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管理局(通用8篇)
事务管理局 篇1
,我局在区工委、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强化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保障、服务能力,确保了区机关的高效运转,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机关后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稳固基础。
一、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成效
显著
我们把创新作为迎接新挑战、开拓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强大推动力,让思想解放、敢干敢变、与时俱进成为新时期机关事务管理局干部队伍的精神特征,积极鼓励和引导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全面提升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思想观念创新。我们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充分认识到新的时代必将带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服务需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只有拓宽思想空间,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破旧立新,才能紧贴服务开发区建设,斌予服务保障工作以新意。
(二)管理方式创新。我们在履行机关事务管理职能方面,学习借鉴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造手段,不断创新国有资产、后勤保障服务、车辆加油、维修、保险、政府采购、资源节约等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以更高的标准、更佳的效率为服务对象多做创新型实事。
(三)行政运行成本降低。通过优化机关资源配置,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建设节约型开发区机关,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通过理顺、规范后勤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减少了财政预算支出。
二、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方向,以人为本,全面完成了机关事务工作各项任务
(一)机关大院物业管理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圆满完成机关大院及二栋办公楼的物业委托管理、维护工作。全年完成维修办公室门锁、窗帘、给排水设施,疏通下水道,维修电路电器设备故障等大小维修多次。
二是加强了机关部分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配置工作。三是完成机关大楼东大厅展示厅改造工程。原设计用电负荷不起,从安全角度考虑,断开原线,重新布线、合理分配,确保了大楼用电正常运行。
(二)会务保障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增强。
树立大局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努力提高服务领导、服务招商、服务机关的(来源:好范文 http:///)水平和能力。全年共保障会务1560余场次,接待与会人员0人次,协助招商局及接待处完成大型、重要接待任务50场次。
(三)安全保卫、消防工作到位,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事故。一是制度完善,制订了安保、消防、火灾处理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保安、消防应急分队。二是机关大院安防、消防硬件设施上了档次,电视监控系统全天24小时全方位监控,保安队员分三班24小时巡察。三是注重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警惕性,经常组织人员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工作,截止12月份,处理各类安全事故隐患20余次,劝导大小上访群众200余人次。四是安防软件建设也有了新的提高,建立了安全消防工作档案。
(四)公务用车和驾驶员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为加强机关车辆管理,完善车辆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调配与使用车辆,今年七月份根据我区实际印发《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驾驶员和公务用车管理暂行规定》。一是车辆经费定额包干,超支不补;二是车辆维修、加油、保险均通过政府采购确定定点维修、加油、保险;三是明确机关驾驶员每季度必须参加一次安全驾驶、环保意识的培训。
(五)政府采购工作为规范行为、降低成本作出新的努力。今年1-12月,政府采购共70次,政府采购额共完成预算采购金额900余万元,实际采购金额750余万元,节约采购金额89余万元,节支率达10%,为降低政府采购行政成本把好了关、当好了家。一年来,政府采购始终坚持“阳光操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效益优先、诚实守信”的政府采购原则。一是开拓新领域,积极完成了区机关公务用车的“三定”招标工作,有力地配合了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这一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完成了政府采购目录外的绿化苗木预算约20万元的紧急采购任务,为完成省市两级领导视察我区重大项目企业建设争取了时间又节省了资金。二是做好市创建工作。积极完成我区蛟桥与白水湖环卫所垃圾车、环卫设备的采购,保障了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三是完成当榴云路商业街电梯200万元项目的采购,节约采购资金11.4万。四是根据采购货物的性质,严格执行采购法五种采
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采购成本,更好地为客户采购到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五是狠抓了政府采购的基础工作,先后充实和制订了五种政府采购方式的操作流程、规范性招标文件的范本、采购中心岗位职责等,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
(六)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坚持服务宗旨,尽心尽责做好机关后勤保障服
务工作。一是在完成机关员工中餐保障任务的同时,努力改善用餐环境,11月份,采取走出去向兄弟单位学习等的形式,结合实际,由原来吃饱就走的方式改为自己动手将餐盘碗放置指定的桶箱内,通过改革方式,机关食堂就餐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员素质得到充分体现,受到大家一致认可,也减轻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丰富饭菜花样品种,从原三菜一汤增加到五菜一汤,做到荤素搭配,尽量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现在,管委会机关干部在食堂用餐的越来越多,特别是早餐多样的品种供应,绿色信得过的质量,每天翻新的早点和优惠的价格,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强食堂内部管理工作,合理调整人员分工,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了主要负责局工作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落实检查、整改验收等有关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增强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认识,狠抓基础工作,从源头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增加干部职工的福利保障。我们通过加强管理、深挖潜力、降低成本,把优质服务放在重要位置上,在保证饭菜质量的同时,进行了大胆改革。使用的蔬菜、大米、食用油都是购买市场上同品种最优质的蔬菜、大米和正装金龙油食用油。给用中餐的每位干部增加提供免费的水果、汤、米饭。四是注重食品卫生,严把饮食卫生细节关,进货加工坚决杜绝过期、变质、三无原料,餐具坚持每餐洗、刷、冲、消毒一条龙操作。食堂就餐环境坚持每餐后及时清理,每周一次大扫除。工作人员坚持持证上岗,保持个人卫生。五是坚持勤俭,在燃油和菜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坚持标准不降,加强成本核算,确保收支平衡。
(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为加强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区管委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于正式交由机管局负责。一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管委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区财政局的指导下制定并印发了《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完成区管委会二办七局1月1日起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分门别类进行了资产建档工作。三是7月接管区管委会二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1月起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了登记建卡。四是11月,向行政事业单位发放资产报废登记表,对行政事业单位报来的报废资产进行了登记,并报请财政局统一审批。
(八)全力打造节约型机关新形象。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要求,我局坚持勤俭办后勤,在机关开展了节约、节能、节耗活动。在机关各办公室张贴提示标语,提醍大家注意节约,对设备设施使用时间作了规定。特别是对空调的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夏季日气温在32℃以上,冬季在5℃以下开启空调,电梯二、三层不停。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水平
(一)狠抓作风建设,塑造后勤工作者的新形象。
以全局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双评”活动与“优化投资环境”活动。把“双评”和“优投”与促进局作风建设、后勤工作、提升后勤队伍整体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局作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了局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11月份,局为考评物业工作,主动向区领导及机关各部门发出了100份服务质量民意测评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满意率为97.5%,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了整改。通过“双评”,我局各部门和职工,为领导、机关、干部职工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依法行政的制度措施和责任进一步落实,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及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提高,得别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好评。
