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24-06-30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共7篇)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篇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猝然 褶皱(zhě)沉湎 潜滋暗长(qián)B.袅娜 满染(rú)水渍 自文自怜(yì)C.焦灼 黏膜(nián)诓骗 正宗嫡传(dí)D.锤炼 慨叹(kài)甬道 钟灵毓秀(yù)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 当的一组是

无论草原的歌声如何、草原的舞蹈如何矫健、草原的民俗如何浓郁、草原的风光如何、草原的鲜花如何,草原的河水如何灵秀、草原的骏马如何写意,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草原,植根在草原,生长在草原,繁荣在草原。

A.悠长 绮丽 明艳 B.悠扬 美丽 鲜艳 C.悠长 美丽 鲜艳 D.悠扬 绮丽 明艳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三届琴台音乐节联手武汉音乐学齬,力图打造更专业的流行音乐比赛平台。B.为了“毛泽东横渡长江文化园”布展需要,武汉市水务局正式面向全国征集相关文物。

C.第二届微电影大赛围绕微电影的创作、拍摄、展示等环节设置了丰富的子项目。

D.文昌航天发射场未来将主要承担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吨位空间站、货运飞船等。

4.下列向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些对玩的贬义之责;并不是指向“玩”.本身,而是指玩的限度上出了问题。②其实它们有兄弟之谊,学习并不局限于正襟危坐,在游戏和玩耍中,人们也完全可以体会到友谊的宝贵和协作的重要,可以完成经验的积累。

③比如玩物丧志,就是过乎沉浸在玩耍之中,以至于忘记了人生的大目标。④但玩也像人类的所有活动一样,要有节制。‘“ ⑤人们常把玩和学习对立起来,好像非此即彼。

⑥罪责不在玩,而在丧志。你完全可以玩而不丧志,让玩和志比翼齐飞。A.①③⑥⑤②④ B.⑤②④③⑥① C.④③⑥①⑤② D.⑤②④①③⑥

二、(共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茵的短文,完成5-7题

卧思:最好的思考方式

①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白天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到了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时,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而且这时想出的办法一般都无懈可击、美妙绝伦。

②凡人如此,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也是如此。哲学家笛卡尔在一天中卧思的时间长达16个小时,著名的《方法论》就是他的卧思之作。他认为,“躺在床上思考最透彻。”二战三巨头之一丘吉尔,其《二次大战史》主要是在床上躺着口述完成的。“躺在床上文思泉涌,比坐着还清醒”,丘吉尔这样说。我国隋朝诗人薛道衡,写诗作文必于一个不放任何杂物的空房子里,面壁而卧,闻室外有人则怒。宋朝文人杨朴,写诗喜欢卧于草丛中苦思,想出好的诗句便一跃而出,遇之者无不惊骇。

③卧思何以益智?美国长岛大学贝格尔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思考质量与思考时的身体姿势密切相关。人在平卧时思路最为广阔,推理最为清晰,思维最为活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特别强。

④人的思维可分为3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和临界思维(卧思)。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即通过人脑中大量神经细胞的纵横相接,形成广泛的信息联系,控制人们的思维、语言、记忆等种种行为,形成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思考,由此创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但3种思维方式又有着显著的不同。睁眼思维虽然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诸如声音、光线、气味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现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游历于现实与理想之间,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神秘莫测的人脑真正成了精神之府、智慧之库。

⑤卧思可以排除外界事物对人脑的综合干扰。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每10秒钟可接受1000万个信息,其中400万个来自视觉,500万个来自皮肤,1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

⑥卧思保证了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大脑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的20%,耗糖量占全身的25%。这两者是维持大脑功能的能量来源,是进行思维的基本动力。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的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

⑦卧思可以同步脑细胞电活动。科学家的研究证实,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有两种形式,一是快信息传导,另一种是慢信息传导。前者即所谓的“快突触传递”,特点是快,在1毫秒内完成信息的传递;后者被称之为“慢突触传递”,特点是慢,通常以秒计,而且形成的思维可以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同时停止放电,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人所共知,正常的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⑧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同时停止放电,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人所共知,正常的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的深度。

⑨值得注意的是,卧思的灵感常常出现在片刻之间,所以需要尽快笔录,否则灵感将会失之交臂。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一生有近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把握卧思这一思维机遇,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5.下面对作者介绍“卧思”的目的,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A.让读者了解卧思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B.让读者了解卧思与其他思维方式的不同。

C.让读者了解卧思,并抓住卧思的机遇有所创造。D.让读者了解野恿包含的科学原理。

6.下列对卧思益智原因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卧思时,可以排除诸如声音、光线、气味:味等多种因素的干扰,精力异常集中,提高思维的深度。

B.静卧时,脑血流量的增加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C.卧思时,“快突触传递”和“慢突触传递”都处于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大脑的内在潜能。

