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景阳冈

2024-09-17

走进景阳冈(精选10篇)

走进景阳冈 篇1

走进《景阳冈》

走近武松

——《景阳冈》文本细读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申花路校区

葛黎芬

说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那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里面的人物可谓形形色色、纷繁多姿。有火眼金睛、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有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有叛逆而乖张、鄙视功名利禄的贾宝玉。走进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都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其中一篇略读课文《景阳冈》就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23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景阳冈》这篇课文虽然与原著相比略有删改,但其神韵、文采依旧不减。先说文章的写作顺序,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按“吃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条理清楚,从喝酒到打虎,顺理成章。

再说文章布局,主次分明、相互依衬。在以上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和上冈,不需要,而且格和无所畏勇打猛虎作正因为武松大发,才有则的话,一只猛虎那就幻小说了。

文章的重头戏就是打虎部分。课文8——12自然段是详细地描写武松打虎

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表现了武松豪放的性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了很好的铺垫。可以说喝了十八碗好酒,酒兴打虎的勇气和力量。否个普通的凡人打死一成了天方夜谭,那是科的段落,品读这一部分内容,既可以把握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又可以从中品味古典小说的语言特点。武松打虎分为两个阶段,防御阶段和反攻阶段。老虎的“三般”和武松的“三闪”是文章第9自然段,即防御;第10、11自然段写武松“揪”,那是反攻。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先防御,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再反攻,一切尽在情理之中。

这篇小说妙就妙在语言精练、动词运用恰到好处。如写人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开”,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其一武松在遭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其二“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其三“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又如句中“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的“揪”字,“揪”就是用力地抓住,这一揪,揪出了武松超人的力量,非同小可啊;再细读“揪”,武松连老虎的顶花皮也敢揪,可见,武松超级勇敢。武松揪住的不是老虎的其他部位,恰恰揪住了老虎的顶花皮,何为“顶花皮”?就是脑袋,就是要害,揪住了要害,就使得老虎处于被动状态,所以这一揪更揪出了武松的过人智慧。可见武松不是一个只有蛮力的莽夫,真是智勇双全啊!读到这里,武松打虎的场面真是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施耐庵深厚的文学功底,真让人佩服不已啊!

说起文章的构思,“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情,凡读过《水浒传》的人无不为之击节叫好,好在哪里呢?读者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虎的过程中,为之担心、为之捏汗、为之叫绝、为之欢呼,但作者对武松所拿的防身武器———哨棒的艺术处理却未引起大多数读者的注意。武松的哨棒在《水浒传》“景阳冈武松打虎”一回书里,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件兵器。在原著中,短短的一回书,作者不但反反复复十八次点到了这根棒,还写了不同的拿棒动作,如出发时是“拴了哨棒”,行走时是“提了哨棒”、“拿了哨棒”,坐下来是“倚了哨棒”,特别是“三碗不过冈”酒店喝下了十八碗酒后,武松是“绰了哨棒”立起身就走,是“横拖着哨棒”上岗来,酒涌上来时是“将哨棒绾在肋下”,酒发作时是“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树林,一个似醉非醉的好汉形象出现在读者眼里。一条哨棒,这么多拿法,既显示了作者用字功力,也让读者从不同拿棒姿势来品味武松的英雄形象。

这篇课文,虽然经过一些删改,但哨棒也依旧反复出现,武松一时一刻都没有丢下这根哨棒,但别以为武松是靠这根哨棒来打猛虎的。在景阳冈遇虎,当吊睛白额猛让这条棒发慌忙之中,在枯树上,棒反折断。写棒,至此其实不然。棒,各有妙种不同的艺十三次写了突出这根

虎扑来,要挥作用时,却将棒打虎未打着,作者反复看来多余,十八次写用,产生三术效果。前棒,正是为棒,要读者注意这根棒。特别是上了景阳冈,看到官府榜文,武松这根棒还拿在手中,武松有了打虎的武器,读者就更为放心。遇虎时“拿棒在手”,“抡棒打虎”,“棒折两截”,三次写棒,正好是使有用之棒变无用之棒,使读者的放心转变成瞠目、禁口、为之担心。最后两次写棒是在打死猛虎之后,这是棒的余波,读者又由担心转为宽心。综观打虎的全过程,这根哨棒一折、一丢、一拾三个动作,使文章产生了腾挪跌宕,婉转曲折的艺术效果。这一折、一丢正显出武松徒手打虎的异样神威来,武松在江湖上也由此闻名,使人折服。

武松之所以英雄了得,传诵千古,正是因为他不借用任何武器,仅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哨棒折了,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神威来”,充分体现了作者用心之良苦,构思之巧妙啊!

