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2024-07-18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通用11篇)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1

文章标题: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我镇共有初中2所、小学10所、独立幼儿园3所,在校(园)学生、幼儿4971名,在职教师30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我镇中小学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转变

工作作风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积极进取,为促进全镇中小学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成绩,现将本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

1、树立行业新风,优化教育环境,是事关政治、事关大局的工作,也是我们抓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内部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为保证活动扎实有序的进行,镇中心校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对全镇中小学的行风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各中小学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相应领导机构,确实做到了把行风建设同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了目标责任制,旨在增强各校领导对抓行风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性。

2、加强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教师周五政治学习时间,认真深入学习各种政治理论文献和教育理论知识。一年来,我镇先后组织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2次,教师完成政治学习心得、笔记近百万字。结合师德建设、自身政治修养等内容展开讨论,提出了认真施教、“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的口号”、“向45分钟要质量是我们的目标”、“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是我们向社会的公开承诺。

3、在全镇教师中开展了“创文明学校,做文明教师,育文明学生”的三文明活动。加强师德建设,升华精神境界,进一步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努力提高“三育人”质量,在师德建设中,首先从教育和规范教师言行入手,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并在全镇深入落实了《长凝镇教师师德规范评价实施方案》,注重过程管理,落实量化评鉴,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施教的水平,营造出了文明向上、洒向学生都是爱的师德环境。

通过上述举措,我们使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成为新型教师政治思想建设的核心,进一步建立起了教风纯正、业务精干、凝聚力强的教师队伍。

二、德育工作:

1、继续扎实深入的落实了中小学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各校以贯彻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和市颁发的《唐山市中小学生十不准》为切入点,加强《规范》《守则》《十不准》的深入学习,达到学通、学懂、学会、会用的程度,从而能严格用这些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抓学习的同时,注重从学生的日常规范、文明礼仪、传统美德等方面进行长期不懈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另外,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健康消费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全的人生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体系,使养成教育过程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本学期初,各中小学全面开展了中小学“学规范、守则、十不准”知识竞赛,并评选出了一大批“学规范、守则、十不准”标兵,开展了“学守则,创文明班,争做好学生”主题月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充分发挥了团队组织作用,拓宽教育渠道

各校团队组织及时制定出了团队工作计划及节假日活动安排计划,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根据省市县各级精神,我镇本把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围绕此重点,各团队组织开展“五心”教育系列活动(五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各校认真执行了升降国旗制度,规范升旗仪式,切实落实国旗下讲话,开展旗手评选活动,如实记载升旗情况。加强了对小广播、板报、橱窗、阅览室、活动室等宣传教育工具的管理与使用,经常组织学生到活动室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另外,组织开展了影视片观后感、好书读后感、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配合县局开展了“奋发有为建小康”系列读书活动,我镇中小学生有56人分别在县书法、演讲、征文、绘画等评比中获奖。

三、教学工作

1、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理念,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搞好新教材教学同步进行,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同时,加强新教材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与反馈。本学期以来,我镇共组织小学一、三年级初中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展示课7节,相关教学研讨会三次,全镇小学各学科优秀期中试卷评比活动。全镇各校都开展了全员优质课评比活动。这些活动,促使新教材学科教学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以信息技术和仪器设备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实验教学和

电化教学为主要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综合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书写(读书)姿势正确规范、作业整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以来,各校开展了作业展评、朗读比赛、演讲赛、韵律操比赛等活动。

3、实施教育创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小学校长、主任及骨干教师要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并

能应用到教学之中。尤其是长凝中心小学和两所初中率先提出了“每天用一次投影、每周用一次课件、每月制一个课件”的三个一活动,促进了全体任课教师以电化教学做为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化程度,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巩固普九成果,做好“迎查”工作

本学期,是我县迎省政府第三轮“普九”复查的关键阶段,我们全镇师生上下一心,团结实干,艰苦创业,在县局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镇于今年6月第三次代表县接受了省第三轮普九复查,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在普九工作中,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投入力度,先后发动各镇村、企业等为教育捐款。本学期以来,我镇创示范校、美化校园及迎“普九”复查添置教学设备、图书仪器、文体器材等,累计投入在53万余元,其中:粉刷教室259间,合17316平方米;绿化美化校园5130平方米;路面硬化1420平方米;创设校园文化氛围搞喷绘等1864平方米;购置图书10000册;添置仪器设备1989件(台);重新布置专用教室2093平方米;更新改造了电化教学备课室及两个中学、长凝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创建了长凝镇教育信息网,教育装备及教学环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档次。

一年来,我镇教师共有23人次在省、市、县各级业务比赛中获奖,形成了以市级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教师、**县优秀教师等一批名优教师为代表的教师队伍,从而确保了全镇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2004年以来,我镇中小学生有百余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成绩合格率100,两所中学成绩都居全县前列,**中学中考成绩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并为全县初中举办教学管理现场会一次。本,两所初中均被评为县A级学校、星级学校,同时双双被确定为全县初中规范化学校(全县共5所)。近期,**中学又被命名为唐山市文明学校。**小学、**中学被授予滦南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镇中、**小学被评为唐山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小学等4所少先队大队被命名为滦南县红旗大队;**小学等5所小学被命名为规范化学校(全县共26所)。由于我镇教育教学工作的突出成绩,**镇教育党总支今年再次被命名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镇中心校于今年5月被命名为振兴**先进单位。

以上是我们工作的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来源于,欢迎阅读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2

