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建议(共10篇)
工商管理专业建议 篇1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工商管理教研室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未来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与密切合作企业联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进一步完善“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四大模块、三个零距离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一套具有显著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毕业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完美对接。
二、改革课程体系
从课程体系上讲,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上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核心技能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制;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本技能课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团队建设
把握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加强团队的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教学团队实力。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或聘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团队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质量管理标准化相关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建设再现工作实境,集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基地;根据社会需求及教学需要,调整实训室设备及配套实训项目,提供实训室的使用效率。
五、教学管理与监控制度建设目标
1、推行“专业导师制”和“专业负责人制”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推行专业导师制,构建一个全方 1
位的专业教育平台,突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增强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2、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012-03-06
工商管理专业建议 篇2
一、目前的教学现状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2]。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工商管理下设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有些差异,但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一般为:一般传统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人力资源管理类、物流管理类、项目管理师、咨询师等等。这些职业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管理经验或技术背景。再者,工商管理类课程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大多数课程理论性很强,所涉及的原理、理论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现有的教学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制约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工作时受到强有力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深思。客观地分析,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重量不重质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才逐渐开设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其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各个企事业单位迫切需求工商管理类人才。我国对专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特别是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这就导致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一再扩大,直接导致高校对教学场地、实验室设备、经费投入的不足,重量不重质。
(二)教育观念滞后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它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我国高校往往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重理论轻实践,教育观念滞后。
(三)授课方式比较单一
从教法上讲,国内高校几乎都采用较浓厚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课后联系少,教考基本上不分离。学生习惯于在课堂听讲记笔记、课后背诵。近十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应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专业特色课程及新开课程比较少,不利于学生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甚至有的专业课设置还与市场需求脱节,不适应社会需要。例如,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很多高校往往都只是对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知识,并不能给学生提供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不重视实践环节
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习、软件应用、企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与国外的大学毕业生相比,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许多高校虽然提供一些校外参观的机会,但是,由于受实习单位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有些高校要求学生毕业必须要有实习经历,但这往往也只是一种形式。学校并不能联系企业让学生实习,只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这就导致学生常常利用家庭关系,开出实践证明交给学校应付了事,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能力锻炼。
(五)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很多高校教师本身是一直待在学校,没有在企业公司参与实践的经营管理,没有做具体实务的阅历,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因此,他们在对待一些实践操作上,往往存在含糊或逃避的现象,这就导致实践效果严重缩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改革对策和建议
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水平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国家、社会、院校的共同努力,作为发挥主要作用的高校更要对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积极研究,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
(一)科学构建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实践实训室是模拟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场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对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构建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必须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的装备标准、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购买一些数据资源平台和实验软件,加大实验中心开放力度,合理规划实验中心的开放形式、时间、内容等,保证学生能有效利用资源。
在就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学校应该与相关的行业保持经常的联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岗位能力进行分解,以此为基础构建相对独立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理论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相结合,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计划。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教师应利用好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己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不断地学习。
(二)增加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工商管理类大多数课程理论性很强,所涉及的原理、理论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激情。为了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某些课程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案例分析,然后上台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这样,通过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案例的能力,这也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开展各种专业模拟实验教学,如ERP沙盘,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中充当管理者的角色,还可以开展一些大学生创新活动,比如“创新杯”、“尖峰时刻”等,还可以邀请企业对学校进行投资,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对于学生的评价,则应从期末考试、实践能力、参与活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学校应该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可以安排让二年级学生参加认知实习,了解某个企业的大致情况;让三年级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体验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让四年级学生参加毕业实习,了解实习单位的管理运作状况。通过这样的三部曲,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将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企业经历相结合,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并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可以和一些对口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如果学生在实习基地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结合,既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学校教学经费有限,一般而言,企业是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所考虑,所以他们对实习学生往往不能认真对待,直接导致实习基地名不副实,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良好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校友资源,使实习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四)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水平是影响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定期给教师培训,使教师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鼓励教师创新并提高其实践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有关方面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校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真正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挂职搭建专业教师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学校可以将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情况和教学科研一样与其年度工作考核挂钩,调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的企业和商业亟须与世界标准接轨,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类的人才在我国现有环境下显得特别重要。加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无论是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促进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将以上改进措施具体应用到工商管理的教学之中,使教学硬件、软件都得到提升,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月要.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低就业率为何还招生[EB/OL].http://www.xuexishi.com/n-365.html.
