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

2024-05-31

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通用8篇)

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 篇1

岳阳市经信委无线电管理工作汇报

3月10日下午,在省经信委五楼会议室,钟志慧巡视员听取了岳阳无线电管理工作汇报,省经信委无管处田振和处长、省无线电监测站周平站长等领导参加汇报座谈会。市经信委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李智就岳阳无线电管理机构改革、机构交接情况和无线电管理工作设想进行了汇报。

钟志慧巡视员对近期岳阳无线电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在排查欧洲空间局SMOS卫星干扰事件中,岳阳经信委高度重视,组织得力,技术力量值得信赖,迅速查处了位于汨罗的`1.4GHz干扰源。对于改革之后无线电管理工作,他强调,一是要理顺工作关系,理顺主管单位经信委中心工作与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关系,理顺无线电管理科与无线电监测站的关系,要紧密配合协调;二是要规范用好、充分用好中央财政无线电管理转移支付资金,要抓紧并高质量地完成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A级固定监测站等项目的建设;三是要关心技术队伍,要加强技术力量的培养。

李智总工程师表示,一定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的指示,在省无委办和市经信委的有力领导和支持下,岳阳无线电管理工作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再上新台阶。

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 篇2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天津市2010年淘汰钢铁、水泥落后产能完成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设备拆除情况, 并督促落实迎接国家考核检查组的各项准备工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下达给天津市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40万t、水泥产能60万t的任务。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0年7月分别与淘汰落后产能涉及的宁河县、静海县、宝坻区工业经委签订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责任书, 将任务指标层层分解, 要求相关区县、企业制定实施方案, 按期完成淘汰任务指标, 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对5家企业的现场检查, 核实确认了天津市列入2010年淘汰计划的4座炼铁高炉和4条水泥生产线。目前, 2座炼铁高炉已全部拆除, 另外2座炼铁高炉已拆除部分设备, 4条水泥生产线已拆除主体设备, 基本达到了拆除后不能恢复生产的要求。 (摘自中国水泥网)

县经信委工作总结 篇3

今年以来,县经信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工业XX县,工业强县”战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改进作风,积极开展“两万干部下基层,服务发展促和谐”活动,扎实工作,强化招商引资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狠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帮扶现有规模骨干企业,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从而实现了工业经济的持续稳步较快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企业协调服务,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㈠、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1000万元,同比增长22.4%,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5000万元,同比增长35%;预计规模工业上缴税金5300万元,同比增长13.7%;预计规模工业实现利润5390万元,比上的4744万元增长13.6%;产品产销率达99%;500万元工业技改项目预计完成投入59300万元,同比增长35.2%;规模工业万元产值能耗预计为0.37吨标煤,同比下降22.7%,其中二家市重点用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预计下降5.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预计为8.6%。㈡、主要做法

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工业健康发展。为促进全县工业经济不断发展,进一步修订了《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发展工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按照“一家骨干企业或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专门班子跟踪服务、一套优惠政策帮扶、一抓到底”的工作办法,建立了领导联系企业制度,2011年共设立了21个重点工业项目指挥部,对于每家企业、每个工业项目都成立了指挥部,由县级领导任指挥长、政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明确了考核目标任务,实行每季一督查,总考核,奖罚兑现。同时,为确保取得实效,还制定了《XX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非公有制经济考核奖励办法》,实行工业经济目标管理,把工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场、县直有关单位、骨干工业企业,签订了责任状,将工业发展情况与领导政绩挂钩;每年年初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都要对当年的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工作,对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进行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了全县上下发展工业的积极性。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XX县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各乡镇场也相应成立了工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明确了专人专抓,提出了工作要求,为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3、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扶优扶强骨干企业。一是进一步规范了检查和收费行为,有关单位对企业进行检查,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施行,并报县优化办审查备案,收费方面,通过召开骨干企业县长现场办公会确定各重点企业当年应缴纳的各项行政、事业性费用标准,并实行由财政收费局统一收取后再分配到各部门的“一个窗口”收费制度;二是深入企业协调解决了用电、用地、用工、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融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4、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扩充工业总量。今年新上和续建的重点工业项目主要有总投资66600万元的XX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的香柚综合加工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106000万元的火车站现代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的江永富硒香米生产加工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的金玉科技有限公司重质碳酸钙加工开发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的湘源led节能灯饰城建设项目、总投资11725万元的江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的枸杞加工果酒生产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的松顺香型果汁加工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的特色畜产品加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高泽源水泥有限公司60万吨水泥粉磨站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的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虫草、金针菇加工生产项目、总投资3.68亿元的金榄果油脂厂食用植物油精炼加工项目和总投资3500万元,一期投资1100万元的天时利五金制品加工等14个工业项目。同时,与广东温氏集团签订了总投资达2亿元20万吨饲料加工和10万头种猪养殖等项目。此外,与中国国电集团签订了总投资10亿元的松柏、粗石江2个风力发电项目投资协议,气象观测等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

为促进各重点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针对每一个新上项目都成立了强有力的指挥部,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制度,明确了目标任务,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总考核,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了工业项目的顺利建设。

二、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能

1、依法开展了“禁实推新”工作。一是成立了班子,组建了机构;二是推广运用了新型墙体材料,1—10月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环保空心砖推广运用率达到65.4%,散装水泥推广运用率达到58.7%,关停实心粘土砖企业2家;三是完成了2家新型环保材料企业的立项、可研、规划设计、选址等项工作,其中已有1家正在建设,另1家正在协调土地租赁等事项,即将开工建设;四是制定上报了“两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现正处于审批程序,即将颁布实施,“两项基金”将在年底内开始征收。

