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视角

2024-08-15

对话视角(通用9篇)

对话视角 篇1

语文课堂是什么?一言以蔽之, 就是对话, 就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新课标实施以来, 对话的观念已深入到课堂和教师的心里。通过对话, 引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发展思维, 掌握语文学习的技能, 形成学习习惯, 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获得思想启迪, 认识世界, 提高审美情趣。在语文课堂的对话中, 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文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是培养能力、养成习惯、提升素养的载体和重要工具, 是师生、生生对话的主要媒介。

而在实际教学中, 与文本的对话经常出现这样三种倾向:一是教师完全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带到课堂上, 导致授课内容偏难、偏深, 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二是师生对教参、教学资料顶礼膜拜, 人云亦云, 对文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再造, 导致千篇一律、丧失个性;三是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以学生的解读为主, 美其名曰“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导致浅读、误读、曲读、偏读。其实, 这三类解读都有一个共性, 就是没有依据学情, 没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去考虑学生的需要。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成长, 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环境, 激发学习的动机,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与文本对话应该真正以生为本, 基于学生的需要, 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沟通, 真正发挥文本的教育功能。这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才能最终让学生自主建构, 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基于学生需要的文本对话, 笔者以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实施:

一、基于学生兴趣激发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性、审美性、情感性等特点。从文章体裁来说, 它集小说、戏剧、散文等于一体;从文章主题来说, 它包含人生、社会、自然的各个层面。一篇篇美文、一段段故事, 就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 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 生活在哪里, 语文就在哪里。由此观之, 语文应该是神奇的、有趣的、丰美的,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充满兴趣的。而实际上却非如此, 好多语文课是枯燥的、乏味的, 学生享受不到语文的乐趣, 怎么能做到乐学、好学呢?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基于学生视角,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 不断变换形式, 把一篇篇美文变成一道道风景, 让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如诗如乐, 让文本散发迷人的魅力。如散文、童话、小说、寓言等作品, 文体的特点偏重于叙事, 通常以情节取胜, 我们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说明文语言风格虽然以平实为主,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美读, 让学生爱上它;议论文教学可以增加辩论环节;古诗词教学中,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朗读、品悟、揣摩, 那么, 我们不妨换换方法, 通过写故事来挖掘作者在诗词中或者诗词背后的故事, 或许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内涵;学习戏剧文本, 不妨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总之, 与文本对话,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前提。

二、基于学生价值取向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里有两个关键之处:文字材料的多元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告诉我们, 对于文本的解读可以呈现多元化, 尊重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但是价值取向应基于学生实际需要, 尊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心理。对十几岁的学生来说, 什么样的文本价值才是对他们有用的, 才能引导他们融入社会,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是至关重要的。那种无原则、随心、随意对文本的曲解、误解, 不仅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尊重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而且违背了文本、作者、编者的本意。虽然“有一个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哈姆雷特归根结底还是哈姆雷特, 而不是李尔王。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仍然习惯于把它的主题定位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上, 以此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而现在的时代, 一味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的罪恶和黑暗, 学生还能接受吗?我们周围有多少孩子去了所谓的“黑暗的资本主义国家”求学啊!这样对文本的主题的解读, 与他们的思想距离有多远呢?对他们的思想引导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与其如此, 教师不如把对文本的理解带向温暖的方向, 即“人与人之间要宽容”, 用若瑟夫的举动去触动他们心底的真诚。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若瑟夫的举动, 以此让学生懂得在与人相处时应心怀悲悯;亲人、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之间, 应该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计较, 这才是学生需要的, 树立这样的价值观才符合社会的主流。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 比让他们只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要好得多。

同样, 在教学《孔乙己》《范进中举》时, 教师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多一点“同情、关爱、温暖”的价值引导, 因为这是学生需要的, 也是社会需要的。

三、基于学生情感共鸣

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 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是作者的精血凝成, 充满了情感的温度。语文教学应该高度重视情感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但是, 当下中学生情感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知识越积越多, 情感愈来愈少。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要么功利性太强, 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重视知识、能力的机械训练, 忽略情感的升华;要么在挖掘文本中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时, 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接受情况, 虽然自己“声泪俱下”, 但学生并不一定“领情”, 甚至有一些假大空的情感, 很难触碰学生的心灵深处, 与学生的心灵不能产生共鸣。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课文中的“动情点”, 以情感人, 以声传情, 以情动人, 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其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从而让其心灵得到净化, 情感得到升华。

以《背影》为例, 从文本中能读出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父亲送儿子去车站, 为儿子找座位, 嘱咐儿子路上小心, 为儿子买橘子等;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老境中的父亲写信给儿子;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文章结尾的抒情语言;儿子对父亲的愧疚之情:“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文中的这些父子之情,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而且, 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朱自清当时的年龄相差无几, 相似的年龄阶段, 对感情的体会应该是有共同之处的。但是, 不少教师在讲这一课时, 为了所谓的文本还原, 把父子之间的矛盾, 甚至朱父年轻时的一些荒唐事统统讲出来, 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专断、自私、不顾儿女的父亲, 这就让学生改变了“三观”, 学生还会在情感上得到什么呢?与其如此, 我们还不如补充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的资料:“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 父亲便起了炉子, 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 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教师还是要给学生一些正能量, 让他们由朱父联想到自己的父亲, 从而加深与自己父亲的情感融合。

四、基于学生思维发展

孙绍振教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 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 有朝一日, 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 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 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吕叔湘先生也曾撰文指出, 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严重弊端。这两位大师严厉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弊病。我们在教学中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教学生一眼就能看穿、一望便知的东西上, 或者是一些不需要动脑, 纯粹为了提高分数而机械地记忆的知识点、答案上, 这就导致了效率的少慢差费。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文本解读应该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从一望而知的内容, 向文本内里走一步、再走一步, 让教学有点高度、深度, 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五篇文章为例, 《敬畏自然》《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都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 五篇文章题材不同, 且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作者及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很多教师在教学时, 几乎每篇的主题都是保护自然、爱护动物、树立环保意识。这样的理解不能说是错误的, 但是没有深度, 没有真正读懂文本和领悟作者内心的情感。深入走进文本, 我们就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其实各有侧重, 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内涵:《敬畏自然》, 要从字里行间读出“敬畏之心”;《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要读出“沉痛之情”;《大雁归来》, 要读出“和谐之境” (自然与万物的和谐境界) ;《旅鼠之谜》, 要读出“自然之奇”;《喂——出来》, 要读出“人性之悲”。

与文本对话深一点, 就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一点。与文本对话, 基于学生视角, 才能更有价值, 课堂才更高效。

对话视角 篇2

呈现篇: 诗歌教学的现状 刘祥: 最近连续听了若干节诗歌教学公开课,又在网络上阅读了更多数量的`诗歌教学课堂实录,最大的感受是热闹有余而深度欠缺.许多课,表面看来结构完整,课堂上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学生发言热火朝天.

