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共12篇)
社会工作行政 篇1
一、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
(一)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
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垂直管理、物化的官僚制与复杂性。
1. 垂直管理
现代公共行政的主要组成形式,就是韦伯的官僚制。这种官僚制是一种理想模式,是以权力分配作为支撑的垂直管理体系。权威和权力都位于金字塔的顶端,这导致了领导不必听取下层的意见和咨询就可以做出决策,导致了决策的不科学和不民主,带有浓厚的官僚主义。
2. 物化的官僚制
官僚制注重工具理性,强调专业化、技术化、去人格化,遏制人性,使官僚制一步一步走向物化。韦伯的官僚制成为了一台臃肿复杂的机器,而人成为了工具,只注重程序和规则而忽视结果,导致公共行政丧失了公共精神。
3. 复杂性
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除了要服务公众、谋求公共利益,还要顾及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自身利益的追逐导致机构愈加膨胀和复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笨重不堪。
(二)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
全钟燮教授认为,为了理解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对公共行政的定义与看法,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公共行政进行解读。
首先是公众地位的转变。要从被动的客体转化为积极参与的主体。在以往概念中往往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置于公共行政之上,因而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专业化和技术化,而忽视了公民的地位,认为他们只是被动接受公共服务。要以对话、沟通和协商为手段,鼓励不同背景身份的人参与到公共行政中来,重新建构行政管理理论。
其次是行政管理职责的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转向鼓励公民参与的促进者。政府应该为公民构造双方沟通的平台与话语体系,向公民采纳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行政管理者必须为公民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以保证他们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行政管理者超越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通过沟通和公民参与来构建更加富有意义的社会框架。
再次是公共行政要重新定位。应该变管理为合作,变统治为治理。社会建构主义并不否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技术性,而是引入公民参与,沟通和对话能更好地实现公共行政的目标。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20世纪80年代,政府、公民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参与治理的公民群众通过对话与协商实现了对公共利益的正确判断。
最后是民主行政。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主张建立一种平行合作关系,通过对话、分享和开放式的交往分享社会权力。社会建构通过协商与对话凸显非科层制的合作治理形式,为推进民主化的治理进程提供了一个框架。
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
(一)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特征
1. 社会建构是一个框架
社会建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寻求对话和协商。公共行政不再单纯是政府部门的事,同时也是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事。社会建构框架下,鼓励多主体参与,实现公共治理的民主化。
2. 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
社会建构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让公民充分参与进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公民的价值、思想和体验。此外,更加民主的公共行政能够使政府的行政管理具有更好的接受性,使得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得到推行,提高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3. 社会建构过程鼓励着人们的参与和奉献
社会建构旨在推动公共参与,要求行政过程更加民主与公开,鼓励人们参与和奉献。只有如此,公共行政才能够更好地运行。
(二)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途径
1. 分权与权力分享
分权就是要把权力从中央层面下放到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进而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公共行政的公民。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决策权往往位于金字塔顶层,处于下层的公务员和公民很难进入到决策过程中来,因而必须下放权力。否则,民主的社会建构就不可能实现。
2. 强化非主题讨论的实践
“民主的社会建构依赖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促进持续的互动和连续的关系,倡导批判和反思行动,强调包容姑息反对声音的真正对话与话语。”①主题性的讨论为公民更好地说出心声和意愿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因此,要把主题性讨论和非主题性讨论都纳入到公共行政治理的民主化进程中来。
3. 促进信心和信任
现代公共行政,由于其局限性,民众无法参与到公共政策的治理当中,因而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同时,部分行政官员的不规范操作,丧失了民众的信任。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就是重拾公共行政伦理的精神,重塑官员的伦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让民众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重新树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三、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反思
首先,由于政府的封闭禁锢运行模式,使得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实际上很难参与或影响到决策过程;设若参与进去了,在一些紧急和重要时刻反而会延误决策。其次,公民是否愿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参与公共治理的意愿是否强烈,即便主观意愿强烈,政策参与过程中也还会受到客观环境、制度条件与领导意志的影响。再次,如何保证公民顺利参与,又如何保证其参与的真实性、所表达观点的可信性,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不同的治理主体来自不同的背景与环境、不同的利益团体,因而难免发生冲突与矛盾,关键是如何调和且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任重而道远,但是,坚信只要把握住社会建构的内涵,公共行政就能更多关注公共利益,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工作行政 篇2
1.社会工作行政 P2
2.社会工作者 P61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分类 P75-76
4.社会服务机构 P84
5.志愿精神P105
6.计划 P116
7.计划工作 P116
8.目标管理 P131-132
9.权变计划 P123
10.战略管理 P139
11.个别督导 P335-336
12.上行沟通 P248中间
简答题
1.简述社会工作行政的必要性。(P31-33,答要点)
2.简述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福利行政的关系。P21
3.简述志愿服务的特点。P107(答四个要点并简单解释一下)
4.简述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区别。P107(答四个要点并简单解释一下)
5.简述权变计划工作的三个阶段。P124
6.简述计划的编制过程。P126-129(答要点)
7.简述在一些计划过程中常见的阻力或障碍。P130-131(答要点)
8.怎样建立良好的沟通气氛?P262(答要点)
9.督导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P323(答要点)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一:
2006年8月,应某社会服务机构的邀请,我们为其详细解读了其人力资源的失效之谜。该机构人力资源背景如下:
两年前,该机构还没有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的相关业务划归当时的综合办公室进行管理。随着机构业务的拓展,机构规模在两年内得到了较大增长,急需加强人力资源工作,来保障机构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时间仓促,该机构并没有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只是从综合办划分出部分人员,组成了人力资源部。而这些非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没有专心学习相关人力资源知识,只有办公室的改变,工作内容和实质并无任何变化。
我们经过对该机构人力资源部进行调研,发现了以下的问题,这正是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失效之迷。
第一、人力资源部不知晓机构的战略目标,更没有针对其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第二、面对机构大量的人才需求,没有明确有效的招聘方案。
第三、尽管机构规模壮大,但仍然沿用原来的组织结构模式,没有进行组织结构的更新,部门或部门成员间出现工作重叠现象,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由于任务不明确,权责不明晰,导致工作中相互推诿,怨声载道。
第四、无员工培训与发展计划。创业初期,所有员工愿意同甘共苦,不计名利,只求机构能够壮大。机构真的壮大了,那些元老级员工不但工作跟不上节奏,而且还阻碍和影响了机构的相关工作进展。
第五、绩效考核推行不下去,绩效考核及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挂钩政策,几乎遭到了所有老员工的强烈抵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针对问题一,你认为有效的人力资源计划包括哪些要素?
2.外部招聘的媒介包括哪些?
3.针对问题四,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4.根据问题五,简述机构实施员工绩效考核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
1.有效的人力资源计划包括如下三个关键要素:
(1)预测劳动力的需求。人力资源计划的关键之一是预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与类型。
(2)进行供应量分析。当一个组织缺乏内部提拔的劳动力供给时,经理们必须关注外部的劳动力供给。
(3)平衡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源计划应该保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适当平衡。
2.外部招聘的媒介包括:广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猎头公司;大学与学院;员工推荐;主动的申请与简历。(答出5点即可)
3.如果员工经常达不到效率目标,就需要对其进行培训。为确保培训的及时性,并注重优先顺序,人力资源主管可以通过3种不同类型的分析展开需求分析。
(1)组织分析。就是对环境、战略和组织资源进行检查,以确定培训的重点。
(2)任务分析。就是以对工作任务和义务的研究为基础,确定培训项目内容的过程。
(3)人员分析。主要用于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哪些员工不需要培训。
4.(1)机构应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机构应有适当的意见沟通管道;
(3)考评者与员工对具体绩效的期待应有共识,并对考核有开诚与接纳的态度;
(4)考评者应持有公正合理的态度;
(5)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培育制度。
材料分析题二:
“创办人陷阱”是组织发展的一个大问题。NGO领导人拒绝改变、阻碍创新、把集体性和参与性更强的管理方式拒于门外等的轶闻,俯拾皆是。因为这时的领导人认为组织成长可能威胁到其权力、关系和嫡系,结果是,很多组织的创办人阻碍了“自己生下的婴孩”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在我们研究的九个组织中,有六个都进行了领导层的转化,而且都没有进入混乱情况或因而垮掉。
1.根据材料,你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根据材料,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3.怎样走出创办人陷阱?
