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及建议

2024-12-06

2024届高考生物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及建议(精选7篇)

2024届高考生物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及建议 篇1

2014届高考生物复课工作总结及建议

2014届生物备课组

赵少强

回顾一年的高考复课工作,商中2014届生物备课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备考计划详细周密,以教研促备考,向课堂要效率,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考试方法和答卷技巧的指导,有成功也有不足,有收获也有遗憾。为进一步提高生物高考复课水平,现将一年来复课的工作重点总结如下:

一、备考计划详细周密,三轮复习安排合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组在进入高三之前的暑期就对高三学年的全部复习内容统筹规划,详尽制定了阶段性复习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三轮复习计划,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和落实。二轮复习则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对四本教材进行专题划分,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三轮复习侧重于课堂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强调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形成等。

二、以教研促备考,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以及《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复习方向和命题特点。

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备课组成员充分利用年级配发到每个人手中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5年高考》等资料,以每周的备课组会为阵地,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讨论和研究,以便大家在复习方向和进度上保持一致,在复习难度和深度上达成共识。研究课程标准主要是注重新课标中的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比如必修二的假说演绎法就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 高考考查的重难点;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重点是研究考纲中与往年相比有变化的地方,以便及时明确高考的命题动向、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研究高考生物试题,主要是因为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有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重点研究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可以看出各部分知识点在命题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大大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向课堂要效率,全面转变教学观念,重点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无论是年级管理层还是备课组,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首先要求备课组的每个老师要始终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强调在教学中落实先学后教和讲练结合,坚决杜绝课堂上出现老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坚决反对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其次针对年级不同的班级层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降低教学基点,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比如对全脑班学生进行适当知识拓展和增加训练强度,而针对普通班和体育艺术生,任课老师可以大胆对资料和试卷进行筛选和删减,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最后冲刺阶段年级成立了体育艺术生生物强化班,由备课组席博老师一对一精细化辅导。

四、紧抓课本为主,注重培养能力

通过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备课组发现大多数考题都源于课本,是教材知识点的再现,或是换了一种说法,每个问题的解题依据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可以说生物高考试题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为了防止总复习学生过于 “迷恋”复习资料和陷入“题海战术”,备课组长多次在组内强调教材始终是生物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所选资料《课堂新坐标》仅作为参考,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 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课本生知识。但是备课组也认识到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因为从往年的高考试题看,一些综合考题往往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只有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才能提高解决综合试题的能力,对于尖子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五、精编精讲资料试卷,注重知识巩固落实

每年到高三,很多学生都会进入“题海战术”的误区,既要面对年级配发的资料套题,还会从外面购买大量的模拟卷和冲刺卷,到最后结果是分身无术,两者都无暇顾及。面对这个问题,备课组统一认识,除了年级配发资料《课堂新坐标》外,不建议学生在另外购买资料,而且不同层次班级的老师可以根据所带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删减资料中的题目。

为了增强试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组内分工,由各个老师按专题精编近三年来的全国试题,并组卷印发给学生作为补充练习。其次在后期发放大量套题时也是贴合实际,加以选择然后针对性发放。另外每次模考试卷尽量结合复习进度侧重考查已复习内容,试题也都是由组长严格把关筛选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高考题或高考题改编以及名校的模拟题等。

在讲评试卷上,备课组要求每位老师坚持在每月的模考后对所带班级学生答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认真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科学讲评试卷。因为试卷讲评课上得好,对加强学生的记忆,促进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提不起精神,甚至呵欠连天,昏昏欲睡,结果事倍功半,收效不佳。要求坚决杜绝把答案一公布就完事地讲评试卷,要求如果试题比较简单,学生基础又好,得分也高,那么在 讲评时,整个进度就可以快一些,讲评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归纳、比较以及解题思路上。如果试题比较难,学生得分不佳,则讲评的速度要慢一些,甚至可以让学生重新再做一遍之后讲评。同时讲评试卷时也重视分层教学的问题,对于尖子生而言,已经做过的试卷不明白的地方不多,因此教师如果在讲解过程中不重点关照尖子生,那么他们也许得不到多少收获。针对这一难题有老师运用有选择地让尖子生做老师,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题讲解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尖子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的落实。

六、做好方法引导,训练应试技巧

在冲刺阶段,备课组要求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理综答题要时合理分配时间,主要通过限时训练和模考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建议和指导,如做题的顺序,读题理解题意的技巧,还有探究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归纳一些实用简单的模板给学生等。

七、不足和建议

1、后期成套的模拟题,发放时间上不够合理,有前松后紧的现象,另外部分老师不能很好结合自己的整体复习备考方案针对性发放套题,而是铺天盖地全部发给学生做,检查落实也不够及时,从而影响了试卷本应该发挥的限时训练作用。

2、同一道题学生做多次还会错的尴尬仍然存在,建议将多次模考中错误率较高的一些包含重难点知识点的选择题重新调换选项翻印让学生再做一遍,不要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根据今年的全国理综卷生物试题来看,整体难度还是偏容易,更加注重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另外加大了对实验的考查,建议高考复习还是要注重课本 基础知识的落实,多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另外要注重对实验的复习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4届高考生物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及建议 篇2

