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论文

2024-09-11

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论文(精选8篇)

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论文 篇1

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

一、关于审查前置问题探析

从广义角度看,对法的审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法的颁布实施到法的废止失效全过程在严格意义上讲均处于这种状态。将审查的重点阶段放在立法过程中还是放在法实施以后直接影响到立法的质量。本文所讲的审查是从狭义的角度引用的,源于《立法法》的规定,专指在立法这一特定过程或者阶段即在法公布实施前的审查。

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这是立法法中唯一关于审查前置的规定。其他如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规定的都是备案和后置审查制度,是救济程序。对规章的审查程序没有明文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只在第九十二条明确由接受备案的机关自行规定如何审查,这是不妥的。

法一经颁布、实施就会在各自的权限范围之内生效,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一部适当的、无瑕的法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共权益,促进社会公序良俗的建立,同时也能够充分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反之,法如果有瑕疵就会影响其权威性,有害于其效能的发挥,有时客观上也对执法者与守法者的权益造成损害。如:盐业管理方面。国务院1990年3月2日颁布实施的《盐业管理条例》和5月27日颁布实施的《食盐专营办法》中均没有规定盐业管理人员可以行使检查权。《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除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就此制定地方性法规,授予盐业管理人员检查权,(有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经制定了盐业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天津、辽宁、内蒙古、浙江)但江苏省人民政府却以政府令的形式规定盐业管理人员可以行使检查权,属立法法第八十七条中规定的超越权限立法的情形。

最近,我县就发生了一起盐业管理人员因依据省政府令行使检查权而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在此之前,被检查的人却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才销案。当然,由于此种现象属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很难将责任归咎于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单位,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据此可以初识立法质量对执法者、守法者所产生的影响,是立法的尴尬为执法者挖掘了这个陷阱,同时也侵害了守法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提高立法质量的意义并不仅在于立法的本身,而且在于法能为广大守法者所接受并自觉地遵守,执法者依法行事而不会出错。审查是提高立法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立法过程中将审查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立法质量。首先,主观上有利于提高立法者的责任感。保证立法质量是立法者的第一要务。立法中存在瑕疵是不可避免的,立法者应尽最大努力予以克服,不能将保证立法质量的责任转嫁给执法者和守法者,由他们来承担因立法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各种不良法律后果责任。否则,执法者在执法前首先必须对自己的业务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的审查,再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和法的一般原理判定自己应当执行哪些法和法条,不能执行哪些法和法条,这显然和我国当前执法队伍素质的现状相失衡,也违背了立法的宗旨。其次,客观上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在我国的立法体系中,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外,其他法不同程度地均具有一定的部门法、地方法的色彩。为了部门、地方的利益,立法者经常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其他法的规定,而且立法者往

[1][2]

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论文 篇2

(1) 地方立法评估工作是新形势下立法工作重心转移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以来, 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 今后立法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著名立法专家杨景宇曾说过“法律法规完备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标志, 从根本上说, 并不在于法律法规的数量, 而是在于这个体系和它包括的全部法律法规对社会生活覆盖的广度与调整社会关系的力度, 也就是说在于它的质量”。也就是说, 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 中国未来的立法工作主要面临的将不是新法的制定, 而是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反思, 考虑它的实际效果, 根据其运行情况对其加以废、改工作。立法评估能够提供有效的手段, 对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以及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检查, 全方位验证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可操作性等, 从而为法律法规的废、改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2) 地方立法评估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法律法规, 形式上是主观意志的产物, 其质量高不高, 关键在于能不能反映客观规律。法律法规的特点是“定”, 一旦规定下来, 全社会都要遵守, 而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 当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甚至阻碍改革发展, 也就说明其已存在漏洞缺陷, 立法部门就应该根据客观需要对静态性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正。立法评估无疑为立法部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3) 地方立法评估工作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必要手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法律法规实施一段时间后, 质量如何, 效果怎样, 不能立法部门说了算, 也不能执法部门说了算, 而应该是“让事实说话”, 通过实践检验来做出公正、公允的评价。而带有“检验性”的地方立法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刚凌认为, 对立法效果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立法质量的评价, 它不仅会引发社会对立法质量的关注, 也会促使立法机关不断改进和完善立法, 使其立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2 目前地方立法评估存在的问题

(1) 立法评估主体较为单一。

对地方立法的评估, 由谁作为评估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地方评估的初衷呢?从实践方面来看, 各地组织的立法评估工作, 目前主要地方立法机关自行组织, 即一般为地方人大常委会, 只是具体组织实施的部门有一些差别。有的以人大常委会的名义组织评估, 通常由常委会任命一个专门的评估工作小组;有的以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评估;有的以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名义组织评估;有的是委托评估, 由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委托制定和实施法规机关之外的“第三方”专门机构开展评估。从理论上讲, 立法机关是无法对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绩效有一个客观而中肯的评价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立法评估的公正性。比如地方立法部门利益痕迹严重的问题, 恐难触及。再者, 对专业性较强的地方性法规进行评估技术要求比较高, 对现行有效的全部或部分地方性法规进行评估工作量比较大, 而地方人大常委会普遍存在专业人员人手不足的现象, 单靠地方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评估难免影响评估质量。

