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内容(共12篇)
教学的内容 篇1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 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其核心内容。[1]文中采用了以期刊内容作为辅助教材的内容作为专选班学生的理论课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习效果, 又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还能使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书闯天下”局面, 不再对固定书本和教材的过分依赖, 把导读导教的教科书与指导阅读书籍有机的结合起来, 改变因为教材导致的学生知识量过少, 知识面过窄, 理解过死的被动状况。
1 研究目的
研究如何解决田径课被淡漠及田径专选教材难定、教材本身存在缺陷等问题, 并尝试了期刊内容教学法能解决类似问题的可行性。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运用期刊与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与追踪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2006、2007、2008届田径专选毕业生在中小学任教76人以及25位函授学员。
3 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以“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的四大原因
3.1.1 期刊、杂志资源已形成了可直接享用的能源
期刊里面的信息量大, 而且更新的速度较快, 能及时反映最新科技动态, 指出教材上一些不科学的技术方法或动作概念。在学术上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学术交流、经验交流, 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终结果的价值更高、更有实效性。编辑教材人力、物力相对较少, 时间较紧迫, 内容相对滞后, 而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新的科研成果不存在这问题。对公开发表了的学术、科研成果深信不疑, 经过了教授、专家们的严格审阅考究, 可信度大, 可以直接推广和应用。优化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内容打破了封闭模式, 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 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 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运动技术和理论知识。
3.1.2 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对田径课的厌倦感
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不论是术科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感觉, 而缺乏学习兴趣。如果体育学科知识缺乏新的开拓信息, 课堂上仅限于空洞的理论传授, 教学方法单一, 既不能结合体育的特殊性, 又不能解决运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践性与操作性不强自然就会失去兴趣。就书本讲书本, 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恰如其分地联系起来, 把理论孤立于实践应用之外, 很难培养学生的精湛多样、灵活变幻、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技能。[2]以“期刊内容”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 根据期刊内实例提出问题, 以讨论、答辩形式、技术动作的模仿方式解决问题,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学的轻松、感到愉快。学习与练习结合, 学以致用, 符合了“突出职业特点, 加强教育技能训练”的发展策略。作业以论文形式, 构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到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更具有丰富想象力, 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形成了创新意识的萌芽, 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和单调的感觉。
3.1.3 克服了《田径》版本多较难确定适合于田径专选学生学习用书问题
版本太多, 难于订购适合于田径专选学生的学习用书。到2000年止, 出版有关《田径》教材常用的就有二十多个版本。但并不是所有版本都适合使用, 都有其不足的方面, 如北京体育大学1990年版《田径》相对内容简单不能满足田径专选学生的需要, 1997年版《田径基础教程》对非田径专业学生较适用, 对田径专选学生稍显肤浅[3]等其它问题。
3.1.4《田径》教材出版周期较长, 更新信息速度慢, 集合新的科研成果量小
我国教材建设普遍存在着编写到出版时间长, 较难与科技新成果同步发展, 教材出版后的内容已落后现实情况, 落后于知识的增长和更新, 并且存在着沿袭和复制现象, 较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把创新成果反映出来。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藏有许多书籍, 然而来自于田径实践的中国自己的专著还是相对匮乏, 不利于田径学生的深化学习。
3.2 以“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教学效果
3.2.1 担任学校田径俱乐部技术指导人员
从2003年开始, 田径专选班学生在校内形成“畅销产品”, 俱乐部指导的对象是全校性对田径感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除了担任学校田径俱乐部技术指导员外, 还被体育教育专业低年级学生争先恐后“聘为”田径项目的辅导教师。
3.2.2 完成一年一次的学校田径运动会编排及裁判工作
在2003年至2007年的学校田径运动会和系运动会的组织编排、规划、执行裁判工作等一系列都是由田径专选班学生去操作完成, 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裁判实习环境, 检验与体现裁判能力的平台。这样田径专选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以学得的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为日后的教学、训练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3.2.3 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较好
毕业论文在本科四年是最后一次书面作业, 能力差的学生在撰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不能按时撰写完成论文和答辩。2005届、2006届、2007届、2008届田径专选班的毕业论文是100%一次性通过。在全年级40位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学生中, 有16位是田径专选班学生, 占了40%的比例, 根据指导老师反馈的信息, 这部分田径专选班学生在整个撰写过程中, 在查找资料、统计资料、整理资料方面让指导老师出乎意料。选题有新意, 研究价值较高, 同以“期刊内容”为理论课的教学有直接关系。
3.2.4 教育实习工作得到当地学校的肯定
在两个月的教育实习过程中, 帮助了实习点设计和规划田径运动场, 计算并标志好各种距离的起跑位置线。主持实习点学校的大型校运动会的所有工作, 帮助实习点学校训练校田径队, 在四个实习点所训练队员有29位学生在市 (区) 运动会上取得了单项前三名的好成绩。
3.2.5 工作单位上的工作影响
调查了2005届、2006届、2007届毕业生在单位工作的能力时, 得到了单位领导高度评价。调查的72位田径专选毕业生的科研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师友》、《田径》、《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教育研究》等刊物有21人次, 函授学员发表的论文19人次。在普通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有这样的成绩已是难能可贵。有6人在体委工会, 47人担任学校田径队教练中26人专门负责高考队训练工作, 7人任体育科科长。这些田径专选班学生所训练的中学生在省传统项目比赛、市 (区) 运动会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为高等师范体育院校输送了176位学生, 在基层努力推动着田径运动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又吸收了相关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达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提高了田径专选理论课的质量。
(2)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能使任课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 在备写教案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 使教师与时代科研新信息共进。
(3)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传导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体现了田径发展趋向与要求, 对田径运动一些经典实例内容进行学习与讨论, 使到田径专选理论课更富有时代信息, 能够及时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最新内容。
(4)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通过实例分析研究, 帮助学生发展田径专业领域中必须具备的专项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竞赛组织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更进一步打好田径专业基础, 使田径专选教材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要求, 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4.2 建议
(1) 作为优秀的田径专业体育教师应立足于体育教学, 要自觉、主动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田径科学知识, 要进一步了解田径的前沿知识, 要把高科技成果、手段、信息运用到田径理论中去。
(2) 加强田径专业教学方法、科学训练方法的研究, 不断学习, 应用新成果、新信息解决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3) 要敢于开拓, 打破有些与时代不适应的思想, 不能墨守成规,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能力的体育教学, 单纯追求理论不搞实践研究或只搞实践而忽略理论作指导, 都是不符合科学的工作方法。
(4) 建议在核心期刊、高质量期刊杂志能够录用与刊登更多田径类的技术性探讨的文章, 尤其是有争议性的文章, 有争议就有新的突破, 就会形成更科学、更完善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崇喜, 郭潇.体育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体育学刊, 2005 (6) :91-93.
[2]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4) :522-544.
[3]李春雷, 李小芬.对北京体育大学和俄罗斯体育旅游大学田径专项学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11) :1532-1534.
