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05-14

社会工作与管理(精选12篇)

社会工作与管理 篇1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对正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德育工作的好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影响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校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要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一、抓学生德育教育,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重点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之栋梁,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可以通过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建立德育专栏、办德育黑板报、德育教育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为他人送温暖”、“为班级添光彩”、“争当文明好学生”、“人人做一件好事”等有意义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逐步增强德育观念,提升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为实现优化班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

德育教育一定要注意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不能为应付上级搞形式主义,不切实际的做法收效甚微,且事倍功半.活动只是一种手段,它必须目的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定的效果,学生的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行为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中出现了互相攀比的现象,比谁吃得好,比谁穿得贵等.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在班里及时召开了“不比吃穿比成绩,省吃俭用献爱心”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联系南方受冰灾、四川遭震灾这些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举行“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这样一来,学生提高了认识,至此班里出现了三多三少:比学习成绩的多了,学雷锋做好事的多了,讲奉献献爱心的多了;比吃穿的少了,做坏事不文明的少了,不学习光知玩的少了.

三、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不断增强自主意识.有的学生不听班干部的话,我行我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班里设立值日班长,由全班学生轮流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事务.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我行我素的学生和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的学生,都十分珍惜一天的班长生活,因此,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踏实努力.从此,班里再无违纪者,班级的工作井然有序.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接受思想教育,改正不良行为,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

四、加强德育工作的评定

德育的评价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认真地评定一个学生,对他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品德考评必须科学认真,才能对德育工作的实施产生积极影响.对此工作不能只作“量化”,做好事尽量让学生看到,该表扬要公开表扬,该发奖的要发奖,对那些进步大的学生要上黑板报的表扬台.不要只靠形式主义的量化标准来全面评估学生德育的绩效,要从德育的基本规律出发,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下,评定每名学生.

考核学生德育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勤检查,对布置的每项工作都做到逐项检查,绝不马虎.如学生仪表是否端庄,语言是否文明,献爱心是否是真心,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明确.久而久之,在班里养成了对布置工作都能认真完成的良好执行力.第二,处理学生可能发生的虚假现象,一定要慎重.因为初中生己经有了一定的思想,有些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评价,可能采取虚假的手段.为了得到教师的好评,故意做些“好事”,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决不能简单地指责他们,更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揭露他们,而应找他们认真地谈心.首先肯定他们做好事的动机是好的,但采取这种形式做好事的方法不可取,谈话或做事一定要诚实可信,并要求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对于敢于承认错误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使这些学生的思想逐渐端正.第三,品德评定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修正和补充,并根据班级实况不断地调整,防止用固定的模式渗透诱迫学生,使德育工作形式化.

总之,德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发展的,因而人的思想也是不断变化和较为复杂的,这就决定了德育工作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因而德育工作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长处着手、远处着眼,使德育工作更见成效,实现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的最佳融合.

社会工作与管理 篇2

(二)共 3 大题,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请于 30 分钟内完成)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每题 4 分)

1、(D)是新时期党群关系内涵和本质的集中体现。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C)从2004年开始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实现了社会组织的直接登记体系。

A、广州市

B、珠海市

C、深圳市

D、汕头市

3、(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当之无愧的主心骨。

A、共产党

B、国民党

C、民主党

D、人民群众

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A、2B、3C、4D、55、(C)首次提出了“社会组织”的概念,并围绕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进行了系统论述。

A、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

6、(B)是显著影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的最重要因素。

A、科技实力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因素

D、地域因素

7、党的(C)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8、(D)指出: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9、截至2012年(A)月底,广东省共有19个地级以上市和47个县(市、区)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工委。

A、2B、3C、4D、510、(B)的非营利组织的经费可以百分之百地来源于政府。

A、美国

B、加拿大

C、新加坡

D、英国11、2007年11月,在(A)举行的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确定启用“社会组织”这一新的概念,不再沿用以前的“民间组织”。

A、民政部

B、财政部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12、2009年,(A)被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列为2009年全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十件大事之一。

A、中共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工委的成立

B、中共广东省社会组织纪工委的成立

C、中共广东省社会组织团工委的成立

D、中共广东省社会组织妇工委的成立

13、(D)强调的不是社会组织是否已经注册或具有法律权限,而是必须建立完整的制度规范,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组织的内部结构活动具备相对持续性等。

A、自治性

B、非营利性

C、非政府性

D、组织性

14、迄今为止,(A)并没有一部专门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法律,也没有专门管理机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新加坡

15、北京市认为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首先要把(B)做大做强,不能搞“两张皮”。

A、社会团体

B、人民团体

C、民办非单位企业

D、基金会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4 分)

1、“十二五”期间,广东社会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ABCDE)。

A、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系

B、建立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C、加强政治建设,形成完整组织保证体系

D、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公共服务体系

E、加强执法监察,完善综合监管体系

2、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受到弱化,主要体现在:(ABC)。

A、党组织的覆盖出现空白

B、一些基层组党组织的素质不高

C、党的基层组织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下降

D、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

3、密切党群关系的具体路径(ABD)。

A、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必须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C、必须厉行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

D、必须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4、新时期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ABCD)。

A、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B、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

C、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最终归宿

5、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包括(ABD)。

A、提供服务

B、反映诉求

C、促进经济

D、规范行为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4 分)

1、新时期党群关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错

2、基层组织处在党联系群众的第一线,是党群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基层组织的状况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党群关系的走向。()对√错

3、新时期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党群关系。影响党群关系的因素可以分为党内因素和党外因素两方面。()

√对错

4、加拿大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主要有三个:一是消费者商业事务部;二是税务局;三是国内事务部。()

√对错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制度建设为标志,可分为四个阶段。()

公民社会与法治管理 篇3

卢汉龙研究员:谢谢!确实是这样的,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特别强调了法治保障。报告中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具体而言,是“四个加快”,即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一表述,和中共十七大报告相比,增加了“法治保障”的表述;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线型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管理领域内新的要求,值得我们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首先要正确理解社会建设,而加强社会建设的核心则是加快建设“社会”。

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地方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如何心中有“社会”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不但是管理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是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主体。以上海为例,2008年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在对社会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后明确了社区、社团以及各类公益服务性组织本身就是社会建设主体的思想。在深化配套改革中明确,政府必须简政放权,政府的职能和建制,该强化的要强化,该弱化的要弱化,该淡化的要淡化。政府要主动让出空间,使民间组织、非营利机构和社会力量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近年来,上海市委、市人大和政协建立了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社区联络制度,直接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上海市民政部门围绕着“社区”,“社团”,“社会工作”的“三社”领域创新思路,培育社会。上海各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加大对社区居委会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居委会直选的范围,培养民主习惯。现在每三年的居委会选举工作已日益成熟,基层社会的自治正在依法得到履行,形成了政社合作的新局面。

建设社会还包括积极利用和发动社会性的机制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管理问题。最值得一提就是上海在解决旧城改造和土地储备中居民动拆迁问题中的创新探索。2009年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海在充分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旧城改造动拆迁工作实行新的政策。新政策积极面对城市经济与建设中多元主体的变化,注意利用社会性机制对规划改造地块实施了新的运行模式。它要求所有改造项目需要通过两次征询地块居民业主(或租赁人)的意见。第一次是征询愿意不愿意对本地块实施动迁改造,第二次是是否同意对本户居民动迁的补偿方案。两次征询意见如果达不到一定比例的(第一次是90%以上,第二次是67%以上;2012年开始第二次征询同意率需要达到85%)该地块的改造就不能进行。同时要求组建包括有居民代表在内的动拆迁委员会,严格依法据规制定统一的拆迁补偿方案,尽量扩大就地安置(回搬本区)的比例,全部补偿安置方案必须公开,并引入第三方(如本区人大代表)监督,全程政策口径保持一致等等。新政配合了电子信息管理的方式,实行至今效果明显:钉子户漫天要价的少了,动拆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心平气顺,矛盾减少,还相互做工作。它充分应对了新出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诉求,保证了公众参与城市改造,分享城市建设成果的权利。同时它也调动了社会力量和社会机制来处理动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上海动拆迁新政的各种做法得到国家建设部的高度肯定。这是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也体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心中有“社会”,并以建设“社会”为核心抓手的道理。正是考验了我党在新发展阶段里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综合治理水平。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代公民社会建设中,法治管理的作用?

