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

2024-08-30

高中政治教学中(共12篇)

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1

时事政治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是政治教育中的良好教育资源。但是客观来看, 当今的高中政治教学依然局限于理论教学的阶段, 忽视了政治与现实事件的联系, 这样一来, 高中政治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缺少现实生活的强大根基, 政治教学很难发挥其实效性。

一、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时政应用的必要性

( 一) 拓展教材知识

教材编排的时间一般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滞后性, 同时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教材中更加注重理论的铺排, 缺少与新近政治时事的联系。但是, 很多高中政治考试的内容都与当今国内外发生的时政要闻紧密联系起来, 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不注重时政政治的补充与讲解, 学生在实际做题时便无从下笔, 也不知道如何分析。同时, 重理论轻时政的教材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但是如果结合时事对教材中的理论进行分析, 那么政治教材的实用性就将极大的凸显出来。

( 二) 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时期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培养与拓展, 政治考试摆脱了传统死记硬背的怪圈, 更爱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依然将教学重点放在将答题要点模式化的探究上, 很少关注对时政政治的分析与探究。这就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失去了效力, 学生学习起来极为枯燥与乏味。而以时政为依托的高中政治教学, 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同时也能通过这些事件看透本质, 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事件, 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 三) 转变教师角色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教师都是课堂中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存在着障碍。但是通过时事政治的引入, 教师与学生共同发表见解, 学生更加容易参与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上存在着碰撞, 促进教师教学的进步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而是课堂的引导者。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教学的具体措施

( 一)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教育, 学生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 老师应该清楚的意识到, 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 需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具体来说,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将合作教学, 愉快教学等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中去。同时, 在引入时事政治时鼓励学生对其中所折射出的理论知识进行探讨与分析, 让学生更加广泛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从讨论中不断获得能力的发展。

( 二) 激发学生对时政新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时政要闻学习的兴趣, 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为其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要注重讨论探究在课堂中的应用, 将愉快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融入到课堂中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时事政治专题讲座的形式, 针对某一热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比如, 针对钓鱼岛之争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日本为什么执意追求钓鱼岛日本国有化? 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局势不断恶化将对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讨论分析, 学生不仅能够对钓鱼岛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其问题进行分析。

( 三) 合理安排应用时政教学时机

在教学中穿插时政教学, 需要教师把握良好的教育时机, 如在上课前5 分钟, 教师可以运用时事政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从上节课的内容中摆脱出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下课前5 分钟, 通过对时政要闻的分析与讲解, 能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实现理论与实际理论的融汇贯通。同时, 在课中也可以适当的联系时政要闻对理论进行拓展与讲解, 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结束语

时政要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资源, 不仅能够有效地拓展教材知识,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积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教学, 让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高中的政治教育, 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价值、人生观的确立,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政治教育也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但是, 就高中政治教学现状看来, 由于课本大多偏重于理论的教育, 缺少时政或结合现实生活加以辅助教学, 高中政治缺少趣味性与吸引力, 教学效果很难提升。针对这一问题, 探究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现状,时政应用,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2]蓝渊.问在书外答在书内——浅论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J].广西教育, 2015, (10) :76-77.

[3]梁洁.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资源的有效利用[J].广西教育, 2012, (06) :59.

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2

诱思探究教学法是由陕西师大教授张熊飞教授提出。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促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循循善诱,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探究知识,并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怡品德,获得全面发展。有道是:“善思则得,善诱则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诱思点,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实现其“探知者”的主体地位。下面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例略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诱思的运用技巧。一,寓以典故,借以诱思。

典故以其深邃的哲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启迪,而为人们广泛传诵。对于已有一定文学基础知识的高中学生来说,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典故,不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前人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思辨的欲望,从而达到诱思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我用FLASH给学生展示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尽管学生对这个典故比较熟悉,但看完后还是忍不住哄然大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我立即设疑:白马是不是马,马是不是就是白马?白马和马是什么样的关系?

