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干预

2024-08-10

社会医疗干预(通用7篇)

社会医疗干预 篇1

目前, 脑出血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势态。它的“四高”严重危害和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占脑中风之首。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每年发生的脑卒中病例近150万人, 而死于脑卒中者有130万人, 存活中的患者约有70%致残[1]。

近几年来, 随着医疗诊断和抢救技术的逐步提高, 脑出血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是, 由于幸存下来的脑出血患者在后期康复治疗上措施不力, 导致患者致残率有所增加, 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 由于我国医院医疗资源有限, 基层农村患者在医院接受急性期抢救治疗后, 基本都转移到家中进行康复阶段的再治疗。由于受到农村、城镇家庭的经济条件、卫生状况及文化层次的影响, 脑出血患者的继续治疗、康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和困难。这种状况也给康复医疗界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 即如何对走出医院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阶段的治疗干预, 如何倡导全社会尽快建立、健全康复组织和组织志愿者进行参与, 使脑出血患者在康复阶段保证治疗、护理、康复的持续性。下面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脑出血患者康复阶段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肯定。公认的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六个月内, 所以说脑出血患者一经转归家中后, 家庭护理必须早介入, 使患者在最佳康复期得到康复。由于脑出血发病急、康复慢, 其受压脑组织时间长, 有80%的存活者都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其他功能障碍, 如语言、吞咽、记忆等, 都需早期给予家庭护理的干预, 并要制定康复计划、实施程序和对家属们实施培训工作, 因为家庭康复期的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在家康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 加强受压肢体及其它功能障碍的训练

对受压肢体应进行功能练习。对能行走的患者尽量在家人陪护下进行自我功能练习, 家人辅助锻炼。对较重的行动不便的患者应在家人协助下进行被动性功能练习。对肢体按摩时应由远心端向近心端, 手法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活动范围宜先小后大。按摩时手法要均匀, 持久柔和, 力度适中, 每日进行3~4次, 每次20~30min。被动性练习包括患肢大小关节的屈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等运动, 同时还要保持健肢的自主运动, 维持其功能。在按摩同时配合理疗、针灸效果更佳。被训练的患者应经常做患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ADL) 测评, 当患肢肌力恢复到Ⅲ级时, 以自己活动为主。对语言、吞咽、记忆力等功能障碍者, 应细心给予饮食、饮水, 以免误入气道, 造成不良后果。

1.2 注意心理障碍的疏导治疗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不仅造成众多失能状态下生存的患者, 而且由于病程的迁延,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有研究表明, 多数患者在康复阶段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其中以抑郁和焦虑最突出, 往往存在着恐惧、依赖、自责等一些心理障碍[2]。不良的心理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还严重影响康复的效果, 良好的情绪既能使神经抑制解除, 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 还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 心理障碍的疏导、治疗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应早介入、早治疗、多沟通、多交流、多鼓励,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遇到问题耐心解释, 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照料, 营造患者的积极生活氛围, 消除心理障碍, 使其有效地配合康复治疗。

1.3 加强患者的饮食起居管理, 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脑出血的发病与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如饮酒, 吸烟, 进高盐、高脂肪饮食等都可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 要求家庭护理人员应为脑出血病人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主要以低钠、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清淡的而易消化的膳食为主, 主要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并鼓励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 保持良好的起居及饮食习惯。

1.4 加强皮肤保护, 避免出现压疮

压疮也称褥疮, 是昏迷病人和长期卧床患者易患的合并症。其原因主要是在卧床期患者的皮肤得不到良好的护理, 一旦出现压疮, 给家人带来麻烦不算, 更重要的是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压疮在治疗上也是目前医疗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治疗压疮不但家庭经济、精力消耗大, 对患者的身体也损耗巨大。治疗和预防压疮, 是目前临床医疗界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王玉红等人发表的《糜子垫预防褥疮的临床观察》[3],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压疮的发病问题, 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病率, 值得在压疮预防上使用与借鉴。

2 脑出血患者康复阶段医护干预的必要性

脑出血患者在康复阶段医护干预是很重要的。因为单靠家庭人员护理很难达到理想的有效康复, 因此必须在医生、护理人员的干预下, 及早介入、及早指导。在患病急性期抢救成功后, 就应教会患者家属如何护理, 如何进行功能障碍的训练等, 并经常和病人家属保持联系, 定期进行复查,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医护人员在干预时应积极鼓励家属, 做好宣传工作, 使家属树立信心, 以便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使患者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 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家属一些家庭中的基本护理常识, 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病情的观察, 皮肤的护理, 生活起居的管理及心理障碍的干预等一系列的护理常识。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干预时, 要细心讲、耐心教、热心帮, 使每一个脑出血康复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护理支持。

