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2024-07-04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共9篇)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篇1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中国是一个有13多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市场,拥有了农村市场,也就在销售市场上占领了主导地位。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结构和市场态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增长从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加上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减慢,扩大内需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客观上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市场容量狭小,在买方市场出现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造成了严重的制约。为了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和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由于城市市场基本趋于饱和,因而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就成为拓展国内市场的空间和容量、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关键。

一、农村市场发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在农村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多种经济责任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渔迅速发展。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广大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离开了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投身到工业、建筑、运输、批发零售和饮食等行业中,使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农村的社会分工得到了发展,农村的分工、分业得到了不断细化和深化。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农村的分工逐步向加工工业、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扩展,农业及乡镇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市场也随之发展起来,促进了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使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们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商品化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从而加速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市场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许多问题。

1.农村市场需求狭小

我国农村市场需求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很不相称。

2.农村市场消费水平低

由于受收入、生活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价格”仍然是农民选购商品首先考虑的问题。在选购商品时,农村居民不仅讲究经济实惠、价格低廉,而且要求经久耐用、使用方便。所以,商业企业降价大甩卖的库存积压商品、商店滞销商品、社会上过时的商品以及城市淘汰的旧家用电器和旧家俱成为农村市场的抢手货,甚至有供不应求之势。而价位高、质量上乘的高中档商品却无人问津。199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洗衣机为21.87台、家用电冰箱为8.49台、彩色电视机为27.32台、收录机为32.02台,仅相当于城市居民家庭在1985年前后的消费水平,滞后了十多年。

3.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

从农村市场的建设来看,农村市场种类不齐备,结构不合理,各类市场发育程度低。除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外,在农村,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还相当落后。不仅如此,农村各类市场布局不合理,一般主要集中在县城以及乡、镇政府所在地。

4.农村市场秩序混乱,设施简陋

在农村市场,大量的交易活动是在一种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低,交易场所简陋,交易程序紊乱中进行的。一方面,农村市场法规不健全,市场管理混乱,从产品收购、贩运到批发,垄断市场,强买强卖,扰乱正常交易秩序,损害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非法经营时有发生,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农村市场服务设施简陋,有些农村交易市场缺乏必要的营业厅(室),更多的是以露天市场为主。

二、农村市场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

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市场发育的原因是很多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陈旧落后的消费观念是制约农村市场需求扩展的深层次原因:

目前,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消费观念;(1)生存型的消费观。这种生存型的消费观念,在短缺经济时代,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到过剩经济时代以后,如果依然坚持这种生存型的消费观念,势必削弱农村市场的需求能力,降低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如1995—1997年,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5987,而同期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387(注:刘建国.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1999(3).)。2)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勤劳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更是农民信奉的行为准则,因而,视自给自足为“美德”,视消费他人产品为“耻辱”。(3)传宗接代的生活观。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家庭既承担着从事生产经营、保障家庭成员生活的任务,又承担着传宗接代,使家族延续的义务。这种传宗接代的生活观,使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成为支配农民收入的主导性原则,抑制了农民的现期生活消费支出,这是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根本所在。

2.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是导致农村市场容量扩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1)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产品的产量与销售价格、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收益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业生产注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粮食产量急剧增加,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基本完全发挥出来,必然使农业生产的边际产量以及农民的边际收益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非但如此,由于农产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当产量增加引起价格下跌时,必然导致农民总收益减少。如1997年和199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6%和4%,比1978—1997年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了3.5 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注:中国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下降,必然带来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减少,对农业及非农产业的投资也因收入的不足而导致一定程度的锐减,致使农村市场需求乏力。(2)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存,而且在农村大部分地区仍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差,生产成本高,也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减少。

3.研究和开发农村市场“投资”不足,是导致农村市场发展缓慢的又一原因

时至今日,中国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在城市经济向市场经济大步迈进的时候,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状态,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在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在选购商品时,城市居民对商品质量比较敏感,追求“档次”和“时尚”,而农村居民对价格比较敏感,追求“经济实惠”。长期以来,企业界忽视了占人口总数70.08%的农村市场,缺乏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和开发,要么高估农民的需求,以为城市居民需要什么,农村居民就需要什么,要么低估农村居民的需求,以为农民需要的是一些过时的、城里人淘汰的商品。因此,大多数企业一直以城市为主战场,其产品设计、营销手段、服务方式都以城市为目标。据有关机构最近对20多家全国著名消费品生产企业的调查,只有10%的企业对农村市场进行过系统调查,只有8%的企业设有专门的农村市场营销部(注:刘建国.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J ].经济研究,1999(3).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这是导致农村市场发育困难的客观原因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农村无论是交通设施,还是通讯、文化设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村村通电,部分家庭还装上了电话,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一方面,农村交通设施落后。往农村的道路,路面狭窄、高低不平,有些至今还是土路。加上农村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往来的班车也相对少。这些给从事商品贩卖的经营者带来了困难,致使农村商品流通缓慢,大量的农产品“货到地头烂”,大量的工业品库存积压无销路。以电话为例,1997年农村拥有电话2042.6万部,平均

每百人拥有电话2.36部,而同期城市拥有电话6745.2万部,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18.23部,占全国人口总量70.08% 的农村人口拥有20.2%的电话量(注: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而且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拥有的电话量就更少,至于说电脑网络更是寥寥无几。另外,农村服务设施落后。不仅电网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容量过小、电价太高,而且住宿、供水、供气、供热以及文化娱乐等条件与城市相差甚远。落后的交通、通讯和服务设施,使农村市场信息闭塞,投资者不愿意到农村投资办厂,商人不愿意到农村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其结果农村市场供给不足,不仅商品数量少,而且花色品种单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购买热情。同时落后的服务设施也使农村的劳务消费滞后。

三、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

面对农村市场落后的状况,面对扩大内需、启动市场的迫切需要,开拓农村市场已迫在眉睫。从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出发,针对农村市场的实际,笔者认为开拓农村市场的具体思路如下:

1.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

在影响人们需求的诸多因素中,思想观念是影响人们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需求,进而表现出相应的消费行为。如,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思想的人,必然表现出省吃俭用的消费行为。相反有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思想的人,必然表现出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所以,我们把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作为突破口,挖掘8亿农民的潜在需求,使富裕起来的农民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使农民懂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仅要住好,而且要吃好、穿好和用好,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2)正确理解自给自足与商品交换的关系。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自我供给、自我消费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与商品经济背道而驰的。

(3)正确认识勤俭节约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华民族具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至今仍是我们事业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当代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含义与过去那种压抑消费、勒紧裤腰的理解完全不同,它是相对于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而言的,是进行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

