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思考(精选8篇)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思考 篇1
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社会变革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需要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各种各样的人才。面对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人才更成为第一生产力,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主动权。可以说,拥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关系到一个国
家能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而一支高素质的女性人才队伍更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讲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女性成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女性成才是指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与男性同样或高于男性的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妇女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仅离不开妇女的广泛参与,而且离不开女性高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积极参与,重视女性人才的开发利用,造就适应社会形势、适应未来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跨世纪女性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从总体而言,女性成才情况并不比男性差,在某些行业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但管理层越高、专业技术职称越高,女性就越少,尤其是女性参政的比例更偏低。根据联合国议会联盟在国际互联网1月25日公布的数据,中国女人大代表比例在国际上排列的名次从1994年的第12名连续下降到的第24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庭》一书中,极为深刻而又精辟的表达了女性成才与社会进步的天然关系:“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妇女的素质。”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及现代化的程度和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必须以女性素质的提高、女性成才的进程为尺度。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尤需加快女性成才的进程。
影响女性成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进入二十一世纪,女性成才不再是单纯的女性自身问题,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社会客观环境和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成才之路,具体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来源:好范文 http:///)化环境对女性成才的认知偏见等外部因素以及女性在成才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误区等内部因素。
首先是社会性别和评价标准的不平等对女性成才的影响。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家庭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带有性别歧视的文化和传统,“男尊女卑”这种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不仅融进了普通人的头脑,更重要是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而进入社会制度和社会安排之中。人类的性别角色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文化的人工产物。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文明却赐给它的缔造者不同的命运。人们因性别决定社会分工、工作待遇及行为方式,男性总是比女性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掌握更多的权力。这种社会性别歧视尽管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存在方式、表现形式不同,但却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可以是个体的或群体的行为,也可以是社会性的、体制性的国家行为,形成系统的、结构性的歧视。它不仅影响着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评判,而且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女性成才的进程。
第二是多元化市场机制发展对女性成才的影响。解放以来,中国妇女地位在总体上有很大提高,女人能顶半边天,这不仅是主导舆论中的一种呼声,也是一种逐渐实现着的社会现实。进入转型时期,女性享有的社会地位和各种权利的外在保证,在利益驱动的经济社会中逐渐失落,而部分女性群体由于整体素质的相对欠缺,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社会要求就会产生无所适从的迷茫和失落,进而失去自身的目标追求,也就谈不上女性成才了。
第三,缺少自信和较低的成就动机是影响女性成才的内部因素。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时至今日,不少女性对自身的认识还是认同“女人天生不如男”、“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等观念,这种认识带来的结果是自觉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女性自信心不足,在和男性竞争中心理压力大,还有一些女性受这种认识的影响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从一开始就考虑把自己培养成家庭主妇,从而影响了女性成才。
提高女性素质促进女性成才需要政府、社会和女性自身的共同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妇女把自身发展纳入社会发展主流,通过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全面参与活动,积极投身社会、改造社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思考 篇2
社会是由不同的要素、方面、部分或领域构成的。社会就是在各个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下实现运行与变迁。各个成分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就能促进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反之, 则会给社会整体的运行与发展造成障碍。社会转型是指某一社会类型通过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发展, 在主客观上积累了一定值的变革条件, 走向另一类型的过程。法律利益问题, 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问题是文明社会的制度焦点, 是人类设立制度的原点。有了利益矛盾和冲突, 人类社会就有了协调这种矛盾冲突的客观需要, 社会随之建立起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或新的社会制度规范。“必须对各种利益冲突加以平衡从而不致使人类社会在无谓的利益纷争中毁灭, 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
二、西方各国社会保障立法及其演变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济贫法》。十六七世纪英国早期的圈地运动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驱向了城市, 成为城市贫民和流浪者, 成为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因素。184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新济贫法》, 将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作为社会的基本义务, 相对于旧《济贫法》来讲是一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英国社会保障发展最快时期, 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将英国推向了世界福利国家之巅, 但过高的福利标准和广泛的保障项目使福利国家不堪重负,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了英国对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
美国政府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没有比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更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了。与欧洲大陆不同, 美国社会保障的政治基础是有限政府与自由主义, 经济基础是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其价值观强调自由民主。美国人认为, 社会保障中, 帮助者没有权利将自己信仰的东西强加于受助者, 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是基督教慈善家价值观、民主平等和个人主义。它极其信奉市场经济制度, 在社会保障的规则制定上也极大地依赖市场的作用, 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干预程度较低。比起欧洲的福利国家, 美国无论是社会援助计划, 还是社会保障给付都控制在低水平上。
