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2024-07-26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共6篇)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1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今天,我们在××举办全市第二期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主要是通过集中学习,使每一位职工代表了解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了解职工代表的职责和作用,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围绕单位的中心任务去工作,更好地发挥职代会在民主管理和企业改革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在此,我代表市××*,向参加培训的各位职工代表骨干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等单位的领导对我们培训班的重视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讲三层意思。

一、为什么要培训职工代表

第一,职工代表特殊的法定身份对其素质的要求。职工代表是根据《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规定,由职工选举产生。大家知道,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

高职工代表“职工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职工”的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企事业管理的能力。

第三,是工会组织改进和加强职工代表工作的需要。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对职工代表都提出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与时俱进的要求。这些年,我们一些企业改制中出现不少问题,诸如操作不规范、职工安置不到位、职工权益受侵害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与我们的职代会、职工代表和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到位有着较大的关系。职工代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能力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需要通过培训学习来增强。

二、职工代表应提高哪些素质

第一,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名职工代表,肩负着代表职工群众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职工代表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做到: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与时俱进,切实履行职责,以高度的主人翁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代表广大职工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力。

第二,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职工代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基本依据。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审查重要规章制度、审定生活福利重要事项,以及参加干部评议等工作中,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否则,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职工代表要学会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职工群众的意见要求结合起来,使职代会的各项决议、决定既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切合企业的实际,符合职工的要求。

第三,要熟悉企业管理知识和民主管理知识。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管理密不可分,职工代表既要有一定的民主管理知识,同时又需要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当前,在企业制度的更新过程中,企业管理科学化已成为一大趋势。因此,职工代表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生产经营管理知识,重视自己的知识更新,学习民主管理知识,特别是了解和掌握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当前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特点等。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职工还要善于及时掌握先进的、科学的企业民主管理方法。

三、职工代表如何发挥作用

第一,要正确理解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正确行使权利和有效地履行义务的必要前提。《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职工代表的四项权利,第十五条规定了职工代表的三项义务。

第二,要理直气壮地代表职工履行职责。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或集体企业本身就代表全体职工的利益,职工与企业本身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很多人形容那个时代的职工代表:“见面握握手、开会拍拍手、决议举举手”。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民营企业,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企业主与职工利益分配上就产生了冲突。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2

1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自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以抢救性保护的姿态,全面启动并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最近我们对前三批2000多个传统村落做了调查,结果显示成果喜人。

一是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得到遏制。通过4次全国范围的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我国传统村落整体情况、分布及其存续状况。目前,第四批评审已完成,又有1600多个村落即将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传统村落总数将达4100多个。我们认为再组织一次调查认定,能够将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全部列入名录,估计总数接近6000个。这个数字是多还是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保护的角度看,相比这项工作启动前只有100多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我们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明确了将近6000多个值得保护的村落。但是另一方面千万不要以为6000个很多,我们国家的村落按行政村计算是将近60万个,但传统村落并不是按行政村确定的,自然村也可以。全国拥有的自然村按260万个来考虑,6000个仅占1/400。从分布来看很不均衡,并且特别集中在云贵等少数民族山区,发达地区数量很少,到西部、北部更少,是绝对的稀有价值。另外,有15个省份建立了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不少市、县也建立了保护名录。我们规定严禁拆除和撤并中国传统村落,同时村民的保护意识也显著提高。调查显示96%的村民愿意保护传统建筑或愿意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建新房、改造自己的房子。截至目前,列入名录的传统村落没有发生拆并现象,也没有发生严重的破坏现象,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保护的效果基本已经显现出来。

二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前三批传统村落中有6000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2000个村落有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大量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濒危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性保护,270个国家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连片的村落实施了整村保护,58%的村落修缮了古桥、古路、古井等重要历史环境要素,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得到了优先支持。63%的村落对祠堂等带有公共性质的传统建筑实施了保护修缮,部分村落还开展了传统民居的修缮示范,两年累计修缮传统建筑5.4万余栋。

三是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许多传统村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71%的村落实施了道路修缮或硬化,66%的村落实施了垃圾处理,38%的村落实施了污水处理,72%的村落增加了防火、防灾、防洪等安全措施。村里传统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创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村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落比例由两年前的7%增长到21%;一些贫困村抓住机遇,探索出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好路子,人均年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村落比例由两年前的18%降到了5%,347个村实现脱贫。传统村落保护内容十分丰富,各地下的力量也很大,在乡村规划、村庄整治、传承文化、发展经济、基层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推广。比如浙江桐庐的一些传统村落已经成为全国竞相学习的样板,河南信阳郝堂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一跃成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的成功经验用于指导6000余个特色村落规划建设。

四是传统村落已经成为寄托乡愁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目前所有中国传统村落都建立了文化遗产档案,挖掘整理了村史、村志、乡规、族训,80%的村落将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传统美德写入了村规民约,近一半的传统村落兴建了文化活动场所。中宣部、住建部等部门在冯骥才先生的指导下,制作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集中展现了传统村落的神韵和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起海内外广泛共鸣。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全国1200多名专家参与了我国首次传统民居类型调查,院士、大师和著名学者共750余名参与了传统建筑解析与传统建筑的调查研究;企业、社会团体和志愿者自发参与保护传统村落已成为社会的新风尚。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让我们赢得了国际尊重。法国、俄罗斯等国的同行对我们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国家行动高度赞扬,浙江金华在传统村落开展的国际学生研修项目深受外国青少年喜爱。