(4)改变“无债一身轻”的陈旧观念,树立超前消费的新观念。长期以来,中国农民习

惯于“无债一身轻”,宁愿攒足了钱再花,也不愿“卯吃寅粮”,这些陈旧的观念抑制了农民的购买力。所以,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农民抛弃传统的陈旧观念,树立超前消费的新观念。同时制定积极的消费政策,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市场的开拓,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最终都要建立在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关键。

(1)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开放20 余年的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适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不仅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而且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使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坚持农村经济基本制度不变的条件下,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优势,调整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比例,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长期以来,农民只能得到出售初级农产品的收入,而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高附加值被工业和商业部门获得。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对农产品进行多层次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不仅能够获得粗加工和深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收入,而且还能获得储存、装运等流通环节的收益,从而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4)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步伐。发展乡镇企业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形式,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是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农村土地价格低廉,工资水平比较低,发展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不仅办厂成本低,使乡镇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价格竞争优势,而且还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积累基金。在农村形成强劲有力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保障,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介和桥梁。所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都有重要的意义。

(1)建立以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网络。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需要建立集散容量大、辐射范围广、交易效率高的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使集贸市场与批发市场互相衔接,集中配置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形成结构完整、功能互补、覆盖整个农村的商品市场网络。

(2)完善农业要素市场。生产要素能否合理流通,不仅关系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起城乡开通、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的流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市场化就业,为农民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条件。

(3)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村市场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规。整顿农村市场秩序,打击坑害农民、欺行霸市的行为,创造一个公平买卖和竞争的交易环境,使各类市场正常有序的运作,这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本保证。为此,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市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制订和完善有关农村市场的法律和法规,指导、约束和规范各类市场。

4.加强农村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增强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总需求问题,而对总供给重视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农民在购买商品时,常常因品种单

一、价格昂贵、品质低劣、款式陈旧,而感到有钱无处花。因此,从改善农村市场的供给入手,提高有效供给,丰富农村市场,是扩大总需求的又一途径。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10级物理学1班

高泽宇学号10110105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篇2

开拓农村白酒市场, 要认清农民消费特点。与城市市场相比, 农村市场是一个消费群体高度分散、区域差异明显的低端消费市场, 在物流、网点、生活水平及消费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而也就决定了农村市场具有它的独特性。所以, 如果把城市营销的手法直接运用到农村市场是行不通的, 只有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实际情况, 不断创新营销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农村消费者对酒类价格的敏感度较大。目前在我国农村市场白酒消费中, 价格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 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 部分地区农民负担还较重, 农村的消费购买力也有所下降。农村消费者不可能像城市白领一样一掷千金, 大多数农村消费者对购买白酒要求酒质好、价格便宜, 不要求包装豪华、新颖和创意, 也不追求较高的档次和享受型的时尚消费, 在制定价格的策略中, 一定要深入农村消费者中进行调查, 确定何种价格水平是当地农民能够接受的价格。 (2) 农村白酒销售时机相对集中。农村市场白酒消费具有集中性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秋节前后和春节期间, 特别是春节期间。这个期间, 婚礼宴会、请客送礼形成一个购买的高峰期。农村、乡镇普通消费者每户每年的白酒消费量在此期间要占到全年消费量的50%以上。在此期间购买的产品, 除消费外, 剩余储备要延续半年左右。也就是说在此后半年期间购买力又形成了一个相对的低谷。因此, 这一时机是乡镇白酒品牌的重点, 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 完成农村市场的销售任务。 (3) 农村消费者受社会环境、地理交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 普遍存在品牌意识比较薄弱的缺陷, 这就需要企业做好市场培育与消费引导工作。根据调查发现:农村市场除有少量顾客选择一些老字号或名牌酒外, 大部分顾客偏好于地方酒, 有60%以上的消费者是随机消费, 无明显的购买品牌产品行为, 约有8%的人是受广告的宣传引导愿意进行尝试购买。此外, 农村消费者有比较重的从众心理, 认可或听从别人推荐的商品, 往往在一定区域, 农村居民要买什么都买什么, 在相同的商店购买同一品牌的白酒商品。 (4) 明显的地域特征。地区风俗习惯差别大, 而导致白酒消费习惯差别大。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华南、华东区域的乡村和西北的乡村有非常大的区别, 各地农村的购买力呈现出层次性。对于白酒来讲, 主要是以我国中部和北部消费量最大, 而白酒的饮用习惯是南方酱香型为主, 北方以清香型为主。

1. 为农村消费者开发合适的酒类产品。

农村白酒市场的消费结构相对比较简单, 不像城市那样呈多样化消费层次, 总体来讲, 成年男士都是白酒产品的主流消费群体, 在同一市场区域其消费水平基本上差异不大, 其消费方式一般是自饮、宴请客人或送礼之用, 平常自饮的农村消费者中间有不少是购买当地小作坊酿造的散酒, 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才购买瓶装酒, 而普通盒装和礼品装白酒主要是请客或送礼。所以, 开发目标市场时一定要深入调查这几种不同消费方式的情况和所占有的比例, 其中包括对他们的饮用习惯、口味喜好、消费能力、购买场所、购买时间的调查, 然后根据市场调研结果锁定目标客户, 并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针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市场, 价格在10~30元之间的白酒品牌是切合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在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农村地区, 5~20元之间的产品是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价格体系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实际购买水平, 否则, 品牌的推广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同时, 可以根据自饮和送礼两种用途设计开发不同种类的产品。包装设计是农村白酒品牌塑造中最关键的环节, 因为包装在农村白酒品牌推广中担当着传播的重任。好的包装设计让消费者一接触就感受到共鸣, 产生购买的欲望。农村白酒包装设计必须兼顾简洁、实惠、喜庆和大方的要求。首先在包装材料上进行设计。如果是选择卡纸, 必须注意其厚重感;如果是纸罐或铁盒包装, 必须考虑其成本因素。酒瓶一般选用普料玻瓶, 近来方型酒瓶的出现也是一种好的选择。然后是考虑包装的色彩。白酒包装的色彩大多是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 但是过多地使用红色使得白酒包装缺乏个性, 在农村白酒包装设计中, 可以适当加进金色、银色和一些简洁流畅的线条, 突出白酒那种淋漓畅快的感觉。许多农村由于地域的差异, 吉祥色彩也有所不同, 白酒企业在设计包装时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以老村长为例, 通过寻找老村长成长的轨迹, 我们发现, 从老村长选择农村市场的营销战略之初, 经过市场研究, 当时农村市场主导的光瓶酒为零售3.5~4元/瓶, 老村长以光瓶酒升级为导向, 通过产品细分只运作了一支单品———零售6~8元/瓶的光瓶酒, 这支产品聚焦了农村市场的主流消费群, 也瞄准了农村市场的主流产品, 由于产品细分且选择了单品突破的策略, 这支产品迅速在农村市场上遍地开花, 加上良好的市场运作和市场管理, 单品逾十亿的销量突破, 成就了老村长的辉煌。

