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散文》介绍

2024-06-23

《郭沫若散文》介绍(精选11篇)

《郭沫若散文》介绍 篇1

《郭沫若散文》介绍

图书:《郭沫若散文》

作者:郭沫若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1-1

主要内容: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郭沫若散文》介绍 篇2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和作者作些介绍是十分必要的,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作者介绍是需要,但无效介绍应该避免。以《现代散文选读》“作者介绍”教学为例,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程式化。从作者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到创作成就、思想言论乃至奇闻轶事,面面俱到,无所不包。缺少系统,缺乏通盘考虑和前后勾连,所作的“介绍”详略失当,前后重复。二是随意化。教师根据自己对作者的熟悉喜爱程度自由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非常随便。三是单一化。教师在介绍课文作者时,课堂形式单一,千篇一律。有的依注释照本宣科,有的把参考书上的资料一股脑儿发给学生,有的热衷放映PPT。

如果把“作者介绍”视为一种必不可少、必不可变的教学程式,而不管作者风格、文章特征、学生实际,千篇一律地按解题、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朗读课文等套路进行教学。这种无重点、无系统、无框架、无目的的介绍,显然是十分有害的。笔者提醒教者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时机恰当,灵活机动、适时而用

时机的选择乃是一种教学机智,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作者介绍的“时”,有“课前”“课中”“课后”之分。究竟选择何时合适,要依据教学需要。

1.课前介绍——激趣铺垫

一般情况下,作者介绍放在文本解读之前。许多教师习惯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介绍作者和背景,然后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教法。课前介绍好处是营造气氛,激发兴趣,为深入阅读探讨作好准备,有着较强的指导性。

笔者在教学胡适《我的母亲》时,先介绍胡适其人及其成就。胡适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等职。毛泽东主席曾托人传话,邀请他回来。胡适去世时万人空巷……这样的介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着课文的展开,再介绍胡适的性格特点以及母亲对他的影响。

萧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一生虽然短暂,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她的散文很多是有自传性质的,渗透着她对生活的全部理解和深刻感受,显示了人生最冰冷的残酷和生命彻骨的悲怆,是对生命最本质最深刻的透视和思考。对高二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品在情感体验方面必然会有一定距离,因此笔者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首先介绍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和作品风格。只有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解读出其作品的内涵。

还有刘亮程,他生在黄沙梁,长在黄沙梁,这个封闭落后的僻远村庄给了他生命,也给了他最初认识世界的经验。这经验是宝贵的,也是残酷的。所以他在以后的创作中将生命的许多苦难体验,融入自己的作品。其中有孤寂之苦、卑微之苦、荒芜之苦……这就形成了具有刘亮程特色的情感世界。了解刘亮程的生平经历后,学生会体察到这种沉郁悲凄的情感与他近乎孤绝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

2.课尾介绍——挖掘提升

课尾介绍是进行补充、延伸,是再阅读、再思考。这种深度解读能促使教学升华,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分析完课文《送考》后,为了挖掘本文文笔朴实、率真、细腻、生动的成因,笔者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对这些学生会有同情、仁慈和悲悯之心?”学生兴趣顿生,讨论热烈,但不得要旨。于是再提示另一部分作者介绍: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佛家教义是丰子恺确立人生理想的理性背景。佛教的坚忍笃行、超然达观、宽厚仁慈使他能淬去多余的烟火气、尘俗气而达于“清”的境界,以佛家的大悲怀,观照人类的苦难与命运,观照生命在运行过程中的种种遭际与变故。

最后师生对课文的总结如下:这是丰子恺先生描绘30年代考试众生相的一篇散文,此文延续着他慈悲的情怀,他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今后才会有好生活的观念。这肯定是大人们的观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作者在文中也借牵牛花“爬得再高也没有用”,来暗示读书功利化的结果,表达了作者对成人世界的厌恶与鄙弃。

二、内容取舍,重点突出、因需而用

作者介绍不应一股脑儿全部介绍,而应该有选择,有取舍,有详略。原则有二:一是根据学生对作者“熟悉”的程度,决定介绍的详与略;二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决定内容的取与舍。学生特别熟悉的作者、不重要的作者、还有个人经历与文章内容没有什么关联的作者,可以从略或者干脆不介绍。不同的教学目标应当有不同的介绍内容。

像鲁迅这样的现代文学巨匠,语文教材中的常客,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知之甚多。如果我们教《春末闲谈》时,还是按照“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影响评价”这样的套路,面面俱到、一成不变地介绍下来,无疑是无的放矢,浪费生命。

而《春末闲谈》寓意深广,学生较难读懂。为了让学生读懂这篇文章,必须有针对性地介绍鲁迅和背景。为此,教师应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读懂鲁迅”的角度,透视鲁迅“闲谈”之中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

第一问:《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北京春末,正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白色恐怖政策,所谓“特殊知识阶级”,鼓吹“特别国情”之时,鲁迅此时“闲谈”,从何处“开口”?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春末闲谈”涉及的话题,进而体悟鲁迅笔力犀利、入木三分的文风。用郁达夫的话说:“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第二问:昆德拉说:“对存在进行深思”。鲁迅时在北京,正值北洋军阀实行恐怖政策统治时期,鲁迅为何在此时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谈?为何不去大声疾呼?文中每一处“闲谈”,与当时现实社会有何联系?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材料和鲁迅其他作品展开畅所欲言的讨论。学生根据1925年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课文提供的信息,可以感受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是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武器。

《葡萄月令》是一篇写得十分别致的散文。它从一月写到十二月,在整体上显得疏简、随意,通篇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不少段落也十分自然、简洁。但它的“疏”,更多是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枝蔓后所呈现的干净利落,所体现的是一种游刃有余的姿态。它应该属于语“疏”而事“密”的那一类散文,在其俊朗、清疏的字里行间,其实弥漫着非常丰厚的内涵和意味。其实,这种高妙的表现技法和文风,是与作者那淡泊平和的心灵境界和飘逸洒脱的人生气度分不开的。教学《葡萄月令》时,介绍一点汪曾祺的为人气度和作者在被下放到干校时的劳动场景,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方式多样,不拘一格、生动活泼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同时,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所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的任务可以教师做,也可鼓励学生进图书馆、上互联网,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教师或提供线索,或补充延伸,起组织引导的作用。

1.学生群言堂

让学生参与并成为教学的主体,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实行学生的群言堂。如学习《再别康桥》,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然后在课上介绍作者。

生1.:他是北大毕业生,先赴美,后入剑桥大学留学,将他那隽永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镌刻在了剑桥大学的石头上。

生2.:他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诗人的影响,一生追求美、自由与爱,并将他的这一理想凝结成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与一个心灵、体态俱美的女子结合。

生3.: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是梁启超的学生、胡适的朋友,也曾陪泰戈尔访华,像拜伦,又似雪莱,创立新月诗社,在文学史册上留下无数优美的文字。

生4.:但是他却英年早逝,35岁时因飞机失事而魂归自然,如王勃溺水、如李白魂牵新月一样,给文学史留下了深深的叹息,给世人留下了一抹遗憾。

2.写作颁奖词

让学生写颁奖词:“亲们,参照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莫吝惜你的文采,为你心爱的作家写一段颁奖词吧!”

