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管理论文

2024-11-04

提高质量管理论文(共12篇)

提高质量管理论文 篇1

1 质量管理的目的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 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尤其是在质量方面指挥与控制活动, 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制定严密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改进对策等, 但是, 质量管理根本目的是经过认真组织, 严格按照流程要求, 从而保证产品或者是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目的;保证企业用花费最少的成本来实现既定的目标;最终使企业的产品开发、制造以及服务等过程都趋于合理化。

2 质量管理重要性分析

美国一位质量管理专家曾经说过:“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也就是说人们将质量比作黄河大堤, 这样一来, 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但是, 如果大堤出现质量问题, 那么, 它便会给人们带来较多的灾难。因此, 企业必须严把质量关, 从而确保大堤的质量。

从宏观方面来讲, 现如今, 世界经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主要取决于国家生产的产量质量与服务质量。然而, 质量水平高低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技术、管理等的一个整体反映。而且, 质量又是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同时又是开拓市场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市场环境的明显一特点是用户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此种情况, 要求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主要的生产与经营对策。所以, 低质量产品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仅会大大降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而且又会大大增加产品生产与服务成本, 进而降低企业在社会与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此外, 价格成为企业争取市场份额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 当前大多数消费者比较看重产品质量, 而且宁愿花费较多的钱也要买到高质量产品。在当今时代, 高质量产品要远远比低质量产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而且, 高质量的产品又会直接增加生产厂商的经济利润。高质量产品定价要比低质量的产品定价要高一些。除此之外, 提高产品质量又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成本的降低又会增加企业的利润。

3 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一, 要从对产品质量管理转变为对过程管理以及系统管理。长时间以来, 企业质量管理对象通常只局限在产品质量和对工作质量的管理。然而, 现今社会, 人们对质量的理解发生了全新变化, 质量不只涉及到企业产品质量和相关的质量管理, 不单纯指的是产品“合格”的概念, 这是由于当今质量形成都是从顾客角度为出发点的, 再由顾客进行评价, 在这二者之间, 又包含质量控制、质量测量以及质量改进等对策的制定, 再加上和此内容相关的一切活动与过程。因此, 质量管理不仅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而且又是企业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因此, 要求企业质量管理要由封闭型的管理转变为开放型的管理, 由最初分割模式转变为系统模式。

第二, 从最初企业实施的推行管理方式转变为培育管理文化的方式。在过去几年间, 企业不管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还是进行贯标认证, 看重的是质量管理七种工具使用、管理体系程序文化编写等内容。众所周知, 只有利用先进管理技术、工具以及方式方法, 才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然而, 企业却通常会忽视管理所具有的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特别是在企业在忽视管理的社会属性情况下, 管理也就无从可谈了。现如今, 大多数企业质量管理不能持续且有效的进行下去, 其主要原因就在此。由此看来, 企业的管理必须严格遵守社会属性, 与此同时, 还要建设企业管理文化。近年来,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各国企业都处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文化价值观的剧烈变动与重新整合的过程之中, 导致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巨大变化。于是, 重新架构企业文化变成了当今时代的大课题。事实上, 企业管理根于企业文化, 因此, 质量管理必然也根于质量文化。企业管理文化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 例如: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公共关系等。可以说, 企业管理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出企业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 同时又是建立与完善企业各项机制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对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企业来说, 建设好企业管理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我们质量工作人员来说, 建立企业良好的质量文化, 将产品与服务质量都体现在对顾客、对用户诚实守信方面, 是一项非常艰巨并且重要的任务。

第三, 由注重技术创新转变为技术与管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企业持续追求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包括技术在内的生产力各个要素在彼此孤立地存在的时候, 它们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而只有通过管理, 把生产力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生产系统, 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显然, 良好的管理能够作为企业生产的动力。经过大量事实证明, 先进技术不能完全替代落后管理。所以, 企业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 要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 不管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还是管理方面的创新, 都必须进行认真学习与研究, 学习新技术与新式管理知识, 从而对企业所出现的新问题加以深入研究。近几年,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将企业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 也就是结合此道理。此外, 企业质量管理也必须进行创新, 比如, 当前许多已经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 都遇到了“ISO 9000后”的问题, 为此我们确实要进行深入的探索。然而,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 要由传统的“体力型”工作方法转变为利用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智力型”工作方法。这样一来, 才可以确保企业在管理方面有所创新,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

4 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事实上, 各个不同企业的质量管理在组织、流程以及方面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 因此, 企业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管理对策。现如今, 大多数且都实施TQM, 也就是把企业的研发、采购、制造以及客服四个部门间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TQM组织框架。然而, 在每个单元中, 都会涉及到各自质量保障体系, 而且各个单元进行互动, 从而有利于形成TQM日常活动。并且, 在各个单元的内部, 还会形成二级、三级活动。然而, 这正为开展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

除此之外, 6s也是企业一较好的质量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特别是制定了一套持续改善质量管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这成为在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 国家所颁布实施的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 也是前人在企业实践管理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

研发阶段可以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 如Q F D, D F M E A, T R I Z, B R A I N S T O R M, 并行工程, D O E, 田口法等等。实用的常用方法的是:Q F D、DFMEA、BRAISTORM, 并行工程。

质量管理的效果, 衡量其工作的成效, 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性, 稳定性, 必须要定期评估。

原则:数据为主, 全面客观。

公式:效果=流程质量×执行力

流程质量=公司战略×组织结构;执行力=人员素质×规章制度

评估的方法:管理评审, 季度/月度/周/日报;

工具:Q C七大手法。点检表、鱼骨图、直方图、分层的点图、柏拉图、散点图、控制图。

5 总结

总的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质量管理没有止境, 只有不断探索, 不断改善, 满足顾客期望, 提升品牌忠诚度、美誉度, 最终为顾客, 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

提高质量管理论文 篇2

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可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反过来,工程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因此,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的卫士,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

一、安全管理

1、老板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是搞好企业安全工作的前提。一个企业安全工作搞得如何,取决于老板对安全工作的重视 程度。我公司是民营企业,总裁XX同志对安全工作十分重视。他经常说,安全生产是“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不管大会小会,他都将安全工作作为一项议程,并多次强调:安全工作抓得不好,安全措施不力,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公司经济要遭受巨大损失,受害者也要遭受巨大痛苦,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在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公司每年都要投资购买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月月发放劳保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他着手组建了有力的安全管理机构,组织制定了规范的各项安全制度、守则及考核办法。

2、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是企业安全 工作的重点。

“职责明确、责任落实”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将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人,我公司成立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总裁XXX同志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建安副总裁XXX为第二责任人,建立了工程管理部并设立办公室,由XXX同志专管,使之作为集团公司各项目部监督职能部门,各项目部也成立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班组设立了安全员,形成了四级安全管理网络。并给各项目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安全生产承诺书,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同时,集团公司制定了各级领导机构的安全工作职责,将整个集团公司的安全监管工作具体分解,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有章可循,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

