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思考

2024-06-06

法社会学思考(共8篇)

法社会学思考 篇1

法社会学案例思考

一、马克斯.韦伯关于四种“理想类型”的法律

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相互推动的,正是社会变迁不断推进着法律的现代化发展。德国著名的法社会学家M.韦伯通过“形式”与“理性”两个核心概念,建构了法律发展进程中的四种“理想类型”的法律运行模式,即:实质非理性、形式非理性、实质理性、形式理性。以下是法律的四种“理想类型”的具体案例(事例):

1.实质非理性

例子:所罗门国王的非形式非理性判决:圣经上记载了所罗门国王的一个判例:两个妇女都分别声称一男孩是她们各自的儿子,却都无法证明,所罗门也无法确定。他宣称既然双方的声称都具有可信性,那么就将此男孩劈为两半,每人一半。结果其中一个女人说,“把孩子给她吧!”,而另一女人说:“对,一人一半”。这时所罗门国王说,把孩子给放弃孩子的那个妇女吧,因为她的放弃行为本身就证明了她是孩子的真正母亲。

分析:没有人知道国王运用的是什么规则,以及为什么运用之。只知道结果是非常合理、公道的。(没有人知道其规则和推理)

2.形式非理性

例子:判案有严格程式,但结果不可预测;历史上各种伴随隆重仪式的神明裁判(ordeal;judicium dei)如水神判、火神判;直到后来用陪审制度取而代之,“民之声”取代“神之声”。

分析:有规则,但推理过程没办法预测。3.实质理性

例子:依据宗教的、政治的、道德的规则进行裁决;如伊斯兰教依据古兰经等神的启示来定案。

分析:推理过程是理性的。但规则是不明确的,或只是一些道德的规则和政治原则。法律的原则变得模糊不清了。换言之,法律规则不是明确的,确定的。

4.形式理性

例子:美国最高法院于1931年复审了一件驾驶飞机穿越州界的上诉案。美国立法中当时有禁止驾驶带引擎的运输工具穿越州界的法律,上诉人因驾驶飞机而依照此法律被判有罪。上诉后,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上诉人无罪,因为该法(1919年通过)在枚举运输工具时并未提到飞机。该审判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是形式的;根据法定条文按逻辑推理判决,是理性的。

分析:有固定的规则,推理过程也很明确。但结论未必是合理的。1.结合上述四个案例(事例),谈谈韦伯关于法律的四种理想类型的分类具有什么样的法社会学意义?试比较这种四种“理想类型”的法律运行模式,指出其各自具有什么优劣? 2.韦伯认为,形式理性的法律制度是现代资本主义法的特征,因而,“形式理性” 便构成了法律现代化的标准,你认为韦伯这一观点正确否?为什么?你认为法律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呢?

法社会学思考 篇2

一、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 本身就是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 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是对其在法律方面的积极回应

社会是法的基础;如果相反, 以法为社会为基础, 那么, 实质上就可能强迫社会接受那些已经被这一社会生活条件及物质生产本身宣判无效的法律, 把法律看成了永恒不变的东西。新的法律不可能产生于旧的社会基础之上, 旧的法律也不可能长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生存和延续。马克思说:“但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 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资意横行。”……这一法典一旦不再适应社会关系, 它就会变成一叠不值钱的废纸。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刑诉法的修改, 正是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 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形势需求, 对社会现实在法律层面的积极回应。

(二) 是社会冲突的法律回应, 也是法的价值冲突积极寻求平衡和整合的结果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由于矛盾纠纷大量凸显, 利益纷争复杂, 呈现出利益格局的多元化, 而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价值目标的多元化, 人类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法的价值冲突变得更为常见和复杂。在自由和秩序之间、公平和效率之间就时常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张力。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 为了更有效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将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在证据问题上改变“口供为王”, 杜绝刑讯逼供, 可以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但可能对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办案带来一定难度, 可能会降低办案效率, 提高办案质量。同样, 给予证人特殊保护, 可以使证人避免高风险代价而失语, 维护司法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总则, 平衡公权私权, 体现了对人的权利更加重视, 更保护了人的自由。

为了把法的价值冲突控制在法律秩序允许的范围内, 为了降低冲突的频率和强度, 就需要在价值冲突的基础上进行法的价值整合, 而刑诉法的修正, 正是通过对话、沟通和大量调研基础上的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 从而在维护法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进行法益权衡, 通过立法形式整合的结果。

(三) 是社会力量对比状况的表征

社会力量的对比状况决定着法的产生, 更为重要的是法又是社会内部分化的产物。所谓内部分化, 是指在一个原先是单纯的、一体性的社会内部, 分化出若干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甚至对立的不同的社会派别, 这些不同的社会派别也就是一些不同的社会力量。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正是在新形势下, 对于当事人、包括律师在内的诉讼代理人和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之间重新进行权利义务的分配,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也进行内部分化, 调整了权力范围。

社会力量的消长牵引着法的变革。美国法学家L.M.弗雷德曼指出:“任何形式的法律社会理论都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活的法律, 从任何时刻的断面图上来观察, 都显示出真正对法律制度施加压力的社会势力的印记。每个新的法律行为起源于并反映努力产生、阻碍或改变该行为的社会势力。当力量对比推向改变, 改变就发生了。当他不推向改变时, 制度保持原状。”

(四) 是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博弈

在迈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 无论是代表国家的公权力, 还是代表公民的私权利, 二者始终处于一种既适应又相冲突, 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从历史发展的现实看, 公权力始终处于强盛的、支配的地位, 而私权利大多处于弱小的、被支配的地位。如果把国家公权力比作一头彪悍的公牛, 把公民私权利比作斗牛士的话, 为了防止公权力随意践踏侵犯私权利, 防止它发疯、发飙、发情,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可以说是在千呼万唤中应运而生, 也修成正果。在修正案中, “不通知家属”受到严格限制, 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侦查机关的权力, 最大限度平衡“通知家属”与“侦查需要”间的矛盾, 防止刑讯逼供等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促使其依法行政。

我们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两个法治原则:对公权力, 法无明文规定 (授权) , 不得行之;对私权, 法无明文禁止 (限制) , 不得惩之。这样才能体现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在博弈中保持平衡。

二、结语

透视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 我们看到的是我国法治事业和人权事业的巨大进步, 这不仅是法律人呼吁和国际潮流推动的共同结果, 更是千千万万个民众牺牲与争取的结果。我国缺乏民主与法治的传统, 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的法治正在不断前进着。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就是在动态的运行过程中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和滥用, 从而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使。对于刑事诉讼法, 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守法, 只有国家首先守法, 才能为公民守法树立起榜样, 从而树立起对法律的信赖感和崇敬感, 从而树立法治的信心。只有公民对法治有了信仰, 我国的法治才有希望。

