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2024-06-25

镇两项制度实施方案(精选6篇)

镇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篇1

xxxx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实 施 方 案

各村委会、各企(事)业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xxxxxx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威低保扶贫协调小组发[2012]01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县级确定的农村扶贫标准和贫困人口规模,科学识别低保对象与扶贫对象,探索和建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两项制度的整体效益,对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面实施国家扶贫开发和低保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我县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两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准确识别低保、扶贫对象,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针对性贫困人口不同的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切实加大直接扶持的力度,努力做到对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扶贫对象应扶尽扶。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规模标准,科学识别的原则。根据省确定的扶贫标准和县确定的贫困人口规模,严格按照程序科学识别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并将低保和扶贫对象落实到村、组、户和人。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工作中要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确保低收入贫困人口进入低保和扶贫开发范围。

3、坚持符合条件,农民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规定程序,将自愿申请且符合条件的低收入贫困人口确定为低保和扶贫对象。

4、坚持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基本内容、程序步骤、识别指标等要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并要注重工作质量。

5、坚持提高效率,注重实效的原则。各村要组建精干班子,抽调精兵强将,周密部署,科学安排,加强培训,找准工作切入点,鼓实劲,重实干,求实效,确保工作取得实际成果。

6、坚持部门配合、通力协作的原则。镇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履职尽责、协同一致,共同做好两项制度衔接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4月12日前完成)

1、宣传发动。召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动员大会,统一部署全镇两项制度试点工作,培训工作人员。各村要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会议,利用标语、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广泛 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分解人贫困人口规模。根据县核定给我镇的贫困人口基数,按各村人口规模的大小,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各村(详见附表);各村再将贫困人口合理分解到各村民小组,做好对象瞄准到户、识别到人工作,并分低保低象、扶贫对象以及两者交叉对象三种情况进行识别,以利区别对象实施持贫政策。

(二)对象识别阶段(4月28日底前完成)

各村按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启动对象识别阶段的各项工作,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工作须在时间与程序上同步进行。

1、农户申请(4月14日至4月16日前完成)。经过宣传发动,农户自愿申请成为低保、扶贫对象的,须填写申请书,签名后及时上交村委会。

2、入户核查(4月17日至4月19日前完成)。各村委会对自愿申请成为低保、扶贫对象的农户,在镇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入户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并如实填写《贫困农户登记表》有关统计数据。

3、民主评议(4月20日至4月28日前完成)。各村于4月21日前,在核实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村民小组组织群众民主评议,其结果要有村民代表签字。村民小组民主评议通过的申请对象,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召集村民代表,对村小组提出的申请对象进行评议,并将评议通过的申请对象于22日进行张榜公示7天(4月22日至4月28日)。经公示无意见的申请对象,由村民委员会报 镇人民政府。

4、镇审核(4月29日至4月30日前完成)。镇人民政府通过召开镇长办公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审核确认各村上报的贫困农户,对不符合贫困农户评定标准的不予上报。

(三)信息审核与录入阶段(5月7日前完成)

对确认为扶贫对象的农户,要认真审核填报《贫困农户登记表》。同时,还要一次性填报《行政村登记表》。户表、村表经镇扶贫部门统一审核汇总后报县扶贫部门。

户表、村表(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简明读本》)相关信息审核准确无误后,由镇组织人员及时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时要一户不漏地、准确无误地按照规定时限全部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该软件系统要求上报到县扶贫办,做到户有卡、村有簿、镇有册。

(四)落实帮扶措施阶段(5月20日前完成)

1、扶贫开发政策。对扶贫对象,要根据不同情况,享受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努力做到应扶尽扶。

2、农村低保政策。

对农村低保对象,力争做到应保尽保,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3、农村五保政策。

对农村五保户,按有关规定享受五保政策。

(五)动态管理

1、对象管理

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实行动态管理。

同步调整。镇扶贫办和便民服务中心需对两项制度涉及的对象在时间和程序上同步进行调整。

组织核查。镇、村应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核查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

对象退出。经镇、村核查,对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意见后,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