(二)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结合后勤工作性质和人员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从建设学习型组织入手,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工作出色的干部职工队伍。通过集中学习、心得交流、外出学习、参观及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方式,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肓,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思想先进、政治坚定和道德高尚,做到牢记宗旨,任劳任怨,经得起考验。通过学习,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全局形成了比工作、比业绩、比奉献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事务管理局 篇2
关键词: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健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类型, 具有其自身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这决定了其学生培养教育的侧重点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差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 从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的健全、学生社团引导及就业辅导工作的社会化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方向。
一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及其特点分析
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有着时代的共性, 在学生事务管理上具有相似性。现在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完全照搬普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办法, 而忽略了高职学生的特点。事实上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在许多方面有着显著差异。
第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能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等同对待。前者属于职业类教育, 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后者属于科研类教育, 培养科研型、学术型人才。高职教育是相对于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而言的, 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 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 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
第二,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
第三,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 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第四, 在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水平上,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均衡, 这是由于生源的多样性造成的。其中, 既有经历高考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 也有初中起点 (五年制) 中高职贯通班学生, 更有来自中专、技校、职校等的学生。前两者普遍身心发展不成熟, 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够稳定;后者有部分学生甚至经历了很多社会经验再重回学校学习, 他们的身心发展相对成熟, 世界观和人生观也相对稳定、认知水平也更高。高职院校的学生事务管理, 尤其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德育及日常管理等都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差别。
第五, 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情况较为复杂。除生源区别及个体差别外, 如高考不理想、家庭经济等原因导致高职学生在年龄、工作经历、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高职学生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等。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应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个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实施管理、帮助和指导。
2.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总体的特点
第一, 管理目标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源于高职教育目的的特殊性, 它最终指向高职教育目的, 即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 管理的原则。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原则, 应“以德育为核心, 强调服务, 重视管理”, 以说服、教育、激励、关怀、沟通、协商为主, 尽量避免命令、训斥、压制和过分控制等。
第三, 内容的特殊性。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服务与指导应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事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工作的主要任务除了与各高等学校有相同之处外, 还应有其独特的工作特点, 即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培养应用型人才。依靠原始方法人工完成学生信息的收集、统计、传递, 效率低, 时效性差, 而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生事务管理系统正好能克服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实践证明, 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平台、学生党建管理系统、学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系统、学生日常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等网络事务管理模块,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显著提高学生事务管理水平, 使学生事务管理形成信息数字化、流程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沟通交互化的有机整体。
三加强规章制度的标准化建设
健全系统的规章制度, 使各项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加强学生事务工作和服务内容标准作业流程的制定, 有利于推进学生事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有利于学生事务工作的公开化, 有利于增强学生认同感, 提高行政效率。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应体现“以目标为先, 方法为要;发展重于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服务重于管理, 奖励优于惩罚;关怀先于要求, 耐心多于忧心;主动出击, 争取认同”等一系列事务管理理念, 其目标是基本实现学生事务管理从训导型向咨询、服务型转变。
四高度重视学生社团与事务管理的紧密联系
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在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 管理部门为学生社团的成立、运作、评鉴等提供各种详细的操作规范, 既便于管理指导, 又使社团能够有序发展。尤为重要的是, 事务管理可以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秉持“辅导、服务与学习”并重的工作理念, 使学生社团活动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共同发展, 以充实学生的生活内涵、培养学生的领导统筹能力及参与服务活动的良好习惯。
五就业辅导工作的社会化是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一, 通过事务管理平台建立校友资源库并及时更新、补正。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邀请成功校友来校举办职业生涯讲座, 有效挖掘和运用校友的社会资源。
第二, 通过事务管理平台, 强化各项职业资格考试的宣传。高职院校要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如教室、食堂、网络等载体, 做好职业资格的宣传, 鼓励学生参与“一专多能、双证融通”的职业学习, 提升学生的整体职业能力。
六结束语
当前,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任重而道远。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需要我们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做法, 充分发挥优势, 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我们不断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学生事务管理思想、做法, 取其精华;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高职学生的特点, 摸清规律。只有适合学生特点、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为时代所接受, 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方巍、耿依娜.学生事务管理组织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0) :71~75
[2]孙立军.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1) :115~118
[3]夏丽霞、黄望军、周聚山.学生工作日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03~104
[4]崔寅.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林区教学, 2010 (4)
[5]李秋珍.基于EA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
[6]张强、季卫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体系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4)
中国应当参与管理世界事务 篇3
皮埃尔·雅凯(PierreJacquet),法国发展局(AFD)首席经济师,经济学界知名人士。
《费加罗报》:经济学界为在法国Aix-elq—Provence举行的第六次经济会议选择的主题是“世界稀缺资源”。您所忧虑的足什么?