2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任重道远,但前途无限美好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首先是传统民居建筑的破损、自然损毁现象日益严重,缺乏修缮资金和措施。传统民居保护与村民改善居住条件愿望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二是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由于错误的理念和不妥的规划建设,新建和改造项目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一些村落过度商业化,有的违背活态保护要求,将村民整体迁出搞旅游。三是资金投入不足。除中央财政投入外,大部分省、市还没有相关资金支持,社会投入也很少,与传统村落改善提升的需求差距较大。四是发展依然比较困难,不少地区传统村落发展差距明显,偏远贫困地区的传统村落经济条件十分落后,空心化现象严重,村落活态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五是人才技术短缺。多数基层干部缺乏保护知识,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传统建筑工匠断档。

保护好、发展好我国的传统村落任务十分艰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是我们充满信心。因为传统村落的价值仍然是稀有价值,仍然是世界的瑰宝,对传统村落价值的认识会越来越高。冯先生讲的大众层面的文化自觉已经开始出现苗头。伴随着城镇化和城市病,城市人对乡村、对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也是一个时代的必然发展。休闲旅游、休闲时间的利用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的政策制度会进一步加强,理念会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在现在工作的基础上,奋发努力,努力实现三个目标:大幅增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大幅提升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弘扬传统村落的价值。

一是大幅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力度。2017年再组织一次调查认定,力争将全国所有具备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都列入名录,都保护下来。推进保护要求法制化,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强制性保护要求,明确政府和村民等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和要素,完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要求。制定传统民居认定办法和保护政策,组织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认定、挂牌工作。强化监管工作,开展年度检查,建立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出台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办法,近期我们将宣布第一批黄牌名单,警示那些破坏现象比较严重的传统村落,并要求其整改。

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风光

二是大幅提升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村落保护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村民留下来、生活好。多数村民已经离开村落,或者多数村民不愿意在村里继续生活,那也是保护工作的失败。中国传统村落有自己的特性,即在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基本功能尚未完善的状态下进入了保护阶段,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传统村落,此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是必须要做的,不能实现村民生活现代化、便捷化,则很难留得住人。真正实现保护,关键在两点:传承优点和克服缺点,赋予其新的生命。具体要做的工作是大幅改善基础设施,传统村落都应具备功能完善的供水、道路、垃圾和污水治理、通讯、燃气或其他清洁能源、消防等设施,实现生活便捷化。要精心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净化绿化,闲置宅基地和废旧房屋可以改造成为绿地空间,打造优美环境。要大力推进传统建筑修缮,特别是要发展民居租赁,导入社会资本、修缮技术和经营能力,实现传统民居高水平的保护和利用,营造精品传统建筑,营造精品空间。农村危房改造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倾斜,要提高补助标准。要提升传统工艺的设计美感和制造质量。要千方百计发展生产、提高收入。要提高基层干部和村民的素质,培养文明生活习惯,提高生产技能和服务水平。继续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地方各级财政更要加大投入。

三是大力弘扬传统村落的价值。建设面向公众、面向世界的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这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作,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作为第一步,力争今年或明年初有100个优秀传统村落入馆展示,以后不断完善。至2020年每个传统村落都要完成村史的整理编辑,鼓励利用现有房屋建立村史室。系统开展中国传统建筑解析和传承研究,系统开展中国传统建造技艺研究,全面整理、记录、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这项工作目前已取得可喜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委托专家委员会开展一项重要的工作,即系统、深入开展传统村落价值研究,保护工作没有做好,建设性破坏等问题的原因,往往在于我们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没有科学地分析出传统的价值。此外我们还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完整价值,也许我们不仅看到仁义礼智信等对传统文化的传统解释,还能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就蕴含着崇尚科学、创新、民主等现代文明的精神。总之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研究的态度。要大力开展传统技艺等的传承和提升工作,发挥其优点,克服其缺点,赋予其现代功能,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支持各地举办研讨会,支持和培养传统村落研究人才。大力发展传统村落旅游和修学旅游,传统村落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推进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村落或村落集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积极对外宣传和交流,适宜时机可以考虑设立国际性传统村落和农耕文明成果传承的研究交流机制,具有人类最悠久和优秀农耕文明的中国应该在这一领域发挥中心领头作用。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冯骥才主席,他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挖井人,感谢为传统村落保护无私奉献、做出贡献的各位专家、各位村镇建设战线的干部,感谢为这次大会倾注大量心血、给予全力支持,实现会议服务质量世界一流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建设厅、金华市,特别对义乌市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3

省局举办宣传骨干培训班,目的在于为大家增加一些“营养”、信息、技巧和借鉴,为大家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使全省工商系统群众性宣传报道工作有新起色。借此机会,我想表达看望、感谢、拜托、希望四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看望。同志们是我们系统的土记者,是宣传报道的生力军。大家在基层,工作在第一线,兼职做宣传报道工作,既要尽心尽力地做好本岗位工作,又要利用时间写稿子,很辛苦。我代表省局党组来看望大家,向大家问候一声:辛苦了!

二是感谢。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全省工商系统宣传报道工作的形势很好。首先是上稿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大稿、重稿增多。以《中国工商报》、《中国消费者报》为例,2010年,我省工商系统在《中国工商报》上稿量综合排名第六名,在《中国消费者报》排第二名。湖北工商系统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工商报》先进宣传单位、优秀记者站、先进站协作单位、优秀记者和通讯员等荣誉,每年综合排名都在全国前五名。今年上半年,我省工商部门的新闻报道稿件两次登上了《湖北日报》的头版。《中国工商报》头版头条对我省工商系统“做好越管越活文章”的经验作了报道,《人民日报》也在重要位置以较大版面,报道我省创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的新闻。其次是宣传队伍不断壮大。我省工商系统宣传积极分子不断涌现,201X年,有14名同志被《中国工商报》评为优秀记者和优秀通讯员,有7名同志获得了《中国工商报》“工商百星”的称号,排在全国工商系统的前列。再次是各级工商部门门户XX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1X年,省工商局门户XX在省直机关XX绩效评估中名列第五。从宣传报道工作格局和人员结构来看,基层工商部门宣传工作都是兼职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很不容易。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默默地为全省工商系统宣传工作作贡献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三是拜托。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我们肩负的职能任务相比较,与兄弟部门相比较,与社会对我们的要求相比较,差距还相当大,宣传工作现状还没有达到充分保障我们工商事业兴旺发达的要求。