D.卧思时,人的灵感很容易在片刻之间出现,进入最佳的创作状态。7.下列做法木符合本文所讲述的道理的一项是

A.揕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伯恩尼教授对20 位男女志愿者进行了字谜游戏测试,他分别让志愿者处于站立状态和躺在床上接受了32个词的字母顺序排列测试,结果表明:人们仰卧时排列一个词的速度比站立时要快3.1秒。B.维克托说:“你可以在雨中歌唱,但你最好在浴室里思考,”维克托的奇思妙想就是自已躺在浴室时“跳出来”的,这其中包括将他的在线赌博公司搬到直布罗陀、开一家在线夜总会等等。

C.图恩布里奇威尔前议员阿奇,诺曼任“Asda”连锁超市首席执行官时,该超市设有一个带贵宾桌但只能站着的商业会议室,他说:“如果你想做梦,那么就躺下,如果你想行动,就站着。”

D.小辉晚上写物理作业遇到了很多障碍,他索性把笔一丢,躺到床上去了,妈妈很生气。但半个小时后,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的小辉出来顺利做完了所有的物理作业。

三、(共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示:给„„看 .B.先生奇轼言 奇:认为„„奇 C.则范公殁 殁:死 D.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憎恨

9.下列痞句中加点的“以”与“皆以国士待轼”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于作文以记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醒能述以文者 10.下列对苏轼为《范文正公文集》作叙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

B.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钟淹外,作者同其蚀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之人才对待,答应为范公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公并受其赏识的愿望。

C.苏轼希望能通过作叙在范公文章中挂名,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以弥补未能结识范公的遗憾。

D.苏轼与范仲淹的三个儿子都是一见如故,因此碍以见范公文章,并接受嘱托为之作叙。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12.填空。.(10分,每空 2分)(1)江流天地外。(王维《汉江临眺》)(2)半卷红旗临易水。(李贺《雁门太守行》)(3),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杜甫《蜀相》中“两朝开济”指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 – 16题。

秋夜读范仲淹词

①在秋色苍茫之夜,信手翻到了范仲淹的诗词名篇,那别样的秋思乡愁,塞下秋风,秋日怀旧,令我一时感慨不已,叹世间的情思竟是那样微妙,《苏幕遮》、《渔家傲》、《御街行》均裁了秋的时节,去借景寄情送意,连其最有名的《岳阳楼记》也落笔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那潇洒伟岸的笔力依旧龙行在秋的云天湖岸。

②范仲淹襁褓丧父,家境衰落。但他少小勤奋,志存高远,怀抱济苍生拯民难的雄心,以天下为已任。他26岁中进士,为人忠直,极言敢谏,在其后十余年间,竟两次被贬外地,倍受煎熬。他既体察民间疾苦,也深深体会着人在他乡、背井离乡的愁思。“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清丽优美深情的词,大概就是范仲淹在历经患难的心境下写出的吧。

③诗人笔下的秋色是那种淡淡的、轻烟一样的愁美,柔肠百结倾于秋的画卷。碧蓝的天空浸染了飘浮的薄云,纷纷洒洒的树叶落在地上,铺了秋黄的一片,天地间浓浓的秋意与江流湖泊的水波相衔,更有袅袅的炊烟飘散在黄昏时翠绿的水波间,到使人觉着一丝清冷。这时的诗人,眺望着湖岸那山上映着的夕阳余晖,还有望不着边的远水草地,忽然内心的乡思是那般的强烈,不觉吟出“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感慨,斜阳是那般的清晰温暖,而模糊如烟波的芳草地怎么也望不着边,正如自已的故乡一般是那样的遥远不可企及!他的心怎么不悲伤黯然,夜夜盼着有归家的好梦相陪,否则只能独倚月楼,以酒为伴,借酒解愁愁更愁,化作相思泪流了。

④范仲淹借秋意抒发自已的情感,不仅有柔情清丽的一面,也有苍凉含悲的豪放气质。“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词应写于他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镇守西北防御西夏侵扰之时,虽年余50多岁,但仍是豪迈悲壮,一腔爱国之情溢于词中。

⑤翻开1600年前北宋戍边的画卷,塞外秋风萧瑟,寒风凛冽,南归的大雁已无一点留恋,荒凉的边塞带着令人心悸的战马嘶鸣,混合着异域特有的少数民族的笳声、歌声、风沙声,更有连连的号角,时时召唤军中战士跃向杀敌的疆场。唉,偏又是在秋意溶溶的月圆之时,长期征战的将士,背对孤烟落日的营盘,杯杯浊酒遥寄家乡,情诉冷月,强敌未灭,何以归家。这样的情感,其实在各个时期都曾得见,男儿大丈夫,虽是一腔柔情,却也有踏破贺兰山阙,不破胡虏誓不还家的志向。万里长征的红军,那一曲经天悠悠的《清平乐六盘山》,岂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美妙与壮丽吗!六盘山也在西北之边塞,为陕北与陇西两高原的界山,当年红军一路拼杀,斩敌军骑兵于马下,一鼓作气登上六盘山,终于可以眺望红军长征的终点——陕北革命根据地了。此时的领袖不知也曾想到了范仲淹的这首词,总之,伟人心潮澎湃,为后世遗下了隽永感人的诗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⑥范仲淹不仅写诗词,也写很有政治品位、为后世称道的散文,他既是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为政期间,他力主改革,一心扫除弊政。仁宗庆历三年(1043),他守疆有功,回朝任参知政事,面对宋仁宗的期待,为改变国家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艰难困境,他毅然向宋仁宗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已的政治抱负,可惜他与如欧阳修一般的朋友良臣,未能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终于倒在了旧势力的暗箭之下,历时不到1年半的改革新政,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与支持,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被罢副相之位,新政失败,未能在历史上做出更为显著的成绩,内心一定是苍凉如秋的。