卢汉龙研究员:从国际发展的经验看,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必然形成和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公民社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法律制度来保障,现代法治的基础是公民社会。实现科学管理的中国公民社会,需要在中国特有的国家和社会框架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公民社会的理论研究和非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发展确实会对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和管理格局形成挑战,但是不能从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去理解,而需要从它将充实和创新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和法治理论发展的积极方面去思考,以此来推动我国公共政策的改革和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完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得到基本确立,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这意味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管理也正在法制的条件下坚定地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以后也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公民社会”是否正在渐此形成的关注。“公民社会”本是来自西方社会的理论概念,指的是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看上去它和强制性的法治意义似乎相悖,但是它代表了对不同层面公共利益的诉求,用组织化的方式来谋求其社会的实现,本身就是法制建设和法治实现的一个内生性的力量,不容忽视。所以中国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法治作用的问题,我想关于公民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记者:您提到公民社会是来自西方社会的理论概念,是否能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适用?

卢汉龙研究员:其实,现代“公民社會”理论是来自于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传统的。现在翻译为“公民社会”的civil society一词本意具有“文明社会”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公民组织。它的中文有过三种翻译:“民间社会”,“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每一种表述均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认识。这种多意的对译正是反映了西方civil society的概念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它是不同历史阶段对“文明”演进(civilization)的理解,其中马克思的社会理论贡献不容忽视。在中国采取何种表述也正是反映了我们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处于哪一种发展的阶段和认识状态之中。

第一种译法是把civil society翻译成“民间社会”,其语意背景反映了传统社会里对国家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一边是代表皇权的“官府”,另一边对应于草民百姓的“民间”。这是用“官”本位的立场来辨认civil society。我们注意到“民间社会”的说法在历史学界使用比较频繁,尤其是在明清史研究中。这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出现引发出了对“民间社会”探讨的兴趣。这也正反映了这个概念对近现代以前官民历史研究的适用性。很遗憾,至今我国官方表达和政府文件中依然大量使用“民间”一词来指称“社会”,国家民政部也用“民间组织”来定义社会自发组织的社团,并设有“民间组织管理局”。这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我国官本位的管理格局根深蒂固,把“社会”视作民间“江湖”,中国政治文明的程度还不够发达。

civil society的第二种译法是“市民社会”,这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开始使用的概念,反映工业化前期国家与社会的对应关系——工业化和城乡对应产生的“市民”以及资产阶级兴起时期的说法。在西方近代史中,“市民”相对于“贵族”和“僧侣”,属于第三阶级。在马克思著作中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含义是把市民社会作为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自主性组织来认识。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内在要求私人的物质生产、交换、消费活动摆脱政治国家的干预和强制,成为政治领域之外的自主的经济活动领域,并建立自主的社会组织,由此市民社会成为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现实存在。我们注意到,正因如此“市民社会”的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几乎被认为等同于资产阶级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影响着我们对现代意義civil society的“公民社会”的认识。

civil society的第三种译法是“公民社会”,这实际上是由于20世纪以来的市场经济制度深化发展到了社会制度层面,即出现了所谓的“社会大转型”的结果。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协调和博弈过程中,尤其是在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以后,民主政治的方式和现代政府制度的完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越来越体现为法制“公民”与现代“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工业化成熟时代和现代宪政国体下的国家与社会的对应关系——具有法律地位的公民和依法选举形成的宪政政府的说法。显然,“公民社会”应当是最确切地表述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概念。

所以,如果用civil society的概念来解读当今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的话,中国目前是处于“民间社会”迈向“市民社会”的过渡时期,即从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特色“政社合一”的政治国家走向工业社会政社分离阶段。而促成这个变化的是市场经济制度在中国得到确立,一个独立的、游离于政府之外的“市民”正在自主组织社会化起来。然而,作为后发展国家和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在时空迅速压缩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时期,同时也已具备现代法制、“公民”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概念和构架,但是一切尚在发展和不确定之中,并注入了众多具有不变性的中国人文元素。我主张用“公民社会”概念来指称我国的民间社会组织,尽管它们可能还不成熟。所以,对中国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的理解既要有历史感,也要对中国当前的走向有现实感。

记者:如果说,市场经济、市场化就意味着法制,那您如何评价公民社会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卢汉龙研究员:我想说的是,市场化催生了现代法律制度体系,而真正要实现社会的法治管理,须臾离不开公民社会。

在现代化发展中,市场经济制度和现代法律制度是同步发展的。我们一直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需要有完整的法律制度来保证。道理很明显,市场制度是在分工的社会里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越细,越是需要通过市场来交换产品和配置资源。而市场机制的原理就是依靠每一个个体的理性盘算来取得整体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使一个分工复杂的经济过程得到最有效率的运行。对于个体“理性”而言,它的天性是追逐个体的利益,所谓的理性盘算首先就是要在交换中取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符合“人性”正是因为它遵循着人类动物本性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但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它的残酷性。

由于人类并不是一个光靠动物本能生存的物种。人类是有“习得”能力的高等生命体。这就是它的社会性。“道德”和“法律”都是人类在长期共同发展中习得形成的社会性制度。市场经济需要契约精神和法律制度就是人类社会性习得的结果,也是人类走出“丛林”,达到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

虽然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现代法律制度是和科学理性、民主政治结合在一起成长的。所以它和以前的“家规”、“皇法”(即由皇权制定的国法)不同,是建立在公众需求,民主协商和社会监督基础上的制度设置。

上世纪90年代初,在邓小平两次“南巡”调查和讲话的推动下,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要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真正的主体。随即就在1993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具有现代商法意义的《公司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制成果。它昭示着我国开始进入一个和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法治时代。我们开始用现代法律体系来规范经济与社会活动,而不是光靠内部传达的红头文件。接着,我们又出台了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完善了合同法制度。确立了一系列国家适度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制度,如《中央银行法》,《预算法》,《审计法》,各种税法条例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2001年,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谈判努力,我国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功。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得以基本确立。法制的建设也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领域。

