。)

师:小组讨论, 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 讨论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进行热烈讨论, 探究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3) 小组学习汇报。

师:首先请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进行小组学习演示, 说说你们的阅读感受。

生 (小组代表) :在阅读中我们小组发现“拼命”“使劲”“钻”“一心想”这些词说明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努力拉车了, 但由于他们“不是一条心”, 所以“白费力气”, 最终导致板车“未动分毫”。

师: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看法, 选择第二种方式的小组怎样理解的呢?

生 (小组代表) :通过绘画, 我们发现天鹅想让车向上走、大虾的动作会让车向后, 而梭鱼向水里游则会导致车向水里, 也就是向下的方向走, 它们三个选择的方向不同, 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下面请选择第三种方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生 (小组代表) :通过表演, 我们发现按照它们的方式, 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拉动车, 力气无法集中, 甚至向后退的力量还会阻止车向前走, 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你们的小组讨论结果都很有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拉动车呢?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经过尝试, 发现只有三个人向着同一个方向拉车才能拉动。)

师:通过演示, 可以发现, 只有你们的方向一致、团结合作, 才能拉动大车, 才能共同克服困难。“人心齐、泰山移”, 同学们,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 在互相帮助中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快快乐乐生活。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解决学习问题, 提升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基础上, 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天鹅、大虾和梭鱼》这一教学案例中,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设置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然后在识字教学、分析课文和学习汇报的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使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 接受团结合作教育, 最终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案例教学中自编案例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 自编案例 案例的选择 案例呈现

案例教学法,从广义上讲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出现的案例,一种案例是教科书中已经存在的案例。这种案例适应的范围很广,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容纳了最一般的地理知识和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各地条件不同、学生基础也不一样,对教科书的案例理解也不同。另一种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编的一些教学案例。这样的案例有着书中原有案例无法取代的好处,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编写,使问题更容易得到处理;另一方面,可以编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要把自编案例的好处发挥到极处,这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第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编写的大方向最好以学生身边的乡土知识为背景。学生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了多年,在衣、食、住、行、吃、玩、语言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在展示案例时,学生感到很真实,很亲切,而不是空洞和无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由近及远地认识遥远、生疏、抽象的事物。

第二,案例材料的搜集

现阶段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材料;或者从一些市志、县志资料中获得;或者从自身的一些经历中总结出的;所要的这些材料不是一朝一夕能收集全的,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或者留意新闻动态。如果只讲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不提及现在,那还是离学生很远,学生还是知之甚少。所以要把握案例的实时性,使案例新颖化,不断的吸引学生去分析、解决他们身边最热门问题。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要时刻留意周围

的信息,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教师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第三,案例的整理

案例必须具有最能反映某一原理、规律的作用和功能。案例的使用,必须能揭示这一原理或规律。搜集到的乡土材料会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个地区的概况、动态。如何把复杂的材料简化,就成了编写案例的一个重点。编写案例要依据教学大纲,要符合课标要求,抓住主体,不能离题太远。这样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的分析材料,把与教学有关的材料留下。尤其是一些符合教学内容并且是一些实时情况的材料要留下,使案例具有实时性。

有用的材料收集起来后,还要用一些精炼的语言把选好的材料整理出来。这个工作量是比较大的,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的材料呈现出来,既能完成课堂任务,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案例问题的创设

材料整理出来,只是成功案例的一部分,还有的就是案例问题的创设。要编写一个成功的案例,问题的创设要科学、合理、有效,数量要适当。问题要能体现出课标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案例教学中出现很多无效问题,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就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也浪费了教学时间。所以创设的问题尽量不要出现“是不是”“对不对”“是吗”这样的选择性问题。

第五,案例的呈现

自编案例呈现要完整。这一点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事件,前后相连,情节完整,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若将案例分片段来呈现,就不能称为案例教学了,可以叫“印证教学”了,也就是用各种例子来证明某一结论是正确的。同时,学生也不能从整体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得出的结论只是片面的,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自编案例呈现时要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尤其是地理教学中,案例呈现时,如果只是一味的用文字的形式出现,学生看也看累了,所以适当的加些图片、声音,这样学生在把握整体材料时就不会感觉到很疲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奋点。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光瑞.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案例教学[J].地理教育.2008,1

3.江静华.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初探[J].地理教育.2008,1

4.周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与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5

英语教学案例 篇4

一、案例背景

众所周知,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一直、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的教学过做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 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是直接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坏之差。 承认学生多元智能的存在,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就不能仅凭单一的纸笔测验,也不是为了衡量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应该以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为学生提供有意的反馈,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

