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2024-08-11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共8篇)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篇1

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1.1~1.5)(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认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定义或解释,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发展历史和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应用特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以及与工业设计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构成和功能特征;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的核心技术问题——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评价体系。(2)主要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定义或解释——原创性技术和变异性设计理念

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机械系统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增强传统机械系统(产品)的附加值和自动化应用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要素)——主要研究“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三大基本要素,以及如何应用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中的核心技术问题——接口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研究方向与领域。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元件)组成的五大构成要素或子系统;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三大目的功能所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的功能特征。

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要素——主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动力功能、构造功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中各子系统相互匹配的核心问题:接口技术——接口技术的定义、分类、输入/输出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和途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系统功能部件、基本要素的划分—→接口设计;综合评价或系统评价—→可靠性复查—→试制与调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评价体系——以系统主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动力功能、构造功能和规格、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重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定义,研究目的,“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三大基本要素,接口技术问题,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评价体系。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接口技术问题,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评价体系为学生认识和掌握的知识重点。

教学处理方法: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以网络信号传递方式系统分析讲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结合传统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研发特点讲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评价体系。

第一章

绪论(第1.6~1.10节)(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一般原则(在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的三大效能: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提高系统的附加值的基础上,实现机电系统(产品)的自动化操作,即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的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了解机电一体第系统(产品)的设计程序、准则和规律;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开发过程;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的关系。

(2)主要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在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的三大效能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提高系统的附加价值,实现机电系统(产品)的自动化操作,即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的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设计程序、准则和规律——设计程序:总体方案设计、部件(或关键零件)选择与设计、技术设计与工艺性设计、标准化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收技术条件的制定,达到可靠性、适应性、完善性为设计目标。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的特点;现代设计方法手段和特点;两者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和优势;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类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并行工程(CE——全寿命周期设计方法),虚拟产品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环保产品设计,反求设计,网络协同合作设计等。

(3)教学重点 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理念和方法;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的关系。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的关系及各种现代设计方法的初步认知。

教学处理方法: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品中的实例,重点讲述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理念和方法。

(5)课外习题要点

复习巩固机电一体化涵义、目的、特征、基本组成要素及可实现哪些功能;工业三大要素和机电一体化三大效果(要素)的内涵;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设计思想、方法;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之间的关系与异同。

题量4~5题 —— 祥见本课程教案或教学日历。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2.1~2.2)(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分设计或选择的特点,目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要求;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形式;滚珠丝杠传动部件及其要求;齿轮传动部件及其要求;了解挠性传动部件和间歇传动部件。

(2)主要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分设计或选择的特点——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分与一般机械系统机械部分相比所具有的特殊要求(四点);达到这些特殊要求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五点)。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与设计——机械传动部件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 基本功能:实现能量(动力)和运动形式的转换——工作机和信息机。目的:实现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的匹配——能量(动力)和运动匹配。基本要求:精密化,高速化,小型化,轻量化。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形式——丝杠螺母机构的主要作用;分类:滑动和滚动丝杠螺母机构(包括结构和功能特点);丝杠螺母机构的主要结构传动形式:螺母固定丝杠转动并移动、丝杠转动螺母移动、螺母移动丝杠移动、丝杠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以及差动传动等。

滚珠丝杠传动部件及其要求——滚珠丝杠传动部件的组成及结构特点;滚珠丝杠传动副的典型结构(滚道截面形状、滚珠的循环方式);滚珠丝杠传动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预紧(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式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式预紧调整、弹簧式自动预紧调整、单螺母变导程预紧调整);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四种);轴承组合安装支承结构;滚珠丝杠副结构形式的确定与选择方法(单圆弧螺纹滚道的单螺母丝杠副,单圆弧螺纹滚道的双螺母丝杠副,双圆弧螺纹滚道的双螺母丝杠副)等。

齿轮传动部件——齿轮传动的典型结构形式;齿轮传动最佳传动比配置的基本要求;各级传动比最佳分配原则;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方法(偏心套筒或偏心轴齿侧间隙调整法,轴向垫片齿侧间隙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齿侧间隙调整法)。

挠性传动部件简介

间歇传动部件简介

(3)教学重点

滚珠丝杠传动副的典型结构(滚道截面形状、滚珠的循环方式);滚珠丝杠传动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预紧;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形式的确定与选择方法;齿轮传动最佳传动比配置的基本要求;各级传动比最佳分配原则;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方法。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滚珠丝杠传动副的典型结构(滚道截面形状、滚珠的循环方式);滚珠丝杠传动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预紧;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方法。

教学处理方法:与图文并茂和实际应用的形式,详细讲解教学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4、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2.2~2.6)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导轨副的组成、主要类型及其应满足的要求;常见导轨副组合与间隙调整、特点;导轨副材料的选择及其机械性能确定;提高导轨副耐磨性的措施;滚动导轨副的类型与选择;直线运动滚动导轨副。了解回转运动滚动导轨副;滚动轴承导轨副。

(2)主要教学内容

导轨副的组成、主要类型及其应满足的要求——导轨支承部件的作用和组成;导轨副的主要类型;导轨副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导向精度、导轨的刚度、精度保持性、运动灵活性和低速运动平稳性、温度敏感性和结构工艺性要求);导轨副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步骤。滑动导轨副的结构及其选择——常见滑动导轨副的截面形状和特点(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

常见导轨副组合与间隙调整、特点——双三角形组合导轨,矩形与矩形导轨组合;三角形导轨与矩形导轨组合;三角形导轨与矩形和平面导轨组合;燕尾形导轨与矩形导轨组合。

导轨副材料的选择及其机械性能确定——导轨副材料的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常用导轨副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导轨副材料机械性能确定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提高导轨副耐磨性的措施——采用镶装导轨;提高导轨精度、改善导轨表面粗糙度、采取合理的润滑;减少导轨单位面上的压力(比压)、采用必要的卸荷装置。

滚动导轨副的类型与选择——滚动导轨副的组成、分类(滚动体和循环方式)与结构特点;滚动导轨副的基本要求:高的导向精度、高的耐磨性、足够的刚度、良好的工艺性。

直线运动滚动导轨副——直线运动滚动导轨副滚动体循环工作方式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