摘要:继1996年之后《刑事诉讼法》的这次大修, 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本文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对《刑事诉讼法》修改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四个结论:本身就是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 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是对其在法律方面的积极回应;是社会冲突的法律回应, 也是法的价值冲突积极寻求平衡和整合的结果;是社会力量对比状况的表征;是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博弈。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法社会学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作翔.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3]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胡平仁.法律社会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法社会学思考 篇3

在合同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上,基于契约自由的观念,意思自治原则在各国的立法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这种观点随着商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受到限制。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社会地位不平等,就有可能造成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所选择的准据法未必符合公平原则。在雇佣合同中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研究。

传统法律规定抽象人格,对一切法律关系主体作抽象地对待,于是在其业主与劳动者的法律关系中,造成了经济地位上的强者对经济地位上的弱者在实质上的支配。劳动者(雇员)受聘往往通过劳动合同来实现,雇主往往会在格式化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适用某一国的有利于雇主的法律,从而使得雇主的某些责任得到预先排除或者减轻。为了纠正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体现法律对弱者的人文关怀,有关保护劳动(雇员)的立法,往往采取倾斜保护政策。就保护弱者而言,有关保护劳动者(雇员)的立法以一种特殊的标准衡量当事人的地位,这种特殊的标准源于对社会弱者的身份认定。1996年列支敦士登《列支敦士登国际私法》第48条、1998年突尼斯《突尼斯国际私法法典》第67条都是保护劳动者的规定。从各国法律的规定来看,首先,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不允许剥夺劳动者(雇员)由法律所提供的强制性保护;其次,在无法律选择的情况下,一般适用雇员惯常工作地法,以有利于雇员。

二、涉外劳动雇佣合同准据法的法社会学考察

法社会学的出现是20世纪西方最重大的事件和最突出的成就。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我们所进行的法律冲突研究都是在法律实证主义理论或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但任何一种法律冲突,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冲突。拓宽解决法律冲突的思路,寻求解决法冲突的新方法,并进而从终极意义上消除法律冲突,法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它要求我们运用法社会学的理论或方法,从政治、经济、哲学、习俗、传统等多个角度或层次对各国法律冲突的文化背景、形成机制、发展趋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全地考察、调查、分析和论证。

我们对法律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法律规范本身的规定,而应透过这种规范,发现法律制度背后所体现的各个国家不同时期文化差异及其延续下来所蕴含的价值。英国著名学者梅因曾在《古代法》中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法律制度史着眼,表现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过程。然而,19世纪的梅因似乎只是对其先前历史进行了总结,当人们跨入20世纪之后便发现,20世纪法律史的演进似乎是逆梅因命题而上的,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过程。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异常深刻而复杂,简单地说,主要是因为国家权力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以及20世纪人权的发展所致。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形看,这一反向运动过程并不是对梅因命题的否定,而是对梅因命题的修正和完善,其实质是“矫正正义”对“分配正义”的补充和完善。

从“契约到身份”的反向运动同时影响了20世纪各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就法律选择程序而言,是在进行法律选择的同时,尽可能地使法律选择的结果有利于部分特定的法律主体,从而实现保护他们的私法利益的目的,这便是保护性多边冲突规则。无论是在国际私法的管辖权领域,还是在法律选择领域,近几十年来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保护性规则。保护性管辖权规则和保护性多边冲突规则都基于一致的法律原理或实体目的,那就是对特定法律主体提供特别的保护措施,而且两者在很大范围上是相互对应的,保护性多边冲突规则突出了保护特定法律主体私人利益的实体政策和目的。例如对消费者和个人受雇佣者的保护。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便是保护性多边冲突规则对受雇佣者的保护。

法律制定出来要运用于社会中,法律的血脉应当根植于在社会关系中,生命应当依靠流动着的社会生活来滋养,价值应当通过它在社会实际中的运行结果来检验。换句话说,虽然法律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法律的内容则应当来自社会生活,而不是来自某种独立的观念本身。我们知道,作为逻辑上的原则,任何事物都不能自证其身。同样地,法律本身的正当性与可行性也不能由法律观念来自我说明,而应当到社会生活中去检验。纸面上的法一定要运用到现实的社会中,在现实的生活中发现其优劣,之后逐步进行改进。对于国际私法中的涉外雇佣合同的规定也是一样,先是在法律把这部分法律关系进行一定的规定,但是,没有一个人是神,立法者也不例外,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不可能把任何情况都衡量得完美无缺、不可能通晓一切的知识。那种规定运用到社会中,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变数,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在相互交错中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是一种必然。这里的强者与弱者的差别也是其中的一个结果之一,尽管现在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强调一种平等,但是,至少在目前,这种不平等还是存在的。表面看起来,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但是把这个法律用到社会中,受着经济、政治、政策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作用中使立法者发现,平等的立法赋予经济上不平等的人时,根本不能带来平等的公正的结果。所以,立法者为了维护一种真正的平等,他们进行立法的倾向,来实现真正的正义。法律与社会之间的运行逻辑是不适应—基本适应—适应—不适应,依次循环往复。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发现,真正适应社会的规范只能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从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去寻找,而不是根据立法者的愿望去构造,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实际,也才是真正体现公平、正义的良法。国际私法在19世纪形成之际寻求的是一种确定性的价值。这是因为那时,欧洲民族国家正在追求各自法律体系的独立,虽然存在基督教、罗马法和经院主义方法的法律共同体基础,但多元法律体系求“分”不求“合”,冲突正义便成了当时各国国际私法的首要目标。但是,到了20世纪,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整体上趋于平静,国际民商事交流日益活跃,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复活”了法律共同体的观念,在美国这个内部更加紧密的法律共同体内,多元法律体系“求合”更甚于“求分”,因此美国国际私法率先进行了“冲突法革命”,开始追求“实质正义”,而欧洲国际私法也随即走上了“静悄悄的演变”之路。可见,法律的价值目标也不是完全忽视社会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法律也是社会变化的反应,国际私法也是顺应这种趋势,来适时地调整自身的某种不适应社会的成分。在20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时期内,国际私法的灵活性表现得很是明显。在程序与正义的价值中开始注重正义的因素。这在涉外雇佣合同中的立法及各国的实践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所以这种趋势是完全符合国际私法的内在价值及发展趋向的。