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观要求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正确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恰当地运用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多种教育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实行多主体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与参与等等。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左右,现行的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焦点还是集中在“纸笔测验”的分数上。我认为,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 我从的第一学期开始就在我所执教的高二(7)班进行了以下要介绍的以形成性评价理念为指导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实践,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效果并不很好。这个学期,我在吸取了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方式的完善和改进,在我执教的高二(1)班继续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验,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描述

The British Isles是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Unit5)的一篇课文,是高二上册的中间单元,在全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对学生理解和感悟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点单元。本单元的中心话题 The British Isles围绕英国文化状况展开。我首先让学生按学习合作小组布置预习任务,搜索有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以及爱尔烂共和国的信息,制作英国个地区的文化课件,让学生共享信息资源,学会合作;然后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大脑热起来教材;再以“看地图,说地图”为切入点展开听力、对话、阅读、协作和综合运用,学会方位概念的正确运用;然后通过对课文整体结构和主要信息的挖深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英国的文化和课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信息;接着通过“英国的地理、气候、历史、资源、及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生活习惯等”内容的分段学习,使学生先整体后局部地完整理解英国的文化;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学以致用,在BBS上自由发表小组和个人的观点,在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感悟英国文化,感受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接受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发展全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国际视野。最后让学生比较中国和英国在文化领域的差异和共性,进一步拓展语言运用的能力。

由于我第二年执教高二英语新教材,虽然已经很少受老教材和老教法的干扰和影响,但我觉得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改变自己十几年长期形成的旧的教学观念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开课前,我主要通过学习新《高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和温州市高中英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班有关教学案例撰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介绍,从理论上提高认识;我还积极参加了温州市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班的学习和培训,我撰写的一篇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获得了市二等奖,还在《教育信息技术》第12期上发表,这也多少增强了我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的实验课的信心。通过对于教材的研究,我初步定下了本的教学主题和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我的形成性评价实验课评价学生阅读课学习成效的三种评价方法主要是:

1、日常即时性评价: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评价;

2、总结性测验:评价学生对单元阅读课文、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记忆和理解;

③表现性评价:主要以“英语学习档案袋”为载体,通过记录内容评价学生的行为和作品,综合评价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由于高中学生面临较多的学习任务,不能将学习成效评价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负担,因此在英语学习档案袋评价上主要采取个人和英语合作学习小组档案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和英语合作学习小组档案袋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类、课堂表现类、研究性学习类以及反思性学习类等。

(一)、教学前评价:

※ 教学前的学习任务:

1.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找出并识记描述有关英国文化的新词汇,学会音、形、义相结合尝试识记生词。

2. 要求学生通过看课后的注释,查阅英英字典,理解下列文中出现的难句:

1) With Great Britain for many years now,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movement to make the most of its cultural diversity-to see it as really is: a nation of different countries held together by a common language and culture.

2) The British Isles are a group of islands that lies off the west coast of Europe.

3) Only the northern countries, making up Northern Ireland, are still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4) That most of these are now threatened and may disappear is a serious matter to the people in Britain.

5) They realize that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record and teach them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3.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下列有关英国文化的信息。

1) Where is the United Kingdom

2) What is the Untied Kingdom made up of?

3) What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the British Isles?

4) When is the climate like in different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5) How has the English language been changing in the British Isles?

※ 教学前的评价内容:

1.通过预习,我找出了_______个生词,我共记住了________个生词。

2.通过自主学习,我理解了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 ;

一知半解的句子为___________ ;

无法理解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 _。

3.通过预习课文,我找出了 。

A. 全部问题的答案 B. 大多数问题的答案 C.部分问题的答案 D.找不到

4.通过预习,我认为这篇课文的理解难度为 。

A.难 B.较难 C.易 D.一般

教学前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评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将教学前评价存入个人学习档案袋。

(二)教学中评价

※ 教学中的学习任务: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1. 本篇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英国的象征、历史、地理、气候、语言发展等文化信息,

各组呈现多媒体制作的相关课件。

2、“头脑风暴”,从各方面了解英国不同区域的文化和人文的特点。

3、听读全文,从文章找出这些文化信息,并概括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中心思想。

4、“看地图,说地图” ,学会运用方位概念的表述方式和增强对英国地理特征的了解。

5、细读局部段落,从局部出发理解细节,挖掘文章中隐含文化信息。

6.“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两个外籍教师希望能够组织对温州旅游名胜-雁荡山景区进行旅游。活动要求学生列出包括旅游景点、住宿、交通、饮食等要点的旅游计划,然后选派代表通过网络汇报本小组的推荐旅游计划,并解释这样安排的理由。最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小组的旅游计划最合理,最能充分展示雁荡山景区的特色和风土人情,然后告知外籍教师。

※ 教学中的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并存入个人英语学习档案袋中。

In this lesson, you have learned about the British Isles. How comfortable do you feel doing each of the skills below?