3、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保证。

(1)、建立四级隐患排查体系

隐患检查整改是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为此,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每月针对各项目部的质量及安全隐患进行二至三次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从施工组织、进度把控、隐患整改落实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①集团公司隐患排查。由总裁委托企管部督查组织人员每月对集团公司各项目部进行全面排查。当查出项目部有隐患时,由项目部组织制定治理措施,落实责任人,落实资金,限定整改时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整改销号。

②集团工程管理部隐患排查。由工程管理部部长组织人员按季度对集团公司全面进行排查。当查出各项目部有隐患时,由项目部组织制定治理措施,落实责任人,落实资金,限定整改时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整改销号,并把整个过程登记存档备案。③各项目部组织监理、建设单位及劳务班组每周五进行安全周检,对查出的隐患按三定进行落实整改,并将整个过程登记存档,以备安监站及公司工程管理部检查。

④各班组长在每天上班前,认真检查本班组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用电用气的线路和开关、行车的钢丝绳以及使用的劳动设备和工具等,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对检查情况逐一登记,发现较重大的隐患,立即向项目部及公司报告,以求得到及时排除。(2)、建立安全考核和激励制度

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而考核是落实制度的具体体现。为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并充分调动各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 主观能动性,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并在各项目部、各工序按生产定额提取一定的安全经费,把安全工作与生产经济 工作挂勾。每月进行安全考核,经济上进行奖惩。安全做得好的,不但返还提取的安全经费,而且给予奖励;安全生产出了事故的,不但取消提取的安全经费,而且要给予处罚。通过这一激励机制,相信我公司的员工人人能遵章,个个不违规。(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安全素质。

职工队伍的素质对一个建筑生产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长 期以来,建筑施工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职工队伍素质一直不高,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施工现场一线队伍的文化程度更为有限。针对这一现实,集团公司始终将员工培训作为重点来抓。今年以来,集团公司举办了两次安全专题培训,而且将培训地点设在项目部,并进行答卷考试,这在提升安全知识学习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后工程管理部更要加强安全及质量的培训工作,使集团公司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各项目部按照集团公司的员工培训计划,也要对工人进行全面的培训,通过岗前培训、现场培训和班前会、专业技术培训班等形式,让职工掌握了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现场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以及能正确识别和处理生产中遇到的安全问题。通过明了化、直接化和具体化的培训教育,职工加深了对安全事故危害性的认识,让安全意识根植于思想深处,确保了安全生产。

4、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途径。

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派专人去学习了企业文化建设,然后 大家宣贯学习,大大提高了公司学习并发扬企业文化的氛围。安 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软性的力量,虽看不见,摸不着,然 而对于企业全面和长久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抓安全工 作的同时,我公司着力于安全文化建设。利用施工现场的板报、安全标语、警示牌及集团公司电子屏幕、宣传展板等,广泛宣传 安全的重要性。在公司内营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建立了全员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公司本着“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既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神髓,更是企业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南。我们坚信:集团公司的领导 下,在各部门各项目部的具体管理和指导下,企业的安全管理工 作将健康发展并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二、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实施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直接影响项目安全、质量、工期,施工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审查控制管理;参建方主体质量行为的控制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施工机械设备的审查控制;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审查;施工环境与条件的审查与控制等。

2、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要强化对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每道工序完成的工艺产品应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以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具体到工序交接、质量预控、技术措施、图纸会审等都有完备的制度保障,奖优罚劣,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在工序配合上环环相扣。

3、项目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

提高质量管理论文 篇3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阳光让孩子的童年更加绚丽多彩。阳光,不只是自然界的阳光,它更是指社会对儿童的关爱,父母和孩子间的亲情,教师和同学间的关怀。成长,不只是儿童身体的成长,更是指孩子知识的增长与情感世界的丰富、思想上的成熟。

教师在辅导儿童创作时,首先就要解读好“阳光”与“成长”四个字。让孩子能突破字面上的理解,进入到积极的思考之中。帮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意义的场景:无论是发生在学校、少年宫、家庭、社会,还是自己亲身经历或是电视里看到的都可以进行表现。

在解读主题的过程中,教师最好把孩子们分成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作品内容的讨论。讨论就是对话的过程,让孩子们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在时空中穿越。教师在创作的开始阶段只是起到组织的作用,不能包办代替。

讨论后,要给孩子们一些时间,让每个孩子想出一定数目的内容,如三个或四个内容。再给他们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同组的同学帮他们筛选。一旦孩子们的题材多了起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提炼和升华,使他们的内容更加积极向上。这里特别要注意选择那些有着特别感受的题材,保持小作者的灵感火花。即使他画得不好,也要鼓励他完成。实在不行,在征得他的同意的前提下,找一个表现能力强的同学和他一道完成。

针对孩子们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在全班的范围内解决。小伙伴帮助作者解决问题,提升作品的质量,会比教师的单独评议更有说服力。

内容定好,下一步就是怎么表现的问题了。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采用针对不同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这就要对你的学生有所了解:谁用什么工具最好,谁画国画最好,谁会用拼贴的手法,谁在剪纸上有专长等等。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他们扬长避短。但也有的老师让学生用同一种工具,同一种画法(最常见的是勾黑边添色),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导致画面千篇一律。评委们每当看到这些画时都很惋惜,因为这些毫无特色的作品,体现的只是教师的风格、成人化的风格!

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反映在美术创作上,首先就是“图式”。有的孩子喜欢简洁的画面,有的孩子喜欢画面的装饰性……教师如果不尊重孩子的个性,非要把孩子的作品武断地改成自己喜欢的图式,例如,用饱满的画面代替孩子简洁的画面,就一定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学会尊重儿童,就要首先尊重儿童的图式。教师的辅导只能是协助孩子把自己的设想完成得更好。只有这样,参赛的作品才会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经历了十五届的比赛后,儿童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提高得更快。概括起来说,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1作品具有创意。

2越来越强调了对生活的观察。

3作品的材料更加丰富。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强调一下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应当意识到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从历届大赛获奖的作品看,真正生动的作品,都是源于生活的。有一段时间,好像观察生活过时了,许多教师引导孩子画一些离孩子生活很远的作品,画面五光十色,好像很引人入胜,但那并不是真正的阳光与成长。尤其是那些临摹式的作品——国画牡丹、竹子、古人、山水等,孩子费力不少,但和参赛的内容毫不相干,真不明白教师是否认真阅读了比赛的通知。

善于引导孩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积极的因素。例如,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小组合作精神,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拼搏向上的精神,向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的举动,节假日和父母去旅游的见闻,校园里的集体舞、学唱京剧,一家人搬进了新居的喜悦,小区里的秧歌队等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内容。孩子表现这些内容,不只是参赛的问题,更有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意义,这对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参赛的获奖作品,都能感到这些作品无不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些生动的细节刻画得成功也都是他们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艺术家徐冰说过:“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馈于生活。这个想法今天听起来似乎很陈旧,但你只要能够紧跟时代……你就是现代艺术家或当代艺术家。”一个艺术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教师自己和学生呢?