(2) 缺乏有效的立法评估机制。

由于地方立法评估在国内起步较晚, 仍然算是新事物, 目前没有一套可以用以指导评估的完整的机制。相对于各地陆续开展的立法评估实践而言, 立法评估的理论研究显得匮乏和滞后, 影响了立法评估工作的效果。

(3) 评估结果没有有效利用。

部分地方人大并不完全理解立法评估, 只是“跟风”进行评估, 所以立法评估流于形式, 为评估而评估, 评估方案也只是为了完成评估任务, 目的不明确, 有的没有形成评估报告, 有的形成评估报告提交常委会就算完成任务。没有应用评估报告进行信息的反馈, 从而不能有效地把评估结果用于指导法律法规的修正。

3 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地方立法评估的几点建议

(1) 更大范围地扩大评估主体。

应强调社会广泛参与, 通过各方主体的参与, 运用多方力量为地方立法客观研究、公正评估搭建平台。为了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估工作主体除立法机关外, 可以加入执法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一是执法机关。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立法的目的在于实施。法律制定出来以后, 不是让人看看的, 更不能变成只是在书架上摆摆的本本, 而应该也必须成为依法治国的基础, 成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准绳, 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而如何让法律法规由本本得到较好的实施, 执法机关必不可少。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强不强, 执法机关最有发言权, 他们的评估至关重要。二是社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组织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 专业知识相对丰富, 而且独立于立法机构及政府部门, 可以有效地回避“行政权力部门化, 部门权力利益化, 部门立法法制化”等诸多令人尴尬的体制弊端, 从而保证立法评估的客观真实性。三是人民群众。立法为了人民, 必须依靠人民。在我国, 人民群众不应该只是法律法规的被动接受者, 而首先应该是立法的积极参与者。民主立法要求按照法定程序, 坚持群众路线,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 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 保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最能深刻体会到政策法规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立法评估更应该听听群众的呼声, 把作为法律法规实践者的社会民众吸纳到评估主体中来。

(2) 建立科学的立法评估机制。

认真研究地方人大立法评估工作的实践, 将地方人大评估工作中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提出开展立法评估的指导性意见, 增强立法评估的计划性, 制定立法评估的程序、标准、方法, 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使地方人大立法评估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比如在方法上, 可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调研、网站开设专栏等手段。珠海人大评估《珠海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时, 采取了多种方式了解法规的实施情况以及对法规的评价:听取了市政府和执法部门关于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分别召开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行政相对人, 法院、公安、工商、规划和建设等相关单位, 基层执法人员, 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等单位和人员参加的5个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和立法顾问论证会;利用网络和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 面向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和香洲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约请市长、副市长以及国土、环保、文化、交通等实施综合执法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直接征求意见的人数达到了两百人次以上。在此基础上, 评估委员会还召开了多次分析论证会, 形成了评估意见。

(3) 充分利用评估报告。

通过一系列评估工作, 要撰写出评估报告, 提出对策、建议。可参照专项报告的作法, 把评估报告提交常委会听取和审议, 形成审议意见, 积极督促立法部门修正法律法规及法规实施机关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比如珠海市人大选择《珠海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作为评估对象, 经过评估形成对其的评估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常委会会议在听取和审议评估报告之后, 形成了审议意见, 充分肯定了该条例在实施中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 同时指出条例在立法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修订条例和改进执法的意见和建议, 达到了检验立法成果, 总结立法工作经验,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推动法规的有效实施的目的, 也为建立立法评估机制提供了经验。

摘要:近年来, 各地人大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评估, 这是地方人大对改进地方立法工作,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做出的新探索。阐述了地方立法评估的必要性, 指出目前地方立法评估存在的问题, 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地方立法评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立法评估,立法质量,地方立法

参考文献

切实提高立法质量 篇3

“国无法不立,民无法不治”,法治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有力保障,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里程碑。建立健全民主法制,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营,维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立法是法治的源头,是执法的前提,离开立法就无从谈执法,也就没有法律的规范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仅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做到“法莫如显”也必不可少。提高法规草案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地方立法中亟待着重加强的一项工作。总结以往立法实践,笔者认为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科学编制立法计划

把握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从立法实践看,既要了解存在的社会问题,还要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才能蕴育出运用立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同时,还必须对社会发展趋势有透彻的了解,掌握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分析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从而使立法计划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掌握现行法律制度及其运行情况。关键在于分析现行法律制度及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掌握现行法律制度对解决社会问题所起的作用,并对现行法律制度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要重点把握现行法律制度解决了哪些社会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是什么,如何弥补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然后,从调节社会关系出发,争取用最低的成本追求最大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础上安排立法项目,制定立法计划。

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对立法工作的要求。立法计划要符合客观实际,就应当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扬民主,保证立法计划的科学性、民主性。现在的立法计划项目主要是由政、法院、检察院、社会团体、立法机关机构、部门提出来的。因此,虽然大部分的立法项目能够很好契合实际需要,但仍有不少项目部门痕迹较重——忽视或者延误了一些亟待立项的法规,而将一些可放缓项目摆在了首位。在编制立法计划时,要特别重视人民性问题,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就掌握了社会运行的脉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就掌握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钥匙。

立法机关应做到工作前置

不适当地强调地方和部门利益是现在法规草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多数法规案是由部门起草的,难免带有部门利益痕迹。因此,立法机关必须做到工作前置,在法规案起草时就提前介入。