关于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管理的建议 篇3
关键词: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37-02
就当下而言,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文明建设的重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准确实施,就必须保证计量工作的稳定发展。保证计量工作的稳定发展就需要依靠在岗人员的力量,在岗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能够带动计量工作的稳定发展,提升在岗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就需要进行计量工作的专业培养和强化。传统计量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良好的专业人员素质培养,才能够保证未来我国社会长足的发展计划。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态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各方面的资料能够得知我国社会在计量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在文中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促进我国提升综合实力,站在世界发展舞台的前沿。
1 我国社会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迅猛发展,我国为了追赶世界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努力。为我国社会未来的长足发展做出计划的同时,还要提升我国社会的综合实力,首先就是要求社会各部门坚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建设。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完善各部门的各项工作职能,就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是为经济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计量工作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提升科学技术的重要支柱力量。计量工作的操作范畴包含很多方面,对于地球能源计量的工作内容,企业和单位进行的经营和工程建设内容,还有运输行业等等层面的计量工作内容。广泛的操作范畴和严谨的操作方式,都足以体现计量工作的科学技术含量,也说明计量工作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依靠作用。
计量工作的专业性极强,计量工作的操作步骤都需要严谨的科学技术进行监督和辅助,在对于不同种类的工作范畴中进行专业数据、质量的掌控和监管,是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能源资源进行专业的工具检测,进行认真的验证,进一步作出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依靠计量工作的准确实施,就能作出企业和社会计划成本的估计数值,能够帮助企业和社会完成节源开流的工作意义。综上所述,计量工作的实际工作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又需要严谨认真的对待,否则细小的操作失误都会影响整个程序的进行,也会给企业和社会的工程进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社会收益,导致经济文明建设的发展环节出现问题。
对于计量工作操作执行的人员而言,计量工作是十分严肃的,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认真态度,对于计量工作专业人员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综合上述因素,积极的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计量工作的操作,很难实现企业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社会的经济建设进程和速度。进行针对计量专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强化,很大程度上能满足我国社会对于整体经济文明建设的体系构建,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2 我国社会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工作的现状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于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计划要求,进行周全的技术提升方法提升时当下的社会发展重要任务。面对我国社会当下的计量工作监管现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希望通过对计量人员工作现状的总结,能够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议和措施。
2.1 计量专业人员的评估制度不健全
我国社会的计量专业操作人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中包含对于计量器具的使用,其中又可以细致的划分为检验、认定、测量、校对、维护和修理等等环节,这些工作内容的操作分别在重多的工业、农业、科技企业中进行实际应用,需要专业的计量人员进行对于所从事行业的化学、电辐射、光传递等等性质的知识掌握,专业的计量人员所要掌握的职能越多,对于他们工作执行力的要求越严格,这些都需要进行强化的管理监控。一旦在计量专业人员的工作中出现管理的松懈,就会导致发生许多问题,上述的专业性操作都要求工作人员接受过严格的评估制度检验,但是我国目前的计量专职人员资格认证还存在许多缺失,没有细节的监管,和可能造成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混入计量工作的队伍,造成未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严重的工作操作缺失。
2.2 专业计量工作人员的职业操作规范准则不全面
大部分的计量工作人员在进行专业计量工作的操作方面已经构成了整体的操作体系,但是在具体的监管方面还缺乏相对准确地指导准则规范,比如在法律监管的方面就存在缺失,很难保证计量工作的规范进程,这些因素最终都导致计量工作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取得长足的进展,也没有更好的社会影响力,导致整体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被拉低,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建设,引导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偏差。缺乏全面的计量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计量工作进程中的严重缺失。
2.3 专业计量技师资格认证体系不规范
我国社会关于专业计量技师的资格认证的体系还不健全,主要就体现在我国的专业计量技师资格认证从2005年之后才开始进行,之前的计量工作都是在没有专业人员认证资格的情况下进行的,后期虽然设立了计量资格技师的认证,却没有完善认证体系,导致认证资格的执行内容缺乏规范性。为了配合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强行快速建立的认证体系是在缺乏研讨过程中,缺失了验证标准和体系的层层筛选,导致计量人员对于实际的工作感到手足无措,不能够应用计量管理系统进行操作执行,也会出现工作纰漏,最终导致资本损失。