对象进入。经镇、村核查,对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返贫的,将其纳入扶贫对象。

2、更新信息

更新家庭人员信息。对已经确定的贫困农户,如果家庭人员有变化,要及时向村民委员会申报,经村民委员会汇总报镇政府审核后,及时更新信息。原则上一年更新一次。

(六)督促检查

1、加强督查

镇政府将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作为目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相关部门要明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纪律要求,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建立义务监督员制度,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每个村配备义务监督员。镇政府将对各 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抽查;有关部门对各村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镇要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镇政府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七)保障措施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镇上成立由镇长钟明亮为组长,副镇长幸享勇、党委委员罗莉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财政所、社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由欧仁明通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

2层层落实责任。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团结沟通,通力合作。各村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附:xxxx镇农村贫困人口测算表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简明读本

xxxx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镇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篇2

工作方案

为了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指导,让我镇的低收入人口得到有效帮扶,在救助和扶持目标全面实现的基础上确保我镇的创建工作顺利完成,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步骤

1、广泛宣传,层层发动。

一是开好三个会,即班子会、干部会和村组干部会。通过这三个会议,层层传达创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示范乡镇工作的背景、任务和要求。二是采用出墙报、树宣传牌、贴标语等多种形式来对“两项制度”衔接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并收集好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与相关会议记录一起做到留档备查。

2、上门核查,户户落实。

在召开完村一级的动员大会之后,以各联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核查小组,逐一对各村现有的产业扶户上门进行核查登记。上门登记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对象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劳动能力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对其的住房及发展的产业进行实地拍照,将相关的资料统一收集到各户的档案资料里。并统一将对象户的产业扶贫资金存折收取到镇政府进行登记。对于一部分已举

家外出或家中有外嫁、死亡对象的要适当进行调整。举家外出的必须取消该户的产业扶贫对象资格,村里严格按照相关程序申报新的产业扶贫户。对于产业扶贫户家中有外嫁或是死亡对象的,必须要将该户中的以上两种对象予以摸底清除。对于上门核查时,查出已不符合扶贫对象标准的家庭户,必须予以取消并重新按程序进行调整。此次上门核查就是将全镇的产业扶贫户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核查之后务必做到各对象户底子清、产业明。

3、归档资料,规范阵地。

一是台帐资料必须齐全。对资料不齐全的村坚决要求按照规定补齐相关资料,并要求各村建立规范性公示牌,在公示牌内对产业扶贫户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公示,并将公示情况予以拍照,收集好图片资料。二是对村一级上报上来的内容重新进行严格审核。主要审核村组会议有无村民代表签字,对象户有无申请报告,对象的基本资料及贫困原因是否填写清楚准确等。三是查看扶贫对象是否严格按程序确定。通过对照台帐资料,查看是否有拆户、拼户现象,有此现象的必须要通知村里进行整改。四是所有台帐资料都要求干净整洁、清晰明了,并统一分户分类装订成册。五是布臵好办公室。镇政府确定一间专门的办公室,配备好电脑、桌椅、资料柜等硬件设施,同时做到相关制度上墙、相关资料统一入柜。

4、抓好带动,落实帮扶。

一是抓好政策带动。充分利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鼓励和大力扶持积极性高、具有发展经济意识、一时难以筹备启动资金的困难群众,把优惠政策用好用足,解决启动资金困难的农户。

二是抓好队伍带动。有效整合资源,鼓励和帮助农民组建种植、养殖专业协会,借助协会平台,有相同发展愿望和积极性的农民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总结种养殖经验,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三是抓好帮扶带动。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村返乡致富能人与扶贫户结成帮扶对子,从规划、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经常开展各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帮扶活动,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扩大规模。

四是抓好学习带动。充分结合农广校的专技培训,组织对象户来参加相关专家的关于烤烟、杨梅、葡萄种植等知识的普及讲座。

五是抓好特色带动。根据“一村一品”或“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鼓励发展特色种植、连片种植。

二、时间要求

1、宣传发动:2012年2月26日至3月1日。

2、上门核查:3月2日至3月20日。

责任人:各联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要求:各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本辖区内的产业扶贫对象户逐一进行上门核查,并在3月20日之前将所有的资料(资料包括:①各村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②各村的产业扶贫户评议小组人员名单;③村里有关产业扶贫的会议记录