2. 制定适应农村环境的渠道策略。

在国内不少地区, 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村村通”工程, 但相对来说, 农村市场的自然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还是比较落后, 如电力、娱乐、购物等, 特别是交通条件, 对一些偏远的山区来讲, 供应商在商品运输、配送及终端管理等方便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加快, 农村的居民住房将不断集中, 农村连锁店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这就有利于白酒厂家以点带面、逐步扩张, 通过发展农村终端市场来整体拉动农村白酒市场的消费量。如今, 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已在全国各地积极展开, 其主要在农村推行以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 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那么, 白酒品牌就可顺势推到这些连锁店中, 以促进各地农村白酒市场的推广。

3. 实施入乡随俗的传播策略。

传播酒类企业如何向消费者暗送秋波、脉脉传情, 就看是否能设计出适应农村消费者的广告语。广告语制定的原则是:要真实, 要适应农村消费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让他们看得懂, 看得明白, 简洁好记。洋河集团在开拓农村市场中, 就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消费者, 根据其区域特点, 选择不同的广告语。其中最为称道的是2001年10月份在河南登封市进行市场操作时, 根据当地少林武术盛行的特点, 洋河推出了一条“少林武术闻名中外, 洋河大曲香飘四海”的广告语, 此广告语一出, 迅速被传播, 对洋河系列产品在当地的热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 在传播渠道上要适应农村特点。除了电视、报纸等传统方法外, 要注意利用好农村特有的传播形式: (1) 口碑宣传。由于农村受地域和活动空间的限制, 农民消费白酒的品牌和品种易受到左邻右舍的影响, 特别是意见领袖的影响, 因此, 他们的口碑传递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且效果明显。同时, 由于农村消费者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较重, 也加剧了口碑传递的速度和效果。 (2) 墙体广告。该方式立体感强, 易映入农村消费者的眼帘, 且穿透能力强。如“奇强洗衣粉”“中华肥王喷施宝”等产品, 凡是通往农村的交通要道、集市周边, 随处可见他们的墙体广告。这也是酒类企业应当借鉴的。 (3) 适当利用当地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进行连续播放。这种宣传费用低、播放时间长, 加之农民获取信息、进行娱乐休闲的主要渠道就是电视和广播。反复播放, 久而久之, 广告词便深入人心, 作用不可小视。

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举措 篇3

家电下乡扩大了内需,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压力。自从金融海啸以来,中国出口量萎缩,订单减少。许多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就业不足,许多农民工失业。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府采取家电下乡补贴措施,扩大了农村需求,消化了过剩的生产能力。家电产品有了销路,推动了家电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与家电生产有关企业的生产。同时,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减缓了金融海啸的冲击。

家电下乡拓宽了国内市场。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平衡,农村大大落后于城市。中国有2.5亿农户,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国内市场,利用家电下乡把农村市场发育起来,对中国目前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60%左右,而日本、美国的依存度仅在10%左右。开发农村市场,减少外贸依存度,调节经济结构,建立完整的自我循环经济体系,是大有益处的。

家电下乡可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家电首先是农民日常生活用品,但不仅仅如此。家电特别是电视、手机、电脑等,都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信息交流的工具。掌握这些家电产品的运用,要具备一些知识水平。反过来,这些家电产品的运用,可以扩大信息来源,增大信息交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对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不过,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也逐渐暴露出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对家乡下乡提出了新的要求。

家电下乡产品质量要有保证。但从具体的执行情况看,在个别地区也出现了存货倾销、旧货翻新、以次充好等现象,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就要求我们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将中央的要求落实到位。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消费者、媒体、协会的监督力量,真正让假冒伪劣无处可藏。

那些中标企业,如果条件允许,应当结合农民、农村特点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入乡随俗,这样,农民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农村所需要的是那些功能丰富、操作简单、安全、耐用的产品。比如,海尔专门设计了能防止身长4厘米小老鼠的空调防鼠网、冰箱防鼠后盖板、洗衣机防鼠底座等,很受农民欢迎。

财政补贴手续要简化,方便、易行、公正、透明,有利于农民购买。最初采取的方式是农民先购买产品,再去财政部门领取补贴,其间需要进行信息录入、审核等流程,还要求下乡卡、发票、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文件“一个都不能少”,于续比较繁琐。很多农民朋友家住乡下,为了补贴要进城,来来回回跑几趟都没能领到补贴款,“来回路费都抵得上补贴的钱了”。因为不能方便快捷地拿到补贴款,打击了不少农民购买下乡家电的积极性。目前有些地方采取了不少的创新措施,比如由商店先垫付,补贴额度直接在商品售价中体现出来,随后再由财政部门统一对这些销售点进行转移支付。对于消费者来说,手续大大简便。不过也出现了监督难、审核难等问题。如何做到简便易行又公平透明,的确是考验政府智慧的大问题。4月下旬,中央多个部委研究并制定了《家电下乡操作细则》,大幅度简化了家电下乡补贴审核兑付程序,规定从5月1日至7月31日先在16个省市进行试点,成功后全国推广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售后服务工作要做好。由于家电产品的自身特点,售后服务显得很重要。在城里,电视、空调出了什么问题,打个电话就能很快得到帮助。而在偏僻边远的农村地区,这一点很难做到。怎么办呢?一是在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之下,应当要求销售人员在售卖过程中,告诉农民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尽量不出现问题;二是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相关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也应当服务到位,对于售后服务成本较大的地区(比如人口稀少、人迹罕至的偏远农村),政府也应当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只有当产品售后服务也到位了,农民朋友购买下乡家电才会“买起来舒心、用起来放心”。

家电下乡带有补贴性,应对不同收入者区别对待。中国幅员辽阔,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农村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条件也大不相同,东部发达地区的很多农村早已经进入比较富裕的水平,对于他们来说,家电是更新换代的问题,而不是购买补贴的问题。但在广阔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对家电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可是他们收入低下,急需资金支持,如果国家对他们有较多的补贴倾斜政策,对普及家电,开拓中西部农村市场,拉动内需是大有裨益的。

