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共10篇)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 篇1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第一,要结合政治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真实地感受到政治理论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从而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高一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谈自己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会涉及到外汇的兑换比率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三,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的讲授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图表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辩论、讨论、社会调查等。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两年多了,一直以来担任我校试验部的地理课。由于我本人不是地理专业的,再加上地理在有些人眼里被冠以“副科”这一不太好听的名字,因此学生不重视,学习上不肯下大功夫,怎样让学生喜欢地理课,爱上地理课。我也在工作中苦苦的思索着。
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来难。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学中尽量运用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性是要求学生掌握教科书上地理知识,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为此我每次力争自己吃透教材,凡要求学生读背的知识自己事先全部掌握(包括图)。甚至在有意无意中让他们发现我们的老师竟然能把我们的课本背下来,让他们在心里敬佩老师的同时,自己也就下工夫学习了。
趣味性则是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的。活动作为现今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运用得体,便可激发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兴趣,积极去探索,去学习。在地理课中,我始终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在八年级“水资源”一节中,课文提到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上课时,我又引导学生回顾“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节中的图文材料3.3“水资源危机”,结果学生触动很大。因为,在学生的意识中,水龙头一开,自来水就来。土地龟裂、河道断流,人们饮水成为困难。对他们而言,都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生存环境。我及时利用这组图片给学生带来的触动,让学生分别表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水片段,要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行为。同学们都很积极,在短时间的议论之后,有的表演用水龙头冲脚的,有的表演用一盆水洗了一下手就倒掉的,还有两位同学表演用水打闹的,也有表演用水后不关水龙头的,当然也有表演节约用水的。我没有对学生表演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为而批评他们。相反,表演浪费水资源的同学,他们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的真实行为,说明了他们已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作为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肯定、表扬和鼓励。表演之后,请学生分组讨论今后我们应如何合理使用水资源,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发言。活动结束后,我注意观察学生日常生活用水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能够做到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现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述《陆地和海洋》一课时,正好是我国的“神州六号”宇宙飞船上天,结合时事,既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思考能力。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因而在教学中要学会适时地进行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情绪的调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被你深深吸引,促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地探究氛围。
2.沟通师生感情,鼓励学生发言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来源于师生思想感情的沟通,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看到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应特别关心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常有自卑感和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为此,我常以一些较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即使回答错了,也肯定他们敢于回答的精神,并尽可能找到他们回答中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作为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肯定、表扬和鼓励,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相信只要我举手回答问题,就是一种勇气、一份自信;渐渐地他们就变被动回答为主动举手参与讨论了。
3.发挥课代表优势,学生管理学生
课代表作为老师的助手,不仅仅只是收发作业如此简单了事。让学生参与管理学生,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有一种紧迫感、压力感。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让就无法去要求别人。八(3)班的赵瑞杰,是一个让老师家长都颇为头疼的学生,但是自从担任地理课代表一职以来,协助老师严格要求班内学生,认真及时收发作业,自习课布置作业、读背听写,着实成了老师的好帮手。
4.亲身体验教师角色,激发听课兴趣
上课老师讲,学生听,天长日久,相当单调、枯燥。在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时,我尝试让学生讲,我来听,结果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①. 学生自己或身边同学上去讲课,无论好坏,对于他们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讲的用心,听的专心。②.“我”是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同学,他的学习使命感、责任感无形之中就会增强。感觉要教好别人,首先要自己学好。③让他们相信:地理的知识点,只要学生肯学,真的就能自己学会。通过当老师讲课,体会老师讲课的辛苦,增强学习信心,感觉地理知识不难学。④.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之上,当然更激发了兴趣,即使个别知识点没有处理好,没讲清楚,也觉得没什么。甚至有的同学自己觉得讲的不满意,要求在讲一次。⑤体验课堂,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上课时学生如果不认真听讲故意捣乱该怎么办。七(3)班的高仁在讲课中,就提出“孔燕同学上课太调皮,不专心听讲”。这样在以后的课堂上他就知道要自我约束了。
5.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地理不是本人专业,对于所有地理知识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再加上不能专心致志地钻研教材,因此在教学时不能做到一气呵成,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艺术。同时对于怎么学好地理,本人也没有一定的方法,在教学中只好要求学生多背死记,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能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的园地里,我还仅仅是一名新兵,我以我满腔热情,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使自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自己的岗位,永远不满足现状,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勇于实践,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教学水平和科学素质,为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为我所选择的职业献出我毕生的精力!