我心中的萧红:在我的心中,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这些花从来不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可是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把园子里眩耀得闪眼,把六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呼兰河传》)虽然她没有家,终生漂泊无依,可是在她三十一岁的生命里,她终于找到了她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姿态柔弱的女性,开着红红的花儿,在北方的荒原。可她又是一个坚忍的女性,她用明丽越轨的文字抵挡终生无以排遣的荒凉、寂寞,也感受文字带给她的幸福与快乐。

我心中的张爱玲:作为一代才女,她的一生既辉煌又寂寞,既精彩又又悲凉。她是那个时代,大上海开出的一朵奇葩,冷艳之中略带凄楚。喜欢张爱玲,她的精致,她的深刻,她的细腻,她的犀利,她的鲁迅遗风,和她笔下那种时代的种种韵味。李碧华说:文坛很寂寞,也就出了一个张爱玲。张爱玲也是很寂寞的,她在尘埃里开出了花朵,却似一个苍凉的手势,转身离去。在我的心中,她,虽然绝尘而去,却始终用她的文字和灵魂感动着尘世的我!

总之,教学中的作者介绍,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座桥梁,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作者介绍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疑难之处,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目的,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思想,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美好意境等,语文教师要认真对待作者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225600)

散文的写作介绍 篇3

1

我是从写诗开始走上文学写作之路的,写诗的时间有断断续续有三十多年,真正集中精力写散文也就是最近两三年。我少年时期的梦想就是做个诗人,一直也没有做散文作家的梦想。最近几年写了很多的散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当我迷恋上散文的写作就一发而不可收,写的很多,写的也很快,不少文友都说我的散文比我的诗写得好,这让我感到欣慰,但也让我感到困惑。我写了那么多年诗,对诗歌是那么迷恋,我的诗怎么就没有散文写得好呢?我对自己写诗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是不是自己现在已经不适合写诗了呢?

于是这几年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写散文上,越写越顺手,很多生活的积累都调动出来了,很多生活的经历都一一闪现在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那是真切,那样生动,那样令我感动,令我兴奋。要不许多的事情也就慢慢忘记了。

我感谢散文让我重拾童年的记忆,让我的思绪穿行在故乡的土地上,穿行在故乡的山上之间,村街,院落,童年,少年,青春的时光,都是那样让我感动亲切。

2

除了散文我还写了很多随笔类的文字,也是属于散文的一种吧。这类文字大都是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有生活和人生的感受,有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这类文字可以归为哲理和励志类的散文。这类的东西我以前是写不出来的,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能写出来,其中很多的感受和思考都是长时间发酵的结果,只有到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够冒出来,自然而然地从心灵深处喷发出来。属于我感谢生活,感谢生活给了我丰富的经历,这是时间积累的结果,是人生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积累就没有这样多,这样深的感受,思想的火花也迸发不出来。所以理性的`东西同样也需要生活的积累,人生的历练,这是不可否定的。

3

写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散文要有生活的积累,特别是故乡、童年、少年的生活经历,对散文写作很重要,大多的作家也都是这样,所以很多的作家都有写故乡散文的名篇传世,这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对故乡和童年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很多作家共有的,同样也成就很多作家。

写随笔类的散文主要还是需要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和见解,思考是很重要的。文章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就要求作者思考的深刻,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善于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认识,甚于从生活中发现哲理,发现闪光的东西,要有一双会思考的眼睛,在生活中找到真善美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这样心灵深处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我认为:纯文学散文的写作与随笔类散文的写作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文学散文注重的是情感和形象,随笔类散文注重的是智慧和思考,在写作上是截然不同的。前着需要丰富的生活经历,运用形象思维去写,后者需要深刻的思想内涵,运用抽象思维去写。

季节的优美散文介绍 篇4

喜鹊仍站在枝头,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美丽,可这雪就在这个时候下了下来,喜鹊是否也有些无奈呢?不,春天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

敞开自己的外套,任风雪灌进自己的衣领,感受临界于寒冷之上的凉爽,那是冬天与春天共同孕育出的感觉,一种无法溢于言表的感觉……

冬天爱上了春天。

是的,河水不再上冻,却映出了雪的颜色,雪是什么颜色的?我也不知道,但我只知道,雪与水之间有着浪漫的私语,那是它们彼此对彼此的承诺。就像冬天对春天承诺……

很多人谩骂着这无聊的天气……没错,我也很讨厌。但树枝上的新芽和雪花的邂逅让我产生了无限的想象。春天就像温暖浪漫的女神,而冬天却像冷酷的裁决者……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在一起?可自然却创造了这神奇的爱情。

冬天的冷漠和春天的温暖,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是中和?还是化合?哦,不去管了,冬天和春天的缠绵,造就了这个浪漫的季节,第一次在春天里盛开的雪花,第一次在冬天抽出的嫩芽造就了所有的神话。展开双臂,拥抱这个浪漫的季节。不要在意这样春天有多寒冷,冬已经收束了他的严寒和冷漠开始变得温柔……

喜鹊还是站在枝头上,诉说着这段爱情的美妙……等到初阳升起的时候,就会化解所有仇恨的冰,还每个人一个温暖,美丽,传神的春冬之际。

春天爱上了冬天,为了这段看似不可能的爱情,她丢掉了自己的女神包袱,不再用双手抚摸万物,不再点开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花朵,却是舒展自己纤细的十指,轻轻地接住与冬天爱的结晶……可女神原本的温暖不可能就此消失,雪,落在了她的手上,轻轻一吹有的飞走了,有的落在了地上,有的则化成了水,变成了冬天送给春天的礼物。