社会保障是为了解决工业化以来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对策性措施。由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历史的变迁可以看出: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些因素, 像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城市化等, 直接导致了传统保障制度的更替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亦与这些因素密不可分, 但社会保障对社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绝非是被动的。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固然导致社会保障的产生, 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转型。因此, 从历史的角度看, 无论哪一个国家, 哪种制度, 社会上总是存在老、弱、病、失业、灾害等需要救助的人, 各国政府都把社会保障制度视为稳定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大量事实证明, 经济性的贫困是导致社会动荡、反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现代世界各国都把社会保障看做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所以, 缩小贫富差距, 使社会中生活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是目前社会转型成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 依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社会转型现状, 确定适宜的社会保障立法理念, 无论对制度本身, 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
理念即思想与信念。法理念对于主体和现实都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质;法理念是法或法系的精神企求与信仰, 体现着人类在法上的要求与愿望, 是法思想与法行为的终极关怀方向与基本评价标准。法理念是相关主体赋予法的, 是相关主体内心确立并确信的, 是人们关于法的崇高希望、精神支柱和信念依托。法理念的具体内容有:确认与规制的利益理念、协调与均衡的正义理念、自由与平等的人权理念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是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障法体系的精神企求与信仰, 体现着相关主体在社会保障法上的要求与愿望, 是社会保障法思想与行为的持久关怀与基本评判标准。
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从最初制度的产生到制度的不断完善, 其间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 从王权的恩赐到国家政府的义务, 其发展彰显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权的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舶来品。因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一般制度的共性即保障生存。然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权内容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起源于西方社会的保障制度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其内涵也有了相应发展, 将社会成员的发展权也注入社会保障的理念之中。我们在讨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时, 应当避免陷入认识的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向。如借鉴国外经验不等于与国际接轨, 利用民间力量和市场机制不等于政府可以走私有化路线, 维护经济发展不等于只服从于经济增长, 强调个人责任不等于政府可以推脱自己的责任。因此, 稳妥而又有效的选择将是在根植现实国情的基础上走理性而又中和的道路, 使社会保障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与和谐发展中实现自己的持续发展。因此, 本文提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立法理念应包含以下内容: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
首先, 社会成员的生存是立法的基本定位。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因不能维持最低生活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救助, 是生存权的体现。公民因贫困而得到国家救助, 可以看做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纳税主体, 此为公民的无偿性义务, 而获得保障权也可以看做是这一义务的相应权利。生存权重新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社会弱者与强者、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开启了具有连带特征的人权新时代。综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立法, 其社会保障的水平都经历了从低到高的过程, 各国的保障水平都以最低生活为保障起点, 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反思的结果。国家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的限度是当一个人能依靠自己来供养本人及他的家庭时, 国家保护就应当终止;在日本, 一个人如果不是对社会有所贡献, 就只能从社会得到最低的必需品, 只有老年人和残废人才能在经济上依靠国家生活。生存权在我国社会保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基本的权利。
其次, 发展权是公民社会保障权利内涵的自然演进。发展权是一项人权, 没有发展生存就不能持续, 所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必然与生存权、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相联系, 就是与发展权相联系。发展权是1970年在斯特拉斯堡人权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整个20世纪70年代是发展权的形成时期、80年代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具体而言, 发展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存五方面的内容。生存发展权是指有生命的自然人都有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组织的权利, 以及各国和各民族拥有在自己生存时空范围内发展本国和民族生存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的发展权利, 是生存权发展进程必然演化出的一种权利。发展权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范围的扩大和标准的相对提高即将被救助人的能力发展作为参考因素, 如就业培训、扶贫开发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对公民就业培训保障项目的发展, 在各项保障项目资金标准的设计上都考虑到被保障人群的发展需要。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保障标准的着眼点是维持生活的费用。当然, 社会转型期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国家经济实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因素, 因此, 在我国还不可能一下子在全国范围展开, 只能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规定在法律中, 具体的实施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而定。
最后,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设计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是一种以自然界的持续发展为基础, 以经济持续发展为任务, 以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发展观。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构成要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既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但更主要的是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国际经验表明, 没有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也就没有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而言,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项权利, 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式, 也是新的立法思路, 是对传统立法中效率与公平基本价值取向的超越, 是一种新的诠释, 也是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之所以将社会保障立法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多年的社会保障实践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70年代后的经济萧条使人们考虑到, 社会保障制度项目的增加和保障范围的扩大使得保障机构管理费用大增, 导致了基金使用效率的逐步下降, 企业负担加重, 经济发展缓慢。所以, 笔者认为社会保障立法应当考虑到制度的可持续性, 将制度与国情结合。正如前西德总理艾哈德指出的:“在现代工业化国家, 尽管经济政策很对头, 但还需要采取社会政策去补充。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 每一样有效的社会福利措施都必须建立在适当的、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基础上, 社会政策绝不能损害国民经济的生产率, 即使间接地有所损害也不能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原则背道而驰。”在我国, 面临社会转轨的长期性, 国家“未富先老”的现状, 就更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可持续实施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兴文.论社会转型法律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4) :87-88.
[2]吴施南.社会稳定学论要[J].延边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6, (4) :112-113.
[3]路德维希·艾哈德[德].亲自竞争的繁荣[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4:72-78.