创新,是这几年儿童美术创作一直强调的。一方面是指内容的创新,另一方面,更是指美术语言上的创新。而后一方面,主要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只希望能以自己常用的教法去参赛,因为他们以为这样稳妥,减少失败的风险。但也许正是这样的心理可能会使得他们辅导的作品平淡无奇,最后“颗粒无收”。所以,教师平时就要敢于引导学生在有扎实的造型基础上,不断地尝试新的表现形式、新的工具材料,鼓励学生不怕失败、敢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准备带领学生参加第十六届比赛的辅导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强手如林的比赛,没有创新精神的作品很容易就被淹没在作品的汪洋大海之中。建议教师在参赛前,及早地认真看一下历届获奖作品。考虑以下问题:

1画什么画?(国画、色彩画、单色画、剪纸、版画、制作……)

2用什么纸画?(白纸和色卡纸、刮蜡纸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3用什么工具画?(水彩笔、签字笔、油画棒、涂改液……)

在题材确定了的情况下,美术语言上的处理往往会决定作品的成败。不可等闲视之。在评委们的评画过程中,常有这种事:两张内容相同的作品,因为一张在美术语言上有新意,哪怕它画得弱一些,也会选中它,因为它有创意!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双年展上,一个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引起了观众的兴趣,画家使用的笔就是我们常见的签字笔。但是他的画幅很大,而且,物体的结构和立体感很强。精细的刻画使画面产生了奇妙的混乱与不安的感觉。可见一个看似平常的工具,只要有另类的表现方法,也照样能够成功。这里的关键在于创新!

规范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篇4

1 规范护理人员职业礼仪

全院护理人员对职业礼仪的认识, 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切入点。护理部先后组织在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参观学习礼仪规范, 并邀请星级酒店、机场公关部等礼仪专家到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讲课。为规范护理人员职业形象, 护理部制定了《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标准, 护士人手一本, 重点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的规范、服务文明用语、接听电话礼仪以及各种规范化手势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

2 规范病区管理

2.1 规范病区环境管理

病区环境卫生统一由保洁公司管理, 病区单元由护理部在妇产科规范试点, 对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值班室、床单元等物品实施统一规范放置, 并在实践中反复调整, 使物品放置标识清楚, 操作时一目了然, 取用归还方便。清洁区、污染区功能明显。

2.2 规范病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

护理部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分别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内容以及不同的考核标准;同时各病区还针对专科化内容制定专科化培训计划, 如ICU、CCU、手术室、产房的专科化培训。护理部要求科室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并组织考试。

2.3 规范病区护理安全

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 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要求人人理解并落实。对抢救药品、器材的规范管理, 每班交接、每周护士长定时检查两次, 并做好记录。对非静脉用药, 如膀胱冲洗、阳性、特殊药均用红“+”挂牌, 以示醒目, 警示护理人员的作用,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面对医院老年患者的增多趋势, 不断完善老年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通过入院评估、防坠床、跌倒等告知, 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床旁加付栏等安全措施, 使护理人员对高风险老年患者进行重点观察。

2.4 规范病区服务模式

规范全院护理人员着装统一, 从发花到鞋子都是统一的。建立了服务态度投诉机制, 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的服务精神;凡是应因服务态度投诉, 就必须处罚。以创建规范化管理为平台, 规范落实护理服务为目标, 鼓励各病区创建各具特设的服务品牌, 在妇产科, 创建感动护理模式:患者出入院, 均由护理人员到门诊接送;急诊科的亲情护理:每个留察患者一份报、一杯水。

2.5 规范病区护理操作技术

按市卫生局统一操作规范, 布置各科室要求重点掌握的操作, 比如急诊科的心肺复苏、洗胃、导尿等操作, 用物准备齐全备用, 要求在1分钟内准备就绪, 迎接检查考核。所有操作前均要消毒手后才能为下一患者操作。操作前要有“您好”称呼, 操作后要有“致谢”, 操作失误要有“致歉”等服务用语。在日常工作中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标准, 从小事、从细微处入手, 扎实有效地规范落实各项护理服务。

2.6 规范病区出院指导、出院随访

出院前, 护理人员必须作出院指导, 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告知患者结账方法、出院带药服用方法、门诊复诊时间以及医院随访电话。并由客户服务部负责出院患者的每周一次的电话随访, 使院内服务向外延伸, 加深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增强护患关系。

3 规范资料管理

各病区按照护理部统一要求, 规范了18个护理管理卷宗, 全部由护理部统一设定格式、纸张大小, 书写要求。如护士例会卷、质量控制卷、各种制度规范卷、各种标准规范卷、护理业务学习卷、护理业务查房卷等。

4 规范流程管理

护理部制定了各项工作流程, 并各科室发放了一本《百项流程管理》书籍, 护士长组织认真学习, 选择容易实现的流程管理中实施, 比如护理操作流程管理, 要求按流程执行, 出入院患者流程管理等, 其他流程管理在2009年逐步实行。

5 经验总结

5.1 规范化管理提升了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质量、病区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等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 各项标准合格率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要求, 患者满意度达到95%。

5.2 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全院护理人员以学习为契机, 自学、函大、短期培训等方式,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护理部重点抓“三基三严训练”, 举行了护理操作大练兵比赛。邀请急救中心急救部主任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等操作的培训, 要求每个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必须过关, 并参加了急救中心的考试考核, 理论考试平均成绩92分,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6%。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

5.3 规范化管理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医疗市场由技术向服务竞争, 非技术服务的内在价值已经被大多数医院接受, 它作为技术服务的附加服务, 越来越被患者关注。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护理规范化管理以来,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包括出院后的全过程, 护士微笑服务、文明用语、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形象贯穿在护理日常工作中, 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工作面貌, 也体现了医院服务品牌的效应, 同时也为医院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5.4 局限性

医疗护理工作是全方位的, 而服务的改善是无止境的。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护工的管理、医院硬件的投入、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后勤保障系统还不够健全、临床护理工作量大与护士缺编存在矛盾等等, 今后实践中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树立创新发展观, 不断注入新的服务内涵, 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

摘要: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从2005年至今先后在临床科室实行规范化管理, 特别是对护理人员行为、病区、资料、各项操作流程等规范化管理以来, 大大提高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的护理质量, 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论如何提高管理质量 篇5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它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现代管理学》 P3),既然管理是一种活动过程,那么,外部因素、内部条件、管理环境、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的不同,都将直接影响管理的有效性,决定了管理活动质量的高低。

什么是质量?美国国家标准(ANSI)和美国质量控制协会(ASQC)的官方定义为“满足给定需求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朱兰认为 “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什么是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是组织内部各层次管理活动能完成组织战略目标的程度。就像产品要适应顾客的需求一样,管理也必须适应当前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才能是有效管理。没有永远优秀的管理;任何优秀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都是只限于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宽松的管理不一定比严格的好,专业化未必比多元化好,分权未必比集权好。我国总结了许多优秀的管理模式,如海尔模式、三九机制、韩钢经验,他们都是特定条件下的成功模式。管理是多变的,随着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的方法与手段都必须随之而变。

2 影响管理质量提高的因素

影响管理的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总是与特定的管理对象和管理环境密切相关的。

2.1 管理环境对管理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2.2 管理创新是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的必然选择;

2.3 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的适用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管理质量;