1=Not comfortable 2=Need more practice 3=Comfortable 4=Very Comfortable

Comfortable level

Talk about UK and Ireland 1 2 3 4

Practice expressing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1 2 3 4

Use new word and expressions 1 2 3 4

Write a description of landscape 1 2 3 4

Reflection

I lear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still not sure ab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互评 (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成效如学习情感、策略等)

由推选的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反思,填写下表,并存入小组英语学习档案袋中。

姓名

小组合作工作量

提供信息量

组内活动参与度

组内活动创意

参与活动进步情况

注:以5分制计分,也可以用语言评价。

本阶段的教学评价可以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放在课内进行或是在课外进行。

(三)教学后评价

※ 教学后的学习任务:

1. 要求学生复习课文,掌握阅读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

2. 要求学生复习课文,理解阅读文章。

3. 要求学生理解本篇阅读篇章的发展脉络,写一篇关于本县的旅游城镇的说明文。

4.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世界名城资料(至少3个)。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上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通过交流、共享信息,选择最佳材料进行重组;通过小组讨论,不断完善小组研究性学习成果,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不拘。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应了解写作能力的评价标准。对写作能力的评价可以从单词拼写与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法运用的恰当程度、写作的内容、写作态度、表达的逻辑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下标准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评价应尽量采用描述性语言,以鼓励为主并指出问题。

英文写作能力评价参考表

等级

评价内容 优秀 满意/合格 需再努力

内容 有思想/观点、有情感、有意义/有趣 有一定意义/趣味性,观点不够明确,内容比较平淡 内容平淡,无趣味性

逻辑性 表达清楚,逻辑性强 表达比较清楚,有一定的逻辑性 表达不清楚,缺乏逻辑性

拼写与标点符号 完全正确 有一些错误 很多错误

语法运用 反映当前学习水平,有个别错误 有一些错误,如主谓搭配问题、时态运用问题等,没有完全反映当前学习水平有很多语法错误,如主谓搭配错误率高,时态仅限于现在时

努力程度 超出要求 符合要求 努力不够,有拼凑迹象

创造性 有创造性,表现力强,真实、整洁 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简要、完整、比较整洁 缺乏创造力或计划性,内容不完整,事例不真实

创造性一栏的内容,供教师对学生创造性写作进行评价时参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勇于再造想象。

※ 教学后的评价内容:

1. 非测试性评价

评价学生本篇阅读课文的阅读能力(学生自评)

学生阅读能力评价表

In this text, you learn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itish Isles. How comfortable do you feel when doing each of the following?

1=Not comfortable 2=Need improvement 3=Comfortable 4= Very comfortable

评价内容 学习要求 评价等级

阅读策略 能进行独立的一般性阅读,有效地学会使用英语参考资料,例如网络和英文词典。 4 3 2 1

语言知识的掌握 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汇,能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英国文化的语言结构和有一定新语言现象的片段。 4 3 2 1

语篇能力的评价 能分辨和理解语篇中关于英国文化方面的主要事实,能够辨识介绍国家和地区文化的说明文体裁的逻辑组织结构。 4 3 2 1

语用能力 能理解并欣赏课文中的一般文化信息,并将其在自己的介绍性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得体地运用。 4 3 2 1

2)评价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成果(组评和师评)

主要根据学生研究学习成果的材料组织、编辑美观与否和成果的创新性等进行评价,并存入小组英语学习档案袋中。

2.测试性评价(评价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语言现象的学习成效)

1) 篇章主旨大意理解:

(1)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 C )

A. Britain was once in the charge of the Frenchmen.

B. The UK is made up of three countries.

C. The author delivers som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itish Isles.

D. It’s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y.

2)细节理解

(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Isles of Man ?( D )

A. It lies between Britain and Ireland.

B. It’s run over by the king of UK.

C. The king of England is in charge of it.

D. Both A and C.

(3)How many spoken languages are considered as native languages in the British Isles? ( B ) A.2. B. 8. C.1. D.6.

(4) What languages formed the basic for English?( B )

A. Languages spoken by European people.

B. Languages spoken by people from northern Europe

C. The French language.

D. Gaelic and Irish.

3)推理判断:

(5)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is passage?( A )

A. The UK is made up of 4 countries.

B. The British Isles lies off the west coast of Europe.

C. The culture of the UK is a mixtur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D. The climate of the British Isles is mild with a lot of rain.