三、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和发展

有两种不同的立法方式可用于这方面的对比。通过对比来进行借鉴,用以促进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一种是《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的方式,该法第120条对消费者合同规定“由消费者习惯居所地国家的法律支配”,并且“法律的选择被排除在外”。另一种是奥地利、德国等国家的方式,《联邦德国国际私法》第30条规定,雇用合同中,“当事人所作的法律选择不得剥夺雇员工作地或经营活动地法律的强行规则所赋予雇员的保护。”《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44条规定,“在受雇佣人工作地或惯常居所地法律的强者规定的范围内,对受雇佣人不利的明示法律选择无效。”《关于合同义务法律适用公约》第7条规定,在考虑是否认为与合同有更密切联系的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有效时,应注意此种规定的性质和目的,以及其适用或不适用的后果;公约第5条和第6条还规定了与《联邦德国国际私法》第29条和第30条相似的内容。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合同法律适用领域的立法,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是一致的。但是,我国《民法通则》第145条并没有对雇佣合同规定特殊的法律适用规则。这种做法与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实践不符,不利于对雇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这种状况无疑需要加以改变,为此,在完善与发展我国合同领域法律适用规定的过程中,我们建议将国际雇佣合同与一般合同加以区分,为国际雇佣合同制定特殊的法律适用规则。在一般原则上,可采用有限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然后将受雇佣者的工作地或惯常居所地法作为一种限制性补充。但是,原则性的规定不能僵硬化,在具体的问题上也不能忽视“最密切联系地”之类具有灵活开放性的连接点的作用。

法社会学2018尔雅满分答案 篇4

(一)【单选题】()是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A     A、法律与社会之间关系 B、法律和人口之间关系 C、法律和政治之间关系 D、法律和科学之间关系

【单选题】社会法学在西方法理学的三大流派不包括()。C     A、社会法学派 B、自然法学派 C、传统法学派 D、实证主义法学派

【单选题】法社会学一般不会被称为()。C     A、社会法学 B、法律和社会 C、社会理论学 D、法社会学

【判断题】美国法学会中最大的协会是法律和社会协会。()正确

【判断题】仅有法学将法律现象列为其研究对象。()错误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二)【单选题】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法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是()。B   A、王斌余讨还拖欠工资 B、《宪法》

  C、《秋菊打官司》 D、《状告山杠爷》

【单选题】根据埃尔文的理论,社会学家研究法律制度过程中并不关心()。D     A、创制法的原因 B、法的创制者的行为

C、法的解释、适用、执行及其原因 D、书本上的法

【单选题】根据埃尔文的理论,法学家研究法律制度的特点不包括()。B     A、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具有自己职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B、主要从历史的、哲学的等角度出发 C、目的在于寻找法律结构的逻辑一致性 D、有时也对法律持批判或改革的态度

【判断题】从法律观点出发是法学家意见的特点。()正确

【判断题】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同样的问题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正确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三)【单选题】人们在研究法律现象时存在外在的观点和法律观点是由()提出的。D     A、埃尔文 B、布莱克 C、黑格尔 D、弗里德曼

【单选题】从法律角度看,“内部的人”不包括()。A   A、普通人 B、法官

  C、律师

D、法律制度中的人

【单选题】根据布莱克的理论,()是法学模式的目标。B     A、解释 B、判决 C、通用 D、可变

【判断题】不同文化在处理家庭纠纷问题时的差异是人类学家这类问题时感兴趣的焦点之一。()正确

【判断题】布莱克认为社会学模式关注的焦点不是社会结构而是规则。()错误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四)【单选题】()经常使用国家法和非国家法的二元结构这一概念。()D     A、法社会学家 B、法学家 C、社会学家 D、法人类学家

【单选题】法社会学研究的框架不包括()。A     A、社会的法与非社会的法 B、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

C、政府的规则与非政府的团体规则 D、纸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

【单选题】《野蛮社会的犯罪和习惯》是()的作品。C  A、霍贝尔

   B、鲍斯皮西尔 C、马林诺夫斯基 D、鲍哈纳

【判断题】法律的有限性和法律的受制约性是法社会学研究的主题。()正确

【判断题】民间法等同于习惯法。()错误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五)【单选题】()提出第一类规则和第二类规则的概念。A  A、哈特  B、霍贝尔  C、鲍斯皮西尔  D、鲍哈纳

【单选题】()提出法律是暴力的授权行使。C  A、鲍斯皮西尔  B、赫伯特·哈特  C、霍贝尔  D、鲍哈纳

【单选题】原始法和现代法的共同之处不包括()。D  A、特殊的强制力  B、规则性  C、官吏的权利  D、健全的法律制度

【判断题】正确robriander人服从所谓的“原始法”是因为畏惧法律的制裁。()错误5

【判断题】原始法与现代法有原则的区别,不能用我们现代对法律的理解去衡量原始法律。()正确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六)【单选题】“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的框架着眼点是()。A     A、开化的社会 B、国家

C、未开化的社会 D、社会

【单选题】“政府的法与非政府的法”的框架的着眼点是()。D     A、非政府 B、社会 C、政府 D、现代社会

【单选题】社会控制分工的角度对人类学家法的概念进行了整合是()的观点。B     A、鲍斯皮西尔 B、格里费斯 C、哈特 D、霍贝尔

【判断题】法律和非法律的分界点是暴力的授权行使。()错误

【判断题】法律产生的过程就是习惯的再制度化。()正确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七)【单选题】分辨正义与非正义、善和恶是从()来思考问题的。A

 A、伦理观点  B、经济学观点  C、哲学观点  D、法学观点

【单选题】()提出了私人政府的法这一概念。D  A、哈特  B、图博纳  C、韦伯  D、马考利

【单选题】()认为应该将法律多元主义的观点带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当中。C  A、韦伯  B、哈特  C、图博纳  D、马考利

【判断题】不同领域对于社会的同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正确

【判断题】制定规则、解释规则的一定是公共政府。()错误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八)【单选题】()提出法是可变量,可增加可减少。B  A、霍姆斯  B、布莱克  C、马考利  D、弗兰克

【单选题】()提出法官是凭借感情判决,而非推理。A     A、卢埃林 B、弗兰克 C、马考利 D、霍姆斯

【单选题】影响行为的因素不包括()。A     A、社会舆论 B、当事人之间的交易 C、法律官员的自由裁量 D、法律本身

【判断题】根据马考利的理论,按照效果排列,书本上的法可以分为从来没有执行的法、有时执行而有时又不执行的法、从来都执行的法。()正确

【判断题】全球发等同于民族国家的法和国际法。错误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九)【单选题】西方经典法社会学创始人不包括()。D     A、马克斯·韦伯 B、卡尔·马克思 C、杜尔克姆