2、依法开展了电力行政执法工作。一是加强了全县电力运行综合调控,今年按照省、市要求,共实施了4次有序限电,确保了党政机关、重点工程、学校、医院、银行、通讯、加油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等重点部位的正常供电,限制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生产用电,实现了节能降耗目标,维护了全县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加强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依法打击查处了窃电行为,有效地维护了供用电秩序和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狠抓安全生产,促进企业稳定运行。生产安全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严格督促指导规模工业企业和电力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消除工作,组织开展了重大节假日五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了六月份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安全发展意识。顺利实现了全县工业生产和电力运行零事故工作目标,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三、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工作制度

1、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单位调整了创建平安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民调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向各股室工作人员下达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任务,层层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把信访维稳工作列入了2011年工作目标管理,与经济工作同考核,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信访稳定“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要求;三是把节假日、“两会”、党代会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每次敏感时期前夕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对相关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和安排,对排查的重点控制对象全部落实监控措施,制订了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由于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了我委在今年一系列重大活动期间没有发生越级上访事件,全年实现“零赴省进京”上访。

2、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对信访人的诉求能当面给予答复的当面给予答复,一时不能答复、解决的,及时进行研究,力求给信访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对重点案件,坚持专案专办,确保了信访案件的质量;每个月的信访接待日,经委都由一名分管领导积极参与接待,对涉及到经委系统的信访案件进行现场办理。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①继续调解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如帮助县银铅锌矿筹备换届选举工作,保证了选举如期进行;协调处理江永水泥厂土地流转、劳动人事、劳动工资等问题;协调处理了高泽源水泥厂原材料供应问题;加强了原国营拖拉机站等企业亦工亦农人员稳控工作;调解了诉桃川机械厂财产分配不当问题等等。②接待来信来访800余人次,免费查询、借出个人档案500人次,其中有涉及拆迁改造、土地征用、城建、企业改革改制、优抚救济、医疗待遇、养老保险待遇等各方面的,对于这些案件均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办理,其中属于政策解释性的也给予了及时答复,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待。③走访了潇浦镇陈家街村5个村民小组,重点调查了用电问题突出的60余户用电户,与电力局协商了解决办法,化解了村民用电计量问题与电力局的矛盾,避免了矛盾的激化。④按湘政办发2011]12号文件,认真仔细的摸底,通过检索档案、通知职工来登记及部分职工提供的依据,为千余名未参保集体职工逐一登记,分类造册,并逐一核对档案,在规定的时限内,将资料整理好,并已报送劳动部门,同时,将经委保管的所有集体职工的档案移交劳动部门,以便于劳动部门办理集体职工参保事宜。基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信访办结率达100%。

四、狠抓其他各项工作,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1、加强机关内务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制定了经信委2011年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推动机关干部职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廉洁、高效、务实的部门形象,促进机关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对于领导的批示件,严格按要求办理,从不推诿和拖拉,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各项督查、调研工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狠抓纪检监察工作。在这次专项检查活动中,我委始终按照县纪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二是全面落实《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领导干部都按规定要求,主动如实地报告有关内容。三是积极完XX县纪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3、加强老干部管理工作。

经委现有离退休老同志46人,遗抚人员8人,六十年代简减人员5人。为使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今年我委继续以落实离退休老干部的两个待遇为中心认真开展工作,建立了分管领导责任制,加强了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上半年召开了“两节”期间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走访慰问了系统及机关困难职工、困难党员、劳模、离退休老同志。定期开展老干部活动,耐心、忠肯地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赢得了老干部的信任和支持,为营造和谐机关氛围,推动工业工作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加强计生工作管理,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完善了计生管理机制,调整了经委计生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了目标管理制度,根据2011年全县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分别与下属企业、机关各股室签定了责任状,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积极支持县计生协会的工作,我单位协会会员认真执行章程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了协会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活动。

5、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制订了20**年创先争优工作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要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学教活动,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认真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知识读本100题,结合我单位实际,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结合在开展的“两万干部下基层,服务发展促和谐”活动,确定了12名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认真搞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制定了公开目录,公开了必须公开的内容,进行了归档整理,加强了动态管理,增强了各项工作透明度和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了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学习反腐倡廉,警示广大干部职工要时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六五普法”教育,参加普法考试。

五、20**年工作打算

(一)20**年工业发展目标

1、规模工业总产值30亿元,新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2家,过亿元企业总数达到10家;

2、规模工业增加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25%;

3、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8%以上;

4、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0%;

5、规模及骨干工业企业上交税金比上增加500万元;

7、工业技改投入比上增长30%;

8、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以上。

(二)、20**年工作措施

1、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大办工业的氛围,充分调动全县上下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发展工业的热潮,促进工业经济不断升温,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2、加强协调服务,创优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政策措施,一切以工业发展大局为重,一心为企业着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摒弃部门意识,禁止向企业索拿卡要,协助企业处理好周边矛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现有规模企业满负荷生产,进一步增强规模骨干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3、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加大对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培育、壮大矿产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

4、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整合有关资金,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财力,加快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5、突出项目发展战略,狠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总投资20000万元、一期投资5000万元的湖南湘江情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枸杞果酒加工项目落地,尽快启动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的江永高泽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水泥粉磨站改扩建项目的核准和启动建设、总投资13000万元、一期投资5000万元的重质碳酸钙粉项目的建成投产、3万吨富硒香米加工扩建项目的开工建设、湖南永康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香柚综合加工项目柚黄酮和香精油生产线的建成投产;XX县潇湘化工有限公司二期改扩建项目、湖南江永宏达碳素有限公司二期改扩建项目、XX县大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贴面板改扩建项目和XX县金榄果油脂厂有限责任公司6000吨/年精炼植物油生产项目的达产经营。

