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作文

2024-07-16

偶得作文(精选13篇)

偶得作文 篇1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是这样的。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要真正学好语文,就必须向外吸取营养。这里的“外”,就是课外。向外吸取营养,就是知识必须向课外拓展、延伸。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机会,积极地鼓励他们自主阅读一些课外的读物,如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书刊,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读,还能让学生学会评。

在提倡“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的今天,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评书,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终身受益。只有这样,学生的大脑库中才会积累丰富的知识宝藏,写作文时才能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二、注重作文的“精练”和“巧练”

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顺应作文教学的规律,降低“练”的数量,提高“练”的质量,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练”字做一些文章,在“练”字上多动一番脑筋,在“练”字上多下一番工夫,就一定能让学生把作文写好。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要想使学生在作文上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的观点是:粗练不如精练、多练不如巧练。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指导学生“精练”加“巧练”,才能让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

在作文前,一定要教给学生这样的内容: (1) 如何确定题目; (2) 如何确立主题; (3) 如何选择材料; (4) 如何布置结构; (5) 如何安排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6) 如何确定文章的详写和略写; (7) 如何运用准确语言表达主题; (8) 如何画龙点睛、耐人寻味; (9) 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10) 如何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等等。把这些内容或单项练习,或多项练习,或综合练习,联系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多样化的批改方式

在作文教学中,最传统的方法是“学生写,教师批”,以教师的观点定好恶,说白了就是按照教师对主题、作文要求的理解,来评价学生作文的优劣与好坏。这无疑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同时也会产生极大的片面性,符合教师的思维或观点的就是优秀作文,不符合教师口味的就是劣等作文。这一种批改方式,总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一语定乾坤。学生没有申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因而有自己的观点也只有被封杀在刚刚萌发的大脑中。

要想得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让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充分表述,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就必须变教师批改为学生批改或者师生共同批改。让学生批改作文的最大优点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怎样改,改成什么样,让学生做主,教师只在一旁加以指导和点拨就行,千万不能把老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以便让学生各尽其能,各长其才,通过活动各得其所。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成功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一个不懂改文章、不会改文章的人,只能做一个作文“门外汉”。

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全班批、小组批、轮流批、教师批、学生批……总而言之,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以提高学生的水平为目的,只要能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只要能发展学生的能力,能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就行。

四、积极探索合作作文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不仅逐渐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而且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着运用于当前的作文教学之中,以达到作文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接轨和交融。

但是,无论从网络也好,还是从报刊也好,我们捕捉到的信息是这样的:合作作文=合作收集作文材料+合作修改作文。我们也承认,“合作收集作文材料”和“合作修改作文”也的确是学生作文所需要的。但这只能是作文的“前奏”和作文的“尾声”,没有真正进入作文的“主场”,没有完全进入作文的正式程序,这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作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作文应该是在学生萌生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强烈愿望的基础上,让他们在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中更好地展示自己,通过作文能更多地表现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理解,在别人更多的关注中,通过作文来塑造自己的人生形象。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作文的合作,才称得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偶得 篇2

关键词:作文教学;品读;感悟;迁移运用;鼓励

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听同事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教好作文。同事们常调侃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有的学生咬破笔杆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可如果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小学生作文并不像同仁们说得那样难。那么,要想教好作文,还得从教学的载体——教材说起。只要你善于观察,用心揣摩,小学作文教学还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因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独具特色,每一组教材无论是课文的选编,还是口语交际以及习作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的,这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因素。我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做法:

一、品读课文悟写法

叶圣陶说过:“教材是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教师善于运用。”在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4篇课文都围绕同一个主题编排,但由于作家不同,相同主题的内容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给我们,在教学时,我们除了引導学生了解每篇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把所学的习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得法于课堂,受益于课外。如,在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生活中的启示”这个单元,我上《钓鱼的启示》时,抓住“我”情感变化这条线索,让学生品读“我”说话的语气,在品读中感知“我”情感的变化: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而“我”的心理变化则通过神情、语言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写片段,抓住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自己真实的心理活动。《珍珠鸟》一文则让学生用“拍照法”写片段,即是真实再现动植物特点或人与动物相处的场景。《落花生》一文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法引出启示。学生情绪高涨,学会迁移运用。

二、习作讲评重鼓励

我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一向很高,有一次我到都匀参加“小学生作文教学培训”,培训老师分析小学生不愿写作的原因之一是他们遇到了一群苛刻的读者,我深知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回来后,我把一颗圆圆的石头放在一个盒子里带进教室,让学生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以《石头从哪里来》为题写一篇习作,写得最好的学生将是这块神奇石头的主人。学生个个认真书写,都想得到这奇特而又普通的奖励。此后,我每个周末都让学生写一些有生活情趣的作文,而且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讲评,轮流表扬认真写作和习作有进步的学生,发给他们奖品。事实证明,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在不断地创造奇迹。

写偶得的作文700字 篇3

踽踽独行于生命的小径,一路春暖花开,一路是不经意间的小美好。

8月暑假,烈日当头,38摄氏度的高温直照头顶,小狗在街边不停的吐着舌头,花儿是被太阳烧伤了身子,纷纷垂下脑袋,耳边不停的传来括噪的蝉鸣声,大功率的空调在嗡嗡作响,而这时正是小区规定倒垃圾的时间(国家规定,垃圾必须分类)。

我家的垃圾桶已经爆满,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之下,我极不情愿的拎着沉重的垃圾袋出门去倒垃圾,大概要绕大半个小区的路程(来回两千米左右),我走过一半路程就已经大汗淋漓。

蓦地,一个身影闯入我的视线,身穿脏兮兮的保洁服,衣服上满是灰尘,脚下是一双褪了色又沾满了泥土的绿军鞋,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他的脸上写满了严肃与认真,手上捧着一本白色的书,戴着手套的.双手略显笨拙的翻着书页,仿佛已入无人之境,阳光照在他的全身,他嘴唇干裂,时不时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他只是用袖子随意的一擦,转而眼神立刻回到书上。

