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月后的思考

2024-10-24

安全月后的思考(通用9篇)

安全月后的思考 篇1

一年一度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结束了,

“安全生产月”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开展,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在管理上、生产上、设备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令人担忧的是,“安全生产月”一过,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开始松懈,安全意识开始淡化,大有“安全生产月如过眼烟云”一样的感觉。此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人们常说,“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辆没有终点的列车”,“安全不牢,地动山摇”。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这一点恐怕无人会有疑义。但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性注定了这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急躁,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紧抓不放。况且“安全生产月”仅有短短的30天时间,任何一个单位都都不可能通过一个月的宣传教育、安全学习、排查隐患、整顿整改,就能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因为安全月只是抓安全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一种载体,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安全月活动的开展,敲响安全警钟,触及所有从业者心灵深处的那根安全神经,提醒人们能及时对照自我、剖析事故、查找漏洞、消缺改进,达到天天安全生产,继而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的,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历来是电建企业的重中之重,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良好效益的源泉。不管或大或小的人身或者设备事故,都会给家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说,安全工作来不得丝毫的麻痹大意和弄虚作假。任何一名从业人员,都必须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切不可重蹈“时间一过,置于脑后,缺陷还是那个缺陷,隐患还是那个隐患”的覆撤;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确保安全生产的“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排查治理隐患,强化基础管理;在扎扎实实地做好日常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好“安康杯”竞赛、“百问百查”等活动,要力戒图形式、走过场,真正做到相互配合、有机衔接、协调推进;要始终树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每个程序、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到“安全与我同行,安全在我心中”,“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唯此,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但愿,每天、每周、每月都是“安全生产月”!

安全月后的思考 篇2

阿卜杜勒·迈格拉希没有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甚至成了一块测量大国关系的试金石。

这个利比亚人进入媒体视野,是和1988年发生在英国苏格兰洛克比小镇上的空难有关。那是一架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纽约时,在洛克比镇上空爆炸,机上259人,连同地面上被波及的11人,空难共造成270人死亡。

两年后,空难制造者—— 利比亚人迈格拉希在英国获判终身监禁,但后来改判为入狱27年。在牢里仅仅待了8年后,苏格兰方面提前释放了他,理由是—— 迈格拉希患有严重的前列腺癌,在世的日子不会超过三个月。曾经负责审理此案的苏格兰法院审判长肯尼·麦克阿斯基尔说,“我们的信仰是,既要实现正义,也要彰显仁慈??”

愤怒美国

然而,美国人却不这么想。

作为直接受害者,洛克比空难在“二战”后的美国历史上,或许仅次于9·11带来的恐惧和悲伤。飞机上遇难的乘客中,美国人有189名,多数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尽管事隔了20多年,伤痛仍在。

对苏格兰方面的决定,在空难中失去女儿的诺尔玛·马斯洛夫斯基对媒体说,“我感觉有东西卡在喉咙里,我想吐。”一些美国民众甚至发表声明,声称要抵制来自英国特别是苏格兰的进口货物,呼吁美国人选择到爱尔兰度假,不要再去英国。

大为不满的,还有诸多美国政要。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米勒在得知苏格兰要释放迈格拉希的决定后,迅速致函苏格兰司法部长麦卡斯基尔——“不评论别的检察官员的行动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但你释放迈格拉希的决定令我要改变这个习惯。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熟知那些事实和熟悉法律??我这样做是因为对你的决定感到愤怒。”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等人也相继发表了类似的声明和讲话。相比之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表态更为务实。在接受费城电台的采访时,奥巴马虽然认为释放迈格拉希是错误的举动,但也接受了这个事实,表示“我们现在正与利比亚政府联系,确保他回国后在家中软禁”。

不过,美国人不会让怒火自动平息。一些参议院的资深参议员,诸如乔·利伯曼和本·卡尔丁等人,公开呼吁要对此事进行独立调查,以便查明释放迈格拉希的背后,是否存有英国和利比亚之间的某种特殊交易,比如石油。