中国实行市场化制度改革以后,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后果就是社会分化加剧:即资源分散化,利益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国家和政府掌握和控制几乎所有资源的现象已经不再,社会变得越来越有资源;原来一体化的社会利益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多元。需求的多样性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富裕的情况下呈现出来,不仅弱势者有求得帮助的需要,也有“强势者”和“有识之士”希望帮助别人和帮助社会的需要。多元主体的社会必然会形成马克思当年所分析的“市民社会”。在今天,一个和国家与政府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正在形成。这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而且正是公民社会才是保证我们能正确掌握和使用法律制度,达到有效法治的社会管理。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以公民社会为基础,法制可能成为暴政的工具,或是无法得到很好实施与执行的“花架子”。

公民社会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社会组织,一般也称为是“非政府组织”(NGO)。中国社会历来具有“官为民做主”的治理文化。在中文语意背景下?,“非政府”也就有了“反政府”的隐喻,具有挑战政府,向政府争夺资源和摆脱政府控制的敏感性。这可以被认为是中国至今继续使用含义比较传统的“民间组织”而不使用“非政府组织”提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人们对实际发生的情况却不能闭目无视:经济体制改革和多年来的对外开放,事实上改变了这种资源结构的状况,也势必造成不同群体的利益重组和社会表達。一个类似于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界定的“市民社会”的兴起具有了物质的基础。而且20多年来的对外开放,在现代文明思想的推动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府”的理念也正在成为政府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法制正在成为调适和解决各种利益关系的一种主要的社会设置。国家治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也连带起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公民权利日益受到尊重。所有这些深刻的社会变革都在促使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越来越具有了现代性的特征,中国的意识形态也需要面临改变。

我们需要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意义上来理解中国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以及它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关系。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接受“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并且公认这是现代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乃是基于对现代国家(政府)和社会(公民)之间关系的以下三点共识:

首先,社会是国家存在的基础,政府只是来自于社会不同力量的公共选择。非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是民众自愿组成的,所以它具有高于政府组织机构的“合法性”基础。几乎所有文明国家均在《宪法》中赋予公民“结社”的权利。

其次,现代政府不是一个“全能”的政府,政府依据公共财政只能满足于最一般、最基本的公共需求。而且政府的科层制度具有先天的、难以克服的反应能力迟缓和运作成本较大、效率相对不足的弱点。在成熟的市场体制下,政府管理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是一种不得不而为之的最后“选择”。

最后,各种分散且不同的社会资源具有进一步整合并发挥它们作用的需要。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以实现更高层面上的需求满足。

根据公民社会的理论,公民社会的构成来自于市场私人领域扩大为公共领域,然后以社会组织的形态为载体。公民社会的精神内核是一系列基本的社会价值和原则,也构成了公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公民社会的理论基石是人本主义。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基本权利,以及人性尊严和基本权利的平等性,认为国家和公民社会都应以保护和增进公民权利和利益为旨归。公民社会强调个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提倡包容、妥协、互惠与合作精神。公民社会强调和坚持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开性和开放性,这是公众参与公共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公民社会对政府的要求。公民社会理论也强调和倡导公民个人或公民社会组织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认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更为重要的是,公民社会论者反对国家对公民社会内部事务的随意干涉,强调要从法律上划定国家权力和国家行动的边界,确保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使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这也就意味着公民社会从根本上强调了法治原则。

以上这些基本价值形成了公民社会的文化特征:以契约精神为基础,集中体现为四大“公民精神”:志愿精神、人本精神、法治精神、自治精神,也就是“公民性”。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建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间交流的扩大和全球化的融入,都在使中国社会的这种“公民精神”得到培育和发扬。法律制度是强制性协调社会关系的,所以它的制定必须要有利益相关方的组织或代表参加。而法律一旦形成,它的遵守与执行、监督与维护也同样须臾离不开公民社会。而且,公民社会还能避免单纯依赖法制来治理的不足,它能动员道德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的各种机制达到综合治理的目标。即便是在司法领域,引入公民社会的机制来处理法律问题同样得到应用,英美的陪审团制度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我国,长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行难的问题也正是暴露出我国的法治从立法开始的每个程序方面均缺少公民社会的支持。

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市场制度伴生了现代法律制度和公民社会,只有以公民社会为基础,法律制度才能起到依法管理,实现法治社会的境界。

记者:看来,公民社会与法治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那么,卢老师您怎么看待公民社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卢汉龙研究员:好的,据我所知,中共中央于2011年7月,决定将原来政法委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这是中共中央在倡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的一个重要的顶层设计。我认为这得自于中共中央认识到两点:一是在新的发展条件下社会管理已经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所指的是“社会治安”和“维稳”工作,需要以服务为本,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二是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治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治理”的思想和方法又是很宝贵的经验,需要推广延伸到整个社会的科学管理中去。这是两条十分重要的概念突破和顶层安排,需要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得到体现。但是近一年下来,各地的组织更名工作基本都已完成,但是实际的从“治安管理”到“社会管理”,从“政法”工作为主到“综合治理”的转型依然缺乏头绪和有效的探索。其中对公民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瓶颈未能得到突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代国际公共管理理论注重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认为政府需要从传统的“统治”社会转向和多元主体的社会合作“治理”,寻求“善治”。在一个善治结构中政府要从“划桨人”角色转变为“掌舵人”。近些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新格局。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在后面加了“法治保障”四个字。而且把原来16个字“新格局”的提法,上升为“加快形成”这20个字的“社会管理体系”这就充分显示了法治和管理之间的关系。这正是符合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善治”结构的新思路。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是计划体制时代依附于政府的“下级”各部门,现在的“公众”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群众”和“老百姓”。而对于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必须要有法治保障,否则就会各行其是的乱套。

社会体现为一种公共性的存在,管理社会就是管理扩大了的私人领域。在中国我们不能排除强有力的国家和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相信现代文明同时需要有开明的“家长”和有能力的“孩子”。当社会变得有资源、有利益、有需求的同时,其实也会变得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中国社会不乏自治的传统和民间能力,现在我们迫切需要的是结束传统和计划时代延续下来的“父母官”情节,实实在在地做好现代责任政府的社会公仆角色。

现在我们谈“综合治理”,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党政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大联勤和大合作。其实这只是党政内部的联合行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治理”。新公共管理的善治理论和中央提出的党、政、社会、公众的管理新格局本质上是要走出党政系统内部协调的套路,建构一个综合性的“治理结构”,让不同的主体分担责任、共享信息,以各自不同的组织目标和运行机制来一起努力,最终达成一个问题的解决。

综合治理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法治管理需要和其他社会制度:如宗教、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家庭、教育等不同社会制度的设置结合起来,深入到整个公民社会的成长、建设、管理之中。作为新的一种社会转型趋势,政府和社会部门要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对于像社会建设和公共社会管理的众多领域,比如社区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建立起合作共治关系。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的成长是政府瘦身的前提和良药,也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创新服务的催化剂。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有分散资源、不同权利、各種需求的多元社会和越来越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大众。社会是需要组织起来的,所以“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建设“社会”,要使具有不同资源、不同利益、不同需求的人们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进行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党政部门和全社会要一起来共建我们的社会,培养新时代的公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

党组织和党员要在不同社会组织中发挥引领作用,把党的执政基础扎根于社会。政府则要和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服务机构保持相对距离,发挥它们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不同机制的作用。政社合作共建的第一步需要政府从行政全覆盖的社会领域逐步淡出,要像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新经济领域(民营和合资企业等)的发展一样,让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中成长起来,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制,而是通过自下而上的互惠机制来实现组织的宗旨,服务于公众与社会,共享繁荣与和谐。