立法机关的工作前置,对行政机关起草法规草案而言,是参与,而不是代办;是介入,而不是包办。立法机关可以在立法调研、意见征求、论证、协调、法规草案最后定稿等阶段参与工作,既可以参与全部工作,也可以参与部分阶段工作。立法机关提前介入:一是有助于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施行情况。二是有助于了解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及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三是有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法规草案。立法机关以一个处于超脱地位、专门从事立法工作的机构,参与法规草案起草时,能够从全局考虑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为保证法规草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运用立法技术的准确性,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四是有助于协调各方面工作,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立法就是在矛盾的焦点上定准则,盲目制定评判标准,后果不堪设想;不敢制定评判标准,立法就没有效益。因此,法规草案起草过程中必须对一些矛盾进行协调,在各种意见和矛盾中间寻求平衡。立法机关提前介入后,可以尽可能帮助各部门化解矛盾,协调关系,避免将矛盾带进法规草案中去,为立法机关的审议创造良好的条件。

严把法规草案审议入口关

政府部门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法规草案,一般由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但由于主任会议需要研究的问题众多,不能对政府提请审议的法规草案进行全面的实质性审查,因此,这些法规案一般都能被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也就是说,政府提出的法规草案,不管是否成熟,进入立法机关审议程序都是比较容易的。正因为如此,提高法规草案质量,严把法规草案审议程序入口关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要强化常委会工作机构审查法规草案工作的力度,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更为全面的、符合实际的审查意见,为主任会议提供法规草案进入审议程序的科学依据。常委会工作机构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审查工作:

一是加强对法规草案的必要性审查。根据立法法第64条的规定,地方立法可以作出规定的事项有: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专属立法权之外,中央尚未立法的事项。由此可见,地方立法可以作出规定的事项是比较多的。有关工作机构对法规草案进行审查时,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合理配置立法资源。

二是加强对法规案的可行性审查。这就要求做到坚持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是:凡是有关改革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的,改革的基本经验比较成熟的,要及时立法,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改革目标比较明确,但还不具备实施整套法规规范的,为了推进改革,便于时机成熟时全面用法规规范,可以先制定暂行或试行办法;立法基本条件尚不具备,现实生活中又迫切需要有章可循的,可以要求政府先制定规章,经过实践,总结经验,再研究起草法规。

三是加强对法规草案合法性审查。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坚持法制的统一。在法规调整问题上,要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根据立法权限立法,防止超越职权立法。地方立法从性质上讲,是对国家立法的补充,是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不能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凡是法律、行政法规已作明确规定的,地方立法就不要再作重复规定,更不能作出不同的规定。尤其一些部门比较热衷的行政处罚规定,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的原则把握,决不能以任何理由作出变通规定。

四是加强对法规案的适当性审查。适当性审查在实践中是较难把握的,这包括法规草案的规定在整个法律、法规体系中是否适当;法规案的内容、形式和结构、立法的时机是否适当等等。这就要求审查者具有较全面的法律知识和较广泛的社会实践知识,运用科学的立法技术衡量法规,审查法的形式是否符合内在要求,法的内容是否符合实践要求,法的规范是否符合逻辑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制定出高质量的法规。

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论文 篇4

六、关于法案起草的立法:法的构造

法的构造直接关联立法质量 法案起草以至整个立法过程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是完成法的构造,形成一个理想的或是可为多方面认可的正式的法案稿。立法质量以及所立之法的质量如何,与法的构造科学化程度直接关联。国外、境外对立法所作的规定中,有许多是关涉法的结构问题的,有的还有对法的构造问题加以集中规定的。台湾的《行政机关法制作业注意事项》对法案草拟亦即法的构造就有专条规定,其内容涉及多方面。综合国外、境外关于法的结构的立法规定,可以看出,其基本要求至少有这样若干方面:

(一)关于结构要完善的立法规定

《统一规则》关于法的结构的规定 立法质量是与法的结构的完善程度分不开的。法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构成法的整体的各个部分,称为法的结构的要件。 [7] 美国《统一规则》第24 条对法的结构及其要件安排,有具体而规范化的规定。按照《统一规则》的要求:其一,法要为读者安排最实用和最符合逻辑的结构。避免出现理解前面的条款需借助后面条款内容的情况。同一内容的条款应当集中在一起。其二,法的结构可能需要分编或进一步分章、节。篇幅长的法可以分编并应考虑进一步划分。其三,法的结构中的各种要件或条款条款可以作如下安排:(1)定义;(2)适用范围、例外、保留(如有的话);(3)机构和其他有关主体的`设立;(4)实质性条款;(5)禁止和处罚;(6)统一适用和解释条款;(7)标题的简称;(8)可分性条款;(9)生效日期;(10)法律的废止或撒销;(11)但书和过渡性条款(如有的话);(12)现有法律关系的适用(如果有的话)。

《立法技术总方法》关于法的结构的规定 前罗马尼亚《立法技术总方法》则规定:“在起草规范性文件草案时,必须采用最适当的法律结构和立法技术方法,使得条文能够准确反映研究报告中就问题实质提出的解决办法。”(第50条)又规定:“规范性文件草案中通常应具有下列部分:名称;必要时应有序言和前言;一般性规则或原则,基本规则;最后条款和过渡性条款。”(第70条)这些规定,都是就法的构造方面的结构安排问题所确定的制度。

