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教案设计(共11篇)
培智语文教案设计 篇1
培智生活语文《西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智力障碍学生12人,8男3女,智力属于中重度水平,接受能力差、识记慢,只能学习简单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认识并了解西瓜的外形、颜色及味道,知道西瓜是水果的一种。会认读“西瓜”这个词,中度学生会书写“西”这个生字,重度学生会认读写“xī”。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练习说完整的一句话,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说出西瓜的外形、颜色及味道,书写“西”这个字。教学难点:正确书写“西”这个字,认读“西瓜”这个词。
教具准备:PPT课件、西瓜两个、刀、砧板、果盘、彩色笔、西瓜的生字卡片12张、白纸12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西瓜
1、观看投影的西瓜图片,让学生说出“西瓜”这个名称。
2、出示实物西瓜,观看西瓜的外形,再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西瓜的形状是圆圆的”,“外面的皮是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对西瓜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3、引导学生分别说句子:“西瓜的形状是圆圆的”;“西瓜外面的皮是绿色的”,“西瓜的里面是红色的”,“西瓜的味道甜甜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了解西瓜的特点。
二、吃西瓜
1、现场切西瓜,观察里面的颜色,让学生说出句子“西瓜的里面是红色的。”
2、让学生吃西瓜,说说味道是怎样的,进一步了解西瓜的特点:“形状是圆圆的”,“外面的皮是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并引导学生说长句子:西瓜的形状是圆圆的,外面的皮是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
三、看动画片,跟读儿歌,巩固对西瓜的认识。
西 瓜 大西瓜,圆又大, 绿皮红瓤(ránɡ)沙又甜,小朋友,快快来,大家一起吃西瓜。
四、认读西瓜这个词,学习写“西”这个字。
1、发给学生每人一张西瓜生字卡片。
2、读西瓜这个词,先教读,再让学生开火车读,每人读两遍;最后齐读。
3、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分别观察四幅田间西瓜图,让学生看图,练习用“西瓜”这个词语说完整的句子。例:人们在地里摘西瓜。两个叔叔在抬西瓜。筐里的西瓜真大呀。动物也喜欢吃西瓜。鼓励学生用“西瓜”这个词语大胆说话,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4、写“西”这个字,先教拼音“xī,再写“西”这个字,教笔顺笔画,书空练习,组词西瓜。
5、让学生拿出笔在草稿纸上写拼音和“西”这个字,中度学生要求会写拼音和汉字,重度学生只写拼音“xī”,让学生掌握书写,并在作业本上写两行,教师检查指导。
五、画西瓜
出示两幅西瓜图,一幅是一个大西瓜的简笔画,一幅是切开的西瓜简笔画,先教画的方法,再发给白纸和颜料,让学生选一幅西瓜图画,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通过画画来加深对西瓜的认识,学生画完以后,在全班进行展示。
六、作业
1、五位中度同学把拼音“xī”和“西”在汉语拼音本上写一页。
2、七位重度同学把拼音“xī”在拼音本上写一页。
3、认读“西瓜”这个词。
七、板书设计
xī ɡuā xī 西 瓜 西(西 瓜)
西:(笔顺略)(6画)
培智语文教案设计 篇2
如何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从教十几年来积累的一些做法。
一、化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语言、图片和易于准备的实物进行教学。书中插图画面小,景物模糊不清且静止不动,缺乏生动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智障孩子对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理解不够透彻。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第十三册《骆驼和羊》这篇课文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现骆驼和羊争辩髙好还是矮好的问题。此时通过观看动画,学生对课文的情节描述有了生动地感知,适时出现幻灯片,展示骆驼和羊高矮对比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你觉得髙好还是矮好?这样老牛的评理“各有各的好处”就不难理解了。当动画、声音、色彩同时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时,把羊的“举、扒、伸”,骆驼的“跪、低、钻”等动作表现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使学生学习兴趣横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激活了语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科学证明:人类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取决于大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信息传播的强弱。反复地说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将无声的文字和视频结合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了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渠道,把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第十六册《小马过河》时,小马遇到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而松鼠却说水很深。看完动画,让学生讨论老牛和松鼠说得对不对?为什么?教师适时地画面展示老牛和松鼠同时站在河里的对比画面,从而得出结论:因为老牛身材高大,所以说水很浅;因为松鼠身材矮小,所以说水很深。再显示小马站在河里画面,理解妈妈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教学中,图文同步,声形一体,把抽象枯燥的文字以直观形象及动态的方式呈现,充分发挥了智障学生的视听功能,课文难点迎刃而解,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感知力
智障学生因为自身语文素养的局限性,到了中高年级对于课文情感地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教师在课堂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春姑娘的日记》时,我用幻灯片展示柳树发芽、鲜花盛开、嫩绿的小草、明媚的阳光——课前带领学生感受了春天的景象,此时结合课文体会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她用彩色的笔,在湖边、草原、树林——写下了许多篇日记。同时让学生聆听《春天在哪里》的儿歌,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加热爱大自然。多媒体的运用帮助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感知,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四、高效利用课堂,节省时间
多媒体方便于教师组织和讲授教学内容,操作简单,免除了教师大篇幅板演的时间,节省出更多课堂时间,向学生传递更多有效的信息,利于学习效率地提高。例如:在学《桂林山水》时,我先制作好课件,图片与文本相结合,课上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学生边默读边划出相应地句子。然后请学生上讲台,用电脑上的荧光笔在大课文上划出答案,诸如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特点的句子。山“奇、秀、险”特点的句子,方便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答案对错与否。同时,在做课堂巩固练习时,多媒体的高效性也可见一斑。传统的模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答案。而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轻击电脑鼠标即可显示答案。在同样的课时里,学生接受了比以往更多、更易消化理解的知识,增加了学生操练的时间,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实践证明,多媒体是辅助培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先进手段之一。作为特校的老师,我们要适度、有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让它为我们提供丰富、生动、多彩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效,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从而激活培智的语文课堂!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特点能将学生带进一个直观、生动、丰富的知识世界。在教学中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表现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有效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化静态为动态、突破难点、创设情境、节省时间、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培智语文教学,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闰翠芹.坚持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南京特师学报,1995(2).