2.4 专业计量人员的管理工作缺失
我国社会当下针对专业计量人员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疏忽,在传统监管理念和现代化技术并存的时代,严重的产生互相干扰的状态。这种干扰严重的影响了专业计量人员的工作思维,使得专业计量工作人员在很大程上存在工作的缺失。由于全国范围内不同的计量人员考核标准,导致专业的计量人员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状态,致使计量工作的结果出现差异,最终影响整体计量工作成果。还因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专业的计量人员工作范围划分不健全,没有相应的管理划分组织进行计量专业人员的管理工作,长期的管理缺失,影响了整个计量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和热情。
3 我国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对当下我国社会的计量工作存在的许多问题,综合上述计量工作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强化改善措施。在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进行实际操作的内容理顺,然后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动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工作的实施。
①对专业的计量工作人员进行标准的资格考核和认证,通过严格的资格认证进行有效的筛选,能够提升专业计量工作人员的素质,保证整个行业的品质提升。专业资格的认证能够帮助提升计量专业的技术,是促进我国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有力途径。专业计量人员如果要通过资格认证,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的培训之中整合教材内容,完善自身科学技术职能,充实能力的同时完成资格认证考核。这些活动的进行,都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提升,是科学技术提升的有效推动力。
②在进行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工作的强化过程中,要积极的配合传统的计量管理工作准则,进一步完善新旧制度的交替,让我国社会的计量工作操作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健全计量工作科技提升的体系构建。在日常的计量工作中,需要对于专业计量工作人员的工作监管,实时的保证计量工作的校对,建立一套完善的检验验收体系,让计量工作的实质内容能够得到准确的操作结果。
③针对我国社会目前现有的计量专业人员管理制度,进行体系认证的完善,就是要求建立法律保护的规范职能。保证专业技师的职业成果得到准确的大众认知度,提升整个计量行业的社会名誉,进而促进计量行业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
④对计量专业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推动和促进。建立完善的保护和鼓励政策,让专业的计量工作人员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还需要确保专业计量人员的福利待遇,让专业计量人员认识到我国社会对于他们劳动知识能力的认可,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高涨的工作热情能带来认真准确的工作态度,提升我国社会的竞争力。
4 结 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要素,需要在完善计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人员管理进行强化训练,积极的管理手段能够保证我国社会的经济文明建设的稳定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宣湘.不断开拓创新加快改革发展推动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登)[J].工业计量,2005,(2).
[2] 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发布《计量检定员考核规则》的公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3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发布《注册计量师注册管理暂行规定》的公告[J].中国计量,2013,(6).
[4] 王建军.强化计量管理意识健全计量管理体系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J].衡器,2014,(6).
工商管理专业建议 篇4
根据全省各地税源结构差异和专业化管理要求,需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成效。个人意见,下段的深化目标要围绕管理主体的合理分工、管理客体的科学分类和管理信息的协作分享三个方面的重点,实现以最优质的资源管理最重要的税源。
第一,进一步优化岗责职能,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组织体系。一是创新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分级防控体系。搭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风险管理专业机构或专业团队,实行对口管理。主要负责纳税人申报信息和第三方信息的规划、采集和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排序和应对,各级税源管理、大企业管理、稽查等部门直接承担本级重点风险应对任务,落实省、市、县税源管理实体化和管理事项专业化,实现税收风险的分级防控。二是创新以纳税评估为重点的岗责职能体系。构建贯通省、市、县、分局四级纳税评估专业机构或工作专班。一方面,要强调专业职能。各级纳税评估专业机构专司纳税评估职能,不承担对纳税人日常管理事务。另一方面,要实行归口管理。纳税评估统一由各级专业机构或工作专班组织实施,货劳税、所得税、征管等业务部门主要做好政策指导和协同配合,不再自行组织各类专项评估工作。三是创新以规模分类为主体的基层组织体系。前瞻模式是,按税源规模分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和小型税源设置基层分局。现实模式是,保持分局(税务所)的税源管理
范围不变,在分局内部按照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和小型税源等不同的税源类别或工作事项成立相应的专业管理股(组)。
第二,进一步深化技术应用,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信息平台。一是搭建风险管理平台。充分借鉴和运用风险管理的原理、方法、手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税收风险发生规律,建立风险特征库和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加快开发应用全省统一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根据管理流程和节点,完善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估等流程监控,畅通风险任务下达反馈渠道并落实绩效评价考核。二是建立税源分类编码。综合考虑省、市、县、分局各层级和规模、行业、风险等级、监控类型等因素,科学编制税源专业化管理分级分类编码,落实分级分类管理监控。