1 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变化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 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发生改变。其内容由过去的简单、单一的活动内容逐渐转变为大规模的、多样性的活动内容。各地方乡镇结合本地特色发展了独具个性的乡镇文化, 而且将本地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新农村建设等以更新更美的形式渗透到活动当中, 丰富了活动内容, 拓宽了活动的领域。

⑵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 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镇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低层次的水平, 继而向多样化、高层次的方向转变。其参与度更广、社会性更强, 为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更为优质的文化活动。

2 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的意义

作为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加快我国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进程。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是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能够有效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文化大繁荣。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及时采取措施, 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进程, 发挥乡镇文化站服务于人民的重要作用。

3 强化乡镇群众文化站建设工作的措施探讨

⑴对于乡镇文化站的总体建设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应有一定的规划安排。在开展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过程中, 应完善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领导, 主管指导, 协调统一规划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工作的管理模式。政府等相关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乡镇文化站的总体建设, 保证文化站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⑵立足基层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且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层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国基层文化站应立足实际, 发挥地方特色和本土资源优势, 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 开展贴近农民群众, 反应农村生活的文体娱乐活动。如此一来, 通过人民群众新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扩大乡镇文化站的影响力, 真正发挥乡镇文化站服务群众的职能。

⑶切实发挥交流平台作用, 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整体素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文化的建设对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整体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 针对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 进而存进我国农业的生产发展。除此之外, 通过网络全民共享、长期为群众开放文化站, 完善基层图书馆阅览室等基础设施, 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优化人们的知识结构。

⑷提高素质, 优化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近年来, 为满足人们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转变过去以单纯的唱、跳、看、玩的思想理念。多个地区首先从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着手, 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 定期举行“学术讨论会”、“站长培训班”等活动, 旨在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与时俱进, 转变发展观念。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充电”,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与此同时, 文化站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吸引专业人才, 建立一支素质高, 能力强, 业务精的乡镇文化工作队伍。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与论述, 我们认识到当前乡镇文化建设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新时期。新时期, 新气象。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 吸取教训, 及时解决乡镇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开拓未来, 切实采取各项措施, 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的建设,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潘勋科.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山西L市三个试点村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2]马仙玉.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创新策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 (01) .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3

1. 乡镇农机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部分乡镇农機站编制被挪用,存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 乡镇农机员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忙于乡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造成没有专职的农机管理人员,开展农机化工作没有时间和人员保障。部分乡镇站被合并,人、财、物被统筹,缺乏开展工作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培训基地,服务设施陈旧,推广服务手段落后,乡镇农机站服务农业生产的功能被严重削弱。

1.2推广经费欠缺,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 员工工资福利无保障,待遇低,队伍不稳,农机专业人员不足30%,人员老化。培训经费欠缺,人员知识陈旧,推广工作成无源之水,影响基层农机化工作的开展。

1.3乡镇农机站工作量比较大,负担重 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公益事业的不断增多,乡镇农机站越来越不堪重负。目前乡镇农机站承担着组织管理、推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信息统计、购机补贴、农机抗震救灾、组织跨区机收、提供服务信息等大量公益性农机事业,没有经济来源,负担比较重。

2.完善乡镇农机站建设的建议

2.1进一步深化乡镇农机站的机构改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结合我省农机发展实际,积极推进乡镇农机站改革,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跨乡镇的区域中心站或片站,使其承担跨乡镇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和各类公益性服务,在乡镇农机机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人员没有明显超编的情况下,使功能和服务水平有明显增强。

2.2求真务实,理顺乡镇农机站的管理体制 一是要明确界定公益性职能,放开经营性职能,确保在编、在岗从事公益性职能农机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落实到位。二是要在机构设置及管理体制上把担负公益职能的人员编制、人事、工资关系统一划归到县农机主管部门管理。

2.3要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把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省农业主管部门与地方共同抓,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与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4要进一步创新基层农机推广方式 要利用农机项目建设一批农机乡镇示范基地;要制定政策强化县级农机管理部门把农机工作的重心下移,赋予乡镇农机站更多的职能和权力,更多的经费投入;要鼓励、支持科研和农机生产部门把更多的成果与技术嫁接到乡镇;要探索出一条在充分发挥县级农机部门农机推广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完善乡镇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的思路,在确保公益性的前提下,实现服务方式合同化、服务任务目标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机制科学化,最大限度地搞好服务、搞活服务。

2.5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经费 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同时,要将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开来,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

乡镇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篇4

总结

(2007年

12月)

潘庄镇版图面积耕地现辖

42平方公里,3.2万,,全镇个

3663.9万亩,常住人口30个行政村。轴承产业特色

2800家,民营企业鲜明,是临清市工商重镇体工商户多家,从业人员近

2万人。今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筑牢防范体系、构建和谐潘庄为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管、建、教、改

”方针,加快村级规范化建设,强化对社会治安秩序的治理整顿,推进契约式治安保险,7170户全部参保,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抓责任落实,切实加强领导近年来,随着我镇民营经济的发展,个体轴承加工户、企业对社会治安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镇南与冠县、西与馆陶相邻,区域位置相对特殊,人流、物流相对较多,客观上也增加了治安防范工作的难度。为此,镇党委、政府始终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入工作计划,一把手对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成立了创建平安潘庄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展“创安”活动实施细则,配

齐配强了专职综治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全面落实了分包管区科级干部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使综治工作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制度健全。年初与镇直各部门、各村签定了目标责任状,签订率达

100%。同时,细化目标任务,加强日常考核,严格兑现奖惩,镇综治人员奖励与工作成绩相挂钩,村级综治主任、巡逻队员的工资待遇与目标任务挂钩,村级每发生一起案件扣除相应工资。此外,定期邀请临清市公安局,结合镇派出所日常培训,强化治安巡逻队伍素质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本领。施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措

