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话小说范文

2024-06-07

高考对话小说范文(共7篇)

高考对话小说范文 篇1

2017届高考小说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公共汽车咏叹调(节选)刘心武

车在西单站停靠了,可没开。

有两个小伙子,是从车上下来的。他们气冲冲绕过车头,闯到驾驶室边,一个拽开门就骂:“你他妈的工会大楼干吗不停?!”一个竟伸出手去要拽司机:“有你这么开车的吗?!你下来!”

工会大楼是前一站。发车时本是说工会大楼停而西单不停的,当时,大家伙一个劲儿嚷:“西单停!”“西单停!”他才前一站不停停西单。

你们非要在工会大楼下车干吗刚才不嚷嚷?真是谁心善谁吃亏。前一阵大北窑那儿修路,车堵得厉害,常有忍耐不住的乘客跑过来求他:“师傅,开门让我们下!”不在站上不能开门,这是制度。他本可以置之不理,可他心软,好几次都把门开了,让想下去的下去。这回他又心软。“我们都到西单下!”一片嚷声。他本是将就大家伙,没想到倒惹出了麻烦来。

看这二位那个横劲,怎么着?找茬儿打架吗?他满脸溅朱地指着他们叫嚷起来:“你们想怎么着?嘿,你们要敢拽我你就真拽,这车我今儿个还真不开了!”,底下两个小伙子倒没真拽,但跳着脚骂个没完。

韩冬生气得浑身哆嗦。他转过身来,朝着车厢呼喊:“嘿,你们说说,是不是刚才车上都嚷着要我西单停车?!”

车上的乘客竟没有一个应声作证。

韩冬生大受刺激。他转身冲着车下二位对吵起来。交通警走拢车前,问韩冬生怎么回事儿。

韩冬生气咻咻地望着两个寻衅者消失的地方,赌气地说:“你们逮不着流氓就罚我吧!今儿个我还真不干了!”他掏出印着红

1、黄

2、蓝

3、绿4的一叠“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记录证”,一下子递到交通警手里。

交通警很冷静,把四张卡片都还给了韩冬生,对他说:“你先把车开走吧!” 韩冬生把胳膊抱在胸前,梗着脖子宣布:“我这车出毛病了,开不了了!” 连续几辆出租汽车从街心驶过。

韩冬生望着出租汽车顶上安装的有“TAXI”字样的顶灯,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把那顶灯叫成“坟头”。“那些顶着坟头的家伙”,他这么称呼出租汽车司机。他从羡慕他们,到嫉妒他们。

韩冬生今年三十一岁。父亲是一家饭馆的“白案”。两个妹妹也在饭馆,一个给“红案”切菜备料,一个端盘儿。他弟弟是全家的骄傲,在西郊一所大学里工作,尽管是在大学修建队当瓦工。大学里曾给每位教师配置一部《辞海》缩印本,本来行政部门的干部以及工人不一定需要那么厚的一大块纸砖,但福利均等的不成文规则使他弟弟也领到了一部。他弟弟立即倒手转卖,便得了四十块钱。这类事多了,韩冬生心里便堵上了冰坨——我们公司怎么一年才发两双手套?

韩冬生赶上了最后一茬“上山下乡”。在村里种地的时候,他常常一边抹着汗水一边幻想:什么时候能当个工人就好了!后来房山的一个小煤矿招工,他欢天喜地地去了。去了才知道当矿工比种地还苦,于是他幻想哪一天能调回城里就好了!一九七九年还真遇上了难得的机会,父亲的一个“把兄弟”在公共汽车公司的一个车队当队长,靠这个“后门”,他转到城里公共汽车公司来了。临调走时,矿上让他在一张纸上按手印,那上头写着他自愿从四级工降为二级工。他没犹豫,蘸着大红的油墨按了。他在公共汽车公司从二级工从头干起。先卖了两年票,后来才学了开车。头两年他还算安心。可这一年多来,他心上长毛了。关键是出租汽车的勃兴,公共汽车驾驶员远没有出租汽车司机自在和实惠。看着川流不息的出租汽车,韩冬生越发想坚持他的罢工行动。(有删改)1.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品通过对驾驶员韩冬生闹情绪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体制不完善、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B.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生动地展现了交通领域的诸多问题,体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历史责任感。

C.作品采用第三人称,既注重人物动作、语言描写,又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通过对司机闹“罢工”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内容。

D.作品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行文紧凑而有波澜,倒叙如先写西单停车之事,然后再写前一站发生的事,插叙如写一家人的工作情况。

E.作品写韩冬生弟弟转卖《辞海》缩印本赚了四十块钱,既突出了韩冬生内心的不平,也反映了教育界问题严重,亟须“拨乱反正”。

答案 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大胆想象”不当,误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说成是想象;D项,倒叙说法不当,“先写西单停车之事,然后再写前一站发生的事”也为插叙;E项,“反映了教育界问题严重,亟须‘拨乱反正’”不当,文中无此意。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情节结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乘客闹事,韩冬生与乘客吵架;交通警前来调解,韩冬生宣布车不开了;看着几辆出租汽车,韩冬生心生不平,展开心理活动;韩冬生想坚持罢工。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对情节进行划分,交通警登场前后各为一个情节,其后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一个情节,最后交代坚持罢工为一个情节。3.文中画线句子“连续几辆出租汽车从街心驶过”有哪些作用?试作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加强现场感,使场景更加真实;便于引发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出下文,拓展描写空间,展现社会问题;增加行文的变化,改变单一的叙事角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连续几辆出租汽车从街心驶过”一语单独成段,其作用不可小视,应结合全文及主题进行分析,可从增强现场感、引发人物心理活动、增加行文变化等方面作答。

4.有人认为作者笔下的驾驶员对乘客的态度过于嚣张,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试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此对待乘客确实有些嚣张,但这样写使韩冬生这一人物更具真实性,因为面对社会不公,他不想当公共汽车驾驶员,又遭遇乘客的怨骂,自然难有好态度;描写人物的嚣张,便于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平,从而更好地反映社会不公的问题,呼唤改革。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时可从塑造的人物真实与否、对表现主题有无作用等角度进行考虑。就公共汽车驾驶员而言,韩冬生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但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态度,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进行这样的思考,不难得出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刻舟求剑 王

一位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一个亮相,手一松,把剑落入了江水之中。

“停船,停船!”他气急败坏,“快停下船来为我捞剑!”看看众人漠然的神态,他解释说:“我这剑出诸干将、莫邪,通西域时经过丝绸之路流落到国外,波斯大帝曾佩带它出征,奥斯曼帝国宰相曾悬挂它于客厅,英王乔治王子用重金买下,法王路易第八派五个刺客去抢夺它„„如此这般,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出口转内销才落到我的手里。看,这是文物局证明,这是税务局收据,这是工商局的批文„„” 船长来了,问道:“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吗?”