第三,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税,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互动机制。一是构建第三方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的常态机制。制定全省层面的《税收保障办法》,推动建立由政府主导、国税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网络,积极拓展与财政、地税、工商、银行、电力、医保、商务等第三方信息来源,充分利用政务资源,推进综合治税。二是构建跨地域信息需求响应机制。强化国税系统内部协调互动,建立由需求方上报信息需求,省局下发调查任务,及时收集整理调查结果并定向分发跨地域连锁经营、品牌代理网点的购销、结算等信息。
数控专业 实施建议 篇5
本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打破了学科教学计划体系,紧紧围绕项目教学的专业实践活动而进行设计,突出学以致用的实用性,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成专门技术实用知识体系,减少了科目的设置,避免了课程内容互相重叠和分量过重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中加工操作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教学计划要加强学习,对项目安排和模块训练要做到心中有数。
2、教师应根据项目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
3、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写切实可行的项目任务书。
4、教师应根据不同模块的知识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
5、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结构,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体现专业活动。
6、教师在项目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使之能完成项目的整体任务。
7、教师依据项目的整体安排,在模块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能阶段性地获取学习成就感。
8、教师要及时收集专业活动中反馈出来的信息,加以分析,现时上极,便于不断完善教学计划。
9、教师间加强交流和教研,对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10、教师对该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总结。
11、教师必须熟练地操作和维护所有的教学配置和实训设备。
二、学生方面
1、改变学习理念
2、确定学习目标
3、培养学习兴趣
4、树立学习信心
5、学会自主学习
6、学会处理困难
7、学会熟练操作
8、学会创新改进
9、培养合作精神
10、提高质量意识
三、计划本身
1、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2、注重实践教学,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
3、依据现实市场,优化项目产品。
4、依据学生特点和加工过程需求,优化模块结构。
成人高考专业选择建议 篇6
1、考虑未来职业发展
报名成考多是上班族,工作是为了提升学历,或者换工作,所以大家成考选专业,可以考虑未来职业发展:
如果大家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在现有岗位、部门里拥有更高的职位或薪资,则可以报考和现在岗位相关的专业。
如果大家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想去公司其他部门大展身手,可以报考和未来岗位相关的专业。
2、是不是想考职业资格证书
部分考生提升学历,是因为学历低,不能报考职业资格考试,这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想考的证书来选择专业。例如:
(1)想考建造师可以报建筑专业;
(2)想考药剂师可以报药学专业;
(3)想考会计师可以报会计专业;
(4)想考消防证可以报机电专业;
(5)想考精算师可以报金融专业;
(6)想考教师资格可以报教育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建议 篇7
运筹学是20世纪30年代末产生的应用学科, 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各种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 以实现有效的管理的科学。它是现代化管理的有力工具之一, 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军事战争、科学实验、财政经济以及社会科学中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教育界同仁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指导意见。如2000年刘舒燕提出了运筹学课程的四个特点并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 将运筹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文理兼收,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运筹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不能按时上课, 或者上课听不懂, 课后抄袭作业。同时, 随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的职业化趋势越来越强, 计算机运用的平民化, 对学习难度较大、数学基础知识要求高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像运筹学这样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对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定量分析的意识, 帮助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研究运筹学的课程特点、并根据其特点组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积极意义。
2 运筹学的课程特点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它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定量依据。运筹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2.1 交叉性。
运筹学是一种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理论的科学方法, 这些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综合应用。
2.2 应用性。