本;④每户对象户的申请报告;⑤每户对象户的扶贫资金存折;⑥每户对象户的住房及产业的图片资料)收集好上报至镇创建办(带上村委会公章),由镇扶贫专干舒刚负责上报资料的审核和收取。

3、归档材料:3月20日至3月31日。

责任人:舒刚余秀娟周铭凯

内容:将镇村两级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并整理好各对象户的资料,对村一级资料还要进行相关的补充和修正,有图片资料和电子版资料的按要求存放入专门的电脑中。

4、阵地建设:3月31日至4月5日

责任人:舒刚、余秀娟、周明凯

内容:按要求订制好村里的公示栏,布臵好镇里的阵地建设。

5、自查整改:4月6日至4月20日

责任人:各联村干部

内容:在镇创建办的指导下,各联村干部逐一对各自的联系村进行创建工作自查,做到查漏补缺。镇创建办的工作人员将进行抽样检查。

三、经费预算

1、办公室硬件设施:8000元

2、宣传牌及相关制度牌:5000元

3、工作经费:7000元

4、培训经费:15000元

合计:35000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尹策伟同志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张君任副组长,民政办、农技站、林管站、办公室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扶贫专干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相应成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由各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各村必须配备专门的资料员。

2、强化责任。各村的联村领导干部和该村的支部书记为此次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村务必按方案规定的步骤,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3、责任追究。①要求按分级负责、实事求是的原则搞好创建工作。②对瞒报、假报家庭真实情况,骗取扶贫资金的,要及时追回被骗的扶贫资金,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③对作风不实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矛盾处臵不力造成不稳定因素的,追究联村干部和村主要干部的责任。④对工作不按程序操作、工作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工作进度滞后,影响全镇的创建工作,在进行全镇通报批评的基础上对该村的扶贫指标也进行调整。

坳上镇人民政府

两项制度工作总结 篇3

自4月底省扶贫和移民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动员培训会召开以来,我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强化措施,积极宣传,全面动员,使该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工作完成进度基本达到了省规定的时间要求。现就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准备阶段工作。一是县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县22个乡镇(场)均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精心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均按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市扶贫和移民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县级实施方案。各乡镇也纷纷结合实际制定了本乡镇的实施方案;三是县级财政提供了试点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四是科学分解贫困人口。在以不突破省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为依据,根据本县贫困分布实际情况,制定了贫困人口分解方案,现已全部将省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56903人分解落实到行政村;五是注重宣传培训。编印试点专项工作简报3期,培训工作人员69人,培训村民722人。通过开动员会、张贴宣传标语、开辟宣传栏及广播电视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发动覆盖村组361个,覆盖面达到100%。

2、全面完成了扶贫对象的识别、登记、录入和建档工作。XX年5月初,我们从县情实际出发,制定下发了《余干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方案》,以“一评二审三公示,关键环节四到位”为总体要求,按照“贫困监测定规模、民主评议推对象、查遗补缺提对象、逐级复核定对象”的识别办法,稳步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真正做到了不错评、不漏评。如古埠镇上湾村在村级评议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同意见,在村级经过了3次评议公示才最终确定了扶贫对象名单上报乡政府审核。截止目前为止,全县361个行政村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提交贫困户申请农户19537户、91862人,完成村级评议公示361个村,村级上报贫困户15007户、56903人,有361个村通过了乡镇审核,361个村完成了县级审批,全县已经确认并登记造册、电子录入和建档贫困农户15007户、56903人,其中五保户588户、777人、低保户2969户、10425人、扶贫低保户4009户、15702人、扶贫户7441户、29999人。

3、制定了“五年行动计划”。我县计划从XX年开始,用五年时间从六个方面确保对所有登记在册的扶贫对象进行全面扶持。即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加劳动技能;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二、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分级负责,切实建立职责分明的工作责任体系。(1)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扶贫工作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民政、残联、财政、统计、农调等部门主要领导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扶贫办主任朱克俭同志兼任试点办主任。办公室设立宣传指导、督促检查、资料信息和项目规划实施4个工作组。县里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等部门还抽调了专门工作人员组建了试点工作督查组,建立“周了解、月通报、旬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实时监控。(2)明确了工作职责。试点工作实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项目规划;统计、农调部门负责提供各乡村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相关数据的核算等;民政部门负责提供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相关资料和配合扶贫部门识别交叉对象;残联部门负责提供残疾人贫困家庭情况;移民部门负责提供库区移民贫困家庭情况;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拨付工作经费和项目扶持资金。