喜鹊依旧站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为人们抱着春日里的喜讯。

郭沫若与广西 篇5

今年是郭沫若先生逝世30周年。这位集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的业绩已广为人知。这里,笔者从郭沫若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撷取几个他与广西有关的片断,以飨读者。

挚爱之妻是广西人

一代文豪郭沫若一生中先后与5位女性有过婚恋关系。第一位是张琼华,1912年春,21岁的郭沫若与由父母包办的张琼华草率完婚,婚后5日即离家回成都府中学读书,两人毫无感情可言。1916年,赴日本读书的郭沫若在东京与日本姑娘佐藤富子(即安娜)相识,对安娜的爱恋强烈地触发了郭的诗情,当年岁暮,两人开始同居。北伐战争期间,郭沫若与在他领导下的政治部干事安琳相恋。第四、第五位是广西贺县籍的于立忱、于立群姐妹俩。

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在《我的父亲郭沫若》一书中记述:妈妈于立群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官宦家庭,原籍广西贺县(今贺州市),其父不负责任,终日饮酒闲逛,其母岑蕴文(岑春煊侄女)不堪丈夫虐待,带立忱、立群、立修等子女离家,到北京定居去了。

说起于立群因何成为郭沫若夫人,还有一段浪漫的“移情之爱”的故事:

1936年,正在日本的郭沫若和天津《大公报》驻东京记者于立忱通过接触,交往相识了。这位正直的女子深深吸引了郭沫若,两人彼此共同语言很多,渐渐有了感情,于立忱成了与郭有恋爱关系的第四位女性。于立忱性格外向,敏感多情,令郭沫若颇为欣赏。郭在日本时给她写了不少情诗,倾诉衷肠。在郭的心目中,于立忱如一树“大山朴”(白玉兰)般迷人,他“喜欢它那叶像枇杷而更滑泽,花像白莲而更芬芳”。一个是多情才子,一个是如花女郎,两人很快就在异国掀起一阵风雨,令郭的日本夫人安娜深感不安。但抗日战争即将爆发,两人很快被拆开了。

1937年初,于立忱比郭沫若先期回国。5月份,这位才女竟为国自缢了,她在绝命书上写道:“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1937年7月25日回国参加抗战的郭沫若在上海听到这一消息后,歉疚交加,悲痛欲绝。到沪第四天,他就与友人一同去公墓凭吊于立忱。

郭沫若到上海后,立刻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之中。不久,郭在参观上海国际救济会第一收容所时,经诗人林林等介绍,认识了收容所的工作人员、于立忱的胞妹于立群。

于立群和于立忱都是在北平长大的。于立群原名于佩珊,14岁在北平考入由黎锦晖主持的进步文艺团体“上海明月歌舞剧社”,毅然离家只身去了上海。她演过戏、拍过电影,艺名“黎明健”,在戏剧电影界已能自立。当时,她20出头,留着两条小辫子,穿一身蓝布衫,面孔晒得黧黑,俨然一个乡下姑娘,但显得朴素大方。于立群第一次和郭见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郭曾写诗形容于立群“凤眼明贞肃,深衣映缁蓝。人前恒默默,含意若深潭。”

在日本时,郭沫若与于立忱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的,而他看见于立群时也是一见钟情,他把对于立忱的爱移到了于立群的身上。此后,两人因救亡工作的关系,常常见面。从于立群这方面来说,因为有姐姐和郭沫若的那层关系,再加上岁数相差20多岁(郭此时已46岁),她对郭只是由衷地敬重,将其视为师长,并无他意。

1937年底,上海失陷,郭沫若去了广州,于立群等随行。1938年元旦,《救亡日报》在广州复刊,郭任社长,于立群和郁达夫的妹妹郁风任编辑。工作稍有头绪后,郭沫若去了长沙。这时,于立群已是中共地下党员,她带着周恩来的信函去长沙向郭转达,要他马上去武汉出任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周恩来为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和田汉等人早看出了一些苗头,戏称于立群是“特使”。

这时,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不久,他们回到了广州。郭要去武汉上任,于立群想去延安,于是决定同郭作伴,先去武汉。为了行动方便和隐蔽活动,她把行李搬到了郭租住的新亚酒楼。两人在酒楼一同写了几天字,中间不出门。

郭沫若在《洪波曲》记述:“她写一手黑顿顿的大颜体字,还用悬肘,这使我吃惊了。我从前也学过颜体字,在悬肘用笔上也是用过一番功夫的。我便问她,是什么时候学过书法?她告诉我这是他们的家传,祖父是写颜体字的,母亲也是写颜体字的,从小便学来这一套,这大概也是一种家庭教育吧。颜体字的严肃性可能起规范作用,使一个人的生活也严肃起来。有了这样一位严肃的‘小妹妹’在旁边写颜体字,惹得我也陪着她写了几天大颜体字。”这样,两人越发谁也离不开谁,并且实际上已经同居了。

于立群还想去延安,郭写诗向她表白:“陕北陕北我心爱,君请先去我后来,要活总要在一块。”(见《陕北谣》)于立群看到同志们一同战斗,工作得很好,在朋友们的挽留下,便决定先不去延安了。

1938年,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在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郭沫若与于立群搬到武大教授宿舍居住。郭沫若和周恩来成了邻居,于立群与邓颖超作了伴。两家往来密切,和睦亲热,有朋友来访,往往一起招待,一起合影。

建立家庭后,于立群成为郭工作上的战友、生活上的伴侣,悉心照顾丈夫。于立群一生始终自居配角,帮助郭沫若完成不朽的业绩。

抗战期间在桂林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郭沫若辗转到长沙,长沙大火后又到衡阳参加南岳会议。11月,他在南岳避日寇空袭时,写诗寄怀远在桂林的于立群:“花朵插君胸,花粉染君衣,花朵虽凋谢,花粉永不离。”12月2日清早,郭沫若由衡阳坐火车动身,3日清早到达桂林。

郭沫若带领第三厅人员到桂林后,把三分之一的人员留下来参加行营政治部,另外的人员陆续用卡车送往重庆。当时,孩子剧团的小朋友们自告奋勇,决定从桂林步行到重庆,沿途演出。这个计划后来竟获成功,一时传为美谈。