作 者:王朝江 余万所  作者单位:王朝江(安徽省来安县双塘初级中学)

余万所(江苏省仪征市教研室)

刊 名:河南教育(基教版) 英文刊名:HENAN JIAOYU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 关键词: 

★ 高中思想政治课线性教学误区管见

★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怎样应对素质教育论文

从对话视角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对话视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66-02

1前言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学生真正接纳知识,教师的“教”才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促进教和学的有效进行。为此,教师就必须正视对话的重要性,并善于利用此种形式构建高效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基于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策建议

2.1科学把握对话原则

一般而言,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师生对话应遵从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契合教学疑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疑点指的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产生原因包括理解偏差、知识复杂等,对学生解答问题有着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时候,应注意以教学疑点为依据,确定恰当的话题,以帮助学生消除疑问、正确理解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多了解学生,掌握其学习情况,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对话为学生打消疑虑。第二,知识延伸。此项原则的要求是保证话题具有探索空间,能够对学生思维及能力形成一定的挑战,使其在对话中有所提升,积极意义表现为此举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思维激活,对知识的创新运用具有显著作用。第三,贴合学生兴趣。在和教师对话这一问题上,学生往往并不积极,一方面是因为对教师心存敬畏,另一方面与年龄、个性等因素也有关系。所以,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出主动的姿态,借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增强其参与对话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可以直接选取备受小学生欢迎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某个故事,或者围绕熊大、熊二与光头强在砍树一事上的矛盾来确定话题。

2.2营造情境,为对话创造条件

2.2.1鼓励学生质疑,提升对话的有效性

增强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对一个结论或者问题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学生的探究动力也会随之增强,不仅会愿意与其他同学沟通,还会主动向老师求教。

以三角形这部分的知识为例,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分类方式及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尝试如下方法,使学生提出质疑。首先,准备三种不同三角形的图片。其次,取出一张图片,将除了锐角之外的两个角遮住,并问学生:“同学们猜一猜这个是什么三角形?”不少学生会说:“锐角三角形!”最后,将遮住的部分展示出来,学生发现两个角分别为直角和锐角。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质疑:为什么有的三角形只看一个角就能准确断定,但有的却不行呢?此项疑问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出现了认知冲突,代表着学生此时思维活跃,所以,这个时候进行的师生对话效果也会比较好。

2.2.2设置悬念,提升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悬念可以产生巨大吸引力,进而驱使人去做出某种举动。所以,出于保证对话顺利实现的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尝试以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对话热情,使其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对话。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提升对话的有效性,使对话为学生带去实实在在的益处。为此,教师可参考下述做法。

以《角的度量》这部分为例,教学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场景:某炮兵在实弹射击时,前两次均没有射中目标,之后其对射击角度进行了调整,第三次终于命中目标。在学生掌握以上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教师就可趁机提问:“同学们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他在前两次射击中都没有命中目标,但第三次却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有学生就会回答:“因为他最后一次射击前对射击角度进行了调整”。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追问:“假如你是他,要想保证命中目标,那么你首先要做什么?”受到启发的学生会纷纷回答:“保证角度准确!”在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悬念来引出正题,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样才能保证角度准确呢?” 在学生不知如何回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说:“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度量角度,学会这个,将来说不定你也可以成为一名神炮手哦!” 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感到好奇,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一定的探究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与教师展开对话。

2.2.3利用问题的驱动作用,提升对话效率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可以起到增强学生探究兴趣的作用,有助于对话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心理及认知规律,围绕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恰当的问题。为了增强问题的驱动作用,建议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注意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在保证问题有助于教学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兼顾趣味性。

比如,对于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教具尝试摆出长方体,看谁摆出的形状最多。此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明确长方体体积与其自身长、宽、高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基本摆放完毕之后,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同学们在摆放的时候,将每面、每层都摆满的话,有没有可能用这些教具摆出一个体积大于12cm3的长方体?”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去尝试之后方可得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同时难度又不太大。所以,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很愿意尝试一下。在最后总结的环节中,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分别阐述自己这样摆放的理由,对于不恰当的方法教师也可通过细心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必要之举,对于教学成效与课堂氛围具有显著影响。所以,教师应在明确对话必要性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原则,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鼓励质疑等方式,来保证师生对话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蔡群青.师生对话与同课异构融合初探[J].中小学校长,2016,(01):10-13.

[2]许萍萍.新教师如何应对师生对话[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6,(01):18-19.

对话视角 篇4

一、无效追问的现状

1. 追问变成了“套问”。

课改以来,虽然“满堂问”的现象已经有所减少,但仍有教师遮遮掩掩、欲罢不能。乍一看,课上的核心问题并不多,但在交流感受时教师往往会在不断地追问下把大问题分解成了多个小问题,或拐弯抹角地设问,挤占了学生思考、阅读等有效学习时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思维只停留于浅表层,不能向纵深发展。老师的后续教学不仅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反而把追问演变成了套问,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2. 追问变成了“逼问”。

追问是以深入为方向,以思维走向为路线,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在当下的课堂上,不难发现追问演变成了逼问的现象。有的教师喜欢以自己既定的答案为目标,背弃思维的自然走向,步步紧逼、穷追不舍,将学生逼到老师的思路上去。这样的课堂生成性大打折扣,很多有利的学习契机因此错失。

3. 追问变成了“重复问”。

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理想时,有的教师喜欢习惯性地重复问不同的学生,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教师为了寻求答案的完整性,并不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内核。这种平面的追问,无法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增量。那么,如何“追问”才能使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二、有效追问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追问就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状态,思维始终是积极的,从而实现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且追问内容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发展。

1. 思维碰撞时追问———生成精彩。

课堂资源是伴随着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而随机生成的。有效利用课堂资源,是期待阅读出现精彩亮点的关键。因此,抓住学生对文本体验中具有价值的创新生发点,进行巧妙追问,能拓宽课堂阅读的空间,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精彩的阅读对话。曾听一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同学们正纷纷讨论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然,一个别样的声音冒出来———

生:老师,我发现诸葛亮也有未料到的事。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写到诸葛亮讲“三天后,请到江边取箭。”试想,既造箭,怎么会到江边去取呢?要是周瑜再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破绽。

显然,这是与众不同的声音,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此时老师追问:“为什么诸葛亮的计谋还能成功呢?”经过再次讨论,学生对诸葛亮知人心、识周瑜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惊叹他的“神机妙算”。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在文本背景下思维发生了碰撞,既拓宽了思路,又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进一步提升。

2. 点睛之笔处追问———更上一层楼。

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隐含着许多丰富的意蕴,却容易被学生所忽略。因此,“追问“便可以此为抓手,将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追问的落脚点。由此切入,使教师的追问更简洁,更具针对性,给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如《晏子使楚》一文最后一句点睛之笔的教学,就可以用连续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晏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读解。

师:晏子作为使节出使楚国,按理,双方一定要做到讲规矩、有礼节。然而晏子却没有得到尊重,最终的结果呢?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尊重”的意思就是———

生:敬重、佩服。

师:那“不尊重”呢?

生:侮辱、蔑视。

师:“不敢不尊重”呢?

生:就是尊重了。

师:那就直接写了呗,为什么还要用上“不敢不”?

生:就是不能不尊重的意思,是特别佩服。

(教师让学生把“不能不”换进句子中变成“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了”,并改为陈述句。)

生: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

师:楚王佩服晏子的什么呢?

生:晏子的才华。

生:从晏子说的哪些话可以看出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教师紧扣“不尊重”和“不敢不”的言语表达形式,巧妙地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换词、改陈述句,产生向纵深探究文本的欲望,加强了对文本的解读,语文味在字词间逐步弥散开来。经过教师的刨根问底,层层深入,学生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晏子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渐渐变得立体、高大起来。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逐步体会到言语形式的秘妙。

3. 人云亦云时追问———标新取异。

小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有时自己理解的少,借鉴别人的多,甚至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这时,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再思,而是一锤定音,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形成传统刻板的一问一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点。

在教学《水》的第5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快知道本段详细描写了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洗澡。我追问道:“对于我们来说,洗澡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并没有什么可写之处,可是作者为什么把它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他们兄弟四人洗澡的时候非常快乐。”这时,我继续追问:仅仅是为了写洗澡时的快乐吗?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面去思考。经过一番静思默想,学生又一次举起了手:洗澡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由于缺水,作者的乡亲一年才能洗三四次澡。所以,他们要慢慢体会、享受洗澡的快乐。正因为这种感觉非常难得,所以作者想把这美好的事情永远留在心里,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及时追问鼓励了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观点,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思维在教师的追问下得到提升。