细读到这,不禁让我们觉得武松真是个大英雄,难道在英雄身上没有缺点吗?让我们再次走进小说里品味品味。在酒店喝酒时,与店家有一番对话,店家劝武松单身不要过冈,武松却怀疑店家是要谋他财害他命,用老虎吓唬他。店家的好心却被武松当做恶意,这是疑心重的表现;当武松走上冈,看见榜文,知道真的有虎,却又碍于面子,执意上山,这又是“固执”的表现等等。我觉得作者所要展现的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这样,既是英雄又是凡人,在武松的骨子里既透露出一股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又暴露出普通人常有的缺点,我想“名著”之所以“名”,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再看,一场恶斗打死了老虎之后,武松的精力已经耗尽。于是,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这么一个“挨”字,可以说,无法用任何一个表示“走”的更好的动词所代替。它准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精疲力尽的状态。武松也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场激烈的人虎相搏后,他疲劳了,困倦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样写,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更加逼真可信。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学篇章,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组课文就是要让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细细品味。

景阳冈教案 篇2

1.会认1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梢棒、筛酒”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

3.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师出示生字,指名读。(重点指导“跄、蹿、抡、簌”的读音)

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师重点指导。

梢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筛酒:斟酒。这里指从壶里往杯子里或碗里倒。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吊睛白额大虫:文中指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俺”字第十画是竖折钩,上边出头;“兼”第五画是长横,右边出头。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完成课后填空题。

喝酒→→()→()

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

四、学习“喝酒”部分

1.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作者在这部分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他们主要在谈论什么?(谈酒、谈虎)

(2)分角色读这一部分。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

(3)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

(4)讨论:这一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2.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抓重点理层次;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五、学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部分

1.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武松一路上看到了几处关于景阳冈有虎的告示?找出来并相互交流,再说说自己的体验。

(有两处这样的告示。武松开始以为是店家的诡计,看到官府的印信后才相信了,却还是要上景阳冈。从中可以体会到武松的好强、倔强、胆量过人。)

(2)故事重点是要写武松打虎,为什么作者还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描写武松“上冈”呢?

(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2.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样文章前后内容联系更紧密,结构更紧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品读“打虎”部分

1.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部分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性格特点。)

3.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词句。

“从半空里蹿下来”“把腰胯一掀”“吼一声”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这是反衬的方法。)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踢”“打”从中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4.同桌讨论:这部分主要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用意何在?

(1)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2)具体写了虎的气势、虎的灵活、虎的声势。

(3)从虎的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5.朗读指导。

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三、学习“上冈”“下冈”部分

(一)学习“上冈”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思想活动)

2.武松的思想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

(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3.这部分有什么作用?

(这部分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二)学习“下冈”部分

1.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

(依然是武松的心理活动,他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么斗得他过?)

2.此时武松的心里有点畏惧,这与武松之前勇敢无畏、武艺超群的形象是否相符?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筋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斗志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让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做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四、总结拓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发表看法,可联系全文对武松神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加以体会。)

2.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向父母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学板书]

6景阳冈

喝酒豪放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倔强勇敢

打虎机智武艺超群

上冈下冈

[教学反思]

缩写景阳冈 篇3

武松在酒店里喝了十八碗酒,不相信店家说冈上有大虫,执意要走。

武松走了一会儿,见前面有块青石板,就想躺下来睡一觉。这时,忽然蹿出了一只大老虎。那老虎又饿又渴,往上一扑,武松闪在一边;那只大虫又把腰胯一掀,武松闪了过去;那只大虫又把尾巴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了过去。大虫三招落空,劲儿就泄了一半。武松趁机用哨棒劈老虎,却打在了树上。武松把大虫按在地上,使尽平生力气打了五六十拳,老虎一点儿都不能动了。

武松怕老虎不死,又用半截哨棒打了一气,直到把老虎打死。

缩写景阳冈 篇4

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不信店家的老板说景阳冈有老虎在傍晚的时候独自过冈。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便躺在石头上想睡一觉。忽然,乱树背后跳出一只老虎来。武松翻身起来。老虎往上一扑,从半空中窜下来。武松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把腰胯一掀,武松闪在一边。老虎大吼一声,把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这一扑,一掀,一剪,老虎的劲儿已经泄了一半儿。这时,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像老虎打去,没打找老虎,却打在树上,哨棒断成两截