尴尬英国

对于美国人的质疑,英国很尴尬。目前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辩解。苏格兰首席大臣亚历克斯·萨尔蒙德说:“我理解美国家庭的强烈感受,但并不是所有受洛克比空难影响的家庭都这么认为。大家知道,很多家庭,特别是英国的家庭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我们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批评和抗议,萨尔蒙德也不得不表示,如果苏格兰议会因他释放迈格拉希而投下不信任票,他将辞职。议会中的反对党,确已筹划对其进行信任投票。

英國首相布朗于8月25日否认政府曾介入此事。而一封被披露的英国官员之间的通信显示,英国政府事实上推动了迈格拉希的获释。这封信是英国外交部负责外交和英联邦事务的国务大臣刘易斯写给苏格兰司法部长麦卡斯基尔的。信里透露,苏格兰没有合法理由继续关押迈格拉希,“我希望以此为基础,苏格兰方面能够考虑利比亚(释放迈格拉希)的请求”。

自豪利比亚

英国《卫报》报道说,在迈格拉希获释的当天,英国政府公布了布朗此前寄给卡扎菲的一封信,信中布朗要求利比亚方面“低调”迎接迈格拉希。但让英国颇为气恼的是,利比亚方面竟毫不在乎布朗的提醒,反而高调迎接了迈格拉希的归来,甚至让他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礼遇。

卡扎菲用耗费1.2亿美元的私人座驾专程接迈格拉希回国,并由卡扎菲之子赛义夫·卡扎菲陪伴。走出飞机的刹那,等候在那里的数千名利比亚人开始欢呼。他们身穿印有迈格拉希照片的T恤,举着迈格拉希的照片和利比亚国旗,高喊着他的名字,庆祝其胜利归来。

接受媒体采访的利比亚人阿尔曼苏尔说:“这是伟大的一天。”这个24岁的年轻人很激动,“迈格拉希属于这里,这里是他的家。”

卡扎菲随后接见了迈格拉希,当地电视台专门播放了两人拥抱的画面。面对美国朝野的指责,卡扎菲反唇相讥,称“利比亚两年前曾释放一名涉嫌让利比亚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保加利亚护士,后者回国时也受到英雄般欢迎”。利比亚出于同情释放了那名护士,“那时没有人说我们的做法伤害受害者的感情,”卡扎菲说,“难道我们没有感情?难道我们是猴子?”

三个月之后

和同胞们相比,当事人迈格拉希并没有太多的自豪,他仍认为自己当年被定罪是一个“耻辱”,而且“这可怕的折磨不会因我返回利比亚而结束,可能永远不会结束,直到我死了为止。也许我唯一的解脱之道就是死亡。”

今年57岁的迈格拉希,有五个孩子,会说阿拉伯语和英语,曾在美国上过学。当年在法庭上受审时,站在被告席上的他,一身利比亚传统的长袍,清清瘦瘦,温文尔雅,一口流利的英语,颇有绅士风度。从宣判的那一刻起,迈格拉希就一直声称自己无辜。2002年,他曾经上诉,但被法院驳回,今年4月,他再次提出上诉。

任家伟:工作一个月后的感受 篇3

不知不觉,我来到项目部已经有一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工作中,有了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记得还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学校学的东西工作以后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不到的,当时我是质疑的,可工作了一个月后,我发现工作中用到东西确实是很窄的一部分,虽然窄,却很精,这与学校学的知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地方,不过有了学校的基础,学起来还是很快的。比如说图纸,教学用的图纸突出了梁、板、柱、楼梯的学习,忽略了其他细部构件的学习,而在实际中,像空调板、预留洞口,这些小构件同样重要,在研究图纸的过程中我们要一丝不苟,不遗漏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否则的话,就可能影响施工组织的安排,造成返工。