4. 体验分歧时追问———存异求同。

阅读行为极具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对待相同的文本可能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而且彼此的体验也许存在着分歧。教师可抓住“学生分歧点”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换个角度,以全新的视角介入。第二轮的讨论,令学生之间消除了分歧,拥有统一的认识。教学《玛丽亚的心愿》一文,有学生提出此处的“观众”应该改成“顾客”,因为“阿根廷人都争相购买我们的商品。他们是来买东西的,所以应该叫‘顾客’,怎么是‘观众’呢?”意见得到许多学生的支持,一个学生却认为,“阿根廷人来并非都是买东西,更多是来看的。况且,我们的产品是去展览的又非开店出售,所以得叫‘观众’。”……面对学生之间的分歧,教师便可由此切入:“到底该称他们什么好呢?他们是来参观的,可为何又有这么多人购买呢?”于是,在激烈争论后,学生明白了阿根廷人既是顾客又是观众,他们对中国的产品充满了喜爱,进而生发出对中国人民的喜爱。这时,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刻了。

5. 感受肤浅时追问———鞭辟入里。

缺乏对文本内容或语句内涵的深入体验,学生便很容易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所获取的体验也显得肤浅。倘若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便会让课堂交流局限在表面,整堂课犹如在冰面上滑行,无法涉及内在含义。每当此时,我们便要进行巧妙、有效的“追问”,直入文本语言的内核,提升学生对关键词句及文本主题的理解。一教师对《荷花》一课中“挨挨挤挤”的教学,是这样追问的———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样子。

生: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很多。 (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在火车站,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在春节期间的超市里。

生:夏天到了,奶奶家门前的一棵大树,树叶密密层层、挨挨挤挤的,把蓝天都遮住了。

师:“挨挨挤挤”说明了人或物品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荷叶很多,长得非常茂盛。

生:说明荷叶长得很有生机。

生:有这样茂盛的荷叶,池里的荷花一定也长得很美。

生:我觉得大自然很伟大,是她让一池的荷叶和荷花长得这么多,这么美,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大自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平衡过程调节个体 (成熟)与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重新建构。正是由于平衡过程,个体才有可能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把接受到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使认知得到发展。”教师的层层追问,就是在调节学生个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对“挨挨挤挤”一词的认知逐步变得丰厚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追问下,从起初认为的荷叶多,逐步深入体会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的理解从文字的表象特征深入到文本本质,从单薄平面变得厚实立体,由文本语言联系到实际生活,由外化感受转化为内化体验。

对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视角 篇5

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我们尝试以“对话”作为衡量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一种视角,着重探讨语文教学中“对话”的概念、内涵及达成条件,并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展开探讨。

一、 初中语文教学“对话”的内涵与层次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对话”的内涵

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认为“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与对话相反的是独语。对话既是目的又是方式,它强调对话参与者的投入,没有使对话参与者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之为对话。

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对话”指的是参与者基于个体的相关体验就某一话题(或文本),在某种开放的、宽容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期达成认同或实现个体认知变化的一种交流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对话”的层次性(见图1)

1.文本层面:学生个体与教学文本进行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教学文本是作为一种对话的对象而存在的。它既是学生解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过程,同时也是唤醒学生认知储备和经验的过程。

2.交往层面: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就教学文本展开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教学文本是作为一种对话的载体而存在的。教师是“对话”的发起者和引导者,决定了“对话”的方式和深度,具体体现为教学对话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由于各自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在对话过程中使得文本得以丰富。

3.精神层面:学生与自我展开对话

在这层对话中,以学生对教学文本的解读为依托,以多元主体的互动交流为参照,进而形成“自我观照”,从而实现了精神意义上的升华。也正是这层对话,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诉求。

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对话”的达成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实现涉及对话的前提、保障、主体、对象等因素(如图2)。

条件一: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需要唤醒参与者个体经验并参与到教学中,这是有效“对话”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对话”展开的前提是有展开“对话”的个体经验,就话题(或文本)展开的对话必然需要参与者认知储备、情绪状态、个体经验的介入,否则对话就无从展开。

条件二:语文教学的有效“对话”需要“开放宽容民主的课堂氛围”予以保障。只有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参与者才可能更好地调动个人的认知储备和经验就话题展开交流。

条件三: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需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对话”究其表现形式而言是教师(主导)就某一文本(对象)引导学生(主体)展开交流与讨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对话”的发起者,也引导着“对话”的发展方向;对话的载体或对象则是教材文本;而学生则是“对话”的主体。

课堂“对话”因个体认知或体验差异而生成,需要个体经验来予以丰富。对话得以展开的“话题”(或文本)势必是开放的,而就开放的话题展开交流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实现个体认知的嬗变,即个体经由交流在认知上得到发展;二是实现所有对话参与者就某一“话题”(或文本)在认知、体验、感悟上实现视域的融合。这是初中语文教学追求有效对话的价值诉求。

三、实现语文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经验和认知储备参与,凸现语文教学对话根基的生本化

亚里士多德说过:“所有的知识都是彼此相关的。”即强调将新授课的知识同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这层意义上,学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本身也成了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想要在语文课堂上呈现“有效对话”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能够整合教学资源,确实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学生的实际生活正是他们已有经验的土壤,也是深度对话得以发生的土壤。

【案例1】 李吉林老师《静夜思》的教学

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在课堂上,学生在读懂、背熟此诗后,进行了“对诗”活动,学生诗句喷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现代建构心理学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将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重新构建,进行强化语言积累,不断丰富内存,提高思维的广阔性。李老师布置预习题让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就是充分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和生活经验,而当新授知识扎根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时,学生有足够的经验和认知储备,学生想说并且有话可说,理所当然地愿意同教师和同学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就有了可能。

(二)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经验主体多元化

语文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呈现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是这样定位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同时,有效“对话”的课堂呈现也呼唤对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的认识转型。社会建构论也认为“知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或准确表征,而是一种‘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的视野里,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不同个体间就某一共同话题交流、协商的过程,这种教学关系的转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意味着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背景。

(三)注重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拓展语文教学“对话”的通道多样化

1.强调自主性,实现学生在课前与文本展开初步对话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案例2】浙江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谷雪雅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设计的教学片段

师:昨天预习了《桃花源记》,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就先来温一温故。

生齐背课文。

师:很流畅,看来大家是记忆犹新啊,那么再来回顾一下: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生:《桃花源记》是以时间为主要顺序写的,而且是以渔人行踪作为线索,第一是发现桃花源,第二是进入桃花源,第三是复寻桃花源。

师:大家对桃花源的印象中,特别用了两个词——美、神奇。可是有同学说我们永嘉楠溪的风光比桃花源美多了,有什么稀奇呢?

生:那里是和平的,大家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生:当时那个社会是黑暗的,充满剥削和压迫,陶渊明笔下那么一个世外桃源,已经很难得了。

这个教学片段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其关键就在于作为引领者的谷老师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前与文本展开初步对话,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在不断发出自己声音和见解的同时,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鼓励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想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案例3】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讲评课

步骤一:分组讨论小组成员作文,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写好评语,最后选出最佳者。

步骤二:小组内齐力修改佳作,使之更佳。

步骤三:每组派代表宣读代表作,全班交流。

步骤四:众评委(全班同学)点评,选出前三名。

步骤五: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等,另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最佳点子奖等。

这种作文讲评课通过小组合作既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此类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及修改方法,又可以使大部分的习作在学生中得到展示,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首先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生积极承担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其次我们还应要求小组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建立因人而异的评价激励机制(如每个小组可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同样的问题,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回答出来得到的分数是不同的,学业水平最低的学生得到的分数最高,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学习结束后,还应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3.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精神层面的自我对话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实现学生精神层面的“自我”对话。

(四)注重构建开放、宽容的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氛围民主化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就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把他人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特征,它否认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传统的课堂人际关系是一种权威关系,以顺从和从众为其主要特征,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显然是不对等的,而新课程理念就要求否定原先的教师权威,恢复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

【案例4】赵小丽老师在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执教《小石潭记》的教学片段

师: 作者为什么有兴趣去游小石潭?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此地太过凄清而不宜久居?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们最关心柳宗元的心情,你猜老师最关心什么?