教学的内容 篇2
无论哪个学科,教学设计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分析、设计与评价。其中分析部分是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也就是备课中的备教学、备学生);设计部分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评价部分主要指教学效果评价,即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互相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如果我们将“备教材”“备学生”再进一步地细化,那么备课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方面:课程标准、教学材料、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辅手段、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这也就是教学设计通常需要包含的内容。
(一)指导思想
(二)教学背景分析(包括:分析教学内容、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包括重、难点)
(四)教学资源
(五)教学流程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
(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最终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中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依据,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一)教学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指支撑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课标,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有关教育专家的观点,以及被教育实践证明了的经验等。而教学指导思想又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的。只有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才能寻求合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来支撑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处理、本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处理就是要挖掘教材的内容主题、语言知识结构的重点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是指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内容以及后面即将学到的内容的前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2.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做学情分析就是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语言知识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包括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还要注意其个性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同时还要能预见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积极解决。
(三)教学目标设计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最终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中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依据,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设计教学目标。(诸多课例说明,不够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多是由教学目标设计的偏差所导致的。)1.目前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照搬教材或教师用书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不考虑自己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对目标实现的过程和层次不甚明确;
二是对教师用书描述的教学目标的理解有偏差或困惑,造成目标的设定不准确或不切实际;
三是有的教师不参照任何教学提示,完全按个人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导致目标过高、过低或出现偏差。2.教学目标的涵盖内容:
《课程标准》提出的五大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老师可以结合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设定本单元和课时目标。有的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里都要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还有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还有的老师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描述每节课的目标。其实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不可能在每节课都能体现,所以教学目标要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定,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可以根据单元内容来确定,不必要硬性分配到每课时中,也就是不需要每节课都要落实每个方面的目标。有时候我们在听课时,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老师非要渗透情感教育,反而让人觉得很突兀。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视频、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对于这一部分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并不是教学资源用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是怎样用最有教学效果,不是为了用而用。有时候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就能够创设真实的语境,就没有必要利用课件。盲目地追求新颖、独特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五、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教学的价值 篇3
标题:让你的思维走向清晰、缜密
流程:(1)导入 黄鼠狼在山崖边巧设牌子吃到鸡,引出感性的文章、心灵鸡汤式文章(故事+感悟)的缺点——理性缺失,观点片面,如秋雨体、于丹体等。这类文体带来的后果:重情感抒发的感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成长。
(2)关于审题 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审题时引用《中学生天地·语文课》第4页陈建新教授的话、第5页胡勤老师的话。
(3)当今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引用《中学生天地·语文课》第5页的例文。
(4)解剖麻雀 高考优秀语段示例——让学生分析其论证思路及运用的论证方法。共两个。高考欠佳语段,作为典型让学生分析失误之处。
(5)学生作品演练 学生选一段自己的作文语段,参照优秀语段示例进行修改。
这堂课,教师引导的学生思维从感性到理性,从感性文章的缺陷引出理性文章的必要;教学手段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剖析,所举例子来自高考作文,“前辈”的榜样更富有说服力,更能令学生信服。
这堂课,引出了我的一个疑惑:学生已然高三,为什么还要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
“当今高中生,多不会写议论文。”——这是绝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共识。他们为什么不会写议论文?原因在于平时接触不多。例如教材提供的样本,多以人文熏陶为主,缺少典范议论文;学生阅读的书籍,多以《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等心灵鸡汤式文摘为主,或者以网络小说如《诛仙》《龙族》为主,基本不读议论文、时评之类,群体内也没阅读议论文的氛围;哪怕学生所看的《高考满分作文》之类,也较少出现典范的议论文,而是以议论性散文为主;教师在平时极少教议论文,即使教了,也多纠缠于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
不懂议论文,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会理性看待问题,不知如何逻辑地思辨,不知从哪里去找相应的论据以作佐证。缺乏理性思维、理智思考是当今学生的一大通病,这导致他们碰到困难、遇到问题容易走极端。这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高中阶段展开议论文写作教学,日益被老师们提上教学议程。经过实践,我们发现,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教”與“不教”,区别还真有点大:
由此可见,真正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其价值十分巨大:
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写作弱点,提供解决对策
议论文写作课,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讲前写作”的基础上——只有教师看了学生写的作文,才能发现其写作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才能根据这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一一加以“补救”,这个“备课”的功夫,必不可少。唯“材”,才能据以施教。从心理学角度,这叫前期预设。
如某次议论文写作后,发觉学生对因果论证运用较差,甚至不懂怎么分析原因、推出结果。于是,教师寻找几个小论点,要求学生分别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看下面的教例。
请为下面的论据添加上探究原因的议论性语句,使论据能够较好地证明观点。
观点: 敬重你的对手
论据: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助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
对上面语段的评价:康熙为什么要向他的敌人敬酒?因为他明白,对手带给了他前行的压力,逼迫他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他真正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地磨练了自己、强壮了自己。从这一意义上说,你的对手就是你前进的动力,就是你成功的催化剂,你必须尊重他。
本堂课里,教师针对学生不会进行综合论证的实际,出示一个运用了综合论证的例子: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观点)。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解释观点)。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举例:正面分析)。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反面分析)。”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假设论证)?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结论)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论证思路,再串联起来,让他们明白:原来,综合论证并不难。
二、开阔思维——针对学生思考路径狭窄的现状,提供多元思维方向
这一点,主要针对审题立意和构思全文。由于平时接触的议论文有限,学生除了知道议论文三要素之外,对议论文的其他项目几乎两眼一抹黑。对于教师提供的作文材料,他们或不知怎么思考立意,或不懂如何采集论据,或不知怎么构思全文。教师得引导他们打开思维的大门,使他们的思维向更深更广处漫溯。例如对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现在,新材料作文较为流行,这些材料,从文体的角度看,有叙述有说明有议论;从数量看,有单则材料也有多则材料;从性质看,有哲理类材料,也有非哲理类材料等。学生乍一碰到,会显得很紧张,教师如何稳定其紧张波动的情绪,使之能冷静审视材料,直至提炼出有效观点?
当然是教方法。如叙述类材料,可从材料中涉及的人或物的角度去提炼;若是议论类材料,则可从文中人物的观点入手提炼。下面是一则教例。
一个弟子去请教师傅:“人生的美好希望需要什么呢?”
师傅道:“幻想。”
弟子问道:“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希望呢?”
师傅说道:“去掉幻想,努力行动。”
弟子不解。
师傅说:“人生如果没有美好的幻想,怎么会产生人生的美好希望呢?然而你如果一味地沉湎于幻想中,幻想永远只是幻想,就会成为虚幻。只有去掉幻想,努力行动,才能成就人生美好的愿望。”
材料分析:师傅的话看似矛盾,实则很在理——人类需要幻想,但又得丢掉幻想。前者在第一阶段,即能助人产生美好希望;后者在第二阶段,即实现理想需要付诸行动。由此可提炼出“思与行”的辩证关系、“愿望及其实现条件”等意思。
有的材料有意出一个两难问题,让学生去辨析。如下面的材料: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蓉)
材料分析:乍一看,两则材料是矛盾的。其实,只要细看,两则材料有区别——前者侧重走的路的距离,因此路上需要一群人,以便互相帮助;后者则指“有些路”,别人是帮不了忙的,只能自己单独面对。懂得了这一细微差别,立意何谈其难?
又如收集素材,面对茫茫媒体,学生到底要怎么收集素材、收集怎样的素材呢?教师也得事先有个引导过程:以主题为标准收集归类(和谐、文明、素养、爱心……),也可以时间或空间为标准收集,更可以感情色彩的褒贬为标准收集。原则是你怎样取用方便就怎样收集归类。素材的来源,可以是网站新闻,也可是纸质媒体;可以是自己亲自阅读所得,也可以是跟同学交流所获,更可以是家长帮助收集。素材的字数,一般浓缩在150字以内,故得学会压缩文本,这又是对写作(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呈现序列——帮助学生构建写作体系,提供能力提高的切入点
学以致用。构建写作知识体系,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议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以便化为具体写作时的运用能力。就近几年偶然能听到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指导课来说,尚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缺乏序列性的构建。仔细回忆随机而听的几堂性议论文写作教学公开课,每次课后问上课老师,这堂课的目标是怎么确定的。老师多答曰:随机。这“随机”,一为应付调研课,因为调研时正好上到议论文教学;二为应对公开课,某些老师觉得上议论文写作教学比上新课容易;三为解决任务課,即教研组的磨课内容定为议论文教学。这样因时而定的教学目标,肯定没有系统性。即使一些参评的议论文教学课,教学目标也都是根据临时需要而设定。目标缺乏序列性,既是教师不懂或不会运用语文教学心理学的体现——教学目标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规律,也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少议论文写作教学体系的外露,更是教师不重视应当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议论文教学的表现——或许他们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在庞杂的语文教学内容里,议论文教学就显得不很重要了。
其实,大多数教师,对议论文教学是怎么回事也不甚清楚,更不知议论文教学的路径如何,它有些什么内在规律,该怎么引导学生走进议论文写作的境界等,在此前提下,老师,怎么可能设计出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呢?