本学期,我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几个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小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乘法口诀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口算题,通过一学年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差生的辅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差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差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差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差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期末复习时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在作业批改中,很少有集体性错误,每天的31份作业中,全对作业一般都在20份到25份之间。
(二)在课后辅导时发现,几个差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如一个插班生,进来时测试成绩总在60分边上,现在每次测试都在80分左右。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学习越来越轻松,上学期遇到他们学习上出现问题进行辅导时,总是费尽唇舌,启而不发,本学期基本上都是一点就通,差生辅导一般都在课间几分钟内完成,很少留到放学后。
(三)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知学完后,间隔多长时间安排二次复习巩固,以什么方式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好?针对不同的内容,努力寻求比较好的二次复习时间和复习方式。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 篇2
一、巧用导课艺术, 拨动学生学习情绪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构成部分之一。如果教学者的新课导入做得好, 则能让导课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之效, 为接下来的思维活动与交往活动作铺垫。在教学政治内容时, 倘若教师能善于结合不同的内容, 灵活地运用导入方式, 能够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高昂情绪, 使其智力振奋, 并对即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学生就会愉快主动地学习。反之, 在学生注意力还未集中时, 如果教师就匆忙进入课题, 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导课艺术, 活用多样导入形式, 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如, 在分析“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意义”时, 教师以《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作为引入, 引导学生分析蔡桓公是怎样对待疾病和健康这对矛盾的。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 教师再进行归纳:生病时, 一定要客观看待疾病与健康这对矛盾。如果讳疾忌医, 并回避矛盾, 不但不能解决矛盾, 还会病人膏盲。矛盾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 若想解决矛盾, 就得敢于承认矛盾, 并揭露矛盾。这种借助寓意深刻的故事来导入新知的教学, 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如, 在教学必修一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设置情境:小李和家人一起商量买房的事情, 产生了如下几种观点:1.未婚妻认为周围好友结婚买多大的房子, 小李就得买多大, 不能比他们差。2.爸妈认为两个年轻人住, 90m2左右的房子就差不多了。3.小李看到某地新建了几栋节能材料的楼房, 认为要买就买新材料的, 买别人少有的。设置完情境后, 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小李, 会采取哪个建议?教师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再结合消费心理来阐释上述几种观点, 引出新知。
二、讲究授课艺术, 枯燥知识变得有趣
法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平铺直述式的授课方式, 或者是沉闷的照本宣科, 都会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枯燥生硬, 不管授课者付出多大的辛苦, 也无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喜爱情绪, 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听课。授课的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课的质量。因此,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若要增强教学趣味, 让学生对政治学习充满热情, 认真听课, 教师就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性。教师应结合生活例子, 用幽默的方式把政治课讲得精彩而形象生动, 深入浅出, 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使其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如, 有的同学不能很好地理解“货币与生产资料只有被资本家用来充当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才能变为资本”这个论断。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 教师可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辅助分析。如:货币与生产资料———资本;切菜刀、斧头———凶器。切菜刀就是切菜刀, 并非凶器。但是, 切菜刀在何种情况下会变成凶器呢?当犯罪者将其用作杀人工具时, 菜刀就是凶器。同样,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并非资本, 只有当资本家将其作为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 它才变成了资本。再如, 讲解“联系的观点”时, 可以穿插“蝴蝶效应”;学习“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时, 可借助“做蛋糕和分蛋糕”进行比喻分析。通过打比方, 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 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并使其感觉受到政治学习的趣味, 从而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
三、发挥教学机智, 巧妙化解课堂意外
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 若要让课堂教学更顺利地开展, 教学氛围更活跃, 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 能够灵活而创造性地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 调整教学节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 使课堂教学更充满艺术魅力。课堂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动态系统, 不管教师的预设准备与设计有多充分, 课堂小插曲还是会时有发生。要想巧妙化解课堂意外, 达到优质教学, 教师就需要发挥出教学机智, 灵活处理课堂意外。
如,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 教师先预设展示《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的漫画, 并提出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呢?教师给了学生如下的方法论启示:要全面分析矛盾, 坚持两分法, 反对一点论。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突然, 台下发出了一阵笑声。原来, 班上有个同学将这幅漫画的另外半边脸给画出来了, 并拿给四周的同学看。有几位学生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一举动打乱了教学的秩序。面对这一意外情况, 教师在心中思索起来, 想到了本课前面学习的内容: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并敢于揭露矛盾。于是, 教师机智应对, 话锋一转:“有些学生并不满足于所给漫画上的半边脸, 通过丰富的想象将另外半边脸也给补全了。同学们, 请结合本课所学的哲学观点, 说说这位学生的这一做法有何错误之处?”于是, 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经过交流分析, 得出结论:错在不敢承认矛盾, 也不敢揭示矛盾。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 既灵活调控了课堂秩序, 也让学生巩固和运用了新知, 更让意外制造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实在是一举多得呀!
