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2024-08-02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共8篇)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1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本学期我拜读了袁振国教授编写的《教育新理念》一书,由于工作繁忙时间仓促,虽然未完全精读领会,但是书中很多东西还是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特别是以下三个方面我的触动最深: 首先,书中提出的“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使我感触很深。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这种以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的能力在于学生,而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如果教师都是以问题来引导教学、贯穿教学,那么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其次,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观念到课前准备、学中点拨的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确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对自身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活动的自主支配权的观念,并且落实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起和主动推

进的行动上。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并实践着参与学习的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条件。“自主学习”也是学校一直以来积极提倡教师学习的一种先进教学思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在会议中阐述过它的优点,并且组织教师去其他学校观摩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先进的教学思路,在我校通过教师的学习和理解,已经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第三,袁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在当今社会,良好而民主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包括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心理关系、公正的工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平等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从传统的教育观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体现在控制与被控制上,并带有强烈的“支配—服从”的色彩。但是现在教师不再是高高的独裁者,而是去为学生服务的,给予学生帮助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学生的人格才能得到尊重。教师对学生教育控制的方式和手段,要有艺术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这就要求教师应摒弃说教、灌输的教育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创造精神。教师还 要善于自我克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行为,往往是由“恨铁不成钢”时引起的盛怒或者是急躁之下发生的。这样做不仅对德育学生不利,反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这时,教师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克制急躁情绪。

二是和谐的心理关系。建立和谐的心理关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一般就来,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联系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规律;接近阶段,由生疏到熟悉;亲近阶段,由被动接近;共鸣阶段,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信赖阶段,能主动与教师倾心交谈,在困难时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这是师生心理和谐的最高境界。教师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在与学生交往中,就会针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心理交往中,主动权在教师。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关键是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认可的权威,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要有科学、公正的评价学生的手段和方法,并讲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教师只有掌握了交往的主动权,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公正的工作关系。师生交往中尽管各自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

务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使教育对象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为了目标的达成,教师必须宰与学生建立公正的工作关系。教师的工作作风要民主,要打破教师主宰课堂、主学生的观念。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严而适度,符合学生年龄、知识的承受能力。教师要能公正地评价学生,不以自己的好恶来支配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不管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听话的程度,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有助于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会对你的判罚和处理心服口服,甚至可以令你更加有人格魅力,从而去感染学生。以上是我读《教育新理念》一书的个人收获及感想,我要把这些先进的理念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武胜县普兴学校李联成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2

《传播史》一书系著名新闻学学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老先生所著。本书出版于2008年4月1日, 洋洋洒洒五十万字, 是向“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献著, 为“中央民族大学‘211’建设项目”立功, 给民族院校学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少数民族子弟指路, 令和谐教育添彩。

谈及和谐, 我们应该想到每个少数民族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模式, 而不同的文化模式就决定了对文化不同理解。我们高等新闻教育主要以汉族为教育对象, 忽略对其他少数民族教育对象的探寻。如果一个少数民族新闻学子或是工作者, 持有通过书本教材获取知识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 他们将会采用各种方法去战胜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障碍。另一方面, 如果他们坚持认为当前新闻教育制度仅仅是剥夺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征, 消解他们的民族认同, 而不可能给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带来更多的机会, 他们就会消极地对待这种教育。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从起步至今才短短三十年时间, 我们不知道以往的新闻学教材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否合适, 也不知道会对深入到中国边陲工作的新闻从业者是否有宜。

而《传播史》的创作是民族作者集体劳动的结晶, 他们来自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十多个民族, 行走于少数民族地区挖掘第一手史料。当我打开书前各章作者名单那一页悉心翻看时, 阅读情绪被它感染了, 每一节, 只要它与某个少数民族有紧密关系, 便有一名或几名本民族专业领域学者参与创作。书中第三章第四节“我国最早的维吾尔文报刊”即为白老先生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著名维族学者阿斯买·尼牙孜合作所写, 详细论述了新疆地区第一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伊利白话报》创办始末, 另配有此报清晰图片, 可谓图文并茂。在书中其他章节, 亦可见到阿斯买·尼牙孜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学者身影。