运筹学的主要思想最早应用于军事部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转向民用部门。目前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主要有:企业生产管理、项目选择和评价、工程优化设计、工程优化控制、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和管理等。
2.3 最优性。
运筹学强调最优性。所谓最优, 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空间上来讲, 寻求整体最优;二是从时间上来讲, 寻求全过程最优。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形成了运筹学独特的、科学的、严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通过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模型求解、解的分析与评价、求出最优决策方案, 以供决策者参考。
2.4 多分支。
运筹学从上个世纪30年代末产生以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自成体系的分支, 包括数学规划、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决策论、对策论、搜索论、可靠性理论等。
2.5 高起点。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学习、运用运筹学要求的数学知识起点高:涉及运用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高等代数等非常抽象的数学工具为决策机构在对其控制的业务活动进行决策时, 提供以数量化为基础可选择方案;另一方面是对应用领域的知识也必须了解, 如:生产管理、军事、项目选择和评价、工程优化设计、城市规划和管理等。高起点对学生来讲就意味课程难度大。
2.6 程序化。
这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或问题的求解大都必须遵循特定的计算程序 (或步骤) , 并反复运用。这使运用计算机求解复杂的运筹学问题成为可能;这也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带来大的难度。
3 教学原则
根据有效学习的理论、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状况、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运用运筹学 (而不是搞科研) , 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3.1 目标设定:
在学习每一个分枝 (或每一章) 前告诉学生学习完该部分后可以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如:存储论主要研究生产经营中各种物资应当何时补货、补多少货、保持多少库存量, 才能使运营的总费用最小的问题。这类问题是企业管理者经常需要回答的问题。目前,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的职业化趋势越来越强, 考试成绩以及老师的表扬对他们的激励作用日益减弱;他们对他们认为将来工作用得到的方法、理论, 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力、以及付出的努力都会增加。
3.2 恰当表达:
用学生熟悉的专业领域为背景设计典型例题, 促进学习迁移。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 并把这些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对设计的典型例题即要反映要解决问题 (或模型) 的特点, 同时解题步骤 (或未知参数) 要少。这样对降低课程的难度有积极的作用。
3.3 示范:
俗话说: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虽然该课程涉及的数学工具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 但由于我国高校的数学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 过于注重定义的解释, 定理的推导, 手工演算技巧的训练上, 而较少涉及应用数学工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由于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 或对于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相关知识已经遗忘, 因此教师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完这些抽象的数学原理的推导, 学生却是难于听懂。当然作业也就无从下手。因此解题过程一定要示范。
3.4 重复:
对基本的解题程序要反复操练。可能有些学生鉴于数学基础不扎实并不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程序。但只要掌握了解题程序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如大多数使用计算机的人不知道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会使用计算机。
3.5 鼓励与强化, 加强作业的批改:
对典型性、普遍性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对好的地方要鼓励。要舍得用赞美的词语。
3.6 实践:
鉴于课程的程序性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 国内外开发了很多运筹学软件, 因此在学生基本掌握模型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方法后, 适当介绍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使学生真正具有运用的知识的能力。
4 经济管理专业开展运筹学教学活动的建议
建议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运筹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原则, 在开展运筹学的教学活动中,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4.1 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从事运筹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需要有好的数学功底, 同时也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国现行运筹学教材中某些模型在数学推导上逻辑是严密的, 而推导出的表达式被赋予的“含义”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表现在:“含义”与应用领域的实际意义相矛盾;或者只有数学推导而没有给予推导过程中的表达式适当的解释。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给他们正确地理解模型带来困难, 同时也给专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造成思维的混乱, 不利于他们的理论学习和模型的实际运用。
如某教材的表述 (只节选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下:
需求是连续随机变量模型:设单位货物进价为k, 售价为p, 存储费为C1。又设货物需求r是连续型随机变量, 其密度函数为Φ (r) , 分布函数为。问货物的定购量Q为何值, 能使盈利期望值最大?