评价工具:我觉得这个练习:A:容易 B:一般 C:难 我做对了_______个.准确率为:_______%。

这堂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

earth

三、教学反思

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我们经常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应试味”太浓,但反思到最后,倒昏了自己的头脑。我这堂课基本上围绕着文化(culture)这一主题作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的。希望通过情境的设置,让课堂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僵化的教材还原成活生生的生活,在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设身于这种人文气息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文化的营养,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一步一步感化,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使英语课堂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2、各步骤设计要遵循语言学习本身的特性,要符合语言思维的特点。网络服务于语言学习最关键的仍是教师对文化背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我的备课仍然对于评价的机制理解得不够透彻,对于新生事物的敏感度不够,尤其是对于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学生的档案袋的结合我处理的明显不够,也确实需要学校管理部分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我注意了评价的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但是评价的形式还不够灵活,尤其是终结性评价的比例太小,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过大了些,应该在回家作业的布置中增加终结性的检测练习,便于教师对学生作出公正、全面的评价。

3 、信息技术作为网络资源为英语的学习确实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大面积地接触到课文以外的各种信息资料,英语语言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也因此更加多样并富有动态性,英语的外延不仅包括现实的生活领域,还包括网上虚拟生活中的语言活动,这使我们的英语课程真正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另外,我发现学生不仅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还体现出对新课程改革的极大兴趣和热情;他们更使我对他们在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超强信息技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到既惊讶有震撼。有句话说得好,“后生可畏”!但是,不同学习小组体现出来的能力和效果各不相同, 说明对学习合作小组的成呀之间好需要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发挥好学习合作小组“组内同质, 组间异质”的特点。

4、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科德(Corder,1981)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因此,英语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这节课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全面的,但是部分同学的课堂互动做得不够好,说明还需要在可前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互动的主观能动性。

如今教学评价改革正方兴未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我深知教学评价改革之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求索兮!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学和心理学》

2、国家教育部:《高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英语教学案例 篇5

东明一中岳中博

教学构想

课前预习v学生根据学案明确目标、疏通基础知识、w→课堂展示v课前板演→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w→课堂巩固v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课下作业w

三维目标

㈠、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㈡、能力目标: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基本能背诵课文。②品味烛之武巧妙的游说技巧。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体会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㈠、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㈢、品味烛之武巧妙的游说技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实录

一、导入。(一)“毛遂自荐”成语故事导入。1、抓住机遇,展示自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抓住机会展现精彩。2、有真才实学。“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是对毛遂才华的最好评价,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另一位比毛遂更优秀的人物-----烛之武。(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知识链接:《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二、文本研讨。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4.生结合课文注释、导学案进一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⒌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大意。每组选代表展示,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三、文本赏析。

1.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学生展示本段知识点。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v多媒课件启发w

2.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展示本段知识梳理题: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v多媒课件启发w

⒊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展示本段知识点。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v多媒课件启发w

⒋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四、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学生合作讨论,学生展示)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v多媒课件明确w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五、总结全文,背诵全文。

六、课堂巩固练习。(学生根据课件提示,展示巩固内容,教师展示规范答案)

多媒体展示(一):重点文句翻译练习

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⒋夫晋,何厌之有?

多媒体展示(二):重点文句翻译练习规范答案

⒈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从属于晋国又从属于楚。

⒉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⒊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⒋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多媒体展示(三):重点文段翻译练习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避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多媒体展示(四):重点文段翻译练习规范答案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课堂反思

本节课授课前我参阅了许多有关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博采众长,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力求贯彻“预习--展示--巩固”的创新课堂教学思想,把学案导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高课堂效率。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合作探讨意识明显增强,课堂效率明显提高。由于对这一课堂理念的精髓还没有理解很透彻,教学中明显带有较多传统课堂的痕迹。

自我评价

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较好地完成了课堂的三维目标。学案导学构建了师生交流的共同平台,便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主动思维、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积极探讨,踊跃参与,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迎接挑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英语教学案例 篇6

“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提高教学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就成了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最好的方法。而在我们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怎样把这种教育思想落到实处,例如小学生的主动性从哪里来,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和调控这种主动性等方面,既要有理论的指导,更要有教学实践的支撑。下面就是我针对《面具》这一课展开的对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案例分析。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群头戴色彩鲜艳,各式各样面具的同学伴随着活泼、有趣的音乐声,载歌载舞地来到同学们面前,并向同学们逐一的自我介绍。由此拉开了本堂美术课的序幕。

“大家好,我是小兔子,我有两只长长的耳朵。”一位女生捋着长长的耳朵 蹦蹦跳跳的打招呼。

“我是孙悟空”,另一位同学边说边表演起小猴子抓耳挠腮的伶俐动作,引

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

“大家猜猜我是谁?”又一戴面具者神秘地出现了,同学们稍愣一下,随即小声议论起来:“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应该是牛魔王吧。”“不会是怪物吧!”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老师:“同学们,大家静一静,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为自己制作一个特别的面具,参加化装舞会,你们愿意吗?”(学生们齐声说好)。“那你想作一个怎样形象的面具呢?”

