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2024-11-04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通用11篇)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1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摘 要: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互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本文主要讲述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135-01

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活动”内容,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其中有的涉及读图和绘图技能训练,有的需要动手操作或制作地理模型,有的需要开展社会调查,有的涉及开放性讨论,同时是让学生分析、处理地理信息、地理数据。这些“活动”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隐含着许多潜在教育和教学功能。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材设置的“活动”平台,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探究新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初步掌握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地理观。教材通过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变革,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活动”内容的教学跟其他的知识一样,存在着商榷的问题,即怎样进行“活动”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一、地理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类型

1.地图活动

我们知道“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识图用图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1.1读图活动

我们知道,现代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大量的结合相关地图进行教学。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必须结合当前实际教学情况,选择相应的地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须知,地理教学中,是否能够准确地对地图进行解读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因此,在读图时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地图类型,引导学生学习并使用不同的读图方法与技巧。

1.2填图绘图活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一些基本的地理图表要求学生进行绘制或填写重点等。

1.3拼图活动

根据老师选定的底图,让学生自行绘制并制作成相关的拼图类工具,这类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帮助学生熟悉地图。

2.讨论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数个学习小组,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同学间的辩论等。

3.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资源设置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对教学活动进行时,教师应注意当前教学内容与本地区资源的紧密结合,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教学。

4.结合学生的生活状态

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当前学生的生活状态,重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通过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串联,设计出富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

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设计

世界各地地理问题发生的随机性较强,而地理教材毕竟有其局限性,无法将之全部收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现代网路信息技术,适当的引入与课程相关的实时信息对课文进行补充,从而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此外,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的利用各种辅助软件,制作能够突出课文重点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二、地理教学中活动设计的途径

1.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活动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中相应的“活动建议”,为现代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活动条件,然而,《课程标准》中的活动虽然较为具体。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弊端。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完全照搬“活动建议”中的内容,而应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深入剖析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进行活动再创造,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活动。

2.借鉴优秀的教学活动案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鉴并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通过对其他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进行学习与分析,取其精华,加以改进,从而设计出适合自己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教学活动。

3.利用相关资源,注意活动的可行性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考虑到活动所需的场所、时间、设备以及流程等,对活动实施的种种细节进行细致的考虑,通过对其具体可行性的考量决定是否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设计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实效性较高且成本较低的教学活动。此外,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活动中的反映及问题,以及具体活动中学生分组等相关事宜。

4.重视先进技术与经验的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先进技术与教学经验的应用,但是,同时也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三、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注意活动目标的实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适中明确,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教学活动,重视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而不能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舍本逐末,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2.重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互动设计时,教师必须结合当前教学情况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活动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进行考量,时刻注意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考虑到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水品、年龄特征与爱好等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设计,?活动过程达到知识的交流与互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演示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向学生演示诸如大陆漂移、天体运动等教学内容,通过Flash等软件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形象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

4.组织竞赛活动

通过适当的游戏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竞赛,不但能够营造更为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通过轻松的游戏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记忆能力,进而更好的达成地理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互动中,运用互动设计进行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进行的学习互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并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2

一、网络教学中, 教师是信息海洋的导航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信息社会的文明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参与教学后, 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增多, 但对知识的筛选, 对网络的正确使用等仍需要老师作出正确引导。于是, 教师由讲解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在网络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的导航职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学会生存,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原教育部长陈至立讲话中谈到:要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网络信息资源种类数量繁多,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也不尽如人意, 海量化的信息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不乏污秽、过时信息, 大量的冗余信息、过载信息又使人们难以快速获取所需求的信息资源。学生由于年龄小, 能力弱, 辨别是非能力差,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上网后东看看西望望, 不免会在五花八门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虚度时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主题学习内容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 建成可利用性较高的本地资源库,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在本地资源区为学生提供与主题学习相关的URL导航链接, 学生通过导航链接直接登陆相关网站去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浏览网站, 查询、下载相关资料, 完成小论文的写作, 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导航者, 教师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 应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逐步有序地、扶放结合地培养学生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 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 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二、网络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 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等有显著的不同, 其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而不是简单的学会上网, 不是为技术学习, 而是为能力学习,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流程可以这样安排: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 确定学习的起点, 选择或真实性的或问题性的或虚拟性的情境, 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 在协商会话交流后完成意义的构建。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概念框架的支架式教学;基于真实问题的抛锚式教学;基于复杂问题的随机进入式教学。学生的协作学习也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 既可以协同, 也可以竞争、辩论, 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总之,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适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模式,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任务为驱动, 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 有目的地进?其次,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一定原则, 使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学生的学习活动富有个性色彩和创造性及生产性, 学生能在协商合作之后构建自己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就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通过课堂的调控组织使学生能够在利用网络创设的一个既虚拟又现实的情境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