回转运动滚动导轨副——回转运动滚动导轨副的工作方式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

滚动轴承导轨副——滚动轴承导轨副的工作方式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

(3)教学重点

导轨副的组成、主要类型及其应满足的要求;常见导轨副组合与间隙调整、特点;导轨副材料的选择及其机械性能确定;滚动导轨副的类型与选择;直线运动滚动导轨副工作原理与结构形式。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常见导轨副组合与间隙调整、特点;滚动导轨副的类型与选择;直线运动滚动导轨副工作原理与结构形式。

教学处理方法:与图文并茂和实际应用的形式,详细讲解教学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5)课外习题要点

复习巩固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动机构的作用;对传动元件的基本要求;滚珠丝杠副的主要构成元件、传动特点以及支承方式(特点);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分配原则。第三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执行元件选择与设计(3.1~3.2)(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执行元件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了解常用控制电机类型与主要特点;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掌握典型伺服控制电动机的主要特点和选用原则。

(2)主要教学内容

执行元件的主要类型,能量转化方法及其特点——电气式、气压式、液压式、其他形式。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惯量小,动力大;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便于维修维护;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控制电机——DC/AC电动机、力矩电动机、步进(脉冲)电动机、变频调速电动机、开关电磁电动机以及其他电动机(直流或交流脉宽调速电动机、电磁伸缩元件)等,及其主要特点简介。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性能密度大。即功率密度 Pw=P/G 或比功率密度 Pbw=(T2/J)/G 大;快速性好。加速度大、响应特性好;位置控制/速度控制精度高、调速范围大、低速平稳性好、分辨率高和振动噪音小;能适应频繁启动,可靠性高、寿命长。

伺服控制电动机的种类、特点以及选用

种类:动力用电动机和控制用电动机;主要特点:伺服控制电机电特性与应用原则;伺服控制电机的选择基本原则(要求)。

(3)教学重点

执行元件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常用控制电机类型与主要特点;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典型伺服控制电动机的主要特点和选用原则。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特点与选用原则。

教学处理方法:在详细讲解伺服控制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中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选用和应用特点。

第三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执行元件选择与设计(3.3~3.5)(1)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步进电机与驱动技术:步进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与主要性能指标,步进电机的驱动与控制(驱动电路、变频控制信号、环形脉冲分配器、功率放大器、细分驱动电路、典型细分驱动电路);了解直流电机与驱动技术和交流电机与驱动技术。

(2)主要教学内容

复习内容:步进电机的定义;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类型与主要特点。

步进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与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静态特性(矩-角特性、静态稳定特性);动态特性(动态稳定区、启动转矩、矩-频特性、惯-频特性);其他技术参数。

步进电机的驱动与控制——驱动电路:主要由脉冲分配器和功率放大器两部份组成,实现信号分配和能量放大;变频控制信号:主要有脉冲频率与电机转动方向控制信号,确定位移、转速、转向的实现。

环形脉冲分配器——软件分频;通用集成电路分频;专用集成电路分频。

功率放大器与作用——功率放大;限制电流;续流保护;典型放大电路:单电压功率放大电路、高低压功率放大器、晶闸管功率放大器、恒流源功率放大器。

细分驱动电路——工作原理:在不改变步进电机结构的条件下,将步进脉冲电流细分逐步增加到Imax,再逐步减少到Imin,形成阶梯波电流,从而提高了步进电机的步进精度,减小了振动、噪声。

细分驱动电路的特点:在不改变步进电机结构参数的条件下,可降低电机运转的步进角。

典型细分驱动电路——多路功率开关细分电路;单功率放大细分电路。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交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3)教学重点

步进电机与驱动技术:步进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与主要性能指标,步进电机的驱动与控制(驱动电路、变频控制信号、环形脉冲分配器、功率放大器、细分驱动电路、典型细分驱动电路);直流伺服电动机及驱动;交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步进电机的驱动与控制(驱动电路、变频控制信号、环形脉冲分配器、功率放大器、细分驱动电路、动电路);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交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教学处理方法:在详细讲解步进电动机、直流/交流伺服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中对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选用和应用特点。

(5)第三章课外习题要点

复习巩固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对执行元件的分类与特点;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步进电机具有哪些特点与环形分配方式、功率放大器电路种类以及工作原理、细分电路的特点、细分方式。

第四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的选择与设计(4.1~4.2)(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微机控制系统的定义;了解常用控制计算机的类型、抉择和权衡方法;掌握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微机系统构成与种类;了解微机软件与程序设计语言。

(2)主要教学内容

微机控制系统:是将微型计算机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控制器,结合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接口电路(数字和模拟)的设计、相应的控制软件,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形式和动作控制方式等控制功能的实现。

常用控制计算机的类型:单片机、单板机,微型计算机——构成与特点。

微机控制系统专用与通用、硬件与软件的抉择和权衡——专用与通用的抉择;硬件与软件的权衡;必要的抗干扰措施。

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确定系统总体控制方案;确定控制算法(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PID调节控制法、最小拍控制法、最优控制法、随机控制法、自适用控制法、遗传控制法、模糊控制法、鲁棒控制法、神经网络控制法、专家系统);选择微型计算机(较完善的中断系统、足够的存储容量、完善的输入/输出通道、实时时钟控制能力);系统总体设计(接口设计、通道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应用程序的一般编写方法:模块化程序设计法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法。

系统调试:硬件调试、软件调试、系统调试三大步骤。

微机系统构成与种类——微处理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等系统的总称。

微机软件与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高级语言(High level language),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应用程序库或软件包(OFFICE、C、VC++、JAVA、CAD、PRO/E、UG、3DMAX、MATLAB、MAPLE 等)。

(3)教学重点

微机控制系统的定义;常用控制计算机的类型、抉择和权衡方法;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微机系统构成与种类。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教学处理方法:结合不同微型计算机的构成和性能特点,以及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进行设计思路的讲解,并对一定的实例进行分析。

第四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的选择与设计(4.3)(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基本构成;PLC的编程特点与执行过程;了解PLC的应用和编程步骤。介绍运动控制器、嵌入式运动控制器、基于ARM的运动运动控制器的优缺点及发展概况。

(2)主要教学内容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基本构成

工作原理:使用可编程存储器存储用户设计的应用程序指令,由指令实现逻辑运算、顺序操作、定时、计数、算术运算和I/O接口通讯来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

基本构成:主要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EPROM)、I/O接口(数字、模拟)、编程接口、编程器(含显示)等组成。

PLC的编程特点与执行过程——顺序串行编程与执行。

PLC的应用举例——下面借助于实际例子了解PLC的应用和编程步骤(执行加工工艺流程)。

(3)教学重点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基本构成;PLC的编程特点与执行过程。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PLC的编程特点与执行过程。

