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干预

2024-08-16

社会工作干预(精选12篇)

社会工作干预 篇1

摘要:[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工作的压力源, 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工作压力, 促进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名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和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成为本院外科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来源。[结论]建议管理者要重视护理专业的发展, 改变管理方法, 提高对护士的支持和理解, 加强各科室人员配备, 合理排班, 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同时为护士提供多元发展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作为护士本身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达到减轻工作压力的目的。

关键词:外科,护士,工作压力源

外科的特殊环境和高风险工作氛围及其超负荷的工作, 使护士客观需要与客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而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对护士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同时也会影响到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本文就本院外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以本院30名外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该量表信度为0.96, 该量表分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35个条目, 采用1级~4级评分[1,2]。均分≤2.5分, 表示压力程度一般;均分≥2.5分, 表示压力程度较高;分数越高, 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

1.2.2 调查方法

由专人统一发放并于1周后收回。填写调查表前, 先向调查者说明填写的方法和所需的大约时间, 以取得配合。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30份, 收回有效调查表3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结果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本院外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随着医学的发展, 国内国际交流日趋增多, 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逐渐深入临床, 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 护理工作的压力也相应增加。目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使护士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 同时各种新的治疗手段、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临床, 非专业护士工作增加, 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住院人数增多, 但护理人员编制有限, 这就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 增加了工作压力, 成为本院外科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源。

3.2 职业因素

由表2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非护理性工作太多”均排在了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前10位。普外科收治的大多是手术病人, 病情危重, 变化大, 实施抢救多, 同时生活不规律, 频繁的倒班, 生物钟紊乱, 中夜班护士一方面要独立完成繁琐的工作, 同时又要担心病人病情出现变化, 造成心理紧张和身体疲乏[3]。

3.3社会因素

“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护士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承认”“病人的家属不礼貌”“晋升的机会太少”等均排在了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前10位。长期以来在病人心中护士只是“打针”“发药”, 疾病的康复全靠医生, 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 护士的付出常常得不到该有的回报和承认。目前, 我国的医院管理制度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 医护人员在进修深造、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4]。护士自我感到社会地位低、工作量大但与收入却不成正比。护士工作繁重, 为病人提供服务, 但却未得到肯定, 而发展深造的机会、福利待遇等不如同年资的医生, 这些都成为护士的压力来源[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的实施, 增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在工作中护士应做到慎独, 杜绝差错, 但总难避免一些意外损伤, 使病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也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4 个人因素

3.4.1 人际关系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患关系成为护士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环境, 护士每天要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心理状态不同且身患疾病的病人, 同时还要照顾家属的情绪, 现阶段的护理队伍呈年轻化趋势, 普遍缺乏沟通技巧, 尽管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难免由于沟通不够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从而产生工作压力。在病人心中, 护士只是医生的从属, 病人对于医生的话言听计从, 对护士颐指气使, 常把不满意迁怒于护士, 对护患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是医护关系, 医生具有职业的优越感, 在日常工作发生分歧时, 对护士尊重不够, 导致护士自尊心受损。在我国护士以女性为主, 男性很少,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长期处在性别单一的环境中也容易使护士间关系发生紧张。

3.4.2 家庭因素

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需要经常倒班, 不利于身体健康, 遇到节假日也不能正常的休息, 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 使之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减少, 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护士多数为女性, 她们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 还要承担起妻子、母亲的角色。过多过高的角色要求常常使护士力不从心, 身心疲惫。

3.4.3 个性因素

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善于表达、友好直率、能主动找病人交流的护士往往能更容易使病人和家属接受, 而个性内向、不善交际、沉默寡言的则难以胜任。

4 对策

4.1 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各界应尊重护士, 提高护士的地位和待遇。医院应创造一个清新、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 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使其在岗位上有自我实现的满足。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 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改善护士的福利待遇, 增加护士参与管理和晋升的机会。

4.2 提供多元发展及继续教育的机会

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 通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以增强信心, 来缓解职业压力。21世纪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是多元化的, 护士自身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护理人员必须在专业理论、技能、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管理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发展, 即成为一名多元化护士。护理部可按照国家继续教育条例, 制订本院护士的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鼓励各级护理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护理班学习, 自学高等护理课程, 学成者给予适当奖励, 重视护士外出学习进修, 选择有潜力的人员参加全国、省、市护理学会举办的进修班, 可将继续教育学分作为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在护理队伍中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医院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加强英语运用能力的培训、礼仪与沟通技巧培训、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 增加交流学习的机会。但应给予护士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 以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 从而减轻负担[6]。

4.3 加强各科室人员配备及排班制度

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 增加编制, 改变当前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保证护理安全。保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调节神经的弛张度。根据科室情况可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在工作繁忙时, 适当增加护士, 减轻护士的脑力、体力消耗, 减轻压力。工作量减少时可适当安排人员休息, 使他们能够恢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4.4 加强对护士的理解和支持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缓解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对病人进行权利和义务的宣传, 增加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利用传媒对护士的工作进行宣传, 让社会对护士工作有更多的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爱与归属”列在其中, 家庭是护士休整身心的港湾, 家人是护士最好的倾听者, 缓解心中的压力, 并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

4.5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

护士应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 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来释放心理压力, 保持身心愉快。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心理疏导, 提高面对压力时的适应及应对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心理调适能力。孙欣等[7]开设的院内心理辅导站, 对护士开展心理疏导咨询辅导, 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5 小结

通过本次调查, 了解了本院外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 及时发现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而护士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寻求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减轻压力, 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妹, 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1) :645-649.

[2]张艳君, 李蓉琼, 李芸.特需医疗病房护士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 2008, 22 (3C) :262.

[3]方藕, 董静波, 陈国员, 等.护士工作压力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8A) :2002-2005.

[4]唐彦, 刘晓云, 张晓娇.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1C) :202-203.

[5]高静, 付昌萍, 游进会.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9C) :2468-2470.

[6]赵光红, 刘义兰, 王桂兰, 等.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3, 17 (9) :689-691.

[7]孙欣, 潘绍山.开展心理咨询关心护士心理健康[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19 (4) :55.

社会工作干预 篇2

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全校一切力量,更好地为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和相关人群提供危机干预服务,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二条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学校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学校领导小组与心理辅导站指导老师、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少先队大队心理部干部、各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组成。

第三条 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督促各班级认真履行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为重大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职责: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与心理咨询工作,组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老师参加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技巧和方法学习、培

训,开展讲座,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做好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第四条 全校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由学校心理辅导领导小组负责,全体教职员工均担负责任和义务。辅导员、班主任等应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

第五条 学校积极组建、大力扶持班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第三章

预警与干预对象 第六条 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对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测评中发现以及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这些对象往往易受重大生活事件的严重影响,情绪剧烈波动,认知及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当前的危机。

第七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关注与干预的对象。

(一)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二)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三)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四)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五)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六)个人情绪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七)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八)性格有过于内向、孤僻、偏执等突出缺陷的学生。

(九)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十)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十一)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十二)长期有睡眠障碍的学生。

(十三)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感到自己无能,看不到“出路”的学生。

(十四)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预警和干预的对象。

第八条 对近期发出以下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咨询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一)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念头者;(二)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三)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容

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第四章 预防教育 第九条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第十条 各班级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针对学生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家庭成员的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环境适应等开展教育;应通过学生心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应通过举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心理健康知识专题等活动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五章 早期预警 第十一条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信息通畅,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十二条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

预工作办公室每年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根据普查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各班级心理辅导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第十三条 建立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一)班级心理委员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对班上同学的心理状况至少一周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汇报一次,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辅导员汇报,并由心理辅导员做好记录及时汇报至学校心理咨询室。

(二)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如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各班级心理辅导员应及时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向学校心理预警与危机干预工作办公室报告,并在 24 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心理预警与危机干预工作办公室报告。

第十四条 建立师生员工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报告制度。全体师生员工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及时将相关信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报告给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

第六章

危机干预 第十五条 对上报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第十六条 建立支持体系。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应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应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各班心理委员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各班辅导员应动员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家长、朋友对这些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应要求学生亲人来陪伴学生。

第十七条 建立阻控体系。对于学校可以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学校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或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学校心理咨询室在接待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来访时,在其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应不让学生离开,并立即向学校报告。

第十八条 建立监护体系。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一)对心理危机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该生所在班级应 成立以辅导员为负责人,以及班主任、学生干部、心理委员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学校汇报该生的情况。

(二)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学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该生所在班级应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

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签订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三)经专业机构或专家组评估与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该生所在班级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班级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该班级应对该生作 24 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该生所在班级应立即派人协助学校保卫人员进行 24 小时特别监护,或在有监护的情况下送医院治疗。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学生在医院接受治疗救治期间,该生所在班级亦应安排教师协助保卫人员根据医院要求在病房进行 24 小时特别监护。

第十九条 建立救助体系。对于突发学生自伤自毁事故的紧急处理,学生所在班级的心理辅导成员,应在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立即报告给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学校接到通知后应派人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紧急援救。特殊情况下,可以先将学生送医院治疗。现场紧急救助各部门的职责如下:

(一)班级辅导员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二)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小组负责保护现场,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配合医疗部门对学生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的安全监护;(三)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心理危机事故救助具体方案。

第七章

后期跟踪

第二十条 因心理危机而请假、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之外,还需由教务处将复学通知送到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工作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 学生复学以后,学校和该生所在班级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等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辅导员每月至少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并向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报告该生的近期心理状况。