高中政治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14-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政治课程要求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些更加剧了我们政治课的任务。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一、要重视研究教材和教学设计,准确把握教材。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不仅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更要稳定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始终是老师们思考的中心话题。而在高中教学中面对教学容量与课时的矛盾,就要求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研究教材,注重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现在的课程体系中,我们要学会打破教材的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大单元的、相对完整的知识构建。因此,教师在开始一个模块的教学前,必须要把握模块整体的内容,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参,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点。如《经济生活》中,我们讲课时,将围绕经济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这四个环节为基点来展开。第一单元,围绕消费——解决为什么生产的问题。知道消费什么?(商品);用什么消费?(货币);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单元,围绕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从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资金筹集方式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第三单元,围绕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知道分配的两个方面: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第四单元,围绕交换——知道经济活动(交换)的背景与舞台:主要把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背景。把握好这条主线,我们对整本书的主干知识的把握、知识体系的构筑就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重视问题和活动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在情境设计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真正体现“生活知识化、知识生活化”,而不是对课本进行照搬。如《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提问“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遇冷?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小排量的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让学生结合生活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要努力做到讲课精炼有效,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
传统政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传统政治教育是采取“灌输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只顾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不顾学生能否消化所讲的知识。同时在新课改中备受大家推崇的“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一些教师认为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这两种做法都是盲目不可取的。有效的课堂不是教师“满堂灌”、少讲或不讲,教师讲了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知识主线,精讲课本的核心主干知识、重点难点和解题的思路方法,讲课把握在15~20分钟。努力改变过去的“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一定要有所选择,注意讲练结合,力求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努力做到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相辅相成。
新课程改革求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体验感,课堂中让学生多思考、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和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等教学过程中的表面完美。一节课下来几乎都是让学生自己讲,让学生自己活动,教师少讲或不讲。更有一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不加任何指导,任由学生自由发展,教师只站在课堂的一角,以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可我心存疑虑:教师把教学的主导权全部交给学生,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能谈得上有效吗?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教师须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设计,还要做好关键的深化、点拨和总结工作。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相辅相成。
通过以上方法策略可以看出,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重视研究教材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努力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红军.高效备课: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前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
[2] 蓝 丽.浅谈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策略及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
[3] 邓民雄.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
[4] 刘丽梅 张文辉.新课改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政治教学[J].素质教育,2013
[6] 雷 芳.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 张 平.研究性学习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8] 吴广宇.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9] 陈素凤.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一、德:
本学年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科组里的各种会议;能根据学科特点,通过自己订阅或者在网络上寻找国内外热点、重点新闻,及时领会和用于教学辅导;能顾全大局、服从学校教导处、科组的教学安排,承担高三年级一个美术班、高二年级三个班的教学任务;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从事有偿家教和第二职业,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主动与其他教师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同提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二、能 :
1、知识更新
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势,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坚持阅读教学报刊,在家有电脑的条件下能天天上网查阅、储存资料。
2、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能认真把握教材——把大纲、课本、时政及时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对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能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讲课时除讲清知识点外能把重点放在知识间的连接上,达到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所教班级平均成绩和优秀率在本校都名列前茅。
第三,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因而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
三、勤
本学年全勤,没有因个人私事而耽误学生一节课,积极去听其他有经验老师的课程;坚持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并能及时订正。按时参加校、科组的集体活动。
四、思
1.与时俱进,真诚做人,扎实做事,精湛业务,提升素养。任何时候,都要学习、进取,钻研业务,永远谦虚务实,认真敬业。
2.要结合教学实际,敢于创新,敢于探索。3.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4.教师更要自信,更要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态。5.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
6.有一颗奉献之心,关爱自己和他人,尊重学生。
7.不要怕学生基础差,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从实际出发,用真诚感动学生,用激情激励学生,用方法指导学生,用知识充实学生,用毅力推动学生,用创造改变学生。
政治教师读书随笔 篇5
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比较突出的五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史。这本书的条理十分清晰,每个朝代分别从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分析制度优劣。本书比较重于对于政治体制的变迁与优劣的分析,而且重于细节方面的研究。
钱穆先生的渊博学识当然不可否认,但个人觉得钱穆先生的意见中个人的对于民族自尊的主观好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观成分过多。对于细节方面的评述还显客观,但对于中国古代关联政治制度总体的评述和把握就显得过于主观,带有个人的情绪。例如书中有这样的话,“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这在现在看来近乎是可笑的。这可能与这本书原来是演讲稿有关,必须要有引发听众共鸣的东西,也可能与当时的学风与历史条件有关,但放在今天就不能不用略带批判的眼光来读这本书。
钱穆先生在书中对于汉代的政治制度十分推崇,而对于清朝则迎头痛批其“‘部族政权’之下的‘法术’和‘私心’”,我觉得这样说是不全面的。首先汉代与清代的条件相隔两千年,社会各个方面差距很大,汉代“官级较少”,“经济生活简单”(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所以统治难度要大大低于清朝。然而也可以这样看,汉代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制度是合格的,而清代的制度对于它所处的时代来看则十分腐朽。但是这也是制度的表面现象,
深层的经济文化因素还未考虑,并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所以对于钱穆先生中国政治制度是逐步倒退的,“后不如前”,这个也是有问题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张鸣著
作为一个对历史了解十分有限和片面的理科学生,我觉得读一下这种导论类的书还是有必要的,不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大体原貌是无法去读更深一些的书的,所以就在严老师的书目外选了这本书。总的来说这本书与老师课上的内容互有联系与印证,又各有所长。这本书按照朝代划分,讲述了从先秦到晚清各朝政治制度的大体状况,对于构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体系很有帮助。书中的史料讲解方面很全面,基本还原了各朝各代的政治面貌。对于政治体系的研究主要从政治中枢变迁,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科举学校制度,人事制度,政治文化和军事制度等方面做概述式的讲解,因而对于各个政治、历史事件抱有比较客观中立的态度,可以对基本知识做出一定的解析。这本书还有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虽然并不十分深入,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的。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 篇6
