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第三次作业

2024-10-05

教学论第三次作业(共10篇)

教学论第三次作业 篇1

作业3

一、填空题:

1、交往过程。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3、直观手段、认识能力、理论思维;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5、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

7、学生自学;

8、演示法、参观法;

9、教学组织形式;

10、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形式;

11、自然、社会;

12、复式教学、年级;

13、人与事 时间与空间;

14、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15、积极的、消极的。

二、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A

7、A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都基本观点与意义。

答:这种观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结合规律的主要观点。

答: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是把前人的认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但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脱离实际地学习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经验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的条件。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矛盾。

答:教学过程的特点:(1)双边性;(2)认知性;(3)实践性。主要矛盾:(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答: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知识。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改革呈现哪种趋势?

答:(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6、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答:道尔顿制出现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行。这是一种典型的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及优缺点。

答:基本特征:(1)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2)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5)有利于进行教育管理和教学检查。缺点:(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3)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4)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5)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8、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答:(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包括:明确的行为标准,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教学策划,和谐的师生关系;(2)运用建设性的课堂环境;(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如: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等。

四、论述题:

1、参考观点: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 3 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智力在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慧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的发展。这里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2、参考观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原则:(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2)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

3、参考观点:(1)缩小班级规模;(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适当举例)

4、参考观点:(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2)与学生平等相处;(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5)加强师生互动。(适当举例)

5、参考观点:(举例并从以下观点中选择部分内容展开论述)

可参考的的教学规律有:(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3)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4)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

可参考的教学原则有:(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s q#n-m r d 课堂时间的优化策略:(1)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2)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3)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4)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

优化课堂气氛的基本策略:(1)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以优化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2)讲求教学艺术,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3)注重情感投资;(4)及时挽救不良的教学气氛。具体方法:(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2)与学生平等相处;(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5)加强师生互动

恰当课堂问题的策略:(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包括:明确的行为标准,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教学策划,和谐的师生关系;(2)运用建设性的课堂环境;(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如: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等。

6、参考观点:(举例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国内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有:(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 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研究法。

国外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发现式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等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

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1)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等。(2)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论第三次作业 篇2

一、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自国民党退居台湾,共产党并没有放弃对台湾的解放,但当时国际时局突变,朝鲜战争爆发,所以1950年的解放台湾计划未能实施,并且在零星的战斗中,共产党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在当时的坏境下,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对待台湾的政策,在以后的时间里,大陆和台湾有战有和,一方面1958年炮轰金门和1974年中越西沙之战,另一方面大陆和台湾也有秘密接触。但是中共最终提出和平解放台湾方针,“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看似已经初见端倪的国共第三次国共合作,最后终于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有很多方面。

1、国际局势

在国际上,尤其是美国他并不希望中国统一,统一会损害他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而且其他的老牌资本主义帝国也不希望看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迅速影响到自身的利益,而且美国希望通过台湾可以牵制大陆,遏制大陆的发展,同时美国不愿承认国民党的失败,对国民党还抱有一丝的希望,所以美国会给予大量的经济援助,甚至会动用美国的第七舰队为台湾护航。这时的日本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日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不希望中国统一,如果中国统一,会直接威胁到他们在琉球群岛的利益,即使日本当时是美国的附庸但是日本始终把中国当成假想敌,他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日本也是这么做的,他始终保持与台湾的亲密的关系,甚至台湾人去日本不用签证,与台湾的高层始终有秘密往来。

2、国民党自身

台湾执政的蒋介石内心的矛盾,不希望统一。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民党一直留下这样的历史记忆:“绝对不能与中共谈判,否则只要一坐上谈判桌,你就输定了。”一提“国共合作”就触到它的痛处。应当指出:前两次国共合作是在国民党占据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可是他们总认为“吃了亏”。现在面对处于优势的共产党,国民党一直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存在种种猜疑,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双方尚未建立互信之前,而不产生任何担心、顾虑和犹豫?他们岂能轻易地忘记党内前辈历次的尝试。主要是两党的性质不同,国民党还是从自身的利益去考虑的。

3、中国大陆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从未放弃对待台湾统一的希望,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963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有关论述,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理论。“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即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权大政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派人不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中国大陆是有政策的,而且给予了很大的让步,但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使台湾问题又被搁置,当时中国党政军处于大混乱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对待台湾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革的十年之中共产党对待各个党派以及以前国民党投诚的高级将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的国民党投诚高级将领都在文革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对待他们的政策不是很公正,这也使台湾重新审视了国共是否能合作,合作的后果是什么,未来的前景,使国民党看到了文革黑暗的一面,最终导致台湾的问题被搁置。