生:你最关心我们的心情。

师:对了。我关心你们读一篇文章的心情。我们读一篇文章以一个好的心态去读它理解它很重要。那么,要读懂一份心情理解一个人,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入情入境,感同身受。所以让我们陪着柳宗元到小石潭去走一趟。此时你最愿意在哪里停留脚步、驻足欣赏呢?

赵老师的教学设计成功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这个角度而言,构建民主的课堂文化氛围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核心则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试想:学生在如此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怎么会不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五)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只有有机整合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化(如图3)。

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包含字词积累、句法、语法、诵读和言语表达、实用性写作的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连基本的字义、词义都不能区分,连完整的言语都无法表达,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就无从谈起。

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则追求学生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心灵上的触动、情感受到的熏陶以及审美满足的愉悦感,这些个性化的感受、感悟、体验能够丰富课堂中的对话,提升对话的层次,拓展对话的深度。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性,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三)注重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拓展语文教学“对话”的通道多样化

1.强调自主性,实现学生在课前与文本展开初步对话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案例2】浙江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谷雪雅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设计的教学片段

师:昨天预习了《桃花源记》,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就先来温一温故。

生齐背课文。

师:很流畅,看来大家是记忆犹新啊,那么再来回顾一下: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生:《桃花源记》是以时间为主要顺序写的,而且是以渔人行踪作为线索,第一是发现桃花源,第二是进入桃花源,第三是复寻桃花源。

师:大家对桃花源的印象中,特别用了两个词——美、神奇。可是有同学说我们永嘉楠溪的风光比桃花源美多了,有什么稀奇呢?

生:那里是和平的,大家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生:当时那个社会是黑暗的,充满剥削和压迫,陶渊明笔下那么一个世外桃源,已经很难得了。

这个教学片段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其关键就在于作为引领者的谷老师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前与文本展开初步对话,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在不断发出自己声音和见解的同时,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鼓励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想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案例3】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讲评课

步骤一:分组讨论小组成员作文,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写好评语,最后选出最佳者。

步骤二:小组内齐力修改佳作,使之更佳。

步骤三:每组派代表宣读代表作,全班交流。

步骤四:众评委(全班同学)点评,选出前三名。

步骤五: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等,另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最佳点子奖等。

这种作文讲评课通过小组合作既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此类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及修改方法,又可以使大部分的习作在学生中得到展示,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首先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生积极承担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其次我们还应要求小组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建立因人而异的评价激励机制(如每个小组可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同样的问题,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回答出来得到的分数是不同的,学业水平最低的学生得到的分数最高,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学习结束后,还应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3.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精神层面的自我对话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实现学生精神层面的“自我”对话。

(四)注重构建开放、宽容的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氛围民主化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就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把他人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特征,它否认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传统的课堂人际关系是一种权威关系,以顺从和从众为其主要特征,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显然是不对等的,而新课程理念就要求否定原先的教师权威,恢复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

【案例4】赵小丽老师在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执教《小石潭记》的教学片段

师: 作者为什么有兴趣去游小石潭?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此地太过凄清而不宜久居?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们最关心柳宗元的心情,你猜老师最关心什么?

生:你最关心我们的心情。

师:对了。我关心你们读一篇文章的心情。我们读一篇文章以一个好的心态去读它理解它很重要。那么,要读懂一份心情理解一个人,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入情入境,感同身受。所以让我们陪着柳宗元到小石潭去走一趟。此时你最愿意在哪里停留脚步、驻足欣赏呢?

赵老师的教学设计成功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这个角度而言,构建民主的课堂文化氛围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核心则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试想:学生在如此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怎么会不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五)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只有有机整合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化(如图3)。

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包含字词积累、句法、语法、诵读和言语表达、实用性写作的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连基本的字义、词义都不能区分,连完整的言语都无法表达,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就无从谈起。

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则追求学生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心灵上的触动、情感受到的熏陶以及审美满足的愉悦感,这些个性化的感受、感悟、体验能够丰富课堂中的对话,提升对话的层次,拓展对话的深度。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性,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三)注重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拓展语文教学“对话”的通道多样化

1.强调自主性,实现学生在课前与文本展开初步对话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案例2】浙江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谷雪雅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设计的教学片段

师:昨天预习了《桃花源记》,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就先来温一温故。

生齐背课文。

师:很流畅,看来大家是记忆犹新啊,那么再来回顾一下: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生:《桃花源记》是以时间为主要顺序写的,而且是以渔人行踪作为线索,第一是发现桃花源,第二是进入桃花源,第三是复寻桃花源。

师:大家对桃花源的印象中,特别用了两个词——美、神奇。可是有同学说我们永嘉楠溪的风光比桃花源美多了,有什么稀奇呢?

生:那里是和平的,大家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生:当时那个社会是黑暗的,充满剥削和压迫,陶渊明笔下那么一个世外桃源,已经很难得了。

这个教学片段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其关键就在于作为引领者的谷老师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前与文本展开初步对话,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在不断发出自己声音和见解的同时,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鼓励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想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案例3】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讲评课

步骤一:分组讨论小组成员作文,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写好评语,最后选出最佳者。

步骤二:小组内齐力修改佳作,使之更佳。

步骤三:每组派代表宣读代表作,全班交流。

步骤四:众评委(全班同学)点评,选出前三名。

步骤五: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等,另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最佳点子奖等。

这种作文讲评课通过小组合作既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此类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及修改方法,又可以使大部分的习作在学生中得到展示,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首先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生积极承担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其次我们还应要求小组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建立因人而异的评价激励机制(如每个小组可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同样的问题,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回答出来得到的分数是不同的,学业水平最低的学生得到的分数最高,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学习结束后,还应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3.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精神层面的自我对话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实现学生精神层面的“自我”对话。

(四)注重构建开放、宽容的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氛围民主化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就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把他人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特征,它否认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传统的课堂人际关系是一种权威关系,以顺从和从众为其主要特征,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显然是不对等的,而新课程理念就要求否定原先的教师权威,恢复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

【案例4】赵小丽老师在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执教《小石潭记》的教学片段

师: 作者为什么有兴趣去游小石潭?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此地太过凄清而不宜久居?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们最关心柳宗元的心情,你猜老师最关心什么?

生:你最关心我们的心情。

师:对了。我关心你们读一篇文章的心情。我们读一篇文章以一个好的心态去读它理解它很重要。那么,要读懂一份心情理解一个人,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入情入境,感同身受。所以让我们陪着柳宗元到小石潭去走一趟。此时你最愿意在哪里停留脚步、驻足欣赏呢?

赵老师的教学设计成功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这个角度而言,构建民主的课堂文化氛围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核心则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试想:学生在如此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怎么会不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五)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只有有机整合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实效化(如图3)。

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包含字词积累、句法、语法、诵读和言语表达、实用性写作的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连基本的字义、词义都不能区分,连完整的言语都无法表达,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就无从谈起。

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则追求学生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心灵上的触动、情感受到的熏陶以及审美满足的愉悦感,这些个性化的感受、感悟、体验能够丰富课堂中的对话,提升对话的层次,拓展对话的深度。

对话视角 篇6

对话教学, 顾名思义, 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话与提问的方式, 通过双向或多向对话与提问, 相互沟通, 交流看法, 讨论问题, 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作出正确的解释与回答, 用所学的知识, 生活经验, 文学素养, 有针对性的回答文本相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态学视角下的语文课堂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民主、互动、共生的基础上, 否则要达成和谐课堂只是一句空话。《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是态度, 对话是途径。在语文教学中, 注重学生个性特征与有创意的理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而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 其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事件、环境等。与自然生态相比,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 各种生态要素的相互联系, 形成了生态课堂的有机整体。生态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它具有整体性、协调性与共生性等基本特征。生态学视角下的语文课堂对话包括生态主体、环境与关系这三方面的内涵。