此时,《救亡日报》的工作人员也陆续到了桂林,本来打算立即复刊,但因经费无着,地方当局亦无意帮忙,复刊不成。郭沫若到桂林后,抓住陈诚不放,要政治部给津贴,陈诚很勉强地答应每月给津贴200元。此时,夏衍又到香港筹了一笔经费。于是,这份由文化人办的报纸,便在1939年元旦复刊了。但《救亡日报》两年后停办,是何浩若接任第三厅厅长后,亲自跑到桂林勒令停刊的。

于立群于1938年11月11日与夏衍、孙师毅、池田幸子等同车,离开长沙后比郭沫若先到桂林。她曾在广西省政府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但不幸遭日机轰炸,除随身穿的衣服外,所有东西都被烧光了,人没伤着已是幸事。

在桂林期间,郭沫若和于立群住在乐群社,与冯乃超、杜国庠同住。不久,好友阳翰笙从香港采办医药用品回到桂林,也住在乐群社。

那时,白鹏飞(字经天)任广西大学校长,郭沫若与白鹏飞是日本帝国大学的同学,因此白先生很殷勤地招待郭沫若和于立群。他还请郭沫若到良乡的大学里去讲演。1938年12月27日,郭沫若、于立群离开桂林飞往重庆。

视察广西题咏多

建国后,郭沫若身兼多个要职,国事、外事、公务繁忙,但只要有机会,他就争取来广西视察,游览风光。

1962年6月间,郭沫若给一位朋友去信表示:想回四川去登峨眉山,但未必能实现,想去的地方还有福建、广西等地。结果,四川老家未能成行,广西之行却实现了。

1963年3月,身为中国历史学会会长的郭沫若,与副会长翦伯赞及于立群一起,赴南宁参加广西历史学会成立大会。在南宁期间,郭参观了广西博物馆,看了美协画展,游览了市区,写有《满江红·在广西僮族自治区博物馆见大量铜鼓陈列》、《南宁见闻》、《在南宁看美协画展》。之后又到武鸣游览,书写《武鸣纪游》二首。

告别邕城后到柳州市,写有《途次柳州》、《重访柳侯祠》、《柳州登立鱼峰》、《柑香亭》和《在柳侯祠植树》5首诗,并与翦伯赞、林克武、于立群等在柳侯祠公园种植塔松4株。

3月24日,郭沫若一行来到桂林游览。畅游了七星岩、芦笛岩和月牙楼、榕树楼。游罢两洞,他既赞叹芦笛岩精巧玲珑,又惊叹七星岩雄伟浑厚。游罢即成《满江红·桂林游七星岩》、《满江红·桂林游芦笛岩》两首词。

游完七星岩,又登月牙楼,从窗口眺望七星公园,但见山峦苍翠,花木如绣,赞月牙楼简直是一座画廊楼,他又即兴作诗一首,填《西江月》一阙。

回驻地后,郭来到榕湖边,登上榕树楼(南城门),在楼上欣赏榕湖美景,浏览了桂林市部分出土文物和摩崖拓本,并用桂林清代名画家罗辰的端砚发墨,为拟建的桂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题写了馆名,重写了“音乐家张曙同志之墓”墓碑,还为文管会等单位题词。

在回榕湖饭店时,郭与陪同游览的自治区政府秘书长林克武、广西史学会副会长吕集义、桂林市委书记陈亮等漫步湖畔,寻章觅句。到达饭店时,才思敏捷的郭沫若已偶成七律一首。

第二天,天公不作美,小雨阵阵,未能游漓江。郭便借此时光重登榕树楼,兴致勃勃地展阅了王半塘墨宝,并应邀挥毫题书。书毕,又为雨中重登榕树楼即赋《西江月》一阙。

3月26日,天仍未晴,郭沫若与夫人冒雨漫游桂林至阳朔漓江两岸风光。船至画山时,正是云缭雾绕,“九马”腾云驾雾,跃跃有神。郭注目凝视,对陪同同志说:“看,九马化成龙了!”陪同者介绍道:“下游平乐县拟建昭平水库,一旦建成,水位提升淹没画山山脚,九马会有几匹进龙宫,化成龙了。”一路上奇峰突兀,云雾变幻,面对神奇意境,郭的诗兴勃然,在船上又吟成了4首诗。回桂林后,意犹未尽,又作《春泛漓江》一首。

27日,原定去兴安看灵渠,但早上春雨连绵,只好改期。下午放晴,他不肯放过良机,又游叠彩山,步入仰止堂,瞻仰明末民族英雄瞿式耜、张同敞刻像。陪同游览的同志指着刻像下的一块空白处对郭说,1959年立碑时特地留下一块地方,待郭老来桂时题写像赞。郭听后点点头,即一字一句地吟读瞿、张二公狱中唱和诗《浩气吟》。

从叠彩楼出来,郭健步登上明月峰绝顶,在拿云亭中构思对瞿、张二公的像赞。从叠彩山下来又游王城独秀峰。

回到榕湖饭店后,郭当晚就将瞿、张二公像赞交给桂林市委负责同志。

3月28日,雨过天晴,郭沫若一行兴致勃勃乘车前往兴安,参观灵渠。之后,郭沫若一行登船至灵渠铧嘴,观看了湘漓分水工程,并在“湘漓分派”大石碑前摄影留念。到了三将军墓,郭听兴安县委负责同志介绍,张、刘、李三将军是石匠出身的修渠领头人,惊叹不已。他说,2000多年前,三将军这批劳动大军斩山凿渠,连接长江、珠江水系,这一伟大工程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奇观。

灵渠游毕,郭沫若即兴作《满江红》一阙、诗一首。诗题为《兴安观秦始皇时史禄所凿灵渠》:

秦皇毕竟是雄才,北筑长城南岭开。

铧咀劈湘分半壁,灵渠通粤上三台。

江山一统泯畛域,工匠联翩作主裁。

传说猪龙深作孽,英雄伟迹费疑猜。

游览了南宁、武鸣、柳州、桂林、阳朔、兴安等地风光,游兴极佳的郭沫若多所吟咏,遂有诗集《邕漓行》问世。该书收集郭沫若1963年3月到广西诸地纪游诗27首,1965年3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宣纸线装,颇为精致。