诚然这个问题很简单,设置的目的只不过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导入思维。学生思考回答后我立即又逐步设问:(1)白马和马谁是特殊性,谁是普遍性?(2)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白马一定是矛盾的特殊性,马一定是矛盾的普遍性吗?如不是请举例说明。(3)结合马和白马的关系说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样的关系?由于学生对白马和马的关系易于理解,所以在这个基础上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不在困难,而且还比较形象。又由于这个典故比较有趣所以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知欲望。

我通过这个典故,设计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递进思考,积极探究,不仅帮助他们愉快轻松的掌握了知识,而且还锻炼和提高了他们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典故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我们有的老师运用典故,只重在论证知识原理,却不是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新知,这样就起不到诱思的作用。要想寓典故以诱思,典故的运用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典故一定要贴切教材内容,且要通俗易懂,活拨有趣,切忌晦涩难以理解。如果选取的典故不贴切,距离要说明的问题较远或根本不能说明问题,不仅不能诱导学生朝既定目标思考,反而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学越困惑。如果典故晦涩难懂,沉闷无趣,教师又不能讲解透彻,则会导致学生产生思困和焦虑想象,从而思维得不到激发。

第二问题的设置要有浅入深,层层递进,一步一步诱导学生朝既定学习目标思考和探究,设置的问题切忌过于笼统,也不能过深,否则也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灵感,产生不了“诱思”交融的氛围。

第三:典故述说要生动,教师本人在课前要对典故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善诱”,而“善诱则通”,从而实现“诱思交融” 二,透视社会热点,以诱达思

所谓“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较多的问题。处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尤其是也开始对天下事较关心的高中学生,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是比较敏感和感兴趣的。因此在政治课堂上巧设社会热点,不仅是政治课的要求,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

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这一课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我播放了一段视频:2008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李桂林和陆建芬的支教事迹》。就在学生的情感被视屏中主人公的事迹深深牵引,内心世界正在接受一次神圣的洗礼

用心

爱心

专心

得注意的是:在具体教学中诱思不能简单模仿,也无现成的模式。只要我们在教学组织中牢记: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即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而不是强迫;要时刻激励学生而不是压抑;要时刻给学生点拨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求通达.那么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学生才能感到轻松愉快,从而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总之,“善思则得,善诱则通”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潜心钻研,精心组织,就一定能找到好的方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促发展”,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心

爱心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思考 篇3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

看看我国现在正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国家竞争力不强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脉时代发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1、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對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们的教师们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2、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

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二,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第四,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篇4

一、设计趣味性问题

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托尔斯泰提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才能使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 才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期待与认知倾向, 这样教学才能成功。相反, 如果问题索然无味, 学生首先就会对它产生排斥心理与消极情绪, 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 在设计问题时, 我们要增强问题的趣味性,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在设计问题时, 我们要以幽默的语言, 诙谐的语调将问题与故事、谚语等相结合, 以增强问题的形象性与趣味性, 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当然, 趣味的外在只是用来辅助问题的表达, 要注意度, 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只注意外在的形式, 而冲淡对问题本身的关注, 这不但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反而会成为探究的干扰源。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开始, 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对于高中生的政治学习也是如此, 高中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 而抽象逻辑思维相对不足。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政治内容时学习效率会降低。因此, 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包含于形象具体的感性材料中,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 能够使抽象的知识更为形象化。随着“生活即教育”的教学观念的提出, 生活与教学的关系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教师可以将生活移入课堂, 在抽象的知识与学生间搭桥铺路。我们要在抽象的政治内容与丰富的生活间找准切入点, 设计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 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同时这样的问题真实可信, 可以大大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空洞、说教的看法, 使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动机。

三、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常有疑点, 常有问题, 才能常有思考, 常有创新。”那种对与错的判定型问题, 只能用于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的培养, 对于学生探究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我们要设计具有一定探索性的问题, 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学生无法运用现成的结论型知识来解决, 需要运用自身所学进行分析、推理与验证, 需要进行学习与思维的再创造才能解决。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问一些具有可探究性、可研究性的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 激活学生的思维, 挖掘学生的潜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使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提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享受探究的过程, 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四、设计富有实践性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 这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做到了知行同一, 学以致用。因此,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我们要注重开发课程的实践性, 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向有着更为宽阔学习空间的课外延伸, 来开拓探究活动的广度,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深入研究教材, 又要深入研究本地区的实际, 由教材向社会延伸,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主动探究,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拓学生的视野, 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政治教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如可以设计“假如你是当地玩具厂的负责人, 你如何来经营, 如何更好地来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如社区文化、社会诚信等, 这些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打破了课内与课外的界限, 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交流与学习平台, 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完成。

