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绘本

2024-07-07

亲近绘本(精选4篇)

亲近绘本 篇1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对于写作, 教师“难教”, 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写作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低年级的写作更是让人头痛难奈。笔者在接触绘本后, 茅塞顿开, 如同快要干涸的大地, 终于盼来久逢的甘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运用语言正确表达的能力。”绘本为低年级写作注入了蓬勃生机, 它图文合一, 趣味盎然, 学生在沉浸绘本童话般世界的同时, 学会参照经典的表达范例, 提升了写话能力。笔者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借助绘本, 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学会读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创作的源泉, 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只有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才能写出动人的好文章。

1.走进故事, 发现秘密。绘本故事, 语言简练, 故事的讲述往往隐藏在图画里, 所以绘本又称为图画书。图画的表现比文字来得更直观、更细腻。走进绘本世界, 我们就会知道图画也会“说话”。如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 其构图丰富独特, 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 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良丹妙药。通过指导和训练, 孩子们的观察变得仔细, 他们发现读图的快乐, 就像发现宝藏一样, 会惊喜万分。

2.读懂细节, 发现“神秘”。好的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 无论是封面还是环衬、扉页, 都有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引导学生读懂了这些细节, 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如在《我爸爸》中, 作者安东尼在前、后环衬、面包、鱼等地方都画上爸爸的睡衣格子图案, 学生仔细观察后, 就发现隐藏在图画里的秘密。此外, 图画中还隐藏了另外一个秘密———书中藏着太阳。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发现一处, 学生就会发现不同形式的太阳, 如封面上的阳光、挂历里的太阳、大门上的小半个太阳。为什么画这么多太阳?学生经过思考就会明白爸爸是作者心中的太阳, 体会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爱的表现。

绘本的“神秘地图”, 不但带给学生惊喜, 还会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二、赏图读文,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就是写作的开始。绘本语言规范, 简练生动, 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 有利于书面表达。在绘本教学中, 笔者常常提炼一些经典句式, 图文结合, 让学生在练写中将书中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从而达到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

1.挑战“精彩”, 深化主题。如《我爸爸》中围绕“我爸爸真棒”, 出现了不少精彩句式, 为了让学生的训练充满挑战与趣味, 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其中。

2.迁移内化, 创意表达。绘本《彩虹色的花》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又一妙笔。故事讲述了原野上一朵彩虹花热情而慷慨地把自己的花瓣一片一片地给了有困难的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刺猬……随着季节的变换, 彩虹花慢慢枯萎老去, 留给大地一片温情。彩虹花乐于助人的精神永存学生的心中。笔者在与学生共读中, 借画面和故事内容捕捉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彩虹花, 由扶到放, 指导学生模仿其中的经典句式, 发挥想象, 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从而加深对彩虹花的无限怀念与热爱。

三、猜测阅读,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优秀的绘本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简明优美的文字与色彩缤纷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想象是绘本的特质, 想象是阅读绘本的重要方法。

1.利用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在绘本世界里, 想象是一件容易而且随处都有的事, 学生可以好好地享受想象带来的游戏般的愉悦。如《小真的长头发》是一本充满童趣、有着天马行空般想象的绘本。它讲述了只留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 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 让留着长头发的同伴自叹不如。在小真的想象中, 她的长头发能够钓鱼, 能够拉牛, 能够当棉被, 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课上, 笔者围绕“小真的头发还能做什么?”来搭建训练平台, 学生兴趣盎然, 思绪飞扬, 答案精彩纷呈。

2.续编故事, 想象无极限。如绘本《鸭子骑车记》以其别具一格的视角, 伴随着看似简单滑稽却激情跌宕的情节, 让学生在快乐奇异、兴奋不已之中又一次感受想象无极限。生活在农场里的鸭子, 看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 冒出了一个疯狂的主意———“我打赌我会骑车!”他先后经过母牛、绵羊、狗、猫、马、母鸡、山羊、猪和老鼠的身边。每个动物看到鸭子骑车, 表情各异, 心态不一。大家都认为鸭子做了一件愚蠢的事!鸭子没有放弃, 始终坚持着。当动物们看到鸭子的骑车技术越来越好时, 大家都羡慕不已, 纷纷加入这一从未体验过的冒险行动———集体骑车!故事最后画的是一辆红色的拖拉机, 鸭子站在拖拉机前面, 一只手背在身后, 一只手抚摸着下巴, 不由地令人联想到:鸭子还会冒出一个疯狂的注意———“我打赌我会开拖拉机!”于是, 一次新的旅程又开始了……毋庸置疑, 学生对鸭子这一疯狂的冒险之旅充满了遐想。笔者顺藤摸瓜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续编———《鸭子开拖拉机记》, 由于受到绘本原创的启发与帮助, 孩子们的续编完成得非常顺利。