[2]潘雅萍.弱智儿童语文课的直观教学[J].现代特殊教育,1995(3).
[3]邝瑞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效果[J].现代特殊教育,2012(3).
激活培智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培智语文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迫切需要我们教师关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培智学生因为在感知、识记、想象、思维等方面的缺陷,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受阻,因此获得知识信息比较狭隘,在语文学习上困难重重。作为特校的语文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身障碍,最大限度地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呢?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从而使培智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如何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从教十几年来积累的一些做法。
一、化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语言、图片和易于准备的实物进行教学。书中插图画面小,景物模糊不清且静止不动,缺乏生动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智障孩子对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理解不够透彻。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第十三册《骆驼和羊》这篇课文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现骆驼和羊争辩髙好还是矮好的问题。此时通过观看动画,学生对课文的情节描述有了生动地感知,适时出现幻灯片,展示骆驼和羊高矮对比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你觉得髙好还是矮好?这样老牛的评理“各有各的好处”就不难理解了。当动画、声音、色彩同时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时,把羊的“举、扒、伸”,骆驼的“跪、低、钻”等动作表现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使学生学习兴趣横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激活了语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科学证明:人类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取决于大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信息传播的强弱。反复地说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将无声的文字和视频结合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了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渠道,把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第十六册《小马过河》时,小马遇到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而松鼠却说水很深。看完动画,让学生讨论老牛和松鼠说得对不对?为什么?教师适时地画面展示老牛和松鼠同时站在河里的对比画面,从而得出结论:因为老牛身材高大,所以说水很浅;因为松鼠身材矮小,所以说水很深。再显示小马站在河里画面,理解妈妈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教学中,图文同步,声形一体,把抽象枯燥的文字以直观形象及动态的方式呈现,充分发挥了智障学生的视听功能,课文难点迎刃而解,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感知力
智障学生因为自身语文素养的局限性,到了中高年级对于课文情感地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教师在课堂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春姑娘的日记》时,我用幻灯片展示柳树发芽、鲜花盛开、嫩绿的小草、明媚的阳光——课前带领学生感受了春天的景象,此时结合课文体会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她用彩色的笔,在湖边、草原、树林——写下了许多篇日记。同时让学生聆听《春天在哪里》的儿歌,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加热爱大自然。多媒体的运用帮助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感知,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四、高效利用课堂,节省时间
多媒体方便于教师组织和讲授教学内容,操作简单,免除了教师大篇幅板演的时间,节省出更多课堂时间,向学生传递更多有效的信息,利于学习效率地提高。例如:在学《桂林山水》时,我先制作好课件,图片与文本相结合,课上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学生边默读边划出相应地句子。然后请学生上讲台,用电脑上的荧光笔在大课文上划出答案,诸如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特点的句子。山“奇、秀、险”特点的句子,方便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答案对错与否。同时,在做课堂巩固练习时,多媒体的高效性也可见一斑。传统的模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答案。而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轻击电脑鼠标即可显示答案。在同样的课时里,学生接受了比以往更多、更易消化理解的知识,增加了学生操练的时间,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实践证明,多媒体是辅助培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先进手段之一。作为特校的老师,我们要适度、有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让它为我们提供丰富、生动、多彩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效,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从而激活培智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闰翠芹.坚持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南京特师学报,1995(2).
[2]潘雅萍.弱智儿童语文课的直观教学[J].现代特殊教育,1995(3).
[3]邝瑞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效果[J].现代特殊教育,2012(3).
[4]姚里英.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现代特殊教育,2012(5).
培智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 篇4
学科:实用语文
教材:上海市辅读学校用书
课题:第八单元第14课 《笤帚 撮子》 第14课 《笤帚 撮子》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以认读字词和用词语说句子为主,通过认识字词从中积累语言,在练习说句子的过程中不仅增强学生语言发展的能力,还可以了解使用打扫卫生的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2.教学方法:直观(实物)了解、整体认读、实践操作
二、教材分析:我本课的教学内容参照的是上海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第14课《扫帚 撮子》。由于地方区域的差别,根据“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的原则,我为了把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本课的题目改为贴近学生实际的《笤帚撮子》。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工具,认读字词。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培智二年级的学生(相当于一年级的新生),本班共有8名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在教学中分为(A、B、C)三个层次。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教学目标、采用了不用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
A层:认读字词“笤帚”、“ 撮子”,会用词语说句子;通过整体认读、师生交谈,实践演示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培养使用“笤帚”和“簸箕”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层:认读字词“笤帚”、“ 撮子”,会用“这是------,那是------”的句式说话;通过观看实物、朗读字词、师生交谈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知道“笤帚”和“撮子”是劳动工具,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层:认读实物“笤帚”、“ 撮子”,跟读句子“这是------,那是------”; 通过观查实物、跟读字词、师生帮扶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字词“扫帚”、“ 撮子”,会用词语说句子。教学难点:培养使用“扫帚”和“撮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课堂教学支持