参考答案:
1.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智慧和自我认知、自信和自尊、对于成功有奋斗精神和决心、善于与他人交往、正直、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能正确认识成功问题。(可以自由发挥,答出5点即可)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影响力,是一种追随关系。人们往往追随那些他们认为可以满足其需要的人,正是人们愿意追随他,才使他成为领导者。因此,领导者既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也存在于非正式组织中。管理者是组织中有一定的职位并负有责任的人,他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有的管理者可以运用职权迫使人们去从事某一件工作,但不能影响他们去工作,他并不是真正的领导者;有的人并没有正式职权,却能以个人的影响力与魅力去影响他人,他才是一位领导者。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应该选取领导者来从事管理工作,也应该把每个管理者培养成好的领导者。
3.要走出创办人陷阱,首先领导要会平衡决策,即在长期和短期、全局和局部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其次,领导要逐渐分享领导权,使机构实现集体领导;再次,要勇于变革和创
新,使组织保持冲劲、弹性、活力和远见。(学生可以围绕要点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材料分析题三:
告别“一刀切”薪酬模式激发社工创新精神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第二届青少年事务社工实务论坛”上获悉,上海社工的薪酬制度有望告别“一刀切”的模式,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岗论薪、因人而异等更人性化的方式,以此鼓励社工多发挥创新精神,为自己的“创收”多出点子。
“一刀切”打击社工积极性
据悉,上海目前社工的薪酬标准主要是以学历为主,专科毕业的社工月薪为1500元,本科毕业生可拿到2000元;晋升到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则分别在这个基础上多加100元和200元。“没有奖励措施,干多干少一个样,即使搞了个特色项目,也不会跟你的工资挂钩。”普陀区的社工庄捷抱怨道。薪酬评定的单一化,特别是仅凭学历论资排辈,严重影响了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建设。比如,同是专科生,一个是刚毕业的学生,另一个则是拥有十年工龄的社工“前辈”,但在这种制度下,他们领取的工资却是一模一样的。这样,大家创新的积极性自然会受到打击。
新模式可能结合社工工龄与业绩
“上海的大部分社工工作都非常尽责,工作也非常辛苦,像负责社区青少年工作的社工,为了工作对象没日没夜的工作也是经常的事,也涌现出了不少先进的案例和创新的工作方式,如果能在薪酬上更合理,也是一件保护社工权益的事,将激发更多社工的创新热情。”上海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处长黄志华说。黄志华认为,这种单一的薪酬制度将会改变,以岗论薪、因人而异的新薪酬模式今后将被采用。新的模式可以考虑结合社工的工龄和工作成绩,使之更人性化,更具合理性。此外,黄志华还鼓励社工在岗位上多搞创新,利用自己的本领,开创出一些市场化运作的事务所等,这样既服务了社会,又为自己的薪金“添砖加瓦”。
1.社会工作机构中的激励方法有哪些?
2.根据材料,对员工的奖赏应兼顾哪三个方面?
3.根据材料简述激励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1.激励方法有:
(1)认识员工的个体差异;
(2)运用目标;
(3)行政支持;
(4)明确职责和权力;
(5)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6)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并开发其潜能
(答出5点即可)
2.对员工的奖赏应兼顾以下三个方面:
(1)必须要有个别化的奖赏,这是因为员工各自有其不用的需求,主管要能依个别的需求奖赏,以使奖赏更具强化作用。这些奖赏可能包括薪酬、晋升、自主或参与决策的机会。
(2)对于完成特定目标者,必须要能公开透明地论功行赏,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激励效果。
(3)必须要能让员工觉得其付出与获得是公正的,一个人的公正对另一个人可能是不公正的,所以一个理想的奖赏制度,应能依个人投入的程度而作调整。
3.激励的重要性:管理是经由他人完成工作,管理者要想在管理工作中取得好成绩,以便与同事和通过下属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必须理解激励的概念以及人的需求。他必须抛弃那种认为激励每一个人的诱因都是一样的想法,而是要认识到不同的员工可能有不同的需
行政评估的社会评价条件 篇3
关键词:行政评估;社会评价;条件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1)10-0001-04
收稿日期:2011-05-25
作者简介:杨正联(1971—),男,安徽蚌埠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行政理论、政治社会学。
所谓行政评估,就是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对于从事实际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组织来说,这种评价主要来自三个方向,即上级行政部门或立法机关的政绩考核、本组织内部的工作总结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评价。从行政组织在既定制度规范与社会主体外在行为之间的中介地位角度看,上级组织的政绩考核强调的是既定法律制度、行政决策的落实效应;本组织内部工作总结强调的是组织本身的运行效率;而社会大众的评价则反映社会公益的回应。前两个方面属于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活动,建立在行政权力、公共权力的内部结构基础之上,而最后一个方面则属于行政组织与行政管理对象之间的直接互动,建立在社会大众的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发展趋向就是强调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比如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行政组织行为指向社会大众的服务性趋向。因此,对于行政管理活动三个方面的评价,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最后一个方面,即来自于社会大众的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代表了社会大众对行政管理活动的认知和评定情况,属于社会大众与行政组织之间的行为互动,体现了一种行政权力关系状况,确切地说,是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互动关系状况。对于公共权力内部或公共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都有着既定宪法、法律制度或组织内部原则的正式规定,往往能够建立在稳定的组织运行程序基础上。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制度或规范的制定和组织设置的方式对这种互动关系状况做出较为明确的规范,比如人大审议监督制度、(来自于各级党委系列的)纪律检查制度、行政检察制度、行政审计制度、上级工作检查制度、下级工作汇报制度以及组织内部的总结(年终或特定的政策活动)制度等等。但是,对于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各种非制度的原因,比如相关社会主体的多样性(指向不同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活动涉及到不同的社会主体范围)、组织化程度(特定公共管理活动涉及的社会主体很难建立起与行政组织相对应的具有统一行动能力的组织实体)等,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建立类似的常规性程序关系。在现实中,对于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社会评价,往往取决于更具宏观意义的政治制度规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背景条件。
一、社会评价的制度条件
所谓社会评价的制度条件,是指在现有的宪法、法律制度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性规定(如执政党的政策规定)中,社会大众参与公共事务尤其是以监督、评价行政组织及其行政管理活动方式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内容。
从正式和公开的意义上说,宪法、法律制度都指向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对包括公共组织和执政党在内的所有的社会行为主体具有普遍性的行为制约效力,而执政党的政策规定也有能力通过正式的立法途径转化成为宪法和法律制度形式。因此,这些制度文本中关于社会评价权利的基本规定乃是社会评价活动得以展开的合法性制度基础。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制度中关于人们各项政治权利的规定,反映了公共权力或国家权力与社会大众的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状况,乃是社会大众进行评价活动的基本保障和行为依据。因此,关于社会评价的宪法制度规定乃是社会评价的核心制度。具体法律制度的意义在于体现宪法制度的精神,或者说进一步推动宪法规范的落实,绝大多数的宪法内容都要通过相关的实体法律完成其具体化过程。
从总体上看,这些制度规范关于社会评价内容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关于公共权力的公益取向规定。在公共权力的性质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都已明确,管理国家的公共权力代表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公益,并为公益的现实构成提出了相关的评价标准或具体指标。我国《宪法》规定:公共权力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时,为保障人民不断增长的各种利益需求,公共权力机关将长期致力于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我国,相关的法律主要是指一些宪法类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国共产党党章》中也明确规定,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目标的国家发展政策规划。
其二是关于个人基本政治权利的规定,主要是指民主政治权利方面的规定。在公共权力的产生方式上,在现代国家的意义上,“民主的方式”乃是公共权力产生的基本模式。民主即是人民以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活动,影响公共权力组织的成员构成和运行取向。通常,宪法中的“民主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成员(一般指处在公共权力高层或决策地位的政府组织成员)在人民中以选举方式产生的制度。在西方,主要是指对政府首脑(可能是中央政府,如总统、总理;也可能是地方政府首脑,如州长)的普遍选举制度。在我国,人民主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活动参与政府组织成员的产生过程,人民行使权利的方式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除宪法外,各国大都辅之以相应的选举法律,以规定各方面具体的选举事务,我国主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另一个是人民经由某种途径直接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活动施加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途径都表现为直接指向公共权力的个人自由权利的行使。在民主政治中,自由权利乃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上面所说的民主选举就应当指自由选举。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没有自由的民主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民主,因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民主就意味着一种个体的自由表达和自由选择。在我国,保障人民向公共组织行使监督、参与权利的法律主要有《行政诉讼法》。
二、社会评价的文化条件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特征,是无数的历史事件以历史变迁进程的形式在社会中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这里说的社会评价的文化条件,反映的是进行社会评价的社会大众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包括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状况的历史传统、社会大众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等。
首先是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状况的历史传统。我国有着几千年皇权历史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就体现在皇权与民权或君与民之间的关系上,通过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规范,在个人、家与以皇帝为代表的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等级服从关系,社会对于个体的要求先是尽忠于国家,无条件地服从代表国家的皇权,而后是尽孝于父母,最后才是个人利益的满足,个人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淹没在家庭尤其是皇权的需要范围内,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在总体上呈现为一种以皇权为中心的“家天下”的国家治理形势。国家以科举制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招用政府官员,但无论从招考的内容还是从最后官员的任职上来看,都是以皇权为基本的或者唯一的服务对象。比如考试的内容都集中在如何论证以“三纲”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以及如何维护皇权统治体制。其中,代表科举考试最高等级的殿试就是由皇帝主持的。虽然也有谏官制度,在官员中设置谏官一职,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关于治国政策方面的批评意见,但这也主要是针对官僚组织内部而且是接近皇帝的官僚等级上层,普通老百姓连衙门的门槛都难进,更不用说公开地监督、评价官员们的行为了。
我国历史上的皇朝更替大都是以农民起义这一革命形式完成的。但是革命者对于自身利益的强烈关注往往导致这样的革命后果,那就是即使革命取得了胜利,也只是革命者本身享受革命的成果,远没有把利益获取的范围扩大到革命时的阶级群体,更没有制度上的革命,其最终结果就是以反复的革命者变成被革命对象为标志的王朝更替,而导致革命发生的国家权力机制却一直没有改变。
所以,如果把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当作一个特定的关于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关系的文化传统的话,那么,这一文化传统几乎没有任何的以维护相对于公共权力的个人权利为标志的现代政治意义,它只能算是对个人利益的一种本能的极端的反应形式,因为它不具有基本的制度反思色彩。农民起义所针对的只是具体的利益关系状况,而不是形成这种利益关系状况背后的国家权力体制。
其次是社会大众的组织化水平。对于处于社会生活状态的人们来说,联合有着一致利益的其他人,建立一个具有统一行动能力的组织,乃是寻求自身利益满足的有效手段,也是追求利益目标的能力标志。但是,光有一致的利益并不意味着组织的水到渠成,正式组织的建立还需要组织领导人物的协调指挥,确立稳定合理的组织运行原则,确定统一的集体行动目标以及培育具有内部心理整合功能的组织意识等一系列组织化活动环节,只有在形成了稳定的组织成员构成、组织领导核心、组织目标、组织运行原则以及组织意识这几个组织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才能称得上具有较高的组织化水平。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组织化水平,它与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区别在于组织原则和组织意识这两个方面的组织化内容,比如它有着基督教思想的组织意识要求,还有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一系列组织原则规定。但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组织决策失误、组织意识蜕化以及组织原则失效等,它们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现代意义上的政党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大众组织化水平的最高峰,在我国现代史上,两个最重要的政党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前者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者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属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活动的重要内容。武装革命时期,共产党凭借着其强大有效的动员和组织活动,顺利地完成了夺取政权的革命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掌握了公共权力的党组织仍然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组织群众活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制度内的政治动员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虽然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结社的自由,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具有非政府性质或准政府性质的民间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基本上都处于政府的直接领导或指导之下,宗教组织也不例外。因此,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其组织化过程有着较为明显的外生特征,其组织化活动也往往被限制在严格的制度或公共组织运行的系统内,是在公共权力安排下的组织化活动,各种民间组织都具有准政府甚至政府性质,比如工会、各个行业协会等。