议论文写作,当从高二正式起步。以初中阶段的认知为基础,高二可根据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弊病入手,分别从议论文的结构搭建、论据使用和分析、行文充满逻辑三大块进行教学,里面再细分若干小块,这样,既节省时间——可穿插在每次月考或期中考试之后的作文讲评中,又因为不是集中教学而受学生欢迎。
二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的外显。由于没有一个有体系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往往也很随机。有的老师教学议论文的审题立意,会引进一些高考中的作文题目;有的老师教学议论文的结构框架,会引进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有的老师教学开头结尾,也会引进优秀作文的片段。在被老师采用的大量素材中,高考满分作文被引用最多;若是校考或市内联考,则也会有一些优秀作文(或其中的片段)偶有被引用;却极少见老师引用本班学生的优秀作文的。这里不排除那些高考满分作文的亮点确实有引导作用,但老师将目光聚焦他人而忽略身边孩子的亮点,舍近求远,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知识点零碎不全;学到的能力也是零碎的。大凡零碎的东西,往往容易忘记;而且,又只靠偶尔一节课的力道,要想熟练使用在实践中,还是会显得生硬,会觉得无法写完满。因此,他们在议论文写作方面的毛病多多:不会针对材料审题,不会架构文章,不懂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的叙述的区别,不会针对引用的事例阐发议论,甚至语言逻辑混乱、观点不明朗等等。笔者赞赏魏书生老师的一个教学习惯,就是让学生自主地画“知识树”。如果每个高中生心里都有一棵议论文的“知识树”(从脑科学的角度,叫思维导图),那么,他们只要循树而写,何愁写不好议论文呢?
具有逻辑思辨力的文章,首先要思路清晰,其次要论证分明,无论分析、归纳还是演绎,都有自己独特的套路。那么,我们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实现这三大价值?建议运用两种方法:有疑处指点,不懂处指导。这要求这类指导课必须符合两个原则:够真实、可操作。“够真实”指诱发教学的问题来自学生的作文,真实可信,有教学的必要。因为是自己的问题,是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故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能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可操作”指教师提供的方式方法易激发其兴趣,便于他们学习模仿,并且程序清晰,流程分明:“看—思—炼—说—结—练—交流”。这样的写作教学指导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小切口,大范畴。具有目标确定(因学定教)、基于任务(发现学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写作)、依据明确(有写作过程,有修改完善)、思练结合的特点。
既然议论文写作教学指导课价值如此巨大,教师们,行动起来吧,争取在学生毕业之前,教会他们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议论文。
教学的内容 篇4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宪法的历史沿革
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宪法的历史沿革。宪法的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
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106条;
第二部宪法:1975年宪法共30条;
第三部宪法:1978年宪法共60条;
第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共138条。
二、宪法的两大功能
说到宪法, 免不得要提到他的作用,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宪法历史, 美国1987年宪法到2006年, 200多年只有一部宪法, 其主条文只有7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中央地方关系、国家机构、修改程序、法的生效, 到目前为止仅27个修正案, 宪政的稳定使之由一个边缘弱国发展为世界超级大国, 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5%。
宪法主要有两大功能, 1) 保障公民的权利,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 限制公权力, 国家权力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使。
下面请大家来看两个案例:
2004年3月15日《今日说法》报道过的一个案例:该案例报道了我们宪法给两个同样从事收集沉香工作的人带来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98年改革开放以后, 故事的一个主人公在广东湛江一带做起了收购沉香的生意, 沉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物, 他经营这个生意, 当时已经挣到了20万元的资产。在第三个年头, 1981年被检察机关以投机倒把罪提起了公诉, 法院判处了有期徒行7年。1981~1988年七年入狱生涯, 1988年我们开始了现行宪法的第一次修改, 这次修改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当时为他开车的一个司机迎着改革的春风, 当年被认为是违法犯罪的做买卖的生意成为了合法的经营, 这司机买下了一个面临倒闭的锁厂, 在苦心经营下, 如今这家锁厂已经成为注册资金6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 司机也为此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并被选为十届人大代表, 而昔日老板在出狱后至1998年平反的这么多年, 一个原本可以为国家制造巨额财富的人才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第二个案例是胥敬祥案件, 2005年度被多家新闻媒体披露的全国“三大冤 (错) 案”之一, 胥敬祥本人在几乎没有任何有效证据的情况下被错捕、错判, 含冤入狱13年, 于2005年3月15日被无罪释放。2009年12月17日, 蒙冤入狱13年的周口农民胥敬祥, 终于拿到国家赔偿款, 总计529936.68元。胥敬祥案件是属于存疑无罪的案件, 是因为证据不足而认定无罪的案件, 属于程序正义的体现, 本案的纠正说明了检察机关在办案执法理念上进步, 显示了我国法治的进步。
从这个案例, 我们可看出一部真正立法为民的宪法及它修改后的内容对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最根本问题的规定是何其重要!也从另一个角度, 我们能够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三、宪法的概念
谈及这里, 我觉得可以导出宪法的概念了, 其实, 一言以避之, 宪法的定义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入手:
首先, 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 从七个方面对统治阶级生死存亡根本问题的规定。
1) 规定国体, 也就是国家性质, 明确各阶级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 解决是谁当家的问题, 在我们宪法中首先明确规定谁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我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 人民对这部宪法的拥戴可以是说史无前例的。2) 规定政体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明确权力的行使 (做主) 。祖国大家庭谁当家谁做主, 都是统治阶级, 都是主人,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行使权力, 否则乱套, 当断不断, 必受其乱。3) 规定经济基础经济制度。谁是国家财富的主人, 最大的财富莫过于是土地、地上附着物及其土地下面埋藏的资源。城镇归国家, 农村归集体。4) 规定法治原则———依法治国。5) 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素质建设。6) 规定计划生育原则。专家多次反复论证, 中国能够承载的人口是16亿。截止2011年4月中国大陆人口总数是1339724852, 约13.39亿人。2030年前后是人口增长高峰, 2040年才开始0增长, 之后缓慢下降, 中国人口之舟已经驶入险滩峡谷, 进退维谷, 在座同学到2030年40多岁, 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上有四个老人, 甚至8个老人, 下有1个孩子读大学, 如果说现在围着你一个太阳转, 到时候你一个太阳的光芒要照耀9个人!所以如果不稳定和发展经济正是品尝这枚苦果的时候。另外男女人口比例失调117比100 (目前) , 2020年为147比100, 意味着有3000万男性公民找不到可以匹配的女性公民, 也就是每5个男人和一个女性匹配。另外老龄化严重问题已经日益呈现, 按照现在基因技术的发展速度, 据说到了2020年, 人类的寿命可以延长到200岁。2030年2亿老年人口, 甚至有代表提议将退休年龄推迟到85岁。从以上一些数据已经可以推断人口问题将会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处理好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 也是我国统治阶级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因此, 在宪法的条文中予与明确的规定。7) 区域划分:23个省 (台湾省) 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京、津、沪、渝) 2个特别行政区 (港、澳) 。自治机关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 我们实行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的政策, 阿坝自治州:藏羌族。第二个方面,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大法的地位可以从她的效力和修改的程序可以看出。从效力上看———至尊, 母法。一切法律 (子法) 必须以宪法为准, 必须服从于宪法。从修改程序来看:严肃慎重。
一般法律有一个代表团提议, 30个人附议, 就能够立案审议, 人数过半就能通过, 但是宪法的修改、废除必须要人大代表的1/2的提议才能立案, 2/3以上的人数同意才能通过。
综合起来看, 对于高校思修课专门公共课对于宪法部分的内容的讲解, 我认为就从宪法的历史、功能和概念三个方面给学生们做讲解, 课时量控制在2学时, 以上也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望同行批评指正。
摘要: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在高职学院学生授课有限的课时内, 如何让学生学到重点, 该讲哪些, 讲到什么程度以及宪法与我们普通百姓的有何联系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5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上的两个关键问题。可是,长久以来,很多教师往往在“怎么教”上下很多功夫,而忽略了对“教什么”的课程内容研究。事实上,“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都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课程内容不确定,“怎么去教”的教学方法便不会有着落。于是关注并研究语文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语文教学内容的僵化性和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并存,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高一语文和高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区别。虽然课程形态是多元的,但课程目标应该是规定性的,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也应该有所区别,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相对确定。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语文课堂教学“胡子眉毛一把抓、鸡肉鸡毛一锅炒”的状况,才能改变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语文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现在很多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随意性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一是由于语文教材本身的特点。