老虎又扑过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的前面。武松丢掉哨棒,两只手就是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把她按在地上,用脚王老虎的脸上,眼睛上乱踢。老虎不住的扒身子下面的泥土,扒了一个土坑。武松就势把老虎按下坑去,用左手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抡起拳头,使尽平生力气猛打,大的老虎七窍出血,不能动弹。

景阳冈教学反思 篇5

景阳冈教学反思1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本课篇幅较长,同时又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无畏,机智敏捷的英雄性格。

我特别注意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教学。

课文的重点段是“武松打虎”,这部分是抓动作。打虎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是老虎进攻时“扑、掀、剪”三招,武松只用一招,以“闪”应之。这个“闪”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机智敏捷,勇敢无畏。然后让学生继续找出描写武松动作的句子,“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这里的“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武松机智敏捷,勇敢无畏的高大形象。

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我采用的是由段到句,由句到字,由字到视频,层层深入,让武松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打虎前写喝酒,抓语言见特点,先让学生浏览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学生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豪放的特点。上冈部分抓人物的心理描写见特点,体会武松的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

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写作时,也要为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

最后的小练笔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安排恰当,方法得当,令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时间有限,做到了长文短教,但不能把这篇经典名著读得有滋有味,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

景阳冈教学反思2

《景阳冈》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抓住语言描写感悟人物特点。教学武松打虎前写喝酒这部分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特点。教学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豪放、勇武的性格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进一步感受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倔强、勇武的特点。

2、抓住心理活动描写。教学武松上冈这部分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语句。感受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

3、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为今后阅读积累了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的阅读方法。无形中,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写作时,也要为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使写出的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一读、演一演,教学效果会更好。

景阳冈教学反思3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名著赏析”单元中的第六课,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了武松豪放、机敏、勇武的英雄形象。整节课,我通过山东快书、猜词说法、配乐朗读、视频拓展、创造性复述等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高效教学。

一、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以“识虎威品英雄”为主要内容。考虑到学习“古白话语句”的枯燥(相对孩子们来说),我以“听快书猜新课”为突破口,为原本平静的课堂注入一潭活水,进一步激发学生赏析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兴趣,拓宽了眼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多种方法猜词义。

古白话文词句生涩难懂,课堂上我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展开教学。在学生熟读文章以后,由学生分享自己感觉陌生的词语,并介绍自己的猜词方法,学生顺利习得“看字面猜词义”“联系上下文猜词语”“观察插图猜词语”“借助资料猜词语”等阅读法宝。

三、识虎威品英雄。

通过“识虎威品英雄”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品人物性格的方法;通过“大讨论”学会客观公正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在整个课堂落实“阅读和表达并重”的课题研究理念,通过让学生挖掘文中简洁有力的动词来领略武松机警灵敏、武艺高强的英雄气概。

人虎过招片段中,我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思考,感受武松的勇武和机敏,同时深入剖析武松“闪”“拿”等关键动词,帮助学生体会武松面对老虎时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感受名著的魅力。抓住“劈”“揪”两个关键动词,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感受“劈”字的势大力沉,和“揪”的毫不放松,生动展现了一个力大过人的武松。通过调换“踢”“打”两动词的出场顺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激烈讨论,让一个机智的武松跃然纸上。

四、精准拓展,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英雄人物

本课,我和同学们分享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原著文字片段和《血溅鸳鸯楼》的视频资料。通过找同学激情朗读《醉打蒋门神》片段,继续带领学生体会武松的武艺高强。而《血溅鸳鸯楼》则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个被人侮辱、陷害后失控的武松。通过拓展,学生体会到:武松虽然是打虎英雄,但也有着常人的情感,也会倔强,也会暴躁,也会失控,也会凶残,也会伤及无辜,那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完整的人。

五、不足之处

由于担心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个别环节夯得不够实;因疫情原因,本来设计好的“人虎过招”课本剧没有如期上演,颇显遗憾。

我始终秉承“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理念,在备课中力求能够根据课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总之,“且行且思,且思且寻……”教学的路上需要我会不断地潜心钻研,撒播关爱与智慧,凝望每一朵花蕾灿烂绽放!