总之,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基本成熟, 而文字符号尚未成熟的成长初期, 他们像诗人、作家、音乐家一样, 渴望寻求创作的机会和满足感。绘本凭借着其绚丽的色彩、动人的画面、神奇的想象, 帮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字与图画共同演奏而成的美丽新世界的大门。

亲近绘本 篇2

小熊维尼亲近自然绘本故事

《小熊维尼亲近自然绘本故事(套装共4册)》讲述了: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大自然里总是充满了奇迹,让我们去看、去闻,去感受、去聆听,让我们心里充满欣 喜。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尽情享受,也需要我们悉心保护,因为大自然值得我们爱和尊敬。《小熊维尼亲近自然绘本故事(套装共4册)》包括:《小熊维尼:一棵 特别的树》、《小熊维尼:别人的宝藏》、《小熊维尼:大自然的发现》和《小熊维尼:自然的颜色》。

《小熊维尼亲近自然绘本故事(套装共4册)》包含四个小熊维尼和朋友们在大自然中的故事,风格清新自然,滋润孩子的心田,孩子们可以跟着小豆学会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玩耍,和维尼一起了解大树对我们慷慨的馈赠,和小猪共同赞叹大自然的美丽,还可以像百亩林的朋友们那样把别人没用的东西重新变成有用的宝贝!。#图书绘本#。@发现生活。爱乐活图书绘本。

《小熊维尼亲近自然绘本故事(套装共4册)》包含四个小熊维尼和朋友们在大自然中的故事

《小熊维尼亲近自然绘本故事(套装共4册)》包含四个小熊维尼和朋友们在大自然中的故事

《小熊维尼亲近自然绘本故事(套装共4册)》包含四个小熊维尼和朋友们在大自然中的故事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亲近绘本快乐阅读 篇3

一、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萌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绘本就是阅读兴趣的源泉所在。如绘本《大卫不可以》,书中的捣蛋鬼大卫形象,正是孩子们生活中喜欢的形象,孩子们期待着大卫的行为(爬上凳子去拿高处的糖罐;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当看到这些画面,孩子们都会发出阵阵笑声,这一系列的淘气行为,都被妈妈“大卫,不可以”的大声喊叫禁止!简单的语言和图画的完美结合,让孩子爱不释手。绘本中的“大卫”不就是孩子自己吗?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都会听到爸爸或者妈妈的大声“不要、不行、不可以、不准……”尤其是最后,当大卫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后,坐在墙角流眼泪,妈妈将大卫搂在怀里说“大卫,我爱你!”孩子不仅想到原来妈妈是爱我的,还了解了为什么妈妈总说“不可以”的原因,得到了安全教育的自我熏陶。

绘本就是这样形象地把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生气、害怕的……用精练地文和图表达出来。在他们清澈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无比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喜悦。

二、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培养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

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

比如,指导幼儿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也来猜猜看,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有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会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要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三、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幼儿良好的绘本阅读的习惯

绘本不是本,而是图画书,是一本全面、丰富、规则的书,是一本有别于其他书籍的童书。除了有封面、封底、扉页和正文外,还有环衬、折页、散页和其他。正因为这样,在阅读的时候,需要一定的顺序,一般是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依次看下去,但往往环衬被遗漏。所以,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体会到逐页翻阅的喜悦,领悟到边看边猜的意境。潜移默化中,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他们身上扎根。

如《我爸爸》这本幽默的绘本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这个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长长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过月亮,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而《蚯蚓的日记》的环衬竟然都是蚯蚓在不同时期所拍的照片,有自己第一天上学时的留影,有自己和家人、好朋友的合影,还有自己的考试成绩单和教师的评语,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蚯蚓的成长记录,虽然还没有开始读故事,但已经被这些可爱的画面给吸引住了。

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吧!当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富有动感的画面把读者的视线牢牢地锁住,想不看下去也难。

四、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体验情感的升华

幼儿对于自我、他人、友谊、爱等社会性情感的认知是模糊匮乏的,而我们现行的教育方法是粗糙、呆板的。但是在绘本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人为的故意,看不到一点教条的灌输,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有的只是对语言和社会领域内容的整合。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快乐、感动、发泄……不见得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如《小黄和小蓝》,说的是小黄和小蓝是很好的朋友,小黄有一天偷偷的溜出去,找小蓝到山上去玩,结果黄色和蓝色融合了,变成了绿色,分不开了!他们到家里后,小蓝的爸爸妈妈说他不是他家的小蓝,因为他是绿色的,小黄的爸爸妈妈说他不是他家的小黄,因为他是绿色的……他们好伤心,好伤心,然后哭了,眼泪流了下来,他们终于分开了!爸爸妈妈也认出了他们……这个故事也没有什么道理(从孩子的角度而言)。但孩子们在用眼睛去感受绘本的图象时,理解了知识,体验生活,体会生命。

绘本就像是一列开往梦想之都的火车,在这列火车上,即便是极少生活经验的孩子,都能在其中得到不同方面的满足,获得更多的认知,让生活充满了色彩,让生活无限可能。它给予了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生动奇妙的画面正符合了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绘本阅读的世界应该是有趣的、快乐的,又充满了神奇和感动,让美轮美奂的绘本开启孩子的阅读之梦吧!