2.4 管理对象是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

2.5 企业文化是制约管理质量的内在因素。

3 如何提高管理质量

3.1 因地制宜,把握环境,将决策和计划建立在牢固的客观现实基础上

3.1.1 环境是指包围着某一中心的事物或状态,以及影响中心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的总和。环境虽然不是管理系统的要素,但却对管理系统要素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环境是管理系统的生存状况、发展方向以及运动方式的动因。

3.1.2管理环境对管理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西方管理与东方管理就有明显的区别。西方管理强调尊重个性,推崇个人英雄;而东方管理注重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中国人讲求中庸,不得罪人,要顾及人的面子,这是由人文环境决定的。中国的南方与北方有区别,北方人性格豪爽,南方人仔细,如把具有典型的鲁文化的海尔模式全搬到南方来就未必有那样的效果。管理具有很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曾有一位私企老板说,他们企业在创业初期,当时条件很差,工作量很大,员工每月只有几百元工资,但大家非常满足,管理也很到位。几年过去了,现在的条件好了,他也以同样的心态对待他们,员工的工资每月已增至几千元,但牢骚也随之多了,他觉得不可理解。

3.1.3 环境对管理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能威胁管理系统的生存和稳定,也能促进管理系统的发展和进步。管理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如何,关系到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只有对环境有及时的认识、理解、反应能力和较强适应能力的管理系统,才能获得发展,才能取得成功。

3.2 日新月异的环境决定了管理活动必须不断地在创新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3.2.1 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不同,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组织行为,即是一种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因此,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的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树立创新观念,使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特别是要使每一位管理者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用既定的方式重复那些已经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去探索新方法,找出新程序,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3.2.2 为了激发每个人的创新热情,管理系统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创新的原始动机就是个人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如果创新的努力不能得到组织或社会的认可,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奖酬,则继续创新的动力将会逐渐消失。所以物质的和精神的激励,是维持组织不断创新的保证。

3.2.3 创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因为现代管理处在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环境之中,组织活动内容和目标为了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必须不断地得到调整。而且在作出调整时,很多情况下是无先例可循。所以,作为现代管理者应有充分创新意识,自觉运用创新思维,在管理实践中,把管理创新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

3.3 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的适用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管理质量;

有一只体积很大的木桶,它周围的木片都很好,只有一块小木片只够到木桶的一半高度,那么这只木桶的最大盛水量是50%,因为当水装到一半时,无论怎么注水水位都不可能增高,因为它有一个缺口。对于管理系统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整个管理系统的全面提升才会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合围成管理系统,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直接影响管理系统的效能。

3.3.1 决策质量的高低,对管理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3.1.1决策是现代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决策并不是在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而是管理中无时不存在的一种活动。它本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3.3.1.2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前途和命运。单凭经验决策已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决策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提高决策的正确性。目标手段分析法是我们常用的决策分析法:先要为实现的总目标找到一些措施;然后将这些措施看成是新的次一层的目标,为完成这些次一层的目标找到一些更详尽、更具体的措施,这样分层反复找下去,直到有了现在已有的解决办法为止。

3.3.1.3高科技的应用,也可以极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计算机的诞生为决策的定量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对复杂的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分析,计算机不仅可以使决策自动化,也会对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影响。

3.3.1.4提高决策质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信息准全原则,科学可行原则、对比优先原则、科学民主原则和反馈原则。同时西蒙认为,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独立存在,有关整个组织的决策必须是集权的,同时,由于一个组织内决策过程本身的性质,分权也是必要的。

3.3.2 计划质量决定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3.2.1 计划是在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决策是计划的灵魂,计划是决策的展开和具体化。计划是对各项管理活动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作出的设计和谋划。

3.3.2.2 要提高计划质量,必须建立严格、科学的论证制度。计划是面向未来的,是决策的具体实施,因此计划一定要符合实际,要具有先进性。在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对计划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论证制度。

3.3.2.3 为保证计划的切实可行,能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制定计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统筹原则、重点原则、弹性原则、连续性原则。

3.3.2.4 另外,加强调查研究,对客观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同时全方位吸收专家、群众参与制定计划,在计划中勇于创新,也是提高计划质量的重要途径。

3.3.3将组织转变为高度协调,高度激励和合作的社会系统将使管理活动事倍功半。

3.3.3.1 管理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部环境及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内部各组成部门亦处于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状态。因此,要实现组织高度协调,必须从组织整体出发,把握好整体与环境,整体与层次、结构、部门之间的相互凉席和相互作用。

3.3.3.2 对于机构设置,要使组织高度协调,首先要精简机构,简政放权。同时要压缩管理层次,减少中间环节,确保组织沟通渠道畅通。对于企业内部,应立足职能转变,裁减专业管理部门,紧锁管理幅度,确保横向权力的权证统一,尽可能减少职权交叉。

3.3.3.3 从组织协调角度出发,要正确把握权责集中与分散的限度,做到职责分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组织协调原则。要客观公正,灵活机动同时要注意整体。

3.3.4 组织的控制工作既是管理活动的终结,又是新的管理活动的开始。因此,控制职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管理活动的成败。

3.3.4.1 控制是指由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因此,控制是指向未来的,管理者对既成事实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当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对相关人员作出批评和惩罚并不是目的,而是要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免将来重蹈覆辙。

3.3.4.2 控制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始末。因此要提高控制质量,必须首先确立标准,对照标准,管理人员才可以判断绩效和成果。其次是对照标准检查实际绩效,第三就是要采取恰当的措施纠正偏差。

3.3.4.2 以人为中心的控制更为有效,具体措施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能否让职工感到满意,达到有效沟通目的,而且保持信息交流的畅通。权力型、命令式的管理会引起职工的反感,不能持久有效。要努力让职工形成正确和积极的态度,然后把各种经典的、传统的管理方法融合其中,从而更充分的发挥这些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的作用。

3.4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是决定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对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历背景的群体都应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果用管理国有企业的方法去管理民营企业,可能就不灵。因为目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还很难把自己的企业交给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去管理,民企在发展的初期,家族管理未必是坏事,而过早地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造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人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高学历背景的人更多的可能是要用理解和尊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用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则去要求他们可能就会影响他们的创造精神。而对工人却不一样,因为他们更能适应模式化的操作方法。反之,管理者不同,而对相同的管理对象,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方式,不同的管理者去执行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提高管理质量,关键一点是对管理对象的透彻分析和把握。

3.5 企业文化是提高管理质量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

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爱德加.沙因 EDGAR.SCHEIN)。

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成为我们的共识。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公司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那些杰出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却很强,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这一理念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搞好班级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发展;教学质量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21世纪所需的具有自主探究、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学校也相应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地方化、综合化和活动化,采用多样化、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创设现代化、电子化的教学环境等等。然而,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实施,始终是围绕着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班级的有效管理。清楚认识了这点,对班级管理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使班级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更加有效,我时常阅读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也聆听了专家关于如何有效管理班级的讲座,再结合自己几年来班级管理的经验,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反思,于是便有了以下这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更是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然而,面对现在的农村学校,班级学生人数甚多,学生有很多行为规范还尚未养成,自主意识更是不够明确,因此,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的创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二、培养优秀的班集体核心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必须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必须有一批积极分子团结在班主任的周围,并由他们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一批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学习较好、组织管理能力较强、能够以身作则、愿意为其他学生服务、在全班学生中具备一定威信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爱好和能力,给他们分配适宜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充分信任他们,才能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显身手。

