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名师 如沐春风

2024-05-09

亲近名师 如沐春风(精选3篇)

亲近名师 如沐春风 篇1

亲近名师

如沐春风

刘芳林

2013年12月5日至6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项目小学数学培训,亲临名师课堂,感悟体验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对名师的情境体验教学、探究实验教学、合作展示教学印象深刻,走近名师,如沐春风,启迪了教学思维,拓展了专业视野。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感悟和体会。

一、主讲教师定位、引领、展示了综合实践课教学。本次国培活动展示了四节综合实践课教学和进行了相关培训,各位名师在教学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特点,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主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亲近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重视综合实践和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科特点,关注生活经历,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精心组织活动,大胆偿试应用,渗透思想方法,焕发了主体活力。在综合实践课教学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科特色。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张艳梅老师在执教搭配问题时创设了童童购物的情境,让所有学生参与到童童购物所到的搭配问题中,帮助童童解决实际购物中遇到的问题。周红双老师执教的有趣的搭配,从学生喜爱的“喜羊羊与大灰狼”故事情节入手,引入扣人心弦的问题情境,羊村大门密码被狼知道了,学生都感到了危机,想办法修改密码,自然切入知识,水到渠成。邹杰老师执教“鸡免同笼问题”,先从九章算术、算法统筹、孙子算经,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激发探究欲望,在形成学生思维过程中,注重了文化传承和数学文化传播。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成长。张艳梅老师在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对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然后交流汇总实践探索情况,实现分工合作学习。周红双老师在学习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激发了小组集体学习的动力。涂如豹老师在实验数据收集,学具不同安排中让学生自然进入合作学习状态。

四、注重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数学思维的表达。如邹杰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然后列表假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经历思想情感态度的提升,充分让学生深层次思考,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张艳梅老师的数学问题符号表达法;周红双老师的图示表达法,涂如豹老师实验数据论证法,对学生的思维形成和思维表达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培训学习,我充分感受到不同的课堂不同的精彩,教育名师智慧和思想,若逢甘霖,如沐春风。

亲近名师 如沐春风 篇2

46岁的郭风歧是一位已有25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25年里,他曾十五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荣获过平凉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骨干教师”和甘肃省“园丁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四十多篇,出版语文教育教学专著和散文集各一部;获甘肃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甘肃省高中学生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二等奖各一次。

在平凡的中学语文教学生涯中,无论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还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郭风歧老师总是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最根本的追求,“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他25年来教给每一届学生的开学第一节课。做人,做事,这两个朴素的词汇体现了他的教育理想和追求,25年来他就为这个梦和理想而默默耕耘着。

有教无类,崇高的师爱照耀学生心灵

郭风歧曾多次到河北衡水中学、宁夏灵武一中、西北师大附中、天水一中等学校交流学习,他熟悉省内外许多优秀教师的事迹,观看过许多优秀教师事迹报告的录像片,他代表任教的华亭一中接待过教育家魏书生……这些经历不仅使他形成了“言谨身正行端”的师表风范,而且也使他悟出了要成为优秀教师的秘诀。这个秘诀,照他的理解就是:“崇高的师爱是教师成功的最高智慧。”

教育学中有个基本观点就是教师的人格和品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这一点指导着郭凤歧树立“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感化、轻惩罚,始终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言谈举止影响学生。讲桌上有粉笔灰,他就轻轻抹掉;学生的书本掉在地上,他弯腰捡起。对贫困学生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以言行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他曾经所带班级的马宏伟同学,父母离异,家庭贫困,总觉得低人一等。郭凤歧老师知道此事以后,他观察到孩子的内心孤独、自卑,于是,就在开展文体活动时,鼓励他展示自己的特长,多给他机会,渐渐地马宏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学校举行的多项比赛和竞赛中,马宏伟同学常常获得奖励,为集体争得荣誉,在同学们的掌声中,马宏伟体验到了大家庭的温暖,重拾自信。最终,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他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有许多话都敢于、乐于跟他说,因为我们信任他。”郭凤歧的学生都这样说。他有威信但并不威严,学生敬爱而不畏惧。他总是利用课间、晚饭后、自习时间以及面批作业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优点、不足或问题,引出一个话题来,让学生倾吐心声,他用倾听的耳朵和心“看”清楚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努力去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症结,探究弥补不足的途径,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的金字塔。席勒在其名著《欢乐颂》里写道:“在爱的羽翼下,四海之内皆兄弟。”郭老师在他的作品中也曾经热情洋溢地写下这样的句子:“教师的爱是太阳,能融化学生心灵中的冰山。”

郭凤歧所带班级于1997年9月被评为华亭县"优秀班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了华亭县"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郭凤歧老师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着学生,以真诚的师爱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所以,他培养出来的每届学生,普遍受到任课老师的好评。正是他所具有的崇高师爱,照亮了学生们的心田,给所有的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术业有专攻,让语文教学闪烁生命的光芒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郭风歧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是:“语文就是人学。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关于知识技能的艺术,而且是一门关于生命的艺术。”他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充满无限灵气和生命的活力,只有成为学生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闪耀生命的光芒,才能同学生的“青春”和“鲜活”产生共鸣,才能给学生的人生增添魅力。从教25年来,为了让语文教学闪烁生命的光芒,他几乎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多年来,他所带高三语文高考成绩总是在全市重点中学中名列前茅。