D、莱翁·彼得拉日茨基

【单选题】中国习惯法不包括()。B     A、行会习惯法 B、国家法 C、村落习惯法 D、宗族习惯法

【单选题】行动中的法指的是()。C     A、国家的法以外的其他因素 B、国家的规定 C、法的实际运行 D、国家的法

【判断题】中国古代习惯法和国家法共存,构成了一种二元或多元的结构。()正确

【判断题】法律的神圣性决定了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变化。()错误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十)【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三种权威不包括()。B     A、传统型权威 B、政治权威 C、克里斯马型权威 D、合理法律性权威

【单选题】马克斯·韦伯理论的核心问题是()。C     A、资本主义为什么只产生于东方 B、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产生在东方 C、资本主义为什么只产生于西方 D、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产生在西方

【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杜尔克姆的是()。D   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资本主义只发生在西方

C、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D、社会一致性

【判断题】结构功能法社会学是批判的左翼的理论。()错误

【判断题】古代到现代社会一致性的变化主要由社会分工导致。()正确

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十一)【单选题】()开创了冲突论法社会主义。B  A、杜尔克姆  B、马克思  C、恩格斯  D、马克斯·韦伯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着重强调()。C  A、法律与政治  B、经济与政治  C、法律与社会  D、经济与社会

【单选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占主导地位。A  A、马克思主义法学  B、西方主义法学  C、宪法法学  D、英美法法学

【判断题】冲突论发社会主义认为社会和法律建立在共识而非冲突的基础之上的。5

【判断题】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正确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一)错误()

【单选题】法社会学研究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强调()。A  A、法社会学的主观性是无法避免的  B、法社会学的主观性是可以避免的

 C、相关学者普遍认为不能过分依赖所谓的客观的数据和法律指标

 D、相关学者普遍认为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或手段尽量把主观的东西排除在外

【单选题】经验研究方法不包括()。B  A、观察  B、纯理论研究  C、调查的方法  D、历史文献

【单选题】观察的方法包括()。C  A、个人观察和社会观察  B、个人观察和他人观察  C、个人观察和机器观察  D、社会观察和机器观察

【判断题】任何出于研究目的的实验是可以在人的身上进行的。()错误

【判断题】历史主义强调“一分材料一分话,十分材料十分话,没有材料不说话”。()正确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二)【单选题】实验的方法包括()。A  A、实地试验和实验室实验  B、实地试验和抽样试验  C、调查试验和实验室试验  D、调查试验和抽样试验

【单选题】盖洛普民意测验所得的结果和美国总统选举最终结果不符的原因是()。C  A、调查的数量不够  B、没有做一个全面的调查  C、调查的代表性不好  D、统计错误

【单选题】关于抽样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样本需要有代表性  B、抽样需要普遍性  C、抽样样本应有随机性  D、要保证抽样数量

【判断题】虽然人口普查的成本很高,但是其结果的准确率也很高。()正确5

【判断题】个人观察与个人体验有直接的关系。()正确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三)【单选题】()是社会对法律的作用中的因变量。A  A、法律  B、社会与法律  C、社会因素  D、社会成本

【单选题】()是法律对社会的作用中的自变量。D  A、社会与法律  B、社会因素  C、社会成本  D、法律

【单选题】()是法社会学研究的对象。B  A、价值  B、事实  C、规范  D、规定

【判断题】法律现象是一种可变量。()正确

【判断题】在数量方面,法律现象及其相关社会现象是不可变的。()错误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四)【单选题】()的相关系数值在0.5-0.8之间。A  A、显著相关  B、高度相关  C、低度相关  D、不相关

【单选题】()不是按照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划分的。()A  A、正相关  B、不完全相关  C、完全相关  D、不相关

【单选题】()中,代表数量关系的点大体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 A、线性相关  B、非线性相关  C、正相关  D、负相关

A

【判断题】现象之间存在的、反复出现的、确定的数量关系即为相关。()错误

【判断题】现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具体数值是固定的。()错误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五)【单选题】关于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   A、有相关关系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B、有相关关系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存在因果关系一定存在相关关系 D、相关关系是因果关系的基础

【单选题】为了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排除其他变量。D     A、预防的方法 B、增加变量的方法 C、去变量的方法 D、控制的方法

【单选题】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包括()。D     A、相关表 B、相关系数 C、相关图 D、相关指示

【判断题】相关系数是反映两边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综合指标。()正确

【判断题】根据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理论,由“北美冰激凌销量和强奸案数量有很高的相关关系”可以判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错误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六)【单选题】()通常用于表示法律指标。D  A、指标图  B、指标森林  C、指标系数  D、指标树

【单选题】因果关系的确定过程不包括()。B  A、证明存在因果关系后,再证明何为因何为果  B、分辨二者究竟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 C、通过控制排除第三变量  D、确定有相关关系

【单选题】法律指标的特点是()。C  A、抽象性  B、社会性  C、具体性  D、一般化

【判断题】由两个变量是否相关可以直接判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错误5

【判断题】法律指标是一种一般化的社会指标。()正确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七)【单选题】()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D  A、中性指标  B、评价指标  C、否定性指标  D、肯定性指标

【单选题】GDP属于法律指标中的()。A     A、描述指标 B、否定性指标 C、评价指标 D、肯定性指标

【单选题】法律指标在反映社会现象时一般不会()。C     A、注重向人们解释 B、注重向人们说明 C、对法律现实原样照搬 D、使人们产生启发

【判断题】法律指标是质量和数量的结合。()正确

【判断题】描述性指标重点强调单纯的记录。()正确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八)【单选题】伊万在其作品《法律体系-跨国分析》中使用了()法律指标。B     A、8项 B、7项 C、6项 D、5项

【单选题】法律指标恰当性的描述不包括()。B     A、增加客观性 B、增加主观性 C、避免主观性 D、反映社会时要恰当

【单选题】严打中投入的警力、物力属于()。A     A、投入指标 B、非感觉指标 C、产出指标 D、感觉指标

【判断题】客观指标是真实的,主观指标是不真实的。()错误

【判断题】主观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调查对象本人的感觉如何。()正确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九)【单选题】除了()以外,其他三人都是《地中海欧洲与拉丁美洲的法律与社会变迁——比较研究的法律指标和社会指标手册》的作者。B     A、弗里德曼 B、马考利 C、克拉克 D、梅里曼