景阳冈教学反思4

《景阳冈》是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名著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草船借箭》已经为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名著魅力做了铺垫,《景阳冈》用体验感悟为抓手,初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类作品的鉴赏能力,落实语言运用,感知人物形象。

一、首先,关注词汇,感悟古典名著魅力

关注新鲜词汇,感受古白话小说的魅力。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名著的魅力”,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名著的魅力,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篇幅长、内容多,我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抓住重点、难点聚焦理线。古典白话小说不同于普通的现代小说,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统编三上教材第一单元就有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通过预测发现,学生对“但凡、晌午、如何、理会、请勿自误”等陌生化词汇有“新鲜”的感觉,但因为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怎么使用,孩子们理解起来有困难。

二、紧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形象

聚焦语言特色,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景阳冈》一课抓住人物对话、心理、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本课教学我抓住对武松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认真品味语言,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对于打虎前文,武松与店家的对话描写,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通过语言让学生体会到武松的直率、豪爽、倔强、多疑;对于武松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抓描写武松心理变化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了武松的内心变化过程,了解武松胆大、要面子、自负的性格特点;对于武松动作的描写,尤其是打虎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通过圈划动词、比较动词、品读动词等方法,体会武松勇猛、机智、无畏的性格特点。

三、唤醒文体意识,选择适切的阅读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有文体意识,比如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文章重点分析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情节,在打虎部分重点感受武松打虎的画面,品味精彩的一系列动词,如闪、按、踢、揪、提、打等动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打虎前文部分就是一种环境的铺垫,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环境描写的好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文学作品常常以一件物品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为了体现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形象,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哨棒”,引进名家的点评,让学生感悟到名著名家名篇的高妙之处。

课文篇幅较长,让学生朗读课文,圈画批注,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悟武松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的特点。

景阳冈教学反思5

《景阳冈》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

一、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我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共铺设了4层“台阶”:

1.读武松打虎前的内容,找出描写武松的语言。

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的特点。

3.如何根据这些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4.练习根据人物特点设计语言。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

(二)突出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我注意把理解与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解作为基础,突出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方法。

二、成功之处

(一)给连环画配解说词、说书:吸收语言。

“老师这里有《水浒传》的连环画,请你们欣赏一回。”(播放连环画课件)“你们仔细读读文中武松和店家的对话,等会请你们给它配音。”学生朗读文中对话,练习对话表演。指名上台给连环画配音,随着图文并茂的解说,课文的语言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生的头脑。

“老师,我想用说书的方式来复述这个故事。”可能是受了《赤壁之战》的学习启发,解说刚完,又有学生“另劈蹊径”。好啊!李正一几乎是蹭地上来了,还从抽屉里拿出或许是早已“预谋”好的一把扇子。于是,这个被大家称之为“相声大王”的李正一同学凭借一把扇子,一个“惊堂木”──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木质黑板擦而已,将文中的精彩部分──武松打虎的经过,老虎的“扑、抓、剪”,武松的“三闪”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真是叫绝!于是,下面的学生便坐不住了……

(二)精心研读:正确认识人物形象。

教学到此,学生对武松的英勇“壮举”可谓是体验颇深,如何引领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文中的武松形象,从而为学生阅读评价《水浒传》中的其他英雄形象起举一反三的作用?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请你结合阅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来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学生写的字有勇、猛、智、神、威等。“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学生比较出“神”字,进而提炼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告诉大家。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

三、不足之处

课后拓展部分不够精彩,只是说文中还有很多人物,找一两个人物说一说。这样拓展处理太简单了,起不到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读下去,读更多的《水浒传》故事的欲望。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不足,可以这样设计: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在课外认真阅读,选一个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写一份200字左右的人物速写,下周进行交流。

景阳冈教学反思6

《景阳冈》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现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能进行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两项。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打虎前写喝酒,抓人物语言见特点

在教学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默读后很快就举手回答: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爽。我觉得武松很勇敢。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根据同学们的口述板书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胆量过人。然后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学生个个举手发言,非常踊跃。

二、景阳冈上打虎时,抓人物动作见特点

教学这部分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通过他的什么来写的?(动作)板书、力量超人。“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把那条哨棒折成两截……”“……揪……按……提……打……”、机智敏捷。从武松三次“闪”突出武松的“机智”或“机敏”。然后我点拨,三“闪”’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闪”与“躲”在这里哪个字用得更好?用“闪”对表现武松的形象好在哪里?老虎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学生找出动词为“一扑……一掀……一剪”同学们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今后的阅读中,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写作时,也要为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动作,这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武松的这种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去体验,这样才能加深对课文重点的理解。才能体会作者写作的独具匠心。

景阳冈教学反思7

《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写的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抓人物动作,见特点。

打虎中的精彩动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动词既善于变化,又贴切自然。将武松的人物形象根植于动词中,是作者的精妙所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首先我请学生读一读片段,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画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段旁,做一个眉批。力量超人。“揪、按、提、打”,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悟武松的英勇、机敏。

同时,我让学生找出老虎的动作,然后提问老虎进攻使出了哪“三招”?学生找出动词为“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则避其锋芒,只“闪、躲”应之。这“闪、躲”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因此写老虎的凶猛,是为了衬托武松的武艺高强,沉着冷静。