2、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准确把握两项制度衔接政策的精神实质。(1)会议动员。主要是开好五个会:首先是开好全县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暨培训会;其次是开好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三是开好乡、村、组三级干部大会,搞好培训,部署安排工作;四是以村开好村民代表大会;五是以组开好组内农户户主大会。(2)阵地宣传。利用县有线广播电视台、村务公开栏等,办好主题专栏和墙报。在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地等重点地段悬挂横幅和张贴宣传标语。(3)信函告知。以《致村民的一封公开信》的形式,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政策精神直接送进千家万户。对一些外出的家庭,通过电话联系或请亲友转告。

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识别机制,规范识别程序。(1)科学合理测算,严格控制贫困规模。我们在确定各乡镇贫困人口指导规模时,综合考虑省定我县拟登记贫困人口规模、上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平均数的比率、各乡镇农业人口数、经济发展现状、自然条件等因素,以此类推到村、组。这样农民纯收入高、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好的村、组,分获的贫困人口规模相对较低。(2)创新识别机制,规范推荐评议方法。四关审核”即贫困户认定要经过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推荐关、村民代表大会复议票决关、乡镇党委政府审查关和县主管部门审批关。“三榜公示”即第一榜公示村民小组评议推荐名单,第二榜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审核票决名单,第三榜公示乡镇审查上报名单。公示期间,各级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安排专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收集群众意见,对村民举报进行调查处理,群众无异议后,再确定名单。“四级建档”即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识别工作做到评议到位、审查到位、公示到位和县乡村户四级分别建档立卡到位。依据1196元的扶贫标准,对农户逐户进行家计调查,既费时又费力,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且在切身利益面前,农户对家庭各种收入难以据实相告。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利用村内组内农户邻里相互熟知这一特点,创新识别机制,坚持“两项原则”,推荐、评议、识别贫困人口。一是坚持以户为单位、杜绝撤户拼户的原则。我们根据县里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将贫困户分为五保户、无劳动能力低保户、有劳动能力低保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贫困户、计生贫困户和其他贫困户等类型。二是坚持按农户贫富状况渐次排序的原则。这样由经济指标确定贫困户的难操作性就转为简单的可比较性,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3)规范识别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在识别程序上,严格按照“五个步骤、四关审核、三榜公示、四级建档”的要求,不走过场,确保实效。“五个步骤”即按照农户申请、村民小组成员民主评议排序推荐、村民代表大会审核、乡镇汇总审查、县里审批的步骤实施。

4、统筹规划,制定“四大扶持“措施,认认真真落实好帮扶政策。一是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对在册有能力和意愿发展种养的贫困户,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挂靠扶贫龙头企业或专业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在册贫困户子女初、高中毕业后,就读扶贫培训基地学校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经培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在家搞种养的贫困户劳动力免费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经培训后掌握一至二门种养加实用技术,三是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在册贫困户,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全部列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对农村贫困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确保农村贫困户、低保户都能受益。四是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结合建整扶贫继续实施“单位挂村、干部帮户”的扶贫措施,充实和调整县、乡两级机关单位的扶贫驻点村,安排新阶段“一加一或加二加三”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定规划、引项目、传信息、学技能、帮解困、促增收。

三、下一步试点工作的安排和打算

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今后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试点工作成效。

(一)认识上升温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是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够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是新时期扶贫政策调整、工作重心转移有效形式的积极探索。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xx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摆在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推进,为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上加强

过去扶贫实践证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根本手段。我们将根据社会大市场需求,结合贫困乡村资源优势,充分考虑扶贫对象自身状况,坚持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规模适当的原则,在全县大产业格局带动下,按“一乡一品”、“ 一村一品”布局,大力帮助扶贫对象优化产业,切实增强扶贫对象自身造血功能,让其在产业开发中真正拥有一席之地。