在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两岸的关系开始缓和,1979年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的最为著名的《告台湾同胞书》,其内容主要为商讨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并提出两岸三通、扩大两岸的交流。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始对台湾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这两个曾经的叱咤风云的两个大党又重新的被推倒了时代的浪潮中。

二、国共合作新的启示

虽然从现在国共双方都没有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口号,并不是说不说国共双方不合作,而是现在不适宜提这样的口号,这就需要我们大陆做的更好,让台湾愿意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也有着很多优势。给我们的国共合作新的启示。

1、民族情感为纽带,共同的政治基础

我们与台湾都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祖先。每一次台湾被侵略,中国人民总是不怕牺牲的去解放台湾,因为他是我们的国土。而且共同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符合两岸人民的意愿的,谁也不敢反对。对国民党没有任何害处,不必担心。现在共产党与国民党都希望改善两岸关系,都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景,这就是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就以最近两岸高层的表态来看,这个共识是十分明确的、坚定的。

即使是马英九也在5.20就职演说中说道:“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台湾与大陆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希望大陆“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2、打破常规,转变思维

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解决台湾问题、出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却是“一厢情愿”。应当要有新的思维,寻求新的方法。旧的思维与模式不仅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反而可能成为一种阻力,抑制了创新思维的萌发。国共两党可以经过充分协商,对某些重大问题获得一定的共识,可以提交双方当局作为决策参考,再由双方授权的代表进行协商直至签订协议。只要不违背双方政治体制的相关规定,只要有利于两岸人民,就不怕任何人说三道四,也不怕外国的势力的干预。而且双方逐渐建立互信,这样有助于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也符合台湾利益。这样的“国共合作”对两党、对两岸人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存在什么“不敢”、“不能”、“不愿”的问题。

3、发展自身实力,推动两岸关系

只有自身的经济,政治实力提高,才有资格谈统一,谈发展。如果中国还是一贫如洗,生活都不能去保障,拿什么去谈发展,又拿什么去统一,让台湾人民与我们一起去受苦,只有自身的实力发展了,台湾终会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怀抱。现在无论谈什么,怎么谈都一定要以两岸人们福祉和现实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才能推动两岸关系的正常和谐发展。

摘要:自从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报发表以后,大陆民间盛传“第三次国共合作”即将到来。国共共有过两次合作。1949年大陆解放以后,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在为台湾问题进行着不同的努力,中国大陆自然希望台湾回归,而台湾既希望统一又不希望统一,在这种背景下,主要是1978年以前,出现了大陆和台湾时战时和的局面,但是为什么最后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实现所谓的国共第三次合作,这里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第三次国共合作”,合作结果,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三次作业 篇3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ahead” is a common word, but I always can’t apply it very easily. I understood it in the dictionary and there were a great many meanings. After I compared some example sentences, I’m sure that “in front” is the word’s real meaning. Meanwhile, I learned it “ahead” is viewed as “before”. For instance, she has a difficult time ahead of her.In fact, I learned it but always can’t remember clearly and use it freely because I just understand the literally meaning when to read. Once writing, it seems too difficult for me as I want to write but not sure the place it should be put. So I hope to have a deep impression through describing it in my composition.

There was a question puzzling me. Why response to interrogative sentence by using adverb. What’s more “not” is an adverb. It seems to connect to grammar, and who can tell me why? Then I suddenly realized that author like to write some long sentences. We can see that a lot of prepositions present in the article either.

《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 篇4

一、分析思考题:(以下3道题任选2题)

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其在管理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强调内在激励,对组织行为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在企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各异,侧重点不同,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既要同时并重,又要有所区分。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应用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在量上的划分,关键还是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当员工的工作性质安全舒适度要求很高时,高工资高福利政策也就是必须的,比如很多高科技公司对员工之所在福利待遇上照顾地无微不至、工作环境也搞得优美随意、工作时间非常宽松,其原因就在于高科技公司的工作是高创造性的,创造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的产生往往与需要创造人心无旁骛,由此高基本工资福利与高福利待遇显得也就非常重要。相反,当员工的工作性质需要其高外向性,必须面对外面各种令人畏难的艰难困苦环境时,实施低基本工资与高激动工资也就非常必要,比如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就反映了这一道理。

2、什么是人际意见沟通?人类的人际意见沟通有何特点?如何增进人际意见沟通的效果?