五、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所谓针对性, 是指教师要明确哪些问题适于探究, 在探究中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要对问题进行科学选择, 把握探究的时机。过于频繁的探究会影响到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影响到探究的效果。要么就不开展探究活动, 要么就要开展得有声有色, 要有实效, 空有数量没有质量的探究不是新课改所提倡的, 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知识的关键处、新旧知识的联结处、学生情感的触发点、学生思维受阻时抛出问题, 开展探究活动, 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 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 帮助学生扫清障碍, 使教学圆满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5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模式的政治课堂探究性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培养高中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在分析讨论政治案例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提高。本文对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意义以及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通过课程结合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高中政治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传统的政治课堂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单调、枯燥。而案例教学方法能使高中的政治课堂变得形象、生动,教师采用一些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情况做成教学案例,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气息,让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为了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案例教学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屠呦呦的事迹,将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提取出了青蒿素,使近600万人免受疟疾折磨的事迹,为学生展现出“人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的”这一内容。

2.通过案例的讲解,强化知识记忆

高中政治课程包含着各种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注重理解知识内涵,只是让学生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下来,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一知半解,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熟练地运用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使一些比较深奥和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1.筛选和设计优质的案例引入教材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与学科理论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案例引入教材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政治观点。有很多社会现象可以作为真实的教学案例,使政治学习从课本中走出去,让政治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地探索社会问题的本质。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了解到其他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路,对自身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2.以小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小组讨论和分析的方法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分组进行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分析案例,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同时,为了避免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讨论中心偏离主题,讨论小组的范围也可以由几个人扩展到十几个人。因为政治是一个没有边境的学科,所以政治学习的好处就是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将政治课本上需要讲解的内容与国内、国外的案例进行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学会以政治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做到将课本上的知识完美地传递给学生,还要做到将社会时事与理论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政治个性化。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让中国人骄傲的事件写入教材,增强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

3.?Π咐?进行总结和概述

每一节课都会有其重点内容,一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重点并突破难点。采用总结的方式进行每节课的补充,将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以简洁的语言形式讲述给学生。例如,在讲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教师在讲述完其中的内容时,就需要对“选举权”这一问题进行强调,让学生明白选举权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选举权,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随着教改的逐渐深入,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的案例,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把握,让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在政治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篇6

一、时事政治的重要地位

由于教育的发展,高考制度的变革,以学生健康发展,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思想品德,学生自主创造为核心,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教育的意义是要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就必须要广泛的关注并确实保障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而这一切又是和时事政治相挂钩的,社会上的人和事及各国的关系,国际的形势不仅给予学生鲜活的社会参照坐标,而且也会帮助学生对于各个事件有自己的看法,教师要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阵地,在课堂上引入时事政治的战略意义是必须受到重视的。

时事政治不仅仅向学生展示社会热点和政治知识,更多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这是时事政治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当前时事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讲课形式过于单调,流水式讲评。教师的讲课技巧是和学生上课注意度成正比的,许多的教师为了赶课程的进度,教学时事政治的时候仅仅是打印出相关的资料给学生,然后在课上简单的发表一下评论,没有给学生自己思考探讨的机会,而且教师自身对于时事政治的认识就不到位,只是简单地敷衍。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自然无法深切的学习时事政治。

2.教师的主观态度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在授课时评析问题往往会加入自己的主观看法,时事政治尤其如此,而这会使学生产生定势思维,思维局限于老师的观念之中。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将近段时间发生的新闻念出来,学生很认真地听。当教师念完新闻,然后开始自己所谓的点评时,学生往往变得心不在焉。这是由于新闻本身具有吸引力,而所谓的点评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时事政治讲述的时候,教师尽量先不要做任何形式的点评。

三、将时事政治融入政治教学的具体方案

1.广泛积累时事素材,主动关注时事政治。教师教学的前提是要自己对于所教的内容要精通,所以对于广大的政治教师老师来说,要不断地对自己充电,要广泛的关注时事,只有充分的掌握时事素材才能理解好时事政治的精髓,教育学生,进行授课。比如,教师可以关注一些微信的公众号,这些公众号会定期更新实时新闻,速度比报纸快,而且通过这些渠道可以看到网民对这些时事新闻的评论,了解舆论风向。此外,许多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整理发布新闻,他们本身也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观点。政治老师也可以自己组建一个交流群,当有新闻发生时,教师可以在群里讨论这个事件,每个教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观点,而有些观点是相互冲突的,大家可以在群里深入分析,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一件事情。通过这些途径,教师能够及时获取时事政治,并且能够快速地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

