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

2024-10-08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精选8篇)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 篇1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民主评议机关活动 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

根据《市二0 0七民主评议机关实施意见》(淮评办[2007]1号)文件精神,科室全体人员端正思想,认真学习,广泛进行宣传动员,积极做好自查自纠工作,落实各项整改措施。至5月21日,自查自纠阶段的各项工作已经完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印发《民主评议机关征求意见表》,广泛征集民主评议机关的意见建议。为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能,基础教育科印发《民主评议机关征求意见表》,160份《意见表》被分发给到市直有关单位、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和部分学生家长,从依法行政、服务意识、长效机制等6个方面全面征求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发出的《意见表》大部分已收回。

(二)积极参与户外民主评议机关活动,现场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4月25日,科室全体人员参加了在两宫广场举行的“民主评议机关咨询投诉一条街活动”和 “行风热线〃行风对话大型户外直播活动”。现场接受群众投诉,热情、细致的回答群众咨询,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对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能够当即办理的立即办,不能立即办的限期办理,受到群众的好评,展示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三)根据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通过分发《民主评议机关征求意见表》和户外民主评议 1

活动的开展,征集了一些有效建议,对这些建议进行认真地分析、梳理后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意识、长效机制、信息公开、调查研究等方面。对此,科室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了《市二0 0七民主评议机关实施意见》、《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考评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科室全体人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工作态度等,力求达到决策更科学、渠道更畅通、机制更优化、办事更高效。

二、主要问题

科室全体人员对照民主评议机关的标准,认真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征求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对我科室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照检查后认为,科室人员在遵守上下班时间、廉洁自律、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方面比较规范,但是在服务意识、长效机制、信息公开、调查研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

三、整改措施

科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市民主评议机关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制定并努力把以下整改措施落到实处,自觉接受群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进一步找出不足,弥补缺陷,提高工作效能。

1、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针对群众反映的服务意识问题,科室人员按照《市教育局机关效能考评工作意见》的要求,努力做到为群众服务热情、周到、快捷、高效,坚决抵制推委扯皮、消极应付现象,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

2、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工作环境。针对群众反映的工作机制问题,科室将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民主决策、规范监督等方面着手,结合自身实际,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长效工作机制,对科室全体人员实行高标准、严要求,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能。

3、深入基层学校,科学制定决策。针对群众反映的对基层情况了解存在偏差,一些决策不够科学等问题,科室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联系,畅通各种信息渠道,广泛深入学校和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教育实际,使各项决策的制定更科学、合理,更能体现民主。

4、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公布信息。针对群众反映的电子政务利用率低、教育信息难以掌握等问题,科室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对电子政务的使用率,加强对淮北教育网的利用,及时、全面地上传和公布基础教育相关信息,力求让广大群众掌握最新的教育资讯,加深对淮北基础教育的了解。

第二阶段的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取得显著的成效。通过整改,改掉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弥补了工作中的缺陷,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切实提高了工作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自觉性,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建设一支“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办事高效”的基础教育工作队伍。

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 篇2

关键词:家庭,基础教育,家政教育,探究

一、家政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家政教育是以家政学课程为核心, 以家庭日常生活为切入点, 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家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家庭理财、营养健康、家庭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关系等实用性知识以及室内艺术设计、烹饪、插花等操作技能技巧。家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独立生活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为今后享有高品质的生活奠定基础, 最终达到提高全社会家庭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我国家政教育的传统与发展现状

中国有着“家为国本”的传统思想, 家政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家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 母亲教授给女儿生产技能和立身处世之道等。1907 年光绪帝颁布“女子学堂课程”, 中国开始了正规化的家政教育, 家政教育由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 正式列入学校课程。1911 年引进家政学, 1919 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家政系, 开辟了我国家政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其后, 燕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等11 所大学相继开设了家政系, 并出版了家政学的教材和书籍, 家政教育被列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后来, 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高校中被取消。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家政教育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 吉林农业大学是第一所开设家政学大学本科教育的正规高等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聊城大学等都相继开设了家政学专业。在基础教育阶段, 浙江省从1988 年开始进行家政教育探索、试验。以浙江衢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为例, 该校家政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主要途径, 即专门的家政活动课和“生活与劳动”课中的家政教育。二是渗透途径, 即学校各项活动中渗透家政教育和社区活动中渗透家政教育。三是实践途径, 即家庭为主的家政教育实践和社区为辅的家政教育实践。家政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家庭理财、饮食卫生和手工制作。

