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自然灾害(共8篇)
应对自然灾害 篇1
我国突发环境灾害事件及其应对问题思考
摘要 人类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灾害相伴随前进,与自然环境灾害不断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的环境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各种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自然生态带来重大破坏。本文主要分析了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的相关问题,并给予初步思考,以期带来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 灾害 环境事件 开县井喷 政策应对
一 突发环境事件相关概念概述
研究环境灾害事件,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概念涵义,如灾害、环境灾害、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等。
灾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耳闻的词汇,大家对此并不陌生,灾害可以说是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灾害的认识也一直在进步,防范灾害的方法也很多。但是对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却是有难度的。对于灾害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都给予了一定的回答,其中国内学者的论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灾害是由某种不可控制或未予控制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过本地区防救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群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第二,有的学者把灾害的含义衍生,包括自然发生或认为产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灾害性后果的所有事件与现象,尤其是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带来较大危害的,甚至是毁灭性危害的自然或社会事件。第三,是将生态与环境的危害包含在内,是指某一地区,由内部演化或外部作用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构成严重危害,以致超过该地区承灾能力,进而丧失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自然-社会想象。本文采用张雨萍、张妙仙所编著的《环境灾害学》中对灾害所下的定义,即灾害是指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由地球内部演化、外部自然和人为作用所引起的,突发的或通过累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超过承灾能力的,致使当地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丧失的自然-社会现象。①
环境问题在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环境的恶化表现在江河湖海、动植物等各方面,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关①张雨萍、张妙仙.环境灾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页.于环境灾害的内涵而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环境灾害是指自然环境中蕴藏的对其自身有威胁作用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累积超过一定临界度,致使自然环境系统的功能结构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进而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导致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狭义的环境灾害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超越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环境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违背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致使自然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以至于部分或全部失去其服务与人类的功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和环境破坏,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并因此反作用于人类,造成人类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本文更多的是涉及到狭义的环境灾害。
突发性的环境灾害对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有巨大危害,它本质上是人类行为带来的环境风险向现实危害的转化。②突发环境灾害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产生、衍生的环境灾害。突发环境灾害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和核辐射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河流水域、化学烟雾、海上泄露等事件,它具有影响长远并难以消除的特点。它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生命财产健康的损失,并且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生物物种安全事件包括人类对生物物种的大量猎杀等行为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核辐射污染更容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最近的事例如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的事件。
二 具体案例的分析之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一)开县井喷事件经过、应对措施及影响危害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开县高桥镇晓阳村境内,井喷发生在罗家16号井。罗家16号井隶属于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在23日钻探过程中井底突然发生溢流,并迅速造成井喷失控,具体时间为21时55分。井喷发生之时,来势特别凶猛,失控的有毒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扩散,使受灾面积迅速扩大。② 廖建凯.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分担[J].行政与法 2008,(04)第22-25页.23日22:30分左右,钻井队在组织井控无效的情况下,开始组织撤离井口周围居民;22:45分,井队向高桥镇政府通报情况,并要求紧急疏散井口周围3-5千米的居民。23时左右,经四川、重庆安监部门的通报,重庆开县政府开始组织抢险救灾,至24日16时井口抢险套压成功,事态得到控制。信息 发布,救援措施,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24日上午,重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12•23”抢险指挥部,科学组织救灾和安置。首先,确定有毒气体的扩散方向和浓度状况,将处于危险范围内的群众全部转移。群众疏散分为四个方向,设置了十五个集中救助点,各救助点在医疗、后勤等方面组织力量全部到位。此次事件共转移6.5余万人,规模相当之大。其次,进行受灾群众的搜救和安置工作。组织搜救队对井口以及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逐一排查,尽最大限度救出滞留群众。同时从各大医院抽调医务人员赶赴灾区救援,开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在井喷得到控制之后,有序组织灾民返乡。在27日控制井喷后,指挥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灾民返乡。整个过程按照先后顺序,第一步组织五公里以外的灾民返家,第二步组织事故重灾区灾民返家。最后,在灾民返家之后,工作重心开始放在稳定灾民情绪、进行灾后理赔等方面。在这次救灾抢险过程中,政府科学决策,有效组织,依靠人民的力量,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井喷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救灾抢险做了重要指示,对于事故原因,国务院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国务院调查小组的努力,最终确认此次事件为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并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确定为以下七点:第一,有关人员对罗家16H 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第二,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第三,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第四,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第五,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些都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因素;第六,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第七,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除了这些直接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影响范围。例如,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缺少想用的事故应急预案;开采之前没有对周围群众进行安全告知,没有让群众知道天然气的开采具有危险性;居民缺乏安全防范知识,没能
正确及时的选择逃生;决策失误等。
开县特大井喷事件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危害影响。事件造成9.3万人受灾,241人遇难,同时有大量人员和牲畜家禽等伤亡。井喷事件对当地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万余元,更重要的是对灾区民众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此外,这是继“非典”事件之后又一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卫生事件。
(二)开县井喷事件的总结与反思
2003年12月的这次特大井喷事件留给我们的是惨痛的教训,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
首先,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事故发生后生产职工和附近居民都是一种慌乱盲目地自逃行为,严重缺乏组织性。由于没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关部门没有进行对民众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技能培训。
其次,安全监督力度不到位。天然气开采属于高危高风险行业,在开采之前应当认真评估开采条件和选址要求,在这次事件中恰恰是这些没做到位。中石油公司并没有告知居民关于发生井喷的危害性,中石油在生产中所受到的监督是很缺乏的。生产操作者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进行作业,这种失职所导致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在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管理和监督的不到位。
第三,应急机制不健全。目前,就我国的整体情况而言,应急救援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薄弱。在此次事件中,石油公司和政府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致使在应急处理中显得力不从心,当地政府和生产者之间在前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延误了救援时机,扩大了危害。
开县井喷事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我们以后的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有重要的警示和启示作用。第一,针对高危生产行业,我们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安全同步。第二,做好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沟通及安全教育工作。企业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及时向居民传达相关危险事项,使居民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和危险防范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建立完善国家级特大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对于特大突发事件应完善国家、地方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实行统一规范的应急救援。
三 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的应对思考
(一).更新观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长期以来,在人们所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如果我们还仍以对立的关系处理人和自然,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同自身的关系。人类以来自然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代表着人类的根本利益。破坏自然生态就意味着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要做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③
(二).谋求经济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投入、环境大破坏、灾害事故频生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不可取的。因而,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负面效应。首先,加强我国产权制度,尤其是主要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建设,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实现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再次,调整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而又能节约资源与能源、可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产业领域。
(三).经济发展中必须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减轻灾害问题,努力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
灾害只有在致灾力源的作用超过作为承灾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抗御能力时,才会发生。减灾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灾害源,保护易损性的承灾体和提高其承载能力的过程。由于灾害的频繁和巨大的破坏力,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类的应付和驾驭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灾害源及其致灾介质,而通过对承灾体的保护,减少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因而,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将减灾纳入到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减轻灾害问题做更多的工作,即在经济发展的投入当中应当计入用于减灾的支出,从而使减轻灾害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四).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产业化 ③ 战友.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9页.将减灾工作渗透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均应将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灾系统计划,并纳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总体计划,大力推行与完善减灾系统工程,发展减灾产业,使各个环节逐步走向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地方政府在灾害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要在保护公共利益、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加强公众的防灾教育,使减灾成为一项社会公众事业,使公众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减灾的意识和责任,提高全社会合理利用资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防灾抗灾的技术水平,懂得在危急时刻采取相应的自救行动抗御灾害;提高全民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张雨萍、张妙仙.环境灾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战友.环境保护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梁茂春.灾害社会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4.陈新,张华东,陈荣光,贾庆良.开县特大井喷事件及严重后果成因与反思[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5.张华东,陈新,潘仲刚,贾庆良.开县特大井喷事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6.张华东,陈新,徐少华.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件对灾区环境影响评估[J].现代预防医.2007,34,9.7.陈安,赵燕.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J].安全.2007,03.8.徐继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责任研究[J].探索.2003,03.④ 参见秦启文、李天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新华出版社.