2.建立班级“公众号”,推广时事政治信息。教师了解了时事政治信息,那么学生该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办法是建立班级“公众号”,推广时事政治信息。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定期在上面发布时事政治信息。但有些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学生无法通过网络关注公众号,那么该怎么办呢?此时,可以建立班级的公众号,比如,班级的黑板报可以辟出来一块专门用来更新这些信息。而公众号该发布哪些信息呢,这是需要一套审核机制的,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信息,让学生代表甄选出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最终由老师从其中再次挑选,确保发布的信息既有营养,又是学生感兴趣的。

3.点评时事政治需要技巧。上文提出,不适当的点评不仅影响学生的思考也影响学生对新闻的兴趣。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点评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点评这些新闻;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思考成果的机会;教师最后要加上自己的点评,起引导总结作用。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学科。但是在我国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中, 老师却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使学生依然停留在书本当中, 对国内外的时事政治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时事政治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了解世界重大事件的途径。高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形式化, 尽管有些高中政治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 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引进一些时事政治教育, 但是只是简单的阐述一下, 并没有实际上的互动和深刻的讨论, 甚至有些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 会夹杂着个人的感情, 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情绪, 这样对学生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上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问题应当引起高中政治老师的重视度, 应当把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相结合, 不要脱离政治教学的教学理念。

二、加强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一) 培养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自主性

政治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对社会的正确的认识, 在时事政治教学中很多重要的时事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 增加学生对事物、事件的判断性, 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把当前国内外的, 重大的新闻事件分享给学生, 主动的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主动接受新鲜知识的热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者、指明灯, 学生才是主体, 指导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业余时间, 阅读时事新闻, 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评论, 最后让学生自我养成自主的学习时事政治习惯, 完全打破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国内外重大的时事新闻事件, 通过比赛或者演讲的形式,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让学生在比赛或者演讲中, 积极地对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于政治学科有更浓厚的兴趣, 从而有效的带动其他学生学习时事政治,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政治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使用多元化的方式了解当前的时事新闻事件, 并且进行有效的整合, 与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相融合, 在课堂上大量引用意义重大并且关注度较高的时事新闻事件, 和学生进行探讨、交流, 在这样的过程中, 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看待问题的角度, 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例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结合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形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画面感, 在通过老师的分析和讲解, 加深了学生对时事热点时间的认知度, 这样不仅使教学资源得到利用, 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使学生的政治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加强学生在课前进行时事政治的研究和讨论

老师可以在学生当中建立一个新闻播报小组, 让学生上课前的三分钟进行对社会当前热点的时事政治新闻进行播报、讨论和研究, 并且在上课以后在有老师进行点评, 这样的过程能使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 有效的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同时学生在老师的点评中, 可以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 也充分的调动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 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逻辑能力。

(四) 时事政治的有效利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事政治当前国内外热门的新闻事件, 将时事政治引进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中, 是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后的新型教学方式。老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老师应当将当前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和教材有效的进行整合、融入课堂, 找到能后吸引住学生的眼球的热点新闻事件, 甚至可以利用一些娱乐向的话题进行讲解、讨论。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与课堂上。从而将重大的时事政治事件中反应出来的现象传输给学生, 但是老师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 不可急功近利。

三、结束语

总之, 时事政治教学和高中政治教学两者是相互依托, 相互融合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基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目标, 老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课堂的上的讲解中要找到一定程度额的兴趣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将时事政治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充分的调动了高中政治课堂的学习气氛, 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时事政治主要是国内外, 当前发生的热点性的, 且非常有意义的新闻内容。在教育改革后的背景下, 时事政治也被列为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同时提出了, 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把思想政治教学和时事政治教学相结合, 时事政治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政治学的热情。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怎样更好的把时事政治的素材, 融入到政治教学中, 本文就是主要对于时事政治怎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事政治

参考文献

[1]贺海东.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 2012.29

[2]耿健龙.关于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讨[J].新课程 (中) , 2015.06

[3]孙寿玉.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10

[4]宋荣华.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09

高中政治教学中“错题管理”研究 篇8

一、错题管理概述

“错题管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将他们曾犯过的错误总结起来, 进行相关的整理,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具体而言, 错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知识漏洞, 是学生需要弥补的知识缺陷,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并为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原材料。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方式进行教学, 不仅可以减轻学习的学习负担, 还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当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 积极进行总结和反省,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错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从而使其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错题管理