此前,郭沫若写的广西纪游诗尚有1965年5月6日作《寄题广西勾漏洞》一首和1965年10月20日作的《题三江程阳桥》一首。三江程阳桥写道: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

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

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

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郭沫若散文》介绍 篇6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例如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话说知音》这篇散文是以作者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并“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技来之不易,怎能因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因此,本题的答案为:(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二、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例如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郭沫若诗 篇7

教学设计示例二

天上的街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训练点

尝试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需熟悉诗人和时代背景,主要是诗人19写这首诗的经历和思想情绪。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练习,读出感情。要理解诗中所运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并通过练习使用这两种手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难点:对联想和想象的区分。

3.解决方法:多举例子让同学们掌握知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介绍时代背景。

2.指导、训练朗读。

3.理解联想和想象。

4.体会诗人的感情。

5.想象创新,续写《天上的街市》。

七、教学步骤

导语 “五四”高潮过后,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曾几度彷徨无定地在黄海边上踱来踱去,独自仰望常动不息的星空,从那闪闪的幽光中寻觅、追蹑始终令他醉心的理想。《天上的街市》正是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一)明确目标

1.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远大理想。

(二)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

2.生字

缥(piāo) 缈(miǎo)

3.生词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这样。

珍奇:贵重稀奇。

闲游:悠闲散步。

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

4.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一部新诗集。它确定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史上新诗歌奠基人的地位。

5.时代背景

本诗作于1921年10月24日,那时作者留学日本,满怀憧憬,于春末秋初两度回国,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象使他失望了。诗人凝视“缥缈”的星空,幻想出神异的世界,诗中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抨击了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唤醒了人民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而斗争。

6.通过朗读,理解、领悟全诗。

这首诗意在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其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7.教师提问:全诗共四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第一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再由星星引出了对天上街市的描写。湛蓝的夜空,街灯与明星交相辉映,说不清哪是街灯,哪是明星。诗的开头,巧妙地从街灯和明星互喻,随着迤逦远去的灯火和繁星,把读者引入“那缥缈的空中”,顿觉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创造了一种安谧明朗的境地。

第二节,联想到天上“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这是自然而然的。接着,进一步驰骋想像的翅膀,具体描绘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奇就奇在这里陈列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然而究竟有哪些珍品和奇物呢?诗人没有―一细说,恰好留给读者去细细寻味。

1.介绍时代背景。

2.指导、训练朗读。

第三、四节,由天上的街市想像到天上的生活。

在一片繁华的“天街”上,诗人更关心的显然是此间人们的生活状况。因而诗的第3、4节,便借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以印证他们生活的幸福自由。谁都知道,在原来的神话中,牛郎与织女扮演的是悲剧故事,他俩一在天河之东,一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一次“鹊桥会”;而在本诗里,这对情侣的面目已经焕然一新,他俩骑着牛儿过银河、游天街,无拘无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一改动推陈出新,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像和对幻美的追寻,反衬出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蔑弃。发人深思的是,天上的街市本是神异的幻境,诗人却把自己的愿望当作活生生的实景来描绘,而且写得如此真切,容不得半点怀疑。诗中还反复运用肯定性的词语“定然”,更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这一切,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郭沫若独特的艺术个性。

(三)总结、扩展

本诗的重点是学习联想和想像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1.作者怎样展开联想和想像的?

诗人的联想和想像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严密逻辑的。

诗人把星空中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通过连续递进的联想和想像,建立起联系,构成一个先后有序、环环相扣、和谐统一的整体。

诗人首先平视地上,仰望星空,通过联想,很自然地把人间街市的灯与天上的明星联系起来,从而架设起一条从地上街市想像到天上街市的桥梁。接着诗人神驰星空,尽情地想像天上的街市的美景:既然有街市,那必定有许多物品;既然是天上的街市,那陈列的物品必定是人间没有的珍奇。最后,诗人由天上街市想到天上银河,并由银河想到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此时,他们不再分离,而是“骑着牛儿”过河来逛街购物,那闪亮的流星正是他们夜行时用来照明的灯笼。可见,这种联想和想像极富有推理层次:“街灯、明星 街市、物品、珍奇 天河、牛郎织女 流星、灯笼”。新颖奇特而不荒诞,合理有序而不违背生活逻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想像空间。

2.诗中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人把传说中的人物当作自己抒发

理想的对象,把自然当作神,把宇宙万物拟人化、诗化,从而使无生命的自然现象人格化,静止不动的星空动态化。在诗人笔下,一切都是神奇的:广袤无垠的银河变得“不甚宽广”而且“浅浅”,每年只得一夕相见的牛郎织女却能够自由来往。这种奔腾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表达了作者对人压迫人的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八、布置作业

1.诗中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像?

答案:由街灯写到明星是联想。由街市写到牛郎女提着灯笼走是想像。

2.诗人怎样由联想进入想像?想像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答案:参见“总结、扩展”。

3.展开丰富的想像,在原诗基础上,试续写一节。

语文活动设计:续写《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为名菜赋诗 篇8

1962年11月,郭沫若在浙江游览了舟山普陀后,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厦门南普陀寺。该寺的长老热烈欢迎大文学家郭沫若的到来,亲自陪同郭老观看了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建筑和碑记石刻。游兴未尽,已到了吃中饭的时候,长老热情地挽留郭老在寺中吃饭。盛情难却,郭沫若只好从命。

佛家是主张吃素的,南普陀寺的斋厨们制作的素菜在国内外颇有名气。主客围席坐好后,一道道制作精美的素菜端上桌来。长老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我们佛家人是吃素的,此乃全素席,请郭老不要见怪。”郭沫若忙答道:“美哉!美哉!鄙人平生亦爱吃素,此席正合我的心意。”

随后,长老对餐桌上的每道菜都进行了介绍:“这叫‘五老点头’,这叫‘天然林壑’,这叫‘千峰眼窝’,这叫‘当归面筋汤’……”并一一加以释名。郭沫若站了起来,认真倾听长老的介绍,特别对“当归面筋汤”感兴趣。长老介绍说,“当归面筋汤”这道菜,被人们称为“素食中的极品”。它的烹调方法十分考究,先把炸面筋和腌香菇放入已入味的当归汤内,用文火煮数分钟,随即捞出放入碗内,搁置一边盖好;再放进蒸笼里蒸十几分钟取出,重新倒入大汤碗内,加入另已调好味的清汤而成。只见碗中的汤里,半边是香菇,半边是面筋,色泽分明。那半边的香菇沉于碗底,犹如半个月亮沉入江底。此菜汤清味鲜,芳香可口。郭沫若连连称赞,立即将此菜改名为“半月沉江”。席间有人继续说道,许多海内外游客慕名来到南普陀寺,以能吃到此菜而感到荣耀。郭沫若赞叹:“厦门南普陀寺的素菜,真是名不虚传。”