6、进一步抓好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建好1—2家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开征两项基金;完成好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任务。

经信委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计划 篇4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对推进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做出部署,明确具体要求。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继续把依法行政知识培训作为行政学院主体班培训的重要内容,举办全市行政机关局、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专题研讨班。及时组织对新近出台重要法律法规的学习。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三)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年度计划和报告制度。各区(市)县政府要拟定本地区年度工作计划。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按要求向市政府报告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四)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体系,量化对区(市)县政府、市政府部门的考核。对我市五年来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一)推动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准备工作,修改完善《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积极、稳妥地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安排,及时做好取消、调整我市行政审批项目工作。规范行政审批实施行为,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提高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实效。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

(三)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制定并严格实施《成都市诚信政府建设若干意见》,完善政府信用体系,提高政府信用水平。

(四)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党的十x大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我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围绕试验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加强政府立法工作

(一)以“全域成都”理念指导政府立法工作。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件,拟制定推进城乡统筹、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政府规章16件。修订一些过去制定仅适用于五城区的规章,将适用范围扩大到全市。

(二)坚持科学、___、依法立法。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所有规章草案在网上公开本文来自范文大,请保留此标记。征求意见,组织召开2次政府立法听证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出台前的合法性审查工作,重点审查并坚决纠正违法设定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违法给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设定义务行为,确保文件合法有效。

(三)及时废止和修改规章、规范性文件。对照国务院行政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编制我市现行有效的市政府规章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探索建立规章、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评估制度。

(四)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英译工作。组织有关科研机构把政府规章和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的重要规范性文件翻译成英文参考版本,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

四、规范行政行为,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规章

(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市行政执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依据和程序实施执法行为。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推动执法信息公开。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继续实行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制度和重要规范性文件备案公示审查制度,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三)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各区(市)县、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__〕83号)的要求,提出本地区、本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具体措施,确保行政处罚合法、合理。市政府法制办选取部分市政府执法部门进行重点指导。

(四)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通过电话、网络、新闻媒体等,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提供良好条件。拓展监督形式,采取案卷评查、听取工作汇报、法律素质测试、现场检查、专案调查、听取意见建议等形式,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五、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积极做好对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咨询工作,普及行政复议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行政复议制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设置行政复议窗口,方便人民群众行使诉求权利。探索建立网上申请行政复议等便民措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申请行政复议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严格执行受案范围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

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 篇5

经信委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计划

201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经信委的悉心指导下,市经信委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衢州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3年工作总结

去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到年底略有回升。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77.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列全省第2;全部工业总产值近两千亿元,达1964.35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83.9亿元,同比增长15.3%,列全省第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5.47亿元,同比增长9.8%,列全省第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8.76亿元,同比增长11.8%,列全省第5;万元gdp能耗下降4.3%,顺利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一年以来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综合运行调研,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过去一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委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开展工业经济运行月度、季度、年度分析,结合“三走进”、“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了解经济运行的第一手情况。建立委领导牵头的处室联系主导产业制度,牵头组织涉工部门企业服务月活动,每季度组织全委干部走访调研市区规上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提供参考。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走访和调研企业10367家次,梳理企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6103项,实际已协调解决问题5187个,累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5492次。前期整理的两批企业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由市政府进行交办,目前已解决问题146个。

加强行业、企业专题调研。在全委牢固树立“调查研究是经济工作之魂”的理念,重点开展氟硅新材料、光伏、装备制造、特种纸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链的研究工作,并且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全面开展重点困难企业调研和“低小散”企业摸排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制订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供参考。专题开展全市龙头企业调研和科技型企业“单打冠军”调研,全面了解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困难问题和所需政策,掌握我市范围内拥有“单打冠军产品”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技术、市场情况。推进企业减负“阳光行动”。一年来,全市治理涉企收费,落实减负政策措施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清理取消、暂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19个,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2个;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数76个。增值税转型减轻企业负担金额6.74亿元;出口退税11.61亿元;高新企业税收优惠金额1.27亿元;职工保险费减免金额1.84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6.21亿元;减免地方水利建设基金0.17亿元;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减免金额0.081亿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金额0.085亿元;财政扶持企业专项资金投入6.82亿元。完成“十二五”工业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按照《衢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安排,我委聘请浙江省现代产业研究院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规划开展中期评估,通过赴集聚区和各县(市、区)进行调查、与部门和企业界代表开展座谈,以及走访主要产业龙头企业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十二五”工业发展情况。

(二)全力对接中关村合作,促进合作园顺利开园

推动产业园前期工作开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战略部署,成立市经信委对接中关村工作办公室,由委一把手领导亲自挂帅抓好这项工作,选派优秀干部赴中关村挂职,做好项目对接服务。牵头制订中关村产业园产业发展措施等政策,及时发布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推动产业项目落户衢州。加强与北京建龙集团、东方信联、嘉博文等公司的对接。成功引进中国建材研究总院下辖的北京金格兰石英有限公司全部搬迁衢州建立高性能石英玻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并设立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衢州高性能石英玻璃研究院。10月钱迁建工作、土建已经结顶,研究院的设立工作正在抓紧办理手续。