最后是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主要是指识字率、受教育水平等。显然,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行为,进而评价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扫除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为社会评价活动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基本的个人素质条件。
三、社会评价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条件
这里所说的科学技术,不仅是指自然科学技术,也指多媒体、电子网络等科学技术,它们为行政管理信息的传播,为人与人的交流和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当然,也为社会评价活动提供了最为基本的物质平台。更重要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还给社会大众带来了知识、观念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转变。
14-16世纪,以“人权”、“自由”、“平等”等理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说它是“启蒙”,是因为这些理论和观念对于社会大众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使得“人权”、“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等公共政治价值观念成为具有普遍社会认同意义的价值公理。
我国传统的皇权文化基本上压制了社会评价活动发生的可能。在我国,具有现代性质的政治文化主要来自于西方的文化输入尤其是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引入。
鸦片战争后,由清政府主导下的西方文化的引入主要定位在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领域如武器、造船等等,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政治文化的引入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高潮,分别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这两个大的方面。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理论,当然,如同其它先进的物质设备一样,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苏联的“援助”。
“十年文革”的教训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危机——“苏东剧变”,都显示出摆脱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式,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同时,在开放式的政策观念引导下,大批的西方科学理论被介绍进来,在翻译和阐释的学术氛围中,学术界掀起了又一个“西学东渐”的高潮。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理论引进、理论研究以及理论推广活动中,发端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一系列现代政治价值观念如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等日益深入人心,在社会大众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政治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氛围。此外,在国际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民主化的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推动下,民主、法治、公平、公益等现代公共治理理念也已经为国家领导者所认可,并进入正式宪法和法律制度的规范内容之中。
而我们这里所进行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是来自于西方理论的引入。现在讨论的社会评价问题就是基于行政管理理论从行政学研究到公共行政再到当前新公共管理研究的理论发展。正是新公共管理研究中关于政府服务取向、社会大众参与取向以及公共治理等理论观点的兴起,引发了社会评价研究的展开。当然,鉴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其中,关于社会评价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即政府的服务性、社会大众参与、公共治理等等)在社会中形成广泛的政治文化或公共文化氛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期,因而需要公共组织成员、研究者以及广大知识分子做好宣传、普及和动员工作。
总之,目前社会评价的展开有着较为充分的政治制度条件,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主要是指相关的政治价值观念如民主、平等、公正等等)浪潮的推动下,强调社会服务功能,关注社会公众需求和反应的行政管理机制也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虽然这一趋势只表现为一种制度上的规定。从行政管理活动有着制度落实的基本行为取向这一点看,宪法在法律制度上的规定为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制度合法性前提。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来自于传统基础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还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都无法为社会评价体制的建立提供足够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和合理性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在相对于制度落实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另一个方向即制度创新取向上,仍然缺乏足够的社会压力和理论动力。但是,这种不利形势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关于社会评价活动及其体制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倡导,反而对其提出了更为强烈和紧迫的理论需求。
【参考文献】
[1]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杨正联.公共行政语境中的话语与言说[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高静)
The Social Estimate Qual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 Evaluation
Yang Zhenglian
Abstract:Depend on the condition of system,social culture and technology,we could do a effective social estimate to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nd their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o,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three,would promote the administration evalu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estimate,and 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whole administrative function system.
社会工作行政 篇4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高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和过去相比现在的高校迫切需要一只高效的行政管理团队, 但是大多数高校对行政队伍建设相对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因此我们要重视起行政队伍的建设, 发现问题, 找到方向, 加强建设一支对高效的行政队伍, 更好的为不断发展的高校教育事业服务。
一、加强高校行政队伍建设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阶段。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 对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改革, 管理效能的提高, 已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 我国高校正在经历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低效的行政管理队伍将会是高校改革前进过程中阻碍。因此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能, 转变管理的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成为高校改革的迫切任务之一。
二、高校行政队伍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观念具有“官本位”倾向
目前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仍然存在“官本位”观念, 缺乏服务意识。行政管理人员追求权力至上。不谋求工作中的创新与改进, 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这些官本位的观念阻碍了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所以观念问题是第一大问题。这种“官本位”思想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
2、行政管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科学
我国多数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因为专业背景的不同、学历资历不同, 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水平较低。当前, 一些高校领导认识到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能关键在于人的问题, 于是纷纷引进管理人才。然而高校在引进人才时, 却普遍缺乏全面的科学的引进观。
3、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动力性较低
这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考核目标单一而模糊;考核标准过低;考核弹性较大;考核较片面;效能考核不明确。
4、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中沟通的畅通性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沟通和协调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意识较差体现在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 也存在于同一个部门的上下级之间。第二是沟通与协调的随意性较强。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每天为师生群体、教学科研一线服务, 工作量较大, 内容复杂, 在各部门或上下级及乃至于外部的信息沟通中, 容易出现沟通信息的不确定性, 不能抓住和处理好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三、如何加强高校行政队伍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
1、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观正经历着由工具价值观向主体价值观的更新和变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 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 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辨证统一原则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和本质是高度重视人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2、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1) 拓宽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择面
高校应该拓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择面, 我们应该把选拔行政管理人员的目光放到社会, 到社会上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把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引进到高校管理队伍中来。通过面向社会竞争竞聘招募上来的人员, 可以改变行政管理人员的近亲繁殖, 人才引进停滞不前的现象。
(2) 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
各级高校主管机关在切实关心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利益, 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结构, 提高懂经济、懂法、懂管理人员的比重。同时, 改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更为重要的是, 高校中还应当结合自身优势,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出发, 组织和落实行政人员的在职培训。
(3) 积极推行管理人员的流动制
高校应该大力推行行政管理人员轮岗制度, 这不仅能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有利于开拓新的工作方法, 避免了工作中的墨守陈规。更为重要的是, 实行管理人员的轮岗制度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长期把守职权而滋生的行政腐败。
(4) 通过绩效考核, 提高服务效能
由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沟通服务意识较差, 官本位意识较强, 激励措施不力等, 都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能的提高, 所以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的分析, 需明确岗位职责, 制定严格公平的考核机制, 杜绝形式主义、平均主义, 利用反馈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 危机意识。绩效考核为服务意识的强化, 为行政管理的效能的提高, 提供积极保障。
3、应用科学管理, 提高服务效率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 信息化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 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校的各项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使管理活动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整合,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进而提高了组织运行的绩效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燕文权、李继红:《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改革思路初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9) 382。
[2]王丽华:《团队学习行为的理论分析》, 《经济论坛》, 2006. (19) 。
[3]霍克特、马丁、陈帆译:《团队引导技巧-团队建设学习方案》,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
[4]李雪丽:《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探讨》, 《知识经济》, 2007 (10) 。
社会工作行政论文 篇5
学 院: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班 级:社工13-1 姓 名:柳权芳 学 号:201340103119 课程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行政视角下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行政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1