第二十二条根据各班级提供的情况,由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以恰当的形式,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解(鉴定),并将了解(鉴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班级。

第二十三条 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该生所在班级还应对他们给予特别关心,应安排心理委员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应对他们保持密切关注。

第八章

工作制度 第二十四条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一)培训制度。应对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兼职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校行政、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进行定期培训。

(二)备案制度。学生自杀事故发生后(含已遂和未遂),学生所在班级在事故处理后应将该生的详细材料(包括遗书、日记、信件复印件)提供给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备案。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该生所在班级亦应将其详细材料上报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备案。

(三)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其病情应由专业医院或机构进行鉴定并有书面证明。

(四)保密制度。参与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的预警与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第九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五条 全校参与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的教师,应服从指挥,统一行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因自己的失职造成学生生命损失的,要对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具体来说,在下列情况下,要追究个人责任:

(一)预警与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需要某些个人协助而负责人或个人不服从协调部门指挥的;(二)参与预警与危机干预事故处理的教师,在接到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小组安排后,拖延时间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或在现场不配合、不服从统一指挥而延误时机的;(三)班级对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不闻不问,或知情不报,或不及时上报,或执行学校危机预警与干预方案不力的。

第二十六条 各班级应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教育为主、及时干预、跟踪服务的原则,制定本班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的具体措施,畅通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通道,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对本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逐一分析。应对学习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适应困难学生、突然遭受重大打击的学生等给予特别关注,随时掌握心理危机高危学生的心理变化。

第二十七条 各班级在开展危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危机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做好资料的收集与证据保留工作,包括与相关方面打交道的重要的电话录音、谈话录音、记录、书信、照片等。

第二十八条 本方案由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方案自二○一三年九月一日起开始实施。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 о л ь к 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 无 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社会攀比囚徒困境的财税政策干预 篇3

关键词:社会攀比;囚徒困境;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62-03

一、社会攀比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社会攀比作为人类普遍的行为活动,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1954年Festinger在其文章《论社会比较》首次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他指出,团体中的个体都具有一种估价自己的驱动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以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与尺度,通过对比来估价自己的态度、能力和反应的适宜性,以从中确定自我价值。在Festinger研究的基础上,Wheeler通过排序实验,表明被试者更愿意与那些比他们稍微优秀一点的人进行比较。1965年Adams从社会比较的角度提出经典的公平理论。他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所得回报的绝对量,而且还希望了解自己所得回报的相对量,以确定是否公平。

我国对社会攀比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关文献并不丰富,虽然近些年不断地增长,但我国有关攀比的文献总量仍旧较少,研究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对概念的界定缺乏全面性。界定偏重于消极一面,习惯于直接把攀比归类于一种不健康的现象,而置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倾向。较少对社会攀比引发幸福悖论的机制进行研究。

二、社会攀比的囚徒困境分析

(一)消费行为的聚焦错觉

凡勃伦发明了“炫耀性消费”一词来描述消费行为的社会性,西拖夫斯基最早研究了消费和地位之间的联系,荷诗创造了地位性商品的概念以强调相对社会地位的角色。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弗兰克进一步根据受他人行为影响的敏感程度,将人类的消费分为显性消费和隐性消费两大类[1]。

显性消费即可以用货币计价、衡量和比较的消费,主要是商品的消费,如衣食住行商品的消费等,人在消费显性商品时,一般也会在与他人的消费比较中获得或好或坏的情绪体验,从而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隐性消费是指难以被货币化计价、衡量和比较的消费,私人领域的亲情、友情、健康、休闲、工作自主性、环境、交通等都属于隐性消费。隐性消费无法计价衡量的特性使其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和攀比。但隐性消费贴近内心的特性决定了其是幸福体验的重要方面,且大部分隐性消费具有边际幸福报酬递增的性质,成为幸福感产生的主要源泉。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但在对幸福的追求中,易被衡量和比较的显性消费被赋予了较高的权重,难以被货币话、商品化的隐形消费领域常被忽略,这种“聚焦幻觉”的存在促使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显性领域进行过度的追求,且由于显性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特性,使得收入、商品绝对量的递增与幸福感不变甚至下降的现象共存,形成幸福的悖论、催生社会攀比的消费观念及环境。

(二)社会攀比的囚徒困境模型

显性消费的社会攀比作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还在经济、社会领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次生效果。博弈论在多主体参与的活动中寻求优化策略的理论。在显性消费的社会攀比中,我们可以进行博弈分析如下:

首先,假设在不存在社会攀比和赶超的情况下,假设甲乙两个体具有相同的幸福函数,都只是自身显性消费量x的函数。由于显性消费边际效用递减,设甲乙的幸福函数分别为:

H1=-2(x1-8)2+16 H2=-2(x2-8)2+16

该函数图形的特点是先递增后递减,中间存在最大值。用福利经济学来解释这个函数所表示的情形为:在不存在社会攀比和赶超的情况下,甲乙二人的最佳工作量均为8小时,并且都消费8单位的显性商品,从中获得16单位的幸福感。利用社会攀比矩阵表示后,模型中的(赶超,不赶超)策略所对应的(16,16)组合是最优博弈策略,即二人都获得最大量的幸福感。

当加入社会攀比后,甲乙二人各自的幸福函数都会因攀比和竞争因素的加入而改变。每个人的幸福函数不仅是其自身的显性消费量的函数,而且还是对方显性消费量的函数。由于存在社会攀比,二人显性消费量的差距成为了影响双方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甲乙二人的幸福函数分别变为:

H1=-2(x1-8)2-4(x2-x1)+16 H2=-2(x2-8)2-4(x1-x2)+16

若甲首先对自身的现有消费量不满足,进行社会攀比,那么甲将根据自己新的幸福函数选择最优工作量9小时(超过原先8小时),并从中获得比原来多2单位的显性消费量即18单位。而此时乙的工作量和显性消费量都保持原有水平。没有进行社会攀比的乙会因为对手甲的显性福利水平的增大而产生心理落差,因此对自身原有的幸福感产生负向抵消作用,根据乙的新的幸福函数可知,乙目前的幸福感仅为16单位。在博弈矩阵中,甲乙双方的博弈策略组合为(18,12)。同理若乙先进行社会攀比而甲不参与,那么双方的博弈策略组合为(12,18)。

事实上,若甲乙二人其中一方先进行社会攀比并企图得到多于对手的幸福感,那么另一方完全可以马上采取相应攀比行动,使双方都进入社会攀比的游戏中。用博弈模型来解释为,若甲先攀比,将工作量提高为9小时,那么乙也立即提高工作量至9小时,而这种社会攀比对二人的幸福感均产生负的外部性,最终使二人的幸福感均下降至14单位。可以看出,甲乙二人最终选择(赶超,赶超)的幸福组合作为双方的最优博弈策略。

然而从博弈图中可知,甲乙均得到14单位幸福感的(赶超,赶超)策略并非是最优资源配置情况,最好的结果是二人均得到16单位幸福感的(不赶超,不赶超)策略组合。但是这种策略是不稳定的,在社会攀比的影响下,甲乙二人都有通过独自增加工作量而获得比他人更高幸福感的冲动。这也就是社会攀比对幸福感存在负面效应而产生幸福悖论的内在机制。社会攀比的“囚徒困境”博弈表明,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攀比因素作用于个人与集体,最终导致非最优的策略组合,产生社会整体的不幸福。

上述社会攀比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在没有外界调控和干预的情况下,个人始终要追求自己的理性决策而不会全盘考量,最终会导致集体的不幸福。这表明,要想消除“幸福悖论”,走出社会攀比的“囚徒困境”。可以加入合理的外界调控和干预机制,改变博弈格局,促使大家选择(不赶超、不赶超)的最优策略。

三、社会攀比困境的财税政策干预分析

由上述社会攀比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在没有外界调控和干预的情况下,个人始终要追求自己的理性决策而不会全盘考量,最终导致集体的不幸福。这就表明,只有加入合理的外界调控和干预机制才能使集体理性趋近于个体理性,从而消除“幸福悖论”,走出社会攀比的“囚徒困境”。这里所说的“外界调控和干预”实际上就是指政府的相应公共政策。

假设在上述博弈模型中引入第三方政府部门,政府采用公共财税政策手段对首先进行社会攀比的一方进行惩罚,而对未参与社会攀比的一方进行补偿。例如政府对社会攀比的一方进行3单位的税收惩罚,相应未参与社会攀比的一方得到3单位的转移补偿。那么,先社会攀比的一方即使在攀比中获得了2单位的超额幸福感,但是由于存在税收惩罚机制,他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1单位,这就意味着,甲乙双方都会意识到参与社会攀比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他们都不会率先进行社会攀比。相应未参与社会攀比的一方获得了3单位的幸福补偿,则他的幸福感变为15单位,这时的纳什均衡解为双方均获得16单位最大幸福感的(不赶超,不赶超)。

在这种财税政策调节下,任何一方的赶超都无利可图,幸福感的绝对量与相对量都不会得到提升,这使得双方都丧失赶超的动力,最终选择(不赶超、不赶超)的最优策略。由此可见,公共财税政策的合理运用将会引导社会攀比走出囚徒困境,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幸福水平的无谓减少。

四、抑制社会攀比的税收财政政策调整

正是由于人们对显性消费的过度聚焦导致了幸福感知的偏差和无止境社会消费攀比。这就决定了在抑制社会攀比中的财税政策总体原则是对显性消费征税,对隐性消费补偿,使人们减少显性消费的攀比和竞争,使幸福感的来源向真正的心理幸福体验回归。