一本新闻学教材好不好不只在于其创作团队, 最重要的是它对读者的新闻专业素养是否大有裨益。

《传播史》为读者建立良好阅读框架, 书分四编:“蹒跚学步” (远古—20世纪20年代) ;“峥嵘岁月” (20世纪—40年代末) ;“火红年代” (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 ;“满园春色” (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 。以第二编“峥嵘岁月”为例, 分为:“少数民族现代报刊萌芽与雏形”, 以新闻事业为属性将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业、少数民族文字期刊等分类;“少数民族传播初步发展阶段”, 又从区域上记述少数民族新闻史, 使读者可以清晰看到新疆现代报业、甘南地区藏文报业、海外所创办的藏文报刊……如此框架可见作者从少数民族主题出发, 令读者一看就明白了书中要讲什么, 之后再细看时便能品出味道, 留下较深的烙印。

本书最大闪亮之处在于对少数民族新闻历史事实细致解读。这本教材站在客观的基础上阐述历史, 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去剖析和解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 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在书中第八章第一节, 详实可信的数字体现成绩、说明问题, 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阐明优势、指出不足, 介绍各类报纸规模, 通过举例子、列数据等方式结合历史对照现实, 向我们展示了文革结束后新时期少数民族报业空前繁荣发展盛景。如此书写就让读者感到很踏实, 觉到有抓手。另外, 本书作者还将书本镜头对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事业, 对于少数民族新闻教育自身历史和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史料。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新疆地区新闻教育背靠当地宣传部, 吸收国内和国外先进新闻办学模式, 并安排学习者深入到各省的少数民族新闻单位实习参观, 将业务知识与民族地区工作实践紧密挂钩, 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在阅毕本书的同时, 虽对本书极为欣赏, 在我个人看来书中不足之处尚存。像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这种在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事件, 从事件中对信息传播过程挖掘不够深刻, 只是对事件中存在文化信息交流一带而过。从另一面想来也未免有些惋惜, 这些事件离我们确实太遥远了, 资料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只剩下只字片语。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3

审时度势,宝应职业教育中心校以“培育具有创造才能、创业本领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为育人宗旨,把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同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培养进行有机地结合,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

当我们置身于一所富有特色的优秀学校,总能感到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不断撞击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感动、兴奋、激越、升腾。这种能唤起、激发学校师生崇高情感和进取心的东西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为此,根据工科类为主的学校特质,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培育具有创造才能、创业本领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将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学生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激发、强化学生的竞争和创业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人人都是创业之人、时时都是创业之机、处处都是创业之地”的创业氛围,为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业的真谛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抢占市场。创新意识是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主要意愿和态度,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和才智。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举办创新大赛,出版《三创园地》,举办“发明创造离我们有多远”等创新讲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近两年,江苏省创新大赛中,2名学生获二等奖,1名学生获三等奖,6名学生获优秀奖,1名教师获最佳伯乐奖,学校两次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目前还有两个作品正在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学校两年获得全国中职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创业实践,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建成了学生创业园,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自主申报创业项目,创办了三大类(经营类、专业类和投资类)19个创业项目,目前在学校学生创业园入驻的创业实体共有19个:一是经营式创业,如凌云体育商社、爱屋精品店、悠悠果吧等;二是结合专业创业,如商贸部学生创办的立业休闲小站、立信会计事务所,动漫专业学生创办的翔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三是投资式创业,如电子商务专业招炜同学创办的期货投资与套期保值项目等。目前这些项目运营良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像立业休闲小站每月的纯利润在2000元左右;招炜同学暑期作为操盘手,为投资人获得投资收益近12万元,现在他已经成立浩蓝成长一期期货投资基金,首笔10万元已经到账。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参加创业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受到了有关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学生具体的创业实践中,学校还提出了“扶上马,送一程”的创业保障:“扶上马”就是帮助学生将创业创意转变成创业公司;“送一程”即一旦组建成公司后,学校将按市场运行模式进行规范管理,引导各创业公司良性发展,并适时开展个性化创业指导。如学校为08韩语与电子商务班招炜同学单独开设课程,并提供专门的学习场所,让他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期货交易,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4

教育是一扇门,走进去吧,是一片蓝天,让智者尽情挥洒!