举例讲述PLC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和编程特点。

第四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的选择与设计(4.7 ~4.8)(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输入/输出接口控制信号的可靠性设计基本要求;提高输入/输出电路与接口可靠性的主要方法;了解检测传感器的分类与基本要求,传感器的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和传感器的微机接口。

(2)主要教学内容

微机应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控制的可靠性设计

输入/输出接口控制信号的可靠性设计基本要求:能可靠地传递控制输入/输出信息;能够进行信息的转换,以满足微机对输入/输出信息转换要求;电平量转换与匹配;电量与非电量转换;强电与弱点转换与匹配;具有阻断干扰信号进入微机控制系统的能力。

提高输入/输出电路与接口可靠性的主要方法:光电隔离电路和信息转换电路设计。

信息转换电路设计:弱点/强电转换电路;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数/模(D/A)转换、模数(A/D)转换;电量转非电量。

检测传感器的分类与基本要求:检测传感器的定义、作用;检测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的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选用原则;改善和提高传感器的性能的技术措施。

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模拟型测量电路;数字型测量电路;开关型测量电路。

传感器的微机接口:模拟量接口方法、数字量接口方式、开关量接口方式。

(3)教学重点

输入/输出接口控制信号的可靠性设计基本要求和提高输入/输出电路与接口可靠性的主要方法。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输入/输出电路与接口可靠性的主要方法。

教学处理方法:重点讲述不同接口电路中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5)课外习题要点

复习巩固掌握机电一体化微机控制系统设计中,微机选择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提高微机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光电耦合器的光电隔离原理;常用传感器的种类及其基本特性。

10、第五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元、部件特性分析(5.1)(1)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机械系统的主功能和基本特性要求,变换机构及其运动变换分析。了解机械系统的机构静力学特性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的主要问题。

(2)主要教学内容

机械系统的主功能:将一种机械物理量变换成与目的要求相对应的另一种机械物理量(运动参量、力/力矩参量)。

机械系统的基本特性要求:在具有承担外载荷足够的强度(бb, бs, бp)和刚度(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的前提下,质量和惯量要小,系统响应要快,带负载的能力要强。

一般线性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传递函数):X(s)/Fx(s)= 1/[(Jm+JL/i2)s2] 典型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传递函数):齿轮减速:Y = f(x)=(1/i)x;只有机构转动惯量:X(s)/Fx(s)= 1/Jms2;只有负载转动惯量:X(s)/Fx(s)= 1/(JL/i2)s2。

非线性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传递函数):

变换机构及其运动变换分析:齿轮传动机构(线性);柔性带/链传动机构(线性);回转/直线机构(线性);间歇机构(非线性);连杆机构(非线性);凸轮机构(非线性)等。

机构静力学特性与研究的主要问题:输出端负载向输入端的转换;机构内的摩擦力/矩对输入端的影响;各外部和内部载荷或重力载荷产生的加速度对机构内部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

机构动力学特性与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机构要素的惯性和机构中各元素、部件以及整机的刚度特性和振动特性;平面运动机构要素的动态力及动态力矩;空间运动机构要素的动态力及动态力矩;机构输出端的弹性与动态特性。

(3)教学重点

机械系统的主功能和基本特性要求;变换机构及其运动变换分析;机械系统的机构静力学特性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的主要问题。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机械系统的机构静力学特性研究和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

教学处理方法:以动力机构、变换机构为基础,分析机械系统的机构静力学特性和机构动力学特性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元、部件特性分析(5.2)(1)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机械系统中传感器的主功能;传感器的分类;动电式变换传感器的特性和压电式变换传感器的特性。了解具有其他平滑特性的变换传感器和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特性。掌握传感器检测系统的整体特性的组成部分与要求。

(2)主要教学内容

机械系统中传感器的主功能:由传感元件将机械物理量变换成电平参量或另一机械物理量,再经运算放大器或机械变速器转换成可接受利用的信号参量。

传感器的分类(按变换物理过程分类):电/磁变换传感器(动电式、静电式、磁阻式、霍尔效应式等);压电变换传感器;应变/电阻变换传感器;光/电变换传感器。

典型传感器的特性。

动电式变换传感器的特性:当LS/R<<1时,传感器具有线性特征。

压电式变换传感器的特性:当RCs>>1时,Gme≈d/C,放大系数与压电系数成正比,与电容量成反比。但在τ= RC(固有振动周期)低时,系统测试不准确。故压电式变换传感器只能用在被测信号频率足够高时,测试结果才准确。

具有其他平滑特性的变换传感器(即线性特性或数字特性):差动变压器传感器、静电/电桥式传感器、应变计传感器、光电编码器。

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特性:机械变换、机电变换、电气变换等部分组成。

(3)教学重点

机械系统中传感器的主功能;传感器的分类;动电式变换传感器和压电式变换传感器的特性。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各类传感器或传感系统传递函数特性分析与应用。

教学处理方法;以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和应用特点为基础,进行特性分析与应用原则的讲解。

第五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元、部件特性分析(5.3~5.4)(1)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电气式执行元件系统的主功能和系统组成;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特性分析;具有反馈环节驱动电路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动态特性分析;步进电动机的特性分析。了解压电式执行元件及其特性分析;执行元件与机械结构结合中的若干问题。

(3)主要教学内容

电气式执行元件系统的特性分析 电气式执行元件系统的主功能:将输入电控信号转换为机械物理参量。

电气式执行元件系统的组成: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电/机变换→机械变换。

常用电气式执行元件:DC/AC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直线电机(含电磁铁)、压电元件、超声波电机等。

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特性分析:DC/AC伺服电机为例进行特性分析。

具有反馈环节驱动电路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动态特性分析:DC伺服电机典型反馈驱动电路控制的动态特性分析;测速发电机(旋转变压器)反馈驱动电路控制的动态特性分析。

步进电动机的特性分析:环行分配、功率放大、步进电动机变换的特性分析

压电式执行元件及其特性分析:电压—电荷—应力变形特性分析。

执行元件与机械结构结合中的若干问题:机械惯性阻转矩的匹配方法、凸轮理论曲线分析、残余振动分析、无残余振动的定位分析。

(3)教学重点

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特性分析;具有反馈环节驱动电路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动态特性分析;步进电动机的特性分析。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特性分析;具有反馈环节驱动电路电磁变换执行元件的动态特性分析;步进电动机的特性分析。