3 脑出血患者康复阶段社会干预的紧迫性

脑出血患者在康复阶段, 不但需要家庭人员的家庭医疗护理, 也需要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支持。但只有这些还不足以使患者得到完善而全面的康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医疗资源不足, 患者住院期间的经济与体力透支严重, 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的干预与支持体系。目前, 有的地方的社会公益组织已介入了脑出血患者康复阶段的干预活动, 比如组织、建立和完善的社会康复组织, 社区康复机构及慈善机构参与的援助活动, 加上志愿者的帮助, 使部分患者得到良好的全面的康复治疗。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有很多地方的患者没有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为此, 全社会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阶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民政、社区等社会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康复组织, 组织好慈善机构及志愿者群体,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参与此项工作, 使大部分脑出血患者得到和谐的、温暖社会氛围和康复与治疗, 给广大脑出血患者打造一个良好的康复平台, 使他们尽快康复, 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继续为国家建设出力。所以说社会的医疗干预势在必行,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4 脑出血患者康复未来及展望

脑出血患者康复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脑出血患者康复成功的范例也报到很多, 有关医护人员走向患者家庭进行治疗护理干预的文献报导也越来越多, 护理工作已由临床转向患者家庭护理, 社会上的康复组织也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国家有关民生的政策不断出台, 志愿者们参与越来越多, 慈善机构帮扶、护理事例也不断出现, 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等等, 都有利于未来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与治疗。

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时, 必须举全社会之力, 才能有效地使患者得到全面康复。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今天帮助他人的你, 明天就可能成为被帮助的对象。我们有理由相信, 有国家好的民生政策, 有社会和医疗界的积极干预, 会使广大脑出血康复阶段的患者看到一个崭新的、和谐而温暖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南登昆, 主编.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02-204.

[2]佟晓云, 戚咏.脑卒中患者家庭角色、性别、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差异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6) :14-15.

[3]王玉红, 王晓辉, 颜晓红, 等.糜子垫预防褥疮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5) :43-44.

重大医疗纠纷早期行政干预探讨 篇2

1 纠纷经过

2010年5月31日17时13分, 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接到医院求助电话, 在该院急诊科出现严重的医闹行为, 局面失控, 希望卫生监督部门给予协调处理。根据《世博期间重大医患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 到达该院参与调解。当时该院工作人员正和患方协调, 气氛紧张。详细了解纠纷经过:2010年5月30日15时55分, 患者在2名家属陪同下来该院内科急诊救助, 急诊医师在了解患者病史和进行必要的体检后, 初步考虑“腹痛待查, 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心肌梗塞?”后即让患者急诊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脂肪酶、心肌酶、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电图及上腹部CT平扫。16时40分患者从放射科返回急诊科, 神志清晰, 主诉腹痛未缓解, 医生告知待化验结果出来后进一步处理。约5分钟后, 患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及意识不清症状, 立即给予积极抢救, 但虽经一小时的抢救, 患者仍于17时45分宣告临床死亡。患者家属拒绝尸体解剖。

2 纠纷解决

2.1 医患观点

2.1.1 院方专家甄别后观点

(1) 患者为猝死, 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型; (2) 医疗行为符合诊疗常规, 无原则性的错误; (3) 因为患者的病情变化突然, 当事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严重性估计不足, 但是与患者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4) 建议尸检, 并行医疗事故鉴定。

2.1.2 患方观点

(1) 患者死亡是因医方未积极治疗, 故不尸检, 尸体置于急诊观察室, 拒绝挪移; (2) 患者急诊至抢救前约40余分钟, 医方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3) 不给予患者止痛治疗。

2.2 卫生监督部门观点

在仔细分析治疗经过, 并和医方讨论后认为:⑴医方虽然考虑到心肌梗塞的可能, 但由于客观原因未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而是在抽血送检后, 行上腹部CT检查;⑵未预见到疾病的严重性, 医方的失误行为和患者的死亡存在联系;⑶未发出病危通知单。

2.3 行政介入

患方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 情绪激动, 并表示在纠纷解决之前, 尸体必须停在急诊室, 挟尸威胁。同时由于有社会医闹人员的介入, 医闹行为逐渐升级, 出现在急诊区域拉横幅、点蜡烛、推搡医生、并冲上道路堵塞交通现象。经尽最大努力与患方进行沟通和调解, 做了大量的政策宣传, 向患方说明目前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任由事态恶化, 相关参与人员必将受到处罚, 并告知处罚将实施的时间节点。同时告知解决医疗纠纷的三种途径: (1) 自行协商解决; (2) 行政途径解决; (3) 司法途径解决。患方对行政干预的态度由抵触到逐渐缓和, 最终完全信任, 并表示接下来的纠纷处理, 行政部门也必须参与。最终在公安部门的干预下, 顺利将尸体移至停尸房, 维护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为纠纷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在调解的过程中分别与医患双方进行协调。首先, 向患方说明患者本身病情发展的严重性和危险性, 导致医方对病情发展预计不足。通过分析病情发展过程, 讲解法律法规和大量实例, 让患方将最初提出的巨额补偿数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使成功解决成为可能;其次, 向医方指出, 医师对患者病情发展预计不足, 对其剧烈持续腹痛和大汗淋漓的症状视而不见, 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未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 未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未开具病危通知书负有一定责任。

经过积极的、反复的和艰苦的行政斡旋, 在患者死亡的第三天, 医患双方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见证下, 平静地签署了补偿协议书。