电力供应要有保证。电力是家电产品得以使用的前提条件,只有电力保证供应,才能充分发挥家电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电网的投入,农村电力覆盖率大大提高,这为家电下乡提供了便利条件。但过去电力行业形成一利,惯例,一旦遇到用电高峰,被拉闸限电的首先是农村地区,拉闸后农民就享受不到空调提供的凉爽,冰箱保存的新鲜食品,电视、电脑、手机都会中断,这会大大影响农民使用家电的效用,还会带来损失。当此家电下乡之际,电力行业如果还这样做,有悖于家电下乡的宗旨,是对农村的一利被视,农民享受不到同等国民待遇。

家电下乡提供了以信息知识武装农民的物质条件。在这些家电中有许多是属于信息产品,如电脑、手机、电视、电话等,这些产品不是一卖了之,当地政府应该考虑如何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作用。

前些年,我到广东省德庆县参观学习,该县在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庆县认为: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者存在“三大基本预期”,即:做什么?怎么做?卖给谁?这三大基本预期的核心是信息问题,正是因为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者之间成了一对矛盾,影响了农民有效进入市场,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信息网建立后,就能转变农村经营观念,帮助农民获取全面、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这是当前中国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民奔小康的关键。

各地政府应当抓住家电下乡的有利时机,建立农村信息网络,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扩大内需,这就抓住了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可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银川着力打造食品安全城市

近日,由银川市政府与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举办。

早在2000年,银川市就实施了“放心食品工程”,相继开展了“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粮油及其制品”(放心主食品)、“放心调味品”、“放心碗”等系列活动。2006年,还出台了全国首部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今年以来,银川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全市食品安全工作。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篇4

开拓发展农村市场涉及到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开拓农村市场,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1.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

农民购买力是农村市场的决定性因素,而农民购买力取决于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治本之策。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城市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所以还应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种种决策和措施,切实提高农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篇5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工作汇报提纲

市供销合作总社

(2006年4月日)

尊敬的市政府各位领导:

市供销社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充分发挥在农村流通中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为农服务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市社党委班子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发扬“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供销社精神,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2006年,我们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和发展实际,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四大行动”即:实施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构筑行动;龙头企业的培育行动;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示范行动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推进行动。并通过这些行动,重点发挥“五大作用”,即:以现代流通促农业生产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促农民增收、以诚信经商促乡风文明、以购物环境促村容整洁、以合作制原则促管理民主。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施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构筑行动,发挥现代流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作用。

市社根据农村消费特点,发挥传统优势,利用经营网络,按照“多元化投资、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连锁化经营”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市场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农村综合服务社为载体,运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生产和生活资料下乡进村,构筑连锁经营、商品配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截止2005年底,市社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日用品资料连锁店120个,生产资料连锁店86个,生产生活资料连锁配送龙头企业2家。今年以来,市供销社系统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三得、三融洽”,即:党委政府得民心、农民群众得实惠、龙头企业得市场;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党员与组织的关系融洽、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融洽为目标,全面加快生产生活资料连锁化进程。一是责任明晰。市社认真贯彻落实刘永忠市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以连锁经营等为支撑的商贸流通业,重点培育大型连锁企业,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示。同时,按照朱浩副市长要求全市供销社系统加快发展连锁配送经营、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于2月16日,请省供销总社王永根副主任带领苏果、苏农大型流通连锁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门同志来我市指导连锁经营工作,各县区供销社也迅速采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赣榆县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农办和供销社等15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设立资金筹集、建设推进、经营指导三个工作组。试点镇及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二是目标明确。按照规划,全市今年将建成村级两个连锁店400余家,发展连锁配送龙头企业6家,形成县有龙头企业、大卖场、配送中心,镇有中心店,村有连锁店的三位一体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市社要求各县供销社年内至少培育3个村级生产生活资料连锁样板店和1家连锁配送龙头企业。三是效果明显。赣榆县生活资料连锁龙头企业天惠公司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结束,在县城改扩建的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和配送中心,正在请县建设规划部门进行设计。赣榆县政府垫付50万元建设资金的第一批10个试点村基建工期总体过半,4月20日前完成主体建设,5月底投入运营。连锁经营者的招聘办法,也按照“本土化、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正在制订中,并将用“走出去、请进来”办法,加大对经营者现代连锁经营和诚实守信经营等方面能力和知识的培训,确保把这10个村的连锁经营建成样板店和示范店。

二、实施龙头企业的培育行动,发挥农业产业化促农民增收作用。

通过更新思路,大力打造一批供销社龙头企业。以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市场为基本环节,以农户为终端的产业化链条,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农民社员联利联心,建立农民增收的利益分配机制。依托我市农副产品的优势,大力发展水晶、畜禽、粮棉等加工企业。抓住省政府提出加快纺织品产业向苏北转移,建设连云港、徐州等新的纺织品基地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新苏豫公司棉花专业保税库的优质资源作用,使之尽快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集棉花储运、交割、进出口交易于一体的大型现代物流中心。以引进做强市农资公司、润民农资等社属企业和联大靠强办法,利用供销社网络优势,加盟苏果、苏农等大型流通连锁企业,为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连锁配送体系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加大绿灌禽业、永吉食品等畜禽加工企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发展灌南新金花棉业有限公司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农副产品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施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示范行动,发挥诚信经商促乡风文明和购物环境促村容整洁作用。

按照延伸服务到农村、完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对经营者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构筑诚信经营和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服务社的服务水平、档次和质量,抓好万村为农服务社建设。今年,全市供销系统将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出

发,开展以农资供应、日用品消费、农产品购销为主,逐步拓展到运输、科技、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等多方面服务的乡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在功能上充分体现“综合”特点,让农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享受到规范优质的服务,把为农综合服务社逐步建设成为农村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农民的文化娱乐中心。力争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00个,使全市总数达到270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四、实施合作经济组织的推进行动,发挥合作制原则促管理民主作用。

关于香水市场开拓的调查报告 篇6

关 于 香 水 开 拓 吉 首 市 场 的 调 查 报 告

调查者:朱悦芳学号:20104013036 班级:10级文管班

朱悦芳

目录

一、调查背景„„„„„„„„„„„„„„„„„„„„3

二、调查对象„„„„„„„„„„„„„„„„„„„„3

三、调查方法„„„„„„„„„„„„„„„„„„„„3

四、数据资料汇总表

(一)各品牌香水的市场占有率„„„„„„„„„„„„„„„„„3

(二)了解香水的主要途径„„„„„„„„„„„„„„„„„„„4

(三)选择因素„„„„„„„„„„„„„„„„„„„„„„„„4

五、调查结果分析„„„„„„„„„„„„„„„„„„„5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5