(一)利用财税征收,引导合理消费与生产

1.对收入和财产征税,减少人们在收入和财富上的过度攀比和激烈竞争。在累进税中,对较高的收入部分或财产征以较高的所得税及财产税会使人们不惜代价获取财富的意愿下降,转而享受更多的闲暇消费,使人有时间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提升人们幸福水平。

2.对奢侈品消费征税,遏制显性消费的恶性攀比,增加财税收入。奢侈品消费时社会攀比的重要表现方面,也是促使社会攀比恶化的重要因素,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感缺失的大背景下,奢侈品消费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社会心理失衡,引发社会关系紧张,破坏社会公正,威胁社会和谐。所以要对豪车豪宅等奢侈品课以重税,扩大覆盖范围,对奢侈品商品消费及消费行为并行征税[2]。

3.对劣值品征税。某些物品给人带来的好处不大,甚至有利无害,但消费者却给以较高评价,这种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物品被称为“劣值品”。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劣值品主要有烟酒,对烟酒进行征税导致的价格提高会适当限制消费的数量和人群,有助于维护吸烟者和酗酒者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奠定幸福生活的基础。

4.对环境污染外部性征税,提高公众隐性幸福水平。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公众幸福感知的重要方面,在改善环境方面,环境税作为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其在遏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国际社会认可。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者治理成本较低的污染物更加适合作为环境税的征税对象。征收环境污染税,对污染治理给予一定补贴,改变企业成本曲线,遏制企业为减少成本而肆意排放污染物的冲动。促进企业积极进行污染治理,从而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增进幸福感。

5.对公益捐赠减税,促进慈善的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慈善捐赠是财富消耗重要且有意义的渠道之一,慈善事业的良好发展,在大大提高财富利用效率,提高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切身问题,增进最底层民众的幸福感的同时会使捐赠者收获心灵的满足,这种双赢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针对慈善捐赠,要充分利用财税政策,降低或者取消捐赠税,包括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受赠主体即慈善组织可享受到优惠及对于捐赠主体捐赠给指定机构的捐款也可以享受一定程度上的税收减免优惠。最大限度地激发公众的慈善热情,促进慈善事业大发展。

(二)利用财税支出,增强隐性幸福

财税支出的使用要坚持民生幸福导向,更加着眼于隐性因子和某些特殊人群的补贴扶持。

1.加强对幸福隐性因子的投入。政府作为最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首先要不断加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公民中休闲娱乐的公共健身场等,同时,政府要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下大力气进行社会诚信建设、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建设,培育包容和谐的社会心态。从硬件到软件,从身体都思想,多方面促进民众幸福感的提升。

2.加强重点人群的补贴力度。社会中的痛苦并不是均衡分布的,底层民众承受了大部分,提高这部分受众的幸福水平可以较大程度提升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例如在当前在住房领域,要着重加强应当针对低收入者、刚迈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的一些补贴政策,在社会保障领域,注重完善社会救济等制度,解决最紧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五、结论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引入博弈论模型分析社会攀比的困境,验证财税政策在抑制显性消费攀比,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方面的功能,进而以财税政策为切入点,探讨了走出囚徒困境的税收对策,并在对显性消费征税、对隐性消费补贴的税收原则下提出具体的举措。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想对隐性消费因子进行进一步界定细分和深入研究,以期从多角度探究隐性消费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真正使幸福回归本源,提高公众的幸福水平。

参考文献:

[1]谢识予,娄伶俐,朱弘鑫.显性因子的效用中介、社会攀比和幸福悖论[J].世界经济文汇,2010,(4):19-32.

[2]李大明,王萌.基于消费行为的奢侈品课税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

[3]曹亚芳.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1.

[4]杜保丽.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学解读及其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4):59-61.

[5]胡迪,金一波.社会比较及幸福感对情绪的比较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

[6]何强.攀比效应、棘轮效应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悖论的一种规范解释[J].世界经济,2011,(7):148-160.

[7]姬兴华.改革中攀比心理的特性及其成因[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2):25-27.

[8]娄伶俐.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9]彭博,晁钢令.基于攀比性心理的阶段性消费特征的函数解析[J].消费经济,2011,(6):57-62.

社会工作干预 篇4

1 正确理解社区干预

虽然, 社区干预在国内的实践已有十多年时间, 但对其进行理论探讨的研究成果却十分有限。笔者曾登陆中国知网 (CNKI) 检索到篇名中含有“社区干预”一词的论文共计191篇 (1994~2007) , 其中, 对社区干预进行理论性介绍的文章仅有4篇。因此, 有必要对社区干预进行理论性梳理。

1.1 明确社区干预的内涵

社区干预由“社区”和“干预”构成。社区 (community) 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 意指“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 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1]。可见, 社区既是生活共同体和重要的活动场域, 又是社会资源 (社会资本) 的汇集之所。干预, 又称介入 (intervention) , 是指对目标群体施加影响, 以促使其发生改变的活动。由此, 在界定社区干预时, 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如果将社区视为生活共同体, 那么, 社区干预即是“对社区干预”, 它强调工作策略的总体性以及对社区环境、氛围的改进;如果将社区视为活动场域, 那么, 社区干预又可以被理解为“在社区干预”, 它强调社区参与, 倡导通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去影响目标群体的行为;如果将社区视为资源的汇集之所, 那么, 社区干预即是“由社区干预”, 它强调社区的工具性, 主张挖掘社区中各类显性、隐性资源为目标人群所用。在实践中, 社区干预通常是上述三个维度的综合, 即社区既是干预的场所、对象, 也是干预的支持资源。

1.2 明确社区干预的功能

总的说来, 社区干预兼具补救 (remedy) 与预防 (Prevention) 的双重作用。就前者而言, 社区干预常将患者, 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 (如高血压人群、糖尿病患者等) 作为重点干预对象。从医学角度看, 尽管疾病已经发生, 但可以通过对致病因素的控制达成减缓病程及疾痛的目的。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已经证实, 如果行为危险因子发生变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定能引起疾病的改变。[2]在实践中, 工作者往往借助于健康教育活动、行为干预等策略对患者施加影响, 从而对罹患疾病进行某种程度的事后补救。就后者而言, 社区干预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将社区居民和某些易感群体作为服务对象, 通过干预项目普及健康知识, 促进其改变认知和行为模式, 从而实现疾病防控的目标。

1.3 明确社区干预的特点

(1) 层次性。从群体角度看, 社区干预对象包括社区、组织、群体在内的系统。对其进行介入是间接干预, 往往关注于良好环境的形成。从个体角度看, 社区干预对象一般包括社区居民、高危人群、患者等层次。对其进行介入是直接干预, 往往关注于观念和行为的改变。 (2) 针对性。即社区干预的策略应该因目标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 针对一般社区居民, 干预的重点在于传播健康理念和知识;针对高危人群应侧重于对致病因素的干预, 以降低患病风险;针对患者主要是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协助其建立支持网络, 并对其在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方面予以指导。 (3) 注重社区参与。正如前文所言, 社区拥有的各类资源使之可以成为干预活动的支持力量。例如, 社区中的医疗机构、学校、社区居委会等正式资源可为社区干预提供资源。同样, 家庭、邻居、朋友等非正式资源也可以成为社区干预活动的协助者。

2 检视既有研究, 明确干预流程

2.1 既有研究的概况与局限

近十几年来, 一些医务工作者尝试将社区干预运用于实践, 以检验其效果, 增进目标人群的健康。笔者搜集到的191篇研究论文, 总的说来, 多数研究目的明确, 大都遵循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规程, 方法的选择也比较适当。通过对各类目标人群的介入, 这些研究也都证实:社区干预在传递健康知识、促进疾病防治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不过, 如果对文献内容进行梳理, 笔者认为, 以往的社区干预实践需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 实验对象的数量与研究者的能力是否匹配的问题。一般而言, 实验对象越多对研究者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研究方案执行的难度就越大。因此, 对于人数较少的研究团队或是难以调动大量资源的研究者而言, 选择数量适中的研究对象往往更易操作。那些干预对象多达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干预实验所遇到的困难常常是难以预料的, 干预过程也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当然, 如果实验对象过少 (一般以50人为界) , 研究的结果也难以推论。

(2) 社区干预的时间跨度问题。社会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是人, 而人是社会性的, 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而, 人的改变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 研究的时间跨度越长, 社区干预的影响因素就越多, 其效果就越不易推断。有些历时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研究, 很难说发生在干预对象身上的改变完全是由项目实施导致的。

(3) 泛化社区干预的问题。目前,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将社区干预置于卫生服务的架构之下, 将之视为一种促进健康策略。换言之, 社区干预的要义在于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基于此, 笔者认为以不良行为、家庭暴力等问题为对象的研究也冠之以“社区干预”之名似有不妥, 因为它们是社会工作中社区方法的运用。社区干预是社区工作的一种方式, 但社区工作不能等同于社区干预。如果把社区干预泛化为社区工作, 社区干预将无以立足。