他似乎感知到了有人的到来,抬头笑着说说:小朋友,你愣在那干嘛?快把垃圾给我,太阳太大,早点回家吧。我一惊,赶忙递上手里的垃圾。他接过,我低声说句谢谢,连忙转身就走,谢什么?这本是我的工作呀远远飘来他的声音。我回头,见他又重新拿起书,坐在大石块上静静地看了起来。

那日,38度,人们大多恨不得只在空调房里看看书打打游戏,像我这种生性好动的,那更别说了。可这时的我,似有一阵像清泉一般凉彻心底又是舒服的感觉吹进了我的心田,安抚我烦躁的内心。显然,垃圾、人、书、太阳,这四个毫不相关的东西,在我的心中已然构成了一幅秀丽的美图,在我的脑海中紧紧定格。

那个执著又认真的身影,虽然衣着朴素,却让人觉得美丽异常,他的脸并非英俊,却让人觉得踏实,感觉有着智慧与力量。

偶得感言美文 篇4

今天早晨,我到“紫琅春”早茶店吃面。

刚吃到一半,不知收银员有啥事,有求于对方,在嘈杂的环境里,她对服务员小姑娘苦口婆心地说:你就算做桩好事, 好人有好报嘛!

谁知对方不买账说:算了吧, 什么好人有好报! 这都是骗人的鬼话, 我才不相信呢! 我看到的坏人总是吃香喝辣,越过越滋润, 好人却受苦受累,日子越过越惨!

我当时只顾用膳, 先前也不知道这话的起因是什么,但她的见解,却“语惊四座”,更让我不敢苟同,十分愕然和大跌眼镜。

至于好人是否一定有好报,我没有研究论证,但做好人应该是社会的基本公识。

做好人仅仅为了求好报,似乎也失去了好人的道德高地,往往容易陷入因果报应宿命论的窠臼,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我与她素味生平,没有讨论的必要, 但这种认识上的片面与偏执,并非始于今日,也并非存在于一个人、两个人的头脑,可以说很有代表性,这不免让我十分担忧。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总调侃 “好人做不得,越做越伤德”,“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以做好人为荣,不以做坏事为耻。是非颠倒,黑白不分,那么社会岂不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坏人横行、人们的荣辱观、价值观一下子倒退几十年?

无独有偶,我一次路上遇到昔日的同事时,在谈到人生的成功与否,她竟然讥笑我太厚道,太老实,不坏!所以容易吃亏!真让我哑然失笑,其实做人就要奉公守法、本本份份,我要的就是这个评介和效果!

我从小就接受的就是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知足常乐传统美德的教育,从来没有奢望离经叛道,投机取巧,通过歪门邪道、升官发财!

美妙的声音——习作指导偶得 篇5

我的思维现在好像已经格式化, 记得开学考试时, 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是《在我的世界, 一切都很美好》, 我的构思仅限于自己的工作, 自己的学生。今天整理思绪, 仍然离不开自己的工作。

今年我和孩子们一起升入三年级, 作文教学就成为重头戏。我们第二单元主题是“声音”, 在教学中我们围绕声音展开。利用早自习前一小段时间给孩子们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 并按不同声音进行了分类积累;在学习《你一定会听到》这一课时, 通过朗读、背诵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 积累优美的句子;通过让学生听《森林狂想曲》, 各种动物的叫声, 拓展学生的思维, 丰富学生的信息积累;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 我精心挑选了《小鹿斑比》和《海蒂》两本书, 推荐给学生, 要求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 因为这两本书中有好多关于声音的精彩描写。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 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 记忆被唤醒, 思维被激活。

在学习《你一定会听到》这一课时, 学生被作者笔下美妙的声音所吸引, 陶醉在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中。在快下课时, 好多孩子都会背诵课文的二到五自然段了。正当我为自己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高兴时, 我突发奇想, 何不让他们仿照课文的二到五自然段仿编几个自然段呢。第二节还是语文课, 上课伊始, 我趁热打铁, 让孩子们根据课文来创编, 孩子们大眼瞪小眼, 一脸的茫然。在我的启发下, 有一两个小心地举起了手, 站起来后,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仿编了几句, 句子相互没有关联。这时我启发说:“先想你在什么地方会听到声音?”孩子们眼睛亮了起来, 纷纷举手, 根据孩子们的发言,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大海边、森林里、草原上、沙漠里等等地点, “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地方, 想想会有什么声音?”一下子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 学生的思维在瞬间被打开, 记忆在片刻被激活, 此时做教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莫湘源同学写道:你总听过大海边的声音吧?当轮船起航时, 当狂风卷起巨浪时, 当海水亲吻你的小脚丫时, 你被吸引住了吧?

史杰淳同学写道:你总听过沙漠里的声音吧?当沙蟒跳舞时, 当沙鸡戏水时, 当骆驼散步时, 你知道声音无处不在了吧?

……

在孩子们交流时, 学生及时启发学生, 用拟人句会使文章生动活泼。此时还有的孩子建议可以写小地方, 比如:池塘边、小河里、花园里、草丛里、校园里……

张翼飞同学写道:你总听过池塘边的声音吧?当小青蛙开音乐会时, 当小鱼嬉戏玩耍时, 当小朋友打水漂时, 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崔鼎浩同学写道:你总听过花园里的声音吧?当蝴蝶翩翩起舞时, 当花儿怒放时, 当小蜜蜂辛勤劳动时, 你知道声音无处不在了吧?

……

这时, 我们班的周业尧同学高高举起手, 要求发言, 他站起来说也可以按照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来仿编, 多么新颖、独特的视角!以下是他的仿编: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青蛙引吭高歌时, 当小鱼吞吐泡泡时, 当蜻蜓点水时, 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植物的声音吧?当杨树鼓掌时, 当柳树轻舞长发时, 当种子破土而出时, 你知道声音无处不在了吧?

