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2024-10-04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共12篇)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篇1

当今社会是一个富于挑战、富于竞争的社会, 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立身处世, 成就一番事业, 没有深厚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 恐怕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校长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 同时也是实施管理的核心。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办好一所学校, 已成为我们每个管理者必须深思的问题。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 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强化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 始终把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放在心上, 并与之融为一体, 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性的复合人才把脉定向, 为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转保驾护航。

一、对好校长的再思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怎样的校长才算是好校长?我认为只有具有教育家素养和能力的校长才是好校长。一个好校长, 首先要有思想。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 没有思想只有生命的学校, 就好像一个只有生命没有灵魂的人一样, 无法培养出有灵魂和健全人格的人。其次要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才能有批判, 有了批判精神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 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教学管理, 创新教师评价模式, 创新育人模式, 用校长的创新素养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要有“三心”, 即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四是要有组织协调能力。学校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外部办学环境至关重要, 优秀的校长要能够和很多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充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特别是在学校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校园安全的压力和经费的压力等情况下, 学校快速发展要求校长要有能够协调校内、校外各方面的能力。五是要有宏观决策能力。六是要有学习研究的能力。一个好校长, 必须善于学习, 善于反思, 从学习中获得教育智慧, 从反思中获得学校发展的动力。

二、对好教师的再思考

一个好教师, 首先应该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勇于承担教育的责任, 特别是在目前教育环境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 许多的不和谐及矛盾都需要教师去协调和化解, 因为顾及学生的安全而不能大胆地去开展体育锻炼, 乃至不能带领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顾及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而不能大胆管理, 以及善教书不善育人等等, 这些都需要一个有担当精神的教师去做。其次, 要善于学习, 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水平。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 面对庞大的网络体系, 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只能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探索教育的规律和艺术。再次, 要不断地创新。课堂活动方式和本质在变化,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在变化, 教师要适应这么多的变化, 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就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不断创新就能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 不断创新就能给教学生涯注入活力。最后, 要有高尚的师德。身正不令则从, 身教胜过言传等, 都表明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实践证明, 凡是学生喜爱的老师都是师德高尚的老师, 其本身就是一本书,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对好学校的再思考

首先,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应该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按照教育规律实施课程教学, 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用课程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特长。其次, 一所好学校应该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幸福。学校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要留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思考, 去学习, 去反思。最后,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高质量服务、高水平教学、高效率升学。无论是应试教育时代, 还是目前的素质教育,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质量是立校之本。目前, 我们正在进行新课程实验, 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 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使命, 也是我们的承诺。“理念——名师——优生”, 这是一个好学校的精神内核, 我们只有不为名利所趋, 拥有科学稳定的办学理念, 专心培养一批学者型和专家型的名师, 来支撑学校的发展, 我们的学校才会越办越好。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篇2

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

摘要:笔者从安全文化和文化两个层次对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理论模型进行探讨;剖析目前安全文化定义中存在的两个重要分歧,并给出了安全文化模型;在已构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业的实际,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建筑业安全文化在社会、企业、项目和员工个人等各个层面上的内容和行为表现,以便从实践角度帮助建筑业从业人员理解建筑业安全文化;此外,提出了建筑业安全文化研究中一些有等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 者:黄吉欣    方东平   何伟荣    HUANG Ji-xin    FANG Dong-ping    HE Wei-rong  作者单位:黄吉欣,方东平,HUANG Ji-xin,FANG Dong-ping((清华-金门)建筑安全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何伟荣,HE Wei-rong(深圳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宝安分中心,深圳 518101)

期 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 16(8) 分类号:X923 关键词:定义    器物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安全行为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篇3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中国民众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面对中国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极大差距相适应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的冲突;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面临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如何关注课程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命题,如何从多元文化视野对课程文化建设进行理性的思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看

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中教育发展的可供选择的一种路途,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对一元文化课程予以改造,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学生的民族及性别文化传统及其相伴而生的文化体验,体现所有民族和性别群体的现实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所以课程发展就相应的要求坚持多元文化视野、多样性原则和个性化指向,进行课程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多元文化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3.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类文化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放任自流的产物,更不是社会化和社会教化、塑造的产物与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教育的结果。学生作为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课程应该是能够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能关注并体现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的心理世界。达到“以人为本、学生为本”,这是学校课程的根本性使命,也是现代课程文化构建的根本基点。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就应该意识到我们施教的对象是来自于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因而要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个体,尊重不同文化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经历和文化习俗,理解并反映出不同文化族群的生活景观和思维方式,通过知识统整和多样化的途径,开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4.从学校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无疑可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程改革日益成为教育推动力的今天,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办学个性,主要不是看其外显与物化的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而是更看重学校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及这种课程开发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效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形成各校独特的课程文化特色,是学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二、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在课程目标上,要有一个多元的视野。多元化的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的是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以及强调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正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使得学校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在经过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视之后,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成为目前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目标,全面实现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有一个多元的视角。强调以“情感”、“和谐”、“价值”为标志的现代课程内容文化。课程文化,以其特有的视角体现了教育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借助于学科课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把蕴涵在学科知识技能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对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反应更加敏锐,一批能够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教材正在建设与完善中。

——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要有一个多元的空间。执意拓宽课程的基础,追求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并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在差异中获取共同的标志性话语,实现学科间的耦合,这是在深层次上的文化价值的定位。学校课程一方面要在既有课程结构中进行适当调整或改造,将多元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的网络之中,另一方面要以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增补单元等方式对课程结构作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全盘设计,为学生提供使之理解并接受多种族群文化的课程,培养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此外要坚持个性指向。多元文化课程必须克服目前存在的划一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观点。

——在课程实施上,要建立一个多元的课程资源利用框架。体现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课程文化在实践层面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性的探讨。例如:对于实施通识教育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以“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为文化学基本特征,同时探讨多元文化与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交流与批判。

三、学校课程文化重构的策略和途径

1.整合课程内容,在观念和实践上,实现三个转变

(1)“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创造性”课程与“认同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的出发点及学习的心理水平不同。“创造性”课程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高度。主要特征是学生在课业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地掌握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课程并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认同式的掌握。更应该教给学生科学前沿的东西,扩大学生的新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难以有新突破。现代社会,通过实施综合课程,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可以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综合化课程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叫作融合课程,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种是合并数门相临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叫做广域课程。

(3)“统一化”课程转向“多样化”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应尽可能开设较多的课程,除了最基本的知识实行必修课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为了保证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实行模块式课程,将选修科目分成几个较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既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辅修、双学位课程。现在,许多学校虽然都有这类措施,但比例相当有限,条件也极其苛刻,大多数人都被拒之门外。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这种机会,通过各门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在课程设计上,树立课程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开放性的课程观。课程必须是开放的,同时各门课程之间也应该是开放的、相通的、综合的。