(三)帮扶上加大

镇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篇4

一、基本情况

常宁五中分部位于常桂公路旁的板桥镇,是一所略具规模的乡镇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辐射半径达20多平方公里,涵盖38个村和1个居委会以及相邻乡镇的几个自然村,辐射人口达3万多人。学校前身是原板桥中学,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XX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为优化教育资源与原常宁市第五中学合并为常宁五中,实行一校两址分为常宁五中总部和分部。几年来,数度创业,励精图治,师生共建,现已有固定资产870万元。学校占地面积15600㎡,生均面积26㎡,校舍总建筑面积6600㎡,生均面积11.3㎡。学校现有12个专用教室,电脑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各一个、卫生保健室、团队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各1个。学校共有图书17850册,生均29册。我校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6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48人,其中教师39人,职工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获高级职称6人,获中学一级职称20人。

二、办学思想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学校行动的指南。我校与时俱进,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全体性、全面性的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管理为先,以特色为亮点”的办学思想,努力遵循市教育局“保持稳定、提升质量、适度发展”的总体规划,它体现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就是“依法治校、以德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

三、办学特色

1、加强人文教育——“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近几年来在办学理念上作了较多的引导。以“我要负责”打造严谨治教的教风,以“每天进步一点点”锻造勤奋扎实的学风,以“我自信我成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以每周例会对老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培养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学生晨会为平台加强学生文明习惯、理想前途、日常规范等人文教育。团支部的工作给师生呈现了一方展示自我的大平台,形式多样的团活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无一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振南风广播站工作独具特色,每天在校园里播撒下一片春天。校园文化有声有色,校刊班刊版面活泼、美观实用。校园每周之星熠熠生辉,社会各届反响良好。校长每周寄语颇有特色,如抓巩固率时提出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现实”;如抓班级管理时提出了“态度决定高度,习惯成就未来”;如在母亲节提出了“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正是因为在办学理念上敢于创新,办学过程中不断加强人文教育,学校一片生机盎然,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狠抓常规管理——“道是无情却有情”

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特色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度健全,学校在备课、上课、辅导、考核等教学环节上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汇编成册,做到有规可依,有据可查;二是狠抓“三风”,制定了教职工目标管理考评方案、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班主任管理办法、任科教师管理办法和学生管理手册等一系列制度;三是活动经常,学校按全期活动总表做到活动经常化,特别是各教研组活动精采纷呈,人人参与;四是反馈畅通,行政人员轮流值日,每周小结,每月通报,每期考评,每年总结。学校还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教研组定期和不定期听课,检查备课作业,教务处有专人登记教师上课,学生以日志的形式反馈;五是实施教师工作定量、质量与课时津贴等补助挂钩,真正做到了“好人好报”。制度是无情的,但只要顺利地实施,刚性化执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最终会道是无情却有情。由于狠抓了常规管理,我校形成了严谨的教风、扎实的学风、良好的校风,近年来学生违纪行为很少发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每年达90%以上,优良率达80%以上。

3、力促教改教研——“映日荷花别样红”

残联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典型材料 篇5

制度的同时,把扶贫开发作为基本民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拓式扶贫方针,不断提高开发水平,发挥“两项制度”的整体效益,逐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县残联在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主动向县领导汇报,积极与扶贫办、民政局等单位进行协商沟通具体操作方式方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各乡镇残联理事长会议进行专题座谈;印发了600份《农村残疾人简易识别手册》发放到村,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县23个乡镇的残联理事长、358人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培训,充分发挥残联职能作用,明确专人负责,全程参与了方案的制定、对象的识别、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和后续工作。为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县残联工作人员分成六个组进驻到23个乡镇协助乡镇残联及村专职委员摸清农村残疾人家庭生产生活情况,核查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情况,了解残疾人的需求意愿,帮助符合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条件的残疾人主动提出享受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的申请,确保残疾人在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不被遗漏,在指标体系中不被低划。