皮埃尔·雅凯:除了当前令人精疲力竭疲于应付的石油危机之外,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涉及到稀缺性的问题和危机。有两种由稀缺性引起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来进行解决。首先,如何避免为获取稀缺资源而进行的无序竞争。其次,如何合作生产世界公有财富,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比如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与流行病疫作斗争。
稀缺性并不一定强调一种在世界水平上的短缺,而常常是指资源分配很大的不平衡。比如说水,在全球范围总体来说并不缺乏,然而在有些非常需要水的地方,它却不可企及,无法利用。
《费加罗报》:人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这种现象?
皮埃尔·雅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稀缺并不是物理学意义上数量的问题,而是供求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市场通过价格手段进行调节的。人们可能因而认为,市场调节会处理好稀缺性问题,但市场是通过市场断裂,商品过剩的方式来实现调节,这种方式的代价可能是很昂贵的。了解这一点,就可能制定合适的能源政策,让市场调节更加平稳光滑。
《费加罗报》:那么必须怎么做呢?
皮埃尔·雅凯在没有市场时,税收和规章就可以将这种价值体现出来。有时候价值甚至应该被构造出来,比如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费加罗报》:当前这种世界事务管理在您看来是否充分?
皮埃尔·雅凯:当前的世界事务管理机构既不能应对各国集体行动的挑战,也不能实施国际公共事务政策以维护公用物品的生产,比如水和空气。
《费加罗报》:某些资源的稀缺迫使中国瞄向非洲。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是件好事么?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模版) 篇4
落实两个“加强”努力实现接待服务工作的新跨越
接待部门是党委、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在对外联系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纽带”和“窗口”的重要作用。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始终把做好政务接待工作提升到事关对外开放的形象,事关经济发展环境的高度来认识,当做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来完成。
近年来,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关心支持下,全局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热情搞好服务,整体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接待观念上实现新的转变,队伍素质实现了新的提高,接待品位实现了新的提升,后勤管理保障工作得到了新的加强。2006年度,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先后被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后勤管理协会评为“全省后勤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接待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艺博会”接待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新年度,该局以“两个加强”为总抓手,按照政务接待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强化“四种意识”,抓住“三项工作”,推进“五个转变”,实现接待工作的新跨越。一是在强化后勤保障、提高后勤工作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落实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服务责任
1追究制。二是在强化队伍建设,锻造一流接待工作队伍上下功夫。抓学习,提高理论素质;抓交流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抓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精业务、熟县情、重仪表的接待队伍。
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篇5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局班子团结带领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突出机关事务工作重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方向,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水平。
一、突出重点抓管理,着力增强工作效能
一是统筹推进南迁计划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南迁计划调整部署,认真落实问题管理机制和项目督查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市级机关第一、第二新办公区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问题,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进度,严格按时间节点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圆满完成市 1 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相关部门南迁任务,做到无缝搬迁、低调搬迁、和谐搬迁。对市级机关办公用房进行了系统规划和统筹调配,8个民主党派和市城管局、团市委等未纳入南迁的10多个部门办公用房进行了优化配置,新区民丰楼建设进展顺利,市交委办公用房二装加快进行,市规划、建设、国土三部门南迁方案已落实,完成关工委、市工商局等部门共计1.3万平方米办公用房维修改造。二是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以机关国有资产权属管理和公物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和公物仓管理体系,加快机关现有资产的清理、接收、移交工作进程,完成70个市级部门和原行政中心资产清理登记,组织接收市人大、市政协和市第三办公区部门办公家具1000余件(套)、空调800台;为市妇联、市工商局等部门调剂空调720台、办公家具1380件(套),节约财政资金1500余万元。三是从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配备和使用标准,不断优化公务用车审批、购置、保险、加油、维修一条龙服务。全年共审批车辆1310台,办理捐赠和调配车辆38台,处理报废车辆256台;为市委组织部等25个部门办理156名聘用驾驶员服务外包劳务关系;完成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第十一届西部博览会等32次重大政务活动车辆及后勤保障任务,受到主办单位和参会人员的好评。四是深入推进 2 公共机构节能。认真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扎实开展市级机关“节能宣传周”和“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有效实施120个市级部门和20个区(市)县联络员专门培训,全面推进市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和目标考评工作,完成2010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统计上报,公共机构节电节水指标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5%。
二、严格标准强服务,着力增强保障水平
一是积极优化政府采购平台。完善政府采购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加强对协议和定点供应商的日常检查和监督管理,按照监管部门审批的采购方式和采购人的委托,应采尽采。全年完成采购项目合同2226个,预算金额91537.68万元,实际采购总金额79240.448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2297.23万元,节约率达13.43%。其中采购地方名优产品24136.64万元,占采购总金额的30.46%,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精心组织生活保障服务。按照“五个统一”标准和人性化、精细化服务要求,积极做好市级机关集中区生活服务保障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精心打造和提高机关餐饮服务队伍专业化技能,定期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和菜谱标准,为9个集中办公区70多个部门6000余人提供餐饮保障服务,干部职工满意率达95%以上。三是主动转变会议服务理念。通过规范标准制度、实现流程再造、加 3 强业务培训、优化人员组合,促进机关会议服务由传统模式向星级化方向转变,市级机关1200余次大小会议得到优质服务,机关部门满意率达95%以上。四是持续强化安保服务规范。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人员进出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等规章,坚持制度管理、规范管理。协调处理集体上访事件27批1483人次,维护了机关良好办公秩序。五是着力打造物业服务品牌。通过对局属银杏物业公司精心打造,由原来的二级资质升为一级资质,不断提高四大机关办公区、东南苑市级机关干部职工集中住宅区物业服务水平,同时成功获得省政协机关物业外包服务的走出去战略,受到市领导和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肯定。通过加强对华昌物业公司的监管指导,机关集中办公区物业服务不断优化。
三、深化改革谋发展,着力增强机制创新