2014年山东高考生物试题总体上保持了往年的命题特点, 如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注重图文并茂、密切联系实际等, 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题型, 例如以坐 标曲线的 形式考查DNA结构中有关碱基的计算 (第5题) 。尽管高考试题的命题年年会有新的变化, 但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本文拟重点分析山东高考生物试题命题在哪些方面保持相对稳定, 又可能在哪些方面出现突破, 并给出相对应的复习策略。

一、突出对高中生物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并提高题目的综合性, 以在有限的题目中扩大考点的覆盖面

2014年山东高考生物试卷只有六道选择题和四个必做非选择题, 另加两道选做题。因为要在有限的试题中尽量多地考查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 所以试题的综合性较强, 在山东高考生物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第26题, 以柱形图和坐标曲线的形式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以及绿叶中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 等内容;再如第25题, 以冷水刺激为信息, 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以及免疫调节等知识。

【例1】 (2014·山东卷·25) 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 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 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产生兴奋, 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 经神经中枢处理, 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 引起皮肤血管, 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 (填激素名称) 分泌增加, 细胞代谢加快, 产热量增加, 以维持体温稳定。

(2) 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 引起_____分泌增加, 该激素促进_____分解, 血糖水平升高, 以对抗冷水刺激。

(3) 冷水刺激 引起胃黏 膜内的HCO3减少, 从而对H+ 缓冲作用减弱, 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降低, 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 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 在机体_____ (填“特异性”或 “非特异性”) 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评析】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有能与多个知识点相关联的信息背景, 如本题中的冷水刺激大鼠, 就可以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多个知识点相联系。第 (1) 小题结合反射弧的结构考查了神经调节中的兴奋的产生与传递、体温调节中的寒冷条件下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等;第 (2) 小题考查了血糖调节中胰岛素的作用;第 (3) (4) 小题考查了免疫调节中的非特异性调节等。

【答案】 (1) (冷觉) 感受器神经递质收缩甲状腺激素 (和肾上腺素) (2) 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元) (3) pH (或酸碱度) (4) 非特异性

【备考建议】 (1) 吃透高中生物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这是将多个知识点综合提高的基础。无论该知识点涉及的是某一概念或原理, 还是某一生理过程, 可以借助各种形式 (文字、坐标曲线、表格、图解等) 进行总结, 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将多个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 使得各个知识点不再是零碎的散沙, 而是有机的整体。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深化理解, 还有助于高中生物知识网络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体液调节时, 可以将下丘脑作为线索, 将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及激素的分级调节等内容结合起来 (见下图) 。

二、能力立意, 突出 了考纲中的四 项 能 力要求

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只有考查出“考试大纲”中的四项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 才能为高校选拔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从2014年山东高考生物整个试卷来看, 各项能力都有所体现。例如, 第2题就考查了理解能力, 四个选项中分别考查了细胞体积与物质交换效率的关系、细胞液浓度与细胞吸水力的关系、生长素浓度和作用的关系及血浆渗透压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关系;第26题考查了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柱形图和坐标曲线理解光照强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一昼夜中多种指标的变化;第4题及第28题的第 (4) 小题, 考查了教材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及实验探究能力。总而言之, 本套试卷在有限的题目中不仅拓宽了对知识面的考查, 还重视了对能力的考查。

【例2】 (2014·山东卷·26)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 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上。需先用_____ (填溶剂名称) 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 中溶解度 较大的是_____。据图分析, 该植物可通过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 图乙表示 初夏某天 在遮光50% 条件下, 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 (气孔张开的程度) 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 主要原因是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

(3) 实验过程中, 若去除遮光物, 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

【评析】本题考查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从甲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大, 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 可以推知植物可以通过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以适应弱光环境。图乙中四条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 尤其要将曲线间的内在关系理解到位, 如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 因为气孔导度越大, 说明从外界吸收CO2的速率也就越大。

【答案】 (1) 类囊体膜 (或类囊体, 基粒) 无水乙醇 (或丙酮) 叶绿素a增加叶绿素含量

(2) 呼吸作用增强,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线粒体、叶绿体 (3) 减少

【备考建议】考纲规定的四项能力要求层次分明, 各具特色, 能全面充分考查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能力。如何在备考中提高各项基本能力呢?第一, 要学以致用, 多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生物学现象, 在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各种生物学现象的时候, 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更能提高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学过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后, 就可结合大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大棚种植等实例, 解释一些增产的措施 (如使用农家肥、用白色的透明塑料纸覆盖大棚、增加大棚内的光照时间等) ;学过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后, 可以根据相关原理和规律解释提倡素食对于节约能量、减少污染的意义, 解释温室效应及相应的缓解措施等。第二, 要善于从一些经典题目中提炼出一些有助于提高生物学能力的素材。例如, 将各个专题中的坐标曲线进行分类, 根据考查的内容和坐标曲线的共性, 总结出不同专题内容坐标曲线的分析方法, 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第三, 多结合一些生物学的前沿信息, 结合高中生物的学习内容, 提高获取信息 的能力。例如,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三位来自美国和挪威的科学家, 可以结合该奖的一些研究成果, 与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 尽量多地从高中生物学的角度解读该项研究内容。第四, 要提高对高中生物学实验的重视程度, 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各个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更要能灵活运用于解决其他实验探究内容。

三、试题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考查了学生图文转换、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12道题目中, 其中包含图表的题目占了8道, 约占67%, 可见命题者很重视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信息。这些图表包括示意图、坐标曲线、柱形图等, 从这些图表中准确地获取信息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例3】 (2014·山东卷·5)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 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 下列正确的是 ()