所以,我认为在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的大趋势中,我们需要以二十年前邓小平的雄才大略,实事求是地看到市场经济制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坚持改革开放,搁置关于“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意识形态争议,解放思想,大胆迈出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一个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也在逐步形成。西方和境外的敌对势力及不友好组织,利用“公民社会”来达到他们的政治诉求和国家利益,我们同样可以用“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理论和公民组织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从理论上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催生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而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是真正实现有效法治的基础。

记者:再次感谢卢老师接受我刊的专访。希望我们能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继续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研究,也希望卢老师您关于公民社会与法治管理的理论,能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理解。

社会工作与管理 篇4

关键词:档案,专门老年档案,社会工作视角

档案, 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建立、丰富档案可以为相关机构的基本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城市社区老年档案建立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城市社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汇聚区域, 人口的老龄化及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巨大挑战, 建立及加强老年档案应该是城市社区老年服务开展、发展、完善的基本依据。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是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呼和浩特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基本可以代表、说明整个内蒙古地区城市社区发展的状况、水平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辖区27个 (不包括周边旗县农业人口社区) 街道办事处及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查访问, 内蒙古城市社区治理中老年档案建立与管理的总体状况滞后, 不能跟随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

1. 城市社区老年档案建立与管理的现状。

(1) 城市社区专门老年档案总体上没有建立。从档案学的分类角度作研究, 老年档案没有出现在档案学的分类中。在对呼和浩特市各街道办事处及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的访谈中, 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社会基层自治组织, 大多数工作人员对档案建立与管理的相关知识没有储备, 更不知晓档案对城市社区治理、社区服务质量提升的价值和意义, 没有就老年人群体基本情况及相关内容建立档案的意识与想法, 这是城市社区没有建立老年档案的主要原因。 (2) 人口户籍档案信息是老年服务开展的基本依托。在社区治理过程中, 社区居委会针对老年人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是社区本身拥有的人口户籍档案信息, 但户籍档案提供的仅仅是人口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住址等, 很难就养老服务及社区照顾本身提供详细、合理的信息, 很难制订科学的社区服务计划与方案, 更不可能在最大范围构建养老照顾的社会支持网络。 (3) 老年人健康档案是城市社区服务实践环节的主要体现。我国的居民健康档案始于上世纪90年代, “根据卫生部医改工作进展监测, 截至2011年6月, 全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达到50.2%, 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27.2%, 其中城市地区为37.6%, 农村地区为21.8%”。内蒙古自治区也于2010年11月13日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实施意见:“以盟市为单位, 加快纸质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重点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纸质健康档案的补充完善。到2010年底, 城市居民达到50%, 农村牧区达到30%;到2011年, 城市居民达到80%以上, 农村牧区达到50%以上。”通过建立健康档案,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了解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同时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路径。

2. 城市社区老年档案建立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城市社区老年工作依据自上而下的政策、计划开展, 行政管理色彩浓重。“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其历史使命相对照的是, 对城市的有效治理却很不适应。在中国, 城市治理长期沿用自上而下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政治型城市和‘单位制’社会为基础的, 已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开放复杂的现代城市社会。”这是对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瓶颈的典型描述, 要求构建以社区居民为本、以居民自治为主的现代社区治理方式。但实际运行过程中, 城市社区治理是极难转型成功的。以呼和浩特市东风路办事处海拉尔社区居委会为例, 开展工作基本在市民政局、街道办的年度计划安排下进行, 以国家政策为基本导向, 为便捷、高效建立的电子管理档案, 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行政管理的现代手段而已。 (2) 城市社区老年工作人员工作方法不得当、技能技巧落后, 老年活动开展困难重重。研究国外及香港地区的社区治理, 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成为建设现代社区的基础条件。在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人才培训的课堂随访中, 呼和浩特市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 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比例不到10%。尤其海东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 从专业层次和年龄结构来看, 不具备建设现代城市社区的人力资源优势, 2010年后, 伴随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的优化, 办公人员有了补充, 学历层次有了提高, 新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社区, 参与社区建设, 但人才优化谈不上。

二、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社区老年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按照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 可以把社会工作划分为治疗式与预防式两种类型。其中, 预防性社会工作, 通过社会工作透视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产生, 主要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社会计划和社会教育、社会预防。正是这种工作方法可以与行政管理色彩还很浓厚的城市社区、档案建立与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在逻辑上达成一致的可行性, 在实践中找到开展工作的结合点, 是打开社区治理中老年工作局面、提高成效的一种新尝试。

1. 建立专门老年档案, 为预防性老年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依据。

(1) 专门老年档案建立的必要性。专门档案是人们通过创造性劳动选取并保存下来以备查考的各种专门文件有机体系的总称。目前专门档案书籍中, 没有专门老年档案。但从理论上来讲, 老人作为人口的一部分, 可以放在以户籍和人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和人事档案中, 存在的问题是:户籍档案的价值不在社区为老年服务, 人事档案依托企、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涉及老年的只有职工的离退休一项。同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量的老人将在城市社区居住、生活, 城市社区养老压力大、任务重, 从城市社区领域解决养老事关社会民生、科学发展。建立专门老年档案, 让社区老年工作的决策与规划、计划指挥、组织协调有依据, 专业监督和有效检查也有依据, 社区老年工作才可以打开新局面。 (2) 老年档案建立的可行性。目前, 包括大量老年人口的城市社区尤其商品房住宅小区中居民已经突破中国传统社会阶级阶层身份结构体系, 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大量的居民无任何档案, 游离在传统社会控制体制之外, 给社会管理留下隐患, 尤其限制了老年居民享受社保、老有所养。在社会空间流动较频繁的现代社会, 以较为固定的住所为基础, 以社会服务为理念, 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行政职能, 建立专门老年档案是可行的。

2. 建立专门老年档案, 防患于未然, 为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1) 建立专门老年档案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 预防于前的原则。发展社会学强调公正, 公正要求在资源享有、分配上的机会平等, 也即事前的原则, 这是老年社会工作预防于前原则的理论基础。 (2) 服务咨询的原则。预防于前即可做到服务咨询的原则, 既避免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盲目性, 又可为老年人及其家人提供建议。 (3) 保密尊重的原则。社会工作由于本身性质的需要, 常涉及案主的隐私和秘密, 保密尊重是工作人员与当事人建立信任、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 专门老年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也应坚持保密尊重的原则。 (4) 以老人为本、福利保障的原则。一切社会科学产生、存在、发展的前提都是社会主体———人———的需要, 专门老年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就要保证是以老人为本、保障老人的生存权, 生存即人权。 (2) 建立专门老年档案, 真正做到老有所养。以预防型社会工作为视角, 建立专门老年档案:首先要记录老年人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家庭成员。其次建立分类档案: (1) 老年人健康档案。参照卫生部颁布试行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 总结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研究和实践经验, 老年健康档案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要包括:身体检测基本信息, 患病治疗史, 家族遗传病, 疾病预防知识教育。心理健康要包括:智力, 记忆, 失智, 精神失调, 抑郁, 焦虑。老年人健康档案要区别于一般人事档案, 在发展变动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调整针对老人的健康评估和治疗方案。 (2) 老年人兴趣爱好档案。老年人兴趣爱好档案应包括文艺类、休闲类、运动类、益智类等。老年人晚年选择的休闲娱乐与养老方式及幸福指数之间是有极大相关性的, 建立老年人兴趣爱好档案, 极易分类组建老年康乐小组并开展活动, 可以极大地增强老人自信心、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防止老人脱离社会导致进行性损害。 (3) 老年人服务档案。可区分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两类。接受服务:家务护理、短暂住院护理等;提供服务:社区支援、咨询建议等。同时, 借鉴德国“储时服务”经验, 在提供服务给老人的同时也让老人成为服务的输出者, 既节约养老的个人和社会成本, 也可重建和发展老人的价值观念, 纠正“老即无用”。

总之, 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服务于社会, 社会的发展反过来会推动档案管理的不断改革, 专门老年档案的建立及其管理, 是档案适应社会老龄化需要的必然, 但老年档案本身的建立和管理需要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进程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政务通报27期, 2011-10-21.