客答:“宝剑不是左轮手枪,不存在走火的危险。再说它的价值在于积聚文化心理集体无意识工艺美术观赏保存参观展览,从不曾有过实战的考虑。中东之战中,不论是多国部队还是伊拉克都舍不得用这样贵重的宝剑开打,他们用的飞毛腿爱国者B-2都是博物馆拒绝收购乃至拒绝接受捐赠的东西。你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大都会博物馆见过导弹与轰炸机哪怕是盒子枪捷克造吗?古老的宝剑上保险开关这劳什子作甚?” 船长急得跺脚:“谁说那个开关啦!我说的是insurance!”

贵客咕哝道:“放什么洋屁?我自己的宝剑凭什么要给保险公司交钱?我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国务院不让宴会上喝白酒,我偏要喝!你到底停不停船?”

“停船是不可能的。现在船行峡谷,停船是危险的。我们的船上还有外宾,还有记者,还有来写文章糟改我们的笔杆子哩!”

“你什么态度?你对我什么态度?”贵客发了怒。他进一步甩出一张牌:“你们航运公司经理不就是张二胖吗?你们财务处长不就是小余吗?我告诉他们一句话就炒你的鱿鱼,我还是归侨台属一贯道徒呢!” 船长没有办法,便在落剑处的船帮刻上一柄剑的模样,又刻上几行字:“此处有宝剑,捞上赏重金,捞不上也给钱,全凭一片心!”

最终决定:捞上奖金一万元,剑主出百分之六十,船主出百分之四十;捞不上每人次奖十五元,船主出百分之六十,剑主出百分之四十。不管谁出钱,都由轮船上的财务科开发票,可以报销。

许多自作聪明的旅客把船长嘲笑了个够,说他是傻蛋:“刻画刻字有什么用?船行每小时二十五公里,走出这么远了,下去捞个鸟!”

等到大家笑完了,船长说:“你们才是呆鸟哩!现在给各旅客出个智力测验题:为什么你们是呆鸟?猜对了的今晚喝啤酒按七五折收费!”

船到站了,一批又一批的潜水能手在刻舟处跳下求剑。剑没求着,却捞上来各种硬币、易拉罐、罐头瓶子、项链、金银戒指、手镯、防水手表、怀表以及各种沙石、水生动植物等。

行船了,打捞停止。又一站,又打捞一次。船到终点站,便在终点站打捞。船往回开,便又在行进中的每一站打捞。

历时一年,剑尚未捞上来,但是捞上来的物品洋洋大观。先是办展览,后又分别举行拍卖、寄卖、代售、甩卖活动。得失相较,虽然航运公司与贵客所在单位贴了些钱,打捞者、船工和旅客都捞到了一些好处。尤其是培养了一批潜水能手,有的走向全国,有的走向世界,他们一致认为该船是潜水的摇篮,船长是潜水之母。他们的事迹,被翻译成六国文字,登载在各大报上。据悉,最近《吉尼斯世界大全》已派干练编辑人员前来采写他们开创的纪录,并准备将他们的故事拍成影片,在《正大综艺》之“世界真奇妙”节目中播放,云云。(有删改)5.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品运用古代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的框架,别开生面地上演了一场现代闹剧,有坠剑、刻舟、求剑的情节,也有相同的讽刺对象和含意。

B.作品中“船长”和“贵客”都没有具体姓名,也没有相貌特征的描写,这样便于突出人物性格和人物的普遍意义,具有更强烈的讽刺性。

C.作者通过“贵客”和“船长”之口,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众生万相。

D.出口转内销、文物、保险、中东之战、吉尼斯、《正大综艺》等大量的社会元素,作者信手拈来,取舍自如,其大家手笔令人惊叹。

E.本为应付贵客的纠缠,并无其他意图,船长的荒唐之举却意外地获得了巨大利益,荒诞的行为竟然成了合理的存在,作品的讽刺意味昭然若揭。

答案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这篇小说的“讽刺对象和含意”与寓言故事是不同的,前者讽刺的是炒作和作秀的心理和行为,后者讽刺的是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不识变化的人。C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评述不当,小说只是通过人物之口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并没有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生动形象的描绘。E项,船长因为利在其中才“刻舟求剑”的,“并无其他意图”判断不当。

6.当船长问“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吗”时,贵客给出了极为“雄辩”的回答,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情节安排,进一步突出了贵客故弄玄虚的作秀心理,展现了他因为能够违背规则获得利益而洋洋自得的心态;同时也具体展现了公款吃喝、炒作作秀等不良社会现象,增加了小说的时代性和讽刺性。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两方面分析。通过分析贵客关于宝剑的来源的话,可看出他的无知与故弄玄虚,显然是在作秀;而那一段关于“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的话,既是吹嘘,又是社会公款吃喝的写照。据此理解,可得出答案。7.船长为什么说笑他的旅客才是呆鸟?请联系上下文进行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招募人们潜水“求剑”,船长、贵客和参加打捞的人都会有利可图;而且从下文来看,船长的“刻舟求剑”影响越来越大,既得利益也越来越多。由此看来,“刻舟求剑”是船长为获利而故意为之的作秀举动,而嘲笑他的旅客不知其故,所以船长说这些旅客是“呆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旅客和船长各说对方“呆”,含意是不同的,船长说旅客是“呆鸟”,是因为旅客不明白船长的用心,结合下文情节,可知船长“刻舟求剑”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是为了借作秀而图利,揭示船长的“用心”即可明白船长说旅客是呆鸟的原因。