第二,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实现人的个性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尤其是课程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科学发展观超越了片面、单一发展观的局限,突破了课程“工具论”的桎梏,关注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全一致。

第三,整体协调性课程观。即把所有课程看成一个大的课程系统,各种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一是核心课程、边缘课程和外围课程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空间上的协调;二是课程逻辑序、历史序和认知序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时间上的协调;三是知识习得、思维训练和人格健全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上的协调;四是归纳、演绎和非逻辑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编制方法上的协调;五是多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差异中的协调。

第四,有序调控性课程观。整个课程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有序的规律性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自身活动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与自觉调控,使课程的结构不断优化,课程发展的方向不断得到校正,从而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

第五,否定之否定课程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矛盾,把课程的内部矛盾看成是课程发展的动力。通过否定之否定,使课程内部各因素越来越优化,课程发展的整体水平呈螺旋式不断上升。

3.在课程实施中,从控制型走向对话型文化转化,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

把课程只是作为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定的目标、计划或预期结果,必然会导致把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非预期性因素排斥于课程之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之一是人是创造的主体。当特定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时候,这种教学情境的进行过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的,必然存在许多非预期性的因素。正是这些创造性的、非预期性的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因此,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情境进行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于教学情境之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片面强调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的时候,必然导致教材等同于课程、教材控制课程的现象。当强调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的时候,必然会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的情境。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

4.教师文化的重构

教师发展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促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等方式。课程文化建设的条件就是促进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1)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是表现为对学校文化传统积淀和办学价值观的认同感;二是体现为对学校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三是具有崇高的职业信念;四是具有高层次的职业境界;五是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六是具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责任。

(2)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准。教师的专业水准对学校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改革不是单靠教学方法的改变所能奏效的,也不是单纯靠教材编写的作用。它意味着教师的课程管理的根本变革,而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价值观的根本变革。教师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课程文化的创造者、教材文化的创造者。

(3)教师的行为文化。包括教师的仪表、服饰、风度等外部形象文化和教师的内涵、文化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

(4)教师的合作文化。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突破学科教师个人主义的藩篱,进行协同合作,形成一种同事合作的文化氛围。要构建教师发展的大平台,引导教师在合作中进行课程改革,借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教师在专业建设改革与合理的评价机制中多元发展,形成探究合作型的教师群体。

5.学生文化的重构

在重新审视课程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理解、文化创新也是尤其重要的。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学生文化建设主要有:以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个性发展”的学习文化;以学生个体、班级面貌、宿舍的外在表现为特征的形象文化;还有礼仪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建设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形成“自主学习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学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6.根植于课程文化之上的课程管理

(1)课程管理走向权力分享。在开放民主的文化氛围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管理中来,将课程管理权力整合到最佳状态。赋予走进新课程学校和教师以课程管理的权力和空间,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所有人的聪明与智慧,让他们关注课程、了解课程,在分享课程管理权力的同时,也主动承担促进课程发展的重任。

(2)课程管理趋向对话交流。要承认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允许不同观点交流与碰撞,有不同意见才能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形成一个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合作氛围。对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手段,将为改变单一呆板的课程管理提供宽松的环境。我们要就课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不断发掘出课程发展的生长点,保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管理渠道的畅通,形成良性循环与反馈,拉近课程决策者与课程实践者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互动起来,相互为对方以及课程管理的发展注入活力,让课程管理走入良性循环轨道。

(3)课程管理需要科学决策。实现课程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对课程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与研究,让课程管理的工作过程同时成为一个不断研究的学习提高过程,这样就能避免按部就班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把课程管理建立在扎实的课程研究基础之上,走出低头实践的怪圈,抬起头来走路,明晰课程管理的发展方向,用创新的精神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进取,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课程决策,就能大大提高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4)课程管理重在服务管理。就是服务这一理念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是更高层次的、更具时代特点的管理。简单地发号施令已经成为落后的管理规范,这样的管理会把许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扼杀掉。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以保障其尽快落到实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管理理念,明确与充实管理的内涵,管理本身还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建立在规范之上的体系化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文化落实在课程管理上,就是要为课程实践者们提供各种及时、全面的服务,让他们的课程行为在厚实的人本化的管理平台上进行。我们要为课程管理增添新的内容,管理者们要通过适当有效的管理,为基层的课程实施提供各种便利的软硬件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关于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条件。

对当前学校作用的再思考 篇4

一、对当前学校在社会系统中应有功能的再思考

当前的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进程之中,信息量的爆炸使学校的原有功能已经不适合社会系统的需要,应做一些调整。网络、媒体的普及使信息获得的渠道不再只有学校或家庭了。学校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场所,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成为信息主导者和使用者的重要场所,也就是说,学校应该在社会系统中承担更多的知识发展、更新的功能。

二、对当前学校在学生教育中所起作用的再思考

过去,学校承担的功能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这一功能在信息社会发生了转变,由于原有功能部分丧失,转变教育理念就应该是学校必须面临的问题。这些改变应该包括:由单一的传播知识向如何获取知识转变,由分数至上向多项能力转变,单一的个人知识的学习向培养健全的个人素质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平民教育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是,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只有建立起一个多指标的、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整体综合评价体系,并由此来衡量学校的优劣,学校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对当前学校在学术研究中所起作用的再思考

当前,我国学校在学术研究上的开放性远远不够,对教师而言,由于与外界合作少,信息沟通不畅,学术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多,完成任务的多;对学生而言,在校学习期间不知道将来做什么工作,需要补什么知识,于是盲目去考级、考证,力图增加找工作的砝码,毕业走向社会后,理想和现实差距较大,很难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一些学生选择考研等途径又回到学校。所以,这种教学与实际的脱节就形成了一种片面追求高学历、多文凭的恶性循环,也导致各类大学的研究生越来越多,能静下心来搞研究的人却越来越少的现象。

学校更应该具备学术上的包容心,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积累工作。学校一方面要建立起对外的合作联系,能够从事高尖端技术的研究,能够让学生接触新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则要完善基础研究,多做一些数据资料的积累,少上马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学校要营造合适的学术氛围,而不是刻意去追求片面的“竞争上岗”氛围,这就需要给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去找兴趣、找方向,而不是去定任务、抢项目。

四、对当前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再思考

在中国,给孩子提供教育机会是一种投资行为,但只要是一种投资行为,没有哪个投资者不希望能尽快获得收益,这就意味着孩子在接受教育时并不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作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将来尽可能多的赚钱。这就强化了家长和学生的功利心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采取一种功利取向而不是兴趣取向。同时,教育高成本使原本致力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教育变成一种面对部分经济相对富裕的富人教育,受教育的层次越高,这种倾向也就越明显。