盈利期望值E[W (Q) ]
容易知道, 第一项为平均盈利;括号内第一项为缺货损失期望值 (只考虑失去销售机会而未实现的收入) , 第二项为滞销损失期望值 (只考虑存储费支出) , 第三项为货物进货成本。因此, 中括号内的三项表示损失期望值。
以上的表述存在严重的错误, 不符合盈利、收入、支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首先, 盈利期望与平均盈利应该是一个概念, 不应该不相等;而在该表述中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盈利期望是指盈利值的概率分布为已知时, 盈利的可能值的加权平均;而第一项就不是平均盈利, 因为售价与数量的积不是利润, 而是销售收入。
其次, 盈利=收入-支出。
因此, 根据:盈利=收入-支出, 该公式重新组合如下:盈利期望值
其经济含义为:在模型中假设:销售不了的货物当期残值为零 (即认为是按进货价格计算损失) 。
盈利期望值= (预期) 实现的实际销售收入- (预期) 支出;
(预期) 实现的实际销售收入= (预期) 销售收入-因为缺货没有实现的 (预期) 销售收入
(预期) 支出= (预期) 存储费支出+ (预期) 货物进货成本
因此教师在授课中正确、适当地解释运筹学模型、给推导出的数学表达式赋予适当的经济含义, 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枯燥、难懂的理论, 提高学习积极性, 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用于实际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4.2 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运筹学应用的广泛性、多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多分支性, 导致了运筹学的3个不同的发展领域:运筹学应用、运筹学科学和运筹学数学。运筹学的分支很多, 各个分支自成体系, 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每个分支解决的问题、建立的模型、解题的方法截然不同。这也导致现在的运筹学教材的内容多而杂, 很难找到专门适和本专业的教材。面对这么多的内容, 凭有限的课时是无法讲完的, 应有所侧重的选取授课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目的突出重点, 精选内容和例题。
4.3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拥有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信息量大、使用便捷等明显优势。但学生高强度、长时间集中精力有一定困难;同时在短时间内理解高强度、大量的陌生的理论也不可能。多媒体教学在下列情形下可以发挥其信息量大、使用便捷的优势, 而学生摄取的知识量也可以、并能够同步增长:将前一阶段的知识做简略的回顾、总结、调整思维进入下一个知识概念的范畴;讲一些实际应用来调节课堂气氛;给学生以“消化”知识的空间;上课开始学生还未能立即进入状态时;调动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等方面。其实, 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之间并无矛盾, 在教学实践中应使两种教学方式各取所长, 相辅相成。在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 适时, 适当, 适度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而且可以加快教学速度, 减少教学难度。
4.4 精心设计每一个分支的教学计划
4.4.1 以简单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切入主题。
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主性, 满足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职业化需求。因此, 通过案例可以深入地讲解学习本分支 (或本章) 的目的、学完本分支 (或本章) 后可以解决什么类型的典型问题。
4.4.2 建立运筹学模型。
各分支之间共同点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然后求解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a.问题产生背景的分析, 确定决策变量。b.决策者的目标分析。c.确定决策变量所受环境的限制。d.将分析结果表达出来。
4.4.3 带领练习式教学法。
由于运筹学的多分支性, 各分支处理问题的类型、技巧、过程千差万别, 涉及的变量多、约束条件复杂, 复杂的计算步骤与冗长的过程的程序性特征, 单独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这些特定的程序。带领练习法, 即是在教师的统一布置和带领下, 学生动手操作求解典型练习题的每一步程序, 运用已讲授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最有效的方法。如在讲授单纯形法时要带领学生画单纯形表和实施具体的解题步骤。当然, 由于课时有限, 而教学内容较多, 也要把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必须延伸到课外, 即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4.4.4 正确利用上机实验环节, 与课堂教学紧密挂钩。
目前, 计算机价格的下降和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使计算机已是一种平民化常用工具。国内外也已开发了很多运筹学软件, 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计算机解决运筹学问题创造了条件。在学习了运筹学的每一个分支后, 可借助上机实验环节, 将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的运筹学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运算、分析及优化。真正把学生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要实现上机实验课与理论教学课的有效结合, 必须正确界定上机实验的内容, 并跟随理论教学的进度, 步步跟进。
摘要:面对经济管理专业在开展运筹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运用运筹学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运筹学,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原则,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舒燕.管理类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交通高教研究, 2000 (3) :73-75.