另一个感受是学校学的东西有的已经过时了,在实际的工作中已经在用更先进,更有效的方法了。比如说配筋表示方法,实际中已全部采用平法标注法,而不再用教材中的传统的方法了,比起以前的方法,平法标注更为简洁,直观,在学习习近平法标注的过程中,我查阅了相应的图集,通过几天的专研和在同事的帮助下,我终于掌握了平法标注法。

还有就是学习方法的改变,在学校,我们接受的是系统的教育和学习,学校已经给我们把要学的东西都安排好了,我们只需按部就班的学就行了,还有老师的讲解,工作了,一切都变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同时结合项目的工程进展,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主动学习,在现场多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查阅规范,上网查资料,请教别人,当自己掌握了一个新知识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

学生作弊后的思考 篇4

刘建春 刘怀增

一次语文小测,我正在巡视,忽然教室里冷不丁冒出一句:“老师,润芳偷看书本哩。”我立刻驻足,扫视了一下润芳,她的脸开始发红,眼中透出一丝乞求。我思索了片刻,又继续巡视。当路过她身边时,我低下头小声说:“润芳,以后要多下功夫。”她“嗯”了一声,羞愧地又低头写起来。下课后,她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并做了保证。她原来并不喜欢语文课,可从那以后,她认真地去学语文,进步很快。在一次命题作文《难忘的一件事》中,她写得就是这件事。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我敢说,那是她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

此事并没有结束,毕业后,她常常来看我。去年冬天我感冒后,她让弟弟捎来一瓶麦乳精。在给我的贺年卡上,只写了一句话:“老师,我觉得,你是最伟大的。”凭心而论,我并没有做什么呀!可为何有这样大的“奖赏”呢?是尊重学生情感、明晓教师职责的缘故。教育能否成功,取决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

学生作弊,教师的一般做法是当场训斥或没收作弊物,两者都能暂时制止,但不能除其根本。相反,当场使学生丢面子,大大损伤自尊心,影响情绪,导致学生出现逆反直至抵触心理,与教育者目的相悖,实际上是教育的失败。

毕业考试后的冷思考 篇5

今年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试题,70%以上知识与书本没有直接关系。考试结束后,许多老师纷纷抱怨:这样的语文考试还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今后怎么教。真的是试题严重脱离课本吗?我看未必如此。这些命题都是基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它向我们凸显了这样一些信息:语文素养的形成“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试卷只不过是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如试卷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妙语佳句”(仿写句子),意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的效果。试想,如果一个平时阅读量极少,语言材料匮乏的学生会写出什么优美的句子来?第四题“能听会说”,考查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学生平时对时事漠不关心,不爱深入思考的话,是很难领会出题者的初衷的。出题者正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的。细细研读卷面,感觉如一缕春风拂面。它向我们吹来了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改革的气息。

语文素养的形成源自积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得益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学文如聚沙,功到自然成。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学习,不断积淀的过程。重视对语言积累的考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主动吸纳,积极内化,促使读记、吟诵、摘抄、积累等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告诉我们,语文的真功夫体现在课外。生活中有语文。语文试题的生活化已成趋势。试题指向了生活,才能让学生处处留心生活,自觉汲取生活中的语文营养,我们才能步入叶老所说的“不需要教”的境界。有生活才有思考,问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感到这不是考试而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第四大题第二小题“诚信”与小学生是否有关?关于诚信,我们耳闻目睹已有不少,但学生是不是敏感呢?他们对生活中背信弃义的事情是不是熟视无睹呢?通过这个题目,老师有意识架构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根据这个事实作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思维训练这个核心;同时,把学生的语文能力引入到平时生活中,让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能够运用语言作出是非判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回答。我想,这才是出题者的真正目的吧。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而人的思维的发展又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语言阐述是否合理、周到,正是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而又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掩“卷”沉思,我受益匪浅。要想学生在考试中如行云流水,应用自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从“活”字和“博”字上入手,为学生创造学习“大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才是。