(4) 社区干预的评估问题。既往的研究在进行效果评估时多采取了基线测量法, 即在干预前做一次测量, 在干预后再做一次测量, 通过比较两次测量的差值判定社区干预的效果。应当说, 用基线测量法进行效果评估是切实可行的, 但问题是应如何看待前测与后测之间的差值。一般而言, 由于实验对象在一段时间内接受、配合了干预活动, 因而项目结束时进行的即时测量往往效果最佳。如此一来, 研究者就会得出“效果明显”的结论。笔者认为, 对疾病的了解并不必然带来行为的改变, 介入期间的行为模式也未必能够成为以后生活中的自觉实践。因此, 更为科学、准确的效果评估应设有一个“间隔期”, 即在干预对象回到日常生活状态之后再进行后测, 并以此结果对照基线判定社区干预的“净效果”。

2.2 理清社区干预的行动路线

社区干预是一个动态的行动过程, 它由前后相继的四个环节构成。首先, 评估社区健康需求。评估健康需求是确定干预策略的依据。根据英国学者布拉德肖 (Bradshaw) 的观点, 社区需求可分为规范性需求、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和比较性需求[3]。进行社区健康评估既要关注显性的表达性需求和比较性需求, 也要注意获知感觉性需求。开展需求评估可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入户访问等形式。其次, 制订社区干预计划。一份完整的干预计划一般包括:目标陈述、介入对象、协同工作者、干预策略、时间期限、负责人、评估方式等, 其中最为关键之处是行动策略的构建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再者, 执行干预计划。执行环节的要点在于组织得力、资源到位, 要争取社区支持, 同时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灵活的策略回应。最后, 评估干预效果。可以进行过程评估, 即把干预活动开展后的情况与工作计划相比较, 检查计划执行的动态过程。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每项干预活动的目标是否达到, 干预活动的覆盖面如何, 干预活动按计划开展的情况, 以及干预活动的可行性等。也可以采取效果评估, 即对干预活动的成效予以评价, 往往涉及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变情况、发病率、致残率等量化的测查。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基线测量、干预对象满意度测量、观察法等。

3 拓展干预主体, 引入社会工作

干预主体是促使目标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在以往的社区干预实践中, 医务工作者通常是干预活动的主体, 他们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普及健康知识, 对患者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予以监测和指导, 以达到干预的目的。虽然, 社区干预理念强调有关社区机构、专家和社区精英的参与, 但在实践中多数干预活动却常常是医疗人员在唱“独角戏”。笔者认为, 发展社区干预应在社区动员方面下工夫。因为, 执行干预计划只是技术性的工作, 而整合主体资源, 取得干预对象的配合则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条件。为此, 笔者认为, 应将社会工作引入到社区干预中, 以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

自从社会工作在19世纪后叶诞生以来, 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遍及全球144个国家的职业活动[4]。社会工作关注民众福祉, 是在“助人自助”价值观的指导下向有需求的人士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我国对社会工作的引入虽然只有20余年时间, 但“后发效应”却非常突出。近几年, 社会工作逐渐获得了政府部门的认可, 其职业化进程业已启动。根据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 培养和造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 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有许多实务领域:从工作对象看, 涉及对少年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群体的服务;从工作场所看, 又涉及企业、医院、学校等机构。在西方发达国家, 医务社会工作 (Medical social work) 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如美国早在1905年就将社会工作引入到州立医院的服务中) , 是一个很受重视的实务领域。它将“社会工作之知识、技术、态度与价值应用于卫生照顾工作, 而其本身则侧重于对疾病中因社会或环境之紧张而导致社会功能与社会关系失败之探索。”[5]在实务工作中, 医务社会工作既可以在医疗机构中展开, 如提供医患沟通、哀伤辅导、病友团康等院内服务, 也可以在工厂、学校等场所开展, 如进行职业病防护宣传、艾滋知识普及、预防药物滥用等主题活动, 或者在社区中进行, 如协助出院患者制定社区康复计划, 组织开展患者互助活动, 以及参与初级健康照顾等。事实上, 各类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都可能会面临有关健康的问题。 (表2)

从表2可见, 社会工作者的许多工作都与公共卫生服务息息相关。可以说, 开展疾病预防, 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各种心理、社会问题, 维护、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是社会工作“助人”服务的必然要求。

此外, 随着20世纪医学新观念的发展, 包括“整体性健康照顾”、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卫生以及社区保健的发展等也要求在卫生服务工作中开展跨学科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型使医务社会工作获得了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体现, 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关注病人也关注病人家庭及所在社区;不仅在医疗机构内开展工作, 也逐渐介入公共卫生服务。因此, 开展疾病防治、增进社区健康已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它需要包括社会工作者、营养师在内的多方人士的共同参与, 以达成现代医疗卫生保健的理想目标。

当前, 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正处于变革之中, 适时引入社会工作将改变社区干预依靠单一学科的状况。如此, 医务工作者可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而不必全程介入, 有助于减轻其工作负荷, 同时, 又能够发挥社会工作者熟悉基层的优势, 以便更好地推动干预计划的实施。近几年, 我国京沪等地已引入医务社会工作, 面向患者开展了情绪疏导、病友互助、临终关怀等服务。这些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社区工作中, 一些社会工作者协助开展了卫生问题调查、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等活动, 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合作伙伴。这些工作的展开也证明了将社会工作引入卫生服务领域的可行性。

在社区层面, 社会工作者的卫生服务通常涉及:评估社区健康需求, 帮助社区居民获得公共卫生信息与资源, 参与制订干预计划, 运作、评估健康项目, 参与初级预防运动 (如基本健康教育、戒烟教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等) , 开展公共卫生问题的调查、研究等等。总之, 健康促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它需将对患者的关注从院内转移到社区, 同时, 也需要从控制致病因素入手降低患病风险。在此方面, 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将社会工作引入社区干预贴合卫生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发展导向。随着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社区将是社会工作者主要的服务场所, 介入公共卫生服务也必将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2]严迪英.社区干预[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 8 (1) :44.

[3]徐柳凡, 阳光宁, 赵怀娟.社会工作行政[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85.

[4]Weiss-Gal&Welbourne P.The professionalisation of social work:across-national explor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08, 17 (3) :281.

[5]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 (中级)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417.

清河区健康素养干预工作小结 篇5

按照市爱卫会要求,认真贯彻市卫生局、爱卫办关于印发《2011淮安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及效果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大力推进我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着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将前阶段工作小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区爱卫办成立健康素养项目工作班子,由区卫生局副局长、爱卫办主任张海军任组长,区疾控中心李士鸿主任任副组长,负责全区健康素养干预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工作;还专门成立了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小组,由爱卫办和疾控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组成,保证健康素养干预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

二、制定工作目标

经研究制定了今年的健康素养干预工作目标,以文件形式下发各相关单位,进一步促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建设,完善全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和监测体系,使全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提高2%。

三、明确干预对象

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均需根据本方案的框架要求,制定辖区内覆盖所有村(居)的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及监测工作方案,并开展工作。选择15—69岁(年满15周岁,不满70周岁)的城乡常住居民,包括在干预监测范围内居住或寄宿达6个月以上的亲戚朋友、工作保姆以及其他外来人口。

四、重抓健康素养促进

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为契机,大力推进我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全区范围内分层级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干预活动。

(一)主要干预活动

1、调整了清河区健康素养讲师团,为使活动有序开展,专门下发了《2011年清河区健康素养与及技能巡讲团计划安排》,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健康需求普及各种常见病、慢病、传染病知识。区健康所将市健康教育所统一制定的课件及时下发给各单位巡讲团参考备用。

2、对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6月12日在区爱卫办、疾控中心召开了会议,对全区的健康素养干预及监测工作进行了布置,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能,做到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上有安排、人员上有配备、经费上有保证。

3、社区健康教育应体现“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无处不见”。街道、社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达到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形为行成率的目的。并下发了关于印发《清河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4、根据《关于下发2011年清河区健康素养与技能巡讲团计划安排》、《关于突击月期间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的通知》要求,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区7个街道先后开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33余次,健康咨询52余次,免费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余种、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100000余份,受众人群达15785人次,并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咨询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开展讲座咨询义诊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此外我们还以1.30、3.24、4.25、4.26、5.15、5.31等卫生主题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健康宣传咨询活动宣传健康理念,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5、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简称“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主要内容。健康知识读本或折页入户率应大于70%。

6、组织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活动。指导了周密的创建工作方案,6.14日还专门召开了会议,区爱卫办副主任高红光进行了布置,要求9月底前,全区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评估标准。

(二)组织督导检查

1、组织开展督导。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启动以来,我们先后几次组织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对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门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健康素养干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各单位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相关单位排忧解难。对部分单位工作开展不力,效果不明显的,也发出了整改通知书并予以通报,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2、及时上报各类材料。按市统一要求,按时上报健康素养干预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上报。

五、主要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神经衰弱学生的干预工作案例分析 篇6

关键词:神经衰弱症;工作案例

我国从事精神病研究的学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障碍,其病因与精神因素有关,[1]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在高校学生中, 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居住拥挤、环境嘈杂、作息时间不协调、学习方法不良、考试成绩不满意、失恋等原因,一些学生容易患神经衰弱症。据调查研究表明,在高校学生中,31.6 %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神经衰弱患者。[2]探讨神经衰弱学生的干预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林某某是一名某大学三年级学生,该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失恋等原因患神经衰弱症。辅导员及时发现他的病情,并给予了及时干预。在辅导员的帮助和多方的共同努力配合下,使其病情得到了控制,并很快恢复。