2、教学收获(思得)

(1)品味“闪”“躲”。

“闪”和“躲”的意思相近,但内涵有些不同。“闪”是闪避,即迅速侧转身子躲避,它表现了武松动作敏捷、武艺高强。武松在遭到老虎的突然袭击,“闪”是本能反应,说明武松动作之敏捷;“躲”是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躲”是有意为之。闪和躲,同时说明了武松既有优秀的本能又有沉着冷静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3、不足之处(思失)

为了使导入课文更有效,我在课文开头时,播放《好汉歌》,引导学生学唱。可是,由于对这首歌不是很了解,我自己没有带领学生学唱,没有放开,学生的情绪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今后要善于突破自我。

4、改进措施(思改)

结合新时代,注入新元素。

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按部就班地教学会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在以后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新时代,注入新元素,采用“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学生说说武松的事迹、特点、专长,让这项活动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地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景阳冈教学反思8

《景阳冈》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

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就《景阳冈》这篇文章的内容来说,比较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容易接受。但是由于本篇课文内容较多,文字篇幅较长,并且语言很有特点,不是特别通俗易懂,例如:接近现代文章但又不是现代文,类似文言文但又比文言文更易理解。所以这篇课文分了两个课时来讲解:第一课时让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致意思;第二课时重点着手武松打虎部分,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以及文中除了打虎的其他内容。

这篇课文当讲解第一课时时,说到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上呈现的是“北宋年间”如何如何,在这个地方,北宋年间是不准确的,所以当时课堂上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异议,不过只有一两个学生,便没有深究这个问题。这说明知识点准备不恰当,确实是我的过错,应该充分阅读大量资料之后,再来总结答案,而不是单纯地相信哪一份教师参考书、过分依赖它,有的书里的知识毕竟是片面的观点,一些观点仍需要自己来总结。

另外,对于课件中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一观点不少同学对此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武松是用哨棒打死老虎的,这确实属于一个突发情况,我没有考虑到,所以课堂上我只是秉持自己观点,让同学们讨论,这时的课堂稍微有点乱。我应该让他们重新读武松打虎那部分,回归课文中,多读,便可以发现文中提到了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到了一边”,而且后来用哨棒又打了一回,这时候老虎已经快没气儿了,所以老虎死了,并不是哨棒起了大作用,这里更应该突出武松,应该让几个同学不要过分钻“牛角尖”。

景阳冈教学反思9

《景阳冈》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学习目标确定为能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两项。下面是我对《景阳冈》的教学反思。

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就《景阳冈》这篇文章的内容来说,比较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容易接受。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武松真牛啊!武松真猛啊!武松真勇啊!等等,在初步整体感知后,再深入到文字中去,请学生找出表现武松性格特点的句子,加以品读。从而提升出“武松真‘神’啊!”以“神”字贯穿全文,重拳敲击“打虎”部分,通过一默读、二对读,激发想象的方法理解了过程,“吃酒”部分重点是人物性格,通过小组研读,角色对读,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现体会人物性格,最后安排“探究新发现”,使学生重新认识到武松其实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

不足之处:我的过渡语言还不够精炼。在学生思想不集中时,没有加以提醒和激励。很多环节还存在缺憾,如可以加一个小练笔,来夸夸武松,从而把握人物形象。

景阳冈教学反思10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第一次试讲之后,李彭老师与我耐心研讨,发现了授课时的不少问题。在第二次讲课时我能纠正不足。讲完课后,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自主学习少,教师的牵引严重:

在第一次试讲时,我按照课文的顺序,依次讲述了武松饮酒、上冈、打虎、下冈时的内容,一节课内容繁冗,没有突出重点,最重要的是没有关注到本课是自学课文的特点,老师一味的讲课,孩子缺少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过李彭老师的指导之后,我在初读课文后,加入了“让学生学习导语,发现问题”的部分,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得到锻炼。

1.同时,调整了授课的顺序,教师重点讲授武松打虎的部分,尤其重视打虎部分动词的赏析,让学生明白作者能从人物的细节入手来写人物。并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表演武松打虎,深刻理解“扑、掀、剪“这三个动词。让孩子明白武松打虎的部分作者侧重于动作描写。剩下的课文内容,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能明确提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发放小组讨论记录单,同时,提醒小主持人做好主持工作,成员小声有秩序的讨论。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汇报时,让每个组的记录员上黑板,配合发言人的发言,完成板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2.做到长文短教课文篇幅较长,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写,上课时,我选择主讲武松打虎的部分,渗透、总结学习方法,其他的饮酒、上冈、下冈三个部分让学生自学,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同时,使得长篇文章在教授起来有张有弛。所学也有所收获。