一名男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想制作一个外星人面具。”另一个男生扮机械状说:“我想制作一个机器人面具。”一名女生甜甜地微笑着说:“我想制作一个小猫咪的面具。”其他同学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想象着自己喜欢而又与众不同的面具造型。

老师:“刚才,大家都已经想好了自己的面具造型,那么,怎样来制作呢?”孩子们被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所驱使,都静静地等待老师的讲解示范。

二、直观演示,诱导启发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给了课堂一个良好的开端,老师应引导学生这种积极性,应用到学习内容中去。这时我在实物投影仪器下作示范

1、将纸板对折后剪出自己喜欢的面具造型,再剪下面具中眼睛所在的位置,同时注意在面具的左右两侧留下可穿上橡皮筋的地方。

2、采用对印的方法着色:以中心为轴,在面具左边上完颜色后,就趁湿往右边按压,要注意色彩之间的对比。

3、在面具左右两侧穿上橡皮筋,扎紧。

示范之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在大屏幕上依次显示各种各样的面具,供学生制作时参考。多媒体播放轻音乐,给学生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三、自主参与,大胆创新

学生们为了能够参加化装舞会,都想表现一下自己别出心裁的设计,因此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设计、制作中来,他们神情专注,仔细认真。老师巡视课堂时,发现学生的作品构思奇特,造型新颖,千姿百态。有的制作一只小鸭子在游水的面具,有的制作一个小丑的面具,有的制作一个京剧脸谱的面具,有的制作一个篮球面具……这些面具或令人捧腹,或令人惊讶,充分展示了孩子们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没有受到老师太多的暗示、干扰或束缚,作品带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坦率地说,在这里任何条条框框的东西,都显得单调和苍白。在《面具》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一堂成功、有效的美术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美术课堂应该通过创新思考求进步、求发展,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应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手段,并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呈现课程内容,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地在课堂上提出进行“化装舞会”,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和需求。我通过精心创设情境,控制教学节奏,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对小学生来讲,兴趣是他们认知活动的动力,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基础,当他们对所学的对象有强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时,他们的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创新,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防止因循守旧、千人一面的现象出现。在面具的教学中,我们看到,宽松的课堂气氛及兴趣盎然的目标,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学生们自由、大胆地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认识,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他们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成果和快乐。

4、教学艺术不在于苦口婆心地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不要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引导学生去体验、思考、判断,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展示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想象,表达他们的思想。要懂得,教师并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主体,而应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本,要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以及教学媒体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英语教学案例 篇7

近几年以来,随着全国各个省、市陆续开始实行新课程,对教师进行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成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教育部规定,在各地实施新课程之前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师范类学校的教师也认为,中学在职教师需要培训。各级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也觉得需要参加培训。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师培训的大环境,教师培训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更新作用。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也尝试了很多种培训的方式,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 以课例为载体的方式,反思性的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然而,教师们对新课程培训也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的教师对培训不太满意。在教师培训中,有“五大顽症”,培训专家所讲授的理论比较深奥,教师难以接受,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的各方面内容过多,培训考核、管理不恰当。一次关于市级培训的调查表明教师们对课堂教学对利用课堂教学案例来剖析新课程的理念特别感兴趣。教师既然有对课堂教学案例有需求,我们就应当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因此,作者设计了一次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高中英语教师的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对这次培训进行案例分析。

二、研究问题

(一)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英语教师的效果怎样?

(二)利用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培训,英语教师获得那些方面的收获?

(三)在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教师的过程中,不同的培训环节对教师有何不同的作用?

三、培训案例描述

(一)培训对象

笔者组织培训某地区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师32名,这些教师已经参加过市级的新课程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教材的特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下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基本理解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意识地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对新课程理解的水平和实际教学操作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不同教师之间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参加培训教师30名学历为英语教育专业本科,2名为英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师平均年龄29岁,平均教龄7年。男教师3名,女教师29名。

(二)培训目标

在其他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能够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

(三)培训环节

1.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介绍

上案例课的教师将印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发给受训的每一位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师教学的教案和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师使用的教案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学生学习的学案上列出了学生在课堂上要完成的口头和书面的练习材料。上案例课的教师同时为参加培训教师提示上述内容,只说明上案例中的大致内容,并不说明各项设计的意图,介绍案例的时间为10分钟。参加培训教师提前浏览教学案例的教学方案,为观看教学案例做准备。

2.观看和评价课堂教学案例录像

参加培训教师观看一节45分钟课堂教学案例的录像并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和教师的个人收获表。本次培训活动结束时,参加培训教师将填写好表格上交。