1.案例事件

从2008年11月开始,林某某出现了一些比较怪异的行为,知、情、意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比如,他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只穿一件毛衣和风衣,被冻的瑟瑟发抖,但却认为是中暑了,捏脖子刮痧,刮得脖子出现几道红斑;出现失眠亢奋的状态,整夜不想睡觉,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通宵看电影,时而用家乡话自言自语,时而莫名窃笑;出现思维逻辑混乱,讲话条理不清晰;呈现对人和事敏感状态,猜疑心重,觉得每个人都和他过不去,什么事情都冲着他,害怕与他人交往,甚至还出现轻度的幻想,觉得他可以通过别人的眼神和动作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而别人也知道他的过去和现在的想法,总觉得有人在追杀和报复他。

2.案例解析

神经衰弱主要有以下六个典型症状:

一是脑力不足、精神倦怠。患者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减退。

二是对内外刺激的敏感。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往事一幕幕展现在眼前,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往事,对周围的声音、光线特敏感,对其强弱的变化“斤斤计较”,引以苦恼。

三是情绪波动、易烦易怒、缺乏忍耐性。

四是有紧张性疼痛。患者感到头重、头胀、头部紧压感,或颈项僵硬,有的还表现为腰背、四肢肌肉痛。

五是失眠、多梦。患者神经易兴奋,难以入睡或不够深沉,容易惊醒或睡眠时间太短,或醒后又难以再睡。

六是心理生理障碍。患者会出现头昏、眼花、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症状。[3]

经了解,林某某及其家族无精神分裂症病史。根据他的临床表现,基本上可以判断其患神经衰弱症。他的各种症状与神经衰弱的典型症状基本吻合。例如,林某某同学觉得中暑,头晕脑胀是神经衰弱症状之一紧张性疼痛的表现;他与别人沟通交流时思维逻辑混乱,讲话条理不清晰是脑力不足,精神倦怠,记忆力减退,不能集中注意力的缘故;他失眠亢奋,独自一人看电影到通宵符合神经衰弱症的“失眠、多梦”症状;他对人和事敏感,猜疑心重,觉得别人都和他过不去等症状符合神经衰弱症的“对内外刺激的敏感”症状。

通过和其家长、宿舍同学深入交流了解,初步判断有三个原因诱发其患神经衰弱症。

一是儿童时期缺乏关爱,性格内向。在该生年幼时,他的父母忙于经商,无暇照顾他,就把他寄养在他的姑妈家。他的姑姑也只是简单照顾他的起居饮食,没有特别给予心灵关爱,缺少亲情,形成了内倾型性格。

二是童年期精神受创,心理有阴影。该生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起恶性伤人事件——两个成年人在打架,其中一人的手掌被砍断。他目睹了整个过程,受到了惊吓,但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或心理援助,几天都不敢出门,精神受创,心理有阴影。

三是学习压力大,感情受到挫折。该生曾先后暗恋过两个女生,但在向女生表白后都被拒绝,并被同学开玩笑,受到了感情挫折,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同时,马上面临期末考试,个别科目比较难,有可能没办法通过考试,学习压力大。

3.解决方案

3.1解决方案的理念及理论依据

治疗神经衰弱症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分类,神经衰弱症是常见的神经症之一。按照“身心交互”理论,生理变化会影响心理变化,心理变化也会导致生理变化。为了取得良好的疗效,促使该生尽快恢复,一方面给予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他的症状属于神经衰弱症表现,告诉他只要积极配合,可以治愈。另一方面,及时联系其父母,让其带回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3.2案例处理的方法、过程

3.2.1搜集信息,分析情况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该生的情况,辅导员与该生进行耐心和深入的谈心,全面了解该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失眠等各种症状的原因。为了排除该生是否存在幻想与幻听症状,进一步确认其所述情况的真伪,辅导员及时找到该生所提及的人和其舍友进行侧面了解,核实情况,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为科学判断其病情搜集了大量的佐证材料。

3.2.2加强保护,确保安全

为了确保该生的人身安全,辅导员私下交代其舍友24小时轮留值班,牢牢盯住其一举一动,保证他的人身安全,时刻保持信息畅通。同时,针对该生目前比较敏感、情绪容易激动的心理特征,请其舍友尽量顺着他的思维模式,不与其较劲,以免发生摩擦,使其病情恶化。

3.2.3报告领导,商讨对策

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详细向院领导报告该生的各方面表现,初步判断该生的病情 ,与领导商讨对策。同时让学生参加心理咨询,让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给予该生的病情作更专业、准确地界定。

3.2.4家长介入,劝回治疗

在其病情基本确诊后 ,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简要地报告该生的最近的情况,请他的父母来校,与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并做好思想工作,动员家长把该同学领回去治疗,修养。他的父母配合学院工作,同意为该生办理请假手续,将他带回老家接受治疗,静心修养。

3.2.5高度关注,全程跟踪

该生回家治疗,修养半个月后逐渐康复,并强烈要求回校参加期末考试。在其父母的再三要求下,学院请其父母出具回校申请书和安全保证书,允许其回校试读。辅导员高度关注该生的动向,私下指派其舍友和个别学生党员关注其动态,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与其深入谈心,进行心理辅导。

3.3具体效果

由于及时发现了该生的情况,并做了科学的治疗,采取了周密的安全保护安排,该生逐渐摆脱了神经衰弱症的困扰,心理状况日趋正常,能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性格也逐渐开朗,能融入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逐渐进步。

3.4可能会出现的行动误区

神经衰弱症可能导致两种误区。

误区一:把心理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处理。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没有深入地分析病情病因,容易把该生晚上失眠不睡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容易激动、怀疑别人对他不利等行为扣上“思想有问题”的帽子。老师可能认为他生活懒散,缺乏学习目标和斗志,人际关系紧张,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偏颇等,进而采取严厉批评、处罚教育等措施。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病情。

误区二:单纯心理治疗,忽视药物治疗。如果简单地把该生的问题当做失眠来处理,仅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可能收效甚微,延误了病情。神经衰弱症需要药物来改善内分泌,从而调节其各循环系统,并辅之以心理辅导。

4.经验与启示

4.1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控制事态

年级建立了以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信息網络,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第一时间控制事态苗头。林某某同学出现了心理问题,行为表现异常是由他的舍友周同学第一时间发现的。周同学及时把事情告诉了辅导员,辅导员知道事情后第一时间介入,开展全面信息搜集,分析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挽救了一个大学生。

4.2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业务能力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单亲家庭增加,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面向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鉴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辅导员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林某某同学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比较准确的界定,避免了把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来处理的失误。

4.3家校配合,共创平安

学生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共创平安和谐校园。林某某同学出现心理问题后,及时联系了家长,取得了家长的配合,让家长把他及时带回治疗,使他得到了康复。

参考文献

[1]郭莉娟.在校大学生神经衰弱病因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6)

社会工作干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出院的患者,每个科每月抽取30例进行电话随访,共计4560例。年龄2~89岁,男女性别比例不限,病死人数不计。包括:神经科、妇产科、血液科、肾病科、肿瘤科、小儿科、分泌科、普外科、中医科、心胸外科、核医学科等。

1.2 方法

1.2.1 设立电话随访小组,由质管科负责。每月每个科室随访30例出院患者,对这30例患者,至少20%要打通电话,联系到患者及家属,询问健康情况以及进行营养指导。设出院随访有营养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无营养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300例。

1.2.2 动员医务人员系统学习公共营养师所必备的科学知识,便于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得到专业的营养指导,提高患者对营养干预的依从性,加快疾病康复。

1.2.3 制作学习课件讲课,宣传营养知识。包括婴幼儿喂养,运动处方,瘦身课程等。

1.3 评价标准

v意、不满意,以满意度为评价标准,满意度=很满意人数/各组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中级以上职称有47人报名学习公共营养师系统知识,33人参加了公共营养师三级资格考试,27人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的资格。

2.2 实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21例,提高满意度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2, P<0.05)。见表1。

3 讨论

3.1 要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首先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的营养教育,系统的学习相关营养理论,掌握了营养理论也随之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拓宽了服务范围,有效加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医院满意度。通过出院随访,利用电话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和健康随访,对双方有利,医患双方互动性增加,缩短医患距离,增加信任感,电话随访促使医护人员积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随访质量也随之提高;电话随访成本低,效果好,值得推广。

3.2 通过电话随访,延长了对患者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的时限,有效促进了医患沟通,把电话随访与营养干预有效结合起来,在进行电话随访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指导,能增强体质,促进疾病康复,缩短病程;增强患者安全感和对医院的信赖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紧张焦虑心里,提高了医院满意度[1]。使用电话进行随访时,医护人员语气亲切柔和,语速适中,有针对性回答问题,尽量少用或不用术语,随访结束后,一定要礼貌结束谈话,表示感谢。通过出院随访,患者于医护人员建立了和谐朋友关系,主动介绍亲人来医院治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医院的美誉度。

3.3 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出院随访。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询问产妇和幼儿健康状况,并提供指导咨询等相关服务[2]。产妇出院后,开始亲自对新生儿护理,会有很多问题,如孩子吐奶怎么办?孩儿脐带脱落怎么处理?小孩儿正常体温是多少?母乳不足怎么办?婴儿怎么喂养等问题。随访人员要积极学习,指导产妇解决实际问题,有些问题有些难度,明确告诉患者,需请上级医务人员解答,回访结束后,产妇表示感谢,非常信任医院。