1.课前准备:实物(笤帚、撮子)、卡片。2.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出示礼物,“这是什么?我要把它奖励给认真听课、爱学习的学生。你们想要么?”(想)那么就“ 一二三嘴闭上、四五六手背后、七八九身坐直。”[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培智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2)引入:听儿歌,猜谜语。(打两件劳动工具)
“两个好兄弟,天天在一起,扫的扫、撮的撮,干净又欢喜。” 教师:“你们说对了,着就是我们每天经常用到的打扫卫生的工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上课的开始就被和谐、愉悦的氛围所感染和激励。2.新授过程
(1)(出示实物)观察实物,让同学们指出哪个是“笤帚”,哪个是“撮子”。[设计意图]:发挥学生对直观感性趣的作用,把语言与实物紧密联系起来。(2)认读字词
要求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书写笔顺,边看边说出笔画名称。教师教学生认读词语。纠正学生的发音。[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制作的字的书写笔顺演示,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过的比画的复习,还能够使学生整体感知新学的字,有利于直观感性的记忆。
再看教师板书词语,学生边说笔画(C层学生可跟读),边书空。(3)说句子。
教师指导C层学生跟老师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让B层学生回答“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教他们说“老师扫地、撮垃圾”。找A层一学生演示,另找学生看演示说句子。教师指导A层学生看演示说句子,如:“杨森在扫地”,或“杨森用笤帚扫地、用撮子撮垃圾。”[设计意图]:根据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学习内容,采用了相应的指导办法。使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3.拓展延伸
(1)教师:你们知道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两样工具,在遥远的地方,人们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扫帚和簸箕”,我们知道就可以了。[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听老师读儿歌:“猫咪,猫咪,妈妈叫它扫扫地。扫一下,扫两下,扫得灰尘到处扬。扫得妈妈捂着脸,阿嚏阿嚏打喷嚏。” 儿歌中说了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打喷嚏呢?猫咪扫地的方法对不对?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扫地呢?笤帚和撮字是我们每天都有使用的劳动工具,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它们,并且要爱护它们,掌握打扫的劳动技能,做一个讲究卫生的好学生。[设计意图]:为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爱思考、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在满足、快乐、学有所获中结束本课。
(3)作业:认读学过的字词、练习使用“笤帚”和“撮子”打扫教室卫生。[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爱劳动,培养生活能力。
八、板书设计
第14课 《笤帚 撮子》 笤帚 撮子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学习用品——铅笔。
一、说教材。
《铅笔》选自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编写的以生活为主线的中度弱智单元主题教材——实用语文,二年级第四册,第七单元的15课学习用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认识“铅笔” 和新部首竹字头,会正确书写竹字头和“笔”这个字。并用“铅笔”练习说话。这个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铅笔是孩子们学习用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用性非常强。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认读“铅笔”这个词语,会用“铅笔”说一句完整的话。认识新部首竹字头,会正确书写竹字头和铅笔的笔,注意写正确笔顺和笔画。这些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因人而异,所有学生使用纵向比较。掌握转笔刀削铅笔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②加强课堂常规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学生:
我班是二年级,共有12个学生,智商在25——55之间,平均智商39。其中语言有障碍的学生有6个,占本班学生的50%。还有1个学生听力也有问题。这些缺陷是弱智孩子中常见的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关注每一个弱智孩子,注重学生发音的指导和矫正。此外,二年级的学生在校还属于低年级,课堂上教师会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加强课堂常规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读词语“铅笔”和新部首竹字头,并会书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较流利的说一句完整的话,大胆表达、语言清晰。
五、说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各种笔数支、转笔刀。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操作法,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教师机制引导学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合理的、适应学生个性特征的问题,灵活机动的提问,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一共设计了5个环节。导入、认读、说话、律动和书写。
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谜语导入,“长长身子,细细肠子,帮你写字,帮你画画。”谜底就是铅笔,铅笔是学习用品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铅笔,板书课题,开始新课。一提到谜语,学生好奇心大,积极性高,这样设计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认读环节。接下来教师出示“铅笔”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词语,采用教师范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的多种认读方式,给学生提出读的要求:听清字音,看清口型。因为孩子们口吃不清,发音不太准,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倾听,采用反复练习法,关注每一个孩子,不断纠正口形和发音,矫正缺陷,弥补不足。
3、练习说话环节。在学生认读铅笔词语之后,进行说话练习。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说话练习。第一种是简单介绍铅笔,教师给出句式,这是什么?从铅笔数量、长短、铅笔使用的量词“支”等完整的表达。第二个层面是教师带来了各种颜色的彩色铅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铅笔的笔芯和我们平时写作业用的铅笔不一样,这些是彩色铅笔,我们用彩色铅笔画画,你喜欢什么颜色?你想用什么颜色画什么?虽然是一个用铅笔说句子的练习,却融入了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用各种色彩画美丽的图案。这两个层面的说话练习,对于各类学生都可以起到他提高说话能力的作用。C类生先说简单的句子。AB类生说长一些,复杂一些的句子。这两个句式练习完以后,教师要总结,我们要讲卫生,不咬铅笔,不啃铅笔。铅笔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还要爱惜铅笔。
4、自己动手做一做律动环节。有的同学铅笔的笔芯断了,怎么办呢?我们用什么削铅笔呢?很自然的进入削铅笔环节。其实这个环节在这设计有几个作用。第一算是课间的一个小律动,低年级弱智孩子注意力时间短,课间都要放松一下。第二与生活相联系,低年级的孩子有的就是不会削铅笔,多数都是请父母帮忙,在这里可以学习使用方法。第三削好铅笔可以为后面的生字书写做好准备。可谓是一举三得。
5、认读生字、书写生字环节。这个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认读铅和笔,认识新部首竹字头,练习书写竹字头和笔。在突破难点识记笔的时候,教师运用了象形造字法,帮助孩子们记忆:毛笔上面是竹子做成的,笔得上面就是竹字头,毛笔下面是羊毛做成的,笔的下面就是一个毛字。这样孩子们会牢记,记忆也比较深刻。接下来就是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知道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通过教师范写、书空练习、板演练习和课堂作业练习,让学生学会书写。书写练习,ABC类生作业不同,书写过程当然也少不了教师的辅导,特别是对C类生,教师要手把手的教他们书写。
本节课5个环节,从词到句,从认读到书写,有紧有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体现了总课题,本节课的内容,重难点突出,简单醒目。
一、学习目标
A.中轻度智障学生目标:
1、认识“抽水马桶”、“垃圾桶”、“卫生纸”三个词,了解“抽水马桶”、“垃圾桶”、“卫生纸”的用途,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文字与实物的联系,理解词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说通顺、流利的话,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B.中重度智障学生目标:
1、能跟读课上所学词语,基本做到发音正确。
2、感知“抽水马桶”、“垃圾桶”和“卫生纸”的用途,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三个词语,能流利地说句子。
三、教学难点:流利地说句子。
四、教学准备:制作词语句子卡片,绘制课上所需图片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读卡片(便池、小便池、男厕所、女厕所、大便、小便)
2、导入:我们学校使用的是(图)这样的便池,你们家的厕所使用的是这样的便池吗?是什么样的?