(二)建议„„„„„„„„„„„„„„„„„„„„„„„„„„„6

七、附录„„„„„„„„„„„„„„„„„„„„„„„8

朱悦芳

一、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香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传统百货中,香水也有不可忽视的市场。近年新百香水的销量在化妆品销售中大概占到4%的比例,消费者的香水消费还没有形成气候,但是与往年相比,香水销量有可观的增幅,这就表明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意识在增强,香水市场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此种香水消费市场中,随着中国风气的日渐变化,香水市场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和分析香水消费情况及未来香水市场的发展趋势,为香水市场的开拓提供决策性的参考依据。此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在消费者群体中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18岁到50岁的香水消费者

三、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四、数据资料汇总表:

总体而言,使用香水的消费者中,女性比男性多,而且一般年龄段为20岁到40岁的人使用频率较多。在调查的100人中,有30%的人认为香水是必备化妆品。购买香水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最主要是用来社交场合,其次是用来送人的。不同香型的香水给人不同的感觉,在调查的100人中,5%喜欢浓香,15%喜欢中性柔和型,21%喜欢淡雅型,17%喜欢花香型,18%喜欢果香型,14%喜欢檀香,8%喜欢木香型,2%选择其他。在规格上,小的规格似乎更受人们的欢迎,也许因为浓缩是精华吧。不同品牌的香水价格各不相同,调查对象的回答也不同。200以下的人占69%,其他的不分上下。

(一)各品牌香水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网络问卷调查分析,香奈儿的市场占有率为30%,在众多名牌香水中居于榜首,雅诗兰黛居于其次,占市场的16%,三宅一生占市场比重的12%,兰蔻

朱悦芳

和迪奥则分别占市场比重的10%,剩余22%则是其他品牌香水的市场比重。由此可见香奈儿的市场占有率是相当大的。

(二)了解香水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了解香水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同时,相关的报刊杂志广告也是不可小觑的。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通过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了解品牌香水的分别占20%和18%,通过报刊、杂志广告来了解香水的共占25%左右。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电视、网络广告宣传和报刊、杂志来增大香水的品牌知名度。

(三)选择因素:

经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消费者选择香水主要依据产品质量、知名度和产品理念。价格、包装和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产品质量的影响力占32%,而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理念的影响分别占22%和20%。依据调查我们可以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来过大消费群体。比如:主要抓住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产品知名度并确立统一并且明确的品牌理念。

朱悦芳

五、调查结果分析:

在香水结构方面虽然香水有多年的历史,但这么多年来香水的结构一直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是香水市场沉寂的一大因素。

在消费观念方面,人们一般都把使用香水看成是奢侈品消费是点缀情趣上的充分体现,是年轻人追求浪漫的表达。现在与客户和异性朋友打交道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以香水来传达自己的个性和气质。如果排除观念因素从香水的价格分析,其最大的消费群体应该是20岁一50 岁之间的年龄段世界香水销售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因为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拥有较高的收入,消费中可以有更从容的选择。由此看来,不温不火的香水市场其实还远未成熟,由于消费观念的影响,真正的香水消费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

在香水价格方面,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和认同恐怕价格牌不会管用多久香水消费其实是品位和观念的消费,所以价格并不是决定的主导因素,目前的市场已经显露出纯价格路线的疲弱,国外许多知名香水品牌纷纷涌入,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购买欲,更将原本平静的市场搅得一片混沌,且有以国外品牌重新瓜分的可能。

在品牌占有率方面,国外品牌一直占据着主要市场现在市场上的洋品牌数量比三年前多四五倍。这些世界知名品牌香水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占据最新时尚的优势。另一方面迅速适应水土,根据中国市场特点推出了顺应行情的产品品种。国外品牌在香水市场上不但没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倒有反客为主的动向。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全球行业分析公司(GIA)发布的全球香水香氛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8 年,全球香水香氛市场预计达到 456 亿美元,而新兴市场的不断渗透以及创意新品的推波助澜则是这场全球攻势的主力军。在彩妆领域,香水一直以来都是表现最抢眼的。欧洲、拉美、美国以及亚太等新兴市场则是香水的主阵地,欧洲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香水消费市场,拉美和美国紧随其后。新兴市场则凭借其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成功跻身于香水国际攻势的主力军。但是在这场由时尚趋势决定市场命运的战役中,高度两极分化与发展失衡仍然是全球香水市场的标志性特点。

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着实是一个令发达国家头疼的问题,而反应在香水市

朱悦芳

场上,则表现为高龄群体的香水使用率下降,又没有足够的新生代来接力,使得这些地区增长步伐放缓。但是,香水的独特魅力正在于其能够打造“不错的感觉”。无独有偶,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不论男女)都在跟着感觉走,加上男士香水的继续走高,层出不穷的新品创意以及名人香水的不断升温,将是未来几年推动发达市场香水产品继续前行的最大功臣。而亚太地区和拉美市场的增长潜力将是惊人的,这个全球香水市场的最大增长引擎将在未来几年发力。

潮流触觉与审美视觉敏感独到的女性朋友,一直以来都是香水市场绝对的消费主群体。GIA 调查报告显示,女士香水在未来几年依然需求旺盛,而创意新品的接连面世更是让时尚女性失去招架力,进一步强化了香水产品的攻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香水市场是一个靠创新驱动的市场。众多品牌纷纷借助新品抢占市场。每年面世的新香水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而雅芳、宝格丽香水、香奈儿、科蒂、伊利莎白雅、雅诗兰黛、古驰、范思哲、Fifth&Pacific、欧莱雅、路易威登、宝洁、普伊赫以及露华浓等品牌的新品推出总能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

(二)建议:

1、网络营销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交流和交易的重要媒介。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已成为与传统营销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新的营销形式。此次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消费者了解香水很大程度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而最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则是广告。因此我们可以在中国市场上采用广告联盟的方式,将广告遍布大大小小的网站,广告的点击率将会比较高。与一般营销相比,网络营销在技术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会使香水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同顾客进行跨区域的沟通。再加上现在的上班族以及各种宅男宅女都越来越喜欢在网上购物,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逛街购物。所以说,网络营销策略是正确的选择。

2、体验营销策略

一次良好的品牌体验(或一次糟糕的品牌体验)比正面或负面的品牌形象要强有力得多。香水可以采用试用体验的策略,用户只需要填写真实信息和邮寄地址,就可以拿到试用装。质量好坏让消费者自己体验拚判。当消费者试用过本公

朱悦芳

司的产品后,就会同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是香水的潜在顾客)交流,就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也不拿看出亲自体验和亲朋好友的体验对于消费者的选择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有11%的被调查者购买的香水都是朋友介绍的。所以,现实顾客体验的好就会带动潜在顾客。这样既可以节省营销成本,又可以把香水很好地销售出去。