1、全力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我们把今年作为村级规范化建设

年,成立了村级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人员,分管区对村级阵地进行了摸底排查,弄清了工作底数。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党委扩大会进行专题研究,列出建设计划,细化建设标准,拔付专项资金,配合村级计生阵地建设、党组织阵地建设,加快了综治阵地规范化建设步伐。至目前,共投入资金扩建,制作制度牌匾置档案盒吴梭庄、油坊等了规范化要求。

50多万元,对村级阵地进行新建、改建、100余块,购

500个,于小庄、白铺、15个村初步达到

一是

2、扎实开展反邪教工作。20余幅,张贴标语动宣传车加大宣传力度,今年以来悬挂横幅

150余条、出

20余辆次等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分管区成立了反邪教领导小组,落实了各自职责,包村干部靠上去,督促村里搞好自查,全面清理清除法轮功宣传品、反动标语。三是定期走访法轮功练习者,加强联系,了解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

态。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培训群众轮功练习者情绪稳定。

3期,400余人次,64名原法

3、强化矛盾纠纷调处。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矛盾纠纷有所增多。为此,我们坚持

“预防为主,教育

”的原,全面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调处网络,落实了各自责任则,建立了司法所、管区、村三级了解村里情况,确保小事不村、大事不出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发生矛盾纠纷调处21起,调处率

100%。

21起,4、加大法制教育和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我们建立健全了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学校聘法制副校长

“四位一体”的法制培训体系,各学校外

6名,16所学校均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在每学期开学时,由法制副校长上开学的第一课,每月为在校生上一次法制教育课,广泛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在校生的法律意识。此外,针对实际,定期为村级综治主任上法制课,进

行业务培训。今年以来,上法制课5次,受教育师生达

1000余名。同时,由综治办、派出所、工商所、联校组成检查组,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3次清理整顿,净化了学习

008线、镇工业园区环境。加大对和与冠县、馆陶接壤地段的巡逻力度,在工业园建立了民警警务室,在008沿线增设了警力,定期开展

整治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巡防格局

三、搞好工作创新,构筑治安大

1、专业队伍巡。镇里会同派出

96所严格把关治安承包人的审批,并帮助治安承包人把关、选聘了名巡逻队员,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村级治安巡逻队伍的监管,严格落实巡逻制度,按照要求分季度为他们发放工资,强化日常检查考核,年终兑现奖惩。在镇工业园建立了

2处巡逻点,成立

12名治安了治安联防队,招聘了了生产经营环境稳定。联队队员,全天侯进行巡逻,确保

2、义务巡逻助。针对易发案区域,镇工业园企业按规定日期派出

一名保卫人员与村级的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组成义务巡逻队,配备警械,坚持每晚义务巡逻,与专业巡逻队伍相配合,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营造了平安建设、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3、镇综治办、派出所组成队伍促。镇里出台了相关制度,每晚值班机关干部会同派出所值勤干警组成机关巡逻队,一方面在重点路段、易发案路段进行巡逻。另一方面,镇综治办、派出所对村级夜间巡逻情况每月分别有不低于

2次、4次的抽查,在震慑犯罪、促进村级治安巡逻规范化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

三项措施的实行,初步建立起了机关巡逻队、联防队、村级巡逻队、义务巡逻队四支巡逻队伍,构筑了大巡防局面。生治安案件事案件14起

1至(去年

11月份,共发

32起),刑

21起),较去年

5,刑事

28起(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5%、33%(可防性

乡镇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篇5

一、宣传动员

为形成全民参与、共创平安的工作格局,社区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结合六五普法,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对社区各类人群有针对性地组织安全防范教育,动员辖区单位参与创建活动,利用社区黑板报和宣传栏广泛宣传,提高居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活动的知晓率。

二、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

社区于20xx年成立了警务室,派出所民警每周有1个工作日在社区办公,协助社区办理调解纠纷、维护治安、管理综治员队伍等工作;两岗三定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同时履行综治、卫生、绿化职责,尤其是对辖区重点地段进行巡逻,充分发挥协查、协管、防范犯罪的作用;辖区主要单位有5家,在社区动员下,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安装了110自动报警系统,构建全面有效的治安防范体系。

三、维护稳定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矛盾纠纷的调处:社区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各类民事纠纷,今年共调解民事纠纷5起,成功调处5起,其中邻里纠纷4起,家庭纠纷3起,调解率100%,对调解满意率95%,未发生民转刑案件。

2、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情况:今年辖区共发刑事案件1起,发生治安案件2起,查处2起,比去年同期下降1起,根据近三年来的发案情况,明显低于三年以前的发案率。

3、责任事故的发生情况:社区成立了消防相关组织机构,积极巡查监督,排除消防隐患,今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辖区不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情况。

4、群体、事件的发生情况:社区对辖区内有可能发生群体上访事件的各种情况作了详细调查,针对矛盾的主要集中点作群众工作,今年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

四、重点人口管理工作

重点人口的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吸毒人员的管理:辖区现登记在册吸毒人员9人,其中2人已脱毒,由单位帮教1人;由社区帮教的1人,社区对每一名吸毒人员都成立了帮教小组,每月进行帮教谈话;强戒1人。

2、对邪教人员的管理:社区原有全能神人员2名,经社区教育已全部转化,脱离了邪教组织,现在社区无新滋生的全能神人员和顽固分子。

3、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社区共有刑满释放人员3人,对每一名刑满释放人员确立专门的帮教人员,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4、对其他重点人口的管理:社区登记重点场所2家,主要为音棋、牌娱乐室,社区派专干每季度进行检查看有无黄赌毒现象,三年内未发现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社区积极和辖区单位配合,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乡镇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篇6