这篇五个自然段的仿编, 三分之二的学生在下课之前完成。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的困扰在本节课中得以解决。惊叹孩子巨大的潜力, 欣喜自己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这些都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 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用心。习作就是要唤醒学生记忆, 激活学生思维, 这样才能写出灵动的文章!

声音这一单元的习作是《我喜欢的声音》, 在作文指导课上我和孩子们交流探讨, 帮助孩子打开思路, 指导选材。根据讨论, 大家达成共识:大自然中的声音 (四季的声音、海边的声音、风声、雨声……) ;生活学习中的声音 (铃声、歌声、笑声、唠叨声、争吵声……) 学生从中选材, 构思完成习作。到下课, 有一半学生当堂完成习作, 上交了草稿。

有这样一篇习作让我印象深刻, 题目是《歌声》。记得指导作文那一天, 刚好我们学校在大课间组织全校师生给被泥石流掩埋的竹林关小学捐书。上课时我就以此展开话题, 我说:“孩子们, 你们今天的义举为竹林关小学的学生献上了爱心, 送去了温暖。在你们捐书的时候, 操场上空回荡的歌声是什么歌?”“《爱的奉献》。”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对, 你喜欢这歌声吗?想想在什么时候你也听到过这美妙的歌声?”“一年级“5·12”大地震后, 我们给灾区的小朋友捐围巾和手套时, 教室也放的是这首歌。”“给生病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时, 也放的是这首歌。”……孩子们争相恐后的回答。后来在我批改习作草稿时, 看到王梦缘同学的习作, 在文章中她写道: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时, 我就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歌曲———《爱的奉献》。

“5·12”汶川大地震, 许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小朋友们失去了亲人, 回不了学校, 他们的生活无比悲惨。为了使灾区的孩子温暖过冬, 在这首《爱的奉献》的旋律歌声中, 我们全校师生伸出友爱之手, 为他们送上了温暖的红围巾。

今天, 当我们得知竹林关小学遭遇泥石流, 同学们失去了心爱的图书室和美丽的校园时, 这首熟悉的旋律再次在操场上空响起,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为竹林关小学的同学们捐出了自己最喜爱的图书。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真爱永驻人间!

“果然”造句偶得 篇6

师:谁来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今天要下雨的?也要用上“果然”这个词。

生:昨天晚上,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今天果然下雨了。

生:早上,妈妈说今天会下雨,现在果然下起了雨。

师:真厉害!这样就把“果然”的意思表达出来了。那你妈妈又是怎么知道今天会下雨的?请你还用上“果然”再来具体说说。

生:早上,我一起床,妈妈就说今天可能会下雨,让我记得带雨伞。可我根本不信,天空红彤彤的,怎么可能下雨呢?妈妈又说,这叫“朝霞不出门”。现在果然下起了雨,可我没带伞,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

师:真好!你已经用“果然”说了一段话了。谁还能用“果然”说说别的内容吗?

生:我的邻居张阿姨怀孕了,一天,奶奶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对她打量了一番,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你怀的是男孩。”我半信半疑,可过了几个月,张阿姨果然生了个男孩。奶奶就成了“神人”,以后,经常有挺着大肚子的阿姨过来请奶奶看看。真是不可思议!

生:我家有一张“食物相克图”,上面写着橙子与牛奶不能同食,否则不易消化。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决定做一个实验。先在杯子里挤些橙子汁,再倒上牛奶,我睁大眼睛看,过了一会儿,杯子里果然出现了一块块凝固物。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就把这个重大的发现告诉了同学们。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如用“像”字造句,一年级学生会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圆圆的太阳像月饼。”可到了五六年级,学生还是造这样的句子。我们不禁要思、要问,学生的造句为何这么难?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并非只有在口语交际课上才进行说话训练。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教学资源,只有每堂语文课都踏实积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才能不断提升,从而转化为书面语言。案例中的说话训练,不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造句”中出现的问题,还巧妙地进行了说话“片段”的训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语言。

教学偶得 :激励与惩罚 篇7

教师决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生所发生的冲突是对老师的最大考验。

一一布贝尔

激励的目的是使某种行为再现,惩罚的目的是使某种行为不再发生,二者都是教育的手段。为了抑恶扬善,就要恰当地运用激励与惩罚.而且要多激励,少惩罚。过多的、无理的惩罚只能说明老师无能。

――自题

一、激励

某朝代新科状元要到外地做官了,有人间他:“你打算如何发展呢?”他说:“我准备一百顶高帽子足矣。”

离京赴任的前一天,他去拜别已官至宰相的恩师。宰相说:“我平生最瞧不起拍马溜须之人,你要谨记为师的忠告。”状元说:“纵观天下之人,无一不喜欢阿谀奉承,象恩师这般谦虚谨慎,世间绝无仅有,令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走出宰相府后,他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子,只剩九十九顶了。”

世人都喜欢戴高帽,连宰相都是如此,何况十几岁的青少年呢。

我在教学过程中,除平时经常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外,还利用发喜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喜报的形式如下:

家长同志;您好!