启示一:努力构建鲜活、生活化的课堂。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叶圣陶先生在论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中强调创设良好环境,教师示范熏染,课内课外相结合,提供朗读、讨论、演讲、辩论等各种实践机会,督促认真锻炼,养成良好习惯。教师不能抱着书本不放,而是放手让学生到语文的大课堂中去,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亲自到工厂、市场、乡村、住户中去调查、参观实践,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无字句处读书”,社会、自然是一部无字的大书,教师要善于把孩子引入社会和自然的大课堂中去阅读无字的大书,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读完《理想的风筝》,我带领学生到河滩上放风筝,体验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读《金色的鱼钩》、《丰碑》时,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读有关英雄的书,并开展瞻仰烈士墓,“英雄赞”演讲活动,使英雄的形象丰富立体地树立在孩子们心中。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语文,感知语文,运用语文,学生才能汲取丰厚的语文营养,积淀深厚的文化底

蕴。

启示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语言的积累。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强积累。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的丰富必须靠大量人类文化精品的积淀才能完成。时下语文课本美文荟萃,精彩纷呈,凝聚了人类语言的精华,值得学生含英咀华,细细品味;除此之外,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推荐给学生阅读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科幻漫画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自从带四年级语文以来,我一直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上努力着。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制定了读书计划,暑期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学写读书笔记。班上还自费购买了《童年〃在人间》、《爱的教育》、《世界著名童话》、《中华五千年》等文学书籍,发动学生订阅《经典阅读》、《少年文艺》等文学报刊。试图用文化精品来滋养孩子的阅读生活。

安全培训后的感想 篇6

———记安全培训后的感想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令人胆战心惊的交通事故,火灾现场,工地事故……一个个珍贵的生命在瞬间陨落,留给世人痛惜和反思。为了增强我们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公司全体行政人员参加了安全科张科长在10月15日下午组织的题为:“保护与自我保护”的安全培训。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幽默诙谐的安全培训课。采用案例分析、图片、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案例中,由于不重视细节造成的惨剧数不胜数,让我无不感慨:掌握安全防范知识之刻不容缓!在影像中“三轮哥”、“火车哥”、“奔跑哥”他们不凡的伸手,惊人的反映速度,让我们笑声不断,惊叹不已,也让我们反思:生活中有几人能练就这身功夫。所以我们还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去复制电视里面的惊险、刺激场面。行人违规过马路被大客车撞飞10多米远,血染马路;摩托车由于前方的大客车挡住视线,违规操作造成车祸……当这一副副悲惨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叹息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中得到警示。

在我的生活中也曾亲眼目睹过多次由于不遵守规则而引发的事故,那种与亲人离别痛哭失声的场面也曾使我泪水盈眶,生命的脆弱,容不得我们将生命当儿戏!我们必须对自己,对身边的人负责。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宁可多等一分钟也不闯红灯;在家里注意防火防盗,出门之前检查家里的电源、水龙头、煤气灶是否关好;在公司养成走斑马线的好习惯,注意防火防盗,安全生产等,并将一些应急自救、保护公共财产的技巧烂熟于心,就如同吃饭时的用箸、睡觉前的关灯一样。将我们自己的意识化为常识、让口号变为行动,我们的生命才会得到更有效、更有力的保障。

会计法执法检查后的思考 篇7

静安区财政局

近来,笔者对管辖的中小企业进行了《会计法》执法检查,检查中发现,许多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弄虚作假等行为。追究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不可否认有外部整体环境及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的影响,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所谓的业绩和个人利益,不顾法律法规,故意造假,已经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到十分难以判断的地步。根据被调查单位的了解,这些企业大多存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强、缺乏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等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