(二)层层引导,感受新知
1、认识:抽水马桶
师示图(抽水马桶):你家用的是这样的便器吗?它叫抽水马桶(贴纸)。
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你们家用的是冲水马桶吗?
引导学生说:我家用的是(不是)抽水马桶。
师:和便池一样,抽水马桶也是用来做什么的?(大小便)师:使用便池时,我们是蹲在便池上大小便的,抽水马桶是怎样使用的?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我们坐在抽水马桶上大小便。
师:所以我们也常把抽水马桶叫做座便器。抽水马桶还叫什么?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抽水马桶还叫座便器。
师:我们可以坐在抽水马桶上大小便时间长了也不不会觉得很累,不像便池,蹲时间长了就累了。
2、认读抽水马桶。
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马” 1)、认识“马”。
刚才我们认识了抽水马桶,抽水马桶里有个生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马”。你们见过“马”吗? 2)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马。3)认读“马”
师领读——个别指导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4)、书写“马” 1)、说笔顺。
2)、教笔顺并在田字格中演示出来。3)、引导学生拿出手指来书空。4)、个别提问写法。5)、在黑板写出笔顺。6)学生描一描。
(三)、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读卡片(便池、小便池、男厕所、女厕所、大便、小便、抽水马桶、马)
2、导入:当我们拉完大便要干什么?擦屁股用什么?
(二)层层引导,感受新知
1、认识:卫生纸
上完厕所用卫生纸擦屁股。贴图:卫生纸。(这就是卫生纸)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认读词语“卫生纸”。1)出示卡片“卫生纸”人读。2)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常识
师:老师要再次提醒同学们在上大便之前要带什么?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上大便之前要带卫生纸。
师:同学们,你们谁带卫生纸了?(查看同学们卫生纸的携带情况,教育学生自己准备,好好摆放)
师:我们应该把卫生纸好好的存放,然后在上大便之前呢,把卫生纸拿好,上完大便之后呢,要用卫生纸把脏处擦干净,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自己去做。用卫生纸擦完脏处后你们是怎样做的,把脏了的卫生纸扔在哪了呢?如果直接扔在抽水马桶或者便池里,很容易堵住抽水马桶或者便池,所以一般在抽水马桶或者便池旁边都会摆放一个(图)垃圾桶。
4、认识:垃圾桶(贴纸:垃圾桶)
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引导学生说句子:我们学校的便池旁边有垃圾桶。师:在上完大便之后应该把纸扔在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心地扔进垃圾桶里)
师:你们家里的抽水马桶旁边有垃圾桶吗?上完大便之后应该把卫生纸扔在抽水马桶旁边的垃圾桶里,上完大小便之后还应该做什么?(冲水)
师:在学校怎样给便池冲水?我们家里一般都用抽水马桶,你们会给抽水马桶冲水吗?怎样冲?
师:一般在抽水马桶的后面都有这样的水箱,水箱的上边会有按钮,我们只要按动按钮抽水马桶就会冲干净了,有的同学觉得按钮挺有趣,没事就按两下这样做好不好?浪费水是不对的。
师:我们在用抽水马桶的时候要注意,大小便之后要按按钮冲水,大便之后还要把卫生纸扔进抽水马桶旁边的垃圾桶。
5、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还有哪有垃圾桶? 引导学生说:教室里有垃圾桶。
师:感冒了有的同学会流鼻涕,我们应该怎么做?然后把纸放进哪?(了解教室里垃圾桶的用途)
师:我们班谁负责倒垃圾桶?什么时间倒垃圾? 师:我们知道在教室里有废纸、果皮应该放进教室的垃圾桶,如果在走廊或者楼梯上看到纸屑果皮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说:捡起来放进走廊尽头的垃圾桶里。师:如果在校园看到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说:捡起来放进走教学楼旁的垃圾袋里。
师:我们每天在学校学习,学校就像我们的家一样,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爱护我们的家园,无论在教室里、走廊里还是校园里,看到果皮、纸屑这些垃圾都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的整洁美丽。
6、小结:刚才我们共同了解了(抽水马桶、卫生纸、垃圾桶)三样物品,这就是我们第5课(板书)的学习内容,抽水马桶、卫生纸和垃圾桶都是卫生用品(板书),领读课题:5.卫生用品。
7、引导学生说句子:抽水马桶是卫生用品。卫生纸是卫生用品。垃圾桶是卫生用品。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
2、句子练习。
女厕所里有抽水马桶和垃圾箱。男厕所里有小便池和洗手盆。
(四)小结
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片:(学生认读)抽水马桶、卫生纸、垃圾桶、大便池、小便池。
2、认读词语:抽水马桶、卫生纸、垃圾桶、大便池、小便池。
(二)层层引导,感受新知
1、认识:痰盂
师示图(痰盂):你家用的是这样的物品吗?它叫痰盂(贴纸)。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痰盂用来做什么的?(装痰等赃物)
师:使用痰盂时,我们把头低下,轻轻的望痰盂里吐口水、痰。不能把其他物品乱扔到痰盂里。
2、认读“痰盂。”
师领读——个别指导读——开火车读——齐读
3、小结:痰盂和抽水马桶、卫生纸、垃圾桶都是卫生用具。
(三)、巩固练习
1、图文配对练习抽水马桶痰盂卫生纸
2、认读生字“马”
书写“马”教师逐个指导。
第4课时
一、听一听
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
2、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词语。