(二)关于名称要适当的立法规定

法的名称与立法质量 法的名称作为法的内部结构中第一层次的、每个法必备的要件,它的科学化、完善化,对立法、司法、守法以至法学研究的科学化、完善化,都有重要意义,因而是提高立法质量必须注重对待的问题。法的名称是适当的,立法者在立法时容易明确正在立的法有什么样的效力等级、性质和内容;在立法后能明确这个法只有哪个机关才能对其加以解释、补充、修改或废止;还有利于对法进行分类、清理、汇编、编纂及其他法的系统化工作。一个法的名称是否科学,是衡量立法者在这个法的立法过程中是否获得成功的一个标准。法的名称问题解决好了,也有利于对立法资料进行分类、编排、整理和统计,有利于开展法学特别是立法学的研究。迄今尚无关于法的名称的系统的学问。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到法的名称问题的重要程度。现今各国立法在法的名称上还存在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注重法的名称的意义,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法的名称的科学化。 [8]

国外境外的有关规定 国外、境外的立法对法的名称问题主要有这样一些规定:其一,名称是法的结构中特别重要的要件。其二,名称应当与它所体现的内容相吻合。其三,以一个法修改、补充和变动另一个法时应当准确表述后者的名称。其四,一国法的名称应当是一个效力等级清晰分明的体系。有的对名称问题还有较为集中的规定。台湾《行政机关法制作业应注意事项》将解决名称问题作为法案正式起草应当注意的五个事项之一,规定“名称要适当:何种法律应订明为法、律、条例或通则?何种性质之命令得称:规程、规则、细则、办法、纲要、标准或准则?法未明定。惟今后订立新

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论文 篇5

浅议受权处罚与受托处罚立法缺陷及其改进

丁晓军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受托组织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但受权组织能否委托行政机关或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事业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除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外,还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下称受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下称受托组织)两类非行政机关。从处罚权力来源角度观之,受权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可谓之为受权处罚;受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可谓之为受托处罚。本文对受权处罚和受托处罚的立法缺陷及其改进发表一已之见,就教于同仁。

1、受权处罚与受托处罚立法的缺陷

根据授权处罚的一般理论,通过揣摩《行政处罚法》第17条的规定,可以认为,只要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并得到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如社团组织、事业组织、企业组织,都可以受权实施行政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8条、第19条的规定,只有依法成立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具备相应工作条件(有熟悉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有条件组织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事业组织才能受托实施行政处罚。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事业组织都可以受托实施行政处罚,而且社团组织、企业组织和行政机关都不能受托实施行政处罚。

本人认为,上述规定存在下列问题:

(一)未规定受权组织应具备的必须条件。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立法者从执法需要角度认识到,受托组织若不具备一定条件就无力受托执法、实施处罚,在《行政处罚法》中设专条规定了受托组织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人认为,从执法需要角度考虑,受权组织要从事执法活动、实施处罚行为,同样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受权组织若无具有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人员,或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检测鉴定条件,就不能正常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另外,由受托处罚和受权处罚的性质所决定,对实施处罚行为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受托组织不承担法律责任,其自身条件如何,对相对人的影响不大:反正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而受权组织需要独自承担法律责任,其自身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对相对人的权益保护与救济:法律若不对受权组织的执法动机、目的进行特别规制,营利型受权组织(如企业组织和差额、自收自支的事业组织)就可能滥用行政权力来“创收”牟利;受权组织若没有独立的经费来源或一定的经济实力,就难以独立承担因实施处罚行为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从责任承担角度和保护相对人权益角度考虑,也完全有必要规定受权组织应当具备的条件。

(二)未作出受权组织不得委托处罚的规定。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受托组织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但受权组织能否委托行政机关或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事业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未作规定。本人认为,受权组织不得将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处罚权委托给行政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理由有二:

一是违背受权处罚制度设立的初衷。在当今,社会形势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需要国家加大干预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由之引起的行政管理范围扩张、行政管理专业化技术性加强态势,又使行政机关在编制、经费等限制下,因不能无限扩张公务员队伍规模而难以胜任现实行政管理的需要,受权处罚制度才得以产生。因此,受权组织若可以将所受之权委托给行政机关实施,立法机关事先就没有必要授予其行政处罚权。同样,受权组织若可以将所受之权委托给其他组织实施,立法机关事先就不如直接授权其实施行政处罚。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二是不具备适用委托处罚的前提条件。受权组织毕竟不是行政机关,其只是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时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成为“准行政机关”。按照委托处罚的一般理论和立法规定,只有“行政机关”才能委托其他组织行使其一部分行政职权。

(三)不当排除行政机关可以受托处罚。

薛驹在八届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行政处罚法〉(草案)〉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指出,“草案规定,‘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行政机关在其法定权限内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有些代表提出,对决定委托的权限应当从严掌握,同时为进一步防止乱委托的现象,应当明确规定不得委托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因此,建议修改为:‘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并增加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从中可见,删去草案中规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内容,既不是为了“对决定委托的权限从严掌握”,也不是为了“防止乱委托”,理由是什么,无从而知。不知立法者是否产生了这样的误会:行政机关拥有当然的行政处罚权,不需要其他行政机关委托。要强调的是,并不是任何行政机关都当然拥有行政处罚权,都可以实施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5条、第20条的规定,行政机关成为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行政处罚权”,二是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机关”。也就是说,从职能上看,不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内部行政机关,即基于隶属关系(特别权力关系)对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人员和事务实施管理的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从层级上看,乡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均不是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这种立法例的不足是:

一是县级行政机关对大量的行政违法事件“该管但管不了”。《行政处罚法》确定的“行政处罚以县级行政主体管辖为原则”的层级管辖体制,带有效仿三大诉讼法确定的级别管辖体制的痕迹。孰不知,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活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动特点大不一样——行政管理的主动性、持续性、广泛性(预防与处理并重)、效率化特征和“先取证,后裁决”要求,根本不同于审判活动的被动性(“不告不理”)、间断性、单一性(“或止争或追责”)、期限化特征和“只认证,不举证”要求。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的设置模式存在差异——县级审判机关可以在区域内设立数个派出法庭,而县级行政机关除公安部门可设立派出机构、县级人民政府可设立派出机关外,其他县级行政机关在区域内均无派出机构。受人员编制、机构体制、工作经费、物质条件、人员精力等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县级行政机关难以在行政效率和法定程序的相互制约下,对行政区域内的大量行政事务进行全面、及时、有效地管理。

二是乡级行政机关对大量一般性违法事件“能管但不好管”。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城区建设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乡级行政区域内的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城建、卫生、治安、土管、物价、交通等问题也渐成集镇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乱搭乱建、乱堆乱占、乱停乱靠、乱丢乱倒、乱贴乱画、私开旅馆、私设赌场、无证经营、制假贩假等一般违法行为屡见不鲜。若将这些普遍存在的一般性违法行为都交给县级行政机关来调查处罚,显然不切实际;若将这些一般性违法行为统统不予处理,显然不合法理。实践中遂创造了两种处理模式:一是乡级人民政府要么出台“土政策”,自定处罚措施,责令职能部门执行;要么进行“大会战”,采取整治行动,使行政相对人暂时收敛行为。二是县级行政机关要么开具盖有公章的空白处罚文书,交乡级人民政府或其工作部门实施处罚,要么正式委托乡级人民政府或其工作部门实施处罚。单从合法性角度言,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上述模式都不合法。要指出的是,县级行政机关采取的模式其实是委托处罚,该委托因《行政处罚法》否定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而构成非法委托。若从必要性角度言,县级行政机关采取的模式不失为一个值得认可和推广的经验性做法。

三是否定了已经开创的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处罚的立法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3条规定,“„„警告、五十元以下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这一规定,显然是县级公安机关可以委托乡级人民政府实施处罚的法律依据。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系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之一般法律,《行政处罚法》系全国人大颁布之基本法律,《行政处罚法》之颁布晚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立法机关受托处罚的立法取向是,否定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处罚的立法例。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从上述分析来看,否定行政机关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处罚的合法性,最直接的影响是,否定乡级行政机关受托处罚的可能性和合法性,从而使乡级行政机关对区域内的一般性违法事件的处理始终处于违法状态:要么非法受托处罚;要么无法进行处罚。

2、受权处罚与受托处罚立法的改进

为了防止营利型受权组织在得到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处罚权后利用权力“创收”牟利,保证受权组织行使行政处罚权力时切实出于公共利益目的,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在受权处罚立法中增加受权组织应具备的条件条款和“不得运用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牟取自身利益”的规定。

为了防止受权组织乱委托,坚持受权处罚制度设立的初衷,有必要在受权处罚立法中增加受权组织不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实施处罚的规定。

鉴于实践中出于压缩行政编制的需要,乡级人民政府下属工作部门(俗称“七站八所”)部分被划为行政单位(如财政、公安、司法、民政等),部分被划为事业单位(如水利、土管、农技、兽医等),而现行《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受权组织”与“受托组织”的外延并不一致——受权组织可为任意类型组织,受托组织限于事业组织,为了使现实中乡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受托处罚的做法能“合法化”,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充分发挥有效管理一方的职能作用,并使其走上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轨道,在受托处罚立法中,应当坚持《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开创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处罚的规定,允许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同时摒弃受托组织限于事业组织的规定。

综上,宜对现行《行政处罚法》第17-19条修改如下:

“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但不得运用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牟取自身利益。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得委托行政机关、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除应当具备第十九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行政机关、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浅议提高立法质量方略论文 篇6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 ——访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教授

中国教师报记者 房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负担,这是目前全国中小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记者走访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研究和实验的王敏勤教授。王敏勤教授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和谐教学整体建构实验”,其实验学校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王敏勤教授是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是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

中国教师报:王教授,现在大家都在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或高效课堂,您认为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敏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间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与时间挂钩,离开时间不能说明效率。我们提倡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0分钟(小学)或45分钟(中学)要质量,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也就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把课堂上的任务延伸到课前或课后,以所谓预习和作业的形式挤占学生课后所有的时间。第二,目标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标也无所谓效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适度、明确并要告诉学生。只有学生清楚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才能与教师积极配合,高效完成任务。

中国教师报:您曾经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个系统工程,为什么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围绕这个问题您做了哪些工作? 王敏勤:课堂教学效率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我们一般谈课堂教学有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大要素构成六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四大要素、六大关系的和谐,就是和谐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课题组几年来围绕这个课题,所做的工作可以归纳成一二三四五:一个设想、两个支点、三个途径、四个问题、五个环节,简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

中国教师报:一个设想是什么?