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政教育实施探究

(1) 建立完善的家政教育体系。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家政学协会的联合调查表明, 全世界范围内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家政教育课程。以邻国日本为例, 1980 年日本开展第三次教育改革, 在小学的家政教育方面, 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和体验”的学习, 在初中增加了手工制作、计算机、生活自立和家庭功能都能方面的学习内容, 高中阶段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家庭综合”“生活技术”“家庭基础”三个选修科目。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家政教育体系, 三个阶段的家政教育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 使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2) 培养可以承担家政教育教学任务的合格教师。由于当初家政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被撤销, 近些年家政教育发展缓慢, 造成家政教育领域的教师数量极其匮乏, 这也是制约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大规模实施家政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家政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从我国家政教育的师资现状来看,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培养:一是对现有的劳动技术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培训, 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家政学理论知识和生活操作技能, 承担起短期的家政教学任务。二是改革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 增设家政学专业, 不仅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提供长期的师资力量, 还能够缓解我国家政产业中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

(3) 编写、出版家政教育所需教材。关于家政教育的教材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寻求解决:第一, 充分利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已开设的课程。第二, 借鉴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家政教育的内容进行教材编写。

(4) 提供实施家政教育必要的硬件配置。家政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由于家政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对课程的实验室、工具和设备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较高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投入资金购买课程所需要的配置, 也可开展校际间的合作, 即邻校合力创办实验室共用。家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涉猎广泛, 在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暂时选择一些对课程硬件配置要求少的内容进行教学。

四、结束语

总之, 家政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 现阶段已有部分省份和地区在家政教育进入基础教育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 随着十八大精神的不断贯彻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不断落实,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也会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黄艳梅.家政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不可忽视的领域[J].教学与管理, 2003 (22) .

[2]李玉.家政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3]施燕红.小学家政教育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2) .

也谈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 篇3

先看看我们的大众教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在大众教育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体体现在:一是穷国办大教育,承担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二是普及了9年制义务教育,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1%,更了不起的是我国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不仅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而且为贫困地区儿童提供了免费的营养午餐。三是基本普及了高中,2013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0%。四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55%提升到2013年的34.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大众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当年依靠“希望工程”来支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情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普及高中,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再看看我们的精英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在2013年的毛入学率已达到34.5%,改革开放30多年,高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量惊人的精英人才,且不说在航天、军事等高科技领域,在其他各行各业,这些正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各类精英,也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自主培养的优秀人才,当然其中的一部分有着海外继续深造的经历。但另一方面,让国人无法释怀的是我国至今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因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又备受指责。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的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有人认为,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稀释了高校资源,影响了精英教育。也有人认为,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大家都在力图寻找影响精英成长的原因。

我认为,单从教育本身去寻找原因是片面的,影响教育发展的并不仅仅是教育本身,而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比如,人口众多是基本的国情,尽管很多人在痛骂高考,但面对教育公平的呼声,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比高考更公平的制度可以取而代之,有高考也就必然有应考,有应试教育的存在。现在好多人指责教育太功利,影响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很重要的在于我国现行的用人制度,这一只无形的手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按照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的愿望规划自己的人生,至于所学的专业是否是自己的所爱并非最为重要。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难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也在情理之中了。此外,社会和教育的过于功利,使人们缺少了内心的宁静和耐心,也是重要的原因。

再回到教育自身来分析。

首先,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无论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某些问题的存在是与我国国情相关的,我们不能因为暂时没有获得诺奖而全盘否定现行的教育。

其次,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珠峰之所以是世界最高峰,原因是它“长”在青藏高原上,没有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没有浓厚的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势必影响精英人才的成长。反之,如果我们只关注大众教育,不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教育发展仅停留在“普九”“扫盲”、高校扩招等层次,只关注教育公平而不注重因材施教,不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与空间,我们就无法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没有英才辈出的教育肯定也不是成功的教育。