在认识错题管理是什么之后, 我们仍然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错题管理, 错题管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怎样的作用等。为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认为必须进行错题管理的原因主要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许多学生在发现做错题时仅仅是将错题进行纠正, 很少有学生会深入分析错题的原因, 更加没有学生主动将错题进行相关的整理与总结。同时, 一些教师也没有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 缺乏一套科学的指导措施, 或在教学时大搞题海战术, 导致学生完全成为了做作业的机器, 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错题, 这就使得错题变得毫无意义, 导致学生在同一问题上一错再错。对于学生而言, 错题就是学习知识的漏洞, 而学生唯有针对错题进行有效的管理, 才能及时更正学习中的错误, 从而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对于教师而言, 错题是教师备课的重要资源, 也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的细节。由此可见, 错题对于教师以及学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进行错题管理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一步。

三、如何进行错题管理

(一) 师生均应当注重错题管理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 重视错题管理是开展错题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第一步, 是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学的重要源泉。因此, 广大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重视错题管理,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正视错题管理。具体而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错题进行汇总, 并进行相关的整理, 然后再重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进一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掌握解题方法的程度, 让学生真正从错题中有所得, 进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从而通过师生共同重视错题管理来提升学习与教学的质量。

(二) 教师为学生提供错题整理方法

在进行错题管理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 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错题整理方法。例如, 针对基础类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摘抄的方式来进行整理。而对于文字量较多、较复杂的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复印将其粘贴到错题的地方, 方便日后的复习。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进行错题管理时, 必须正视错误, 然后用醒目的笔在错误之处做出相关的批注, 并将正确答案同自己的答案进行对比。尤其是一些失分较多的题目, 教师更应要求学生记录解题的切入点、关键点等, 同时将错题进行集合、分类,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错题整理习惯。这是进行有效的错题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也是提升学生错题管理意识的关键所在。

(三) 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经常回顾错题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 有的学生往往因为没时间、没兴趣等原因来进行推脱。面对这一情况, 教师则可要求学生定期进行错题回顾, 将经典错题重新做一遍, 逐步探索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改编, 试着从其他的角度出发, 寻求更好、更多的解决方法。例如, 在一道要求以辩证观的观点来进行知识分析的题目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原题改编成一道以唯物观的观点来进行知识分析, 或者以历史唯物观、唯心观等原理来进行分析的题目。这样的错题改编, 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错题, 掌握辩证分析法, 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 错题管理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需要广大教师投入很大的毅力和恒心。虽然如此, 作为政治教师, 我们仍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错题管理习惯,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而为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提供支持。

摘要:众所周知, 有效的错题训练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具体到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错题管理”进行教学, 必定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笔者以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为研究对象, 对错题管理是什么、怎么做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错题管理,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英杰.高中思想政治错题资源开发的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2.

[2].宋文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2) .

[3].杨唐艳.高中政治教学“错题管理”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05) .

[4].刘静.巧用你的错题本[J].考试 (高考文科版) , 2011 (11) .

[5].刘儒德, 江涛, 李云芳.高一学生的错题管理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01) .

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9

关键词:高中政治,科代表,高效教学,“第三只眼”

不同的领域对于“第三只眼”的界定不同, 从传说到科学种种说法历来已久。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政治一线教学十多年的教师, 也在寻找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第三只眼”, 特别是我省2008年开始执行新的高考方案, 高考中政治学科只作能级要求, 再加上高中政治学科本身的特点, 这一切的一切好像把高中政治课推进了一个死胡同:学生学习的热情顿减, 学校课时安排减少。面对现实, 遵循进一步规范办学的要求, 高中政治课堂更应该重视教学的高效性。从参与的主体来看, 起到极其核心作用的就应该是政治科代表, 也就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第三只眼”。笔者认为, 重视“第三只眼”, 用好“第三只眼”应为上上策。下面就从笔者的实际教学出发, 谈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第三只眼”。

一、政治科代表的重要职能

首先, 政治科代表是“小灵通”。在日常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多元化、个性化与教师教学的一元化、共性化之间存在矛盾。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矛盾呢?教师可以通过发挥政治科代表的特殊作用来了解学生的需要。政治科代表及时把学生学习的问题反馈给老师, 以实现教师较有针对性的指导, 并把教师的要求及时传递给学生, 实现学生高效的学习。

例如, 关于作业的布置, 假如不清楚学生每天其他学科的作业量以及学生对本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很容易带来学生对教师的抱怨:“今天作业已经够多的了, 还布置, 又是那么难做。”