二、读一读
1、指名学生认读。
2、指导正音。
3、齐读。
三、连一练。连线
卫生用具
四、说一说
五、说出下列字的笔顺。
培智一年级语文 篇5
刘露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材是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看图读拼音识字5中的内容。这一课共有六幅图、四个音节、和四个生字。本课时学习生字“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由于我校目前正在进行智障学生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校本教材课题研究,所以我在本课基础上要求学生认识“大米”、“小米”、“玉米”三个词语,复习学过的“大”、“小”两个字,认识“玉”字,学会“米”字,正确书写“米”字。熟练说句子“我爱吃——”。二 学情分析
本班同学入学不足三个月时间,从无拘无束到跟随教师上课,他们刚刚适应学校生活。班级10名学生中,7男3女。他们入学时间短,认知能力有限,但他们都来自农村,对本课时要求识记的大米、小米、玉米,并不陌生,要求学生说的句子也是学生天天都见到的,经常吃到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A.轻度智障学生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和大小两个字。
2.观察画面,弄懂图意,对照图意学会生字“米”,正确书写“米”,认识生字“玉”。3.认识本课学习的三种粮食,了解这三种粮食做成的食品。B.重度智障学生目标: 1.复习大小两个字。
2.观察画面,弄懂图意,认识生字“玉”和“米”。3.认识三种粮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说出通顺、流利的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珍惜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
四 教学重点:学会三个词语,能流利地说句子。五 教学难点:流利地说句子,正确书写“米”。
六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谐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七 多媒体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前准备好水稻、谷子、玉米生长的课件,看画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引出新授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请来了三位粮食宝宝,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师出示分别装有大米、小米、玉米的三个盒子:同学们,这三位粮食宝宝就分别藏在这三个盒子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他们。
师请同学逐个打开盒子,同学们一起看,说出是哪种粮食宝宝。(大米、玉米对智障同学们来说很熟悉,不难回答。可能大多同学对小米不熟悉。)
看后教师总结:看来,有的同学对这些粮食宝宝很熟,有的同学还不熟,不要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个粮食宝宝。有信心吗?自己为自己加一下油!(二)看一看,说一说 1.学习“大米”
(1)师出示大米实物。问这是哪位粮食宝宝呢?你认识它吗?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大米。(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何山、孙陈旭口语很差,只要求他们说出“大米”一词即可,矫健双唇音发不好,“米”字要纠正发音。)齐读词语,再逐个学生读词语,纠正口吃不清同学的发音。
(2).师:同学们知道“大米”这个粮食宝宝来自于哪里吗?它是从哪种农作物中长出来的?(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师出示带有水稻和大米两幅图以及大米字样的课件。师生共同看画面认识水稻,农村孩子都见过水稻,容易理解。了解大米是水稻长出来的,稻子磨出来的米就是大米。
(3).同学们知道粮食宝宝“大米”都能做成哪些食品吗?你吃的什么食物是由大米做的? 生:大米饭是大米做的。(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生:大米粥是大米做的。生:大米花是大米做的。生:粽子是大米做的。„„
大屏幕出现带有以上食物的课件。
(4).大米可以做成这么多的食物,你最爱吃什么呢? 生:我爱吃大米饭。生:我爱吃粽子。„„
(要求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让口语较好的学生先说,矫健和李海平需要教师单个词语教说)2.学习“小米”
(1)师出示小米实物,问:同学们认识这个粮食宝宝吗?很多同学对小米不熟悉,对说得对的同学给予鼓励,这位同学热爱生活,观察仔细,老师奖励他一颗星星。师生齐读词语,再逐生读,纠正学生的发音。
(3)同学们知道小米从哪里来吗?
师出示带有谷子小米图画以及小米字样的课件。师生共同看画面认识谷子,让学生了解小米是谷子磨出来的。
(4)那么,小米这个粮食宝宝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呢? 生:小米粥是小米做的。师:你爱吃小米粥吗? 生:爱吃。(鼓励学生说完整话。)3.学习“玉米”
今天我们准备认识三个粮食宝宝,现在认识了两个,还有一个,看,是什么呢?出示玉米的实物。
生:是苞米。
师:对!苞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米”。玉米可以做什么食物呢? 你最爱吃什么呢? 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三个粮食宝宝你记住了吗?看大屏幕你会读这些词语吗?每人读一遍。看黑板,没有了图画你还会读吗?指同学读。同学们真棒!读得真好!
(三)动动手,写一写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粮食宝宝,这三个粮食宝宝里有一个共同的字,大家找一找,是什么字?同学们真聪明,都能找到,是“米”字。你们想学会写“米”字吗?