三、网络教学中, 教师是协作学习的指导者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 然而网络教学中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无限的相关知识, 并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因此,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媒体三者关系的改变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化, 使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成为学生协作学习的指导者。协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在网络协作教学中, 学习者的参与和自主学习是协作过程的中枢,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教师的帮助、指导、辅助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承担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的角色。因此,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明显的。如何在网络这个特殊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 这也是协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 教师首先应组织引导学生个体根据其兴趣或任务分好组, 并提出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然后各小组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组内协商对话, 分配任务, 通过一定时间的网络搜索、独立探索后, 接下来便可组织基于WEB的专题讨论, 讨论中交流信息, 有时展开辩论、竞争, 有时又结成伙伴, 协同一致, 有时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形式不一, 但都能起到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的作用。其间,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BBS论坛系统、email电子邮件、聊天室系统、公告板、视频会议系统或网上在线交谈等网络协作学习系统发布言论、参与学生的讨论, 或对学生讨论中的观点加以点评、个别化辅导为学生解惑答疑。最后使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同时教师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沟通, 和谐了教学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 是未来学校教学的必然趋势之一。基于网络的学科教学, 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 研究课程本身所具有宽泛的内容也对教师不断提出考验, 反思现有传统课堂教学, 将两者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将更有利于推动教师持续学习和持续发展。

摘要:网络信息资源种类数量繁多,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海量化的信息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作为教师, 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 应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逐步有序地、扶放结合地培养学生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 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 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反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18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个动态过程怎样控制调节,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呢?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来实现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这是具有突出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传输的信息量大,延续时间长,而学生信息反馈不全面、不及时,教师只了解学生的思维结果,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其次,数学学科系统性强,如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就难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再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课内的反馈,学生做的作业如有错误,不能得到及时订正,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印有错误的痕迹,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后,就教学过程来说,要解决好教学的衔接问题,也要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进行质量分析,研究学生的基础和存在问题,掌握前一个教学阶段的反馈信息。此外,教师忽视了学生是学习认识的主体,他们自身是一个自控系统,也能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反馈调节。

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可以实现教学这个动态过程的最优化,从而体现素质化教育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调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体会到教师应注重以下三个阶段中信息反馈的运用。

一、备课中,前期信息反馈的运用

“前期信息反馈”和“旧知信息反馈”。教师的备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的,所谓“吃透两头”,这是控制调节的前提,具体地说,一方面是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调整计划,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控制调节才有方向;另一方面教学对象是中小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这是控制调节的依据,所以在备课时要根据前一个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学生的能力、知识障碍主要是划归为用全等三角形性质来证线段、角相等的能力、添设辅助线的能力,以及找对应关系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教师在备课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并进行事先专项指导练习,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能温故而知新,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上课时,中期信息反馈的运用

“中期信息反馈”就是“即时信息反馈”。教师在备课中要运用“旧知信息反馈”,还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即时信息反馈”,如上课时学生的听讲情绪、表情、动作等;学生回答问题、练习、实验操作等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并及时适当地调整讲课的深度、速度和教学方法,实现调控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1时,一是如何证明线段相等?学生说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二是没有全等三角形,怎么办?学生说想办法构造。三是如何构造呢?学生通过讨论,先后得出了作底边的高、作顶角平分线等可行方法。四是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能不能不添辅助线解决呢?让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终于有学生提出,采取一种“看法”,即△ABC和△ACB是否全等?教师及时肯定这种想法,这时学生马上看到:∠B=∠C,BC=CB,∠C=∠B,不就是利用ASA吗?这样的做法,既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又使知识一环套一环,达到学习、运用、巩固的良性循环,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换言之,科学运用即时信息反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优化了教学过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练习中后期信息反馈的运用

“后期信息反馈”即“评价信息反馈”。我国古代教学实践积淀的“反省”思维模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一个通过层层反馈学习的成功经验。从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他们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一般经历着意向→感知→表象→思维→练习→巩固→应用→评价与反馈一系列过程,其中意向、感知、表象、思维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必经之路,练习、巩固、应用、评价、反馈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如:在教学韦达定理时,教师先布置一些计算量等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研究二根的和与积,并要求他们找找有没有什么规律。这样,学生已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了表象,通过思考发现了规律,但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规律,就看学生能否把自己归纳的知识、发现的规律进行内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发现。这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鼓励。然后教师再安排一些练习,让学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个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信息与情感的交流,但在实质上是让全体学生主动学习,全过程都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学得高兴,感觉到饶有趣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有多次反复练习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给学生有充分的当堂信息反馈、消化新知识的时间,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信息反馈一定要全面、适时、准确。因为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智力、能力有差异,此外,同一个教师所教的几个班级之间的整体水平也有所不同。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与掌握知识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及时调控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得当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终身学习能力,把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4