应对自然灾害 篇2
1、任务突然, 准备时间短。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及其发展情况难以预测, 部队是否要执行任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部队一旦接到命令, 经费短时间需求量突然增大, 而准备时间却非常有限, 使财务工作呈现出边组织、边筹措、边供应的紧张状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驻地某集团军接到命令只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紧急准备, 而军财务处实际的准备时间更短。这要求财务部门必须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在本单
(二) 依据本地的发展规律, 能动地改善客观环境。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 要关注农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分布。根据企业的分布状况和企业人员的分布特点确定相关人员流动方向, 使农民能够到工厂附近入住, 解决农民上班便利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强调坚持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可是, 嘉兴农村的企业多数是高能耗、污染重、科技含量低, 特点是分布多, 规模小, 以私营为主 (所占比例在90%以上) 。在新的社会大环境下, 这些企业必将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如何使农村企业安全转型并快速发展起来, 使其在新的时期追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是值得研究的。在企业转型中要考虑到科技含量和本地农民就业的关系。从现在的转型企业来看, 往往科技含量的提高会导致员工失业率的上升。在嘉兴农村企业的转型过程中, 这种转变模式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本地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定位时要考虑到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员工失业率的下降。
(三) 在实施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流程, 兼顾公平, 建立反馈机制。
例如, 房屋的质量问题, 可以通过加大监管力度, 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实施“两分两换”过程中不但要坚持“依法,
□文/高宝运1夏立2
位财力有限时应及时向上请领, 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财力, 做好财务保障准备, 以保障兵力集团迅速行动执行任务的需要。
2、规模不确定, 保障计划随机性强。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部队出动的人数、时间、任务等难以确定, 使财务保障难以实施有效的计划控制。一是出动人员不确定, 需实行总量控制, 做到思路清。随着事态的发展, 出动兵力可能会迅速增加, 各级财务部门应按“供得上、管得好、算得清、报得实”的总体思路实施财务保障, 保
有偿, 自愿”的原则, 笔者认为还应该兼顾公平。中国有句古语,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就说明, 人们对公平很看重。当然,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 但是政府应该保证农民有平等享受利益的机会。“两分两换”是新的农村土地改革, 在试点阶段肯定会存在大量的社会问题, 建立一整套的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帮助政府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解决问题, 避免问题的升级。
(四) 建立多元化社保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
适当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让农民入城后可以得到优越的社保。但是, 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有限的。单靠政府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 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提高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这样的做法有失公平, 所以是不可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必须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加以解决。在城市里, 退休的职工是有养老保险金的, 但是在农村, 到退休年龄的打工农民却没有养老保险金。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 让在小型企业里工作的职工也可以享受到企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慈善机构筹集资金帮助农民提高社保和医保水平, 可以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伴随着人持良好的财务工作秩序;二是持续时间不确定, 需实行合理控制, 做到重点清。部队担负任务时间长, 维持性费用支出多, 以保吃、保医、保重点方向和重点单位的急需为重点, 对其他开支适当控制;三是执行任务不确定, 需实行责任控制, 做到算得清。
3、开支范围大, 经费需求剧增。
为了保障任务的完成, 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 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有时不得不动用大量的人员、装备和物资, 使得经费的需求量剧增。在“九八抗洪”期间,
们人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嘉兴市区里有钱人的道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由富人帮助穷人也将可能实现。
(五) 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 坚持“两分两换”的可持续性。
嘉兴的“两分两换”是一个复杂度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准确把握住实施的力度, 协调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长期坚持“两分两换”, 把其作为一种阶层选择器, 具备入城生活的农民和有意愿入城的农民通过政策从农村分离出去。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农民在政策中的受益, 将会成为一种吸引力。当农户的经济条件允许时, 这种吸引力将会形成一种促进效应, 促使农民向城镇流动。从长期来看, 农民都可以享受“两分两换”带来的益处。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2]魏宏森, 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3]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空军部队参加一线抗洪和各项保障的兵力达3.6万人, 车辆2, 900台, 冲锋舟960艘次, 紧急出动各型运输机、直升机1, 500多架次, 消耗经费物资累计折款3亿多元。还有许多平时不需要的经费或是开支很少的经费到这时也突然冒了出来, 使得许多支出大增。
4、事件多变, 财务保障复杂。
重大自然灾害, 情况瞬息万变, 部队调动比较频繁。执行任务时, 往往是多兵种、多建制部队集中于同一地域, 造成财务保障关系交叉重叠, 影响经费供应效率。另外, 执行突发事件任务经费开支的主体部分是人员生活性费用。部队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 有时一日五六餐, 使得经费供应标准难以把握, 带来财务保障供应的复杂性。
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财务保障对策
(一) 建立科学的财务保障方案, 增强快速保障能力
1、完善保障计划, 做好保障准备。
一是制定完善的财务保障预案。该预案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规律, 区分不同突发事件的规模和时节, 重点明确财务力量的编成、部署和协同的办法;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保障及责任支付办法;经费供应关系和供应实力及接转管理办法;部队内部之间、前后方之间、军地之间在财务保障中的职责、任务、权限及相互关系;特殊情况下的沟通联络方式和经费保障办法等;二是及时与地方银行联系, 尽早在事件发生地的银行开设账户, 协商部队执行紧急任务时资金的应急支取或信用支取事宜, 做好资金供应准备;三是制定突发事件财务管理规定, 明确各种经费供应标准、开支范围及支付办法等, 规范财务保障工作。
2、组织保障演练,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按照战备等级转换的要求与程序, 进行财务保障模拟演练。充分检验财务保障预案的可行性和提高财务保障人员执行任务的能力, 为有序、高效地开展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工作做好准备。为适应未来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财务保障的要求, 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 因时、因地制宜, 有计划地组织财务临战应急训练, 以提高应急财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按照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原则, 对应急财务保障的基本知识、财务标准制度以及应急保障任务、程序、要求和方式方法等, 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 以增强财务人员的应急保障知识储备, 适应应急保障的要求。
(二) 科学配置财力资源, 突出保障重点
1、根据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和任务的性质合理配置资源。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财务保障具有突发性强、消耗大的特点, 对军事财力的科学配置要求比较高。因此, 要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做深入认真的研究, 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情况、执行不同作战任务的部队实施合理的经费保障。把握首长决心、意图, 通盘考虑财力资源的配置。一方面要充分满足部队对经费的需求, 保障部队圆满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另一方面做到“财尽其用”, 充分发挥出各笔资金的最大效能, 避免某个单位或某个时段资金闲置的现象发生, 提高保障效率。
2、有所侧重, 突出保障重点。
在实施经费资源配置时, 还要科学规划, 正确协调各种矛盾。合理地将经费保障到重点方向、重点部队, 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 使有限的财力迅速转化为战斗力。由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参战部队人员多, 编制体制及所担负的任务不同, 在经费的急需程度上也不一样, 在保证基本需要的基础上, 要突出重点方向、重点部队, 确保其经费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三) 灵活运用多种保障方法。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动因较多, 发生地域地理环境复杂, 情况多变。应采取灵活多变的保障方法, 实施适时、高效的经费保障。
1、依托地方银行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
现代银行网络发展已基本成熟, 通过网络划拨经费快捷、安全、高效, 非常适合突发事件经费迅速划拨的需要。因此, 部队经费补给应主要依托地方银行划拨。对于偏远地区无法依托地方银行划拨的, 可依托战区联勤机构在主作战区设立随军银行, 及时对部队实施经费保障。
2、前送保障和请领保障相结合。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地域自然条件非常艰苦, 一些灾害更是在偏远的边境地区, 环境恶劣, 当地银行机构稀少且规模较小, 给财务保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遇到紧急情况难以向上请领经费时, 上级保障实体应实施主动保障。及时组织经费前送, 确保对一线参战部队实施不间断的保障。
(四) 加强财务监管, 提高保障效益。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财务保障既要讲“一切为了胜利”, 也要追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因此, 应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规定, 防止盲目开支和损失浪费现象, 力争以最小的财力消耗保障部队需要。财务部门要不断总结摸索经费供应管理中的成功经验, 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积极依靠审计监督的力量, 使经费始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1、严格落实制度。
根据财务工作的有关规定, 制定切实可行的领报标准, 以此作为衡量经费开支是否合理的尺度。严格特殊时期的财经纪律, 做到有章可循、循章必严;要坚持预算、审批、审核等制度, 严格执行各项经费标准, 做到账、表、据三者一致;要明确审批权限, 实行责任监督, 规定各级领导的经费审批权限, 实行谁批钱谁负责, 防止在经费使用上乱开口子。
2、严格战时支付责任, 明确支付范围。
责任支付有利于增强参战部队军政首长驾驭作战全局、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 是对正常经费审批手续的一个有益补充。责任支付必须因时、因地、因任务制宜。一方面要合理确定责任支付范围, 避免支付范围过大造成经费使用浪费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明确战时经费的支付责任, 对于违反规定的支出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加强经费清理结算。
应对自然灾害前的保险规划 篇3
世事无常,近期自然灾害频发,不仅财产受损,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候,为应对自然灾害,你应该做哪些保险规划呢?