教学处理方法:结合不同的电磁变换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系统中的应用特点,详细分析执行元件的动态特性分析。

(5)课外习题要点

复习巩固掌握典型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常用的线性变换机构的特点与应用。

第六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6.1)(1)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机电有机结合的稳态设计考虑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检测传感装置、信号转换接口电路、放大电路、电源的匹配选择与设计。稳态设计考虑方法的主要设计程序及要求。

(2)主要教学内容

机电有机结合的稳态设计考虑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系统的输出运动参数的技术状态;执行元件的参数选择;功率(力/力矩)的匹配以及过载能力的验算;各主要元件的选择与控制电路的设计;信号的有效传递;各级增益的分配;各级之间阻抗匹配和所采取的抗干扰的措施。

负载分析:典型负载,负载的等效换算。

执行元件的匹配选择: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转矩匹配,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功率匹配。

减速比的匹配选择与各级减速比的分配:减速比匹配选择一般原则要求,各级减速比的分配原则。

检测传感装置、信号转换接口电路、放大电路、电源的匹配选择与设计;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方法,伺服系统主要功能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半闭环控制方式(数学模型),全闭环控制方式(数学模型)。

稳态设计考虑方法的主要设计程序及要求

(3)教学重点

机电有机结合的稳态设计考虑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检测传感装置、信号转换接口电路、放大电路、电源的匹配选择与设计。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稳态设计考虑方法的主要设计程序及要求的认知了解。

教学处理方法:应用实例分析进一步学习和认知稳态设计考虑方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六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6.2~6.3)(1)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机电有机结合的动态设计考虑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伺服系统的调节方法。了解机械结构弹性变形对系统的影响和减少影响可采用的措施,动态设计考虑方法的主要设计程序及要求。

(2)主要教学内容

机电有机结合的动态设计考虑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稳态设计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基础上,选择系统的控制方式和校正(或误差补偿)形式;设计校正(或误差补偿)装置,并有效的与稳态设计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系统相融合,构成具有误差补偿作用的反馈调节系统,最终达到稳定工作和满足被控制对象的各项动态指标要求。

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前置反馈和反向误差调节反馈控制方式。校正(或误差补偿)形式:波德(Bode)图法和根轨迹图法。

伺服系统的调节方法:伺服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与过渡过程,动态特性与动态稳定性参量或指标,伺服系统动态稳定性校正,伺服系统调节校正分析,速度反馈校正(测速发电机局部负反馈)。

机械结构弹性变形对系统的影响:有效地减少机械系统产生自激振荡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各种因素,最有效的方法是机械系统的控制频带避开机械系统的固有谐振频率。

通常采用的方法:机械振动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简化系统,建立弹性变形时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结构框图;写出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的控制等效框图;建立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应用根轨迹法判定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动态设计考虑方法的主要设计程序及要求。

机电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可靠性的概念、保证产品(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法。

(3)教学重点

机电有机结合动态设计考虑方法的主要内容,伺服系统的调节方法。

(4)教学难点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伺服系统的调节方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设计软件进一步分析和学习伺服系统的调节方法、调节程序步骤等机电有机结合动态设计方法的知识要点。

第七章 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改造分析与设计

了解

第八章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简介)

了解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篇2

如初学者在学习掌握新动作时, 泛化过程较长, 分化能力较差。在学传球和扣球等复杂结构技术时, 泛化过程更长些, 掌握动作较慢, 分化的难度更大些。因而教传、扣球时, 对泛化阶段的进度要慢一些, 时数要多一些;分解教学稍细些。对协调性、灵活性较差的年级和班级的学生, 泛化过程也应稍长一些。同时还需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身体素质和熟悉球性的训练。

根据在排球模块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现作了如下探讨, 提供给大家一起学习:

1 泛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扩散状态, 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在不稳定的泛化过程中, 学生表现为动作机械、费力。在学传球时伸臂僵硬, 全身动作机械不协调。有为了保持击球点和肘关节间距, 致使肩带肌过份紧张疲劳。手型内半园难以形成。正确规格要求中指和食指间距要充分张开。但是初学者的大拇指与食指间距也随之张大 (超过一拳距) , 而造成拇指朝前, 拇指在球下不在球后下, 顶不住球、形成跳挖球等错误动作。

例如学垫球时, 表现为抬、送臂时肩过于紧张、僵死, 垫击的手臂插夹靠伧促机械, 屈肘垫击、全身的伸膝、提踵、跟腰、抬、送臂动作不协调。

学发球时, 抛球与挥臂的引前挥动配合不协调。

学原地扣球时, 表现为敞肩引臂后拉过早, 或从体侧引上。后腿伸膝早、重心前移早, 下肢配合不协调。肩、肘紧张, 肩带肌紧张, 大臂向前推挥。手向上向前的划弧挥击路线明显分解等。或有多振肘抖动一次的多余动作等。

学拦网时, 表现为不该压肩而压肩碰网。摆臂起跳不协调, 失去空中平衡容易碰网等。

以上出现的错误, 说明不应要求在新授课中全面按规格细节作动作。而应该有计划地每课抓一二个主要动作环节。抓相应的一个教学关键。对于上一次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抓住一二个共性问题, 解决其要领。不应要求学生每一堂课都完成该动作要领的全部。

这个过程可采看录像、电视、图片、看比赛, 看较规格学生的表演。通过视、听语言和运动器官的感觉, 形成对整个动作的初步印象。教师要多次正确的示范和简练讲解,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通过慢节奏地模仿和跟作、对照, 在简单情况下自己试做完整动作等, 增加感性认识。

讲解要领一遍后, 重点提示二遍本次课注意的动作要领。在示范完整动作二三遍以后, 分解示范本课学习内容的动作环节要在五遍左右 (不一定同时做完, 可穿插在练习组间进行) 。在教师口令或非口令的领作时, 节奏要由慢到快, 口令与正确动作的主要过程要一致, 能分节拍的可以分, 不能分成节拍的就合二为一拍, 每一拍的动作, 规格要求明确, 抓住重要动作规格, 做到一拍一二个动作规格说明。从控制论的角度看, 这样领作可以起到引导学生, 动作纳入规范中来的作用。

为了强化条件反射刺激。在本阶段中, 有些技术的教学, 可要求学生重复练习。

2 分化过程

此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内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 抑制过程加强, 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 由泛化进入了分化。