推动京衢两地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我委采取走访与问卷调查方式,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与中关村企业合作需求意向调查,摸排掌握53家企业存在技术引进和项目合作需求。10月下旬,我委组织巨化集团、元立公司、华友钴新材料等19家企业赴中关村对接,双方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信息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三)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工业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先后向市场推广使用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有机朗肯循环螺杆膨胀发电站和巴菲尔化学(衢州)有限公司开发的bf无氰碱铜电镀液等产品,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产品推介会和现场交流会,扩大本市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在更广领域得到应用。去年组织鉴定验收省级工业新产品10项,申报并列入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2项,申报成功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1项,省高新技术产品项目8项,省级优秀新产品3项。

出台专项产业配套政策。在对产业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企业单位要素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施办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已经出台,工业投资政策也即将出台。这些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氟硅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全民创业促进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原有的“小微企业18条”做了修订完善,加大扶持力度。

(四)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推进工业有效投资

出台工业有效投资政策。我委起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扩大工业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政策以促进“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推进“机器换人”。组织企业和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嘉善、海宁学习考察“机器换人”项目建设,并召开全市“机器换人”现场推进会,鼓励更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以化工、皮革、造纸、纺织等四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以“四减两提高”为主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推进“机器换人”。建立衢州市工业科技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科技部门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

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去年11月份,为加大推进我市工业有效投资力度,加快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步伐,市政府下发《衢州市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设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工业有效投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项目协同谋划工作机制。由我委牵头,市绿色产业集聚区、市统计局、海关、人行、国税、住建局、规划等部门建立日常联络制度。各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分别将相关工业企业信息报送我委,由我委负责核实项目信息,并会同其他部门协助企业谋划项目。

建立部门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市本级的市重点工业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单位、一个服务领导、一个项目建设方案、一揽子抓到底”原则,由市直主要涉企部门一对一进行服务。服务单位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监察部门及时进行跟踪督办。经信委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计划

201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经信委的悉心指导下,市经信委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衢州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3年工作总结

去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到年底略有回升。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77.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列全省第2;全部工业总产值近两千亿元,达1964.35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83.9亿元,同比增长15.3%,列全省第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5.47亿元,同比增长9.8%,列全省第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8.76亿元,同比增长11.8%,列全省第5;万元gdp能耗下降4.3%,顺利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一年以来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综合运行调研,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过去一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委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开展工业经济运行月度、季度、年度分析,结合“三走进”、“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了解经济运行的第一手情况。建立委领导牵头的处室联系主导产业制度,牵头组织涉工部门企业服务月活动,每季度组织全委干部走访调研市区规上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提供参考。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走访和调研企业10367家次,梳理企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6103项,实际已协调解决问题5187个,累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5492次。前期整理的两批企业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由市政府进行交办,目前已解决问题146个。

加强行业、企业专题调研。在全委牢固树立“调查研究是经济工作之魂”的理念,重点开展氟硅新材料、光伏、装备制造、特种纸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链的研究工作,并且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全面开展重点困难企业调研和“低小散”企业摸排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制订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供参考。专题开展全市龙头企业调研和科技型企业“单打冠军”调研,全面了解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困难问题和所需政策,掌握我市范围内拥有“单打冠军产品”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技术、市场情况。推进企业减负“阳光行动”。一年来,全市治理涉企收费,落实减负政策措施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清理取消、暂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19个,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2个;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数76个。增值税转型减轻企业负担金额6.74亿元;出口退税11.61亿元;高新企业税收优惠金额1.27亿元;职工保险费减免金额1.84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6.21亿元;减免地方水利建设基金0.17亿元;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减免金额0.081亿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金额0.085亿元;财政扶持企业专项资金投入6.82亿元。完成“十二五”工业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按照《衢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安排,我委聘请浙江省现代产业研究院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规划开展中期评估,通过赴集聚区和各县(市、区)进行调查、与部门和企业界代表开展座谈,以及走访主要产业龙头企业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十二五”工业发展情况。

(二)全力对接中关村合作,促进合作园顺利开园

推动产业园前期工作开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战略部署,成立市经信委对接中关村工作办公室,由委一把手领导亲自挂帅抓好这项工作,选派优秀干部赴中关村挂职,做好项目对接服务。牵头制订中关村产业园产业发展措施等政策,及时发布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推动产业项目落户衢州。加强与北京建龙集团、东方信联、嘉博文等公司的对接。成功引进中国建材研究总院下辖的北京金格兰石英有限公司全部搬迁衢州建立高性能石英玻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并设立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衢州高性能石英玻璃研究院。10月钱迁建工作、土建已经结顶,研究院的设立工作正在抓紧办理手续。

推动京衢两地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我委采取走访与问卷调查方式,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与中关村企业合作需求意向调查,摸排掌握53家企业存在技术引进和项目合作需求。10月下旬,我委组织巨化集团、元立公司、华友钴新材料等19家企业赴中关村对接,双方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信息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三)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工业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先后向市场推广使用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有机朗肯循环螺杆膨胀发电站和巴菲尔化学(衢州)有限公司开发的bf无氰碱铜电镀液等产品,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产品推介会和现场交流会,扩大本市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在更广领域得到应用。去年组织鉴定验收省级工业新产品10项,申报并列入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2项,申报成功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1项,省高新技术产品项目8项,省级优秀新产品3项。

出台专项产业配套政策。在对产业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企业单位要素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施办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已经出台,工业投资政策也即将出台。这些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氟硅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全民创业促进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原有的“小微企业18条”做了修订完善,加大扶持力度。