再次,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尽管我们的社会现状和教育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不能仅仅作为一个评论家,在我国高考和用人制度暂时不可能有根本性变化的大背景之下,学校应该在精英人才的培养上有所思考和行动。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精英人才的培养奠基。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着重在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第一,鼓励学生志存高远。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有非凡之志。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确立“兼济天下”的志向。在“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我们看到这样一段介绍:1931年,钱伟长以文史学科双百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而此时,正值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以“中国枪炮不如人”为理由之一,实行不抵抗政策,钱伟长非常气愤,他毅然决定:“我不学文史了,我要学飞机大炮!”立志要科学救国,而实际上,他的数理化成绩加上英语总共才考了25分!后来,钱伟长就是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科学救国的远大志向,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提到中国的“两弹一星”,我们自然会想到钱学森。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放弃了自己在美国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有为我国“两弹一星”献出生命的邓稼先……

他们的爱国行动比他们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也许更让人肃然起敬,正是他们胸怀大志,才成就了学术的高峰。只有志存高远,具有济世的情怀,确立了超越个人狭隘利益的人生目标,才可能做出非凡的业绩。

反观今天的基础教育,在青春励志、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方面的教育是有欠缺的,学生往往把考取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作为主要的目标,具有强烈的功利心。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人利益至上已成了较为普遍的现实,一流的人才出国了,优秀一点的考上公务员了。缺乏远大人生目标的感召,还有多少人愿意耐得寂寞、苦苦专研呢?如此状态,不出大师自在情理之中。

我们的教育应该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仅有高考的高分是不够的,学生更应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有“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人文情怀。这,绝对不是空话和大话。

我校学生在高中三年中,每个年级段都有阶段德育目标的关键词:高一是“诚信、博爱、责任”,高二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高三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三年中,通过课堂主阵地和学校人文情怀的熏陶,不断给学生以正向的引导。“名人课堂”坚持数年,学校经常邀请各行各业的精英给学生做讲座,包括“两弹一星”功臣姚桐斌先生的夫人、神舟六号副总指挥秦文波、搜狐总裁张朝阳、蛟龙号潜航员叶聪等等,让学生心目中有“英雄”的激励和示范,给学生树立人生榜样。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确立高远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只有志存高远的人,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第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我们着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让学生参加丰富的活动,经历丰富的实践与探索。在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我校为学生提供了8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有60多个社团供学生选择。学生基于自己兴趣爱好的选择,其自主学习的动力肯定是无穷的。

以学校的天文社为例。天文社的学生不仅参与天文观察,学习和普及天文知识,还开展了真实的研究。他们与英国瑞德克里夫中学的学生合作开展月坑研究,邵晨涵、何泉震、华云程、倪书楷等4名同学在2013年1月至2月期间,通过接收美国宇航局相关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和上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确认,“正式发现”了两颗主带小行星(2013 AN51,2013AO51)。2009年,天一中学天文社被江苏省天文学会授予“国际天文年突出贡献奖”。

学生社团组成的“天一科学院”有12个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积极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激发了学习兴趣,课程改革项目“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在全国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丰富的活动,丰富的经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便有了更多的兴趣、信心和成功的喜悦。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中小学和高校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理解,并逐步改革某些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和教育管理模式。在我国大众教育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精英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冯朴,江苏省天一中学,2145101)

党史学习教育阶段工作汇报 篇4

同志们: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深知党的初心使命之可贵,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党史学习要从过去寻求真金。“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注重学习历史,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警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党史中具有丰富的事例可供后人参考。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敢牺牲。在和平建设年代,共产党人为人民吃大苦、耐大劳,甘奉献。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怀崇仰之情、恭敬之心,深入挖掘党史“精神富矿”,认真解读党史中所蕴藏的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精神密码。体悟革命传统的孕育,弘扬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

党史学习要为当下借鉴方法。学习党史可以使人养成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了解掌握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对于拓宽工作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大有裨益。有效运用党的历史经验还能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组织需要时、人民呼唤处,敢于迎着风险挑战冲、奔着矛盾问题去,切实将从党史中所学所悟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措施和本领。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 篇5

