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实施机制

2024-10-11

制度实施机制(共12篇)

制度实施机制 篇1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的背景下, 法律实施应当成为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重心。如何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已经成为当前法学研究与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2012年11月3-4日, 由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发起, 在上海举办了“法律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法律实施领域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 会议主要围绕着法律实施保障机制的建设与立法、法律实施保障机制的建设与执法、法律实施保障机制的建设与司法、法律实施保障机制的建设与文化等方面展开。在法律实施保障机制建设上, 法治文化、法律观念的建构应当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在法律实施保障制度的安排上应当探讨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法律评估体系, 引入社会力量的监督与制约等;在法律实施实务方面, 既要注重依法审判、执法, 也要考虑到社会现实需要, 从而迈向一种“回应型”的法律实施状态。

一、作为法律有效实施之基础的法治文化

在迈向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中, 人们已经认识到, 法治现代化是一个具内在多维性的体系, 是一个包含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与法治文化构成的统一体。与此同时, 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乃是与中国的整体现代化方式密不可分的。中国至上而下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有力的推动了法律规范与制度的现代化, 但是, 法律观念、法律意识这一法制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却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因此, 要实现法治现代化, 就必须要注重改变意识形态。培育现代法律意识, 是现代法治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与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对于法治文化与法律实施的关系予以了分析考察。

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晓伟教授从法治国家内在规律的视角, 整体性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作者认为, 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贯彻实施, 法治理念得到现实的实现, 全社会能够形成共同的法律信仰是首要条件。中国法治信仰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必须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 是确立“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贯彻实施的前提。当然, 作者也认为, 必须要以法律本身的公平正义、司法独立性和公权力机关守法遵法的制度设计相结合, 才能最终促成法治理想的实现。

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宪法的核心内容, 其价值不仅在于形成基本的法律秩序基础, 同时也宣告了一种法治体系本身的精神价值取向。湖南科技大学李云霖、胡正昌教授对于我国基本权利保障三十年发展进程进行了翔实的实证研究。作者认为, 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法治状况的重要指标,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状况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基本权利立法保障方面, 基本权利的数量与内容日益丰富、基本权利体系日趋合理、基本权利理念更为科学;在基本权利行政保障方面, 具体行政权的积极合法行使提升了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主动性与及时性, 同时行政机关也开始通过行政立法等措施在抽象行政行为方面强化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在基本权利司法保障方面, 主要通过拓宽了审判领域、出台司法解释与公报案例、扩大受案范围与司法制度建设与完善等措施加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此同时, 作者还反省了三十年中基本权利保障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立法领域中, 主要体现在宪法中基本权利不完整、法律中部分传统基本权利没有规定以及法律对于某些基本权利保障还存在限制过严与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行政领域中, 则表现为部分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基本权利, 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虚置公民基本权利;在司法领域中, 则体现为部分权利无救济渠道, 起诉难状况依然存在, 司法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完善我国基本权利保障的相关对策。首先是完善相关立法, 提高基本权利的保障程度。主要通过完善宪法基本权利种类, 加强基本权利的可操作性以及以宪法价值指导法律对基本权利的保障与限制等方式予以实现;其次是坚持依法行政, 提升基本权利保障强度。第三是提振司法保障公信力, 解决起诉难的问题, 为基本权利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以及建立中国特色宪法诉讼制度等。

同样是在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范进学教授主要考察了宪法实施的具体内涵, 分析了保障宪法实施的有效机制。针对学术界一直以来关于宪法实施的观点, 作者提出, 不应当将法律的实施等同于宪法的实施, 人权规范即基本权利规范的实施才是宪法实施的本质与目的。作者进而提出需要进一步明确宪法实施的依靠力量;宪法实施必须进入到司法适用之中。针对宪法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者提出, 应当从国家层面推行宪法价值认同共识的教育;将宪法生活化;启动我国目前已有的宪法审查机制, 发挥制度的效用功能。

就法治文化的内在维度的分析而言,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的李瑜青教授, 撰文考察了法治文化、法治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诚信意识的发展与构建问题。作者认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形成, 对社会与政府的诚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认为, 政务诚信机制是保障法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契约型政务条件下, 政府信任的基础是对于法律的遵守, 保证信任关系的清晰与可计算性。对于政府而言, 有责任引导和发展自身诚信的建设, 为社会提供稳定有序的供给, 由此促进社会良好诚信关系的构建。与李瑜青教授的观点相类似的, 王岩云、吴锦宇两位学者认为法治建设的成功, 一方面依赖于法治精神的树立, 另一方面则依赖于法治环境的改善。作者提出, 法治精神的培育与法治环境的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包容共生的关系, 而法律精神的培育主要应当从构建法治精神的三大要素即法治理念、法治文化与法治情感;塑造公民法律信仰;树立科学的法治观这三个方面着手展开。

在法律文化与法律实施的问题上, 另有多名与会者从实证方法的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法律文化的实际状况及其对法律实施的外部影响, 这更多的是一种法律社会学与民间法研究的路径。西北政法大学严存生教授从法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了基层法院的性质。作者认为, 当前基层法院承担了纠纷解决和法律适用的双重任务, 而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同时会涉及到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过程, 法官首先追求的是案结事了解决纠纷。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郭忠副教授从法律文化的角度考察了我国民间的“阴律”现象。作者认为, 阴间律法或因果报应规律具有法的性质, 并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引、预测、威慑和教育等规范作用, 阴律可以有效地弥补国家法的局限性。华东政法大学李峰、张善根则是从法律文化、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对于法律实施中的保障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主要集中在民间规范对于国家法的补充作用, 公共参与意识与民众法治意识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则分析了专家法律意见书背后的非法治化现象, 指出这一现象可能导致裁判法源的混乱、诉讼程序的异化以及法治文化的扭曲。

二、法律实施保障机制与“回应型”司法

在司法与法律实施保障的关系上, 绝大多数与会者都注意到司法应当一方面保持司法的独立性, 成为“法治的司法”;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司法的回应性功能, 强调社会因素与公权力机关之间的互动, 即迈向一种回应型的司法状态。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周永坤教授通过分析了我国百年司法改革的历程, 提出了“司法要回归司法本真”的观念。作者认为, 中国二十世纪经历了三次司法改革, 第一次司法改革初创了本真意义上的司法, 第二次司法改革则最终破坏了任何司法, 第三次司法改革的任务是建设本真司法。而所谓的司法的本真, 就是严格“依照法律作出裁判”的原则。就第三次司法改革而言, 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当前司法改革的趋向正在背离司法本真, 影响到了司法的独立性。因此, 要恢复司法的本真, 就需要建设“法治的司法”、“宪政的司法”

华东政法大学蒋德海教授的论文主要考察了司法的公平正义对于法律实施保障的意义与价值。作者认为, 司法的公平正义是法律实施的核心保障, 也是司法权威合法性的保证。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是司法机关对于法律的解释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要确保司法的公平正义, 需要在价值理念上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在司法机制上保证人民法院能够依法独立审判;在司法体制上打破行政化的司法管理模式;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审判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正是基于全面有效保障公平正义机制的建构, 才能提升司法公信力, 从而保障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实施。

在依法判决的公正与公众认可的公正之间并非完全一致, 不存在内在的紧张与冲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力宇教授、林鸿姣博士的论文通过探寻司法正义在理性与现实之间得以实现的历史过程, 分析了形式理性法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即司法裁决不能为公众认可、法律权威与公信力也在下降的问题。法官以证据为根据的裁判理念虽然符合法律实践理性的要求, 然而也易导致对珍贵价值追求的放弃和忽视, 从而与公众以事实为根据的司法观念所蕴含的正义要求之间的相互冲突。作者提出, 回应型法的相关理论突破了法律的形式主义, 值得借鉴。从而在司法判决中应当建立起既兼顾公正价值又回应社会需要, 既以证据事实为依据同时又以客观事实为依归的司法裁判标准。

因此, 在形式理性的法律规范与强调实质理性的现实生活之间, 司法如何同时照顾好两方面具有内在紧张与冲突的要求, 同时成为与会学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齐海滨教授、安子明博士考察了参与式诉讼与制度生成之间的互动机制。作者认为, 参与式诉讼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种新的制度生成模式, 是我国社会结构在深刻变动和调整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解决社会和制度问题的新机制。参与式诉讼能够从具体的个案和问题开始, 由社会公众发现重大制度问题或社会问题并推动公权力机关启动解决程序, 在公权力机关与民意互动过程中寻找解决方案, 是现行国家制度和社会机制条件下社会对公众需求的一种回应方式。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进法治。主要表现在参与式诉讼能够使法院直接从公众那里获得力量支持, 提升了法院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 形成公众推动司法独立的局面;能够促进本土制度、法治运行的社会环境的生成和改进, 促进公权力主体法治意识的养成。二是其政治功能。参与式诉讼是一种民意表达方式, 体现了我国在协商式民主发展方面的独特探索, 有助于形成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机制, 缓解公权力机关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 锻炼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与能力, 提高了法治化的民主参与。

除了制度、机制层面的设计之外, 有与会者从行政案件“调解”问题来分析司法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上海大学法学院田先纲副教授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了我国的行政案件调解。作者通过考察我国行政案件中普遍存在的调解现象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 将行政案件的调解视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司法实践。这种司法实践具有规避法律的性质, 因此作者认为, 需要从立法上对其加以确认, 确定其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这一视角体现了在保障法律实施的过程中行为主体的能动性问题, 另外也是司法运作实践层面的实然考察。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邓刚宏副教授集中于群体性行政纠纷解决的机制与促进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关系问题。作者提出, 行政谈判即行政部门与相对人之间平等沟通, 形成共识并达成协议以解决群体性行政争议的行为, 其广泛应用是一个国家行政法治发达以及以社会进步的标志, 也是促使社会稳定的内在机制。为了使行政谈判及基于其之上的纠纷解决方案获得法律上的有效性, 就必须确保其程序的正式化, 并将其纳入到法治轨道, 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并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接受司法审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赵朝琴副教授则是从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来分析法律实施中司法裁判的回应性问题。裁判文书可接受性是指受众对裁判文书的心理认同, 既包括内部认同即法院和法官的认同, 也包括外部认同即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同。应当从两个方面的制度设计来完善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 一是建立完善系统内链接, 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注重对于争议问题的反省与讨论;其二是系统外的链接, 即注意司法判决的延续性和社会效果。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张健博士的论文, 则主要考察了绩效考核体制下基层法官的司法实践, 分析了司法审判与法院管理、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持续互动关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包蕾同样从民意与司法的关系来分析民意在保障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司法公开与民意沟通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

除了司法的回应性问题外, 东南大学法学院张洪涛教授还从一种“大历史”的视角, 考察了立法的回应性问题, 提出了“大国”中法律运行模式的分析与建构。作者认为, 近代以来中国的当政者和社会精英从国家的角度为中国社会选择了一种大陆法系的立法主导的法律运行模式, 通过立法覆盖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与普通法系相比显得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 以至于不得不以频繁地修改法律、补充立法解释以及法律试行的机制予以弥补。作者认为这种立法主导的法律运行模式可以被称为一种外在视角。而为了弥补前者的缺陷, 需要引入一种内在视角, 从社会的角度来反省我国基于法律移植而构设出来的法律运行模式, 主张中国应当选择一种相对具有弹性的法律运行模式。

三、立法后评估与行政执法

会议的另一项重点议题是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估问题,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立法评估的制度构建;一是关于具体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估方面。此一主题, 在作者看来, 较具意义是相关研究体现出了一种强调社会力量参与到法律实施的效果评估上的倾向, 而在行政执法方面, 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关于行政权检察监督的设计以及行政执法领域中的问题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孙晓东副教授提出了一种关于“立法评估的制度构建”的设想。论文提出, 按照其他国家立法评估的经验, 立法评估的主体主要可分为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两大类。在我国, 则应当考虑建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机关主导的多元主体参加的法律评估制度。在立法评估的方法上,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实证分析为主、抽象分析为辅;正式评估方法为主、决策理论评估方法为辅;参与式评估为主、孤立式评估为辅。同时, 还需要设计出完整规范的立法评估的程序, 主要从立法评估前提的确立 (评估对象的确立、评估目的的确立和评估经费的确立) 到评估方案的确定 (评估参加主体的确定、评估活动的地域范围的确定和评估方法的确定) , 再到评估方案的实施 (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评估结论的形成) , 最后是评估结果的反馈等一整套的完整评估程序。