一是积极探索公车制度改革。按照今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市领导安排,在学习调研杭州等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向93个市级部门发放调查统计表,收集整理相关数据,重点选择四大办公厅、政法部门、垂直管理系统等21个部门进行实地调研,认真征求建议意见,研究提出了《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意见(送审稿)》、《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比较分析》和《市级机关公务接待用车改革方案(讨论稿)》,为探索构建公 4 务用车保障服务新机制奠定了基础条件。二是切实推行服务项目外包。按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思路,在推行市级机关聘用驾驶员、机关接待用车服务外包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机关集中办公区物业管理和电梯、消防、空调、机房等重要设施设备维保项目服务外包,实现机关后勤由“自我服务”向“购买服务”转变。为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研究制定了《成都市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后勤服务外包项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有效提升集中办公区综合管理效能。三是不断完善统筹联动机制。按照统筹的思路和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市级部门和区(市)县机关事务工作联系制度,采取党组成员包(圈)层、机关处室包片、机关干部包点的办法,加强对市级部门和区(市)县机关事务工作的沟通协调和联系指导,形成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机关事务工作格局。
四、充实载体促建设,着力增强内部活力
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着眼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思维理念,抓好机关党员干部系统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和工作本领。深入实施大规模干部培训,组织36名党员干部分别参加市上组织的“创新思维月讲坛”、“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等专门培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三服务”意识和本领。5 二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市委安排,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局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围绕“五好四强”基层党组织、“五带五争”党员标准,细化落实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等系列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三是深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市委《八项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局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班子成员和责任处室分工明确。通过重点加强对机关事务工作重要环节及后勤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公务用车管理等4项牵头任务、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等10项协办任务积极落实,充分发挥了源头把关作用。
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1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线,以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取向,突出“规范、完善、提升、发展”的工作理念,科学统筹,靠前服务,有力保障,为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机关作出新贡献。
一、强化资源统筹。一是统筹调配办公用房。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控制标准、注重效能”原则,按照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设置和整合情况,对机关办公用房进行系统规划完善和统筹调整配置,基本完成南迁计划调整任务,形成市级机关较为科学合理的办公布局。二是统筹配置公共资源。以市级机关“公物仓”为重要平台,合理配置和调整利用机关公共资源和服务资源,推进机关国有资产、办公物资等方面的统筹规划、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规范处置,切实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三是统筹推进区县工作。着眼市级、放眼区(市)县,以公共机构节能、公车管理、政府采购等内容为工作载体,加强全市机关事务工作指导和全面统筹,促进区(市)县机关事务工作体制机制和职能更加规范统一,建立纵向联系、横向沟通的机关事务工作机制,形成全市机关事务工作一体化格局。
二、完善制度标准。根据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布局特点,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实际,健全完善机关事务新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标准,建立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保障制度和市场导向、多元并存的服务机制。围绕“房、车、节、购”四大机关事务工作主干职能,按照“实用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各项管理制度逐一进行梳理、修订,健全完善机关公用物资、经费保障、用车用房、办公设备等配置标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服务内容、物资采购、人员配 7 置、经费管理、监督考核“五个统一”标准,继续完善市级机关餐饮、会议、物管等服务工作流程,推进保障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
三、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大力推行“信息化”管理。改革传统管理手段,推进管理技术革新,充分开发机关事务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服务软件,建立更加完善的市级机关国有资产、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公共机构节能等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按照“精、准、细、严”的要求,加强对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物业管理和电梯、消防、空调、监控等重要设施设备的管理,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力求每项工作岗位化、流程化,提升综合管理效能。三是积极推行“量化绩效”管理。推行服务外包监管办法,健全落实对服务外包单位的目标督查机制和绩效考评体系,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基本方法,实现对每项业务过程的全面控制、监测和考核,从严奖惩兑现。
四、推进节能节约。一是依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根据公共机构能耗综合水平和特点,研究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逐步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体系。协调推进分散办公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工作,加快能耗监测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市级机关“节能宣传周”和“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二是探索降低成本的改革措施。积极研究和优化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探索组建市级机关公车服务 8 中心,逐步推进市级机关公务接待用车社会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和创新“公物仓”管理方式,提高机关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拓宽政府采购服务领域和管理平台,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政府采购节约率。三是强化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健全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机制,加强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实物定额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延伸服务内容。促进和谐机关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做细做实为领导、为机关、为职工群众的服务工作,打造物资配送新的服务亮点,提供新的服务内容,改进新的服务模式,方便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二是打造服务品牌。精心打造“机关干部之家”的餐饮、会议、物业等服务品牌,落实名师名厨培训计划,建立一支精干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队伍,奠定可靠的人才储备基础。三是增强后勤实力。把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经营质量作为核心内容,广开渠道增加经营收入,堵塞漏洞控制成本支出,积累资金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提升局属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后勤事务管理 篇6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后勤”一词的使用已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此时的汽车销售公司也不例外。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里,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结合后勤和管理我们可以得出,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是不同的。后勤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通过有目标的组织协调工作,搞好后勤的各项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一个运作过程。后勤工作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科研和职工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所做的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本体和职能的表现。因此,加强汽车销售公司后勤管理应该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有益汽车销售事业发展的运作过程。
