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2024-05-22

局优化营商环境总结(精选10篇)

局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篇1

营商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都是为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攻方向。

营商局作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牵头单位,义不容辞的要为全区打造优秀的营商环境不懈努力。

一、我们要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品质,提升审批效能。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全网通办”“只进一门”“最多跑一次”,推广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办理模式,着力推广不见面审批。

二、是三集中三到位。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除有特殊规定外,承担依申请政务服务职能的部门、事项及人员做到 “应进必进”

三、是代帮办服务及延时服务。我区在服务大厅设立了企业和项目代帮办窗口,成立代帮办队伍,并安排专人为企业办事、项目办理主动提供代(帮)办服务。在每个窗口公开了窗口人员电话,在非工作时间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预约、延迟服务,要解决部分窗口办事集中、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一流的政务服务平台为目标,进一步改革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不断完善“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全区政务服务事项一律在“中心”办结,杜绝企业和群众两头跑的现象,实现只进一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我局要充分发挥营商局职能,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升级传统产业过程中追求内涵式发展,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形成多点支撑格局。从而构建具有弓长岭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局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篇2

下面,我就区发展和改革局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区发展和改革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清单。2021年,对照全市一号改革攻坚任务清单,结合我区实际,将153项改革任务逐一分解细化为24项A类(自主创新类)、39项B类(学习借鉴类)、69项C类(贯彻落实类)、21项D类(密切关注类)项目,明确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攻坚推进。2021年全年,完成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事项146项,完成率达到95.4%,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做法在《**通讯》杂志宣传推广,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一是实现项目清单化。

建立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任务工作台账,明确改革事项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改革事项实现一月一梳理、一细化,一号改革工程攻坚重点、努力方向逐步明确,改革进程繁而不乱、有序推进。

二是实现推进节点化。

将132项ABC类重点改革任务按照完成时限进行逐月分解,挂图作战,每月依据实际完成进度与事项推进工作计划对比,根据改革事项进展情况实行“绿-黄-橙-红四色管理”,结合月考核季通报,不断夯实重点改革事项推进工作规范化基础,强化重点改革事项任务目标落实。

三是实现服务专班化。

针对营商环境建设18大领域,分别成立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队长、牵头和责任部门分管负责人任副队长的指标攻坚团队,建立综合协调、工作调度、宣传舆情等专项工作组,有力有效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各领域改革事项推进。

二、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是创新发展一线党支部,强化统筹领导。

成立由分管区领导任支部书记,区委改革办、区发改局主要负责同志任支部副书记,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各责任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委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一线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带头引领作用,就重点改革事项推进情况、存在问题、下步打算等定期向创新发展一线党委作专题汇报,最大限度释放示范带动效应,切实推动重点改革事项落地落实。

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工作机制。

结合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部署要求、先进地区典型做法以及我区实际,出台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清单、特色亮点工作清单,进一步分解落实责任。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做好“督查、反馈、考核、破难”工作。

三是统筹改革攻坚,打造高辨识度的**品牌。

对品牌打造瓶颈制约问题采取部门会商、政府决策等措施,统筹改革攻坚、形成合力。对相对成熟的典型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固化成果,打造高辨识度的**营商环境“金名片”。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集中宣传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各领域成果经验,营造我区营商环境建设良好舆论氛围,争取营商环境评价舆情加分。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篇3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源和发展沃土,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增强竞争力。近年来,安远县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发达地区,以企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整体谋划推进营商环境大提升。安远以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出发点,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扎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高位协调、调度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标对表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营商环境政策,安远逐步完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推出37项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列出14个提升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明确营商环境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严格落实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等政策红利。并根据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反馈,强化薄弱环节,补齐工作短板,对自评价工作发现的10个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及时整改,问题已整改到位。

全力营造企业、人民群众满意的营商服务环境。安远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按照属地、归口的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对全县市场主体进行走访宣传,全面掌握企业、个体户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个体户有关诉求,把收集的问题梳理成问题清单实时反馈,由各主管部门限时整改,目前共为企业、个体户解决问题109个;营商环境政策,安远根据《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政策,梳理出稳岗就业、荣誉认定、资金奖补、融资支持等县级惠企政策26条,编制成《安远县营商环境惠企政策汇编》,印刷5000余本,由帮扶干部上门赴企业开展宣传讲解,帮助市场主体了解熟悉政策。还通过挂点干部走访宣传、发放宣传资料,主流媒体报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做法、典型事迹等方式,营造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篇4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扣县委、县政府及营商办下达的营商工作任务,镇村联动推进营商工作,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各副职领导为副组长,镇政府办、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为成员的黑池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主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地点在镇政府办。