宣传报道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又是一项特殊任务。一方面,宣传报道工作是一个硬任务。因为宣传工作关系到工商部门执法环境的营造,关系到工商队伍形象的塑造,关系到放心安全消费环境的建立,关系到工商职能的到位。总之,宣传也是执法力,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做不行,不做好不行。另一方面,宣传报道工作也是一个软任务。因为它做的是细活,靠的是内功。有的工作可以通过一个专项整治或者大兵团作战解决,立竿见影。而宣传报道工作则是靠用心、用眼、用脑,靠的是精耕细作,持之以恒,必须有真功夫才能够做好。所以,省局党组对宣传报道工作很重视。这次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培训,既是对大家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包含着对大家的期盼和拜托。今后的宣传报道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仍然需要大家竭心尽力,奋发有为,使全省工商系统宣传报道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是希望。在这里,我提以下几点希望:

一、要充分认识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

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大家都是具体从事宣传报道工作的,是我们工商系统的土记者,不能简单地认为把稿子写好就行,一个月能上几篇稿子,任务就完成了。而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些。要明确宣传报道是为什么,上级为什么重视。当年,毛泽东同志赋予红军三大任务之一,就有一个宣传工作,让老百姓了解红军是干什么的,从而唤起民众拥护中国共产党。我们的人民在危难中站起来,我们国家在竞争中强起来,我们的党在挫折中立起来,这一切都离不开宣传工作。纵观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从几个人,到几百人,到几万人,几十万人,几千万人,领导人民赢得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建立和国家的富强,这是何等的了不起啊!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中,离不开宣传,这是我们的传家之宝。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需要宣传报道。只有通过宣传,使老百姓、使社会认识、了解、理解、支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我们才能有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实践告诉我们,称职的领导必然重视宣传报道。作为一个县、市工商局局长,必须重视宣传工作,不重视就不称职。一支成熟的队伍,也必然会产生众多的优秀的宣传工作者。虽然大家大多数是兼职做宣传工作,很辛苦,但

是,干上这份工作,就要爱上这份工作,就要把工作做到位。作为一名工商系统的宣传工作者,不仅仅是要在写作水平和作品数量、质量上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二、要明确宣传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一,宣传报道工作要营造氛围。我们要通过在座各位的努力,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志共同来营造一个区域性的小气候,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小氛围。要营造这么个小气候,就是要通过各种媒体,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立面的,是网络的还是传统的新闻媒体来营造宣传氛围。要广泛应用方方面面的多种媒体,通过重点言论、分析评论、通讯报道、开辟专栏、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力争全面覆盖本地的各个媒体,使社会、公众,特别是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更多地了解、理解、支持、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第二,宣传报道工作要突出宣传典型。要通过大家手中的笔,宣传工作热点、亮点,宣传身边的典型人物,宣传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各个方面的宣传达到树立良好队伍形象,营造维权氛围,鞭挞违法行为的目的。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挖掘一切能够挖掘的资源,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宣传工商职能和工作成果,通过典型人和事的广泛宣传,树立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第三,从事宣传报道工作要保持激情。一是要义无反顾。宣传报道不仅仅是有主观意愿就可以做好的,还需要真功夫,这种功夫来自于实践的磨砺,是汗水的结晶。宣传工作是一件苦事、难事。所以,宣传工作者更需要毅力,更需要奉献精神。干上这项工作就要义无反顾,任劳任怨。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在成绩得不到肯定时,不后悔,不气馁,不回头,坚持不渝。这是我们宣传工作者应有的、可贵的品质。二是要持之以恒。同志们大多数是兼职的,虽然是兼职,但一定要以恒心、用心、专心做好这项工作。不要受班子更换、工作环境变化等影响,努力保持宣传报道工作春常在的良好氛围。三是要搞好“传帮带”。热心宣传报道的同志在自己出作品的同时,要注意鼓励、帮助和带动身边的同志加入到这个行列,使这一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我们应当自觉担当的责任。

三、要练好宣传报道基本功

要搞好宣传工作,仅仅靠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硬功夫。我认为,一个宣传工作者,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一,要恒于学。学习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人们常说犹太人了不起,他们以前没有国家,流离失所,生存条件异常恶劣。但是他们只要在哪个地方立足,就可能像一把火,马上就燃烧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里犹太人最多,世界著名大学者,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都是犹太人。他们的成就与犹太民族非常爱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对宣传工作者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素养。要写好一篇文章,尤其是写好理论性的文章,写好宣传报道重头稿件,必须有较宽的眼界和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够俯看众山小,看到山外之山;才能够想得到,写得到。大家虽然身处基层,但一定要使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站位。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实现从不自然到自然,从自然到必然的升华。

在座的各位是宣传能手,既不是组织上授予的,也不是大家评选出来的,而是学习磨砺出来的。所以,大家要继续把宣传报道工作做深、做新、做出品位来,仍然离不开学习。这个学习既是向书本学习,也是向实践学习,还有向他人学习,向媒体学习。要注意研究媒体,注意研究党的方针政策,注意研究身边的人和事。如果离开这些学习、研究,也将一事无成。

第二,要功于专。宣传报道要出成果,出产品,必须要有一定的专功,这个专功就是指新闻报道的技巧。“豆腐块”怎么写、通讯报道怎么写、电视新闻怎么写、口播新闻又怎么写,这都有一定技巧。办公室写信息、写简报,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我说的专功就是要有这种专门的写作技巧,要有写好宣传报道的眼力、技力和笔力,运用语言、词汇要精道。所以,一定要在专功上下工夫,这些东西都有一定规律可循,必须了解并且熟悉、运用这些规律。