汽车销售公司后勤管理是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是为了保证汽车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对汽车销售公司行政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是汽车销售公司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保障平台,其与汽车销售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汽车销售公司后勤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工作。汽车销售后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繁杂,归纳起来主要有:档案管理、文秘管理、印章管理、物资装备管理,生活服务管理等多项管理及服务职责。
2、汽车销售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后勤保障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保障。财务保障又包括告诉员工工资福利保障和正常业务开支、办公用品经费保障。汽车销售公司主要通过汽车销售和汽车维修两种方式取得收入,再通过合理分配和报销制度来保障经费正常开支。二是生活服务管理保障。汽车销售公司后勤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企业生活。
3、汽车销售后勤管理复杂而琐碎。汽车销售后勤工作复杂表现在事无头绪,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琐碎表现在其系统性不强,关系到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小到倒茶端杯,大到大件物资采购等。往往会因这些具体工作影响汽车销售形象、汽车销售业务甚至同事关系。
管理,就是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我们应该用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眼光来进行汽车销售公司后勤机制管理改革,加强汽车销售后勤管理的科学统领。
1、争取合理经营和集团本部的支持,确保后勤保障经费来源。企业内部管理,大都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层,上层直接把握着下层的经济命脉,但高明的高层CEO们往往把权利下放,尤其是经济支配权下放,这不仅是一种业务经费保障,更是让下层发挥能动性的有利途径。
2、以人为本,完善汽车销售后勤人事制度。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在选拔用人上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使后勤人员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合理搭配,分工负责。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勤保障人才。其次要加强后勤人员素质培养,采
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参谋助手、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能协调,肯吃苦,洁自身”的复合型后勤管理队伍。复次我们要注重培养稳重、踏实、仔细的工作作风。确保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人员认真、仔细、耐心地做好每件事情,在细中求精,精中务实,实中求细,取得领导满意、大家满意的好效果。最后,我们要加强感情交流,使工作人员心理无负担,无跳槽思想而影响工作。
3、加强汽车销售后勤机构科学设置。汽车销售公司应该设立科学、独立性的后勤管理部门。如设立人力资源部或行政后勤部,将人力资源和行政后勤事务完全分离开,从而减轻“倒金字塔式”(一人兼有多项工作)的机构设置中一对多的工作压力。再利用先进科学的绩效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综合工作职业标准,这样能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优化汽车销售公司后勤服务职能。
4、汽车销售公司后勤人员行使管理职责,要正确处理“管”与“理”。一是要有大胆管的意识。后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续,大至钱财管理、安全保卫,小至一张纸、一个信封的使用等等。因此,后勤部门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管理,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使每位后勤人员每天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超前意识,做到自我管理,自觉管理,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好传统。二是各不忍人员要有认真理的意识。部门人员要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为目标,克服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轻处置、重使用轻保养,重占有轻管理”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汽车销售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需要。
5、跟新服务理念,注重创新管理模式。我们应做到从管理方法上,由单位的行政管理向科学的经济管理转变;从服务方式上,由行政型后勤向经营型后勤转变;从服务范围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服务转变;从经费来源上,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在交流方式上,我们应利用中汽西南大平台,经常开展交流会议,使各分公司都能吸取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且也可以组成兄弟单位,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强化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岗位意识;强化人人肩上有担子的责任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后勤管理工作要紧跟法治理念教育服从、服务于汽车销售工作大局,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使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
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精益化管理探析 篇7
一、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20世纪9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在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实地调查和对比研究, 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精益化管理思想即是始于对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总结与提升。精, 包含有精细、精密、精确、精良、精巧、精心、精品、精进等含义, 所有生产和管理的活动都要责任明确、规范清晰、目标细化、质量可靠;益, 包含增益、利益、效益之义, 所有生产和管理的活动都要注重绩效和持续改进。精益化管理思想的核心内涵是通过消除各种形式的浪费, 不断提升价值流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精益化管理已上升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 甚至上升到战略思维层面, 成为众多管理者和学习型组织追求的一种境界。
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和日渐增多繁杂的资助事务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者提出了“细、专、精、实”的新要求, 进一步促使学生资助管理者尽快实现由经验型粗放管理向知识型科学、精益化管理的转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益化管理是指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 以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为导向, 通过运用精益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改进和优化学生资助管理, 不断创造应助尽助、精益求精的资助育人新成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涉及学生资助管理的各类项目、各个环节与各利益相关方。要实现学生资助管理精益化, 必须做到: (1) 树立精益思维意识, 经常用精益思维的视角去观察、审视和反思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2) 树立专业提升意识, 经常用专业化的理论去指导、验证和反省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3) 树立责任和绩效意识, 要时刻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精益管理的首要目标并不是节约资源, 而是提高育人实效。