1前言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之间联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微博网络,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以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通过群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听众群落;用微博的方式,将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发布给自己的听众,以最精辟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1〕。2010年12月2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报告显示,微博已经成为继网络论坛、博客、跟帖这三者之后,最强大的网络舆论载体,也是网友在需要发布信息时的第一选择。

2微博的特点

2.1无限的信息互动

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有140字左右,而且不必考虑文章的结构性,内容范围宽泛,发布方式多样,操作方式简捷,这些特点更适合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因此,微博已成为很多网民所喜爱的一种社交沟通渠道,与以往的打电话、发邮件等都有极大的区别。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对话是开放式的。微博在网络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人际关系网络化。

2.2强大的即时传播

一条评论、转发和关注度高的微博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平台上发出后,在短时间内的互动性转发就可以将信息传达给较多的受众。基于这样的传播优势,微博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布信息,使听众可以更快捷、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信息。

2.3灵活的交互方式

微博用户不受时间、地点、格式的限制,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手机、电脑等以简单的表达方式,发布到自己的微博中。用户微博上的信息一旦更新就会自动转发到关注者的微博上,关注者被动地进行信息的接收,保证了信息不会漏发,关注者可以随时了解被关注用户的状态〔2〕。此外,双方也可以成为互为关注的对象,这样被关注用户也可以及时地掌握关注者的动态。由此可见,微博的信息交互不仅是点对点,也是点对面的,其交互方式灵活多样。

3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交互的现状

3.1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交互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由教学本质和教学规律事先规定好的。因此人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初就已为教学规定好了内容途径和方法,具体的教学过程则是教学规律或教学方案的体现,这种理念的基本假设是教学过程受客观规律和规则的制约,好的教学是遵循规律的结果,不良教学是违背规律的结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关注教学规律的实现而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以及教学中的互动重视不够,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为线性的教学流程,它扼制了教学中教师的机动空间,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进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3.2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交互

体育院系的大量招生造成学生生源结构日趋复杂,学生的技术应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仅靠教师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技能与技巧的学习水平以及运用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课程的综合性极强,又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后复习非常有局限,缺乏研究讨论课堂内容的氛围,且大多数体育院系的师资生源严重不对称,不能满足小班化教学、个别化指导的需要。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实践能力弱,毕业生质量下降,影响今后就业。作为体育院系的学生,所学课程多以技术实践课为主,如果在理论教学中没有掌握好方法,那么在实践过程中,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利用微博构建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平台

4.1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虚拟课室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微博这种新技术合理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是新时代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体育院系的学生往往个性鲜明、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接受新鲜事物快,教育方式往往以个体为中心,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明显不合时宜。而把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的理论教学中,正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可基于微博的众多优势,构建师生交互平台,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据调查,目前30.3%的大学生开通了微博,其中70%的学生每天都会花费至少30分钟通过电脑或手机来浏览、转发、评论微博,通过微博进行交流和学习。据《北京日报》报道,截至2010年12月12日,50多所“211工程”高校推出了自己的官方微博。

在这个“全民微博”的时代,体育教师更应合理地发挥微博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博,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形式,同时应不断地从中摸索经验、分享心得,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实现微博应用的日常化。在微博的网络虚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互相添加关注,从而成为彼此的关注者,就可以及时了解彼此的动态。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疑问和对课程的建议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认知程度及运用能力的状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从而总结出一套更加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模式,做到教与学的双赢。学生在借助微博进行学习时可以控制自己的进度,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适合的教师个体或者教师团队。由于没有了面对面的束缚感,可以畅所欲言,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仅限于学习上,也可以是在生活上的,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加清楚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及时、正确的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4.2构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全国体育院系中,同一专业方向的教师较少,共同讨论学科问题的范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增加不同地区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微博上组建不同学校同专业学科的微群,或把同一学科的不同课程用微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学科学习的微群;或把不同院校同一门课程的微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课程微群。在这个微群里,教师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本学科的同事、同行进行交流讨论。在新浪的微群里,一位名为“龙LOVE柳州”的用户于2011年1月14日创建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群”,全国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教师、专业教师都可以加入这个微博客群进行讨论交流。截至目前,全国知名体育院系的足球教师已有21位在新浪开通微博,并互相关注;相关的足球媒体人和球员教练上百人都开通了微博。因此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需要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基于微博开展教师与相关人士之间同步或者异步的学习活动,通过交流、协作的方式共同学习,从而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增长,促使其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4.3构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的平台