我镇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在县规划局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严格履行职能,科学规划,加强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我镇的持续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审批建房,服务于百姓

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热情接待,耐心解答,积极为老百姓分忧解愁。在今年的农村建房审批工作中我镇始终坚持“先规划、后用地”的原则。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口,建设一盘棋”。对本辖区用地规划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了上级的规定。

二、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对镇下属的15个行政村的村民建房情况进行全面监察,积极下村走访群众,了解情况,遇到因建房引起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主动及时介入,认真解决,尤其是中心村落,发现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阻止矛盾激化,促进农村的和-谐建设。

三、重点整治,增强法制

为加固规划建设工作筑牢壁垒,使建设能够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康有序审批规划,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拆违工作力度,对违法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进一步提升全镇文明形象。

四、推进改造,大局规划

为加强乡镇统筹一体化规划,全面推进规化战略工作。在基本完成全镇总体规划的同时,再请相关技术部门做好集镇详细规划和日产700吨自来水厂的给水管网的规划。做大做活集镇移民,规划与大局,为改变集镇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探索推动乡镇规划的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做出自己的贡献,工作总结《乡镇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五、积极谋划,着眼于长远

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尊重现实,入村征求意见,搞好调研为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2011年下半年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计划:

今年下半年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工作计划,在县建设、规划等局的正确指导下,根据我镇经济发展的总的思路,切实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对村镇进行全面规划,科学、严格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后备资源,努力制止非法乱建、乱占现象的发生,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土地开发利用,强化规划管理和监督,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我镇村镇规划及管理工作,促进我镇经济发展,较好地完成,今年工作任务,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宣传工作

结合我镇的工作实际情况,利用各个渠道向各村村干部、群众宣传《土地管理法》、《城镇规划法》及村镇规划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依法占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在全镇形成依法建设、规划的良好氛围,促进本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做好建房户的调查摸底工作

将建房户有关信息登记,严防不按规划建房现象发生。积极配合土地管理部门做乡村土地规划。努力建设中心村庄,集约、节约用地,鼓励建房户“增高减肥”,打造“空心村”,切实保护耕地,找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严格执行总体规划和集镇详细规划

进一步完善全镇总体规划,努力打造一河两岸的集镇建设格局,规划好集镇路网、排水、排污管网,做好集镇详情规划(详规)。

四、严格集镇管理,严处违规建筑

严格控制集镇拆旧建新审批手续,按1:1的要求,对集镇建房实行限高。同时,对新建房户的外墙装饰要求,整体、美观、大方、防止“垃圾房”。

五、加强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7

1 乡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之一

1.1 研究农民信息需求一般有两种观点:

一是从发展眼光看需求的。这种观点不看实际, 而是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对农民的要求来确定文献信息的收藏和传播。实际上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和习俗所限, 这些脱离实际的文献信息便成了摆设。这种文献信息的收藏与传必然导致失败;二是从实际出发。一要看当前的需求, 二要看他们接受和利用的能力。

1.2 那么当前农村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我们以为, 一是农民的文化水平还不理想, 特别是科学文化知识还不那么普及,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移风移俗与小康以及和谐社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这说明乡镇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藏与传播要注意这个实际情况;二是农村的文化设施还十分地落后, 应该说绝大多数农村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设施。因此, 农民很难受到先进科学文化的熏染。作为乡镇图书馆在农村图书馆没有普及的前提下, 又主要是为农村服务的, 一定要考虑这个现实。

1.3 我们以为原则应是:

“立足当前, 兼顾长远”。重点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教育, 在这个基础上传播生产生活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技术。当然, 传播各种致富及生产营销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2 乡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之二

2.1 首先是搜集文献信息资源的形态问题。

就目前看, 乡镇图书馆应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纸质形的文献, 包括书籍、报纸、杂志。这应该是主要的收藏对象;二是数字文献。这类文献不易过多, 原因是因阅读设备的限制不易被更多的人利用, 更何况需要较多的资金;重点放在有针对性的农民科技致富资料上;三是声像资料包括磁带、光碟等;四是网络文献。特别是建立网络文献信息集成库。这是个文献收藏的方向, 虽然也需大量的阅读设备, 但收藏就目前看来, 还牵涉不到版权等问题。这一切不需大量的资金。在一般的情况下, 乡镇图书馆都是办得到的。

2.2 乡镇图书馆的定位仍是科教、信息文化部门。

因此它的宗旨也仍是普及与提高科学文化知识。那么它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也必须有绝大部份属这方面的资源。这其中文化消遣要占绝对优势, 例如文学类、科普类还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这类文献要占总藏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是个原则也是客观实际。农民更是如此, 他们在逐渐富裕的条件下, 文化消遣是生活中占重大比例的事情。因此, 图书馆作为文化部门, 在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3 适宜农村应用的生产生活科技文献信息要多多益善。

特别注意那些深入浅出的科技资料, 一经发现决不放过。

2.4 就是把握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方面的信息。

除了在报刊搜集外, 重点放在网上搜求。当然, 这种搜求也一定是有针对性的。一定要及时的、准确的、当地能用得上的。这些信息也要存储起来, 但要设两个数据库, 一是永久性的, 一是临时性的。对于临时性的信息资料库要设删节的功能。