相比于孙晓东教授立法后评估程序设计的角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汪全胜教授则着眼于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的构建问题。所谓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 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针对立法后评估报告中提出来的问题, 采取特定方式作出回复与反应的过程。作者认为, 有效的立法后评估的回应机制必须建立在对立法后评估结果的效度与信度之上, 其回应的主体应当是立法后评估报告所涉及的有关立法与执法机关或人员, 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监控制度。上海市法制办公室刘平副主任提出了关于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整体设计, 考察了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主要依据及其法理基础与功能定位, 进而提出了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主要原则与基本规范, 确定了立法后评估的主体与基本程序, 并且构建出一套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指标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李瑜青教授则提出了对于政务诚信建设的评估机制。作者认为, 从现有的学界与实务界研究来看, 法治的评估主要从两个路径入手。其一是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基于我国法治政府正出于建设过程中之中的特性, 归于政府工作绩效的评估需要顺应法治政府建设过程。其二是采取法治指数评估, 对地方政府法治建设工作和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判断地方法治的发展程度和效果。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 我国的法治评估主要侧重于试图引导法治沿着既定目标发展这一层面, 其法治阶段也只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 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法治评估体系。另外, 就评估的主体而言还尚未形成多元化主体, 而以官方自评为主, 这也是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模式的一大特点。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秦涛博士从房产税立法过程来分析我国立法保障机制的完善, 提出了“开门立法”保障机制构想。作者认为, 我国“开门立法”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即立法信息公开不足与对立法效果的评估“开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 作者提出要加强公众“立法参与”的引导, 完善“开门”式的立法考绩评估制度。上海大学法学院陈琦华则通过对于世博立法《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和评估个案为例, 探讨了立法保障法律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所李勇副研究员考察了行政权的检察监督与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 检察机关加强行政权监督职能对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权利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也有利于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针对检察权对行政权监督的现实状况, 作者提出了完善行政权检察监督制度的主要措施, 即需要从立法上加强和完善行政权检查监督的范围、监督方式与手段、监督程序以及保障监督效果实现的相关机制。

四、结语

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 要求法治观念、完善的法律运作机制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合理互动。此次“法律实施保障机制”全国研讨会的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首先, 法治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内在多维性的概念, 而法治文化、法治精神在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它是法律实施的基础。唯有法律的信仰, 才有法治国家的的出现。其次, 法律的良好实施, 一方面有赖于依照法律的治理, 另一方面同样要求法律具有良好的“回应性”。正是在法律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中, 法治才能得到良好的实现;最有, 法律的有效实施要求多元主体的参与, 换句话说, 民主是法治的合理前提与必然要求。

制度实施机制 篇2

一、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职工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的重要保证。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的优劣,关系到国家政令是否畅通,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实现。为此,我们把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1、政府支持,用行政手段推动公积金制度的执行。对于省会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关注。省建设厅及监管办在重大问题上及时给予指导,省财政厅、人民银行、银监局也经常帮助研究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后,实行属地化管理,加大了设区城市政府的工作责任。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济南市政府十分重视,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济政发[]8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同志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及时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做出批示;济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及时召开会议,对工作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为了确保县(市、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执行,市政府督察室对县(市、区)制度执行情况专门进行督促检查。由于市政府工作力度大,很快在全市各个层面形成了关心、支持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向深层次发展。

2、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的变化比较频繁。新单位的设立,原有单位的合并、分立、撤销、解散时有发生,致使公积金缴存单位经常变化。为了摸清济南行政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和底数,增强扩大覆盖面的针对性,我们与统计、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建立了应实行公积金制度单位的资料库,首次将未建立公积金制度单位纳入管理视野,为保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我们针对济南市单位的现状,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分两步走,逐步扩大覆盖面。第一步,先确定济南行政区域内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在这些单位中抓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推行工作。通过加大工作力度,上门宣传公积金政策,督促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2004年,济南行政区域内乡镇以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各类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5388户,覆盖率达到93.35 ,比20提高了11.65个百分点。第二步,对规模以下的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确认企业的现实状况,加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推行力度。去年,管理中心在未实行公积金制度的单位中,挑选出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或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单位1785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计划分解到各受委托银行,管理中心抽调专人靠上协助,每个季度通报情况。经过检查和落实,规模以下企业建立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384家。今年继续列出未开户单位5000家进行摸底,将计划按季度分解落实到受委托银行。管理中心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各银行采用了寄送挂号信、电话查询与上门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调查摸底工作,加大企业住房公积金的开户力度。我们计划按照山东省安康居住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住房公积金归集率达到95 以上。为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形成责任制,我们在管理中心内部把扩大覆盖面作为硬指标考核,同时也将这一指标对银行进行考核,与给付的归集手续费挂钩。考核机制的建立,调动了各受委托银行开户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体制。

3、完善相关规定,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违反公积金制度的处罚措施,但如何执法并没有详细规定。为了解决制度缺位问题,搞好依法行政,我们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制定了《济南市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为了保证《暂行规定》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制定过程中,专门征求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法律顾问等各方面的意见,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充分酝酿和修改,正式提交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呈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暂行规定》的实施,规范了管理中心执法人员的行为,在程序上加大了执法的力度,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振动,引起了社会各届的关注。一个多月来,主动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建立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164家,使5000多名职工享受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惠政策。最近,我们决定从4月份开始利用2个月的时间,开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情况大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未建立公积金制度的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欠缴公积金数额大的企事业单位。通过依法行政,确保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归集实缴率

住房公积金缴存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起点,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中,单位是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基础,抓好缴存单位的工作,对于提高实缴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在提高实缴率上下功夫。

1.搞好基础数据普查工作,建立了缴存单位的资料库。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前,缴交单位和职工的信息资料主要以公积金个人账户为主,并以此来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管理的深化,信息资料不全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给动态管理带来不便。为此,我们专门开展了基础数据普查工作。基础数据普查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缴存单位数据的.完善,包括单位名称、地址、代码、邮编、联系电话、负责人、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缴存比例、缴存情况等;二是职工的个人资料完善,主要是身份证号码和个人缴交记录。普查工作涉及了以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4992家单位,69.4万缴存人。这项工作任务繁重,量大面广。我们从管理中心和受委托银行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门工作组开展此项工作,并且对普查工作一月一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这项工作的完成。通过普查,共补充完善了4407家单位、58.9万名职工的基础资料,分别占全部需要普查单位数和个人账户数的88.28 和84.85 。对于因单位撤销、外迁等原因无法查找的585个单位的10.5万人公积金账户,暂列入封存户管理,待这些职工前来办理支取或转移手续时,再完善资料。这次普查对缴存单位及缴存人的情况建立了翔实的资料库,为今后公积金归集工作规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去年以来,管理中心以提高“两率”、增加归集额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了科学、效能的动态监控机制、联合检查机制和部门联手机制,以机制创新来提高归集实缴率。

一是建立了动态监控机制并发挥了有效作用。利用公积金基础数据普查的资料,管理中心按照正常缴存单位、欠缴单位、缓缴单位、封存单位等类型进行分类管理。缴存单位的缴交情况在住房公积金网络系统上及时反映,以网络为依托,对缴存单位每月定期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将出现的新欠缴单位列表通知受委托银行,以便了解情况,进行催缴,以保证各类单位按时缴存公积金。去年管理中心先后对600多户单位发出了催缴通知书,确保了这些单位的按时缴交,为提高实缴率提供了保障。去年住房公积金实缴率达到91 ,比上年提高了36.2个百分点。

二是启动了联合检查机制。按照国家要求,住房公积金业务采取委托银行制,所以对量大面广的缴交单位的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银行作用。为了加大受委托银行归集工作的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管理中心每个月都将受委托归集业务办理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末对归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与本季度给付归集手续费挂钩。有效地调动了受委托银行办理公积金归集业务的积极性。去年以来,管理中心与受委托银行配合,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专项检查活动。采取的具体做法是,对检查单位列出详细名单,落实到每个检查组,规定完成时间,与工作责任挂钩。两次专项检查,共检查3864户单位,涉及缴存人54万人。据统计,检查人员行程近2万公里,对每个检查单位都进行了详细记录。通过专项检查,使有条件的3000多个单位,按照最低缴存比例7 的要求执行到位;使72家欠缴单位补缴公积金使1.1亿元,切实维护了职工利益。

三是形成了县域部门联手机制。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后,由于各县(市、区)住房公积金资金数额和业务量较小,所以归集业务由受托银行办理。为了加强县(市、区)公积金归集业务管理,不出现空档,我们在县(市、区)区建立了由当地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住房公积金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县(市、区)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在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县区企业缴存额比上年有一定幅度提高,如济阳、商河2004年归集额分别比年增长188 和133 。按照市政府要求,管理中心经常与统计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密切配合,及时互通有关信息资料,了解企业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做好单位增减变化统计,保证了单位情况的真实性,以更好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三、抓好三个环节,扩大购房个贷规模

搞好住房公积金个贷,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个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以开拓工作思路、发挥创新意识为切入点,抓好三个环节工作,实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

1、抓好规范银行行为环节。在委托银行办理贷款业务的体制下,各受委托银行是住房公积金个贷的初审人,某种意义上说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直接推介者。规范受委托银行行为,对发展公积金贷款业务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住房公积金业务窗口规范意见》及《关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执行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对100多家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经 从窗口设置、服务水平、业务操作、贷款回收、档案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建立了银行经办人员利益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通过规范与激励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强化了工作的规范性。各受委托银行改变了对公积金贷款业务的消极态度,经 网点都配备了专司公积金贷款业务的信贷员,营业厅内摆放了住房公积金宣传资料,加大了公积金业务的推介力度,加快了贷款速度,提高了报件合格率,推动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发展。

2、强化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环节。房地产开发商是与广大公积金申贷人的第一接触者,处在公积金贷款业务最前沿。为了加强与开发商的沟通与合作,去年3月份,管理中心召开了42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和销售人员会议,进行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培训,对公积金贷款政策、贷款办理操作流程等各个方面逐一进行了讲解,并对开发商所关心的问题做了认真的解答,并制作了110个宣传牌分发给开发商人,摆设在售楼窗口。去年以来,管理中心还召开了两次开发商座谈会,走访了近40家开发商,经过认真考察,评选出19个住房公积金贷款放心楼盘,并通过多家媒体向社会大力推介,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消费者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荐的放心楼盘放心度高,促进了这些楼盘的销售,在开发商中引起了不小的振动,极大地调动了开发商向购房者推介、宣传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开发商自愿积极协助宣传公积金贷款政策。去年有36 家开发公司的38个楼盘作为新增楼盘,取得办理公积贷款资格,现共有75家开发商免费全程为购房者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公积金贷款申办人,推动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全面快速发展。

3、防范贷款风险环节。公积金既要发挥作用,也要防范风险,确保资产安全。为了尽早实现对贷款的全面监控,我们对贷款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截止到去年12月底,管理中心数据库中公积金贷款已达14316笔,全部已生成还款计划表并实现逾期监控。这项工作的完成,可实时主动监测逾期贷款情况,从而为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处理逾期贷款,保证贷款资产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管理中心加大了对受委托银行逾期贷款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了逾期贷款与委托贷款手续费、业务奖励费挂钩制度。对出现3个月以上的逾期贷款由管理中心协助银行催收。对6个月以上的逾期贷款,在采取各种措施催收无果的情况下予以起诉。到去年末,逾期贷款83.4万元,逾期贷款率为0.7‰,控制在较低水平。

由于抓好了三个环节的工作,扩大了贷款规模,管理中心本部当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率为56.2 ,比上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累计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比率为31.94 ,比上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当年公积金贷款占济南地区全部商业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14.77 ,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