【单选题】《社会结构和法律》中提出,公司法最核心的是()。A     A、公司章程允许国家、殷东、客户、雇员对公司管理的最小干预程度 B、投资人受到正当程序的保护程度

C、国家促进还是阻碍公司财产的代级转移程度 D、有利于有产阶级超过无产阶级的程度

【单选题】()不是对家庭法的描述。C   A、在家庭暴力方面对孩子和妻子的保护程度 B、对离婚的限制程度

  C、家庭财产受到正当程序的保护程度 D、配偶对家庭财产是否具有平等的权利

【判断题】《社会结构和法律》是伊万的作品之一。()正确

【判断题】根据伊万的作品《法律体系-跨国分析》,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自杀率越低。()错误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十)【单选题】《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2007)》中,表现较差的是()。B     A、人员构成 B、经费与收入 C、职权活动 D、机构设置

【单选题】从全国层次的法律指标和社会指标相关系数来看,()的系数最低。A     A、毕业生率和基尼系数 B、诉讼率和GDP C、立法和城市化 D、律师率和教育

【单选题】广义角度说,我国立法机构不包括()。D    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地方人大 D、法院

【判断题】问题导向是法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特点之一。()正确

【判断题】法律实施机构人员构成包括立法者、法官、警察、律师等。()错误

行动中的刑事法律

(一)【单选题】()认为审判因人而异,反映了治安法官的脾气、个性、教育、处境和个人特点。D  A、图博纳  B、韦伯  C、布莱克  D、弗兰克

【单选题】在法律规定的幅度、范围之内进行自由裁量属于()。B  A、规则的自由裁量  B、规则之内的自由裁量  C、规则之间的自由裁量  D、规则之外的自由裁量

【单选题】()认为法官审判并非是根据规则。C  A、现实主义法学派  B、事实怀疑主义  C、规则怀疑主义  D、歧视理论

【判断题】法官可以自由裁量判刑期的长短。()正确

【判断题】传统的自由主义法学判决公式是:法律规则(R)* 事实(错误)= 判决(D)。()正确

完整版答案,请按照下方提示获取:

方式一: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帮帮ING

方式二:百度:萌面人资料铺

法社会学思考 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法社会学视角对中国东南沿海一个经济组织的日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文在描述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对制度无法得到100%执行的原因进行了实践与理论两方面的探究,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人的理性有限和公司决策者在发展与稳定间首选发展,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法社会学 组织制度 执行情况

关于怎样的法社会学研究范式,才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已有较多学者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讨论。其中,笔者比较赞成邢鸿飞及许根宏 的观点:“当下中国诸多社会问题在法律层面往往集中表现为法律制度在社会现实中的运行问题,那么法律制度运行的实效到底是如何受到影响的,抑或影响我国法律实现的‘社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从而通过客观准确的分析来指导我国法律的设计和运行。”本文通过以案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某个具体制度在组织中的执行情况,以期回答这个问题。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笔者为深入了解某个组织内的制度执行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已工作一年多的E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文献梳理以及重点访谈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E公司系东南沿海城市一家专门为政企单位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它自成立后发展迅速,仅两年时间就从一家小公司发展出四家子公司/关联公司,注册资本也从100万元增加至1400万元。笔者挑选E公司的日报制度进行研究,是因为该制度系员工每日都要实际操作的规则,且由笔者亲自参与制定、监督执行,对相关信息掌握清楚、详实,便于进行研究分析。

二、E公司日报制度执行情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从制度制定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制度的理想执行情况应该是:所有目的都得到实现,每个条款都被100%执行到位,没有任何“打折”。但日报制度即便简单,却依然在执行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达不到100%执行的状态,这让笔者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关于发送形式的.理想与现实——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两难

E公司日报制度规定统一使用内部软件发送日报,目的之一是统一日报发送形式,方便接收者阅读。但由于部门主管需发送部门工作,而软件是按“时间、任务、完成情况”的固定格式设计,无法另行编辑,不利于部门之内还有各类不同性质分组的主管总结发送本部门工作日报。因此,多个部门的主管改变了发送形式。在笔者看来日报形式的改变并不会对其目的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在监督执行过程中,默认了各部门主管的上述日报发送形式,而没有要求其进行更改,总经理也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但其实该类变通,已经与正式颁发的书面制度内容产生差异,该项制度执行情况未达到100%。但若强制要求所有主管采用统一的形式,对一些内部还有分组或者直接兼管几个部门的主管而言的确不太方便,日报制度不仅没有帮助工作反而对其造成负担。二者之间的冲突正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两难之争,在E公司因为过程环节少,过程执行对结果的影响也小 ,程序正义的“牺牲”可以达到实现实体正义的目的。但就大型组织而言,牺牲程序正义最终是否可以真正实现实体正义就有待商榷。

(二)关于发送人员与时间的理想与现实——监督执行人员面对特殊情况时的两难

日报制度是针对公司所有成员制定的,因此原本应该是所有在职人员都要每天按时发送两次日报。但因为E公司处在高速发展期,人员变动较快,时有试用期人员离职现象。另外,有些刚报到的主管级别成员,甫进公司有很多其他事项需要交接、学习,因此对这些新进人员,其上级主管都没有即时安排其执行日报制度。笔者作为制度监督执行者,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尊重各部门主管的安排,但该类情况,并没有在制度上得到体现。因此,笔者在接纳此部分人员的执行情况时,严格来说,其实也是对制度的一种违背。

(三)关于罚则的理想与现实——违背制度后果的衰减效应

E公司日报制度明文规定:“工作日内无故不上报当日工作开展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累计两次不上报当日工作开展情况的,罚值日一次,另扣当月绩效2分/次”。根据E公司的组织结构,从检查执行情况到落实全部处罚措施,至少要经过三个部门:总经理助理负责检查每日日报发送情况,未发送的,总经理助理将即时通知运营部人员予以记录并通报批评,当月超过两次运营部人员将在扣绩效之外通知行政部人员罚值日。经过这几个环节,衰减效应产生了:

首先是检查执行情况阶段的衰减。笔者对一贯遵守得很好没有任何不良记录的人员,有时他们直接口头说“发了”笔者就会略过邮件记录直接记为已发送。另外,笔者的检查方式未形成书面制度,抽查的频率等也未有强制约定,笔者自己决定每周抽查一次,但当事情一多人一忙,有时会一整周都忘记抽查,而变为两周一次。

其次是处罚落实阶段的衰减。运营部每个月记录清单里都有要被批评、被罚值日以及被扣绩效分的人。但是,制度执行几个月之后,笔者未见一次通报批评或罚值日名单。笔者为此访问过运营部人员,他说扣绩效分落实到位了,而其他没有,因为:“我是不想罚别人而已”。