学校要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要想使学生淡化功利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个人取向,那么教育收费制度就必须重新改革,减轻家庭在承担孩子教育上的经济压力,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需要加大。

五、对当前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所起作用的再思考

在素质教育被提倡以后,学校又一次成为改革的焦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这些改革的大方向很明确,但学校之外培训班、辅导班的火热说明学生的负担并没减轻。

当前的素质教育之所以总难免流于应试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仅与学校内的教学方法、传授内容、考核方式有关,还与学校外的评价体系、相关制度等因素有关。当前的教育改革重点应立足于社会上从事素质教育的大环境的改革,制订出更为全面的改革计划,如果仅仅只是改革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却从不改变,就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在社会已经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原有的各项相关制度、机制都应该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从校内来说,原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发生改变,必须针对教师和学生制订一套多标准的考核机制,转变原有的主导功能为诱导功能,更强调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来实现学校在信息社会应该具备的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磊.当前教育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篇5

发表时间:2010-12-15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3期供稿 作者:宋慧勇

[导读]近年来,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食品质量安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宋慧勇(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作者简介:宋慧勇(1980-),女,硕士,南京中医药大学经管院,讲师 【摘要】近年来,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食品质量安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而农村作为政府监管的薄弱环节,受害尤为严重。结合目前农村现状,分析《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反映出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新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0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381-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人民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而日常监管中“重城区、轻农村”的思想没有根除,农村作为政府监管的薄弱环节,食品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1当前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商务部组织的《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以下简称“报告”),81.8%的批发市场和90.3%的农贸市场建立了协议准入制度,市场秩序逐步改善、市场制度逐步完善。但违规使用非食品添加物带来的新问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不足,农村市场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仍未改观,总体形势严峻。

1.1农村市场监管不到位,政府重视度不够。散装食品卫生、食品无标签标识、假冒伪劣产品、过保质期等问题仍是农村市场时常出现的最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现在违规使用非食品添加物的新问题又凸显出来。另外,农村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成本高,外加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重城区、轻农村”的监管思想,导致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严重缺失,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1.2农村市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特别是检测等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市场准入无法把关。报告显示,仅有33.6%的农村市场配置了农残速测仪等初级设备,而且其中只有21.8%的市场的有效使用率在80%以上。这反映出政府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上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还反映出相关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仍停留在口头上、行动不足,重视度不足。

而用于监管的财政经费不足是制约政府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主要因素。监管人员不足、监管设施不足、检测技术落后、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长期存在。对食品安全的检查情况在方法和技术上落后,采用先进仪器设备检测食品质量的很少,农村食品过期现象较严重。

1.3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但维权行为受阻。报告显示,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城市消费者关注度95.8%,农村消费者关注度从2006年的58.1%上升到2008年的94.5%,与城市消费者几乎持平;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60.4%的农村消费者不愿意向有关部门投诉,而最主要原因是“投诉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4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落后,食品流通环节的信息不畅通制约食品安全的监管。2010年6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官员康彼得强调,食品的生产、运输及贸易中的信息不通畅,制约着食品安全的监管。很多信息和数据不能分享,导致在食品的运输、生产和贸易中,不知道哪些环节会影响食品的安全,这种平台还没有搭建好,在未来的几年中需要应对的一个挑战就是要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隔阂,实现信息透明沟通。

由此可见,农村地区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堪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

农民收入相对较低、消费者和经营者维权难、政府资源有限、食品检测的技术设施落后等,是造成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泛滥、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为确保农村食品安全,政府部门在对待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上应立足现实,探寻区别于城市的安全监管新路径。

2.1落实监督机制建设,将投诉维权网络延伸到农村基层。首先,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切实规范、简化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受理、转办、处理、反馈等环节,降低由于“投诉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放弃维权的概率。第二,对快速检测的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实施程序、问题处理和信息发布等作出具体规定,制定《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规范》,实现食品快速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第三,建设乡村两级投诉、举报站,形成由广大农村消费者积极参与的便捷、畅通的安全监督网络和快捷有效的投诉通道,做到有诉必应。目前,江苏省共有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21350人,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快速维权渠道,降低了维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居民的权益。

2.2增加政府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财政投入,落实基层监管工作基础。就农村而言,政府要想发挥其在食品安全管制上的重要角色,必须增加监管经费,在此基础上落实基层监管责任,加快监管设施配套、检测仪器设备的完善、监管平台的建设,将监管力量向农村倾斜。

将食品快速检测仪器装备到农村基层,形成市级有流动检测车、县级有流动检测箱、基本工商所有快速检测仪、超市、农贸市场有快速检测室的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体系。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江苏省的经验,2008年江苏投入资金760万,为基层单位新购160台摄像机、12辆检测车、34套食品快速检测仪、655个食品快速检测箱;2009年江苏省又安排47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定型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

2.3积极推进农村现代物流的新模式,培育良性消费环境。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鼓励和引导有一定实力的诚信企业和超市到农村开设食品和商品连锁经营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都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网络,由设立连锁经营店的相关企业统一配送价格适中的食品,在农村形成优越的、舒适的、上档次的消费环境;加大对非法“送货下乡”车辆的查处力度,消除假冒伪劣食品危害农村食品安全的隐患,真正确保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2.4以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为保障,破解监管中的信息不畅问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优势,解决农村地区食品经营者台帐登记不健全、保管不到位等难题。对食品批发企业推行电子溯源管理、食品代理企业推行电子登记备案管理,充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

2.5构建企业食品安全自律机制。报告显示,违规使用非食品添加物带来的食品安全新问题日益严重,市场准入已无法把关。这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化企业行为规范,着力构建食品安全自律机制,推进市场信用建设,大力惩戒违法行为。

另外调查报告还显示,媒体资讯是影响消费者最终购买的重要因素,影响率达88.6%;其次为品牌和个人经验,分别占到51.7%和48.3%;部分消费者表示,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的信息要比政府公布信息及时、全面,更可信。因此,应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宣传作用。一方面加强对媒体食品广告的监管力度,形成对虚假违法食品广告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逐步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一方面农村主要关注的媒体就是电视、广播,通过这些媒体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知识、食品质量判别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食品质量辨别能力,理性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篇6

一、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目标

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本质的而不是表象的、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思想稳定,具有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侵蚀。

在现代思想观念方面,要求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如竞争意识、时效意识、平等意识、科学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平等意识、科学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利益共享意识等。

在道德品质方面,应该特别强调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是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对所有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在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今后我国的学校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打破上述看到科学背后的道德意义和思想与思维的深刻涵义,并能由此促使他们从思想领域接受似乎与自己的专业全然无关的许多营养,并产生一种创造性的联想。

在素质教育中,从总体上说,应该确立如下观念:素质教育应该是变学生的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变学生的片面性、专门性发展为全面性、基础性发展,变显性发展为隐性发展,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