调查显示,企业普遍未能严格照章办事,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排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二是虽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领导大权独揽,失去制约和控制,造成有章不循,内控制度虚设;三是同样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未抓落实,造成无人负责、无人监督、无据可查,出了问题也不知是谁的责任;四是所建立的内控制度不完善,如内审机构未设、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分离等,同样出现内控失控的现象。

2、考核内容不全面、不科学

现时,许多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进行考核,但考核内容不全面、不科学,企业负责人的奖励、考核、任命与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所反映出的问题无关。于是,部分企业经营者便长期不按规定处置已经存在的不良资产;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更换、调任,未进行领导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造成前后不分,责任不明,日积月累,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更有部分单位负责人由于是上级任命制,加上对其考核内容不全面、不科学,潜在的竞争者无法对其形成威胁,因此,眼光短浅、一味追求眼前短期利益,忽视企业长期发展。

3、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强

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业务同样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会 1

计人员应掌握不断出现新的会计知识、新的法规制度。但许多会计人员学习滞后、观念陈旧,又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际经验,在会计核算时,有意或无意地歪曲了企业的经济状况,不能根据制度和准则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会计实务问题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4、外部监管缺乏力度

财政监督的主要作用是对企业的会计问题进行事后监督,而难以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实施事中监督,社会审计效果实际上也不理想,致使部分未检查到的企业法人、会计人员对做假帐的严重性缺乏认识,又因为无相应的检查、考核,从而削弱了部分人员严格执行《会计法》的自觉性和警觉性。外部监督作用的有限性,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监督的效力。

5、税收征收监管体系不够严密

企业管理人员依法主动纳税意识不强。许多企业因项目开发,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紧缺,有故意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现象,其中最典型最普遍的就是在少记、不记收入;虚列、多列成本费用;“肥水外流”转移利润等方面做文章,达到转移收入,调节利润,实现偷、漏税或推迟纳税,以追求税收负担最小化。在税收征收体系不够严密的情况下,自行申报和税务稽核未能及时配合、及对企业税收检查深度有限也使会计舞弊有机可乘。

6、企业经营者的违规行为

部分经营者为了小团体和个人利益,要求会计人员调节利润:在超额完成经营任务时,通过少计利润为以后做准备。在无法完成考核指标时,则要求会计人员虚构利润。因此,企业经营者的违规行为造成了部分会计造假行为,形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实施

针对较普遍存在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应建立和实施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的机制,对经济业务严格把关,可防止企业资产轻易流失;对高管人员进行制度约束,可强化高层管理人员对单位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的责任意识。其次,作为企业资产的投资者应充分运用财产收益权、重大投资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利,制定一套对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和投资者权益保障的机制,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的业绩。以一整套包括利润指标、处置不良资产、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考核办法,从源头上杜绝造假行为,确实将会计信息真实与否与企业负责人的奖励、考核、任命相结合。

3、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对会计人员应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知识更新的培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学习内容多层次的培训,增强会计人员遵法、守法意识,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能调动广大会计人员积极性的会计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机制,如会计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择优录用、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有效激励机制。

遏止会计造假,必须双管齐下,既抓教育,又依法治假。如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和共性问题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公开曝光,充分发挥执法检查的警示教育作用,提高单位法人和会计人员遵法、守法的意识。

4、提高《会计法》执法检查力度

财政部门应将《会计法》执法检查落实到实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执法权。加大对造假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那些严重违法违纪的企业、个人,通过行政处罚、内部通报、新闻曝光、行业公示等多种手段加以惩治,并且督促、跟踪企业进行整改,最终促使企业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相关部门在接到企业报送报表等会计资料时,应组织有一定财务经验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从中选择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充分

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等执法部门还要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工作中各个执法部门应定期协调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做到齐抓共管,达到综合治理和提高政府行政监督的效力目的。

5、积极进行反避税合作与交流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采取严格的防范避税措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予以必要的定期监督检查,同时有效地建立财政、工商、银行、税务、公安等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并弥补税收征收管理的疏漏,对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等其他违法行为,应严厉地打击,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6、建立会计监督责任制度