王敏勤:一个设想可以说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假想: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逐步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需要时间,如果学生课内课外都是忙于预习、复习课本上的东西,就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谈不上素质教育。

中国教师报:两个支点是什么?

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的引导学生。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作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第一个基本功就是熟悉道路。当客人报出地名后,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路线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如果你拉着客人绕圈子,多收了人家的租车费,浪费了人家的时间,是要被骂娘的。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由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不熟,领着学生绕圈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也是要被骂娘的,这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第二个支点是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主要是通过和谐教学五环节的课堂模式来实现。中国教师报:三个途径是指什么?

王: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说教材”活动,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落实第一个支点;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落实第二个支点;第三个途径是通过写“课例分析”,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不断总结,逐步提高。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三大途径。

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中国教师报:“说教材”怎么说?有具体要求吗?

王敏勤:首先,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从整个学段的高度来讲授一篇课文、一节教材。教师要把本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全部拿到手,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写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一个教师如果把这7个问题说清楚了就是一个教学专家。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要画出知识树并加以说明); 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5.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 6.初中和高中要分别说明考试大纲的要求;

7.如果学校领导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

写完教材分析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登台演讲,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

当然这项工作不可能一遍完成,要反复讨论,烂熟于心。所以我们的实验学校提出要“煮”教材,煮熟煮透,真正理清教材的三大体系并熟能成诵。

然后是说一册教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也是按照以上七个方面说,只是说一册教材比说一个学段要具体一些,说一个单元就更具体了。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在暑假长假说一个学段的教材并说秋季学期的单册教材,在寒假说春季学期的双册教材。每次说教材活动都有评价表。现在许多学校和地区都开展了说教材的竞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很好。中国教师报:您多次提到“知识树”的问题?什么是“知识树”?

王敏勤:“知识树”是我们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我们不仅在“说教材”时用,在上课时也用,一堂课至少要有两棵“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有些比较长的课文还有“段落知识树”,形成“知识林”。如果是在黑板上临时板书,教师只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线索用树状表示出来就行。如果用电脑制作课件,一般要用PPT模板,很好操作。我现在提出“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许多学校做得很好,如天津市河东实验小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灵宝市第四中学等,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和宣传栏里都喷绘了各科的“知识树”,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教材。中国教师报:“同课异构”活动和写课例分析也有具体要求吗?

王敏勤:“同课异构”类似“同一首歌”活动。以往搞教研活动,比如搞语文教研活动,你讲一篇诗歌,他讲一篇散文,虽然都是讲语文课,但不同的文章没有可比性。现在同上一篇文章就有了可比性。我们主要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比如2009年11月14-15日我们在天津市静海一中举办了高中九门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51名老师同台献课,每一教学内容都是由三个省的老师来上,然后是专家评课。我设计了《高效课堂评价表》,听课的人当堂填表,会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基本和在课堂上观察的结果差不多。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就能探讨哪种教学模式效率高。不管白猫黑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好猫。

写课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课后反思,我们有固定的格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然后是几个附录:上课时的教案、反思后修改的教案、知识树等。写课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上完课大家议论一番,而是要根据专家的点评和同伴的议论,认真的进行反思并写成文章,这是一种更为深入系统的工作。每个学期还要把课例分析汇编成册,或电子版,或印刷版,便于老师们参考。这是一笔财富,后来再上课的老师讲到这一课时看一下前边的课例分析,对自己是个很大的启发,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

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中国教师报:四个问题是指什么?

王敏勤: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许多老师心中没有数,要等专家或领导的点评才行。其实,每个老师上完了课不需要问别人,问自己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否高。这就是我最近提出的“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上海格致中学提出“国家课标校本化”,我很赞同。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本班的课程标准。第二个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这是最高水平的课。如北京22中的数学教师孙维刚、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的马芯兰老师等老一辈的特级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课堂不热闹,但都非常扎实,教学成绩很高。现在山东省高青县的几个农村初中也做到了“课前无预习、课后零作业”,他们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规规律的。有的老师说预习不是负担。一定要明确:预习也是负担,也是作业,凡是课后占用学生时间而与课本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都是负担。我们曾经搞过几个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用一个学校的学生讲同样的内容,有老师提前一天与学生演练了四个课时,有的老师提前与学生演练了2个课时,有的老师只是在课前与学生见

面10分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但我们看到的课效果差不多。这就是效率问题。如同百米赛跑,当发令枪响的时候运动员都应在零点起跑线上。可当发令枪响的时候有的运动员已经提前跑到了60米处,已谈不上什么效率。第三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教师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老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了吗?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四个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的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和谐教学的五个环节

中国教师报:和谐教学的五个环节是怎样的?