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管理中心代表政府行使资金管理职能,直接面对广大缴存单位和职工,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政府的窗口形象。从管理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工作宗旨,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服务的好坏作为检验和衡量工作的标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树立管理中心的社会形象。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前,由于公积金制度宣传力度不大,社会知情度不高,广大职工群众对住房公积金制度了解不多,影响了职工的维权意识。为改变这一状况,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住房公积金宣传工作。围绕公积金汇缴、支取和贷款等相关政策和工作动态,管理中心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多种媒体共报道住房公积金相关信息180余条,有效扩大了公积金的社会影响力;先后到省高级检察院、省政协、重汽集团等30多个单位,现场宣传公积金贷款政策,讲解贷款操作流程,指导如何办理公积金贷款,受到了职工的欢迎。在去年“济南春季房展会”上,管理中心还会同交通银行一起组织了为期3天的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公积金贷款宣传材料2万余份,现场接受了2家房地产开发商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申请。各项宣传措施的加强,对扩大公积金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建立了住房公积金电话查询网络系统,并不断加以完善,满足群众的查询需要。为满足群众通过电话查询公积金的需要,管理中心对原有的电话查询系统新增线路进行了扩容,并在原公积金余额查询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政策咨询功能,基本满足了广大职工的查询要求。去年共有59万人次拨通查询电话,咨询了解公积金有关问题。二是建立了住房公积金网站。网站设立了政策法规、政策问答、热点透视、下载中心、余额查询等专栏。通过网站,广大职工可以及时快捷地了解住房公积金制度,随时查询核对个人公积金余额,了解管理中心的工作动态,获得相关表格。网站开通几个月来,已有6000多人次上网,查询有关政策问题。三是开通了咨询电话和投诉举报电话。针对职工群众对住房公积金政策不熟悉状况,同时为了便于职工群众监督公积金制度的执行情况,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管理中心设立并向社会公布了业务咨询电话和投诉举报电话,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详细解答,耐心解释;对举报电话,认真记录,并确保在5个工作日内,指定人员进行检查,并及时给举报人以回复。四是明确了服务标准,改善了条件。为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管理中心规定了每位工作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对广大职工群众的询问,要做到耐心细致、热情服务、及时准确。在接待中要语句清晰,音量文雅、礼貌,要坚持文明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本着环境优、功能全、方便高效的原则,在住房公积金支取审批服务大厅内,摆放了宣传资料,设立了服务台,公告栏,为了方便职工,还提供了纸、笔、眼镜、饮水机等便民用品,使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倍感温馨。

3、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公积金贷款审批时间缩短。从申请人提交贷款申请资料开始,对受委托银行初审、管理中心审批、资金划拨的全流程各环节都明确了办理时限,最多不超过15个工作日办结,提高了贷款审批速度。去年办理的5784笔贷款,都做到了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最快的3天内办结。二是公积金归集工作快速高效。单位前来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符合条件的,当场予以办理;提高、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等审批业务,不超过5个工作日办理完毕。三是公积金支取审批,优质快捷。符合条件的职工支取个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这是公积金使用的内容之一。2004年个人支取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68 ;办理个人公积金支取的职工达到49451人,平均每天200多人。管理中心一方面在支取审批过程中严格按规定办事,认真履行依法审批职能。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理,不拖不推,提高工作效率;不符合条件的向职工或单位解释清楚,态度热情。我们还对支取人数多、路途较远的单位上门服务。针对破产、撤销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无人管理的情况,我们及时设立了封存管理户,解决了这部分职工无法支取公积金的困难。

两年多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初步树立了良好形象,但是与兄弟城市管理中心工作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这次全省住宅与房地产工作会议,为我们学习同行业的先进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机会。我们一定学习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和吸取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公积金管理水平,不辜负各级政府及广大职工对我们的期望,使公积金制度在全面奔小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新的贡献。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制度实施机制 篇3

关键词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困境 机制 创新

近年来,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我国陆续出台了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响应国家的政策,解决我国在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各地纷纷开展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践探索。经过几年的试点工作,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择校热”带来的诸多问题,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学者对教师在交流和轮岗中所遇到的困难作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教师交流轮岗的运行机制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具体运用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一些意见。

一、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缘起及本质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全称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它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1]。从2006年首次在全国提出实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的议案以来,将近10个年头,这期间教师交流轮岗成为研究的热点。最先推行教师交流轮岗举措的国家是韩国、日本、美国等,其中韩国是典型代表。历经几十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实行公立学校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在韩国历史上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韩国,所有公立学校教师以5年为一个轮岗周期定期进行校际轮换。这一制度作为缩小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师资队伍水平差距的机制,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2]。面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在借鉴它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开始了教师交流轮岗理论和实践的本土探索。

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即实行教师交流轮岗的出发点,各国基本一致,就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然而,各国在地理环境、经济实力、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认识略有不同。我国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对一部分学校采取的“优先发展”策略等各种因素,使得义务教育倾向于向城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则不断被冷落而逐渐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实现区域内校际师资均衡配置而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而有序地流动轮岗。因此,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

二、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困境

一项教育政策的执行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差现象。所谓偏差现象,就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政策目标,从而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3]。因此,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也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找到这项政策发生偏差的原因,即实施该政策的困境。

我国实施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政策的初衷,并未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的均衡配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

1.为薄弱学校派送优秀教师,却很难保证其教学质量

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下,很多优秀的城镇教师被调往农村的薄弱学校进行交流和支教。正常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优秀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质量应该成正比,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对于在薄弱学校进行交流、支教的优秀教师来说,他(她)们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轮岗教师对轮岗学校缺乏认同和归属感。虽然这些教师或是原来学校的骨干教师,或是名师,但是因为不能完全认同所支教的新学校,始终认为自己属于原来的学校,所以不会全心全意投入轮岗教学,只为完成任务而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在面对新来的教师时会产生排斥感。学生对轮岗教师缺乏信任,对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的熟悉和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重新与新老师建立师生关系。基于学生的心理和成长规律,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学生基础薄弱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尽管为薄弱学校提供优秀教师进行交流任教,却很难保证这些教师带来良好的教学成效。

2.轮岗教师管理方式不当

如何对交流轮岗教师进行有效管理,一直是执行轮岗政策面临的一个难题。一般而言,轮岗教师暂时“脱离”与原来学校的工作关系,并与所轮岗的学校建立暂时的工作关系,然而在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下,轮岗教师的工资、人事关系仍然在原来的学校,并由原来学校负责发放工资和福利。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教师在轮岗期间处于无真正管理主体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轮岗期间,教师本身不在原来学校,与原派出学校只剩下工资关系,这时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从得知,因此,原派出学校对教师的控制基本无法实施。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与轮岗学校建立稳固的工作关系,在轮岗学校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工作,从而对轮岗学校独有的教师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排斥,使得管理效果欠佳。可见,在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下,学校既有的教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轮岗教师是行不通的。

3.教师交流轮岗评价与监督不到位

对轮岗教师的评价与监督不到位,是贯彻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所面临的又一重大困境。由于轮岗教师的人事关系属于原派出学校,人却在其他学校工作,因此,原派出学校通常疏于对教师的评价与监督。在轮岗学校,由于轮岗教师与本校其他教师身份不同,采取的评价方式往往也不一样。对于本校教师,学校通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且将考核与激励挂钩;而对于轮岗教师,由于学校唯一期望的是他们能够给学校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终结性评价成为必然的评价手段。

从轮岗教师的角度来看,来自城镇的教师内心渴望早日回归本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平时的教学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交流轮岗评价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评价与监督密切相关,教师交流轮岗评价的不足导致教师交流轮岗监督的缺失。

三、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将机制运用到不同领域就形成不同的机制。如教育机制指的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4]。由此推断,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就是教师参与交流、轮岗活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而机制创新,是各要素之间不断优化组合、革新创造的具体方式。因此,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创新可以理解为:优化和革新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各部分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

1.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

教学质量的保证依赖于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及其有效运行。一个有效运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既能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督、考核,又能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5]。因此,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旨在为良好的教学提供先进、科学、有效的运行方略和途径。

首先,在选派轮岗教师之前,应充分考虑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派往交流轮岗的学校,这样保障了教师与轮岗学校的融洽与协调,消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对准备进入轮岗学校教师的教学教案、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仔细审核,然后对通过审核的教师进行农村或城镇教育教学的思维训练和方法培训,使其在差异较大的学校的教学能够得心应手。

其次,针对轮岗教师自身的情况和教学水平来安排相应的班级教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同时,应对接受轮岗的班级和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新的教师,以便使其很快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师和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

最后,原派出学校应对教师的整个轮岗过程进行跟踪。教师所在的轮岗学校应积极配合,将轮岗教师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及时反馈回原学校,以便作为教师日后返校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轮岗的目的。

2.人事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

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与当前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不太吻合,因此,更新和完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有学者提出“县管校用”的人事管理制度,笔者对此不太认同,原因有两个。其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教师的交流轮岗容易引起管理的“僵硬化”,直接导致教师交流轮岗流于形式;其二,若由上级行政部门调配轮岗教师,表面上看来能最大化整合资源,实质上没有有效利用教师资源,因为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比上级主管部门更清楚。

公立中小学具有办学自主权[6]。因此,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的趋势下,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人事制度下对交流轮岗教师的管理实行聘任制管理较为合适。轮岗教师与所调往的学校签订聘用合同,轮岗结束后返校时与原来的学校再签订合同,这样轮岗教师的工资人事关系跟随个人而流动;同时,考核教师的业绩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手段,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轮岗教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评价与监督机制的创新

创新教师交流轮岗评价与监督机制,主要在于建立多元的评价与监督方式。

首先,在选派之前,学校应对轮岗教师进行多方面的选拔考核,在了解教师各方面基本情况的同时对其作出初步评价。再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形式,利用校长、教师和学生对轮岗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多维度的评价主体会更加客观和公正,从而对轮岗教师起着更大的激励作用。

其次,要使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互相交流轮岗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套完整的评价体制作为引领是有必要的。在轮岗的各学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

再次,在城镇和农村学校组织统一性的考试。考试是检测学生和考核教师的最简单而客观的评定方式,也是考证交流轮岗制度实施效果的评定手段。地方教育部门或者轮岗制度的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城镇学校的学生和乡村学校的学生进行统一的学业考试。这样不仅可以检测城镇与农村教学质量的真实差距,还可以判定在薄弱学校交流轮岗教师的帮扶效果。应在轮岗之前、轮岗期间和轮岗结束时都组织这种考试进行考核,这样不仅有利于交流轮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制度实施效果的不断提升。

最后,加强教师交流轮岗的监督、提高监督的透明度是创新教师交流轮岗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由于监督不力,轮岗教师不能及时掌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政策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政策的执行状况。实行群众监督和管理者、轮岗教师、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相结合的多元、立体监督机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懒散、懈怠的教师加以惩罚,以唤起教师的监督意识。

参考文献

[1] 马焕灵,景方瑞.教师轮岗政策实施问题检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2] 赵允德.韩国中等学校教师轮岗制度及其特点[J].教师教育研究,2014(3).

[3] 吴志宏,陈韶峰,汤春林.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5] 符建湘,傅晓军.高等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J].评价与管理,2006(4).

[6] 黄启兵.教师轮岗制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制度实施机制 篇4

1 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背景与意义

为贯彻落实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07年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 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 2008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通知》[苏教师 (2008) 15号], 决定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

2 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

该制度推行五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践证明: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是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的有效方式;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校企合作的绿色通道[2]。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特别是高职院“访问工程师”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问题。诸如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保障优质的访问企业与导师?如何保障访问时间?如何保障访问教师的薪酬待遇?如何保障访问效果?笔者通过实践发现, 只有制度、时间和经济保障才能确保访问工程师制度在高职院中稳步、健康、有序的开展, 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作用。

2.1 制度保障

(1) “访问工程师”经历纳入职称晋升体系。

江苏省2009年修订的高职院校职称评审中, 强调了讲师对于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3]。江苏省2011年开始执行的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条件中, 要求申报副教授必须有5个月的专业实践经历[4]。把“访问工程师”经历作为高职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时必要评聘条件之一。让教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参加“访问工程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这项工作。

(2) 政校教协作落实访问企业。

“访问工程师”项目实施过程中, 最大的困难来源于受访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都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而目前“访问工程师”项目模式中, 高职院校与访问工程师很难为企业带来利益, 外来人员的加入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

政校教协作落实访问企业的模式, 加强了政府、学校、企业和教师之间的相互联系, 实现了多方共赢。

(3) 建立科学、完善的“访问工程师”项目管理与考核制度。

学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访问工程师”项目管理与考核制度, 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并将“访问工程师”在访问期间的工作表现纳入当年的年度工作考核。

“访问工程师”项目的管理, 应该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访问工程师到岗后, 学院职能部门不定期派人到企业进行访谈、检查和监督, 了解访问教师工作情况, 及时解决访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访问工程师”项目的考核, 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院校企合作处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访问工程师的管理与考核。访问过程中, 访问教师每周都要向校企合作处递交访问工作周小结。访问结束后, 访问教师要填写访问工程师手册, 提交访问成果, 如科技论文、所参与的技术研究报告、培训材料等, 还要通过学院专家组的公开答辩考核, 即不仅考核过程, 还要考核成果, 并结合访问单位和企业导师的意见, 最终形成考核意见。

对由于个人原因在既定时间内无法顺利完成“访问工程师”计划的教师, 延长其访问时间, 延长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自理, 并不再享受学院的相关优惠政策。

2.2 时间保障

目前, 高职院校教师主要利用寒暑假、周末、节假日进行“访问工程师”实践工作, 时间比较分散, 实践过程不连贯, 很难完整参与企业的某个实践项目, 不能完全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实践内容, 致使访问效果大打折扣。

鉴于上述情况, 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采用脱产或者半脱产的方式进行访问工作, 对于全脱产教师, 薪酬待遇参照学院同职称行政人员标准发放。对于半脱产教师, 可适当降低课时量, 并使授课时间集中, 使访问时间更加连贯。这样既可以打消访问教师的后顾之忧, 又可以确保访问时间, 此乃一箭双雕。

2.3 经济保障

教师在“访问工程师”期间产生的差旅费、业务费等相关费用, 学院应在访问结束并通过考核之后给予教师适当的补贴, 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访问教师通过考核之后, 学院给予教师两千元的访问补贴。

对于脱产进行访问的教师, 访问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变, 脱产期间的校内津贴, 应参照同一职称行政人员的津贴标准予以发放。对在“访问工程师”实践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 应予以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3 结语

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制度是一种新的有效提高师资质量的途径, 此项制度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育者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访问工程师”制度,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本文总结了高职院校推行“访问工程师”制度五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提出要从制度、时间和经济方面进行有效地保障才能确保访问工程师制度在高职院校中稳步、健康、有序的开展, 才能使其真正起到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忠平.高职院校毕业实训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49) :26-28.