日 社会工作行政视角下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社工13—1 柳权芳 学号20134010319)摘要:马克思认为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工业革命以后被生产方式和传统文化束缚的妇女逐渐自主自立,独立意识被唤醒。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使男女平等的观念被普遍认同,妇女问题实际上就是性别的不平等,世界各方的努力使妇女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基本权益得以重视,但是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严重。妇女基本权益的保护之路长期而艰巨的,离不开社会政策的支撑作用。而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即为社会工作行政。从社会工作行政视角出发,发现我国妇女基本权益保护社会政策存在服务性社会福利提供较少、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欠缺、专业社工不足等问题。因此,构建和完善妇女保护系统离不开社会行政在以上三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妇女基本权益 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行政 非营利组织 社会工作
前言:相对于男人而言,妇女是需要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当今社会,男女平等观念日益引起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妇女的生存和发展仍然遭到各种阻碍,对妇女的歧视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在家庭、就业、教育、政治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男女不平等现象。通过公共行动来消除限制妇女发展的因素十分有必要。以往的社会政策偏重“制定”,忽略“执行”,从而导致社会政策执行不力,即社会政策的“执行不足”,社会工作行政关注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确实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妇女的基本权益。
社会行政依照行政程序,实施社会政策,向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服务。社会政策制定之前会受到社会行政的影响,在社会政策制定进程中应当全面考虑社会行政的构成要素。笔者结合社会工作行政构成要素,审视妇女保护政策。
一、我国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以国家立法为形式,以行政为实施手段,它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福利的行动总和规则总称。社会行政是执行社会政策、为有效实现社会政策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协调和推展社会服务的活动。
我国1981年签署联合国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该公约确立规则,全面保障妇女在政治、工作、教育、医疗服务、家庭关系等各方面的权利;1999年 在北京成功举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对促进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许多妇女权益保护的条款和政策。
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规定“禁止家庭暴力”。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妇女在政、经、文、社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与男子平等。男女同工同酬,国家重视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受教育权平等、家庭暴力保护、孕产假、财产保护、生命健康权等做出了一系列的详细解释,在政治制度上对妇女享有的基本权益做出了规定。
二、社会行政视角下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
王思斌在《社会行政》(第二版,18页)一书中指出,社会行政在宏观上就是实施社会政策的过程,它由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资源、社会服务机构、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服务人员五大要素构成。社会行政的基础是社会政策,社会行政各个要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政策的执行。在妇女基本权益保护社会政策的落实过程中,社会行政的各个要素必须配套发力,任何一方的“无力感”或者“妄力感”都会影响系统性能的发挥,从而不能真正达到保护妇女的预期目标。
(一)社会福利资源
社会福利资源指的是向特定人群提供的,用以改变他们困难处境,增进他们福利的物质性和服务性资源,它是社会行政的重要组成。提供给妇女,帮助她们实现基本权益保护的资源,解决了弱势妇女权益保护的工具性需求,回答了用什么去进行社会福利保护问题。物质性资源以实体形式存在,包括实体资源或资金,如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社会财富的转移能够增加困难人群的福利;而非资金的服务性资源指的是解除服务对象困境的服务活动,如法律援助,家政服务、个案咨询等,其可以通过财政手段或者社会志愿形式得以实现。
为妇女提供社会福利资源要树立“妇女视角”,立足妇女的真实需求,不能脱离其性别实质和其资源的实际拥有状况,立足实际考虑资源供给的种类、数量等。总之,在社会行政视角下,对妇女的资源提供要遵循差异性原则、均衡原则(物质和服务性资源相结合)。1.特异性原则
向弱势妇女提供资源要有针对性,从妇女的问题和需求出发,站在妇女的角度上考察她们真正需要什么、她们的困境主要是什么,以便准确、恰当地提供资源和服务,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是和她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具有差异性,我们不能用主观想法蒙蔽实际情况。不同类型的妇女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类型妇女的不同个体,她们的困境也不尽相同,因而各自的需求就有差异,所需的福利资源也就不同。把握不同妇女需求的共性与个性是做好妇女基本权益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排解妇女的困难,促进妇女的发展。贫困妇女需要的不仅仅是暂时的经济支援,还需要一份合适稳定的长期工作来保证收入,被家暴摧残的妇女需要长期的心理辅导,更需要介入其家庭,改善她们的家庭氛围,抑制家暴的根源;流浪妇女需要生活照顾,也需要解决其社会融入问题„„
在向妇女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与需求脱节、错位的现象大量存在,有时我们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并不是她们所真正需要的,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妇女问题回返。以救助站为例,救助站的临时救助一般为期十天,尽管救助基于自愿和无偿,但是被救助妇女的比例并不高。流浪妇女返回现象经常出现,这说明救助站并没有真正了解流浪妇女的真实需求、没有真正解决其问题。救助站从自我主观想法出发,单方面定位流浪妇女的需求,做了一厢情愿的事情,也许她们所要的不是简单地送她们回家,而是她们惧怕回家,比如丈夫有家庭暴力倾向等。
2.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并重原则
需求不同,资源就不同,但是无论怎样,都应兼顾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资源之间的平衡。服务妇女,重物质、轻服务的现象在一定层面比较严重,折射出生存性社会政策的弊端。我国福利机构侧重为弱势妇女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但是所提供的物质性社会福利资源保障水平比较低,补贴数额小,还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问题。
相比之下,提供的服务性福利资源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教育、就业等方面,涉及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服务性资源少之又少,供应远远少于需求,当代妇女精神世界的病态现象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及时疏导,帮助其回归良好的心理状态,势必会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发展,比如妇女产后抑郁、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之后的心理创伤,都应及时进行相关干预,纾解不良情绪。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人需求 的满足是从低层次开始,逐步向高层次发展的,低层次的需求以物质性需要为主,而高层次的需求则倾向于精神方面。身体的康复和治疗、就业和收入的增加等容易做到,而实现男女教育公平,提高妇女文化水平、促进妇女家庭和谐,减少甚至消除家庭暴力、提高妇女的政治参与度等就较难实现。
(二)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服务机构是福利输送的主体。社会服务机构是指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分为政府机构和民办机构。
妇女群体规模大,服务活动复杂,需要有组织地提供服务,需要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服务机构之间、各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协调。在社会工作行政中,政府部门负责制定、解释政策、链接资源、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和标准等;而提供具体、直接的服务则是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
1.宏观妇女保护机构
在我国,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司、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对妇女进行保护。妇联是妇女群众的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社会性,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上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协调,其协调角色大于政策实施主体角色。
2.发展专业机构,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服务机构也称社会工作机构,由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其直接接触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满足需求。在我国妇女保护工作中,政府组织发挥作用大,如全国妇联、民政部等,但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社会政策行动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集合社会力量,组织利用民间闲散资源,构成多元化行动模式。同样地,在妇女维权历程中,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发动群众,调动社会力量,鼓励非营利组织在妇女权利保护领域积极作为,因此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亟需大力发展。
政府购买服务是NPO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政府购买服务能使民间资源得以迸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政府则充当监督者即可,这样也能使政府集中力量做它该做的事,这种分工和合作,使资源充分优化、分配,实现效益最大化。“小政府、大社会”通过市场化机制灵活 调节服务,调剂余缺,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妇女保护的社会需求,克服政府宏观调控的不足,弥补政府职能。
3.以社区为中心开展妇女保护工作
机构照顾在照顾孤寡妇女、残障妇女等服务对象上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成本过大、照顾方法和技巧陈旧、观念理念落后、工作者素质趋下,服务对象社会接触少,对服务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而社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强调社区在实践中的举足轻重作用,妇女保护工作应立足社区,以其为中进行辐射扩展。社区所紧密联系的家庭、各类组织不仅为妇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地理空间的便利,还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文化氛围。社区妇女工作,能对机构照顾进行查漏补缺,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妇女保护工作要建立社区相关机构,以社区为基点,形成“情报网”,全面及时了解妇女情况,搜集问题,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服务,维护妇女利益。社区是行政系统的神经末梢,社会工作行政活动较为频繁和直接,在此也能更好地开展妇女工作。
(三)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
社会服务机构有社会工作行政人员和专业社会服务人员两类人才。社会服务机构的人才对妇女基本权益保护政策的观测落实而言至关重要,只有专业人才为妇女工作提供法律援助、政策指导、链接资源等,才能使其稳健推进。1.专业社会工作行政人才欠缺
在我国,执行社会政策人员和机构行政人员都很欠缺。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机构工作人员而言,是一门必修课,然而相当一部门人却需要“补课”,他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知识储备不够,对社会工作行业缺乏透彻了解,导致其在执行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失误、错位,从而不能协调各方,不能较完美地实现目标。我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起步晚,群众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阻碍了社会工作人才的批量培养。而要有足够专业的社会工作行政人员,才能全面把握妇女问题,开展妇女工作。
2.社会服务人员专业性不足
将社会福利资源直接输送给服务对象,直接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人员就是社会服 务人员,其居于社会行政的末端环节和关键环节,其是服务质量的直接把关者,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服务的质量及服务的延续性。
妇女工作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大。而如今我国社会工作研究比较少,知网和百度上的社会工作论文简直凤毛麟角,近年来社工行业发展虽然进步快,但是发展水平低,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很多的社会工作者由其他专业人才代替,稍微好一点的也是高校的一些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老师,他们往往重理论,而缺乏实务操作能力。至于专门从事妇女工作的社会服务人员则更少,其专业性不能得到保证。不同类型的妇女,其需求是有差异的,她们不仅需要物质性资源补充,更需要服务性资源的滋养,这离不开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技巧去帮助她们恢复功能,克服困难,追求美好生活,最终实现自我。社会工作者队伍单薄,社工人才储量少且专业化、职业程度低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国情”,这在短期内基本难以改善,因此我国妇女社会工作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妇女基本权益保护政策的完善
(一)运用妇女视角,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
为妇女提供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要从实际出发,先做好妇女需求评估,了解其问题,审视资源的盈亏状况,做到供需平衡匹配,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在充分提供物质资源的前提下,重视服务性、精神性资源的供给。引导妇女基本权益保护政策实现由 “生存性政策”到“发展型政策”的转变。促进妇女进一步解放,实现“助人自助”。社会福利资源的输送要把政府资金性、物质性的直接救助和政府购买NPO,充分进行市场调节这两者结合起来。