王敏勤:我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最新的和谐教学模式: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下边简要说明各个环节如何操作。

(一)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新旧教材的主要不同是: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文

科理科教材都有编者的一段话,一般是在标题下单独成页),这一段话很重要,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要清楚:随便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一篇文章和讲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课本中的文章融进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后然后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如果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可分为自学指导

一、自学指导二……,每个自学指导都是一个小循环,包括学生的自学,同学之间的互查互助,教师的检查点拨。为了提高自学与合作的效率,我们在课堂的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每个小组2人,每个大组4-6人。学生自学以后首先是二人小组的相互检查和互助,如果有问题大组讨论,没有问题大组不再讨论。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二人小组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如果一开始就是6-8个人的讨论,会出现少部分学生占据话语权、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现象,这是极不公平的。而两个人的小组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二人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小组不能解决的大组再讨论。大组讨论的是问题而不是已经会了的东西。我不主张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首先要解决主要问题,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学生已经会了的东西就不要表演。有些表演可以放在课后。那种少部分学生表演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做法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大组长要检查,老师也要巡查。老师巡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情而不是辅导。学生自学后各组大组长要向全班汇报,一方面要让全班同学知道相互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各组组长在汇报时要说明本组还有谁不会,问题是什么,现在解决没有。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和谐教学两个建构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况。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都能到一个学校来上学,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但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对于拓展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做到分层教学。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每堂课在结束前进行单元回归。所谓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

对于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附:王敏勤教授简介

王敏勤:男,1952年生,山东省桓台县人,“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天津市教育发展与办学水平评估中心办公室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市高中课改专家组成员,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现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敏勤从1986年开始搞教学实验,已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和“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正在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和谐教学实验20年来,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可称为“两法”实验阶段、和谐教学法的初步探索阶段、和谐教学法形成阶段、和谐教学法成熟阶段、和谐教学法整体建构阶段。目前,实验学校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

浅议如何提高检验报告的质量 篇7

关键词:检验报告,质量,技术标准

作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外出具的最终“产品”,检验报告的精确性、公正性、可控性直接体现检验机构的检验检测水平的高低, 关系到检验机构生存和发展,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检验报告质量的提高。要做到报告合法、记录全面、数据精确、质量可控、产品公正、考评持久。

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检验报告的合法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检验机构在质量工作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它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过程的集合[1,2],是科学公正地 完成检验 检测任务的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制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在此基础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还应做好检验检测机构核准、实验室资质认定等方面工作,满足国家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要求,获得有关部门授权,保证自身的合法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出具合法的检验报告,才能保障机构的权威性。

2 执行技术标准法规,注重记录格式的全面性

原始记录是对整个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信息的真实记录,是编制检验检测报告的基础,更是检验机构检验检测水平的体现[3]。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应加强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管理, 针对不同类别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设计不同的原始记录格式, 做到一类检验检测工作一种格式, 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在用工业管道全面检验原始记录等,这些记录表式都是在参照检验报告格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设计,全面覆盖了检验报告的所有内容,确保检验检测人员在出具检验报告时能在原始记录中找到相应的数据内容。

3 加强检验现场监督,确保数据采集的精确性

现场实施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灵活的异常现象分析解决能力,并保证现场有两名以上人员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在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前首先确认本次开展的是哪一类检验检测工作,并准备足够数量的原始记录表式以便现场使用。在进行现场检验检测过程中, 检验检测和记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原始记录格式, 逐条逐项取齐取准各项检验检测数据,按照标准规定的数据修约要求,保留足够的小数位数并精确工整地记录在相应的栏目内,决不允许检验检测人员为图省事,犯任意简化内容、描述情况不清或漏记检验数据等错误。现场原始记录应经同在现场的其他检验检测人员复核确认,必要时还应由质量监督员进行现场复查。填写完成的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管, 在检验报告出具完成后和检验报告一起存档保存。

4 编制报告填写规范,提高报告质量的可控性

检验机构应根据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统一的特种设备检验报告格式, 编制报告填写规范。报告编制人员在编制报告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报告填写规范的规定, 结合设备技术档案和现场检验原始记录中的内容进行录入,确保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同时,要严把检验报告的编制、审核、审批(签发)等环节质量关,报告的审核、审批(签发)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精通检验检测业务、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人员按各自的职责进行, 坚持检验报告三级审核制度不动摇, 鼓励各环节人员相互查找或越级查找报告中存在的不足, 进一步把控检验报告质量。另外,还要加强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的档案管理,对报告副本、原始记录和检验意见书、通知书等检验资料要统一归档, 做到分类整理、档案完整、规范整洁,查档方便[4]。

5 核查最终检验报告,保证机构“产品”的公正性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必须保证最终“产品”的公正性,在检验报告发出前,还应对完成的检验报告进行最终核查。进行报告核查时应注意,合格的检验检测报告必须做到检验依据正确、报告出具及时、数据内容准确、审批手续齐全、计量单位合法、数据修约合标、结论用语明确[5]、资质盖 章到位 , 当需要对 检测结果做出说明时,应给出必要的附加信息。

6 实施报告考评制度,形成质量提升的长效性

建立检验报告质量考评制度, 是不断提升检验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在坚持检验报告三级审核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检验报告的季度、年度考评制度,制订报告考核评分细则,定期按一定比例或数量抽取不同检验检测人员的检验检测报告进行量化考评。实行综合得分尾数追责制,对综合得分较低的检验检测人员, 要帮助其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整改,对不具备该岗位能力的人员坚决予以调整。按月或季度召开检验报告质量分析会, 由检验检测报告审核审批人员通报前一阶段报告审核审批中发现主要问题, 检验检测责任师通报上一季度检验检测报告质量考评情况,组织相关人员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以免再犯类似错误,形成报告质量稳步提升的长效机制。

7 结束语

浅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 篇8

浅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

摘要: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随即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举措。如召开质量管理者会;编写典型案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检查;建立技术考核制度;制定标准化的现场采样记录单等