自纠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镇关于开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自查自纠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我校办学行为,切实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重要性。

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均衡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强管理,逐步规范办学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上级精神,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开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自查自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感,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的自查自纠工作,坚决杜绝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的违规违纪行为。

二、突出重点,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违规办学行为。我校严格按照要求,自觉地将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育行为纳入法律规范,政策和纪律要求之中,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自查自纠工作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按照国家规定开展教学活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3、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寒假、暑假,不组织集体补课。

4、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不设重点班,不设快慢班。

6、实行收费承诺和公示制度,杜绝各种乱收费行为。

三、加强领导,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我校把开展规范办学行为自查自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精干教师为组员的自查自纠工作小组,规格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

学校开展规范办学行为自查自纠工 作 实 施 方 案

龙阳镇顾庙小学

学校开展规范办学行为自查自纠

工 作领 导 小 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赵月启李润朴秦福成张宗伟张宗泉赵逢东校长

副校长

教导主任

辅导员后勤主任教师 龙阳镇顾庙小学

学校开展“学、查、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赵月启校长 副组长

成员

顾文喜李润朴梅艳张宝磊张宗伟张宗泉副校长副校长 教导主任 副教导主任 辅导员 报账员

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情况汇报 篇6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自查自纠阶段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自查自纠阶段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召开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会。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了做好民主评议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校内利用黑板报、校务公示栏等媒体将学校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情况向全校师生公布,学校设立了政风行风评议学生意见箱,广泛征求全校师生意见,同时积极主动地配合镇政府召开了由人大、政协代表、学生家长、老干部代表、企业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他们对学校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意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舆论氛围。

二、在这次自查自纠阶段,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辅资料的征订、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规范办学方面的情况以及学校的财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查阅了会计账簿、凭证和相关的台账资料,同时认真听取了学校财务公开与财务监督两个工作小组的汇报,查阅了这两个小组一年来的台账资料。我们认为学校强化内部财务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对财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得到加强,各

项监管制度、措施逐步完善,学校财务管理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

一、在教育收费方面

1、学校内部监管机制正在逐步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形成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和机制。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健全,内部设立规范的核算机

制,坚持为师生服务的原则。所有物品采购和房屋维修等都有相关领

导小组所有人员集体签名,现在大宗物品的公开采购和使用情况都列

入了校务公示栏,不存在违规现象。

2、财务管理操作形成规范,资金的安全性有了保障,实现了阳

光操作,增强了透明度。

3、财务管理工作档案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通过检查,我们认

为我们学校没有自立项目乱收费现象,服务性收费坚持自愿原则,社

会实践活动费使用规范、合理,剩余的资金都退给了学生,有学生集

体签名的健全资料。

二、在规范办学方面

学校没有“一校两制”。教学、师资配备方面,没有存在以举办

兴趣班、补习班、实验班、特长班等名义向学生收取费用的行为。

三、在师德师风方面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良好,没有教师向学生暗示或索要钱物的现象,不存在有偿家教现象。但是存在个别教师对学生罚站、罚抄作

业的变相体罚的现象。

四、在教辅资料征订方面

学校没有订购盗版教辅资料。班主任也没有擅自向学生征订、推荐教辅用书和讲义。学校没有乱登广告和违规招生行为。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 篇7

一、案例背景

(1) 重点高中 (以下简称甲学校) 和普通高中 (以下简称乙学校) 事业收入差别很大, 如表1。 (以一个年级1000名学生同比)

(单位:万元)

附注: (1) 甲学校线上生学费1000元/生/年, 线下生学费9000元/生/年。

(2) 乙学校线上生学费700元/生/年, 线下生学费5000元/生/年。

(3) 甲学校线下生数是学生总数的30%, 乙学校线下生数是学生总数的10%。

(4) 两所学校师生比是1:15.8, 两所学校均需教师189名。更i��i�8鹖�

(2) 实际操作中的收费。实际上, 两所学校线下生收费均没有到位。甲学校只到位40%左右, 乙学校到位70%左右。

(单位:万元)