2.4 行政建议

此事件中院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⑴医院应当切实提高急诊科医师的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学习诊疗常规, 常态宣传医疗法律法规;⑵增加就诊高峰期间医生配置, 增添急诊科便携式心电图机;⑶对重症患者建立绿色通道;⑷应当加强内部保安力量, 在出现医闹的早期, 及早汇报、快速介入, 以免因患方人数俱增给后续处理平添压力。医院医疗安全分管领导表示完全接受并立即整改。

3 经验总结

3.1 第三方的身份

往往纠纷激化时, 医患双方对立情绪明显, 患者对医方极不信任, 故自行协商的效果可想而知。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具备医疗常识和一定的社会公信力, 又对医疗机构有行业和专业管理职能, 快速、客观、公正的居间调解, 能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优势, 缓解纠纷程度, 促进纠纷解决[2]。

3.2 行政执法着装

医疗事故处理办工作人员前往调解时, 着卫生监督服装, 并向患方出示《卫生监督员证》, 这两点极其重要。这对患方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会产生信任感, 对调解会有奇效。

3.3 丰富处置经验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从事医疗机构纠纷来电来信来访的统计上报, 患方的来电来信来访, 医疗纠纷鉴定的受理审核, 发生医疗事故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以及平时对医疗质量的监控, 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纠纷接待处理经验以及和医患双方的沟通技巧, 能设身处地地替患方考虑, 工作将变得容易开展。调解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需要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成长。

3.4 经验来自积累

对本医患纠纷处理的行政调解人员, 都有临床一线的工作经验以及中级以上的医师职称, 并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知识, 这样在行政调解过程中有理有据, 不慌不忙, 尽量做到“问不倒”。

3.5 局部服从大局

在纠纷的调解中要有大局观念。国家对医疗事业有“和谐社会、和谐医疗”的号召, 尤其是世博会期间, 维护稳定是首要任务。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和医患纠纷尖锐的纠纷, 应以第一时间快速处理为原则。如医疗机构确实存在过失, 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放宽赔偿额度。医院对医疗事故定义条件的争议, 应该本着诚信主动认定, 不应该推拖, 诚恳地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条款予以赔偿[3]。否则矛盾激化产生的恶劣社会影响等隐性损失, 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3.6 细节决定成败

在调解过程中, 感觉到患方家属来自外省市, 在上海的食宿交通很成问题, 有些则请假期限有限, 主观上希望能迅速解决。考虑到以上患方的困难, 首先保证患方家属食宿;并和患方代表积极接触;而对医闹人员则给予严正警告。这些措施都为调解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7 原则结合现实

根据经验, 患方在调解之初往往提出的补偿要求是“天价”, 这给纠纷的解决设置了巨大障碍。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将赔偿中所涉及的项目: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一罗列, 赔偿金额一目了然。同时也考虑到患者年纪轻, 有父母和孩子需抚养, 死亡后家庭的影响较大, 故适当的采取了赔偿额度的上限。在给患方充分的考虑时间后, 患方也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多方了解, 最终还是选择了我方提出的合理的赔偿方案。

3.8 坚决打击医闹

目前有12种行为被列为“医闹”范畴。包括:⑴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⑵故意损坏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财物;⑶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⑷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⑸冲击或占据办公、诊疗场所;⑹在医疗机构内摆设灵堂;⑺围堵医疗机构大门和诊疗场所;⑻陈尸要挟或抬尸游街闹事;⑼抢夺、偷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属财物;⑽无理占据病床拒不出院;⑾胁迫医务人员索要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⑿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上述“医闹”行为主要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40条、42条、44条、55条和《刑法》第239条、246条、274条、290条、293条的相关规定。院方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及时对监控和照片进行取证, 拨打110报警。在本纠纷处理的过程中, 自称患者朋友的社会人员曾导致缓和的局面一度失控, 及时发现后, 安排医院工作人员迅速取证, 并汇报卫生局和公安部门备案, 对于他们的煽动行为给予严正警告。帮助患者家属分析了后果的严重性, 并希望他们回到正规解决医疗纠纷的道路上来。医闹人员慑于法律的威严, 经极力劝导, 停止了医闹行为, 未参与之后的调解工作, 使调解得以顺利进行。这是纠纷解决的关键因素。

4 常态工作

4.1 加强日常监管, 进行安全培训

为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增强医疗安全意识, 防范医疗事故, 提高医疗质量, 徐汇区卫生局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每年两次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新进的、未取得相关执业证书以及发生过重大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执业行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培训会议。介绍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主要内容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等。培训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医患关系, 处理好医患矛盾, 医疗纠纷处理的三条途径、基本原则和适用主体以及医方在病历书写、工作态度、技术层面上容易忽略的方面, 并例举了实际案例和处罚结果, 收到很好的现场效果, 受到医方的欢迎。

4.2召开安全例会, 探讨工作经验

每年召开两次医疗安全工作例会, 参加人员为各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的主任。会议内容是介绍各医院的医疗安全工作现状和动向, 更重要的是对各种医疗纠纷处置经验的介绍, 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也搭建了一个信息互换、互相学习、相得益彰的平台。

4.3 制订应急预案, 理论联系实际

4.3.1 制定依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以及《徐汇区卫生监督所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的规定, 结合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实际情况, 制订应急预案。