在江苏盐城工作的沈佳明(化名)先生,近日十分不安。就在不久前,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多个乡镇受灾,造成大量民房、厂房、学校教室倒塌,共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截至6月26日上午数据),损伤车辆和房屋无数。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不是地震就是暴雨龙卷风,轻则伤财,重则伤命。沈先生非常担心这样的自然灾害会给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
沈先生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肩上责任重大。双方父母已经年迈,孩子还小,目前在上小学。夫妻同岁,今年33岁。夫妻有一套100万元的住宅和20万元的车辆,无任何负债。他和妻子都购买了重大疾病险,保额30万元。家庭存款方面,除了20万元的银行理财,还有基金定投账户10万元和5万元的活期存款。家庭月收入在12000元左右,月开销在7000元左右。
对于老百姓而言,在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前,究竟哪些保险是需要购买的?哪些保险又会将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纳入承保范围之内呢?沈先生希望理财师能给他家制定一份详细的保险规划,可以覆盖人身安全保障和财产安全保障。
沈先生一家幸福融融,同时又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家庭年收入14.4万元,年度支出8.4万元,年度结余6万元,支出占全年收入的58%,作为有小朋友的家庭,支出占比不算高,目前需要综合考虑已有的资产和保障状态,提出完善的家庭财产和人身保险规划。
家庭现有的资产中,那一套100万元的住宅占很大比例,而最近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给沈先生带来担忧,所以投保一些保费低保额高的房屋财产保险能降低财产损失的风险。
家庭财产保险建议:
以沈先生的100万房产为例,大家可能觉得要选择方案三,因为方案三中房屋主体结构的保险(主要针对火灾爆炸)就是100万保额,我建议沈先生选择方案二(200元年缴保费)更合适,因为在实际风险发生的时候,保险公司赔付的是修复“损失”的费用。市值100万的房子,如果受到火灾爆炸等损害,修理的价格一般不到100万,所以投保50万的额度,就基本能赔付足够的金额修复房屋。
除了房屋,建议沈先生再增加车辆的商业保险,也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家庭车辆带来的损失,同时建议沈先生在车辆商业险中增加第三者责任险的额度,尽量不要低于30万。
目前沈先生和配偶分别仅有3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没有意外保险和寿险,建议每个家庭成员要拥有大约3年家庭总收入额度的重疾保额,5年家庭总收入额度的意外伤残、身故保险。如果沈先生频繁驾车或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则要有针对性地增加驾驶员保险和交通工具保险。目前不确定沈先生本人的收入状况,如果重疾保额低于沈先生三年的总收入,就还要增加重疾保险。如果原有重疾保额是终身,也可以为了孩子长大成人这个阶段增加阶段型的低保费高保额的重疾保险产品,例如万能重疾产品。
沈先生夫妻二人如果重疾保额足够,可以再增加一些消费型的定期保障,每人2200元可以得到身故保障(寿险)30万加(意外保险)50万。
关于沈先生家庭中的小朋友和长辈的保险,对于长辈,一般来说如果年龄已经在60岁以上甚至更加高龄,已经很难投保疾病健康方面相关的保险产品了,但是可以增加针对日常生活的意外保险,也可以降低家庭中为了长辈发生意外而产生的财务损失。对于沈先生正在上小学的幼子,学校现在一般都会组织学生投保团体的学生保险,可以提供一定的住院报销和意外报销。但是在家庭整体财务支出允许的前提下给小朋友设计一份能够提供长期甚至终身的重疾、意外保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给沈先生全家的保障建议如下:
应对自然灾害 篇4
1.中央应急救助资金的拨付48小时救助到位。
错误
2.我国冬春救助的标准是每人一般一天保证一公斤粮食。
错误
3.县级民政部门在该县发生灾害之后,造成死亡或者是失踪有20个人以上,向省级民政部门、地市民政部门报告,并且两小时内上报民政部。
错误
4.自然灾情应急预案三级响应是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负责。
错误
5.程序建设的关键是要对于日常行政工作进行具体化的规范,制定出各种类型的工作操作规程。
正确
6.任何一种管理系统,如果缺乏系统的工作机制,就不可能得到较好地落实。
正确
7.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意味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正确
8.专家最高预测,北极将要全面融化,未来100年海平面上升3米。
错误
9.灾害管理、应急救助,已经和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整个未来的生产力布局密切联系起来。
正确
10.汶川地震是我国政府第一次邀请国际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灾,同时也呼吁各国支援。
正确
■.工作系统处于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因时因势推进工作系统的不断创新。
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绝不是危言耸听,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性天气现象已经不断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正确
■.国际最低救助标准是10美元。
错误
■.自然灾害的救灾工作有很强的社会性,但不具有政治性。
错误
■.按照“()”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
B.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
D.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二、单选题
1.()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C.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
2.以()为依托,建立部门间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C.国家减灾中心
3.按照()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C.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
4.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决定终止一级响应。
C.减灾委主任
5.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
D.地震灾害保险
6.下列哪个选项不需要()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D.预备役
7.未按照规划治导线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影响防洪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处()的罚款。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8.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
A.平顶式结构
9.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计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0.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都不会少于()
B.两亿
■.()每年根据上实际支出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D.中央财政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制度。
B.统一发布
■.()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A.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组织指挥系统,主要是重新加强了()
A.最高的减灾协调机构
■.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提出启动()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进入Ⅰ级响应。A.一级响应
■.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A.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
■.每年在灾害多发地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组织()次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A.1 ■.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所需要的燃油,由()组织保障。D.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和当地人民政府共同
三、多选题
1.捐助种类包括()
A.经常性的捐赠
C.对口捐助
D.集中性捐助
2.四位一体的组织实施体制包括()
A.国家减灾委办公室
B.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
C.救灾司
D.国家减灾中心
3.汶川地震的特点包括()
A.地震的强度大,涉及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
B.灾区的区域结构非常特殊,震中位于灾区较为边缘的地方
C.交通干线以及许多乡村道路中断,灾民大量逃生
D.余震的频次也比较多,次生灾害相当严重
4.应急响应系统的刚性指标包括()
A.工作组24小时到达灾区
B.救灾物资24小时内要救助灾民到位
C.中央应急救助资金72小时下到灾区
D.规范应急救助标准
5.我国在实际救灾实际工作中得出的关于工作系统的经验包括()
A.工作系统完全可以在现行体制、现有机构内进行拓展
B.行政管理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能够进一步完善
C.社会资源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发,也要善于开发
D.国际救灾减灾的空间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6.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包括()
A.制定统一的恢复重建户籍名册
B.公开公布每户得到补助的资金数量
C.确定政府补助资金的拨付方式
D.确定恢复重建的工作目标并定期通报各地进度
7.我国的主要灾害类型包括()
A.干旱
B.洪水
C.地震
8.国家爱减灾委员会成员包括()
A.国务院总理
B.总参作战部
C.民政部部长
9.健全工作体制包括()
A.民政系统的灾情报送工作制度:两小时
B.灾情检测机制:24小时不间断
C.应急联络机制
D.建立了一个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启动机制协调有关部门
10.减灾备灾的指导工作机制包括()
A.减灾组织的健全与完善
B.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C.救灾演练活动的组织
D.减灾知识的普及
■.冬春救助的工作指导机制包括()
A.系统的荒情评估
B.制定《灾民救助花名册》,发放”灾民救助卡”
C.全国灾民救助人数的统计与落实
D.春节前救助资金与物资必须到位的规则
■.国家自然灾害管理的基本工作系统包括()
A.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
B.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
C.全国恢复重建工作管理系统
D.冬春困难群众救助管理系统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A.发生频率高
B.灾害类型多
D.季节性强
■.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包括()
A.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B.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体系
C.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预报体系
D.民政灾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一般灾害的特点包括()
A.极端性气候现象增多
B.地震到了活跃期
C.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社会财富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应对自然灾害 篇5
来源:民政部网站
一、2011年自然灾害情况
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台风、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经核定,201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损坏33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因灾死亡(含失踪)人数减少85.6%,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减少49.5%,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少13.2%,农作物绝收面积减少40.5%,倒塌房屋数量减少65.8%,损坏房屋数量减少50.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2%。其中,死亡(含失踪)人口数为2000年以来最少,损坏房屋数量为2000年以来次少。(本评估报告中关于全国灾情和应对工作的统计数据和表述不含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
2011年,面对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在抗灾救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等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和西藏亚东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尽快恢复,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组织领导方面。国家减灾委召开了2011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分析研判灾情形势,研究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召开了两次减灾委联络员会议,进一步健全了沟通协调机制。国土资源部先后召开两次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动员部署防治工作,派出50多个工作组,在18个重点地区派驻专家,督促指导工作。交通运输部对公路部门防汛抗旱、防抗台风及汛期公路桥梁保通进行全面部署,召开9次防台风视频会议。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召开了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会议和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科学合理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农业部多次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国抗旱促春管工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农业生产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国家林业局多次召开全国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对各地方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召开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2011-2013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书,全面落实防治责任。成立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进行沙尘暴灾害应急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指挥和协调。中国地震局组织召开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沿海地区汛前海洋防灾减灾专项检查,督促沿海各省(区、市)海洋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汛期海洋灾害应对工作。