(一)变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树立勇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志向,主动承担创造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和精神。我们必须精神地看到,国民的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在激烈在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占据主动发展的地位。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人的创新能力源于创新精神,这不仅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形成崇尚真知、热爱事业、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

(二)变片面性、专门性发展为全面性、基础性发展

在教育中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专门知识的培养模式,而是要积极探索出推动树立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和新途径,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倾向。素质教育必须是全面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生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立;学会适应社会。积极主动、乐观向上,有能力迎接挑战,抗挫折、追求人生的不断超越与完善;学会合作、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三)变显性发展为隐性发展

就是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等显性发展形式,而且更要关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感悟力、健全人格形成等隐性发展形式,因为正是这些隐性发展的基础内容对人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从我国未来的发展看,人才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问题。没有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开拓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本领,固然算不上合格人才,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追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尤其是没有解决好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怎样追求的问题,光有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能干什么呢?因此,为了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更应该注重学生培养中对人才发展起主导作用的那些隐性发展的因素。

(四)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中体操教学的再思考 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体操教学,再思考

体操作为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是高校开展体育教育的必修课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体操教学也实施了一定的改革,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新课改实施之后, 体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 对此, 教师应引起注意, 并加强关注学生, 分析、总结原因, 对体操教学实施再思考, 力争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课堂。在此,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消极因素的缘由, 并针对此, 提出相应措施, 借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理, 提高体操教学质量。

一、体操教学中学生产生消极学习心理的缘由分析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冷漠、情绪不稳定、课堂不积极、自信心缺乏等现象, 甚至更严重的有学生厌学、逃课, 对教育充满了畏难情绪, 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生活也没有了规律性可言, 校园内还流传说, 这是“90”后的个性特征:迷茫、彷徨。尤其在体操教学过程中, 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

1.对体操认知程度不够。体操作为一项技能被吸纳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有着其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建立各种基本感念, 掌握体操的各种技能, 以全面、协调为原则来发展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增加气质,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然而, 大多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体操的作用, 觉得体操是专业人员学的, 对体操的认知程度不够, 从而导致学生对体操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2.对体操学习缺乏自信心。体操学习对学生的动作要求严格, 主要是依托身体在空间和时间两者相协调的情况下体现各组动作环节。其节奏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用力的把握、动作的体现和实践的相配合等都有着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动作技术难度较大, 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学生在初步学习体操时, 往往会出现身体和动作的不协调致使摔倒、出错等尴尬局面, 使得学生对体操练习存有畏难情绪, 对自己开始不自信, 不敢再去练习, 尤其是动作多次出错之后, 会让学生对于体操的学习产生紧张、害怕等消极因素, 长期以来, 就会形成“厌学心理”。

二、体操教学的再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因素

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消极心理, 作为教师应加强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结合教学内容, 对教学模式进行再思考, 不断探究、摸索、创新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 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认知体操、感受、体验体操对人体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 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体操的自信心, 其具体措施有:

1.实施思想教育, 增强学生对体操的认知。在体操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对体操的认知思想, 增强学生对体操课程积极方面的认知和了解。如体操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适合不同性格学生练习, 而作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有针对性的分配、进行锻炼, 让不同的学生在体操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乐趣。亲身体验体操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逐渐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体操的韵律, 促使学生对体操有个重新、正确的认知, 借以达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的。

2.加强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 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是变化的频繁期, 并且他们都具有了很强的独立性, 自我意识凸显, 面对复杂、多样、动作技术难度大的体操学习时, 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畏难情绪, 而作为教师, 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练习过程中的错误现象, 同时, 教师以绝对的体操专业素养, 对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具体部位实施保护和帮助,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尝试成功的喜悦感, 从而增强对体操深入实践练习的信心, 此时, 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感悟, 磨练学生的心志, 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 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体操有个正确的认识, 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增强学生学习体操的自信心,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3.提高体操教师的专业水平, 打造优质体操师资队伍。教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所在, “名师出高徒”, 教师的专业素质高则能够感悟学生, 从而产生“连锁反应”, 诱发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亲其师, 信其道”, 同时, 体操的动作形式复杂、多样, 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保护和帮助, 是预防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安全措施的基本手段, 更是一名体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另外, 专业水平高的教师还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减弱顾虑, 增强学习体操的自信心,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建立体操动作概念, 从而提高动作质量。然而,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操师资队伍, 不论是综合素质还是数量上, 都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结构, 刻不容缓。当前引进高学历、专业能力好的青年教师, 对于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体操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4.增强体操设备, 优化教学结构。体操的技术动作复杂、难度大,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就要求在体操练习过程中, 学生的安全必须有保障。而高等院校拥有一定数量的体操场地设施, 是开展体操普修课教学及训练的物质保障和基础, 同时, 完善的场地器材及配套设施, 不但能保障学生练习的安全, 还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以来, 对于教师开展体操教学和训练, 优化教学结构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 体操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体操教师应不断的反思、提高自我专业素质, 加强关注学生, 帮助学生克服、战胜教学过程中的困难,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力争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蒋世玉.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26 (2) :151-153.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篇8

教师是学校科研的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搞好学校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科教学的研究者。因此, 学校应该把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 努力引导教师主动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

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带来的深刻变革, 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呼唤,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 今天的教师该怎样当?我们的答案是:必须做研究者。但是, 不少教师认为我们有“课程标准”之类的东西, 有专职的教育研究者提供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教师的任务就是“执行”和“操作”, 没有必要去研究。显然, 这种认识不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那么, 教师为什么应成为研究者呢?

(一) 教师的专业实践仅依靠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不 足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职业是一门专业, 而专业活动有赖于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 专业活动的高度复杂性, 致使专业活动存在大量理论上的未知领域, 而专业人员单凭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 难以解决实践情境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具体问题。因此, 实践要求专业人员一方面要掌握运用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在已有的专业理论基础上要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解决原有理论未解决的实际问题, 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专业实践。

(二) 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 师的专业发展

育人的过程与研究的过程是统一的, 割裂了两者的联系, 教育劳动就会缺乏创造性, 教师职业就会丧失内在的尊严和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学校生活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沃土,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滋生的源泉。然而, 并非所有的实践都能产生鲜活的教育思想, 都能促使“个人实践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更好地育人, 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因而也就需要学习和研究, 才能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

二、教师的教育研究方式

教育研究的方式有很多种类,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 行动研究

所谓行动研究, 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由于它的课题来自于教育实践、研究的目的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统一, 可以成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容易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另外, 行动研究特别强调实践者的参与, 主张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边行动, 边研究, 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发展。因此, 行动研究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式。