(四)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推进工业有效投资

出台工业有效投资政策。我委起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扩大工业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政策以促进“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推进“机器换人”。组织企业和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嘉善、海宁学习考察“机器换人”项目建设,并召开全市“机器换人”现场推进会,鼓励更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以化工、皮革、造纸、纺织等四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以“四减两提高”为主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推进“机器换人”。建立衢州市工业科技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科技部门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

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去年11月份,为加大推进我市工业有效投资力度,加快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步伐,市政府下发《衢州市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设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工业有效投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项目协同谋划工作机制。由我委牵头,市绿色产业集聚区、市统计局、海关、人行、国税、住建局、规划等部门建立日常联络制度。各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分别将相关工业企业信息报送我委,由我委负责核实项目信息,并会同其他部门协助企业谋划项目。

建立部门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市本级的市重点工业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单位、一个服务领导、一个项目建设方案、一揽子抓到底”原则,由市直主要涉企部门一对一进行服务。服务单位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监察部门及时进行跟踪督办。

(五)严格落实能源“双控”,推进“腾笼换鸟” 加大能源“双控”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完成能源“双控”目标。一是编制发布全市“十二五”节能规划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和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二是加强对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对部分区域能耗增长情况实行红、黄牌警告,并控制项目审批。三是约谈元立等重点用能企业,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能耗总量不超标。四是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和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政策引导作用。由我委起草制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五年的“腾笼换鸟”工作目标,以开展企业综合效益调查摸底、深化“亩产论英雄”机制、鼓励能耗排污交易、实施区域限批和红黄牌警告等举措,同时将“腾笼换鸟”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综合考核体系,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在该政策的推动下,全市“腾笼换鸟”工作成效显著,共腾出用能空间11.12万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3943亩,均超额完成省目标。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3年我市列入国家、省淘汰任务的企业22家,后又自我加压,全部任务达56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面临着任务重、种类多、涉及行业面更广、区域任务不均衡的新特点。我市严密部署,及时分解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综合运用有序用电、差别电价等法律法规、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狠抓落实,同时优化行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工艺装备、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水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全年全市56家涉及关停落后产能的企业中,已通过市复验的有40家,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工作任务。

(六)抓好示范试点建设,促进“两化融合”

加强“两化”融合政策支持。在原有信息化推进处的基础上新设置信息化产业发展处,完善充实信息化项目专家库。全年共受理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34个,其中通过专家评审23个,项目总投资7700万元。指导成立了衢州市信息化促进会,搭建起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沟通和合作的一个平台。制定《衢州市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对《衢州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

抓好试点示范和三个“智慧”项目。认真抓好氟硅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试点工作。继续做好衢州市信息化示范(两化融合)企业的评选工作,安排一定的资金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制定出台《衢州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协助做好“智慧环保”、“智慧安监”、“智慧医疗”等项目的推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三网融合”长效机制,基本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50g,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6万户。城区“百兆入楼、十兆入户”,农村“村村通宽带”逐步实现。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城市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双向传输和整体转换升级。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综合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为做好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我委参与了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工作,40多个机关单位和各县(市、区)均开展自查,还抽查10家单位和3家供水、供气、供热重点单位。

(七)多举措服务中小企业,完成小上规任务

完善出台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对“小微18条”进行完善,进一步体现了建立融资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和创业培育的促进机制等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内容,并建立小微企业上台阶、上规模(限额)奖励制度。制订《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的实施意见》。全年我市新上规企业达124家,顺利完成市政府下达110家任务(省政府任务为100家)。

完善工业企业融资平台。衢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和工业企业还贷周转专项资金管理中心组建1年以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取得一定的成效。2013年全年累计为22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共计9135万元;为27家企业提供转贷资金共计52266万元。担保公司已与衢州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上银村镇银行及柯城信用联社等9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担保业务合作关系。

开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边建设、边服务”的理念,促进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积极主动地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推动转型升级。创建打响了“96871”的品牌,真正做到“就来帮企业”,营造良好服务氛围。建立工业企业培育与监测平台。以年用电量3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2000万之间的企业、列入拟规范升级培育库的企业、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小微企业四大类为主体,计划将全市范围内约1600家企业(约占全市工业企业数量的18%)列入培育监测范围。

(八)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生产平稳有序

做好有序用电工作。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的意见》,分六级共22万千瓦对有序用电作了安排,按“四定原则”落实错避峰措施,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医院、学校等重要用户用电。做好迎峰度夏,依法规范电力运行。市有序用电办及时启动、调整有序用电方案,期间对部分拒不执行调度令的用户下达停止供电通知书。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归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6家归口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善后组签订改制企业结余公有住房安全管理人员挂钩责任书。加强民爆企业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民爆行业属地监管责任,逐级签定责任书,并将加强民爆行业管理工作列入《2013年衢州市经信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县(市)经信局进行考核。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企业诚信机制建设,制定工作方案,确定示范单位。行业全年未发生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圆满完成省经信委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行业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省、市制定的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做好水泥、钢铁、氟化氢、乳制品、机械等行业准入公告和符合产业政策确认工作。完成国际禁化武组织对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化学品的核查接待工作,并协调专家组现场考核车辆公告企业生产一致性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圆满完成省经信委下达的目标任务。组织工艺美术企业参加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和杭州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做好工艺美术职称评审和衢州市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工作。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水平