就这样,三项罚则中有两项形同虚设,日报制度的执行情况若要进行打分则还需再降一些。

三、日报制度无法100%执行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对策与建议

“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的超越。理论对实践的超越,更在于它能够把握到实践的‘规律’。”因此,对于E公司日报这种简单的制度,依然不能被100%贯彻落实的原因,除了上面笔者据实记载的各类实际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从理论高度予以找寻、分析最根本的原因,以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一)日报制度无法100%执行的根本原因

1.人的理性有限

反家庭暴力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篇6

国务院法制办昨天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对家庭暴力行为,任何组织和公民有权劝阻、制止,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进行了界定,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所称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

根据相关说明,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调整。

针对家庭暴力的处置,征求意见稿从家庭暴力的发现和报案、公安机关的处置、对受害人的救助、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等环节作了规定。其中,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诉讼的,征求意见稿要求人民法院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住房等方面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征求意见稿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赡养、抚养、收养、继承等民事案件过程中,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包括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再次加害;责令加害人迁出受害人住所;禁止加害人接近受害人;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住所及其他共同所有的不动产进行处分。

在法律责任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害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我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多部法律都有反家庭暴力的内容,22个省份出台了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规。专家认为,此次拟专门制定的反家庭暴力法,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加大反家庭暴力工作力度,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新闻背景]

发达国家的反家暴立法

美国的一些院校的法学院设立“法律诊所”,免费代理贫困妇女儿童进行上诉,许多反家庭暴力组织也可帮助受虐妇女,妇女面对家庭暴力还可到法院申请“民事保护令”。

英国政府设立了“家庭暴力注册簿”,将虐待妻子的人统统记录在案,以帮助警方掌握其家庭暴力犯罪的情况,并帮助新结识的伴侣知晓对方过去的劣迹。

挪威通过一系列法律改革确立了对家庭暴力的无条件司法干预原则,即便受暴妇女撤销了先前的指控,警察和公诉机关也可以向施暴者提起诉讼。

加拿大防治家庭暴力强调以预防为主,医生、教师、社会工作者、精神病专家等都有对家庭虐待现象进行报告的义务,并设立避难所给急于摆脱暴力环境的人士。

专家解析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六大看点

看点1: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发生暴力纳入治安、刑法调整

征求意见稿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

专家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薛宁兰表示,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具有婚姻、血缘、扶养等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的。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说明,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调整。

看点2:发现家暴未报案或将担责

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行为,任何组织和公民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

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年老、残疾、重病等原因无法报案的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未依照上述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专家解读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林建军认为,反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协同参与、系统应对。司法行政机关、居委会、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工青妇组织等因其工作性质和职责,是预防家暴的重要力量。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雪梅表示,对遭受家庭暴力儿童的保护需要设计一套社会和国家主动干预的制度,其中包括,必须明确能与儿童亲密接触的人员的强制报告义务,以及不报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以确保侵害案件及早被干预。

看点3:公安机关可对轻微家暴书面告诫

征求意见稿家庭暴力尚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书面告诫加害人不得再次实施家庭暴力,并将告诫书抄送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妇女联合会。

专家解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律学研究所教授刘莘说,告诫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轻微家庭暴力行为,或不宜直接作出行政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为督促加害人改正而作出的行政指导。江苏等省实行的公安机关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可以为国家立法提供实践参考。

刘莘表示,行政指导虽是软法范畴,但对家庭暴力行为的防治和惩戒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告诫后施害人又有家庭暴力行为的,必要情况下,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处理该案件的酌定从重情节等。

看点4: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破解家庭暴力举证难

征求意见稿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民事案件,应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受害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专家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祁建建说,家庭成员之间出于维护家庭声誉和家庭完整的顾虑,往往不愿意站出来指证,也很少注意保护证据材料。法院应发挥司法能动性,依职权调取、收集、保全相关证据。

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女保健部主任吴久玲说,医疗机构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医疗记录可以作为暴力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证据,是今后受害人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依据。

看点5:受害人可向法院申请家庭“禁止令”

征求意见稿人民法院审理离婚、赡养、抚养、收养、继承等民事案件过程中,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包括: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再次加害;责令加害人迁出受害人住所;禁止加害人接近受害人;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住所及其他共同所有的不动产进行处分。

专家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建国表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受害人,而非惩罚加害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能够防止家庭暴力演变成恶性刑事案件,将事后惩罚变为了事前保护,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具有重要意义。肖建国说,考虑到施暴人对家庭财产的经济控制很可能造成受害人人身安全的隐患,如果要求受害人就家庭财产问题另行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既不经济,也徒增负担,因此保护范围应当扩展到与受害人人身安全相关的财产领域。

看点6:监护人施暴将被撤销监护资格

征求意见稿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依法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但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监护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专家解读薛宁兰表示,监护人向被监护人(例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的,除承担相关民事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还可依法被中止或撤销监护人资格。对此,我国民法通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关于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原则性规定,反家庭暴力法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

法社会学思考 篇7

一、社会转型及弱势群体的内涵

只有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转型以及对弱势群体范围进行合理界定才能更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社会转型的概念应该是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变革。而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体现在多个方面, 笔者认为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表现最突出。首先, 在经济层面上是市场经济为主导,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创造性地提出“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 政治层面上更多地迸发出民主政治的氛围;第三, 文化层面更加具有活力, 文化氛围更加倡导多领域、开放的现代文化形式。社会的变革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社会弱势群体就是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概括。田菩提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指人类社会中创造财富、积聚财富能力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差的人群。”而我们从弱势群体的本质对其进行剖析, 可以发现, 弱势群体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对失衡, 从法律层面上其更是一种法律地位的不对等状态。

弱势群体既然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那么它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 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它是和“正常群体”相对应的;其次, 弱势群体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主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他们基本上没有较高的经济基础。

弱势群体的范畴主要包括: (1) 老人、弱智人群、病残者等; (2) 失业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中, 女工多, 年龄大, 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低, 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 社会特困人口; (4) 进城民工。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 常遭受歧视, 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

这部分人已占我国人口的相当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 这一群体由于生活、就业、医疗、文化、教育、住房、安全保障等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将显得更为突出。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是全社会的责任, 是深化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大局的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