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它选择各种各样的文章编辑而成。这些文章的作者无法预知他们写的文章会被收入教材成为课文,因此,作者并不是专为教材来创作的。这些原本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即李海林先生提出的“原生价值”。它包含“知识传播、情意交流”等各种价值。同时,由于这些文章被选入教材,成为课文,它们的价值又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它们保留了本来的“原生价值”,又增加了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也就是“教学价值”。但是教材编写者也并没有明确地给教师“教什么”的具体规定,由于课文价值的多样性,又不可能在一两节课中完全实现,于是形成教师难以取舍的现象, 结果只能凭教师的经验选择了。教师之间的文学修养、教学能力、性格、爱好各有不同, 因此看似明确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取。因此会出现“使用同一本教材的语文教师,上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千姿百态”的现象。
二是由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种语文教学资源纷繁多样且检索方便,教师备课时可参考材料很多。这种现象有利有弊,好处是教师可以借此博采众长,充分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弊端是很多教师因此不再深入钻研文本,不认真分析自己学生的基本学情,而是将别人的教案全盘照抄,生搬硬套,以代替自己的思维劳动。“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这样随意套用只会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确定。还有的教师,面对如此众多的教学资源,眼花缭乱,不知如何取舍,因此教学内容一味地求细求全,在教学过程中又过于求详。想要面面俱到,教学效果却同样不胜了了。
那么确定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呢?
一、文本有什么东西可教
文本有什么东西可教,也就是指文本的最大价值。这应该是确定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的。语文学科里选的课文很少有为教材而写的,它首先是一个社会文本,在社会上流行。它被选入教材是因为它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教学时应首先抓住它的这个突出的优点。
比如曹禺的《雷雨》里的集中而鲜明的矛盾冲突、鲁迅的《祝福》里祥林嫂的典型形象、柳永的《雨霖铃》的富有感染性的情感和语言等等,在这些作品仅仅是社会文本时,这些方面就表现突出。当我们教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时,不可能绕开这些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优点。否则语文教学就是舍本求末,就不能承载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
当然,这里说的“可教”的东西还需要教师对“文本的最大价值”进行“二次改造”,由社会文本“改造”成教学文本,把文学价值“改造”成教学价值。因为教学价值是内隐于社会材料之中的,它不是外显的。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在选文里,人物形象、小说语言、情节展开等都十分精彩,但这只是它作为社会文本的文学价值,教学价值则侧重研究作者是如何使人物形象、小说语言、情节展开等方面如此精彩的。而且在教学时这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就要选取其中的一点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即使落实到人物形象这一点上,还要考虑最具有教学价值的是哪一个切入点,是人物的肖像描写还是语言描写,是人物性格在环境中的展示还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是人物身份差异的比较还是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丰富性的体会?
总之,牢牢把握住文本的最大价值,在此基础上“二次改造”,从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意义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的教学。
二、编者想让教什么
新课改教材的编排安排是有计划的,知识点是分梯度的。所以,在教一篇课文时,还要考虑该文本所处的位置——所属的学段、所属的单元等。
如果没有高三总复习,老师自己都很难清楚说出高
一、高二都教过哪些知识。学生感觉语文课一节不上,甚至一个月不上没什么影响。为什么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中更容易找到成就感?是因为这些学科往往有严密的线性知识序列。实际上语文课程也有自己的知识系统和逻辑层次,当然这一点上语文学科还有待完善,还需要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但在新课程新教材中,编者已安排了已有的、公认的成果。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新的教材编出来,语文老师翻过来看过去感叹道“不就把课文的顺序变一变吗”。这实际上是忽视了教材编写的知识层次,忽视了编者的主要编写意图。教材编写者根据他们的语文经验确定的单元提示或单元目标,是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依据。
《蜀道难》、《琵琶行》都是唐代诗歌,它们都有诸多优点,是优秀唐代诗歌的代表,自然有很多可讲可教之处。如今人教版把它们编到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主要想让学生学什么呢?单元提示写了两个教学目标:“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这就告诉教师其他的优点可以不讲或略讲,课堂上应确定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能力进行训练提高的教学内容,其他与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关的教学内容应放到别的诗歌单元进行教学,这样安排教学才有针对性。
有的经典作品安排在不同版本的教材里,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背影》,在有的版本里单元要求是学习散文的线索,有的是学习亲情散文,有的是学习侧面抒情的写作方式,有的是学习家庭生活散文。这些单元学习要求,是编写者在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样,在不同时段教《赤壁赋》和《阿房宫赋》,《陈情表》和《出师表》,可以对“赋”或“表”的文体知识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其前后知识形成一定的联系,互相映照。总之,同一篇课文处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它的教学要求不会完全一样的,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时,就不能不考虑编排的计划性的安排。
三、学生需要教什么
语文应该有所教有所不教,无所不教就是无所教,一定要考虑“学生需要教什么”。说白了,就是“学生应该学什么”和“学生能够学什么”的问题,教师要考虑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教,有什么语文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当前的语文能力能学些什么。
文章内容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其中非语言知识包括生活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社会文化知识。生活知识不需要教,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知识应由政治、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的课堂来讲,语文教师应不讲或略讲。从现代语文观来看,孔子教的不能叫“语文”,朱熹教的更不能叫“语文”,古代私塾教的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语文知识可分为“语”的能力和“文”的能力两类。前者是基本技能,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等;后者是高级技能,篇章主旨、结构思路、写作技法、风格特色等。
比如高中生,基本技能已基本具备,教学重点应放在高级技能上。而重中之重,是阅读策略的学习,这应该贯穿中学语文学习的始终。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认识到文本的本来价值更容易一些,可略教或不教;认识到文本何以具有这样的价值,作者是如何使文本展现出这样的价值的要难一些,需要重点教。
总体说来,太容易的不需要教,学生自会解决;太不容易的也不需要教,教了学生也不可能理解就没有意义;非语文的也不需要教,自有各科在教。西方有谚云:美就是恰当。教学也是这样,最好的教学内容是最恰当的内容,最合乎学生实际需要的内容。当然确定教学内容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能力不同的学生需要获得的学习内容必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还要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因材施教。
四、自己能教什么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对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语文能力和经验、情感价值观、个人气质、个人教学能力等,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所以教学时还应选择自己能讲的讲,能理解的讲,有深刻认识的讲,这样才不会使语文课堂空洞、乏味。
以整合改造教材为例,教师要牢记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教材内容并不等于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现在,“课时紧张”成为新课程“模块制”实行以来语文教师的共同感受。高中语文教材中大多是一些经典作品,有的篇幅较长且内涵丰富,“阅读与鉴赏”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更不用说“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活动。课时有限,一篇篇教下去,很可能每篇都是蜻蜓点水。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从个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调补,发挥个人长处,确定符合个人教学能力、教学特长的课堂内容。不能把“教教材”当做教学任务,更不能因为“课时紧张”而不顾个人的语文特长。要敢于用自己的语文素养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敢于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完全可以按照语文教师自己的语文经验和语文能力设置具有系列性的教学目标,确定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很多时候,“教师教了什么”、“教师想教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三轨”不齐。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创造性地确定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缓解“三轨”不齐的现象一定会有一些帮助。
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或原则有多种表述形式,有的专家从以下几方面表述。
一、要依据课文的内容及语言表现形式
根据王荣生先生的研究,课文根据它们在语文课程中的不同地位、性质、功能及功能发挥方式等,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其中“样本”在基本性质上和“例文”其实是一样的,“用件”则是指教材中那些资料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在这里不予考虑,因此实际上可以把语文课文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定篇”,一类就是“例文”。