关于社会转型期信用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信用经济传统信用现代信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广泛存在的信用,没有一个国家、企业能离开信用而快速发展,没有任何个人能离开信用而获得社会有用的资源。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找准产生信用缺失的原因,并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1 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复杂成因
1.1从经济因素看,传统信用观不能有效转变
中国古代十分强调信用,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十分强调诚信,认为在商业活动中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然而,传统信用观强调人与人之间讲究信用,但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讲同等程度的信用,只是对熟人而言是讲信用,对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是不大强调信用的,所谓圈内圈外之别。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以与自己熟悉程度为基本标准决定信用大小的传统信用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强调对所有的人都讲信用的现代信用观相比,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1.2从体制因素看,我国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信用
多年来,我国企业没有独立的信用,旧体制也从未允许企业间商业信用的发展,信用体系中只有国家信用,没有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银行、企业的信用被视为国家的信用,企业欠企业、企业欠银行的债,最后都推给政府承担。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尽管我们一直强调政企分开,银行和企业从法律上转变成独立的企业,但相当多的企业和银行行为又是以政府支持为背景的。新体制要求债权债务关系明确,要求严格区分国家主权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并对各自的信用负责,但经济行为并没有对这种信用的实质性变化做出反应,旧体制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经济活动中信用的发生总是蒙有政府的色彩,离不开政府概念。这就必然造成信用依赖,使真正的信用关系难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说,我国的信用问题就是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的信用观念、行为依据和准则,并未随市场经济的实施而相应稳固建立起来的必然后果。
1.3从法制因素看,制度约束不力
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滞后。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一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不讲信用的企业法人和个人有很多并未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唾弃。政府对信用市场的监督管理薄弱,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缺乏监督,造成虚假信息盛行。正是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使一些讲信用的人与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得到的回报一样多,甚至讲信用的人反而失去得更多,这样,人们就缺乏维护信用的积极性。
1.4从社会因素看,没有诚信的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人员的流动性大增,人们的交往相对来说是相互陌生的,彼此之间无从知晓对方的信用情况,个人的整个社会背景相对被隐藏起来,看到的都是一个个自由的人,一般说来,一个人偶然失信可能并不像传统社会那样遭致严重后果,这无疑为个别人的失信提供了可能性空间。然而,在转型期,由于市场发育不充分,国家信用制度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不讲信用照样可以生存和发展,这就导致社会上存在信用失衡。在社会整体诚信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不可能要求个别企业信用水平超凡超俗。缺乏普遍的社会诚信环境,必然会导致企业和个人信用的普遍缺失。
2 培育信用体系是治理失信行为的有效途径
经济领域的种种失信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破坏了投资环境,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观和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2.1在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树立全民信用意识
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是,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的理念维系的。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普及信用、契约等市场经济观念,使人们明白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懂得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作为法人主体或公民个人,都应树立守信的公众形象,使全社会形成一个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良好氛围。
2.2加强维护信用制度的法治建设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必须以法律规范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在某些领域内还存在着“法律真空”现象,因此,必须出台相应的法规或部门规章,对市场进行信用规范。如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非银行方面的立法,规范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信用行为的立法,规范商业授信行为的立法,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行为的立法等。尤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失信到某种程度时将给予相应程度和形式的制裁。失信惩罚机制的设立,使“闯红灯者受罚”,加大失信的成本,迫使其行为趋向守信。
2.3促进信用中介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
信用信息的市场化是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建设信用制度的必由之路。因此,建立信用评估机构,制定信用征信标准,逐步建立网络征信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2.4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和管理体系
政府应积极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监督信用行业的发展,不参于主办信用管理的服务机构,否则就失去了信用管理服务的中立、公正性质;大力扶植和监督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动这方面的立法,并保证政府各部门的公共信息向社会开放,让大家平等地取得和使用,监督市场经济主体间依法公平、公正地披露信息和取得使用信息的义务和权利得以实现,保护公平竞争。同时,政府必须有效地解决信用执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维护执法的公正性,形成一种不守信用者无利可图、无处可逃的社会环境。
2.5建立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铜川市资源枯竭转型问题的思考 篇4
2014-5-6 9:21:00陕西统计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以开放促改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2008年起陆续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我省铜川市是第二批被批准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民生建设和节能减排,近几年铜川市经济转型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压力。
一、铜川市资源枯竭的历史形成及特点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一)铜川市资源枯竭的历史形成铜川市是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工业城市。铜川矿区煤炭开采已有上千年历史,1958年建市后,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成为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其境内原煤产量,一度占到了陕西省30%的份额。
由于铜川市工业过度依赖煤炭,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链较短,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历经六十余载开采后,铜川市有392个煤矿相继停产关闭,剩余66处煤矿的大部分矿井面临资源枯竭。据铜川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表明:铜川市煤炭探明储量为29.04亿吨,无法开采量14.96亿吨,实际动用储量15.34亿吨。新中国成立65年来,铜川市已开采煤炭8.5亿多吨,目前还有储量(包括新近探明)8亿多吨,按2013年全市采煤量2921万吨计算,不到30年,铜川市将无煤可采。
(二)铜川市资源枯竭的影响
1.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度的单一性,使得城市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很大,致使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城市功能不全,第三产业以及可替代产业发展落后。2013年,铜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地区生产总值的66.8%,第三产业仅为26.5%,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至今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六成左右,决定了工业发展的总量和速度。