1. 社会特困人口增加, 弱势群体贫困程度加剧, 整体生活艰辛

对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可以用“贫富差距扩大”这一概念来概括。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 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出现一定差距。这种贫富差距的扩大, 不可避免的要导致社会特困人口的大量增加。一般认为, 特困人口主要为“三无” (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无固定生活来源) 人员、没有参加失业保险或不够失业保险条件而生活困难者、城乡低收入的贫困家庭人员等。这些人员收入都很低, 有的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从物质生活上看, 吃、穿、住、行方面都处于窘迫的境地。从教育上看, 受教育水平偏低, 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2. 弱势群体特别是进城民工的社会地位低下

农民工进城加快了城市建设速度, 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发展、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也降低了工业劳动力成本。另外也增加了城市郊区农民的收入, 繁荣了郊区经济, 同时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现象, 增加了农业投入,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金。但是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其实际社会地位要比城市人口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有些用人单位钻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文化素质不高的空子, 肆意践踏民工的合法权利。有的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说用就用, 说不用就不用;有的即使签了合同, 也是尽可能的在合同上做手脚, 以使自己不承担或者少承担违约责任。还有人强制民工超时劳动, 随意克扣、拖欠民工工资等, 这些无疑严重损害了民工的利益。另外, 有些用人单位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不注意对民工人身安全的保障, 致使经常发生民工人身伤亡事故。

(2) 社会地位低下。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们干的是城里最脏最苦最累的活。然而, 他们却得不到城里一些人最起码的理解和尊重。他们轻则被冷嘲热讽, 重则被辱骂踢打。

3. 弱势群体青少年受教育机会减少

越来越高的教育收费, 城镇户口的难以解决, 弱势群体成员的失业, 使他们的孩子中学甚至小学未上完就辍学在家或流落社会, 直接影响了下一代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 弱势群体心态复杂, 群体事件扩大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 也有个体与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而弱势群体由于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地位问题, 相对一般人而言可能具有更大的利益趋同性, 因此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笔者认为, 群体事件 (尤其是弱势群体事件) 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其次, 利益受到侵害是群体事件爆发的直接因素, 而部分政府处理不力、弱势群体法律意识不强等因素间接导致群体事件发生。

三、社会弱势群体成因探析

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 其中既有社会改革进程因素, 亦有弱势群体自身因素, 以及自然因素等等。我们一般认为, 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1. 外部因素

就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外部因素而言, 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⑴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抑或说是改革发展, 改变了我国的面貌, 也引发了导致弱势群体产生、严重化的一些外部原因。

⑵市场竞争激烈, 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企业的倒闭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转轨尤为明显, 很多老牌企业因资金或技术等因素倒闭, 这些企业的倒闭造成了大批职工下岗。下岗工人中不乏专一型技术工人和中老年工人, 这些工人已无法再学习新的技能, 从而成为弱势群体。随着我国现阶段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下岗工人面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⑶世界贸易加深, 农副产品出现过剩。我国21世纪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向世界敞开贸易大门。然而, 我国农业还大多为个体农业经济, 技术水平较低, 生产农产品达不到出口标准。许多长期依赖国家指令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民出现困难, 产生了大批农业过剩劳动力, 其中一些能力较差的人被束缚在土地上, 生活水平低下。

⑷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老年人群日益增多。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众多学者提出要汲取“二次人口红利”。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是不争的事实。老年人口作为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 这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情决定的。

2. 内部因素

社会弱势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仅仅是因为外部因素, 还有其自身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弱势群体形成的内部因素, 如下所示:

⑴思想相对保守。总体而言, 弱势群体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他们或因经济因素, 或因政治因素, 对于新生事物一般持有保守和观望的态度。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从而造成其对于事物持有谨慎的态度。

⑵技能相对缺失。从上文中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为老年人、失业人员等。他们一般对于技能学习转化能力较弱, 对社会市场适应能力弱, 无法满足新型工作岗位对于特殊技能的要求。

四、救助弱势群体的法社会学对策

从上面的讨论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当今社会的转型, 弱势群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影响了社会稳定。加大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和救助便成为了当务之急。对弱势人群的保护不但是稳定社会秩序所必需的, 同时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所应该做的。如果大约占全国总人口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努力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 不管这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有多快, 政治改革的速度有多快, 也很难讲这个社会是一个讲人权的民主的社会。

而目前对于我国弱势群体的救助对策, 大多从政府或法律方面入手。笔者将从法社会学视角, 对救助我国弱势群体提出对策。

1. 从立法的角度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立法为维护我国弱势群体权益的先决条件,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而言还欠成熟。我国于2010年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以立法的形式对弱势群体的权利进行维护。

另外, 在实体法方面, 除《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外, 我国相应的险种和相应配套设施都应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颁布完善、成熟的保障法规日益迫切。关于配套措施, 笔者认为可以立足法社会学,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对于社会保障工作不仅要从立法角度, 更要全社会共下一盘棋, 各级政府在其中要充当社会保障的主持人和维护者, 通过设计一系列体制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其次, 配套设施中需要设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否则将会出现社会保障资金被滥用等状况;最后,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覆盖层面还属少数, 因此扩大社会保障的人群 (尤其是弱势群体) 是当前政府要重视的问题。

2. 从司法角度加大弱势群体的社会权维护

从法社会学角度看, 弱势群体和正常群体相比缺少的是权利, 包括平等权、公平权等等。我们一方面要从司法角度入手, 让社会弱势群体有更大的机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 政府和社会要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平等机会, 这一方面的实现要靠司法。

当然, 笔者认为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要“适度”, 司法维护既要合理又要不侵犯其他人群的利益。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曾经出现过“过度保护”的问题,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差别保护过头, 侵害了其他人的权利, 引起另一种的不平等。笔者更倾向于一种“中庸”和客观的态度, 而这种客观对于司法尤为重要。

3. 加强推行法律的监督体制

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一国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应只包括立法层面, 还应该将法律监督保证纳入其中。对于弱势群体而言, 由于其自身的因素, 其权益更易被侵害, 因此对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监督和对于弱势工人群体权益的维护, 需要设立工会等类似组织进行监督。而且对于站在最前沿的与资方博弈的工会成员, 法律应该有详尽的保护和救济措施;对于损害工会成员利益的资方, 法律要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4. 制定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法规

从法社会学角度看, 制定相关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法规非常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采用“减、免、缓”等方式, 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 形成一系列配套的福利性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刚.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J].求实, 2001 (1) .

[2]卢韦.弱势群体的界定[J].中国改革 (农村版) , 2002 (01) .