3.4 对内分泌科患者进行随访。内分泌患者糖尿病居多,大多数超重。出院患者对控制体重、瘦身、控制血糖很感兴趣,对营养指导依从性较高。我国的体质指数正常为18.5~23.9,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3]。对于超重和肥胖者,改变生活方式,倡导平衡膳食,合理运动是关键。超重及肥胖出现的基本原因是能量过剩,摄入能量过多,消耗能量过少。超重患者最基本的应该遵循膳食宝塔的要求每天饮水1200 ml,谷薯类及杂豆250~400 g,水果类200~400 g,蔬菜类300~500 g,蛋类25~50 g,鱼虾类50~100 g,畜禽肉类50~75 g,大豆类及坚果30~50 g,奶类及奶制品300 g,油不超过25 g,盐6 g,每天步行6000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根据情况确定个人喜欢的运动处方。患者接受了医护人员的治疗饮食及活动建议后,积极与医生配合,依从性高涨[4],并且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推广、传播知识、建议有需要者就医治疗、合理饮食康复锻炼,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患者及早就医,及早阻断疾病进一步发展,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节省医疗费。

3.5 对神经科患者进行随访。脑血管患者血脂异常,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及肝脏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有显著关系。为出院患者提供科学的方法,有利于稳定病情,减少复发。患者出院后,在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干预策略,尽早全面的纠正血脂异常。治疗性的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有氧运动,运动有利于降低甘油三酯。控制体重,低油少盐平衡膳食,戒烟酒,药物治疗,控制体重,不追求快速达成,持久的逐步减肥,每月减1~2斤为宜,容易成功不反弹,对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有极大益处。

科学的营养干预对出院患者在膳食平衡、营养改善方面有重要作用[5],能促进疾病恢复,保持患者的健康状态医务人员通过系统学习营养知识,综合素质的到提升,拓宽了对患者的服务范围;医务人员利用所学的营养知识通过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及健康教育获得了患者的信任。营养干预是出院患者树立良好生活方式,良好饮食,习惯的一种督促,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的一种良性因素,贴近患者日常生活[6]。患者出院后,对康复及营养、日常生活有许多担忧和困惑,非常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7]。医务人员及时的电话随访,良好的素质,贴近患者日常生活的营养指导等干预活动,树立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良好医院形象,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提高了医院满意度。

摘要:目的:通过出院随访, 应用电话调查的方法, 了解患者健康情况及营养状况, 分析存在问题, 进行营养干预, 为患者推荐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树立平衡膳食观念。方法:设立电话回访小组, 调查了解营养干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了解健康状况。动员医务人员学习公共营养师所必备的科学知识, 以利于患者在住院及出院后得到专业的营养指导, 提高患者对营养指导的依从性。结果:有中级及以上护理技术职称的人员27人获得了三级公共营养师的资格, 提高了医患沟通效果, 提高了服务质量, 拓宽了业务学习内容;进行营养干预的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提高7%。结论:电话随访患者健康状况并进行营养干预在医疗工作中是一个良性诱导, 能增加患者日常营养知识, 改善饮食习惯, 使“知识-信念-行动”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治疗及饮食保健的依从性。

关键词:电话随访,营养教育,营养干预,膳食宝塔

参考文献

[1]余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30) :246.

[2]胡淑英, 胡明英.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提高住院患者依从性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1) :43-44.

[3]潘长玉.加强糖尿病综合防治, 努力减轻糖尿病负担[J].中华医学杂志, 2000, 80 (3) :165.

[4]卞加明.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1) :94-95.

[5]刘桂红, 周凤娟, 苗慧.苏北地区胃癌发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0) :1-3.

[6]武红, 甄洁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4) :128-129.

社会工作干预 篇8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偏差青少年的界定, 我们大致认为偏差青少年即使: 其行为或意识与相关社会行为规范, 有时甚至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或由于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而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但尚未构成犯罪的青少年群体。

目前, 学术界大致从人本主义视角和环境互动视角对自我概念进行了阐述。环境、符号互动视角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结合研究现状, 本文认为偏差青少年对事物的态度和独特思想价值观念是透过与外界系统互动而不断建构出来的。借鉴刘芳[1]的自我认知模型我们可以把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和认知形成过程归纳为如图1 所示:

青少年是祖国和社会的未来, 无论从生命周期阶段性任务来说还是从社会工作实务角度看, 建立一个独特、统一的自我形象, 对自身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明晰的定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透过认知模型我们可以看出, 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定位对他们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二、对偏差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社会工作介入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偏差青少年自我概念有两种来源方式: 一种源于自身的思维加工; 另一种是与身边重要他人及重要事件的沟通与互动。社工应从偏差青少年主观意愿减少偏差行为为介入重点。

( 一) 理论基础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指出,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形成于与他人的交往互动,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对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思维再加工, 人们是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对自我认识的映像。这一概念向我们清晰地阐述了“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外界的交往互动中形成的。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认为, 人们透过大家共同接受的符号含义可以评估自己行为对他人的结果以及人们之间行为的结果。米德将自我视为一个过程, 认为自我是在一个自我与自我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从而个体通过“自我反省、反思的过程”来认识、理解和发展自我。

通过符号互动论我们可以看出,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在与其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于偏差青少年自我概念现状及来源的研究可以透过他们与身边重要他人的互动加以阐释和说明。金奇认为, 个体通过他人对我们的真实评价进行知觉评价, 进而形成自我概念, 也就是说他人的评价会间接影响自我评价。在这其间, 真实评价会决定感知到的评价, 而感知到的评价又会决定自我评价。

( 二) 干预的服务探索

1. 接纳———介入的重要原则

接纳是社工在干预偏差青少年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对青少年现有自我概念的接纳, 不仅要求接纳他们自我概念的现状, 更要了解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来源于何处, 影响他们这方面自我概念形成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社工并不能以问题视角去看待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应该去理解他们并相信青少年是有自我改变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偏差”标签化对青少年原有自我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才能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改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 社工还应通过专业技术使青少年接纳自己的自我概念, 在悦己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改变。

在使用小组工作方法来干预具有偏差行为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时, 工作者要严格遵循个别化原则。工作者应最大化尊重每个偏差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并根据具体的自我概念现状设计自我概念介入策略。利用任务中心化, 找出存在于个体自我概念最消极的部分和影响这个最消极自我概念形成的主要来源, 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介入。在介入过程中, 工作者尽量不要替他们做决定, 要用自决原则时刻警示自己。

2. 社会工作干预

( 1) 角色扮演。该技巧的目的主要目的是澄清人与人之间或个人内心的冲突。运用该技巧, 使案主能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明白和理解别人在具体情景中为什么会做出看似让人不能理解的举动。一方面, 通过让案主分别扮演倾诉者和聆听者角色, 对自己的诉说做出回应, 使其透过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去尝试着理解自身和对方的想法与互动方式, 从而有效实现自我概念的转变; 另一方面, 引导青少年给未来的自己画像, 把自己最理想的未来形象画 ( 或描述) 出来, 通过未来的我于现在的我对对话的方式来帮助他明确目标并对实现目标做出合理规划, 从而帮助青少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当下和未来。在社工实务中有很多关于角色扮演的方法, 如“空椅子”方法。

( 2) 人在情境中反思性讨论。人在情境中的反思性讨论这样技巧主要是通过引导个体对特定情境的反思, 最终实现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和修正。一般情况下, 此过程可分为六阶段: 1. 外在反思; 2. 向内在阶段转化; 3. 内在反思; 4.反思案主对于特定情境或环境的反应; 5. 更深一步的内在自我反思; 6. 补充性反思。在外在反思阶段, 社工可以引导案主对其沟通的方式、沟通技巧、沟通结果和自己是如何在互动中获得自身地位和角色认同等方面进行反思。社工可以通过引导青少年回顾与家人和同伴日常沟通的细节来实现反思效果。如果某个偏差青少年其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存在偏差则可以引导偏差青少年从学习成绩、学习中实际表现、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和自己是如何在与学习互动中得出自我地位和角色的认知等内容着手进行反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反应方式, 尽管有时候情景不一样, 其反应方式很多时候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社工这时候可以根据上述内外反思提到的与父母、同伴和在学习互动中提及的重要事件和互动中角色的探讨来研究偏差青少年对特定情境或环境的反应。对他们较好的反应方式进行正强化、对不合理的反应方式进行及时更正。

( 3) 再构。再构是介入的一种技巧, 它可以帮助案主以一种全新的、肯定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行为。当社工帮助案主看到坏事情光明的一面时, 对他人的行为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解释, 他人自我评价就会发生改变, 自我概念也会随即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在再构过程中, 一方面通过利用专业技巧协助青少年主体在其主观意识上发生改变, 还需要从他们与环境及重要他人的互动方面进行介入。具体方法有: 针对偏差青少年个体, 在优势视角下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潜能, 并通过对他们生活中各方面互动之后思维加工的干预, 重构现实生活的意义并对自我认知有效地内省。在家庭中, 运用“家庭学习疗法”帮助父母改变与青少年的沟通方式, 教会父母日常沟通的新技巧, 并通过父母“再标签”技巧的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 逐步改变偏差青少年对自己的认知, 进而改变偏差。另外, 运用“家庭雕塑”的方法。当然除了从偏差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开展服务, 社工还应当为偏差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提升创造积极的大环境。事实上, 自我概念对于社会工作介入偏差青少年而言是一个极为陌生的概念, 并且是其并不自知但却事实存在于其自身的一种自我认知。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为社会工作的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指导, 而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的运用, 可以促进偏差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向着积极的方向茁壮成长。文中所提的具体技巧与方法并不完全适用, 仅供参考, 具体方法的使用和选择还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视具体情况而定。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对自身清晰的认知, 能够有效防止其偏差行为的发生。本文以偏差青少年自我认知为基础, 结合自我概念模型, 利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偏差青少年。