8.作者通过“刻舟求剑”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要表达怎样的主题?试作探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贵客大肆宣传剑的贵重,宣扬喝五粮液不掏钱,船长卖弄英文,以“刻舟求剑”而作秀,航运公司和贵客所在单位贴钱,众多人得好处。小说通过荒诞的故事,折射了当前国人普遍的作秀心理,讽刺了群体谋求利益的炒作现象。解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篇小说,其基本特征是通过荒诞的故事来折射社会现实。研究本文的主题,就是要明确小说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刻舟求剑”本属荒唐,但众人都得到好处,可见作秀牟利是所要讽刺的核心。

关于“唐楷问题”的对话范文 篇2

周毛新

学生:老师,我读了《青少年书法报》2001年第16期第三版罗联明与郑学东的文章“初临楷书还是选择唐楷为好”,你对此有何看法?

周:文章我都看了,主要是谈“唐楷问题”,即学书应从“唐楷”入手还是不从唐楷入手。这个问题也是当今青少年学习书法所面临的、并感到困惑的一个重要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我谈谈我的看法。

学生:那你认为从唐楷入手行不行?

周:当今青少年学习唐楷的现象,可以牵扯出许多问题,一句话是回答不了的,应做具体分析。不过,我觉得首先应当明确学习书法的目的,即究竟是学习书法艺术,还是学“写字”。本来,这应当不是一个问题,但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把它们混在一起。例如,往常有些家长对我说:“周老师,我的小孩做作业不认真,写字鬼画桃符,让他跟你学一下书法。还有一些朋友对我说:“我的字写的太难看了,我想好好跟你学学书法”等等。这里所说的“书法”,实际上就是“写字”。

“写字”与“书法”在古代是“合二为一”的,但在今天,两者尽管有联系,但毕竟是两回事,学习“写字”,通常是以实用为目的,它除了要求搞清每个字的音、形、义,在书写上要求笔画准确,结构工整,不能写错,并力求达到“工整美”,而学习书法,则目的却不一样,它是同绘画,音乐、舞蹈••同等的一门艺术,并非为了实用。它们虽然同样是写“字,”但前者是为了“记录”,后者是用于“创作”;前者是供人“阅读”,后者是为人“欣赏”;前者是为了“实用”,后者是为了“创作艺术品”。可见,两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由于功能不一样,其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及学习途径可谓大相径庭。因此,学习目的应首先搞清楚。

学生:经这么一讲,我们懂了,写字有实用和艺术之分。那么,从艺术角度讲,首先应该学什么呢?

周:学用笔,而不是结构。也就是要学如何运用柔软的毛笔写出高质量的、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线条来。对书法艺术而言,线条是第一位的,是“活生生的、在纸上跳荡的、有生命的力的线条(何应辉先生语),结构是第二位的。结构再好,而线条没有生命,就谈不上艺术。当然,书法艺术自始自终离不开写字,离不开结构,有时甚至还强调结构的准确性,但其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学书“写字”,是为了从中掌握用笔的技术技巧,“借”结构来获得更准确的线条形状,以吸收更多的艺术语言,提高驾驭毛笔的能力;创作“写字”,是“借”字表现自己,以充分展示字中所蕴涵的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由此可见,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学习用笔,自然,那种“为写字而写字”的学习方法必然与书法艺术所要求的学习方法相距甚远了。

学生:学书从“唐楷”入手,是否就是“学写字”呢?

周:也不能这样看。任何一个事物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它。这就如同不同的人读同一本小说一样,有的主要关注故事情节,有的侧重了解历史背景、有的参考民风民俗、有的借鉴写作技巧。视角不同,各人的收获也不一样。“唐楷”作为一种法帖范本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有它的存在价值,你要把它作为“写字”的范本也可以,你要把他作为学书入门的范本也可以,关键看各人如何取法。

学生:为什么现在许多人反对学书从“唐楷”入手呢?

周:学书从唐楷入手,本来也是一条路子,但关键是现在搞得有点“烂市”了。据我了解的情况,目前中小学校开设的书法课,社会青少年书法班、家庭书法辅导班、假期书法培

训班••普遍都是学的唐楷;新华书店各种字帖中,唐楷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基层的各类青少年书法展览中,几乎是清一色的唐楷作品,形成了当今青少年学书热潮中的一种“唐楷现象”。应该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习书法是一件好事,但盲目的学习唐楷未必又是一件好事。这种“唐楷热”至少给书法艺术教育带来了如下负面影响:

1、混淆了书法艺术与写字的概念。长期以来,由于受“写字”思想影响,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把两者混为一谈,乃至以讹传讹,误以为学习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写一手“好字”,将“学习唐楷”等于“学习书法”。一些“书法班”名义上培养“书法”人才,实是最落后的“写字”教学。在青少年思想上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

2、“学书先学颜”。使青少年把“从唐楷入门”误解为是学书入门的唯一途径。实际上学习书法可以从唐楷入手,但并非只能从唐楷入手;

3、师资队伍素质低下。由于唐楷贴近生活,历来被视为雅俗共赏的字体,民间也较为流行,一般人认为唐楷教学简单,因而,一些学过毛笔字(唐楷)的人,便充当起了“书法教师”的角色,或开班营业,或受聘“讲授”。一些中小学利用素质教学开设“书法班”,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常常由本校学过“毛笔字”的教师兼任“书法教学”等等,使唐楷教学始终处于低层次。

4、教学方法误导。唐楷教学普遍建立在对“字形”的刻意模仿上。一些老师教学生:“一个字如同一部机器,笔画如同零部件,机器要好,零部件需精度高。”于是学生便对点画进行机械式的反复“描摹”,以求精益求精,准确无误。再按照“米字格”位置进行“组装”,从而,使青少年思维进入一种程式化、规整化的固定模式。