从课堂生态主体的角度分析, 对话主体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然而, 由于师生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等, 导致在教学中产生各种不和谐的现象。这种不和谐的状况, 一是由于当今社会多元价值观通过教材、教师、学生折射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 在语文课堂的互动中, 彼此为表达自身的价值观, 试图质疑、阻止及遏止对方的价值观所致。二是由于课堂主体年龄上的差异, 尤其是受师道尊严的影响, 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强加给学生, 较少甚至很少去倾听、理解、宽容学生;有的以自己的地位、威严去压制、呵斥、指责学生, 使课堂气氛凝滞、窒息, 甚至产生脱离教材观念的冲突范围, 转向双方对峙及人格的攻击。

从课堂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 语文课堂对话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课堂生态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课堂生态环境是指课堂对话发生的外部条件。它包括教室的布局、颜色、光照、噪音等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这些属物理生态因子。它还包括与教学间接相关又有促进作用的诸如教学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动态的化学生态因子。它还包括班规、校规、教育管理制度及课程开发与编制等人为的生态因子。因此, 课堂生态环境实际上是多因素 (个体与群体———师生) 与多维生态因子 (影响教学的因素) 的动态组合与互动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 师生的情绪会受到物理的因素如光线的暗淡, 声音的噪杂, 闷热的温度, 沉闷的空气等的影响, 产生焦虑、急噪不安、争吵, 酿成师生间、生生间的冲突。师生的情绪还会在各种活动中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师生间不同的价值取向、伦理观念、评价标准造成的。而人为的生态因子, 如各种班规、校规等对师生行为规范的约束, 使各种矛盾与冲突更是在所难免。

从课堂对话关系的角度分析, 语文课堂对话受各种关系的影响。生态课堂的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与环境关系、学生与环境的关系等。理想的课堂应是教师、学生与环境的和谐相融、相互共生、相互促进。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 教师始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抑或是“容器”。使课堂对话关系错位, 产生冲突。如教师和学生的冲突, 师生与环境的冲突, 学生与学生间的冲突等等。这种状况的改变, 需要教师和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 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 彼此正视双方个体的差异, 并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与互动。

2 生态学视角下的语文课堂对话实施策略

2.1 民主开放, 营造宽松的对话情景

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 作为特殊生态系统的课堂生态也应是开放的。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话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不断进行着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以开放视角审视语文课堂对话, 就要注意发挥课堂对话的积极作用, 进而以对话为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建立师生间真诚、信任的情感氛围, 采取民主开放策略。人文主义思想告诉我们应强调人的主动性, 要保持师生双方的平等意识。因此, 作为教师不应强求学生接受某一权威结论或教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而应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真情, 探索真意。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语文课堂对话与学生主动探索的前提。因此, 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以“安全感”, 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胆质疑, 进而提出新颖、独特、有创造的见解, 使课堂对话朝着有效教学的方向发展。

2.2 以情激情, 创造对话共鸣机制

课堂教学是情感教学, 这是由教学生态论提出来的。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证明, 教师的良好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 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 语文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 带着感情去教, 教有感情的东西;领着学生去学, 学有感情的语文知识。让教师的热情与激情去影响、感染学生的情绪, 使教学双方产生情感共鸣, 为师生开展教学对话, 进入问题情景创造良好的对话机制。

2.2.1 创设情景, 为“对话”提供契机

由于职高生语文基础薄弱, 文化根底浅, 教材中不少篇目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这就需要教师“未成曲调先有情”, 即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 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 以激发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诱发积极情感。

语文教师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运用媒体的形象性、直观性、再现性特点, 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如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 可先制作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边听边赏边感悟, 让学生走进画面, 走进课文。师生一起领悟母子三人不怕困难, 树立信心, 团结协作, 共度难关的深刻主旨;一起对话教学问题, 一起互动教学内容, 一起感受母子之情、兄弟之情、面馆老板夫妇的关怀之情。在一起欣赏、感悟中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 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 使学生的人格得以提升。

2.2.2 联系生活, 优化教学对话资源

生态学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方面的系统。语文课堂生态也是一个多方面、多内容的系统。不仅是指课内各生态要素, 还应包括课外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学习的空间十分广阔, 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课堂学习只是给学生学习语文引路, 更多的还在课堂之外。所以单靠课堂学习语文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为学生拓宽课外学习的空间, 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去主动探索, 拓展视野, 丰富生活, 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解决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体会到学习的重要, 才能体会到探究的快乐, 才会形成学习的能力, 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才能丰富课堂对话资源。如在学生学习了《一碗清汤荞麦面》后, 兴趣盎然, 都想课后去进一步了解课文的有关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 为下一课学习积极准备。第二节课, 学生课堂学习与对话资料就相当丰富, 积极互动, 相互交流, 教学效果明显超过以往。

因此, 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依托,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与拓展, 紧密联系生活, 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实践, 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智力与创新能力, 才能丰富课堂对话资源,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生态学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观点。课堂对话是语文教学客观存在的事实。从生态学视角下重新审视语文课堂对话, 对于澄清语文课堂对话的错误认识, 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对话的正效应, 克服其负效应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生态学,语文课堂,对话机制

参考文献

[1]魏建等.中职生态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M].职业, 2009.4.

对话视角 篇7

他愿意绷紧身体, 用力向上一跃、再跃, 就好像在球场上, 将手中的篮球投向目标, 之后, 再奔跑, 再转身, 再来投射……如此反复, 并不是乏味的重复, 而是面对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目标, 唤起一次又一次跃起的冲动。

每次, 每天, 每个阶段, 他站在人生的投篮点上, 判断角度, 分析力量, 他喜欢这样, 用自己的探索与思考击碎那些看似正确的教条, 并且沿着自己的路径走去。沿途的风景和路途本身一样令他喜悦, 他在乎经过, 也确信结果, 所以, 他并不惧怕晦暗与孤独。

他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与耕种互联网, 试图用手机叩开未来之门, 他认为, 这是他的使命, 即使时光倒流, 他仍然会做这件事。

张向东对语言是很敏感的, 在大部分时候, 他当然需要借助语言表达, 但他又怕这些字句反过来拿捏他的本意, 于是, 对话变成了双重对话, 一重是表面的, 一重是原意的。就像他明明叫向东, 却要起个“朝西”的笔名。

不得不说, 这一次之后, 我对在媒体上频频亮相的张向东有了完全不同的印象:他否认创业的艰辛, 他讨厌那些煽情的故事, 只要在做实在的事情, 他就不觉得辛苦。这是个做事的人, 同时, 他还很有趣。

不一样的自由

《现代商业》:你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 为什么试图赋予手机如此强大的功能?你不怕自己被这个东西禁锢住?

张向东:这个理解是错的。你以为自由是什么都没有吗?自由是内心的东西, 它不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内心自由, 才不会被任何东西束缚住。不光是手机, 人们曾经对于电视也有过这样的担心。包括书, 很多人说自己多么喜欢阅读, 多么爱书, 以这个作为自己的标签, 其实我觉得很多人被书所桎梏。所以, 桎梏你的并非某样东西。

《现代商业》:3G门户于2003年创立了中国无线互联网独立免费模式, 当时, 国内手机无线上网基本还停留在人们的概念当中, 公司的这种超前意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由精神”?

张向东:回忆当年做 (免费) 网站的时候, 所有人都笑我是疯子, 大家都觉得靠与运营商搭关系挣钱更好, 可我当时问自己的却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为什么?