1、人际意见沟通就是相互提意见。

2、人类的人际意见沟通的特点,关键是沟通。要做到沟通,就要做到互动。

3、增进人际意见沟通的效果,主要是要讲究提意见的方式方法。采取先表扬——再提意见——最后再鼓励,这样三段式的提意见方法,一般对方乐于接受。

3、请联系你的工作实际(或你生活的具体实际),阐述如何根据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差异实施有效管理?

第三次组织行为学作业 篇5

1.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答: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没有沟通就会产生误会,从而引发一些矛盾。明娟与阿苏之间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产生矛盾。

2.威恩作为公司领导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可行?

答:威恩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本案当中,威恩作为公司领导充分发挥了协调的工作,如给他们设置一个共同的冲突者马德,并促进明娟和阿苏之间沟通信息,他采用了转移目标的策略。

3.本案例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发?

答:从本案列当中发现人际关系在公司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它是一种公司文化。改善人际关系一定要体现平等的原则、互利原则和相容的原则。让明娟和阿苏和平共处、互相谅解,且告知他们未升迁的利益更大,并使他们相信威恩的话。这一过程启发我们应该依据人际交往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下属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案列二:

1、刘工的管理风格是什么样的?请运用所学过的领导理论分析刘工的领导行为特征。

答:刘工的管理风格属于放任自流型、低组织低关心人、贫乏型的管理方式。

运用相关的领导行为理论来看,他首先属于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在他的整个领导过程中,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对员工没有威信和说服力,下属对他的领导极为不满,成员又没有相应的责任感,士气低沉,争吵较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属于最不可取的领导方式。

按照“四分图理论”来看,他的领导方式则属于“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方式,在本就工作效率不高,目标达成困难的情况下,又不顾及、关心下属,有好事揽给自己:“不久,五组又领了一项出国考察的任务。这回刘工谁也没告诉,当仁不让,悄悄自己接下来”,导致了本就“低组织”的情况又多了“低关心人”,使得“出差回来后干啥事的都有,就没人干活”,这种领导方式亦不可取。按照“管理方格图理论”来看,他则属于贫乏型管理的领导方式,对人对工作的关心程度都很低。

2.院长为什么要撤刘工的组长职务?请用领导素质理论分析刘工的个人素质特点。

答:因为刘工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懂得领导艺术,不能为组织提高效率,没有发挥应有的领导效能。

用领导素质理论来分析刘工的个人素质:

文中提到刘工“业务能力不差,但缺乏创造性;四平八稳,从不与人争吵,是有名的‘老好人’;对领导过于恭顺卑谦,引起很多人的非议”这些都指出了刘工不具备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的潜质。

在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中指出应该富有创新性,而刘工欠缺;应

该能够对下属提出正确的批评意见,指导下属对工作和个人的反思,刘工也欠缺;能够和下属打成一片,体恤关心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为提高组织效率服务,他同样也欠缺。

按照领导素质理论中的十大条件论来分析,刘工的个人素质中欠缺合作精神,主要表现为他不能赢得别人的合作;决策能力不高,下属对他的决策也可以不服从;组织能力不高,不能很好的组织有限的人力、物力;不精于授权;不善于应变,对已发事件不能很好的处理,更无法善后,导致最后职位被撤;完全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想法,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服从,从让李工出差就能体现出来;对下属和工作缺乏高度的责任心。

当然,刘工当然也有自己的性格优点,比如说他为人和善,不与人争吵,尊重他人,业务能力也不错等等,以上的种种说明刘工的性格特点不适合做管理者,在组织角色中也许更适合做“支持帮助者”,帮助上级完成任务,所以“当他的职务被撤后他自己也松了一口气”。这也告诉我们要学会用人,要把不同性格特点的人运用到合适的职位上。请用性格素质理论分析王公的性格特点,他为何不但拒绝出任组长,反而递上辞职申请书,去一家乡镇企业另谋高就?