以上应算作乡镇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指南, 要强调两点:其一文献信息收集要精要多要快。就目前包括相当长的未来, 乡镇馆藏书是少的不能再少了。所以所说的零增长, 稳定增长在这里免谈!而且还要注意下一步普及村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藏工作;其二是文献信息收集的资金问题。我们以为就当前中央政策看, 有利于这方面工作。我们多做工作争取领导支持就是了。其次是发动社会的力量, 群众合力办图书馆。

3 文献信息的传播与服务工作

3.1 培养农村乡镇潜在读者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

方法可以丰富多彩, 比如办学习班、报告讲座、开会宣传等等。培训的内容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 要他们知道文献信息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这是让他们有文献信息的需求之举;之后, 便是培训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和利用网上知识信息的能力。比如了解文献信息的产生和流通情况、获取的方式方法, 如何查找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呀等等。这就是说要有点利用微机和网上检索的能力。

3.2 宣传吸引潜在读者用户利用馆藏、利用网络文献信息资源。

宣传的内容主要有这样几点:其一是宣传馆藏、网络集成库的储存、网络文献索引等等。其目的要民众了解这个乡镇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储存, 以便民众更便捷地利用。其二宣传民众利用图书馆的效果。民众看到利用的效果是吸引民众利用图书馆最好的办法。其三通过调研指出农村乡镇有哪些生产生活的问题可以在图书馆得以解决, 这种方法应该说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用户的最好办法, 当然也是工作量较大, 要求业务高水平的工作。其四开展一些活动, 例如知识竟赛等方法以吸引民众利用图书馆。

3.3 开展读者活动, 建立读者协会。

迄今为止, 读者活动大致有这样三项内容:其一是宣传图书馆, 前面已经说过;其二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 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其三是以知识为单元直接为读者服务。而读者协会正是承这三项任务而存在的。它组织广大读者读书、研究读书效益, 又协助图书馆进行导读, 发展读者主持和开展一系列的读者活动。

3.4 说到底还是要看乡镇图书馆的利用率, 通

过以上的各项活动, 流通率能达百分之二百或者更多。我们这个乡镇馆就算成功。否则, 一切都无从谈起。

4 加强规划, 重在落实。

我们论题的关键不在有多深的道理或如何好的方案, 而在如何将其落于实处。本文研究的是已有的乡镇馆, 如何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以及传播和服务工作。所以普及农村图书馆不是本文的课题。而就乡镇图书馆而言, 能够将上述内容落于实处也并非易事。因此, 有必要再深入提示以下三个问题。

4.1 乡镇图书馆建设与其他工作一样, 也要事先有规划有论证。

所以, 要有一完整的规划, 经论证、并得到上级批准后附诸实施。

4.2 明确与加强政府的领导责任。

乡镇图书馆是政府职能部门文化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这是责任。而且牵涉事业经费、人员开支和文化设施等一系列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 在政府部门要把责任落实到人, 并设有一系列考评制度。只有这样, 这项工作方能落于实处, 否则, 很容易被其他工作挤掉。

4.3 县图书馆馆长在这项工作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从两个方面论及:其一是业务指导。协助乡镇馆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并培训专兼职的工作人员, 督促协助搞好基础业务建设和服务工作;其二是经常向有关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并争取领导将乡镇馆建设方案落于实处。对于这项工作, 县馆要纳入议事日程, 并明确责任, 也要纳入年终的业绩考评。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乡镇馆是农村的文献信息中心, 抓好乡镇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传播与服务工作也就抓住了大纲, “纲举目张”, 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也就有了保障。

关键词:工作研究,信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乡镇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冯仿娅.农村信息环境研究刍议[J].图书馆论坛, 2007, 6:151.[1]冯仿娅.农村信息环境研究刍议[J].图书馆论坛, 2007, 6:151.

[2]孙美玉等.信息条件下建设西部地区乡镇图书馆的新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3:125.[2]孙美玉等.信息条件下建设西部地区乡镇图书馆的新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3:125.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8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亟需加强和完善。这就要求乡镇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监督和指导职责,二是组织协调作用,三是其具有的软硬件优势;四是其在综合开发利用档案方面的优越条件。

关键词:乡镇档案部门新农村建设

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档案法》明确规定了乡镇政府对基层村民自治组织档案工作具有监督指导的职责,从法律上明确了其主体地位。为此,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各行政村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档案,实现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

一、乡镇档案部门具有监督和指导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职责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档案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明确规定了乡镇档案机构在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地位。如今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农民在生产、生活及自治管理中建立和提供档案服务,不仅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和提升农民素质的手段,也是构建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和完善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是历史的必然,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那么,乡镇政府如何履行职责,最大限度发挥其主导作用呢?

第一,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要实行“双纳入”制度,即将档案工作小组纳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将档案工作纳入镇(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范围,以统领本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机关档案工作小组职责范围,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乡镇机关档案员要履行其监督指导职责,尤其要加强对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业务科室的监督,确保各类业务档案齐全完整。

第二,健全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对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整理、保管、鉴定、销毁、利用以及移交等工作,都要制订规章制度并坚持执行,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对不易操作的规章制度要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三,定期培训村级档案人员。定期对村级专(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或通过以会代训形式进行指导,使他们了解新农村建设进程和档案工作发展动态,掌握必要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第四,对乡镇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有针对性的业务监督和工作指导,加上乡镇档案人员的自身努力,可以使一个乡镇的档案工作得到快速提高。监督、指导可以通过培训形式,也可以通过上门方式。平谷区马昌营镇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包村干部职责范围,通过对包村干部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在掌握了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后,再协助和督促所包村镇做好新农村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另外,他们还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五个好”党支部的评比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既检查了争创“五好支部”的工作情况,也促进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该做法实行两年来,有效地解决了村级档案归档难、归档不齐全的现象,在规范农村政务和村级档案齐全完整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乡镇档案部门的组织协调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的保障