而科代表比较清楚学生每天其他学科的作业量以及学生对本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就可以根据科代表反映的情况, 进行必要的调整, 考虑作业的难易、多少、收发的时间等, 这样布置的作业比较合理, 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其次, 政治科代表是“全面代表”。一般来说, 科代表主要负责日常作业的收发, 有时候甚至是作业的布置以及一些平常学生作业的督促检查, 这都有利于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课堂的有效延伸。而且高一、高二 (必修班) 每周两课时的政治课教学学时安排, 政治课教师几乎很难完成每次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查、前一天作业的提醒, 科代表则能很好的做好这些, 他能够在合适的时机作出必要的提醒、安排。除此之外, 有科代表处理特殊情况效果更佳, 如作业不交、忘交、同学做题遇到困难, 等等。

在新课改形势下,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究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这就更需要科代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在研究性学习上, 课题研究前期调研, 课题内容的确定, 课外社团活动的安排, 校本课程的素材等, 科代表都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第三, 政治科代表是学生进步的“领头雁”。科代表接触政治教师的机会较多, 并且教师对他们也关注较多, 无形之中可促使他对政治学科产生较高的兴趣;同时担任科代表的同学, 必然要求学习成绩不能太差, 这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压力。兴趣加上压力, 使得科代表的学科成绩提高很快, 再加上科代表“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心, 会给其他同学以无形的影响, 进而会形成较强大的内趋力, 这种力量对形成优秀的班级学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打造优秀的高中政治科代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第三只眼”非常重要, 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着神奇的力量。那么如何打造优秀的政治科代表呢?笔者认为, 作为政治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提升科代表的责任意识。责任心是担任政治科代表的基础。政治科代表只有对同学有高度负责的态度, 才能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 配合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我有一个科代表, 每次都是被动做事, 叫他做什么, 他就做什么, 几乎是机械地去做事, 有困难大都来问我, 结果是任务大多不能很好地完成。原因是他觉得科代表工作并不重要, 而且也简单, 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行了。像这样的科代表主动性不够, 责任心不强, 对教师依赖性强, 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2.树立科代表在学生中的威信。“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教师要对他们有绝对的信任, 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许多教师对科代表的工作不放心, 认为他们年纪小、不成熟, 容易犯错, 会包庇一些他们的好朋友。首先, 教师要允许他们犯错, 永远不让他们犯错, 那他们永远也不会做事;其次, 教师要随时加以教育与引导。

科代表威信的确立, 需要让他们享有一定的处理事务的权利。只要是科代表能做的, 同时不影响教师了解学情的前提下, 许多的工作完全可以让他们去完成。

要不时地表扬和肯定科代表的工作。比如, 每次班级成绩的提高, 都离不开科代表的不懈努力, 所以在班级第一个要表扬的就是科代表;他们的每一次工作的进步, 要真诚地表扬, 要肯定他们的成绩。

三、如何培养科代表的深思

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工作, 要求科代表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反思和总结。总结成功经验, 反思错误做法, 形成成熟的体系, 这有利于提升他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同样, 试用一段时间后, 如果不能胜任, 就应及时更换;通过一个学期的打造, 即使工作较好、成绩提高的, 也应在下学期进行更换, 更换科代表看似尴尬, 实则是对班级同学负责任的表现。

当然, 关于科代表的培养, 还有许多的内容值得去探索、去思考, 作为教师, 要在平时做个有心人, 不断地去总结和完善。

总之, 请关注我们的科代表, 关注他, 也就是在关注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 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2005.

[2]哈蒙德.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3]新课程下转变教师角色:效能保证.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 2008, (8) .

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10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 时事政治教学深入度不够

一些高中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深入理解时事政治教学, 也未对时事政治进行充分利用以不断增强政治教学效果, 只是在政治课后或课前将时事新闻引入, 以补充政治教学内容, 并未在整个政治课堂教学中贯穿时事新闻, 这就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时事政治的重要作用。此外, 还有一些教师缺乏时事热点关注意识, 使时事热点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 也未对高中生开展系统、科学的时事新闻专题讲座, 政治教学中随意性较大,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缺乏时事政治教学客观性

一些高中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主观性过强, 在评论时事政治时太过主观, 缺乏客观性。所以, 在分析时事时, 往往会存在传达错误信息的情况, 造成高中生不能深刻认识时事, 最终导致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此外, 时事政治教学中, 教师并未整合相关时事热点, 造成对时事关联性的忽略。还有的教师由于升学压力, 使其在政治教学过程中, 不能有效关注时事政治, 也未充分利用时事来分析政治课本内容, 最终造成政治教学理论性过强, 很难将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有效应用