2.生态生存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煤炭资源的衰减,铜川市面临“矿竭城衰”的困境。全市采空区面积达163平方公里,产生的沉陷区范围约246平方公里,相当于西安市主城区面积的一半。采空区诱发地质灾害隐患地裂缝5000余条,滑坡、崩塌351处,地面塌陷22处,有4.28万户17万群众居住在沉陷滑塌危险地带。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38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7.2%,全市平均侵蚀模数1484吨/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3809吨/平方公里•年,生态环境较差。
3.财力紧张,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全市城乡低保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标准偏低;敬老院数量较少,运转维护费用难以落实;廉租住房覆盖面较小,保障率仅占低收入家庭的7%。这些关乎民生问题的大事将会与产业转型、生态环境治理等交织在一起,成为铜川市转型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铜川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与问题
从2002年起,铜川市委、市政府就对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进行了未雨绸缪的策划和探索。他们结合铜川的实际特点,编制了《铜川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事关铜川经济转型的实施方案,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
1、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依赖矿产资源必定形成高载能、高污染的产业结构。铜川市首先解决严重污染的问题,对于水泥制造业通过上大关小、治旋关立、集中煅烧、分散研磨,全市所有落后水泥窑拆除关闭,水泥产业实现无立窑,使铜川市步入了全国水泥产业结构优化先进行列,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十一五”期间,铜川市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十二五”前三年,节能和减排目标也如期实现。
2、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2013年,铜川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1.98亿元,按照可比价比2003年增长3倍,年均增长14.9%,超过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74亿元,增长1.08倍,年均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15.07亿元,增长3.87倍,年均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85.17亿元,增长2.23倍,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24.1亿元,比2003年增长10.2倍,年均增长27.3%;主要工业产品中,煤炭产量2921.02万吨,增长127%,年均增长8.5%;发电量67.89亿千瓦时,填补了“十五时期”的空白;水泥2613.64万吨,增长5.1倍,年均增长19.8%;电解铝15.51万吨,增长158.4%,年均增长10%。
3、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铜川市在“十一五”期间,关联国家节能减排,累计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20万吨,同时通过外引内联,建起了声威、凤凰、满意等大型水泥生产企业,通过扩大产能,提高了有色工业比重,为谋求煤炭就地转化,建成了华能电厂。2013年和2003年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变化,工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由8.4%下降到6.8%;第二产业比重由47.8%上升到66.8%;第三产业比重由43.8%下降到26.5%。在规上工业中,煤炭的产值比重由33.1%下降到30.7%。
4、注重文化、旅游和民生发展
近几年,铜川市确定了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认真解决民生问题的转型发展总体思路。旅游作为经济转型的龙头产业,重点建设照金香山、玉华宫、药王山、陈炉古镇四大景区,形成了集红色旅游、宗教文化、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多个旅游板块。由于多业并举,2013年和2003年比较,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24495元,增长414.4%,年均增长17.8%;农民可支配收入8140元,增长390.4%,年均增长17.2%。
(二)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
铜川市经济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角度看,依然存在着资源过度依赖,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低,服务业整体发展基础较差等问题。
1、对资源依然过度依赖
铜川市的煤炭、水泥、电解铝、火电为支柱产业,其产值2013年占规上工业的60.5%。虽然铜川资源枯竭为煤炭,而且煤炭的开采余量不足,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接替工业,煤炭开采依然呈现扩大的趋势,且没有大力发展煤化工工业。2013年,全市原煤产量2921.02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36.5%。水泥是铜川市的优势产业,主要依托为当地的石灰石资源,由于国内知名水泥企业近几年纷纷驻足陕西,水泥生产也受制于销售半径,铜川的水泥制造业很难形成产业集群,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铜川的电解铝生产历史较长,“十一五”以来陆续扩大生产能力,消耗的是电力,最终依托的还是煤炭资源。由于我省氧化铝资源极为短缺,当前全国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在价格冲击下,铜川市的电解铝没有优势,生产萎缩。火电发电量在电解铝生产萎缩时产能过剩,外输困难。
2、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低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水平的主要标志,其中以高新技术和自主知识品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使资源最大限度得到优化,主导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铜川市虽然重工业比重较高,但装备制造业相对落后。2013年,在全市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产值仅为
15.82亿元,占工业的比重为2.9%,处于落后的地位。由于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低,工业仍然以开采业、矿物加工业、火力发电为主导,导致工业抵御经济危机风险的能力差,产业链较短,增加值的空间不足。
3、服务业整体发展基础较差
由于没有形成具备有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铜川市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对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支撑力度不强,制约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从批零贸易和住宿餐饮业看,铜川市平均每万人拥有0.11个限额以上批发企业,0.83个限额以上零售企业,0.23个住宿企业,0.31个餐饮企业,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铜川市资源枯竭转型的策略与目标
(一)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对铜川市而言,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应体现在能源替换和接续产业的选择上。铜川因煤而兴,主导产业是传统煤炭电力能源产业和水泥建材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城市现存的能源资源开采做出战略规划,站在具有完备功能的现代城市角度对资源开采利用做出规划。资源型城市转型,关键在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能源开发上,着眼于油页岩绿色研发、天然气联供、煤炭清洁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分布式智能微电网等多个领域,实现城市用能可持续发展。
(二)探索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新路子
在当前节能减排形势下,铜川市的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必须走低碳发展的路线。铜川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以上,工业四大支柱产业煤炭开采与洗选、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和热力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皆为资源能源依赖型的高载能产业。工业转型一般可划分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延长既有产业链,提高生产附加值,同时借助产业链延长契机,发展周边产业,实现对资源的高利用,低排放,将资源投入吃干榨尽。二是根据完备城市的需要发展多种非资源型接续产业。铜川目前的产业链延伸主要着眼于铝型材加工业,属于第一种类型;旅游业则是铜川立足于自有的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尝试打出的一张城市名片,属于第二种类型。对于水泥制造、电力和热力生产两大支柱产业需通过在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升级产品,提高附加值等方面做文章,随着非资源型行业的做大,使这两大行业增加值贡献逐渐收缩,直至支柱产业完成替换。
(三)转型必须明确城市定位和目标
铜川市在2011年的转型规划中对本市的定位是:
1)关中-天水经济区“一轴”上的次核心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功能区域;
2)西北重要的能源、现代建材、果品及食品加工和养生保健基地;
3)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外扩联动高地;
4)陕西省重要的旅游精品区、全国知名的休闲养生保健城市。
关-天经济区“一轴”次核心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功能区域的定位是铜川的区位优势,必须立足于城市未来发展对城市在关-天经济区内的功能和作为西安卫星城市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做好城市规划。未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革将会为铜川提供发展契机。
(四)转型必须以人为本