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实践课程通常要由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组建的微博平台中学习,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微博中构筑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学习的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和本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还可以和其他院校的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微博的开放性使得发布信息的内容更加灵敏、公开、透明,学生使用手机就可以登陆微博,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同时,自己发布的信息,也可以被别人关注和以最快的速度传播。通过别人对自己信息的回复、关注,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微博的兴起,为当代大学生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满足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强烈需求。微博平台的建立,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汇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学习,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及获取到更多、更新的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

5结论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交互性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微博整合到体育教学中以期解决问题,然而微博技术的诞生之初并非专为支持教学而设计和开发,因此,体育教学与微博的整合性学习环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它不是体育教学平台与微博平台简单的超链接,也不是要排斥其他交互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而是与这些技术形成有效的互补。体育教学在发展的“瓶颈”时期寻求课程表现形态的突破以及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变化是二者整合的内在要求,而微博技术的优势和所能承载的教育价值为整合提供外在的可能。体育教学与微博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一个创新应用,是用原有的体育教学支撑技术和微博技术共同表现于体育教学,并形成一种整合性的网络开放学习环境。关于体育教学与微博整合的具体模式,还需要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5

麦积区劳动路幼儿园

田晓莉

随着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多媒体逐步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更生动全面地展示教材,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美术教学中,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教师多半是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教师讲评的形式进行,这样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这样对幼儿大脑提供的信息刺激不强,幼儿绘画的兴趣不浓厚。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随着动态、伴随音响效果的多媒体的打开,生动直观的动画会让孩子们目不转睛,师生互动在动态情景中得以实现,有助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幼儿创作的火花。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萌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促进幼儿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增进理解能力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形象性特点,而多媒体能以静化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显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同时,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直观等特点,有助于幼儿理解作品的结构。如欣赏歌曲《小燕子》时,将燕子飞来、燕子啄虫、燕子飞走的画面与乐曲相配,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区分乐曲的段落,使幼儿得以完整的理解和感受音乐。

四、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它可以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媒体

资料,如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由抽象变为具体,还大大增强教育的表现力,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力于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6

蒙能物业工程信息中心

2011年6月20日

摘要: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其和谐是构成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物业管理企业有责任从构建和谐社区做起,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的和谐要求社会机制的科学合理,社会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而作为人们生存环境的基本内容的居住环境 —— 社区的和谐,理所当然地占有重要位置。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这一过程中,当仁不让地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物业管理企业有责任从建设和谐社区做起,肩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份历史使命。

一、物业管理企业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中的作用

蒙能物业管理公司,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贡献了直接的经济力量,而且在改善人们居住、工作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素质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知道,一个城市必须要有品位,它才能吸引人流、物流,没有品位的城市再富有也没有魅力,更谈不上和谐。当然,城市的品位不仅仅说城市要有高楼大厦,众多的人造景观,它还要有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序、高效的办公环境,以及较高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只有这些城市的灵魂存在,才能提高城市生活的档次,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城市发展了,社会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病”,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几年过去了,由于没有很好的维护、保养,就变得破烂不堪,而这些破烂的大厦、小区自然会严重影响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物业管理恰恰是将住宅小区、大厦这些遍布城市各个地方的在城市里建筑面积和规模较大的区域规范地管理起来,有效地杜绝以上的混乱局面,使城市内各个区域规范运作,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减轻了政府的管理难度。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物业管理体

制和模式,使企业成为该区域管理的主体,让业主与企业、政府共同承担物业和建设的责任,将城市管理中分散的管理职能集中起来,由物业管理企业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程度。

当然,随着和谐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物业管理会受到经济制度及经济体系变革带来的冲击,以及面临社会生活方式改变、高科技管理手段发展、劳动力市场变化、消费权益及业主参与意识的觉醒和市场竞争对手等带来的挑战。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物业管理应该着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强调自我角色意识,坚持以客为尊的经营策略、推行品质管理、重视成本效益、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倡导管理创新,定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总之,和谐社会的进程催生了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又使社会向着有序、健康、完善方向发展。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物业管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支点,它对于促进和提高和谐社会的几大指标,特别是在诸多软性指标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作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从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良好的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物业管理在我国已经走过30年的发展道路,它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体现出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且不说它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整洁、干净的生存环境,也不说它给我们创造的安全、宁静的生活空间。