您的孩子蔡 静在期末复习的第二次模拟测验(使用去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中,数学成绩为31分,比他(她)本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提高了4分,这是您辛勤教育和他(她)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我代表教师感谢您在教育子女上的辛勤付出,并请您向他(她)表示祝贺,勉励他(她)进一步努力,争取在2月1日一3日的期末考试、4月份的调研考试和6月份的中考里创造更好的成绩。

特向您报喜。

初三(1)班数学教师

李丰生

年 月 日

(请您在本单上签署意见后,交蔡 静带回。)

凭心而论,31分的成绩应该是很差的了,对这种成绩无论怎样批评都丝毫不过分,我不仅没有批评她,反而要向她的家长报喜,有些人感到不可思议。事实上她自己和自己相比,的确进步了。这对巩固她的上劲心,促使“努力刻苦”的行为再次发生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以外,有些差生的家长对孩子不报希望,甚至采取了弃之不顾的态度,当孩子把喜报带给家长看时,家长也会感到欣慰,这样就融洽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其中借读生夏豆汝的家长在回言中写道:“该学生之所以成绩有所进步,是李老师辛勤耕耘、督导有方、反馈及时所取得的,感谢李老师。作为家长,我们会密切配合老师,尽职尽责帮助孩子把学习搞好,让孩子以优异成绩来回报老师的付出,同时我们也希望李老师能更加严厉地要求我们的孩子。(落款)”

就在这种激励下,上学期期末考试仅9分的蔡静同学,在调考中考了62分,中考时A卷达到了85分。

二、惩罚

学生们严重犯错或屡教屡犯,确实令老师气愤。老师也是人,在气愤至极的情况下,对学生略施惩罚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惩罚也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但必须切记:“在惩罚里,同样也有尊重的成分存在?”(马卡连科)。惩罚必须适度,否则就有犯法或犯罪之虞。

我所见所闻老师惩罚学生的形式有;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唠叨学生一一这是心灵上的惩罚:学生犯错罚款――这是经济上的惩罚;学生作业有误或未完成作业,罚其抄写数遍(多者可达百遍以上)或罚其在操场上跑步数圈;……上课不用心听讲或罚站或驱逐出教室或做“蛤蚂蹲”(两腿蹲裆马步,两手前平举)或打手心(对女生)或打屁股{对男生――这是体肤上的惩罚:还有罚背诵课文、罚吃牛粪、罚被全班同学轮流打嘴巴……等等。

上述惩罚的形式何为可取何为不可取,何为适度何为不适度,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会作出准确的判断。媒体关于某一六年级小学生仅因老师批评几句就上吊自杀;某中学一学生因老师让他背诵课文而出走,扒乘火车被轧断四肢:学生谎称作业放在家中,老师让她回家去取,乘机出走而其家长邀人至校殴打老师致伤……等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由此可见,仅把学生驱逐出教室的后面就隐藏着多么大的“危机”,何况,老师并未被授权可以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

我也惩罚学生,我认为我的惩罚方法是适度的,是学生可以理解并可以接受的。

扁鹊偶得牛黄名人故事 篇8

从中取出几粒蚕豆大小的石头,擦拭干净后回到桌前,推开礞石,准备细看这奇怪的石头。这时屋外一阵惊呼,阳宝奔来告急:“家父一口气上不来,又在抽搐了!”放下手中的怪石,立即前去诊视,急急吩咐阳宝:“快去将我家桌上的礞石拿来!”阳宝慌忙取来了药石,令他研成细末,然后取出五分给阳文灌下。一会儿,阳文抽搐渐止,气息渐平。

回到家里,发现桌上放的最大一块怪石不翼而飞,忙问道:“是何人动了桌上之物?”家人告诉他:“是阳宝动过,说是你叫他来拿的。”沉思片刻自言自语道:“今日用此怪石治阳文之病,疗效神速,难道此物还有豁痰定惊的作用?!”以后,有意用牛的结石取代礞石治病,并暗中观察。三天以后,阳文的病竟奇迹般好转,甚至偏瘫的病体,也能够稍稍动弹。

由此,始知牛胆囊中的结石“苦凉入心肝,能清心开窍,清热解毒”,并将此结石取名为“牛黄”。

读列宾《纤夫》一画偶得 篇9

列宾青年时代的不朽名作《伏尔加纤夫》(1871—1873)是人类的艺术宝,这早已成为定论。但是,从它的构思到成画的过程,究竟有哪些因素使它成为不朽之作,其答案恐怕至今还允许不断予以增益;而从它的展出到流传后世,又有什么新的反响会从观众心里生发出来,其答案当然更象一股不竭的源泉层出不穷了。恰恰正是这种来龙去脉上的无穷性,才反过来使绘画本身的不朽成为可能。

任何杰作的构思过程,都离不开思想的主要发展规律,即矛盾统一律。绘画中矛盾本身性质的高低、大小、深浅、精粗及其符合客观矛盾的程度,预先决定了作品本身思想性的高度。《纤夫》一画在构思过程中也面临过这个问题。

列宾画纤夫的动念,据自叙,是一八六九年夏季他还在彼得堡美院学习时在涅瓦河上的一次旅行中产生的。当他乘坐的轮船经过涅瓦河畔的别墅区时,他先是被码头上那些盛装艳服的绅士淑女们的华丽迷住了,尤其是少女们的花团锦簇使他这个乌克兰军屯户的乡巴佬神魂颠倒。他甚至对自己的印象不当地作了这样的形容:“我看到的这幅生动的画面就是没有黑子的太阳本身,它的美和光辉使人为之夺目。”但是,突然间,戏剧性的冲突出现了。他看到了“一列闪着褐色油光斑点的黑东西”由远而近地蠕动过来。它使画家原先沉溺在莺歌燕舞里的心灵震动得如此强烈,以至于不禁脱口而出地惊呼:“这是什么黑点朝我们的太阳爬呀?”原来,这就是一连串曳着纤绳艰难拔步的纤夫们。列宾回忆当时的情景道:

“真是破衣烂衫呀!曳纤的胸脯裸露着,被磨得通红,晒得黝黑。阴郁的脸色上,有时偶尔从耷拉下来的发绺里闪出沉痛的目光,淌满汗水的面庞闪闪发亮,衬衣完全变黑了。……这正好同那些一尘不染、满身香气、花团锦簇的老爷太太们形成对照!待到完全走近时,这曳载的人列开始截断游客们顺阶磴走向轮船的通道,……不可能想象出比这更具有绘画性和更具有倾向性的画面了。走在最前面已经跨过阶磴的一名纤夫,甚至用自己晒得勤黑的大手举起纤绳,让这些迷人的蓬莱仙子能够轻移莲步飘飘而过。真是一幅难以思议的图画,谁也不会相信的!真的,纤夫们给人的沉重印象,犹如一团乌云遮盖了欢乐的太阳。”(列宾:《抚今追昔》)