4.3.2 制定目的

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 规范工作程序, 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及处置能力, 为预防和控制突发的、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危害医疗安全的重大事件, 做好相关措施的督查工作。

4.3.3 处理原则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4.3.4 处置程序

一旦接到重大医疗纠纷报告后, 预案即刻启动。 (1) 立即进行调查、核实, 按照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流程进行行政处理;如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 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 必要时组织调查, 做出行政处理; (2) 对于以医疗事故为由, 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 应积极联系公安部门会同处理; (3) 对于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故意伤害行为或者属于非法行医案件,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 不属于医疗事故;如有触犯刑律的, 积极联系公安部门, 由其立案处理。

4.3.5 信息报告

接到医疗事故突发事件报告或举报后, 接报人应立即报告主任及卫生监督所的相关领导, 由其视情况报告区卫生局或市卫生局, 必要时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处理。处理人员在处理过程中, 应将进展情况随时报告所领导, 处理结束后, 撰写报告经所领导审核认可后报相关部门。

4.3.6 保障措施

相关人员保证个人通讯24小时通畅, 离开上海市必须汇报及备案。

综上所述, 重大医疗纠纷的早期行政干预效果是明显的。由于大多数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纠纷的几率并不高, 有时数年发生一次, 在发生时会不知所措, 未采用合理的方法, 往往效果事倍功半。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干预既能解决问题, 也能帮助医疗机构形成正确的解决纠纷工作思路, 而不是产生依赖思想, 并能发现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 从而为建立和谐的医疗秩序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高强.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

[2]郑力, 金克, 颜雪, 等.111例医疗纠纷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250-252.

社会医疗干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48 h的实施了医疗干预措施的患者246例,其中,男208例,女38例,年龄≥21岁;入住ICU时间为3~35 d。

1.2 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观察期内对患者实施医疗干预措施的时间,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统计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菌株种类的构成,对比观察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

246例患者中继发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17.07%,均为入住ICU后首次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尿道和颅内感染为主,具体见表1。

2.2 实施医疗干预的病原菌医院感染菌株种类以及构成

对发生医院感染的42例患者分别取痰液、尿液、脑脊液、血液等标本检出病原菌感染32例,病原菌医院感染率为76.19%(32/42),其中,实施医疗干预措施发生的病原菌医院感染为21例,占65.62%,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980,P<0.01)。具体见表2。

2.3 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通过发生医院感染的42例患者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204例患者的干预措施比较,发现入住ICU时间长、脱水剂应用时间长、机械通气、开放性损伤、合并多发伤、气管切开时间长以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3。

2.4 医疗干预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

使用1种医疗干预措施的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9%,使用2种及以上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41%,两者经χ2检验,χ2=30.874,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为19.65,此结果表明,使用的医疗干预措施越多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高。

2.5 医院感染的预后

发生医院感染组患者42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21.43%(9/42);非感染组204例患者,死亡19例,病死率为9.31%(19/204),感染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4,P<0.05)。

3 讨论

随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但随之发生的医院感染又成为患者良好预后的障碍[2]。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性,发现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17.07%),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为主,感染的菌株种类以G-菌和G+菌为主;使用1种及多种医疗干预措施其医院感染发生率也不同,这就证明医疗干预措施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干预措施种类的增多,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高。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常见的为[4,5,6]:入住ICU时间长,这样交叉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开放性创伤使细菌容易入侵;合并多发伤:缺血缺氧,微循环受损,因而加重炎症反应;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管、气管切开等,生理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失去生理防御能力;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导致二重感染、耐药菌、新的致病菌生成;多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继发医院感染发生。本文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医院感染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因此,认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预防医院感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熟悉医院感染的部位及常见的致病菌和耐药现状,对于准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降低炎症应激、减缓细菌耐药、保护脏器功能,阻断全身炎症反应并扩散向多脏器功能障碍或多器官衰竭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8]。笔者还认识到:加强危重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措施,强化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提升无菌技术操作水平,确保消毒工作质量等也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后可增加患者致残致死率;入住ICU时间长、脱水剂应用时间长、机械通气、开放性损伤、合并多发伤、气管切开时间长以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针对感染因素进行积极预防。这就要求在综合衡量患者病情和治疗措施的同时,要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措施,尤其是侵入性操作,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9]。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性,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48 h的实施了医疗干预措施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观察期内对患者实施医疗干预措施的时间,统计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菌株种类的构成,对比观察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性。结果24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17.0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尿道和颅内感染最多。病原菌医院感染率为76.19%,而实施医疗干预措施发生的病原菌医院感染率占65.62%(χ2=9.980,P<0.01)。入住ICU时间长、脱水剂应用时间长、机械通气、开放性损伤、合并多发伤、气管切开时间以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感染组42例患者的病死率为21.43%,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9.31%(χ2=6.334,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后可增加患者致残致死率;入住ICU时间、脱水剂应用时间、气管切开时间、机械通气、开放性创伤及合并多发伤、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这些感染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在综合考虑患者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过多的医疗干预。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医疗干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蒋景华.医院感染发病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484.

[2]张京利,赵霞,王力红,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87-1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12.