分析高中政治教师不良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随着教育理念和课改的不断更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再仅局限于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侧重于情绪对实现高效课堂的调节作用。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 必修课程的特征要求政治教师带着较高的激情和良好的情绪情感来引导学生走进经济、政治、文化及哲学生活。新课改后,教师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但还没彻底消 除。由于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对高考分数的要求,给高中政治教师带来种种压力,造成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高中政治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情绪是日常屡见不鲜并亲身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教师情绪根植于教师的认知并随着教师对于特定事物认知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虽然高中思想政治课所 占高考分值不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越显重要。高中政治教师对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 师在很大程度上备受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政治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诸多。
1.社会因素
(1)高考制度的`改革。思政新课改的背景是社会大发展,经济主体多元化也带来了思想多元化,对政治教师原有心理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需要教师建构多元化思想,重新进行价值选择。
(2)信息量超速积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大众传媒的快速普及,个体日趋独立与开放,使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权威形象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教师更新知识理念、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压力。
2.学校因素
学校工作量太大、学生难教育、升学压力大、领导不正确评价、教师间竞争激烈、学生考试不理想、学习评职受阻等因素,严重导致教师情绪不稳定。
3.自身因素
(1)心理素质。由于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面的诸多特殊困难,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2)教师职业压力。考克斯和布罗克利的压力比较研究发现,67%的中学教师认为工作是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教育是职业压力的高发行业,尤其是高中政治教师的职业压力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二、高中政治教师不良情绪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
人的情感和情绪在通常情况下是自然流露,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有控制流露的情绪,这些都形成感染源。被感染者往往是因为仿效、移情、参与心理和 空间共存等原因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这些现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和感染力,将会直接引起学生的相关情 绪活动,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1.高中政治教师不良情绪对教师教学态度的影响
教学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构成物,作为社会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中间变量,对教学行为起着一种准备作用。一般情形下,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具有一致性。若教师自身感到不愉快、心理紧张,其教学态度也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
2.高中政治教师不良情绪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负担较大的情况下,对政治学习逐渐失去兴趣。高中政治课程比较抽象,若政治教师的教学缺乏积极引导和情感熏陶,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把握,学生因此也会产生厌学情绪。
3.高中政治教师不良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布鲁姆说,“学生带着积极情绪进行学习,比那些没有激情、快乐或兴趣的学生,或者带着抑郁、自卑和紧张的学生,学习更好,学习效率更明显。” 可见,教师应以积极愉悦的情绪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调动整个课堂学习氛围,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高兴、快乐。
三、高中政治教师不良情绪的调控策略
播种正面积极的思维,才能收获健康成功的人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才能调节高中政治教师的不良情绪,需要我们社会、学校及教师共同努力。
1.社会、学校要为高中政治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突飞猛进,教师的工资水平、知识水平也都相应地得到提高,但是针对高中政治教师的不良情绪,宜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社会地位。
思想政治课,一直是副科,与高中语数外没法相提并论。政治教师不受重视乃是情理之中。因此,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中政治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避免不良情绪的滋生。
(2)减轻高中政治教师的压力。
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追求进步,但压力过大,适得其反。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为政治教师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减轻教师的压力。
2.高中政治教师对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
高中政治教师担任着对学生德育的重任,不仅要会为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调控,对自我不良情绪的调控更是成熟教师的表现,也是一种自我历练 的过程。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方法很多,比如自我安慰法、语言暗示法、环境变换法等。此外,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可通过关注时政新闻、发表时评或者成立思政研 究小组,创办思政兴趣探究活动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既能减压又能培养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郭智慧。教师的情绪对教学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 篇7
一、目前政治教师专业化成长与教学效能的现状
高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一方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如饥似渴”,另一方面又感到所学的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指导“乏力”,对提高教学效能帮助不大。还有些教师教育观念、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势,对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了解不够,汲取、接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对与新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相匹配的学科间的渗透把握能力差。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他们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这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同时,政治课的教材、教参往往具有滞后性,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 “一本大纲、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教一辈子书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故目前不少地方高中的政治课教学效能不容乐观,学生的成绩都靠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而来,老师累,学生累。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迅速走专业化成长道路,将新理念、新的教学技术、新的教学艺术运用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政治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学效能提高的影响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来就是一门理论性十分强的课程,内容抽象。再加上高中生的成长特点,主张个性张扬,不受羁绊,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动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能,政治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化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既可提升自身的实力,又可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能的提高。
(一)教师宽广深厚的教师专业知识能无形中提高教学效能。
笔者认为这一点是想要成为受学生喜爱、受学生尊敬的优秀教师最首要的条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他们喜欢自己的老师知识渊博,至少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有较为广博的涉猎面。学生会因为佩服老师而喜欢老师,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们要尽量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至少做到不让学生“问倒”。
(二)教师纯熟的教师专业技能对提高教学效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采用一个好的技巧会马上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的不同特点变换自己的教学技巧。教无定法,课堂结构的构建,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捕捉,教学机智的充分展露,都需要政治教师专业化成长来支持。
(三)教师个人魅力能促进教学效能提高,政治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修养。
教学语言应具有艺术魅力和美学内涵,这样才能使枯燥的政治课趣味化。语言幽默、谈吐不俗,不但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甚至可以使高中生仰慕老师的才华,做老师的超级“粉丝”,课堂效能自不必说,学生主动融入到政治课中,政治课不再枯燥、不再沉闷、不再艰涩,“这边风景独好”。
三、政治课教学效能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一)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等培训活动和教师读书活动,提升业务水平。
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工作的职责、任务,提高自身素质。在培训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将学习内容融入日常教育实践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及时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及时补充和提供时效性较强的事例和材料。如在教学“弘扬民族凝聚力”这一课题时,可结合我国“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政治教师应及时将发射的盛况、航天员的艰辛、国家的投资,以及许多背后的动人故事等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或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趋于多元化,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因此,政治教师只有提升业务水平,才能立足讲坛,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敬重。
(二)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专家们各执一词,争议纷起。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政治教师要有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支持教学。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收集和利用涉及社会科学、时事政治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文字与音像资源。”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的建构。
(四)政治教师要有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优化课堂的能力。