三、确定班集体的规章制度

一个班集体确定班干部人选后,接下去的任务就是规范班级的规章制度,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这就需要班主任为学生制定一定的班级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班主任制定这些规章制度不能一意孤行、搞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能得到全班学生的认可之下,学生才能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么学生也自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多用激励性的语言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插上了自信的翅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明:“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的关怀。”的确,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评价可以激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即使是“平庸”的学生也会变得鲜活起来。

不失时机地用艺术性的激励语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赞扬,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或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还能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五、树立榜样,带动健康集体

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的就是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树立身边的学习好榜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发挥学生的榜样力量。榜样是一盏指明灯,为学生指明方向;榜样更是一本书,为学生指点迷津。榜样的作用就是这么大,感染力是不可代替的。

六、家校联系促和谐

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这就需要发挥班主任这条纽带了。班主任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

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班主任的态度好坏直接影响家长的配合力度,跟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时,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对学生的优点要放大,对学生的缺点尽量缩小,多表扬、少批评。对于那些素质比较高的家长,可以跟他们探讨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而对于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家长,要给予做法方面的指导,这样家校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潜能。只有学校和家长的通力合作,班级管理才会更加锦上添花。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配合,更离不开班主任的用心付出。班主任要对学生转变观念,用心去关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组建优秀的班集体,班级管理才能取得好成效。

参考文献: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池玉婵,女,1985年9月8日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镇胡库小学,研究方向:新课改。

完善质量管理提高生产进度 篇7

1 注重人的因素, 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

管道施工中, 任何一个施工人员都有他自己的岗位与职责, 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 都会对工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素质, 不断的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及进度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令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等问题有所保证。而施工是否能够科学有序的进行, 又如何能够及时有效做到上令下行, 一个高素质、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组建此时便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中, 必须从上而下大力落实岗位责任制, 必须全方面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这种素质不单单指的是生产能力, 还指政治素质, 只有施工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各种技术指标, 各种生产职能才能高效的传达并且被有序的执行下去。

2 注重施工方法, 做到节约增效

施工方法, 可以详细的划分为: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其中施工方案却是排在第一位的。

一份详尽的施工方案, 是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统筹基础。它不仅仅是涉及到进度计划, 还要对人员分配、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分包管理、成本会计、系统报表等各个方面做出详尽的安排。由此看来, 除了人的因素, 施工方案在管道施工中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导致进度拖延, 质量下降, 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 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 必须结合工程实际, 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力求方案可行。施工方案从编制到实施, 不应脱离实际, 而是要符合现场实际, 它关系到人员、设备的调动以及施工组织计划等各个方面, 一份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还可以相当程度的提高工程进度, 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至于方法以及工艺,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管线工程均以X70管线钢为主, 我国也不例外, 而X80也已陆续批量的应用于管线建设中, 而且X100 和更高钢级的管线钢也在开发和试用推广。不同的钢级有其不同的施工要求, 受温度, 气候等因素影响, 焊接质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的技术规范, 只有保质保量, 才能保证管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注重材料质量以及保存, 建立台帐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 它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

材料是工程的基础,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对材料的控制, 是提高工程质量, 提高施工进度的重要保证。管道建设中, 大到管材, 小到与其相对应的焊条焊丝及其他一些工程必备材料, 其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是很大的。要坚决避免由于保管不当而造成的材料上的浪费。要一次性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 并将其完善。

对于材料的发放要建立明确的台帐, 合理组织材料供应, 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要尽量做到明确计量, 材料管理人员要抓好现场管理, 现场施工中要制止浪费行为, 做好合理使用, 确保止常施工的同时, 尽量避免材料的不正常消耗。

4 注重机械设备的合理调配及保养

机械设备又划分为:永久性设备及施工设备。

关于设备的调配, 要从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 千万不要教条主义, 不同的地貌, 不同的施工环境都要为其选取最适合的设备进行施工, 最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辅之正确地操作, 做到既安全, 又高效, 这样对提高生产进度有着很大的作用。而操作人员亦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 针对环境对施工的影响采取响应措施

施工受到环境影响的情况较多, 大概可划分为: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

地质方面如有工程地质、水文。如水田地, 正常施工时应该属于便于施工的地形, 但是若是当地上水季节或者雨季, 水田地的地质对施工的不利影响便大的多, 应提前考虑到种种情况并制订相对应的方案。调整施工周期, 避开不利因素, 以求便于施工。

气候方面如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对管道施工带来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应提前考虑到, 对应其客观环境并做好例如防寒、防风等措施以保证管线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篇8

1 做法

1.1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控制管理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质量标准就是质量要求的界限和规定。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就是衡量护理工作优劣及质量管理的依据, 它反映的是管理者的要求, 有很强的导向性。现阶段的护理质量标准要时刻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合护理, 要确保护理质量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上。护理质量标准应贯彻全面管理的思想、科学的选择管理标准和技术指标, 充分体现管理目标、重视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等整体效应。

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应采用先进可行的手段来实施, 并要定期组织检查, 及时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通过护理例会反馈给护士,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采取奖惩分明的制度, 调动积极性, 让全体护士主动参与到质量改进的工作中去, 从“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护士长也要明确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应变“你要护士怎么做”为“你支持护士怎么做”。要认识到质量检查不仅是评估质量的高低, 更为重要的是寻找质量的改进点, 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主动应用科学方法, 查找缺陷原因和如何使护理工作改进再改进, 在质量的督查和评价中不以找出问题为重点, 而以评价工作成绩为重点[2]。时刻牢记管理专家的论点, 即“质量是做出来的, 不是检查出来的”。检查评价必不可少, 但创造、提供实现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环境和条件也很重要。在管理中发现问题不能只偏重对症处理, 要参照“四不放过”的原则[3], 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护理质量督查尽可能做到查到一点, 改进一点, 提高一点, 让护理质量管理真正起到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等的作用。

1.2 严格落实基础管理

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各类工作标准、紧急情况处理预案、主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 使各级各类护士的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查, 对病区的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严格落实分级护理, 对危重病人设专人护理, 严格观察病情、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对一级护理病人做好“三短六洁”, 掌握“九知道”内容等, 按要求巡视并认真做好各项监护记录。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落实护理查房制度, 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和床位护士组成查房小组。护理组长每日查房2次, 与病人交流, 认真听取病人的心理感受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并向病人宣教相关疾病知识, 征求其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与管床医生进行沟通, 保证对病人全方位的了解, 掌握好第一手资料, 以便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护士长坚持每日5次查房, 下班前对全体病人进行系统和重点的检查, 尤其对新入院、危重、大手术前后等病人进行检查, 听取护理组长的汇报, 评价护理方法是否妥当, 听取病人对护理过程的反应和满意度如何, 检查各护理记录, 纠正不足之处。