积极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和市委“八条禁令”等规定和要求,发放《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印发警示教育手册,发送一条廉政格言警句,多形式宣传教育浓厚廉政建设氛围。加强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设置举报箱,对落实“八项规定”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规范公务接待制度。重新明确了公务接待标准、报批程序和统一结算等规定,较好地防范和治理了公务接待中的不良风气。全年未发生违法违纪案件。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根据岗位空缺和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规定标准,建议选拔任用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1名、主任科员2名、副主任科员1名。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上挂、下派和外派等实践锻炼工作力度。接收安排市委统一组织的台州、新疆乌什挂职干部2名,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电信、衢州联通挂职干部4名,安排到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挂职干部3名。积极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二、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市经信委总体思路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坚持一个中心,推动“两化融合”,培育“三名工程”,加快“四转四换”,实施“五个一百”项目(100个招商引资项目、100个重点工业项目、100个两化融合项目、100个机器换人项目、100个循环经济项目),促进六大推动(创新发展大推动、传统产业大提升、工业项目大投入、两化发展大融合、服务环境大优化、队伍素质大提高)为目标,全力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开展以下6方面工作:

(一)以深化改革为重点,促进服务环境大优化

一是建立能源要素配置机制。建立用能预算化管理、用能交易制度,推进能源“双控”的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创新项目工作机制。坚持并深化工业项目咨询服务制度,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完成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和项目库,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三是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完善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建设,将国有担保公司业务范围由市本级工业企业扩大到市区所有企业,扩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化“小上规”推动工作机制,加大对“小上规”数据库企业的跟踪培育,帮助企业做好上规模申报工作,完善企业“小上规”的扶持政策,从政策、税收、公共服务、融资等方面加大扶持,调动企业上规积极性。四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化落实氟硅、光伏、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加快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屋顶光伏发电集中连片开发试点,力争到今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mw。加强主导产业项目前期谋划,选择产业契合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补充到项目库。选择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的高端装备产品以及关键基础性技术作为主攻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重点突破。加快龙头企业“一企一策”的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积极筹备2014年中国义务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提高衢州制造影响力。充分利用衢州水资源优势,加强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研究,制定规划出台扶持政策。结合浙江中关村产业园招商,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二)以提高质量效益为重点,促进创新发展大推动

一是加大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试点开展市本级科技金融合作贷款工作,建立资金风险池,通过政府补贴、担保风险补偿、担保费补助等政策,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贷款银行、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科技金融合作贷款。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二是组建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对原有工业资产整合成立国有控股的工业投资公司,对成长前景好、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加快壮大发展。三是完善技术创新推进机制。着力抓好科研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的产业化推进,把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重点从研发环节转移到产业化环节。加强对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改造的支持。继续抓好8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鼓励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四是深化“三名”工程。继续大力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制订企业品牌发展规划,指导企业确定品牌发展定位、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在衢企业家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经营模式,打造“衢商”金名片。

(三)以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为重点,促进传统产业大提升

一是以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综合排序和行业排序为依据,加快推进“四换工程”、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腾笼换鸟”和生态家园建设。对排序结果实施分档管理,制定差别电价、水价办法。对第一档次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对最后第四档次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水价、信贷等“倒逼”机制,并提出明确的淘汰时间要求,以市场经济手段推动“腾笼换鸟”,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腾出环境容量和土地空间。二是以工业污水治理为重点,多举措推动“五水共治”。以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为重点,推进一批规上企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淘汰“低小散”企业为重点,关停一批污水排放重、治理能力差的企业;以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推进钱江源流域沿线污水示范整治。

(四)以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工业项目大投入

一是围绕“大干项目、干大项目”,抓好中关村产业园项目。把中关村产业合作园作为衢州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中关村的合作对接招商。尤其加强企业、项目的合作对接,力争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在创新体系、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及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二是实施五个一百项目。即谋划100个工业前期项目,实施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施100个两化融合项目,实施100个循环经济项目,紧紧抓住项目的牛鼻子,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提高工业有效投资。

(五)以智能化制造为重点,促进两化发展大融合

落实“万种、千台、百套”专项行动,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生产产品和生产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重点推进智能化新产品、智能单机装备研发工作。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衢州市出现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替代进口产品。建立企业新产品推广机制,制定《衢州市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加强企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扶持创新企业的成长。实施“宽带衢州”工程,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及服务。完善信息基础网络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三网融合,培育壮大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和市场。全力推进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衢州市智慧环保”的建设,做好智慧医疗、智慧安监等项目跟踪服务。严把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工作。

(六)以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实现队伍素质大提高 一是走进群众,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调查了解企业发展实情,摸清制约工业和企业发展问题,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在“四风”突出问题上取得成效。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对微观经济、产业发展的感知判断能力,与企业对接对话能力,网络信息时代的业务处理能力。以“三学三强”为载体,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开展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理论学习活动、“三思、三观”学习讨论活动。二是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坚持反腐倡廉,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深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 篇6

本刊讯:2012年2月8日,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召开了“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迎检准备会”。落实黄兴国市长、杨栋梁常务副市长、王治平副市长、袁桐利秘书长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2011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通知”上的批示要求。研究部署迎检工作, 责成有关部门、处室抓好落实。天津市经信委副主任王景梁主持会议, 天津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监察局、市国资委、市建交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商务委、市农委、市交港局、市机关管理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总工会、排放权交易所及部分区县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对此次评价考核的具体内容和各部门的责任分工进行了研究落实。王景梁副主任在讲话中强调:节能指标是国务院下达各省级人民政府的约束性指标, 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是国务院对各省级人民政府的考核, 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通力协作, 确保天津市政府交派任务的圆满完成。天津市各有关部门均表示将全力做好此次节能评价考核迎检工作。