5、给青少年思想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由于唐楷高度规范、法度森严。学书者临帖时思想往往高度紧张,惟恐出错。用笔诚惶诚恐、慎之又慎,生怕写出来“不好看”。许多人用笔方法不正确,点画书写刻意做作,如同画画一般,运笔战战兢兢,惟恐不象。“创作”作品时,由于受实用性影响,心里总是想到所写的字一般人都熟悉,要让很多人喜欢,这样,使把书法艺术最本质的“展示个性”变成了“迎合别人”。由于心里负担沉重,常常越写越 “不好看”。一件作品下来,往往大汗淋漓,如释重负。这就严重地违背了青少年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书法艺术所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创作方法背道而驰了。以上简单所举几点,可能是当前一些人反对学习唐楷的主要原因。

学生:是的,我们过去学唐楷(颜体),基本点画学了一学期,部首部分学了一学期,间架结构学了整整一年。这是否是徒费年月,劳而无功?

周:如果从学习书法艺术的角度看,这种学习方法肯定是错误的。可谓得不偿失。如果从实用性出发,仅学两年恐怕还不够,要写来精熟达到运用的程度,少不了十年八年。因为唐楷结构非常严密,来不得半点疏忽,一个字中只要一笔不正,这个字就“散架”。因此,结构上必须花大力气。但是,话又说回来,即使是你写颜象颜,写柳象柳,写欧象欧,精度甚至接近电脑,又能派上多少用场?最多能唤起人们对这种刻意求工、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表示赞叹而已,这样,可以说两方面都没有抓住,自然是做的“无用功”了。

学生:如果从学习书法的角度看,如何对待唐楷呢?

周:任何一种碑帖,其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都是有限的。就唐楷而言,人们对它们吸收更多的不是艺术性而是技术性。因为任何一门艺术,一旦被规范划

一、严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艺术性便大大削弱了。中国书法史上几次大的字体规范,如小篆规范大篆、熹平石经规范隶书等就是这种情况。当然,唐楷也不例外,并且它是对楷书最严格、最精密、束缚性最强、制约性最大的字体规范。因此,对学习书法而言,取法上应有取舍,千万不能全盘照搬。

学生:那么,唐楷的技术性如何取法呢?

周:唐楷也不仅仅是技术性,其艺术性也有,如颜体结构的博大,柳体结构的严密,欧

体结构的险劲等,都是可以借鉴的。但对初学者来讲,更多的应当是“笔法”的掌握,而不是结构。即如何正确的运用毛笔写出楷书的各种线条,掌握其应有的技法要领,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正如刘正成先生所说:“要进入书法艺术的创作领域,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对书法艺术法则与技巧的掌握”。这里所说的“法则”,应当是用笔的法则,而不是唐楷的“结字法”。“技巧”,应当是运用法则来书写各种线条的技术动作。

学生:从笔法的角度看,我们过去是按照“中锋运笔路线图”来书写唐楷的点画,这种方法对不对?

周:有人说,“一个运笔路线图,害了学生二十年”,言虽过重,但有一定道理的。其原因是:

1、按照“路线图”临写,其结果是“一种点画一个样”,这就错了。

2、从逆锋起笔的路线看,不可能一个样,因为每个字的点画在具体的书写过程中,其笔锋入纸的深浅、角度的大小、逆势入纸的长短、笔锋在起笔处的起倒转换动作,是千变万化的,而“路线图”仅仅是一种平面图形,根本无法表现。

3、唐楷中的点画并非全用“中锋”,许多点画必须要用“侧锋”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而“路线图”标出的几乎全是“中锋”。

4、路线误导,如横画路线图为两头绕圈。许多学书者按路线指引,运笔如“推磨”一般绕着“画”,这就完全错了。而事实上横画的逆锋起笔,(包括其他点画),都只是一种“顺势”的“下意识”动作,它就如同音乐中的“后半拍”起一样,不是主体动作。并且,其头、尾的重处应当是运用“提按”直接“写”出来的,而不是绕圈绕出来的。收笔的“回锋”也是一种很自然的动作,它的动作并非是为了填补点画尾部的缺陷,而是通过“回”的摩擦,使笔锋回复到垂直状态,并回头寻找新的落点。

5、按照“路线图”临写,点画往往是“做”,而不是“写”,因而学生也不能掌握正确的笔法。“做”出来的点画哪怕“形”再象,但决不会有“神气”。

学生:听老师这么一讲,使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但至今还有人认为:练唐楷主要学“形”,待“形”练到一定程度后再学“重神”的碑帖,难道楷书也要讲究“神采”?

周:这是一种对书法艺术最简单、最粗俗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句“外行”话。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任何书体都要讲“形”、讲“神”,尤其楷书,更要讲究“神采”。如果练楷书主要学“形”,那你练一辈子也赶不上电脑精确,何需下这种苦功。关键在如何把楷书写“活”,在“活”字上下功夫。

学生:那么,临习唐楷怎样才能写“活”呢?

周:许多东西要靠自己去认识、去体验,“悟”出来的东西是最深刻的。当然,我可以谈谈我的体会,仅供参考。其一,唐楷的每一种点画必须要“写”出来,不要“做”。写不象,说明用笔方法有问题,应在技术动作上查原因,并反复练习,直到“写象”为止。其二,树立“运动”观念。任何一个点画,一旦放入一个字中,便不是静止的、孤立的了,而是血脉相连的整体。因此,在临写每一个字时,必须注意“势”的连贯,切忌“机械组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楷书当成行书来写”。其三,树立“节奏”观念。笔锋的运行不是平铺直叙,而是象音乐一样跳荡起伏的,这就是“节奏”,一个点画的书写过程要有节奏,一个字的书写过程要有节奏。我想,当你对以上三点有了感受时,你一定不会以为你是在“为写字而‘写字’”,并享受到其中的无限乐趣,字也可能就写“活了。

学生:如果学习书法从唐楷入手,这条路应该怎样走?