(二) 经验总结

以往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 近年来却对经验总结有所冷落, 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 许多著名教育家都是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实践, 去探索教育的规律的;许多优秀教师也都是在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中认识和把握教学规律, 并不断成长的。广大教师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如果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科学地开展经验总结研究, 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教学规律, 推动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 合作研究

所谓合作研究, 就是为了共同的目的, 一起工作与探索来完成研究任务。它可使教师互相取长补短, 有利于克服实践的盲目性, 增强研究的时效性, 形成集体智慧的优势, 使教师的科研具有新的起点。

(四) 案例研究

教师首先以“记叙文”的方式, 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进而以写“记叙文”的方式, 对“案例”进行研讨和分析;最后, 通过对特殊案例的分析, 得到新的发现, 或者通过对一类案例的积累和研究, 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实践证明, 案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并能有效改进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方式。

三、教师应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

(一) 学习积累, 坚实基础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教师要开展教育科研, 就要苦练教育研究的内功, 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在平时教学中, 注意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广泛阅读中学教育教学杂志, 及时吸收和利用各种教育教学信息, 并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归纳总结积累材料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编写阅读索引。

在自己订阅的杂志中, 将个人认为有利用价值的论文按类别登记。索引的类别可分为:教育理论、教改实验、教案设计、复习指导、教材分析等, 并分别编好号码。

2.卡片摘录。

把自己阅读的一些有用文章的主要内容分门别类摘录下来, 注明出处和作者。

3.复印重要论文, 装订成册。

对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有用的重要论文复印下来, 分类装订成册以便反复钻研, 不断加深认识。

4.坚持写教学笔记。

教师每上完一节课, 或改完试卷或改完作业后, 常常颇有感触, 有些感想需要好好去进一步思考与总结。这就要通过写教学笔记及时把它记录下来, 当作第一手资料。如果教师能坚持不懈、长年累月地坚持写教学笔记, 那么, 它将成为教师教学生涯中一笔巨大“财富”, 也为教师科研提供极其丰富的素材。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资料积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用计算机来存贮、提取资料已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 其优点和作用已为我们所认识和运用。

(二) 建立课题, 积极探索

每个人的科研能力都不同, 这是与自己的水平、能力、性格相联系的, 所以, 教师在选题时, 要注意审时度势, 把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相结合, 扬长避短, 充分地认识和利用自身的优势。

1.选题的主要原则。

新颖性。就是选题要有新意, 有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尚无人研究的课题开展研究。二是对已研究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 以不同的方法来研究, 有新的突破。三是要与时俱进, 课题的研究要与新课改紧密联系到一起,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 课题的研究要有创新意识, 也要符合实际。

可行性。即对所确定的研究课题要从主客观所具备的条件出发, 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 力求在每一步研究中有所突破, 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例如我校在确定校级科研课题时, 就是教师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教学实际出发, 根据新课改理论、盘锦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我校的省级课题题目, 来制定不同学科组研究的课题, 并且每学期初要写科研计划、方案, 学期中要有科研汇报课与科研课题研究经验交流, 学期末要有科研总结, 最后通过研究与反复实践, 形成一整套适合我校学生, 适合新课改的可行的教学方法。

长短结合。即对某一领域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切实的总体设想, 又能科学地把这一设想分解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小专题加以落实。长计划是宏观控制, 短安排是具体落实。专题研究可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较快地形成成果, 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选择课题的途径。

从各类教学研讨会、年会获得课题。

从文献资料中获得课题。在阅读报纸、杂志等文献时, 发现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空白区或者对前人或他人的理论、观点发生怀疑或产生不同的见解等而形成课题。

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获得。比如在与同行交流、探讨、争论问题时, 触发灵感, 产生课题;在参加观摩课、公开课时, 有感于教者的“教”或学生的“学”等活动过程, 产生的课题等。

3.在科研中如何实施新课改。

强抓课改机遇, 增强科研意识, 立足服务教学, 加大科研力度, 以参与新课程改革实践为契机, 与广大一线教师探索转变教育观念, 掌握教学规律, 推进课程改革, 改进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思路, 培养教学能手, 培养科研型教师。

(三) 提炼规律, 总结成文

撰写论文是科研活动最后的一个环节, 论文撰写得成功与否, 直接反映教学研究效果的优劣。在充分作好有关准备工作之后, 撰写论文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编制提纲→组织材料→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论文的基本结构由以下五部分组成:标题 (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摘要 (内容与结构的简介) ;关键词 (说明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 ;正文 (包括序言、主体、结论) ;引文 (引入的参考文献) 。

四、加大科研力度, 解决课改中的问题

(一) 发挥科研的优势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 我们就将集体备课研究作为课改研究的主要形式, 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要求“以研究教师、研究教材为主”向“以研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转移, 要求教学研究先于教学实施的过程, 要求教师用质疑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对待教学、对待教材, 要敢于创新, 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研究,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在科研中, 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立足点, 把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着眼点, 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切入点, 把提高教师改革创新出精品作为生长点。

(二) 充分发挥科研先导作用, 以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准 确把握新课改

学校科研室应对教师提出明确学习要求, 聘请专家作专题报告, 与专家座谈交流, 并结合观摩课、研究课展示如何体现合作互动。目前, 我校以整体改革为总揽, 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课题实验基地为依托, 以合作互动发展教育模式研究为重点的研究网络。学校成立科研小组、论文评比小组, 负责指导各学科课题的研究, 审核、评议、评审学校级优秀科研成果、研究论文。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模式, 并推动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 为新课改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 无论是领导还是一线教师, 对新课程认识还不够深刻, 理解还不够透彻、操作还不够科学。但我们在实践中增强了信心, 坚定了改革的方向, 无论困难多大, 我们都将坚持不懈地努力, 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充分调动教师们科研的积极性, 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篇9