各地结合本区域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求,切实加强对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山西省将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作为“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督促落实,做到了组织、人员、职责三明确。上海市建立了市、区两级的灾害管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了应急救助、防汛指挥、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疫情防控领导责任制度。浙江省成立了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加强对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海南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各市、县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制度建设方面。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相关政策法规。一是推动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国家防总、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积极做好《洪水影响评估管理条例》、《地震应急救援条例》、《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起草修订工作。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发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指导各地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二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组织修订编制《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农业部草原寒潮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修订,中国气象局修订并印发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三是编制出台防灾减灾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全国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2011-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继续推进基层应急预案建设。截至年底,所有省和地市、98%的县制定了应急预案,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应急预案数量分别达到5.6万个、40.8万个,分别占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总数的89.8%和55.4%,全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
(三)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机构、制度、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将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起草完成规划实施任务分解方案,明确未来10年我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二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民政部有序推进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全国灾害信息员人数达63.1万人,通过职业鉴定的灾害信息员人数达4.7万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增加到35万人,在汛期看守2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国地震局协助武警部队在全国组建了33支武警工化中队应急救援力量。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达49万人,覆盖71%的行政村。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村级森防员近100万人,基本实现了1村1林场1名森防员。三是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民政部组织开展地方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河北、江西、山东、湖南、广东、青海、西藏等地设计实施当地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地方救灾志愿者队伍发展。
各地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强化。北京市对应急志愿者进行注册管理,全市有志愿者队伍24支2.3万人。山西省在105个县(市、区)9个省直林业局组建30人以上的标准化森林消防专业队。河南省黄河河务局通过签订责任书组织群众防汛队伍101万人,对800余名专业抢险队员进行专题技术培训。海南省“三防”办对农村青年组成的抢险队伍进行核实、登记造册,各市县增加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人员450人,专业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四)应急保障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力度和科技支撑能力。全国救灾物资储备布局更加合理,物资储备品种不断增加,救灾补助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救灾资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灾害应急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提供了有力保障。
1.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部继续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中央储备库建设,格尔木、乌鲁木齐储备库建设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全国建设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35个,租用18个,仓储面积共计29.6万平方米,304个市和2212个县建立起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各中央储备库将民政部组织采购的7.5万顶单帐篷、30万床棉被、5万件睡袋和5万张折叠床及时入库,进一步充实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国家防总、水利部新设立11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中央仓库总数达到26个,现存防汛抗旱物资规模达到5亿元。农业部建设物资库站15个,新增风力灭火机2870台、野外生存装备1300套、防火服3830套、防火车41辆等。国家林业局共采购扑火物资41055件,向有关省区调拨价值约2122万元的扑火物资24644件。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专门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品包括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油机、雷达配件、火箭弹及高炮、作业火箭配件等上百类应急物资。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本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力度。河北省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由5000万元调整到1亿元,省民政厅启动了4000平方米大型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浙江省与大型商场、超市签订协议,代储救灾物资,确保救灾物资灾后12小时到位。四川省各级防汛部门储备冲锋舟、编织袋、救生衣、探照灯等应急物资近3亿元,自贡市投资2260万元建成了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完成1个自治区级、5个地(市)级、51个县级、36个高海拔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并投入使用。
2.救灾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经国务院批准,提高了灾害紧急转移安置补助、旱灾救助、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补助标准,全年财政部、民政部安排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86.4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各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25亿元。交通运输部全年安排2亿元公路灾毁抢修保通补助资金,投入2011年公路灾毁恢复重建计划项目20亿元。农业部商财政部向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7亿元。全国启动重点火险区建设项目183个,中央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全国省、地、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约56.6亿元,其中省级32.7亿元、地级7.9亿元、县级16亿元。
3.应急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继续强化高新技术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不断引进新技术,添置装备,积极开展新项目研究,不断提高减灾救灾工作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民政部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方案论证,“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论证取得初步成果。交通运输部启动了6个“十二五”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行动计划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完成技术研究125项、硬件开发集成44项、软件开发32项,完成全部44项标准规范制修订大纲,12项示范工程已开始实施。农业部农业大棚育秧、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抗灾增产关键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防控措施得到大力推广。国家林业局完成了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研发了灾害预测及信息发布软件,明确了林业生物灾害气象预警指标,提出了应对对策措施。中国气象局组织试点省围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建设、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五)监测预警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逐步改进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制定监测预警相关工作规范和制度,不断增强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提高灾害预警预报社会服务水平。
1.加强灾害监测分析会商。民政部继续健全部际灾情会商机制,灾情会商成员单位增至17个,全年组织10次月度灾情会商会、1次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和2次灾情会商会。水利部汛期每日进行防汛会商,11次召开有关部委和重点地区参加的防汛抗旱异地视频会商会。农业部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沟通会商,与中国气象局开展10多次会商;在年初冬麦区抗旱期间,中国气象局、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灾区,会商研判旱情发展动态。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和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分析会商会议,做好沙尘暴及重大突发林业生物灾害预警工作。中国气象局组织各类灾害性天气会商和应急服务专题会商60次,发布灾害预警615次,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712次,为防汛和强对流天气防御提供及时的监测预警服务产品。
2.建立灾害预警协作机制。民政部与19家单位签订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用户服务协议,实现22类气象数据资源的共享,向国内100多家用户提供数据2万余景,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站点增至8个。中国气象局召开了24个部门参与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与民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手段及时将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13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发给39个部委和相关单位。3.构建监测预警支撑体系。国土资源部以县(市、区)为对象开展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等的“十有县”建设,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337个,覆盖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国家林业局对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森林火灾卫星监测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全国近600个森林火险监测站并网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全国森林火险预警体系。中国地震局以地震监测台网扩能增效为重点,强化监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全国成场、区域成网观测。中国气象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建成7个气象海洋广播电台。全国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个,农村高音喇叭逾10万个,乡村电子显示屏近7万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近4万个。国家海洋局完成了31个海洋站升级改造,在天津滨海新区、苏北沿海、浙江台州、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等地初步建立了精细化的预报系统。
4.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民政部利用减灾卫星监测、数据共享渠道,持续开展新发灾害风险监测与预警业务,累计向12个省提供86期灾害遥感监测产品。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制作预警产品153份。交通运输部发布360余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和21期重大公路气象预警,编写路况信息快报40期,发送路况短信3万余条。水利部在国新办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组织召开2次新闻通气会,播发防汛抗旱信息500余条。农业部全年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60多期,针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发紧急通知14份,提前部署防御工作。国家林业局发布火险信息近600期,提供火场气象服务70多期,监测热点11000多个,发现林火1580起,保证了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处置。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23期,报送专题材料25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198期、《中国气象局值班信息》543期,向43亿人次发布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国家海洋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海洋预报节目1089期,国家、海区和省三级预报机构全年共发布灾害预警信息3300多期、短信1760多万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
(六)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专项预案,密切关注灾情,及时组织会商,加强部门协作,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及时投入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1.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33次,启动救灾预警响应9次。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30多次,交通运输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2次,国家防总、水利部启动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应急响应14次,农业部针对冬麦区旱情启动抗旱二级响应,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全年启动应急响应10余次,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6次。部分省(区、市)为紧急应对自然灾害群众生活救助,启动省级救灾应急响应127次,其中,江西启动响应次数最多达15次,贵州其次为14次。