1.3 重视护理风险管理

科室制定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全体护理人员遵照执行, 充分保证病人和护士自身的安全。选拔1名高年资的护士担任科内质量控制组长, 不定期对全科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包括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等。建立差错事故、护理缺陷登记报告制度, 出现差错事故由本人及时记录发生差错的过程、原因、后果, 并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护士长在24 h内填写事故差错记录单上报护理部差错事故责任者在内写出书面检查材料, 科室在1周内组织讨论分析, 提出防范措施, 消除安全隐患并在月底进行护理质量分析。

1.4 适时更新观念

首先是管理者的观念更新, 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 护士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护士长是具体的管理和组织者, 又是护理工作的带头人, 护士长的素质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士长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是落实护理质量的关键。实行人性化管理, 和护士保持平等的关系, 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关系融洽, 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护士实现自我价值, 使其有强烈的成就感, 增强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其次是护士的观念更新, 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服务认知水平, 认识到转变服务理念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只有树立高质量的服务意识, 作为护理工作正规化建设的依据, 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

1.5 注重业务培训

随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 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也日趋提高,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 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再教育;选拔、培养优秀的护理人员为科室护理骨干。对科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 对低年资护士以“三基”知识为重点, 对中高年资的护士以强化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为重点, 定期抽考“三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等, 以增强科内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

2 体会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生命线,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没有重点、缺乏针对性, 护理人员对质量不重视, 护理质量管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全体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是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4]。另外, 现代护理服务质量不再是单纯地要求护士面带微笑、说话和气, 而是有了更深的内涵, 它从以疾病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 为病人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5]。所以,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非常重要。护理质量管理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它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要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具有科学性, 护理工作更适应于病人需求, 还有待于护理管理者不断努力探索, 不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占京.现代护理质量安全控制规划规范与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典范[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 2005:22.

[2]高丽红, 邵焕君.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5) :68.

[3]张培.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41-142.

[4]王渭连, 刘梅玲.质量控制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2, 8 (9) :705.

加强无功管理提高电压质量 篇9

(1) 35 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 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值的10%。

(2) 1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 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值的±7%。

(3) 低压220 V单相供电的, 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和-10%。在电力系统非正常情况下, 供电企业供到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10%。县级电网的电压合格率应大于90%, 按“县级供电企业争创一流”标准要求, 电压合格率应大于95%。

2 电压偏差超标所带来的危害

(1) 照明负荷。电压低时, 发光效率下降, 如电压降低5%, 亮度要降低15%~20%;电压降低10%, 亮度降低32%。反之, 电压升高5%时, 灯具使用寿命减少一半;当电压升高10%时, 灯具只能维持原使用寿命的1/3。

(2) 整流器、电热、电弧炉等负荷其有功功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当电压降低时, 有功功率也大幅度降低, 从而降低了用电设备的出力;反之, 电压升高时, 则有功功率增加。

(3) 感应电动机及其他电动机类负荷。因感应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滑差率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因而, 电压下降时经常会使电动机过负荷而烧毁, 同时也会使电动机的启动十分困难。而长期高电压运行, 会对电动机的绝缘造成危害。

(4) 电压偏低会降低发、供、用电设备的出力, 增加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电能损失。

(5) 电压偏低常常会引起低电压保护装置动作, 电磁开关、空气开关跳闸, 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电压偏高也将引起过电压保护装置动作, 甚至烧坏电气设备的电压线圈。

(6) 电压偏低或偏高都会影响到通信、广播、电视等音像的质量, 也会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7) 如果电网的无功功率严重匮乏, 将导致电压崩溃, 系统振荡, 电网瓦解, 严重危及供电安全。

3 影响电压质量的主要因素

电网在运行中, 其电压是随时变化的, 造成电压波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 引起功率分布和电网阻抗的改变, 使电压升高或降低。

(2) 电力负荷随季节、昼夜及用户生产流程而变动。在低负荷时段电压偏高, 在用电负荷高峰时段电压偏低。

(3) 供电距离超过合理的供电半径、供电导线截面积选择不当、功率因数过低、无功电流过大等, 都会加大电压损失。

(4) 冲击性负荷、非对称性负荷的影响;调压措施缺乏或调压装置使用不当。

(5) 用电单位安装的无功补偿电力电容器采用了“死补”, 即24 h内不论本单位需用无功容量多少, 都固定供给一定量的无功, 高峰负荷时间向电网吸收无功, 而低谷负荷时间大量向系统反送无功, 造成电压变动幅度的加大。

4 提高电压质量的具体措施

电压调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对于县级电网来说, 首先应建立电压监测点, 安装电压监测控制仪来对电压质量进行连续监测, 即对监测点电压按规定要求确定一个合格范围, 准确地统计出一个周期内总供电时间及电压不合格 (偏高或偏低) 的累计时间, 从而准确地反映出电压质量, 为调整电压提供依据。目前改善电压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变压器调压

分无载调压和有载调压2种。无载调压即不带负荷调压, 须在断开变压器高、低压两侧电源之后, 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挡位。和无载调压相比, 有载调压有着明显的优点, 它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电压调整, 并且快速、平滑, 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调压范围大, 调压级数多, 调整范围可达额定电压的±15%以上。所以, 为改善农村电网的电压质量, 应将无载调压主变压器更换为有载调压主变压器。

4.2 无功优化补偿

实践证明, 无功优化补偿是提高供、用电设备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改善电压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原则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 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 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 以降损为主。其中补偿设备以移相电力电容器居多。

无功优化补偿的方式有变电站集中补偿、线路补偿、随器补偿、随机补偿等。其中应用并联电力电容器调压应注意的是: (1) 一般变电站应以变压器调压为主要调压方式, 并联电力电容器补偿只能作为辅助调压手段; (2) 在高峰负荷时应首先投入电力电容器组, 然后根据情况调整电压, 在低谷负荷时应首先调整电压, 根据电压情况, 必要时再切除电力电容器; (3) 利用并联电力电容器调整电压时, 应保证电压的突变幅度不致过大 (不超过2.5%) , 当变电站所需的补偿电力电容器容量较大时应采用分组安装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投切; (4) 容量较大的电力电容器组应具有自动投切控制装置, 其自动投切方式应以电压控制为主, 以保证能自动、适时地控制无功潮流和电压的变化。

4.3 加强电网改造, 优化电网结构

电网的建设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合理选择供电半径, 尽量改善线路迂回、线路过长、交叉供电、功率倒送等不合理的供电状况;合理选择供电线路的导线截面积;合理配置变、配电设备, 防止其过负荷运行。

4.4 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加强电压管理

提高预算管理质量的探讨 篇10

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态度认为, 预算管理根本就已经无法和现实情况相调和, 应当摒弃;但我们更支持预算改进的态度, 因为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工具, 是经过多年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需要的是针对预算管理本身存在的缺陷, 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有目的地加以改进, 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 使其继续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提高预算管理质量的途径。

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发生有详细准确的原始记录及核算, 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 形成准确的预算报告, 同时也要对预算严格审查、控制费用的支出, 而这些工作又是由财务会计来完成的。虽然企业会计的职能不只是以上所述内容, 但由此可见良好的会计基础是使预算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运行的一个内在环境。