答:

1、王工的性格特点具备一个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潜质,主要表现为“能力强”,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富有创新精神,设计工作一直很出色”,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后来,“改变孤芳自赏,目空一切的态度,对同事友好、热情,传授经验”等等,为他奠定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形成了成为优秀领导者必备的很好的人脉,有助于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加上他“知识渊博、幽默”,使得“青年们大为倾倒”。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王工具备了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他之所以拒绝出任组长,递辞呈去另一家企业发展,主要是为了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充分实现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李工和领导关系好”,在单位继续做下去难保日后不会重新出现类似这次这样的问题,耽误自身的发展,所以不如干脆去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实现自身价值。

4、请用管理方格图理论分析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

答:院长领导风格特点:管理风格是独裁式的管理,有方法和手段,任命刘工是他的意见,在设计院任务分派上不应该缺乏沟通,不应该缺乏程序公平。

5、这个案例对你有哪些的启示?如何认识领导者权力的来源?

金融与证券第三次作业 篇6

1、名词解释:(每一词6分,共18分)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世界银行 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

市场风险指在证券市场中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因此,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利率风险是寿险公司的主要风险,它包含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风险资产的比率。国家调控者跟踪一个银行的CAR来保证银行可以化解吸收一定量的风险。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

2、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银行体系的组成结构。

中国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和银行

业金融机构组成。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

护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管。中国银行业协会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是中国银行业的自律组织。

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外资银行。银监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货币经纪公司。

(2)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有哪些?

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1.内部融资可以节省了上市融资所花费的各项成本费用,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防止股东权益被稀释,影响股东控制权。

2.外部融资包括国家注资,公开上市,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和可转换债券。

3.处理不良资产

3、论述题:(每题52分)

分析论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与影响。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为主导的金融行业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一)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小额贷款快速流失。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空间收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来源包括市场销售、资产、新兴市场等。随着商业银行利差不断缩小,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盈利来源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是,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直接挤压银行市场销售收入。第三方支付在线上、线下平台提供了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的服务,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收单、代理等业务。

(三)商业银行客户资源快速流失.互联网金融瓜分商业银行客户资源,影响金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积极影响

(一)商业银行被迫快速转变经营理念,加快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将对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构成深刻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对不同的业务领域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在规避互联网金融三大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加快金融创新,努力构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先行优势。积极推进同业连接和跨业对接,创新商业服务模式,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全能型的服务。

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作业答案 篇7

一、案例分析题:

1.犯罪嫌疑人陈甲,男,30岁,农民,某县人大代表;陈甲父母早亡,只有一妹妹陈乙,22岁,从小由陈甲一手带大。陈乙与邻村青年农民刘某是中学同学,两人感情很好,私下相许愿结为终身伴侣。陈甲得知此事后,因嫌弃刘某长得矮小,配不上其妹妹,不同意陈乙与刘某来往,并将陈乙介绍给一退伍军人,某村养猪专业户。陈乙执意不从,陈甲因此事对其妹辱骂、殴打。某日,陈乙去镇上买化肥,路上恰逢刘某,二人边走边谈,终于约定待选好时间后私奔成婚,但不巧被与陈家同村的赵某窃听。赵某遂回家转告了陈甲,陈甲当即手提一根扁担赶往镇上,碰到陈乙和刘某后,将刘某赶走,并把陈乙扭回家中关在她的房间内。陈乙痛感与刘某的婚姻无法实现,于当夜在房间内悬梁自尽。次日早上,陈甲发现其妹自杀身亡,惊恐中身带一把杀猪刀,扬言要找刘某算帐。村治保主任闻知此事,为防止矛盾激化,立即通过电话向县公、检、法三机关作了报告。问题:本案应由公、检、法哪一机关直接受理?理由是什么?

答:本案应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理由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属于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本案中陈甲采取暴力方法干涉其妹妹与陈乙的婚姻自由,致使陈乙自杀,已致被害人死亡,情节严重,不属于刑事自诉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先受理。

2、犯罪嫌疑人赵某,男,25岁,工人。赵某因盗窃公款潜逃,1998年1月4日,侦查人员张某在执行其他公务活动时,偶然撞见赵某并将他拘留。为了使本案的证据更充分,侦查人员张某、杜某于1月5日前往赵某所在单位,将本案的部分证人召集在一间办公室内,进行了询问。1月6日,侦查人员张某一人开始讯问赵某,讯问笔录如下:

张:你老实交待你的罪行,我们党的政策是“坦自从宽,抗拒从严”,不准你狡辩、抵赖。赵:我要请律师。

张:现在你不能请律师,侦查阶段律师不能介入。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到现在已经两天了,还没有向我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现在你老实交待罪行。

赵:我没罪。

张:你必须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来,我们才能说你无罪。你若老实交代,说完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你若顽抗到底,我们公安机关将从重处罚你。

在讯问过程中,张某多次打赵某的耳光,并罚赵某跪在地下

问题:在本案的侦查中,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存在哪些问题?