[4]任南.现代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8.

[5]李双玲,王东信,吴新民,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03-507.

[6]吴安华,李丹.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09-912.

[7]肖永红,王进,朱燕,等.Mohnarin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

[8]Gadepalli R,Dhawan B,Kapil A,et al.Clin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nosocomial meticill 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skin and soft tissueisolates from three Indian hospitals[J].J Hosp Infect,2009,73(3):253-263.

社会医疗干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1日~2012年11月31日对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医用放射情况进行放射卫生防护干预、监督及监测,对象:我中心各类医用射线机如高频数字胃肠机、高频拍片机、CR、牙科机、碎石机等的工作场所,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我中心附近本社区公众群众。各类医用射线机6台,工作场所4处,职业人群人数48人,随机选取干预前后我中心就诊患者150例及社区公众150例。

1.2 方法

1.2.1放射安全干预根据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及防护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防护干预[4]。主要具体干预措施包括:(1)增设防护设施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等;(2)调整机房面积及改造机房的不合理设置;(3)安装通风设施;(4)设警示灯和防护标志;(5)实践的正当化;(6)防护的最优化;(7)个人剂量限值化。

1.2.2利用实时监测技术,采用BH3103X-γ射线便携式巡测仪进行射线防护监测、FJ-377热释光剂量仪进行个人剂量监测、Li F(Mg,Cu,P)热释光剂量计,S-95多道γ谱仪进行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大功率采样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进行输入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受过放射辐射的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社区居民的情况。所有设备都经国家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标定。

1.3 监测方法

参照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规定的布点原则进行射线防护监测[5]。对工作场所及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测量时随机布点,重要部位(门、观测窗)多布点,每个点测量5次,结果取其平均值,测量条件为正常工作条件和最大工作条件两种情况;依据GB-Zl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监测周期为3个月[6]。

1.4 观察指标

对防护干预前后X射线机及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就诊患者及社区公众辐射水平剂量监测,监测周期3个月,监测两个周期(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工作场所和周围辐射水平平监测结果

防护干预前后比较辐射水平空气比释动能率明显下降。候诊室位(P=0.035<0.05)、诊治室外走廊(P=0.030<0.05)、外墙壁(P<0.01)明显降低;诊室内(P=0.048<0.05)、工作人员位(P=0.001<0.05)、通风窗及公共场所(P<0.01)结果均低于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剂量限值20 m Sv/a的导出值10μGy/h。见表1。

2.2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对放射科全部从事放射工作及相关职业工种的48位工作人员、随机分别选取干预前后来我单位就诊患者群体150例及我单位附近社区公众群体150例,进行辐射水平剂量监测。干预前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比较:工作人员由干预前(5.08±1.96)m Sv/a下降至(4.21±1.89)m 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就诊患者由(3.29±1.35)m Sv/a降至(2.77±0.93)m Sv/a(P<0.01);社区公众由(2.11±0.86)m Sv/a降至(1.18±0.76)Sv/a(P<0.01)。见表2。

注:表内数据包括本底剂量率,本底为0.10μGy/h

3 讨论

伴随放射学、核物理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公众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也逐渐增多,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日趋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放射源,照射量大约为0.6 m R/d,低于人体所能接受的危害剂量的界限量值(2 m R/d),实践证明不产生危害[7],然而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中忽视放射安全防护的却普遍存在[2],辐射照射可影响造血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8]。2002年国家原卫生部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单位,应当遵守质量控制监测规范。然而现在的医疗现状是医疗机构很少遵照原卫生部规定要求,且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对其中的危害知识也知之甚少[9]。本研究遵循实践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化及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的防护基本原则[10],给予我中心所辖医疗放射实施防护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对接受照射的适应证、禁忌证严格把关,实施诊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事先做辩证论证;技术人员、诊疗操作人员及接受诊疗的患者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和与照射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操作,严禁大剂量、不适当的部位接受广泛照射,做到个人剂量个体化,部位准确、局限化;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给予隔离,进行屏蔽防护;特别是对孕妇和幼儿的医疗照射时,格外注意以上因素,并事先告知孕妇本人及小儿家长注意事项,做到知情同意;对放射操作场地严格按国家原卫生部严格规定操作,最大限度减少照射污染,最大限度降低照射剂量水平;加强医护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干预后,我中心医疗照射水平、医务人员及社会公共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目标:公众场合辐射水平小于0.5 m Sv/h,治疗室外经常性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小于5 m Sv/h,偶尔性工作场所辐射水平不高于25 m Sv/h,职业照射达到20 m Sv/h的控制目标;干预前后个人剂量工作人员由干预前(5.08±1.96)m Sv/a下降至(4.21±1.89)m Sv/a(P<0.05);就诊患者由(3.29±1.35)m Sv/a降至(2.77±0.93)m Sv/a(P<0.01);社区公众由(2.11±0.86)m Sv/a降至(1.18±0.76)m Sv/a(P<0.01),效果明显,取得了明显改善,说明通过防辐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总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社区在医疗过程中处于一线地位,对社区公众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们要做让社区公众放心、信得过的、安全的、有保障的社区。辐射防护与放射医疗工作者的健康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辐射安全。因此随着放射诊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防护管理要求与防护技术要求并重[12],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的放射剂量,减少辐射对医务人员、社会公众的危害。