席间,郭沫若谈笑风生,兴致盎然。长老请郭老赋诗留念,郭沫若欣然应允,指着席上的几道菜说:“就以菜名入诗吧!”长老忙命人拿来文房四宝,郭沫若提起羊毫,诗兴大发,即兴写了一首五言律诗??《游南普陀》:

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

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

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

郭沫若题书 篇9

岳阳楼,素以它深厚、丰富的文化沉积而著称于世。自南北朝起,就有文人咏唱吟诗,唐宋以来,题记、游记、绘画和书法就已经载誉天下。及到当代,岳阳楼的文艺更是形式多样,精品层出。这其中最直观,最受人们关注的当代艺术珍宝,就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悬挂于岳阳楼上的“岳阳楼”匾额。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名文学家、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曾经历任全国文联主席、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岳阳楼”匾额,是郭沫若先生1961年所题。

早在1961年以前,岳阳楼上悬挂的是何健所题的匾额。1932年,岳阳楼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是“墙窗瓦败,板曳窗飞,四壁空存,重门徒起”烂不堪。古楼再不进行修缮,就有坍塌的可能。在当时驻留岳阳楼的道士的极力请求下,由当地的国民党政府湖南省省长何建带头发起,多方筹资3万银洋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因陋就简的修葺。完工后何健题写了“岳阳楼”匾额。

新中国成立后,到1961年,政府出资对岳阳楼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整。岳阳县政府经过合议,决定取下何所题的匾额,由当时的岳阳县文化馆馆长东忆吾趁到北京开会之便,请陈的胞兄陈赓大将向毛泽东主席转呈了岳阳人民请求毛主席题匾的信函。看过信函后,毛泽东主席笑着对陈赓说:岳阳楼是一处文物古迹,我来题字似乎不太好吧!主席思索了一会儿又说:郭老对历史,对考古颇有研究,字又好,请他来题写是很适合的。郭沫若先生接到了毛主席亲自打来的电话,欣然应诺。几天后,陈赓携夫人到郭沫若先生家去拜访,看到了郭老先生精心题写的“岳阳楼”三个字,果然是笔力雄劲,大家风范。陈赓夫人天涯女子注意到字幅没有落款署名,当时提醒郭老先生是否不记得题写了,郭沫若先生回答说:岳阳楼是天下名楼,我来书写它的匾额已是荣幸。落款署名,不妥,不妥。

岳阳楼区委收到了郭沫若先生的字幅,也是欣喜异常,赶紧选好木料,刷上黑色底漆,制成金字匾额,将郭老先生的字悬挂在了岳阳楼三楼。当人们假舟车,游江南,来到岳阳楼前,就可以看到楼额上郭老先生题写的“岳阳楼”三个金色大字匾额。匾额字体笔力遒劲,刚柔兼备,结构严整,让人感觉是酣畅淋漓,赏心悦目,十分的大气。它与暗红的窗楼,黄色的硫璃瓦和雄浑威武的盔顶结构浑然如同一体,交相映衬。远远观去,它又不失为岳阳楼整个精巧外观的灵气所聚,点晴之笔,让人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郭沫若的诗歌 篇10

以《女神》为例讲讲对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的理解。 《女神》是一部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的诗集。贯穿其中的是对黑暗现实、陈腐传统的彻底反抗与破坏,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信等。这种革命理想主义正构成了《女神》的革命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诗篇的奔腾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宏伟的构思与浓烈的革命色彩,激昂的基调和急骤的旋律,以及神话的巧妙运用等又同诗人的创作情感相呼应,表现了革命浪漫主义在写作手法上的长处。

《女神》中的诗,大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有的读起来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诗人诗兴突来,根本没有仔细推敲,反复加工,任凭诗句奔泻成章,这一定是由于诗人饱满的情感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所以给人一种信手写来的感受。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之所以能够将感情表现得如此透彻,这与他广泛地阅读了我国古典诗歌和某些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惠特曼对他的影响。

郭沫若曾说:“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与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而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李白也对郭沫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郭沫若兑取原有深深的爱好,他在诗剧《湘累》中所表达的那种沛然若决江河的反抗丑恶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既符合了屈原的性格,又代表了五四时期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李白也是郭沫若所喜爱的诗人,他曾将李白《日出入行》按新诗的款式分行写了出来,此诗中的风格、精神和气质,与郭沫若息息相通,说明了郭沫若通亮为古代是人间深刻的精神联系,也说明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正是我国古代古典诗歌浪漫主义传统在革命年代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郭沫若和秦始皇 篇1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崇拜起郭沫若的学问。一个激情四射的诗人,竟然能沉潜入几千年前死气沉沉的甲骨金文,而其井喷一样的学术成果,连界内的学人也禁不住瞠目结舌,真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我涉足过古文字,对于其中的艰难困顿,略知一二。郭沫若的研究成果有瑕疵,就像闻一多所调侃的,十句话有七句是错的。但是他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西周断代、东周分国,把林林总总的金文构筑成一个庞大的体系,端的是大气磅礴。他利用甲骨金文研究古代社会,阐释唯物史观,也确实别开生面。他的学术文章,既有梁任公的汪洋恣肆,又有王国维的缜密深邃,不愧为一代宗师!