[2]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卫发 (2010) 73号.

[3]徐勇.中国城市社区自治[J].武汉出版社, 2002.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篇5

(一)公共管理概述

1.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

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1)主体是多元。2)客

体、社会公共事务、不断扩展的趋势。3)目的—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4)职能—调节和控制。5)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

3.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4.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1)公共资源:公共

设施、产品;公共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 2)公共项目 3)社会问题。5.公共管理的目的——实现公共利益。

(二)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1.社会工作的含义——是一种助人的实践活动。以

帮助他人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的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3.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1.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

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我国社会工作 专业

实践 体现的价值观是: 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想结合。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社会工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实践专业价值观: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工作价值观通

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对专业实践……;对服务机构……;对公共福利发展……;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

(五)社会工作直接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

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服务过程

分为研究、诊断、治疗阶段。

危机介入模式——需要遵循原则:

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行为治疗模式——特点:注重服务

对象行为评估;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

人本治疗模式——特点:注重社会

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2.小组工作方法 3.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可以认为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社区工作的目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特点——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注意通过简历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过程目标的重要性和地位超过任务目标。特别注重居民的参与。

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控制和指导着社区未来。

浅析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篇6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验室;专业能力;社会服务

一、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十分注重实务与操作,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与社会相关的各种理论,而且更要求社会工作者掌握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方法、技巧,具有较高的操作动手能力,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社会服务中。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需要专门的场所设置,进行实务训练。社会工作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提高操作能力的主要场所,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功能

至今,我国已有250所左右的院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同时建有社会工作实验室的也不在少数。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模拟运用的能力,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提高了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促进专业建设。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社会工作实验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体现了专业服务的基本宗旨。

(二)促进教学与科研。

社会工作实验室一方面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的学习以及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如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提供实验教学场所,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进行访谈、沟通、协商、辅导及治疗技巧的训练与操作,现已开出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15个,涵盖十余门课程;另一方面为教师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丰富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扩大了专业影响,为把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提供基本途径。

(三)加强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项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技能与方法,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悟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实验教学内容与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结合紧密,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服务社会。

以社会工作实验室为依托,在教师的指导下,JN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创建了“同心圆”社会工作协会,在各社区开展了多项社会服务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反响。面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八点半”和“小脚丫”辅导班;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协助小组;高校中的社工关怀工作室;12338妇女维权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服务等等。

三、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实验室的建设与运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经费投入、管理体制、实验室队伍建设、运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时间短,舆论宣传不到位,社会工作专业与职业还远未被社会各方面广泛了解和认同,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制约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JN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自建立以来,主要的仪器设备基本上没有进行过换代升级,设备陈旧,部分配件破损,很难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服务社会的需要。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多、实验仪器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仪器损坏率高,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完善。

按照教育部要求,实验室应该实现校系二级管理,现在许多学校的社会工作实验室还是三级管理体制,自己建设自己管理。没有归口管理,因而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运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

(三)实验室师资队伍不健全。

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及实践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很多从事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没有经过社会工作专业的系统教育,实务操作能力不强,拥有实验室专业技能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

在JN大学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中,46.6%教师的专业背景是社会学,46.6%教师的专业背景是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其中只有1人具有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至今尚未配置实验室的专职教师。

(四)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到位。

社会工作实验室主要是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服务的,是专业学生开展专业服务的主要场所,还未能全面地向全校和社会开放。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实验室许多仪器设备已很陈旧,严重缺乏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中的仪器设备,限制了实验室的开放程度,至今,JN大学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只对本学院的其他专业学生实行开放。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落后、管理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实务能力不强,不能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影响了社会工作实验室对社区居民的开放。

四、改善措施

(一)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室环境。通过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和校外筹措资金的途径,改造实验室教学和科研支撑条件,扩大社会工作系实验室的规模,更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断加强硬件建设,逐步将其建成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实验室,实现社会工作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完善管理体制,系统科学的管理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实行应由学校统一规划,实行学校与学院两级管理,与学校的其他实验室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以挖掘实验室的潜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作为负责组织与管理教学方面的学院,应合理规划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岗位明确,责任到人,以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作与合理运用。

(三)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方面,“请进来” 通过聘请著名专家、学者讲学,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同时邀请一些机构的丰富经验的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务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走出去”,到国内外一些社会工作较发达的地区或国家,进行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实验教学的水平。

(四)全方位开放社会工作实验室,提高利用效率。一方面提高对全校师生开放的力度,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实行分层次、分模块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模拟运用,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另一方面,以社会工作实验室为平台,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更多的社会公益项目,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社会服务实践,增强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地方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束勇,浅谈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J].社会工作教育,2007,(12).

社会工作与管理 篇7

一、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高层管理者的文献

高层管理者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 Drucker于1956年提出的。他认为, 高层管理者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Woodruffe (1999) 提出, 高层管理者是那些拥有知识并且运用其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性工作的人;弗朗西斯·赫瑞比 (2000) 认为, 高层管理者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国内学者王兴成、卢继传、徐耀宗 (1998) 将高层管理者定义为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 为企业 (或组织) 带来知识资本增值, 以此为职业的人员。根据学者们的观点, 本文将高层管理者定义为掌握和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性工作, 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

2.关于工作态度的文献

工作态度是个性心理素质的一种。斯蒂芬·罗宾斯认为与工作相联系的态度即工作态度, 是指员工所持有的对工作环境方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评价。Jeffrey M.conte等在工作态度与职务分析的研究中发现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和组织承诺是三个相互独立的因素, 也是测量工作态度的有效因素, 所以本文将采用这三个方面来测量工作态度。

3.关于工作绩效的文献

学者们对工作绩效的关注由来已久, 但究竟何谓绩效, 至今尚未达成共识。Bernarding 等 (1995) 认为, 绩效是“在特定的时间内, 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1993年, Borman和Motowidlo提出了工作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二维结构模型。其中, 任务绩效指与岗位所规定的行为或与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关系绩效指对组织目标完成有促进作用的自发行为或与非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 包括主动执行职务要求以外的任务活动、在工作时表现出格外的热情以完成自己的任务活动、帮助他人完成工作或与别人合作工作、严格的执行组织的规章制度、贯彻支持和维护组织目标;2006年, 中国学者柳丽华、徐向艺提出, 工作绩效除了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之外, 还应包括远端绩效。这里的远端绩效是指员工通过过去一段时期的工作行为所积累的能够提升组织适应性、为组织的未来继续做出贡献的能力。我们认为, 这一观点特别适用于高层管理者这一特殊群体。为此, 本文将在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基础上, 引入远端绩效维度来评价高层管理者的全部贡献。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上的论述, 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假设模型。