⑦范仲淹情思深邃,或细腻或悲怆,虽然都借秋色作为衬托,但我掩卷后,默默沉思,他心中真正喜欢的秋日该当是什么样子的呢?当会是王勃描绘的那般秋色景致无二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心中想象,这样的秋天,这样浩渺宽广、有情有味的天地,正是与范仲淹浩然的胸怀绝对匹配的,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其实就是这样抒写了心似天地的大气:“衔远山,呑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此时,范仲淹才遭贬斥,谁会想到他仍有天马行空的神来之笔和胸中波涛万丈的豪情呢!

⑧如此壮丽的秋色,最能诠释范仲淹爱国爱民的忠臣之志。千年过去了,连绵不绝的秋月照耀着他的《岳阳楼记》,发出隽永的光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朽的名句,早已家喻户晓,成为世人判断一个时代、一个人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或许当今的大多数人难以做到,甚至难以做到他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但是,在秋日复照的日子,在中华复兴的世纪,想想范仲淹的人生,念念他的诗词,感受他的秋意,总会有些收获。

13.读文章2-5段,在范仲淹的诗词名篇中,是借怎样的秋意来抒写出不同风格的情感?请完成下面概括。(6分)《苏幕遮》:历经人生患难之时,借 来抒发,表现出 的风格。《渔家傲》:中年戍守边塞之时,借 来抒发,表现出 的风格。

14.读文章第6段,作者夜读范仲淹词,为何却联想到了他的政治经历?(4分)

15.读文章第7段,作者认为,范仲淹心中的秋应该是怎样的?这样揣测的依据是什么?(4分)

16.文章结尾“在秋日复照的日子,在中华复兴的世纪,想想范仲淹的人生,念念他的诗词,感受他的秋意,总会有些收获。”你觉得作者期望有什么样的收获?(4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10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七个环卫工人节,长江日报首发660幅精美画像致敬城市美容师。为了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和尊重环卫工人,江城学校决定开展以“走近环卫工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请你为调查问卷“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18.环卫工人工作辛苦,工资低微,但在他们心里,更在乎的是城市给予他们的尊严。阅读下列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社会应如何给予环卫工人真正的尊重。(3分)

材料一:在某街道清扫的环卫工人魏姨妈说起自己碰到的难受事:一天放学,一位年轻的妈妈来接孩子,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妈妈脱口而出:“你不好好学习,以后长大了就去扫大街。”然后压低了声音道:“就和她一样,你想和她一样吗?”狡予摇摇头。魏姨妈非常难过,都说行业不分高低贵贱,其实未必。

材料二:环城东路的夜市,20时13分,一位大排档服务员 正将泔水往路边的下水道排水口里倒,路边的行人纷纷掩鼻疾走。正在附近进行清扫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遇到市民乱丢垃圾是环卫工人最头疼的事情,有时候喇刚清扫完的路面,一转身又有垃圾丢在上面。她希望能通过记者向广大市民提个建议,希望市民能够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

材料三: 10月10日,在沙市区江津路,一辆小轿亭将—68,岁的、环卫工人李珍撞倒,随后逃离现场。记者从沙市区城管局了解到,交通事故是环卫工人的最大“杀手”。环卫工人张小林说,在机动车道清扫时,犬部分时候车辆都会对着他猛按喇叭,有时飞速行驶的车辆就与他擦肩而过。他说,希望在马路上行驶的司机朋友们,看到他们能减速。城管局工作人员也说,环卫工人的生命安全除了自己应该保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极大关注。

19.在活动过程中,你和同学在某公交车站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只见两个年轻女孩一边说话,一边很自然地随手把瓜子壳扔在刘爷爷刚打扫干净的地上。你和同学觉得这两个年轻女孩的行为不仅不文明,更是对刘爷爷劳动的不尊重,于是。你们走上前,礼貌的对两个年轻女孩说:“。”(3分)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上学读书,学生的本分,但为什么而读书,很多人都想不明白。12岁的周恩来面对老师询问,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誓言,从此一生艰难困苦仍矢志不移;北京的初中生小虎因为家有14 套房,产生了“这些钱够我吃三辈子了,我为什么还要辛苦上学?”的困惑;也有人说“我读书,我快乐,我只为徜徉书 海那份无穷的乐趣。”。当 然,更多的人认为自己是为将来谋生而读,为掌握知识而读,为父母家族而读,为知事明理而读„„