法社会学思考 篇8

关键词:语文修辞法 比喻修辞 体育人文社会学 论文创作

引言

语文修辞法是一种应用于文章、作文或者论文等的创作中的语言艺术,它主要通过对语句的修饰和调整以及特定表达形式的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作用和效果。语文修辞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借代、引用、反问、呼告、顶真、互文等,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是比喻修辞手法。

一、比喻修辞的概念和含义

比喻是用于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借助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将一种事物形容成另一种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这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体是指被比喻的事物或者情景等,而喻体则是用来比喻本体的事物或者情景,比喻词则是将本体和喻体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词语。比喻修辞根据其结构中三个部分的不同以及隐现的特征来说,可以将其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四种形式。明喻主要是指在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并且比喻词采用“仿佛、若、像……一样、宛如、犹如、恰似、似”等这类词语。暗喻主要是指本体、喻体都出现,而比喻词采用“是、变成”等这类词语,暗喻还可以分为修饰式暗喻、同位式暗喻、注释式暗喻三种。借喻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会出现,一般都是直接叙述喻体[1]。博喻则是在句子中出现多个喻体,而本体只有一个。比喻修辞用于论文的创作中可以将平淡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深奥的道理能够以浅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更易被人理解。

二、比喻修辞应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写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篇优秀的论文创作不仅需要合理的选题、鲜明的论点、翔实的数据、透彻的分析等,同时还需要在语言中达到通顺流畅、言简意赅且生动形象的文字审美要求。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类科目的理论学习中过分崇尚理论或者思想本身的厚重与广博,而忽略了理论或者思想的表述这种现象广泛存在,并且在这个学科中,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属于自修科目,根本就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目前其论文的写作中还存在较大的随机性、盲目性以及不确定性。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论文写作课程建设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和位置,体育领域也是这样[2]。不少一线教师们开始将论文写作课程的回归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够使其得到重视和改革。虽然有研究显示,我国体育学术论文数量在近10年内有较大的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论文写作困境在不断地显现和扩大。论文的写作素养和写作技巧水平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提高的,它受到工作环境、生活状况、知识结构、学术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属性比较特殊,在其论文的写作中往往具有描述式和评论性的特点,这种形式的论文合理、适时地应用比喻修辞法,对于增强论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比喻修辞在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写作中的运用特性以及作用分析

比喻修辞法应用于论文写作中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道理更加生动、形象、透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容易被人们接受,也能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增添论文的文采,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的体育事业逐步跨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职业体育等各个领域都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本领域内部以及与社会其他领域之间均存在着尖锐的矛盾[3]。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作用机制和理论变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在描述的时候也往往使用大量的文字对其主语进行表述,使论文变得枯燥无味且冗长,通过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委婉地表达和陈述自己的理论和主张,同时还可以对概念化的内容进行化名表示,比如用胡小明的“两条腿”来比喻中国体育理论,这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理论创作中推进实践改良和自我反思。另外,比喻修辞除了具有委婉表达、形象陈述的作用外,还具有辅助论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从论文写作的结构来说,比喻修辞并不是独立的文字板块,而是论文写作框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运用在事态动态发展论点的推演环节中具有辅助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在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写作中运用比喻修辞与其他文学写作或者通俗写作具有一定的区别和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于人文社会学论文中的比喻修辞还具有整体性、导向性、论证性和前瞻性等特点。首先,比喻修辞运用于论文各个段落或者阶段性论证的结尾中应该具有提纲挈领式的概括总结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对论文的阶段性论证、结论以及结语的梳理时,通过恰当的比喻可以起到简化理论线索、升华论证主题以及回顾性总结的效果,使论文的抽象理论陈述更加生动、形象,论证过程也变得跌宕起伏且线条化[3]。其次,比喻修辞运用于论文主题的论述、推理论证、解释说明或者总结描述的时候,可采用以明喻手法为主,暗喻、借喻为辅的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明确论文的具体导向。再次,比喻修辞作为论文文本结构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人文社会学论文中,应该具有形象化的论证推理,充分体现论述推理的特性。最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要求它所提出的理论不仅要关照历史和现实,同时更要在论文的结尾或者结语写作时,选择委婉的表达方式对否定性前瞻陈述进行判断,并对提出正确的论述主题的发展趋势以及适应其发展的路径选择。

四、比喻修辞应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写作中的审美效果分析

比喻修辞法在运用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张力,不受统一的语文标准限制,可以根据理论背景和写作需要作出较大的变动,并且在变动的过程中还能保持其宏观上的“形、意、神”审美要求和审美效果。其中“形”是审美要求的基本内容,它要求在比喻修辞运用时保持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这在形象化比喻中比较常见,比如卢元镇[4]将2001年后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看作是“长考”的理论准备阶段。“意”是审美要求的中级内容,它要求比喻修辞在运用中应保持本体和喻体间内容指向的高度一致性,这在形象化比喻、概括式比喻中比较常见,比如韩丹[5]用“致命内伤”来比喻和概括中国体育人口指标在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任海[6]也用“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来抽象化比喻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奥运契机。“神”是审美要求的高级内容,它要求比喻修辞在运用中应保持本体和喻体在作者主观想象中创造出来的相似性,这主要表现为意蕴上的空灵朦胧,更加倾向于主观上的一种鉴赏。比喻修辞运用到达“神”的阶段,在作品中语言体现与“形”和“意”相比更具有艺术张力,因此更容易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的愉悦。这种比喻修辞在概念性比喻和抽象化比喻中比较常见,比如胡小明[7]用“玩具”功能来比喻竞技运动文化属性的皈依。总的来说,比喻修辞法运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写作中对于话语情境掌握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在写作中要求创作者应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整体性,并强调作者在创作中的追求语言的审美效果和创新发挥,使论文的写作达到起点高、要求高、质量高的目的。

结语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术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学术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作为一个学者,应始终提高自身的修养,保持不急不躁的学术心境,在工作中应秉持笨鸟先飞的学术姿态,在研究中应保持执着认真的学术态度,从被迫写作转变为“我要写作”的状态。而外部环境中也应该注重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激发体育研究者的理论表达欲望。语

参考文献

[1]宗廷虎,李金苓.中国修辞学通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74-75.

[2]陈望道.陈望道语文论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5-87.

[3]张汉良.修辞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上)——一个现代方法论的考察与古代“哲学对话”的实例分析[J].当代修辞学,2011(01):58-59.

[4]宗廷虎.开拓性·交叉性·启示性——《汉语修辞格发展史》序[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106-107.

[5]宗廷虎.论20世纪与时俱进的汉语文言修辞学的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46-47.

[6]李胜梅.读宗廷虎先生《20世纪中國修辞学》——兼论修辞学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J].焦作大学学报,2010(04):96-97.

上一篇:大奇山森林公园下一篇:形容夜晚的优美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