在一篇文章里,郭老师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理念总结为如下四字,即敬、博、独、新。“敬”就是敬业,就是长期不懈地以敬畏之心对待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他告诉笔者,他的信念就是“敬业的口碑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博”就是广博深厚,就是做一个思想者,能有自己的思想,敢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坚持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独”就是有个性。他把自己教学个性的核心戏称为“吃馒头理论”和“吃包子哲学”。“吃馒头理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事先告诉学生这个“馒头”到底是什么味道,有什么营养,而该让学生亲口品尝,自己体会;“吃包子哲学”就是绝不事先告诉学生语文这个“包子”里面的肉馅多么可口鲜美,而是让学生去亲口品尝之后,惊喜地收获一份份美妙。所以在方法指导上,他注重将学习任务落实到学生身上。他的观点是:就学生而言,方法是第一位的。“新”就是创新,就是不满足现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出自己的路子,构建自己的模式,节节上魅力语文,堂堂学青春语文。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郭老师对这一点深悟透解。多年来,他以语文创造性教学为主导思想,坚持“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最佳化地为学生主体服务”,在教学中大有原则,小不拘泥,针对不同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而言之,教学叙事文,强化“线索列表教学法”;说明文教学,紧扣“读仿结合教学法”;议论文教学,突出“讨论辩析教学法”;戏剧教学,力显“角色表演教学法”;文言文教学,多用“读诵教学法”;精彩章节,注重“改写、仿写、扩写、续写教学法”等等。小而言之,就某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他又精心探索,总结出了一大堆行之有效的教学窍门儿。比如朗读教学法,他就探索出了范读、领读、齐读、重读、跳读、默读、表演读、角色读、分组读、分性别读等多种诵读方法;再如提问教学法,他又探索出了悬挂、紧逼、疏通、蚕食、辐射、层递、投石击水、对比、悬念、直问、曲问、连问等十多种具体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郭老师的语文教学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充满灵性,最大限度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生命光芒”。

郭凤歧认为中学生写作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进而导致无病呻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念,要深刻认识到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第一,属于源;文章第二,属于流。只有源远才会流长,才会写出真与美的文章。基于以上认识,在作文教学上,郭凤歧总是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让生活成为他们写作汲取营养的大地,在生活的大地之上他们必将写就更加优美生动的篇章。

在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上,郭凤歧老师坚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坚持“正规作文”主途径,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为突破口,全方位探索学生作文练笔的渠道。他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点燃学生的“灵感”火花,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我想写、我要写”的心理需求,从而写出最富有创新性的作文来,并使学生对写作文保持浓厚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写好作文,郭风歧还坚持经常同学生一起写、一起读、一起点评,成了学生的文朋诗友。

多年来他总是坚持着两条路:探索的路子和传统的路子。这使得郭凤歧老师的语文教学成为美的艺术,使他的每一节课、每一次作文都成为对学生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呼唤,使学生受益于课内,也受益于课外;受益于学生时代,也受益于学生时代之后。

以身为范,让学习成为人生永远的习惯

每学年的寒暑假,在华亭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讲坛上,总能看见郭凤歧的身影。从师德修养到教学设计,从新课程理念到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他总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他所任教的华亭一中,他参与设计和组织的“业务论坛”到如今已开展30多次。这些论坛内容涉及到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为学校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活动的有序有效顺利实施,得益于郭凤歧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作为一名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郭风歧深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重要性。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鉴于“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的认识,只要对教学有益,天文地理、人文哲学、典故传说、经济理论、文学作品、教学理论等等,各个科类的书他都读。他不仅读书,还做读书笔记,他的书架上,就放了一摞又一摞的笔记。爱读书,当然少不了买书,几个大书架上挤满了他心爱的读物;他视之为珍宝,视之为微缩的历史和宇宙。记得多,背得多,理解得深,在教学中对所需知识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脱口而出。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得学生深深地痴迷于他的课堂。晨风吹拂的校园树下,夕阳晚照的操场跑道上,暑假里的山头河畔,都能看到他读书背书的背影。他为他的同事和自己的学生树立了榜样。郭老师告诉他的学生:阅读是“占有”世界的方法;书籍是世间最神奇的飞行器,静居小屋,心却可以乘着它们飞越古往今来、异域他乡;书籍自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帮助你开拓精神的疆域,人可以因为阅读而成为精神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可以因为阅读而富有。