(二)鼓励发展妇女保护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政策上鼓励民间、高校大力成立非营利组织,尽力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妇女基本权益的进一步保护。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健康成长,存在着着资金、专业瓶颈等问题。政府需要完善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系统,放手发动社会力量,减轻政府负担,让政府能专注该做的事,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同时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推动NPO良性竞争,顺利发展。在西方,政府购买NPO服务已成常态,这能为社会机构的发展解除资金瓶颈问题,值得我国学习。社会工作发展还存在专业障碍,08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以来,先后产生了几万助理社会工作师和近万社会工作师,人才规模逐渐扩大,但总量不足、专业不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要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决然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引进妇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社会工作人才,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技巧去助人,去解决妇女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保证妇女基本权益保护社会政策的顺利落实,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社会机构从业者的工资水平偏低、晋升机会少、发展前途模糊,所以,留住社会工作人才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而日益突出的妇女问题又不可避免需要大量妇女社会工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妇女保护,留住优秀人才是特别关键的一环。政府和社会应当建立联动机制,降低社会工作行政部门门槛、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工资水平,改善福利待遇,给予社会工作者更多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要提升现有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和学习热情,留住已有人才;另一方面,要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事社会工作,打消其从事其他工作的想法。以此来壮大妇女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维护妇女基本权益上的积极作用。
结言:
妇女基本权益的保护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购买服务和政策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各方的配合。妇女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相关的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社会行政显得尤为重要,限于作者能力,本文仅从社会行政的要件出发,陈述了作者关于妇女保护工作在以上几个因素上的一些观点,反观妇女保护现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自由和民主观念的普及,我国妇女保护工作会实现更大的辉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行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熟人社会”中的行政伦理建设 篇6
关键词:熟人社会;行政伦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1)03-0056-04
收稿日期:2010-11-30
作者简介:宋文新(1969—),女,辽宁盖州人,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伦理。
一、中国“熟人社会”的组成
中国尚未走出以“五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1](p57)中国社会是熟人本位的社会,不仅传统中国是“熟人社会”,而且现代中国社会亦是如此。也就是说,“熟人社会”的特征贯穿于传统中国与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家族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其与外界的其他联系,由此形成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关系,社会稳定主要靠这“五缘”网络来维持,“五缘”成为“熟人社会”的基础。所谓“亲缘”是指包括血亲和姻亲在内的宗族宗亲关系,有父族、母族和妻族,其组织是家庭、宗祠、宗亲会等。“地缘”是邻里乡党关系,以籍贯认同的小同乡和大同乡,其常见的组织形式便是各种同乡会馆。“神缘”是以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供奉之神为标志进行结合的人群,其组织形式是神社、教会等。“业缘”是以同业和同学而结合的人群,如各种商会、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物缘”是以物为媒介而进行联系并集合起来的人群,如以某种名优特产组成的行会、研究会等。
以“五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体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点,结成了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守望相助、互通音讯的 “熟人同盟”,将“人情”的情感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谓“熟人好办事”、“多个朋友多条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正是“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熟人社会”的同盟由此衍生了同学、亲戚、朋友、战友、校友等多重关系网。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熟人社会”产生于传统的农业社会,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除法律和契约之外解决大部分社会问题的重要社会关系。虽然中国社会早已走出了自然经济时代,自然经济模式下的“熟人社会”也随之解体,但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性与非现代性因素的并存以及未完全发育的市场经济,使得“熟人社会”至今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且一直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并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熟人社会”对行政伦理的冲击
我国“熟人社会”的持续存在,对现代社会,特别是对公务员的行政伦理要求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易造成公权私用,使公务活动中的公正合理性丧失
“熟人社会”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或者是经济利益,或者是政治利益。从严格和规范的意义上来讲,公务员的公务活动是受法律和行政道德约束的,但是,在人情滥觞的“熟人社会”中,公务员自然会重视人脉关系,会非常精心地经营与同事的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等,“请客绝非一顿饭”正是对人脉关系经营的现实写照。因此,在“熟人社会”的“潜规则”面前,政策、法规、政令走样或者被打折扣也就不足为奇了。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把这种现象称为“软政权化”现象,他进而剖析了“软政权化”现象的两种表现:第一,缺少立法与具体法律的遵守实施,对法律的解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松弛性;第二,社会权力掌握者常利用各自掌握的资源,在违反和抵制法治的基础上,利己性地交换。由此可见,公权私用现象的存在,不仅使政策法规的严肃性遭到破坏,普通百姓的权益不能得到正当的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天平发生严重的倾斜,而且会导致公务活动中公正合理性的丧失。
同时,公权的行使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行政伦理要求公务员恰当地使用自由裁量权。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行政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志,自行判断并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权力。自由裁量权是一种不受强制羁束的决定权力,或虽有羁束限制,但将实施的時间、方法和程度的裁量让渡于决定者的权力。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实践中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其形式主要有:对事实要件认定的自由裁量权,判定情节轻重、选择处罚种类和幅度的自由裁量权,选择行为时限的自由裁量权等。确立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包括五个基本伦理原则:公众取向原则,理性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尊重程序原则,手段自制原则。在“熟人社会”中,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依据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感情的深浅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上述原则很可能遭到漠视甚至践踏,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制度、法规面前可能受到不一样的待遇。“因人而异,分别对待”往往导致制度形同虚设。可以想象,这种依据的潜在作用会使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变得何等“自由”?而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失当会导致公务活动中的公正合理性进一步丧失。
(二)使国家权威的合法性受到冲击
无论是在政治学还是在宪法学中,合法性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合法性往往与国家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的意思是说,同一种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被承认是正确的合理的要求对自身要有很好的论证。合法的制度应该得到承认。合法性就是承认一个政治制度的尊严。”[2](p128)“这个定义所强调的是,合法性是一种有争议的公认的要求。统治制度的稳定性,甚至取决于对这种要求的(起码的)事实上的承认。”[3](p262)合法性之所以是一种有争议的公认的要求,是因为不同的主体对合法性具有不同的内容、标准及价值意义:合法性对于国家权力及其执掌者来说,是要求社会能普遍承认和接受其统治、管理,使其权力具有“尊严”和效率;合法性对于被统治、被管理者而言,是要求权力制度体系能具有可选择性,具有可接受性,具有某种最低程度的公平合理性。可见,争议的存在决定了合法性的基础是同意,只有达成不同主体对国家权威合法性的一致,才能有民众心理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而在“熟人社会”中,公众往往不是依法办事而是会费劲心机地去进行感情投资,努力使“人际关系”这个社会资本增值。显而易见,人际关系网的营造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感情投资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普通民众,而是神通广大的能人;其次,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人只是社会地位不高的老百姓,他们有结交“能人”的想法而不具备实力,所以,在人脉投资方面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进入“熟人关系”同盟中的人一路绿灯前行,对于公务员的行政无效率、行政不作为、行政伦理缺失也只能是无可奈何。长此以往,民众的心理很容易失衡甚至产生积怨,直接威胁着国家政权的稳定。
可见,在有熟人好办事的社会中,行政伦理的缺失如果得不到控制,任其发展蔓延,会导致公众对政治权力的认同感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政权的合法性,进而使国家的公信力丧失,政权的稳定受到威胁。
(三)容易引发庇护式腐败
所谓庇护式腐败是指“熟人社会”中的利益交换关系被运用于政治生活领域中产生的腐败。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努力营造各种人情关系是为了在利益面前寻求庇护,特别是在法制不够完善、制度不够规范的情况下,通过人情关系达到经正常的渠道不能达到的目的。庇护式腐败的典型表现是将公共权力用于私人或特殊团体利益,借助公共资源来构建庇护关系的实践,如在项目招标过程中,违背原则为熟人立项;在就业、升学等环节为熟人开“绿灯”等。
“熟人社会”之所以易引发庇护式腐败,缘于以下三点:
首先,当今的熟人中国,行政伦理发育不健全。所谓行政伦理即伦理在行政关系、行政活动中的体现,是指政府机关行政人员在履行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应然关系,以及调节这种应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讨论行政伦理问题不能从原则出发,而应从现实出发。真正的行政伦理问题不是那些正确的好听的口号,而是如何处理现实行政伦理关系中必然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如何走出行政主体的行为选择所面临的伦理取向的两难境地。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处于行政系统中的人,是首先满足向直接上级负责、让上级满意和高兴的伦理要求,还是首先满足向下负责,让群众满意和高兴的伦理要求。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构成了行政伦理问题的实质。中国官僚政治的首要原则是对上负责。即使要求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终究还是以对上负责为主;对下负责,也主要不是对老百姓负责,而首先是对下级负责,当然地含有照顾和保护的意味。道理很简单,上级决定下级的升降,下级决定上级的意图能否实现,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比他们与一般老百姓之间的利害关系要密切得多、直接得多。这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作为利益共同体,官官相护甚至庇护式腐败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倾向。
其次,熟人政治中两张关系网的存在更易滋生庇护式腐败。在“熟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官员都处在两张关系网中,这两张关系网一张是显性的,一张是隐性的。显性的关系网即体制性的组织网络,隐性的关系网即超越正常组织关系的个人关系网络。人们通常所说的关系网多指后者。事实上,两种关系网都会导致庇护式腐败。前一种关系网使官官相护貌似“合法”,比如出于维护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形象,维护当权者的权威,对于内部产生的问题总是先捂盖子,捂不住了就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后一种关系网则更易导致“非法的”官官相护,这是由于官与官之间存在非正常的利益关系,比如行贿受贿、互相请托,庇护的方式通常违背正常的程序,只能暗箱操作。由于这两种关系网的结成,使得官官相护成为普遍的现象;关系网特别是隐性的关系网越广泛、越紧密,庇护式腐败就越严重、越难以破除。
第三,“熟人社会”的宗法特性使得官员难以“出污泥而不染”。清官海瑞曾被人描绘成“古怪的模范官僚”,其原因在于,“熟人社会”的宗法性使得亲亲、尊尊畅行,人情大于国法更是不足为奇。在这样的风气下,人们会想尽办法拉关系、走后门,甚至以此为荣。对于官员本人来说,即使他内心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但仅凭一己之力也难以与主流官场风气抗争,甚至因清廉自守、严格执法而得不近人情、不讲人情、没有人情之名,在官场中就会被孤立,在社会上的亲属圈子以至熟人圈子里也会遭“敬而远之”的待遇。
三、“熟人社会”中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
“熟人社会”的产生和持续存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与社会土壤,因此,“熟人社会”的“寿终正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中国社会目前的情况来看,其“熟人社会”的结束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中国要真正纳入到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去,就必须在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接轨,在行政伦理建设方面更是如此。所以,提升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需要在推进社会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大力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一)加快社会转型,推进中国社会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迈进
行政伦理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熟人社会”的种种遗患与这样的需要显然是相悖的。因此,加强行政伦理建设从根本上说必须推进中国社会转型,即从目前的“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转型。
与“熟人社会”相对应,“生人社会”显然是指大多数人的生存、生活越过村、镇、县、省甚至跨出国界,人们每天更多的是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社会。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曾说: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在收音机、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新闻……如果我们得病住进医院,陌生人切开我们的身体、清洗我们、护理我们、杀死我们或治愈我们。如果我们死了,陌生人将我们埋葬……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那么我们依靠什么来维系“生人社会”呢?