2、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进行工作部署,在机关同志会上学习相关文件,要求各业务口就各自营商工作进行汇报,由镇便民服务中心对“最多跑一次”及村民事务代办工作进行通报,并就工作进行详实、细致安排,及时对各类事项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公示。由镇乡企办对全镇企业管理进行了登记造册,明确了联络人,加强了政企联络。

3、重点项目保障有力。*****建设工作开展顺利,我镇成立以**为组长的七人协调工作小组进行工作协调,保障了工程进度。

4、意见处理及时有效。开展企业走访活动,镇乡企办每月对企业进行问题征询,对发现、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落实人员及时处理。对有意愿落户的企业项目进行专人包联跟踪,协调解决落户过程中的政策问题、手续问题、土地问题等。

5、打击各类影响营商的违法违规活动。通过各类媒介进行宣传,以群众反映、镇村严查、企业举报为主要方式对各类影响营商工作的行为进行打击处理。

二、存在问题

1、营商意识淡薄。在安排执行营商工作过程中,存在轻视营商工作的现象,行动迟缓、走近企业进行调研不够扎实、不够深入,政策宣传不到位。

2、业务不精。便民中心业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造成业务不精,不能达到对企业办事业务一口清,甚至造成多跑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

1、强化安排部署,落实人员责任

对全镇营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做到人人懂营商、人人做营商。联系驻镇部门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对营商工作进行承诺制,责任到人。

2、打造营商服务新模式。对入驻便民服务的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达到政策、衔接“一口清”。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对企业手续办理简捷化,建立“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督促协调检查进驻业务口在中心大厅开展工作,并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意见箱,找准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进行回访。

3、加强业务学习,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切实解决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对照学习先进示范,让企业办理事项在我镇程序简单、跑办次数少、办结时限短。最终把集中整治行动的成果固化下来,形成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形成各级干部主动服务、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风气。

局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篇5

**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街道实际,扎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切实营造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全面落实政策,严格任务指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号召,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大力营造“亲商、安商、稳商和留商”氛围,积极帮助企业打主意、想办法,在规划用地、资金协调和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提供了保证,及时上报到相关区直部门,力争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政府的扶持资金。

(二)营造一流环境,增强竞争实力。一是积极打非治违。近年来,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与传销活动,积极开展非法集资、警示教育、风险提醒等宣传教育活动。在政务服务、执法监管等方面向高标准看齐,加强企业日常工作巡查。同时,加强对辖区治安巡查,确保辖区健康、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和商业氛围。二是完善配套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

(三)优化投资项目加快推进机制。一是深化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机制,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绿色通道。重点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代办工作。二是继续深化“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章审批、一次办结”机制,持续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措施。三是积极做好规划选址、资金协调和用水用电用气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涉企审批一窗运行。

(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和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工作不在状态、服务态度差、中梗阻、刁难办事群众等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在营商发展中,我街道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是营商环境要素缺乏竞争力。创业意识淡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走出去”意识不强,忽略科技、依赖资源等观念阻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二是政府支持企业力度还缺乏实打实举措,一些文件规定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招商引资缺乏一盘棋思想观念,推动签约项目的后劲不足,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发展潜力、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

局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篇6

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发挥示范作用,突出抓住局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学习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每月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二是按照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制度要求,包括局党委成员在内的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参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体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自学活动。三是坚持创新形式,深化学习效果。除了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外,我局结合实际,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解读,开展了主题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先后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次,自学5余次;以“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联合国能集团宁鲁煤电任家庄煤矿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派员参加市直机关以“强素质树形象 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四重四联学习教育活动;走进XX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观摩学习其优秀经验。四是结合今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手册,借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

二、重点工作情况

(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的要求,根据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影响公平竞争专项清理,经清理,我局未制定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同时,为确保我局制定的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要求,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我局印发了《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局内公平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主体和审查标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印发规范性文件前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

(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对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自治区应急厅委托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许可流程,编制了《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印发了《XX市应急局规范完善行政审批有关流程的通知》,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明确了许可依据、申请所需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结合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针对由三个业务科室分别受理行政审批初审材料的情况,改为由市民大厅代理窗口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制作规范的审批流程图、有关表格样表等格式文书,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为企业办理证照提供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的服务。