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安全防护干预措施在社区医疗放射辐射中的效果。方法 对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医用射线机,如高频数字胃肠机、高频拍片机、CR、牙科机、碎石机等,工作场所,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我中心附近本社区公众群众,根据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及防护标准要求进行防护干预、监督及监测。采用BH3103X-γ射线便携式巡测仪进行射线防护监测,FJ-377热释光剂量仪进行个人剂量监测,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S-95多道γ谱仪进行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等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输入整理出相应数据,检测干预前后辐射水平空气比释动能率及放射个人剂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防护干预前后比较,候诊室位、诊治室外走廊、诊室内辐射水平空气比释动能率明显下降(P<0.05);外墙壁、通风窗及公共场所(P<0.01)、工作人员位(P<0.05)结果均低于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剂量限值20 mSv/a的导出值10μGy/h。干预前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比较:工作人员由干预前(5.08±1.96)mSv/a下降至(4.21±1.89)m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患者由(3.29±1.35)mSv/a降至(2.77±0.93)mSv/a(P<0.01);社区公众由(2.11±0.86)mSv/a降至(1.18±0.76)mSv/a(P<0.01)。结论 放射安全防护干预措施可以改善社区医疗放射辐射预防效果,减轻辐射水平,有利于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我中心附近本社区公众群众的身心健康。

社会医疗干预 篇5

关键词: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分类干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共10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其中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主要是指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包括慢性病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现阶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建立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基本完成的情况下, 分类干预成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分类干预的过程就是慢性病患者全程动态管理的过程。因此, 该环节的实施, 直接决定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

1 分类干预对象

包括一般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

2 分类干预现状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缺少详细的社会调查资料, 管理人群较少, 大多为门诊就诊的固定患者。重视慢性病患者管理, 忽视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干预, 不能有效控制慢性病发病率。未对慢性病患者开展持续、有效的随访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人员缺乏, 尤其全科医生人员数量极少。居民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偏低, 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3 分类干预目标

在一般人群中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在慢性病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 (血糖) 水平, 在慢性病患者中提高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分类干预措施

对一般人群着重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对慢性病高危人群提供膳食和身体活动等个体化行为指导, 对慢性病患者由医生按照诊疗规范, 结合患者病情进行随访干预[1]。

4.1 一般人群

4.1.1 健康教育

设立宣传专栏、宣传标语;举办慢性病防治专题健康教育讲座, 开展慢性病宣传与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发放慢性病防治宣传材料等。

4.1.2 改变不良环境

主要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如吸烟、过度饮酒、暴饮暴食、盐和脂肪摄入过多、缺少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

4.1.3 人员培训

加强专业人员慢性病防治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掌握更全面的防治技能。对非专业人员重点培训慢性病防治目的、意义及血压 (血糖) 测量标准、方法。

4.2 慢性病高危人群

慢性病高危人群是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界定的高危人群标准。在对居民健康信息做出评估的基础上, 筛查确定高血压 (糖尿病) 高危人群。高血压 (糖尿病) 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 (每1年) 测量1次血压 (血糖) , 并针对健康危险因素, 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4.3 慢性病患者

4.3.1“三无一满意”

对血压 (血糖) 控制满意, 即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 (空腹血糖<7.0 mmol/L) , 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 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2]。

4.3.2“不满或不良”

对第1次出现血压 (血糖) 控制不满意, 即收缩压≥140 mm Hg和 (或) 舒张压≥90 mm Hg (空腹血糖≥7.0 mmol/L) , 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结合其服药依从性, 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 2周内随访[2]。

4.3.3“两不满或一难+一新或一重”

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 (血糖) 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 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

4.3.4 健康教育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 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2]。

5 分类干预意义

5.1 对工作人员的意义

掌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明确慢性病患者分类干预的目的和要求, 进一步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水平, 全面掌握慢性病防治技能, 为工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慢性病患者分类干预工作实践中, 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技术服务能力, 保障了慢性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5.2 对干预对象的意义

实施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分类干预, 不断提高干预对象的健康意识水平, 逐步实现“由对无病进行每年健康管理的不理解, 到积极主动进行健康咨询”的目标。密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干预对象的关系, 提高干预对象的依从性, 进而增强健康干预效果。充分发挥分类干预在生活方式改善、疾病治疗及并发症预防等多层次上对慢性病防治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慢性病患者对血压、血糖控制的满意率, 提升慢性病管理效力, 降低了管理成本。通过分类干预, 为一般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健康管理, 达到促进健康, 延缓慢性病进程,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6 讨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较大地提高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慢性病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控制率、高患病率及高并发症发生率, 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也是形成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3]。慢性病病程长, 病程进展一般较慢, 机体变化不被轻易察觉, 阶段之间也无明显界线。分类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 在疾病确诊之前, 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能阻止、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疾病确诊后, 对慢性病患者实施一对一个体化干预措施, 能控制慢性病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实现维护居民健康的目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整个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起到对疾病治疗具体实施和控制的作用, 慢性病患者分类干预是承担健康管理的“主力军”, 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1]。

参考文献

[1]方红, 赵立昀, 严玉洁, 等.社区化人群分类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对策实践[J].医学信息, 2011, 24 (3) :2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的通知[S], 2011.