读书有苦,读书有乐,明白读书的目的是关键。

请以“读书苦乐”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篇2

【解题要点】

这道题属于情景类微写作题。

在这里,卷首语应该是对这本小册子内容的概括性介绍,其功用是让读者很快明白小册子的主题,并产生阅读兴趣,有导读的作用。

因此卷首语的内容要符合“寻找城市记忆”的主题,同时与册子的内容——老照片、老故事相联系。

既然是概括,那就要短小精悍、以小见大。题中要求不少于50个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长篇大论、不加节制,实际上精练、有见地的卷首语要远远好过洋洋洒洒、啰啰唆唆的介绍。

最后,语言表达要符合题目的要求: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示例1] 找寻旧照片,拂开历史的浮尘,领略当年的风采;讲述老故事,打开历史的话匣,找寻城市的记忆。让你我共同分享老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篇3

高一语文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8页,第Ⅱ卷9页至11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44分)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下面各项中,每组加点字读音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A.榆荫/荫庇 沉淀/银锭 袅娜/婀娜 幽僻/复辟 ........B.绛紫/投降 汨罗/汩汩 草坂/钣金 瑰丽/玫瑰 ........C.作坊/作业 长篙/茼蒿 踱步/度量 霎时/刹那 ........D.曲折/歌曲 抛锚/描画 翘起/翘楚 收拢/瓦垄 ........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B.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漂落。

C.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

D.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学,是应用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休憩(休息)峨冠博带(高耸的)层峦叠嶂(连着的山)...B.宁谧(静谧)妖童媛女(艳丽)迁延顾步(回头看)...C.漫溯(逆流而上)云蒸霞蔚(聚集)雷霆万钧(古代长度单位)...D.跋涉(渡过)成群结队(成为)恰如其分(分寸)...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除个别受灾严重的景区外,全国其他地方的旅游部门推陈出新了许多短途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丰富春节期间的旅游市场。

B.全英唱片业年收入总体5%(实际上只有4.7%)的增长幅度也就和去年半斤八两,....

那也是佩吉和凯利开始进行统计的一年。

C.语言上留下的蛛丝马迹让研究者对他们那78个在线约会者进行重新审视的时候....有了一个明显的优势。

D.我们可以这样说,他正望着他自己,面面相觑,并且同时通过那种幻景,在一种神妙莫测的深远处看见一点光,起初他还以为是什么火炬。....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B.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将于2012年7月1日就职。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将“乾坤柱”改为“哈利路亚山”,实际上只是满足了少数人的好奇心理,却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6.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比喻)

B.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设问)C.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对比)D.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排比)

7.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描写)

B.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需要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抒情)

C.一天下午,我们去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粗略地看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叙述)

D.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 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B.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C.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

D.因所含的金属矿质不同,颜色也就各异,大概含铁的作褐色,含铀的作黄色,含铬的作绿色,含锌的作白色,含铜的作蓝色,含金含硒的作红色„„ 9.下列关于口语交际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B.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

C.交谈中的提问,往往可以推动交谈的进程。例如渗透性提问易于掌控气氛,礼节性提问易于建立信任。

D.交谈时应根据交谈的对象和场合,恰当使用称呼语、敬语、谦语和委婉语等得体语言,从而取得良好的交谈效果。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再别康桥》出自他的诗集《猛虎集》。

B.“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少女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

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出自南宋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该词有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D.《景泰蓝的制作》选自叶圣陶作品集《小记十篇》。叶圣陶,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一)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下列对本词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词写于1925年,时值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抒发感慨,点明自己的革命壮志。

B.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下阕用“携”“忆”两句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革命者早期生活的回忆,而一个“忆”字引起了后面八句诗的铺叙。

D.最后“曾记否”以下三句,同上阕一样,是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12.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苍茫大地”,由于看不到“主沉浮”的真正力量而无限惆怅。

B.通过提出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家的深沉思虑。

C.通过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由自然界引申过渡到社会问题,既包含着对旧秩序的彻底否定,又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表现了诗人及其所代表的新兴阶级“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和精神。

D.此三句是全词的枢纽和内容的关键,既总结了上阕又引出了下阕内容。1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令、地点和特定的情境,突出了诗人卓然特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作者描写大自然中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

托物言志的写法。

C.“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两字一语双关,既指秋天,又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

D.作者描绘了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静景和动景相合,空中与水底相映。

14.下列对这首词写法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情景交融。词人的心情是惆怅而激昂的,写长沙深秋景致,毫无一般旧诗歌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B.动静结合。先描写“山”“江”的静态美,接着用“舸”“鱼”与“鹰”来打破寂静,“争”“击”与“翔”字,分别表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从而赋予秋景以勃勃勃生机。

C.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如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D.本首词上阕全部写景,下阕主要通过叙事来抒情,情中显志。