从读大学开始,我和郭沫若一起走过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不知道为什么,我心目中的偶像消失了。不是轰然倒塌的,而是像风雨剥蚀那样,一点一点逝去的。时至今日,在我心中只留下一个斑驳陆离的底座。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个底座,我对时下一些青年学人嘲讽郭沫若“懦弱”、“可耻”,颇不以为然。不错,郭沫若吹捧过江青,歌颂过大跃进,骂过刘少奇“工贼”,说过邓小平“翻案不得人心”等等。这当然和他的《女神》、《天狗》、《屈原》、《虎符》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凡是过来人都明白,诸如此类的事大家都做过,只不过因了名望、地位和性情,郭沫若的行事显得更夸大、更荒唐,如此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年青一代很少再崇拜郭沫若了。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郭老”偶像,也被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风雨冲刷得面目全非。一个在文坛上光芒万丈、在学术上成绩斐然的诗人、学者,在自己为之奋斗几十年终于举双手迎来的新社会里,竟然一步一步沦为平庸、甚至令他自己也嫌恶的老人,倒真值得我们两代知识分子深刻地反思。

我于是想到了一个和郭沫若纠缠了一生的历史人物,那就是两千多年来被人们说来说去却总也说不明白的秦始皇。正是这个秦始皇,像镜子一样折射出郭沫若早年与晚年之间的巨大变化。

四十年代:大骂秦始皇

四十年代初,郭沫若在重庆。当时,蒋介石一面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面加紧镇压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露出了法西斯专制的狰狞面目。“爱国同胞不断被无声手枪打死,民主报刊不断被无声手谕查禁。”(唐弢《回忆·书简·散记》)郭沫若、阳翰笙、夏衍等人的160余种剧本均被列入“取缔剧本一览表”,不准出版,不准演出。郭沫若的行动也受到特务的监视。他曾经说:“在重庆几年,完全是生活在庞大的集中营里,足不能出青木关一步。”(阳翰笙《郭沫若在重庆·序》)

但是,郭沫若没有屈服,他在《新华日报》上撰文疾呼:“连话都不让老百姓说,那是很危险的事。”还对友人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文禁愈严,总是灭亡之期愈近。”(潘孑农《〈屈原〉的演出及其他》)密布的文网,促使郭沫若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秦始皇。他写出《吕不韦与秦王政批判》,收入《十批判书》。

不愧为历史学家,郭沫若一出手便扼住了专制帝王的命门。他以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对立,揭示了民本主义和专制独裁的水火不容:“吕氏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而秦始皇则是:天下,一人之天下也,非天下之天下也。他要一世至万世为君,使中国永远是嬴姓的中国。”(《十批判书》,以下引文同)把天下视为一己之私,“不让任何人有说话的余地”,这就是秦始皇的统治术。“他的钳民之口,比他的前辈周厉王不知道还要厉害多少倍。”周厉王时还能道路以目,而秦始皇则斩尽杀绝,连目也没有了。此时,郭沫若的批判矛头直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对于“普天之下大烧其书”,郭沫若说:

这无论怎么说也不能不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对于坑杀儒生(据考是两次,一次杀了七百,一次杀了四百六十多),郭沫若更是愤慨异常:

吕氏门下的那批学者,可能是完全被消灭了。然而……人可以诛灭,真理总是烧不绝的。

20世纪40年代的人都知道,郭沫若所批的秦始皇,就是蒋介石。面对蒋介石的屠刀,“郭沫若高呼:书是禁不完的,儒是坑不尽的,秦始皇是快死的。从左闾里已经有篝火起来了”(前引唐弢文)。他甚至让戏里的主人公高渐离公然呵斥秦始皇:“如今天下的人都是和我通谋的,天下的人都愿意除掉你这个暴君,除掉你这个魔鬼,除掉你这个……”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这是何等的英勇无畏!

在写作《吕不韦与秦王政批判》的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有个叫程憬的人,在中央大学《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秦代政治之研究》,歌颂嬴政,意在拍蒋介石马屁。郭沫若读了程文,怒火中烧,一口气完成了四万多字的批判文章,那气势真如“长江大河,飞沙走石”。当年意气风发的郭沫若,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后来也走上了程憬的路。历史跟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1948年11月,郭沫若应党中央邀请,从香港到解放区来共商开国大业。12月6日,他和翦伯赞等一行三十余人,安抵东北解放区首府沈阳。按捺不住喜悦之情的郭沫若,高声朗诵道:

于今北国成灵琐,从此中华绝帝王。

他真诚地以为,秦始皇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五六十年代:艰难的转弯

出乎郭沫若的意料,他的挚友、导师、心中的太阳毛泽东,却钟情于秦始皇。其实,这信息早在重庆报纸发表《沁园春·雪》的时候,就已经透露出来了。但那时二人的关系尚属诤友,郭的《甲申三百年祭》还被毛主席列为延安整风文献之一。尽管郭文的原意是惋惜正直的知识分子李岩被杀,指出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重用权臣、骁将,不用知识分子,为此他甚至想写李岩和红娘子的悲剧,以警后世。但毛主席却从文章中总结出“革命胜利后不能骄傲”的历史教训。文章虽说见仁见智,可毛主席把郭沫若的史论当做革命的镜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此一层关系,郭沫若骂骂秦始皇也就不会感到有什么不便了。

五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右派知识分子向党的猖狂进攻,使毛主席进一步理解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良苦用心。事情是由范文澜的一篇文章引起的。1958年5月8日,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说:

这篇文章引了许多事实证明厚今薄古是我国的传统,引了司马迁、司马光,……可惜没引秦始皇。秦始皇主张“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这时有人插话:“秦始皇焚书坑儒。”毛主席立予驳斥:

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八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与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了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概承认。可惜的是你们说的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大笑)

如此明确地肯定秦始皇,而且是以和历史学家范文澜对话的方式发出来,并且点名民主人士“骂我们是秦始皇”,这不能不使郭沫若惊悸。于是,他开始了艰难而又苦涩的转弯。

六十年代初,郭沫若出版了《读〈随园诗话〉札记》。全书凡77条,其中第8条就是《论秦始皇》。在《诗话》中,袁枚曾对罗两峰的诗“焚书早种阿房火,收铁还留博浪椎”,击节称妙。郭沫若驳斥袁枚:“何妙之有?”

先驳焚书:

以焚书而言,其用意在整齐思想,统一文字,在当时实有必要。然始皇所焚并不多,书多藏在官家,民间欲学书者可就官家学习,此犹今之图书馆也。

次驳收铁: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所收者乃铜而非铁。

故始皇毁兵,在中国为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之过渡。且毁兵器而为钟鐻,不更有偃武修文、卖刀买牛之意耶?