在分化过程中, 学生逐渐消除了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纠正了大部分错误动作。能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定型尚不巩固, 遇到新异刺激, 如新练方法, 进一步难度的练习方法, 增加结合技术环节的配合练习, 教学比赛, 达标考查等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又可能出现。例如准备姿势的脚外八字, 膝外展。移动重心高而且跳跃, 向前移动前脚等。例如传球时, 击球点低;伸手击送偏早;大拇指朝前;全身动作不连贯;发力突然或被动持球。垫球时移动中就抱手, 插入球下动作机械;小臂反射面不稳固等。又如在助跑起跳扣球完整动作中, 起跑早;助跑起跑脚反了;助跑起跳的三节奏一制动破坏了;起跳点偏前后了, 挥臂击球动作不连贯, 扣球无力等。亦或拦网时, 没有移动对准扣击点起跳, 横向朴着拦网。跳起拦网上下肢脱节、失去平衡。一上网拦就闭眼, 手型手法就变小变死了, 走样了。忘记做落地屈膝缓冲的完整动作。

在分化过程中, 要通过学生自觉练习, 进一步体会击球前后的空间、时间、用力等感觉。了解动作结构环节逻辑关系。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教师要不断地对动作细节进行纠正。使技术在简单地情况下, 能熟练地掌握。此时, 少用对抗性的结合技术练习。少在比赛中练基本战术。

此过程中, 学生做动作时, 教师应给予简明的评价。动作错在哪儿。教师要迅速找出错误动作的起因是什么?而且告诉学生的只说一个主要原因。说出来的话, 只能用二三个字组成。例如扣球前的方向步不对, 助跑数选择不准, 起跳点不准, 击球点偏后上, 人下落时才击到球这一串连锁反应的错误。在课上练习间隙;教师只能告诉他:“起跑早了”!课下可以详细分析。可用反馈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发生错误的各阶段主要原因。

为了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本过程中, 应大量采用反差较强的固定规律的, 前后移动传、垫、左右移动传、垫、扣集中拉开球、发直线斜线球, 拦高球 (快) 球等。但是节奏不要过快、移动距不要过大。

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 加速分化抑制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模仿错误学生的错误动作, 给学生照镜子拍照片。同时还要做出这一动作细节的正确示范。用正误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自己意识到主要错误动作所在。在技术分析课中, 还要对全班学生分析排队, 按同一动作环节分正误二队;错误不明显, 动作又不够格的学生站第三队 (中间类) 。这样归纳, 能使学生查明问题, 学有榜祥。

这样学生就会增强信心, 注意力集中, 动作协调、准确。避免产生一些多余动作。

3 巩固过程

此时, 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 在时间、空间上, 有肌肉用力上更加集中和精确。运动条件反射系统经巩固, 达到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

做动作规格、准确、省力、协调。结合技术不同时, 较复杂时;对抗难度稍大时, 动作技能的规格不易破坏。分别运用相应技术的能力也加强。而且在同类技术的运用上, 还会出现一些自动化表现。例如学过正面和侧面垫球后。在接发球时, 在防吊球时。当对方正面来球就用正面垫技术, 当侧面来球时应用侧面垫球技术。学生往往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 就能分别运用两种技术垫球。例如移动步法。在较简单的对抗中、在串连中, 可以不必有意识地, 就能做出相应移动步伐去击球。拦网起跳和摆臂, 可以不假思索地就能协调地完成。

为了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 还要在练习中逐步加大难度。对动作精益求精, 严格按要领和规格去运用技术。尤其在基本配合练习中, 更要注意这一点。并在接近于比赛的条件下教学和训练。使技术能在较快速的对抗和串连中, 达到熟练准确, 提高实战效果。

同类的各技术之间;前后结合的技能之间, 彼此会产生影响。要善于给它们之间施以良好影响, 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此过程中可以适时多学几项次要技术和介绍性技术。这样运动技能形成可能有助于原有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技术、战术运用能力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和基本配合的水平。

在提高课中, 要培养和考查学生分析技术的能力。

4 自动化过程

随着运动技能的发展和完善, 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后。动作就协调了。注意力可以转移到周围环境及上下关联的人和技术环节因素上。可以加强观察和判断, 可以选择战术行动。就是自动化。

表现为在快速的对抗中, 连续动作中, 在复杂的比赛中, 就可以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就能动作灵敏的, 快速衔接, 快速变换动作。应变灵活地, 熟练而准确选用不同的技术和战术。这些对排球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阶段要注重提高, 在各种各样串联配合中, 在难度加大的对抗中, 选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在复杂的较实战地情况下连续动作能力。使单个动作在配套行动中, 不必有意识控制, 就能准确地完成。同时还要提高对对手, 对同伴行动的判断能力。增强心理素质的训练。

综上所述, 在中学高中排球模块的教学中, 必须要以排球技能形成的要求, 及原理, 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重视排球的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的教学, 使学生通过排球教学, 能够基本掌握排球技术及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排球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篇3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目标 英语课堂 方法 课件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问题:一、新教材的任务要求太高,量大,时间紧迫

我认为教材本身体现的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它希望每个教师能弄清新课程教学的目标,然后按照目标有的放矢,由此透露给学生必要的信息和知识,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目标能力。而课堂上,因为老师对目标的随意性,使学生对本单元目标不明确,导致了教师教学的应付、完成差事型及学生学习的被迫、应对任务型。

二、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为何与老教材别无二样

一些老师认为新教材是不是就得全面摈弃过去的老教法,以为一定有种全新的大改革,因此他们就开始“目的明确”地找路子,希望另辟蹊径找到一条通用的途径。而事实上作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明白这点:教无定法!当然我们承认这种求新的观念是值得肯定的,但若陷进模式的旧套那就得不偿失了。倘若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该方法的理论,了解和掌握该方法的实际用法,那在课堂运用中一定没有成效。

三、课堂活动设置为何感觉牵强而无实用价值

无论是新课程老教材还是其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都强调了导入阶段的趣味性,介绍阶段的情景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注重趣味性和游戏性而忽略了时间、学习的本质运用,无实用科学性,学生也似乎“融入其中”“兴致勃勃”,但真正有价值的思考却没有体现。有些情景内容与主题毫不相干,违背了教学规律,盲目又随意,其结果是浪费时间、忘却主旨、也增加学生理解新语言的难度。