“定篇”类的课文,其教学目标用朱自清的话来说就是“见识经典一番”,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定篇”类课文的教学不承担任何附加的任务,它的目的,就在于读懂“定篇”本身,所谓“例文”类的课文,其教学目标不在课文本身,而在于课文所负载、所包含的知识、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等。这就是夏丐尊、叶圣陶两位先生倡导的“例子”教材观所指的对象。
对文质兼美的“定篇”应以“正确理解与欣赏”为教学主要内容, 偏重于语文课的文学性功能, 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材中像中国古代诗歌、精美散文以及现当代优秀作品等承载着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应该把“正确理解与欣赏”这些名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即用心去触摸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带着“他的成见、他的同情心、他的情欲禀赋和他的价值体系”悄无声息地走进作品所描绘的世界, 走到作者的身旁直至走入那真实的心灵。新教材中选取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精彩纷呈。如学习对一些在结构或表达技巧上具有典范性的例, 可以总结一些基本规律、操作方式, 从而偏重于语文课的工具性功能。如果长期坚持训练,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夏丏尊先生认为,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是词句以及整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对于具有“共同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的典范性文章,学生需要在阅读的经验和揣摩中去发现、总结,最终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叶圣陶曾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务, 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训练必须讲究方法, 不同的文章, 有不同的读, 另外还须在不断地训练中学会举一反三,并养成习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引导学生揣摩、寻找并归纳、概括文章所显现出来的“共同法则”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有章可循,为举一反三打好基础。
二、要以学生学情与发展需要为依据
我们确定教学内容,必须认识到学生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水平,学生经过努力来获得提升。
三、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单元、学期目标
初中语文新教材是由相互之间在内容上有相同主题的若干篇文章组成,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各单元各有侧重点, 在分散的单元中, 语文知识不断加深,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语文教材看似零散,没有数理化那样有科学的、系统的体系,但实际上也有自己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单元提示的要求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看似年年一样,其实年年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水平的差异统筹安排, 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学习能力整体推进,逐步提升。教学内容要体现这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教学内容”的三重推进 篇6
关键词:言语形式;知识运用;文本链接
课堂教学素材以入编的“文选”为主。可见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或低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教学内容随意选择,教自己想教的或好教的;对学生的知识需求缺乏思考;对当前新课程理念缺乏解读,其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我们忧虑的同时又该做怎样的思考与决策?笔者试着从“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相融”“内容理解到知识运用的提升”“资料拓展到文本链接的超越”三个方面阐述语文课堂如何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有效推进,回归语文本真。
一、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相融
我们的语文教材应是“文选型”,每一篇“选文”是文质兼美的优秀言语作品,其必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体。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聚焦“内容”与“形式”两者,如何辩证统一,如何明确主次,则是需要每位语文教师深度思考的问题。而关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对“言语内容”过度解析,对“言语形式”置之不理。殊不知,只有立根文本言语形式,才能走向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如,某名师在《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中展示的范例:
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总起,第六自然段是总结,中间是过程内容,这样的文章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写第一自然段及第七、第八自然段呢?
生:第一自然段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第七、第八自然段是作者对“真理确实是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总结述说。
师:原来第一自然段是引出观点,七、八自然段是对观点进行整理。
板书:提出观点 例证观点 总结观点
师:原来这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小学初步接触,老师没有生硬地告之这就是议论文,而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关注文章的整体篇章结构,引发学生聚焦语言,展开言语活动,让学生发现文章表达的不同。从而再次提炼出议论文语言有着“严密、简洁”的特点。如果教师将目光局限在内容的理解,则与真正的语文相差甚远。王尚文教授提出: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教育专家们的深刻洞悉,智慧引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拨开雨雾见月明”的酣畅与美丽。
二、内容理解到知识运用的提升
“用”是学的终极目标,“运用”是本、是根(崔峦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成了教学的焦点,也为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教师只有以语文教材中不同“例子”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深度品悟言语,不断积累知识,同时用巧妙、自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习得知识内化为自我言语生命,促使其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与形成。
在《金钱的魔力》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充分感受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将“托德”与“老板”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之后,并创设语境,提供段式,让学生“想象老板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并模仿课文写法进行细节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的精彩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模仿化用,这样的言语习作是学生在言语品味后,心灵与文本的亲密融合,是其言语的自然流露。“语文学习的运用”在此刻是一种言语能力的唤醒,是一种语文生命的展现。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敏锐的语文意识,将重点知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创设各种学习途径,引导学生适时运用、实践,这比课后的死记硬背或机械练习的效果一定要来得扎实、有效。这样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从理解内容走向实际运用,迈向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三、资料拓展到文本链接的超越
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子”,课堂教学如果仅局限于“例子”之内,实现语文教育的力量有显薄弱,我们对教学内容要适时适量“创生”(王荣生语)。关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似乎意识到这一点,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往往来一番“课外链接(拓展)”,比如,主题相同的短文、片段,或链接与文本相关的课外知识,将文本至于更广阔、更开放的知识体系中,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有效学习。但要注意,任何课外资料的拓展应是以文本为基点,为教学最终的回归提升而设计。我们聚焦名师课堂,更多的也是以课文阅读为主,再链接相同主题的文本进行阅读教学链接,引导学生品味同一主题不同描写的言语内涵。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与《威尼斯之夜》时,进行对比阅读,教学《白鹅》与《白公鹅》时,进行比照阅读,体会同一主题内容写法的异同。这样的资料链接是从拓展走向了一种超越,即把课文的言语形式作为课内外衔接的“靶心”(吉春亚语),拓展相同主题相关资料,让学生汲取文化营养,也提高了学生鉴赏语言作品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地形成。
“教学有效性”是对课程的新回应,是对学生生命的关怀。而“教学内容”的落实与推进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有效创生”,必使这艘载著学生的语文航船真正开往语文教海。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9.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1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9.
寻找适切的教学内容 篇7
一、从儿童的天性看雅俗
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课文, 在编写者看来自然就须是“文质兼美”的, 是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之作”, 故而选入了许多文学作品, 是为“雅”;而一些通俗易懂的实用类文章, 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说明书、民间童谣等, 无多少“嚼头”, 常常难入教材大门, 因其“俗”。教材选文的“雅俗”, 是按照成人的标准、编者的喜好来评判、选择的, 恰恰忽视了阅读的主人———学生对这些文章的切身感受。
金近的《小猫钓鱼》历来被当作教材中的精品, 也被众多的名师反复演绎。课文告诉学生: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 要一心一意。在成人看来, “钓鱼”如同“学习、工作”之类, 是正经而重要的事, 并非娱乐和游戏;而在儿童看来, “钓鱼”却与“追蜻蜓、捉蝴蝶”一样, 只是快乐的生活游戏而已。
类似的《骄傲的公鸡》《蚂蚁和蝈蝈》《猴子下山》《猴子种果树》等, 无不透着赤裸裸的“教训气息”, 而将儿童的天性———热爱游戏与追求快乐, 悄然扼杀在功利主义的课文中。试想, 这样的“经典”怎么能不催生出“老态龙钟的儿童”呢?