二、对于略读课文导语部分的重视不足:

在第一次试讲时,我没有重视略读课文导语部分的重要性,在李彭老师的提醒之下,我在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学导语部分,并发现导语部分要求我们学习本课的哪些问题,学生自己提问,并能积主动在文中寻找答案。

三、结合学段特点,重视复述课文内容能力的锻炼

五年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复数课文的能力。在第一次试讲中,我没有重视学生的复述课文的能力。李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了课文中的不足。提醒我复述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武松赤手空拳打老虎”时,我让学生根据屏幕上出现的几个动词的提示,试着去复数这一部分的内容,锻炼了学生复述的能力。

四、深挖教材,让学生从本课感受小说的特点,了解小说的的写作风分。

第一次试讲,虽能指引学生发现本文的谋篇布局和写作方法,但是总结不明确,第二次授课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能深度概括本文的谋篇布局,并拓展到小说的显著特点。让学生知道小说写作的风格。明确小说的显著特点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刻画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使得本次授课生动却不失深度。

五、能重视本课在本组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前两篇文章分别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变的《将相和》,根据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在第一次授课时,我只关注了《景阳冈》的课文内容,没有重视它在本组课文中的作用。这是本组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授课时应该承接前两篇文章,同时我也注意了与语文园地中习作的结合。(由于本组课文位置靠后,且前两篇课文没有教授。所以这一部分的在授课时没有完全按照教学设计,但是也让我知道了在备课时要关注本课在组内的重要性。)

景阳冈教学反思11

《景阳冈》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课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英雄性格。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课前导入上,我用四大名著导入课题,激发学生读古典的激情。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预习生字词,了解文章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预习检测,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情况,又让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点。全篇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内容,打虎是重点,也是重点讲解部分。

在讲解重点段落上,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打虎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是老虎进攻时“一扑、一掀、一剪”三招,武松则避其锋芒,以三“闪”应之。这三“闪”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闪”的字意,再与“躲”进行比较,体会“闪”字之妙,从武松只闪不攻自然体会出武松的沉着机智。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这些动词的妙处,让学生观看打虎视频,最后让学生说出通过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武松的无畏、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精讲精读武松看到庙门前的公文时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读,学生会感悟到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感悟出武松无畏、倔强的个性特点,体验出武松的英雄气概。

讲解打虎前写喝酒的意义。通过武松和店家的语言对话,更加衬托出武松无畏、倔强的性格特点

安排小练笔,通过写当地群众、官府、客店老板知道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会对武松说的话。感受武松个性特点、英雄气概。通过练笔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

最后通过学生对《水浒传》人物的了解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通过此次教学,我认为,将激情地、设置悬疑的语言置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能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切感受。学生的感情一旦进入精神层面,人物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的心中就鲜活起来。学生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思想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能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景阳冈教学反思12

《景阳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上的一篇自读课文,按要求应利用一课时完成,可今天在我教读这篇课文时却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自读课文,当然是引导学生自学,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来把握学生所感知的内容,导致无效的重复,变趣学为被动接受了。

二、在学生讨论汇报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引导学生说出我想要听到的词汇,以有利于完成板书,造成课堂语言的干涩,学生因为怕不能使我“满意”而不愿再开口,使课堂气氛几乎陷于凝固状态。

三、因为前面的时间耽搁,导致教学任务没有有效地完成。

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觉得所收甚少,干瘪无趣,我感觉这一堂课简直是受罪。其实,如何上好自读课,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下一课依然的自读课《猴王出世》,我又该如何设计教学呢?怎样有效引导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怎样使学生学有所得……我思考着。

景阳冈教学反思13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因此我特别注意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打虎前写喝酒,抓语言见特点。教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同学们举手回答: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爽。我觉得武松很勇敢。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我根据同学们的口述板书豪爽、倔强、勇敢、胆量过人。然后我趁热打铁追问,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学生个个举手发言,非常踊跃。

二、景阳冈上打虎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提问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通过他的什么来写的?