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服务于每个业主、服务于每个家庭的基本生存环境,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社区构成大社会,业主的居住质量改善了,生活环境安定了,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了,社区才能建设好,这是社区得以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面对人民群众呈现出的日趋多样的需求,物业管理企业逐渐将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和服务过程

中,以关注业主和生活质量,关注小区环境的温馨与和谐,关注社区的整体氛围为特征,用文化塑造文明社区,体现物业管理特色,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社区提供了保障的平台。

三、物业管理企业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具体化的社会,是社会的窗口和缩影。近年来,由于业主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矛盾冲突有增无减。我国的物业管理是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的产物,人们对房屋、土地、房屋附属及配套设施的权利主张日益强烈。物业管理工作是房地产业在消费领域的延续,物业管理企业充分利用行业优势,积极帮助业主与建设单位协调工程遗留问题,耐心向业主解释、疏导,努力化解矛盾,无疑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物业管理行业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项任务解决不好,更谈不上构建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就业和人口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也处于调整之中,大量的下岗、失业问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交织在一起,就业需求十分强烈,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和复杂。党的十六大就把增加就业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主要目标之一。

而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物业管理行业,有着巨大的就业容量,定能在此方面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物业管理的就业人数已超过了 250 万人,其中 80% 以上的从业人员是来自城市的下岗职工、复员退伍军人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难看出,物业管理行业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极为有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安定的社会基础。

物业管理30年来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增加了就业,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业主的身心健康以及和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一个社区逐渐推进与扩大,因此,物业管理企业是创建和谐社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部门:工程信息中心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7

如皋教育推行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也已经多年。所谓“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 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 一是“活动”它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二是“活动单”它是导学的主要手段。三是“导学”它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单导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学生根据教师课前设计的“活动单”在课堂中自主有效的学习,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了应有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点拨学生, 启发学生, 在“活动单”的导学下完成学习, 扮演着“导演”的角色。同时也给“导演”提出一个新问题:“剧本”如何编写?

我校现用的教材基本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该套教材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8]8号) 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09]2号) 文件修订的新大纲而编写修订的新教材。该套教材采用章节形式规划组合知识点模块。知识点和理论实践相结合, 并相应介绍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新技术, 新理论。但是与我市推广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别。这给一线教学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在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过程中, 思考如何设计“活动”, 也即活动的主题!

结合“活动单导学”教学要求,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特点,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需要, 我们将生产过程中的某一具体活动设计成一个可行的教学“活动”。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成相应的活动模块, 在活动模块下设立子活动 (树状结构为:活动模块—子活动) 。将每一个子活动设计成“活动单”形式。如此将教学内容完整的整合到“活动单导学”教学过程中, 而非简单的将过去以章节形式规划的知识点套用“活动单”形式。

以《电子整机装配》课程为例, 将《电子整机装配》按照“S66E收音机”--“插卡MP3音响”--“5.5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 (选修) ”这样四个活动模块来编写整合教材。每个活动模块中涵盖以下几个子活动:

1.理论知识简介 (含常用材料、常用工具、表面安装技术、焊接工艺等) ;

2.特殊元器件的介绍和检测, 比如收音机的中周;

3.装配工艺及工艺文件;

4.整机总装、调试及检测;

5.常见故障及处理;

6.印制板的设计与制作;

7.电子产品技术文件和安全文明生产。

这样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 一方面兼顾了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 另一方面也兼顾了整机产品的实用性和贴近生产的需要。

同时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在某一活动模块实施结束时, 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所学知识, 更能得到自己亲手完成的可以实际使用的某一作品。如S66E收音机”、“插卡MP3音响”、“5.5黑白电视机”, 试问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游离于课堂吗?学生会马虎应付吗?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教”!

因而如何去设计“活动”我认为关键在于找到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热情的“活动模块”, 同时这个“活动模块”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代表性, 更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

找到这一“活动模块”前提下, 如何合理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 这更多取决于教学人员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 对行业动态发展的把握, 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把握。

在活动主题确定后, 我们需要的是将“活动模块”中的“子活动”设计成“活动单”。而如何去设计, 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以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操作、演示、实验、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等为基础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这需要的是我们教学人员的集思广益, 更需要我们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习惯。摆脱教学就是教师围绕教材传授、灌输知识等传统教学意识的束缚;摆脱只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 考分的高低等传统对学生考核评价的体系, 转而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价值观的建构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新的全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活动单导学”的最终目的是“学”!对学生而言“学”, 是自主式学习, 是充分参与的快乐的学习, 在“做中学”!对教师而言是“导”, 引导与点拨学生学习的每一步, 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向标”和“引路人”。而如何去引导, 如何在学生的“学”中“教”?我想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领悟, 有自己的绝活!