镇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篇6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成效,加快全县脱贫致富进程提供了机遇,对我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今年3月份省政府将我县列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以来,我县一直把试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的重点工作来抓,围绕“调研监测定规模,七类表格保规范,一评三审两公示,分类扶持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试点工作机制,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下面,就我县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琼中县地处海南岛中部,全县辖10个乡镇,100个村委会(行政村)6个居委会563个自然村,境内有15个国营农(林、茶、牧)场,总人口21.36万人,农村人口95467人,总面积2693.1平方公里。2000年被国家列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有73个村委会(行政村)426个自然村,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村。全县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654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7.5%,主要分布集中在偏远、交通不便、人居条件较差的村庄,扶贫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是当前扶贫工作中的“硬骨头”。

一、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的总体部署和

工作要求,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传达学习有关会议精神,制定了制定了县、乡、村三级实施方案,确定营根镇大朗村委会为试点村,在此基础上在全县范围铺开。据调查大朗村现有68户336人,经确定并公示21户98人为贫困户,其中低保户3户15人。截至目前,全县已识别低收入人口13270人,其中低保对象3428人、扶贫对象 9143人,扶贫低保交叉对象 2428人、五保对象 699人,贫困发生率为27.5 %,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393元。

7月23日,全省两项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在会上作经验介绍。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国务院扶贫办、省政府、省扶贫办领导多次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今年5月份,范小建主任在符跃兰副省长、赵子导主任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到营根镇大朗试点村调研,与农民进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许多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宝贵的建议。7月份,赵主任还亲临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员大会作了重要指示和寄予殷切期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扶贫、民政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乡镇政府等部门为成员,全面负责两项制度衔接各

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并多次召开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县政府绩效考核和单位目标考核范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定期开展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比,把扶贫开发绩效作为乡(镇)及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财政专门安排20万元作为工作经费。今年还计划安排 500 多万元,整合各部门资金1000万元作为扶持资金,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二)深入调研,科学测算

确定低收入人口规模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为准确测算全县低收入人口数量,我们采取了“三下三上”的测算方法,“三下”即三次下到乡、村进行调研;“三上”,即三次经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向上级反馈情况,不断修正测算结果。第一个“一下一上”即深入乡镇调查研究,了解人均纯收入,贫困人口数和致贫困原因。发改、民政、统计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农村种植、养殖、务工等产业收入、支出状况和现有五保、低保、贫困人口数量,结合农调队的监测情况,估算全县低收入人口数量,计算贫困发生率。第二“一下一上”,即根据各乡镇地理位臵、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县10个乡镇分为好、中、差3个类别,分类开展抽样调查,实地查看农户房屋及电器、家

具等新旧程度和数量,询问并详细记录收支状况、致贫原因等。根据调查情况,扶贫、民政、统计等部门联合,再次计算全县低收入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第三个“一下一上”,即县政府按照各乡(镇)不同的贫困发生率,将贫困人口数量分解到各乡(镇),再次征求乡(镇)政府的意见,根据乡(镇)意见进行调整。所有信息经过梳理汇总后,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相关信息和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后确定最终结果。经过统计测算,全县共有低收入人口26540人,其中低保对象3428人、扶贫对象19985人,扶贫低保交叉对象2428人、五保对象699人,贫困发生率为 27.5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地理位臵、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村贫困发生率也不尽相同,基础条件差、地理位臵偏远、贫困发生率也较高。

(三)严格程序,准确识别

各乡镇根据县政府分解的贫困发生率进行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对所辖各村分配低收入人口指导数量,在识别过程中实行“三结合、五优先、五不评”。“三结合”,即与农民家庭收入结合,与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道德诚信相结合。“五优先”,即缺少基本生活生产资料的困难家庭优先、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困难家庭优先、因病导致家庭负债巨大的困难家庭优先、遭受自然灾害损失巨大的困难家庭优先、孤儿寡母的困难家庭优先、“五不评”,即家庭不和谐导致家境不好的原则不评、违法乱纪的不评、好逸恶劳造成土地荒芜的原则不评、子女条件较好而不履行瞻养义务 的不评、时常刁歪霸蛮阻扰公益事业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不评。扶贫对象认定时严格按照程序,突出抓好“一评三审两公示”,即群众代表评议;村级初审、乡(镇)级审核、县级审批;村级和乡(镇)级公示;把公开、公平、公正贯穿始终,确保操作规范,认定准确。通过扶贫对象的准确识别,使我们摸清了全县低收入人口底数,扶贫目标更加明确,在农村形成了关注贫困群体,帮助贫困家庭的良好氛围。同时,逐步建立起全县贫困、低保人口数据库,完善微机档案,并实行动态监测。按照“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开发扶持户对象一年审核调整一次。通过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了解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及时按照程序办理退出手续,做到扶贫开发扶持户有进有出,防止“养懒汉”现象的发生。