二、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 有助于加快学生资助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经过近60余年的发展,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资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资助的标准不断提高, 资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 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生资助的技术性、专业性也越来越强, 资助管理的职业化、专业化已成必然趋势。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仍以单纯的事务管理为主要内容和特征, 远未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的程度和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相对滞后, 独立建制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发展缓慢;囿于学生工作人员编制有限等原因, 多数高校无法调剂专门编制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 实际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仍以兼职为主, 缺乏学生资助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 精力有限, 压力过大, 难以满足学生对资助的多样化需求;基层院系辅导员流动性大, 工作经验的欠缺和工作方式的欠妥不能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 往往容易伤害到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素质的不足已成为影响学生资助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障碍, 使得许多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仅仅满足于应付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资助育人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 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的精益化管理, 要求学生资助工作者找准定位, 明晰责任, 增强使命, 促使学生资助工作者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丰富专业知识和提高职业素养, 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职业化发展。
(二) 有助于促进学生资助管理的信息化、透明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强调效率, 即要用最小的投入或最少的人力、最快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浪费产生最大的资助绩效, 资助信息化是学生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繁杂而琐碎, 涉及的项目多、环节多, 利益各方诉求差异大, 社会关注度高, 资助各方不仅仅要求学生资助管理要高效规范, 更要求学生资助管理能够公开透明。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承担着在校20%以上的学生群体的服务、管理和育人工作, 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资助工作快速发展的形势和要求。由此可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必然选择, 这不仅可以减少大量重复性的工作, 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节约高校有限的人力资源, 而且可以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地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 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 不仅可以将学生资助工作中多余的流程和无意义的活动化繁就简, 改进和优化基础管理工作, 为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实施提供基础条件, 而且还能够拓展信息化管理的广度和工作深度, 保证学生资助工作按照公开、高效、透明的标准运行。
(三) 有助于推动学生资助服务的个性化、人本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强调以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 更加关注人性化管理, 通过建立基于服务对象需求的快速反应和拉动机制, 从而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资助资源, 最大限度地实现尽善尽美的资助服务境界。在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 各项资助项目尚不能实现合理配比、有效利用。高校通常的做法是, 将所能获得和所能提供的资助项目给予贫困学生, 但由于学生不能确定地知道能获得什么资助, 因而经常会出现盲目申请、重复资助和奖助不清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活动中, 学生资助的服务对象不仅局限于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慈善机构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境遇千差万别、困难状况与程度参差不齐、个人能力和意识观念各有不同, 不同发展阶段学生成才的需求存在着显著差异, 政府机关、金融机构、慈善机构、企事业单位关注和支持学生资助的立场与视角不同、利益诉求多样化等现象, 这些都决定了在学生资助服务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类别和层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助服务, 如通过科学的方法精确划分学生的困难程度、对有限的资助项目进行精准计算和统筹配比、精心为困难学生设计和制定符合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的资助方案、针对不同资助方的利益诉求精巧设计服务模式等。因此, 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的精益化管理不仅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凸显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 同时更加注重满足资助相关利益方的需求, 彰显了学生资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取向。
(四) 有助于实现学生资助对象的主体化、实效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追求资助质量提升、资助育人的实效和长效, 强调在资助政策实施中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与自由性。在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选择的地位, 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占据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单一主体位置, 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学校所能提供的资助项目, 呈现单通道的资助服务模式;学生参与资助工作的主动性不足, 施助各方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 资助管理过程中学生参与监督较少;开展针对性的资助教育活动不够, 部分活动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 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较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中给学生赋予更多的主体性地位,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参与资助实践和开展服务学习中充分把握表达自我意识、展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发展的机会, 促进自我实现由受助向自助、助人转变。
三、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推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 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 效益性原则
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要克服只注重资助的规模、数量而不注重投入产出, 只考虑资助的强度和广度, 而不考虑资助的效度的粗放型管理思想。效益型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在学生资助管理过程中要处处精打细算, 厉行节俭, 力争在完成资助预设目标的条件下, 做到投入少, 效率高, 浪费小;其次, 在学生资助管理服务过程中要量体裁衣, 使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学生和其他资助相关方的需求, 获得资助相关方更多的响应和支持;再次,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精巧设计育人方案, 提高资助项目、资助教育活动等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争取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取得较多的育人成果。
(二) 系统性原则