1.变量是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 具体包括三个维度, 即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和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根据工作层面、个人因素、工作本身等许多因素对工作特性加以解释与比较, 获得满意的程度。此定义强调员工对其工作特性层面的情感性反应。工作满意度可通过五个维度测量, 它们分别是工作条件满意度、工作回报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工作群体满意度和组织满意度。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源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由此衍生出一定的态度或行为倾向。本文把组织承诺分为四个维度: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理想承诺。工作投入是一个人对其本职工作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和热爱迷恋程度, 从心理上对工作产生认同。

2.变量是工作绩效。高层管理者从事的工作是创新性的工作, 注重的是长远的发展, 所以高层管理者的绩效不仅要看其当前做了什么, 也要关注其将来能够做什么, 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根据高层管理者的特点和工作绩效内涵, 本文的高层管理者绩效是在Borman和Motowidlo的二维绩效模型基础上引入了远端绩效维度, 即从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远端绩效三个维度来评价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

3.扰变量是个人背景特征。主要考察其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相互关系有影响作用, 本文重点对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工作性质等进行考察。

依据模型, 本文提出了如下研究假设:

H1: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H2:构成高层管理者工作态度的三个维度, 即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H3:不同的个体统计变量, 如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工作性质等, 对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有不同影响。

三、数据分析

本文使用SPSS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1.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工作态度的三个维度中, 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投入的平均得分依次是3.804、3.399和3.444。可见, 在高层管理者工作态度中, 工作满意度最高, 组织承诺最低。在工作满意度各具体维度中, 工作本身满意度得分最高 (3.931) , 工作条件满意度最低 (3.735) ;在组织的承诺中, 高层管理者的理想承诺得分最高 (3.720) , 持续承诺得分最低 (3.100) 。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工作绩效量表的三个维度中, 远端绩效平均分最高, 任务绩效次之, 最后是关系绩效。可见, 高层管理者更加注重长远的发展, 对未来绩效的贡献率最大。

2.相关分析

注:显著性水平, 加*表示在.05水平上显著;加**表示在.01水平上显著

由表3可以看出, 在工作态度各具体因素的分析中, 除了持续承诺与工作绩效呈负相关之外, 其他因素均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 工作投入、工作本身与任务绩效的相关性最高, 情感承诺、工作投入与关系绩效的相关性最高, 工作回报、工作群体与远端绩效的相关性最高。

3.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 本文发现, 在工作态度的三类因素中, 对高层管理者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的, 依次是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和组织承诺。在具体维度的回归分析中发现, 工作投入、工作本身、工作回报、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依次成为影响高层管理者任务绩效的主要因素;情感承诺、工作投入、工作群体、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对关系绩效具有预测作用;工作回报、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工作条件、工作投入、组织满意则对远端绩效有预测作用 (详见表4) 。

4.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 (见表5, 本文只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部分) , 可以看到, 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和工作性质的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同时本文还得到了这些干扰变量对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作用规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女性高层管理者的规范承诺和组织满意度高于男性员工;26~35岁的高层管理者的规范承诺、持续承诺最低, 36岁以上的规范承诺最高, 25岁以下的持续承诺最高;高层管理者的学历越高, 其规范承诺越低, 工作回报满意度、任务绩效和远端绩效越高, 具有本科学历的高层管理者的组织满意度最高;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和11年以上的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的各构成因素的显著性水平都相对较高, 而工作年限在4~5年之间的员工的这几个因素的显著性水平都较低, 但工作年限越低高层管理者的远端绩效越高;从事技术工作的高层管理者的规范承诺和工作回报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管理者。这些为有效地调控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 提高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摘要:本文构建了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 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与其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的结论, 同时发现高层管理者的个体差异, 如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工作性质等对工作态度、工作绩效均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高层管理者,工作态度,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

[2]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高层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4.

[3]Woodruffe.Winning the Talent War,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LTD, 1999, 75-78.

[4]王兴成, 卢继传, 徐耀宗.知识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75-78.

[5]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143-144.

[6]Mortimer J.T.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 work.Scars-dale, NY:Workin America Institute.1979.

[7]曾明, 秦璐.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101-104.

[8]Borman WC., Motowildlo, S.J.Expanding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n:N.Schmitt, W.C.Borman.Personnel Selectionin Organization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3:71-98.

[9]柳丽华, 徐向艺.高层管理者绩效管理模型及其优化[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5) :56-58.

社会工作与管理 篇8

但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 在处理一些基础工作时, 仍存在很多障碍。本文介绍了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高校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中主要问题

目前,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大都采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 但面对海量数据的管理工作, 效率却不令人满意。其原因在于信息处理过程中, 对于数据的输入格式以及准确性要求严格, 任何一点误差, 都会造成信息无法识别或无法处理, 甚至常常会出现错误的处理结果。因此做无用功, 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 信息收集工作要严格认真, 若出现不匹配, 则必须重新收集。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 过于机械化, 令工作人员身心疲惫。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保存的档案十分复杂, 材料种类繁多, 很多更是时间久远。然而, 进行管理工作的部门人员很少, 很难对如此庞大的档案库进行详细分类管理。所以往往只是简单的保存, 同时为防止档案丢失, 会选择封存的方式。这使得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存在难度。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国以来, 我国的档案管理标准每个时期都有所不同, 使得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很多档案都是一卷多册, 或缺少一些重要的标题, 增加了查找难度。此外很多档案的内容与标注并不一致, 参杂了其他人的基本信息。2.档案在编制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经常会遗漏页码编写工作, 或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编写。这些档案即使缺损也很难被发现。除此之外, 标准的不统一, 也会造成混乱。3.很多档案采用的外观标准不同, 有的案宗内容过于冗杂, 而有些档案, 页数有少的可怜。这些档案都存在着问题, 前者内容复杂, 工作人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提炼出有价值的部分, 工作量大;后者有用的内容太少, 需要与当事人沟通, 添加新的相关资料, 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二、建立标准化的工作程序, 提升档案基础工作管理

通过对建国以来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查分析, 我们认识到, 只有实施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因此在档案收集过程中, 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 从而做到规范化与标准化, 在根本上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一) 彻底核查过往档案, 精简档案信息

要想做到高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不仅需要对新增档案执行统一的标准, 还要全面核查过往档案, 将其中繁杂而无用的部分剔除, 并及时补充缺失的内容, 确保档案的简洁、标准。对于历史久远、甚至参杂了不少已过世人员档案的资料, 工作人员应将超出保管期限的档案及时清理掉, 为计算机管理工作减轻工作负担。

(二) 对档案实行规范化分类

工作人员需对卷宗冗杂的档案进行精简, 使其具有规范性。重新排序是要将相关内容归为一类, 标注统一的页码, 并重新制定目录, 以便于日后查找。

(三) 结合档案管理部门实际, 规范著录工作

计算机管理工作中, 档案电子目录是查找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 目录的制作是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其直接关系到档案的查找效率。早在八六年的时候, 我国政府就已经颁布了《档案著录规则》, 这是著录工作最重要的依据。但由于各个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局限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计算机管理技术的需求, 各个高校应在自身特点基础上, 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著录细则。