2.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米字里面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睁大眼睛找一找?对!米字上面的两点拿掉就是木字。下面请大家看一下米字的书写笔顺。师采用动画在大屏幕上书写米字。米字要先写上面的两个点,再写下面的木字。3.举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米字。
4.看大屏幕老师写了三个米字,你认为哪个最漂亮?为什么?中间一个最漂亮,因为左边的那个字上边的两点写得大了,右边的那个字下边的部分写得大了。写这个字时要把它写匀称了。师巡视,及时表扬,写不好的及时纠正。
5.拿起笔在你的田字格本上写两个米字,老师要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四)演一演,练一练
下面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份礼物。你收到礼物了吗?说说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同学们将图片和词语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
(五)情感教育:同学们知道粮食宝宝是谁种出来的吗?让学生说说粮食来之不易,很辛苦!师:对,粮食宝宝是爸爸、妈妈和数不清的叔叔、阿姨这些农民种出来的。
我们以后要珍惜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不乱倒剩饭剩菜,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浪费粮食。还记得前几天我们背过的要珍惜粮食的那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再背诵《锄禾》这首诗来结束这节课吧!
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同学。
2、知道方位左右。认读汉字“同”,并会书写。
3、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4、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的理解同学的意思,正确认读同学。、2、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教学难点:
1、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2、A类生能书写“同”说出笔顺笔画。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同学》。一起读课题3遍。
二、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P22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把你看到的跟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4、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学习同学。
1、师:我们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起学习的叫同学。如秀敏和林星是同学,林坚毅和秀敏也是同学。
2、提问:谁还和秀敏是同学?
3、谁和谁又是同学?同桌之间说一说。
4、师小结:我们同一个班的学习的人就叫同学。
5、学习词语“同学”。
1)、师板书“同学”,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同学”。这个词语就是同学。
2)、看板书读,反复读3遍。3)、用字卡个别指导读,重点要矫正发音。
4)、小组比赛读。
5)、齐读。
6)、开火车读。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学,大家读得都很好,回家后要好好的读。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班谁和谁是同学?
2、认读:同学
二、学习“同”。
师:刚才我们认读了“同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学中的“同”
1、出示字卡“同”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2、组词
()学
3、书写“同”
1)、出示带田字格的同,分析同的结构。2)、在田字格中演示出来。
3)、教学同的笔顺笔画,在黑板写出笔顺。4)、引导学生拿出手指来仿写。5)、请学生上台书写。6)学生描一描。
4、学习练习书写“同 ” A类生独立书写。B类生描一描。C类生写笔画。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进行小结。
第3课时
一、听一听
1、听老师读,找出听到的笔画。
2、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字。
二、学习男同学、女同学。
1、出示本班同学照片,说一说谁和谁是同学。
2、实践活动:请男生站一排,提问:台上站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3、师小结:我们班的男孩也可以说是男同学。
4、认读“男同学”。
1)、师板书“男同学”,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男同学”。这个词语就是男同学。
2)、看板书读,反复读3遍。
3)、用字卡个别指导读,重点要矫正发音。
4)、小组比赛读。
5)、齐读。
6)、开火车读。
5、提问:我们班谁是男同学?
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女同学”。
7、说话练习:()是男同学?
()是女同学?
四、巩固练习
1、认读词语:男同学、女同学。
培智语文教案设计 篇7
成功的课堂开头,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的开头能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
(一) 观察导入法
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新课之前, 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 导入自然, 利于理解。例如在教学“米”时, 我先出示实物“米”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这是米”, 再观察米的形状, 有的学生会说“米是一粒一粒的”, 然后再摸一摸得出结论“米是硬硬的”。又如在教学“豆”时, 我出示各种各样的“豆”, 并分发给他们,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文具、球类、冬季饰品等单元都可以采用观察导入法, 把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就为新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
(二) 图画导入法
这也是培智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无法提供实物的情况下, 图画能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图画导入新课, 可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 经常会安排图片导入或动画导入。例如在教学“车”时, 我先让学生看图认一认常见的“车”, 再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学内容, 很自然的引出课题“车”。又如在教学“电”时, 考虑到“电”是一件摸不着的东西, 只有通过视觉才能知道它的存在, 最初的电是从闪电中得来的, 因此, 在孩子没有对大自然现象具备丰富经验的情况下, 利用电脑动画制作的闪电效果展现在他们的眼前;并配有雷电的轰响声, 使孩子身临其境, 真正理解了“电”的含义, 随后让学生一一说出家里的电器加以理解, 在他们学习高涨之时, 导入“电”的识字教学, 使他们很快地学会了读和写。
(三) 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弱智儿童的兴趣, 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 化解课上弱智儿童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例如上“手”这个字, 我让学生找朋友做“捉手指”的游戏, 学生们边读“小小手, 尖又尖, 我看你呀, 往哪跑”, 边伸出食指做游戏, 当读到“往哪跑”时, 就捉对方的食指。通过做这样的游戏, 消除了学生学习时的疲倦感, 也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 学得轻松愉快。
二、教学设计要有“倾斜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必须进行学情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 以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迁移到新知识。根据智障学生接受慢、理解难、记忆差的特点, 在备课时, 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向生活倾斜, 向已有的背景知识技能倾斜, 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动起来, 在寻找中发现“旧知”, 引出“新知”。
在字词教学中, 新字里往往包含一两个已学的旧字, 在分析字形时都可以让学生找找其中的哪个部分是认识的, 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答案, 这样就能更快捷的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获得新知。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寻找和发现, 而不是我们认为的刻意创设和呈现。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有所倾斜, 培智课堂将更有效、更精彩, 智障学生将更积极、更主动。
三、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弱智儿童由于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差, 注意力难以集中, 归纳、概括能力低, 一般只能进行简单的形象思维活动。而他们普遍对活动比较感兴趣, 因此,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 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既提高了注意力, 大脑也不容易疲劳。例如在《秋天的水果》单元中, 我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发挥眼、手、口、脑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秋天的水果。在看、摸、尝、想、说等活动中, 学生兴趣盎然地知道了各种水果的形状、味道和颜色, 并练习用语言表达出来,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作业的设计要有“梯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正如一个教育专家所说:让每个“口渴的学生”都能“喝到水”。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教育者如果以同一的教学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来面对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智障儿童进行集体施教, 往往会导致智能较好的学生“吃不饱”、智能较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我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课内作业坚持“轻度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 中、重度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例如: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重度生完成轻度生作业量的二分之一, 中度生完成轻度生作业量的三分之二, 轻度生则完成全部。