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次的“再创造”过程,使学生在参与和体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总之,提高教学效能和促进专业发展,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提高教学效能和促进专业发展应该是同步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效能对政治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会带动和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
摘要:本文专门思考政治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与提高课堂效能的相关问题, 本文作者认为广大政治教师应转换教育观念, 不断完善自我, 继续学习, 丰富知识,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积极进行教育实践, 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政治教师,教学效能,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谢尔.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聚焦课堂教学[J].广西教育, 2006, [16].
[2]韩冬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问题与趋向[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03]:71-73.
[3]庄秀丽.追求卓越从学习开始——教师专业发展落地的行动[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03]:12-15.
[4]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5]郝芳.教师个人理论:沟通与阻塞[J].中国教师, 2003, [05]:20-21.
[6]徐斌艳.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行动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10]:25-28.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 篇8
一、案例强化对于基本政治理论的论证与解释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高中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往往采用机械化灌输的形式,以谋求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记忆,但是其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因此,现阶段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师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案例的补充来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证明,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为学生理论知识的有效运用提供最佳的前提准备,以保障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能够获得知识储备与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投资的选择”这一章节的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投资方式中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来引入近期股市行情巨大波动的实际案例。在案例引入之前,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理解风险与收益的定义,并明确风险与收益的伴随性。而在股票投资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这一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2015年5月~6月股市的大幅度增长,股民大幅收益以及2015年7月~8月的股市大幅下跌,股民的巨大损失这一案例来为学生进行理论的论证与分析。通过这一具有时事性质的对比案例,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以及教师的讲解来对风险与收益的相伴性进行一个了解,并对股票投资的风险特点有更深刻的体会,进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也能够随之地被提升出来。
二、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理解理论的实际含义
教师可以尝试角度与角色的转换,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并从学生的角度来尝试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从而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展学生知识探究与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重点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就可以引入“中学生强迫父母购买苹果手机”的案例,教师要弱化自己的权威作用,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自由的发言,阐述自己对于案例的分析。进而教师可以从学生观点“要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进行消费,不必完全受外界的影响”来引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从学生“不要随意追求虚荣感,盲目的跟风”来引导出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等消费观念,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三、借助网络和媒体资料,强化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有效理解
时政知识也是整个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因此在例证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地借助网络或媒体的资料补充时政知识,以保障例证教学工作能够动态化,并且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随时地进行生活问题的探究分析。
例如,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阅兵活动上的讲话,教师就可以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知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基本含义,来指导学生对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以这一案例分析为模板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问题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理解的程度上不断的强化知识运用的能力。
四、学生借助自己所学的理论进行案例的论证分析
通过案例论证强化高中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不断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而在课程巩固阶段,高中政治教师同样可以创新知识巩固的方式,借助例证教学的基本思路,以综合分析题现场解答的形式让学生借助自己课程所学知识来进行案例的分析,或者指导学生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总结升华进而推导出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在这种案例论证与分析的课程巩固教学下,学生的知识所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技能都能得到同步的巩固。
例证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突破传统政治机械化灌输的模式,以保障政治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要以课堂案例的引入论证政治理论知识,以学生案例分析的角度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以时政知识的补充来强化例证教学的动态性,再以案例综合分析的形式不断的强化高中政治例证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而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储备与知识运用能力双方面的提升。
《高中学生需要多守》 教师随笔 篇9
目前,课改再起航工程如火如荼,农村高中也紧随改革浪潮,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之中。课改中,着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力求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笔者在此呼吁“高中学生需要多‘守’”,岂不是置课改理念于不顾,颠覆课程改革的传统与目标。其实不然!投身课改风尖浪潮之中,结合教学实践,综合学生自身特点。笔者提出此观点,供同仁商榷,并希望得到批评与指正。
课改栉风沐雨十年左右,总在不断调整,不断更新。如今,高中也紧随时代步伐,大搞课改。每次外出培训和学习,听到专家们对课改高谈阔论,回校大干一番的想法总是不经意爬上心坎;看见名师的课堂中,学生生龙活虎,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更让人惊羡不已。各个学校,教师集体备课、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按部就班整得轰轰烈烈。课堂上,教师总是费尽心思,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力求把氛围搞活,让学生来引领课堂。咋一看,课改已深入人心,步步为营,终会成功。而实际上,课改中的教学效果,我们也是心知肚明的。
就以笔者的语文教学为例。每次课前都要求同学们去预习,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对自学进行检测。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给每个学生轮次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各种导入方式,学生多种朗读方法;讲授之后,总是会设置文本相关问题,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合作探究,给他们自主把握课堂的空间……课堂氛围不再沉闷,学生学起来感觉轻松多了,老师教起来也不至于那么费劲。这样的课堂,感觉起来,能够在愉悦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批改着学生完成得七零八落的作业,看着学生听写本上的大把钢叉,看着学生试卷上的大片空白,数着及格的人数,听着学生生硬的朗读声。我才恍然大悟:农村课改,我们不能对学生太放心,更不能放手让学生去搏。学生,他们永远需要老师的防守。
从那以后,我就试着改变战略。依旧让他们活跃,让课堂富有生气。但是,没有完成基础知识积累的人,谁也别想逃过我的手掌心。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多“守”。一是,早自习守着他们,指导他们前半节课读顺读熟文本,后半节课拿笔拿纸,边记边写。必要的时候,统一对一些易错的地方进行强调。当然,“守”在教室的老师,千万不能懒,也要认真地读书。此时,你瞄瞄学生们,他们正在和你比赛呢。二是,中午守在办公室。让听写没有过关的学生登门拜访,力求过关;给基础稍差,上课没有跟上老师步伐的学生补习;给对老师讲解中有困惑且想与老师探讨的学生提供机会。三是,多守着学生休息。下课后,守在教室几分钟,也许学生有不明白的想与你交流;上课提前几分钟守在教室,和学生沟通,多了解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对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的确,课改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实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农村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并且参差不齐。而高中课程内容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当学生们没有这个基础的时候,我们有何必拿那些花架子来让某些缺乏基础、滥竽充数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前进的动力呢?
因此,农村高中课改,多“守”学生,先给他们打牢共同学习的基础,再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 篇10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这是一个循环上升运动,但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本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我们把这一内容设计为第十一课。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1)识记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理解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运用
○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概言之,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实践实现的。在阶级社会中,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在这一目中,实践──阶级斗争──改革,是一条基本的线索。