关键词:偏差青少年,自我概念,社会工作介入

参考文献

[1]安秋玲.青少年同伴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与干预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8年5月, 在我院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共228例。

1.2 方法

对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由医务人员询问决定剖宫产原因, 并作记录, 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表1)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 越来越多报告发现, 剖宫产妇及新生儿病死例均高于阴道分娩者[4,5], 因而降低剖宫产率显示其重要性。从上表分析, 社会因素剖宫产者有45.6%因其高危因素如羊水过少, 胎膜早破等, 住院医生对其进行高危谈话后, 产妇认为自身存在对胎儿不利的因素, 怕分娩过程中危及到胎儿而拒绝阴道试产要求剖宫产。21.9%产妇对阴道分娩没有信心, 认为自己无法正常分娩, 要求手术。而医生担心如拒绝剖宫手术而出现医疗纠纷, 为避免纠纷而采取剖宫手术。20.2%产妇因对周围朋友或亲人所渲染的分娩疼痛产生恐惧要求剖宫产。12.3%产妇因相信迷信, 选择出生日期而要求手术, 特别是熟人、朋友。根据以上原因分析, 我们采取以下几点干预措施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1) 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产科医务人员要提高产程观察及难产的辨别及处理能力, 积累临床经验, 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同时多与产妇及家属沟通, 做好解释工作, 换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 配合医务人员的医疗工作, 从而达到掌握剖宫产指征, 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2) 加强产前宣教。举办孕妇学校。多次进行产前讲课, 对产妇及家属讲解阴道分娩对产妇及胎儿的好处, 剖宫产的弊端。告诉他们分娩经过, 各产程疼痛特点, 可能伴随的不适及如何减轻。使产妇对产程有充分了解而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心理, 增加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设立产科专线电话咨询, 对产妇随时提供心理及医疗上的支持。 (3) 加强产时监护同时改善产时的环境。产时医务人员予严密监护保证母儿安全, 给产妇予安全感。同时给产妇一个自由, 温馨的环境。孕妇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由亲人陪伴并予鼓励, 减少环境不适, 紧张和恐惧感, 增加阴道分娩的信心。并且在分娩过程中提倡导乐分娩及无痛分娩。导乐分娩即由有经验的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 给产妇予产程观察及生活, 生理和心理上的关心, 陪伴和鼓励。同时给予分娩镇痛明显减轻产妇产时疼痛, 从根本上除去了产妇对产时疼痛的恐惧感。

总之, 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一个任务。一方面加强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 及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同产妇及家属多交流。做到以医务人员—家庭—社会模式, 使大家共同参与及努力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摘要:随着麻醉手段的提高, 剖宫手术改良, 剖宫产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 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5月社会因素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

关键词:剖宫产,剖宫手术改良,接受,原因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0.

[2]申庆文, 王兰云.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 (4) :295~297.

[3]王伟玲.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11) :34~35.

[4]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 (5) :259~260.

社会工作干预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术的110 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5~62 岁, 平均 (41.18±10.23) 岁,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研究。按照病区对患者进行划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做对比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乳腺癌为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而非原发性癌;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乳腺癌晚期患者, 预期1 年内生存率低、预后情况不佳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社会支持干预。综合社会支持干预主要包括: (1) 专业支持:为使患者正确理解疾病, 开展专业讲座、心理支持康复课程、康复热线以及值班室等方式; (2)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癌症知识的讲座与授课中, 家属沟通交流、家属信息支持, 让患者从亲人和家属中获得身心各方面的支持; (3) 乳腺癌康复志愿者支持:包括志愿者病房探视和新病友座谈会。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使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价患者生命质量, 该量表中共包括34 个条目, 总分值100 分, 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述, 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1 个月和3 个月, 观察组的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 (32.31±8.04) 分、 (29.01±6.03) 分, 对照组分别为 (39.58±6.64) 分、 (33.14±7.31) 分,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 乳腺癌病程进展缓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患者的生存率也得到了提高, 但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与压力, 来自疾病、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受到过多的压力而产生生理和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着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自我尊重程度、生命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

本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在干预后1 个月和3 个月的生命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证实, 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能减少影响患者健康相关的各方面问题,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梅英, 邓燕萍, 刘燕珍, 等.综合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1) :51-53.

社会工作干预 篇11

[摘要]工作倦怠是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降低工作倦怠,留住所需人才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入手,对工作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个体认知和个体与组织匹配等影响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中层管理者;工作压力;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1-0052-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作倦怠(job burnout)成为西方学者的研究热点。但至今为止,中国有关工作倦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职业样本主要停留在“助人行业”,整合性研究不多,缺乏干预性研究等。

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的强度、复杂性以及竞争程度较高,若工作上的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就会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导致工作倦怠。据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中层管理者的整体满意度指数不仅低于高层管理者,甚至低于基层员工,他们的离职率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因此,针对中层管理者开展工作倦怠研究,认清他们的工作倦怠问题,对于减轻工作压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找回工作的价值和尊严,重新强化工作的内隐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特征

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介于高层与基层之间,在组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经济上,他们一般比大部分员工获得更高的薪水,显得相对富有;在知识层次上,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从职业生涯看,许多人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得以提升到现有职位是组织对个人的肯定;从行为目标看,他们并不满足于一定的高薪,而追求成就感,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注重不断地自我学习和培训。因此,在企业组织中,中层管理者有着特殊的地位,这意味着他们工作倦怠的症状和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我国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方面。中层管理者发生工作倦怠时,常常在生理上也会有所体现,如长期疲劳、缺乏活力、身体虚弱,有时会伴随长期性头痛、心跳加快等。

(2)情绪方面。中层管理者一旦发生了工作倦怠,常常会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对工作缺乏动力,特别是由于透明天花板所造成的对升迁的无望感,常常使他们沮丧抑郁、悲观自怜,在工作中挫折退缩,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

(3)认知态度方面。中层管理者发生工作倦怠时,往往会对自身持有负面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贡献,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4)行为方面。发生工作倦怠的中层管理者士气低落,常以责备或嘲讽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并刻意与工作、相关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被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有可能导致高离职意愿、高离职率和高缺席率等。

二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表层原因

从静态来看,企业中层管理者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包括工作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

1.工作因素

工作压力是工作中的一部分,适度的工作压力可让个人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但过大的工作压力则会引发工作倦怠现象。许多研究都已证实工作压力是工作倦怠最有效的预测因素之一,并与工作倦怠正相关。

2007年的中国社会压力排行榜显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是工作压力最大的群体,他们普遍存在工作负荷过大、存在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以及缺乏工作自主性等问题。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中层管理者是上司,代表着高管与企业;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言,中层管理者要接受下属的职业准则,严格执行上司的决定。作为上司,中层管理者一般希望尽可能多地把例行事务分派给下属,自己可以有多一些时间用于管理;作为下属,则又要帮自己的上司处理一些杂务,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作为上司,下属犯了错误需要指正甚至批评;作为下属,又要接受来自上司的批评指正。当上司和下属这两个角色切换过于频繁,彼此的界限又不明确,就会使两者的角色内容发生混乱和冲突,造成工作压力,这也正是中层管理者在工作相关因素方面与其他行业人员的最大区别所在。

2.组织因素

领导风格、奖赏不足等组织因素也是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之一。绝大多数企业对中层管理者的激励方式单调,只会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高层在做决策前也往往没有与中层管理者充分沟通,各自对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偏差,团队沟通不足。

工作自主性、决策参与机会以及组织支持等变量,也都对工作倦怠有影响。中层管理者通常既没有重大权力,也没有很大责任。他们基本不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工作的完成也往往需要来自上级、下属的积极配合以及工作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协作。低效的组织结构设置和不良文化都会妨碍中层管理者获得上级的支持以及团队成员之间支持性的互动,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

3.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对工作倦怠产生的作用虽不如工作与职业特征、组织因素那么直接,但某些个体因素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产生特定的作用。

在性别方面,男性与女性在工作倦怠上是否有区别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Maslach&Jackson研究认为女性的去人性化程度较男性高,Pretty研究也认为女性情绪耗竭程度较高。一般而言,女性中层管理者比男性面临更大压力,一方面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对女性的定位使她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另一方面她们除了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压力,还必须承担更多的家庭负担和责任,她们更容易产生工作生活冲突方面的问题,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在人格特质方面,某些特质如A型人格特质、自我概念、个体需求、成就动机及情绪控制等对工作倦怠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中层管理者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很高的期望值和很强的成就动机,他们对工作投入程度高,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因此就更容易体验到情绪衰竭。而且一旦期望落空,就会随之出现疏离及成就感降低,发生工作倦怠。

(二)深层原因

从动态来看,工作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这些客观存在只构成了表层原因,个体认知、个体与组织匹配才是导致企业中层管理者产生工作倦怠的深层原因。

1.个体认知

客观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认为这样的事件所蕴涵的要求已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如今企业的中层管理阶层面临着被压缩、作用逐步弱化的局面,在许多的企业里,甚至还存在着高层管理者越级管理、允许员工越级沟通的现象。一般企业的控制权常掌握在高层领导手上,中层管理者更多时候充当的是执行者的角色。他们没有权力决定企业的命运,对企业大政方针的制定也缺少发言权,更像是一个空架子、传声筒。中层管理者在