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应落实责任划分、量化指标、奖惩结合等措施,具体由企业法人和会计部门共同实施,做到层层负责、层层考核。另外,要明确企业财务人员的双重职责,使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和责任有一个清晰而充分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企业财务人员不合理的要求和不适当的压力,促使经营者和财务人员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进行更好的工作。

总之,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外部环境,让真实性和诚信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气象系统关于特大干旱后的思考 篇8

8月15日,随局领导一起深入部分镇乡进行旱情调查,所到之处,触目惊心。地里,一锄头下

去,尘土飞扬;田里,秧苗如火燎似的,裂缝宽达5厘米,深达20多厘米;人们要到几里外才能找到生活用水。苕苗焦枯,玉米蔫萎,蔬菜无收。不仅是一季庄稼没了,投入的种子、肥料没了,还有那最初抽水的费用也没了。一句话老百信全亏了。在城市生活的我们,只是觉得今夏反常,只是不愿在街道上行走,只是一个劲地喊热,躲在空调室、茶楼、冷饮屋或在商场闲逛,期待着喜雨的到来。对于干旱的感知、认识却显得浅显、简单,远不如山区农村靠天吃饭的人们对干旱的感受那样敏感和痛切。有人认为,旱灾致使农作物减产,又不会要人命。其实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显然,罕见的特大伏旱所造成的破坏决不亚于一场大洪水。

7月10日-8月31日,持续53天的特大旱灾随着北方冷空气南下,终于结束了。在此期间全县饱受高温煎熬,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平时不易察觉的问题也暴露无遗。首先,一部分领导干部热衷于工业化、城市化、形象化,长期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当大灾降临时束手无策、疲于应付。其次,部分领导缺乏对灾害的充分认识,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不到位,人为的无效劳动灾上加灾。第三,群众发动不充分,上热下冷的情况比较普遍,所谓的抗灾措施投入产出不成比例,面上无法推广。第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加重了灾害的损失。

“气候就是县情”。两个月火烤般的生活,**这座城市醒了吗?这次特大旱灾到底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谁不按气候规律办事谁就该挨打。旱灾,它使全县人民饱受煎熬,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农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认真总结这次抗旱减灾的经验教训,牢固树立防重于抗的思想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经过这场特大旱灾我个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被动抗灾理念,落实主动抗旱措施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关键。在农业抗灾减灾工作中,应该转变种植习惯和抗灾理念,要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栽培,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尽量种植抗逆能力强或能错开灾害重发期的作物品种,着力发展旱作节水、保护性栽培等避灾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平昌十年九旱,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应作好以下五项措施:一是以早治旱。早育早栽,躲过干旱季节;二是以水治旱。用好工程水,提取江河水,拦截地表水,开发空中水,挖掘地下水;三是以旱治旱。走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的道路;四是以科技治旱。大力推广应用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旱地规范化改制、使用抗旱剂等先进实用科技;五是以调整治旱。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作物。保护植被,保护环境。实践证明,落实这五项措施扎实的乡镇、村社,农民的灾害损失小,收效大。

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乃抗旱之本。“十里挑水不觉远,夜晚偷水不顾脸,抢水操戈不顾亲,打破脑壳为一担(水)”。这首“泉水谣”唱出了**人饱受旱魔肆虐的艰辛。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平昌逢雨就涝、无雨必旱。加之,农田水利设施差,田高水低,使农业生产条件每况愈下。今年,我县大多井干,塘、堰干涸,溪沟断流。大小渠系漏缝比比皆是,水库放水还未到达目的地,大部份水却被流失,致使无水可用。虽然政府组织实施红层打井,集中人力、财力为农民送水,但用水问题仍难以应付。政府应加大力度,落实管护责任,尽早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三、人工增雨是惠及广大群众的实事。今年旱就旱在一个关键时节,庄稼人叫“卡脖子旱”。七下(旬)八上(旬)是水稻抽穗、杨花、灌浆期,庄稼能否有收成,就靠这个时节的风调雨顺。对于旱山乡村的广大农民来说,给钱给物不如下场及时雨,更何况救灾资金毕竟是有限的。人工增雨是利用现代高科技,在空中建库修渠,无雨变成小雨,小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暴雨。6-8月,县气象局多次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雨量,缓解了旱情,深受老百姓欢迎,充分显现了车载火箭的威力和效益。由于我县人工增雨作业装备未归属县气象局,是全市的一大特色,致使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多次错失良机。因此,政府应加强协调将人工增雨作业装备归口管理,实现技术、装备、人员、经费一条龙,以求达到更好的增雨效果,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对一起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后的思考 篇9