说明在讲第一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社会历史观的科学理解必须从实践入手,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也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这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这就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才会得以确立。因为实践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社会生活就是客观的。这样唯物史观就建立起来了。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呢?我们在课文中没有正面回答,但在叙述的过程中、在生活和逻辑的进程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思想。首先,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因此,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其次,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有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所以,要把握第十一课中“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两个问题,就必须牢牢抓住实践,从实践入手破解社会历史之谜,从实践入手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实践最基本的方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一框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这一框的理解应该从实践入手,引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框设计了两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因此,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在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在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就必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说明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也应从实践出发予以解释。社会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而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人类的每一次巨大变革、社会形态的每一次进步和更迭,都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明确这一点就为第十二课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6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由于其不可避免的偏见而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第二问主要是从正面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这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这就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操作建议
回答第一问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找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自然现象的主体是自然物本身,其他发展过程往往是一个自然过程,客观性比较鲜明,其规律性相对于社会规律而言容易把握。而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人具有能动性,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客观性难以为人们直接把握。二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时代的条件进行分析,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里需要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来说明,可以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论述引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设有一问。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新了劳动资料,开辟了新劳动对象。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又会引起人们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中的地位的改变。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又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基本过程。
操作建议
这一探究活动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中国历史知识来完成。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在战国时期进入了封建社会,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有哪些变化?由这些变化联系到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9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要性。共有一问。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要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进一步思考进行这种变革的原因,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操作建议
这个问题要在学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之后才能回答,所以,这是一个应用的问题。教材引用了现实生活的材料,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一段话,然后引出问题。建议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同样先列举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然后进行概括。例如,土地承包、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发展市场经济等,这些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选举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是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上述这些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可能由学生举例说明,并让学生概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将改革后与改革前进行比较,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1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不断得以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第二问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问,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全可以作出回答。但是,如果想把问题引向深入,教师可以再设问,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调动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问题的积极性。
二问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历史现象中进行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抗性的方式,另一种是非对抗性方式。阶级社会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对抗的方式来推动,这是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与冲突的必然结果。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已经是非对抗性的,因此,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另一种方法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教师可以从学生学过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理论入手,区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然后分析阶级社会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最终引出结论。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问题。
究活动(教材第92页)
活动是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继续。有一问。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既有较深的理论难度,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有所感受的,因此,探究活动的开展有难度。第一问涉及现实生活,就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在现阶段,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2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究竟谁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共有两问。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框题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关于什么是社会存在,教材的定义是: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建议在教学时,教师将社会存在的概念分析得更细致、完整一些。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纳入这一方面的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及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或“人周围的自然”)和人口因素(“人本身的自然”)。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社会存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需要向学生说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作用是影响作用,有时还是不可忽视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现象。当然,在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必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说明。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这一概念也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使学生能够分清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关于社会意识,教材的分析比较全面,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也就无法生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物质生产水平就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同,从而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就不同。例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这种生产状况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私有观念,形成的是一种朴素的集体观念。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体劳动逐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于是,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并最终导致阶级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私有观念产生,并伴随不同阶级的出现形成不同阶级的意识。不同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在这种生产过程形成的客观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具有能动性的原理在社会领域的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因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这两种情况所表现的社会意识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旧的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理论也只有在社会存在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和条件时才可能产生。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残余,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等问题。