青年列宾的心完全在这种印象中怔住了。他认为“最动人心目的,是一只流汗的粗黑的大手高举在小姐们头上的一瞬间。”因此,他决定无论如何要勾勒一张这个场面的草图。果然,列宾回来后画了纤夫的各种速写。

但是,引人思考的是,当他于一八七○年到伏尔加河旅行之后,要画关于纤夫的创作画时,他却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他没有采用纤夫的粗黑的大手高举在小姐们花枝招展的头上这一瞬间的强烈对比,他没有采用以纤夫的乌云来遮盖淑女的太阳这种矛盾。他使用了另一种对照,一种视野宽广得多的对照;他使用了另一种矛盾,一种已从细小局部上升到了宏伟整体的矛盾。请看《纤夫》这幅充满明亮阳光而又饱含黑暗痛苦的人间地狱的画面吧!

浩瀚的伏尔加河悠悠地流过大地,耀眼的阳光慷慨地洒满天空。只要有水、阳光和大地,万物就会欣欣向荣地滋长。这完全是一个明朗美丽而且和平富饶的自然场景。它不应该不是人间的乐园。可是,在这样慷慨无私的自然怀抱里蠕动着的竟是一些怎么样的生物?原来是象牛马一般套在绳索中痛苦地挣扎着的人类,连伏尔加河里的鱼类都不会羡慕的人类。他们之中每一个富于人的个性特征的容貌和姿态,仿佛都刻划着自己的一部辛酸史,使你的眼睛又不由得不信这是一群沉沦在非人状态中的人。当你凝神细瞧这一悲惨的行列时,马上就会感到他们正在一步步迎面朝你走来的动势,你的心就会由于感受着这些纷至沓来的苦难形象而不由自主地一再紧缩。这种在壮丽的自然场景中陈示出来的人类巨大苦难本身,已经充分地构成了天底下人世间最完整的对照,已经被提炼成在任何思维上也都是最明确无误的概括的矛盾。任何其他局部的对照,任何其他细节的矛盾,现在都已显得多余,显得噜苏,显得苍白无力和节外生枝了。不言而喻,任何对社会具有观察力的观众,自然而然会把这种高超的对比,这种概括的矛盾,理解为劳苦大众同压迫剥削的社会制度的对立与矛盾;即使没有这种洞察力的善良观众,在受了这幅画的形象感染之后,也会比较容易地接受上述理论思维的结论。也就是说,已经用不着鲜血淋漓的对比,用不着剑拔弩张的矛盾来博取效果的强烈与普遍了。哀而不伤的大手笔即使不能点燃良知熊熊的怒火,亦将引起心灵默默的同情。列宾的《纤夫》和高尔基的《海燕》确实是前呼后应遥遥相接的。由此可知,这种不出现人的对立形象的对照,这种不出现对立面的乌云与太阳的矛盾,为想象和理智留出了多么宽广的活动余地,充满了多少悲歌的含蓄。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地无形胜有形呀!

试想,如果列宾以第一次为之心情激动的对比和矛盾(粗黑的大手高举在美丽少女们头上的一瞬间)作为题材,观众将会产生怎样的反响呢?不言而喻,好心的观众将会陷在因矛盾不纯而引起的两难论中:难道说,同情纤夫就应该贬斥和憎恨美丽的少女们吗?如果她们并不是罪魁祸首的话;难道说,肯定纤夫的心灵美,就应该否定自然的人体美和人为的服饰美吗?这连列宾自己也不会同意,还谈得上博取更多人的同情吗?这种形式上对比强烈而内容上问题四伏、歧义丛生的矛盾,绝不是很好地锤炼过的矛盾,它的艺术感召力的影响面和持久性势必会大受影响。

艺术上千锤百炼,首先要在主题矛盾上千锤百炼;技艺上炉火纯青,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矛盾炉火纯青。

不容怀疑,列宾从最初的构想发展到成熟的构思,同他两次伏尔加之行有关。一方面,这使他对伏尔加河流域壮丽宏伟的自然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另方面,他对当地劳动人民,特别是纤夫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同情,他对画中的卡宁老头的热爱简直到了单思的地步,这使他与纤夫、与俄罗斯人民的苦难有了感情上的容与。这两个方面就是他在画中攀登不朽高度的阶梯。有了这种生活的体验,这种思想的苦功,这颗善良的心和这支勤奋的笔,《纤夫》成为名作,哪里是偶然的神来之笔。这个小小的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的文艺创作者借鉴吗?

现在再讲一段有关《纤夫》的命运的插曲。

《纤夫》留传至今,已经没有人再来否认这是列宾给俄罗斯民族带来的巨大光荣了。但是,当时它却受到形形色色的非难。在一个封建专制官僚帝国里,这种非难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幅名画及其作者,却受到一位俄国的爱国将军,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参加者,国家公产部部长节列诺依·亚历山大·阿列克赛耶维奇(1819—1880)的反对。这位将军看过这幅画后,他的爱国心和主人翁态度使他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就在巴黎负责管理俄国留学生的鲍戈柳包夫教授的画室里,当着主人的面盛气凌人地训斥留学生列宾道:

“是什么魔鬼支使你画这幅荒唐透顶的画的?你准是波兰人吧?……怎么不害臊,你原来是俄国人!……岂不知我正在着手取消这种原始野蛮的运输方式,要不了多久,准保没有人会想到它。可是你却画这种画,还拿它到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去炫耀。我想,你这是打算找糊涂的富翁,希望他能买下这些大猩猩,我们穿树皮鞋的乡巴佬吧?亚历克赛·彼得罗维奇,哪怕您多开导开导我们这些公费生先生也好,叫他们想想,他们既由政府供养,就应该多表现一点爱国心,不要把破烂的包脚布抖落出来送到万国博览会上对欧洲去宣扬。”

要不是这幅画从一开始就由亚历山大罗维奇大公事先订购,它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历史已经对这位爱国将军的爱国心和主人翁态度,和由这幅伟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杰作所表现出来的爱国心和主人翁态度作了谁是谁非的判决。

《纤夫》的命运及其教训,难道不值得读画和评画者深思吗?