从质量上进行分层要求:重度生完成认知任务, 只要求能跟着老师读一读、指一指;中度生要求完成独自认读, 独自描写任务;轻度生则要求能理解字义并独立书写、听写、组词、说句等。这样, 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大约同步完成, 教师可以统一调控教学活动,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查漏补缺, 杜绝课内作业课外做, 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现象发生。采取班级分层作业, 让同一学习目标, 不同的学生达成不同的要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特点所需要的有效教育, 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智学生认知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做到:潜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四个“度”,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发展智力和能力, 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培智教育的深入发展, 现在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比重越来越大, 学习能力低下、言语和运动能力差、感知觉速度慢是他们突出的特点, 针对这样的特殊学生, 我在课堂上打造出新课导入要有“磁力度”, 教学设计要有“倾斜度”,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作业的设计要有“梯度”这四“度”空间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培智语文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良好习惯 生活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2-02
随着学生智障类型的多重化,程度越来越重,培智语文教学的开展也越来越难。智障学生的特点决定他们听课如同听“天书”,导致语文课就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也根本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进行。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第一, 培养学生进教室的习惯
首先让他们能正确区分上课、下课的铃声;让大一点的同学帮、带小一点的同学进教室;让他们学会和老师一起进教室,再学会听到上课铃声,自觉进教室;由于培智学生的习惯容易反复,作为老师要多费心督促、强化。
第二,培养学生开口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开口读书的习惯,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多听多说,使智障儿童养成开口朗诵课文的习惯。二是灵活多样地采用朗读方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第三、培养学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由于这是一群智障孩子,他们还没有养成书写的习惯,有的不会书写,会书写的也存在书写不认真、作业拖拉的不良学习习惯。我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来规定学生的作业。有些智障不严重的学生,适当安排难一点的作业。对智障问题很严重的学生,则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尽量安排简单的语文作业,达成基本的语文知识目标。
二、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知识源于生活,我们要变书面内容为生活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让学生利用身边所熟悉的实物进行语言练习,如让学生练习“这是……”句式说话,学生往往不会说,但是当我拿起学生的课本举例子,学生就可以模仿老师用他们周围的事物来说句子,就容易很多。如“这是语文书”、“这是铅笔”、“这是某某的书”等。因为这些物品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不用思考看到了就能说句子,就能根据身边的事物举一反三,在学会句式的同时又加强了语言训练。
三、转变教学方法
1.课堂形式要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注意灵活运用教材,创设“说”的情景。在学完课文之后,我邀请学生当一回小老师,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把课文中的故事说一说。如果学生在说故事的过程中。用了不同的语气,并加上了自己的动作,我便给予表扬及一定的奖励,这样既发展弱智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又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智力活动的欲望,使学生能够较好理解课文,达到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要个别化
面对差异较大的智障学生,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以适应每一个智障学生的发展。如《教师节》一课,教学“教师节”一词时,可针对每一类学生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如要求C组学生能跟着老师正确发音;B组学生能认识“教师节”一词,会书写,会读、理解文中句子;A组学生能正确读写,会用“教师节”扩词、说句,会读、理解文中句子。如能说“9月10日是教师节”、“教师节快到了,我准备送卡片给老师”。A组学生还进行课文表演,或者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的收获。
3.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智障学生最终是要走入社会,去适应社会。我们既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运用多种教法帮助他们培养能力。如教学《春节》时,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创设一个遇难解难情境:当你放花炮时,应该选择什么地方燃放?或者花炮在放的过程中倒地乱射,你该怎么办?学生就会想出找人帮忙或赶紧躲到隐蔽地方等方法。你想找人帮忙,身旁又无人时,你又会用什么方法?有的说跑去叫人,有的说打电话找人。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既可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通讯设备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遇到难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交往沟通能力。
4.进行探究式教学
我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法,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地去学习知识,不但激发学生兴趣,也能促进智障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教学《水果》时,我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动手摸摸、动眼看看、动口尝尝、动鼻闻闻、动脑想想,自己去发现、探究各种水果的色、形、味等特征。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发现和比较的结果,与同学分享。学生在不断探索思考中,能积极主动地认识水果和初步掌握各种水果的特征。
只有首先让这群特殊的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开展下去。我们教师本着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呈螺旋状上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地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广亮;生活中的培智语文课堂.语文论坛:2012年第10期
[2]王占静;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
培智学校体育教案 篇9
体操训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类:掌握广播体操(1-4节)的每个小动作。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B类: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动作步骤,跟着A类学生完成体操训练。C类:培养保持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活动基本教学目标和游戏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老师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要求,强调个别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纪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广播体操第四节的基本动作 难点:掌握音乐和动作的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
八个标志物
四、教学方法:
示范法 个别指导法 鼓励发 训练法
五、教学手段: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指导学生们的学习,训练活动。
六、教学课型:
复习课
七、教学课时: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点学生人数,排队整好,强调上课不迟到、不早退。2.(准备部分)列队 慢跑2道 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
(二)新授 1.跟着学
师:今天我们练广播体操第四节。
(学生站一排,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求,然后做完整正确的示范。)2.个别指导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个别指导。老师示范讲解完以后让学生每一个小动作分开练。训练中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指导。要求动作连贯协调准确。
3.分组训练
把全体学生分两组,在组长的指导下练习动作。
(三)游戏(障碍赛跑)
老师讲规则:
1、游戏者应 在比赛中完成所规定的动作。
2、没比赛的学生们评定动作正确与否。
3、全班同学分5组,在每次一组的两位同学互相比赛。
4、每个队员 的比赛次数相等。
(四)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总体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八、板书设计:(忽略)
九、作业:
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好好练广播体操1-4四节。