答:⑴、不应该将部分证人召集在一间办公室询问,而应个别进行,违反了刑诉法九十七条。⑵不让赵某请律师,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

⑶询问笔录开头首先应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而本案侦查人员开始就让其交待罪行,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⑷侦查人员拘留赵某,未出示拘留证,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⑸侦查人员让犯罪嫌疑人赵某拿出证据的说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刑事案件举证责任在侦查(检察)机关。

⑹侦查人员有刑讯逼供行为。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3.1997年5月初,某市检察院接到举报某省国有外贸公司经理苏庆挪用公款200万元的信件。检察院经立案审查认为,苏庆的行为已构成挪用公款罪,依法应予逮捕,即派本院侦查员将苏庆逮捕。同年7月,该案侦查终结,市检察院以挪用公款罪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1997年8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辩护律师在庭审时申请传唤公司的知情人出庭作证。合议庭同意该申请,决定中止审理,并传唤证人到庭作证。证人到庭作证时,公诉人在质询中发现,苏庆还有以虚报差旅费的方式贪污公款的行为,且已构成犯罪。公诉人随即当庭指控苏庆另犯有贪污罪。辩护人以公诉人增加了控诉为由,请求延期审理。合议庭接受辩护人请求,决定延期审理。经重新开庭对检察院所指控的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进行审理后,合议庭认为,指控苏庆挪用公款罪证据不充分,因而不能定罪,但担心对此罪不予认定,检察院可能会提出抗诉,为此,将案件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审判委员会讨论后决定,挪用公款罪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成立,但贪污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认定构成犯罪。合议庭根据此决定,做出了判决:判处苏庆犯贪污罪处5年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因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宣判后,苏庆即提出上诉,后又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检察院对该一审判决未提出抗诉。二审法院审查苏撤回上诉的要求后认为,原判决正确无误,因此,做出准予撤回上诉的决定书。

问题:(1)检察机关在本案诉讼中有哪些违反诉讼程序规定的情况,为什么?

(2)法院在一审时有哪些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什么?

(3)法院在二审时有哪些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什么?

答:检察机关在本案诉讼中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况有:

⑴、派本院侦查员将苏庆逮捕。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由公安机关执行。⑵检察机关以挪用公款罪状提起公诉,在质证时,发现苏庆有贪污行为,已构成犯罪,公诉人应请求延期审理,然后撤回起诉。重新起诉,而不能当庭指挥其贪污,因提起公诉是以挪用公款罪。法院只能依起诉书的指挥进行审理。法院在一审时不符合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有:

⑴当辩护提传唤证人出庭时,决定中止审理不妥,应决定延期审理。

⑵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苏庆有罪违反了刑事诉讼法。法院只能以起诉书指挥的罪状[名进行审理判决。二审法院做出的准予撤回上诉的决定书,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如认为原判决正确应做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

二、问答题:

1、谈谈搜查的程序。

答:⑴搜查只能由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进行,其他任何人都无权进行。⑵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⑶在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他的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⑷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⑸可以设置武装警戒或监时封锁。

⑹注意保护公私财物。

⑺搜查应当当场制作笔录。

2、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答:⑴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在法律上不构成犯罪。

⑵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⑶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⑷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⑸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⑹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经济法第三次作业(伍) 篇8

1. 简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

2. 简述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定条件。

第十二次作业

1.根据新破产法,涉及债务人财产的哪些行为无效?哪些行为可以撤销?

2.什么是破产宣告?什么是别除权?

3.什么是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如何清偿?

4.简述破产程序终结的方式。

第十三次作业

1、什么是票据?票据权利有哪些?如何补救?

2、简述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

第十四次作业

1、什么是票据抗辩?有哪些种类?对票据抗辩有哪些限制?

2、什么是承兑?什么是提示承兑?

3、什么是票据的保证?怎样理解保证人责任与被保证人责任的同一性?

第十五次作业

1、什么是追索权?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应满足哪些条件?

2、什么是本票?什么是支票?两者有何区别?

第十六次作业

1、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哪些?