我想只有从内容到形式全面转型的新课堂教学, 学生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活起来, 动起来!

摘要:结合我市“活动单导学”课程改革精神, 针对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活动”, 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浅谈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游戏活动;教学过程

1引言

在人类的长久发展历史中,游戏这一古老的活动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人类通过游戏活动可以实现对后辈的教育、优良传统的传承等,此外人类还可以通过游戏获得自我满足、发泄情绪等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这一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教学艺术,游戏活动形式的选取应该本着一定的原则,从而促进教学过程更好的进行。

2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健康性

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游戏活动要体现出教育性。从游戏活动的设计角度、设计内容、具体流程等等方面都应该具有教育意义,这对推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游戏活动的设计还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获得身心愉悦的情感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符合健康性,从而通过体育游戏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针对性

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的设计也应该从体育教学目标角度出发。要想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老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使用游戏活动,比如说在体育课堂开始的前段,学生无法很快的集中注意力,老师就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篮球三步上篮教学活动开始前,可以让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完成篮球运球接力赛,计时看哪一组用时较短。这样的小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2.3竞争性

游戏活动本身就有着竞争性,再加上体育运动也有着一定的竞争性,因此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设计应该体现出竞争性,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刺激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拼搏的精神品质。比如说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球小游戏,制定一定的规则,让学生在规则的束缚下完成游戏。但是,竞争性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等因素,随着年纪的增加,游戏活动的竞争性应该不断增加,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应该开展简单的游戏活动,避免学生因不能完全理解游戏规则而无法完成游戏。

3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3.1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

长久以来,体育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趣味性较低,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认真听讲,因此很多学生的运动动作技术都是不正确的。通过游戏活动教学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更积极的融入教学内容中,从而掌握正确的体育动作。

3.2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有一定规则的束缚,这也就像学生将要面临的社会一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将来在社会中也要遵守社会的规范。此外,游戏这一集体性质的活动往往需要团队的合作来完成,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将会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意见等。学生还会因此培养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

3.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活动由于其趣味性高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在这过程中学生就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再加上学生往往是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锻炼效果会更高。此外,跑、跳、投等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由于游戏活动都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学生必须动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当游戏失败时,学生能够动脑子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且不断改进然后获得成功。总之,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总之,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需求。

4总结

游戏活动是提高体育教学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因此我国各学校的体育教学都应该重视游戏活动的运用,本着健康性、竞争性、针对性的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制定适合学生的游戏活动形式,从而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总的说来,体育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这一体育教学手段,将游戏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正确的动作,得到最好的体育锻炼效果,从而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周琦.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调查--以温州第十九中学为例.《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年7期

[2]许晓丽.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年12期

[3]王东亮.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贯穿游戏活动的积极意义.《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3年2期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9

——以海尔文化为例浅谈企业创始人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本管理和系统管理时代的到来,管理已被作为生产力的第四个要素,而企业家作为企业管理的最上层,他的行为是企业的脉搏,他的灵魂更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支柱。下面以海尔文化为例浅谈企业创始人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海尔文化主要内涵:

(1)迅速反应,马上工作

(2)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3)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4)斜坡球体论。

(5)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6)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7)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8)先难后易,出口创牌。

二、重要创始人张瑞敏的影响

在市场化进程中,张瑞敏始终以特殊的“君子风度”影响着企业形象的塑造和企业文化的传播。他深信,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唯有高扬万众服膺的企业文化大旗,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低头的谷穗——企业创始人的心理特征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创始人的心态状况,对企业的文化、对企业的命运至关重要,优秀的企业家都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心态对企业前途的重要意义,维持自己良好的心态,才有良好的企业状态。不少企业主管很难把握自己,报上一吹就飘飘然了,而做过大事的张瑞敏的冷静却是出了名的。他在接受《名牌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人都有七情六欲,一件事干成了总是非常兴奋,但兴奋之余怎么能保持冷静就是大问题。”

1995年2月,张瑞敏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后,由赵云想到“常胜”,写文章说他可以成为今天海尔发展中借鉴的—面镜子。赵云一生几乎是常胜将军,每战必克。为什么同是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虽曾叱咤风云,但结局甚惨,与赵云形成明显的反差呢?张瑞敏分析道,《资治通鉴》中曾有深刻的评说:“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就是说刚愎自用,居功自傲,不知克服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岂有不败之理。能胜而不能常胜,皆因不冷静、好骄傲之故也。无论是对待成功还是失败,张瑞敏都怀抱难能可贵的平常之心,静处从容,得失无所萦心,以自然之致,直面人生,直面市场,直面企业,表现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人格魅力。