[2]王波, 张崎静.访问工程师:校、企、教师共赢的绿色通道[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5) :52-53.

[3]王小刚.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双师”建设新探[J].职教论坛, 2010 (6) :30-33.

制度实施机制 篇5

为深入开展全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县根据中纪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中纪发[2011]42号)、中共凉山州纪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凉纪发[2012]2号)和中共喜德县委喜德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意见》(喜委发[2012]18号)精神,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部署,积极探索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强化对规建住保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风险防控能力,现就全面推进县局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源头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惩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是关心、爱护和保护规建住保干部干成事、不出事的重要手段,对于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工作方针,完善具有喜德规建住保机关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提升规建住保机关执行力和公信力,实现预防腐败工作与规建住保工作科学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规建住保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廉政风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指导思想

规建住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从岗位职责和重点环节入手,以制约权力为主线,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有效、管用为目标,认真排查廉政风险,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进一步完善与规建住保事业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惩防腐败体系,积极有效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为忠实履行规建住保监督职责,服务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充分发挥规建住保免疫系统建设性作用,实现规建住保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三、总体目标

迅速初步形成覆盖局机关及中心组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增强全局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为促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纪律严明的规建住保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四、主要任务

围绕规范规建住保权力运行,全面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中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问题,在梳理权力清单、评估风险等级的基础上,制定规范权力运行、加强风险预警、强化考核追究等制度,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等切实可行措施,逐步建立规建住保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一)查找“四类风险”,评估风险等级。根据各办、股室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涉及的主要风险是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思想道德风险、内容管理风险、职能职责风险。

1、思想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如: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官僚主义;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2、内部管理风险。主要是指部门或单位在人、财、物等内部管理权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如:在干部人事、财务收支等方面,制度不健全或贯彻执行不到位,缺乏监管,违规操作;在干部任用上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财务开支不透明、不公开;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豪华装修办公室;超标准配备小汽车等。

3、方位职责风险。主要是指在履行职权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如:在行使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行政裁决权、监督检查权等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报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感情交流等形式接受管理对象的宴请,过节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借婚丧事宜收受管理对象的财务等。

(二)切实构筑“三道防线”,狠抓行业内廉政风险防控

1、核定权力清单,规范工作流程。对照法律法规和局机构职能“三

定”方案,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各办、股室和岗位权力事项自下而上进行清理规范,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规定的职权,原则上取消;虽有法律法规依据但已不适应实际情况的职权,要制定规范制度,防止权力盲目扩张。针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编制岗位职权目录、制度目录和业务流程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固化工作流程。

2、合理配置权力,加强有效制衡。对风险较高的重大事项决策权、执法权、监督权等,应根据法律规定和规建住保工作需要,进行合理分解,强化制约监督,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规范规建住保执法自由裁量权,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评估制、行政问责制。

3、推行“阳光工作”,强化监督制约。公开“权力清单”。通过适当途径和载体,公开规建住保权力、权力依据、项目计划、办理流程和监督举报方法等。逐步向社会公开全部结果,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新闻舆论监督。

4、加强风险预警,落实防控责任。结合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以及从信访举报、案件分析、干部考察、回访、新闻网络媒体等途径收集廉政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区分情况,运用教育提醒、廉政谈话等方式,分级进行预警提示和自查自纠,避免发展成为违纪违法行为。对廉政风险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堵塞漏洞,逐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纠错整改和责任追究机制。

五、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2年3月前)。制定局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二)查找风险点(2012年6月前)。重点围绕权力运行和监督,紧密结合规建住保机关的行政、业务工作实际,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定等多种方式,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确定风险点。

(三)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阶段(20112年10月前)。在岗位自查、单位排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确定一、二、三级风险等级。对照查找到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单位和个人的防范措施,做到廉政风险清楚、防范措施有力。

(四)总结阶段(2012年12月前)。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库,并根据动态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充实,为做好经常性廉政风险的分析、预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建立的防控措施和制度,相关岗位和人员作出执行承诺,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确保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范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纪检组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局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二)落实责任。廉政风险防控是今年反腐倡廉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局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 的要求,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带头排查廉政风险,带头制订和落实防控措施,按计划、分步骤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每位规建住保干部职工都要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三)注重实效。结合规建住保工作实际,突出有效、管用,认真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把廉政风险防控融入到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联动效应,服务保证规建住保工作科学发展。

主题词:廉政风险防控 实施方案 通知

抄送: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办。县文查中心。喜德县城乡规建住保局办公室 2012年3月23日印

论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 篇6

【关键词】会计伦理 理论基础 实施机制 二律相融 信息披露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所谓伦理,按其字面理解,是指事物的次序和条理。“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伦理法性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言,因此把习惯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这个名称”,西方伦理学大多在此寻找本义。《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注曰:“伦,犹类也;理,分也。”到后来伦理才被专门用来称谓有关人伦的道理。人伦就是指存在于人类之间的伦常、辈份关系。所谓人伦道理就是指有关人类伦常次序和辈份关系的道理。“伦理”连用其义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这种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会计伦理的概念就是人们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由此确定了会计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人与人之间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次序和道理。

1 会计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

1.1 经济伦理学视角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化、体系化的学科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给予了系统的研究。经济伦理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本身是建立在人们的“实践理性”的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交往必须有一种道德框架作为基础,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既需要制度约束,也需要道德基础。首先,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是靠市场主体间的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为了保证这些契约的公正和得到遵守,就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其次不可忽视的是,市场经济还体现为伦理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和经济体制都有自身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意义,它依靠义务、良心、荣誉、节操、人格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友好关系,以确保社会成员的行为合情、合法、合理。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所必须拥有的”。无独有偶,1970年的获奖者萨缪尔森说“市场是无心的,无头脑的,它从不会思考,也不会顾虑什么”,可见盲目地相信市场的力量必然导致社会失范、市场失序和经济失信,经济离不开正确的伦理价值导向。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宗旨在于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助其决策。会计伦理为市场经济中的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提供一种价值导向,进而调节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依据经济伦理学理论,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成熟,在会计活动中,会计伦理道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会计伦理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表现。

1.2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行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会计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各种契约的订立和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林钟高,赵宏,2001),会计行为具有经济后果,会计程序必须公平地对待一切利益集团,财务报告应保持真实和准确,会计数据应当公允、无偏见,因此会计活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可见会计行为本身需要制度约束和规范。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诺思(North)认为:制度是人们之间为实现专业化和分工所带来的贸易收益,并使财富最大化而做出的契约安排,它包含着一套以章程和规则为形式的行为约束,一套从章程和规则出发来检测偏差的程序,最后还有一套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这类规范限定了章程和规则的约束方式的轮廓。由此看来,约束会计行为的制度不仅仅包括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即“正式的制度”,还应包括会计伦理规范这类非正式约束。会计制度约束作用的有效性依赖于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原因有三:第一,会计制度中的“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一般借助国家机器保障其执行。正式的会计制度只有借助于具有高度柔性的会计伦理力量才得以执行和实施;第二,由于会计制度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和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会计正式制度作为一种显性契约,有着其可能存在的不完备性。此时非正式制度可以诱导人们在正义和非正义、合理与不不合理之间做出道德选择,以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方式处理制度不完善所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弥补正式制度的缺失。第三,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伦理道德(非正式制度)能有效地淡化制度遵守主体的机会主义成本,从而进一步减化制度执行的监管成本和制度实施的其它费用。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的会计伦理是会计正式制度得以执行和有效运作的重要基础和精神保障。开展会计伦理建设是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也是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1.3 契约论视角

现代契约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内部契约安排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部分,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所有权安排方式,并最终决定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而现实中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表现在经营者拥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经营者既享有剩余索取权又拥有控制剩余计量的会计执行权,其它契约主体必定会担心自己在企业中的契约利益会因会计契约的不完全而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其签定企业契约的积极性,但是在现实中各方参与企业组织时,并没有人会因为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而对其利益的可能损害给与足够的关注,这一理论与实际中的矛盾称之为“不完全契约的企业签约悖论”。这一理论与实践相互矛盾的企业签约悖论,只能通过会计伦理来解读。这是因为:现行会计规则安排是一种显性契约,它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已被契约方广泛接受,因而企业缔约者无需每次重复签定会计契约。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会计契约的自动签定。但契约方之所以对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契约自动签定,其中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已有会计契约条款是客观公正并且会计契约的执行过程是诚实守信的,即契约方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这个约定就是会计伦理。会计伦理是一种隐性契约,它是由企业物质要素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签订的关于会计执行的一份隐含契约(刘建秋,2005)。可以看出,会计伦理是会计契约不完全的必然要求,正是会计伦理弥补了不完全显性会计契约的天然缺陷,才大大提高了企业契约交易的效率。这样,不完全会计契约的企业签约悖论得到解读。

显然,只有大力提升会计契约签订者双方的伦理道德素质才能使这份心照不宣的隐含契约得以持续,此时会计伦理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2 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

会计伦理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通过制度创新,采取自我修养与外部监督相结合、道德教育与检查惩戒相结合、行业自律与法律监管相结合相结合等形式,以培养会计人强烈的伦理意识,引导和规范伦理行为,使伦理规范成为广大会计人的行为指南,最终使得会计伦理道德水准逐步迈向理想状态。具体来说,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加强会计道德教育是基础

一种伦理道德生长和确定,比任何其他文化形式都更需要教育的辅助。会计伦理也不例外,会计伦理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道德教育的具体支持,我们认为加强会计人道德教育是会计伦理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会计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潜在会计人的会计道德教育,即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会计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学习和了解会计道德理论,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等道德意识,为潜在会计人今后进入会计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会计道德规范奠定基础;二是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即对会计人进行持续的再教育,将会计道德教育作为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把对会计人的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职业生涯中,让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不仅认知会计道德规范,更要通过道德教化使他们将会计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以提高自律、自省能力,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行。第一,制定培训规划,建立规章制度;第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制度和形式,针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短、内容新、容量大等特点,开展多形式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和类别;第三,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配置;第四,各培训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和培训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严格考勤、考核、考试制度;最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立足于行政管理,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培训规划,审核培训单位,建立师资队伍,强化市场监管,严格培训考核。

2.2 实现法律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是核心

实现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是会计伦理建设的核心。首先实现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具有必要性:会计伦理的建设离不开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保障。法律监管对会计行为的调节具有最高的强制力,对其遵守与否受制于外在的约束力,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典型的他律型规范。但是,法律规范只限定了会计人的下限而行业道德规范却能从信念、品行、能力等更为本质和深刻的层次来影响并提高会计行为质量,正如思想家庞德所指出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系统能深入到人的生活、信念等深层结构,而法律却只能望而却步”。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没有违反法律制度,但却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此时,会计职业团体可通过自律性监管,对发现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戒,对会计败德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与法律监管不同的是,行业自律主要通过“执业能力和道德”评价来形成约束,既有“自律”成分,如凭借个人良心、道德上的自觉自省,也有他律的成分,如通过社会舆论的谴责、行业内的纪律处罚等手段,属自律和他律的相结合。行业自律除其核心部分已固化为共同的职业守则,并经由职业团体拟定、颁布、形成文字从而成为正式制度安排之外,其余的仍以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形式存在。其次行业自律与法律监管的相融具有可行性。二律的相融性具体体现在:由于法律制定、实施和监管成本较高,且会计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不可能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方方面面规范到,而道德自律的较大一部分约束力正是因为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中,因而更具广泛性。因此我们在进行会计伦理建设时,“行业自律”和“法律监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3 明确会计道德评价机制是导向