2、简述专利申请原则。

3、案例:2004年2月28日,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告)与某外贸公司(被告)签订了一份买卖棕榈油的合同。合同约定由被告卖给原告海王牌棕榈油1.5万吨,总价款13000万元,交货时间为2004年3月10日以前,原告在收货后即付清全部货款;原告应于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被告定金3900万元;任何一方违约都要承担违约金,违约金比例为货款的4%;合同有效期从2004年2月18日至同年6月。合同还对棕榈油的质量及技术标准、包装等作了约定。

同年2月22日,该原告即按合同约定给付被告定金3900万元。与此同时,原告又与某食品公司订立了由原告供应海王牌棕榈油1.5万吨,总价款13650万元的合同,交货日期为同年3月15日。

同年3月20日,被告因无货可供,向原告提出终止合同履行,退回全部定金。原告不同意,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否则就承担违约金并赔偿损失。同年3月25日,被告单方面宣告解除合同,并退还原告定金3900万元及其利息136.5万元。原告因被告不能交货而不能履行与其下家买方的买卖合同,造成可得利润损失650万元。原告遂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被告双倍返还定金,承担4%的违约金520万元,并赔偿经济损失650万元。

问题:

(1)在本案中,原告支付的定金应为多少?其余的部分算什么?

(2)在本案中既约定有定金责任,又约定有违约金责任,是否可以同时适用?怎样

适用对原告最为有利?

个人与团队第三次网上作业 篇9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组织运作就像走钢丝,面对压力需要胆大心细,组织的运作通常不包括(B)。

A.输入B.寻求结果C.运作过程D.输出

2.小陈在团队中总是能够创新,时常产生各种新的有效的想法,他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是(C)。

A.推动者B.实施人员C.谋士D.领导

3.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团队领导的支持作用不包括(C)。

A.帮助团队成员发展技能B.帮助团队成员获取相关知识

C.不直接参与团队成员的工作,任由他们自由发挥D.促进组织目标和团队目标的实现

4.组织经营的目的主要是为客户服务,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利益。据此认为组织的奋斗目标不应该包括(C)。

A.提高客户满意度B.增加收益C.击垮所有竞争对手D.降低营运成本

5.许多组织都拥有一套约束自身行为的价值标准或行为理念,这些价值标准和行为理念称为(B)。

A.组织目标B.组织价值观C.组织行为D.组织特征

6.根据PEST分析法,产品生命周期属于组织的(C)环境。

A.经济B.社会文化C.技术D.政治法律

7.世界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使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和变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属于企业的(B)环境。

A.经济B.社会文化C.政治D.生态环境

8.在进行组织外部环境分析时我们通常采用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中的“P”代表(A)。

A.政治法律环境B.经济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D.技术环境

9.关于管理者,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完成工作任务B.管理者需要把领导的艺术运用到其角色之中

C.管理者注重的是结果,而不是任务计划和控制D.管理者有发号施令的权力

10.组织可以从非营销部门获取客户需求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途径的优点是(B)。

A.直接可靠B.信息量大C.经过提炼,准确可靠D.易于理解和接受

11.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主要有两个途径:外部获取和内部获取。属于外部获取途径的是(A)。

A.从客户中提取的信息B.管理者所掌握的信息

C.营销类部门有影响力的员工所掌握的信息D.其他非营销类部门所掌握的信息

12.某公司各地方销售点互占“地盘”的现象严重,这个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

A.误传消息B.相互竞争C.目标、计划或任务的不协调D.标准的冲突

13.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是用来分析行业的(D)。

A.外部环境B.机会与威胁C.内部环境D.竞争状态

14.竞争过程中,组织应该考虑周围的五种竞争力,这五种竞争力不包括(D)。

A.新竞争对手是不是很容易或很可能出现B.买方是否具有讨价还价的能力

C.替代产品是否有可能构成威胁D.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

15.组织在制定战略时需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属于组织威胁的是(C)。

A.人员更替频繁B.良好的团队合作C.竞争对手发展壮大D.僵化的等级制度

16.运用SWOT分析法对组织进行分析,正确的步骤是(B)。①从客户的角度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②根据信息搜集结果,提出问题;③分析组织的内部情况,识别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④利用问题的答案,拟定战略。

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②③④

17.运用SWOT分析法对组织进行分析的步骤,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从公司经理的角度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B.通过判断组织优劣势来分析组织内部情况