3、多渠道营销

多渠道的营销推广,加深了消费者对香水的印记,当接触到试用的机会后,促成购买的可能也大大增加。

网络的营销策略能够将传播的点放大化,投入1分的成本看到的将会是10分的效应。通过体验营销的方式,直面消费者,用产品去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一旦能够建立品牌信任,很有可能香水在这个消费者影响范围内就传播开来,更多的人申请试用,更多人尝试购买。

根据调查显示,13%的消费者是通过期刊杂志了解到香水的,所以可以在当代最受欢迎的期刊杂志上投放一定篇幅的广告,如瑞丽,昕薇,上海服饰等时尚杂志来不断关注和提醒消费者,自然会促成更多的购买决策和传播影响。

同时,报刊也是一种必要的传播渠道,调查数据显示11%的消费者通过报刊广告来了解香水。如今社会实时和时尚是如今社会的主题,把广告投放到各地热销报刊上对人们的视觉更有冲击力。

4、打破主力购买人群的障碍

从目前状况来看,香水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集中在20-30岁的中女性消费者,许多品牌香水销售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因为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拥有较高的收入和讲究,消费中可以更从容的选择。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不温不火的香水市场其实还远未成熟,由于消费观念的影响,真正新兴的顾客群还没有光顾。比如针对男士的香水市场,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中国男人普遍倾向于选择香味清谈的香水,所以含香精量倒数第二的古龙水,可以预见成为中国接受香水文化男士的首选。可以大力开拓这方向的市场。

5、竞争策略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连成一体,使得国际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广泛,复杂和激烈。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所

朱悦芳

以应该时刻关注着这些品牌香水的促销情况、销售情况。并且对其采取的营销策略做出相应的回应,或是跟进,或是抗衡,或是回避。

七、附录:

香水消费市场状况调查表

女士/先生:

您好!该问卷是随机调查,无记名.回答无对错之分,您的回答对调查信息的完整性很重要,请您按您的实际情况回答.请您在您认为合适的□内打上“√”号(可多选),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月收入:

□500元以下

□501-800元

□801-1200元 □1201-1500元 □15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您的性别: □男 □女

3、您是否认为香水是生活必备化妆品:□是 □否

4、您一般使用什么品牌的香水: □香奈儿

□雅诗兰黛

□迪奥 □兰蔻 □三宅一生

□其他

5、您购买香水主要用于:

□一般场合 □社交场合 □休闲场合 □收集珍藏 □作为礼品送人

□其它

6、您喜欢哪种香型的香水:

□浓香型

□中性柔和型

□淡雅型

□花香型 □果香型

□檀香型

□木香型

□其他

7、您通常购买香水的规格是:

□10ml以下 □11-30ml □31-50ml □51ml以上

8、您认为相对应规格的合理价位是:

□50元以下 □50-200元

□201-400元

□401-600元 □601元以上

9、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香水:

朱悦芳

()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相关杂志()报刊广告()促销活动()亲戚朋友推荐

()户外广告()专卖店/专柜/卖场广告()其它

10、您选择香水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产品质量 □价格 □包装 □知名度 □品牌理念 □优惠促销 □广告代言人 □其他

如何开拓我国农村消费市场 篇7

近年来,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 农村消费严重不足, 因此, 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将农民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 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在众多影响农村消费的因素中, 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农民的收入。虽然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连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等优惠政策, 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 但是, 最重要的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导致农民收入总体偏低, 增长缓慢。另外, 由于教育、医疗、农业服务的价格上涨较快, 农民对于预期支出大大增加, 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倾向, 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即期消费支出。农业生产资料要靠农民自己解决, 为了开展农业生产经营, 农民要进行必要的投资。农民自身本钱不多, 又很难获得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这必然会强化他们的储蓄倾向。尽管国家对农村的电、路、水、气、房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但农村社会生活中所需的公共产品, 大部分还需要农民自己投资投劳来解决, 这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制约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消费环境较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农村消费环境和消费信心的主要因素。一是农村道路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全国仍有一部分农村不通公路, 造成农副产品进城困难, 不能及时销售。二是农民用水资源仍面临困难。众多农村饮水不安全, 水供应及其价格问题制约了一些家庭耐用品的消费。三是用电困难。农村电网不仅存在老旧和电压不稳的问题, 而且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得不到很好贯彻, 全国用不上电的材屯还有很多, 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的使用。

目前农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很不方便, 且价格大多高于城镇, 造成了农村消费环境状况较差。农民购买力不强, 使得商家在农村销售的商品利润较低, 导致商家将农村定位于三级甚至是四级市场。销售到农村的商品质量较低, 加上高额的物流运输成本, 使得农村市场上部分商品价格高于城市价格, 抑制了农村消费的发展, 不少商家将城市作为其主要的战略发展方向而放弃了广大的农村市场。

3.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较落后

农村居民传统落后的消费观念仍根深蒂固, 长期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攒钱养老、积蓄为后代的生活行为依然存在。农村居民消费的特点有:一是求实、求廉购买心理动机突出。受收入水平的限制, 农民较少追求高档次、享受型的时尚消费, 选购商品时仍首先考虑价格。二是消费的趋同性和从众心理比较突出。三是积累性消费的特点突出。他们一生中的消费, 主要集中在婚丧嫁娶、建房、子女上学等事项上。

三、开拓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1.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加大补贴力度, 完善补贴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涉农收费管理, 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和特色农业, 以比较优势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经营机制增效;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以科技创新增效。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 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推动全民创业。广泛宣传鼓励和扶持创业的政策, 推广农民创业的先进典型和经验, 努力营造政府支持创业、社会鼓励创业、农民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 解决农民用电与城市居民同网同价的问题。同时, 开拓新的补贴品种, 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各级政府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 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 如“村村通工程”、“千乡万村工程”、“家电下乡工程”等。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村电网、水利、生态环境等的投入力度, 积极开展和管理好扶贫开发项目, 切实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覆盖率, 为更多的家电耐用产品进入农村消费市场创造条件。加强对农村市场的执法监督, 严厉查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行为。

3. 开展精神文化消费, 倡导新型消费观念

在传统体制下, 消费领域只注重物质消费, 忽视了精神文化消费, 从而使我国的精神文化消费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广大农村, 尤为突出。因此, 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在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逐步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科学消费、健康消费, 实现生产和生活两个增长。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消费领域, 丰富精神生活, 做到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4. 推广农村消费信贷, 为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最重要的是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上不但要增加补贴, 稳定价格, 更要增强金融的服务能力。未来我国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同时, 应当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正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农合作。

消费信贷可以缩短农民收入积累的时间, 使远期的消费支出变为即期的消费支出, 使需求提前实现。金融机构应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出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 推出如农民子女教育助学贷款、农业机电和耐用消费品贷款等, 以扩大农村的消费信贷业务量。

5. 企业着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企业是商品供给的主体, 要充分认识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深入搞好调查研究, 了解农民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 广泛征询农民对其产品的爱好程度和意见, 挖掘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及时调整供给产品结构。根据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 找准市场定位, 研究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加快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要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 为农民生产更多符合其消费需求的产品。要提供各种形式的实实在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拓宽服务渠道, 增加服务项目, 改善服务态度, 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把技术服务网络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 解除农村居民购买的后顾之忧。

6. 培育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 从而抑制人们过高的储蓄。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完善, 农民养老、医疗保障等都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此外, 教育是农民身上最大的负担。因此, 除了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外, 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将财力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社会保障事业, 真正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环境较差、消费观念较落后等问题。因此, 应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倡导新型消费观念、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以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关键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柳文.全力开拓农村消费大市场[J].决策与信息, 2006, (5) :18-23.