【评析】分析坐标曲线时, 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 然后再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曲线的走势。本题的四个坐标中横坐标的含义都是一条链上的碱基比例 (A+C/T+G或A+T/G+C) , 纵坐标是DNA分子中或互补链中的碱基比例 (A+C/T+G或A+T/G+C) 。一个DNA分子中A+C/T+G=1, 故A项错误。一条单链上的A+C/T+G与其互补链上的该比例互为倒数, 故B项错误。一条链上的A+T/G+C与其互补 链上的该 比例始终 相等, 故答案选C项。

【答案】C

【备考建议】高考题的信息呈现形式多种多种多样, 不仅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 更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备考时, 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形式进行归类并提升到题型的高度, 然后结合具体的题目熟练掌握坐标曲线题、表格题、流程图题和示意图题的解题规 律和方法。例如, 对曲线题的分析, 可以结合常出现该题型的几个专题 (细胞代谢、细胞增殖、种群的数量增长等) , 通过具体的题目进行训练, 掌握“从点到线, 点线结合”的分析方法;再如, 图解题目多与生命活动调节、细胞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有关, 可以将教材中的图解与经典题目中的图解结合起来, 找出识别图解 的方法。例如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的识别, 可先判断大气中的CO2库, 再判断生产者, 继而判断出分解者, 最后剩余的成分就是消费者。

四、本卷的难题仍集中在遗传学部分, 涉及内容多, 且题目的层次性强, 需要学生既能很好地处理一些细节问题, 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4】 (2014·山东·28) 蝇的灰体 (E) 对黑檀体 (e) 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一对等位基因 (B, b) 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 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 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或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 e和B, 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

(2) 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 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 选择等条 件下, 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 F1中灰体果蝇8400只, 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 率为_____, 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

(4) 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 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 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 请完成下列实验步 骤及结果 预测, 以探究其 原因。 (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1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的果蝇杂交, 获得 F1;

2F1自 由 交 配, 观 察、统 计 F2表 现 型 及比例。

结果预测:

a.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则为基因突变;

b.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 (1) EeBbeeBb (注:两空可颠倒) eeBb (2) 1/2 (3) 40%48%60%

(4) 答案一:1EEa.灰体∶黑檀体 =3∶1b.灰体∶黑檀体=4∶1

答案二:1Eea.灰体∶黑檀体 =7∶9b.灰体∶黑檀体=7∶8

【评析】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可知, 该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类型, 实验二中的结果可以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别 分析:灰体和黑 檀体的比 例为1∶1, 所以也属于测交类型;短刚毛和长刚毛的比例为3∶1, 所以属于杂合子的自交类型, 据此可以确定乙和丙的基因型。第 (3) 小题中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要注意交配的方式是随机交配 (自由交配) 。第 (4) 小题属于实验探究, 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探究黑檀体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片段缺失, 实验的关键是选择杂交实验的材料 (果蝇的类型) , 预测结果时可先假设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 然后逆推出实验结果。

【备考建议】遗传学题目是高中生物学中难度最大、分值比例相对较高的题目, 但这类题目的规律性强,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解题思路不清, 以及细节处 理不到位。 在备考中 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本着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 即无论有几对相对性状, 由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具有独立性, 所以在分析多种性状遗传的问题时, 要将每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分析, 然后运用乘法定律和加法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 或解决其他问题。

第二, 在各种遗传学问题中, 确定每种性状的遗传方式是基础, 但确定某些个体的基因型是关键, 只有准确地确定了某些个体的基因型, 才能顺利解决其他问题。确定个体基因型的原则是, 先根据个体自身的性状写出能写出的基因, 写不出的基因用横线表示, 然后结合个体的子代或亲代, 写出没有确定的基因。当然, 有些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但有些个体的基因型有多种, 对于具有多种基因型的个体, 要确定每种基因型的概率。

第三, 要熟练运 用“9∶3∶3∶1”的性状分 离比, 并结合伴性遗传分析一些特殊的遗传现象及致死现象等。“9∶3∶3∶1”性状分离比无论如何变形, 其根源是“9∶3∶3∶1”, 将特殊分离比与“9∶3∶3∶1”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就可以解决一些特殊的遗传现象;对于个体致死问题, 可根据分离比之和判断有无致死现象, 然后再根据性状分离比的异常之处, 就可以判断出是哪种类型致死。

第四, 近几年山东卷的遗传学大题中, 往往将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和生物变异结合起来, 尤其是将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异常配子的产生等内容渗透到遗传规律的考查中去, 着重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等, 备考时, 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确实提高综合分析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能力。

高考命题历来是在继承中有所变化, 在稳定中寻求突破, 无论是从考查的知识和能力的角度, 还是信息呈现的角度都能体现出这一特点。比较前几年的山东生物卷试题, 就可以预测2015年的生物学命题的基本方向, 可能会保持其“一题考多点”的综合性, 非选择题比较固定地考查细胞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要是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生物与环境和遗传规律等四个专题, 题目的信息和呈现形式会有所改变。学生备考中要牢牢扣住这些命题特色, 夯实基础, 着力提高各种能力, 并通过大量的训练, 就会在2015年的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取得高考的全面胜利。