3.教师自由口头评课

培训教师主持评课,引导参加培训教师评课。每个评课的教师都会得到一本教学参考书作为奖品。当参加培训的教师不积极发言时,培训教师提示一些分析课例的角度,如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可以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可以从教师素质的角度等。如果参加培训的教师想要发言,就举手示意。主持教师允许后,参加培训教师说出自己对教学案例的看法。参加培训教师既可以评价教学案例的优点,也可以评价它的缺点或者说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参加培训教师在此期间填写教师个人收获表,具体写出收获的内容。这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是40分钟。有15名教师主动评课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4.上案例课教师讲解案例的设计

上案例课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讲解,说明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安排、平时教学的特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准备课例时遇到的问题、课例录像之前的试讲情况等。上案例课教师还针对前一个活动环节中参加培训教师提出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释,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上案例课教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

5.培训教师整体评价

培训教师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和教师提出的关于案例中的问题,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全面的口头评价与解释,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培训教师整体评价时间为20分钟。

四、数据收集

(一)评价表与问卷

研究者即培训者预先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培训活动收获问卷。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活动的进程中随时填写评价表和需要笔头回答个人收获的问卷,在培训活动结束之前还要再利用15分钟的时间来填写评价表和需要笔头回答个人收获的问卷。

(二)研究者亲自体验

研究者即培训者在培训现场,观察和体验到了当时培训活动的全过程。

五、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既有定量数据分析也有定性数据分析。分析包括参加培训教师填写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和他们在培训活动中的收获这两个大方面。

(一)对教师填写的中学英语课堂评价表的分析

表1中的数字为选择相应项目的教师数量,总人数为32人。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本节课例的认可成度较高,认可度最高的项目是“符合学生实际、教师的专业素质、师生活动的比例”这三项。教师认可度最低的项目是“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但是也有超过一半的教师选择“好”这一程度。通过数据可以确定,参加培训的教师认为这是一节好课。从教师所写的课堂评语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很高。其中一位教师写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以体验、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法,避免了教师直接地讲授语言的规则。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 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反思,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对本课例的评价比较高,在观看和评价课例的过程中,就可以从案例中体会到新课程的理念,体会到新课程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其中一位老师在填写自己的整体收获时写道:“通过自己观看和评价这节课,我更加体会到做到真正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去讲授英语课,复杂语法的讲解,没有母语的帮助,一般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而且,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语言体验、语言探究、语言规律归纳,在情景中应用。语法课不能只是教师在讲授,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二)通过问卷调查参加培训教师的收获

表2中的数字表示的是选择相应项目的教师数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表中所列的方面收获均比较大。教师还对上述问题做回答,说明了自己的具体收获。

1.观看和评价案例后,您对新课程理念的反思与收获如何?

参加培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语法课的过程是学生阅读观察-体验-操练-归纳-应用;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从课文中提取含有语法项目的语句;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要充分;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学生;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研究新课程理念和自己教学实际的结合;在语法课上,教师要适当利用母语和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

2.听上课教师讲解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后,您的收获如何?

参加培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本案例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语法课堂教学的步骤要循序渐进,要借助母语的原因就是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教师在学校备课组内经常交流,充分考虑到了课上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互动,随时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语法教学的落脚点是运用语法进行语言交际,语法就应该和语言实际交流结合在一起;上案例课教师的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课程理念比较快;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再创造;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学习知识,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语法规律,利用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的活动非常实用。

3.听评课(包括参加培训教师评课和培训者评课)交流后,您的收获如何?

从总体上讲,评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的评价到位,既说明它的主要特点也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参加培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获取到了多位老师的有益观点;要想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就要把新课程理念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听其他教师的评课,反思到了自己上课的一些缺点,课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值得借鉴;自己评课和听他人评课帮助教师提高评课的水平,而且能够及时获取别人的经验;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学生运用语言情境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上,教师有时也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当时的反应灵活地调整某些教学环节;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法课要求教师从语言的意义入手,要让学生首先体会含有相应语法结构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再去分析语言的结构;学生大声朗读是促进学生内化语言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中一位教师这样写道:我想到的是,上一节好课并不只是一个人思考的结果,通过交流讨论,教师们更能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发扬优点,这样集思广益我们能够提高教学水平。

4.您觉得这样的教研活动方式的效果如何?