C.识别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D.确定对客户至关重要的因素

18.“平衡计分卡”的方法一般从四个角度来衡量组织的业绩和战略,不属于这四个角度的选项是(B)角度。

A.财务B.员工C.客户D.内部流程

19.六顶思考帽方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蓝色的帽子代表(D)。

A.中立和客观B.警示与批判C.乐观与肯定D.整体与控制

20.六顶思考帽法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与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绿色的帽子代表(B)。

A.整体与控制B.创新与改变C.乐观与肯定D.情感与感觉

二、案例选择题(共 2 道试题,共 40 分。)

1.案例一:

青云公司的创始人杭总勤奋、严厉,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公司创建之初在出口纺织方面取得了成功。之后,杭总领导公司9100多名员工采取全新的市场战略,将公司业务不断扩展到贸易、汽车、机械、电子、建筑、重型造船、电脑、电信以及金融领域,成为国家第四大企业集团。青云公司是希尔斯、ChristianDior等多种产品的纺织品供应商。同时,还与某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有重大的影响,那么,利益相关者指的是(D)。

A.来自立法机关的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和团队B.能够使企业增加利益的人和团队

C.使企业利益减少的人和团队D.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企业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个人或者团队

2).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属于青云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是B()。

A.管理人员B.希尔斯公司C.纺织部门D.销售部门

3).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属于青云公司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是(C)。

A.消费者B.分销商C.9100多名员工D.供应商

4).根据Ansoff矩阵,青云公司实行的是(D)的市场战略。

A.市场开发B.产品开发C.市场渗透D.多元化经营

5).相对于Ansoff矩阵的其他几种战略,青云公司实行的市场战略的特点是(B)。

A.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客户B.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并将它们销售到新市场,风险性大

C.涉及寻找新市场和新客户,产品核心技术不变D.向现有客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2.案例二:

立志公司是一家刚刚成立的新公司。这个公司的营销部肖经理及下属的八位营销人员全部都是刚招来的新人。这些新员工对公司、对本部门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成见和恶意。每天早晨一见面就相互热情地打招呼。每个人都对公司的前途、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充满了希望。为了日后开展正常工作,他们积极地做着各项准备。然而,由于他们都是新招聘来的,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团队的工作流程不熟悉,致使团队内部发生了一些冲突。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立志公司营销部处于团队发展过程中的(A)阶段。

A.形成B.解体C.规范化D.成熟

2).立志公司营销部所属的发展阶段具有的特征是(A)。

A.彼此之间彬彬有礼,但缺乏相互信任 B.相互考验 C.尊重他人 D.公开、信任、具有灵活性

3).立志公司营销部所属的发展阶段,处于最高水平的需要是(B)。

A.任务需要B.个人需要C.领导需要D.团队需要

4).在立志公司营销部目前所处阶段,团队领导首先要采取的做法是(C)。

A.帮助团队执行任务并监控计划B.致力于在行动准则和工作程序上达成一致

C.通过各种活动来帮助团队成员相互认识和了解D.忽略矛盾,以完成团队目标为己任

5).由于团队成员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团队的工作流程不熟悉,致使团队内部发生了一些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肖经理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D)。

A.营造公开、信任的氛围B.鼓励团队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论第二次作业(推荐) 篇10

1、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有:

(一)传播知识与发展潜力。

(二)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

(三)培养与发展个性。

2、什么是教学内容的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答: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教学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3、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模仿性教学阶段、探索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艺术性教学阶段。

4、教学设计的程序有哪些? 答:1.确定教学目标。2.进行教学任务分析。3.起点行为分析。4.编写教学具体目标。5.设计标准参照试题。6.开发教学策略。

7.设计教材选择与开发。8.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9.进行教学监控与调整。10.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

5、上好一节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一堂好课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即教师要明白这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要养成哪些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

(2)教学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 是正确的。

(3)教学方法恰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 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4)课堂组织得当。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 紧凑,不同任务变换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师生积极性高。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自始至终是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形成性目标的含义和优点。答: 形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其优点是形成性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过程性、逐渐形成性,这克服了 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可以带来教学活动的 丰富性、拓展性,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切合教学的实际情境。

7、程序教学的原则要求是怎样的?