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转型避不开的第一个问题是就业。根据2011年铜川市转型规划报告,铜川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全部工业行业从业人员数的一半以上。铜川要脱煤,如何为下岗人员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创造就业岗位,提高人员技能素质,将是转型面对的具体问题。铜川市临近西安市,应利用西安的教育和研发资源,在高校和企业、高校和再就业培训机构,企业和再就业培训机构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知识、人才的多向流动。
(五)转型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的优化为基本前提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思考 篇5
在企业陷入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困难时期,公司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调结构、转方式,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地加大转型升级推进力度,将//产业组建为///集团,成为面向市场经营的法人实体,进而实施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产业迈入市场化改革发展“快车道”。在这一特殊时期,作为职工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工会组织,如何应势而变,顺势勇为,融入新形势,积极发挥群众组织在改革发展中的助推作用,是我们基层工会组织面临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围绕适应企业发展目标,确立工会工作新思路 ////集团的成立,是在//集团基础上成立的新体制的公司,它必然将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成为适应现代化城市服务需求的高品质公司,它将具有更强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更快的市场反应能力,逐步减少对母公司的依存度。在当前转型发展时期,既是加快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内部矛盾的凸显期。在当前形势下,作为下属公司工会,积极转变观念,助力企业发展,增强职工“三个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势在必行。要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产业发展上来,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要在职工中树立企业效益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思想,强化“企业在、职工在”、“企业有效益、职工有工资”,企业效益与职工个人利益成正比的观念。要让职工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从而引导职工对工作负责,对产品负责,对客户负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鼓励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企业改革之中。一是因势利导,加大改革的宣传力度,形成新文化导向。通过会议、宣传资料、班组学习等形式,把公司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跟职工讲深讲透,让职工明白企业已到了必须改革的关键时刻,不改革就意味着落后与淘汰。要打破思想禁锢,把不破除落后的传统观念,就不可能建立一个全新的、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公司这个“不破不立”思想灌输到每个职工。二是及时传递改革信息,融入工会各项活动和班组建设中。当前钢铁行业不景气,降本增效调结构成为集团经营的重中之重,科技创新以增加效率和效益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措施。为此,工会要在各项活动中融入和传递公司各项改革的信息,让职工理解改革,宣传改革,支持改革。三是认真落实工会各项特色工作,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有特色的工会工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活动中,在树好勇于革新、善于进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职工典型,鼓励职工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降本增效、市场开拓中,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公司改革发展目标为引领,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竞赛、自主管理活动,以工会各项活动为帮助,助推公司改革发展。争当创新工作的典范。四是注重特殊时期职工维权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老三会”和“新三会”的关系,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制度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二、加强阵地建设,提高思想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1、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班组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单元。加强班组建设,是夯实公司群众管理的着力点。一是要在班组职工中大力地宣传企业的愿景目标,展现企业中短期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及措施,树立起职工对企业今后发展的信心。二是要让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问题研讨,使职工对改革措施有参与感、认同感。对企业已形成的改革发展计划,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职工感觉和认可到新形势的来临,明白新形势蕴含着新机遇,也包含新挑战。从而积极转变观点,树立立足眼下,面向长远的观念。三是要结合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班组职工市场服务意识。按班组工作性质和实际工作状况,制定具体的管理提升标准,把企业发展目标和改革举措细化到班组建设活动中,建立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班组建设评价标准。例如,在班组建设班容班貌方面,保持职工班组工作间环境整洁,通过流程再造,有一套完整的岗位作业标准、班务公开、激励透明等制度,让职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保持豁达的心态服务用户。在布置整洁的服务大厅,统一实行温馨服务提示,大厅经理挂牌服务,建立服务信箱,明确服务指南,实行人性化服务。开立多途径的交费渠道,让用户缴费有方便、快捷、舒适的感觉,以提高企业的窗口服务形象,提升用户满意度。服务形象上,根据工作特点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对收费员、抄表员、抢修员等服务性班组和人员,打破单位和地域界限,按行业实行“五统一”(统一挂牌服务,统一着装上岗,统一礼貌用语,统一服务礼仪,统一服务理念),做好服务的追踪评价,逐步树立现代服务企业的客服形象。
2、加强职工队伍文化建设,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加强职工队伍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的转型升级必然需要各种有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作支撑。为此,一是要以转型发展为契机,把“人才强企”的理念运用到工会培训活动中,广泛开展职工技术运动会,推广一专多能,一人多证(一人通过学习考核达到持有多种上岗证、操作证书)、岗位练兵、班组互学等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明理、求知、实用”为原则,营造职工队伍的学习氛围,促使职工的技能水平、文明素质和适应市场、参与竞争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各项文体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职工文化。这既是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工会要通过各项活动开展,各项理念和管理措施的宣传,激发职工参与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三、发挥工会工作优势,为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集团的成立,意味着其逐步完全面向市场化经营的开始,是公司将迈入现代城市服务的新起点。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要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为中心,以“适应新形势、融入新发展、作出新贡献”为主线,以班组建设为抓手,把握新机遇,积极调动职工群众,为公司改革与和谐发展而努力。
1、以生产劳动竞赛为载体,促进企业效益提高。工会要融入公司生产经营与改革中,就要紧密贴近企业发展需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竞赛及群众性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投身公司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经营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改革的重点工作、管理目标和任务开展竞赛活动,以竞赛促企业目标的完成,科学地设计竞赛规则、丰富竞赛内容、创新竞赛形式,激发职工群众的干事激情和建功热情,促进企业转型及企业管理的优化升级。
2、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加强职工自主创新活动。///集团的运营是公司市场化改革转型的新起点,工会要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加强职工自主创新活动。第一,要动员职工积极开动脑筋,开展全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自主管理活动来调动职工的积极参与。第二,要党政工齐抓共管来夯实基础、调动热情、掀起高潮。工会人员要深入基层一线,以敏悦的洞察力和细致的工作作风,发掘职工创新的闪光点,要善于发现职工在工作中小改小革的成果并及时总结,要把职工自主管理成果挖掘好、总结好、应用好,推广好,作为助力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职工搭建好自主创新的平台;第三,要抓好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使自主管理成果、先进操作法尽快运用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第四,结合公司改革发展的目标,把开展职工自主管理活动作为挖掘职工潜能、调动职工创造性的一种手段,建立技术创新活动奖励资金,定期评比奖励,不断鼓励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发挥职工群众的开拓创新精神,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第五,要在职工中广纳良言,开展好合理化建议、经理与职工代表对话活动,营造开放的公司形象。