曾几何时 , 家长望女 成凤, 望子成龙心切, 一切以学生学习为重;学校争名求利, 一切以学生成绩为先。学生在双重压力下, 身心疲惫, 苦不堪言。学生眼睛近视了, 身体孱弱了, 这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见兔而顾犬, 未为晚也;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善者行, 恶者改, 是该“减负增效”了, 这确实事关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事关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富庶文明幸福中国的建设的大局。我们从不反对培养人才, 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国家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学校怎样培养人才。毫无疑问, 中国需要培养学术一流、创新一流、道德一流的人才、要成为技术对外输出、学术对外输出、文化对外输出的人才大国。中国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有技术特长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学校应格外注重“寓教于乐”“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蔡元培先生曾说“与其守成法, 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减负增效”就要“堵疏并举”, 发展个性。要想“减负增效”就应该严控学生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 拒绝超负荷补课, 同时将重点转移到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 研究课堂教学上来。这是一个“细致活”,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发社会关注, 引导家长重视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要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 引导大家正确认识,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减负”忧心忡忡, 他们担心“减负”后学生不学习, 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 无人管;“减负”是一阵风, 过一段时间又是老样子。我们要让人们有一个正确认识、深入理解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引导社会、家长与学校思想统一, 相互配合,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学生的负担减下来。否则就可能出现“校内减负, 校外增负, 老师减负, 家长增负”的现象。我们要让人们明白, “减负”不是没有负担和任务, 不是没有作业, 不是“放羊 式”的课 后自由。“减负”是要减掉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现在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 “超标”, 学生接受困难;学生学习“超时”, 加课、补课, 不按时放学, 双休日照常上课、补课, 上校外补习班等;学生作业“超量”, 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幼小的身心, 难堪如此重负。为数不少的学生丧失信心, 厌倦学习, 甚至产生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疾患。“减负”不等于“无负”, 有些方面还需要“加负”。“减负”要减去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事倍功半的“高投入, 低产出”的“过重负担”, 适当的学习负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需, 适量的作业有利于促进其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家长应与孩子多一点沟通, 多一点理解, 多一点鼓励, 让他们快乐多一点, 成就感多一点,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选择未来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 并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自己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名牌大学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 量体裁衣, 量力而行才是理智的选择。

二、苦练“内家功夫”, 科学指导学生

学校不能把目光单纯地锁定在升学率上, 如果学校成了书院, 学生读死书, 死读书, 变成了读书的机器, 路子会越走越窄。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中锤炼, 激励成绩优秀的学生上高中, 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到中职技术学校读书。学校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学校领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让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减负”应以“增效”为前提。“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如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 课堂教学效率又没提高, 教育质量下降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重视课堂教学研究,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这是“减负”之后仍可“增效”的重要保证。这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 才有给学生“一杯水”的资格。学校有责任鞭策教师履职, 教师有义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格特点、能力、价值观确立理想的职业目标, 通过探索职业需要和体验职业过程, 锻炼学生查找信息、解决问题、适应社会、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教师本身不要有认识误区, 减负不能被曲解为“要马儿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 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减负, 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 让学生听明白, 不出错误, 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教师的职责应在于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 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均得到相应的发展。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通过预设学习目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减少时间的浪费, 提高学习效率。计划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制定计划不要空, 不求大, 不追远, 不要脱离学习实际, 要符合自己目前的学习水平。激励学生逐步执行自己的计划。对于执行得不好的地方, 要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然后调整修改计划, 使计划越定越好, 使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越来越强。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家庭作业。作业要能够被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顺利完成, 让学生明确教师对作业质量的要求, 注意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进而形成一定的能力。

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 为孩子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减负给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教师有必要引导家长针对孩子在学业、习惯或综合素养方面的实际情况, 实施一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对于学业稍显不良或者存在偏科现象的孩子, 家长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对症下药、查漏补缺的个性化学习内容。对于习惯不良的孩子, 家长可以趁机和孩子从头做起, 从一件事做起, 打一场培养好习惯的家庭持久战。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开展自主读书活动, 参加各种辩论赛,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定期组织报告会;可以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还可以进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社会, 了解社会。这就为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三、加强家校合作, 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有责任开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可以使家长学习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 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进而加强“减负增效”的时效性, 从而实现由经验型育人向科学型育人的转变。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 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家长委员会可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参与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利用“迎进来、走出去”的形式,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开拓教育资源的新空间。可以根据家长的专业特长举办各种专题讲座, 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这样, 可有效地挖掘家长资源和潜能, 发挥家长所长, 使家长成为学校工作的大后方, 为“减负增效”“添油加醋”,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教育资源、人力不足的问题, 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

关于农村图书管理的再思考 篇10

一、当前农村图书工作的现状

自2008年以来, 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发展农村图书事业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普及农村图书室工作方略, 把农村图书室做为农村群众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这样从农村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面临产生的新课题来说, 其现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

三多:即其一, 国家对农村图书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就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而言, 仅从2008年以来, 国家支持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投影仪133台;农村图书书柜556个;图书20多万册。这样的投入力度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确实为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二, 是农村图书室的数量逐年增多。昔阳县过去曾做为全国文化县, 山西省文化先进县, 晋中市文化县, 农村图书室的普及程度基础很高。但随着国家对农村图书事业投入的加大, 村村都有图书室已经变成了现实, 仅2009年就一次性资助农村图书室203个。其三, 是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逐年增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事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性发展方向以来, 农业信息在农村产业化发展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及时掌握信息, 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是农民致富的共识, 他们迫切要求有更多的致富信息和农业科技到农村, 变成财富。

三少:其一是农村图书室的管理人员少。农村图书室要能真正发挥作用, 重在管理, 贵在管理,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 对农村图书室的管理, 不是会计代管, 就是家庭托管, 没有一个专门专职的管理人员, 致使图书的流失、设备的挪用现象十分严重, 农村图书室也空有其名。其二是对农村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少。有些农村图书室尽管配备了专门的图书室管理人员, 但是他们没有相应的管理知识, 在读好书、用好书, 让图书为特色农业服好务的功能方面无能为力, 很难实现让农民走进图书室, 了解图书室, 利用图书室, 扩大图书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的影响力。其三是对农村图书室所发挥财富效应, 社会效应的评估少、总结少。昔阳县的农村图书室先进典型春芽书屋, 当时在全省影响很大, 吸引了省内外众多领导、专家前来考察, 但是真正对其财富效应和社会效应的评估、总结工作做的很少。由于地域和自然条件的不同, 产业特色和经济结构的不同, 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因此, 对农村图书室的管理方式、阅读对象都会有所不同, 缺乏必要的评估和总结, 势必容易产生文不对题和不能持之以恒, 使农村图书室难以坚持。

总之, 我们对当前农村图书室的管理不容乐观, 造成了国家投入的浪费, 造成图书资源的浪费, 很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对农村图书室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随着交叉学科的日益增多, 随着农村青年对知识的多元素求, 农村图书室的作用越来越大, 对图书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真正发挥农村图书室, 为农民提供思想道德服务, 提供针对性的文化娱乐服务, 提供产业化的经济特色服务, 提供文化信息共享服务。我认为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区域化设点, 扩大规模。

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图书事业的大力度投入, 应该选好点, 定好位, 在相对行政村, 农村人口集中的地方建设几个中心农村图书室。中心图书室从设施、设备、管理、资源等各方面加以倾斜, 使之成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的信息中心。不要把有限的财力, 有限的资源撒了胡椒面。看似村村有, 实则村村无。失去了国家投入的初衷。

2、信息化管理, 创新机制。

信息化建设将是农村图书室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很多信息的发布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农村图书室管理上, 很有必要利用信息采集、分类、编目能力, 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通过筛选提供给农民。实现农村图书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出的目标。目前在昔阳农村30%的青年农民家庭都上了网, 针对这种情况, 农村图书室要大胆创新机制, 在传播有用信息服务上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 想读者所想, 急读者所急, 帮读者所需, 千方百计满足读者要求。