国家轻工总局一位熟悉他的人写诗喻其为:“成熟的谷穗,总是深深地低着头”。

2、谈玄论道——企业创始的知识结构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创始人的知识结构差异决定了企业家的公理思维在思维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这种在从长期的经验思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逻辑思维,从初始概念和命题出发,由它们来定义和推演其他定理的演绎方法,使得不同教育水平和成长环境成长起来的企业创始人塑造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水平、内容和形式。

张瑞敏总是站在一个更高更深的思想和文化境界去思考问题。香港一位记者访问张瑞敏时,问他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应具备何种素质,张想了想回答道:首先要具备哲学家的素质吧。张瑞敏沉静的品格正是基于他的哲学

修养。

张瑞敏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经》,曾经读过无数遍。他说,联系到企业管理,有两点是他一直当座右铭来

记取的:一是强调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是“柔软胜刚强”。他说:“在旧的版本里面对这句话的评价是消极的。它说明了一种转化的过程,弱可以转强,小可以转大,问题是你怎么来看待。做企业你永远处在弱势,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你就有目标可以永远前进。”

1997年5月16日,张瑞敏对来访的日本松下代表团参事薄信兴说:“我们中国有位哲学家叫老子,他曾说

过这样一段话,‘吾有三件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代表团中的中岛诚—先生给薄参事翻译:“张总裁说的一曰慈,就是他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因而形成了海尔今天的凝聚力,比如我们去吃过的‘大嫂子’面馆,看到的那些原先是生产骨干,现在是经商能手的大嫂子,就是张总裁对人一生都负责的一种体现;二曰俭,他不主张奢侈;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实际是提倡老老实实学习,积攒了实力,最终才能为天下先!”这种谈玄论道的气氛对海尔人影响很大,海尔的许多理念和行动纲领就是在谈玄中涌现出来的,最终汇聚成了独特的海尔文化。

3、“觉悟”——企业创始人的学习能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张瑞敏对《第五项修炼》评价很高,认为21世纪的企业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其标志就是企业领导人要能

够超越自我,员工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提高。由于海尔近几年的发展很快,张瑞敏担心集团领导层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他格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在治学体验上,张瑞敏崇尚传统,认为中国的经、史、子、集包含许多门类特别是管理科学的知识,值得认真研读。他在学习上有股滴水穿石的劲头,认为滴水穿石不仅贵在持久,更在于目标如一。他把学习看作求“觉悟”,能“悟”,是张瑞敏非常强调的一种境界。

张瑞敏十分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运用于经营管理。他说:“《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论语》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勇于进取、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帮助我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他相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早年迷恋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给他创业很大的精神支持;上世纪90年代之后更多地吸收西方现代文明成果,给他以驰骋世界市场的方略。

三、总结

1、企业创始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从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来看,企业家总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主要任务是利用和组织各

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创造具有生命力的企业。企业家的这种实际上的领袖地位决定了其个人意志、精神、道德、风格等文化因素在企业中备受瞩目,更易于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和传播,并形成自觉追随,以至于企业的最

高目标和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企业家的个人烙印。

2、企业创始人是企业文化生成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的创建初期,总是先由企业家基于其个人文化假设提出一些构想,并自觉不自觉地以这种文化假设套

裁、罗织员工,影响、汇聚同道,形成最初的企业核心群体。核心成员不断提炼、积淀的文化信念,将成为这一企业文化的原始胚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创建者的个人假设会借其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的作用得到加倍的强化,逐步内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

3、企业创始人对企业文化的控制。

行政领导下的双方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结成的是一种“利益共同体”,而文化控制下的双方是在文化认

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共同体”,并进而能够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发展日益大型化、集团化和跨国化,企业的触角将无所不及,将面临多种文化源流的融入和渗透。能否形成高度整合、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家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企业创始人对企业文化的革新。

企业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企业家成功创造的企业文化却是恒久的。考察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既要看其发展的现实性,又要看其发展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成熟的企业造就成熟的企业文化,但成熟的企业文化也往往容易成为一定发展时期的“文化僵局”,这种僵局将成为企业对内对外适应性的强大阻碍。企业家能否冲破这种阻碍,实现质的飞跃,将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一步。这对企业家的洞察力、情感态度都是严峻考验。因为,他们变革的对象正是他们自己。

企业家只有以彻底开放的胸怀,不断地经历一次次涅磐,痛苦地超越自我,才能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维持企业文化的动态平衡,永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10