表2反映出, 甲学校学生年人均缴费是1780元, 而乙学校是980元;甲学校教师人均获事业收费收入是28, 253元, 乙学校是15, 555元, 甲学校是乙学校的1.81倍。

二、案例分析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⑴财务状况触及问题的实质——办学成本。如果两所学校教师的待遇保持一样, 并且保持两所学校收支平衡, 则甲学校班额为45人/班, 而乙学校必须控制在80~82人/班。

⑵财务执行状况映射学校经济状况——举步维艰。从表5可以看出, 两所学校的实际收费都不到位。甲学校年经济赤字为204万, 乙学校年经济赤字为444万。

⑶小班额教学和大班额教学的利弊显而易见——社会满意度。根据对200名普高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统计, 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占90%, 无所谓的占5%, 其他为5%;希望孩子在小班额里学习的占85.7%, 无所谓的占10%, 其他约4.3%。

三、案例评述

在高中学校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是财务工作者的职责。

(1) 第一层次。其一, 运用“盈亏平衡原理”判断财务预警临界点。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收入总额与销售产品 (商品) 总成本相等时的销售量来表示, 那么在学校应该是在校学生数。

例如, 依据“盈亏平衡原理”判断, 两所学校财务预警临界点分别是甲学校在校学生数应为4146人, 乙学校在校学生数应为7530人。

设:在校学生数为X (金额单位:万元)

也就是说, 乙学校在校学生数应该大于7530人, 财务才不会出现赤字。可想而知, 乙学校要维持正常运转是多么困难。

财务预警临界点的设立, 为学校办学提供财务运转依据。当财务人员发现学校财务到临界点时, 要及时提醒校方高层管理人员注意。

其二, 仿照高校收费办法, 银行代收, 杜绝人情。学校在新学期开学时, 都有各方面的关系需要应付, 校方往往不好拒绝。银行代收可以杜绝人情, 预防应收取的经费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2) 第二层次, 更新管理理念。基于价值的管理 (VBM, ValueBasedManagement) 是“价值最大化”这一企业根本目标在经营管理上的具体体现, 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最热门的管理理念之一。VBM的核心内容包括资源配置、计划预算、业绩衡量等。所有这些环节的实施都是围绕一个目标, 即价值最大化。

第一, 传统财务分析是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为核心, 内容涉及资金周转能力、现金流量状况的财务分析体系。它的实质是就财务论财务。基于VBM财务分析体系必须细化到过程和作业层面。财务分析是通过分析结果来揭示形成结果的过程, 然后再通过有效地影响过程, 换取更好的结果。所以, 建立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形成财务与业务的互动体系, 可以把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在分解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二, 建立内部财务与外部业务的联系。学校财务与企业财务有很多的相同点, 即都要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使用效益。所以应借鉴其管理办法, 做到事先有预算, 事中有控制, 事后有决算, 以收定支, 即以学生数定出班数、老师数、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照学生数进行定额。

以乙学校为例, 运用VBM原理, 得出下表。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 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阶段 公民教育 价值取向

一、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一)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含义

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就是教育人们怎样成为合格的公民,其重点是政治思想教育,主要以学校正规课程为重点,培养公民的民主观念、法治精神与爱国意识等,培养和提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能力,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从广义的角度说,“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不再停留于从政府、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出发进行的关于政府、国家以及其运行、个人的义务与权利以及国民意识等的教育,还涉及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内容”的教育。公民教育强调通过校外校内、课外课内、非正规和正规等一切能够进行教育的途径,培养公民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具有良好品质,为实现最终目的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二)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特点

1.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重视度日益增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了很多书籍,例如《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到全球展望》《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会生存》等。这些著作的内容都是培养人的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例如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国家政府拿出很大一部分资金,用来资助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与道德方面的研究。

2.其内容日益丰富

传统的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主要是政治教育。现在各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还包括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国民精神教育,还有政策教育、国家方针教育、法律教育、民主教育、自由平等教育、人的尊严教育、人权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反吸毒、反色情、反艾滋病、反暴力教育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自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法国、日本、英國、美国等国家先后掀起了公民环境教育的热潮,并结合各自国家的特点推出了很多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和国际道德内容方面上的教育,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两个原则。