高考情景对话题型必备100句 篇3

1.Go ahead 做吧,可以,用吧,拿去,说啊,继续(表赞成或借东西)2.Relax 放松点,振镇静点,别生气(表安慰)

3.Take it easy;Take things easy;easy 放轻松,别生气(表安慰)4.No way 不可能(表惊讶)

5.No wonder 难怪这样,难怪如此(表理解,醒悟)6.No problem 没问题(表对请求的肯定回答)7.(That’s)all right;没关系(回答道歉)【alright可以】 8.(That’s)OK没关系(回答道歉)

9.It’s my pleasure;My pleasure 不用谢,别客气(回答感谢)【pleasure愉快的事】 10.With pleasure;It’ll be a pleasure 愿意效劳(回答请求)11.That’right;Right;Correct 没错,正确(表肯定对方陈述)12.You can’t be serious 不可能,开玩笑(表惊讶)13.Not really=Not very much 不太…(表部分否定)14.Never mind 没关系,没事(表安慰,回答道歉)15.I don’t mind 我不介意(表提示对方决定)

16.Don’t mention it;Not at all;You are welcome;It doesn’t meter 不用谢,别客气(表回答感谢)

17.I’m afraid not 恐怕不行(表委婉拒绝)18.So long 再见(表道别)19.See you 再见(表道别)20.Take care 保重(表道别)21.Go Dutch;Go AA AA制 22.Go share平均付费

23.Let me(us)get it(this)straight 直说了吧(表理解,坦白)【straight笔直的】 24.No,thanks 不用了,谢谢(表委婉拒绝)25.Thanks a lot 谢谢(表感谢)

26.I’m sorry to hear that 真遗憾(表同情,惋惜)27.I’m sorry for your loss 节哀顺变(表礼貌性安慰)【loss损失】 28.Forget it 没关系(回答道歉),不可能(否定),算了吧(不重复刚才的话)别说了 29.That’s very kind(nice)of you 你人真好(对方主动帮忙)30.It(That’s)depends 时情况而定(前提是赞成)31.Sounds great(good)听起来不错 32.Good luck 祝你好运 33.Cheers 干杯/谢谢

34.Cheer up 振作起来(表鼓励)

35.What a pity(shame)真可惜【Shame on you真卑鄙】 36.Nice having you here 你能来真好(分离时说)37.Just my luck 真倒霉

38.Well done 做得好(表赞许)

39.Never do it again 下不为例(表原谅0 40.It’s up to youi 由你决定 41.Fair enough=Fine=OK 好的 42.Come on 快点(催促),加油(鼓励),来啊(挑衅)43.Congratulations 祝贺你

44.Absolutely;Definitely;Certainly;Exactly;Sure;Of course 是的 45.Probably 大概(表委婉肯定)

46.That’s a deal;It’s a deal;Deal 一言为定(表回答提议)47.Good idea 好主意(表赞扬)48.Why not? 为什么不呢?

49.So what?=I don’t care 那又怎样? 50.How come? 怎么会呢? 51.Whate else? 还有什么?

52.What’s up? What’s going on? 怎么了? 53.Guess what、你猜怎么着?

54.What’s wrong with you?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你怎么了(询问)/你有毛病啊(愤怒)

55.(It’s)none of your business 不管你的事

56.I think(belive,suppose,hope,guess)so 我也也这么想(表肯定对方)57.What if? 要是…怎么办?(表假设)58.Have no idea;I don’t know 不知道 59.Don’t worry 别担心(表安慰)

60.A piece of cake 小事一桩(表肯定)

61.Have a good(great)journey 旅途愉快(表祝福)

62.Have a nice day;Have a good(great)time 祝你好心情(表祝福)63.Have a try 试一下(表鼓励0 64.No,please don’t 千万别(表反对)65.What a day 真是…的一天啊(表感叹)

66.Bingo;You said it;You guessed it 你说对了(表肯定对方)67.Nice try 正确,不错(表肯定对方)68.You’ll make it 你会成功的(表鼓励)

69.Yu’d better not 最好别那么做(表委婉劝告)70.Thank goodness 谢天谢地(表感叹)

71.For god’s(goodness’)sake;看在上帝/老天份上…(表生气,厌烦,惊讶)72.You really have me there 你把我难倒了(表坦白,不知道)73.Not a chance;No chance;Fat chance 别想了(表拒绝)74.Hard to say 很难说(表不确定)

75.It’s a loing story 说来话长(表无奈)

76.(I)couldn’t agree more 绝对赞成【否定词+比较级=最高级】 77.(It,That)couldn’t be better 真是太好了 78.(It,That)couldn’t be worse 真是太糟糕了 79.I’d love to,but… 我很愿意,但是(表委婉拒绝0 80.I don’t care 我不在乎

81.(Have)patience 耐心点(表劝说)【patience耐心】 82.Watch out;Look out;;Be careful当心 83.Yes,sir?什么吩咐/ 84.You got it明白 85.I’m on it马上去做

86.Are you crazy(nuts)?你疯了吗(表惊讶)

87.Copy(Roger)that;Positive;Affirmative;I know(see,understand)收到,明白 88.Hurry(up)快点(表催促)

89I didn’t mean to.我不是故意的(表惋惜)

90.I’d rather you don’t 你不这样做该多好(表惋惜)

91.(May I have your)attention,please? 大家请注意(表提示)92.Mind your own business 管好你自己(表劝说)93.Let’s call it a day 今天到此为止

94.I know the feeling;I was once there;I can imagine;I feel so 我有同感(表同感)95.How do you find……?=What do you think of……?你认为……怎么样 96.How about……?……怎么样(表提议)

高考小说复习.资料 篇4

人物形象题 情节结构题

环境(景物)作用题 主题思想题 表现手法题 感悟探究题

人物形象命题形式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根据内容,概括小说中XX形象。赏析文中XX人物形象。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XX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分析

对于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人物在小说中的主次地位,主要人物的话语,往往表现主旨;次要人物的话语,可以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2、人物形象的出现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主要矛盾。

3、成为线索人物,或小说的叙述者。

人物的形象和作用的分析一定要立足原文,切中要害,分析出原文中隐含的信息,而不能无中生有;要注意全面分析,切不可以偏概全;也不可过分拔高,扣帽子,要从实际出发。情节结构命题形式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小说写了某情节有什么作用。小说某情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就某情节安排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文中写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情节结构分析

小说情节通常涉及的题目为情节的运行模式、构思特点或者某一情节的作用。情节的运行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概括和梳理能力,所以首先要把握线索,抓住场景,梳理清楚故事层次,然后抓住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事),特别是何人何事,对小说分步概括。情节结构分析 某一情节的作用: 内容:人物

更丰富?