——题记 手捧袁振国教授编写的《教育新理念》,我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读起来,恨不能把书装到脑子里去。书中提出:“以问题为纽带,助推教学”,“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观点对目前经常头脑发热的我们,起到了不亚于镇静剂的作用!袁老师说的多好啊,没有花言巧语,没有故意让人使劲思考才明白的名词,这才是一个教育家的本色!

“以问题为纽带,助推教学!”

在教学中,老师不要搞得太花里胡哨,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收获走出学校。传授知识不再是教师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加深问题的深度、进一步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特别是努力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这才是教师的目的。以问题来引导教学、贯穿教学,那么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在主题教育中,寒假前我在跟家长交流时,避免了深奥的理论探讨,采取简单的提问法,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观念的确存在缺陷,然后我又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他们明确认识到旧的教育理念带给孩子的伤害和新的教育理念带给孩子的潜在好处,结果,家长们非常认同,陪伴孩子读课外书的热情越来越高了,每晚都跟我在微信群交流,课后孩子们读书交流也多了,逐步形成了阅读习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例子,让我在假期中就体验到了它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自主学习”其实是学校一直以来积极提倡教师学习的一种先进教学思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在会议中阐述过它的优点,并且组织教师去其他学校观摩学习。但真正落到实处,并让教学效果不错,做到这点的老师并不多。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并实践着参与学习的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条件。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到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积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帮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对自身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活动的自主支配权,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好的老师从不停止学习的脚步,随时随地走在自我提升的路上,我们需不断学习!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育是一种“成全”,是帮助孩子发挥个性、让其自由发展,而不是对个性的限制与抹杀。“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将难以进步”,我们应该认同孩子的特长和内在需求,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自由选择要走的路,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做好他们的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关键是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认可的权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要有科学、公正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要讲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成效,影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己和孩子们的积极情绪与心理。去年我班有一个孩子,母亲与父亲离婚,他跟着父亲生活。有段时间,他无法摆脱出来,基本放弃了学习。我了解后,教他读喜欢的书,试着转嫁痛苦。于是,他拿起书消磨时光。没想到读书不仅治愈了他的心灵之痛,也让他完成了心理的蜕变、开阔了视野,爱上了学习,成为了一个人人喜欢的孩子!可见,良好的心态有多重要!

读《教育新理念》等书籍体会 篇5

洪泽县东双沟中心小学 吕大洪

今年暑期,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读名著、读教育论著,并按时完成了三千多字的学习摘录任务和十篇论文。在这众多的任务中,我始终觉得读书对我的帮助最大,在这里,我就以读《教育新理念》等书籍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对创造始于问题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能按新理念的要求去关注每位学生,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情感意识,仍在高唱主角戏、独角戏,而学生依然扮演的是观众或听众甚至配角的角色。探究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是教师的新理念、新教法与学生的实际、课堂教学要求相脱轨;二是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真正体现出备学生的过程,在教师的教案里,更难找到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切合学生实际的提问。没有提问,哪有问题;没有问题,哪知学生学得如何?这样做的关键是教师为了图省事或认为学生文化基础太差,根本不值得一问,或借口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怕提问后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认为,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通过认真学习,我真正认识到了课堂提问题的重要性,缺少了这一环节,课堂教学无论多完美、多动听,总会让人觉得少了灵性和缺乏现实意义。因为有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课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考途径的可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带着问题

走进课堂,并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这就是所谓的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这种教育,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为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为目标。

二、对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环节比较完美、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就是一节好课。至于学生能否学到多少有用知识、能力能否提高却不在思考之列。若按这种教学,表面上看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仍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只不过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正所谓拉“素质教育”之大旗,做“应试教育”之虎皮。为此,我通过不断的学习,才真正的认识到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含义。因为知识才是人们真正的认知的结果。而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太注重认知结果的教学了。如果在知识发展缓慢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还有情可原,那么,在知识和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就不能容忍了。因为学生学到的仅是知识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跟不上快速更新时代的步伐。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因为知识才是真正启发学生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才能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生命价值的认识。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因为芝麻大小的事,大打出手,甚至致人非命;有的学生对花草树木的随意攀折不以为然;对弱势群体逞强、嘲讽;对可爱的小猫、小狗生