会计道德评价贯穿于会计道德的教育、修养、遵行等整个会计实践的活动之中,是整个会计道德规范体系发挥功用的“杠杆”。 会计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由会计道德评价机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大要素的有机统一所构成。

2.4 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是关键

人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方式是受制度条件约束的,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过程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即存在着人的行为对制度架空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便会产生“制度虚置”的难题。而传统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特征,在于信息披露主体(信息供给方)的行为除了受上市公司制度、规范和惯例等制度性因素制约外,信息披露的时机、规模与质量主要是受主体自身的道德约束。这种约束结构意味着信息供给者的行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吻合程度,主要是由其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传统的信息披露制度具有较大的“道德风险”。信息披露主体一旦出现“败德”问题,信息披露的失范将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信息披露失范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信息不仅无法起到决策有用的功能,甚至也不可能具有监督功能。可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离不开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水平的考量,而这恰恰是现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所忽视的。毫无疑问,在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中,如何实现伦理秩序与现行制度安排和技术规则的融合,已成为众多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这不仅能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决策有用性,还能规范会计人的道德行为,提高会计人的道德水平。因此我们说,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实则会计伦理建设的关键所在。

2.5 开展伦理道德鉴证服务是监督

近些年,国外政府、社会公众及企业界对伦理道德建设越来越重视,由此催生了审计师的新兴服务——伦理鉴证服务,即道德审计。道德审计应是系统地对企业道德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从道德素质评价、行为审查、利益相关者审查、公司道德管理制度和措施审查、道德困境解决方法审查、员工个人品质和所处环境评估等六个方面进行企业道德审计。他认为,企业道德审计与社会审计不同的是,道德审计包括更多企业道德方面的因素。

纵观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会计伦理作为企业伦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道德审计中并未得到专门地反映。我们认为,会计伦理建设的道德审计是指审计组织的审计人员受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衡量会计人(会计实务工作者)是否遵守道德管理制度规定及对会计道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戴海青.会计伦理与会计道德的区别研究.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 林钟高,赵宏.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规范的经济理由.运筹与管理,2001(3).

制度实施机制 篇7

法律责任制度对于立法实施和立法目的实现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中应对现行立法责任制度进行检视,坚持科学、理性的原则,立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法律实施机制转型为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实现对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机制

任何法律的实施都需要法律实施机制的科学创设和有效运行。不同特质的法律有不同的实施机制,一般来说,私法和公法的实施机制有明显差别。旨在保护和平衡私人利益的私法,主要依靠主体间的自由博弈使法律得以落实,公共权力很少介入私法法律关系。公法的实施机制带有国家权力强势推行的色彩。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演进特点对法律实施机制设计带来了不同的视野和思路。没有一种法律单纯依靠一种实施机制,通常采用综合、系统的实施机制,鼓励充分的动机,调动尽可能多的力量来达致法律实施的目的。

从各国立法的具体制度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的实施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行政监管模式;二是产品责任模式。

1.行政监管模式的逻辑思路

在这种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的实现主要依赖行政力量的监督和管理,利用行政权力的强制作用,规范和约束相关主体的行为,“行为合规”或“产品达标”是其基本的执法目标。

行政监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作为“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政府通过立法确立自己努力的目标、设定规则约束相关主体的行为、依靠执法确保主体行为合规。按照这个逻辑,农产品质量安全达不到人们要求时,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强化执法监管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途径。在行政监管模式下,政府是法律实施的主导力量。为了执行法律、实现法律目的,政府需要配置更多的权力,而权力运行的成本由全民通过公共财政机制承担。全民对某种公共产品需求的强烈程度决定着人们的购买欲望,政府的权力因此而扩张。

从法律责任角度看,行政监管模式主要规定执法者责任,以激励和约束执法者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保障法律实施。

2.产品责任模式的逻辑思路

产品责任模式从根本上并不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完全的公共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效用是被单个社会成员排他享有的,质量不安全产品主要损害的也是消费者个体的利益。消费者个人应该通过努力并负担一定成本,自力追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这个逻辑,消费者想获得质量安全的产品,就要主动掌握消费安全基本知识、通过消费合同安排尽可能给对方施加更多义务、通过事后的救济实现自己的权利。相反,根据私法中权利义务的衡平,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有产品质量安全担保义务,若违反该义务,应承担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这种赔偿也构成了对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提供安全产品的逆向激励。

这种模式是将农产品归入产品责任法的调整范围,农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一律适用产品责任法的规定,其代表国家是美国、法国。[1]在产品责任模式下,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特别是巨额民事责任的承担来惩戒不法经营者,同时在巨额赔付激励下,消费者有足够的动力去关注质量安全。在这种模式下,与不法经营者做战的主要力量是广大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成本由社会成员分散承担。

产品责任模式对应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违法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民事责任。立法设计主要规定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机制获得救济,同时生产经营者通过赔偿责任的承担受到制裁。

3.两种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属性决定了质量安全责任模式的适用。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私的需求和公共需求,并分别由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实现。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不特定的公众安全,属于公共需求,应该由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政府来实现。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实中的物品或服务表现为从纯私人品到纯公共品的连续性,[2]即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并非界限分明,大多产品具有公私二元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众的安全,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公共需求,但是它更是每一个具体的消费者在消费个案中更关心并且愿意支付一定成本来实现的私人需求。

(2)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模式具有实施成本优势。在行政监管模式下,行政权力扩张是强化监管的根本途径和必然结果,庞大的行政执法队伍、高频次的抽样检测产生了巨大的行政成本。相较于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法的实施成本更低。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中突出民事责任,利用巨额赔付来激励消费者、惩戒违法者,不法生产经营者必将陷于广大消费者“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3)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模式可减少行政执法负效应。除了巨大的执法成本,执法负效应也是行政监管模式备受责难的弊病。首先,由于行政执法资源有限,无法做到对监管对象的全覆盖,存在监管真空,在现实中也常常是这些真空领域出了问题;其次,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权的强化,在权力运行中寻租等腐败行为成为难以根除的现象;最后,行政监管模式实质上就是将政府信用与生产者信用捆绑在一起,以恢复消费者信心。[3]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损失的不仅是生产者的商业信用,政府公信力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4)质量安全责任模式的责任分配更合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和执法中有一个“经典之问”———“合格的农产品是产出来的还是管出来的?”这反映了到底谁应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的问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质疑监管责任的力度,几乎所有的社会不满情绪都指向监管部门。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未能做到对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激励,相反对他们的积极性却是一种伤害。客观上讲,质量不安全的农产品通常在生产流通中存在着“违法”行为。违法自然要承担责任,这样的归责逻辑具有充分的正当性。

二、产品责任模式的实施条件

产品责任模式和行政监管模式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克服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实施过于倚重行政监管带来的弊端,是值得探索的出路。但是这种模式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制度环境。

1.责任主体制度

产品责任模式下,责任主体是基础和关键。每一次农产品质量不安全事件都应该由某一个主体承担责任。产品责任模式的制度设计就是帮助消费者便捷地锁定应该为其损害负责的生产者或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类产品的生产者数量众多,往往又经过复杂、多层次的流通环节,所有可能造成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体都应该纳入法律视域。就农产品来说,生产者、收购贩运贮藏经营者、销售者等均应该通过立法的规定明确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责任。将相关主体进行登记甚至更严格的准入管理是责任主体制度的必然要求。

2.科学的归则原则

所谓归责,是指在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该依据何种根据使之负责。[4]归责原则集中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即法律应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还是应以行为人的行为抑或以已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使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关于归责原则的价值功能,不仅是直接的受损者获得补偿、责任者受到惩戒,更重要的“应该是为避免事故发生提供激励”。[5]

民法上的归责原则通常包括:绝对责任、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这些区分除了反映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平衡外,还与侵权现象发生频次、公共舆论、社会反响等因素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需要根据立法的功能和价值追求,确立科学的归责性原则。

3.严密的追溯体系

只有让真正做错了的人承担法律不利益的后果才能产生对农产品质量保障的正向激励,这与救济消费者权利是两个问题。如果单纯考虑消费者救济,只需要根据合同关系让最终销售者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即可。而追溯体系是要求能够溯源追查质量不合格产品的来源和提供者,其核心是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控制。

4.有效的激励与制裁

产品责任模式立法实施的主导力量是消费者,对不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制裁主要依赖民事赔偿。充分调动消费者追究不法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以维护他们受损的利益是法律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当然,任何试图救济权利的努力都要支付时间、精力、经济等成本。根据传统民事责任理论,民事赔偿的主要功能在于恢复受损权利,这种考虑,可以避免滥用司法资源谋利的不必要诉讼。但是如果一场诉讼除了救济权利外还有更具公共性的价值,那么给予诉讼发起人一定的激励就是合理、必要的。赔偿法律责任设置的主要目的,肯定不仅仅是责任方赔偿受害方的损失,更主要的是为了使潜在的责任人能引以为戒,将可预见的责任内部化为预防行为,减少事故发生、避免实际赔偿。因此,需要通过更高的赔偿,一方面,有效激励消费者的维权动机;另一方面,也提高违法成本。

5.完善的司法保障

顺畅、便利、公正、低成本、高效率的司法体制,是产品责任模式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让消费者树立对司法的信心,并且大幅降低提起诉讼的成本、缩减诉讼程序的繁复、提高裁判执行的效果,才会为消费者维权提供切实的保障。

三、模式转型的质疑与突破

产品质量责任“看起来很美”,然而,社会制度的选择,并非逻辑上的简单论证。理性论证的最佳方案,不一定是现实的最优选择。制度必须植根于它的现实土壤。产品责任模式的转型从实施难度和实际效果上受到了质疑。

1.被高估的困难

(1)管理成本和难度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在于规范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应该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主体管理作为质量责任模式的基础,是立法坚守的基本前提。然而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高度分散,有限的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无力展开对生产者的全面监管。因此,现行立法没有设定对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的主体控制制度,也没有设定法律责任。

(2)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冲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本法。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功能和价值是多元的。因此,如果对农业生产设定更多条件,实行严格管制,必将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客观上会造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可能增加农民负担。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重大社会关切,几十年国家政策改革的导向,就是更充分地保障农民权益,赋予农民更充分的权利,不断减轻农民的负担。如果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进行主体登记管理,必然增加农民负担。

(4)实际的赔偿能力。基于农产品生产经营的高度分散、农业生产者普遍规模偏小,责任能力较弱,即便是设定了对消费者有足够激励性和对违法者有足够震慑力的高额赔偿,在实际执法中的作用也是令人担忧的。当责任大到完全超出客观承担能力的时,这种责任就形同虚设了,由此设计的制度体系也会趋于失灵。

2.困难的分析及克服

(1)合理界定登记备案管理的口径。现行立法没有对分散农户的主体管理制度,主要是考虑到实际管理的困难。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业态规模化程度已有了较大提高,而且农业生产继续保持进一步聚集的态势。这一点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上可以得到佐证。此外,信息化技术也极大丰富了主体控制的手段,降低了登记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随着法律规制手段的进步,实现对主体的源头控制并非“不可能的任务”。例如可以将产品质量主体监管的职能适当下放,在乡镇一级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管派出机构。这样就缩小了单位监管机构的监管口径,降低了监管成本。

当然对于农户“自产自用”或少量用于零售市场销售的农产品生产是否需要登记,笔者的观点是否定的。目前的农产品市场的现实是,这种生产和销售方式所占的比重极低。有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农产品消费的70%~80%是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6]100%的安全是做不到的,只要能将主要的部分纳入规制视域,就可以做到基本不出大的安全事件。

(2)市场分担管理成本。要将高度分散的农户生产监管起来,哪怕只是简单的登记管理,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收取登记管理费用,必然增加农民负担。笔者认为对于产业化或市场化从事农产品生产的经营主体,适当承担一定的监管成本是必要的,因为一方面这种监管实际上是政府信用注入,对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一定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生产经营者可通过价格机制将成本部分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作为最终获得严格监管的受益者,应当为其所追求的质量安全目标支付一定成本。此外,主体登记管理在范围和强度上采用渐进加强的方式,可以把监管成本在较长时间内分摊。