[2]刘锐.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J].时代经贸, 2007, (72) :1-2.

[3]李敏.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J].太原科技, 2008, (2) :16-18.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篇8

关键词:财政政策;“家电下乡”政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消费市场

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贸易额下降12%,创下自1945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在拉动内需和消费上采取了强有力的刺激措施,但农村市场发展仍然滞后。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5万亿元,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仅为34753亿元,占全国总人口54.32%的农村居民仅消费了32.03%的社会商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的比重过低,庞大的农民消费群体与相对较少的市场份额形成鲜明的反差,目前农村消费市场难以与城市消费市场和谐发展。

2008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搞活流通,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政府先后出台了有目的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包括“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这对于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统筹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家电下乡”政策的绩效分析

2007年12月1日开始,山东、河南、四川三省成为首批“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地区,在规定时间内农民购买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和手机三种补贴类家电产品,可得到产品售价13%的财政资金直接补贴。

以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6年和2008年状况比较,每百户平均彩电拥有量,2008年比2006年增加,全国平均水平增加9.79台,河南增加11.29台,山东增加8.26台,山东增幅较小,是由于其彩电拥有量趋于饱和,四川增加10.33台;每百户平均手机拥有量,2008年比2006年增加,全国平均水平增加34.08部,河南增加40.35部,山东增加60.57部,四川增加35.38部;每百户平均冰箱拥有量,2008年比2006年增加,全国平均水平增加7.71台,河南增加11.57台,山东增加13.05台,四川增加14.47台。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试点省份农村居民家庭补贴类家电产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数据说明,“家电下乡”政策已逐渐得到农民认可,带来了家电热,拉动了农村耐用品消费市场。“家电下乡”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扩大内需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财政政策工具及运作机制的一项创新。

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绩效分析

2005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目标是从2005年起,力争用三年时间,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在全国农村乡村两级建立和培育出25万家具有现代水平的超市型“农家店”。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解决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及不实惠的问题,财政部配套拨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补贴资金。截至2009年底,农家店已达41.6万家,配送中心1467个,覆盖全国85%的县、75%的乡镇与50%的行政村。

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累计建成合格农家店32546万家,居全国第一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显著拉动了农村消费增长,确凿数据表明,从2006年开始河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增速(见表4);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其他财政支农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差距逐步缩小,2005年河南省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的增幅差距为4.89个百分点,2008年城乡市场增幅差距缩小到1.11个百分点(见表5)。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农村所需的生活用品顺利进入农村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提高了农民消费质量,将现代经营方式和理念引入到农村。随着农村居民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其市场参与力、依赖力和选择力不断提高,对食物消费需求由温饱转向吃好,食品饮料烟酒类等也逐渐成为农村市场新宠,农村居民对生活必需品数量的扩张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展开和深入,农村消费市场容量会大幅增加,将最终内生经济的增长。

三、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较

城镇居民以家电为代表的第二次消费升级已经基本完成,开始了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为代表的第三次消费升级,而农村居民正开始进行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消费升级。农村居民如果不能顺利填充城镇居民第二次消费升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空间,企业生产能力会相对过剩。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153.00元,潜在购买力已经提升到一定水平,具有了购置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能力。通过城乡比较(见表6),农民家庭家用电器低保有量以及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家庭,都说明了农村巨大的家电潜在需求。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还相对落后,但其消费欲望强烈,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而扩大内需,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财政政策是积极有效的。

农村居民家庭彩电和手机普及率较高,但冰箱和洗衣机普及率只有50%和3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家电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上,尽快提高这类传统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程度。

四、结论和建议

(一)以上分析说明,继续为拓展农村市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建立相应的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中长期作用;加快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其在网点、资金技术与农村联系密切等优势;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促进现代物流向农村延伸,使我国农村流通体系能够融入到城市流通体系中,降低工业品下乡成本,努力增加农村市场工业品有效供给,消除城乡消费断层。

(二)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强对农家店的后续支持,在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税收、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一律给予政策倾斜,引入现代流通业态;要把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小城镇建设,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三)继续稳步实施“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简化补贴程序,加大补贴力度;规范“家电下乡”市场,营造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售后服务绿色通道和农民信赖的惠农工程,“家电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冰箱、洗衣机等千元级耐用消费品上。

(四)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拉动农民耐用品消费的重要条件,扭转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我国城市流通资源是农村的3.24倍,政府要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水电、交通通讯和电视信号接转等。

(五)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非均衡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占我国人口较大比重的农村居民家庭的社会保障,仅占全国保障费的11%。在农村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降低农村居民的不确定预期,提高消费信心,释放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荣: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与思考[J].《农业展望》,2009(4)。

[2]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5)。

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论文 篇9

【发布文号】吉政发[1999]36号 【发布日期】1999-11-10 【生效日期】1999-11-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拓城乡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通知

(吉政发〔1999〕36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加大我省开拓市场工作的力度,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开拓城乡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适应和创造需求,坚持把市场作为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销定产,适销对路;坚持工业、农业、商业并举,生产、流通、市场建设“三管齐下”,充分调动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各类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全社会的积极性,面向城乡,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全方位开拓市场;加强市场管理和市场建设,努力实现工业品与农产品销售双方向启动,开创省内市场供需两旺的新局面。

二、二、总体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建立起企业与市场、生产与流通、产品开发与消费等信息灵敏、渠道畅通、相互促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使我省工农业产品特别是制成品在省内、省外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省工业产品产销率稳定在95%以上。