乡镇政府作为行政村的领导机关,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直接或间接负责新农村的组织、规划、设计、实施等工作,掌握着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以平谷区为例,在2006年新农村建设中,全区42个部门共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69项,涉及产业培育、村庄布局、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农民培训、社会事业、基层民主和政治建设等十个方面,其中90%以上是政府主导的项目,其余部分也是由政府组织协调的项目。因此,乡镇政府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直接生成者,也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上传下达的中转站,在确保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工作中的协调作用。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众多单位,且相互间存在诸多联系,要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必然需要乡镇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各部门间的档案工作。以镇罗营镇玻璃台村新民居建设为例,由于该村建设涉及的部门多,在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后,村里保存的相关文件并不齐全,特别是规划审批的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项目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等,都保存在相关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手中,而且大部分材料由他们负责归档保存,致使村里没有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档案,不利于今后的档案利用工作。为此,镇政府先后与10多个单位和个人进行协调,对与该村建设有关的重要文件进行收集或复制,共充实文件材料100余件,这才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档案的齐全完整。

(二)对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收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由乡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办法和收集范围,并依据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周期实行定时更新,保证文件材料收集方法的适用性和收集范围的全面系统性,为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三、乡镇档案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软硬件优势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乡镇政府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为新农村档案工作服务。

(一)建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

作为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外延,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可以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和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便于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乡镇政府可以将“一站式”服务大厅作为服务平台,借助其人员和设备条件,有的放矢地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要从“三农”工作实际需要出發,理顺现行文件送交渠道,确保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以方便的利用形式为农民提供满意的服务。这种服务内容应包括各级政府印发的占地补偿、税费改革、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非涉密性文件,以及与种植、养殖有关的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科技信息。

(二)实行“村档镇管”

“村档镇管”,是指在不改变其档案所属权的前提下,将村级档案集中到所属镇(乡)档案室进行综合管理的方法。实施“村档镇管”,一方面可利用档案推动村级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能在镇村有效贯彻执行《档案法》及《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做到依法治档。平谷区档案局在刘店镇和镇罗营镇分别进行“村档镇管”试点,利用乡镇联合档案室的软硬件管理条件优势,对7个村的档案进行了托管,有效避免了因管理条件落后带来的档案损失,提高了村级档案管理质量。在此基础上,又对马昌营镇提出了“村重要档案镇管”的管理思路,在每年六月份将归档完毕的重要档案移交镇档案室,并做好托管移交手续,托管内容包括“两册”(党支部手册、村务公开手册)、换届选举材料、村民代表大会材料、土地承包租赁合同以及其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材料等。通过实践,“村档镇管”的档案管理形式在规范基层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村务工作衔接、约束村干部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和谐的发展环境。

四、乡镇档案部门在综合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档案方面条件优越

利用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乡镇档案室的室藏档案,加上“村档镇管”的村级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出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做好新农村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宣传推广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有利于提升新农村的文化内涵。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利用服务

通过协助和引导新农村开展档案的利用、编研、展览等多种方式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例如可以利用新农村的新旧村貌、民俗旅游、风土人情、文化成果、土特产品等声像档案,举办新农村建设图片展、民俗旅游档案展、新农村文化成果展等多种展览来真实地反映新农村建设成果,扩大档案工作知名度。黄松峪乡在为民俗旅游接待户建立家庭档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平谷区最早开展民俗旅游的乡,目前已有民俗旅游接待户109户,其中雕窝村是全区第一个民俗户建档村,全村45户居民有24户建立起了家庭档案,在此基础上,镇村档案机构深挖民俗村的文化内涵,将民间工艺、艺术文件材料、知名人士来访材料等充实到家庭档案中来,利用民俗旅游网进行广泛的宣传,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提升了民俗旅游的文化品味,实现了“旅游富民”的目的。

(二)建立乡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利用网络

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网络系统,实现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乡镇间的资源共享。各乡镇共享新农村建设档案目录,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新农村建设档案的网络化检索与利用,重点展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典型经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新农村建设档案的利用效率。

乡镇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篇9

乡镇公路建设工作总结2007-02-06 09:56:58

乡镇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顺势而为 蓄力大干 打造服务经济发展的大交通平台

××镇地处××西北部,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境内有5处大中型煤矿,属于矿区乡镇。现有乡村公路17条、50公里。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牢固树立“创一流、干精品”的发展意识,始终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外界形象,服务经济发展、惠及一方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建设,狠抓管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惠及群众万户、万人。

原先落后的交通状况得以彻底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的大交通框架初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大跨越、新突破。

一、坚持“三个原则”,统筹谋划公路建设的合理布局 “要想富,先修路”,“百业兴,路为先”,实践证明,公路是畅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自94年实施“四通”工程以来,由于年久失修,又地处矿区,煤炭运输车辆多,而且大多数是超重、超载车辆,导致多数路段严重损坏,交通状况极差。即使我们始终十分重视乡村公路建设,不间断的进行维修护养,但终因受财力和技术制约,治标不治本,道路状况改观不大,效果不明显,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的老百姓编成了顺口溜,说是:“进了××庄,恣得跳老呱,不是愿意跳,不跳没办法”。2003年,省市各级提出了“三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的号召后,我们××的干部群众都为之高兴,盼望能早一点落实。镇党委政府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上有