四、课件千篇一律,无创新和思想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体现老师的引导思想,都能起到极好的效果。但有的教师则是滥用多媒体课件,随意下载网上的课件,不加体会和修改,纯粹应付课堂检查或只是为了公开课的作秀。而有些教师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只求精美的画面忽略了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和思考,更没有考虑学生应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针对以上的四种困惑,通过理论学习,师范学校的观摩、研讨,实际的教学体验和同仁们共同的体会,我谨提出以下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些对策:

1. 提高教师的学习素质,更新新课程理念和观念

教师要想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新课程提出的挑战,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师德是作为一名教师必树的风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情操高尚,胸襟广阔,这样,学生就会由尊敬老师而发自内心地主动接受教育,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能力和觉悟。其次,老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扎实的英语素质,因为英语老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再者,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这也是《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另外,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英语教学法等与语言学相关的多元文化模块的知识,取长补短,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

2. 目标清晰,计划全面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实效的重要步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最好根据本班的学生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特色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小的具体目标,完成后再制定出合理的单元目标,最终达到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做到教有目标,让学生学有目标。

3. 优化活动、灵活驾驭方法

采用适当、合理、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的教学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在新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法一样可以被采纳,比如词汇教学中的拼读、速记、默写法。

4. 优化课堂效率,有效利用创新课件

通过优化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活动密度增强,节奏安排有序,学生参与的活动增多,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在节奏优化的同时,我认为课件的使用也至关重要。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是教学内容的优化过程,在制作课件时,重点要放在用语言较难体现和描述的内容上,这样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对内容的重难点有更深更细的理解;另外,也应加强课件的交互功能,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它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呈现出信息量大,知识点密集,概括高度的特点。

总之,要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育的实效,使我们平时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能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合,那就应使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首先得明确、时间安排紧凑合理、结构严谨、手段方法多样、课件内容重难点突出,有鲜明特色及新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的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要完成本职任务就可以达标的,它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充电并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永远置身于英语教学的前沿,密切追踪英语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参 考 资 料 ]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

汉语拼音教学目标与要求 篇4

教材分析:

这部分有四部分内容: 一a o e i u v b p m f d t n l 的学习二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的学习三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的学习

四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的学习

教材中安排了情景图,把学习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学习拼音,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有利于发展儿童语言,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情景图提示了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材中每课要求拼读的音节,展现的形式主要是拼读结果,目的的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的熟练程度,可以更好的发挥帮助识字的作用。但要注意不是要求直呼音节。

在拼音教材中还有70个汉字,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这些字只要求认识,能读正确,能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教师不作字形分析,让学生整体认记即可。

儿歌的编排主要是为了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儿歌要求在教师的领读下读熟即可,不要求背诵。

这部分主要任务是学拼音,其次是认汉字,再次是读儿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的拼读音节。

3、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教学难点:

1、读准声母、韵母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2、能带调读准整体认读音节。

3、能准确的拼读音节,尤其是三拼连读的音节。

4、能认清易混的声母:b p d q.5、会用四线格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6、j q x 与v相拼时v上两点要省略。

教学时间:

a o e

2课时

i u v

3课时

b p m f

3课时

d t n l

2-3课时

复习

2-3课时

g k h

3课时

j q x

3课时

z c s

3课时

zh ch sh r

3课时

复习

2课时

ai ei ui

2-3课时

ao ou iu

2课时

ie ue er

2课时

复习

2课时

an en in un vn

复习

3课时

体育课教学常规与纪律要求 篇5

1、上课一切行动听指挥。口令指挥一切,有令就行,有禁就止。

2、学生上体育实践课必须穿着运动服、运动鞋,着装整洁。

3、学生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学生应提前赶到体育课教学场地,由体育委员(或班长)在指定地点准时集合、整队,向任课教师报告出勤情况。

5、课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课后做好整理活动。

6、注意安全,如:上铅球课。未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动用器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非特殊要求,学生严禁携带私人运动器械进入体育课堂。

8、严禁携带与教学无关物品上课。

9、学生应严格遵守考勤制度,病、事假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请假手续。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范例 篇6

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求

(一)前置部分

1.课程名称

小四号、黑体。

2.课程英文名称

五号字、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

3.课程代码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课程代码为阿拉伯数字,五号、字体TimesNewRoman。有多个代码的同一课程,把所有代码都列出,用逗号分隔。

4.学时数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时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TimesNewRoman。分为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

5.学分数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分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TimesNewRoman。

6.执笔人

五号、仿宋_GB2312。

7.讨论参加人

五号、仿宋_GB2312。

8.审核人

五号、仿宋_GB2312。

(二)正文部分

(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所有所列标题均为五号、黑体,1.25倍行距,段落(以每一点、每一章为一个段落)间距0.5行,手动编号,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所有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均为TimesNewRoman,若作为序号标明顺序,序号后用宋体圆点“.”。)

1.教学目的提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此处标题和每章标题均为五号、黑体,标明学时分配数。每小节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序号后用宋体圆点“.”。每小节要有内容要点即知识点,知识点间用分号隔开。

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该章的教学目标,即学习本章后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再列出章、节的标题和内容要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此部分所有小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课程考核等)。课堂讲授:提出适合本课程进行课堂讲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原则性教学建议。

课程其它教学环节要求:实验环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作业主要写明布置习题的题型(如计算题、问答题、综合设计题等)及各部分的比例;课程设计环节主要写明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采用的方式(如编制程序、绘制零件图、综合实验等);课外教学主要写明课外教学的形式(如参观、调查、做实验等)、内容等;考核方式中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

4.参考教材

多本教材用带方括号的序号标明顺序,详见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样本。

数量:3-6本。要求: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或社会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新教材;或公开出版的有特色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5.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

6.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简要阐述本课程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内容增删、侧重点安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等。

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页眉页脚为默认值。)

土壤改良学

Soil Improvement

课程代码:L104×××

学时数:

54学分数:3讨论参加人:张玉龙,张玉玲,黄毅,李军等 执笔人:张玉玲

审核人:张玉龙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身的特点,以水利土壤改良为中心,并将水利与土肥相结合,进而达到有效地改良土壤、培肥土壤的目的。主要讨论灌溉、排水理论以及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灌溉方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土壤改良问题的特殊思维方法和能力,同时结合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等其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土壤改良学的基本概念;水利土壤改良的内容和任务;土壤改良的重要意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土壤改良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农业水文学基本知识(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水资源概况,掌握农业水文学中一些相关概念,水量平衡原理及自然界水分循环的四个过程。重点掌握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原理;自然界水循环中的四个重要过程及相关概念和特征值;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的概念及意义。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的分布概况;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量平衡原理。