情节

更完整、更合理?

主题

更丰富、更鲜明?

环境

更具典型性?

形式(1)制造悬念引人入胜(2)前后照应呼应开头(3)对比衬托埋下伏笔(铺垫)(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线索作用(6)跌宕起伏。

情节结构分析

3、构思上可以注重题目和文章内容的关系,是否有倒叙、插叙等特殊安排,是否有延迟和摇摆等技巧的使用,结尾是否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关于小说情节安排的评价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简洁利落,引人联想,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环境(景物)作用命题形式

对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做简要分析。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概括景物的特点。

分析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方法。

小说中几次写到某一景物有什么作用。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②交待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

③奠定全文情感基调。

④烘托人物,表现人物性格(心情)。(有时作者会选取与人物心情色调一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有时描绘与人物心情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情”。)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⑥暗示社会环境。

⑦与前后文或题目的照应关系 主题思想命题形式

结合全文分析或概括作品的主题。

小说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或启迪,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探究小说的主题。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主题。作品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冲突,有利于我们理解主题。

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

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了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人物的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活的背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从社会大背景方面去寻找到环境对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也可以借助注释等。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题

分析作品艺术表达技巧是小说阅读考查不可缺少的内容。

小说的表达技巧可考查内容很多,如情节结构技巧、环境描写技巧、选材组材技巧、语言表达技巧、人物塑造手法等。

从考试的角度看,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就是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命题形式

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它在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给读者提供了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小说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

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

表达方式: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

选材组材: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说服力。

表现手法: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结构安排: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语言运用: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拜等);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语、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

1、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方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描写方法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1)再现自然风光;(2)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3)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发。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5、结构安排

(1)谋篇布局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 结构严密、完整匀称 烘托铺垫、前后照应 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2)从结构上明确不同职位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感悟探究题

需要强调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整体分析理解文本的主旨、表达技巧以及人物关系等是正确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知识、能力、认识的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相关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探究才能得出合理正确的答案。而整体理解文本的能力,恰恰是许多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所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加以突出,以此提升探究能力。

要注意阅读题目要求,紧扣题目答题。为了让考生确实有探究的话题和内容,所设的题目中常有标志性的语句,题目中的探究点也是明确的。所以,考生对题目一定要仔细地看,抓住题目中标志性的词语,明确探究点是什么,回答试题有什么要求。答题方法一:答题的第一句话两处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条阐述理由。答题方法二: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采用提纲挈领式,层次清晰,分点罗列。不能脱离了文本和规定的探究点,天马行空地凭想象胡乱地解答,要做到答有依据,答能扣点。注意以下几种题型

第一种: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命题形式:

1、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2、把小说标题改为某某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

3、请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与好处。

1、掌握小说标题的含义:(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2、掌握小说标题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3)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4)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5)铺开情节,响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6)交代故事主要人物

第二种:考人物的心理

如: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文中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第三种:考对细节的理解

如: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6分)

第四种:考限于文本内的探究

如: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第五种:把握赏析题的答题要素

1、写什么

2、怎样写

高考小说阅读理解 篇5

妈 嫂

黄自林

嫂子是村里娇小俊秀的妹子。我们弟妹几个和积劳成疾的爸妈是一张沉重的铁犁,只哥哥一个人拖着。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我们这个穷家来。村里人劝嫂子,说嫂子肯定会被拖累死的。

嫂子出嫁那天,她的哭嫁歌唱得又多又好,亲戚大多都被嫂子唱哭了。那时候二角钱一碗米粉,嫂子竟然挣了三十四元三角哭嫁利市钱。村里的哭嫁女没谁能挣到嫂子的一半。

嫂子嫁来的第三天就是九月开学。两个姐姐读初中,二哥三哥读小学。家里没钱也没值钱的东西,嫂子一分不留地拿出她的哭嫁钱,又拿出陪嫁的几匹的确良蓝布,为我们几个一人缝制了一套新衣裳。还差些钱不够,哥和嫂子就去担柴卖,我们几个也去,大大小小七个人排成一长溜儿,好多人替嫂子流泪,她是才过门三天的`媳妇呀!妈妈哭哩,把嫂子搂在怀里,千言万语一句话:“我的宝宝哟 ”

家乡湄河是一条养人的河。嫂子让我哥在河里捕鱼,她去圩上卖。清早晨雾未散,嫂子就在河边望我哥的竹排,夜里又挑一盏渔灯坐排尾为我哥壮胆。每当捕到一只值钱的鳖或一条河鳗,一家人都要高兴许久。嫂子出奇的倔强,明日分娩,今天还挑一担红薯苗上岭种红薯。嫂子虽苦虽累,却没病,祖宗保佑我嫂子不会倒下。

没几年,多病的妈妈就去世了。村里有个习俗,在妈妈灵前焚一根竹筷,竹筷倒向谁,妈就最疼谁。我们一齐围着竹筷跪,结果竹筷旋了一圈儿后,倒向了嫂子。妈妈心里有杆秤,嫂子在妈妈心里的分量比谁都重。嫂子哭着向妈妈磕了无数个响头,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冬去春来一晃十年,姐姐和哥哥得益于嫂子也得益于苦难,上了中专、大学。嫂子的青春年华也为我们耗尽了。嫂子老了,我们长大了。