1. 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的内容, 也就是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所以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下, 学生居于核心与主体地位, 这就需要高中教师在对现代化政治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的同时, 尽可能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低效的教学模式。然而, 高中政治教学理论性要远远抽象于其他学科, 这就导致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

搭建学生未知知识与已知知识的桥梁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由此便于学生消化与理解新知识, 而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内容正好起到此种作用。例如, 在向学生讲授多变的价格时, 可依照现实中每年年底很多蔬菜水果价格猛涨的问题, 首先让学生自己分析, 再让学生之间实施互评, 对问题认识全面、准确与否进行分析与讨论。由此, 学生就会对多变的价格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回归教材, 对知识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从具体至抽象, 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对学生分析与总结知识点极为有利。

2. 从根本上转变高中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观念

高中生在新课改下已不仅仅是知识接受者与传递知识的主体对象, 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平等、公平、开放的政治教学环境中, 对学生的爱好与学习兴趣予以充分关注, 积极引导学生多观察现实生活与社会, 不断培养高中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 确保学生能健康、平衡发展。

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除了保证学生能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外, 还必须让学生对课外知识进行系统掌握, 特别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政治, 因此, 高中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时事政治资源进行巧妙运用, 以使教学内容得以不断丰富。第一,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 有利于不断完善教材内容, 能够确保学生通过书本内容有效解决时事政治问题, 实现政治教材具体化, 抽象教材内容形象化, 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二,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时事政治, 在教师指导下, 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断延伸政治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高中生的课内外政治知识。第三, 由于时事资源具有较强的生活性,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时事话题当作其主要内容, 使学生可以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 关注社会热点, 避免和现实脱节。此外,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思想, 有效结合政治教学和时事政治, 确保学生的思想认识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第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 能够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不断丰富高中生的思想情感。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实施时事政治教育有利于不断提高高中生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高中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是互相融通、渗透的, 高中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思想政治课程为基础, 对时事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 对学生实施时事政治教育, 确保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政治教学中不断贯穿时事政治, 能彰显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11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78-01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从学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来科学而灵活地设计有效提问的问题形式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提问效果,就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对此,针对教学要点和目标,以指向明确的问题设计来切中要害,钩深索隐,并帮助学生提升认知,应是提问的要旨所在。做到这一点,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准备

1、收集材料。在政治教学中广泛收集材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选择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广泛性,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检验所学的知识。其次,对于材料的理解不能单单停留在理论方面,而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这在政治教学中至关重要。基于以上,应当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是当前政治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媒体教学。在政治教学中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媒体教学有利于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联系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运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在实践中,广大的教职工创造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形象性直观教具、实物性直观教具等。其次,随着政治教学的不断发展,在政治教学中逐渐引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图像、图形、音响等形式更加直观、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课本上的知识点正确的反映出来,提高了教学知识对学生的感染力,使得教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提问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要匠心独运,即要注意问题的灵活性

《论语·述而》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句,是孔子用以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但如果教师所使用之语言、所表现之态度等给学生以板着面孔训人的老学究式的老生常谈之感,而不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欣赏与思考,所谓的启发将会是毫无意义的。因而,教师的提问设计必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力求创新,包括新的设问呈现形式、新的设问角度、新的设问背景等。其目的在于,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回答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心向而浸润其中,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为此,教师可:(1)小题大作或大题小做。前者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小的切入点来认知指向对象的大,后者是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化解拆分以便于学生在分析与综合中加强对较大问题的把握。即以学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为例,有老师以班干部选举与之进行类比,即是大题小做。(2)变换认知问题的主体角色。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会因各自所持的立场、角度等而有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认知或行为主体的角度出发认知问题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认知问题从而加强对问题对象的把握。以学习《多变的价格》为例,生产者与消费者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即是有差异的。(3)变换设问条件。不同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变化方向会呈现出一定差异。如此设问有助于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以有效把握条件变化与问题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避免对问题形成僵化认知。仍如前例《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有老师是以人大代表选举为例进行课堂活动探究的。但事实上,如果没有必要的说明,这样的类比是不合适的。如作为一场真正的选举活动,高中生有选举权吗?具体到不同层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对选举人的资格认定分别是怎样的?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高中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设计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中,引起学生自然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有时并不容易,这时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但并不是要给学生答案,而是要用适当的语言启发学生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思考。最终要学生自己能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圆满。