3、经常化培训, 提升水平。

实践证明, 只有靠农村图书室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文化行政部门的领导, 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 清醒地估计和把握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 清醒地估计和把握现代化知识更新周期流程的发展趋势, 清醒地估计和把握农村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的发展趋势, 通过经常化的业务培训, 打造一支业务强、作风硬、服务优的高素质农村图书室管理人才, 为发挥农村图书室作用提供人才保障。

4、网络化流通, 挖掘资源。

农村图书室绝对不能仅靠国家支持和自己购置的那点图书资源去维持生机, 现在农村信息需求量很大, 这就要求农村图书室纵向要和省、市、县、镇图书馆室建立合作关系, 互通信息有无。横向要和周边农村图书室形成资源共享关系, 力求丰富全面, 满足农民的信息要求, 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图书网络, 为科技兴村、科技兴业、发展农村经济献策出力, 为农村图书事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5、人性化服务, 注重实效。

农村图书室作为农民接收先进科学技术、社会信息、党的政策, 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面对新时代的呼唤,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农村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解放思想, 充分发挥主体、主导、主力军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 以美育人, 以情感人, 以知富人”, 提高人们对“文化力”的不断认识。人性化服务, 要落实在人上、事上, 以实际效果做为唯一的考核标准。真正让农村图书事业成为农民自己的事业, 成为农民乐于奉献的公益事业, 通过农村公共图书室带动一批农民私人藏书和私人图书室, 鼓励农民自觉地投身到农村文化事业中, 让农村图书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再思考 篇11

经过近五年51个试点城市和其他城市的不懈工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成燎原之势,对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更有必要回过头来,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定位、功能、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在理论层面上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再思考、再认识,以更加规范的标准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大发展、大普及。

一、定位的再思考

近年来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定位的认识,建设部和有关专家、试点城市普遍认为:“‘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数字城市’将使城市规划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更多的信息量,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及时性,并提高城市建设的时效性、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城市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城市综合实力以及城市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GIS的空间信息综合能力与直观表现能力,在处理城市复杂系统问题时,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建立全局观念与模拟直观感。”(摘自“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简报”(第6期)“以下简称‘简报’”)。

这样的认识是否到位?或者说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城市管理到底管什么?这些都有必要再做一番探讨。

现代城市管理的技术核心是“管人”、“管物”和“管事”三类系统并重(表1)。各城市已建成的公安110、卫生120都是用于“管人”的系统,12345市长电话、12315投诉电话是“管事”的系统,但各城市普遍缺乏“管物”的系统,成为各级政府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主要差距之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弥补了城市管理的不足,符合现代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潮流。

表1、城市管理技术分类表

再进一步,管理学上将社会分为常态社会(稳态社会)和非常态社会(非稳态社会)。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社会处于是低水平的常态社会,如20世纪后50年的中国。在低水平常态社会,因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其管理以常规业务为主,辅以应急业务。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社会进入非常态社会,如目前的中国。在非常态社会,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其管理以常规业务和应急业务并重。当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是高水平的常态社会,如当今的美、欧、日等国。在高水平常态社会,政府主要任务是预防社会矛盾,引导经济发展,其管理以应急业务为主,辅以常规业务。

社会从非常态社会到常态社会一般需6到10年的时间,走出来社会稳定高速发展,如韩国;走不出来社会动荡徘徊不前,如拉美等国。中国从2003年进入非常态社会,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今后几年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很好走出非常态社会,取决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也取决我们对非常态社会的管理是否到位。

表2、常规业务和应急业务的异同

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常态社会的城市管理中,处于“管物”的地位;在非常态社会的城市管理中,就被纳入了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表3)。

表3、城市管理技术总分类表

最后,再来看看城市管理中“管人”、“管物”和“管事”系统之间的联系。我们以管事12345、管物12319、管人110为例进行说明(图1)。

12345接到咨询,若是关于事件的,则自己解答;若是关于物件的,转12319。12319接到投诉,若是关于物件的,则自己解决;若是关于交警的,转110。110接到报警,立即出警。

因为社会公众已对110有明确的认识,一般不会就咨询、投诉打110,所以110系统与12345、12319联系不大。

图1、12345、12319、110三系统关系图

二、功能的再思考

为了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明确系统的具体功能及其子系统,建设部汪光焘部长在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讲话上要求“对试点城市研发的标准度高、通用性好、运行稳定的信息系统,要组织专家研究在其他城市直接采用或经过改造后采用的可行性”(摘自“简报”),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扬州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讲话上指出“建立和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注意解决普遍性问题,避免以下几类缺陷:一是系统设计内容太多”(摘自“简报”),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崔俊芝院士指出“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工程化、产品化、社会化”(摘自“简报”)。

建设部根据领导、专家的意见,会同各试点城市、相关IT企业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基本达到了“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软件可进行产品化研究,作为通用系统进行推广使用,以避免试点过程中投资过大差异(摘自“简报”)”。随之,建设部出台了行业标准CJJ/T 106-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成为各试点城市和其他所有准备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城市的设计理论依据,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规范”3.1.1条中指出:“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应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等子系统,宜包括数据交换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可与上一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配合建设”。这就是目前各城市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中所提到的九大系统。

但如果我们深入该“规范”进行研究,就会提出为什么是这九个系统?而不是其他的八个或七个系统的问题。会发问这九个系统是如何确定下来的?这个问题就如同都知道车有一个或两个轮胎是不稳定的,只有三个或以上才能稳定,这是千百年来的实践通过数学理论的证明后确认下来的一样,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或子系统的确定也应有理论依据。

那么,在“规范”3.1.1条中所包括的系统,其设计理论依据是什么?只有知道了这个理论依据,一是能解决目前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设计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情况,使我们的系统设计架构在理论基础上,成为真正的有理论依据的通用系统。二是也需要将2003年开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在技术上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重新认识或诠释。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理论依据有没有?如果有,是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说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理论依据。但很遗憾,在“规范”中并没有给出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建设部出台的行业标准CJJ/T 106-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只是近几年各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经验总结,并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缺乏理论依据。

然后,我们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入手进行分析,分五步逐步导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规范”3.3.3条规定:市政监管业务流程应包括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和核实结案六个阶段(图2)。

图2、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

第二步:监督、指挥两个中心之间,两中心与处置部门、监督员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心、部门关系图

第三步:由图2、图3可看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要对所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置,从控制论上讲该系统必须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即反馈控制系统(图4),系统由输入、输出、控制器、对象和测量器五部分组成。