政策支持,下有群众拥护。必须牢牢抓住机会,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改造,彻底改头换面,才能符合上级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意愿,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为此,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三步并作一步走,一年要干三年活”的紧迫意识,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严肃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多次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进行专题研究,高层面统一思想,多角度提高认识,达成了共识。为保证全镇乡村公路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我们组织人员对公路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坚持“三个原则”,制定了全镇乡村公路建设的三年规划。一是坚持“与全镇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结合”的原则。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站到讲政治、论发展的角度上,用更广的视角来审视,用更高的境界来运筹,用更大的胆略来谋划。二是坚持“轻重缓急与统筹兼顾结合”的原则。根据乡村公路现有布局、交通流

量,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和方便群众程度的大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划分为先期建设和后期建设、重要路段和一般路段等阶段,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三是坚持“党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总体安排部署,把公路建设初期规划分解到各个路段、各个单位,征询群众意见和建设建议后,以任务清单形式下发至各单位。同时,为保证规划的有效性,我们采取“大包”的方式,高薪聘请大中专院校的专家,依托现有公路格局,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公路资源,编制了乡村公路短期规划,要求在规划实施期间,由专家跟踪落实,随时调配补充,确保所建设路网便捷实用、科学合理。在严细的规划指导下,我们自03年开始,明确目标责任,严把质量施工,持续用力,紧督猛促,利用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应当在3年内完成的规划任务,建好了50公里、17条村村通柏油路,使外来客商行上了通畅路,群众走上了顺心路,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强化“四项措施”,努力提高公路建设标准质量 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关键在于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严格施工。工作中,我们主要强化了“四项措施”。

1、配强业务骨干,加强技术培训。修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明白人”靠上指导。一是请“老将”。刚退下去的2名老同志原来都工作在公路建设的第一线,他们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深受干部和群众的信任。为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专门把他们请回来当技术顾问,让他们在公路建设上发挥余热。二是练“强兵”。开工前,我们举办了2期农村公路建设培训班,邀请市交通局公路科的领导讲课,指挥部的全体成员,各村的村主任、民兵连长、施工人员200多人参加。培训班上,对市里制定下发的农村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建设管理办法》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使大家系统掌握了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程序和技

术规范。

2、突出机械施工,卡严规范标准。在施工操作上,我们严格落实机械招投标制度,突出机械化施工。坚持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机械使用和调度,促进了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实行机械招投标制度,避免了工程“大包”,使机械的使用权、调度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里,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益,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在施工要求上,原则上路基宽57米,油面宽46米。对大修路段,首先把已坏底层挖深18公分,经验收后,填满已拌好的底层材料并轧实,密实度达到了98%以上。其次,把全部油皮揭掉并清除,按设计宽度放路边线、整路槽。第三,按标准铺上27公分厚的灰土,找出路拱,先后用旋耕犁旋数遍,再用链轨车稳轧一遍,振动轧路机碾轧四遍,三轮轧路机碾轧两遍,最终达到“平顺无轮迹”的要求为止。第四,实行封闭式养护,养护时间8天,养护期间铺上塑料

薄膜,并保证每天洒水三遍。

3、严格施工时限,加快施工进度。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切实强化时间观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抢赶进度。一是卡死后头。根据各个路段任务量的大小,规定了具体的完成时间,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突破这个底限。二是紧往前赶。帮助各村、各个路段算好自己的时间帐、任务帐,一天一天地排进度,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保证按时完成进度目标。三是与扶持奖励相挂钩。规定,凡如期按时完成公路建设任务的,对管区奖励200元现金,对村支部书记奖励400元现金;对没有完成的,分别给予200元罚款;对干得快、好的单位,给予重点扶持。如××*村是全镇的落后村,但在公路建设中,干部群众劲头都很足,积极克服种种困难,工程进展很快,抢先完成了路基任务,对此,镇里拿出1万元现金进行了扶持,并为其率先铺筑油层。

4、实行责任追究,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是公路建设的生命,前修后坏就是犯罪。

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提高工程质量贯穿于整个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一是落实质量监理制度。镇指挥部专门成立了工程质量验收把关小组,在积极为市监理组创造条件、支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时,各小组进入建设工地,盯靠施工现场,严把路基整修关、进料关、灰土铺筑碾轧关,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对擅自减少程序、降低施工标准的,一律重新返工。二是落实“两单制”。坚持每道工序都必须拿到监理人员的“合格单”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对不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下发“返工单”,必须重新翻工,费用自负,并给予有关责任人100300元的经济处罚。三是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与各村签订了《质量保证书》,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追究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坚决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不论涉及到谁,都严肃查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

三、落实“四个到位”,巩固扩大乡村公路建设成果 公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在加快

道路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加强道路养护作为公路建设的延续,对农村公路管护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牵总、乡村为主、群众参与、部门指导的养护模式,确保建一条、养一条、绿一条、成效一条。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

1、人员到位细组织。镇里专门成立了公路管理养护站,在增岗不增人的原则下,调配了3名专职人员。根据乡村道路区域分布及里程,本着“打破行政区划,集中连片,利于管理”的原则,划分了四个管理片,成立了四个公路养护管理队。按照就近作业、护路与护树相结合、每2公里路程配备1名固定养路员的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招聘了27名养路员,形成了管理组织网络。并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公路管理站、管理队、养路员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对养路人员实行“划段挂牌,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确保了人员经常上路,做到了路面日常清理,破损及时修补,病害及时处理。

2、资金到位重投入。养护管理资金不落实,道路管理养护就是一句空话。道路管理养护资金包括两大块,一是道路管理养护费用。我们采取由镇财政纳入预算,统一划拨的方式,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基金,由镇公路养护站统一管理使用。年初,镇财政根据公路管理养护站提报的计划,将所需资金纳入全年财政盘子,设立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是养路员的报酬补助。在纳入全年盘子,由镇财政统一划拨的基础上,由镇管理养护站进行管理,统一考核后,按照每月每公里补助100元的标准发放,全年共支出6万多元。