(三)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规则。为建立健全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适应安全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了《XX市应急管理部门事权划分意见的通知》,明确我局与各县(市)区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确认等事项的事权划分,规范了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事项边界,规范了涉企检查行为。

(四)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监管。全面启动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构建了“1+2+9+7+4”的方案框架,从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应急值守、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工作队伍、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发力,确保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印发了《XX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XX市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实施细则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时限开展执法活动,优化和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减少不必要执法事项,推行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行政执法依据、方案、人员、行政处罚等有关信息及时公示,畅通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开通了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投诉电话,加大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

(五)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XX市安全生产信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银应急规发〔2019〕2号),制定了安全生产信用“黑名单”认定程序及联合惩戒措施,建立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制定了《XX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制度》,建立了全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涉企现场检查多、频次高等问题,我局起草了《安全生产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办法》,下一步将在审查讨论通过后正式印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偶有发生,规划计划、行政许可(审批)、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还有欠缺。

二是事中事后监管有待提高。由于审批、备案项目涉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太多,监管人员数量过少,日常监管难度大、任务重,受专业限制,双随机抽查实施困难,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XX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服务优化升级,在“放管服”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一)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切实提升部门形象。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对构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内容和XX市有关信息公开的文件,真正把信息公开做到细致。

(二)继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高审批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对于取消核准事项,按照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做好后续监管;对于下放审批事项,正确行使行政审批权力。

(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定期对市场主体行为检查,加大抽查频次。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局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篇7

将审批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就近办”;

将审批服务放到平台上,实现“网上办”……“智慧政务”让x市企业、群众“办事”不再是“难事”。

今年以来,x市行政审批局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三创四建”活动部署要求,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衡量审批服务的唯一标准,大力实施“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等攻坚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服务民生,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一、打开手机“指尖办” “需要准备材料的名称、形式、份数,以及示例样表、空白表格都在这里,您只需在家打开手机就可查询……”近日,在x市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x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咨询公司登记事项的办事群众介绍,如何在手机上利用“x”App查询该事项的办理流程和材料。

近年来,x市行政审批局不断延伸政务服务,将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向线上推进,通过微信公众号、“x”手机客户端等渠道让各项服务实现“指尖办”。

要想实现动动手指就能办事,先得把更多服务装到手机里。他们积极与人社、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将公积金查询、交通罚款缴纳、公司登记等业务接入“x”中。目前,社保、职业资格、企业服务、交通出行、准营准办、婚姻登记等xx个服务板块、xxx项便民服务内容已顺利接入“x”。

除目前已有内容外,预约挂号、社保卡申领、预防接种预约、医保查询、邮政快递等便民服务也在有序接入‘x’,各项服务内容正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今年x月底前,他们将完成市级大厅事项全部上线“x”,x月底前完成县级大厅事项全部上线。届时,预约办理、提交材料、进度查询、生活缴费等与企业和群众息息相关的各事项功能,都可实现“指尖办”。

二、家门口前“就近办”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审核认定,太方便了。”近日,在x街道办事处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辖区下岗失业人员x办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手续后高兴地说。她在社区宣传栏看到关于下岗职工的政策后,来到x街道办事处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她耐心讲解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并热情地帮她办完认定手续。

政务服务便民利企提升工程是今年我省xx项民心工程之一。x市行政审批局按照省、市要求,加快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各项工作,政务服务脉络不断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全市所辖xxx个乡镇(街道)、xxxx个村(社区),全部完成x政务服务网中独立页面的建设。

为确保审批权限和资源下沉,近期我们还梳理制定了《乡镇和街道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和《乡镇和街道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向全市参改的xx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xx个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站,下放了包括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市场准入、涉军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审批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共xxx项,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就近办’的需求。

原来,基层服务机构主要提供高龄老人补贴、法律咨询等基本便民服务。此次下放的事项中,增加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多方面事项,许多审批服务事项可就近办理,群众不必再东奔西跑,可切实感受到‘放管服’改革带来的红利和成果。

三、只跑一次“网上办” x赶到x市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办理新注册公司营业执照申领事项。原本还担心得多跑几趟,没想到只一次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公章。

为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程序,x市行政审批局积极推进全市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将前期材料提交、审批环节放到线上,实现“网上办”。同时,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开辟企业开办综合服务专区,由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组成,简化企业开办环节,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线上线下融合连接,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只跑x次,x日办结。