我们不知怎样称呼我们的嫂子。村里所有的嫂子没人能及我嫂子的零头。嫂子像妈像姐,嫂子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永远不可能分开。

姐姐从卫校毕业出来工作的那年,有一天,姐姐回来,一进家门看见嫂子的身影,就喊“妈——”嫂子回头看,姐姐才看清是嫂子。姐姐又喊:“嫂——”在这一瞬间,积聚在姐心头多年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出,姐姐紧紧地搂住嫂子叫:“妈嫂——”姐姐一连叫了几声“妈嫂”。姐姐说:“妈嫂我毕业了,我工作了,就有钱了,您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嫂子笑着哭了,说:“我知道的。”

现在我们一家是村里最幸福的一家。我们像敬重我们的父母一样敬重我们的嫂子。作为回报,我们会使才三十多岁的嫂子不再受苦,我们保证。

村里人现在才说嫂子有眼力。嫂子说:“那时,尽管很饿,但他们是村里惟一不偷人家东西吃的一家人,他们的骨气可贵哩!”

1.本来,“妈”与“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小说为何以“妈嫂”为题?(4分)

答:

2.小说中同样写人物的“哭”,却带有各自丰富的心理世界,体味下面“哭”所蕴涵的心理活动。(4分)

①妈妈哭哩,把嫂子搂在怀里,千言万语一句话:“我的宝宝哟。”

②嫂子笑着哭了,说:“我知道的。”

答:

3.“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我们这个穷家来。”嫂子做出这样的选择,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她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哪些代价?(4分)

答:

4.“现在我们一家是村里最幸福的一家”,你认为这家人的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参考答案]

1、题目为妈嫂,其意思就是像妈妈一样的嫂子。像妈妈一样,表现了嫂子有慈母般的心肠,也表现了我们对嫂子深切的敬爱之情。(4分)

2、①妈妈的“哭”,是对嫂子的疼爱,更是一种感激。②嫂子的“哭”,是对姐姐叫她“妈”的一种感动,更是把姐姐培养成功的一种欣慰。(4分)

3、其根本原因是她知道我们一家人有可贵的骨气。她把自己的哭嫁钱和陪嫁的的确良蓝布拿出来给我们当学费、缝制衣服。忘我地付出,为整个家、为我们耗尽了青春年华,变老了。(4分)

词不达意微小说(范文) 篇6

虽然我当时我讨厌他,但是跌跌撞撞我们一起度过了很长一段时光,那段时光我们一起哭过笑过闹过,上课他看课外书我帮他看老师,看我被欺负他帮我报仇,我帮他做课堂笔记,在串座位时,他帮我搬桌子。虽然我不喜欢他,但不知不觉他在我的青春里留下了痕迹。

上了高中,我喜欢上了一个很帅的男生,想尽一切办法倒追,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女追男隔层纱吧,不久我就成功了,他是我的初恋,我很爱他,对他言听计从,但是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和我分手了,原因是他不喜欢主动的女生。

当时正好是期末考试的前几天,考试之后我悲伤欲绝的我就在那个暑假消失了,不上QQ,不上微信,每天不是在家打游戏,就是在图书馆学习。那段时间,闺蜜也曾找到过我,但是我也只是装出钢铁侠一样的坚强。每次有人问我怎么了,我每次都会微笑着轻声地说:“我能有什么事啊,傻瓜,没事的”。

后来我那个丑毙了的同桌在向我的闺蜜询问过前因后果后去图书馆找到了我,一见到我就对我破口大骂。

一脸气愤地说:“你每天这么每天自己折磨自己有意思吗?”

我低着头,抱着书做笔记“你要是不让自己开心起来,学习有什么用,抬起头来,我认识的那头不死女金刚哪去了?”

听着他的话,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哭一下很难吗,你要是还这样,你以后只会遇见更多个他!”我背对着他,看不见他气愤的脸,只能听见从他鼻子里快速进出的空气的声音。

那之后我被骂醒了,女金刚复活啦!!

后来他像我表白,我就满脸疑惑的问他:“为什么喜欢我?”

他摸着我的头一脸宠溺地笑着说:“你这个女汉子还挺脆弱的嘛,没人照顾你我不放心呀。”

我的嘴角轻轻上扬,不怀好意的说:“嘿嘿嘿”(男主卒)

经过一番打闹后,我一只手提着他的衣领一只手轻轻垂下扭头说:“姐姐我答应了。”

我答应了他的表白,原因是我开始喜欢他了,喜欢他的幽默,喜欢他的温柔,喜欢他能够理解我的坚强。

我们一起走过很长时间,后来我们一起参加同学会,有人问我们:“上学那时候你俩干啥了,才在一起?”他眯着眼睛笑着说:“等她了。”

也许有的时候你在这个绚烂的世界兜兜转转走了一路,只剩满身的疲惫不堪,那时你,那时你回头看看,也许还会看见有一个人依然等在原地,等着那个精疲力竭的你。

高考对话小说范文 篇7

陈跃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战略研究小组召集人。曾有10多年到各省份招生经历,担任招生主任成员,目前是北大自主招生专家组成员。

对话人物:

北京大学教授 陈跃红

11月8日,北京大学11位教授联名公开致信北大校长,呼吁在高考招生录取中“打破唯高考分数论”,提出“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等高考招生改革措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那么,11位教授为何发出这样的呼吁,提出这样的议题?他们强烈建议的“在高考中加入教授面试”是否有可行性?又如何施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11位教授中的一员陈跃红教授。

着眼于撬动应试教育的根本

记者:请问,北大11位教授的这封公开信是怎么产生的?

陈跃红:去年教学工作会议上大家对招生问题议论了很多,认为自主招生虽然成效不错,但只占招生总额5%,惊动的只是小部分。另外,按分数线招生,使学校在这项工作上越来越耗费时间和精力。会后,这个议论一直在持续,到今年9月又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时,有人提出给校长写封公开信,几个人拟了草稿,通过电子邮箱传来传去,最后到差不多的时候,开了一次讨论会,确定了公开信的内容。

记者:对于这封公开信,教授们有什么期许?