重要作用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分公司 宋西令

2006年3月离校实习至今,从事IT行业已经有差不多九年时间了,在这九年里我做过网络工程,做过技术顾问,做过实施顾问,也做过企业中的信息管理员,后来加入用友,从实施顾问做起,到现在的项目主管和PMO经理,在这期间对信息化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现在对几年来的理解和认识做下总结与分析。

对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我们用友有一套非常成熟与完善的实施方法论与管理方法,相信各位项目经理与实施顾问都能很好的去运用。在这里,我仅就项目后评价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下简要分析。

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可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提高未来新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客户投资效益的目的。对整个项目管理活动来讲,项目评价是一个闭环过程(如下图)。

项目后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后评价是一个学习过程。后评价是在项目完成以后,通过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

(2)后评价是增加项目参与工作者责任心的重要手段。由于后评价的特点(透明性和公开性),通过对项目的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确定投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

(3)后评价主要是为投资决策服务的。虽然后评价对完善已建项目、改进在建项目和指导待建项目有重要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为提高投资决策服务。项目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项目经理必须经过项目的锤炼才能逐步成熟。遗憾的是,不少人参与很多项目,能力提升却很慢,主要原因就是不重视项目后总结和评价。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提高就会失去兴趣。很多IT人一年四季就是投入到项目中去,连续几年下来感觉非常疲惫,却没有能力提升的感觉,从而很沮丧,然后转到甲方或者其他行业中去。因此,项目后评价对于项目组的双方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信息化的项目管理,项目后评价应该放在系统上线之后,项目总结阶段进行。对于项目有分期的,应该放在各期子项目总结之后进行。项目后评价应该单独组织,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并形成项目后评价报告。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项目背景。项目背景主要说明项目的目标和目的、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组成员、项目工期与安排等,能够把项目环境和背景描述清楚。在信息化项目进行后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简单介绍即可。

(2)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应详细说明项目实施的基本特点,对照客户《可行性评估报告》找出主要变化,分析变化对项目效益影响的原因,客观的讨论和评价这些因素及影响。在信息化项目进行后评价过程中,应该包括项目组织、方案设计、项目进度、项目质量以及项目风险等方面的评价。

(3)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应分析项目所达到和实现的实际结果,根据项目运行情况和未来发展,以及可能实现的效益、作用和影响,评价项目的成果和作用。另外需要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做评价。对于信息化项目可持续性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和组织机构在外部投入(指项目组乙方人员)结束之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4)结论和经验教训。该部分内容是后评价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应该包括项目的综合评价、结论、经验等。项目的结论和经验教训对于项目组双方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双方都不应该避讳总结教训。通常在信息化项目的总结阶段,对于项目验收客户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来阻碍项目验收报告的确认,其实项目验收只是一个阶段,无论项目的结果(成功、部分成功的和不成功)如何都应该做一个验收总结。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题材,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性、经验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思想政治这门学科作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渠道,只靠课本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现将我任教十七年来的粗浅心得谈出来与大家共享。

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决定认识的形成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高校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的指导作用,通过典型事例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只有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才能运用课堂学习的观点、原理、方针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并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信念,成为其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行动指南。

刚从教的时候,我只认识到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对于社会实践的功效还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认为只要把理论知识讲好,学生掌握好考出好成绩就实现了目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高分低德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本没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于是,我开始反思,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呢?在很偶然的一次公开教学中,找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让学生在恰当的时候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原因一: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明白“先做人,后做学问”的道理。

在上完《文化生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这一框后,我组织学生去调查研究身边有所成就的人,让他们通过调查采访,并且将调查采访的结果做一总结,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做人”的重要性,即”做人“是”做好学问“的前提和基础。

原因二:社会实践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上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管理“这一框后,我布置作业:在周末休息时,村里的同学去村委会做调查,然后几个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村主任,村支书等)去为村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城里的同学去居委会采访调查并且扮演角色,解决市民的一个实际问题。这样一实践,学生一方面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了知行合一。

原因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砺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在的独生子女心理脆弱,性格孤僻,抗挫折能力弱等等,面对学生的这些实际状况,在上到《哲学生活》中的“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框中,我设置了一种活动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双手捆住,或者把双脚捆住,或者把眼睛给蒙住,让他们完成平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任务。这一活动完了以后,让他们写总结,写启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真正意识到人生价值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去实现它。

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更深刻的认识社会问题,学会辩证的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对知识的运用与延伸,学会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同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及时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作为一名一线的思想政治教师,应有把握时代脉搏的敏锐思想和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的洞察力,还应有强于其它学科的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综合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的认识。

上一篇:大学生德育开题报告下一篇:看图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