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我们对互联网也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当科学都已告诉你, 最基本物质的重量无法测量时, 你说说, 这个世界什么是确定的?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

前段时间, 我刚结束了十多天的澳洲骑行, 别人听起来觉得故事很美, 风景如画骑着车子。其实, 骑车是一个非常枯燥的状态, 你就踩啊, 你用力踩, 直到你精疲力竭, 然后你歇会儿, 找个地方休息, 找个地方吃晚饭, 第二天接着骑。在我心里, 我只相信自己眼中的世界, 选择旅行和去哪里旅行对我来说似乎都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只有骑行这种方式比较重要, 之所以选择澳洲, 就是希望找一个陌生的环境, 好像突然把你甩到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状态里:你不认识所有人, 没有人帮助你, 路线不知道, 天气会怎么样不知道, 车会不会坏也不知道, 前面是否有酒店不知道, 一切风景也是未知的。

我当然爱我的学校, 但是同时我也不认为它真的在某一个地方特别怎么样 (优越) 。我们像所有的大学生一样, 每天晃一晃、看看书、发发呆。

骑行不像驾车, 也不像坐飞机, 大脑放空的时间太过短暂。只有骑行可以让我进入某种空明状态, 在觉得“走得太快”的时候, 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等一等, 让灵魂赶上。

公司从两个人变成七八百人, 用户从0变成1.4亿……8年时间我们公司和我所经历的事情与要面对的挑战是不一样的。以前登山的时候好像感觉什么都可以忘记, 但是真的当你站在山顶之上, 所有的东西都比你矮, 你看到了那个风景, 你才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 因为那个风景是没有人看到过的。骑车也是一样, 你走过的那个地方, 那棵树, 它们因你而不同, 因为你遇见了它。

《现代商业》:在互联网世界, “北大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和组合, 真是这样的“北大精神”造就了今天如此“自由”的张向东和您的3G门户吗?

张向东:我当然爱我的学校, 但是同时我也不认为它真的在某一个地方特别怎么样 (优越) 。我们像所有的大学生一样, 每天晃一晃、看看书、发发呆。

我高考第一年没有考上!专科都没有考上!我从小就是一个坏学生, 很调皮。母亲当时只要我考上大学有一个工作就行了。落榜后, 我就想“不就是一个考试吗”, 于是用了一年时间认真复习。由于我本就是提前上学, 所以那一年考上北大的时候也只有18岁。

你知道吗?在九几年毕业的时候, 就业压力就很大了, 虽然还没有现在‘房奴’这样的概念, 但那个时候我就想, 我在城市里面生活不是为了在这里给自己挣一个房子, 挣一个车子, 像其他几千万人一样生活, 我在这里应该有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方式跟别人不同, 那就可以了。

不是因为名校, 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我对自己能成功走到今天的解释是, “相信自己看到和理解的世界”, 然后, 遇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特别骄傲的一点, 是和我很好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不会说房子、车子怎么样, 大家见面是说, 你最近看什么书, 我看到什么好书就告诉你, 有时候碰见很好的书就多一买本给你……我觉得慢慢地可能自己的性格跟别人就不太一样了。

我也很奇怪, 似乎在别人眼中重要的事情到了我这儿就都失去了分量。哪怕是当年和邓裕强第一次融资成功的时候, 两个一心想着如何实现梦想的年轻人, 竟然把彼此有关“股份比例”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朋友”是我常常提及的两个字, 我和邓裕强, 我们一直相信——这个说起来有点嗲, 不是嗲, 是矫情——虽然我毕业一直在北京, 他在广州, 但是我们俩一直以来有一种默契, 那就是我们将来一定可以合作做一件大事。你知道吗?就像过去枪战片那种感觉的, 这俩可以背靠背拿着枪冲出去, 杀出去的感觉!

坦诚的团队

《现代商业》:您跟您的这个搭档, 是邓裕强先生, 后来又您另外一个同学也加入了这个创业的团队, 你们这个团队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团队, 您怎么看您这个团队的搭建?因为很多创业者对这一块特别关心。

张向东:对, 人当然是最重要的。这是做所有事情的元素, 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的嘛, 我觉得我们这个团队有两点是很好的, 第一点就是互相绝对的信任。我和裕强因为是大学的同学, 然后又是最好的朋友, 然后映明也是, 虽然他加入的时间稍微晚一些, 但是他同样也是, 他后来是我们的COO。那这个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团队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 你对你的搭档心存犹疑, 那事情是很难做得起来的。

另外就是我们互补。如果大家都擅长同一件事情的话, 一个公司做起来是需要很多方面的, 你只能擅长一方面的话那不够, 我们幸运的是我们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我们都有一个人, 都是最信任的那个朋友在做, 所以这个挺好的。

《现代商业》:您简单介绍一下, 三个是分别负责公司的哪一块业务?

张向东:我们CEO邓裕强就是负责公司的, 他是董事长, 是负责我们公司的整个战略;另外他一直以来都是专注技术和产品的嘛, 所以技术工作是他来负责的。另外一个就是对外的部分了, 对外的部分有投资者的关系、品牌、合作等等, 这些东西就是归我来管;还有一部分就是内部的运营, 团队的管理、建设、那些基本的运营, 那需要一个COO, 那就是我们的后来加入的那个同学常映明。

《现代商业》:您如何使得这个团队里面三个人保持一定的合力, 走到现在?

张向东:第一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很一致, 很简单, 我们都相信用自己的创造可以做出很多有价值的事情来, 价值观很简单, 加上又是多年的朋友, 所以我们一般没有大的冲突。所谓的冲突无非在几点上:要么是对于财富的欲望;要么是对于权力的欲望, 但我们三个在这几点上从来不会去争, 不会在意这些。我们只想做成一个事情, 把创造力发挥出来。

《现代商业》:如何发挥创造力?

张向东:在我的MSN签名里, 一直挂有这样四个字眼:“改变格局”。我们的存在是希望成就一个平台的价值。我希望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价值, 让公司在行业或者是信息产业领域里面变成一个大格局的公司, 改变格局, 然后自己产生价值的公司。

没有改变的, 是一如既往的“张向东世界”, 他要按照团队的想法, 当然也是自己的想法, 创造出一些别人匪夷所思、想不到的东西——它可能有巨大的、可能不是商业价值的价值, 同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代商业》:现在有很多正在创业的人或者有创业想法的人, 您能分享一下创业者应该注意某些问题吗?

张向东:如果说非要有建议的话第一就是不要急功近利, 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做一件事情。说的跑题一点, 就像人生, 假设在城市里生活, 一个人觉得压力很大, 我问他为什么觉得压力很大?他说一套房子那么贵。我说原因就在于你认为你的人生目标是一套房子, 你在城市里面生活必须有一套房子。但如果你去掉这个的话, 你会发现, 哦, 原来你不是为了一个房子而努力, 而是要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的时候, 你希望得到一个你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的时候, 你会发现, 金钱的压力不会成为你的压力。做事情也一样。如果你贪图的是功和利, 你想在这里得到的是利益, 最大的利益给自己, 会很辛苦很辛苦, 而且你斤斤计较, 更得不到什么乐趣。即使你得到了你所想要的成功, 你有了一套很大的房子, 有了一个很好的车, 然后别人都尊重你, 你觉得那是你想要的东西吗?如果创业是这样的话, 起码我不会需要这些东西。我只是觉得, 其实我们就是有一些想法, 然后要把它变成现实, 这也是我的生活方式。

另外就是要对人善良。你会发现很多人做事的时候把自己做得心理都不正常了, 就像资本家去压榨别人得出的利益, 或者通过侵犯别人的利益得到自己的利益, 这些都是很危险的。如果你真的想去创业, 你首先确定你内心想要的东西, 一切准备好了, 就可以开始了。但创业都有风险, 不要把这个风险给到别人身上。我和裕强做事的时候都不借别人的钱, 也不借家里的钱, 为什么?因为我们如果失败了, 你能让别人替你承担风险?

目的不是赚钱

《现代商业》:您在自己写的《创业者对话创业者》一书中提到成功, 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成功的企业?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吗?