(四) 档案题名规范化, 确保检索的准确性

建立档案的分类号查找只能查处档案的所在范围, 而不能做到精准查找。只有通过题名查找, 才能保证档案的查准率。因此在著录过程中, 要做到题名统一规范, 需遵循的原则是:机构要用统一的简称, 避免出现多个机构简称混淆, 以及统一题名中应具备的要素。结合计算机检索, 需要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 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 都填写完整。若给出的题名要素部分缺失, 要进行补齐, 冗长部分要及时删减。

三、加快数据准备, 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高校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都需为计算机数据统计收集大量信息, 由于档案馆里保存的档案数量相当庞大, 其著录工作十分繁重, 情况十分复杂。若工作流程不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 最终会导致计算机统计工作因缺乏充足的数据而失败, 而之前的大量工作将毫无价值, 直接影响到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在著录工作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确保著录工作高效快捷的完成。

(一) 分清轻重缓急, 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 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卷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 和是否开放等情况, 对所有卷宗进行排队, 将可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将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 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二) 分级次著录, 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 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 即对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低的档案进行案卷分级著录;对文件涉及内容重复, 且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 还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 节约了人力、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三) 分门别类, 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 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分类标引, 而对于特殊形式的档案, 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 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 然后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的分门别类可以减少著录环节, 提高著录速度。

四、小结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从而降低了管理的成本。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 在实施中面对着很多困难。我们要不断加快制度改革, 促进现代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邱戈红.信息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办公室业务, 2012, 03.

[2]兰琴.浅议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些问题和对策[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2, 04.

[3]李小平.对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04.

[4]吴热.论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9, 01.

[5]许月英.探析《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4.

[6]金江梅.浅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善措施[J].黑龙江档案, 2012, 01.

[7]潘君.浅析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7.

社会工作与管理 篇9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位于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市场经济下,企业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要想企业盈利,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只局限在企业资本的管理上,而且还要能够控制住资本的流动,保证资金在良好的运转体系中,达到最高的利用率。

2、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作用要想得到发挥,企业就必须要能够对市场形势变化的信号及时反映出来,进而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的相互之间的平等的,而且市场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淋漓精致。市场的调节作用正是通过财务管理反映出来的,假如企业不能够将财务管理工作的位置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那么企业便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不能够给企业生产住市场需要的相关凶产品,进而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3、企业的财务管理给其他工作管理提供了标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都与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在整个管理是最主要的,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起着决定作用。比如企业的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一定的财务意义,必须要围绕着财务展开工作。因此,可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其他管理的标准,财务管理的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其他管理工作进行的关键。

二、企业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的特点有决定作用

1、企业管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预测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单纯地局限在对资金运作的记录上,还体现在对企业的管理层的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当前,人们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财务管理信息是对市场信息变化的最佳反映形式。我国许多的大型企业都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企业管理经验,同时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工作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预测性。

2、企业管理工作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动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发展是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由于市场的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变化呈现出瞬息万变的状态。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要对市场的动态信息进行及时反映的,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就呈现出动态性。企业首先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建立财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进而解决企业的财务问题,以此来达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3、企业管理工作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企业的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活动,都不能够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管理实质就是通过对优化资金配置达到对人、才、物的有效管理。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的整体管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财务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管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全面性特点。

三、现代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1、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决策的正确性,而且是企业经济决策实行的关键。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经济决策的基础。财务管理工作决定了企业的产量决策、营销决策,以及企业的定价决策。当然,企业的运营状态也是由财务管理决定的,企业只有制定了财务管理的目标,才能够使生产活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

2、企业管理工作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多数是不确定因素,因此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风险的,这无疑对企业的理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环境,就必须要建立以财务管理工作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

3、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管理水平。

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看出来的,要想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正在朝着科学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说,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已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管企业的各项财政支出情况,而且要对企业的投资、筹资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与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更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

摘要: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促进企业进步的因素中, 企业管理可以说是位居第一。而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想得到提高,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财务的管理,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本篇文章针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对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关系探究

参考文献

[1]徐晶.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分析[J].中国外资 (上半月) .2011 (09) .

社会管理创新与能动司法 篇10

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首先要立足于法院基本审判执行工作职能, 履行好法院这个子系统的社会管理创新责任。只有加强法院自身内部管理, 以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为抓手, 才能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实现司法为民、实现法院科学发展, 确保国家投入的司法资源发挥其社会效益最大化, 确保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效力最大化。反过来, 基本审判执行工作尚存有不足, 基本社会管理职能还没有做好, 谈何去创新社会管理?审判管理是审判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法院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中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审判管理是人民法院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人们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当务之急是落实好近年来通过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所创造的各项审判管理制度。

其次, 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还要以能动司法理念为指导, 履行促进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自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起, 司法的能动性越来越广泛地作用于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之中, 对社会管理产生重要影响。我国能动司法有三个特征, 即服务型司法、主动型司法、高效型司法。按照社会管理职能分工来说, 人民法院既是审判执行机关, 又是公共管理部门, 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是适应法制建设进程, 贯彻司法为民工作主题,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科学发展, 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 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运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矛盾, 这也是我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经验。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事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如果不怀揣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的态度去工作, 一定不会有好的社会效果。在走群众路线过程中, 涌现出了一批以“百姓信服的好法官”陈燕萍为代表的基层人民法庭法官, 他们始终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贯穿于司法工作的全过程。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需要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 以点带面, 推动整体法官队伍司法服务水平的提升。

同时, 人民法院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 还需要恪守司法职能, 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既不能超越本有的司法职能, 也不能采取脱离权限内的司法手段。长期以来, 是能动司法还是谨守司法克制, 是积极司法还是消极司法, 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在当前,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更是对履行司法职能手段的探寻提出严峻考验。笔者认为,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需要能动司法、主动司法, 但需要在司法职能的范围内圈定创新社会管理范畴, 既要涵盖对在社会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中妥当定位中国司法, 又要对司法职能有清晰认识, 特别是涉及到司法基本框架问题, 需要法院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审慎的态度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水平上, 更有针对性地加深社会管理创新的层次。

一方面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由于当前社会主体多元、利益多元、分配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地以诉讼的形式进入人民法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 法院在做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的同时, 要走出就案办案、单纯办案的狭隘误区, 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措施, 创新工作机制, 切实化解和减少各种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司法的人性温暖, 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

另一方面要遵循司法本有规律。司法权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决定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人民性, 决定了司法权的人民性, 决定了法院工作的人民性。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立足司法为民的基本原则, 辩证统一地把握司法规律, 并予以恪守遵循。并充分运用包括司法建议在内的各种可能的司法手段, 积极回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 利用司法的指引功能, 引领全社会共同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进而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现代营林工作管理与发展进程 篇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营林工作;进程

1.关于可持续的概念

它是说不仅仅合乎当前人们的发展规定,同时还不干扰到后续群体的发展规定.其是一个非常综合化的体系,不仅仅实现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时还要确保人们发展所需的大气以及土地等等的多项资源发展有序,确保后代可以顺畅的发展.它和环保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同时还有一定的不同之处.环保是它的一个关键的构成要素。

2.我们国家的林业进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璄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在这一阶段营林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营林工作则成为了林业发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3.造林活动的关键要素