2.加大抗灾救灾督察指导。民政部全年共向灾区派出41个救灾应急响应工作组,完成现场工作组报告43份,动态反映灾区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交通运输部12次赴重点省份检查指导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通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150多个防汛、抗旱和防台风督查组、工作组指导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工作。农业部共组成6个督查组赴重点草原防火区,对草原防火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国家林业局派出火场工作组近20个,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督导组12个,实现突发火情、疫情及时有效处置。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地震局共派出工作组30批、300多人次,派出国家地震现场应急队3批23人次,协助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做好震灾处置工作。3.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民政部通过国家减灾中心和各地民政部门加强应急值班,累计报送《救灾快报》370余期、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150余期。国家防总、水利部汛期坚持全天侯应急值守,共编发防汛抗旱简报382期,国家防总汛(旱)情通报164期。国土资源部加强应急值守,报送《国土资源部值班信息》100多期。国家林业局建立3月至5月沙尘暴应急值守和监测值班制度,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跟踪监测沙尘天气过程,及时报告灾情信息。中国地震局动态开展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与研判,组织实施华北、南北带强震监视跟踪,对云南盈江、保山2次地震作出了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测。
4.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民政部商财政部安排23.9亿元用于保障灾区群众应急期和过渡期生活困难,共调拨7万顶救灾帐篷,解决近100万人次临时住所需求;调拨36.8万件棉大衣、46.4万床棉被,解决80余万人御寒问题;调拨1.32万张折叠床、5100条睡袋、20个简易厕所、112吨彩条布。陕西、贵州、四川、青海、云南、湖南、江西、西藏、山东、湖北、广东、内蒙古和辽宁等省(区)各级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投入数额均超过1亿元,占全国地方资金投入总量的80%。
5.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分析研判水旱灾害形势,组织转移危险地区群众838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98万人,解决了205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和有关流域、地方防汛指挥机构,通过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适时加大下泄流量向下游补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调度三峡、丹江口、小浪底等水库和杜家台分洪道拦洪削峰、分流减压,成功应对了汉江、嘉陵江、渭河严重秋汛。国家林业局及时组织南方各省开展越冬代松毛虫防治,有效扭转了松毛虫暴发势头。各级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跨区域飞机、火箭、高炮等人工增雨作业,组织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012架次,开展人影地面作业62131次,有效地增加了降水,缓解了旱情。
(七)恢复重建方面。灾区地方各级政府合理统筹、科学规划、通过投入资金物资、制订政策方案、调动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灾区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全国共完成倒房重建24.3万户、73.4万间,损房维修加固62.2万户、174.1万间。
1.加强指导,科学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民政部领导亲自带队赴甘肃舟曲、吉林永吉等受灾地区,调研了解灾区农房恢复重建状况,帮助解决灾区农户住房重建困难,督促指导地方扎实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倒房恢复重建需求,周密部署,科学安排,有序推进重建任务顺利完成。湖南省召开了全省救灾工作会议对灾民生活安排和重建工作进行了部署,组织7个工作组对民房重建情况进行了督查。海南省民政厅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灾后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灾民生活救助及灾后倒塌民房重建工作的指导。
2.以人为本,坚持科学规划。各地坚持统筹规划和群众意见相结合,合理规划,科学选址,确保房屋重建质量,注重经济合理性,将以人为本和科学重建的理念贯穿于恢复重建全过程。在重建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重建方式,强调灾害风险意识,避开灾害易发地段,提高建筑质量标准。西藏以地震烈度分布图为依据,确定恢复重建范围,制定恢复重建规划,科学选择建设场地,有效避开活动断裂带以及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玉树地震灾区在重建规划中,优先考虑地质灾害治理,合理规划利用地理条件,既保证恢复重建房屋安全,又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便利性,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3.制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在制定出台中央和地方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实施办法后,中央财政加大重建资金支持力度,地方各级根据自身财力状况,统筹安排本级财政资金,帮助受灾群众开展倒房恢复重建。湖南省本级财政投入灾害生活救助资金6000万,较去年增加了50%,地市及以下各级财政累计安排1.5亿元。陕西省在中央财政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省级财政补助5000元,对损房群众每户补助1900元。各市、县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投入本级补助资金,提高重建补助标准。西安市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整合其它资金,农房重建每户补助达到4.24万元。
4.加强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各地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倒房重建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浙江省建立恢复重建通报制度,要求各地每半个月报告重建工作进展,及时汇总通报,加快重建步伐,要求各地管好用好重建资金,坚持资金发放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定期公示。同时充分考虑受灾户的自救能力,突出重点,优先保证低保户、自救能力差的全倒户和军烈属,做到专款专用,按建房进度,分阶段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建房补助款真正用在建房上。
(八)科普宣教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手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加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不断增强基层社区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1.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民政部参与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舟曲灾后一周年纪念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防灾减灾活动主题,各地发放科普书籍和宣传手册4000余万册,发送公益短信1.16亿条,举办讲座3000余场,演练6000多场次,5600余万人直接参与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国土资源部积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受威胁人员的识灾辨灾和临灾避险能力。交通运输部在全行业部署开展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记者赶赴灾区一线,现场采访防汛抗洪情况,广泛宣传防范暴雨洪水、地质灾害和群众转移自救等相关知识。农业部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对本部门和各地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在人民日报推出森林防火专版,向各地发放1.5万套《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挂图》和2万册《画说森林防火》宣传册,在沙尘暴多发期,加大沙尘暴灾害预防常识宣传力度。中国地震局组织全国各级地震部门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大众传媒加强宣传,提升科普宣传效果。中国气象局接待国内外媒体采访800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播出气象新闻2000余条,在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站刊发气象类新闻稿件1万多篇。国家海洋局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6•8”海洋日等重要契机,开展了一系列面向社区、学校和社会公众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北京市组织专场减灾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参与市民达200多万人。海南省举办各类防灾减灾大型广场宣传教育活动5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多万份,印发科普资料读物10万多本,举办了“海南省第二届地震应急救助知识技能大赛”。云南省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建设,发放《公众安全应急手册》1300万册,发放应急小包157.5万个,开展应急小演练1434次。
2.推进示范社区和示范点建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新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281个。黑龙江、浙江、广东等省利用福彩公益金鼓励支持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新确定24个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安徽省、重庆市依托省级行政学院组建了应急管理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重庆永川区依托气象业务系统开展信息发布试点,获得上级部门好评,通过典型示范,大部分县(区)按“永川模式”完成平台建设方案。3.加强灾害应急专业人员培训。民政部针对新出台的有关条例政策制度,培训地方救灾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培训基层灾害信息员近700人。农业部对全国草原防火重点地区草原防火办约65人进行了培训,强化了草原防火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管理、GPS使用和维护等技能。国家海洋局编制完成《风暴潮预报培训教材》,组织开展了“海洋台站观测业务管理培训班”。
各地结合灾害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大力开展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培训工作。上海市举办防汛专职干部培训、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培训、动植物疫病检疫培训,3000多人得到专业培训。浙江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开展“送一套书、贴一幅画、放一部片、讲一堂课”的地质灾害防治“四个一”活动,对1万多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开展培训。
应对自然灾害 篇6
总结评估报告
根据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乌政办【2013】8号)的有关要求,现就我区自然灾害组201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如下:
一、2012年基本情况
2012年达坂城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极寒天气、大雪等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影响有限。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措施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无较大经济损失。
年初,我局深入柴管会和各乡、镇、街道,对年初分配的救灾款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核对领款人名单、查阅原始凭证和随机走访款物发放对象等方法,进一步规范了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制度,严格了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纪律,保证救灾款物发放公开、公正和公平。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组织领导方面。初步建立了区委领导、政府主导的防灾减灾建设体系。确立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模式,成立了区防灾减灾应急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8个街道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防灾减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二)预案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全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我局于今年年初制定完善了《达坂城区民政局自然 灾害应急预案》,对工作职责、组织体系、应急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给我区的灾害救助工作提供详尽的政策依据。目前已初步形成包括区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乡镇、街道、村及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各乡镇街道有关单位也根据总体预案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订完善相应预案。
(三)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全区共组建防灾减灾应急队伍8支,提高了我区防灾减灾能力。
(四)物资保障。由于2012年至2013年冬春交际之期气温普降,发生受寒灾害的几率提高,我局通过协调,购置了一批价值12万元的被褥、大衣及鞋帽手套等御寒物资200余套,将御寒物资发放到需要的居民及农牧民手中,为我区五保户43人每人发放一套被褥,并要求各乡镇街道储备一部分御寒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监测预警方面。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防灾减灾应急指挥技术通信系统。整合本区现有的信息通信等资源,初步建立区级防灾减灾指挥平台。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情况:电视电话会议系统1套。
(六)科普宣教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大防汛应对工作宣传力度,大力开展防汛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效果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救灾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积极努力,但是客观分析我局应急管理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2 和不足。一是对救灾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单位和个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保护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对应急管理的投入,就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投入,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投入。二是工作机构不够完善。个别乡(镇)和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还没有真正落实。三是基层和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工作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文件会议精 神,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落实好防灾减灾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加强对防灾减灾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灾减灾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灾减灾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五、典型案例分析
由于我区地域宽广,交通不便,为做好我区“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我区居民受到灾害侵害,在极寒天气来临时,我局采取以预防为主的防灾减灾工作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我区防灾减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宣传到位