工作中通常感觉不到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因此也就更容易感染上工作倦怠。

2.个体与组织匹配

个体与组织匹配理论综合考虑了个体因素、组织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工作倦怠的影响,认为工作倦怠是由于个体与组织不匹配所导致的,且不匹配程度越高,个体体验的工作倦怠就越严重。多数企业在提升和招聘中层管理人员时,对学历、资历要求较高,但缺少对被聘用者个性的审视与评判。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从内部提升上来的中层管理者,由于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接触管理或不注重自己在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不具备管理领导才能;而以“空降兵”形式进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则可能存在价值观匹配的问题。价值观匹配是能够带来个体的激励以及感知的工作团队的凝聚力,能力匹配、目标匹配则是与个体的工作态度紧密相关的重要因素。

三应对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干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产生与诸多因素密不可分。对工作倦怠进行干预有助于中层管理者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因工作倦怠造成的工作效率下降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团队的满意度,保持组织的凝聚力,增加企业效益。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干预措施又可分为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两类。

1.个体层面的干预措施

工作倦怠个体干预策略主要是从个体自身的影响因素出发,旨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改变归因方式,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技巧等。中层管理者个体层面的预防和疏导方法主要有:

(1)在待人处事上保持统一风格,以维护角色同一性。中层管理者应着眼于具体事务的差别,在体谅上级难处的同时,也要体恤下属。换句话说,就是要在不同的工作职责中保持工作精神的统一。中层管理者要充分信任下属,学会授权,敢于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下属执行。这样可以帮助中层管理者减少相应的工作量,避免加班影响私人生活,保持工作生活平衡。

(2)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主动应对工作倦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性的工作团队可以使中层管理者的社交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一旦中层管理者确实感受到工作倦怠时,也应该以乐观态度主动应对,不妨与家人或亲友同事一起讨论,还可以听听音乐、出门旅游,或者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分散倦怠情绪。

(3)制定有弹性的工作目标,避免与他人比较。中层管理者与其不顾自身的能力和个性的限制,强行订立无法实现的目标,带来深深的挫折感,倒不如正视自己的能力,调整工作节奏,订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再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循序渐进。中层管理者应尽量避免与他人比较,因为一个人无论怎么优秀,在某一方面总有比你做得更好的人,如果只盯着别人的长处,用来和自己的短处比较,那么肯定只能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

2.组织层面的干预措施

与个体因素相比,工作情境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力更大。因此要治疗工作倦怠,个体所在的单位对制度、工作安排进行调节非常重要。

(1)提高匹配度。根据个体与组织匹配理论,最有效的避免倦怠的方法是招募价值观与组织一致、能力与工作相匹配的中层管理者,但这属于员工招聘标准,并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在此不做深入研究。对于老员工,组织应从提高匹配度入手,降低他们的工作倦怠程度。如在工作负荷匹配方面合理分配工作,使中层管理者在能力、时间和精力范围之内,以最有效减少情感衰竭完成工作;在控制感匹配方面,组织应进行充分授权,实现工作现实与个体所需的工作控制力、决策参与等匹配,以提高工作效能感等。对于那些业绩出色、但是不适合担任管理工作的员工,企业组织应当着重于提升其薪资和福利待遇,也可以授予“资深”或“高级”称号,以示嘉奖。

(2)确保中层管理者角色统一。中层管理者既要充当上司的角色,又要扮演下属的角色,为了防止角色冲突,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两种角色统一为一种角色,即职务角色。换句话说,角色的内容应由职务的要求而定,而不是由权力等级关系来定。企业组织应对中层管理者的职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说明书,明确界定该职位的职责和权限,维护职位角色统一性,防止角色冲突。

(3)加强中层管理者的组织支持感。组织应关注中层管理者的需要,重视其价值追求,并及时提供必要的工作信息和资源。中层管理者的自我意识较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组织应建立开放式的沟通渠道,认真听取中层管理人员的意见,并让他们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另外,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不仅是提升中层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满足他们自我完善的需求,而且给予他们新的期望和憧憬,有力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提高中层管理者对工作的控制程度。感觉不到价值的工作最容易令人厌烦,工作上的控制感和积极的应对方式都能有效降低个体的情绪衰竭感。组织首先应该对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岗位要求、为了达到本岗位的要求需要进行哪些工作以及岗位价值。其次,应该明确任务的分配,对于起关键作用的部门,就应该进行充分的授权,使其能够拥有控制权。赏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中层管理者的积极性,避免企业中互相推诿的现象。

社会工作干预 篇12

在7·5这场灾难面前, 乌鲁木齐的各族儿童有三种形式的反应:一是能够有效的应对危机, 在经历事件后在家人和老师的帮助下, 获得了解决危机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个体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二是虽然度过了危机, 但心理留下了创伤, 影响了以后的社会适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三是在危机开始时, 心里结构就全面瓦解, 不能渡过危机。睡眠失调并畏惧夜晚, 害怕听到与打砸抢烧相关的声音和现象。

作为全国八大科学育儿基地, 新疆儿童发展中心在“7.5”事件发生后, 以高度的责任感快速反应, 积极作为, 确定抚慰妇女儿童心灵创伤的工作目标。我们把心理危机干预重点放在了后两种情况的人群, 力求通过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缓解稳定情绪, 使其恐慌、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得到缓解, 心理功能逐渐恢复, 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 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一、建立了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室, 及时提供心理援助

事发十天后, 新疆儿童发展中心成立了“新疆少年儿童心理辅导俱乐部”, 依托以往与澳大利亚大使馆、加拿大基金等国际机构合作多年开展儿童心理健康领域工作的经验, 与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一起, 建立了6个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室, 开展了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音乐游戏等心理辅导活动。

在对各族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不难看出, 孩子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冲击期, 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 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第二是防御期, 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 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 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第三是解决期, 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 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 自信增加, 社会功能恢复。第四是成长期, 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 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

二、整合资源, 加强技术能力建设, 探究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

我们以音乐为背景探索实施了以下几种心理干预方法。

1.教唱民族团结歌曲、演出音乐情景剧

为弥合7·5事件所导致的民族感情的隔阂, 在音乐教室里, 老师们教唱的《一家亲》《新疆儿童发展中心之歌——爱心连着你我他》给了孩子们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开展的《我们快长大》音乐剧表演、冥想、心心相结等活动协助小朋友再现事件的情境以及自己和其他人的表现, 并鼓励小朋友表达对事件中发生的事情的恐惧、担忧、惊慌等感受。

2.运用绘画投射孩子们的心理

我们在美术教室组织小伙伴在画纸上涂鸦填色, 鼓励他们尽情地用双手涂鸦;也可以一起画线, 用不同的线代表不同的意义;还可以一起画图, 画与民族在小伙伴一起的场景, 画自己最开心、最怀念的一天, 画自己最难过、最糟糕的一天, 等。也可以把当时看到的情景, 在图画中表达出来。

3.开展团体辅导

我们选择适合儿童的比较容易懂的团体游戏建立一个儿童之间相互信任的团体。让他们一起感受、回忆、想象、描绘以及思考与“7·5”事件有关的体验, 老师加以引导, 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同时我们还在各重点学校每周开展两期的团体辅导。

4.开展音乐游戏

通过飞天“机器人”、信任之旅、班级地图、改造旧报纸——再生的我等游戏活动, 理解小朋友内心的想法、感受。通过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 相信别人会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5.开展儿童手工制作

通过让孩子用五颜六色的彩纸自己动手动脑制作, 促进孩子之间形成互相帮忙、友爱温暖的支持性的关系, 为他们营造放松愉悦的环境。

三、全力开展大范围量表筛查工作, 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

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15个社区, 10个大中专院校, 发放并收回《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针对儿童调查的《安全感量表》量表共78000余份, 其中完成儿童量表调查41372份, 完成了22000份大中专学生的量表调查 (选择了在重灾区辖区的流动人口子女集中学校、民族学生集中学校、农民工学校、民汉合校等有样本代表性的18所中小学开展量表筛查) , 完成了10875份居民量表调查。所有量表的结果已经录入数据库中, 均将对筛查出的问题量表进行再次筛查, 确定干预对象。在儿童发展中心、新疆大学心理中心等七个点设立儿童心理咨询室, 为严重创伤疾患的孩子进行投射性心理测试和咨询, 筛检出高危险群孩子, 并由新疆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断评估, 确定是否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四、深入社区开展妇女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健康讲座

在解决受“7·5”事件影响严重的妇女儿童心理问题的同时, 也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受影响的妇女儿童的思想引导工作, 做一名好的宣传员, 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将“民族团结是福, 民族分裂是祸”的思想宣传到各族群众中去。

五、探索工作规律, 开展妇女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课

妇女儿童心理干预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妇联的高度重视, 妇联一把手亲自挂帅, 每周组织召开一次例会, 通过听取汇报,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包括方案与计划、工作总结、记录资料、调查量表等) 、现场直接指导等形式, 交流经验, 实现“跨专业融合、多部门合作”。

以“7·5”事件对妇女儿童造成的心理危机为课题进行研究, 对建立妇女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使科研研究具有前瞻性、指导性, 并对今后同类工作具有科学、有效的借鉴作用, 通过多次会议研讨, 确定了十几个研究课题, 这些课题的立项使新疆妇女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六、大爱无疆, 校外机构送温暖献爱心

上一篇: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下一篇:情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