(二)朦胧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江津号”启碇续行,我走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早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旋涡,船从旋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的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15.对选段引用杜甫的诗歌以及古代歌谣的意图,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说明瞿塘峡口自古以来一直是三峡的最险处,更渲染了瞿塘峡之险。B.把读者带进了瞿塘峡惊险的境界,使作品显得更有趣味。C.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

D.将古代瞿塘峡的惊险与现在的平稳形成对比,赞扬了现在人们改天换地的精神。16.对选段写景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B.选段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层峦叠嶂之上的云雾和红雾为主要描写对象。C.选段先总说瞿塘峡的雄奇,再引用古诗古谚为佐证,最后直接描写。

D.选段写景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有声有色,声色相衬。17.下列关于语段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云雾“突然隐去”,说明瞿塘峡中船行之快,显出瞿塘峡水流之急。B.迷蒙云雾之中出现一团红雾,是因为云雾在层峦之上,阳光照射下显出红色,突出瞿塘峡山高。

C.画线句“闪光的道路”运用双关手法,既指瞿塘峡的水路,也指祖国的发展道路。

D.语段主要描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流急的特点。18.关于选段出处及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出自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作者描绘的三峡景色虽各有特点,但总体上说是一种壮美。

B.课文以游踪为序,依次描写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瑰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C.作者在写景过程中,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如选段突出瞿塘峡的“险”,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D.课文借助磅礴的气势,优美浓烈的文辞,精粹巧妙的引文,表现出强烈、壮观、豪迈、畅达、热烈、明朗的语言风格。

(三)生物学家伯格曼把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物种,在越冷的地方,个体体积越大,而且越接近于圆形。这就是伯格曼法则。他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为寒冷的气候不仅能够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速度,而且也使其性成熟的时间较晚,所以个子也就长得更大一些。这是生理上的原因。二是因为同一种物质,在同等温度下,体积愈大,散热愈慢。例如,一碗开水要比一桶开水冷得快。同样的,在三维空间中,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所以动物的身体愈接近于圆形,散热面积也就会愈小。这是物理机制。

生物学家艾伦对伯格曼法则作了有趣的补充,根据他对动物的观察发现,同一种动物,在越冷的地方,其四肢和附器(例如耳朵和尾巴等)也就越短或越小,这叫作艾伦推论,或艾伦法则。这是因为,四肢和附器就像是散热片一样,越短或越小,散热也就越少。

在北极,可以验证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的现象很多,北极熊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如果把北极熊与其他地方的狗熊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那圆圆的身体,粗短的四肢,小小的耳朵,几乎已经退化了的尾巴,简直就像是专为验证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而生似的。

还有狐狸,它那长脸、尖嘴和尖长耳朵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狡猾的象征。但是在北极,当我第一次看到狐狸时却闹了一个大笑话,以为那是野猫。因为,北极狐狸不仅耳朵变小,成为圆形,连那嘴巴也大大的缩短,变成了圆脸。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是不可能找到圆脸狐狸的。

其他动物也是如此。北极狼不仅比温带地区的狼个子大,而且也要肥一些,身体更接近圆形。西伯利亚虎不仅比孟加拉虎大得多,而且也是所有猫科动物中个子最大的。北极兔子平均身长为90厘米,而生活在苏格兰的同一种兔子,平均身长却只有70厘米。西伯利亚的北极旅鼠,平均身长为10 — 11厘米,稍微再往南一点,生活在北极边缘地区的旅鼠,平均身长却只有8厘米。19.关于选文出处及其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出自位梦华的《伯格曼法则在北极》。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B.课文根据作者自己的考察,生动地说明了北极动物许多有趣的现象,深入研究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C.全文按逻辑顺序安排材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阐释分析,既符合事理 的逻辑性,也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

D.课文验证伯格曼法则及艾伦推论时,始终贯穿着客观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不仅体现了作者求实的科学态度,也示范了科学研究应有的思路和方法。20.关于选文第1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伯格曼研究了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从而得出了伯格曼法则。因此,伯格曼法则适用于地球上不同生物的所有个体。

B.产生伯格曼法则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生理原因,即是寒冷的气候延缓了恒温动物的生长速度,其性成熟也比较晚。

C.产生伯格曼法则的原因之二可能是物理原因,即同种物质在同等温度下,体积越大,散热越慢。

D.文章认为,产生伯格曼法则的原因既有生理原因,也有物理机制。但是,这些原因作者都不能十分肯定。

21.关于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伯格曼法则聚焦于动物的个体大小和外形,而艾伦推论聚焦于动物的四肢和附器。

B.伯格曼法则适用于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不同生物,而艾伦推论适用于北极的动物。C.在北极的一些动物身上,既可以看到伯格曼法则的影子,也可以看到艾伦推论的影子。

D.艾伦推论是对伯格曼法则的一个补充,作者阐述艾伦推论产生的原因时,主要是从物理机制角度阐述的。

22.下列关于选段语言特色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对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所下的定义简明易懂,体现了语言平实的特点。B.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作比较、列数据的方式来证明伯格曼法则,体现了语言严谨的特点。