第三,要精于察。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的科学家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不了问题,何谈解决问题?宣传工作者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典型,善于发现热点和焦点问题,善于发现结合点和闪光点,才能写出好稿子,提高上稿率。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非常重要。

第四,要善于思。就是要善于思考,经常琢磨写点什么?身边有什么可写的?如果找到一个可写的素材,应该怎么来写?都要费尽心机去思考,常琢磨、构思。冥思苦想对于写宣传报道稿件非常重要。

第五,要勤于练。就是要多写、多练笔,不要怕丑。成功有一个过程,坚持才能胜利。写得好的,是长期坚持努力的结果。我们有些初次涉足宣传报道工作的同志,写了不见上稿,怕人笑;登了“豆腐块”,又觉得不上档次,也怕人笑。这是个过程,没有必要怕。只要多写、多练笔,多总结,不气馁,一定会成为多产土记者。

第六,要妙于协。宣传报道工作者不单是笔杆要硬,还要有善于协调沟通的软功夫。一方面要善于与新闻对象沟通,从他们那里挖掘深层次的素材;另一方面,要善于与新闻界的朋友打交道,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及时了解新闻单位阶段性的报道要点,争取新闻单位友情支持。

各地要总结协作经验,建立协作机制,研究协作技巧。要通过与新闻媒体的协作,找到宣传工作的共同点、共赢点,进一步开发本单位的新闻资源,挖掘新闻亮点,降低宣传成本,提高宣传效率。

四、要实现宣传报道工作新突破

一是要在宣传报道作品数量上突破。宣传报道工作做得怎样,就是看有多少上稿率?是不是全覆盖?在座的各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目标。比如说去年上了10篇,今年争取15篇,上稿率要节节高。每个县市局和每个宣传报道骨干还要争取媒体的全覆盖,即做到报刊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要使本系统成为本级宣传报道“大户”。

二是要在优秀作品上突破。作品份量要重,就是大篇幅稿件、专题报道、深度报道、通讯之类的稿子要多。要在媒体层级上突破,各县市工商局要争取在省报、省刊、省台上稿,积极争取在中央媒体突破。省局要组织力量攻关,争取在省级媒体和中央媒体多上稿,上大稿。各级每年都要有不同程度的突破。

三是要在宣传骨干队伍素质上突破。各级宣传报道队伍,不仅数量上要增加,更重要的是在素质上提高。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要与我们的职能工作、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宣传骨干队伍。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力资源,作品量的突破,优秀作品的突破是不可能的。

四是要在宣传报道工作机制上突破。宣传报道工作机制是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工商局有宣传工作任务,但没有专门编制和专职人员,这是工作现状。要把没有专门机构、人员的工作抓好,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县所两级要建立宣传报道员小组,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多种手段激励宣传报道工作,适时组织宣传报道骨干培训,帮助提升写作技能,形成领导重视、多种激励、踊跃写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4

经区委同意,今天在这里举办全区机关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学习公务员法骨干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同志有:区直公务员管理单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政工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委员。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训这批骨干力量,带动全区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公务员法的高潮,要求各单位把学习宣传公务员法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为实施公务法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把这次培训班办好,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颁布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既是改革的产物,同时也为我国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它着眼于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着眼于加强公务员的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着眼于促进勤政廉政和提高工作效能,一句话,着眼于建设一支优秀人才密集、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完全可以相信,通过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必将把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颁布实施公务员法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公务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一步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效率和积极性,具有长远和重要影响。

第一、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健全了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依据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管理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新阶段,结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没有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综合性法律的历史,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公务员法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基础,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对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它的颁布实施必将有力地推进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进程,有效地防止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为进一步吸引和凝聚高素质人才、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武器。

第二、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为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对于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会良好秩序的维持、公民权益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务员法既明确了公务员的条件、义务、纪律和法律责任,也明确了公务员的权利和权益保障措施;既有倡导性要求,也有禁止性规范,这就为公务员切实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也为促进公务员廉政勤政优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效能,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第三、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管理的体制机制、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优秀人才密集、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撑

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效率和积极性都取决于体制机制,体制机制一活,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才能满盘皆活。公务员法在吸收我国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借鉴国外公务员管理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在完善公务员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既理顺了公务员管理体制,实现了与现行干部管理体制的衔接,又健全了公务员管理机制,特别是确立了新陈代谢机制、竞争择优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为我们通过完善体制和机制来进一步突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从源头上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二、全面把握公务员法的基本精神,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它从五个方面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

第一,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的领导上。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二,体现在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上。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由参照公务员管理改为纳入公务员管理,这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一大特点。

第三,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上。公务员法进一步把公务员职务划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部分,把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三个类别,把公务员任用划分为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方式,并规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还明确了对公务员队伍实行由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按照分工、共同负责的管理体制。公务员法坚持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

第四,体现在公务员的来源上。公务员法总结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鲜经验,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强化了公务员管理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把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部分职位聘任等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改革措施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特别是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对在公务员实行委任制的同时,对部分职位实行聘任制,这是公务员队伍建设引入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又一重要特色。

第五,体现在公务员的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并重上。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纪律,明确了公务员的考核、惩戒、回避、辞退、定期转任、离职后的从业限制,以及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等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对公务员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公务员法还进一步强化了公务员考核评价、职务级别晋升和工资、福利、保险等激励保障功能,体现了对公务员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和真心爱护,体现了“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这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营造拴心留人、人在心在的工作环境,进一步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公务员队伍工资水平总体偏低、工资制度不尽合理、收入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强调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实施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岗位津贴等津贴制度,以及实行国际通行的工资调查制度,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从而为公务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保障。