为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区在 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了“巴扎日防灾宣传”、“防灾减灾进校园”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并协调组织教育局、安监局、农牧局、广电局等部门将根据各自职责制作的共16块宣传板报、6条横幅在巴扎日进行了宣传展示,向群众发放《首府市民防灾应急手册》300多册,《防灾减灾知识问答》宣传材料600多份,在现场向群众们讲解气象、地震、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防护知识,同时详细讲解了自救和互救常识,以帮助群众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学会保护自己。
(二)储备到位
一是由于2012年至2013年冬春交际之期气温普降,发生受寒灾害的几率提高,我局通过协调,购置了一批价值12万元的储备物资,包括被褥、大衣及鞋帽手套等御寒物资200余套、米面油1400余份,切实增强了我区应对严寒天气的救灾处置能力,确保了我区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二是由于我区地域广阔,农牧民较多,居民居住分散,多采取冬季燃煤进行冬季取暖。某些地区的困难群体很有可能由于买不起煤炭而受冻,了解到这一情况,我局对此类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及时为阿克苏乡及西沟乡等乡镇的困难群体购置并发放冬季取暖用煤216.8吨,确保我区困难群体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三)监测到位
我局在极寒天气来临时,要求我区各乡镇街道、村委会及社区层层把关,逐级上报,及时掌握各地方情况,确保无一人因极寒天气受灾受冻。通过一系列措施及办法,我区救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避免了我区在极寒天气下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应对自然灾害 篇7
自然灾害作为破坏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给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针对文化遗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 应及早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为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提供决策框架[1], 从而降低灾害对文化遗产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最终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自然灾害风险是由自然灾害系统自身演化而来, 因此其导致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2]。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就是利用一些管理手段为文化遗产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灾害的发生并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3]。目前, 普遍接受的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 ( 评价) 、风险管理 ( 处理) 等[4]。随着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变化, 风险管理理念亦在不断更新。
2. 伊朗巴姆 (Bam) 古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2.1 巴姆 (Bam) 古城概况
伊朗巴姆古城作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是现存最古老的土坯结构建筑群, 其独特的建筑材料、形式与整体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再加上工匠们独特的建筑技艺, 使巴姆古城成为沙漠中一块精美的翡翠 (图1) 。
2.2 巴姆 (Bam) 古城的遗产价值
巴姆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及技术价值。其历史价值体现在2000多年里为人们展示的持续性历史文明;文化价值体现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使之成为重要的交通中心和商业中心;艺术价值体现在巴姆古城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技术价值体现在其建筑都是由伊朗大沙漠特有的红土建造而成, 彰显了独特的建筑技艺。巴姆古城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依托其丰富的遗产价值成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2.3 应对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策略
2003 年12 月26 日, 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3 级地震, 这不但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 同时也摧毁了巴姆一半以上的历史建筑, 古城受到严重破坏。
2.3.1 地震灾情评估
通过航拍和利用GIS等技术手段对巴姆的建筑、道路等受灾图像与震前的图像进行对比, 对灾后受损情况进行分类, 12063 座建筑的受灾情况大致可以分为4 个等级:有1597 座属于轻度受损;3815 座属于废墟旁的建筑;700 座部分倒塌;还有4951 座完全倒塌[5]。
2.3.2 地震灾后规划
在巴姆地震发生后, 当地政府在危机期间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响应, 并制定短期计划, 同时也有许多国际组织与国家进行援助。具体措施如:在地震后建立传统建筑材料的实验室;清除城内的废墟、瓦砾和垃圾等;用钢筋支撑摇摇欲坠的建、构筑物;为游客建立参观通道, 实现游客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等等[6] (图2) 。
2.3.3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需要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规划, 在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是指派建筑师对巴姆城城市综合规划和设计做出评估和分析。在重建过程中, 伊朗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古城风貌, 保留地方建筑风格。政府认为, 在原址上重建巴姆历史景观可以得到国际上的认同感和支持;其次, 也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文化归属感, 留下深刻的记忆, 增强人与文化遗产的认同联系。同时, 伊朗政府积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鼓励公众参与到重建的规划和工程实施过程中, 以此增强公众对于巴姆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加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在灾后的响应意识, 同时充分利用人民群众的知识和技能。
2.3.4 巴姆古城灾害风险管理
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 伊朗政府将地震减缓措施纳入到发展规划中, 制定了新的《伊朗地震风险削弱战略》[7], 战略包括公共政策和公众意识, 公共政策旨在改进地震灾害管理质量, 使用先进的防震减灾技术及方法;公众意识旨在让公众了解地震知识, 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提高知识储备水平, 增加公众对地震和文化遗产的敏感性和认知程度, 从而采取积极的行动[8]。
3.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
3.1 文化遗产风险识别
对于文化遗产的评估, 应对当地的文化遗产进行统计分类和价值评估, 比如文化遗产普查, 弄清楚文化遗产的类别、数量等基础信息, 明确文化遗产所处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 明确对文化遗产存在威胁的主要自然灾害, 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遗产具体坐标及相关图纸信息, 做好完整的资料备份, 进而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分级,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化遗产受到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在灾害发生后优先抢救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另外, 文化遗产普查的结果应该及时更新, 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以及抢救工作的实施。
3.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 首先要了解到文化遗产之前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历史资料, 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范围、等级、频率以及易受到损害的文化遗产类别等, 这样就可以对易受到损坏的文化遗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应对之后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的威胁。根据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预测以及对文化遗产易受到损害的部分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重点的防御, 也许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3.3 自然灾害防灾对策
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公众的意识方面, 对公众进行防灾教育, 加强公众的防灾意识;二是日常管理方面, 完善文化遗产的防范监督工作和日常管理, 加强基础性保护;三是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
3.4 灾后应急响应
灾后响应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它包括灾后立即对文化遗产的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对受灾不严重的文化遗产进行紧急的抢救措施和支持保护;清理场地的废墟;借助国际救援和国际经验等。
3.5 灾后修复重建
灾后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政府制定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规划。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要将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纳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中, 同时保留文化遗产的原有特征。另外, 在灾后重建中要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让其参与到重建的各个环节, 既可以振奋公众的精神, 使其不会沉浸在灾害的悲伤中, 也可以加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归属感。
4. 总结
在文化遗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而不断减少的背景下, 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国际经验目前还不丰富, 面临诸多挑战, 如全球气候的变化、公众认识的缺乏、全球经济的低迷、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9]。面对这些挑战, 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来提高文化遗产领域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1) 将灾害风险管理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整合, 减少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2) 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的合作, 国家之间积极进行资源与经验的共享。 (3) 将其他领域一些先进的灾害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到文化遗产领域。比如借鉴国际上对建筑、桥梁风险评估的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概念统计法、敏感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CIM模型和影响图法等已经相当成熟的方法, 为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作出贡献[10]。 (4)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充分发挥公众的智慧和利用传统知识, 如传统的建筑技术、早期的预警系统等。 (5) 积极培训更多文化遗产领域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增强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救援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ICCROM, ICOMOS, IUCN, et al.Managing Disaster Risks for World Heritage[M].Paris: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10:10
[2].倪长健, 王杰.再论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J].灾害学, 2012, 27 (3) :1-5.
[3].郗蒙浩, 于汐.灾害风险管理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08 (3) :48-49.
[4].李宁, 胡爱军, 崔维佳等.风险管理标准化述评[J].灾害学, 2009, 24 (2) :110-115.
[5].许玫, 案例研究Cases[J].国际城市规划, 2008, Vol.23, No.3:137.
[6].Thomas Will/Hans-Rudolf Meier.Cultural Heritage and Natural Disasters.Risk Preparedness and the Limits of Prevention[J].Heritage at Risk Special Edition 2007 Centre.[EB/OL].[2010-11-25].http://whc.unesco.org/en/series/.
[7].王宏伟, 国外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的经验与借鉴[N].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 (5) .
[8].薛二勇, 教育应对自然灾害的战略选择—以日本、印度、伊朗三国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8 (10) .
[9].ICCROM programme on disaster and risk management[M].[2013-7-30].
应对自然灾害 篇8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自然灾害 ;农户 ;政府救济
分类号 F327 ;S794.1
Abstract Based on the rubber smallholders’ data from the survey conducted in Yunnan and Hainan rubber planting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gni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government resc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ype of natural disaster which impact the two main rubber-producing areas is not very different. Wind damage, powder mildew and bark beetles are the main natural disasters in Hainan rubber planting area, and wind damage, powder mildew, and drought are the main natural disasters in Xishuangbanna of Yunnan province. The disaster type distribution of latter is relatively more homogeneous then the former. Farm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sect pests than drought and cold disasters; householders in Hainan focus on post-treatments but neglect to manage their rubber plantations before typhoons while those in Yunnan are more sensitive and take more actions against pests. The rescues from governments to support farmers after disasters are not enough and the system is still not established to help rubber smallholders cope with natural disasters.