2024届高考生物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及建议 篇3

关键词:高考化学 复习方法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203-01

1 分析问题,探索方向

对于刚迈入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和任务及如何进行化学复习,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对老师来说,高考的新政策也促使他们急需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老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基础水平和学校现有条件,探索复习方向,为学生顺利完成复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分析和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对往年的化学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化学出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即遵循文中有变的原则,而且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稳定性。因此综合先前的课改教学标准来对近年的化学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总结出这些试题的共性,包括卷面构成、题型、考试重点、能力要求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重视对新教材及新课标的研究。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新教材和新课标都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如:新教材中加入了更多的实验内容,探究性的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新教材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对基础知识进行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授学生一些科学的方法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可以肯定的是,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变化一定会在新的高考试题中得以体现。因此对新教材和新课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复习方向,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化学复习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来进行,对于考纲一定要深入研究,从而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能力要求、考查方式、题型、知识构成及比例等。此外,为了能适时调修复习计划,还应注重形成性评价方式,始终贯穿复习过程。

2 强化“双基”,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这一部分是学科知识的重点内容。包含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四个部分,是学科的骨干支柱。

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掌握)的知识。《考试大纲》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不仅增强了学生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还从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方面培养了学生。

3 基础与综合同步,切实抓好三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任务就是打好并落实基础。此时学生对前两年的知识遗忘量较大,所以第一轮复习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差不多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第一轮: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结构。

内容目标:依据教材内容,系统的复习。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教材教学标准体系,总结知识重点,又要让学生手脑并用,进行系统地练习。

实施方法:还原到教材内容上,凸显内容的“全、联、活”,并采用以下四个环节加以实施,即“查、讲、练、考”。

第二轮:综合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内容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对知识的一个系统化,并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结构化和网络化,也就是将零散的内容点连接成线,从而形成网的过程。培养并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升。

实施方法:归纳划分,专项讲解、强化练习。对于这一板块的重点,体现在掌握并运用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性练习,提高高考适应性。

4 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2)加强规范训练。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3)创设条件,让学生暴露思维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进行针对性练习。

(4)对学生实施审题指导。有些学生在审题时会出现看错、写错、看漏等现象,最常见的是:题目所给的直接材料审不全;隐含的信息提取不出来等。造成会的题目得分不全,甚至不得分,造成这一现象70%以上都是审题所致。建议采取四字审题训练法,即“读、划、联、挖”,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后,将会有显著成效的。

(5)及时反思,查漏补缺。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深入分析出错的题目,归纳总结原因根本所在,并将其整理到改错本上,周期性的进行翻阅、复习,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5 加强实验设计教学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要一种综合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知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验设计也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熟练后创新。可以考虑让学生先对一些能够熟练掌握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然后再进行陌生化学实验的设计,进行化学实验设计训练一定要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进行实验讲评时,老师应将实验设计思路作为重点讲评对象,对学生的大胆假设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挥其自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化学实验教学是不可以脱离课本内容的,必须以课本中的实验为准。

参考文献

[1]宋卫华.浅谈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9).

[2]王鸿宇.高考备考中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复习[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024届高考生物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及建议 篇4

一、整体分析

2014年的生物试卷依然强调对核心内容的考察,如细胞的基本结构、RNA的分布、光合作用、细胞分裂、遗传的基本定律、神经调节、基因工程等;同时,强调以生物学事实为背景材料,加强对生物学概念、原理,如共同进化、净光合速率、组织培养、启动子、胚胎干细胞、渗透压、种群密度、物种的丰富度等的理解和应用。题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如第27题的第(2)小题、第29题的第(3)小题。此外,对选修内容的考察十分注重与必修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对微生物的发酵与细胞呼吸、基因工程与遗传的分子基础、组织培养与植物激素等知识的综合考察。

二、考点分布

必修1约占30分,必修2约占20分,必修3约占24分,选修与实验探究约占26分。从分值上看,弱化了遗传部分的考察,重视分子与细胞、选修与实验探究等知识的考察。

关于考点的变化,应该说是微调。对必修1的考察,出现了2013年试卷中没有的光合作用题目;对必修2的考察,侧重考察遗传规律,包括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的综合分析,以及X染色体上基因的连锁互换问题,遗传概率的计算难度有所增大;此外,自2011年高考至今首次出现了对神经调节、种群密度、物种的丰富度和共同进化等相关知识的考察。

三、命题方式

本套生物试卷的非选择题,在命题上,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十分重视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如第27题第(2)小题要求回答“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第28题第(2)小题要求回答“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第(4)小题要求回答“因启动子缺失导致某些遗传病的病因”; 第29题第(1)小题要求回答“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

四、“老特点”的延续

生物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生物高考命题非常注重考察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今年的生物试卷中,第5题涉及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第6题以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的影响为命题背景,第25题结合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制剂的流程来考察选修知识,第27题涉及脊髓灰质炎与疫苗接种,第29题以名贵中药铁皮石斛为命题背景等,这些试题无一不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五、灵活与难度兼具

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灵活与难度兼具,是一份区分度较高的试题”。“灵活”主要体现在题目背景新颖,图表较多(12道题出现16个图表),形式较灵活;“难度”主要体现在大题上,第26题第(3)小题综合分析,第27题第(2)小题的长难空,第28题的基因连锁和概率计算,第29题第(2)小题的图表分析,都使2014高考理综生物卷的区分度大大提升。

六、试题内容与难度分布

尽管题目难度和灵活度相较于理综改革以来4年有所提升,但整体上,我们说高考从来都是“换汤不换药”的,2014高考理综生物题目内容和难度如下表:

七、概念理解和图表分析并举近5年来,每年高考都会对一些概念进行深度考察,以考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而这类题目是考生比较容易错的,如今年广东理综生物的第2题考察到反馈调节,综合考察了必修3“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系统”两大版块的内容,考生需要对概念理解足够到位才能避开题目陷阱;又如第24题的A选项,在获取折线图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深刻把握有丝分裂过程的各阶段特征才能发现图像的问题所在。

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考察一直是广东理综生物特别着重考察的点,今年尤甚;今年广东理综生物共12题中一共出现了16个图表,很多题可以说图表才是题干的核心,如第28题的遗传图解,如果不能看懂遗传图解,整题共16分有14分是与这个遗传图解相关的;又如第29题的曲线图,第(2)小题连续三空共6分需直接从图中找出答案。

八、试题举例

(2014年广东高考理综生物28,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2)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3)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

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4)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答案】(1)伴X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DXABXab

(2)6号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X的卵细胞,与Y受精结合,后代同时患Ab

甲乙两病

(3)301/1200;1/1200

(4)RNA聚合酶

【解析】知识点: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系谱图的综合概率计算考察能力:识记、理解、应用

思路方法:(1)题干中说明甲病为伴性遗传,再结合系谱图中7号正常而14号女儿患甲病,排除伴X隐性遗传,即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6号和7号不患乙病,但12号和13号均为患乙病男孩,证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题干中7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得出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10号和11号不患丙病,但17号为患丙病女孩,证明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系谱图中1号为只患甲病男性,基因型为XABY,生出6号女儿,传递XAB基因,再根据6号为只患甲病女性,且有一个完全正常的15号女儿和两个患乙病的男孩,得出6号基因型为DDXABXab。

(2)6号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XAb型卵细胞,与Y受精结合,生出基因型为XAbY的患甲乙两病的男孩。

(3)由题看出,15号和16号均无伴X显性遗传的甲病,故均为Xa基因,因此直接考虑乙病和丙病即可。结合题意,15号的乙病基因型为XBXb,16号为XBY,故患乙病的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3/4。15号的丙病基因型为Dd的概率为1/100,16号为2/3,故患丙病的概率为1/100×2/3×1/4=1/600,不患丙病的概率为599/600。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4×599/600+3/4×1/600=301/1200,患丙病女孩的概率为1/600×1/2=1/1200。

(4)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没有启动子,则RNA聚合酶不能结合,导致转录不能正常开始。

易错点:本题综合考察了遗传病的概率计算,且涉及三种遗传病,难度较大。学生若不能准确理解基础概念,牢记遗传规律法则,仔细观察图谱,可能造成大幅度失分。

复习指导:学生首先要清晰概率计算的相关概念及一般步骤,且本题还涉及交叉互换、减数分裂等概念,需要将两部分联系起来,书本中关于交叉互换的介绍较少,学生需通过相应的例题来进行理解和记忆。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还需仔细观察图谱,注意各代之间的关系,准确计算。

九、对2015年高考复习的启发

针对今年高考理综生物考试形式和特点的变化,建议备战2015年高考的考生,首先,生物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概念的深度理解,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纯粹的死记硬背是难以得高分的;其次,生物复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图表的观察和理解,培养从图表中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既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也提升答题速度;最后,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将多版块知识联系起来,着重思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提高自身的“信息迁移能力”,以提升自己对综合信息题的解题能力,从而在高区分度的理综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的优胜者。具体做法可参考如下方案:

(一)一轮复习备考思路:

以教材为主,强化基础知识,加强系统复习,加强知识的综合性,适当加大难度,加深深度,拓展宽度。

1、重视教材,回归教材

2、紧扣教材,夯实双基,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

3、系统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1)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3)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4、研究教法、学法,提高复习效率

明确考纲要求,学生错误重现,学生错因分析,解决策略,变式练习。

(1)考纲要求: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公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2)语句不连贯,前后不通顺解决策略:

①审题时,信息的提取要完整,特别要注意填空处后面的信息

②做答后,带答案通读,检验是否通顺

5、关注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新情景材料题的需要,实验材料情境题的需要

6.研究学情,落实分层教学,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专题形式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工作落到实处

7、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二轮复习备考思路: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篇5

——新会二中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张恩全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2011年高考已过,成绩喜人,这是我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时证明了我们只有愿意付出坚持的代价,才有机会享受到成功的甘甜。2011届也是我第一次带领体育高考队顺利结束的考试。本次体育高考能顺利、按计划如期完成,离不开学校领导胡金荣校长对体艺特色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亦得到高三级落级管委会的领导和高三级全体教师、体育科组各位老师、以及班主任的大力帮助和配合下得已完成。下面就我体育备考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希望学校领导检查指正,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以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方法和方式,使自己能力得以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训练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使我校的体艺特色发扬光大。

一、抓好思想教育,督促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齐头并进。

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是体育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矛盾。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特别强调了训练的科学性,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只有两个方面都抓紧,才不至于造成两头不到岸的情况发生。仅仅是一个方面优秀,另一个方面不达标,是达不到要求的,也是要被淘汰的,同时还要争取优异的成绩,才能保证录取的时候比较稳妥。在保证了训练质量的时候,又要督促学生积极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上,通过不定时去课室检查学生是否有迟到、开小差、睡觉等现象,便于开展思想教育。同时加强与两位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情况使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两不误,达到有人监督管理。经 1