(2)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其内容或形式都有两个来源: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同时也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社会存在状况的一些意识材料;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又根据新的变化对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某些新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社会意识存在着这种继承性,因而社会意识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人们才能追溯历史发展的线索。社会意识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由此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族传统。
(3)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时,它就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不相适合时,它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标志,就是看这种生产关系能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能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总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规律。理解这一根本规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当代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内容可以从生产方式的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导入。生产关系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的。但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还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种影响和制约,使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具有复杂性。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要了解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能不考虑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在理解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准确把握经济基础的概念。一般来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准确地说,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的意义在于,对一个特定社会来说,生产关系可能具有多样性。但是,对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及整个社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不只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它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可以说,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或者维护落后的腐朽的经济基础,使它免于灭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一般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建立与自己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上层建筑,并为其自身的发展服务。所以,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上层建筑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进行的改革,改革不仅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也是改革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4)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学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后,有必要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进行概括。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整个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即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平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最终是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正确理解当代社会发展问题。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表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说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是通过改革来实现。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然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过程。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变革,在阶级社会里,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当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要求社会变革,当这种变革的要求还没有触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时,统治阶级可以进行一些变革,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总之,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而不能直接地产生和决定社会存在。
(2)二者对“谁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伟大人物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人类的历史是由伟大的历史人物创造的。“英雄造时世”是一切唯心史观的主张。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物质资料的生产,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着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参加社会变革,在推翻腐朽社会制度的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不是最后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才能实现。
(3)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界一样,有着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马克思深刻地研究了社会运动的物质原因,发现了社会现象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规律。这些发现终于揭开了社会现象之谜,为人类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贯彻和应用。依据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才出现了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这个历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唯物史观。
2.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3.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力,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由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这两个因素构成的,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首要因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4.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即分配形式。在这三个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
5.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
6.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所谓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这个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现实基础。
7.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包括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体现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体现着人们的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的主要表现: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定的意识形态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凭借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一定的制度、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
8.英雄史观
1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新的过程中,需要有时间确立相应的制度、规则和体系,这就使社会意识形态在改革的不断变化中,其理论和观念体系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或非规范性,从而体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同时,就意识形态自身而言,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我国目前意识形态的现状,其过渡性特点体现在:首先,在社会变革与创新中,新思想、新观念的确立,旧观念的破除,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新旧观念并存时期,意识形态必然存在着过渡性;其次,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借鉴和引进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对保守的传统观念的扬弃和对现代有益的文明的思想文化成果的吸取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不同观念的碰撞也使意识形态具有过渡性特点。充分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过渡性,可以使我们在新旧观念交替、学习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某些影响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2)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特点。
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的主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现实中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这种多元化意识形态,表现为既有残余的封建意识和小生产者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又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教条主义意识和观念;既有当代西方社会先进的、文明的思想道德观念,又有其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观点;既有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又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非科学的思想观念。这些性质不同、内容迥异、积极和消极因素并存的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与影响,形成了目前我国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特点。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倡导和确立科学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各种形式宣传、教育和灌输到群众中去,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流文化上来,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重视做好的工作。