社会医疗保险工作展望 篇6

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要从“人人享有”向“公平享受”转变, 逐步实现城乡各类劳动者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均衡。在我国城乡大多数劳动者和居民都享有不同程度的医疗保障之后, 不同人群之间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差距大的问题凸现出来。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构成, 有的地方还有一些补充险种和附加保障项目, 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仍在实行公费医疗制度。这些针对不同人群的保障制度虽然都是国家举办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但待遇水平差别大, 如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水平是人均1331.61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为126.24元, 前者是后者的10倍以上。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体现公平性, 即每位公民根据需要都有平等地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当然, 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不是平均主义, 更不是过去的“大锅饭”和免费医疗, 而是机会的公平和基本权益的公平。目前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差距, 主要是制度机制不同、单位和个人的缴费不同、财政补助的数量和形式不同、制度实施的早晚不同, 以及管理体制不同等原因造成的。改革的方向是基本制度要体现人人平等, 不同需求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来满足。当前要尽快统一正在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政策和待遇标准, 加快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同时要逐步消除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方面不合理的差距。

二是坚持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原则,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些地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医保政策内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以上、70%、75%左右, 有些地市甚至超过85%, 一些地方还建立完善了门诊统筹制度和大病保险。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好事, 但要量力而行。我们注意到, 一些地方近几年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快速提高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造成很大压力, 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基金收不抵支的情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来自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 如果不考虑基金的承受能力, 过快地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 一旦出现大范围的基金收不抵支, 而福利的刚性作用又不能降低已有的待遇标准, 最终将使政府财政背上沉重的负担, 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最长的不过十几年, 短的才几年, 多数地方还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制度还不能说已经很成熟了。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医疗保障制度刚刚建立的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 坚持基金的收支平衡。只有守住保基本的底线, 才能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整合医疗保障资源, 形成定位准确、职责清晰、相互衔接配套的政策制度体系。目前, 各类医疗保障政策制度碎片化的问题突出。首先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的三大制度体系内, 不仅存在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间制度交叉、人员重复参保的问题, 还存在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因财政投入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基金所有权和投保人权益不同的政策问题。其次是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互助、公共医疗服务之间存在着界限不清、职责不明、资源浪费的问题。比如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 都是国家举办的保基本的保障制度, 由于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职责划分不清, 自成体系, 再加上保障对象本身的不稳定性, 使得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业务重叠和资源浪费。另外, 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市场化的商业医疗保险之间也存在着性质不清, 定位不准的问题。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好各项制度安排, 分配好有限的医疗保障资源, 努力构建一个覆盖所有人群、政策相互衔接、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管理服务方面:一是继续加强扩面, 尽快实现应保尽保。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止去年11月底,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4亿, 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值得商榷。据2012年国家审计部门的抽样检查, 只有34%的农民参加了五项社会保险, 56.5%的农民参加了部分社会保险, 有9.52%的农民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之间的重复参保人数就有547.6万人。另据有关部门调查, 在建筑行业和一些服务行业中的部分小微企业和非公企业, 因经营规模小、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相当部分劳动者还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 他们往往也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更大, 也更需要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这部分人有多少, 没有准确的统计, 据一些地方的测算, 不低于城镇劳动者的10%。在其他行业和企业, 已经参保的也存在因不缴或者少缴社会保险费而断保的问题。很多地方的社保部门也承认, 各地统计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不准确, 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用工情况的底数并不掌握, 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本身就不准确, 参保率更不可能准确。因此, 不能放松扩面的力度, 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的参保工作, 尽快实现全覆盖。

二是完善经办管理, 方便异地就医。异地就医难是当前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统筹层次多数还停留在市县一级, 这是造成异地就医难的根本原因。这些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提高慢除了客观因素制约外, 也受一种观点的影响, 即认为提高统筹层次会造成当地患者大量去外地就医, 因而造成医疗保险基金超支。分析近几年转院就医人数的变化, 地市以及向省会城市及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转院的人数并没有随着医疗保险覆盖人数的增加而出现过快增长, 说明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所以要加快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 争取在“十二五”期末多数地区实现省级统筹。当前要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跨地区的异地就医合作, 尽可能方便患者的异地就医。

社会医疗干预 篇7

一、现阶段中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医疗待遇与筹资状况不协调, 出现参保不协调情况。

我国针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政策不同, 城市有城市的医疗保险政策, 农村有农村的医疗保险政策, 但是我国的人民流动性大, 居民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很容易导致民众的保险政策随着居住地址的变化而产生影响, 尤其是一些城郊地区, 很容易导致医疗政策区域重合, 居民重复交费, 不利于医疗保险政策的推行。