[2]胡运权.运筹学教程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家鼎.概率统计讲义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4]Robert S.Pindyck.微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工商管理专业建议 篇8
【关键词】 旅游管理实践育人专业特点实训
育人是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任务,因此做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摇篮的高校应将育人做为主题发展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不断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充实实践育人的内涵, 是强化高校育人教育理念的关键。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同时实践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乎已经成为高校旅游教学界和旅游业界的共识。
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是一个社会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将会成为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等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因此作为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应强调厚基础、强能力的素质教育,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从而达到通过实践教育出专业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新一代旅游管理人才。
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研究的意义
全国大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及类似专业教学部门均不同程度地给合自身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具体实际,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然而,总体而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并未根本消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缺失以致在就业市场的“相对过剩”正危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无疑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客观上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显得既重要又紧迫。
3.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研究的建议
3.1加强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技能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本人的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包括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可见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训教师是应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校应选派教师到国内各大旅行社,旅游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行业的迅速发展。
3.2建立校内模拟导游实训室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建立校内模拟导游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同时提高了实习效率,还省去了一定的实习费,使有限的教学经费真正用到刀刃上,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建导游模拟实训室,第一学期有三周左右的模拟导游训练,使学生掌握导游技巧,为下企业打下基础
3.3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协作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高校高专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他们必须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了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特色,我们加强与企业联系,共建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校外合作范围,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聘请校外专家成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也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为学生实习提供真实战场,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4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同时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节、暑假等节假日,是旅游的高峰期,利用这些时间段,可以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从而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多方受益。
结论
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在办学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高校教育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教学规律与行业生产经营规律紧密结合,使教学服务于企业,贴近于企业,使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顺应市场规律,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大力开展和加大实践性教学。
参考文献:
[1]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5):118-119.
[2]刘冰清,陈国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1):71-74.
[3]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2.
[4]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2.
作者简介:白雯(1977- )籍贯,辽宁省营口市,毕业于英国布莱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学院专职教师,教授课程有《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旅游经济学》和《旅行社运行与管理》。
通信专业考研介绍及复习建议 篇9
第一步 认清形势
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通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深受广大同学,尤其是男同学的追捧。通信专业也是个比较笼统的称呼,可能一般学校会称这个专业为通信工程,而细分的话,通信专业可以分为数据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保密通信(也有称作信息安全的),多媒体通信等多个方向。而这些放向里面现在比较热门的有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方向。大家知道现在通信业内最热门的词是什么吗?是3G,不管是做TD-SCDMA,还是WCDMA,也不管是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商,终端商,都需要大量有无线通信背景的人才,所以移动通信在未来几年内都会是很火的专业,在这个方向上,北邮、清华、西电、成电,中科院等老牌通信院校都很不错,当然在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上来讲一般也会是很高的。当然不同学校专业课难度不一样,所以不能完全凭分数判断难度,但可以肯定的是,考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那必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做好身体和思想上的双重准备。
当然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去竞争那些名校热门专业,但又想读北邮、东南大学这些名校,就可以考虑这些学校的一些同是通信学院但是是竞争不太大的专业,比如保密通信,多媒体通信,光通信等,这些专业因为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竞争不是很激烈,虽然找工作可能不一定有那些热门专业的好,但同是通信专业,都有交叉点,找工作也不会很吃亏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这些名校的非热门通信方向,也能给自己读研增加成功的砝码。
通信就业方向很广,专业比较对口的可以去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联通,网通,电信等。也可以去通信设备制造商,比较著名的.像华为,大唐,爱立信,思科等。还可以去计算机软件公司,著名的有微软,IBM,Google,Baidu等,其实,也有很多人都转行了,做管理做销售的也有。