绝大多数参加培训的教师认为这次培训活动的方式很有效。他们的看法包括:教师讨论热烈、思维活跃,把这节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得比较深入,获得了上好一节英语语法课的启示;教师们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能够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反思;上案例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通过评课、交流意见的方式提高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对今后备课有很大启发,共同分享了有效教学的体验。另外,有5名教师将观看教学课例录像与在当场听课比较。他们认为,观看课堂教学案例录像不如在当场听课效果好。主要理由是教师不能观看到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整体表现,体验不到课堂的实际气氛。

六、研究结论

本次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高中英语教师的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绝大部分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培训的效果认可,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培训中的不同方式获得了多方面的收获。通过观看和评价课堂教学案例,每位教师看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化方式,再次体验了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式”;通过听上课教师讲解课堂教学案例设计,教师理解到了上课教师的整体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方式和全过程,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备课有启发;通过听多名教师评课的过程,教师的思维进一步开阔,从更多的角度来分析这节课,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获得了更多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实际课堂教学操作方式。

七、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

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是一个广大教师普遍认可的一种培训的方式,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案例的优势,为教师设计多种分析课堂教学案例的培训环节,如本次培训活动中的观看和评价课堂教学案例录像环节、上课堂教学案例教师的介绍环节、上案例课教师讲解教学设计环节、多名教师口头评课环节等。这些培训环节充分调动教师思维的积极性,让教师在各种培训环节中体验、探究、交流、归纳、总结、提升自己的新课程理念。这样,教师才能将新课程的理念尽可能快地运用于自身的课堂教学实际。其实,这种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教师的方式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致的。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的方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教师才会将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也才会将这种理念自然而然地迁移到他们的课堂教学上。可以说, 现在培训教师的活动方式就是教师将来的教学方式。这样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活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培训中的“五大顽症”,使教师培训活动更有成效,也就促使教师的专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当然,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教师方式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和其他多种培训方式有机地结合。而且,这种方式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严卫林.课改中教师培训的“五大顽症”[J].中国教育学刊,2007,(4)52-54.

[2]郑正林.行动中进行研究研究中实施课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38-41.

[3]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3,(1)9-15.

[4]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3,(2)14-19.

[5]刘学惠.建立以反思性教学为核心的英语教师发展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72-77.

英语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实施案例选取原则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案例或者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思考以掌握基本知识并锻炼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教师与学生有着更多的教学互动,教师调控着案例的讨论,学生积极的思考,不再觉的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老师有成就感同时从学生的回答中,老师也有可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思想政治课既要向学生传播经济、法律、政治等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社会与人生的能力,达到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案例教学法由于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材设计不同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经验,从而使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提升直面社会生活的本领。让大学生在轻松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心悦诚服的接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

一、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案例教学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的一步。当然选择合适的案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老师要备好大纲与教材,也就是依据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找到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其次要备好学生,也就是知晓所要教授的对象有什么特点,比如说他们是理工科的学生还是文科生,他们在生活中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等。最后,老师还要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要善于探索它们与所教授内容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观察生活,注意通过电视媒体、书报、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抽象、概括,为形成教学案例做好准备。

2利用案例教学设计、展现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境”

如果就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本身而言,在过去的传统认识中,往往是把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与实践对立起来,理论讲授是不可能体现出“实践性”的,甚至把理论讲授等同于“填鸭式”教学。如果说这种思维对于大学中的某些学科有合理性的话,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来说就不可这样,也不能这样。因为就高校思想政治课而言,无论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还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对相关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知识的重复性传授已经没有必要。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尽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行为实践。

所以就课堂“理论”教学而言,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理论”动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出教育“实践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味“理论”,接受“理论”。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课堂理论教学,也应该而且可以体现出“实践性”。当然,这种“实践性”主要是一种“具体实践性”,即教师的“理论”传授应当直接着眼于学生在内化一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合目的性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课堂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更多地是指向“实践理念”层次上的,也就是在学生怎样“行为”的方案、规划层面上的实践性,或者说是一种达到“知行合一”的可能性。那么,在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中,如何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实践情境”还原的效果如何。所谓“实践情境”,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述(这种讲述不仅局限于语言,还包括图片、视频、声音等任何有助于情境创设的手段),向学生再现一种“事件”情境,让他“身入其中”,从而了解知识、反思、模拟行为选择,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践情境”成功形成的重要

标志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走入事件中或创设的氛围中,并积极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形成共鸣性的认识。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学生会主动接受“知识”,形成对未来“行为实践”的初步方案、计划,或者对这种方案、计划能够保持持久的“实践”动力。

3案例教学的课后总结

教育者在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教育者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一般都会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直观印象或者反思,比如整个“教学情境”效果如何,学生围绕哪些问题产生了共鸣,对哪些问题还存在着困惑,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展现还需怎样的完善(案例教学的切入角度是否具有足够吸引力、多媒体素材展现的顺序是不是最优、语言表达是不是足够简洁明了、提问的时机是否合适、设计的问题能否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等),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否如课前所预想,教材内容是否有需要更新的地方,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思维能力在哪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等。当然能产生这样的印象或者反思和“实践情境”式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是那种“填鸭式”教学,把学生作为一种知识接受的“客体”,教育者可能很难产生这些印象或者进行这种反思。而这种反思如果进行及时的总结与提升,就会有助于教育者“教”之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知行合一”可能性的进一步提高。