(3)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进步总体上是一致的、和谐的,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但是,只要改革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新旧观念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我国目前社会意识形态在总体上与社会发展一致的同时,又呈现出某些冲突性的特点。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和斗争。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残余的封建主义意识与当代西方某些腐朽意识相结合,所形成的某些消极因素,与主流文化相抵触,使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不同思想观念间的碰撞和冲突,有时甚至达到激化的程度。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这一新特点,既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人为夸大意识形态对立、斗争对政治生活和政治形势的影响,以意识形态作为国内矛盾和个体行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又警示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冲突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透过国内外意识形态变化、融合的现象,看到其中的某些趋势和对立的本质,不能只见两种社会制度的某些共同性而否认其差异性,也不能只强调两种社会制度之间交往交流的必要性而否认斗争性。
(摘自:《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杜成君)
4.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过渡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急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既源于社会评价,也源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市场经济大潮把大学这座“象牙塔”推向了竞争的舞台,使得当代大学生再也无法保持精英心态,而是树立起把自己置于普通社会一员的“平民意识”。
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当代大学生更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的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要发展、要创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用自己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人际沟通转向网络沟通。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让大学生在与它交往的过程中无所顾虑、没有压力,能充分享受到思想、知识的满足和精神愉悦。因此,网络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在依附转向自主独立。大学里远离家乡和亲人,一切靠自己、一切靠自律,大学生的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
校园封闭转向社会开放。大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当代大学生不再沉浸于对理想的幻想,他们更愿意扎扎实实、掷地有声地做些实事,他们更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
积累知识转向培养能力。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向,特别是就业的现实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和羁绊,从过去的注重积累知识转向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
(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11期)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常变化和改革”的原因。
思考提示
人类社会同宇宙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停止不前,而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也贯穿于社会主义社
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其思维过程。下面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内容为例,在教学设计方面提出建议。
这一教学内容可以从邓小平讲话入手。先给出邓小平的讲话,然后提出问题。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引出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是否具有规律性?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社会发展史(或历史)知识。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过去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多采用推理的方法,即从前面讲过的理论入手进行推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社会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运动是有规律的,社会运动同样也是有规律的。这种演绎推理可以说明社会规律的必然性,但它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而非从客观事实归纳、概括出来。新课程要求从生活入手,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归纳、概括能力,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能力,尤其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所以,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尽可能从具体材料入手,通过归纳、概括,上升为一般认识,这种教学设计思想应该尽可能贯穿到一般教学活动中去。)
从对人类社会发展存在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过渡到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包括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内的思想家,在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上都陷入唯心主义,即否认社会发展存在客观规律。这就引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为什么只作出唯心主义的理解?二是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社会运动的特点。社会运动不同于自然界的运动,在于社会运动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活动,因此,社会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目的性,从而掩盖了社会运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人们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时,只是看到了人们的动机,却没有深入到动机背后的决定因素,认识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没有发现意识背后的决定因素──社会存在。然后联系相关链接,即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一段话,说明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人们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原因,马克思能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历史原因是什么。这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已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说明造成人们认识局限性的原因。
那么,社会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教学设计仍然从教材提供的材料入手,从两幅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和相关文字引出问题,即思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此处学生可以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恩格斯的名言作为结论,说明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此处可以结合专家点评,并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最生动的部分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的东西,可以把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变为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源。例如,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纸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这种对“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又如,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的兴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可以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事例并加以说明。通过学生讨论,引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然后,再设问,引出新的问题,即在同一个时代中生活的人们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结合专家点评来解决,即教师直接讲授;另一种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或生活现实的具体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例如,老板与职工、生产者与消费者、农民与工人、学者与普通劳动者等,他们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源于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不同,生活的社会环境、职业、学历等不同,因此,思想观念也就不同。建议教师尝试采用第二种方法。
在回答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概念,引入相关链接,但无需对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教师通过教材的设问,讲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这里仍然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回答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要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得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结论。
关于社会意识的作用,同样从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例如,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过去人们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邓小平则大胆实践,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认识上的变化给中国历史带来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认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作用。
第一目最后强调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本目教学的难点之一。教材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主要是说明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将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联结在一起的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最重要的是生产活动,正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内容。人的观念性的东西,只能在人的社会生活,即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参考“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中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随笔】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教师素质07-06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07-17
高中政治如何教学06-01
高中政治教学中08-30
高中政治教学难点11-04
分层教学高中政治教学08-07
高中政治问题式教学05-28
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06-11
兴趣学习高中政治教学06-18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