2.水资源概况: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的自然特点;农业用水特点和缺水形势;农用水资源的水质要求;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降水、蒸发、径流和入渗:降水及其相关概念;入渗概念、规律、过程及经验公式;径流产生过程及径流特征值;土壤水分蒸发。

4.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频率;经验频率;设计频率与重现期。

第三章灌溉原理(10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作物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及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掌握灌溉、田间需水量、灌溉制度及相关概念,作物需水规律、作物灌溉制度及其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灌溉制度的制定及其相关计算。

1.灌溉的意义:灌溉的概念;灌溉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灌溉要求。

2.作物需水规律:作物需水量(田间需水量);作物需水规律;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

3.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什么是灌溉制度;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4.灌水量的估算和土壤墒情预报:旱田灌水量估算及墒情测报;水田灌水量估算及预报。

第四章地面灌溉(12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面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及规划布置,地面灌溉的方法。掌握地面灌溉的概念、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重点掌握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

1.地面灌溉的渠道系统规划: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原则;输水系统的规划布置形式;渠线规划步骤;渠系建筑物。

2.田间工程:田间工程规划的要求和原则;田间渠系的布置;田、林、路的布置。

3.地面灌溉的方法:畦灌;沟灌;淹灌。

4.灌溉渠道流量推算:灌溉渠道流量概述;设计净流量(Q净);设计损失流量(Q损);渠道的工作制度;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渠道加大流量和渠道最小流量计算;渠道设计流量的实例。

5.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道横断面的设计;渠道纵断面的设计。

第五章喷灌、滴灌和渗灌(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喷灌、滴灌和渗灌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计算。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及管道水力计算。重点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喷灌、滴灌和渗灌的主要技术要求。

1.灌溉管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灌溉管道系统的分类;灌溉管道系统形式的选择。

2.管道的水力计算:水流运动的能量守恒方程——伯诺里方程;水头损失及计算。

3.喷灌: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喷头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喷灌的主要技术要求;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喷灌的优缺点。

4.滴灌:滴灌的系统组成;滴灌的灌溉制度;滴灌系统控制面积及管道水力计算;滴灌优缺点。

5.渗灌:渗灌系统组成;渗灌的优缺点。

第六章农田排水(8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排水方法及一些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排水原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来源及产生原因;农田水分过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农田排水的任务和排水指标;治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措施。

2.排水沟的设计流量及设计:除涝(排除地面积水)设计标准;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日常设计流量的计算;排水沟的设计水位。

3.田间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确定:土壤物理性质与农田排水沟沟深、间距及地下水位沉降速度的关系;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关系及其数值的确定。

4.排水方法:明沟排水;暗沟(管)排水;竖井排水。

第七章水土保持(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侵蚀的危害、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掌握土壤侵蚀的概念。重点掌握土壤侵蚀的概念、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

1.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土壤侵蚀的概念及其危害;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2.土壤侵蚀的形式及防治措施:土壤侵蚀的形式;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3.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预报(测)土壤流失量;选择适当的管理及保土措施;土壤流失方程式中各因素的计算与测定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基础理论为重点,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作业巩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作业:第二章1次、第三章1次、第四章1次、第五章1次、第六章1次,共安排5次。

(三)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小测验、作业(5次)等;期末成绩为期末试卷成绩。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闭(开)卷考试,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分析题、计算题、简答题或论述题。

四、参考教材

本课程原名为“农田水利学”,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已更改为 “土壤改良学”。

[1]《农田水利学》(第二版),沈阳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2]《农田水利学》(第三版),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

5[3]《农田水利学》(第二版),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

[4]《农业水文学》,施成熙、粟京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

4五、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土壤学,需要学生掌握土壤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篇7

关键词: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目标

舞蹈编导是“编”与“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是舞蹈作品的创作者兼导演。随着舞蹈艺术教育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舞蹈编导领域需要进行专业的学科建设,研究舞蹈编导教育中的相关问题。然而,在培养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来源于实践的经验积累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教学消化理解,并在实践中探索舞蹈编导专业创新性知识传递的特征。

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为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开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它是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各步骤选择和安排的直接依据。首先,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正确、客观地认知舞蹈艺术的发展,把握舞蹈创作的生命力。其二,在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培养舞蹈编导人才独特的审美及创新理念。其三,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舞蹈编导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日后择业储备经验。其四,在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挖掘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最终能够通过合作或独立形式完成舞蹈编导类各项工作。上述有关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及舞蹈编导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影响。然而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细化到具体要求上。

一、实践学习环境要求

1. 从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实践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实践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并要求尽可能运用社会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权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得课程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未来的社会形势对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迫切,舞蹈编导类就业方向也会越来越多样,当然标准也将越来越高。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必然会对目前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相应影响,从而使他们尽早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所以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更是促进实践教学发展的外在动力。

2. 学习活动本就是主客观活动的结合,可以说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也体现了集合性个体知识积累活动的过程,这就必须有适当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规律,因此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锁定在使学生实践学习中的行为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整体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其中,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是舞蹈编导专业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者给学生安排的实践学习时间应该与课堂教学相呼应,做到既科学又充分。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从实践中了解和接触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带回到课堂研究。

3. 学习活动都属于某种认知性的精神活动,实践教学是完成这种认知性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但是精神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质条件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空前繁荣的大经济时代,社会、学校,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支持。家长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辅助是高效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物质条件包括有形和无形,在它们的支持下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才能够抛开一些束缚,大胆开展各类高效率的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

二、学生自身素质要求

1. 学习能力

在基本社会知识、人文知识、专业理论储备方面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相关艺术学科知识并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系统地掌握舞蹈编导学科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舞蹈编导专业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舞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独立运用编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排练。以上这些要求更强调一种学习的能力,通过各项实践教学推动相关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 肢体能力

无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包括了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活动,舞蹈艺术思想需要依靠各种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传递,开发肢体动作潜能是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的研究任务。因此对于他们而言,经历的更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并用的学习过程。一般说来,体质较弱的学生很难长时间耐受大幅度、大运动量的身体训练,而意志薄弱者又很难忍耐创编工作艰苦的脑力劳动。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舞蹈编导实践教学目标,能够接受长时间繁重的实践学习任务,学生们必须从生活各个方面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才能提高适应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的能力。