亲近绘本 篇4

关键词:绘本阅读课,读故事,品细节,复述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刚开始接受比较系统的语言熏陶。而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得到提升。实践证明, 绘本阅读课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极好的语言范本和实践场所, 有效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太少, 还不能自主阅读, 所以这里的“绘本阅读课”特指借助大量的电子绘本 (或者说是绘本课件) 开展的阅读课,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阅读、表达等学习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电子绘本的阅读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教师讲的故事, 而是要让学生与绘本之间经历互动或碰撞的复杂过程。

一、读故事, 猜情节

好的绘本适合反复阅读, 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更喜欢读自己熟悉的故事, 所以第一遍阅读绘本时, 教师要把故事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 刚开始阅读时应以教师讲读为主。

看绘本先要会读图, 能看懂单幅图, 能联系着看懂几幅图, 而这就需要猜测。猜测是一种结合了想象与推理的思维活动。阅读课中, 教师要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中, 让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来猜故事情节, 并运用一句或几句话将猜想内容表达出来, 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这里,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的完整和规范。所谓规范是指符合普通话的基本语法与序列, 特别要纠正方言对于语言规范的影响。

(一) 根据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学生拿到一本绘本往往先是观察封面, 从封面中获得信息。封面就像是一篇文章的题目, 能读出很多内容。引导孩子读封面、说内容也是阅读绘本的重要方法。如教学《大猩猩》时, 我让学生说说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猜一猜这本书可能会写一个怎样的故事。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生1:“我看到了一个大猩猩, 他戴着帽子, 还有一个红色的蝴蝶结, 就像一个人一样。”

师:“要表扬你的发现。不过要提醒你, 是一只大猩猩, 不是一个。这个红色的蝴蝶结是戴在领子的位置, 所以叫领结, 通常表示男性。”

生2:“图画上还有一个女孩子, 她和大猩猩一起在树枝上荡, 很开心的样子。这本书可能是讲小女孩和大猩猩交朋友的故事。”

师:“你说得很清楚。先说你看到了什么, 再说你的猜测, 真棒!”

生3:“我看到大猩猩在笑, 他一定是很温柔的大猩猩、很好的大猩猩。”

生4:“我看到了月亮和星星, 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晚上。”

通过肯定生2表达上的规范有序, 学生就会学习这种表达方式, 生3和生4都采用了这样的表达, 在模仿学习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 根据神态猜测人物内心

人的表情神态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 通过神态就能猜测内心活动, 让学生根据神态猜测人物内心, 既是观察思考, 也是表达练习。《大猩猩》一书中, 大猩猩带着安娜玩得很开心, 回到家他们互道晚安的时候, 安娜的神情很幸福, 很陶醉。这里, 教师可让学生猜猜安娜心里在想什么, 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安娜心里想:谢谢你, 大猩猩, 这是我过的最快乐的一个晚上。”“安娜会想:大猩猩, 你真好, 要是我爸爸能像你一样多好阿!”“安娜想:大猩猩, 明天可以再来陪我吗?”这样, 把人物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就是对故事的理解, 对人物感受的体察。

(三) 根据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根据画面来猜测后面的故事情节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一般的绘本阅读时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阅读课上, 教师可以先出示画面, 让学生发挥想象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再出示文字, 读一读故事情节, 是不是猜中了, 还可以联系前面的图画与故事内容, 来猜测后面即将发生的事。猜测可以发挥想象, 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 只要说得清楚、明白, 有自己的想法就值得肯定, 不存在对错。不过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达, 纠正用法不当的词语, 在学生表达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引导, 使表达走向规范。

(四) 根据结尾猜测故事后续

有很多绘本在故事结尾都会留有想象的空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续编, 当然要以前面的故事内容为依托。如《大猩猩》结尾是:第二天安娜下楼想把所有的事告诉爸爸, 爸爸竟然祝她生日快乐, 并问她想不想去动物园玩玩, 安娜看着爸爸, 好像想起了什么, 安娜很快乐。

比较前后这两幅相似的图, 猜想一下, 接着爸爸会带着安娜去干什么呢?那就接着续编故事吧!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 给孩子一个表达的平台。

总之, 猜测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促进他们对绘本的理解与感受, 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品细节, 说感受