三、三、主要措施

(一)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名牌产品。

调整工农业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工业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创新工作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要在继续扶持重点传统产品生产的同时,还要重点开发生产附加值高、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轻工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农业生产要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作物比重,发展优质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畜牧业大县建立基地,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实现规模化经营。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培育名牌产品。企业要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和培育特色鲜明、质量、品种新的名牌产品,进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主战场。各级政府要为企业培育、发展名牌创造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积极给予支持。凡获得国家级名优品牌的产品,3年内财政给予奖金和政策鼓励,扶持技术开发;对企业扩大名优产品再生产所需资金银行优先给予安排;对科技类产品和出口创汇的骨干产品,财政部门参照技改项目给予一定的贴息。获得省级名优品牌的企业,在2年内享受上述优惠政策。

(二)突出特色,建好重点市场。

依托产业、产品和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一批重点市场。以一汽汽车产品为依托,重点扶持长春汽车中心批发市场,力争在3年内建成覆盖东北、辐射全国的机动车交易中心;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依托,扶持长春远东石油化工交易中心,建设精细化工产品市场;以玉米等农作物产品为依托,完善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逐步拓展为辐射全国的玉米批发市场和玉米交易、配送中心;以参茸等特色产品为依托,重点扶持吉林参茸中心和抚松万良人参市场,建设长白山特产加工集散中心;以木材及木制产品为依托,以森工集团为骨干,建设一两个集约程度高、辐射能力强,集板方材、装修材料、家具、工艺品等各种木制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木材市场;支持长春果品中心批发市场、长春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梅河口果仁市场等扩大规模,规范经营,增强辐射能力。各地可从实际出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确定本地区市场建设的重点。

对新开办的重点市场,可报请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支持;对入市经营业户,要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可边开业、边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手续,有条件的可实行由一家统一收费的办法。

(三)推行信贷消费,促进消费需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消费信贷政策。鼓励居民贷款购买住房,进一步扩大个人住房贷款范围,降低贷款首付比例;简化手续,缩短确认产权的时间;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允许自由交易,降低交易费标准;买房人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应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其办理必要的经济担保手续。加大对个人购买小轿车、大件耐用消费品、大型农机具的贷款规模;购买地产汽车,各项地方收费应适当减免,银行和企业可联合推出分期付款业务。积极开办教育助学贷款、装修贷款、旅游贷款、助业贷款等消费信贷新业务。

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开发新的服务消费市场。推进文化、体育、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产业化,搞好旅游资源开发。鼓励私营企业、个人及外商投资创建民办学校、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为其合法经营活动提供一切便利。对外来购买商品房者,可在户口准入方面给予鼓励政策,具体办法由各市州政府确定。

(四)探索新型营销方式,促进产品销售。

实施“金贸工程”,在流通领域试行电子贸易。搞好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吉林分中心和各市(州)分部的建设,尽快建成省内电子交易网络,吸纳企业参与,实现网上规范交易。搞好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吉林分中心建设,运用现代化通讯、电子、信息技术,把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起来,搞活库存商品流通,实现削库压货,物尽其用。

逐步推行新型营销方式。对跨地区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经批准,由总店向其所在地税务部门统一申报交税。对实行代理制、配送制、网络销售等新型营销方式的企业,可享受连锁企业同等待遇。

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际间各类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促销省内产品。重点举办好长春中国商品交易会、长春汽车博览会、鼓励省信息产业博览会、吉林参茸博览会等经贸交流活动。鼓励省内企业积极参加国内重要交易会,加强经贸交流,扩大外埠市场。

(五)搞好城乡、工商、产需衔接和政府采购,提高省内产品市场占有率。

要搞好城乡衔接,进一步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双向启动城乡两个市场;搞好工商衔接,发挥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两个积极性,工商联手拓展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搞好产需衔接,优化省内供需结构,合理配置供需资源,提高生产和流通的整体效益,拉动省内经济增长。

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购买汽车、锅炉、电梯、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复印机、传真机、空调器、办公用品等,以及支出在50万元以上的非生产性修缮工程、大型会议接待、车辆保险和维修等,均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要本着在同质同价前提下优先采购省内产品的原则,集团购买省内产品的要优先审批。要严格实行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逐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

(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用好、用足、用活国家鼓励出口政策,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省内产品出口。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创办境外加工企业等鼓励出口的政策规定,为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和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各外经贸企业和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要根据本企业产品特点和比较优势,创造条件,积极扩大产品出口。要注重在中东地区和非洲国家开辟劳务市场、技术市场,扩大劳动密集型和优势产业项目的输出。对有出口创汇能力的民营企业,应协助其争取进出口经营权,开拓国际市场。

(七)加强管理,整顿流通。

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严厉打击制售伪劣产品、价格欺诈、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法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及时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市场建设、搞活流通的过时文件,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搞好烟草专卖、酒类专卖等管理工作,加强成品油、煤炭等行业的市场整顿,维护生产和流通秩序。

(八)培育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加强企业营销队伍建设。

开拓城乡市场,必须支持、培育和壮大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使之成为连接产地与销地的纽带。县、乡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土生土长的农民经纪人和经营家。要为经纪人和中介组织提供执业资格认定、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切实保障经纪人和中介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对新开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市场信息业的经济中介组织,自开办之日起2年内免征所得税。对以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为主(占60%以上)成立的经济中介组织,同时享受城市社区服务组织的有关优惠政策。

工业企业要切实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选择业务强、精明强干的人员到销售队伍中,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素质。扩大企业营业人员在企业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产品宣传和销售的力度。将企业营销工作从企业生产、产品开发中独立出来,对营销部门和营销人员实行优惠奖励政策,鼓励其多销多得。在全省逐步推行推销员制,由销售能手试行组建营销股份制公司。

(九)构筑农村商品网络,启动农村市场。

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方便农民购销为目标,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各种所有制商业共同发展的,少环节、低成本、方便畅通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体系。重点构建和完善农副产品外销和工业品内销双向开拓的流通网络。

要在县城和中心集镇建立区域性批发中心,把日用生活消费品等骨干商品批零环节延伸到个体、私营商业企业。国有流通企业要通过直营、加盟、特许连锁和集中配送等形式,把商业网点经营延伸到县城和中心集镇。逐步建立和巩固大件商品下乡渠道,完善农村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功能,解除农民的消费顾虑,逐步提高农民消费结构层次。鼓励城市优势企业在农村开办乡镇企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发挥优势,采取兼并、联合、委托经营,开办分店、连锁店等形式,向省全省城乡扩大和延伸经营。通过建设和改造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十)加强领导,为开拓城乡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开拓城乡市场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力度。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经济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树立和增强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从市场出发,为工农业开拓市场创造良好条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开拓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大力开拓市场,选拨和使用市场意识强、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为开拓市场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新闻媒体要做好开拓城乡市场的宣传工作,努力为开拓市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上一篇:“千户家庭学法律”知识竞赛(50题)下一篇:全**乳喂养宣传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