2. 门诊费用变化较快, 不利于充分发挥医疗保险作用。

整个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导致各种价格的水平在不断上升, 尤其是在医疗卫生领域, 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收取费用在不断上升, 从省级卫生部门到乡镇级的卫生部门的医用费用在不断上升, 这些费用对于普通的居民而言, 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险往往只是针对一些大病来进行保障, 对于一些医疗门诊的医用费用报销的幅度往往偏低, 一般来说只有30%左右, 这些费用对于民众的生活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医疗保险政策的实行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

3. 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平稳运行难度大。

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很容易导致具体的医疗费用的使用呈现上升趋势, 这种医疗费用的上升所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个因素的影响, 往往包括更多的因素问题, 其中, 主要包括的是一些疾病的加深病变, 治疗难度加大, 同时还包括一些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 同时, 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基金额度结余率都比较低, 对于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就医活动有所影响, 所以, 以上这些因素对于整个农村的医疗保险的政策推行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实证分析

1. 实证分析的样本区分。

针对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影响这一问题, 在调查中主要采用的是门诊和住院补偿的分析策略, 这么设置调查课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将整个医疗保险的政策保障全面考虑在内, 其中, 将门诊与住院补偿组合成为调查的干预组, 将个人账户和住院补偿作为调查的对照组, 通过这两种的对照和干预组的比较能看出整个社会医疗保险的政策实施效果。对于两组数据分析和调查的原理主要是此种模式:政策干预的净影响= (干预组Y1-干预组Y2) — (对照组Y3-对照组Y4) 。在此次调查中, 主要对于所选取的样本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整理和分析, 在样本的整个干预组之中, 所选取的样本人员的平均年龄是三十七岁, 所选取的人员之中对照组的平均年龄是四十四岁, 所选取的人员之中的文化程度差异不大, 大概为1%的差异, 而所选取的样本之中, 经济收入有5%的差异。在此次调查中, 对于所选样本的身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所得分析结果如下所示:有18%的人员出现超重情况, 4%的人员属于肥胖阶段, 而且在对照组的分析中, 对照组的身体差异明显高于干预组。另外此次分析还组织进行了自我调查, 主要针对一些吸烟和喝酒以及身体运动等问题, 这三个因素的指标分析, 对照组都要高于干预组, 差异范围在1%。

2. 门诊补偿模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结合整个调查问题, 所选取的分析时间主要选择两周患病后就诊门诊率、两周患者住院率、两周自我医疗率以及未就诊率。通过对这种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能看出在具体的干预组合对照组上, 这个干预组的两周门诊就诊率有所下降, 下降范围为16%, 对照组的门诊就诊率上升了2%。在另外一方面, 针对门诊就诊率, 整个自我医疗的干预组有所上升, 上升范围是13%, 对照组下降了13%, 而其他的变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能看出在整个门诊的就诊率上, 门诊的统筹制度导致78%的居民的门诊就诊率有所降低, 可以看出, 家庭的人均收入越高, 门诊的就诊率就越高。收入每提高1%, 就会带动36%的门诊就诊率。同时, 对于整个自我健康检测的居民, 他们身上的门诊率上升了42%, 自我检测慢性病的人员, 门诊率降低了40%。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含有慢性病, 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比较了解, 所以能进行自我的治疗。医疗保障随着收入增加, 但自我的医疗率却产生降低。随着家庭收入增加1%, 自我医疗率降低20%。

3. 门诊补偿模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的结论分析。

通过对此项调查过程的分析, 能看出门诊的统筹制度的开展可以有效改善民众的医疗门诊, 对于居民的门诊就诊率有所降低, 而且这种门诊就诊率的降低效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年人身上, 尤其是一些患有自我慢性病的老人, 他们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从中可以看出, 医疗的统筹制度对于整个的医疗服务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医疗政策的实用性, 在城市之中工作的人深有体会, 医疗门诊统筹政策的水平能促进居民的自我医疗水平提高。

三、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几点建议

1. 统筹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政策不协调是阻碍医疗政策发展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在一些基金筹资、医疗保险待遇以及医保经办管理等方面, 存在相关问题。所以对于这种问题, 要能建立统一协调的医疗管理部门, 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工作, 设立统一的部门去进行医疗保障工作的管理, 同时要设立相关的职责监督部门, 促进医疗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 要能做到城乡医保的筹资体系相互适应。

2. 完善门诊统筹制度, 协调社区卫生服务。

居民的生活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病, 未到住院治疗的程度, 所以广泛的民众一般都会选择进行门诊治疗,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系之中, 门诊保障制度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所以要加强对门诊统筹制度的建设, 扩大门诊的小病治疗范围, 与居民的生活社区加强合作, 不断提高社区的卫生保障水平, 同时也能缓解一些大医院的医疗压力。这种做法不仅能降低病患的医用费用压力, 也能完善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

四、结语

社会医疗保障政策对于民众的看病就医的压力, 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 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障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需要在医疗政策的医疗待遇与筹资状况不协调, 参保不协调情况、门诊费用变化较快, 不利于充分发挥医疗保险作用和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平稳运行难度大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开展相关科学调查, 提出采用统筹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门诊统筹制度, 协调社区卫生服务等措施,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医疗保障政策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东.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效果评价[J].当代经济, 2016 (1) .

[2]许海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 (5) .

上一篇:钢琴背谱方法下一篇:新课标下的跨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