首先, 编制的预算与实际的核算方法都应和企业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例如预算年度新建的工程项目, 实际发生时对不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三个条件的应在财务费用核算, 预算时如果未考虑准则的规定就会与实际产生人为的差异。

其次, 企业可结合实际细化核算的项目, 但必须口径一致, 界定清晰。以信息化为依托, 对收入、成本费用项目细化, 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收入、成本的构成因素以及对总额的影响程度, 可以抓住问题的关键查明原因。以某公司为例, 在近两年对收入、成本费用的构成不断细化并加以规范。现生成的成本明细表大类和明细有336项, 管理费用报表有277项。原材料消耗已细分到了每一种材料, 费用项目已分类到最小范围。在细化的同时必须对每个项目核算的内容界定清楚, 否则会失去可比性。以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为例, 准则规定“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做结转, 该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算管理办法》中规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分两种情况进行判断:技术改造项目以实物交接日期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时点;基本建设项目以热负荷试车时点或公司对外宣告投产为时点作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最后强调的是:当实际核算方法发生改变时, 预算应作相应的调整, 始终保持口径一致, 数据可比。

二、注重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判断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环境中从事活动的, 无论是为生产采购原材料、筹措资金, 还是生产出产品的对外销售, 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必然会制约企业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的选择。预算作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工作, 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了解、分析和判断, 可以使预算更接近于实际, 即使环境发生变数, 也会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将风险降至最低。

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应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 其中宏观经济政策尤为重要。如近期结束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了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费的改革;对新疆困难地区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所影响的范围和幅度等都需要做细致的了解、分析;又如, 国家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采取的措施, 在打压房地产的同时势必对上游的钢铁、水泥等行业也带来巨大的冲击, 钢材售价的跌幅会有多大、持续时间会有多长都需要经过分析判断, 再来编制或调整预算。企业的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如市场需求的调研、竞争对手对市场占有的程度等。

要对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敏锐的判断, 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 结合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市场的分析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 需要预算管理委员会协同政策研究部门、销售部门等机构共同完成。

三、做好预算差异的比对分析

在整个预算管理中, 实绩与预算的差异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形成差异的环节应深入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 将信息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反映, 并督促问题的解决。在解决差异具体问题的同时, 要找出预算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编制水平。

1. 从差异分析的对象看, 以往的差异分析中比较关注的是实绩未完成预算指标的项目。

因为预算考核部门要分析差异的原因、对利润的影响;执行者分析差异是更关心有多少可以剔除的因素, 有哪些可以在下年度预算中调减。为了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应对预算的所有项目与实绩进行比较。即使是完成好的, 也应该追查是执行者努力的结果, 还是因外界因素变化导致的预算偏低。

2. 从分析的数据上看, 不仅要有财务数据, 也要包括非财务数据;

不仅有定量指标, 也要有客观因素的量化说明。以一季度某公司物流成本偏高为例, 从财务数据分析, 由于冬季存在砸冻块等费用致使物流成本升高,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 从业务人员提供的汽车、火车运输的进厂量发现, 运输方式的改变也是主要的动因。又如“铁路延时费”其中有一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如大风天气导致装车作业无法进行, 但必须说明由于天气原因暂停作业的时间、影响的装车数量, 套用延时费的标准计算增加的费用。

3. 从分析的方法上看, 首先应区分开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 着重关注可控费用的差异。

如炼铁、炼钢的原材料消耗, 价差的部分对于生产厂来说是不可控费用, 量差、结构差的比对才能评价生产工艺的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

预算涉及到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单位的各项费用, 考虑了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是真正全面的预算。以此为基础制定业绩考核指标, 才能有的放矢, 具有说服力。同时, 为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 体现预算的权威性, 必须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但是, 只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才会使执行者更易于接受, 更好的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科学的绩效指标首先应该是切合实情的。如果上下级之间始终处于“下级帽子加三尺, 上级拦腰砍一刀”的博弈中, 都没有以客观实情为基础, 那么就很难达到预算的效果;其次, 考核指标应该定义准确、描述清楚。对指标的制定依据、考核范围和方法都应有详细的说明, 避免考核中产生意见分歧, 讨价还价;再次, 应更多的采用相对指标。指标通常分为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可以控制总量, 相对指标有调整优化内部结构的效能。例如在确定收入、利润指标的同时, 考核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以约束发展效益低的业务;还有, 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例如, 某集团公司对所属的物流分公司管理费用确定了考核指标, 同时对其中的配送费用又单列指标考核;另外, 要给绩效指标一定的“度”。基于“客观”因素发生的“重大”变化, 在制度规定的“度”内适时调整, 但制度必须明确可以调整的情形、调整的方法、审批的权限和范围等。

绩效指标执行的结果需要审计部门的监督, 检查是否有人为调整、操纵指标的行为, 以加强指标的严肃性。只有刚柔并济, 才能不断推进预算管理的质量。

五、提高预算的信息化水平

预算在管理中要发挥作用, 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预算的编制应尽可能的细化, 只有细致的预算才有可能更符合企业的实际;二是预算必须具备随经营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的能力。当然, 要想实现这两点要求, 仅靠Excel的手工编制工作量可想而之。如果能创建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平台, 则会大大提高预算编制的速度, 提高预算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增强企业应付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 促进预算管理的相互协同。

某公司在执行预算的初期全部采用Excel编制, 各子分公司上报Excel版的预算, 由预算管理室汇总。这样做, 不仅每调整一次数据的结果反馈时间长, 而且涉及公式变动时容易出错查找麻烦, 工作量很大。目前, 该公司在现有的产销系统中设置了一套完整的预算报表, 各子分公司在系统中生成本单位的报表, 预算室设置好取数公式, 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既可完成集团公司的预算报表, 减轻了工作量, 提高了反映速度。同时, 预算报表完全是利用现有的平台自行设计的, 不存在软件的开发、维护成本, 节省了费用。但是, 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的也仅仅是财务预算的信息化, 还不能把其他业务部门的内容涵盖进来。

理想的信息化预算, 应该是结合企业实际开发的一套完整的预算程序。应达到的效果是:从流程上看, 可实现预算目标编制、预算的分发和合并、预算调整、预算查询和分析。系统可根据客户的灵活设置, 自动实现预算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多级审批下发等流转过程, 并可以根据企业组织和人员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从范围上看, 支持与企业的财务、销售、生产、采购等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衔接, 使企业的各部门可在该系统平台上协同工作, 共享和交换数据;从安全性看, 预算的编制、审批、下发、查询等都在预先设定的管理权限的控制之下, 确保预算信息的安全

探讨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篇11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工作

21世纪是一个服务质量的世纪,也是医疗服务质量竞争的世纪。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术,面临更多的挑战,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1]。随着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深入,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提到议事日程,在医疗服务大系统中,护理在医疗服务当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工作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与护理质量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越来越受到当今医院管理者们的重视。对于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和建议。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高参考。

1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对护理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要考虑到医疗服务当中的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精华与护理工作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已成形的制度、规章等相结合,摸索出现代护理管理的有效办法,策略。护理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其特点是把影响护理质量的诸多因素查出来,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全员,全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管理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手段,使护理工作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实施护理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TCQ),需要遵循(PDCA)循环的管理程序,(即P——计划,D——实施,C——检查,A——评价)。在此之前,需要建立护理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为质量检查、评价做准备,又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质量控制点实施护理质量过程控制;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推动护理质量保证顺利而有效地进行[2]。