图4.闭环(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第四步: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这五部分对应分别是:输入→城市管理事件及了解事件情况的采集系统;控制器→解决事件的受理和指挥系统;对象→城市管理事件和处置系统;测量器→反馈城市管理事件解决情况的采集系统;输出→分析城市管理事件解决情况的评价系统。据此,得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技术架构如下(图5):

图5.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技术架构图

第五步:我们将图五的技术架构中的功能与“规范”确定的功能一一对应起来。

“规范”3.1.2对应于采集系统,“规范”3.1.3对应于受理系统,“规范”3.1.4对应于处置系统,“规范”3.1.6对应于指挥系统,“规范”3.1.7对应于评价系统。

另外,鉴于城市基于地图管理的特性,还应该配置地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资源系统,对应于“规范”3.1.5、3.1.9。

还有,只要是信息系统都需要维护系统作为系统的基础保障,因此,应用维护子系统并不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所特有的,对应于“规范”3.1.8。

城市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时,若需要与上一级城市的系统进行联系,可建设数据交换子系统;否则,不需要该系统。对应于“规范”3.1.10。

因此,“规范”所确定的九大功能,按照控制论进行重新的理论设计应为七大功能(不包含“规范”所确定的应用维护和数据交换功能),若考虑城市之间的数据共享,扩展后的系统应为八大系统(在七大功能中再加入数据交换)。

总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由管理、采集、地理三大系统,及其所包含的子系统和各种硬软件、网络、地图、数据等组成(图6)。

图6.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组成图

由此,采用控制论原理设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子系统,使各系统的运行、管理符合了理论和技术规范,彻底解决了目前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中功能不清、流程不畅和边界不分的情况,将实践结果上升到了理论层面,确保了系统功能设计的完善和统一。

三、技术的再思考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技术难点主要有:管理系统中的受理、指挥、处置、评价子系统和大屏幕显示系统,采集系统中的城管通、呼叫平台,地理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系统等。

这些技术即涵盖IT技术,也包含了CT技术,是一个ICT相结合的技术复合体。对于这些技术,“规范”也进行了具体的定义。经过对定义的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有些技术指标不需要进行调整,有些技术指标需要进行微调,还有一些技术指标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一)地理信息系统和呼叫平台。“规范”对它们的要求,一就地理信息系统而言,符合目前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技术指标不需要调整。二就呼叫平台而论,因为呼叫平台是成熟的通信技术,且许多城市基本上采用租用通信运营商的方式解决,技术指标也不需要调整。

(二)大屏幕显示系统和监管指挥系统。应对“规范”对它们的要求进行微调。一是大屏幕显示系统此指标对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用一机二屏或二屏设备可行,对大屏幕显示设备则应加入是DLP一体机,还是硬幕背投或硬幕正投的技术指标。二是因监管、指挥系统是基于流程进行程序设计的,应此需加入对中间件软件的描述。

(三)城管通。“规范”及新出台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编号为CJ/T293-2008)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应根据技术发展实际,适时在城管通中采用移动通信最新和今后发展方向的3G和手机集群技术,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实现新功能、新应用,拓宽城管通的应用范围。

将3G手机引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使监督员对城市部件的核查从静态提升为动态,实现取证的全程化、视频化;使监督员成为真正的城市移动监控点,解决固定监控被动采集视频的弱点;解决中心与处置部门之间网络部署依赖固网的限制,使中心与处置部门的迁移便利化;通过计算机化的手机和人工智能加搜索引擎将使监督员获取城市管理知识的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将使监督员从被动采集逐步进化到主动管理。手机集群的引入将使监督员如同公安一样具备了集群通话功能,极大方便中心和监督员之间的沟通能力。

关于管理职能的再思考 篇12

关键词:创新,职能,管理,过程

1 理解管理的创新职能

1.1 创新职能的认识性

在管理职能体系中, 有学者提出了分层次职能结构:宏观职能为规划、决策、评估、预测等护卫职能;处理常规管理问题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指挥、协调、激励七项基本职能;微观职能为调查、研究、分析、处理、调配、宣传、训练、命令、任免、引导、咨询、部署、实施、审查、考核、总结、奖惩等保健职能, 以对基本职能和宏观职能加以完善和补充。

1.2 创新职能的实践性

许多成功企业在管理实践中普遍采用激励管理方式, 并形成了企业的创新文化。丰田公司宣称他们的员工每年提出大小200万个新构思, 平均每个员工提出35项建议, 这些建议有85%以上被公司采纳。在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中, 创新地将工作时间改为灵活机动。

2 创新职能是管理的核心职能

2.1 创新职能的不可或缺

在管理过程中, 仅仅维持有序是远远不够的, 一旦管理系统封闭, 系统只能自发地走向无序。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看, 消极与孤立的维持是熵增, 创新与变革的本质是负熵, 是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只有维持而没有创新, 系统内部的熵增使有序状态难以维持;只有创新没有维持, 系统便会无时无刻地处于非平衡状态。唯有维持与创新最优化组合的管理才是卓越的管理。

2.2 创新职能在其他职能活动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价值

各项管理职能都有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计划职能通过确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的规划、方案或计划等形式表现;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指导和激励被领导者以及解决冲突来表现;控制职能通过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的信息反馈和纠正措施表现。创新职能既发生在战略规划决策期, 也发生于日常管理运行中, 因而本身没有特有的表现形式, 它是在其他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3 从管理过程看创新内容

3.1 计划职能中的创新

组织中最重要的一些战略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之前全然不为高层管理者所知。要想充分利用这些战略, 常常需要识别它们, 并进而扩大其影响。

3.2 组织职能中的创新

由于竞争的加剧, 企业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少企业正积极地进行组织重组、流程再造等, 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创新是“技术”进步的组成部分, 而对生产、分配和销售中的管理系统和结构的投资是总资本形成的组成部分。

3.3 领导职能中的创新

领导的结果是引起变革, 通常是剧烈的变革, 并形成非常积极的变革潜力。这要求领导者必须接受不断的挑战与创新, 积极的通过变革, 使企业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3.4 控制职能中的创新

熊彼特强调“企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管理控制的目的是检验系统是否正常运营, 是否按战略目标发展。管理控制职能中的创新也体现在全生命周期、全系统的项目管理和全系统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中。

创新没有被列为一种管理职能, 是与管理学发展初期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关的。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 多变与不确定的时代来临, 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无法应付新的挑战, 不创新无法维持运营, 无法取得理想的管理绩效。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与挑战, 迫使管理者将创新作为一种核心职能融于管理过程之中。戈特利布·冈特恩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足够的创新速率和质量的恰当组合, 是取得成功的第一位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炜.新经济时代新的创新管理范畴——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管理[J].经济管理, 2001 (16) :69-75.

上一篇:牵引性能下一篇:审核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