C.选文运用了一些比喻,如把动物的四肢和附器比作散热片,体现了语言生动的特点。

D.选段说北极狐狸“不仅耳朵变小,成为圆形,连那嘴巴也大大的缩短,变成了圆脸”体现了语言幽默的特点。

第Ⅱ卷(106分)

三、简答题(30分)

23.默写。(每空1分,共5分;相应空格错1字即不得分)

(1)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2),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3)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4-26题。(9分)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4.《四溟诗话》评价颔联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你认为“涌”好在哪里?(3分)

25.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26.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7-30题。(16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7.选文第1段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全文看,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8.画线句用了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丽形象?(3分)

29.选段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分析选段“浮”、“泻”的妙处。(5分)30.选文两段在描写景物上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四、口语交际(8分)

31.假如你是某家用电器商场的营业员。某日,一位顾客到你的商店购买了一款家用电器。请你向他解说这款家用电器的操作程序、使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定家用电器的品名;解说文字不少于150字。

五、综合实践(8分)

32.班级开展“古诗重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你和王明等六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大家决定以“歌颂祖国山川风物”为主题,向全班同学推荐古典诗歌。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你想向大家推荐哪首古典诗歌?请把这首诗默写下来(含题目、作者、内容)。(4分)

(2)请用不少于200字的赏析评论性文字谈谈你的推荐理由。(4分)

六、片断写作(10分)

33.宋之问的《灵隐寺》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句描写桂花。请你以“校园中的那棵桂花树”为题,写一个描写型语段。

要求:可以适当抒情、议论;200字左右。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34.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

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

请以“那让我 的往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先补充完题目,如“感动”、“怀念”、“哭泣”等。(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对口单招联考期中调研测试卷参考答案

1-5 CBCAD 6-10 CBACC 11-14 DACD 15-18 DBCC 19-22 AABD 23.(1)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2)一切都是瞬息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3)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以下24-30题为阅读理解答题,学生要写出相应要点;语言表述可以不一致,但要点不能缺失。)

24.涌,涌动。(1分)因“大江流”,所以江中月色也似滚滚如涌;(1分)用一“涌”字,烘托出大江澎湃向前浪起千叠的气派。(1分)

25.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1分)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1分)表达了作者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1分)(先描摹画面,再给出意境,最后回答感情。)

26.尾联用了比喻(0.5分)和衬托(0.5分)的手法,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0.5分),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0.5分);更突出沙鸥的孤独(0.5分),也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的凄苦之情(0.5分)。(先判断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诗句对手法加以阐述;最后给出表达效果。)

27.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2分,至少按次序写出4个)这段文字流

露作者淡淡的喜悦心情(1分),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1分)。

28.①明丽透亮;②闪烁点点光亮;③清新自然。(各1分)

29.“浮”字写出了水汽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态;(1分)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答出两点中的任意一个即可,1分)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和雾的轻柔以及逐渐扩散的特点。(正确分析了“浮”对写月光或者雾二者之一的特点即可,1分)“泻”字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1分)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1分)30.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花叶之美。(2分)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个塘上月色的光影之美。(2分)31.答题要求:

(1)学生围绕题目所要求的“操作程序”、“使用注意事项”二者来解说,且逻辑比较清楚(如先介绍操作程序,后介绍注意事项),书写较好,具有一定的口语化色彩,建议给5分及以上。

(2)学生如把重点放在其他方面,题目所要求两方面提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介绍到,得分在2-4分。

(3)要注意使用口语色彩比较浓的词汇,注意与“说明书”区别开来。若写成条款式的说明书,得分不得高于2分。

(4)书写过于潦草以致无法辨认,不超过3分;书写较潦草,但还能辨认,扣1-2分。

(5)如果不是写的“家用电器”,视为偏题,0-2分。32.答题要求与评分标准

(1)题目0.5分,有错字不得分;作者0.5分,写错或有错字不得分。内容方面,写错一个字,扣0.5分,扣满3分为止。如果所写的诗歌主题与“歌颂祖国山川风物”无关,如歌颂友情等,则本题得0分。(说明:此类题目主观性很强,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如此题,鼓励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绝句,这样,4分基本上全拿。)(2)此题要求学生学会赏析、评论诗歌。赏析、评论诗歌的角度很多,如诗歌的内容、主题、语言、手法、对当代的意义等。学生任选其一皆可。只要赏析、评论的内容符合诗歌本身,即可得2分及以上。书写潦草、逻辑混乱等,酌情扣0.5-1分。(说明:本题与第1小题紧密相关。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如果第1小题所选 的诗歌不是围绕题目要求的主题,但是本题的赏析评论基本上符合上述要求,也酌情给分。)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篇4

文学科试卷分析

七年级其中语文试卷共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四大块。其中“积累与运用”占20分;“现代文阅读”占26分,包括两篇,一篇课内记叙文,一篇课外语段;“古诗文阅读”占14分,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阅读两部分;“作文”占40分。考查内容全面,知识、方法、运用等方面统统涵盖,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积累与运用”部分,1题考查了词语的读音;2题考查了字形;3题考查了礼貌用语、病句对联及处理信息的能力;4题考查了名著阅读;5题考查了古诗词的理解与默写。