三、抓住契机,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第一,要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公务员队伍的始终。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公务员队伍,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要把能力建设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始终。一是要不断提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二是要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三是要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四是要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五是要不断提高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自主创新的本领。

第三,要把“公务员精神”的培育贯穿公务员队伍的始终。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精神就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就是要时时处处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坚持以自己的全部工作为党分忧、为国建功、为民造福。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就是要以对党和国家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努力提高适应本职工作需要的能力和水平,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就是要增强全局观念,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努力营造心齐气顺、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氛围,加强团结、大力协同、做好工作。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区直公务员管理单位的一把手、抓政工的副职、政工股长(政工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安排、稳妥推进,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二要严格掌握政策。法律是制度化的政策,公务员法中的许多制度性规定,都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每个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政策不走样。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法做好公务员管理的入轨运行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公务员登记、认定职务级别、实行工资套改和规范参照管理的工作,坚决维护法律和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在实施公务员法的过程中,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规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把是否违规进人,是否严格按标准、条件、程序和职数选配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工资福利保险等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特别要防止入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对违法违纪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轻重,该教育的教育,该处分的处分,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要依法予以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公务员法的宣传工作,是我们在座各位的重要责任,要在全区上下形成贯彻宣传公务员法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是我们公务员队伍政治生活的一件大喜事,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宣传公务员法落到实处,为明年1月1日实施公务员法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全面建设小康**、平安**、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5

[领导讲话][

]近日,省农业执法总队在**举办全省农业执法骨干业务培训班,各农业执法支(大)队负责人参加,会议还表彰了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现将***副厅长在培训班上的讲话刊发,供学习贯彻。

***副厅长在全省农业执法骨干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

举办这次培训班,目的是回顾总结2005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交流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2006年农业执法工作,并培训业务,提高执法能力。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客观分析,充分肯定2005年的农业执法工作

2005年,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结合先进性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农业执法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有了新面貌。各地紧紧围绕贯彻落实2004年11月全省农业执法工作会议和2005年9月省农业厅、编办、人事厅、财政厅联合召开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座谈会精神,统一思想,积极主动,加强协调,扎实工作,从理顺执法体制,明确单位性质、职能,改善执法设施入手,使执法队伍体系建设有了新起色。目前,11个市、80个县组建了农业行政执法支(大)队,占应建数的98.9。专职从事农业执法的工作人员1470名,列入公务员制度管理200余人。其中,温州、舟山、上虞、丽水等县(市、区)10多个行政执法机构确定为监督管理类。大部分执法机构做到集中办公,专司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工作。同时,通过省厅的考核验收,37家农业执法机构成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2005年,还新配备执法专用车20辆和部分其他设备,到年底,80的农业执法机构配备了执法用车。

(二)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各地按照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要点,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以规范种子、肥料市场为重点的“绿剑”春季行动,以规范农药、卫生杀剂市场为重点的“绿剑”夏季行动,以规范兽药、饲料、种畜禽为重点的“绿剑”秋季行动和围绕节日安全、初级农畜产品安全为重点的“绿剑”冬季集中执法行动。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和市场巡查力度,充分发挥“96323”作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农资打假工作引向深入。据统计,2005年累计出动农业执法检查人员55905人次,受理“96323”等农业投诉举报5132件,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34131家次,完成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6585批次,查获违规单位3161家次,查获假劣农资5368.8吨,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523起,结案2375起,挽回经济损失5305.3万元。并严肃查处了兰溪市复合肥厂无证生产“硅钙磷肥”、金华翔宇农作物研究所无证生产种子、仙居县康牧医药原料化工厂无证生产兽药等大案要案。强有力的执法活动,提高了执法权威,树立了农业部门的执法地位,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三)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是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监管层面看,涉及中央到地方,农业到工商、质检等多层次多部门。从生产流通领域看,涉及到生产、经营、使用等多个环节和不同性质的生产经营使用者。因此,这项工作很重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应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和治本之策。2005年,2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一方面加强农资经营人员培训,提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增强诚信经营意识,促使农资经营网点既是农资经营的放心店,又是农业新技术、农资新产品推广的服务点。另一方面从完善可追溯制度着手,督促经营单位加强进货渠道管理,建立购销台帐制度,发放信誉承诺卡,完善内部管理基本制度,从经营源头上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可靠。11月,“浙江农业执法网”开始试运行,为共享农资监管信息和披露企业不良记录构建了平台。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在桐庐、临海、平湖、鄞州等地取得较大进展。台州1019家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建立了企业档案,宁波、温州、湖州、绍兴等地也展开了农资企业调查登记工作,为全面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放心农资下乡有了新举措。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是2005年农资打假的重要内容。按农业部统一部署,3月份,省厅联合杭州市农业局、余杭区政府在余杭良渚镇共同举办了全省“绿剑”春季集中执法行动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启动仪式,各地也按照省里的要求,纷纷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共组织了258家农资生产经营