培智语文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关心学生,以补偿智残学生缺陷为本,实施生活语文教育,力求所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符,做到学有所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9名,男生5名,女生4名。学生智力水平不同。大体可以分为A、B、C三组。
A组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较好,有丰富的语言和一定得记忆能力,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B组学生属于中等智力残疾,他们能简单的模仿,语言水平也较好,但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记忆能力也较差。
C组学生智力损失程度较重,个别学生影响到言语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话能简单理解,但不容易接受。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努力体现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在内容的选编上从五年级智力受损的学生的智能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本册教材充分考虑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该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规律。本册教材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教材选编的内容,力求贴近生活,体裁多样,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有利于智力受损的学生缺陷的矫正和补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目的要求
(1)能够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并能够通过观察说话。
(2)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训练学生理解所听到的内容,能够通过所听到的指令进行说话。
(3)学习写日记。
(4)根据学生程度认、读、写本册所涉及的生字词。
(5)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6)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学生倾听理解话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说话;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写日记。
六、教学措施
1采用游戏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多运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3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4充分发挥学生语言天赋,让学生多说。
培智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探索 篇11
一、深化情景——快乐课堂、轻松学习
创设情景课堂教学既能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做到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一般会设计问题设疑或情境表演引入课题,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让课堂塑造成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非常注重每次新课时的情境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教《水果 蔬菜》主题教学时,把5种水果放在一个布袋时,提出疑问:“摸一摸,猜一猜,布袋里放着是什么?猜中有奖。”在疑问、好奇与奖品的诱导之下,学生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高高地举起小手,争取机遇,获取表现。学生很快地提高学习兴趣与爱好,同时把学习的气氛活跃起来。从导入过渡讲课环节,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主导”的理念,铺设平台,创设导语,让学生深入课堂学习。在教学水果时,指导学生拿着自己喜爱的水果站在讲台上,把舞台教给学生来展示,介绍水果的颜色、形状及味道,并设有奖励作为强化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渡过愉快一课。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身感受,用“心”体验,造就快乐课堂。
二、电化教学——生动课堂,激活学习
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每当遇到困惑,教师乏味的讲解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跌到最低点,教师可以借助当今现代教育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教学。它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教学,使人耳目一新,把人们常见的现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给他们留下了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如:理解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教师可以根据各季节气候变化,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描绘季节气候的图片,把音乐与老师的解说结合起来,制作影片。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置身其间、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把生活中具体、抽象景象活现在课堂上,这样生动富有色彩的真实景象,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也能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中所体现的艺术性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多姿,无论是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传递信息,深化学生情感活动,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走进语文课堂后,有助于化解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有助于把抽象内容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有助于渲染气氛,陶冶情操……随着多媒体教学飞跃,使许多难题都得能迎刃而解,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让课堂教学保持生动多姿多彩。
三、灵活教学——趣味课堂,体验快乐
培智语文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如果有趣、有味、有奇、有惑,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参与,引起学生体验喜悦,使他们愉快学习。教师不能刻板按照课本内容施教,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内容设计一些小插曲,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在学习《交通工具》的主题教学,通过听音乐方式,首先让学生聆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包括天上飞的飞机,地上开的公共汽车,海上行的轮船)然后进行模仿学习不通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最后进行根据声音辨识交通工具,既能培养学生聆听能力,又能提高分辨能力。此外,以绘画方式,画出学生心中的交通工具,挥洒交通工具的形状与色彩,通过这种潜意识与无意识的投入,寻找出课堂中乐趣。与此同时,在绘画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努力的肯定,让学生融入课堂,爱上课堂。接着,可以开展小游戏,认识交通工具的心、行动作。借助交通工具的头饰,诱引学生模仿各交通工具的飞、行的动作,使学生伴着歌舞台、带着欢笑声,体验游戏中欢乐,寻找课堂的乐趣。
灵活的教学为课堂创造乐趣,让学生“以学为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该把学习当成富于乐趣的活动。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玩”是学生最乐意为之的活动。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灵活教学,创设平台,延伸教学,尽量调动学生情感与认知活动,把课堂营造趣味舞台,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做到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玩中快乐,真在做到以学为乐。
四、演化情境——生活课堂,回归社会
在新课改中,培智课堂教学最终目的社会与学生的需求。在学生进校时,大多动作不协调,基本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最大的需要是缺陷补偿、自理自立,最终最大程度回归社会,因此我们要强调生活化教学。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表演、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营造出生活课堂。生活化课堂,首先要强调源于生活。实践证明,由于智障学生身心特点,在学习远离生活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难掌握的,必须要因材施教。其次,进行情境演化。在《服装整洁》主题单元教学时,针对学生知识易遗忘、迁移能力差的特点,教师让他们课堂上进行练习穿衣整齐——衣领翻好,领巾戴好,钮扣扣好,拉链拉好,裤带系好,鞋带系牢,穿着整齐记记牢。整个教学过程一小步一小步,一环紧扣一环进行实践训练。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参与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完善;在穿着整齐得到解决的前提下,还要进行勤换衣,爱清洁、讲卫生的情境演示。把整个《服装整洁》的主题教学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得到实地细化训练,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提升。借助情境演化,把学生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中,学习掌握更多源于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又把本领带到学生生活,让学生获得缺陷补偿,更好地回归社会。
【培智语文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培智一年级语文《米》教学设计07-16
培智语文教学05-08
培智生活语文试卷09-01
培智语文的识字教学07-03
培智语文的教学反思08-03
培智生活语文课教案07-18
培智语文生活化教育05-12
培智实用语文第五册05-31
培智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07-30
培智语文课堂的生活化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