张向东:我在这本书的前言里面讲过一句话, 我说成功是一个世界上最乏味、最无耻的词。成功意味着圆满, 是一个句号。但你生命在进行, 你怎么可能有成功呢?你永远只能有一个方向, 朝那个方向去努力。而且很多人把创业理解成通向巨大成功之路, 这个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想法。成功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创业者去实现梦想。

一个人仅仅为了钱或者什么去做事, 那种格局会很小, 做不出多少事情, 做不出多少有意思的事情。起码在互联网领域里面, 你一定要有情怀, 一定要有一些东西是你的创造力无法抑制的状态, 你是想释放自己的创造力, 而不是说想去赚钱做事情, 赚钱的买卖多了去了。当然这个过程里面, 因为是一个商业的机会, 你一定会考虑商业模式, 最后你个人会得到回报, 但这个, 这是两种不同的理解。所以对于我们来讲, 我们的成功不是这个公司上市, 不是这个公司怎么样。我们使自己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 创造力越来越好的被展示出来, 这个才是我们走向那个方向的动力, 才会使我们觉得我们走的方向是对的, 我们想要这种状态, 但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句号和一个终点。

《现代商业》:那么, 您想把您的公司做成什么样?

张向东: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平台方向的公司。这是它的方向上的跨越。我们从做门户起就做应用软件, 门户不是我们的目标, 真正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平台价值的东西。

去年7月, 我们在京宣布第三轮融资成功, 该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由中国宽带产业基金、IDGVC、集富亚洲、美国中经合集团四家提供。同时, 开始公布“从门户到平台”的目标, 还换了新LOGO, 明确我们始终强调的“我就是自由”口号。

目前, 广告收入仍占我们总收入的大部分, 现在转战平台, 我们开始增加收费的手机阅读、音乐、视频、游戏四个方面。

平台是一个面向更大众的概念, 网络平台绝不会是个人喜好。东西文库的书是我强烈的个人喜好, 而我们的网站, 作为这个平台来讲, 跟我个人选择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我们会让它有一个区别, 它不仅是网络文学, 一定会有更好、更优质的内容在这个平台上呈现出价值来。这也是我们希望慢慢地和盛大文学之类的所区别开来的……

定义于平台价值, 我承认也会做一些数字出版的产业:不管是盛大文学的书还是我们自己原创的书, 包括出版社的书, 都会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提供给更多用户, 让人可以快速地找到, 实现它的商业价值;另外我们自己也会参与, 会做一些。

做一个平台远远比门户难很多, 可以说是一个质的跨越。严格意义上来说, 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平台。微博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平台价值的产品。但是它只是基于这样的服务之上。“大互联网”时代里面产业链是多重角色, 所以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希望在媒体价值、娱乐价值、商务价值都有自己的平台价值, 当然每个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我们希望自己的公司成为一片土壤成长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 像热带雨林那样的生长方式一样。其实这种生长方式是很自然的, 真正的互联网是一个很自然的方式。

《现代商业》:据了解, 您在公司中还有一个称呼, 叫“Z”, 有什么特别的涵义?

张向东:“Z”就是zero, 零。

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提示你, 所谓的总裁啊, 其他的一些所谓什么的对你来讲, 都是可以归结为零的。人生的历程, 就是从零到零, 因为人最后会消亡,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就是用什么风格走完自己的这一生, 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

这一辈子就是买个房子、买辆车, 然后上班的时候可以开着车去, 你就觉得很爽吗?就值得了?觉得我有财富了, 我跟别人平起平坐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30岁前我一点都没有物质上的负担, 现在也不觉得3G门户给了我价值, 让我变成一个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

对, 我现在是比一般的朋友们物质上富有一点, 但是我之前没多少钱的时候, 对我也没形成多么大的障碍。比如说我看书, 以前没钱的时候, 我也可以做的啊, 就在图书馆里看。以前我待过的所有城市的借书卡都有, 我到广州那么短时间都有广州图书馆的借书卡。创业初期的时候, 我看书都在广州的书店里看, 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有钱了就列个书单让秘书帮我买, 或者做成电子书看, 这只是方式上的变化, 但是态度不要变, 态度变了就很可怕。真正的财富是不能买卖的, 它是买不来, 也是你不会卖掉的东西。

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和韩寒一起写文章, 和冯唐一起喝酒。

笔者感言

就像张向东说的, 自由并不是绝对的, 所以, 3G门户亦并非代表绝对的自由。它首先要实现公司的盈利, 然后它还要承载着自由的重量, 做了一些不赚钱的书和唱片——这也是这个公司的特别之处, 在同商业妥协的过程中, 他们努力地保留着一些理想和思想。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是张向东崇拜的偶像之一。很多年前, 这个美国小伙子和他的童年伙伴, 用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作为自己创办的公司的LOGO, 并以“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作为人生信条。张向东和他的搭档也在理想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或许过不了多久, 中国的乔布斯抑或扎克伯格, 也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应运而生。

对话视角 篇8

一、城市雕塑与城市设计

作为一种城市中广泛存在的视觉传播要素,城市雕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城市设计元素,可以承接历史,又能够展示未来。城市雕塑可以以最纯粹和传统的方式展现城市的形象和文化,也可以以最具争议的方式展现——从你所向往的经典艺术到抽象的形式再现,或是极端性的材料与装置的展现。

无论是从传统的视角,还是现代的视角,城市雕塑是城市最具持久力、最具可感知性的视觉传播要素。从城市设计视角, 它可以扮演的角色很多:(1)它是具有文化指向的形体空间形式,在建筑与街道中扮演空间角色;(2)它是文化艺术范畴的城市基础设施;(3)它是城市地标,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最突出地展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4)它是城市的标志或标识, 可以广泛地成为视觉指认的对象或参照物; (5)它是城市的一种活动支持系统,特别是在步行活动为主导的空间系统里,譬如广场、步行街、公园等等,与城市街具、 小品、绿化、照明灯环境设施结合,有效地实现了对人们在城市中的公共活动与交往的辅助与支持。无疑,城市雕塑是构成城市外部空间意象体验认知的一种最重要的城市设计元素。

二、城市雕塑是场所与城市实现对话、人与城市实现沟通的重要介质

城市雕塑虽然形式众多,风格不一,但它的存在需要与所处的城市环境建立联系, 不应否定和排斥环绕其周围城市要素的存在,包括建筑、街道、设施,绿化,以及与上述环境相关的文化信息、艺术信息、业态信息等。拥有丰富城市雕塑资源的城市都不会缺少场所感(Sense of place),城市雕塑显然是场所与城市实现对话、人与城市实现沟通的重要介质。脱离与环境对话和关联, 城市雕塑的美感和文化意义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贬低城市文化品位。好的城市会尊重城市历史的积淀所累进叠加的物理形态元素, 包括历史街区及其所有的承载要素,其中城市雕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城市雕塑是使城市具有历史关联性和场所感的主要要素。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多·罗西在《城市的建筑学》中将城市的构成分为地标和肌理两部分,城市雕塑在这两个部分里都构成重要作用。重要的大尺度城市雕塑也会成为地标,成为公共空间的焦点,比如罗马的威尼斯广场的建筑群与雕塑。地标往往对控制和形成城市意象结构具有关键的作用,或是从平面维度,或是从竖向维度。

相较于地标,肌理意义更为宽泛。就建筑来讲,肌理是构成城市的一般建筑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而建筑为主的城市街区里, 沿街道、庭院、广场,公园,都广泛地有城市雕塑分布期间。有的建筑与雕塑融为一体, 包括形形色色的街道家具;还有在欧洲古典城市必不可少的水池、喷泉等等,均构成与建筑和谐统一的环境肌理。城市雕塑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对于城市意象的锻造是强烈而持续的,它不仅从物质环境建设角度表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特色,更从人文美学角度解说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映射着公共环境里各种生动的生活场景。城市雕塑所构成的城市肌理如同一个城市的基因,由它可以溯源城市的过去,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本属性,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经典的城市的公共空间无不体现着城市雕塑在传承城市历史,弘扬文化艺术品位, 启迪后人方面所具有的意义与作用。巴黎、 伦敦和罗马等欧洲城市是使人们获得这种体验的最经典的案例。