企业到现场展示展销优质农资产品,销售优质放心农资9.3万公斤(件),57600余人次接受现场咨询,发放近24万份宣传资料,曝光近100个假劣农资产品。诸暨作为农业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单位,积极抓好农资连锁、标准化管理和质量责任制三项工作,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以市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为龙头,建立了以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和统一服务“六统一”为标准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点74家,实现销售收入1700余万元。同时,其他地方和企业也积极开展探索。如瑞安市着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建立市级农资连锁经营企业5家;省农资集团建立了20多家“惠多利”农资经营连锁企业;台州黄岩区成立全省首家农资配送中心-台州市黄岩桔都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涉及1000多个品种,300多个营销网点,实现信息、技术和物资统一服务和配送。绍兴县以三家农资企业为龙头开展了放心工程。随着活动深入展开,对倡导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守法和诚信经营,提高农资消费者识假辩假能力和科学使用农资,净化农资市场环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农业生产事故调解处理有了新成果。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尽完善,农业生产事故也呈多发趋势。为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尽力挽回农民损失,各地以“平安农业”建设为目标,尽心尽职,做了大量工作,既维护了农民权益,也促进了社会和谐。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省共调解处理了各类农业生产事故200余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尤其是“飞雁”牌过磷酸钙肥害事件,共造成29个县(市、区)2万多亩经济作物减产、绝收,受害地克服受害面广、农作物品种多、损失大等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妥善处理,及时恢复农业生产,把损失程度减少到最低。调解处理农业生产事故对农业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为它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但也要清楚地看到,农民诉讼的难度和调查取证的难度。要站在服务“三农”的高度,站在农业和农村工作职能部门,农资生产经营监管主体的角度,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急农民所急,这种务实的作风为农业部门树立了形象,为农业执法拓宽了视野,起到很好的开端。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扎实抓好2006年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也是全面贯彻实施四厅局文件和全省农业执法工作会议的关键性一年,做好2006年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总的要求是: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农产品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为目的,按照重抓源头,强化监管,完善制度,提高能力的要求,提升规范化建设层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调处农业生产事故,确保农资市场规范有序,保障高效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努力推进“三个转变”,第一:在监管重点上,要从专项整治逐步向日常巡查、长效监管转变;第二,在监管方法上,要从专项整治逐步向监管与服务并重转变;第三,在监管体系上,要从健全完善向规范行为、提高能力转变。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着力克难攻坚,进一步完善农业执法保障机制。进一步按照省四厅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理顺体制规范行为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公务员法》实施,不断深化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理顺体系,加强建设,实现农业执法机构全部列入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执法人员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目标。按照“五有”要求,继续实施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的能力和效率。目前,各地正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有的地方在执行兽药、饲料、种畜禽监管时认为与四部门的文件有矛盾,我认为,两个文件没有矛盾,省政府文件中提到的“各级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兽药、饲料、种畜禽的管理”,指的是兽药、饲料、种畜禽的行业管理、产业发展,而兽药、饲料、种畜禽的市场检查、行政处罚是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的职责。当然,两者要加强协作,共同为产业的发展做好工作,尤其在当前禽流感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各地更要积极配合。

(二)着力源头整治,进一步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2006年计划组织二次全省性的集中执法行动,一次是上半年的春季执法行动,主要以规范种子、农药、肥料市场为主;一次是下半年的秋季行动,以规范兽药、饲料和种畜禽市场,以及初级农畜产品安全为主要内容。两次集中执法行动,要精心组织,上下联动,要在声势、实效、震摄力上下功夫。要根据实际,适当开展一些专项整治活动。在执法行动中,重点围绕“三突出一巩固”开展。

一要突出案件查处。坚持部门配合、上下联动,下移工作重心,提高日常巡查密度,清查不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加大农资案件查处力度,对市场检查、投诉举报、媒介披露等途径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对已立案查处的案件要跟踪关注,早日结案;对已处理的违规单位或个人要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提高;对大要案要集中力量一查到底,不能敷衍了事,必要时公开曝光通报。

二要突出源头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切实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产品的资格管理,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面达100,前移监管关口。

三要突出农资产品质量监管。对农资产品实行质量安全进行监测,要求全省抽检农资产品2000个以上。及时通报抽检结果,同时,曝光一批不合格产品,处罚一批不合格企业,连续抽检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实行重点监控。

四要巩固毒鼠强专项整治成果。做好杀鼠剂经营资格核准、违禁剧毒鼠药清缴等工作,适时开展市场暗访,彻底根除毒鼠强的社会危害。

(三)着力诚信经营,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资长效监管机制,是农业执法的重要目标,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着重开展以建立农资现代经营网、农资市场监管网、农资信用信息网、农资生产经营诚信制、农资企业信用评价制、农民利益受损补偿制为主要内容的“三网三制”建设。进一步充实农资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内容,使80以上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信用管理的范围。总结和推广试点单位经验,督促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一卡一书”(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信誉卡、质量承诺书)、“两账两票”(农资产品进销台账、进销票据)和农资管理基本制度,实现可追溯管理。倡导在行业内部推行守法经营或质量公开承诺制,引导农资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诚信经营意识,推进诚信经营。启动农资信用评价,研究制定农资企业诚信管理办法及科学评价体系和相应标准,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管理。

二是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在抓好农业部试点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措施,引导农资企业开展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农资营销机制,构建农资现代经营网络,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和占有率,保证农民用上放心优质农资。

三是发挥“浙江农业执法网”的作用。作为农资监管的重要现代手段,各地要加强维护,保证畅通,实现高效运行,成为展示我省农业执法工作的门户。重点要建立法律法规库,及时公布现行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厅有关文件;完善农资信息库,及时公布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登记和许可情况;开通农资监管咨询库,及时公布市场经营主体清理情况、企业诚信评价情况、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及时发布农业执法工作动态;开通网上案例分析等内容。成为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工作交流、案件报告、跨区域案情通报、优质农资推介、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工作指导的平台。

四是完善投诉举报制度。进一步畅通“96323”农业违法投诉举报渠道,加强投诉举报的管理,认真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办,有办必果,维护好农民利益。

(四)着力及时公正,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事故调处工作。要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村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浙江”的高度,充分认识和认真处理农业生产事故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麻痹大意、敷衍了事。处理过程要及时果断,以减少损失、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做到调解公平、公正,考虑厂商的利益,更考虑受害农民的合法权益、生产、生活情况,不能因处理不周引起投诉举报,甚至集体上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事故处置,省里将争取发布《浙江省农业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农业系统对重大农资质量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并在农资质量安全的法律援助和政府救济途经方面进行探索,切实减少农民损失。