我们实行企业登记、初次申领发票、印章刻制‘一条龙’服务,政府免费为新办企业提供印章并与营业执照一并发放。同时,充分依托‘一窗通’平台,为企业开办提供全程电子化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一次提交、同步办理、信息共享、限时办结,多部门并行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让“只进一扇门、办完所有事”成为现实。今年以来,x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已压减至x个工作日。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 篇8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

赵佩星,我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6项,今年又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项;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出台,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62项,对应取消8项;继续实施投资项目并联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机制,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20个工作日减少到53个工作日;进入“市民之家”政务大厅的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由348项减少到231项,服务事项增加到82项;“13710”工作制度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实行三级责任追究;在全省率先启动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在全省率先组建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对企业开展常态化帮扶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领域转型升级的“重头戏”。近年来,我市以改革开路,抓重点突破,创新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务服务进一步便利和高效,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晋中这块历来便是各方企业成长的沃土,正逐步向各大客商青睐的热土过渡,并将最终崛起成为投资兴业的乐土。尊商重商的传统晋中由来已久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全省第一条全流程轿车生产线――吉利汽车山西新能源产业化项目在晋中竣工投产;20,特大型循环经济产业――东方希望晋中铝业铝系综合循环经济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年,全省首个全国性物流园区――中鼎物流园在晋中正式开园……盘点过去的几年,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纷纷在晋中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吸引它们落地的,不仅仅是晋中既有的区位、资源等优势,还有日益凸显的营商环境。晋中是晋商故里,尊商重商的传统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近几年间,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日益推进,市委、市政府围绕阻碍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在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环境方面自我革命,割肉惠企,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我市以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为突破口,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审批项目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行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效能政府。市直30个部门117个科室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30个行政审批科,并整建制进驻政务大厅;对重大项目实施全程代办服务制,实行“一口受理、联合预审、集中勘察、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机制,有效解决了部门审批互相前置、投资环境不优、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市县乡村四级政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全覆盖。同年,我市率先在全省推出权力清单,市级5175项涉企行政权力,1874项保留使用,3301项“挂起”处理、暂停使用,清单之外的.行政权力一律不得使用。这一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我市出台了《晋中市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行动计划》,涉及简政放权、创优发展环境、政策支撑与服务、减轻企业负担4个方面共20条内容,直接或间接减轻企业负担近1亿元,政策支持资金4亿元。2016年10月18日,晋中市民之家正式启用。“一站式”“一张网”的政务服务模式,大大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和部门行政成本,市级政务整体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如上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一系列有力举措的推动下,晋中的营商服务环境实现了新的飞跃,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大型企业进驻晋中,沃尔玛、万达、奥特莱斯等一批国际大牌在晋中各展风采、拔地而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商业活力。亲商爱商的氛围晋中日益浓厚营商环境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尤其是四月份以来,围绕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我市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亲商爱商的氛围日益浓厚。4月17日,全省首家专业服务企业机构――晋中市企业(项目)服务中心挂牌成立,百名精挑细选的优秀干部组成专职团队,为优势企业和转型项目提供全方位政务服务和发展支持。近期,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晋中市改革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晋中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晋中市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性成果,为做好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晋中市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较省方案有6个突破。一是保留审批事项压减,由6项进一步减少为4项;二是可承诺事项简化,将12项承诺事项减少为6项;三是政府服务事项增加,由3项增加为9项;四是各部门在开工前对承诺事项的设计方案联合审查通过后,出具告知性备案手续;五是将政府统一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六是试点范围扩大,由省定的在省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试行,扩大到“1+10+1”,即在省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10个县(市)的工业园区(开发区)以及山西农谷开展试点。6月23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工作在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率先启动;6月30日,这项工作正式启动。全市初步确定试点项目39个,目前,共有17个试点项目落地实施。通过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项目开工时间至少提前三个月以上,市场主体投资信心明显增强。除此之外,我市还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除需全市统筹协调和综合平衡的行政许可权外,其它事项全部向各县(区、市)实行“套餐”式下放,已经下放到晋中开发区1177项;进一步精简服务环节和流程,所有行政许可、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环节不超过4个,承诺时限不超过法定时限的50%;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办理,各部门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办理时限分别不得超过38个、40个和43个工作日;加强营商平台建设,重点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全域旅游等平台,努力将重点营商平台打造成政策、人才、产业、资本、科技、成果六聚集的“营商洼地”;严格落实“13710”制度,将各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纳入督办体系;整顿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行清单式、动态化管理;鼓励引导行政审批中介机构集中进驻政务大厅……这些努力,如今已收到了初步效果:截至5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注册数量达到21.7万个,较上年底增加1.3万个,其中企业增加2462个,达到3.97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9899个,达到近1.66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626个,达到1.11万个以上。今年1至5月份,全市通过省级会审并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75个,总投资733.6亿元,完成省定930亿目标任务的78.9%,全省排名第二。安商乐商的步伐晋中永不止步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晋中仍需加倍努力。下一步,我市将重点以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为突破口,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扎实开展“九大专项行动”,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源泉充分涌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我市将在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上下功夫。围绕变部门审批把关为企业信用约束、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服务监管三条核心,紧抓制定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明确可承诺事项、制定可承诺事项准入条件和标准、优化再造管理流程、加强服务管理五个关键,大胆探索,主动作为,率先突破。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我市将在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加强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拓展延伸“13710”工作制度,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一号通”机制、政务服务“一张网”机制和政银企“一体化”对接机制。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我市将在九大专项行动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入企服务常态化、在建工程项目无障碍施工、涉企合同“执行难”整治、打击恶意逃废金融企业债务、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减证便民和一致性评价专项行动,力争取得实效。