过多次的教育和个别说教,使学生都能自觉养成“我要练”和“我要学”的良好习惯。

二、制定好训练计划,定期举行模拟测试。

1、计划是训练的根本保证。

没有计划,训练就显得非常的混乱,学生也易盲目,而失去训练的热情,从而整个训练就显得稀稀落落。通过制定每个月、每周,每天的训练计划,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去训练。每周我们都召开一次队内会议,总结本周的训练得失,需要加强的地方。从而制定出下周的训练内容。这样,通过不断的总结按部就班的练习,学生训练做到心里有底,老师也就避免了临时安排乱指挥。

2、定期举行模拟测试,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常言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对于学生来说,适当的奖励,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毕竟教师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是学生用辛勤的汗水拼搏回来的。所以,在每次体育模拟测试和文化科的月测前,我都根据学生各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人不同的奋斗目标,凡达到目标者,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我觉得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科的热情,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中,余锦永、陈均亮同学在体育模拟测试中获得奖励的次数是最多的,而文化科的月测获得奖励最多的是谭家鸿同学。

定期举行模拟测试主要培养学生在考试时如何提前合理、有效地做好准备运动和临场应试能力,为今后体育高考打下奠定的基础。我个人认为模拟测试的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方法有:

(1)在天气好,并且容易出好成绩和天气恶劣容易发挥失常的情况下也要进行

模拟测试,主要培养学生提前适应不同天气的应试能力。(2)在不同的时间段,都要进行高考项目的轮换模拟测试,培养人体的生物钟。因为体育高考项目的考试时间是随机抽定的,没有提前指定的。(3)立定三级跳和实心球只允许每人二次机会的模拟测试,目的提高成功率。(4)变换不同的场地和变形的实心球进行测试。目的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5)每次月测排球专项,都邀请不同的班和女生特别多的班到场向体育生施加压力进行模拟测试。另外,利用教师例会邀请高三级的全体教师到场进行模拟测试,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模拟测试加强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在测试中得到缎练。同时测试的数据可以检查本阶段的训练状况。每次都公开考试成绩,点评学生的长处和需要加强的地方,今后应该如何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在训练中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做好运动损伤预防工作,防范意外事件发生。

体育训练是室外运动的,而室外运动都有安全的隐患,很有可能受这样或那样的损伤,在这一点上,搞运动的人都经历过。为了预防运动损伤,从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安排着手,我认真细致地检查器材和做好训练的布置。比如练杠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专门保护,防止受伤,提高安全的意识。同时选择练习器材的时候,要使用好的,安全的;练习强度的时候,过重的不宜多练等等。在练习危险项目时,教师一定要强调安全。比如练实心球,在练习中,球没扔完,不得进入场地内捡球,必须等球都扔完了才可以进到,进去的时候要喊一下,要看一下,只有细致的布置,才能避免意外发生。在整个训练中,学生都比较顺利的完成训练,没有任何的意外事件、伤害事故发生等。

四、及时了解体育高考信息,提前做好体育术科高考的准备。

因为每年的体育高考时间都在提前,很多的考试资讯如果了解得不及时,就有可能在训练和高考前得不到及时的调整,特别是今年体育高考术科提前到二月份考试,那么教师应提前把住宿的工作做好。特别要开好考前会,准备好考试物品(衣服、钉鞋)和常规药品,学生的准考证、身份证教师要提前收好,保管好,不要让考生自己带,避免产生遗失;同时二月的天气,气候多变,要带防寒的衣服,而毛巾是用来下雨时擦实心球用。另外,一般提前二天到达考点,第一要熟悉好场地,其二要休息好,休息不能局限于到旅馆睡觉,而是让考生积极性的调整,听听音乐,谈谈天气,尽量少谈术课考试的一些事,让考生在心理上减少负担。在考试中,我亲自在场外给学生鼓劲,使学生明白到老师是真的关心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努力考取好成绩。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而一系列的工作安排,都是全部为考试做好充足准备的。

五、体育术科高考结束后,作为体育教师也要参与文化科的备考中去。

体育术科高考结束后,是紧张的文化学习。也就是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很大。对于文化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当然要关注,还要适时地和他们闲聊,或鼓励或开导减压。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也要关心,持不放弃的态度,只要有机会都要尽量表扬或鼓励他们,让他们不至于产生放弃的念头,这对于体育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每年体育术科成绩好的学生,都是由于文化成绩太差而上不到大学的。这段时间,我与班主任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定时检查学生的早提和晚提是否有迟到、缺席的现象,避免学生放松学习要求。在每次进行“江门一模”、“江门二模”、“广州一模”、“广州二模”测试之后,我都利用互联网的QQ功

能,与番禺、韶关、惠州、茂名、开平、深圳、新会等地区的个别体育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了解和分析各地区目前体育生文化成绩的情况,同时预测今年体育术科高考上线的分数线,做到心中有底。便于有针对性地向体育生传达数据和信息,使学生更积极地复习文化科,争取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六、今后努力方向。