(五)着力提高素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和培训工作。按照“面向农村农民,面向管理对象”的原则,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的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一是组织开展第二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上下互动,统一行动,集中宣传,形成农业系统农资打假的宣传品牌。二是结合“绿剑”系列执法行动,加强对农业法律法规、农资识假辨假和使用常识的宣传,通过深入报道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例,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提高农资监管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营造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农资监管会等形式,切实增强农资经营人员的守法意识,提高农资经营服务水平。

三、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切实做好新时期农业执法工作

我省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起步于1996年。10年来,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执法机构从无到有,执法队伍从弱到强,执法工作也有了很大起色。但是,农业执法工作底子还很薄,执法队伍建设与其他部门相比还很弱,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农资市场也不规范,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执法工作任重道远。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举措,要在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提高执法能力等方面积极开拓,努力创新,使浙江的农业执法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期,农业综合执法将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农民权益提供有力保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从全国来说,许多省(市、区)对农业执法工作越来越重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因此,各地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转变观念,全面树立五个意识:一是全局意识。从全局的、长远的高度来开展农业执法工作,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坚决打破地区保护、行业垄断。二是质量意识。商品要讲质量、讲品牌,执法同样也要讲质量、讲效率,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使执法部门成为农业部门的示范窗口,使每一位执法人员成为捍卫法律尊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坚强卫士。三是服务意识。做到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要把监管寓于服务之中,指导督促当事人依法办事,帮助生产经营单位避免法律风险,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发生。四是快速反应意识。对群体性事件,新闻媒体曝光的事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行动,争取主动,并及时报送进展情况。五是协作意识。加强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协作,增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农业内部协调,加强配合。

二要加强培训,提高能力。从农业执法人员结构看,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绝大多数执法人员原先都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对法律知识学习理解不深,执法实践也不多。因此,要做好执法工作还要在人才培养上做文章,在提高四个能力上下大功夫。一是提高政治能力。每位执法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牢固树立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决不能滥用权力,决不能用行政处罚作为创收手段。二是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加强上岗前培训,加快知识更新。2006年,省里将举办一期以强化纪律、树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按照“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法律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重”的要求,通过学习培训、执法实践、执法人员的短期交流、执法骨干的高校深造等方式提高业务能力。使执法人员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懂”,对行政处罚、复议、诉讼、赔偿、许可等“五大”行政法律和农业专业法律法规要“精”,真正成为能担当执法重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提高工作创新能力,要针对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动向,准确分析新特点,努力把握其阶段性、规律性和趋势性,深入探索主动做好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农业执法工作的创新能力。四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农业执法工作涉及面广,对象复杂,办案过程中牵涉到多个部门,需要组织力量及时查办,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因此,工作中还要注意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公司职工代表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6

国庆节刚过,省村务公开办就在这里举办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骨干培训班,把各设区市、县(市、区)委组织部组织科长及主要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近100人集中起来,进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业务培训。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解读中办发〔2005〕17号和闽委办发〔2005〕6号文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和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下面,结合我省组织工作实际和这次培训班的要求,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发展基层民主的共性出发,提出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制度。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今年6月22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中办发〔2005〕17号文件《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9月6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办17号文件的通知(闽委办发〔2005〕6号)。大家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

──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三农”工作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新思路,党中央、国务院还出台了取消除烟叶特产税之外的农业特产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政策。落实好这些思路和政策,迫切需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配套推进。

──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经过50多年的执政,我们党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能不能提高执政能力,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执政能力,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探索加强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依法办事统一起来的发展路子。

──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强调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事业,对干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实行民主监督;强调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强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强调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强调,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些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不断实践,农民群众更加关注村中事务,关注村干部行为,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逐渐学会用法律、政策维护自身权益,民主热情高涨,民主意识增强,自治能力提高,要求办事公开透明,决策有程序,管理有章法,监督有效果,自己的事情自己定,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大家的事大家办。这就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制度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增强工作适应性的需要。经过多年努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在我省农村广泛实践,成为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好形式,解决“三农”问题的好载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好途径,也积累了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得力;有的公开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有的群众热情不高,参与不积极;有的工作不落实,失信于民;有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质量不高。这就迫切要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总之,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民民主权利和物质利益的重大部署,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步骤。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务实求真,推动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上新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学习贯彻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的基本要求

中办17好文件把加强党的领导、农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贯穿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科学回答了我国农村要发展什么样的基层民主、怎样发展基层民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探索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路子,开辟了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进一步强调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把村民民主权利落实到村级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务之中,落实到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之中,落实到经常性的民主实践之中,把村民民主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央高度重视中办1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7月11日新华社和12日人民日报播发了文件全文,人民日报还发表了社论;全国村务公开办分别于7月下旬、9月中旬举办了两期学习中办17号文件的讲习班。为贯彻落实好中办17号文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9月6日发出通知,即闽办6号文件,提出四条具体贯彻意见。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些文件,我想再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抓好学习宣传。各地要采用各种有效形式,迅速组织广大基层干部学习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迅速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做到领会精神不走样。要把学习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纳入基层干部培训内容,大力培训业务骨干。各级村务公开工作小组成员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落实。在学习宣传中要做好几个结合:一是要与统一思想行动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宣传,进一步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以及集体观念和党的领导的观念;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意识和执政为民、依法执政、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基层干部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及各级各部门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意识,把方方面面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要与宣传贯彻农村政策结合起来。要把宣传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同宣传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种粮直接补贴、减轻农民负担、扶贫开发、山海协作等各项农村政策结合起来,把这些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公开的内容,使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的宣传贯彻过程成为农村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过程,“三农”问题妥善解决的过程,农民不断得实惠的过程。三是要与转变作风结合起来。要把学习宣传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组织引导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要求,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标准。