优化营商环境研讨材料 篇9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靠什么来吸引投资者?仅靠以往的政策优惠或政策倾斜是不够的,营商环境也是一个地区能够击败其他对手、获得投资者青睐的重要砝码。因此探讨深圳营商环境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提升深圳城市竞争力意义重大。

一、营商环境与城市竞争力

营商环境(MarketingEnvironment),指能对企业同其目标顾客进行成功交易产生影响的所有行动者及其力量。具体来说,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两大部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企业的外部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口环境。微观环境是指行业环境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竞争因素。由于微观环境大都是自发形成不可控的因素,而宏观环境是能从政府角度采取措施进行调节的,因此本文只探讨营商环境中的宏观环境。

营商环境对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营商环境的优劣,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另一方面,营商环境还影响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营商环境影响企业经营效率。仅从开办企业来说,如果程序繁琐、手续繁多,必然会影响企业运营。深圳在开办企业便利度方面

居全国前列,总共需要8个步骤,最快14天能领到营业执照,需要交纳相当于地方人均年收入10.9%的费用。而全球开办企业便利度居首的新西兰开办企业只需要1个步骤、1天时间和相当于地方人均年收入0.4%的费用。可见,与全球领先国家和地区相比,即便是国内的佼佼者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其次,营商环境影响企业投融资活动,表现在:①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结构及其发育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融资决策与融资结构。比如大陆A股市场大盘股定价偏低导致许多优质国内公司到香港上市,这反映了营商环境及其变化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②法制环境与社会秩序也极大地影响企业投融资活动。③劳动力因素的影响。若劳动力供应充裕、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劳动技能,将有助于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从事正常营运活动所需的足够劳动力,生产出成本低廉、更富于竞争力的产品。

可见,营商环境对企业经营乃至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要通过分析、评价和研究所处地区的宏观、微观环境,认清企业所面临的威胁,找到发展的机遇,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深圳营商环境分析

(一)深圳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

《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11年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深圳位列 60.3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分别比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等经济发达城市高出23%、18%、35%和33%。深圳的外贸依存度处于高位状态,2009年外贸依存度为224.9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外资依存度也较高,但近年开始呈下降态势,这表明过去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引进外资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引进外资结构的优化,削弱了外资对深圳经济安全造成的不良影响。②拥有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高科技是深圳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了完善高新产业生态,让高新产业成为深圳支柱产业,多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院市合作”发端,借“高新园区”提速,办“高交会”升级等等。早在1984年9月,深圳请求中科院帮助建一个科技工业园,从此开启了深圳与中科院的“院市合作”,同时也标示着深圳高科技产业开始起步。1996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此举标志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始驶上快车道。1999年起每年10月在深圳举办的国家级高交会,让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虎添翼。2010年2月,市政府公布了深圳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到2015年,三大产业规模将达到6500亿元,成为深圳支柱产业中的“支柱”。③消费能力强,盈利前景好。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东莞,排全国 前该商城已聚集了爱马仕、卡地亚、香奈儿、范思哲、阿玛尼等世界奢侈品牌的专卖店或旗舰店,成为深圳奢侈品消费的标杆。2010年,万象城的年营业额超过40亿元,俨然已成为购物场所中的“航母”。深圳贸易流通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深圳打造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政务环境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政府服务是否高效,比如审批事项多不多、办理时限长不长,更能直观地体现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在优化政府服务方面,深圳一直走在前面。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由深圳首开先河的:1998年和2001年两轮改革将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1091项减少和调整至395项;2003年 16倍。