成人世界的生活准则对于儿童来说, 未必都是金科玉律。儿童有自己的是非标准, 且“更接近诗的领域”。守护儿童天性中不可替代的珍贵的人生价值, 守护儿童永远不丧失自己特别的眼光。这, 正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给儿童阅读的价值标准, 也是“雅”与“俗”的区分所在。
适合儿童生命节律的文学作品, 恰恰是放弃了“教育儿童”这一意愿的作品。当你选的文章不想再“教育”孩子的时候, 就成了“教育”孩子最好的语文课文。
二、以儿童的悟性定深浅
研究表明, 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三个关键期:1—5岁, 6—13岁, 12—19岁。小学阶段是母语学习的关键期, 正是儿童阅读理解力与领悟力发展的敏感期, 即儿童阅读悟性的关键期。儿童悟性的高低取决于所读作品意蕴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以及解读具体作品的策略性知识。
成人常常以为作品篇幅的长短与解读的难易、深浅成正比, 因此往往将原文、原著加以删改, 以降低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如郑振铎的散文《海燕》, 原文长达1400余字, 编入教材后, 海上的燕子不见了, 乡愁更难觅踪迹, 被剪辑成了一篇280字的状物类语言作品。或许是编者认为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尚没有阅读长文的理解力, 抑或是担心儿童遇到太多的生字词, 难以克服阅读障碍。然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倘若我们低估了儿童的阅读能力, 教学滞后于儿童的悟性, 就会错过儿童语言的最佳发展期。再者, 将删改课文和原著两相对比, 显而易见的是篇幅长的原著容易学习和理解, 因为它具有具体的情景, 有鲜明的性格、幽默的情趣、可把握的情感。
所谓的深与浅, 并非文章的长与短, 而关乎意蕴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解读时的情境性与可把握性。
其实, 课文不论长短, 都有可能“深读”与“浅读”, 深浅之别在于学生阅读时是否能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而具体的阅读方法与策略则是学生能够“深读”文本的“拐杖”。如《三打白骨精》, 学生的阅读基本上流于对情节的关注和人物形象的感受, 极少触及人物的性格。即使用上诸如“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等词语, 也仅仅是给人物贴上一个“标签”, 并没有读到人物的性格深处。教学时若能给予具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策略性知识:从人物一而再、再而三“执迷不悟”的行动中, 把握每个人物不变的性格特征) , 学生就能将这些人物读得深刻而透彻。孙悟空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除妖, 似乎“执迷不悟”。然而就是这样的“执迷不悟”, 才显出孙悟空“刚正不阿、矢志不渝”的性格特点。如此, 理解得就会更加深入, 悟到的内涵就会更加丰富。一旦错失这样的阅读训练, 从未“这样读过”, 学生今后就可能长期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上。
简而言之, 适切的教学内容, 就是文本的深浅程度刚好是儿童能努力解读透彻的;适切的教学内容, 也就是授予的具体方法刚好是儿童能自如运用的策略性知识。有什么样难度的文本, 就用什么样有用的方法, 这就是最适合儿童的教学内容。
三、视儿童的耐性取多少
在儿童的生命节律中, 既有敏感期, 也有低潮期。谢尔福德曾提出生命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每一个儿童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内容, 其学习的承受力和耐受度是有阈限的, 超过或者达不到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处在耐性的可允许范围, 则为最适合儿童发展。运动技能学科的教学内容容量尚可通过测量儿童身体器官的反应来加以调适, 而偏重头脑思维的语文等学科教学, 其教学内容的容量多凭教师的经验预测。教师常常将一篇课文从字词句篇、语修逻、听说读写等各个角度发掘可以教学的内容, 恨不得把每一个可能涉及的角落都教给学生。但往往好心办了坏事, 学生面对的处处是重点, 个个是要点, 反而无所适从, 一堂课学下来, 依然说不出究竟学了什么。
我们唯有视儿童的耐性——可接受程度, 有选择地取舍, 将有限的时间聚焦在一两个内容上, 才能真正打开儿童的阅读智慧之门。这样的阅读教学, 学生能在文本最精华之处作长久的停留, 有足够的时间精心品味、用心欣赏。“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往往胜于“一日看尽长安花”。
如果说以儿童的悟性快慢确定的是教学内容“质”之深浅, 那么视儿童的耐性强弱选择的是教学内容“量”之多寡。“过犹不及”, 与其将语文课堂塞满, 不如留下些空白。
四、就儿童的知性分先后
一般地说, 儿童的学习是“先知后能”, 然母语的学习却常常是“先能后知”。儿童从出生起就浸润在大量的母语实践活动中, 自然就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而学校的语文教学, 是在儿童已有的语感 (语言的缄默知识) 基础上, 进行书面语言的教学, 促进儿童语感与语识 (语言的显性知识) 的同步并进, 既能且知。因此, 语文教学常常遵循“举三反一”的原则, 在大量语言实例的学习与语言素材的积累之后, 才有理性的语言知识的揭示与运用, 远非数学“举一反三”那般容易。这是儿童的知性节律使然。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要么操之过急, 混淆年段界限, 把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成了中高年级的语文课, 满堂的“你读懂了什么”、“你悟到了什么”, 严重越位;要么错失良机, 模糊年段职责, 错过了将学生的感性经验提升到理性知识的教学节点, 致使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长期似是而非、似懂非懂, 严重缺位。
分清先后, 厘清缓急, 就儿童的知性发展节律,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低年段, 我们应先给学生朗读示范, 通过领读、引读、跟读等简单有效的方式, 增强学生朗读的感性认识, 在大量的模仿性朗读训练中, 逐步积累经验, 获得朗读的基本能力;而在中高年段, 我们应结合具体的语句、语段的朗读指导,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 逐步给学生讲解有关朗读的基本知识, 如停连、重音、节奏、语调、语气等的处理方式与技巧, 使其知其然, 亦能知其所以然, 从而达到自觉、自如地有感情朗读的境界。问题是, 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诸如朗读这样的专业领域, 有多少可以教给学生的专门知识?