(动作)板书⑴、力量超人。“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把那条哨棒折成截……”“……揪……按……提……打……”

⑵、机敏过人。从武松三次“闪”突出武松的“机智”或“机敏”。老虎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学生找出动词为“一扑……一掀……一剪”

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品读课文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学生书读得不够流畅,不能把这篇经典名著读得有滋有味,这些都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应该把课文美读作为重点进行训练。

景阳冈教学反思14

《景阳冈》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就《景阳冈》这篇文章的内容来说,比较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注释,把握整体内容。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一关不作重点,一笔带过。

二、抓重点,感知人物形象。“喝酒”、“上冈”这两部分的内容冗长,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武松豪爽、勇敢、倔强、也有点好面子的特点。“打虎”部分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1、抓住“三闪”面对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吼”,写到武松的动作,只是“一闪”、“一闪”、又“一闪”。引导学生说说“闪”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换成“躲”字,放到文中读一读,体会哪个词更合适?,引导学生体会“闪”字的巧妙之处:是武松主动地躲过,说明武松反应很快,动作轻巧敏捷,而不是被动地胆怯地躲避,显出他的武艺高超。

2、转守为攻的痛打对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让学生动笔找找武松分别用哪些招式来对付大虫?并让学生试着表演,接着播放武松打虎的视频,直观感受当时情形的危急和场面的惊险。看过之后,再让学生体会武松的动作。这时,武松那种智勇双全、力大无穷、本领高超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三、阅读原著,重温经典魅力学完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拓展:1、说说武松上景阳冈前后发生的故事。2、说说《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来源。3、畅谈《水浒传》中精彩的故事片段,推荐阅读原著。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时间有限,品读课文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学生书读得不够流畅,不能把这篇经典名著读得有滋有味。

景阳冈教学反思15

《棒棒天使》这个故事幽默风趣很受我们班孩子的喜爱,它是散文类读本,语言清新简洁却蕴含着很丰富的反义词知识,作者巧妙的将反义词融入有趣的人物情节中,通过两个充满风趣幽默的人物形象,让幼儿自然习得掌握反义词。而且读本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为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次活动是第二课时,通过读本中出现的图片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故事,巩固对已有反义词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并通过一幅画迁移出更多的反义词,也训练了幼儿仔细阅读画面理解画面等阅读习惯的养成。

《景阳冈》续写作文 篇6

突然间,山林边想到一阵沙沙沙的声响,武松乍一听,那响声从远到近,他心里禁不住一震:难道说又有大虫出現了?武松警惕地环顾四周,决定三十六计逃跑。刚想再次往前走,就忽地听见背后传出怒吼声:你是什么人?胆敢独自一人晚间过冈,不害怕被大虫吃了吗?武松说声后,掉转头去,看到背后有两个身穿虎皮、手拿五股叉的猎户,干笑一声,道:我?怕被大虫吞掉?大家都不睁大双眼看一下!看一下大家眼下这为杀虎英雄人物吧!他说道他杀掉了那只强悍的大虫?哄人的吧!啊哈哈哈2个猎户大笑道。武松早已沒有不必要的气力与她们争论。便然后向哪家进山时的酒店餐厅慢慢的走去

咚咚咚咚咚武松乏力地敲响了店家的门,店家开关门后,不一张口,武松就表述道:我打死了大虫,望暂回店家这儿住一宿!不知道能否?店家惊询问道:哪些?客官打死了大虫?说罢,便一些担心地为四周环顾四周,明确大虫沒有冲上去,而且被武松砍死后,就要武松在家里休息了。

《景阳冈》教学反思 篇7

一、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以“识虎威品英雄”为主要内容。考虑到学习“古白话语句”的枯燥(相对孩子们来说),我以“听快书猜新课”为突破口,为原本平静的课堂注入一潭活水,进一步激发学生赏析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兴趣,拓宽了眼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多种方法猜词义。

古白话文词句生涩难懂,课堂上我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展开教学。在学生熟读文章以后,由学生分享自己感觉陌生的词语,并介绍自己的猜词方法,学生顺利习得“看字面猜词义”“联系上下文猜词语”“观察插图猜词语”“借助资料猜词语”等阅读法宝。

三、识虎威品英雄。

通过“识虎威品英雄”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品人物性格的方法;通过“大讨论”学会客观公正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在整个课堂落实“阅读和表达并重”的课题研究理念,通过让学生挖掘文中简洁有力的动词来领略武松机警灵敏、武艺高强的英雄气概。

人虎过招片段中,我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思考,感受武松的勇武和机敏,同时深入剖析武松“闪”“拿”等关键动词,帮助学生体会武松面对老虎时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感受名著的魅力。抓住“劈”“揪”两个关键动词,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感受“劈”字的势大力沉,和“揪”的毫不放松,生动展现了一个力大过人的武松。通过调换“踢”“打”两动词的出场顺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激烈讨论,让一个机智的武松跃然纸上。