2 引用现代管理理论

护理管理是多因素管理,单靠护理部作为管理的职能部门,所能掌握的管理因素信息有限,有时不可能全面反映护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尽完善之处,若依赖微机机械地打分,不能兼顾特殊情况,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护理质量的评价应尽可能地反映真实情况[3]。“人本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通过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之为群体目标而共同努力, 促使目标成功。“人本原理”可用于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如:用于增强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此外,运用“封闭原理”构成有效的管理回路,以便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可使护理管理工作正常有效地惯性运转。

3 对护理差错进行管理、纠正

对于护理质量管理来说,最为重要和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差错,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所谓医疗缺陷主要是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完善,而形成的质量不足或服务不满意。据统计,在所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中,来自护士的过失尤为突出,而当今社会,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缺陷的出现势必会使医患纠纷发生,纠纷的增加势必影响医患关系,作为管理者,为了杜绝纠纷的发生,应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有研究表明对护理缺陷实施和运用过程管理原理,系统分析缺陷发生的因素及过程,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可以降低医疗纠纷,防范医疗事故,确保医疗护理安全[4]。

4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分配体系,让绩效考核真正体现以护士为本的理念。根据工作难度、风险强度,结合各项护理工作所需的时间,进行数、质量分析后制定中夜班、主班、巡回班、治疗班各护理项目分值,有针对性地运用绩效分配,奖勤罚懒,不断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优化护理人员的群体行为。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调整中夜班系数,将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情况一起纳入考核内容。有效的分类管理可大大激发全院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各护理管理者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护理质量督查,尤其是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监控,以及实施内外服务满意度测评。将绩效考核成绩纳入技术档案,作为晋职、晋升、续聘上岗、评先的依据。同时,树立护士的危机意识,让护士有高职低聘的风险,并在思想上产生危机感[5]。将患者满意度考核纳入绩效考核,提高全体护士对各项护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使为患者服务的主动性真正得到体现。同时可以达到改善服务态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的目的。

5 小结

总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持和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掌握现代的护理管理方法、实施高效的质量管理是关键的一环,值得每个护理工作者深入探讨。通过采取上述护理管理的措施, 不仅能够让护理人员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投人到工作中, 减少护理差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而且还有效的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6-8]。

参考文献:

[1] 王艳. 权变领导理论在整体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 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9): 46.

[2] 李晓雯. 论当代护士长的实用领导方法[J]. 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11): 49.

[3] 朱解琳, 钱蓉. 实施缺陷过程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1): 40-41.

[4] 刘荷英, 洪维英, 万宝宏, 付琳. 改进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研究, 2006, 20(6): 1679.

[5] 闷怡静. 医院护理人员配备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4): 295-296.

[6] 张洪君, 苏眷燕, 周玉洁, 陈秀云. 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 2006, 41(5): 399-401.

[7] 吳连芹. 浅谈怎样才能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9): 1219-1220.

有效管理班级,提高教育质量 篇12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 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 终身受其累。”规则是一种社会协调力量, 协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活动。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 聚集着来自不同地区, 不同家庭的孩子,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没有规则来协调的状况是难以想象的。因此, 建立良好的规则直接决定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效果。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给幼儿带来的持续影响还不够

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地位甚高, 很多孩子在家不听话, 父母提出教师的威严来管教孩子。但要更好地管理班级常规, 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自身行为可建立、指导隐性常规的重视。教师们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具体事物的处理上, 而忽略了自己在活动中以身作则的影响力。

2. 以管理为目的, 注重纪律约束, 忽视幼儿的自律行为

常规教育中管理只是一种手段, 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养成一定的自律行为。好的常规管理, 不是靠约束出来的, 而是孩子能主动遵守纪律, 这才是管理较理想的境界。

3. 注重强调幼儿的自由发展, 从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常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改革的兴起, 很多老师响应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 从而给孩子制造了宽松的环境, 彻底“解放”幼儿, 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没有规则, 不成方圆, 给幼儿自主性并非就是破除一切的规则。如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游戏的活动, 在活动中, 幼儿如任凭自己的想法, 大声喊叫, 到处乱跑, 这不但使孩子形成没有规则意识的态度, 还会影响到其他想正常游戏的幼儿。

三加强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

1. 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必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与管理的前提。平时, 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 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主动地参与到孩子们之间的谈话, 做他们喜欢的游戏和想做的事情等。这样能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里, 了解孩子们在想些什么, 从而更好地开启教育这一扇门, 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做铺垫。

2. 抓住一个“头”, 做到几个“点”

每一个班集体, 都会有让老师较头疼的调皮学生, 也是俗称的“头”, 别小看这几个“头”, 他们的影响力很大。这些孩子往往都有几个共同点, 活泼好动, 有意注意时间短, 没有良好的规则意识, 上课爱插嘴, 爱开小差, 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不抓好这些孩子的常规纪律, 那么对管理好一个班级, 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以下阐述三点方法来有效抓好这几个调皮学生的管理工作。

第一, 多给点暗示。调皮大王往往都是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小朋友, 很多孩子都知道上课要有良好的常规, 只是在活动中容易忘记这些规则, 他们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 如果老师堂而皇之地去提醒孩子, 往往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同时会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 而这个时候, 老师用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 或者对孩子点点头等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来给予暗示, 这样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情况下也能收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把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

第二, 分配点任务。在孩子的心目中, 老师的形象都非常高大,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令孩子们都无比崇敬, 因此, 无论是乖巧的孩子, 还是有点调皮的孩子, 他们对于当小老师这项任务总是非常积极。如让他们当小老师来管理别人, 或者是为大家服务,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让他们有一个意识, 作为小老师, 一定要给其他的小朋友做出好的榜样。通过给他们分配任务, 让他们当小老师这样的形式, 不但提高了这些调皮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监督管理意识, 同时让他们从在管理他人的行为中慢慢提高自身的规则意识。

第三, 渗透点意识。自主性游戏是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活动, 通过活动给这些调皮学生安排一些规则意识较强的角色让他们扮演, 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规则意识, 了解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把游戏中的经验迁徙到实际生活中, 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规则。

3. 通过结对子的形式, 让孩子们互相学习, 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让一些纪律性较强的幼儿带动没有良好常规的小朋友。把他们分配坐在一起, 让小朋友们互相督促。

4. 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有效配合

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 班级里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的配合非常关键。老师和保育员的目标应该保持一致, 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当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 配班老师和保育员要密切地配合, 帮助带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 协助做好配班、准备工作。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调皮、吵闹、不专注等情况时, 配班教师及时提醒或制止。户外活动时, 教师和保育员在活动前统一要求, 并向幼儿说明要求, 在活动中, 教师和保育员都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

5. 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 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规则

幼儿园和家庭要保持密切的联系。要让幼儿有良好的发展, 这两者必不可少。俗话说的好:“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和家庭配合, 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多和家长进行沟通, 和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重大责任。

上一篇:暗渠工程下一篇:运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