(3)流通环节索证倒逼———化解对抗的技巧。如果从生产源头强制推进生产经营主体登记管理,可能引起生产经营者的激烈对抗。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应采用流通环节索证倒逼的方式来推进农产品生产登记制度。首先,强化消费者的“看标识证”意识,培育和提升标识的市场价值;其次,强化农产品流通中的标识管理,确保标识不断档;最后,严格要求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入市(主要是指进入批发市场)必须提供生产经营者登记证明。这套机制不是用行政的强制力量完成市场主体登记,而是利用市场的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登记,完全是市场条件下提升竞争力的自觉选择。

(4)提升赔偿能力的两种途径:促进产业化和责任保险制度。高度分散的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一旦发生事故,其赔偿能力极其有限。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流动摊贩农产品,享受其低价和便捷的同时,也应承受其可能的风险。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小农生产经营支撑的销售方式终将逐渐自然淘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赔偿能力。当然一旦形成一定的规模,其“资产专用性”就大大提高,规模生产主体通过规模较大的固定资产和品牌等无形资产提高其“资产专用性”程度。当投入巨大,转产和逃跑相对困难或不划算,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会损失巨大,这就促使农产品生产者考虑长远利益,做好自我约束。保险是分散和化解风险的制度性安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消费者的求偿权可以较好得以实现。

四、模式转型的现实基础

由于过度依赖行政力量的体制传统,从实施机制上看,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本上是行政执法法。现行立法中缺乏产品责任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

1.主体管理覆盖不全

受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没有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主体———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提出强制性要求,加之个体农户也无需进行工商登记,因此我国政府各部门管理生产经营主体通常使用的手段,如主体登记、资质许可等,目前对个体农户均无法应用。由于主体管理覆盖不全,导致责任主体规定欠缺。

2.行为合规与产品达标的模糊

由于主体管理覆盖面的缺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的主要路径不能因循主体管理的惯常思路,必须沿着产品管理的线索进行设计,跳过直接的主体行为控制,主要通过产品管理间接调整主体行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践的难度。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也规定了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为规制,例如立法第24条(生产记录)、第25条(投入品使用)、第26条(自行检测)、第28条(包装和标识)等条款。那么“行为合规”、“产品达标”的欠缺哪一标准是追究民事责任的条件?在司法实践中是个问题。

3.可追溯性不强

可追溯性是指一旦发现农产品存在危害人类健康的安全问题时,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产品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记载的信息,逆向梳理流通过程,查找源头的可能性。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责任的重要途径。但是受到管理能力、追溯技术、追溯成本、消费者对追溯成本的承担意愿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不强。

4.责任偏轻,体系不科学

由于在法律实施机制上对行政执法的过高依赖和期望,现行立法中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缺陷。

(1)法律责任规定简陋。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法律责任的规定共十二条(第43条至第54条),这些条款中第43条(监管人员责任)、第44条(检测机构责任)、第45条(环境责任)不是针对生产经营者的;第53条是刑事责任,相当于其他责任的兜底。真正关系到生产经营者责任的仅七条。

(2)责任设置偏轻。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46至第52条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主要是行政罚款,一般额度在二千元以内,最高额度为二万元。这种额度设定不仅缺乏弹性,而且与其他立法(如《环境法》、《食品安全法》等)相比,额度较低,对违法行为缺乏震慑力。

(3)民事责任语焉不详。由于农产品消费明确被排除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外,《食品安全法》也仅包括部分食用农产品,农产品消费能否主张“多倍赔偿”没有明确法律依据。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议

1.明确主体登记制度

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登记管理是强化行为监管、落实产品责任的基础性制度要求。所有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生产经营者,必需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建议立法中增加“农产品生产经营实行登记管理,从事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销售的经营者应当进行登记。”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经营性的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行为才需要进行登记,这种对管理口径的缩小,不仅考虑到管理能力和成本的现实需要,也是对减轻农民负担的考虑。

2.完善质量标准与行为标准

在当前形势下,单一的产品达标与行为合规都不能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难题。一方面,应从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目标出发,强化末端控制,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努力做到质量合格的产品才能销售;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研究、制定和完善生产中的技术操作规范,确保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行为标准,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提供有力支撑。将“行为合规”和“产品达标”相结合,确立合理的归责原则,为生产经营者承担责任提供正当性解释。

3.强化追溯体系

责任追溯主要通过流通中的标识制度和购销台账制度实现。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建立“生产者证明”和购销台账制度,表明产品来源、记录产品流向,并保留一定期限。此外,鉴于目前相对集中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在追溯体系中可以通过批发市场末端倒逼方式,推进主体登记。即规模经营主体要求所有进场的农产品必须附有经登记的生产者证明。

4.强化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应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责任的核心形式。立法中需增加民事责任的内容。首先,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为实现通过民事责任惩戒不法者和激励消费者的功能,应借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制度,规定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向消费者支付相当于其实际损失若干倍的赔偿金;其次,证明责任的分配,产品不达标,就由生产者对行为合规性进行证明,否则就推定不合规。生产者或销售者因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应完善民事责任的实现手段,例如将行政处罚依据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证据;鼓励生产经营者参加产品责任保险;明确公益诉讼和集团诉讼的适用等。

参考文献

[1]李玉文,胡钧.我国农产品质量立法探析[J].法学,2003,(05).

[2]李增刚.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1-09-16.

[3]窦竹君.功夫在法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实施的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12).

[4]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罗伯特·D·考特,托马斯·S·尤伦著,施少华,姜建强等译.法和经济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建立预防机制实施系统管理 篇8

氯碱化工是高危行业, 生产过程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介质多, 生产工况高温高压多, 做好安全工作难度大。此外, 对新建企业而言, 还面临随着装置投产, 同步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提高新招青年员工安全素质两大难题。金泰氯碱围绕创建一流企业的目标, 以“保障安全”为头等大事, 实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 从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理念, 灵活应用安全管理理论, 兼蓄并用先进管理经验, 在6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学管理

提高思想认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也是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金泰氯碱将“切实将安全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企业基本方针。首先从思想认识入手, 多层面提高全员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 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第一是守法意识, 国家已把安全生产纳入到法制轨道, 明确和规范了市场主体之间安全生产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就是说安全生产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第二是以人为本意识, 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和资产安全的基本保障, 对生命的重视是现代社会民主发展的趋势, 是人文理念的最朴素的体现。第三是效益保障意识, 只有做到安全生产才能保障企业正常开展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是衡量企业各级人员业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准, 同时也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实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

人类对安全的认识经历了“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本质论”4个阶段, 分别表现为被动承受性特征、事后弥补性特征、生产生活综合性对策特征以及超前预防性特征。现代企业无不以超前预防作为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策略和方法, 这是生产实践证实的科学真理, 是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的必由之路。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日趋丰富, 金泰氯碱注意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掌握, 并结合实际, 灵活应用事故学、危险分析与控制、现代安全管理等理论, 一方面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促进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在灵活应用上下功夫, 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

综合治理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金泰氯碱牢牢把握“安全教育”这一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 以安全法规、安全管理、作业规程等知识的学习为重点, 严格3级安全教育工作, 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和取证工作。组织了多次全员安全培训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宣传、竞赛活动, 编制发放《安全工作手册》, 尤其是收集整理了员工对安全认识、感受的话语, 制作成署名的宣传牌, 悬挂在各岗位, 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激励力、约束力和导向力的作用下, 员工基本实现了“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安全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程

金泰氯碱的安全管理贯穿于建设、投产、达产及正常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按管理层次建立完善了公司、部门 (分厂) 、科室 (工段) 、班组的4级管理网络。为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的安全性, 生产经营过程原料采购、生产、包装、存储、装卸、外运各环节, 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工作安排必须包括安全内容。按年度综合计划安排, 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对工艺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安全技术改造, 配合安全管理内容实施反事故措施。每年以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职能单位、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并且月月绩效考核, 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人人参与安全管理, 权责明晰、约束和激励相匹配、管理规范的有效机制。目前, 通过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 金泰氯碱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 以强化监督管理为重点, 切实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积极倡导管理和技术创新, 着力推进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最终形成安全长效机制和良好的安全企业文化”的安全管理基本模式。

标准化生产

对安全工作, 金泰氯碱每年设定新的工作目标。为了持续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2007年公司将安全标准化列为年度工作重点。从启动、宣传、培训、创建到考评通过, 历时一年时间。对“安全标准化”提出的10项A级要素, 53项B级要素, 坚持高标准落实完成。2007年12月, 以92.3分的较高分数通过了省级验收。金泰氯碱成为陕西省率先通过省级安全标准化验收的企业。通过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 公司各部门制定出了适合各自特点的安全作业和安全管理的规范、标准, 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安全工作, 包括各种安全台账和记录、各班组安全活动、每天的事故预想、定期的安全检查、整改安全隐患等等。

预防事故

突出现场管理

金泰氯碱引入推行电力行业的“两票”工作机制, 对检修、停送电等工作实行“工作票制度”, 对重要生产操作实行“操作票制度”, 制定了《“两票”实施细则》《“两票”机制工作考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要求“两票”要做到3个100%, 即:现场作业除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不开票外, 必须做到100%开票;票面安全措施、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及票执行的环节必须100%落实;标准票的覆盖率要努力达到100%, 即正常方式下的作业和操作都必须有标准的工作票和操作票。

实施安全大检查

金泰氯碱坚持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活动, 如:“春季安全大检查”“秋季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前安全大检查、综合性安全大检查、日常性安全大检查等。针对安全检查活动的季节性、专业性等特点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检查表, 使安全检查的效率加强。其中针对装置季节运行特点, 事故多发规律而相应制定的春、秋季安全大检查, 对促进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确保生产装置夏季、冬季安全运行起到重要保证。

开展岗位反事故演练

为了定期检查岗位生产、运行人员处置事故的能力, 使岗位生产、运行人员掌握迅速处理事故和异常现象及防止事故扩大的处置方法, 考察调度员、工段长与各工段、班组间的协调能力和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支持能力, 促进各岗位人员进一步掌握现场规程, 熟悉设备生产、运行特性, 金泰氯碱开展岗位反事故演习, 制定了《岗位反事故演习制度》《岗位反事故演习方案》《岗位反事故演习考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岗位反事故演习有效地锻炼检验了当班人员对事故分析、判断的能力, 使得当班人员正确判断事故根源及原因, 避免因分析判断失误而导致误操作;锻炼检验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

采取事故预想模式

所谓“事故预想”, 即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 依据从各类渠道获得的安全信息, 对其发展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事先分析和估计, 预测有可能发生的事故, 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公司将事故预想记录本配发到岗位, 各岗位把事故预想记录本作为交接班的一项内容。各部门、分厂专工每天审阅事故预想记录本, 并提出评定意见, 工段长对事故预想记录批示和统计。

细化事故管理

金泰氯碱对事故管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 (即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件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件责任者没有受到相应处罚) 原则, 不断深化细化管理, 使安全管理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 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为制定事故预控措施提供依据, 以杜绝各类事故发生。金泰氯碱对事故管理实行分层次管理, 按事故类别由公司对应职能部门负责, 查处事故并报安全环保监察部核准备案。公司级由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 监督、参与各类、各级事故的查处, 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档案, 实行事件通报制度, 每月对各单位的事件及处理情况进行通报, 以利各单位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事件处理结案后, 事件具体管理部门向安全环保监察部按时报告, 以便事件的综合统计、分析。

自主学习机制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篇9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课程品质

一、自主学习的价值意义

近十年来,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围绕高中新课程改革, 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个性发展为追求, 以精细化的课程管理思想, 围绕“自主学习”机制的建构, 逐步清晰了“自主学习”之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理念, 在这一理念中, “自主学习”是核心, 如果没有“自主学习”, 合作就没有意义, 探究也就没有可能。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求。自主学习是把学生从被动控制的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 在自控、自我调节、自觉意识下的主动学习。从素质教育角度倡导自主学习的缘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 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是生本教育思想的体现。不能把“自主学习”理解为仅仅只是一种学习方式, 更不能只看成是一种操作层面的具体做法。自主学习离不开具体详细操作步骤, 但一切行为、一切做法都是在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形成的。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

1.自主学习的阶段性递进

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时空上, 分为三个阶段:

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会读书, 形成习惯。基本要求是手脑并用, 在“手动”上表现为“画—圈—演—注—写”, 在“脑动”上表现为“读—思—联—理—记”。

导“学”阶段。以自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 主要任务是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针对性、启发性、概括性、重点性、层次性等原则, 实行对学生了解到位、对教材分析到位。

自“学”阶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是“从扶到放, 从教到学”的落脚点。

2.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应以激发动机为前提、发展元认知能力为重点、思维训练为中心、优化课堂结构为突破口;注重主体与主导的统一、接受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统一;有效落实先学后教、先做后说、先思后议、先讲后评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对教师课程意识的挑战, 根据高中阶段学科课程标准, 教师的课堂在观念上树立“先考虑学生需要多长时间学, 然后才考虑有多少时间教”的课程实施指导思想, 建构并主要采用以人际互动为取向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以意义建构为取向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教学模式。运用并通过变“课前”为“前课”、变“学会”为“会学”、变“预习”为“独立学习”、变“讲台”为“互 动平台”、变“作业本”为“学疑本”、变“找答案”为“资源再生”、变“评价个人”为“评价小组”等策略, 推动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自主学习的基本流程

课前准备。基本理念是“先看、先思、先做”, 这个阶段称之为“前课”, 基本原则是“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互帮互学”, 基本流程是导学、合作。

课堂实施。基本理念是“学生会的, 坚决不讲;学生能够学会的, 引导学生讲;学生学而不会的要‘畅讲’;不但让学生学会, 而且让学生会学, 给学生一根‘金手指’”。基本原则是“引导、交流、再生”, 基本流程:交流、评价。

自主评价。根据学的进程, 适时、适中、适当地进行检查, 了解学与互学的成果。

4.自主学习的流程案例

案例1:文本阅读与理解教学中的学与教

学生的“学线”可按如下流程“进入情境明确任务→带着问题自行阅读→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当堂练习进行巩固→回顾反思进行总结”, 相应地蕴含着学的策略为“激起阅读动机→阅读推敲释义→质疑总结讨论→发散收敛活用→反思回顾引伸”。

教师的“教线”应为学生的“学线”服务, 具体流程为“创设情境提出要求→提供方法巡视指导→组织讨论解答疑难→解读范例提供变式→引导总结参与提炼”, 体现教师“给任务给目标→给方法给时间→给机会给措施→给示范给材料→给策略给结构”的助学作用。

案例2:数学综合题解法探索的十个教学流程

解决数学综合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思维进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化归和概括, 让学生体验到方法结构与综合问题之间如何生成联系, 体验如何识别源问题与目标问题之间共同或类似的内在联系。为此建构以下解数学综合题的自主学习流程 (如图) 。

①学生先想:学生审题, 分析题目的特征, 对问题进行分解、归类和识别, 联想各种思路和方法, 做出方法和思路选择的预判。

②学生先做:学生动手做题, 形成初步想法下的解题步骤, 留下一些困惑或障碍, 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方向。

③学生共议:分解问题中涉及哪几类基本问题, 学生交流每类问题的各种想法, 分析为什么使用这个方法和方法应用的关键点。

④学生再做:学生自主选择交流后的思路并动手做题, 已做好的学生尝试另一种方法, 完整表达解题过程, 教师巡视筛选典型性案例。

⑤学生展示:教师请学生板书解题过程 (或实物投影) 。

⑥学生纠错:与展示的过程进行对比、修正, 指明展示中的错处, 思考另一种做法所选用的方法并进行对比。

⑦教师讲评:教师引导学生回归到综合形成的方法和基本想法, 达成共识, 同时讲评关键过程, 纠正错误, 规范表达。

⑧学生比较:比较与最初预判的差异, 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合理性, 分析方法使用的条件 (或特征) , 明确迁移的清晰度。

⑨教师提炼:分析如何选择和优化方法, 分析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 提炼问题中所包含的“类”问题及其联系, 上升到一般形式 (或特征) , 强化对通性通法的应用。

⑩学生整理:学生整理解决问题的多种解法, 整理方法适用的问题特征, 为今后的解题提供迁移的固着点。

三、自主学习的管理机制

1.自主学习辨识

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上认识自主学习, 如果学生对学习动机的自我驱动、内容的自我选择策略的自我调节、时间的计划与管理、结果的自我判断与评价等都能自觉的作出选择与控制, 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反之则不是自主的。

从整个学习过程来认识自主学习, 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那么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反之则不是自主的。

2.目标方法引导

经过长期的实践, 我们深度把握了学生“自主学习”内在特征:成为独立性的学习主体, 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形成独立的心理认知结构, 是“自主学习”的思维基础;渴求个体独立的欲望, 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基础;而学习主体的学习潜能和能力, 则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则通过提供引导性工具。

3.全面激励机制

自主学习具有自立、自为、自律等特征。要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需要全面调动和整合一切隐性的课程资源, 包括促进自主学习的一切活动, 都纳入课程进行系统筹划。

参考文献

[1] .闫世明.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 2012, (15) .

[2] .杨凯, 陈红艳.授之以渔, 我的责任——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 (上) , 2011, (2) .

[3] .吴明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J].新课程 (教研版) , 2009, (4) .

安全督察机制的创新与实施 篇10

关键词:安全督查,创新,实施

多年来,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强化监督, 安全生产保持了良好局面。2013年公司成立了总经理任队长安全督察队, 安全督察工作进一步强化。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实施, 公司面临的安全形势复杂多变, 安全督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公司不断创新督察机制, 严格落实实施, 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面临的安全形势

1. 人身安全依然严峻

现实工作中, 安全工作部署落不到实处, 安全责任和压力没有层层传递到基层;“两票”使用不规范, 执行不严肃;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 现场监督“到岗不到位”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2. 电网安全任重道远

潍坊电网降压变电站93座, 容量15913.5MVA, 输电线路175条, 总长度2762km, 最高负荷624万千瓦, 保电护线工作任重道远。但危及电网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线路巡视不到位, 设备运行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外力破坏防控效果不明显;雷击、鸟害问题时有发生。

3. 安全隐患复杂多变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与运行, 安全生产人员结构、管理工作流程发生了较大变化,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源不断涌现, 所有这些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复杂性, 安全管理基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督察机制。

二、安全督察工作机制的创新

公司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和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年度安全目标, 结合安全督察工作特点, 优化安全督察队的运行管理模式, 创新实施以下安全督察工作机制:

1. 检修施工现场“日管控”督察;

2.“复核性验电”措施落地督察;

3. 现场作业行为远程视频实时督察;

4. 特种车辆排查监控督察;

5. 保电护线“挂牌”监督检查。

三、安全督察工作机制的实施

1. 检修施工现场“日管控”督察

“日管控”工作由施工单位根据第二天工作进行编制, 公司安质部汇总发布。内容包含了作业时间、地点、范围, 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工作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现场工作人数、到位监督人员情况等。督察人员每天出发前, 通过PMS系统对“两票”填写情况进行检查, 结合“日管控”统计表对现场作业承载力、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进行检查, 督查发现问题填写到“安全督察工作单”中, 到达现场再当面交代签字确认, 实现安全风险超前预控。

检修施工现场重点查看作业风险点及控制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工作组织是否满足承载力分析要求, 到位人员是否充足适当以及现场安全管理状况情况。针对施工作业全过程进行检查核对, 发现遗漏及问题及时反馈有关单位, 进行补充完善, 对主要关键措施落实情况和发现问题、违章行为进行拍照, 跟踪监督整改。

2.“复核性验电”措施落地督察

“复核性验电”措施是公司首创的防人身触电的重要手段, 即作业现场看不到接地线时, 作业人员在接触作业对象 (线路、设备导电部分) 前, 对作业对象进行验电, 并立即装设接地线, 再次核定作业对象确无电压, 方可开始下一步工作。

督察人员根据实际到达作业现场的时间节点, 监督“复核性验电”过程, 检查“不见地线不工作”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并对加装的接地线进行拍照, 作为落实防人身触电安全措施的见证依据, 对于落实不到位、投机取巧的行为通报考核。

3. 现场作业行为远程视频实时督察

安全督察工作点多面广, 任务繁重, 仅凭督察队的人员力量难以覆盖, 不能形成强有效地监督。督察队充分运用现有的科技信息资源平台, 借助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对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复核性验电与“动态反违章目录”执行情况以及现场人员作业行为进行实时监督检查;利用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对输、配电作业的流动性施工检修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现场工作负责人, 跟踪监督落实整改情况, 极大促进了安全督察工作效率, 保障了人身安全措施的到位落实。

4. 特种车辆排查监控督察

近年来, 外力破坏引起线路跳闸逐年增多, 2013年特种车辆原因造成的线路跳闸事件占到外破事件的近70%, 成为安全重点防控对象。安全督察队通过定期督查、随机抽查、施工现场检查的方式, 对特种车辆安全知识宣传、警示帖张贴、车辆入档及发布特种车辆安全警示短信等情况进行督查, 督促相关单位尽职履责。针对特种车辆流动性大, 随着季节、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 督察队创新开展新增、漏查特种车辆动态督导, 每月安全运行分析会通报动态排查情况, 有效巩固了排查成果。

5. 保电护线“挂牌”监督检查

开展输电线路“挂牌”监督, 是督察队创新安全督察工作的重要举措。安全督察队落实《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要求, 对保电线路根据防护等级确定挂牌数量, 提前在相应线路杆塔悬挂《输电线路巡视监督牌》, 并进行现场设备巡查;防护工作前一日, 督察队再次将《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下发有关县公司安质部负责人及有关单位安全专工, 督促相关单位将护线工作纳入“日管控”管理, 线路防护工作结束, 对线路防护情况及时进行评价通报。

四、安全督察创新机制的实施效果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实施安全督察创新机制以来, 督察施工作业现场1120处, 出动督察队员近2300人次, 实现了督察安排精准, 督察成效显著, 广大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 防人身伤害能力明显提升, 安全措施落实标准规范, 安全生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截至2014年10月底, 共排查各种车辆4822辆, 发送特种车辆安全作业警示短信13600余条, 发现处理多起特种车辆线下违章作业施工行为, 圆满完成了各项保电护线任务。

参考文献

[1]黄炽文.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4) :129.

[2]刘小平.探讨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措施[J].才智, 2010, (22) :26.

制度实施机制 篇11

1、制定标准——夯实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基础

抓标准制定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原来零散、不全面、顾此失彼的安全管理变得系统化,使之成为监督约束的行为规范,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在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上,应按照国家和企业在不同时期颁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并注意三个结合:与企业的安全工作和生产作业特点相结合;与基础管理现状相结合;与企业工作发展的内容和要求相结合。

(1)完善安全总监——安全监督——安全监督员为主体的監督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人员在基层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在公司聘任安全总监,基层单位设置专职安全监督,班组配备兼职安全监督员,把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敢于逗硬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监察队伍中。各级安全监督人员按照股份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实行安全监督人员定期述职制度,每周至少向上一级安全监督汇报一次安全监督工作情况,每季度向安全生产委员会述职一次,安委会依据《安全监督考评标准》对安全监督人员进行考评,实施奖惩,实现安全工作专业管理。

(2)制定统一的安全监督检查标准。在原有管理标准的基础上新制定了《安全生产考核评比标准》。主要从安全管理、HSE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风险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管理、消防管理、现场管理、基础工作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综合职能管理、服务承诺管理、事故管理、其他管理等13个方面进行了完善,每条都有考核内容、方法及扣分尺度,并将考核得分作为先进单位或个人的评比与奖励条件。为了使《安全生产考核评比标准》具有符合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和唯一性,我们将“标准”下发到各部门学习讨论,使广大员工人人掌握、自觉遵守。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克服了管理者的主观性,增大了各管理环节的透明度,使员工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做到了岗位有专责、操作有规程、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检查有标准、违反有罚则,为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正常运行起到保证作用。

2、责任到位——把握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关键

抓责任到位,就是抓安全到位、效益到位。责任与安全成正比,责任上的疏忽往往会造成安全上的漏洞,这是有血的教训的。尽好责任是一个员工敬业精神的真实体现,也是用好监督约束机制的关键。岗位是责任点,点点相连形成责任网,全面责任到位就能纺织成安全屏障。

3、检查考核——用好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有力措施

加强各作业环节的检查考核是运用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有效方法。在检查考核中,我们注重抓了“二卡工作法”和“三违”员工过“六关”整改法。