四、精准拓展,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英雄人物

本课,我和同学们分享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原著文字片段和《血溅鸳鸯楼》的视频资料。通过找同学激情朗读《醉打蒋门神》片段,继续带领学生体会武松的武艺高强。而《血溅鸳鸯楼》则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个被人侮辱、陷害后失控的武松。通过拓展,学生体会到:武松虽然是打虎英雄,但也有着常人的情感,也会倔强,也会暴躁,也会失控,也会凶残,也会伤及无辜,那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完整的人。

五、不足之处

由于担心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个别环节夯得不够实;因疫情原因,本来设计好的“人虎过招”课本剧没有如期上演,颇显遗憾。

景阳冈缩写作文 篇8

武松到阳谷县后,在一家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后,就上了冈。

走了四五里,武松看到榜文知道有虎,但还是趁酒兴上冈来。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想睡一觉。突然间,有一只大老虎跳了出来。武松大叫一声,抡起哨棒,闪在青石旁。老虎把爪往地上按了按,往上一扑,从半空中窜下来。武松见了,便闪在老虎后面老虎把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武松又闪。老虎大吼一声,把虎尾到竖起一剪,武松闪过了。老虎三次都抓不着人,气都泄了一半。武松抡起哨棒,使劲打下却打在树枝上。老虎见了,又扑过来。武松索性把老虎的顶花皮揪住,按在地下用脚往老虎的眼睛踢。老虎扒起身下的泥,扒出了两个土坑。武松又提起拳头,不住的打。等到老虎只剩喘气了,武松又用哨棒打了一会,才停手。武松本想把老虎拖下冈去,但手脚都软了,只好自己下冈。

《景阳冈》课文教案 篇9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武松豪爽性格及武松畅饮与打虎的关系,更好地体会武松的大无畏精神。

2.指导详细复述训练。

(二)教学过程

1.品析字词。

(1)选择合适的词打√,并说说理由。

①......就双手(拿抡)起哨棒,使尽(全身平生)气力,从半空中(劈打)下来。

②......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流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最,只剩下口里(吸喘)气。

③......一步步(走挨)下冈来。

(2)比较,作者为什么选用第一句?

①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②大虫见掀他不着,大吼一声。

①那只大虫想要挣扎,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松!

②那只大虫想要挣扎,被武松按定,不肯放半点松。

2.指导复述。

(1)读第4题,明确要求。

详细复述应注意哪几点:

①围绕沉着机智、英勇无畏的人物品格讲。

②按打虎的5个阶段有顺序地讲。

③抓住2-4层详细讲,用自己的话。

(2)各自准备,同桌互说。借助填表作业和打虎的.两框灯片说话。

(3)指名复述,反馈评价。

3.重读深究。

(1)《景阳冈》主要写打虎,为什么花那么多力气写喝酒?(不豪饮早已过冈,没了故事;不豪饮肚中饥渴,遇虎无力;不醉酒不会恃强上门。豪饮而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更显艺高人胆大。)

(2)作者歌颂武松,为什么要写他豪饮和任性?(是人不是神,真实可信,铺垫合理。)

(3)为什么打虎写得这么生动?(对比得当:饿虎--醉汉;一身冷汗--使尽气力只顾打。打虎过程曲折。)

(4)今天学习武松有什么意义?

4.布置作业。

(1)回家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2)任选一题作业:

①给武松写100字的评语。

②短文:武松打虎的启示。

景阳冈缩写作文 篇10

武松进店坐下后,叫了酒菜。店主给他倒了三杯酒,就不来筛了。武松问其原因,店主解释了“三碗不过冈”。可武松不听,硬是要再喝,店主无奈,只好筛酒。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喝完就准备上冈去,店主劝告他,说冈上有大虫,等明天凑齐了二三十人再上冈。武松不听,执意要上冈。

在冈下,武松看见了树上的字,以为是店家的诡计,是要吓那些胆小鬼的,便继续走,又走了一段,他看见官府的文榜,才知冈上真的有大虫,只好硬着头皮上冈。

走了一程,武松酒力发作,热起来了,看见一块青石,便躺下来想睡一觉,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风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它前爪在地上按了按,往上一扑,从半空中窜下来,武松一闪,闪到了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它把腰胯一掀,武松闪到了一边,大虫吼了一声,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到了一边。大虫没抓到人,劲儿就泄了一半。武松抡起哨棒,一下打急了,打在树上,把哨棒给打折了。

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揪住它的顶花皮,使出吃奶的劲,对大虫拳打脚踢,大虫七窍流血了,武松还不放心,又拿打折的哨棒把大虫打了一顿,使尽平生气力,手脚都酥软了。

上一篇: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下一篇:九年级文学常识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