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群众监督力量。职工代表大会是发挥群众监督的最佳方式,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工会职能不能削弱,要积极探索工会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的有效方式,坚持职代会审议企业“三重一大”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厂务公开制度。在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中,要重点抓好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一是要搞好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反映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要做好稳妥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结合,不能等待和观望又不要不考虑企业实际,盲目公开;三要做好改革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凝聚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的能量。
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篇6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引用温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句话来形容现在当局的经济形势,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地区债务危机频发,中国股指低迷,房地产成交量低迷,国家政策宏观调控房产价格,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等问题,对我们建筑行业是首当其冲,国内大型公司精简机构,开源节流,房地产公司少买地、或不买地,在建工程停工或工期拖延,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我们建筑企业来说,市场上的蛋糕少了,人还是那么多人,那怎么样才能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呢?我想,我们每一个员工,每一个中天人,对应该思考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情况。
建筑业赢利水平低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围绕主业的转型升级,专业化战略与品牌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不二法门。但我们庆幸的是,集团在整个市场变化的关键时刻,确定了的转型升级战略方针,积极推进集团公司开展三大工程建设,包括队伍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文化品牌工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认真领会楼永梁董事长关于三大工程建设的视频讲话精神,并贯彻到平时的工作当中去,充分体现诚信、质量是文化品牌的基石这一根本,个人要积极响应中天文化、接受中天文化、维护中天文化。要端正自己深化对企业的认识,要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平台、依靠、骄傲、希望,对企业要有感情,要忠诚,对制度要敬畏,对企业要有感恩之情。
下面,针对现阶段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结合目前社会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作以下思考:目前建筑企业赢利能力最有效的突破点应围绕主业,那些向外行业、多元化发展应叫转行,不叫转型。围绕主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有三大突破点:一是专业化战略与品牌战略,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三是大幅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专业化战略与品牌战略
不可否认,建筑业的集约度在提升,但综合性总承包企业数量过多(最新数据:总承包特级资质约260家;一级承包资质约6000余家)是价格战惨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从中突围,品牌战略可起重大作用。
我国的建筑业生态还远未成熟,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资格的总承包企业数量太多,但竞争力强的专业公司并不算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是当前我国建筑业主要特点。中国建筑业规模巨大,专业化发展有很大空间,而现状却是大家为了做大,都往大而全发展,使大量企业之间没有明显的品牌差异。参与竞争的没有差异化的企业数量一多,价格战在所难免。
服装品牌可以数十倍溢价,苹果电脑可以数倍溢价,格力空调赢利能力远超同行,万科房价远高于同行,都是品牌战略的成果。现阶段建筑行业对品牌战略研究和应用都还很少。
国内建企的品牌战略要着眼于通过专业化建立差异化,朝着某一领域最佳、第一的目标去努力。能简单的告知客户我是谁,我是什么方面专家,我是什么领域第一(或领先者)。做建筑品牌已不是我们想象的仅考虑诚信、质量了,这已是做品牌的底线条件了,而不是品牌成功的充分条件了。
与同行的品牌差异化可以从专业、地域、技术专长、工程类别、管理特长等很多方面来入手。
工程领域专业众多,每个专业将会产生领域冠军,获得很好的品牌溢价。有的专业钢构公司已做的很大,如长江精工钢构,效益远比综合性企业好。
地域品牌也可营造强竞争力,在某一地域上可以整合出强势地域品牌,上海建工集团近年的表现其实应是地域品牌为主的品牌企业。建筑企业需要很多地方配套资源,利用地方资源优势获得竞争优势是一种可行方案。
管理上品牌建立,有的通过总承包管理能力建立独特核心竞争力,有的在BOT、BT建设模式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
专业化战略与品牌战略的实施会使企业的规模上暂时有所牺牲,如果加强建设企业独特的竞争力,长远来看可能做出更大的规模。更小的领域更大的领域份额是一种优势战略;更宽的领域,每一领域的份额很小,竞争力将越来越弱。
战略是什么?战略就是放弃。
有战略必有放弃,使企业业务更加聚焦,放弃与品牌战略无关的业务。品牌要集中在一个词中,品牌才会有更强的渗透力,也就会有更强的赢利能力。
品牌建设的核心规律是一个品牌只能代表一个词,一个品牌想
代表更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代表。宝马代表“驾驶感觉”,奔驰代表“成功人士”,VOLVO代表“安全”,万科代表“中高档住宅专家”,我们的建筑企业大都还不太说得清自己代表什么,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强。
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内部效率和管控成本,企业文化、价值观能最终决定企业走到多远、多高,世界市场经济发展数百年来的统计规律已表明了这一点。中国30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足够证明这一点,一个伟大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总有一个伟大的企业理想和价值观。统计分析表明,诚信、客户价值原则须成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最基本的二条企业信仰。
近年业内对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讨论不可谓不多,已说明大家都充分意识到了重要性。如何着手,效果如何,应不太好讲。现在的企业文化建设讨论与实施还大多在浅层次上,远没有触及建企灵魂,诚信、客户价值才是最根本的二点。
过去国有机制下,员工将企业视为一辈子的归宿,凝聚力、向心力还不错,市场环境发展到今天,这一点已不存在了。当前金钱至上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冲击可谓巨大,对中国建企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严重的挑战,已经严重影响到内部管理,近年正在大幅筑高内部管控成本。10多年前,大型国企很多自营项目尚能有很好的赢利,现在已趋于困难,双包才能赢利了。
建企内部的业务流程管理中,不论是分包还是采购,甚至施工
管理、质量管理过程中,进出的资金都很大,对管理人员充满了诱惑。加上合作单位不断公关进攻,让内部团队成员能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把持好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的年轻化,企业凝聚力在下降,使得更难上加难了。
当前的国内建筑业潜规则盛行,不参与其中,对企业来说似乎眼前就要面临生存问题,一个很大的矛盾是当企业在努力按潜规则行事获取业务订单的时候,在通过潜规则获得更高结算时,如何对内部落实合适的价值观(诚信、客户价值),这就是我们建企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的严重困境。建企上游客户万科正是敢于公开喊出“不行贿”的企业价值观时,内部的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前提,就比较容易推行了。
我们设想,若业内一家企业敢学万科率先公开亮出类似万科的“不行贿”价值观,完全凭价格竞争力和管理能力去竞争,并真实去做,也完全有可能收到奇效,很可能容易获得更多上游战略合作伙伴。做为建设单位太喜欢这样的合作伙伴了,有太多的业主在找这样的合作伙伴。
不论如何,企业提高效益,成功建立一种诚信文化,让年轻基层管理人都认同、都去执行职业化理念和价值观,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大幅提升赢利能力。
三、大幅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存在巨大困难的同时,管理信息化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救济措施。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的内部管控能
力,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堵住很多管理漏洞,提升赢利能力,就是不二选择了。
建筑业的赢利能力提升困难,管理粗放,浪费与漏洞多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量巨大,因建筑业的特殊性(产品不标准、管理团队临时性、作业场地不固定、作业流程不标准、牵涉数据量海量等)致使管理者很难及时准确掌握过程数据,管理只能拍脑袋,实现精细化管理很难。要提升建筑业生产力水平和实现精细化管理,最终达到管控目的,出路就只能在信息化上努力。管理模式、机制、流程的改进当前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也正因建筑业现场生产的特殊性,实施信息化也比其他行业要难很多,但依现在的技术水平,我们持续不断努力与投入完全可以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从中获得很大的价值。
提升管理能力和赢利能力从精细化管理入手,精细化管理从信息化入手,信息化又从何入手?