体育教学内容的探究 篇8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体育教学要把思想品质教育贯穿到教学中, 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学因素, 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那么, 如何才能更好地使思想品质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呢?我认为, 首先, 就是要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 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合作的良好习惯和作风。然后, 就是要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 教授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 就是通过各项体育项目的规范性训练、集体训练、对抗与竞赛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拼搏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近些年, 我们时常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看到、听到有学生轻生自杀的报道, 我个人认为是心理承受能力低的表现。遇到不愉快的事, 心里想不开, 精神承受不了压力, 思想就走上极端, 就选择轻生, 没有通过寻找其他办法更好地调节自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 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 而且还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 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指导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如, 练习单双杠、跳箱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 在球类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等, 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导来让学生克服困难。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每个人都要经过学校才踏入社会, 只要在学校进行教育, 都要接触体育教育, 这应该是我们很好的优势, 当然对学生的教育是方方面面的。
三、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它可以巩固和扩大体育课的效果,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如, 学校组建的训练队和第二课堂兴趣小组, 都是在下午放学后进行系统的训练的, 在训练中学生能更好地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因此, 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 提倡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要注意的是活动要做到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 建立运动队, 对有特长的学生集中进行训练。同时还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 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 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 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 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人的习惯是逐渐养成的, 不需要任何外在监督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 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 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如, 学校篮球队有些学生, 对篮球这项运动是很感兴趣的, 经过教师系统的培养, 对篮球的兴趣浓厚了, 自己主动参加训练, 经过锻炼他们的身体强壮了, 人也精神了, 现在他们每天下午放学都约到一起在球场上打球锻炼了。不但这样, 他们还感染了周围的学生,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育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锻炼计划, 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 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 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体育课堂上的多次试验证明, 丰富的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普遍提高, 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并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这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互动性,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相互合作、刻苦学习的良好品质。
摘要: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 体育教学不但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教学的内容 篇9
一、教学实践层面的教学内容之内涵
本着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服务, 为师生的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活动服务的宗旨, 我们在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教学实践层面把教学内容界定为:既包括以“文本”的静态形式呈现的教材、教具等物化的东西, 又包括师生、生生之间对其的解读, 也包括教学过程中师生对教学目标、教材、教学进程、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多方面的有效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内容, 是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统一的整体。根据教学内容的内涵和教学活动全程呈现的时空形式, 我们把教学实践层面下的教学内容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教学前的教案———教学内容的有效预设、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再认识与再创造。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体, 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内涵的界定及其形态的划分有助于一线教师从教学实际活动层面理解教学内容究竟为何, 使其走出对教学内容的传统认识误区 (即认为教学内容就是在课堂上以静态形式出现的课程或教材相关的文本) , 有助于他们重新认识和审视以教师、学生双主体呈现的隐性的、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 有助于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 提升其教育教学的技能和科研能力。
二、教学前的教案———教学内容的有效预设
预设的有效性是教案的重要特点。教案设计的内容与策略具有有效性和弹性, 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真正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那么, 怎样设计这样的教案呢?首先, 教案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情境等, 要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成导航。其次, 教案要预设教学过程的双向多边互动, 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 给教学留有足够的生成性空间。与此同时, 教师还必须把握、领悟生成的内涵。生成即生长与建构, 是师生在教学情景的交互作用、师生对话互动中产生的超越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思想、新问题、新情况。这些生成性的空间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对文本材料的解读、重新建构及其教与学的机智等生成的过程。教案不是一件按照要求制造的产品, 而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是教育者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处理、整合知识和信息的指导组织方案。
此外, 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的预设与生成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动态生成离不开有效的预设, 有效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有效的预设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 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的时机与情境。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备课的方案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并且创造性地实施, 实现教学的目标;也只有这样, 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教学取得最优的效果。
三、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 动态生成性是其重要特点。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讲, 它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将决定教学成功与否。前面我们探讨了教学内容的有效预设,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去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呢?首先,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与理解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执行教案和教材的过程, 而是以相对静态的教材和教案设计为蓝本, 师生共同参与、双向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师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各种认知技能等。其次, 我们要注重课堂现场生发出的新思想、新创意, 并通过师生的对话、沟通与合作, 产生交互影响。
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理应是预期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和谐统一。所谓预期性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所确定的本节课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 而生成性教学目标是指“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并提出的新问题、新目标”[1]。由于生成性目标来源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来源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是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确定或提出的, 所以, 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与预期性目标相比, 更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达成生成性的教学目标?生成性的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 还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养。因此, 教师必须努力丰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这是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需的, 也是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 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2]。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理解与建构中发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不断生成的新需要, 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积极的富有创意的调整, 促进多维度生成性的目标达成。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能表现得“耳聪目明”“头脑灵活”, 能随时观察到课堂情境中包括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在内的各种稍纵即逝的瞬时变化, 捕捉到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声音, 随时准备将自己的教学切入学生的经验领域和精神世界,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抵达目标的愉悦和成功感。
四、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再认识与再创造
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的全面反思, 即对教学前和教学中的反思, 当然反思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 包括教师自身、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以及教学环境等。教学后的反思可以说是教学内容的再认识与再创造。
首先,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课程意识。许多一线教师, 常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 然后扎扎实实地把它落实下去, 而对教学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却缺乏必要的论证,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这是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的表现。具备良好的课程意识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次, 教师要反思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中, 学生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 是在一个个连续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 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必须是典型、有趣并具有层次性的, 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从多方面的感知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 教师要反思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 如学生之间的争议、讲授“卡壳”等,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 及时作出反应, 果断决策, 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措施。由于这是在教学对话情境中动态生成的事件, 因而对此进行教学反思, 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整合 篇10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一般先制定教学目标, 后选取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取有实效性的教学内容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非凡。例如, 芜湖市在芜湖一中举行了高中体育与健康“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课题为“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素质”。参与授课的五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一:选取了两组4分20秒中速跑为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呼吸节奏并报时。结束后, 组织学生测量脉搏, 了解跑的情况。组间教授学生小步跑、高抬腿等跑的专门练习, 以调整课的负荷。
教师二:采用竞走为教学内容。教师先讲解心肺耐力素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做竞走示范动作并讲解竞走的动作要领。学生由慢到快练习走, 体会走和跑的区别;行进间转髋练习, 通过髋关节转动增加步幅加快步频;学生由慢到快练习竞走, 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让距追逐游戏 (将全班分成八组, 每组在80米直道上循环进行) :每人相距10米, 进行竞走比赛看哪一组表现最优秀, 看哪一位同学竞走的距离最长。
教师三:选用“图形”跑及跳绳练习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先讲解耐久跑的呼吸节奏和方法, 让学生能够在靶心率范围内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心肺耐力素质。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学生在各自小组长带领下完成两次5分钟的“图形”跑, 根据芜湖一中的自然地形选择了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图形”跑与跳绳练习交叉进行。跳绳练习也分成四个小组, 跳绳方式不定, 学生相互计数, 并大声报出来。
教师四:本节课选择了抱球接力跑和持球变速跑练习为教学内容。抱球迎面接力跑以抱三个球跑动和传递增加练习的难度和趣味性, 如何又快又稳地交接好球, 学生可以在自主练习时讨论与尝试, 练习时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共练习三次;慢跑及持球变速跑:在变速跑中, 以球的头上传递来控制跑动的速度, 保持队形的整齐, 练习时全班分成三个小组, 每组一球, 进行800米+600米的练习。