偶得作文 篇10

带着这些疑问, 我反复默诵, 剖析诗的内容, 分析人物, 尽可能清晰、准确地把握王昭君这一人物的性格特质, 情感脉落, 生活状态及心理特征。通过熟读与分析, 悟透作者振荣是力求借写昭君的生平, 让我们深深体会昭君当时幽怨、复杂心音。了解作者这一创作意图和目的后, “素指轻抬, 拨想琴弦”的这一自然段就成了重要段落, 也是它的主题思想。我朗诵散文诗《昭君出塞》的基调和语言色彩也随之界定。

一、朗诵中的自我和王昭君这一人物的融合

王昭君:名嫱 (音qiáng) , 字昭君, 原为汉宫宫女。

相传公元前33年, 匈奴族军事首领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见汉元帝并求亲。时为元帝后宫待诏的南郡秭归 (今湖北省兴山县) 民家女子王昭君, 主动应召远嫁异族而随之出塞, 为汉匈两族友好架起桥梁立下历史功绩。元帝为此下诏封她为“宁胡阏氏” (阏氏, 音焉支, 意思是“王后”) , 并将其年号改称“竟宁元年”, 以示边境安宁、民族友好。从此, 两族同胞和睦相处、共创美好家园, 昭君美名永载史册:“数世不见烟火战乱, 人民炽盛, 牛马布野, 五谷丰登, 安居乐业……”

我是生活在21世纪, 有着幸福美满的小家, 也有着一团和气的群文大家。我怎么能有那个时代的生活经历?怎么能受过那样的委曲?又怎么能体会那样的幽怨心理?文中的“五年, 整整的五年啊?我空望着花开花落, 怕见这冬尽春残, 奏一曲琵琶也饱含着深深的幽怨!”我又该如何朗诵?这一切的一切都没经历过, 我该如何转变成王昭君这一人物, 与这一人物又该如何统一?是的, 这是要在一定的表演艺术理论指导下来完成的。我遵循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想结合的二度创作原则。

“体验派”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演员创作角色的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体验、体现、影响”。他强调“认识”与“体验”的内在联系, 通过这种途径达到一种境界, 即“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 和角色完全一样地思想, 希望, 企求和动作。”虽然我是借助了现代的高科技手段, 上网查资料, 下载《昭君出塞》的电视剧, 同时也观看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相关剧目……。虽然这一切是来自网络世界, 不那么真实, 可依然让我认识了她, 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也体验了她的生活经历。我对王昭君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也决心塑造这个人物时尽力使自己接近她, “用她的脑筋去思想, 用她的感觉去感受, 和她一起哭、和她一起笑, 让我的心胸为她的情感而感到痛苦与欢乐, 爱其所爱和恨其所恨。” (著名演员萨尔维尼在谈自己的演剧经验时说。) 这种体验确实使我在朗诵过程中游刃有余, 无论是诉说的她的幽怨心理, 还是体验她的生平、心音, 我都获得了与作者相同的体验和感受。正如表演艺术大师金山先生所说的:“没有体验、无从体现, 没有体现、何必体验, 体验要深, 体现要清, 体现在外, 体验在内, 内外结合, 相互依存。”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我尝到了在正确表演理论的指导下, 准确塑造王昭君这一人物, 也很好地完成这首诗的朗诵。

二、朗诵中的感情控制

“表现派”的代表人物哥格兰曾经提醒那些感情充沛易于冲动的演员:“要使终控制自己, 无论你是第二自我在哭或者在笑, 你的第二自我必须始终处在你的第一自我的监督之下”。在《昭君出塞》这首散文诗中, 王昭君有一条的情感幽怨链条, 她本是生长屈原故里, 宋玉家乡姊归, 有美丽香溪做伴的民间女子。她容顔娇好, 出身贫寒, 入选进宫, 却没钱行贿画工毛延寿, 被其迫害, 贬入冷宫, 在冷宫一呆就是五年……

“五年, 整整的五年啊, ”这句话我们该如何把它加进昭君的情感朗诵出来呢?平平淡淡的、不进情的朗诵“五年, 整整的五年啊, ”肯定不行。那么加重语气全部重音“五年, 整整的五年啊, ”也行不通, 太生硬, 没情。我们把这句思想、情感强调的句子“重读”, 全身心的强调它, 的朗诵“五年”之前加个基本停顿, “整整的五年”前再加个吸气, 以情代声, 这样是不是会更好?“我空望着花开花落, 怕见这冬尽春残, ” (一个“怕:字我们来加入空拍, 停顿住, 让情景再现) 。

接下来的“不”字要重读却不能大声, 声要弱却必须果断。虽然不想被一座宫墙锁住一生岁月, 却不知如何离开, 在看到大雁时, 看到了希望, 渴望新生的想法油然而生。

“素指轻抬, 拨想琴弦”这重点段落, 第一句“素指轻抬, 拨想琴弦” (回归平和心态) :“我一怨君王无缘相见, 二怨父母兄弟不得团圆, 三怨红颜消退出头无望。” (一怨时的感情我放下来, 很平常的朗诵, 二怨时的感情加进对父母兄弟的亲情, 三怨时把自己多年来的委曲与幽怨强调出来, 还不失去封建礼教下女子的柔美。) 上苍啊 (不知如何是好, 祈求老天帮助的心态一定要表现出来) , 难道这一道宫墙冷院就能锁住我绝世才情?难道这更漏声声 (重读这四个字) 就能让我坐等红颜 (吸气) 白发? (心里矛盾要表现, 但确不能把“白发”说成现代人的语气, 你得顾及她毕境是在宫中生活五年, 遵守五年的宫中规矩) 。