(1)关注品质,强化验收的力度,做好迹地的更新活动,关注营林的品质。

(2)打破过去的那种过分的看重营林忽略管控的理念,做好抚育管控活动,在这个过程之中经常性的会出现一些不利问题,幼苗的抚育不合理,监管的力度太差。

(3)积极的开展调查活动,设置更新体系。所有的区域要聚集到一起,对于由于采伐和病害等生成的超过两亩的迹地,开展综合化的分析,明确具体的成因,而且要对其设置档案信息。

(4)积极的分析,做好营林规划以及前期的准备活动,营林的关键要素和更新规划要提前安排,尽快的落到实处,而且要不断的争取项目。

(5)体现出绿委的意义,开展好城市附近的绿化活动。此处的绿化活动是提升城镇生态意义的一个关键的方法,所有的区域都要切实的发挥出绿委的意义,将城市附近区域的绿化和群众的义务种树有机的统一到一起,提升绿化的脚步。

(6)加快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其关乎到林业机构等的声誉,人们对它非常的重视,人大等已经开展了很多的监督管控工作。

(7)使用有序的方法,开展好绿色通道的建设工作。

(8)确保林政的管控活动发展的非常顺畅合理。

(9)提升人们维护资源的紧迫意识。

(10)积极的完善木材的流通活动,落实好运作管控工作,关键是强化检察机构的执法力度。

(11)切实把握林地征占用管理的要求。

(12)认真的处理发生的矛盾问题。

4.营林工作需要完善

(1)加强营林、造林基础。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多次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但我国林业的高税赋却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基础,长期以来过多依赖精神鼓励促进植树造林,忽视物质利益刺激。林业基础的加强,营造林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物质利益。

(2)实施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林业系统发展功能。系统思考林业的发展,把发展林业同森林绿色食品、花卉园艺、特色加工业、森林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

(3)全面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我国林业竞争力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在今后的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必须把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放到突出地位。

5.可持续发展在营林工作中的几点应用

5.1关注科技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关键的措施是借助于科技来带动经济的进步,变革过去的那种经济发展依靠牺牲环境的方法。所以,在林业的发展中,要吸收科技性内容,切实的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2林农结合式

要应用当前国际上优秀的科技等,使用有许多生产以及管控措施,将林木当成是关键要素,林业和农业有机结合,开展多项运作,不但确保了生态发展有序,同时还探索了多项运作的经济体系。积极的落实生态意义以及经济意义都具有的造林活动。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综合效果。

5.3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5.4运用法律体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营林

《森林法》的立法目的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宗旨是: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运用法律体系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6.结语

林业是有意义的资源,其不但给我们当世同时还给后续的人带来非常多的益处,而且其还是能够更新的要素,林业工程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系统工程,是以研究森林资源的抚育、开发和利用为主,以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为辅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只有对营林工作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才能真正地实现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刘波,郭景瑞.对抓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林业勘查设计,2007,(3):21~22.

[2]杨金智.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探究[J].北京农业,2011(30):212~213.

浅析信息管理与企业秘书工作 篇12

一、现代信息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信息是主体所感知的能够反映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特征的内容, 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 而管理信息系统则是以人为主导的, 并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设备, 进行采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利用的人机系统。现代信息管理作为信息系统管理的一部分, 对我国企业尤其是秘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孕育知识经济,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支撑着现代企业的良好发展与未来道路的走向。

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走之路。信息化管理可以让企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长久。

不过, 我国现有许多企业还未看见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不能清晰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于现有企业发展的一个助力。或者说只有一部分大型企业才开始引进信息化管理的理念, 逐渐将信息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内部, 但是这仅仅是一部分的企业而已。所以我国企业中, 信息化管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还是需要很长一段的路要走。在未来企业发展道路上,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二、企业秘书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所谓秘书, 是指组织或者主管的助手, 其任务是在认可的职权范围内, 提供辅助工作于综合服务, 并能运用办公室的工具设备, 从事组织与主管制定的行政性任务的人员。秘书既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又是发展前途十分广阔的职业, 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现有的秘书制度并不完善, 相对于国外一些先进的秘书制度而言, 我国公司里的秘书并没有相对而言那么多的法律地位和权力;因此, 进行秘书制度的改革, 为秘书工作立法, 科学的确定秘书的地位, 重新明确秘书的职权范围, 是我国秘书工作与世界接轨的主要措施。秘书工作的不规范, 大部分行业都需要秘书这一职业的人来进行一部分工作, 为行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与发展。但是我国大部分的秘书工作者对此项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随意性和跟随自己的经验性来进行工作。我国之后的秘书工作定会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秘书工作的规范、秘书工作公文的统一标准、实现秘书工作手段的现代化。随着时代的脚步, 秘书工作的发展一定会更加完善、秘书一定会作为辅助管理的角色存在于企业之中。

三、如何做好企业秘书

企业秘书主要指在公司企业中工作的秘书职业。企业秘书的日常工作有:

第一, 日常事务性工作。主要指秘书在没有上司指示、授意和监督下履行的常规性工作。

第二, 指派性工作。主要指上司临时交办的事项。这些工作大多时间紧、要求高, 无惯例可循, 综合性强, 要求秘书弄清上司的意图, 搞清工作的程序要求、时限, 并能很好地分清主次, 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 准确、高效地完成。

第三, 独创性工作。是指秘书运用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灵活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来帮助上司, 根据公司的各项计划和管理工作的某些可预见性的特点, 积极挖潜, 抢先做好某些工作。

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秘书, 必须牢固树立十种企业意识:学习意识、奉献意识、严谨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保密意识、形象意识、全局意识、守纪意识。存在意识就会存在发展的脚步, 意识错误, 脚步就会混乱, 轻者停滞不前, 重者企业破产。除去意识, 秘书还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的四种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帮助秘书人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处理日常事务;扎实的文字功底帮助秘书人员轻松撰写材料;过硬的技术素质会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化秘书工作要求;健康的身体素质有利于秘书工作的平稳顺利的进行, 促进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更加顺利的发展。

四、信息管理在企业秘书工作中的发展与应用

信息化管理已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需求, 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 促进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 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手段, 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进行信息管理必须进行秘书的信息管理意识的提高和工作态度、心里素质的培养。信息管理在企业秘书工作中的必须做到以下工作: (1) 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做秘书,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 尽心尽责的工作。 (2) 不断强化信息管理意识, 加强秘书在平时的工作中运用信息管理进行秘书工作。 (3) 实事求是, 恪尽职守。只有不断完善与加强本身的素质, 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秘书。

五、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 不难发现, 秘书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和高素质的秘书工作人员。企业秘书作为企业管理辅助的存在, 必须要全力发挥秘书存在的作用。现有企业秘书工作存在各类的不足, 在今后企业的发展中, 秘书工作一定会更加尽善尽美, 不断发展, 不断进步。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 秘书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发展企业就要发展秘书, 跟随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脚步进行。

参考文献

[1]梁爽.浅谈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文秘工作他点[J].企业研究.2013 (03) .

[2]孙晓峰, 叶润平, 陈传万, 郭其智.《现代秘书理论与实务》[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3]方国雄.企业秘书理论与实践的新走向[J].秘书工作.1994 (04) .

[4]杨慧.如何做好企业秘书[J].企业文明.2012 (12) .

[5]毛光喜.《管理信息系统》[M].吉林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DEH下一篇:校企合作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