关键词:环境监测 数据处理 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且随即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特别是在区域性、国际间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由许多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步测定(例:国控、省控江河湖库的水质),这就需要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及作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地域等差异,难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一、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采样、运输、贮存、样品预处理、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目标要求: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准确性: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的接近程度。

精密性: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代表性:在代表性的时间、地点,根据确定的目的获得的典型环境数据的特性。

可比性:采样、监测全过程可比,国际间、行业间、实验室间数据可比。

完整性:指按预期的计划取得的系统的、周期性的或连续的环境数据的特性[1]。

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系统及其要点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系统质量传递子系统采样预处理称样消化或提取定容测定数据审核室外采样代表性完整性室内采样准确性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保证措施子系统室间性能研究检验分析方法校正标准曲线可比性加标回收试验分析标准物质统一分析条件统一分析方法分析考核样品评定实验室误差平行测定重复测定质控样测密码样、外检精密性 质量保证是对监测全过程进行技术、管理上的监督,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控制质量,保证数据的可靠可比性。提高分析的质量还得靠操作技术。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包括: ①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自我质量控制的常规程序,反映分析质量稳定性,包括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图。②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之间)——由常规监测以外的中心监测站或其他有经验人来执行。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三、监测数据的误差统计处理

真值是指某一时刻和某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的客观值或实际值,包括:理论真值、约定真值、标准真值。准确度是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通常用误差表示。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误差主要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值之差。只能显示误差绝对值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准确程度。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一)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主要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原因造成。在重复测定过程中会重复出现,对测定结果影响比较固定。系统误差产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方法误差: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带来的误差。仪器误差:由仪器不够准确造成。试剂误差:试剂或蒸馏水不纯。主观误差:分析人员造成。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用公认的标准方法与某测定方法比较,找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消除;对仪器误差,可事先将仪器或容器校正;试剂纯度不够使用空白实验校正;建立统一的操作规程,严格的操作,可克服主观误差。

(二)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主要由偶然原因引起,数值大小不定,初看起来无一定规律性,但当测定次数增多,它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偶然误差决定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系统误差决定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偶然误差的消除方法:根据上述规律,测定次数越多,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的随机误差越小,因此,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增加测定次数,再减免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其平均值就越接近于真值。

(三)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主要因工作粗枝大叶、不守操作规程等原因引起,它明显地歪曲测定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改正。

四、监测结果统计处理

离群值检验(可疑数据取舍)离群值:指明显歪曲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

可疑值: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2]

(一)狄克逊(Dixon)检验法

适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离群值

1、将测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x1, x2, … xn, x1和xn分别为最小可疑值和最大可疑值

2、求Q值

3、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及样本容量查得临界值Qa

4、判断: 若Q≤Q0.05, 则可疑值为正常值

若Q0.05<Q≤Q 0.01, 则可疑值为偏离值(不剔除)

若Q>Q 0.01, 则可疑值为离群值(剔除)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二)克鲁勃斯(Grubbs)检验法

适用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一致性,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均值;也可用于检验一组测量值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值。

五、实验室质量控制

(一)基本条件:仪器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玻璃仪器的选用和较正,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试剂的提纯,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工作,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分离操作技术等。

(二)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1、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持证上岗、分析技术、实验要求、准备工作、记录、清洁安全、道德

2、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熟悉、监督、检查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各项内容的实施情况、质控、质保技术

3、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安全设施定期检查(通风橱、防尘罩、排气管道、灭火器)、仪器定位、规章制度、安全(门窗水电煤气,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吃零食等)、消防器材定期检查[3]。

4、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剧毒 双人管理制度,双人共同称量,登记用量;易燃易爆试剂放阴凉通风处,氰化物不在酸性环境下使用,不得在实验室大量存放,H2SO4使用,缓慢加入到水中;器皿不混用;通风橱内进行,5、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精密仪器专人管理;培训后使用;事先检查,事后清理;安全检查

6、样品管理制度:采集、运送、保存、样品容器处理、样品登记、验收及保存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比较实验(不同方法)

对照实验(对标样进行平行分析)加标、密码样品等(偶尔做的样品)

质控图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经常做的样品)

(四)实验室质量考核

1、考核内容:分析标准样品或统一样品;测定加标样品; 测定空白平行,核查检测下限[4];测定标准系列,检查相关系数和计算回归方程,进行截距检验

2、标准品发放:样品或统一样品应逐级向下分发

通过质量考核,最后由负责单位综合实验室的数据进行 统计处理后作出评价并予以公布。各实验室可以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纠正

六、总结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还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举措。如

召开质量管理者会议。对在监测报告三级审核中发现的技术难点问题或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以会议纪要形式作为内部技术规定,补充指导现场监测人员开展工作。

编写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开展针对性技术交流,举一反三防此类似问题再现。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检查。在计划中,将所有质量管理活动文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件化,明确质量管理目标、任务、分工、职责和进度等。在日常工作中,增强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程序改进并对其改进后的效果进行验证[5]。

建立技术考核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技术考核检查,检查内容涉及新项目能力建设、监测分析方法的使用、对超标数据的质量控保证、国控、省控、地控企业废水废气监测完成情况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技术保证等。

制定标准化的现场采样记录单。为了提高监测数据与现场监测之间的逻辑性、合理性,制定标准化内容和格式的现场采样记录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县政协培训班心得体会下一篇:黑水乡下坝片区完小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