偶得作文 篇11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高考文言文阅卷,改卷工作结束后,回顾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两点心得。一是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有助于答题,二是要培养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一、拓宽知识视野,有必要了解历史知识

今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分别节选自《说苑奉使》和《史记南越列传》。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秦国兼并六国后,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接着是刘邦、项羽的“楚汉相争”,四方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公元前2,任嚣病重,临死前召来赵佗,向他阐述了遗命,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的职务。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赵佗起兵兼并了桂林和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就没有派兵攻打赵佗。高祖十一年,(前1),派遣陆贾去南越,命令赵佗因袭南越王的称号,同他剖符定约,互通使者。《史记南越列传》中对陆贾之事一笔带过:“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史,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说苑奉使》则是细述了陆贾面对倨傲的赵佗扬大汉之威,挫其锐气的情形。

之所以赘述以上史料,是觉得如果学生能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答题会易如反掌。学生觉得文言文艰涩难懂,理不清头绪,除了字词句式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始是历史知识的缺乏,而朝代,帝王,在考试所选的文言文中是频发出现的.。学生至少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历经了那些朝代,能按顺序说出来,再进一步,知道一些朝代的杰出帝王,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历史的大框架要掌握,这样做题才不致与有太大的陌生感,对理解文章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学生对这次高考选文中的项羽,刘邦等人及事迹、地名南越、桂林、象郡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学过了《鸿门宴》和《过秦论》。有熟悉感是好事,至少在高考考场上能消除些紧张感,能知道是什么样的朝代背景,对整体感知全文是有帮助的。我们在教文言文时,介绍些历史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些学生的确连中国历史朝代顺序都不清楚。

二、培养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从高考阅卷时的评分标准来看,我觉得对得分点实词虚词的翻译要求高于对整体句意的要求。如第一小题4分,有四个得分点,弃反、捐、敌国、且,只要这四个词翻译对了就给分,轻易不扣句意分,几个小句全错光了才扣句意分。不过学生若是得分点字翻译对了,他对句意的理解也不会出现太大偏差。

理解词义,要让学生注意两点:

1、注意区分古汉语义和现代义

考试时一般不会考从未见过的生字、难字,常考的是常见字的古义(或本义),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成语中保留古义的字很多,如“登峰造极”的“造”是“达到”,“短兵相接”的“兵”是“兵器”,“硕大无朋”的“朋”是比较。对于此次考试中的“捐”字,学生只关注它的常用义是“捐献”、“捐赠”,却忽略了它的本义“舍弃”、“抛弃”,觉得这个意义很陌生,其实在现代也还在使用,比如“捐弃前嫌”,“为国捐躯”,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先生在《挽沈骊英女士》一诗赞叹沈女士培育“中农二十八”麦种时写有“能抗暴风雨,能将锈病捐”(“锈病”是麦子的一种病)。我们在讲解文言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词语古义、今义的区别和联系,词语的古义是常考点。

2、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古义不常见不常用,并且考纲中虽有120个文言实词的规定,但经常超出范围考查,所以要准确翻译出来,除了积累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推断词义。学生如果对“捐”的这一义项不知道,不熟悉,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加以联想,“捐”的含义不难推断出来。此句上文有这样一句话:“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文后还注释了“椎结”,即“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既然能看见发髻,那就没有戴帽子,“捐冠带”中的“冠”即帽子,“捐”这个动词应该是含有否定意味的,评卷时规定学生翻译为“抛弃”、“丢弃”、“丢下”、“改变”、“取下”、“不戴”、“扔掉”、“拿掉”均可。此句中“弃反”还是比较好理解的,许多学生都能翻译出来,“捐冠带”明显是承接 “弃反天性”而来的,“捐”与“弃反”的意思肯定接近,但学生并未注意到上下文的联系。另一个翻译得不好的词是“吾不起中国”的“起”,这个字很常见,要翻译得准确也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如文中“尉佗平南越,因王之”,他平定了南越,因此而称王,那么“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中的“起”也与“平”类此,与军事、战争有关,可以理解为“发兵”、“起兵”、“起家”。还有“越中无足与语”的“无足”,有学生翻译成“没有脚”,“足”有“脚”的意思,也有“足够”、“值得”的意思,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正确的意思;不做得分点要求的“至生来”有学生翻译为“从一生下来”,这都是脱离了语境,与全文割裂的翻译。

文言文的知识储备非常重要,巩固、记忆是基础,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即能整体感知全文,善于联想、变通,分析辨别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在平时的文言文翻译练习中,我们依然要严格要求学生字字落实,培养字字落实、字字对应的直译习惯。讲解题目时指出得分点的字,也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些字是得分点,翻译时根据上下文着重斟酌锤炼,力求准确。高考阅卷时完全是踩点给分,要求之严格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学生不能有侥幸心理,改卷时不会出现“给辛苦分”、“字写得好就多给点分”、“老师改累了就随便给分“的现象,高考阅卷是慎之又慎、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篇12

【关键词】文章;天成;妙手;偶得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68-02

作者简介:段安波(1968.12-),男,本科,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长。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

1 这是一道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问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2007年6月第2版)第142页第9题如下:

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教师用书提供的解答如下:

设有x名学生,则有(3x+8)本书

3x+8≥5(x-1),3x+8<5(x-1)+3. x=6,3x+8=26.