从调查研究近年众多大型建企的信息化经验与教训来看,应从普及算量软件的应用开始入手。管理信息化首先要解决基础数据(量、价)来源的问题,而工程项目管理最大难题是海量基础数据获取困难,通过算量软件和的造价信息通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建立BIM,是唯一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目前市场上在开发这方面软件的公司有鲁班,广联达等。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思考 篇7
一、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来职工、技术和经管人员对培训的要求,农民跨区域流动和向城市集镇流动就业空间的扩大和随着市场化进程推进,农民自发培训的需求,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迅速发展。1986年,国家批准实施的“星火计划”培训农民7000万人次,1988年和1995年实施的“燎原计划”和“燎原计划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优势,开展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培养新型农村建设者,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94年,农业部组织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针对初中文化程度、乡(镇)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村干部、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等技术性强的从业农民进行培训。2004年,农业部等六部委一起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实现非农和城镇就业。2006年,农业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增加农民收入。三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培育农民367万人。农业部启动实施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五年共培养66万多中专学历农村实用人才。随着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农民教育培训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社会经济转型期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显现政策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保证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一系列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为农民职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将是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引擎。
(二)经济发展转型带来历史机遇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大大震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向,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高新科学技术快速引入,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加速创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都对劳动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素质农民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既是适应工业化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助推工业化发展转型的加速器。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表现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不断推进;农业分工分业迅速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发展、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引领支撑作用迅速凸显;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现象迅速推进,重大项目带动、农业项目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等,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乃至组织成员的竞争、合作关系,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农民职业教育需要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建设多重结构农业职业人才队伍保障。
(三)刘易斯拐点触发时代机遇
所谓刘易斯拐点,就是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目前很多企业遭遇了暂时性的“用工荒”,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矛盾日趋严重,老龄、女性、低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例比较大。外出务工的农民中愿意回到农村的越来越少,乡村就业中完全务农的越来越少,务农劳动力中种粮的越来越少,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短缺。刘易斯拐点产生,提高了企业和农村的用工成本,劳动力的价值大大提升,农民职业技术人才素质要求也将大幅提高。既要依靠大力发展非农技能教育输送转移高素质新生代农民投入工业和城市化建设;又要依靠涉农技能教育,培养扎根农村,有志农业的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同时吸引返乡农民参与家乡建设和产业发展。
三、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体制障碍导致农民职业教育独木撑船
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发展特征,包括由政府主导的以农业科技为主的包括绿色证书教育、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各种农业科技培训项目,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农民职业学校教育和以推广农业科技为主的农业推广系统培训。但是,在这些类型的教育培训之间尚缺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些地方甚至是相互分割和独立的。
(二)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我国财政预算内的职教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自1996-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8.26倍,中职财政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却由13%下降到6%,用于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就更少,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水平与教育部门提出的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发展目标还很不相称。多数农民职业学校(包括农广校)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薄弱,教学实验设施设备不足,实习园区匮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得不到保障,很多学校纷纷转向,去农化倾向渐强。
(三)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尚未建立
我国职业教育法涵盖了职业教育的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等内容。但就农民职业教育而言,尚缺乏系统的规定,经费保障未能划入财政经费,也没有明确统筹、协调和宏观规划措施。这些都影响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弱化了农民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上,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持证上岗刚刚得到保证,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农业相关企业和务农领域,根本谈不上准入制度的建立。
(四)职业分化不足,就业通道狭窄
由于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和规模化较低,农业职业分化水平不高,难以按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设岗和分工分业,职业分化不充足。就目前而言,人们对农民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局限在农业产业系统中的链条,或者说是种植、养殖技能,是经济主战场的边缘地带,农业生产的职业评价低下,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分配中处于劣势,创业能力弱,就业通道狭窄,农民脱离农业、脱离农村,外出打工就业现象占据主流,留守农村的农民往往循环于农业的简单再生产,缺乏内在的发展潜力,这些现状都弱化了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
四、社会转型期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
农民职业教育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紧密连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信息传递了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的社会需求结构将呈现三种基本态势:一是电脑、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需求大幅攀升;二是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公共安全等公共产品需求全面增长;三是社会更加追求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以上,农民表现为快速市民化过程,流动就业的农民是城市化人口的主体。农民的流动表现出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环境,新生代农民占据了大多数。
“十二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决定了农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朝向专业分工更加精细化、社会管理更加职业化、技术操作更加精准化方向发展。留在农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一是要以国家最紧迫需要的职业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二是要从受教育者的成长价值、发展价值和就业创业价值出发,建立立体、全面但突出技能的培养理念;三是要增加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技巧的宽口径内涵教育。
在教学方式上,要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的深度对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一)顺应社会转型要求,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社会转型迫切需要一支结构完善、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服务队伍;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迫切需要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迫切需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为满足社会转型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需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涌现。
(二)立足农民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全面发展
农民职业教育是使农民通过文化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接受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教育。高素质劳动者要具有合格的公民意识与行为规范,劳动者和经营者意识与行为规范,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应具备尊重劳动、依靠科学技术、诚信敬业、主张公平正义等工业文化,这些都是农民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要加强基础性,克服过分的实用性,避免单纯的技能培训,在实施就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增加多元文化元素,丰富内涵素质,为未来自身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
(三)以文化育人,树品牌立校
人的素质在职业岗位中作用重大,要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要善于运用文化氛围和学校的力量造就和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培养有良好道德和人格特征,高级职业能力和一线操作的职业人,要涉及知识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训练环境。因此,要倡导学校文化,育人氛围,要用管理者的眼光、胆识,通过塑造精神文化和创造品牌实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价值。
(四)探索“宽专多能型”教育模式
“宽专多能型”是指由学校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明确培养目标,再由学校将各项能力总结归纳成教学模块,依此施教。农民职业教育更要遵循教育规律,设置统一性教学计划,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然而要容许农民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取职业课程,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方法。要立足于关键能力的培养,即培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是一种方法能力培养的拓展,要力求适应动态的现代社会,在变化的环境中重获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五)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可通过建立促进教师提高双师水平的激励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等方式。可以尝试专题论坛、技能大赛、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强化、发掘和锻炼出双师型人才,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联合企业办学,培植创业能力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在培养新生劳动力素质,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升在职人员从业技能,服务全民接受更高技能培养培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职业教育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通过校企合作,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了解企业就业岗位对人才提出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了解相关行业产业最新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装备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活动,为企业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培养培训服务。
(七)打通农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立交桥
农民教育培训与农民职业教育要形成合力共同支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但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体制的局限,完全融合还有难度。建议通过尝试建设绿证教育、新型农民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设计专项技术替换制学习,努力促进三者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三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
摘要: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经过“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绿色证书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发展进程,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经济结构转型、时代发展变迁的新契机,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应正视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着眼于服务农民自身发展的要求,坚持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的对接,紧密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通过品牌立校、文化育人、宽专多能、重视全面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与培训衔接的教育模式和手段,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农民职业教育,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志红,何云峰.教育超市:农民职业教育的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22):93-95.
[2]刘源,张景书.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0,(11):72.
[3]辛一.农民职业教育中的政府公共政策供给[J].文学教育,2010,(10):53-54.
[4]孙玲霞.论农民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论坛,2010,(6):111-112.
[5]黄武刚,陈琛凝.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历程探研[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75-5876.