社会文化环境优势:深圳有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包容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作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是深圳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鲜明特质,也是深圳表现出来的气度和胸怀。在深圳,没有人因为失败就被人小看,这也造就了人们不会因为失败而自轻。

基础设施环境优势:深圳港吞吐量连续八年居世界

(一)努力建设创新驱动、服务优先、效率居首的政务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减少收费项目,逐步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

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进网上办公和政务处理,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主要应用在开办企业、登记财产、纳税、跨国贸易、执行合同等方面。

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引导作用。

(二)积极建设以人为本、层次分明的人才环境

针对高端人才:2009年3月哈佛大学一位教授对1203位曾经在美国学习或工作过后回到祖国的中国人和印度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中国人回国的主要原因是职业发展机会、家庭纽带和生活品质,但是许多受访者表示回国定居有困难,原因是环境污染、落后的文化氛围、子女无法受到良好教育、对官僚科技体制的失望、健康品质下降等。根据这份调查报告,可以认为生活环境、知识环境、工作环境是吸引高端人才最重要的因素。深圳应该稳步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孔雀计划”等人才政策,吸引中高级人才来深。2011年底,深圳人才安居工程正式启动,3万人获公共租赁房或租房补贴。并且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首批认定人选共61人。

针对普通人才:包括来深投资经商或者打工的技术工人。对于他们,一方面降低户籍门槛。可以借鉴国外或港澳地区的移民政策,用投资入户、纳税入户、技术入户、特长入户这几种方法把深圳的非户籍人口逐步转化为户籍人口。另一方面,推行人才安居房。借鉴新加坡“组屋”政策,由政府出资建房,根据各级人才学历及技术资格准入的条件,以优惠的准入价格为来深人才提供住房。来深人才在深圳工作一定的时间以后即获得产权。

(三)深化与香港的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深港现代物流枢纽机制,推动大机场、大港口融合。深圳和香港两地物流业的合作,有着经济、体制、政策、设施和技术等方面优势,各自具有建设国际性物流枢纽的有利条件。应合力打造成为全球化、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包括推动深港两地港口融合、促进深港空中运输一体化、深港两地共建物流信息平台。

以深港金融机制衔接为突破口,建设深港国际金融中心。深港两地金融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相互间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潜在的组合优势非常大。香港的金融优势在于完善的制度和多样化 的金融工具,主要靠自由、灵活、方便和安全的金融环境来吸引国际资本。深圳的金融优势则在于内地金融资源,主要靠内地广阔的市场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吸引资金。更重要的是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不仅是最具活力的金融区,而且金融需求市场非常广阔。因此,今后完全可以形成深港金融市场互补、互动、互助的良性关系,深港合作共建国际金融中心势在必成。包括建立和完善深港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协调机制,推动深港两地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合。

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简报 篇10

“拿地即开工”助力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四证五书”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打造最省心、最便捷、最高效的重点项目服务模式,项目审批优化升级。区经发局、区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区住建局、不动产交易中心新北分中心等多部门组团合作,共同推进,创新性地通过“前置”“并联”“容缺”等模式确保项目落地不断加速,机构机制协同有保障。

推动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上水平。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区战略,聚焦全区重点发展的“两特三新一智能”制造业集群,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为“小巨人”企业,做到政策扶持全覆盖,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省级48家,市级52家;新增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6家,省“千企升级”在库企业总数突破800家、占全市比重超1/4。

迎接民营企业“智改数转”新时代。围绕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重点布局,建场景、拓模式、强应用,以“智转数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再添新亮色。利用工业互联网+腾云驾数,企业上云跨越发展。依托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企业触网上云方兴未艾。2022年新增省五星级上云企业3家,四星级上云企业88家,三星级上云企业78家,新增星级上云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一。

上一篇:代持股协议书范例下一篇:最新最全工作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