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要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对学生资助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明确学生资助各相关方及各个管理环节的工作职责, 调动并集聚形成全校和社会各界的资助育人合力, 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机制。
(三) 科学性原则
学生资助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按科学规律办事, 实行科学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并非仅是凭经验就能够做好的, 其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许多常规的工作需要改进和优化, 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的分析与测度、个性化资助方案的设计与配比、资助过程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认知与把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后评价等。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既不能安于现状、自甘落后, 又不能操之过急, 搞形式主义, 而是要坚持调查研究, 坚持按科学性原则办事。
(四)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是精益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要通过落实调查研究, 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学生资助管理过程中重复性、常规性工作制定标准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业务流程和评估标准, 有利于使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提高资助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规范水平。
(五) 持续性原则
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 需要持之以恒, 不断改进和优化。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 要不断深化和拓展PDCA质量管理循环的思路, 从计划 (Plan) 、标准 (Provision) 、问题 (Problem) 入手实施学生资助工作自律循环:以目标 (Plan) 管理为牵引, 通过建立起一套具体、可量化的目标体系, 从而实现对资助工作人员的行为引导、激励和控制的有机统一;以推进标准 (Provision) 建设为标尺, 促进资助人员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固化与持续改进, 使原有复杂粗放的管理模式变为精益化的标准管理模式;以解决学生资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Problem) 为导向, 建立以挖掘问题、表达问题、归纳问题、处理问题为线索和切入点的管理方法, 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案, 使精益管理不断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四、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的实施要点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动态改进的发展演化过程。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的实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即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的导入期 (含萌发期) 、启动期、实施期与成熟发展期。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上, 学生资助精益化管理的实施要点和途径以及学生资助精益化管理的目标效益存在显著差异。实施学生资助精益化管理一般始于对学生资助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植入或引用精益化思想, 将学生资助工作中一系列相互割裂的管理行为和活动整合为一个精益程序的方法;进一步利用精益化的管理工具, 如5S管理、PDCA质量循环管理等, 营造持续改进的条件, 促使学生资助精益化管理新一轮的发展与演化。
在导入期, 学生资助管理部门 (工作者) 需要对学生资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 对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需要做好资助管理人员的精益化管理知识和工具方法的学习和培训, 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执行的必要性, 并形成良好的素养习惯;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和启发管理人员学会如何观察问题, 积极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启动期, 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在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明确责任和分工, 初步拟定精益化管理的基本方针、目标、实施步骤和检查考核方案;需要提高资助主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身体力行;建立精益化管理推进委员会, 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实施期, 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选定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可以从识别各种浪费开始, 可以从流程改善开始, 可以从信息化建设开始, 也可以从5S、管理人员技能开始等, 逐步使全体人员树立精益化管理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清晰的工作流程、精确的服务规范、严格的工作质量要求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成熟期, 学生资助管理人员能够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考虑问题, 自觉、正确执行精益化管理的相关规定, 并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Liu Hongqi, Yuan Ying, Wu Qingchun.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grey clustering method.Gre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 2009.GSIS2009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728-734.
[2]张慧琴, 李中凯.浅谈精益化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8) .
[3]杨爱民.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合理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1) .
[4]刘宁, 姜召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 (11) .
[5]唐魁敏.精益管理实践的七个要点[J].企业管理, 2011, (2) .
[6]夏坤, 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财政资助专业化发展及其启示[J].管理观察, 2008, (15) .
[7]陈黎军.PDCA推动精益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 (10)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历史嬗变 篇8
关键词:美国;哈佛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住宿管理
中图分类号:G5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82-03
“学生事务管理”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笔者主要分析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住宿管理。
一、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替代父母制”管理模式
1.“替代父母制”内涵
美国高校历史可追溯到1636年第一所高校——哈佛学院的诞生。那时,美国高等学校对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是不加区分的。此阶段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为“替代父母制”,即:校方代替学生的父母行使职责,由教师、校长乃至董事对学生在校的活动加以管教、约束、通过精神、肉体和经济手段惩罚违纪行为。
“代替父母制管理模式”体现在教员的职责上:作为牧师的教员既是学生的教师,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指导者。教师与学生同吃住,朝夕相伴,对学生实施严明的纪律约束和封闭式的监督。他们关注全体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以及学识的提高。
2.哈佛学院住宿管理——源起
历史学家称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的历史比美国建国历史长了将近一个半世纪。1636至1776年,哈佛学院的“替代父母制”管理模式可概括为“两严一活”。“两严”指的是严格的纪律和严格的寄宿制,而“一活”指的是相当活跃的文学社团活动。严格的纪律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规定和限制,包括做事速度、参加班级活动、祷告、着装、休闲、娱乐、射击、饮酒、赌博、打击、宣誓,等等。