[6]陈遇春,朱宏斌,刘彬让.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4,(5):18-19.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新形势;问题;解决措施
自1951年由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来,中国已形成了现有的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残疾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等,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二是由用人单位、个人、国家3方共同筹资的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社会保障是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建设。通过调节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从而调整消费结构,实现扩大再生产和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当经济繁荣时,保障支出相对减少,保障基金的增长超过支出的增长,有利于延缓消费支出、扩大积累,抑制社会需求;经济不景气时,保障支出相对增加,超出保障基金的增长减少积累,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回升。以此理论上讲,社保基金具有“蓄水池”、“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从金额看,中国中央财政决算支出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从2002年的55.8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41.2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从1998年的135.8639增加到2006年的1882.7亿元(中国社会保障网劳动保障部统计资料)。社会保障支出的不断增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转型时期现有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新形势
(一)经济飞速发展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总体福利扩大和个体福利不均)的巨大反差
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期片面的“GDP发展观”——不平衡发展战略指导下,中国创造了令全球叹为观止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经济市场化并没有必然导致个体福利最大化,不同社会阶层所获收益在大势向好的同时呈现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而本应维护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仍较多地受制于经济发展观改革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中以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尤为突出!
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数据,中国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6》)。
(二)转型期——高风险期,社会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公平而非效率
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价值取向问题,它决定了经政府在提供一套合理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时候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的重大问题。改革前国家完全主导了社会资源的分配,高福利、低工资保障政策强调极端的公平与高度的均衡取向,公众没有强烈的社会保障倾向。而改革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一切为了经济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效率被扩大到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公平却被严重忽视,很多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社会福利的公共价值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重新把公平摆到第一位,但又不能重走改革前的旧路。
(三)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中国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国际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到中国,造成中国失业增加,经济波动。这些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保障制度赖以为继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同时外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对出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而这恰恰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恰恰是最为有效且有力的推动力量!我们就是要利用全球化机会积蓄力量,取长补短,吸取经验教训,更快更高效地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不期而至的经济危机给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带来严峻考验
眼下,经济危机正在肆虐,中国的出口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失业增加,应届毕业生和低技能劳动者群体失业尤为严重。同时,未富先老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给现有社会保障体制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问题突出。
(一)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且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别巨大,二元结构形势愈演愈烈
中国人口众多,加之社会保障资金有限,使得中国社会保障比例相对数值较小。截至2007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13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23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64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217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7775万人(《2007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比例上看,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都相去甚远。
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有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中华人名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公报》),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无法做到对老年生活高枕无忧;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2311万人,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处于试点和逐步推进的状态,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层出不穷。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改革积极推进,“两个确保”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使得原本分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与之相对的是农村居民中的流动群体——农民工在城市基本上得不到任何保障。
(二)未富先老,形势严峻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呈加速趋势,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1.5亿人,届时中国将成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势猛、老龄人口数量多而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有需要10-20年的时间,形势十分严峻。
(三)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足,保险金负担不合理;管理体制分散,办法不一
目前的保障内容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死亡、失业等项目,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社会保障资金捉襟见肘,日不敷出,难以维持长久,有可能出现短期体制解构崩盘的局面。现行社会保障主要推行统筹制,比例不一,多而乱,且变化频繁,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很不规范。同时现行的社会保障统筹办法是按地区和行业制定的,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缺乏监督,形成“分而治之”的格局,削弱了统筹办法的保障功能。
(四)法制建设与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商业保险发展落后
中国目前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社会保障争议、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处于无法可依状态,社保基金的管理也缺乏约束。商业保险发展落后。
三、应对措施
(一)彻底转变观念,确立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保障理念,协调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追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目标和追求多元化,实现社会群体甚至是个人的公平、公正成为了社会公众一致认可的目标。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为基本要义,其最低目标是能帮助社会成员不致因生活所迫产生社会动乱,即保证社会安全。最高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拉平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差距,享有平等的福利待遇,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即社会公平。
中国社会保障应着眼于长期目标,不能因为近期压力大,就忽视制度的完善与规范,给将来埋下制度性隐患。而中期则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强调个人责任,分流政府负担;同时正视实现过渡的代价,逐步消解制度转轨成本、历史隐含债务;调剂行业、地方统筹头寸不足,实现长期“公平”目标和“效率”、“安全”的平稳性演进。
(二)社保资金的“开源”与“节流”
开源——基金缺口是中国社保运行中正在显现的最大危机。必须在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制度本身潜力的同时,多渠道筹资,扩大和充实全国社会保障资金,最终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筹资体制,保障社保制度持续稳定运行。考虑通过有效的多元化的投资来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回报率。可以购买国债及其他各种债券,委托知名度高的国外保险公司、银行、信托公司、基金管理机构进行多种方式运营。
节流——加强管理、降低损失。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认真清理支出项目,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和范围。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制订公正透明的规则以及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政策。
(三)扩大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资金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高水平、广覆盖的保障机制,只能在能力许可的前提下建立一套低水平、广覆盖的保障机制。继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医疗卫生体制,以筹资体制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改革为基础,建立广覆盖的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构建包括政府强制保险、非强制但政府支持的企业年金计划以及个人养老储蓄在内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立覆盖整个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来,在广大农村建立一种具有“小保障”特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模式。
(四)改变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角色,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意识,变指导性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在市场机制下,政府首先应该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以及相关配套法律,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规范在社会保障中国家与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权力义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设计一套统一的社会保障工作机制;保险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经营要分开;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代表参加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消除条块分割的格局,解决目前多部门管理的矛盾。
(五)优化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配置
利用全球化加速的契机,优化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配置,缓解中国社会保障本身难以消解的巨大压力。积极促进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这样会对中国社会保障形成两方面优势:一方面,部分缓解了劳动力资源过剩造成的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现象,从而相对降低了社会保障转制成本的消化代价。另一方面,劳动力跨国流动引起的社保待遇与社保关系接轨问题,也会推动中国与世界社保接轨的进程,尽管实现这一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加入WTO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管理世界,2002(4).
2、蔡昉,于法鸣.摆脱就业与保障的困境[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陈立,李虹.社会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器[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4、熊晓琳.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J].理论前沿,2002(5).
5、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6、张全锋,秦宏毅.浅谈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的构建原则[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
7、张秀生,曾国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邓微.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社会救助工作思考11-27
服务意识的转型思考09-29
关于财务转型的思考10-07
俄罗斯转型的思考09-19
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语境07-25
面对高校转型的新思考08-30
医药企业的人才战略转型思考05-31
函件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06-02
企业转型的十个思考方向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