我们要依赖法律、规则、制度以及信用体系等来维系,这些说到底都属于契约。由此可见,“熟人社会”和“生人社会”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熟人社会”的生活依靠关系,“生人社会”的生活依赖契约。在“生人社会”中,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通过法律、规则、制度以及信用体系得到保护,这种保护的基础是一个个契约,而不是亲情、友情等关系。在这种社会中,无论是否相熟,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一整套契约。
有了“生人社会”的现实环境,行政伦理建设将走出长期的困境而进入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强化行政伦理法律及制度建设
我国在行政伦理建设方面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难以产生重视制度建设的传统,所以我国一直没有伦理道德立法这样的制度性约束。没有强制性法律制度的约束,就无法控制行政人员的自利行为不滑向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因此,健全法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使之在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条件下预防失范现象,实现法治与德治并举是十分必要的。行政伦理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行政伦理体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伦理规范被纳入到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中。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通过立法形式实现行政伦理的法律化,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性来维护行政伦理的纯洁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虽然也在行政伦理建设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还应尽快制定和健全《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国家政務活动公开法》、《国家公务员财产申报登记法》等法律,为建设现代法治政府提供法律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熟人社会”与权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使公共权力不能也不敢用于处理私人事务和谋取私利,从而在源头上割断“熟人社会”与公共权力的联系,使“熟人社会”回归于民间,同时也使公共权力真正用于处理公共事务。我国和国外的监督实践证明,要实施有效的监督约束,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加强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从世界各国已有的监察机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看,其特点是享有广泛的授权并有独立性,通常只向最高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负责,接受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而不从属于其他任何政府部门。在美国,众议院内设置有“众议院行为规范委员会”、众议院的常设机构“道德委员会”、政府伦理办公室。除联邦政府外,在美国的许多州和市的议会和府也设有伦理办公室或伦理委员会。他们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即要建设好行政伦理,成立专门的行政伦理管理机构是一个必要环节。在我国的治国实践中,虽然有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机关”,但因其地位等多方因素,导致其发挥的作用有限,建议将其纳入国家机关垂直管理。借鉴其他国家经验,针对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道德监督缺失的问题,可考虑在我国设立行政伦理委员会,加强对行政道德规范的执法监督,对行政人员从政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
(四)公開政务信息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必须通过制度建设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解决信息不对称就需要“透明政务”。治理“熟人社会”应把政务公开作为工作的先导,推动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创建。要“瓦解”现在的“熟人社会”,尽快形成“规则社会”,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阳光政府”、“透明政府”建设步伐。打造“阳光政府”,要切实推进从政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认真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做到信息公开,在行政领域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要实行“阳光作业”、政务公开,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国家机密,都要向群众公开。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信息内容;对各部门政务公开信息内容进行梳理,做好相关衔接;各级政府要尽快研究规划,建立政务信息公开的考核评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举报调查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3](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高静)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the “Acquaintance-social”
Song Wenxin
Abstract:“Acquaintance-social” is a famous scholar,Mr.Fei Xiaotong believ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is a “society of acquaintances.”It features with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people linked by this relationship,constitute a picture of relationships.Objectively speaking,Chinese society has not so far out of the “acquaintance-society.”“Acquaintance-social” of the existence of a social atmosphere and political culture has brought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Ethics made solemn challenge.Therefore,the positive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for promoting China's Administrative Ethics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significance.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acquaintance-social”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analyze its impact on administrative ethics,on this basis;attempt to explore the "acquaintance-society"in the path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社会工作行政 篇7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行政与事业单位仍属于公立性质的企业, 也是我国的统一的财政拨款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的竞争, 统一规范使用了我国的企业纳税人的税务资金。这是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所决定的, 这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各种职能的使用状况, 所以其核算的质量要求更高, 制度要求更完善。因此提升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状况以及效率高低, 使我国事业单位的拖拉散漫现象逐渐减少, 这是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 逐渐减少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弊端, 通过职能的不断转变, 快速的跟上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大步伐。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仍不够准确, 无法达到我国企业的资金管理那样精准, 另外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无法达到企业的严谨, 所以造成当下的情形。
二、我国要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
旧的会计制度核算的方法很简单, 其核算的内容也不是非常的全面, 缺少了些科目, 其中的资产无法予以核算以及计提相应的折旧, 这就导致我国的资产核算不符合真实性的原则, 进而导致我国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内容与项目不合理, 不准确, 以及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和不充分, 同时缺少相应的回答。会计信息的传达不准确, 我国的当下农民的各素质还不是很高, 无法做成角色的转换也是正常的, 这便要求我国的事业单位更加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及时准确的将我国的财务信息解释给我国的农民子弟, 让我国的农民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了解了我国的国情。可以进行一些农民的培训, 以提升技能为目标才可以综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使我国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社会需要对财政加强监督监管职能
我国的基层要对我国的财政部门进行监督以及监管的强度, 来保证我国财政部门对基层负责的原则。加强力度, 大力打击的财政违法行为, 本着不妥协不迁就的原则。对于不认真工作, 没有的职业道德的财务工作者, 应加强力度处理, 不可手软。此外, 我们还应建设很多的监管渠道, 公开可以举报的电话, 对于投诉的情况要认真严肃处理, 情节严重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立刻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与其进行核对与查实, 确定一切属实后, 我们立刻进行处罚, 来控制内部与外部的平衡。
四、我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为一体
在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条件下, 我国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更是融会贯通, 这样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以来保证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立足之地, 可以让其更好的发展。可是, 我国的企业会计相关工作人员, 在一些操作和认识上还是大不相同, 并影响了我国企业财务工作的工作结果, 使我国的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并没有发挥相关的工作职能。使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大市场中可以在竞争中求发展, 是我国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好的结合, 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同时使我国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加最大化, 成本与企业利益达成完美媲美。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改进,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者更加了解我国事业单位的情形, 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建立之中。当然我们的路程也在不断进步中, 需要我们的长期努力。使我国的经济逐渐慢慢的发展, 而财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经验等各种原因存在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 适应了我国的社会职能, 不断努力发展社会的多种要求。不断的更新各种财务管理制度, 使我国财务更规范, 促进我国发展。同时我国的经济也不断顺利开展打下了严格的基础, 我国的财务预算管理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财政发展与决策, 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以及相关的其他保障。我们利用好的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其财务的工作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同时也需要我国的各层领导的大力支持, 需要提高我国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振.预算会计初探[J].经济学, 2012 (9) .