Keywords natural rubber ; natural disasters ; smallholders ; government rescues
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使得自然灾害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水、旱、虫、风、震等灾害不断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2014年由于自然灾害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2489.1万hm2,其中绝收309.0万hm2[1]。我国橡胶树主要种植区域为热带北缘,频繁受到台风、寒流、干旱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2005年“达维”台风登陆,给海南农垦橡胶种植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统计数据显示,受风害3级以上开割橡胶树达3372万株,受害率为51.0%,风害3级以上未开割橡胶树为789.9万株,受害率为33.9%,直接经济总损失达24亿元[2]。2008年1月中旬,海南进入持续40多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受平流型寒害影响,海南垦区开割橡胶树死亡超过100万株,未开割树死亡达到117万株;低温寒害还导致造成海南垦区橡胶树开割时间普遍推迟1~2个月,造成约2.71万t的干胶损失,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16亿元以上[3]。与此同时,寒害的蔓延还诱发小蠹虫等次生灾害,海南垦区约500万株开割橡胶树发生小蠹虫害,占开割橡胶树面积的10%[4]。2009至2010年云南出现了罕见的秋冬春连旱,省内各植胶区无一幸免,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旱灾,导致云南农垦干胶减产10%以上,约1.2万t,经济损失2.5亿元[5]。2011 年 1 月 1 日,云南滇东南红河、文山植胶区出现低温寒害,12℃低温持续 48 d,使橡胶树、香蕉等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遭受严重的寒害,企业和农户遭受了较大经济损失[6]。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植胶业的发展。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研究思路。部分研究人员对自然灾害给橡胶产业造成的损失做出评估[3],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7],提出防灾、减灾和灾后自救的办法[8]。海南植胶区属于台风多发区,符方雄等[9]对海胶集团橡胶树风灾保险理赔过程和风害评估提出了更加务实的改进建议,魏宏杰等[10]建立海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函数,为讨论橡胶农业保险的各种精算问题奠定基础,刘晓光等[11]构建天然橡胶种植业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时间尺度下海南各市县天然橡胶种植业的灾害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刘少军等[12]基于ArcGIS平台开发天然橡胶风害评估系统,对风害的防灾减灾决策起到积极作用。
nlc202309051838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多从宏观角度思考评估自然灾害影响的方法,而少有从微观角度对胶农减灾防灾策略方面进行研究。胶农是橡胶树自然灾害最直接的承灾主体,他们受到的影响最大。分析胶农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对指导橡胶生产及灾后自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不同植胶区自然灾害发生特征及胶农应对措施,分析他们在灾害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应对自然灾害措施的建议。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2013年4~5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联合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调研团队,赴云南西双版纳州和海南部分市县展开调研。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农户橡胶生产相关信息,了解自然灾害对橡胶生产的影响及农户采取的应对措施。调研范围覆盖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勐腊县,海南儋州、琼中、白沙、屯昌、琼海和万宁,共8个市县21乡镇、农场;共收回502份问卷,有效问卷493份,其中海南288份,云南205份,有效率为98%。
西双版纳州是云南最大的植胶区,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云南超过60%的橡胶树都种植在该区,且主要集中在景洪市和勐腊县。海南调研市县均为橡胶种植大县,被调研市县橡胶面积占全省橡胶总面积的55.7%(数据来源:2013年海南省统计年鉴)。依据区域布局分别从东部、中部和西部精心选择调研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调研数据的代表性。问卷收集了农户橡胶生产及自然灾害信息,涉及农户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对不同类型自然灾害采取的措施以及政府救灾举措3个方面。
2 胶农自然灾害认知分析
2.1 胶农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表1),有67.75%的胶农认为,近5年的自然灾害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包括非常严重的情况),有22.52%的胶农认为近5年的自然灾害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仅有9.74%的胶农认为橡胶种植基本没有受自然灾害影响。海南和云南植胶区农户对自然灾害认知程度差异不大,认为橡胶严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9.58%和43.90%;基本没有损失的比例均最小,分别为13.19%和4.88%。云南农户认为受到非常严重和严重影响的比例要高于海南,但实际上海南橡胶种植条件要比西双版纳州差,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西双版纳州种植户对灾害的容忍程度较低。
2.2 发生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大致可以分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种类型。考虑我国橡胶树的地区分布及其农业生产特性,危害橡胶树的自然灾害可分为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两大类型,其中气象灾害主要有风害、干旱、寒害和冰雹,生物灾害则主要包括白粉病、炭疽病、根病、介壳虫、小蠹虫和红黄蜘蛛等。按自然灾害影响橡胶树的显著程度,受访农户根据其胶园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排序,选择危害较严重的3种自然灾害。
表2显示,整体而言,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胶农对自然灾害发生情况认知较为一致。风害是胶农们公认的对橡胶树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在海南,其次是白粉病。在对灾害影响的显著程度进行评估时,海南有254户第一选择为风害,占样本量的88.19%,只有15户认为白粉病是对橡胶树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占样本量的5.21%;云南数据显示,第一选择中有107户认为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风害,占样本量的52.20%,还有58户的第一选择是白粉病,占样本量的28.29%。第二选择中白粉病所占比例最大,海南有32.99%的农户认为白粉病是仅次于台风的自然灾害,云南这一比例同样高达32.68%。第三选择中,海南有71户做出回应,白粉病和小蠹虫灾害受到胶农更多关注,分别占调查样本数的5.56%和3.47%;云南有90户做出回应,尽管仍然认为白粉病、风害和干旱是影响橡胶种植的主要自然灾害,但是相对于第一和第二选择而言比例和顺序都发生变化,干旱成为第三选择的主要自然灾害,白粉病次之,风害较弱。其他灾害主要指因为雨水过多导致橡胶树停割带来的损失或者因为山体滑坡导致部分橡胶树报废。
分析表明,影响海南橡胶树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分别为风害,白粉病和小蠹虫,尤其是台风,而影响云南西双版纳的主要为风害,白粉病和干旱。农户对灾害类型做出回应的比例可以推断,海南胶农对灾害类型的认知较为集中,对风害做出回应的比例高达95.83%,而对第三严重的灾害小蠹虫做出回应的比例仅为14.24%;云南胶农对灾害类型的认知较为分散,对风害、白粉病和干旱做出回应的比例分别为80.00%、70.24%和42.93%。寒害、冰雹、根病、介壳虫、六点始叶螨所占比例均偏低,在胶农看来不是影响橡胶树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
2.3 两大植胶区自然灾害类型差异分析
尽管风害和白粉病均为两大植胶区制约橡胶种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因为云南和海南地理位置、气候和橡胶树品种的差异,两大植胶区之间自然灾害分布情况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海南植胶区冰雹灾害发生率为0,而云南西双版纳偶尔会发生冰雹灾害或者低温,因而有6.83%的云南胶农对冰雹灾害有较深刻印象(表2)。海南植胶区四面环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都会有强度不等的台风登陆海南,而且台风破坏性严重,恢复时间较长,因此超过95%的胶农对风害形成深刻记忆;云南西双版纳植胶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风害发生主要由阵风引起,持续时间相对台风短,且影响范围小,影响相对较弱。但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旱季可长达7个月之久,近年来罕见干旱天气使得部分胶农受损严重,因而该地区选择干旱的胶农比例远远高于海南。
白粉病发生流行与橡胶树抽叶物候期的长短,越冬菌量大小及冬春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13]。白粉病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植胶区常年暴发的重要病害之一,两大植胶区胶农对白粉病认知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与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防治水平相关。另外,受自身认知结构的限制,对小蠹虫、六点始叶螨、介壳虫等生物灾害可能难以作出确切判断,但这不会对调查问卷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nlc202309051839
3 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3.1 风害应对措施