“现代文阅读”部分,其中散文阅读《春》选段考查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理解,对重点字词表达效果的理解,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等;课外语段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等内容,训练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古诗文阅读”部分,16题考查了最基本的字词知识常识,17题翻译能力;18题考查了文言句子的翻译;19题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一个行为品行正直的人20题要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怎样去做人。与国家提倡的传统文化一致。21、22、题古诗词阅读同样是对其理解赏析的考查。

“作文”部分仍采取命题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精彩的文章。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第4题名著阅读主要考查了《朝花夕拾》的人物、性格特点及相关故事情节,第3题的第(3)小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要求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2)小题结合已给文字对对联,没有训练过此类题型的学生来说有难度。总之,第一部分有亮点。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第8、9、10题较传统。第7题,变换形式出题,有新意。第11、12、14、15、题,都是对文章理解的考查。做题时要仔细审题。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出题中规中矩。

第四部分作文,作文仍采用半命题的形式,题目要求先自选角度,补全标题,确定主旨,根据主旨写作。

总之,本次语文试卷题型灵活、考查面广、考查范围大、难易适中,是一套不错的语文试题。

会盟二中七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篇5

池上小学 张玉杰

考试总体情况非常不理想。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学生成绩合格率均为90%,优秀率为58%。

二、试卷试题概述:

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 第一大题是我会算 第二大题是填空题 第三大题是数形结合。第四大题是按规律填数 第五六大题是分类比较

第七大题是看图写算式,应用数学

三、试卷考核知识简析: 1、10以内基数、数序、序数、相邻数以及数的分与合等知识。2、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大小

3、立体几何图形的区别

4、物体的分类

5、看图写算式并计算以及用数学

四、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四五六大题都是基础题;第七大题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

六、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少数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时会丢1-2分,如在计算10-3+2时,不是先算第一步,而是先算3+2等于5,故结果等于5就错了。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3个圆柱体,认为那个又矮又粗的圆柱不是圆柱,说明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刻,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

2、拔高题上失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七、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篇6

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命题人:张文审核人:郑军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根之茂者其实遂。(2),秋水共长天一色。

(3),正是河豚欲上时。(4),红杏枝头春意闹。

(5)蒹葭采采,所谓伊人。

(6)皮之不存。(7)晓战随金鼓。

(8)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这样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无限苦闷,后人常用这两句表达满怀失意愁闷,无法解脱。

2、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答题。(4分)

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zhào庆……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恣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询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1)写字、注音zhào()庆泠泠淙淙()(2分).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改为(2分)

3、下列各句中表达欠妥的一项是()(2分)

A、这一节语文课,老师不但讲得好,而且同学们的表现也很精彩。

B、极度疲劳往往会使人在驾驶过程中打瞌睡,而这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C、最近我校广播操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究其原因,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D、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歹徒在抢劫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真可谓死得其所。....

B、大家诚挚的劝慰,使他消除了顾虑,他这才说出了难言之隐的苦衷。....

C、有些人一辈子只会死读书而不假思索,只能算个“两脚书橱”,难有成就。....

D、要把学生教育好,学校和家庭就不能唱对台戏,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

5、读下面的一则新闻,从中筛选出一条主要信息。(2分)

记者从教育部10月24日召开的视频调度会上获悉,目前,29个省份已完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全国中小学生超过半数数据进入全国系统数据库。作为试点省份的贵州省,学生已率先获得全国学籍号。

据介绍,除新疆尚未布置学生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外,其他31个省份均已基本完成数据采集或补录任务,其中,贵州等17个省份的全部或部分学生数据已进入全国系统数据库,7个省份的入库率超过90%。经教育部同意与全国系统进行对接融合的省份,正在开展本省原有自建学生学籍系统与全国系统的对接融合工作。

目前,各地正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实施细则。10月底之 1

前,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将全部完成,年底前将完成自建系统与全国系统的对接融合,实现实时数据交换。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6分)

坐了好久,他心中腻烦了。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他觉得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不,他不能服软。他拉车不止一天了,夏天这也不是头一遭,他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泡‛一天。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的软,好像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出了不少,而心里还不畅快。又坐了会儿,他再也坐不住了,反正坐着也是出汗,不如爽性出去试试。

走一会儿,坐一会儿,他始终懒得张罗买卖。一直到了正午,他还觉不出饿来。想去照例的吃点什么,看见食物就要恶心。胃里差不多装满了各样的水,有时候里面会轻轻的响,像骡马似的喝完水肚子里光光光的响动。

(1)以上文段出自小说 《》,作者是。

(2)小说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心地善良但被社会所迫、最终上吊自尽的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等。

(3)主人公结婚后买了一辆车,后来为什么又卖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9分)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北京市教育考试院10月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提高语文分值等举

措成为方案的亮点。2016年起,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高考方面,2016年起,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