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 篇7

2013年,区经信委按照“抓转型、促升级,抓项目、促落地,抓招商、促增量”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集群化发展为导向,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上工

业平稳运行。

2013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19.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同比增长15%。

(二)工业投资稳步推进。

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重庆市级目标任务。全区确定的87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开工45个,开工率为51.7%;投产项目13个,投产率为14.9%;另有34个项目正处于前期推进阶段。

(三)工业园区态势良好。

工业园区新引进项目25户,入驻企业累计达到304户,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06亿元,同比增长20.19%,其中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60亿元,同比增长18.55%;实现工业增加值161.9亿元,同比增长19.6%;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0.7亿元,同比增长9.2%。

(四)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预计我区2013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77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为3.71%。完成重庆下达我区2013年下降3.7%的目标任务。预计“十二五”累计进度完成13.86%,达到预期目标,超额完成“十二五”总体目标任务16%累计进度。

二、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运行调度有力,保障工业经济稳中有升。

一是强化运行监管。围绕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要求,坚持“月调度、季分析”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保障了目标任务按时序推进。二是完善电力设施。全年未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永高电力专线、110KV玉清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红江机械110KV变电站已完成招投标,110KV三教站已确定建设方式,并进入设计阶段,电力设施建设基本跟上发展需求。三是保障用气需求。西永线正式启用;中卫主管网全面建成,现已进入试压阶段,中卫管线金龙阀室全面建成;三教配气站及东八井至三教管网建设投资计划已获得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批准,线路设计正抓紧进行。

(二)项目建设有序,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落实“项目建设推进年”各项措施,确定了87个重点工业项目,制定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办公制度、重点项目建设定期推进会制度、区级领导重点项目推进督导制度、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等四个制度。87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6.92亿元,中捷数控、永高塑业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二是扎实推进退二进三。新泰机械和海通机械完成老厂区土地招拍挂,西源凸轮轴已完成新厂房和办公楼建设,紫光化工、金翔化工2个化工企业已完成统一规划、正准备进行土地整治,重庆液压、飞达机械已完成资产评估。三是有序开展项目备案。积极帮助和支持企业技改升级,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41个,总投资12.97亿元。

(三)集群培育有效,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大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数控办专业招商优势,制定了永川区工业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和方向,选派了3名年轻干部到市经信委挂职,负责对接市经信委,争取支持,形成招商合力。成功引进了香港力劲机械、台正数控机床产业园等项目。全年工业园区新引进项目25户,入驻企业累计达到304户。二是培育“小巨人”。筛选确定了“五十百亿级”培育企业,建立了区领导联系“五十百亿级”企业制度,开展与联系企业“手拉手”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了企业健康发展。50户重点企业预计实现产值368.5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 56.7%。三是壮大产业集群。围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金属冶炼及压延、造纸及纸制品等4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工业园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06亿元,同比增长20.19%,其中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60亿元,同比增长18.55%,占规上工业产值的70.7%;实现工业增加值161.9亿元,同比增长19.6%;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0.7亿元,同比增长9.2%。

(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工业经济竞争能力。

经信委社会管理工作计划 篇8

篇一:2016-2017信息工作总结

义龙试验区万屯镇中学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将结束,回顾这一学年,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我将享有的收获用于下个学年的工作中,将所碰到的问题认真思考,加以总结,千方百计,想出良好的解决办法。

一、教学工作

1、认真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为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和汲取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搜集制作各知识点优秀案例。

2、努力上好每节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做到演示到位,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每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总结一堂课的得失,并似出解决不足的方案。

二、学习生活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上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网站,为学校 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帮助其它学科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三、今后打算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成功地完成每堂课上各项任务。

2、对学困生多关心,多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水平,顺利地通过高中信息技术会考。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杜绝在微机室里制造垃圾。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且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和那一颗颗的果实。我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用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我愿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将来一定能结出成熟的果实。

义龙试验区万屯镇中学

刘俊武

2017年1月3日

篇二: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展望

滨州市好大姐公司

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展望

好大姐公司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整整6个年头。6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届朋友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好大姐家人们的共同努力,公司从一个单纯的家政服务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家政、学校、养老”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家庭服务企业。目前拥有中高层管理人员35名,专兼职培训指导老师20余名,固定在册家庭服务人员1065名。五年的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评为“山东省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被民政部纳入“首批养老惠民工程试点单位”、滨州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三位一体”实施单位、滨州市“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单位”。

服务项目包括:家政服务 育婴育儿服务 职业培训 居家养老 康复医护 母婴保健 微型养老院嵌入式社区养老

一、2016年各项工作情况

2016年是好大姐公司不同寻常的一年,总部经历了两次搬迁,迎来了全省家政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滨州的召开,与会领导并莅临好大姐公司指导工作。好大姐职业培训学校采取集训和下乡两种形式,承接滨州市民政局养老护理员千人扶贫培训、滨州市妇联巾帼脱贫行动,人社局家政服务公 益扶贫培训,各项培训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立足滨城区走出滨城区的爱心公益目的,分别在高新区、沾化区、开发区安营扎寨,公益性宣传效果明显突出。使得好大姐品牌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对家政直营加盟事业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开设德州、邹平、沾化3家家政直营加盟店。居家养老工作对整个公司的推动作用初步显现,各店养老客户从14年8%、到15年12%,16年达到了30%。中医小儿推拿培训课程、中医保健养生开端势头良好。滨州好大姐龙头作用及其品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全面显现和提升,12月份,成功入驻滨州众创--华翔创业孵化基地,可以说,2016年是公司变化大、发展猛、提升快、品牌优势呈现明显的一年。