3、养护到位明标准。公路养护的核心是提高路况质量,保证公路的通达能力,发挥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实际,我们制定了养护管理标准,明确提出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以养好路面为中心,加强全面养护为目的,达到路面平整无病害,路肩整洁无堆积,边坡稳定无塌陷,边沟畅通无积水,桥涵完好无堵塞,标志

齐全无短缺,绿化到位无空白,逐步实现公路等级化、标准化和美化。同时,根据市《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会议、考勤、督促检查、机具材料保管、安全生产等各项公路养护管理规章制度。规定:养路员要树立“以路为家”的观念,认真坚持日常巡查,重大情况及时上报,及时抢修,确保公路畅通。镇公路管理站还定期组织养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实地操作,不断提高养护水平。

4、检查到位严考核。为确保公路管理养护的质量标准,我们专门制定了检查评比办法,规定:镇领导小组每半年一次,组织人大代表对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评议;公路管理养护站每月的1日、10日、20日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且不定期巡查,每季度组织各村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检查时,按照公路养护验收评比标准现场划分,实行百分制考核。年底考核时,对道路养护工作抓的较好的,授予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

乡镇年度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10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幸福美丽乡村,乡政府按照县农业局建设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开展了以“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为重点的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乡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和国家投入、乡村自筹、部门扶持、农民参与的方式建设一批幸福美丽新农村的典范,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促进了全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

乡把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一是乡村重点抓。年初,乡成立了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乡根据2015年乡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二是工作小组指导抓。乡成立了2015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结合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双攻坚任务,组织开展了“四进农村”活动,即科技培训进农村、政策法律进农村、文明新风进农村、致富项目进农村;切实做到“五联”,即思想教育联做,环境卫生联搞,文明新风联抓,公益事业联办,产业项目联谋,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增收方案。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坚持把握“四项”原则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专项推进工作中乡把握“四项”原则:一是政府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按照《县域新村总体规划》和“四型五中心”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引导不误导,领办不包办,真正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我们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民主商议、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乡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健全建设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新村建设工作。三是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四是多元投资,齐抓共建的原则。

三、基础先行、务求实效,突出抓好“四基”建设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突出抓了“五基”建设。即:农村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改善,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把农村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下大力量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在农村基础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加快了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07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83万元,畜牧业收入1385万元,林业收入765万元,第三产业505万元,劳务创收1082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3、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了新型农民。各村创建了农民文化活动室,完善农家书屋,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提高农民劳务素质,增加农民再就业和新产业发展。

4、在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重点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完成年度“四改、三建、三清、两调”和旧村落改造任务,搞好人畜饮水、公路建设、沼气能源综合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规划的落实,完善“1+n”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重视档案管理,健全监督机制

西藏乡镇建设现状研究 篇11

摘要:西藏乡镇是西藏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面对西藏乡镇自然环境相对齐备,具有相应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藏俗特色,政府方面的开发投资意向支持的优势和交通相对不发达,环境、物流、专业人员等硬性条件相对较弱,农牧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规模效益弱,待开发区域绿化不足,大型植被缺失的劣势等现状,如何进行西藏乡镇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文章在结合我国西藏乡镇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发展旅游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企业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措施。

关键词:西藏乡镇;建设;现状研究

隨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西藏乡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西藏经济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乡镇概述

(一)乡镇的概念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

(二)西藏乡镇概念的界定

西藏乡镇是西藏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二、西藏乡镇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就西藏乡镇建设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为西藏乡镇建设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信息。

(一)西藏乡镇建设的优势

1.自然环境相对齐备

西藏乡镇地区不仅有山地(季节性雪山)、河流还有相对宽广的河谷,这为西藏乡镇建设提供了相对齐备的自然环境。

2.具有相应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

西藏乡镇地区有相应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有一定的藏俗特色

西藏乡镇地区有一定的藏族特色,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政府方面的开发投资意向支持

西藏乡镇建设有政府方面的开发投资意向支持,这为乡镇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西藏乡镇建设的劣势

1.交通相对不发达

西藏乡镇地区的交通建设已初步完善,但由于地处山区,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环境、物流、专业人员等硬性条件相对较弱

西藏乡镇地区的环境、物流、专业人员等硬性条件相对较弱,这不利于西藏乡镇建设。

3.农牧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规模效益弱

西藏乡镇地区农牧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规模效益弱,农业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4.待开发区域绿化不足,大型植被缺失

西藏乡镇地地区待开发区域绿化不足,大型植被缺失,这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三、西藏乡镇建设的措施

(一)发展农业

要充分利用西藏乡镇地区有相应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来进行高附加值特色种植业开发实施,并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益,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旅游业

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蓝天白云,雪山湖泊等具有西藏特色的景色,西藏乡镇建设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建设民俗村,发展旅游业,来吸引游客观光旅游。

(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乡镇地区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网络等关系西藏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面,都要不断完善。

(四)引进企业资金和技术

西藏乡镇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支持和自身是不够的,要引进企业,不仅要利用企业的资金投入,还要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为西藏乡镇建设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结论

西藏乡镇建设,对西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发展西藏乡镇的农业和旅游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进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西藏乡镇建设,从而发展西藏经济,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参考文献:

[1]徐伟.我国乡镇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

[2]魏子真.我国乡镇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3):3.

上一篇:表单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企业质量管理论文: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