三、对国内城市雕塑建设的一点反思

近些年,国内城市建设对城市雕塑的认识上有曲解,认为其仅属于城市建设非主流的一个狭窄的领域,设计规划建设评审管理反馈等环节屡有缺失造成现状的混乱与无序。这造成了国内城市雕塑的建设管理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在:

(1)公共艺术文化建设过于服务城市政治与管理、服务形象打造的需要,往往受制于领导或管理者的个人喜好,使得重要城市雕塑从规划、设计到设置都掺杂了过多人为因素,特别是忽视专业工作者的建议,包括公众的审美感受。

(2)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城市设计及公共艺术的相关管理环节弱势,很多规划设计编制忽视在规划设计前期对城市雕塑的规定与要求。规划指标往往关注与经济指标、建设成本、卫生安全及开发招商等关联的“硬” 指标,对文化类艺术类的规定涉及较少。在国外则明显更重视这一领域的管理跟进,比如美国的城市设计管理,会提出开发建设的投资要有2% 用于设置公共艺术品,包括城市雕塑,并且这一规定是强制性条款。

(3)城市雕塑专项设计的引导严重匮乏。 很多城市比较重视城市设计,也围绕城市重点区域的建设下了不小的力气,但缺唯独在城市雕塑专项环节有所缺失,诸多的城市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的编制与管理规定都缺少城市雕塑设计专篇内容。追求经济性、功能性的城市规划设计往往不能充分为重要的城市雕塑预留空间,城市规划师的艺术文化意识较弱, 管理环节也不重视,造成众多开发建设(无视城市雕塑地位作用)的既成事实。

(4)城市建设的职能部门间缺乏协调。 在城市雕塑领域,往往其划归城市市容委员会管理,很少能与负责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对接,包括规划局的建设管理处、详细规划处、总体规划处、历史保护处等部门。上述部门所管辖的以法定规划、建设规划为主导的规划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很少能涉及到城市雕塑的设计与管理。这造成在建设实施层面的诸多缺失与漏洞。

(5)行业协会、相关机构及公众,缺少向政府职能部门建言的通道。很多问题的出现与泛滥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见,但与管理职能部门的诉求,沟通的渠道往往不畅,不能使管理部门获得完整清晰的现状信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居高临下的官僚式管理作风,也往往让下级和用户吃闭门羹。而公众参与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流程,没有实质的意义与作用。

对话视角 篇9

1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理念

保罗·弗莱雷倡导解放教育革命,批判传统的“银行储蓄观”,他针对文化压迫的现状,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详细分析了对话的实质、对话的条件、对话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是人们通过改造世界而相互学习进步,对话双方共同追求“反思与行动”的。

对话式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平等、爱、谦虚、信任和批判思维方式之上的,对话双方不再是教师支配学生,区分为主体和客体,而是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师生双方就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学习,共同提升。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我你”关系。“通过对话,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teaeher-students)及学生教师(students-teaeher)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师生们在“我你”的新型对话中,积极主动的将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的压迫和被压迫关系不再存在。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的质量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政治方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逐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良好效果的思政课能够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是围绕理论知识进行灌输讲解,将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绝对化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绝对主体的身份,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越是优秀的教师,越能够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这种教育是一种‘储蓄’行为,学生就像是银行里开的户头,教师则是储户。教师进行讲授,进行存款,学生被动地听讲进行储存。师生之间以这种‘你储我存’取代了相互的交流——学生户头里的存款越多,他们发展批判意识就越少”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状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实际的教授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大学生普遍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不认真对待公共课的学习,学习态度相对较差;其次,从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而言,思政课的知识比较理论化,大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最后,从思政教师方面而言,大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经常更新授课方式,对学生和课程没有足够重视、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事政治没有及时掌握运用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教师、教材三方的协调配合,有机统一,三个方面各自存在着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思政课的有效性实施面临的困境,用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方式从师和生两面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运用对话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需要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教学方式。学生为了能够跟教师进行某个问题的交流,也需要提前准备了解知识内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师生在课外学习准备更多知识,将传统的以课堂学习为主的灌输式教学,逐渐演变成以课堂为补充,课外多准备的对话式教学。

3 构建和谐共生的对话式思政教学课堂的必要举措

弗莱雷认为在由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向对话式教育方式的实现过程中,对话双方将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首先,学生需要除去对自主学习的恐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记忆课程,面对对话式教学方式思辨的模式反而产生了恐惧。其次,学生需要摆脱对教师的依附性。长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使部分学生将被动记忆接受知识的方式内化了,面对问题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权威答案,对于没有最终非黑即白的思辨结论,反而不知道怎样学习。最后,学生需要克服自身对自由既恐惧又向往的双重性。学生在在新的对话式教学中,面临着既渴望能够自主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权,又害怕自己难以选择的困境。学生的双重性,是由教学终极目标决定的,关乎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需要学生自己和教师共同警惕,也需要教师积极合理的引导。

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试图积极构建和谐共生的对话式思想教学课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3.1 构建平等的对话前提

现实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构建认同平等话语权是进行对话的前提。在构建平等的对话中,教师负有重要责任,教师除了对学生尊重、关爱、亲近的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知识素养,能够让学生认同并愿意与教师进修对话。平等对话既不是教师在享受居高临下话语权的情况下,主宰进行的对话;也不是学生对教师蔑视无礼的情况下,回避进行的对话。课堂上的对话是师生双方,作为存在的主体,在相互认同、尊重对方的情况下建构的平等对话。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平等独立的就某一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进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与权威也将逐渐消失,双方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

3.2 建立爱与信任的师生关系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一种不分对错,不求胜败的主体进行的平等自由的交流,包含了知与情的两个方面,构建平等的对话前提是“知”的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知识的涵养是先知和后知的区别。教学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情”,需要师生关系建立在爱与信任的情感基础之上,主动向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用爱与信任,推动对话双方就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对话双方都是有着独立意识的个人,缺乏爱与信任的师生关系,没有自己的立场见解,不用爱去交流,往往容易陷入控制的关系形式。对话双方互相充满了爱与信任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不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为他人的行为负责任,充满爱的教学方式,能够深入对话双方的内心。

3.3 树立包容和反思的对话精神

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对话双方需要善于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表达自见解、能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加工反思,树立包容和反思的对话精神有利于对话的开展。在倾听对方的过程中,能够包容对方观点产生的缘由,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是对话者包容的另一种表现。学生在接纳教师观点时,需要理解教师观点产生深层次缘由,教师在教授时,需要放弃权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观点。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被激励着不断创新发现,不局限于教师课程所讲述的内容,这将有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反思精神。

对话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倾听,这样往往容易走向被动接受灌输式教育方式。对待对方的观点,应该积极主动的倾听理解,辩证性的吸收借鉴他人观点,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学会倾听学生的见解,再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修正,跟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学生在学习中,仅仅只是接受教师的观点,对知识不进行反思再消化,是很难真正掌握知识要点,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表达,没有主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想法,包容和反思也将演变成灌输,接受他人的观点,反思着调整自己观点,使自己与他人保持一致。打破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迷信,培养学生敢于善于表达自我,建立包容与反思的对话精神,是有利于对话的进行。

综上所述,对话式教学方式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校思政课由满堂灌到对话式教学的逐渐演变,是对高校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理想形态的追求。对话式教学的实施,是有利于构建和谐共生的对话式思政教学课堂,提升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反思综合能力,形成良性的共同成长的效应。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影响力是高校思政课探讨教学方式的重要课题之一。巴西著名教学家保罗·弗莱雷在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批判时,提出了对话式教学,这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阐述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理念及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性,来表明构建和谐共生的对话式思政教学课堂的重要性。再提出构建和谐共生对话式教学课堂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构建平等的对话前提,建立爱与信任的师生关系,树立包容和反思的对话精神。

关键词:对话,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巴西]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巴西]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110kV洮阳变电站下一篇:财务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