陈跃红:大家直觉上意识到,对于这封信提出的方案,如果能做一点试点,某种意义上就可以撬动高考制度的根本,甚至是撬动本科教育、高中教育的根本。

记者:为什么有这种直觉?

陈跃红:现在大学讲求个性化教学,中小学讲求素质教育,可这些如果仅仅靠国家设计教材,中学进行选修、模块化教学,虽然有一定意义,但仍难取得良好效果,现在大学千校一面,中学万校一面,学生都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要从根本上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从制度上解决。我们认为,在录取制度上下工夫,用好这个杠杆,会让大学的改变带动中学的改变。

记者:你认为,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对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陈跃红:我们并不完全否定高考。我们认为:只要人在智力和知识掌握上的差别存在,只要“蛋糕”不够分,考试就会存在。事实上,考试对人的知识掌握和智力程度进行分层的功能,有其稳定性,不可想象一个三本线上的学生到“985”高校可以学下去。即使高等教育大众化,考试仍然非常重要,纵览全球,美国、日本、欧洲,没有一个制度没有考试。

我们不是在讨论取消高考,我们的主旨是把高考成绩用到合适的度上。目前最大的麻烦是把分数绝对化,考生之间按一分甚至半分进行区别。事实上,我们都明白,一分、两分,能有多大差别,凭我个人经验,30分之内的学生在智力、能力上是没有差别的,还有的教授认为100分之内的学生没有差别。

所以,我们提出在录取时采取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就是高考在对学生进行适当分层后,教授们可以依据专业所需,对那些分数差别在30分或更多一些分数的学生进行面试,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志趣爱好、意志品质进行考察,而这些不是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就能进行的。

教授面试重视公平和潜能

记者:那么教授会有“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中出类拔萃者?

陈跃红:这是经常被问到的:学生的素质如何,教授通过一个小时面试就能判断出来吗?当然没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得相信教授的眼力。为什么?教授常年和学生打交道,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对他们的观察和了解,使教授在看学生时还是有一些“法眼”的。

当然,面试并不能单纯靠教授的“法眼”,还需依靠一些制度的保证。首先,面试教授要经过招生培训。其实,针对自主招生工作,北大近年来已形成一个面试专家团队。其次,我们的面试题目和形式,也可以有效帮助教授进行判断。因此,不要小看北大教授的面试水平,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个小时之内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比较到位的判断。

记者:人们会有这样一种担心: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考生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农村考生则可能怯场、不善表达,甚至知识面不够宽泛,面试时教授会不会偏爱前者?

陈跃红: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们的面试形式,有些人以为面试就是一名或几名教授和一名考生谈谈话,其实不然。北大在自主招生中进行的是无组织面试:一组学生进来,教授们基本不说话,给出两组题目让学生选择,学生选好题目后,每人一分钟自我介绍,剩下的是主体发言和参与发言。教授们的任务就是根据一组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现做出判断。

至于教授是否偏爱城市生源,其实不需要担心。我们在对教授进行招生培训时,就专门提出要避免招收五种学生:歌功颂德型、大专辩论赛型、故意做秀型、自我表现一味批判型、颠三倒四型。另外,面试教授由三个学科领域组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据我了解,教授们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教授们才不看重谁能歌善舞、能说会道,有些学生表达能力很强,也是某方面的人才,但教授们不会忽略那些不太会说话的学生,而会从另外一些角度去观察其可能具有的潜能。

记者:面试要测试出考生不能在试卷中体现出的素质,那么怎么保证命题有这些功能?

陈跃红:每个面试命题要经过多轮论证。一般有四个原则:一、这个题目一定与现实生活有关系;二、这个题目一定不是只运用一种知识;三、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四、这个题目具有可批判性。

说起素质,素质不能简单地与唱歌跳舞划上等号,这在教授当中已经有共识。那么什么是素质,用周其凤校长的话说,种地插秧修水库,爬树掏鸟都是素质。当然,我们也注意到,那些学习好的农村考生也并不熟识周校长说的这些了,他们甚至比城里孩子还受宠。但是他们要求改变命运的迫切性大于城市学生。在努力程度上,也要高于城市孩子。他们的抗压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城市孩子强很多。面试中教授会更重视这些方面的素质。

制度完善杜绝可能的招生腐败

记者:面试会不会增加考试成本?

陈跃红:不会,反而会降低成本。我们提议的教授面试,是在高考出分后,向每个省级单位派出由5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学生只要在当地省会城市参加面试即可,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负担,对于农村孩子更是如此。

有人认为学校会因此增加大量支出,其实不然。目前,高校间生源大战越来越激烈,每年冬天,许多高校会专门成立不同省份的招生组,成员从两三人到十几人不等,到各地摸底。更有甚者,一所高校有一年为了争抢某省一名“裸考状元”,为赶去游说,单是飞机票就买了8张。

高校为争生源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有的学校为了不让高分考生和别的学校招生人员见面,干脆出钱送考生一家到外地旅游。还有的家长干脆拿着孩子的成绩去跟学校谈判,辗转于几所高校间,奖励价码由5万元一直谈到10万元,外加上最好的学院,和出国学习一年。

高校为争生源,花费有多么巨大!何不将这些钱省下来资助有困难的孩子到省城参加面试,多让一些学生来参加面试,给考生一个机会,也给学校一个机会?

记者:教授面试会不会滋生腐败?

陈跃红:关键看制度设计是否周密。我们的构想是三道防火墙:省籍回避、时间压缩和独立打分。省籍回避,比如江苏人不能到江苏招生;抽签制度,学校直到最后24小时,才通知教授抽签决定所去的省份。第二天教授就上飞机,到了地点就考试。就算知道哪个教授去考试,谁有本事在24小时之内搞定5个教授?独立打分,北大自主招生面试实行6年,教授们各自打分,不能面谈,6年来对教授面试打分的有效投诉为零。

上一篇:创联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新入职教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