教师五:以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学习与创编为教学内容。教师先讲解健美操的健身作用并完整示范动作;教授学生健美操六种基本步伐;健美操六种基本步伐的组合练习;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展示。
以上参与授课的五位教师按照同一教学目标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改变了传统的只采用单调、枯燥的耐久跑这一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选取都着力于加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要明确总的教学目标即一节课最主要的目标以及具体、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即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分级教学目标。总的教学目的不用非常具体, 但要体现本节课的主题。分级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节课总的教学目标, 合理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 有利于在一节课结束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还有利于教师课后重新审视并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应明确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分级教学目标是由总的教学目标分解而来的。因此, 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以完成分级教学目标进而实现总的教学目标。例如, 在执教《挺身式跳远》时, 笔者做了如下处理:
(一) 明确总的教学目标, 即学生能掌握挺身式跳远的方法
(二) 明晰具体、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助跑及起跳技术。
2. 学生能巩固提高空中挺身技术及落地技术。
3. 学生能完成多次挺身式跳远练习。
4. 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提高挺身式跳远效果的方法。
当然, 学生现有的体育基础、已学过的内容等都会影响分级目标的达成。笔者采用让学生练习助跑及起跳技术、空中挺身技术及落地技术以及完成多次挺身式跳远练习完成1、2、3项分级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如何提高挺身式跳远的效果有所体会以完成4项分级目标。这样, 实现总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能掌握挺身式跳远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笔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完成目标所需具备的条件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因素的影响, 对可能需要调整的目标做到了心中有数。比如, 在上述分级目标中, 如果学生助跑及起跳技术、空中挺身技术及落地技术 (第2项分级目标) 需要比预设更多的时间, 则第3项分级目标就可能无法完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开发教学资源, 在生成中即时对其进行调整、调控和整合, 并根据课堂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合理和准确地调整预设的内容。例如, 在教学“挺身式跳远”时, 安排了两组“腾空步”练习,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挺身式跳远的动作结构、强化上述第2项分级目标。学生学练很认真, 效果也很好, 为此笔者又增加两组练习, 并将第3项分级目标挺身式跳远练习减少两组作为课后练习。这种调整实质上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笔者决定增加“腾空步”练习的次数是基于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这是一个以教学机智为支撑的快速决策的过程。
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篇11
【关键词】确定 散文 教学内容
如何科学地确定散文教学内容,追求散文教学的高效?本文试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例,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依据散文体式
依据散文体式必须从散文类别特征、作者个性风格、文本个体特征三方面进行考察和整合。
1.辨别散文类别特征。正确辨别散文类别,可以宏观把握散文的教学内容。众所周知,散文是除去小说、诗歌、戏剧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哲理性的文体。如叙事散文叙事明白流畅,朴素传神;抒情散文审美特征重在意境美和语言美,教学设计时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挖掘文本的情感意蕴;哲理散文则是感性与理性交融,饱含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生命意识,既要挖掘思想价值,更要注重生命体验和人生关怀。《像山那样思考》一文属于哲理性散文,该文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展示了个人在这一问题上的独到的感悟和思考过程,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达方式。
2.认识作者艺术风格。弄清某一作家的创作在整个散文谱系中居于什么位置,准确判断、把握该作家散文的风格特点,对于全面理解某一具体文本具有重要意义。《像山那样思考》(选自《沙乡年鉴》),它的艺术表现和美学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芝加哥论坛报》称它为“近几年出现的最美好、最温暖人心、最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品之一。”这种被称作“自然书写”的写作风格的贡献,在于将生态科学的知识渗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与感情层面,从而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态度。这种特色自然也体现在《像山那样思考》一文中。
3.明确散文具体文本的价值。每篇作品都有其独特而具体的价值。比如《像山那样思考》中,利奥波德关于人与生命共同体关系的论证给予生态社会学极大的启发。在经济学领域,目前有学者研究的“高度平衡陷阱”理论与大地伦理的思想有所关联,其理论指出,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过度索取会产生回报递减。另外,本文的语句富有诗意美和思辨色彩,非常值得学生去品味咀嚼鉴赏,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也值得借鉴。由此可见,《像山那样思考》一文除了对思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之外, 在文学和美学领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关注基本学情
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中就说过这样的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从知识与能力上来说,作为学习主体,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而且刚刚学过梭罗的《神的一滴》,对本版块的教学已有一定的认识,解读文本的难度不会太大,避开学生已知的,解开学生未知的,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前做一个学情问卷调查,问卷题目如下:1.阅读本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文中有哪些疑惑或困难需要老师帮忙解决的,请分条陈述。3.阅读本文,让你感悟到文中的“我”(即作者)有着怎样的的情感?何以见得?4.阅读本文,你有哪些感悟?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弄懂的,如《像山那样思考》文脉很清晰,文章的主要内容容易把握。那么,这些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去完成。而文章背后隐藏着作者的情感,则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示范、启发作用。
三、明确具体教学内容
确定具体教学内容,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散文文本体式,而学情同样不可忽视,它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点和起点。而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的核心则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像山那样思考》一文的教学内容:
1.着眼于标题,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不受拘束的体裁样式,“形散神聚”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散文可以时而叙事写人、时而抒情写景、时而议论生发,纵横捭阖,随意穿插。因此,较之其他文学作品样式,学生对散文的整体感知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时,着眼整体提炼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散文文本的每一处。比如《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就要求学生从标题入手通过设问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谁需要思考?”“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文本,可以从文本里找出语言信息来回答这个问题。之所以选择从标题入手,是因为一篇散文写了什么样的人、事、物、景,抓住标题去琢磨便会有明确的答案。而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会忽视了对标题的解读。在整体感知文本时,尤其要在标题上作文章。
2.着眼于文中的语段描写,把握作者的悲悯情怀。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最注重的是传达作家真实“自我”的个性和感情,在散文里,作者不论是抒情、叙事、说理,也不论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其实质都是在抒“我”之情,表“我”之意,言“我”之志,处处皆有“我”在,散文贵在有“我”,所以我们还要重视作者,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如《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 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的一则随笔,文章语言简洁传神,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作者叙写了自己打死一只狼的经过,对猎杀狼的场面进行了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 发现狼时,狼毫无防范,摇晃着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动:小狼则“喜气洋洋地摇晃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此种情景,狼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狼被猎杀时,老狼“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给了作者极大的触动。 作者将激情隐含于细腻的描写之中,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狼”的那声嚎叫?为什么要写狼与幼狼之间的嬉戏场景以及老狼临死前的眼神?通过对这一描写段落的品读,我们可以感知作者从狼这一个自然界万物中的代表而悟出的对自然众生的尊重和对万物的悲悯情怀。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我们知道,哲理散文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而且散文也是熏陶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文体。对于本文,学生更容易发现其中理性的一面,却忽视了文中的感性色彩,所以,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的情感。
3.着眼于文中个性化的语言,品味语言的诗意与哲理。《文心雕龙?情采》云:“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文质兼美的散文,其语言形式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的浑然一体,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从而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文章文笔简洁洗练,从中可以体验到哲人的深刻,又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激情和想象。这一切,构成了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科学的事实和诗的描述合拍合辙,让读者首先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之中,然后开始评论和思考。最后,回归于心灵的顿悟和思想的升华。 如文中“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了”等句子,饱含诗意,富于思辨,意蕴深远。因此在本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他们所喜欢所欣赏的语句,并加以解读赏析,说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等语句。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感悟散文的思想内涵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还可以对课文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王荣生先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王荣生先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正的或负的)创生。”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具备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只有强化散文文本内部资源的开掘和文本外部资源的利用,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散文教学迈向“集约化”教学的胜境。
参考文献:
[1] D.P.奥苏伯尔.佘星南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07).
例谈散文教学的内容选择 篇12
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关键点。笔者以《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为例,谈谈如何在散文教学中抓住“三美”。
一、品味语言,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箫、明净无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喻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洌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品味语言美是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望月》这篇散文篇幅不长,很多语言很有韵味,比如写小外甥说月亮像什么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像眼睛,天的眼睛。”接着又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作者这里将小外甥的话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来,刻画出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外甥形象。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读出作者对这个小外甥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的这一重点设计导读问题,引导小学生对语言进行品读与感悟,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二、关注表达,凸显“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在教学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望月》一文的“文眼”是“幻想”,这幻想不是凭空的,是从作者对月亮的描写中得来的。作者按顺序具体描写了江中之月、诗中之月和心中之月,这“月”是本文抒情的意象,是文章内容的主体。文章的开头———“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和结尾———“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前后呼应、相得益彰,一个省略号,又使得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在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这样的文本结构进行仿写,让学生对这一表达方式进行迁移运用。
三、感悟意境,突破“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中的“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与喜怒哀乐的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望月》一文“意境”中的“意”,应该是对聪明、可爱、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喜爱,对能给人以无限幻想的月亮 (大一点说就是大自然) 的赞美之情;“境”则是指文中的人 (小外甥)、景(“江中之月”“诗中之月”“心中之月”)。将文中的人与景融合起来,则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在如诗如画的景中,能与爱幻想的小外甥一起背诗、赏月,是多么有诗意的事情。意境的美,是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就得博学并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的内容】推荐阅读:
适宜的教学内容06-24
中学教学内容的改革06-28
阅读教学内容的取舍08-02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08-23
体育教学内容的创生09-25
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10-07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08-17
怎样写教学反思的内容09-06
语文教学中内容的把握08-25
教学内容的规定性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