(1)“两卡工作指导法”,即《领导班组工作指导卡》、《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卡》。领导班组工作指导就是要求领导靠前管理和服务,根据各自的职责深入班组,对执行制度、生产作业、设备运行、岗位操作、安全巡检、工作态度以及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指导,帮助班组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将发现的问题填写在《领导班组工作指导卡》上,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跟踪改进情况,从而加强了生产作业的过程控制,融洽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一线班组的管理水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就是要求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各自专业管理特点,每天用50%的时间深入班组,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QHSE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标准逐条对照检查,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和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人与事及时制止、纠正,如实填写《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卡》,经过有效实施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最大限度地扫除了管理盲区,堵塞了管理漏洞,使过去发油作业前溢油探头放置不当、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进入轻油泵房和发油岛不触摸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女职工戴首饰上岗作业等违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2)“三违”员工实行过“六关”整改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三违”行为具有习惯性、反复性、盲目性、无知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三违”现象是一个绕不开也躲不过的管理难题。我们创新推行对“三违”员工实行过“六关”整改法,有效地杜绝了“三违”现象的发生。在反“三违”中,我们专门设置了“三违”行为举报箱,广泛发动员工查找自己及身边员工的“三违”现象,分环节、分岗位进行梳理分类,组织员工学习讨论,让员工了解本岗位可能出现的“三违”现象及其危害性,制定了《反“三违”和管理规定》、《“三违”禁令》和《员工违章扣分台账》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员工一旦发生“三违”行为,他必须经过个人反思亮相关(在员工大会、板报、简报上点名批评),班组帮助教育关(所在班组帮扶教育),股室惩罚警醒关(按员工考核办法给予处罚),家属亲情感化观(唤起员工对个人和家庭负责的意识),“三违”医院治疗关(对违章行为进行深刻剖析),安全领导评审关(对个人整改进行检查验收)。这“六关”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防护网,使一切“三违”行为无处藏身。

通过抓“三个环节”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监督约束机制的作用,不断加强了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遵章守纪、敬业守职以及安全观念得到增强,由过去“要我安全”逐步转变为“我要安全”,不仅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约束力得到显著提高,而且班组与班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团结协作的风气日渐浓厚,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机制 篇12

一、企业责任的层面

社会责任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对企业的现实衡量标准。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呼声的日益高涨, 一些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也纷至沓来,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SA8000 (social?accountability8000) , 即社会责任标准。这是由原美国经济优先权认可机构委员会 (CEPAA) 于1997年制定的全球第一个社会责任认证标准, 目前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来形成新的贸易壁垒。1997—2005年期间, 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有8000多家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 许多企业因为不符合要求且未能进行有效改善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正如曹希坤等学者所言:对于常年单纯依靠“低成本制胜”的中国企业而言, 社会责任及其量化标准, 已经成为我们得以继续进入西方市场的新门槛。它涉及的将不只是“境界”, 而是“生存”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是均衡利益的要求, 是个人权益保护原则和平等交易规则从微观向宏观扩展的结果, 更是个人权益保护中“以己及人”的结果,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权益保护。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起源于欧洲, 在早期企业组织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 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题, 它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完成本应由政府或社会完成的工作, 其行为只要不违法, 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润都无可厚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 企业不采用欺骗和舞弊等手段实现它的收益目标, 就是为整个社会谋求了最大的利益。这种过分狭窄的企业经营目标, 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各种社会公害也相伴而来。如严重环境污染、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企业雇员安全及影响雇员健康、社会贫富悬殊等等, 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就使西方国家政府及社会公众不得不开始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 即要求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社会公众及国家的利益, 履行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等社会责任, 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 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 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对于他的观点, 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待, 这一传统的社会责任观有其合理的内核, 但由于现实世界经济完全自由竞争还缺乏很多条件, 市场制度虽然是不可替代的, 但仍有不足之处, 而且整个社会的各项制度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制度间的闭合链条关系更重要, 因此, 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有待补充和扩展。

只有从企业的性质、企业的产权特征以及企业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角度来分析, 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 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体。从企业经济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看, 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是比较宽泛的。笔者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自主性的行为对利益相关者、社会及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时, 应持有的公正倾向和自省纠偏意识, 从而要求企业给予补偿、履行行为或不行为的义务。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认为, 企业是在契约的基础上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制约与利益调和的关系体, 而契约理论的前提仍然是产权理论。在企业产权明晰的特征下, 以物质资本所有者为轴心, 以产权基础上的契约关系为纽带, 以企业行为影响为判断标准, 企业主体的独立性行为对契约关系及交易关系中各个体利益, 以及外界环境均会造成非平等性或非对等性影响, 因此, 从企业行为主体的角度和企业产权控制特征来看, 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为对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环境的企业责任、企业纳税的责任、企业捐款的社会责任、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等。

二、承担责任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我国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组织, 而只是安置单位, 国家采取“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来解决各项社会问题。企业办社会的直接结果是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小社会, 企业为职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社会福利。应该承认, “企业办社会”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确有其积极作用, 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 “企业办社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在现实中, 企业办的这些“小社会”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包袱, 甚至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若企业难以履行其本身的社会功能即创造社会财富的功能时, 它事实上也就不可能履行其“小社会”的功能。并且, 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使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丧失了国际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企业获得独立经济主体地位以及不断分离社会职能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 虽然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为改善, 但社会责任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企业的逐利动机空前高涨, 一些企业迅速从“企业办社会”的一种极端发展到另一种极端, 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一时间, 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拖欠工资、恶意拖欠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大量发生体现出的正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国家,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提出是对传统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补充和修正。社会责任观是以社会为着眼点, 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二元的, 即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 还应尽可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根据这一观点, 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两方面都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一方面, 企业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社会责任而忽视经济责任 (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典型表现) ;但另一方面, 企业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经济责任而忽视、逃避社会责任 (这是导致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主要的不和谐因素) 。在一些情况下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可能会发生冲突, 这就涉及到二者的平衡问题。二者均衡的途径是:以企业实现生存和再生产为社会责任的约束条件;以法律和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为经济责任目标的约束条件, 二者互为约束。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双重任务, 一方面是分离企业社会职能, 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企业与社会职责结合, 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责任观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后者是前者的目标。也就是说, 在通过改革强调企业经济目标的同时, 绝不意味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否定, 只是履行责任的方式、责任对象和责任内容发生了改变。

从企业与社会利益协调及均衡发展的需要来看, 有必要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诉求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理性不足、产权模糊性特征和外部性、宏观经济关系和利益均衡的需要, 以及制度、法律等事后实施的缺陷等。总之,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广泛的平等交易机制难以实现, 企业行为有损于相关的社会环境对象时, 社会对企业行为一种当然的规定或认同。这些规定和认同对企业和社会均无损害。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是企业自身、社会制度及社会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论及企业社会责任时, 不应要求企业承担过度的责任。在经济领域, 没有无偿的责任, 相反,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为其亏欠性行为承担某些回馈义务;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也不能矫枉过正, 回到企业办社会的老路上去, 使企业不成其为企业。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新的话语正在从西方向全世界扩散。2000年全球18个跨国公司制定了“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 (即社会责任标准) ;2002年在纽约召开的世界经济峰会上, 36位著名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联合发表履行社会责任的声明。如今, 像福特、默克公司这样品行优良的企业正在成为社会推崇和学习的楷模。在这一背景下, 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优劣的指标, 也从早期单纯的经济指标发展为综合性的企业社会绩效指标, 即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效果不仅要看它的经济绩效, 也不仅仅看它是否接受社会责任这一观念, 而且要看它在主动寻求社会需求、实施具体项目以帮助实现这些需求过程中的表现。中国企业要进入世界经济市场并和国外企业经营接轨, 就必须在理性共识的基础上认同该标准所体现的核心理念, 并积极参与其中, 从而应对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所带来的挑战。

三、建立责任实施机制

就企业生存目的而言, 不能简单地说它是营利性的社会经济实体, 是为谋求最大利润的实现而存在着的经济组织。这种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应当摒弃。企业需要以其特有的组织形式立足社会, 攫取更多更高的利润, 但这不是企业的唯一目的, 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我们知道,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到工厂手工业, 再到机器大工业的变化发展, 企业的组织形式相应经历了从独资企业到合伙企业, 再到公司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企业就不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它为国家原始资本的积累服务, 为国民贸易交往的便利服务, 它一开始就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重任。1600年, 经英国女王特许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就是适例。同样是经女王特许的 (1711年) 的南海公司, 由于其违规违法操作引发“南海泡沫”事件, 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英国法制史专家霍兹活斯总结这一事件时指出:当时形势所真正需要的立法是使合股公司更易取得法人资格, 并且防止公司设立及管理人员的欺诈行为, 从而保护股东及社会利益。这也说明, 企业自其成立至其正式运作, 都一直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社会需要企业, 因为它不仅是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必然——该组织的出现人们无法抗拒, 更重要在于企业能以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先进的运营方式, 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成果——高度的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国家进步、社会繁荣与企业效益的正当发挥着内在联系, 企业天然负有服务国家与社会的重任。另一方面, 离开了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无论是经济的, 还是政治的, 企业将无发展的空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与国家和社会同步的, 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实质蕴含着企业个体利益。企业如果尽可能多地分担国家与社会责任, 就能有效地营造出自己赖以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的宏观空间, 自己的成长才有了更多的切实保障。若企业行为将可能损及国家与社会利益, 应迅速停止, 或采取有效的防范补救措施。可见, 企业承担履行社会责任, 本质就是社会利益一体化的外在反映, 并非是企业的一种额外的责任。

处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度的问题时, 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机制很重要,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自律机制。

社会每一个个体对自己负责, 也是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一个方面。企业主体有自己的目标和健康成长的要求, 那么满足这一目标的行为就是尽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自身成长都有问题, 不但不能给社会带来福利, 相反会成为社会的包袱, 社会责任将无从谈起, 因此法人治理结构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制度机制。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是企业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形式, 是以产权为基础的均衡契约相关者利益的一种控制机制。从企业行为的主体范围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看, 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基础性的自律机制, 这是社会责任在企业经济体内的特有表现。任何行为主体都具有一种自律性, 只是强弱不同, 社会对每一行为主体也有自律性要求, 企业也不例外。这种机制不仅包含商业伦理理念, 而且涉及外在制度的遵循问题。通过外在的制度约束, 内化为企业经营的道德伦理观念, 或者是为较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行为受外在力量的影响以及多重博弈的结果, 企业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主性行为, 跨国公司工作守则的制定和实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企业自律机制是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而建立的, 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减少社会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但是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 它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既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如在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实施环保措施的企业给予多种优惠政策和实行多种奖励措施, 也要求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提高。只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结合, 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的目标。

2. 他律机制。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 尤其是在我国制度转轨时期, 制度演进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新定位和责任的履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个体的行为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或者直接的侵害性, 为了保护受损方的利益, 对于不利的外部性, 就有必要引入公共的法律制度加以协调和约束, 如环保法、劳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他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的他律机制包括公共决策基础上的直接的制度性他律和基于其他法律的合法性行为的社会性他律两大部分, 如消费者权益运动和舆论作用等就是社会性他律, 各种类型的他律机制都是制度演进的结果。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一是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要从公司法的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 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 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 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 为社会作贡献。二是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国际接轨,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 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经济指标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有多种多样, 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所以, 跨国公司都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实现企业好公民形象的条件, 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有明确的计划、有专门负责部门、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而在中国, 对企业的评价仍然停留在经济指标上, 这样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 也不利于中国的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要让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 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 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 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尽快与国际接轨。

企业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体一样, 既有自律性又有自利倾向。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就像手掌的掌心掌背一样, 都不可偏废。

摘要:文章归纳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思想, 说明了企业责任应该包括的内容, 指出企业责任的重大意义,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 分析了建立企业责任的内在和外在机制。

关键词:企业责任,自律,他律,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樊安秀.社会责任会计若干理论问题辨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6)

[2].宿红艳.社会会计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比较.财会通讯, 1995 (11)

[3].阳秋林.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企业会计的比较.经济经纬, 2000 (2)

[4].罗长海, 林坚.企业文化要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贺小刚.企业家能力组织能力与企业绩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6].莱因哈德.默恩.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信出版社, 2005

[7].Joki Bakan, the corperation:The pathological Pursuit of profit and power, Toronto:Penguin, Canada, 2004

[8].William B werther, David chandler, Strategic Corpe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keholders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Sage Publication.Inc.2006

上一篇:能源—交通体系下一篇:健脾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