第二,要抓好对照检查。要开展调查研究,对本地区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现状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对问题也不能忽视,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各地要对实践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看看组织领导是否有力,相关机构是否齐全,人员配备是否精干,作用发挥是否明显;公开内容是否完整,程序是否科学,形式是否合适,过程是否合法,时间是否妥当,效果是否明显,群众是否满意。要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补缺补漏,对照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抓好整改,对薄弱环节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及时制订整改措施和办法。对被实践检验是成熟和有效的措施、办法,要及时巩固起来、坚持下去。对与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不完全一致的,要及时补充和完善;完全抵触的,必须尽快修改或废止,保证政令畅通。

第三,要抓好组织实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力度,一手抓延伸拓展,一手抓规范提高,把中办17号和闽办6号文件的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组织实施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既要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进一步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又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二是要把发扬民主贯穿始终。各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导向确定公开的内容,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据来改进工作,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标准来衡量工作成果。要充分尊重和实现村民的民主权利,民主议定公开事项,民主选举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民主行使发言权、质询权、建议权,民主监督村干部和村务。乡镇、村党组织要积极营造发扬民主的宽松环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努力排除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思想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鼓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村务的管理和决策。三是要把依法办事贯穿始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要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为准绳,把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公开的内容要合法,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四是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要建好制度,既要抓好一些大的根本制度,如村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又要抓一些具体制度,如村务监督小组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移交制度。既要建立管理制度,又要建立工作制度,健全村级民主管理机制和工作推动机制,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既要抓好制度建立,又要抓好制度完善,更要抓好制度的落实,把制度程序化、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

三、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是我们党执政50多年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根据中央的部署要求和我省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结合实施乡镇工作和社区建设两个《纲要》,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为主线,以深化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为动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这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上,除了安排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我们还安排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当前,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要认真按照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把四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执政意识,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各地要对照《决定》的内容和要求,对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工作进行梳理,紧密联系执政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全面系统的学习研究,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要根据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城市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形成各业联动、争先创优的组织格局。要进一步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都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要着力深化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全省选派的3767名党员干部已进村到岗工作三个多月,已开展总体上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培养锻炼党员干部、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工作督促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动。下派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以属地管理为主,县、乡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要把下派干部队伍用好,在生活上、工作上多关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他们的工作创造好条件。派出单位和挂钩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挂钩帮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教育引导驻村任职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安心工作,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要教育引导驻村任职干部摆正位置,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学习掌握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法,学习掌握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干事的能力。对207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省里要求驻村干部要把自己当成省直机关的窗口,树好省直机关的形象,把任职村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的样板村。各地要注意在下派干部中树立好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要着力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最近,为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文件,成立了7个专项工作小组。其中省村财村务工作小组依托在省推行村务公开工作小组办公室,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监察厅、省农业厅、省民政厅、省信访局为成员单位。9月29日,省村财村务工作小组召开了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建立了成员单位挂钩联系制度,由省委组织部负责挂钩泉州市,省信访局、省监察厅挂钩福州市,省农业厅挂钩宁德市、南平市,省民政厅挂钩莆田市。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抓紧制定具体组织实施方案,研究提出推进工作的措施与办法。要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工作,继续抓好375个村财信访重点村的财务审计工作,做好审计报告起草、审计结果公示、违纪行为查处、追回失散集体资产、加强财务监管等后续工作;各设区市要在10月底前要把本地工作进展情况上报省村务公开办、省农业厅。对省委省政府信访工作领导小组〔2005〕3号文件确定的22个重点信访案件要逐件逐案认真督办,做到每案都有调查处理情况、处理结论和息访措施;各设区市要开展一次回头看,对查办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并于10月底把村财村务问题自查情况的汇报材料报送省信访局。

四是要着力扩大村务民主听证工作范围。各地要继续抓好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对尚未召开首场听证会的试点单位,要责成尽快召开听证会;已经开过首场听证会的试点单位,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补缺补漏,并根据群众意愿和工作需要,再确定1—2个议题进行听证。各地在试点工作中和结束后,要认真解答四个方面的问题,探索形成完整、规范、科学的村务民主听证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要适时把村务民主听证工作从试点单位拓展到更广的范围开展,以点带面,用试点工作成果辐射带动其他村的听证工作,以更广泛的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试点的工作成果。五是要着力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各地要抓紧做好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市场经济知识、实用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干部的任职、任期、进修培训和学历教育,把乡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培训的重点,当前要落实省委组织部、省科协《关于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大、中专学历教育的通知》,积极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大、中专学历教育。同时,要抓好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在今年年内完成30%的培训任务。要通过教育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牵动农村基层各项工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是很难做好的。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主动牵头负责,各成员单位要齐抓共管,共同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要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各级党委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研究、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县、乡、村党组织领导要亲自抓,要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村党组织及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推行村务公开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挂钩领导要深入挂钩联系点,共商改进工作的措施与办法,提高工作质量,努力把挂钩联系点办成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示范点。

二是要在舆论宣传上下功夫。各级村务公开协调机构要制定宣传计划,组织协调新闻单位加强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规定,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扩大社会影响。要采用座谈会、讲习班、黑板报、文艺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把人心鼓热,把干劲鼓足,调动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要注意抓好典型培育工作,形成省、市、县、乡多层次、广覆盖、各具特色的示范群体。

三是要在督促检查上下功夫。省推行村务公开工作小组办公室在9月30日给各地下发了明传电报,决定于10月下旬组织开展全省性的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17号和闽委办发〔2005〕6号文件督查调研活动。各地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好督查调研,及时整改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要对照中办17号文件提出的六项工作要求和闽办6号文件提出的四点工作意见,逐一督促检查。在督查调研中要注意发现和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支持各项探索和创新,纠正形式主义倾向,结合开展集中处理村财村务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事件,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深入一线直接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对工作做得好的,要及时总结;对工作不力的,要加强指导;对工作不落实的,要批评纠正。同时,可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视察和督促检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古诗五首教案下一篇:高等学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