在成绩面前,我用冷静的头脑分析备考的得失,其实有许多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在参加2011年体育术科考试11人中,有10个达到体育术科专科以上的资格线,其中有2个上重点线、有7个上本科线、有1人上专科线,上线率达到90.9%。但到最后真正文化成绩和术科成绩双线上线的只有6个,分别是4个本科、2个专科,上线率才是54.5%。而体育术科成绩名列新会区第一的余锦永同学以及余顺康、张荣炬、张福桥等四位同学,竞然连三B专科线都达不到。值得反思!也就是我今后要想办法解决体育生术科成绩和文化成绩双线上线的重要课题。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高三级全体体育生感谢学校的全体行政领导,感谢高三级落级管委会的领导和高三级全体教师,特别感谢胡金荣校长对体艺特色发展的正确领导,以及李进略主任、陈荣辉级长和曾锦源、陈凤连两位班主任。没有你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就没有体育生今年的好成绩。多谢大家!)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复习备考总结 篇6

(一)回顾一年的工作,首先在备考方向上教研室发挥了领导作用,正确把握了高考的导向,复习方法策略指导富有实效,教研活动务实,在备考指导方面成效巨大。

(二)深入研究《考试说明》、近四年高考题和山东各地模拟题,研究考点的分布及试题命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动态。全面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明确各考点的范围和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高三复习对路、到位,保证方向的正确性,从而避免复习过程中简单问题复杂化和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知识方面:

1、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每个模块宏观把握。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对分散在课本各单元、各课、各框的考点知识梳理,把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理清知识脉络,整合形成了主干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遵循“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例如,对于哲学常识,先宏观把握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这四大知识板块,然后再微观把握各板块的具体主干知识,如辩证唯物论的主干知识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微观把握各主干知识的具体内容,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应反对的错误倾向等。这里强调形成整体和各块知识网络,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答题时灵活运用。在反复滚动梳理中不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由于政治学科知识点多,知识面广,许多学生认为已经牢固掌握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生疏,考试成绩也就会不理想。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通过不断滚动记忆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打牢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术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能够综合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加强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强化和练习,关注易混知识的区分。如:《经济生活》中货币的职能;影响价格的因素;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几种投资方式:股票与债券,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我国的分配方式;财政的作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等等。《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的职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的职权;我国的政党制度;等等。《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特征;等等。《生活与哲学》中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区分;等等。

(四)典型习题的训练及总结

1、精选习题科学训练。精心选题避免繁、难、偏、怪试题,对于重要的考点选择不同的材料及设问以不同的形式反复限时训练,让学生总结答题经验,提高训练的效率。试题的训练讲究科学规范,学案中精选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和典型模拟题让学生从中寻找感觉,体会答案的规范性,严谨性,要求学生组织答案力求课本语言、背景材料语言和时政语言相结合,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化、段落序号化、语言学科化、观点材料结合化、书写工整化,从而达到科学规范、全面具体,重点突出、逻辑层次分明的要求。

2、试题的讲评。对于学生的试卷及时批阅了解学情,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对于典型例题的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讨论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断强化提高高考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融会贯通,不断总结,逐步适应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

(四)关注、利用好社会热点,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山东地方特色,尤其是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把握时代脉搏,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对生活现象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和运用,作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知识,特别要理解知识,这就是“感觉到的东西不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要注意解读,高度重视了国家和山东地方特色的重大新闻,如:上海世博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物价涨幅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重视山东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五)加强集体教研,精编学案,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加强集体教学研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特长,资源共享,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复习进度、复习目标、教法、学法、复习重难点、阶段质量检测。

通过集体备课精心编制复习学案。备课组分工协作,集思广益,精心编制复习学案,坚持把学案的使用作为复习的载体,学案的编制体现出下列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考点要求、重难点、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易错易混知识点、考点知识梳理、典型例题(高考试题、模拟试题)、课堂自测。学案的使用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教师加强对学案的批改,及时了解掌握学情,及时反馈矫正。

2024届高考生物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及建议 篇7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

一、【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就业创业: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

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

今年两会上,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

材料二 让各类主体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 外国组织。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 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材料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青岛高新区重金支持“创客”

2015年3月5日,“创客”一词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工作回顾中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青岛高新区一直以来牢牢抓住平台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引入高端创新要素,着力打造全市创业服务中心,人才资源、研发平台、创业载体、科技融资、国际合作平台等创业服务全面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承载力显著增强。

据了解,规划到2016年,青岛高新区将建设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载体500万平米,人才公寓200万平米,科技商务总部200万平米;到2020年,实现产业产值2200亿元以上,成为山东半岛蓝色跨越的创新引擎和通往全球的创新港湾。

二、【时政术语提炼】

1.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

2.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创新,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

三、【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 9月30日 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 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 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材料二 李 克强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 文 化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某地大力推进文化科技攻关、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标准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和 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文化数字化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文化、科技人才集聚六大工程。重点支持数字、网络、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仿真、新型显示、新型广电传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3)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4)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但是,仅靠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就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吗?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科学执政的具体表现。②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③政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履行组织经济建设 和文化建设的职能,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具体体现。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党和国家高 度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2)①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科学文化 素质,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① 在文化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大力推进文化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六大工程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组织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中得到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抓好典型示范作用。③重点支持数字、网络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 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4)①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掌握新技术,吸引人才。②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国家要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支持企业的发展创新。③劳动者要努力学习,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发挥劳动者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人翁精神。④坚持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和创新国际先进技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按 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在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 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材料二 山东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4连增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自2015年1月1日起我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85元。