现代卫星和遥感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对台风等气象灾害能够提前做出预测,从而使得灾前风害防范成为可能。据调查,受台风影响较为严重的海南植胶区胶农更加偏向于风害的灾后处理而忽视风害灾前防范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表3),在台风来临之前有181户选择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占调查样本数的62.85%;有53户会选择清理部分枯枝,占调查样本数的18.40%;少部分胶农为预防风害采取积极措施,比如选择检查胶园排水情况、修剪幼树和砍掉部分枝叶等,分别占调查样本数的6.25%、6.60%和2.78%;有极少数胶农因为担心台风吹倒橡胶树而提高割胶频率和割胶强度;少数选择少施肥等其他应对措施,约占样本数的3.47%。
风害过后,大部分胶农都会根据风害情况作出适当处理,其中有234户选择根据自己的经验处理风害树,占调查样本数的81.25%,主要措施为砍掉断倒橡胶树或者枝条,开割时间较短、较小的未开割橡胶树人工扶起;9户胶农因为不懂风害处理方法,只能仿效周边农户的做法采取风害自救工作,占到调查样本数的3.13%;仅有5户胶农选择请专家指导,依照专家建议进行风害自救工作;仍有40户胶农采取基本不管的做法,占调查样本数的13.89%。
3.2 寒害应对措施
据了解,应对低温寒害主要有冬季除草培土、增施钾肥、锯枯枝、用烟熏胶园、提前停割或者降低割胶频率等5种措施。调查结果显示(表4),在海南积极响应这些措施的胶农仅有27户,不到调查样本数的10.00%;其中有12户采取提前停割减刀等应对措施,占调查样本数的4.17%,9户采用冬季除草培土的方法,占调查样本数的3.13%,少数胶农采用增施肥料、烟熏胶园和锯枯枝等办法。大部分胶农未采取措施,占调查样本数86.46%,其中115户明确表示,因为没有低温寒害或者寒害不严重而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此外,调查发现有12户胶农采用割面涂保护剂和对幼苗采用覆盖保温的方法避免寒害影响。
报道显示,云南植胶区每隔几年都会发生低温寒害,部分地区受损严重,如2011年初云南红河地区曾遭遇低温寒害。调查发现(表4),西双版纳胶农应对低温寒害的主要措施是用烟熏胶园,占调查样本数的22.93%;少数胶农采用冬季除草培土、给树根涂药和锯枯枝等应对办法,没有农户因寒害增施钾肥;近7成胶农未采取任何措施,其中39户明确表示因为寒害少而未采取措施。这可能与调研区域选取有关,此次调研未能覆盖西双版纳以外的云南植胶区。
3.3 干旱应对措施
海南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少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对橡胶树生长及产胶产生不利影响。大多数农户都认为没有或少有干旱气候对橡胶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仅有不到10%的农户认为自己的胶园受干旱影响严重,少部分胶农并未对干旱问题作出回应。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近一半的胶农认为近几年胶园受干旱影响严重,37.56%的胶农认为胶园受干旱影响不太严重,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户的胶园基本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如图1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海南大部分胶农应对干旱没有采取措施,或者因为干旱发生不严重而未作出回应,这可能与海南不是干旱频发区有关。严重干旱会显著影响橡胶树的产胶能力,当干旱发生时部分胶农采取降低割胶强度甚至暂停割胶的措施,占样本的24.31%。海南植胶区大部分为山地或者丘陵,干旱发生时没有合适的水源来灌溉,仅有11.46%的胶农能利用周边水资源抽水灌溉橡胶树。云南植胶区应对干旱的措施几乎仅有一种,即降低割胶强度或者停割的办法,这部分胶农占到调查样本数的7成以上,还有不到3成的胶农可能因为干旱不严重而未采取措施(表5)。
3.4 病虫害应对措施
我国主要植胶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病虫害,制约橡胶产业发展,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白粉病、小蠹虫。白粉病通过危害嫩叶影响橡胶树生长,小蠹虫通过危害树干影响橡胶树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橡胶树减产或者死亡。海南占到调查样本数50%以上的胶农都会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少数胶农,占样本的15.28%,会选择适当降低割胶强度或者暂停割胶,以维持橡胶树生长;有36户同时选择以上两种防治措施;也有104户胶农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占调查样本数的36.11%,其中有15户不懂得如何防治,少数农户因为设备问题而没有防治(表6)。
云南植胶区胶农应对病虫害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应对干旱、寒害的。数据显示(表6),在白粉病等病虫害来临时,90%以上胶农都会选择喷洒硫磺粉或者使用其他药物防治,说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具备基本常识。部分胶农会选择降低割胶强度,严重时甚至停割,占调查样本数的28.78%;其中有49户采取降低割胶强度和药物防治结合的办法。
3.5 两大植胶区灾后政府救济措施
长期生产过程中,胶农积累了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但是作为单一的生产经营主体,其承担自然风险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应对较严重自然灾害时,显得十分脆弱。如果政府提供适当的公共服务和物资,可以帮助农户应对自然灾害,进行生产自救。特别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户,政府救济是他们走出灾难最重要的希望。
两大植胶区调查结果显示(图2),政府为农户提供的灾后救济措施十分有限。云南胶农灾后得到救济的比例略高于海南,约13%的胶农受灾之后得到过政府在资金或者救灾物资方面的救济,而海南仅有不到8%。救灾方式上,以提供救灾所需物资为主,提供救济资金为辅。从农场长期承包橡胶树的农户,每年根据定产标准上缴承包费。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后农场会适当给承包人降低定产标准,减少承包费,但这部分胶农占调查样本比例也很低。绝大多数胶农没有享受到政府部门的灾后救济措施。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两大植胶区胶农对自然灾害认知情况及其应对各类灾害的部分措施,以及灾后政府救济的情况。研究发现:由于地域、气候、灾害类型发生情况的差异,在胶农认知中云南天然橡胶受灾情况比海南严重,可能是云南胶农对灾害认知比海南胶农更为敏感。对海南植胶区影响最为显著的三种自然灾害分别是风害、白粉病、小蠹虫,而对云南植胶区影响最为显著的自然灾害分别是风害、白粉病、干旱;云南植胶区灾害类型分布相对海南更加均匀。
nlc202309051839
台风灾害在海南植胶区最为突出。面对风害,海南植胶区胶农重视灾后处理而忽视灾前防范工作,应对措施缺乏科学指导。应对寒害时,两大植胶区胶农应对措施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大部分胶农都认为没有明显低温寒害。云南植胶区干旱发生情况明显严重于海南,但海南少数胶农应对干旱的思路比云南的思路广,两大植胶区胶农主要采取减少割胶强度或者不采取任何措施应对干旱。胶农应对病虫害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应对干旱和寒害的,云南植胶区胶农的病虫害应对措施更为积极、合理。
两大植胶区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及农户的应对措施存在一定的差异,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体系、灾害救济工作应充分考虑两地的差异。广大科研工作者根据各个地域自然灾害情况,加强对灾害发生机理和预防体系构建的研究,为植胶区农户做好灾前的预防工作和灾害处理提供支持。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地区特点提高科技服务力度,使种植户掌握更多关于橡胶树灾害的知识,提高应对措施的合理程度。建立完善的救灾应急体系,提供合理、公平、及时的救灾解决方案以及资金和物资,帮助受灾农户恢复生产。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EB/OL]. 2015-1-5. http://www.mlr.gov.cn/xwdt/bmdt/201501/t20150105_1340
457.htm
[2] 余 伟,张木兰,麦全法,等. 台风“达维”对海南农垦橡胶产业的损害及所引发的对今后产业发展的思考[J]. 热带农业科学,2006(04):41-43.
[3] 梁运强. 近年来特大风寒灾害对海南橡胶产业的影响及反思[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11):21.
[4] 符耀彩,孙乐明. 小蠹虫害大面积爆发[N]. 海南日报,2008-03-17(007)
[5] 云南省农垦总局.关于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Z]. 云垦局〔2010〕62号
[6] 阿红昌,段 波,王树明. 滇东南橡胶树寒害后次期性害虫危害状况调查[J]. 热带农业科技,2011(04):4-7.
[7] 陈 瑶. 西双版纳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对橡胶生产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技,2010(02):43-46.
[8] 刘绍凯,许能锐. 寒害对海南西庆农场橡胶林的影响与防害措施[J]. 林业科学,2008(11):161-163.
[9] 符方雄,张德生. 橡胶树风灾保险处理实践与改进[J]. 热带农业科技,2010(02):38-42.
[10] 魏宏杰,杨 琳,莫业勇. 海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函数的建模研究[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02): 9-11,29.
[11] 刘晓光,张慧坚,李光辉,等. 海南省主要热带作物灾害脆弱性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天然橡胶种植业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2012(06):104-110.
[12] 刘少军,张京红,蔡大鑫,等. 海南岛天然橡胶风害评估系统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3(03):63-66+71.
[13] 黄贵修,许灿光. 中国天然橡胶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6.
【应对自然灾害】推荐阅读:
自然灾害应对法08-14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06-20
预防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2-01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1109-30
灾害应对周期11-06
应对灾害的生活常识07-14
浅谈在海事监管中如何应对海冰灾害08-10
危害应对10-14
防御应对10-16
家庭应对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