由此解答可以得到学生有6人,书有26本。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是一道有歧义的问题。有歧义的焦点就在于对题目条件中“分不到3本”的理解,因为这可理解为“大于或等于0本且小于3本”(最后一人有可能没有书分);也可理解为“大于0本且小于3本”( 最后一人肯定分到了书)。如此以来,照第一种理解就会解答同教师用书,照第二种理解就会把上述解答中的“=”去掉。从此题来看,虽然由于理解不同导致解答中列式也不同,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是不是说,所有此类问题的两种不同理解,结果都是一样的呢?

若把上题作如下的变式:

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5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4本。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若仿照第一种理解(教师用书)就会解答如下:

解:设有学生x人,则有书(3x+5)本,则有:

3x+5-5(x-1)0

3x+5-5(x-1)<4 解得3

又∵x为整数,∴x=4,5;3x+5=17,20。

∴ 学生有4人,书有17本或者学生有5人,书有20本。

若仿照第二种理解就会解答如下:

解:设有学生x人,则有书(3x+5)本,则有:

3x+5-5(x-1)>0

3x+5-5(x-1)<4 解得3

又∵x为整数,∴ x=4

∴ 学生有4人,书有17本。

通过对原题的变式,看出不同的理解,解答得结果有很大差别。

由上题的解答进一步说明了教材中的这一道题确实是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题目,害人不浅。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为了避免让学生产生歧义,队此题可作如下的修改:

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有书分,但是分不到3本。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如此表述,题目中的不等关系泾渭分明,学生很快就会一步到位,迅速作出规范的解答,何乐而不为呢?

2 由多角星引发的思考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08年12月第一版)第33页有这样一道探究创新实践题:

(1)如图①,在ΔABC中,∠A+∠B+∠C=度;

(2)如图②,在五角星中,∠A+∠B+∠C+∠D+∠E=度;

(3).如图③,在七角星中,∠A+∠B+∠C+∠D+∠E+∠F+∠G=度。

根据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试着画一个九角星,验证这个规律。

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笔者发现该题三空的答案大多数学生回答的均为180,并且发现规律:三角形,五角星,七角星,九角星,…各个角的和均为180°,只有一部分学生画出了九角星。容易看出该题三空的答案和发现的规律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画出的九角星中只有极少数是正确的。这表明九角星的画法是有一定难度的。

难在哪里呢?笔者和几位同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了边数为奇数的多角星的一般画法。

下面我们先从五角星的画法说起,先画一个五边形ABCDE,然后从任意一个顶点出发间隔一点依次引对角线AC、BD、 CE、 DA、 EB,然后再擦掉多余线段AB 、BC 、CD、 DE、 EA,即可得五角星.再看七角星的画法,先画一个七边形ABCDEFG,然后从任意一个顶点出发间隔二点依次引对角线AD、 BE、CF、 DG、 EA、 FB 、GC,然后再擦掉多余线段AB 、BC 、CD、 DE、EF、 FG 、GA,即可得七角星。九角星的画法也是如此,先画一个九边形ABCDEFGHI,然后从任意一个顶点出发间隔三点依次引对角线AE、 BF、CG、 DH、 EI、 FA 、GB 、HC 、 ID然后再擦掉多余线段AB 、BC 、CD、 DE、EF、 FG 、GH 、 HI 、IA,即可得九角星。

有以上的五角星、七角星、九角星的画法研究,我们可以推出十一角星、十三角星、…乃至2n+1(n≥2n且为正整数)角星的画法。

2n+1(n≥2n且为正整数)角星的画法如下:

“神品”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篇13

中国的民族工艺美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创作出了大量传世精品,这些作品,在笔者看来,也可分出三重境界,曰之“工品”、“能品”、“神品”。

能打造出“工品”者,可谓之“艺匠”,他们对前人不断地汲取前人成就,在技术上日趋完善,并可创作出“无瑕之作”。这一类的“工品”已属难得,已脱出一般商品之范畴,但到底算不算艺术品,在笔者看来,还有待商榷。

熟能生巧,巧而生变,达至独具风格之境界,可谓之“能品”,其创作者本着对艺术的真诚与对传统的文化的热爱,呕心沥血地埋头于创作。能创作出“能品”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艺术家”。然而,制作与创作,还是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匠”与“家”的区别,就在于此。

由繁入简,返璞归真,大巧若拙,尽显天工造物之妙,达此境界,可谓之“神品”,以笔者看来,此为艺术品之至高境界,作品如能达此境界者,可谓之“师”。“师”又可依其功力深潜,及年资的不同,分为“大师”与“名师”。

大师自不必多说。何谓“名师”?“名师”即“大师”的传人,也可以说是未来的大师。就是在创作上已接近大师,但从资质、阅历上比大师略有差距者;自然,“大师”也是由“名师”成长起来的,没有昨日之“名师”不可能有今日之“大师”。

“伯乐奖”既是为大师设的,也是为“名师”设的,伯乐是“大师”,千里马是“名师”。伯乐杯的千里马系列画册为我们展示的正是出自“名师”之手的“神品”。

上帝造物之妙,超乎人类想像极限,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就算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显示出人工不可模拟之完美,因此有人说“天工之巧,不可夺”,但真正的大师是深知自然之妙,而敬畏天工,其作品境界亦能模仿接近天工之妙者,即“神品”之境界。

陆放翁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大概意思是说:文章本应自然而成,好像妙手偶然得之似的,这样才粹然无瑕疵,而不须人为的造作。他并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他反对雕章琢句,炫奇逞才,说“雕琢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这也应当是当代艺术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天成”,即以大自然的本来面貌出之。而要完成作品,还有赖创作者的“妙手”。在本大都套画册中所刊登的作品,均出自这样的“妙手”,这些名师们均善用材质的天然属性,顺势而为,创作出了毫无人为矫饰痕迹的,极具自然美感的作品。

上一篇:论庄子的生死观下一篇:一滩水的启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