二、案例选择原则探析

1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一方面是指选择的案例能够囊括所教授知识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学生的實际情况,他们在高中阶段是学理科的还是学文科的,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角度或者深度存在哪些差异。比如在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发现理工科学生关注点与文科生有一定的不同。理工科学生更多关注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而文科生则更多关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如何提出的,为什么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我就设计了一个案例,我列举了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的一些提法(1936年斯大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1961年赫鲁晓夫:20年建成共产主义;1967年勃列日涅夫: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安德罗波夫:漫长发达社会主义的起点;1986年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让学生来感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背景。然后我就开始向学生提问,这些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看法有什么特点,然后让他们回顾以前所学的历史,思考这些提法与当时的苏联社会现实是否相符,最后回到引用案例的目的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所需的时间是漫长还是短暂等。这样从学生理解问题的角度去设计案例就能够很好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简约性

一节课也就是五十分钟左右,为了把知识更好的、更快的传授给学生就要使课堂教学言简意赅。而在案例教学中要做到言简意赅,首先必须使案例简约。教师平时收集的案例可能很多,有的案例可能信息量也很大,这就需要对案例进行加工、化约,去除次要的信息。只要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切合所学知识点,案例是越简约越好。如果案例的呈现让学生听、看了半天不知所以然,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继而也就无法继续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比如在讲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者间的关系,我就向学生呈现了一个案例:在纯粹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如何来给甲、乙、丙三人分好、中、差三套房子。这个案例最初设计的时候当然需要很多的相关信息(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怎么生活的,资源怎么配置的,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了人们怎么生活的,资源怎么配置的,而且无论是以前的计划经济与现在的市场经济都不是纯粹的),这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化约、去除次要的东西。当学生看到这个案例后,很感兴趣纷纷举手提出资源配置的方案,然后我就引导他们去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缺点与市场经济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纯粹的计划与市场经济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我们实行的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计划。

3现实性

渴望了解社会,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倾向。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就要多联系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能够亲切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老师自己要做个有心人,首先要善于运用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去思考社会现实生活。超女、周杰伦、油荒、禽流感、中秋节与书本知识有什么联系呢,这就需要老师对这些案例进行加工、思考。比如在讲到思想路线中的“注重调查研究”这一内容时,我没有过多的讲理论,而是首先问他们知道不知道周杰伦是谁,知道不知道“拇指一族”是什么意思。由于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他们立刻就很感兴趣。然后我就接着问,移动公司推出的“动感地带”为什么找周杰伦做广告,然后启发他们进行思考,让他们理解注重调查研究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在讲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重要性时,我就举了在广州市经常可以见到的“天福茗茶”的例子,首先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讲了它的董事长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一项内容(清洗马桶,干净程度达到自己吃的食物可以在馬桶里炒着吃),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当然像禽流感与鸡蛋价格的关系、中秋节与月饼价格的关系、油荒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等等这些案例的设计都可以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案例设计要体现出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以观。当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有一些知识性内容的传授。为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觉得即使在进行知识性内容的传授时,也可以通过案例的设计体现出一些思想教育课的特点。比如说在前面提到的“移动公司推出的‘动感地带’为什么找周杰伦做广告”这一案例,主要目的是为了讲授实事求是这个知识点,但是在设计这一案例时,老师应该注意到当前的追星对年轻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在设计这一案例时就可以把“理性地看待自己喜欢的明星”这一内容加进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提出,对学生进行教育。再比如说在讲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问题时,在设计“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巨大改善”这一案例时,可以把“合理的使用电脑、不要沉迷于游戏”这一内容加进去,从而适时地对大学生施以教育影响。当然这样的教育要少而精,能够切中问题的要害,它应该成为知识性教学过程侧面的点睛之笔。

5创新性

案例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教育者不应把备课内容一成不变地反复使用。教学过程本身就孕育着创新的元素,教育对象的改变、情境的改变都会使教育者产生新的思想闪光点。教育者在课后要及时反思案例教学的过程还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总结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不断进行案例的创新。

在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尊重个人利益与价值、寻求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伦理诉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与接受。单一中心,绝对控制的计划经济时代已渐渐远去,在某种程度上与这种时代相适应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高校学生的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越来越活跃,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再用以前的“主体——客体”模式已越来越难完成自己的育人任务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主体——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法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它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关新案例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5(12):47

上一篇:寝室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学历查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