公司以“专业培训、用心服务”为理念,以“帮助自愿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闲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需要家政服务的千家万户送去放心、贴心、专业服务”为宗旨。截止2016年底培训持证学员12800人。2016年积极响应滨州市、区民政局千人精准扶贫和滨州市、区妇联巾帼脱贫行动。承接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区、高新区三个县区的脱贫培训。公司成立五年来,自行和承接政府开办企业、社区、乡村公益培训218场次,直接受训人数达17800人。公司全年为客户提供服务

人次,实理销售总额

万元,同比增长

%;各项毛利 万元,同比提高

%。

二、当前家庭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好要求、难监控,流动性大,分散服务,所以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的难于监控管理。(2)家政服务的发展中,都知道家政行业是朝阳行业,但是有层次和有能力的看不上、不进来。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水平提升和服务队伍标准建设。(3)家政服务行业是微利行业,抗风险能力差,如果实施真正的员工制,高额的社会保险家政服务企业是承受不起的。这方面国家应该从社会保险比例上象税收似的根据企业性质不同有个差别缴纳标准。

三、方向与发展 总结过去,我们不忘记创业的艰辛,面向未来,放眼美景!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全心全意做好家庭服务工作,为需要家庭服务的客户解除后顾之忧,为此在新的一年,我们的主要任务:一是,强化基础、强抓机遇,加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培训,人立品为先,注重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总量,力争家政业务金鸡之年有重大突破。二是,学校培训从技能提升到实操训练更上一层楼,加强服务细分,努力向家庭技能培训标准化迈进。三是,居家养老也要从局部走向为全滨城区老年人全覆盖的服务,突显公益服务,做好居家护理知识技能普及,提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生命质量。三是,加强流程化、标准化实操训练,让流程和标准成为一种习惯。管理规范化、培训系列化、服务标准化、组织网络化等。四 是,团队建设,好大姐公司将会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壮大管理团队,提升服务团队水平,好大姐公司将会与社区各届结为朋友,联手联盟共谋发展,共同推动全市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篇三: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工作总结与2017年中医院工作计划

太康县中医院在县委、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一年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争突破,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全方位管理,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现有职工186人。开放床位200张,原有临床科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心病特色专科。依照上级要求,拟定了县中医院专科建设实施方案,找准发展的路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格局,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认可。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急诊的应急能力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明显提高,收治的病种已越来越多,医院稳步发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截止2016年12月10日全年门诊量37751人次,医疗收入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门诊量及住院病人量医疗收入较去年有所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31.5% 住院人数525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0%全年业务总收入180万元,比去年增长67% 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相互监督与 制约。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医德医风教育,把荣辱观和医德医风教育纳入医务人员的教育、考核、晋聘评先评优和各种奖惩范围。10月份我院自筹资金装置了一套医院微机化管理系统,尽可能简化服务流程,严格实行门诊、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和医疗收费、药品价格查询,提高医疗收费的透明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积极改善和创造条件,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其逐渐成熟。对门诊病房、诊疗室进行了装修、改造,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增强了医院的总体服务功能和水平,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仍然把传染病防治工作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控感科经常组织学习,加强疾控等各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规范内部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依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布置,就可能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抓机遇,求发展,病房楼改建基本竣工,计划元月一号投入使用,良好的就医环境,优越的住院条件为医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增加资金投入有计划地培养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扩大业务范围,继续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现有专科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省级重点专科项目,把特色科室做大做强,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注重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加强医院品牌宣传。加强内部管理和积极创收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方法,把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做强做大,使医院知名度越来越高。

2017年,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卫生局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基础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完善服务措施,使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全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思路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团队的竞争力和执行力,积极开展技术年、服务年活动,达到技术上档次、服务上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努力保持二级甲等中医院领头羊地位,力求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绩效考核、文化建设、医疗服务、经营理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医疗环境和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医院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职工待遇进一步提高,不断开创医院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18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继续深入开

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手段,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目的,全面实施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着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强化职工队伍思想和业务素质,打造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努力奋斗,把医院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河源市医教研中心。

二、工作目标

(一)行政工作目标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职工对院领导班子满意度达98%以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人民群众对医院满意度达98%以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达标。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达标。政务院务公开工作达标。

(二)医疗工作目标

门急诊诊疗人数38万人次,同比增长6.2%;出院病人数1.9万人次,同比增长6.5%;手术台次8175台,同比增长8%;病床使用率≥80%;人平均住院日≤13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治愈好转率≥2017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传染病漏报率0;甲级病案率≥2017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医院感染发生率≤10%;处方合格率≥95%;门诊人平均处方费用<150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45%。

(三)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消灭等级以上医疗事故,消灭严重院内感染事件,消灭毒麻药品丢失、被盗事件,消灭职工工伤事故,消灭火灾爆炸事故,消灭食物中毒事故,消灭药品不安全事件,消灭责任性设备严重损坏和故障,消灭交通安全事故,控制严重差错事故,控制传染病漏报缓报现象,减少一般差错和医疗纠纷发生,努力创建平安医院、和谐医院。(四)后勤保障工作目标

完成本单位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进一步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确保“三通”,车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行车安全;职工对后勤工作满意度达2017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以上,患者及其家属对后勤工作满意度达2017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以上。

(五)设备工作目标

保证医疗设备最大限度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消除因设备不足或设备质量问题造成的医疗安全隐患;设备使用率、完好率达标,设备采购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并达到政府要求。

三、工作任务

上一篇:成都双流航都医院工作人员职责下一篇:哪些父母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