当时,哈佛学院的宿舍非常简陋,甚至没有足够的寝室。直至1642年首届毕业学生毕业前,才建成了一幢集教室、图书馆、办公室、宿舍、餐厅、厨房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这幢楼主楼的两翼即是宿舍。其具有英国模式学院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设施,例如:办公室、厨房等。学生和教师都住在这一幢楼内,完全形成了英国式的寄宿制。
二、19世纪中叶至二战——“学生人事工作”管理模式
1.“学生人事工作”内涵
这一阶段尤其是南北战争爆发前夕,受德国大学的影响,美国早期的大学开始注重学术与研究,这使得学生事务及其管理从学校的教学和学术事务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德国的影响催生出美国高等教育中专司学生事务的管理者。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发展
1870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Eliot)任命格列(Ephraim Gurney)为第一位院长承担对学生纪律的管理。格列最初从事学术研究,接受“院长”的职位后,便开始承担对学生纪律的责任。
1890年哈佛大学成立“新生顾问委员会”,管理划分为:学术院长和学生院长。布里格斯(Lebaron RussellBriggs)从而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位单独负责学生事务的行政领导。此时,哈佛大学的宿舍及其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哈佛备受入学人数激增的困扰。早期“学院式生活方式”的理念已随着每年众多新生的涌入趋于消逝,而新生的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建立在财富、家庭背景,而不是学生个人能力上的等级分化现象在学校中表现出来。
为了消除哈佛大学学生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19世纪30年代担任校长的艾伯特·劳伦斯·劳威尔(Abbott LawrenceLowell)创立了学舍制度。1928年,爱德华·S·哈克尼斯向哈佛大学提供300万元欲捐建一个住宿学院。不久,他把捐款增加到1000万元用来建造至少7所住宿学院。首先建好的两所住宿学院是Dunster House和Lowell House,于1930年秋天投入使用。而后的五所学舍计划在第二年完成,依次是Eliot、Winthrop、Kirkland、Leverett、Adams。每一个学院里学生的寝室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和四人间,同时也为住宿和不住宿的导师准备了套房。除此之外,每所学院都有一个餐厅和公共活动室,还有自己的学院图书馆。其中Adams学舍还有一个壁球场。新的学舍投入使用后,虽然学校没有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入住,但是绝大多数高年级本科生都主动住进了新的学舍,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也住了进去。学舍还专门提供了一个餐厅和公共活动室供平时交流活动用。
三、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学生服务”管理模式
1.“学生服务”内涵
二战刺激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在服务观念上的转变。学生咨询服务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运动,“学生消费者第一”的理念逐渐形成。这一理念以把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作为买方和卖方为前提,是一种注重和保障学生学习权益的市场管理哲学,它的核心是注重学生需要和努力保护学生的利益。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扩张
“二战”后,因战争辍学的学生回到母校继续学习,同时退伍军人要求进入校园学习,学生潮水般地涌进了住宿学院,大学生的总人数超过了一千万。为了给激增的学生提供住宿,大学大兴土木。受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的刺激,哈佛大学一年就从民间获得4000万美元的捐赠,且同时享有财政资助,校园里兴建和修复了97幢大楼。
1961年,学生事务专家米勒(Mueller)对学生住宿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为学生提供身体休息的地方,即一个比教室和图书馆更加舒适的地方,以供学生吃饭、睡觉;第二,提供学生学术交流的场所;第三,通过使宿舍管理人员帮助学生纠正行为,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另外,她认为住宿可以提高学生公共交往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学校的规章制度削弱了,学生宿舍楼男女混住,大学行政人员不准涉足。在大多数大学中,那些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礼拜堂活动的规定被取消了,全校型的宗教集会也取消了。当时盛行的观点是,应当把学生当作成年人一样对待。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学生住宿的八个目标基本达成共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协助入学指导,帮助学生认识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大学的政策和纪律;使学生明晰权利和义务;为学生课外交往创造条件;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社团为学生创
nlc202309010353
造休息和娱乐的机会;提倡温暖、圣洁、高尚的住宿氛围。与早期住宿仅仅以控制学生为目的相比,这些目标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学生发展”管理模式
1.“学生发展”内涵
学生发展是以20世纪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其定义为人的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它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能掌握越来越复杂的发展任务,达到自我实现和自身的独立。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成熟
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学生更重视获得学位和找到好工作,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回到大学宿舍。通货膨胀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宿舍成为最方便和经济的居所,大量学生回到宿舍,使得学生宿舍一时间再次短缺。哈佛大学鉴于此情况,于1977年建造了3所学舍,他们分别是Cabot学舍、Currier学舍和Pforzheime学舍。Cabot学舍原来叫南方学舍,1983年以捐赠人Thomas Dudley Cabot和Virginia Cabot的姓命名。Pforzheime岸舍通常简称为PfoHo,她之前叫北方学舍,1995年开始以哈佛捐赠人Carl和Carol Pforzheimer的姓命名。
到了20世纪80年代,住宿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理论”,1980年,学者德库斯特和马布尔提出了对宿舍的五级要求:第一级,提供一个满意的休息环境;第二级,提供舒适的基本设施;第三级,建立共同生活社区的各项准则;第四级,发展学生间有利于学习的人际关系;第五级,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上述五级序列,基本上代表了当今美国教育界对学生住宿提出的目标,它几乎囊括了学生对住宿设施、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的全部需求。
五、20世纪90年代至今——“SLI计划”管理模式
1.“SLI计划”内涵
1993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开始了“SL'’(StudentLearning)计划的研究。1994年,协会发表了《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StudentLearningImperative: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简称SLI)的文章,SLI计划得以出台。SLI强调传统高等教育把它的活动分成学术事务(学习、课堂、教育、认知发展)和学生事务(课外、学生活动、居住生活、感情或个人问题)不利于大学以后的生活,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融合
目前,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一方面,哈佛大学的住宿管理已与学校的其它事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各学院的住宿的管理均有专门的机构。以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为例,学生住宿及其它一切学生事务由其学生生活办公室负责。学生生活办公室的主要组织框架图如下:
哈佛学院的学生生活办公室是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办公机构,共有十名工作人员。处长与四名副处长共同对整体学生事务(包括住宿管理)负责,下设五人分项管理学生事务,其中有两名行政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
至此,哈佛大学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管理又走向了融合。
【事务管理局】推荐阅读:
事务管理10-15
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08-03
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10-01
涉外事务管理05-14
事务管理模式12-13
合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08-08
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11-19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11-24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06-01
学生事务管理模式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