论如何做好行政文秘工作 篇8
关键词:行政文秘,职业素质,业务能力
行政文秘工作看似简单, 甚至有很多人将其理解成办公室打杂人员, 实际上, 行政文秘除了管理单位日常办公用品、公章, 整理档案之外, 更是单位的重要枢纽岗位, 负责上传下达、下情上报, 发挥着连接协调各部门的枢纽职能, 是单位的信息中心、运转中心、服务中心、指挥中心和参谋中心, 而行政管理人员和秘书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参谋、计划等多项职能。因此做好行政文秘工作关系到单位正常高效的运转和领导与基层的和谐沟通, 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做好行政文秘工作, 提升行政文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行政文秘职业素质培养
(一) 加强政治素质培养
行政文秘工作种类繁杂, 内容繁琐, 在发挥综合协调、承上启下职责的过程中必然要求行政文秘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上级的意图, 精确的传达给下级, 而上传下达的文件有很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尤其是工会行政文秘工作, 不同于一般的文秘工作, 有很多涉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没能准确的领会上级文件的政治重要性, 很有可能在工作中犯下严重的错误, 因此, 加强行政文秘的政治素质培养, 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积极学习政治理论, 打下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决定了行政文秘工作的高度和效率。同时, 培养敏锐的政治感知能力更能使文秘工作从全局着眼, 真正发挥行政文秘的参谋作用。
(二) 加强思想品德素质培养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各行各业都要重视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 行政文秘工作更是如此, 行政文秘作为领导的“心腹”, 直接接触单位的重要甚至是机要文件, 其思想品德素质对单位工作的保密、领导真实意图的准确传达以及单位的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乏有些单位的行政管理和文秘工作人员欺上瞒下, 曲解领导意思, 利用职务之便煽风点火, 窃取单位机密文件, 给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 诚信是行政文秘所必备的首要思想品德素质, 公道正派, 不偏不倚才能真正发挥行政文秘的协调作用。行政文秘必须具备严谨高效的素质, 单位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行政文秘严谨高效的工作, 拖沓、懈怠、粗枝大叶的行政文秘工作对单位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除此之外, 行政文秘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行政文秘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准确、细致、严谨, 汇报工作要勤快, 请示工作要有建议, 领导交办的事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注意言行得体等工作作风。
(三)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1) 加强责任素质培养。我们可以将行政文秘工作形象的形容为“单位的管家”。“管家”能否履行好工作职能的首要素质就是责任素质, 其工作涉及到全单位的运转, 责任至上的理念必须深入到每一个行政文秘的日常工作之中, 作为行政文秘, 如果没有极强的责任意识, 将领导交办的下达任务拖延、传达不明, 那么下级工作就会失去指导意见, 工作难免会出现纰漏, 层层下达之后, 最终执行人员的理解可能与领导的初衷意愿大相径庭,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 为了避免此种严重影响工作情况的出现, 行政文秘应当首先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时时刻刻谨记自身责任之重大, 在工作过程中高度认真、严谨, 做到事无巨细。
2) 加强效率素质培养。高效的工作方式能够节约行政成本, 行政文秘工作的服务性决定了必须培养高效率的工作作风, 办事拖拉只会让单位的运转速度放缓, 久而久之, 也不利于行政文秘自身工作的开展, 甚至会被淘汰。因此, 要求行政文秘必须强化效率意识, 注重高效工作方式的学习和探索。
3) 加强协作素质培养。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是行政文秘必须具备的另一重要素质, 协调内部与外部、上级与下级, 掌握内情、了解下情是行政文秘工作能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完成单位的工作, 也有利于行政文秘自身工作的开展更加游刃有余。行政文秘工作人员要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沟通协调的技巧、方式和方法, 使自身工作的更加愉悦和顺畅。
三、加强工会行政文秘业务能力培养
1) 加强信息业务能力。信息业务能力包含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制作、信息传达等几项内容。信息获取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信息的及时、准确、充分与否, 对领导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和调整起着指导和参考的重要作用。行政文秘作为办公机关的信息中心, 要不断开拓信息获取途径, 保障信息获取通畅无阻。信息处理和信息制作要揣摩领导意图, 得体合理, 思虑周全。信息传达要及时、准确、全面, 只有这样, 行政文秘工作才能有效的进行开展。
2) 加强贯彻落实能力。有人将行政文秘的工作偏见的理解为仅仅是上传下达, 其实不然, 行政文秘在贯彻落实交办工作以及督办工作方面也应当发挥其作用。这就要求行政文秘将领导交办的工作落实到位, 及时反馈, 合理规定办公时限, 追究违反规定、无故拖延工作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除了对上传下达的工作监督落实之外, 行政文秘还要了解下情, 对单位各项制度的运作及执行情况加以掌握。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是行政文秘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证, 行政文秘要不断的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形势发展变化对不利于高效工作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作出进一步调整, 使自己的工作与单位的运转高效配合。
3) 加强自身学习能力。行政文秘岗位工作内容复杂, 工作琐碎, 地位关键, 要想能够胜任这一岗位, 行政文秘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升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加强自身能力学习有很多渠道, 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 参加行政文秘业务培训, 熟悉单位的各项工作, 明确工作的程序、方向, 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并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使行政文秘工作更能圆满高效的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行政文秘是单位的重要岗位, 在单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枢纽职能, 这就对行政文秘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行政文秘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 包括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 还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加强信息业务能力、贯彻落实能力、自身学习能力培养。行政文秘只有不断的对自己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实践当中善于总结摸索经验, 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合格的, 真正发挥“管家”作用的行政文秘, 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强.浅谈如何做好行政文秘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罗文卿, 王瑾.企业文秘人员培训方法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探究 篇9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 当前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政府式的行政管理已与当前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因此, 依法行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这种变化当中, 首当其冲的是档案部门。随着依法行政的逐步实行, 国家推出了《档案法》, 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当前人们也高度重视依法行政的实施, 重新认识到档案行政管理职能, 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业务指导已与当前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因此务必实行依法行政。而行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 也不再属于一个固定的部门, 同时承担着业务指导与法规的制订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 人们的日常行动还没有体现这种认识, 特别是在当前的基层, 指令性的业务指导依然占有较为重要的成分。
一、法定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简释
依据《档案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地的档案事业, 同时具有指导与监督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责任。”从中可以明确, 档案行政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社会档案事务, 但不是管理实体档案或档案工作。也就是说这种管理主要是管事而不是管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 更不能管理当中的某一个人。也可以这样说, 档案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与档案工作有关的工作和事。而管理不重视结果, 重点关注的是管理过程。在以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档案工作只是重点指导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主要是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水平, 使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内部档案实体。所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面临着大量的困难, 虽然也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 但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二、如何才能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一) 档案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行政。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求首先做到依法行政, 档案行政管理也适用于这一点。在依法行政过程中, 当中的依法包括《档案法》, 但还包括关系到档案事务的一切法律法规。《档案法》具有核心地位,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中首先要遵守《档案法》, 需要提出的是其中的内容和要求原则化严重, 不具备明确的操作措施, 所以在实行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 就不可避免地应用一切关系到档案事务的法律法规, 只有做到上述这些, 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才能使档案行政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统计数字显示, 在河南省与“档案”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17部之多。这些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全部适用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这些涉及到档案事务法律法规的作用, 可以有效解决档案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到位”问题。
(二) 档案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据《档案法》要求, 档案行政管理要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同时明确指出了不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与权限。所以, 在实际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依据法律规定去落实, 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越位”现象。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在业务考核指标中把村级建档工作下发到各级档案管理部门, 如果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将其理解为一项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 要实行亲自入村开展指导与帮助, 但其实这种做法不符合上述管理规定, 没有遵守自身行政管理职能的规定, 属于管理中的“越位”。而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以《档案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础, 对乡镇、民政部门的档案机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也可以这样认为, 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 要以《档案法》为主要依据, 同时结合与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规范性管理。真正做到分级管理, 实现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工作, 做到这一点,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就不会出现“越位”现象。
在当前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 都设置有业务指导与法规科, 要求业务指导部门不适宜再沿用当前名称, 可以改为档案管理指导处与档案指导处, 主要工作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指导、奖励、培训、宣传、教育等, 不再带有强制性特点。法规处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处罚工作、执法监督等, 制订档案业务标准、规范、政策等文件, 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
(三) 增加机构, 加强内部监督。要想实现依法行政的目的, 首先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设置档案执法处, 也可以称为“档案执法队”, 主要负责强制性工作, 其中, 可以自行处理一些违法案件。法规处的主要职责就是档案行政监督、审核执法队处理一些案件的情况、制订业务标准等, 负责监督同级档案馆的工作、监督下一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进行行政监督等。档案管理指导处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一些非强制性指导命令。
参考文献
[1]杨凯.浅议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动因[J].档案管理.2013 (01) .
[2]陈宏霞.也谈档案行政管理的特征[J].档案管理.2012 (01) .
社会工作行政 篇10
1、强化依法行政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法人、个体经营者需要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并取得经营资格后才能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对上述经营活动进行市场监管,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监督经营者依法纳税, 依法履行合同, 对违法经营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并依法进行矛盾调解和解决法律纠纷。政府不仅要进行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还要通过依法行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强化依法行政是保证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得以实现的需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必须予以保障。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制, 没有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保障, 人民民主权利也无法实现。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 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党的安排和人民的嘱托, 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牢记党的宗旨, 把忠于党和人民体现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上, 保证人民民主的实现。
3、强化依法行政是政府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法治化程度是衡量政府是否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对政府的法治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政府必然是法治的政府。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和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都是全心全意为了人民, 因此, 政府必须服从人民的法制, 政府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守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 通过提高国家法治化程度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4、强化依法行政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行政决策是否正确和行政权的行使是否合法, 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能否得到保护和最大程度实现, 只有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 完全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法定程序行使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才能使“法治政府”建设具有基本保证, 营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 减少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如何提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
1、加快机构改革, 明确权力清单, 规范权力运行。各级机关要重视加快机构改革步伐, 克服一切困难, 科学合理调整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配置等, 强化权力清单建设, 彻底消除权寻租空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严格落实执行简政放权规定, 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组织和社会的权责, 做到放管结合, 加强后续监管和宏观调控。政府必须带头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在社会经济运行管理中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 以此来激发市场活力, 维护市场繁荣。
2、加强决策管理, 遵守决策程序, 提升决策水平。强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带头学法、懂法、用法, 要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去看问题、谋发展、做决定、抓落实。必须严格制定并坚决执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法定程序, 保证做到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集体讨论、公众参与, 确保决策科学合法、过程合法、责任明确。建立重大决策跟踪问效和责任追求制度, 对不严格执行决策程序的追求相关领导责任。
3、强调政务公开, 推行阳光政务, 保证公众参与。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才能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保证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更好的实现人民民主, 因此,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落实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要按照全面、具体、真实的原则, 做到工作职责、行政依据、办事条件、决策依据、行政程序、行政过程、工作纪律、行政结果的全公开, 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与评议, 特别是涉及民生、群众关注的事项, 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及时向群众公开公示。
4、强调执法监督, 加强过程监管, 规范执法行为。行政权力的行使一旦缺乏监管, 势必会导致行政腐败的发生, 影响到党的权威和政府的公信度, 因此, 必须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执法过程和行政结果的监管, 通过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全方位的监督, 使行政行为的行使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在执行罚缴分离、收支分离的基础上, 要着重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大事项、重要环节的监管, 对于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5、狠抓制度建设, 增强刚性约束, 保证公正执法。制度建设是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推进行政制度建设要突出重点, 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围绕制约政府自身运行的问题去制定, 制度的提出、制定和审查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程序规范, 保证制度的合理合法性, 并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把权力装进制度这一笼子里, 增强刚性约束, 保证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6、强化队伍建设, 增强为民意识, 提高执法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使行政执法面临的新领域不断增多,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对行政监管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形势挑战, 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通过严把准入关、加强培训管理等方式, 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的执法队伍迫在眉睫。要强化执法队伍的群众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 能够依法高效的行使行政职责。
7、加强立法管理, 完善法律体系, 保证有法可依。要实现依法行政, 首先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要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依法行政, 政府必须慎重运用立法权力, 规范立法管理, 细化立法内容, 提高立法质量, 保证所立行政法规的时效性、科学性、协调性、统一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要重视行政程序立法, 将行政主体纳入行政法律, 内容要涉及到立法、决策、执法、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执法监督等方方面面, 确保对行政主体的监管。
8、完善考核体系, 优化考核指标, 坚持正面引导。要加强对政府行政单位及其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依法行政的考核, 考核细则要具体、细化, 具有可操作性。对行政单位的考核要涵盖组织领导、决策机制建立执行情况、政务公开执行情况、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培训、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督管理等。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要涵盖政治思想建设、业务学习与提高、行政文书的建立归档、依法行政情况等, 适当增加执法对象的评价比重, 保证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李力建.浅谈领导干部依法行政问题[J].法制博览, 2015 (26) .