郭风歧的感受是:“教学是一门艺术,仅有感性的认识还不够,还应有理性的深层研究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之树常青。”25年来,他的教育教学经过了一个起步、探索、提高、升华的过程。在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安下神、拿起笔,作理性的思考,把这些思考形成书面文字,来促进教学艺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他撰写并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文章40多篇,其中《课外阅读导向初探》获全国中学语文阅读研究论文一等奖。他的语文教学专著《语文的魅力》2003年12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后,并于2004年9月获甘肃省基础教育优秀课题二等奖。他的散文集《家园》2005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另外他还担任市级教研课题“备课组工作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已于2005年10月结题。2007年他主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二等奖。目前他担任的省级课题“成功教育课题研究”的研究工作,该课题被确定为“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他已经编印阶段性成果集五册,预计到2012年10月将高质量结题。

亲近名师,乐享成长 篇3

读——览著作,长见识

读名师著作,读的不只是一位位师长的教学心得,读的更是教学中爱的流淌、爱的交流。这是一位位智者在与我们交流,我们是在聆听智者的教诲。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做一个践行者。

逢考必有的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单调的色彩、简单的人物、刻板的画面……使看图写话面目略显可憎。再加上初入学的孩子词汇贫乏、句式单一、经验缺憾……所以词不达意,语不成文便成了低年级孩子看图作文的通病。如何才能击溃看图作文——这只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拦路虎呢?我选择到书海中寻觅,向名师们请教。教一年级时,我读了几本窦桂梅老师的著作。当我读到《我怎样教绘本〈我爸爸〉》一文时,茅塞顿开,立刻“学以致用”了一番:

“不要赶进度,讲到哪里都可以停。”

身为教师,我们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权威感,往往很讨厌学生的胡乱插嘴。过去上课,我总是常常强调:“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同意再开口!”初读到窦老师这句话时,我不禁腹诽——这不乱套了吗?但一番实践下来,我却心服口服。上课时,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们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最应该欣喜的是孩子们会“你方唱罢我登台”。“讲到哪里都可以停。”有质疑停,有发现停,有感触停,停是为了更浓的兴趣,停是为了更多的参与,停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停是为了更妙地表达,停是为了更佳的成效。

“不要扮演知识的权威或仓库的角色。”

孩子的观察是片面的,孩子的思维是浅显的,孩子的语言是稚嫩的……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充当起“知识的权威或仓库的角色”。但我们的“好心”往往浇灭了孩子的兴趣,圈禁了孩子的思维,抹杀了孩子的童真。

有一次看图写话,画面设置的情境是:小鸡落水,急需救助。自以为是的我,为了帮学生降低难度,特意提供了长鼻子的大象、会游泳的小鸭子、善飞行的天鹅等小动物给学生帮忙,结果我们班上的写话内容便大同小异了。而另外一个班的老师选择的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写话,他们班的写话内容便百花齐放,创意无限。

“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的游戏。”

窦老师在文中举例说,为了帮学生理解“哈哈大笑”,她不仅和孩子们做出图中人物的表情,还给学生扮“小猪”“小狐狸”鬼脸——逗得学生哈哈大笑。让学生不仅“看到”词语,更要感受到、体验到。这为我打开了低年级语言训练的又一扇窗。

没有故作高深,没有卖弄玄虚,只有平实的语言,只有鲜活的事例,只有实用的经验,只有显著的效果!陡然明白,有的书可以只读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读,而有的书却要用心去读,读一辈子。名师们的著作是值得我去读一辈子的书,珍藏一辈子的书。

观——看视频,汲能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许多行为是你始料未及的。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这些突发状况成了考验教师的一道难题。对于这些突发状况,有的我们可以通过书本得到启发,但更多的是要你的临场发挥。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新教师来说要恰到好处地处理这些突发状况是有一定的难度,此时观看名师课堂教学视频为我们开启了一道窗。

多么幸运,我们拥有网络!多么幸福,我们拥有网络!在求学之路上,我们不必翻山越岭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寻找心中的明灯;在成长之路上,我们无需争分夺秒苦盼每一个黎明,去追寻心中的太阳。只要你愿意,轻点键盘,一节节精彩绝伦的课正虚席以待;只要你愿意,略动鼠标,一位位神采飞扬的名师正笑脸相迎。迷惑了,一遍两遍三四遍,誓要释疑!感动了,一品二品再三品,定要酣畅!

参——多活动,享成长

如果说,阅读著作、观看视频是靠“曲线救国”亲近名师,那么参与各种活动就称得上是与名师“零距离接触”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赞美,也是我2013年10月26日在长沙参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听过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后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叹。

选材好,课文立意高远;设计妙,课堂精彩纷呈。在两节课的授课过程中,王老师由孔子的教师身份入手,以“课”为主线,带领学生到课文中去品味“课堂”(泗水河边),品味“课文”(孔子论“水”),最后进一步感受孔子的精神。

活动为期两天,我整整听了十节课,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顿精神饕餮大餐。所听的课虽然课型有别、风格迥异,却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名师们神情自若、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无一不让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走向文字,感悟睿智;走向网络,领略风采;走向活动,品味魅力。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地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上一篇:《女娲造人》课件下一篇:捏鸡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