答:把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所学内容作积极反应,反应后即刻反 馈,尽量降低错误率,教学应自定步调。

8、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是什么? 答:(1)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

(2)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3)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 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9、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答: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

(一)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表现情感。

(二)情感性。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艺术的力量之所在。

(三)独白性。独特的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源泉之所在。

(四)个性化。从宏观上说,个性化特征构成了不同种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微观角度看,个性化特征从每个艺术家独具个性的表演艺术中充分显现出其艺术的魁力。

(五)实践性。一切艺术都是人们千锤百炼的实践结晶,离开实践,艺术之花就会萎缩、凋谢。

10、为什么说教育目标包含教学目标。答:(1)教育目标是一个关于教育活动之预期结果的总的概念,是指一定的教育活动所要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

(2)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3)教育目标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其中最高层次为教育目的,最低层次为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1、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答:基本准则是: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其原因在于:一是知识激增和学校教学的有限性;二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当然,强调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的基础性,并不是不让学生接触有关学科知识的新发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学科前沿性的新知识。(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学校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当代社会生活,学校教学应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为此,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3)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一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要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于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局限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过于强调趣味性。

12、课堂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

13、为什么说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备课?

答: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备课。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往往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以教师为中心,凭借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较低。而教学设计,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在最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即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了学习的内在规律。

14、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答:教学环境的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

15、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作为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的教学原则,在数字活动实践中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充分发挥教学原则的积极有效作用,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

(一)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与作用。作为科学的教学原则,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要远远大于单一原则功能之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片面地夸大某个原则,更不能把单个的教学原则绝对化。

(二)运用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教学原则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是为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提供指导的。而现代教学的目的更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唤起人探求真、弘扬善、崇尚美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从而实现人的不断的自我超越。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原则,要改变以往那种只重科学性,只关注教学原则对教师教知识和学生学知识的“约束”作用,偏重于教学原则对教学双方外在行为的要求与规范的思维方式。因为这种对教学原则的价值观的认识,实际上缺乏对原则内在的人文意义与价值真谛的深刻认识和揭示。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贯彻与实施,应当使师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指导意义,它的真切关怀和它的实际帮助。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原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在一旁对教学双方发号施令,贯彻教学原则应当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过程:它可以对教师提。供积极合理的建议,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引导,为教与学的双方指明方向。实际上融汇在教学活动中的原则实施过程,深刻地蕴涵着道德的。认知的、情感的、审美的、技能的等多重意义。因此,教学原则的贯彻与实施,应全面地关注并服务于师生在智力能力、人格个性、道德情感、协作创新等方面发展的要求,使师生个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价值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为此,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服务和服从于这个目的,即教学原则的有效实施,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要求在贯彻教学原则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这样几点:第一,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第二,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第三,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主动学习方式,应当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非认知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宗旨。

(三)实施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的关系。

教学原则是在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是中国历史上优秀教育与教学思想的概括和结晶,它们在过去和今天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应该积极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16、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答: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 教材、布置课外作业。(1)组织教学,既是课堂管理又是指示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引起学 生注意的过程。说它是课堂管理,是指教师要了解学生出勤情况,维 持课堂纪律和秩序。

(2)检查复习,是指检查学生的课外预习或复习情况,已学过的内 容的掌握情况,适当复习旧知识等。检查复习可起到旧课向新课过渡 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进一 步的发展,这是课的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程序。

(4)巩固新教材,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新教材的基础上,当堂能牢记 或熟练掌握新教材。为了巩固新教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自 学辅导、练习或概括性讲授等方法。

(5)布置课外作业,一方面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新教材的 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或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为进一 步发展做准备。预习是教学取得主动的重要保证,不可忽视。教师布 置课外作业,要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 折磨学生。

17、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包括哪几种形式?

答: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有以下五种形式: 1.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评价。4.教师自评。5.专家评价。

18、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学领域中的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应用的最广泛的经典教学方法。这 种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 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靠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来实现的。对学生来说,语言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熟悉和把握教学里的要求,精通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基础;要对教学增容进行科学地加工、组合,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为合理的教学结构;要结合实际激活和活化知识,把教材中处于静态的知识,变成具食生命活力的动态性教学知识。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由于讲授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主来传递和交流知识价息的,因此教师语言素养的水平,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语言不能采取复述教材式的教条性和机械性的表达方式,而应做到:第一,清晰、精练、准确;讲解过程中能够为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第二,教师语言表达要生动、活泼,要有激情,有着丰富的启发性,强烈的感染力;第三,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要体现着一种指导、向导性作用,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领会和掌握教学内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上一篇:谈判计划书范文字少下一篇:体育课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