“普天四海大烧其书”变成了办图书馆,为弹压民众所采取的“收天下之兵”竟成了“偃武修文”的创举。为了转过这个艰难的弯子,郭沫若可谓煞费苦心。

1963年3月,郭沫若和翦伯赞在广西不期而遇。翦将途中所作之诗录请郭沫若斧正,郭遂将“雄才千古说秦皇”,改为“雄才今日识秦皇”。他是这样解释的:

因为古来都是骂秦始皇的,由毛主席的《沁园春》才把他肯定了。这样说也和老兄的“不到灵渠岸,无由识秦皇”,扣合起来了。(张传玺《新史学家翦伯赞》)

虽然都是迎合,郭比翦显然高了一筹。“古来都是骂秦始皇的”,轻轻的一句话,既荡开了郭沫若当年的“错误”,又摆正了文人和领袖的地位,郭、翦二人目睹灵渠之后方才认识的雄才,伟大领袖早在几十年前就肯定了,史识之高下尽在不言之中。不久,郭沫若又在记游诗中写出:“秦皇毕竟是雄才,北筑长城南岭开。”用以和翦诗酬答唱和、声气相应。至此,两位史学大师在秦始皇问题上,终于和伟大领袖取得了一致,咸与维新了。

七十年代:终于没迈过这道坎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运动中,郭沫若始终是以革命者的身份过关斩将、高歌猛进,风头之劲,文艺界、学术界罕见其匹。文革初起时,郭沫若虽曾一度惊慌失措,发表过惊世骇俗的“烧书”高论,但因为有“要保护郭老”的最高指示,所以还是有惊无险。然而,七十年代风云突变,郭沫若的地位一下子变得岌岌可危,祸根仍然是秦始皇。

原来,林彪反党集团反对毛主席,手段之一就是骂毛主席是秦始皇。在《571工程纪要》中,他们恶毒攻击毛主席是“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并高呼“打倒当代的秦始皇”。耐人寻味的是,八大二次会议上那位插话者,恰恰也是林彪。如此分明的右派言论,主持批林整风的总理却放了过去,一个劲儿地批极左,毛主席自然不满。1973年7月4日,他召见王洪文、张春桥,先对外交工作发了通牢骚,话锋一转就谈到了郭沫若:

郭老在《十批判书》里自称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跟他一样。……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彪也是啊!

这次不单是秦始皇了,连提倡人本主义的吕不韦丞相也被拉了出来。主席还写了首打油诗调侃郭沫若:

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

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

别看是打油诗,分量却字字千钧。“名曰共产党”,就在1966年3月,毛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吴晗、翦伯赞时说:“他们俩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却反对共产党。”吴、翦的下场历历在目,尸骨未寒呐,现在轮到郭沫若了。

8月5日,毛主席又召见江青,让她手记七律一首,题目是《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文革”开始后,毛主席七年没写诗,第一次写,竟是这样一首,郭沫若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风声越来越紧。9月23日,毛主席在会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11月,基辛格写道:

他(毛)突然问我是否见过“懂德语”的郭沫若,虽然在此之前“懂德语”并不是同我见面的前提。当我说还从未见过这位先生时,毛泽东说:“他是尊孔派,但现在是我们的中央委员。”(基辛格《动乱年代》)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1974年1月25日,中央直属机关召开上万人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会上江青两次把郭沫若叫起来,宣读毛主席的两首批郭诗篇。一位与会者记述了当时的场景:

郭老那天也去了,带着病,低着头坐在那里。江青会上发言问:“郭老来了没有?”郭老站起来说:“到。”(《周南口述:遥想当年羽扇纶巾》)

已届82岁高龄的郭沫若,以带病之躯,在大庭广众之下站起来蒙羞,此情此景,令人齿冷心寒。尤其让郭沫若揪心的是,运动下一步如何发展尚难逆料,所以会后他体温骤然上升,突发肺炎,住进了医院。

听说郭沫若病了,毛主席派人前往医院探视,顺便向病家索要《读〈随园诗话〉札记》。郭沫若的书。主席那里大字本小字本应有尽有,他送江青看的《十批判书》,就是专门排印的大字本。要看书,何至于向郭老要?这其实是给郭老送去了一副良药。果然,郭沫若的病躯很快转危为安了。想不到拯救郭老于危难者,依然是秦始皇。

几句题外话

评价秦始皇本来是个学术问题,说好说坏,尽可百家争鸣。但一些学者时而说坏,时而说好,甚至心里说坏,口头说好,就不是学术问题了。究其原委,乃是十几年灌输形成的思维定式——“为政治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历史为政治服务……,甚至科学也要为政治服务。大跃进时,一位大科学家提供亩产万斤的科学依据,已经成了对此思维定式的绝妙讽刺。

更其荒唐的是,“为政治服务”又进一步演变成“为政治家服务”。政治家也是人,他能穷尽一切科学真理吗?各学科都唯政治家的马首是瞻,学术的创造性也就被一笔勾销了。

学术如此,文艺更是如此。郭沫若不止一次地对他的孩子说:“我很后悔当初没有把李岩和红娘子的故事写成戏。”(《郭老晚年二三事》)当初没有写,后来就不能写了。在知识分子被政治家视为资产阶级的时候,怎么能写被李自成杀死的李岩?想写的不能写,为了“为政治服务”,郭沫若却写了被曹操拯救的知识分子蔡文姬。服务是服务了,可无产阶级政治家们却不领情。罗点点写了这样一件事:

(《蔡文姬》散戏之后)一位将军对他旁边的人半开玩笑地大声说:“曹操如果像郭老写的这样好,我就介绍他入党。”当时康生也在场,我看到包括他在内的人都笑了。这种玩笑中包含的轻佻和不以为然,以及周围人对这种玩笑心领神会的响应,却留在我的印象里……。说来难以置信,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会势利地在这种玩笑中辨别出一个人在党内的地位是否重要。(《红色家族档案》)

一个天才的戏剧家,沦落成连小孩子都讥笑的弄臣,实在是时代的悲剧。如果郭沫若写的是李岩和红娘子,我想将军们是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的。悲哀的是,郭沫若至死都还念念不忘地想写李岩。

其实,对自己“在党内的地位”,郭沫若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李白与杜甫》中写道:“李白的值得讥评处是在他一面在讥刺别人趋炎附势,而却忘记了自己在高度地趋炎附势。”李白“其实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帮闲献技而已。”

上一篇:学校校庆贺信怎么写下一篇:家乡的大红枣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