一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言语智能的限制, 情绪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都比较低, 教师要通过绘本这个充满想象空间也充满人世间各种复杂情感体验的媒介, 慢慢地将他们的情感体验逐渐分化、丰富。“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也许深浅不一, 也许角度不同, 却缺少表达的自信, 总是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时间久了, 沉默就成了习惯。所以, 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说想法, 大声说, 大胆说。

(一) 体察人物情绪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 借助图画和文字引导学生去体察人物的情绪, 走到故事中去, 能感同身受, 代替故事中的人物, 说出人物的想法。

爸爸忙得没有时间跟安娜说话, 你觉得安娜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孩子很容易就体会到了安娜的孤单, 她是多么希望爸爸能陪她说说话, 陪她玩玩。这样的想法, 孩子容易有共鸣, 很容易表达, 有话可说。

(二) 述说内心感受

除了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绪外, 还可以作为读者说说自己读故事时产生的内心感受, 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换位思考, 另一个是自身感受, 是读故事时内心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是在阅读某个情节后, 也可以是在读完整个绘本后, 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表达比较自由, 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 比如同桌相互说说, 四人小组内交流, 并且多让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说, 并多鼓励、多表扬。

(三) 评论故事人物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评论故事人物还不能像高年级学生那样全面深刻, 但是也会有他们自己对人物的喜恶。通常采用的问题是“你喜欢故事中的某某吗?为什么”或“你喜欢故事中的谁, 为什么”, 喜欢或不喜欢是低年级学生评论人物的一种思考和表达方式。如在看完《大猩猩》这本绘本后, 学生都说喜欢书里的大猩猩, 因为大猩猩很温柔, 能陪安娜玩。对于“爸爸”, 有的说不喜欢, 因为他太忙了, 忙得没有时间陪安娜, 让安娜觉得很孤独, 也有的说喜欢爸爸, 因为故事最后爸爸变了, 他陪安娜去动物园了。

(四) 表达个人观点

读完整个故事后, 不能只是了解了一个故事, 还要引导学生跳出故事看故事, 引导学生去思考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关于生活的启示。现在很多优秀的绘本都能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 表现对人生、生活、自我、生命成长的思考。也许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不能深刻地把握这样的内涵, 但是教师也要试着引导他们去这样思考, 并试着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读完了《大猩猩》, 我这样引导学生:“这个绘本其实讲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那你觉得作为孩子, 希望有怎样的爸爸妈妈呢?”学生都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思考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一种自主表达的方式, 多练习可以形成一种表达的意识, 产生表达的愿望。

三、试复述, 巧创编

绘本作为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展现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激发儿童想象的火花, 其独特的叙述方式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表达的平台。复述故事不但要求理解故事内容, 清楚故事的情节发展, 而且要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是语言从吸收到内化到运用的一个过程, 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一) 借助画面复述故事

让学生根据画面, 结合对故事的大概了解, 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讲述故事, 从而达到练习表达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先有意识地再现故事情景, 再根据画面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 不要求具体生动, 只要求清楚明白, 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句式进行讲述。

(二) 想象画面复述故事

在绘本阅读课上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复述的能力, 在故事读到一半时, 或者是一段情节之后, 让学生回顾前面的故事内容, 进行简单的复述。当一个绘本故事读过几次后, 学生对这个故事内容已经完全清楚的情况下, 可以让学生回家复述给家长听。没有了画面的支撑, 复述就要靠头脑来想象画面了, 多练习, 多鼓励,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就能大大促进复述能力的提高。除了讲给家长听, 请家长评星级外, 还可以小组内开展故事会组员轮流讲, 进行讲故事比赛, 评选“故事大王”, 编绘本故事小报进行展示等, 给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

(三) 学习模仿创编故事

孩子是天生的编故事能手, 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绘本阅读一段时间后, 可以引导孩子尝试着自己画图, 编写自己的绘本。开始可以进行简单的模仿, 比如学习了绘本《我爸爸》后, 结合自己爸爸的特点, 也来画一幅画, 写一句话, 继而可以试着做《我同学》《我奶奶》《我姐姐》……之类的绘本, 可以是一页两页, 也可以是八页十页, 让学生自由创作。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事编成绘本故事, 把想象中的故事编成绘本故事, 并进行展示。这将大大激发学生对于读绘本、写绘本的兴趣。

总之, 绘本阅读课的开展给一年级学生带来了阅读的快乐感受, 让学生很快爱上了阅读, 增加了识字量, 积累了语言, 提高了理解力和感受力, 掌握了阅读绘本的方法, 从而为以后的纯文本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绘本时, 不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 说说观察到的画面, 猜猜故事发展的情节, 评论故事中的人物, 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都是很好的练习表达的方式,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林敏宜.绘本的欣赏与运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分享体验下一篇:日间手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