[2]马兴无.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人社事业转型发展[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5 (09) .
[3]周向宇.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对策[J].重庆行政 (公共论坛) , 2015 (04) .
加强依法行政 创新社会管理 篇11
关键词:依法行政 社会管理 法治政府
一、依法行政的现状
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最根本的是依宪行政。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把依法行政放在执法办公的准则首位,时时刻刻在工作中秉持依法行政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基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基本条文措施而存在的,是一种源于法律又执行法律的意识形态和具体行为的结合。法律是基于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社会存在而存在的,依法行政作为法律的升华,也同样要求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构、运行和发展趋势相一致。
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与落实,依法行政在政府各级机关单位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其在基层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下几个问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落实欠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1]这些问题既反映了当期政府机关的行政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二、创新社会管理
当前的社会管理可以简洁概括为八个字:“线面结合、人人参与”,即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一)纵线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当前社会的执政党,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升华、理论概括而得出的高度指导思想,是党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指导思想支柱。
政府作为行政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始终要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建设努力。各级政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要服务好人民,就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来进行管理,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服务,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
(二)横面参与
在我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社会的主体,是党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和土壤,是政府运行的对象和负责的主人。虽然社会管理表面上看是由党和政府机关在负责,主体是党和政府,但是究其根本主人翁是最广大的人民。我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代表人民选举组成政府行使人民赋予的各项权力,为人民群众工作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中“社会协同、人人参与”是在人民赋予政府权力的同时又积极主动,更为直接的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是监督监管政府是否合法、合理行政,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党是否真正为人民负责的一种外围监督机制。这样既能有效的防止纵线上的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产生,同时也可以使人民更能理解和解读党和政府制定出的政策,利于政策的推行和修正,最终真正实现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实现依法行政
根据当前社会情况,要实现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党和政府的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将各项社会管理工作走上法治轨道,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完善健全制度规章,有法可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运行、发展乃至消亡都是遵循着自然规律、社会法则。。行政机关要实现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当然,前提是有法可依,国务院已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法律议案47件,制定行政法规167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规章5208件。[2]政府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反垄断法》,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合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是我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后盾。
(二)严格谨慎规范服务,执法必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行政机关的工作上至国家机密,下至人民百姓生活的日常琐事,因此严谨二字是必须时时牢记在行政工作人员心间。依法行政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法必严是其关键环节,是影响法制对人民和社会作用的重要因素。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提出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文明、理性、平和、规范。公安机关作为最直接、最全面与人民群众接触的政府机关,在当前社会大力提倡百姓参与社会管理,人民群众“自治”的社会环境之下提出这样的理念,是完全契合依法行政的要求的。政府机关从严要求自己工作的方式、服务的态度,执法的依据,是从理念上、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中体现严谨规范。
(三)加大行政问责力度,违法必究
“執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这是对行政问责制本质的高度概括,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
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是健全责任体系的重要内容,[3]“2008年是我国真正意义上行政问责元年,这在中央的问责实际行动中是可见的。”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表示, 2008年以来,每年都会有领导干部等被问责。问责制实现了权力和责任的统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依法行政的一把利剑,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国当前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中心依然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社会法治建设,但是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同样是任重道远。“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创新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和政府针对当前社会具体情况提出,具有高度的全局眼光和长远的发展筹划蓝图,我们应当不断努力实现全面的依法行政,才能创新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新华网:新
华社受权发布2004年3月22日
[2]马宝成.党的十七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评价[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年11 月,第12卷第6期
[3]文宏解亚红.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中国
畜牧行政执法工作的探讨 篇1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克服当前基层畜牧行政执法队伍中存在的不良倾向, 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应该围绕“以人为本、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纯洁组织”的目标, 正确把握好四个关系, 从加强理论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着手, 着力提高畜牧行政执法水平, 树立畜牧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
1 把握四个关系
1.1 依法治牧与以德治牧的关系
依法治牧与以德治牧, 正是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在畜牧行政执法行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牧需要一定的道德观念作支撑, 而以德治牧又需要以法律为依托和保障。依法治牧与以德治牧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不可偏废。只有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 才能实现畜牧行政执法行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 促进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为畜牧行政执法事业的发展和动物食品安全营造一个文明执法的和谐环境。
1.2 班子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领导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 对于加强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 班子成员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组织者, 又是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其身正, 不令而行”。必须首先严于律己, 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树立公仆意识, 才能体现"重在为民"的方针。另一方面, 班子建设好了, 就能够更好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使命, 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就能够得到加强。
1.3 思想建设与素质提高的关系
只有先进的思想而无科技手段和科技水平, 特别是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是不合格的执法人员;只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而无为民服务的思想, 同样是不合格的执法人员。因此思想建设与素质提高同等重要, 不能顾此失彼。
1.4 执法监督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加强执法执纪监督, 有利于促进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勤政廉政建设, 抓好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勤政廉政建设, 有利于严格执法。坚持二者结合, 才能优化执法队伍整体结构, 确保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途径
2.1 加强理论建设, 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动力”, 树立公仆形象
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生机活力, 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种不良的倾向也不时地腐蚀着执法人员的思想, 给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 首先, 要坚持以人为本, 用“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武装执法人员的头脑, 引导广大基层执法人员正确认识执法与服务之间的关系, 及时地纠正执法人员思想上一些错误认识与观点,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 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 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三政三观”问题, 即引导和帮助执法人员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理想, 增强公仆意识, 弘扬奉献精神, 秉公执法。再次, 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提高他们知法、守法和执法的自觉性, 规范执法行为, 树立行业新风, 引导广大执法人员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献身畜牧行政执法工作。
2.2 加强作风建设, 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益的“免疫力”, 树立文明形象
加强基层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畜牧行政执法队伍要立足当前, 开展内部整顿教育活动, 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抓住苗头防微杜渐, 严肃政纪, 加强作风建设, 树立文明形象。要着眼于队伍的长远建设、长足进步, 开展“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的活动, 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努力做到依法行政, 文明执法, 以理服人。要建立健全以评促纠、以评促建为主的行评机制, 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 辩证施治, 并做到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2.3 加强业务建设, 增强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树窗口形象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强业务培训, 通过在职学习、函授、自学等形式, 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把执法培训作为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重点, 坚持不懈, 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多途径加强业务建设。同时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 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严把人员“进口”, 畅通“出口”。突出抓好对现有人员的考核, 实行“黄牌警告”、“执法人员年度考核离岗培训”制度。对于考核不称职的, 给予黄牌警告, 责令离岗培训;对连续两年不称职、两次给予黄牌警告的, 给予降职、降级, 直至下岗;对不适应执法工作的, 按程序坚决辞退, 保证畜牧行政执法队伍的健康、纯洁, 成为畜牧行政执法行业的文明“窗口”。
2.4 加强制度建设, 增强畜牧行政执法队伍的“活力”, 树廉政形象
畜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 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凡涉及畜牧行政执法权的领域都有相应的监督措施, 以制度管人。首先是实行人有定岗、岗有定规、职有专能、事有专责。要重点抓好《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行政执法责任制》、《首问责任制》、《行政执法检查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和落实, 使畜牧行政执法队伍经常处于优进劣出的动态管理状态, 确保依法行政。其次是建立执法行为评价系统,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要打破执法人员执法水平高低一个样, 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建立科学的执法行为评价系统。要通过该系统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优劣、执法量的多少进行评价, 形成正常的评价、奖惩监督机制, 激励执法人员积极进取, 认真执法, 从而推进执法队伍依法治牧的进程。再次是抓好基本建设, 提高执法效率。主要通过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 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 保障人员工资及执法办案经费, 逐步改变执法队伍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落后的状况。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开发, 适度改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 配备必要的执法专用车辆、办案工具和通信手段, 促进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的提高。
【社会工作行政】推荐阅读:
社会工作行政试题08-02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10-08
乡镇基层司法行政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责任制08-03
社会行政08-21
社会行政论文07-25
行政文员社会实践报告08-27
社会管理行政执法07-18
行政专科社会实践写作要求07-26
行政管理社会实践报告范文05-15
电大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