案例:张甲与张乙系父子关系,张甲曾从张乙手中借了5000元钱为其大儿子张丙垫付超生子女罚款。张家兄弟分家后,张乙多次向其父讨要这5000元钱,张父以种种借口推脱。张乙认为其父母是故意推脱,有意偏袒其大哥,一怒之下将其父母推到在地。张丙获悉该情况后,请来一帮朋友准备教训张乙,而张乙的妻哥获悉后,唯恐其妹夫吃亏,也邀来一帮人前来应对,双方正准备大打出手的时候,派出所民警恰好赶到,制止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事件。

派出所民警针对此事“症结”,耐心做张乙的思想工作。刚开始,张乙态度很不好,脾气暴躁,认为派出所民警来是在给自己出丑,听不进任何言语和劝告,对立抵触情绪很大,准备以死抗争。民警围绕张乙开展说服教育,在民警耐心的劝说下,张乙幡然醒悟,主动承认自己不应该将自己的父母推到在地的错误,愿意接受处理,同时表示这5000元钱根据父母的意思,自己不再追着索要,张甲本着亲情关系也表示原谅张乙,张丙也明确表示这5000元钱自己会尽快偿还。在派出所民警的撮合下,父子三人签订一份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义务,三方都郑重其事地在协议上面签了字。完结此次家庭调解后,作为一名责任区民警感触颇深:

一、及时出警是预防矛盾升级的重要环节。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事情有相对的大小没有绝对的大小,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稍不留意,事情很有可能由小变大,超出控制的范围。此案例中,派出所民警在接警后10分钟到达现场并迅速控制住现场局势,将一场即将开始的械斗及时制止。设想一下,如果派出所民警在接到报警后没有及时赶到,放任矛盾发展,双方很可能走极端,从而引起大规模的械斗,酿成家庭悲剧。

二、冷静调处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法。矛盾的解决需要正确的方法,任何矛盾纠纷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语言中伤、态度不恭等,是将问题扩大化的催化剂;推心置腹、态度和蔼却是缓和矛盾的中和剂。上述案例中,民警对张乙进行劝说时,张乙开始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认为父母双方没有对其兄弟两人一视同仁,有意偏袒其哥哥,在交谈中,张乙多次流下委屈的泪水,此时,民警没有制止张乙的行为,让其进行充分的陈述使他的情绪得到舒缓,在张乙的情绪彻底冷静下来后,民警一番中肯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张乙,张乙为自己做事不冷静深表后悔。此案例中,民警没有大声呵斥和粗暴的干预,而是打出了一张“冷静”牌,使问题反而得到较好解决。

三、善抓矛盾是解决纠纷的关键。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此案例中的“关键点”是5000元钱如何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民警在调处此案件中牢牢把握住矛盾的“关键点”,首先,通过向张丙讲明利害,张丙作为受益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耐心地做张乙的思想工作,讲明父子、兄弟之间存在金钱无法衡量的关系;再次,明确谁是最终为这5000元“埋单”的人,张家父子齐聚一堂,大家将存在的问题与隔阂摆明,矛盾迎刃而解。

上一篇:商务部主管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开学典礼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