四、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提问内容

哲学内容是高中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这部分内容也是一个典型的教学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很多哲学问题时,要善于进行知识教学的发散与延伸。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体会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悟出:移步换景,运动引起变化;从“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中理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的规律;从“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中领悟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必须以旧事物为基础,新旧事物有联系;从成语“对症下药”中体会矛盾的特殊性,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灵活的融入到教学提问中,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知识学习的内在价值。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提问时要进行更加灵活有效的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提问会让教学重点更加突出,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些都是好的提问方式,能够为知识教学的深入带来有效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闻宏武. 对高中政治课中有效提问的初探[J]. 成功(教育),2013年06期.

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12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应用分析

政治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应当借助更多时事政治话题的探究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这方面能力, 借助各种时事政治的分析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时政分析能力

想要让时事政治的分析更好地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中发挥推动作用, 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与视野, 对于当下的时政有着很好的分析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照本宣科, 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点或者概念和学生们进行讲解, 对于教学素材的挖掘与探究在课堂上非常局限, 对于时政的分析也很有限。这不仅体现了政治教学的局限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教师自身的时政分析能力不够。因此, 教师要不断弥补自身的这些不足, 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视野, 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如。

提升教师自身的时政分析能力具体表现在教师在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 积极利用其他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 以便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没有较为牢固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自如地向同学讲解和交流只能成为空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网络、媒体和书籍, 收集保存时事政治的各种资料, 并进行及时地更新和充实。在总结各种资料的基础上, 深度挖掘事件间的深层政治联系和政治价值。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提高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 为未来教学打下较为牢固的理论和资料基础。例如, 在讲授《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一节内容时, 课堂上除了需要让学生们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以及其权利和义务;懂得国际组织的内容和作用外, 教师还应当结合当下的时事政治对于这部分主题展开一定程度的拓宽与延伸。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也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与领会。

二、激发学生对时政探究的兴趣

想要让时政分析更好地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同样需要激发学生们对于时政的探究兴趣。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应当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当下的时政热点, 并且培养学生们对于时事政治的观察与留心的习惯, 让大家对于这部分知识更感兴趣。学生们只有对于某种学习方法或者某件事物充满兴趣时, 才会花更多的精力展开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深化了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这节内容时, 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们了解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反对战争。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因此, 和平与发展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我会有意识地给学生们引入一些好的当下的时政探讨话题。鉴于诺贝尔和平奖刚刚揭晓, 我会引发学生们对于这一奖项的关注, 并且让大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一下今年诺贝尔奖项的一些实际意义。这个话题立刻引发了许多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分析兴趣, 大家都侃侃而谈, 纷纷表达着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课堂教学氛围不仅立刻变得十分活跃, 学生们也在积极的参与中很好地深化了对于本节教学知识点的体会。

三、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

想要让时政分析更好地辅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展开, 这同样需要教师们不断转变教学理念, 并且做出教学模式的革新。传统观念上会让我们觉得政治课程是充满说教意味的, 很多知识都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之所以会留给学生们留下这样的印象也是由于很多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十分陈旧所致, 因此,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这一点上做出改善。应当尽可能地多元化课堂教学, 尤其是在引导学生们展开时政问题的分析时可以以多样化的方式展开, 这不仅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推动, 也能够收获更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例如, 举办各类政治知识活动便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这些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如, 政治知识比赛竞答, 政治事件评论征文等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情怀进行了熏陶。又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和制定班级报纸, 这不仅有利于宣传政治事件,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电脑运用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反思批判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引发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 也能够让时政的探讨更好地提升政治课程教学效率。

总之, 要想让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有更好的应用, 这首先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时政分析能力, 并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视野, 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自如。其次, 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于时政的探究兴趣, 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的锻炼, 也能够深化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此外, 教师们应当不断转变教学理念, 并且做出教学模式的革新, 这不仅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推动, 也能够收获更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袁忠典.浅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渗透时事政治教学[J].学周刊.2013 (01)

[2]陈燕湘.充分发挥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作用[J].西藏教育.2012 (08)

[3]龙培林, 张秀娜.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袁丽君.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J].现代交际.2014 (01)

[5]李凤喜.高中政治科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 (教研版) .2009 (06)

上一篇:研究及应用下一篇:气象信息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