3.教育方式趋向现代化

首先是间接教育与直接教育的结合。西方国家不仅重视推出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相关课程,例如:品格教育课、公民课、修身课等,用以进行直接教育,而且还特别注重开展各种活动,进行间接教育。西方很多国家特别重视教育情景的建构,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效果。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情景包括实验情景、说明情景、冲突情景、后果情景、体谅情景、体验情景等。英国、美国等国家通常以一套美德与核心价值为核心来创造促进品格发展的教育情景,形成强劲的品格塑造力量。

此外,在方法上,也从以前单纯依靠教师的说服教育转变成小组进行讨论,社会调查、角色扮演、社区服务、创作等,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并且特别注重利用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讨论和咨询服务。综上所述,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已经受到了整个国际社会的重视。

二、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现状

1997年4月,国家教委正式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第一次把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整体,确定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小学一、二年级、三到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到三年级四个教学阶段,统筹安排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社会、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心理品质、思想方法、社会发展简史、法律意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情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观点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2003年9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编写公民课程的教材,教材定名为《新公民读本》。通过研究,初步拟定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教材体系。该读本被定位为校本教材,并确定“新公民读本”的主旨是: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该读本一共8册,三至六年级学生使用的小学卷4册,初一至初三年级使用的初中卷3册,高一或高二年级使用的高中卷1册。确定编写时要注意有前瞻性与时代感,要有历史视野与世界眼光,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同时强调充分吸收中国的传统优秀道德品质。

三、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选择

(一)进行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刻不容缓

从目前经济发展来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升,如何培养这些生活必备技能?研究发现,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使公民的知识技能及其价值观得到很快的提升。但是,目前开展较多的是政治思想课和意识形态教育课。这两种课程主要是对人们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强调人们把个人价值观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当中去,而对公民个人方面的教育很少,对那些自由、权利、公民社会参与的意识和技能涉及更少。这种教育方式是不符合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更不能提升人民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所以,如果没有一套合适有效的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体系,就会让很多人丧失公民责任能力,使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下降,产生很多社会混乱的事情。因此,在当代,面临着经济状态的改变,社会环境的转变以及政治气候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异的时候,必须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的教育,促进公民素质的健康发展,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很大的帮助。

(二)构建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中西交汇的香港,其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模式在体现中国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的精髓,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又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体系。毫不夸张地说,这一体系的形成改变了我国原来呈现出来的混乱、零散的教育模式,从而使教育走向了清晰化和系统化。在短暂的十年里,我国学术界开始不断地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问题,正是这不断的关注,才形成了一批批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中心,国家出版了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的书籍,同时许多学术研究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被组织起来,开展轰轰烈烈的活动。在这一形势的推动下,国家编写出《新公民读本》一书。此书十分适合中小学教育,也开始在一些中小学进行试点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高升,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中国公民的重视。但是对公民的概念界定,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最终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手段等这类问题却还没统一的解释,这就使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发展呈现缓慢的状态。在这一状况下,很有必要根据公民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有效实施才可以更好更快地提高公民的素质。但是这一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是以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变成工具。香港学校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理论和体系在建立之初,就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本”为主导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认知能力,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学校的利益等原因导致学生忽视甚至反感思想政治品德课。如果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实处,必须要实现教育以“工作”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充实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意识,发展学生能力。

(四)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在培养良好公民素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必须在学校的教育就要进行启蒙教育。但不要夸大学校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作用,期望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因为公民素质培训是终身的,公民素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培养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环境是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香港的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之所以能比较成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基礎教育阶段公民教育不仅在学校开展,全社会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我国想要有效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就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有效整合社会可用资源。

【参考文献】

[1]陈滢. 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基本内涵[J]. 鄂州大学学报, 2005(04):6-9 .

[2]李庶泉. 公民教育的国际比较[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0-75.

[3]刘海丽,尹建中. 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途径[J]. 经济与管理, 2005(02):17-20 .

[4]沈山. 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政策发展趋势[J]. 社会科学家, 2005(2):166-167 .

上一篇:学习部招新面试心得下一篇:三洲小学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