材料二: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指出,现在母语学习普遍不受重视,语文教学已经

被边缘化。因为语文素养提升要靠大量阅读,要长期积累,很难依赖‚短促突击‛的复习去提高考分,许多学生甚至认为语文学不学都差不多,这势必放逐语文,挤掉本该学语文的时间给其他‚好拿分‛的学科。有的学校甚至公开要语文给其他学科‚让路‛。适当增加语文分值,将有利于恢复语文应有的地位,让全社会重视母语教育。(摘引自‚新浪网‛)

(1)通过增加学科的分值来引起社会对语文的重视,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

点?请简述理由。(3分)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3分)

(3)近期有外国留学生来我校交流,作为文学社的代表,请你推荐一部优秀的中国文学作

品作品给对方,并仿造示例拟写一句推荐语。(3分)

示例:《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6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1)本词是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已是五十三岁,她正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早逝,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

(2)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舴艋:小船。

8、请从以上两首词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对其中的加点词进行赏析。(2分)

9、两首词都写了“愁”,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段落,完成10-14题。(15分)

【甲】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

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节选自《捕蛇者说》

【乙】元和十年,宗元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10、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虽鸡狗不得安宁焉(2)禹锡终易连州

1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谨食之,时而献焉()(2)以尽吾齿()..

(3)则熙熙而乐()(4)如何与母偕行()...

1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13、甲文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分)

14、阅读甲乙两文后你认为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原文有关内容简要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6分)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阿明

① 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②或许你早已听说过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故事。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情暴躁,而且非常专制,这使卡夫卡从小就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孤独的性格,他有时不免有点自卑。事业最不顺的时候,他甚至说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一切困难’,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这样很绝对的话,不过,卡夫卡没有放任这种自卑,而是一直努力超越自己,终于写出了《变形记》、《城堡》这样的优秀小说,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③拥有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爱迪生的学业成绩差得让老师想跳楼,为此,老师竟建议家长让他退学。爱迪生也曾自卑过,但他把这种自卑当成动力,最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普希金当学生时,他的数学一塌糊涂,无论做什么题目,也不管运用哪种方法,最后他都会让答案等于零。为了自我鼓劲,他选择了写诗,结果成为一代文豪。

④自卑能促使我们对自我作出一种冷静的剖析。一个人不难走向自信,人天性中就有一种自恋和惟我独尊的基因,这种基因使我们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好意见。我们真正难以做到的是时刻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不完善、不完美,从而保持一种谦和的心境。自卑是这种谦和的母亲。⑤自卑对人生还有一个重要价值:让你变得有所敬畏。人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无所顾忌而起的:贪官之所以把手伸得很长,无非是因为觉得在他那个小圈子里,他可以搞掂一切;奸商之所以泯灭天良牟取暴利,不过是由于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对付国家的政策、法律……这些人的确没有自卑感,然而,没有道理的‚自信‛却毁了他们。

⑥人生自然不能过于自卑,过分的自卑会打到一个人的毅力和勇气,使我们自己消灭自己;但也决不可能盲目自信,一个人盲目自信容易变得狂妄,自己挡住前进的道路。最理想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用自卑探照自己性格、知识、才华的黑洞,用自信寻找走出迷途的道路。

15、选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16、第②段列举的是正面论据还是反面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3 分)

17、选文第③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18、拥有自卑之心对人多有教益,但又不能过于自卑,为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3分)

19、请联系个人的实际,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的理解。(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

20、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个字加以概括。(4分)

品雪 — 喜雪 一()一()一 看雪 一 忆雪

21、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简洁,而意韵最丰厚”?(3分)

2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4分)

23、第④段中有“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一句,其中“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4分)

24、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3分)

三、写作(60分)

25、搜寻岁月的痕迹,总有一些值得我们回忆的往事、一些难以忘却的身影、一些铭记于心的话语„„如同耀眼的星辰将记忆的星空点缀得璀璨而美丽。

请以“藏在心中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

(2)不少于600字;

硚口区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篇7

一、试卷分析:

1、学科命题的依据:

(1)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2)以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为依据。

2、学科试题结构:

(1)采用闭卷形式,满分70分,全部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

(2)各种题型比例。单选题23个,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多选题6个,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3、试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用图表设置问题情景,能够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5题是人物图,18题是石油产量统计图,27题是三次科技革命实物图。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1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得分情况:

(1)总人平:参考人数348人,人平48分。

(2)优秀人数:109人 优秀率:31%

(3)及格人数:242人 及格率:70%

2、失分原因:

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13、19、22和25题。归纳综合学生失分的原因有:

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1题,此题首先要读懂古文,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如13题,部分同学选A或B项,原因是没有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本质。

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如第19题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之处,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熟容易出现错误,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关键词。

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22题失分较多,原因是不能理解。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艺复兴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凡是属于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故答案为A。

5、多选题失分较多。原因是综合性比较强,训练也较少,学生没有注重方法,随意性比较大。

三、今后的对策:

1、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①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

②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③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上一篇:区调解员队伍建设情况下一篇:张学功同志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