总的说来,通信专业的毕业去向一般包括:电信、通信信息产业、金融系统、计算机公司、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广播电视传输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从事计算机通信网、数字通信设备的设计、操作、管理、维护、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程控交换等方面的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不考虑转行或个别公司的特殊分工,一般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可以分为研发和市场两方面,研发的又可以细分为射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以及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运营维护等方向。市场就包括咨询,销售,市场调查,方案策划、审计,业务拓展等需要一定专业背景而又偏文科的工作。
下面择校咨询顾问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向大家简单介绍其中几个工种:
①射频工程师
做射频一般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无源的不是很了解,这里只说有源的。射频工程师主要工作就是做和通信相关的模拟电路设计与调试。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是模拟电路(我想无数同学肯定大学期间都被模电搞的痛不欲生吧)。射频工程师一般很难精通整个射频领域,一般工作个3-4年都只能精通一个或几个部分。比如锁相环、模拟滤波器、功放、低噪放等等。射频是一门比较难学也难精的学科,一般的工程师2年很难成才,不像做软件2年说不定就成牛人了。我们从国内一家比较著名的手机芯片公司,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国内的射频水平离国外差距比较大,射频工程师也是一个比较稀缺的人才,待遇也算是相对其他几个职业最高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射频是对人体有辐射的,所以一般做射频的会有辐射补助,但这个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②硬件工程师
和射频相对应的是基带,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硬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主要做硬件原理图、PCB图设计和硬件电路的调试。唯一的不同是他主要是数字电路方面的设计。应该说硬件工程对整个系统的了解应该更全面更具体一点。由于现在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很多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都被集成在芯片中。工程师们只需看看芯片的datasheet,按照上面的经典电路连好线就可以了。好的硬件工程师不应该只了解这些芯片的功能,而是应该深钻这些原理性的东西。正如刚才所说的,毕业生在进入这个岗位之后很容易便能上手,但是如果不认真钻研,很容易只停留在很初级的水平。
③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顾名思义,就是编写软件代码的大家自诩的“民工”,中文俗称程序员,英文俗称coder。软件行业算是百花齐放,编程语言多如牛毛,比较常见的有C/C++、delphi、java、c#等。语言种类虽繁多,编程语法各不相同,但编程的原理和精髓还是相通的。C/C++应该是这么多门编程语言中最基本,也是最精髓的语言。很多学生在大学里总是爱追求流行语言。有一段网页制作特别热,就去研究ASP,JSP。过了一段时间JAVA又被人炒起 来,就去看JAVA、J2EE、J2ME。殊不知语言是永远都学不完的,但是编程思想只有一种。所以一般的软件工程师都会精通1~2门语言,这些已经足够他们吃变天下了。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篇10
姓 名:陈乡 镇:上营乡单 位:上营学校座位号: 宝
224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我校地处迁西县北部山区,地理位臵偏远,因地域、资源配臵等多种因素,教育相对落后。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探讨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上看,新教师居多,过于年轻化;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比较少;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专业教师偏多。(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加之受农村文化、地域因素的内在影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教师队伍不稳定。一是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新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二是新招录教师待遇低,思想不稳定,没有立志从事教育的决心,一有好的考试就跃跃欲试,心思不完全在教学上;三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我校每年都要调走几名学校辛辛苦苦培养的优秀教师。
(二)课程改革流于形式,经验型教学方法居多
新课程倡导,学习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生活的适应力,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不仅是“教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习”。而在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让学生学习的。课改只是停留在表层,有的形式大于内容,有的形式脱离内容,有的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更别提能够得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教师认为如果不给学生设计好一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里面去“填实”,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要跟到哪里,这样才行,方可说学生们很听话,很配合教师。听课的也会评上个“好”字,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些实际上都是做出来让别人看的。实质是把学生当木偶来演戏。教学研究中还在探讨如何“教”,就是不关注如何让学生“学”。
(三)教育理念匮乏、落后,素质教育只是口号
在我校,由于受农村生活习惯影响,广大教师放松了学习,加上学校引领不够,课堂上大多数教师还沿袭传统教学现象严重,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
二、改进建议
(一)构筑校园文化,重塑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中绝大部分人的价值观。要让教师充分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体验主人公的责任。例如,校长与教师共享发展愿景和最新学校信息,确保学校成员的目标与价值观等相一致,这些都会对教师效能感产生很大影响。当教师能够共享观点,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时,教师就获得了效能感的提高。这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语境,使教师有充分的话语权,能够表达自己的愿望、需求和对教育的思考。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重树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自主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人格的自主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其动力源于对专业的自信。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责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教学理论知识,提升爱岗敬业的精神,更好地立足本校,服务农村教育事业。在现有条件下,学校可以采取更为具体实际的措施,在学校内部创建多种内容、多种形式、多方参与的学习共同体。例如,可以建立备课学习共同体,着眼于学习“教师知识”,也可以建立科研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还可以建立“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伦理”等等。
(三)创设多元评价激励文化,构建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 学校应对教师制订多元化的发展目标。这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依据教师群体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评价目标;依据不同的特征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依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者。只有多元的评价标准,才能体现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才会使得评价结果转变成有效的激励,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对教师持续发展的引导和保障。
【工商管理专业建议】推荐阅读:
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建议05-25
工商管理专业09-07
(专科:工商)工商管理专业选题参考范围07-16
工商管理专业学08-27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09-29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11-15
认识工商管理专业07-31
工商管理专业排名08-14
专业工商管理论文10-18
专业实践课程工商管理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