据悉,此次提高标准实现了我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4连增,直接惠及1353.4万参保居民,是我省继统一缴费标准、建立丧葬补助金、提高缴费补贴、实行个人账户余额全部继承、调整个人账户计息后的又一惠民举措,对引导广大城乡居民“早参保、选高档、连续缴”,进一步推动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中国政府网2015年1月14日下午公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材料四 春节期间,备受关注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省人社厅厅长韩金峰对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据悉,我省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留出10年过渡期,期间退休将确保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意见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

养老保障“双轨制”引发制度改革。改革的范围涉及全省三类工作人员,离休人员除外。缴费方式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待遇水平: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 中人逐步过渡。建立职业年金制度,退休后按月领取年金待遇。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不挂钩将返还。

二、【时政术语提炼】

1.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2.推动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4.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5.养老保障“双轨制”;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三、【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 年产业也称银色产业,是指生产老年人的用品以及与老年人相关的保险、老年住宅、医疗护理、文体健身、旅游咨询、再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产业。目前,居民消费严 重不足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收入水平长期低下。中国老年人由于受到生理、心理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消费能力通常要低于成年人,同时 中国老年消费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完善,这也造成了当前老年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参 考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重视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培 育新的消费热点和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经济发展。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龄居民的消费能 力。③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还有物价水平、消费环境和主观因素等。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老年人的消费信 心。

材料二近段时间,网络上关于质疑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声音较多,尤其是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后,部分网民还出现了恶语中伤的言论。事实上,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也是目前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如在美国,法定退休年龄到2027年将延长至67岁;在日本,政府1986年就已经颁布了《高龄者雇用安定法》,为老年人就业提供立法支持,2004年又对该法案进行修订,提出对于自愿继续工作的劳动者,允许企业将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5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公民参与政治的认识。

参 考答案:①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依法履行政治义务。公民具有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可以就相关话题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监督权,但也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 务,不能恶语中伤。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和遵循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坚持这些原则保证有序 参与政治生活。

(三)关注教育公平,实现理想人生

一、【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2015年2月22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5年40项工作要点。其中之一要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材料二 2015年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三大任务。”如何促进社会公正?首先捍卫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甚至被称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欲促进或实现教育公平,应输送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让贫困孩子读上书,读好书。

二、【时政术语提炼】

1.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

三、【热点题目回顾】

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他说,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依据。

参 考答案: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教育公平是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②这是公民权利具有真实性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③它符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维护宪 法和法律的尊严。④这是政府更好的履行文化职能的需要,教育公平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原创新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5年3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样做能够:

①推进城乡的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②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④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按照我国《最低工资规定》,各省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27日,全国共有19个省市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国最高,分别达到了1820元和17元。此举:

①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有助于促使企业走出经营管理的“低成本陷阱”

③是为了更好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回答3~4题。

3.《意见》明确提出“全科覆盖”“不分文理”“严格公示”等措施。这些措施: ①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 ②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不同需求 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调整就业总规模 ④可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针对《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专家指出,考试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哲学角度来看,上述材料旨在强调:

①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能够决定整体的功能

②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性质和主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4年10月1日,一张能让消费者享受山东文化消费便利与实惠的山东文化惠民卡在山东剧院演出现场正式对外发行,市民凭卡观看商业演出可以享受5折到8折的优惠。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实现文化惠民,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

②目的是放大文化的经济功能,增强文化市场活力

③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培育扩展演艺市场

④变革了文化传播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多元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4年10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本次听证会参加人员由消费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相关部门认真分析听证参加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价格调整政策,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这表明:

①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②获取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③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得到了尊重

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许多重大部署和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这些部署和方案能否落地生根,取决于推进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彻底打通。下列与“最后一公里”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欲速则不达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D.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

8.2014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该条例最大的转变是,把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打破终身制,通过岗位来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一转变:

A.表明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B.说明当前我国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互为前提

C.有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意识,提升个人素质

D.说明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针对严峻经济形势,我国继续调整经济政策,发展企业,惠及民生。回答9~10题。

9.在现行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基础上,我国从2014年10月起,将月销售额2—3万元的也纳入暂免征税范围。这是因为小微企业:

①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②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免征税增强了公有制主体地位 ④免征税能调动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国务院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这一改革表明政府:

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创业政策

②保证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③要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④要减少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宏观干预,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 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材料二 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就是我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应怎样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

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

今年两会上,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

材料二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 外国组织。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 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 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 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1)结合材料一,从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个人的“草根”创业梦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1 2001-2013年我国与美国最终消费率变化对比情况

注:最终消费率又称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占当年GDP的比率。最终消费率反映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多数发达国家消费率在70%-80%之间。

图表2 2001-2013年我国与发达国家部分经济数据的对比

材料二 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专家支招有三:第一,让居民“有钱可花”。要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第二,让居民“有钱敢花”。要建立高水平、高层次、高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敢于消费。第三,让居民“有钱共花”。这并不是要搞平均主义,而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

(1)分别说明材料一中图表

1、图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运用“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专家支招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5 CCAAB 6~10 CBCDB

11.(1)加强经济调节,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服务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同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扩展服务空间;坚持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率。

(2)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减免科技创新税费,有利于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12.(1)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实现个人创业梦想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素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个人创业梦想。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广泛真实的民主;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本小问若答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可酌情给分)

13.(1)①图表1表明2001—2013年,中国消费率呈总体下降趋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减弱趋势;美国消费率除在08年有较大下降外,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消费率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低于发达国家。②图表2表明2001—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超过发达国家,但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③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是导致我国消费率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这一天,我真快乐作文300字下一篇:带我的歌词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