3. 心理能力

舞蹈编导实践教学更需要学习者拥有一种积极、健康,能够客观对待问题的心态,也就是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智和心理因素。学习的心智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聪慧机敏程度和智商与情商健康发展情况,它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舞蹈编导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偶尔会经历以往教学经验中不曾发生的状况,学习内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新问题。这些问题会暂时让学习者面临巨大的困惑,产生心理压力。合理调适自我,调动积极健康学习的心智是学习者如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关系。

三、教师引导能力要求

教师在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改变以往传授者的角色,采用更多引导,以及提供相关参考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这样的教学更加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社会、人文、其他艺术领域和本专业的知识储备,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关注社会,分析本阶段学生独立或合作编排舞蹈作品时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引导式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背景资料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引导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舞蹈编导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都大有裨益。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实践经验是舞蹈创作永远的源泉。探讨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是为了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更高效、优质地开展,使得舞蹈艺术创作能够源源不断地汲取生活的养分,保持舞蹈艺术永恒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毅主编.教学前沿探索创新.大连大学人文学院教改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国宾主编.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篇8

关键词:PRETCO;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考试效度;考试信度;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68-01

一、前言

(一)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并试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规定了适用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测试。要求对于语言的五大技能:听说读写译和词汇及语法做出了详尽的指导标准,以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日常和涉外业务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值得提及的是:要求规定课堂教学做到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PRETCO)于1998年经高教司批准试行,2000年正式实施。其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简称《《基本要求》》》)为依据,明确规定了考试对象,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项目,考试题型和考试时间。

应用能力考试即着重测试语言知识也着重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并侧重后者,实用性内容约占60%。发展至今,该考试己为20余省、市、自治区采用,起到了推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并逐渐为人才市场所认可。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应用能力考试的衔接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又称课程标准,亦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某一科目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指导性文件。而《基本要求》也是此类文件,指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摆脱了本科英语教学的影响。《基本要求》亦规定了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内容等,使得英语课堂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测试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测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测试目的,语言测试可以分为水平测试,学业测试,分班测试等。水平测试是基于语言能力理论(theory-based)的测试,不以某一种教材和内容直接相关。PRETCO属于水平考试,其是为检测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所规定的能力水平而设置的考试。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基本要求》与PRETCO考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课堂教学与测试受《基本要求》的规约,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在《基本要求》的范围内;其次,考试结果在社会上成为用于人才选拔的依据。正如Bachman和Palmer认为,考试从围观层面影响课堂,对课堂有反拨作用;从宏观层面来说影响了教育和社会,推动教育改革。因此,可以说《基本要求》和PRETCO考试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双向的互动关系。

本文拟分析新PRETCO-B考试的三个方面:效度、信度和真实性进一步探讨《基本要求》和测试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新PRETCO的修订

PRETCO从2014年12月起开始使用新的题型。新修订的考试大纲体现了《基本要求》的“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指导方针,突出了考试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反应了社会对技能性人才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以下本文从试卷的内容,题型结构和分值分布分析其效度、信度和真实性,讨论测试和《基本要求》的互动关系,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测试效度。

测试效度(test validity)亦称测试的有效性,即,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内容。测试的效度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否以有效的语言观作为依据;其次,测试的内容是否充分涉及到要测试的内容;最后是考试的用途。

新PRETCO-B考试目的有两个。首先是考核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是其涉外日常和业务交际能力。试卷内容包括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涉及的基础词汇用法和基础语法;在材料的选择来说,应用性材料占到60.5%;从分值来说,听力分值大幅度提高增加到24%,读译分值由55%降至46%。

因此,新PRETCO-B更加使得测试目标与《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一致,更全面反映考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日常交际和业务交际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听力的变化不能简单的看着由原有的15分提高了9分。Bachman 认为交际能力包晗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即,在一定的场合下,策略和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人们将自己的话说给别人听或理解别人说的话。Bachman认为当交际不顺畅时,可能出现的原因有: 语法错误太多; 没有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说出的话与语境不相符。因此,听力的第一部分测试题给出合适的回应的能力,我们应从交际策略,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性等诸多方面解读学生的分数。

综上所述,改革后的PRETCO-B更好的与《基本要求》一致,从而确立其测试效度。

(二)测试信度。

语言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即一套题的测试结果是否稳定,是否获得了接近真实的反映学生能力的分数。我国几位测试研究者如薛荣认为,在试卷编制过程中,实施过程中及评分过程中都会产生信度偏差。试卷编制过程中的偏差与效度相关,效度高,信度亦高。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与测试环境及个人行为相关,因此应给所有考生一致的环境,PRETCO-B考试的标准考场,放音要求等,都很好保证了其信度。在新的PRETCO-B考试中,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的分值与旧版没有变化,减少评分环节的变差。但是,正如许多测试研究者认为在未来的PRETCO-B考试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信度。

(三)测试的情景真实性。

Bachman认为真实性包含两个方面:情景真实性和交际真实性。所谓情景真实性 , 就是指测试任务与目的语特征相关的程度。交际真实性指的是考生在完成测试任务时,其哪些语言能力参与了完成该测试任务的活动, 参与的程度如何。Kohonen认为真实的考试任务就是能反映课堂相关活动特点的任务,因为考试是课堂教学重要部分。

正如文中指出,新的PRETCO-B考试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实用性和职业性的设计理念,其材料倾向于应用性文字材料,如作文:术语、简历、便条、广告、简单便函、日程表、单证等。这些也是课堂活动的一部分。

四、课堂教学的一点启示

新PRETCO-B考试在听力分值增加而传统意义上的读译分值减少,既是按照《基本要求》对A级和B级的要求的革新,同时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加强听说教学的要求。其二, 正如Bachman 对考试任务的真实性提出的具体建议:考试任务要得当并要有趣味性。课堂教学语言材料的特征应与目标语特征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能力。高职高专的学生的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较为薄弱,怎样利用趣味性的语言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例如图片。

五、结束语

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指导课堂教学,使之系统化,规范化。PRETCO考试是评估教学的一种发式,反过来,对教学有反拨作用。《基本要求》,PRETCO考试和课堂教学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基本要求》制定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同时亦规定考试分范围;反之,利用考试的影响,改革教学大纲等纲领性文件,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老师,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Bachman Lyle F&Palmer Adrian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Bachman Lyle,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ssuring that what we count counts. Language Testing. 2000.

[3]邹申 语言教学大纲与语言测试的衔接—TEM8的设计与实施 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03.

[4]韩宝成 L y le F . B ac hm an 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5]2014年高等学校英语英语能力考试B级改革新大纲.

上一篇:钢结构年中总结下一篇:治安大队三等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