(四)区别对待、分类扶持

“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的开展,更促进了我们扶持政策措施的完善,经调查结果显示,因缺资金、缺技术致贫的农户占70 %以上。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扶持”的原则,我们对不同的贫困群体采取了不同的帮扶措施。

一是社会救助扶持。对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按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通过生活救助扶持,使低保对象的生活得到保障。2010年全县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17.04万元,惠及农户 3428人。对患重病的低保对象,在新农合报销医药费用后,剩余部分还可到民政部门报销,每年最高限额3000元。

因学生上学致贫的贫困对象,可得到教育部门的“两免一补”、助学贷款及社会人士结对帮扶救助;对考入高中、大学的贫困学生,组织全县企事业单位进行帮扶,高中生资助标准不低于300元,大学生资助标准不低于2000元;鼓励企业、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对贫困学生给予长期、固定的资助。对因天灾人祸致贫的贫困对象,动员全县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社会捐助活动。

二是生产发展扶持。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种桑养蚕、养蜂等特色产业,在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指导服务,发放技术资料的同时,根据其种养业的规模每户补助一定的种(畜)苗费;2010年计划扶持___240_户农户发展种桑_800___亩、养蜂___4250__箱。

三是信贷扶持。对发展种植、养殖的贫困户,给予小额贴息贷款等信贷贷款扶持。2010年计划发放小额贷款_5000___万元,贴息_250__万元,惠及农户__2500__户。

四是技能培训扶持。扶贫开发贫困对象户中有年轻劳动力愿意参加培训的,通过“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实施劳务技能培训。学员2年内短期学费全免,每年补助生活费1500元。培训合格后,免费介绍务工岗位,帮助他们外出或在省内有关企业就业。2010年计划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__2500__人。

五是定点帮扶。我们组织开展县级领导帮扶乡(镇)、县直单位和企业帮扶重点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活动。通过开展帮扶活动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全县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帮扶机制、没个乡

(镇)制定一个可行的发展规划、每个扶贫重点村至少发展一项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个致富门路或项目、每年为贫困户至少办一件实事等。

此外,我们还大胆探索,采取招募扶贫志愿者、设立扶贫基金会、建立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智力、资金等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以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认定扶贫对象难以覆盖所有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开支部门的核算仅包括生产性项目开支,日常开支如上学、就医、吃、穿、住、用等费用不包括在内,而这部分费用相当高,特别是有重大病人,有高校在校生的家庭费用更高,生活十分困难,甚至负债累累。但如果这些家庭人均纯收入较高,就不能纳入扶贫对象范围,不能享受扶贫政策扶持。

建议上级打破单纯以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认定扶贫对象的办法,将因病、因学等生活困难家庭列入扶贫对象范围,使更多贫困人口受益。

二是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低。目前,扶贫对象的帮扶措施主要是小额贴息贷款、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科技扶贫。这些措施必须是贫困村的群众才能享受,目前,上级还未明确已拨付的这几类资金能否用于扶持非贫困村的扶贫对象。另外,受银监、信贷部门控制风险的放贷条件限制,筛选出来的扶贫对象要全额享受小额贴息贷款扶持有一定难度。接受劳动力转

移培训的多是青年人,多数中、老年扶贫对象受家庭情况,文化水平等因素限制无法接受培训。

建议上级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扶持措施,如结合扶贫对象意愿和用工企业需求、开展15天左右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岗位培训,实现快速就业;降低小额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推广互助资金项目,扶持贫困对象发展生产等。

上一篇:北中医《卫生法学(新版)》第1次作业下一篇:庆祝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