命的不屑一顾等等。从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缺点,不难看出在他们的身上难以体现人的生命价值观。这不仅说明当今的教育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更说明一些学生的素质低下,只有看到这些学生的不足,才能深刻地反思当今的教育。这让我想起,为何国外也把保护动物写进本国法律中,并积极倡导保护动物的生存权,创建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让动物成为人类的真正朋友,以此来加强国民的素质教育、爱心教育和关心弱势群体教育。这种教育的效果非常明显,国民素质大大提高。所以,在这种教学中,要大力倡导人的真、善、美的一面,极力反对暴力和战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关爱生命。为此,在教学中,要把哲学、道德所表达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成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才是人的这种独特的生命感受。让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这种生命价值的升华,这才是文科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真谛的体现,也是文科教育的基本使命和基本教育的功能。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 篇6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1

根据教育局举行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练兵”三大活动要求,暑假我自学了《教育新理念》一书。《教育新理念》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从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以及教与学的理念上为我们作了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有了新的理念,就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不断自我更新,及时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

袁振国先生文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他文笔简洁流畅,全无枯燥、沉重之感,而富联想、启发性,可读性很强。如: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中国学生屡屡获金夺银,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学生基础扎实,却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却少有原创意义上的知识科技创新,以致于在最近的世界科技实力总评价中,美国得了100分,日本得了72分,德国得了54分,俄罗斯得了25分,中国仅得了20分。……中国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也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这些事例在阅读的过程中,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两种不同的问法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完成老师给的学习任务,我们老师关心的是如何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教科书就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而国外的许多教育却从能不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等方面来考虑学习的意义。难怪我国学生在国际奥赛中屡屡摘金夺银,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学生基础扎实,却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我国在世界科技实力总评价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得分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在我们周围的确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只是我们有时视而不见,懒得思考而已。《教育新理念》一书中,不仅直言了我们教育面临的现状,还为我们教育者进行了剖析,就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挖掘背后隐含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痛快。作为一位教师,我在阅读了此书后不禁反思:我们的孩子喜欢怎样的教育?因而,我,更应该是我们,要从中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开展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已经被证实的,确信无疑的知识,而是应该为了教学生怎样去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讲课不能以让学生回答我们的问题作为目的和方式,而应该引导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教育是什么?赞可夫曾经说过:所谓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发展。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应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余地,让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时代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创新教育也是一种“活”的教育。我们提倡孩子“思维无禁区”,让孩子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让我们记住苏格拉底说的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确,《教育新理念》让我认识到了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比解决教师给学生的问题更重要;教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2

我读完袁振国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后收获颇多!书中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应该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追求,有独立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应该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丰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辉,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师境界。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比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怎样转化差生,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一、对角色作用提出了挑战

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当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当冷静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及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其二,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以适当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具有合作精神。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则首先应该成为研究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研究。

二、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将重新建立教学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创设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联系教学,不断摸索和探讨

1、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

(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因此,我想在一节课中,如果自始至终都采用多媒体,那就不能称是一节好课,至少说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是多变的。所以,教学上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我们用了多少方法。

3、教学不要过于形式化,注意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老是想着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用什么手段去体现,往往就没有注意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能全面发展。只要能让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就是好课。在许多课上,正是由于我们教师想得太多,因此使教学活动变得只有形式而没有了真正的内容,就像是一套好看的衣服,却没有一个相称的身材人去穿它,那么衣服的美又如何体现呢?衣服,我们知道只要穿得得体就会很好看。同样,我们教学模式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只要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的是如何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或进步,而不是去考虑用什么方法去体现新课程标准。

总之,如何达到一种“真正教师”的境界,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3

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位置,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本书也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一、做学习型的教师

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和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做欣赏型的教师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是真正对学生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学生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好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几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做善问型的教师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充当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4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等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阅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我教学十几年,特别明显感觉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每一个班的学生的为人处事可以说与班主任有很大的相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

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5

在阅读《教学新理念》这本书时,引起我最大关注的,是有关数学的教育。

之前从来也没有特别地深究过,于是直到看到这本书时,才明白数学的本质竟然是“无中生有”。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从具体的事物里抽象出所谓的信息,进行抽象的加工处理成为我们所要的结果,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一个结果。那么,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积累,不断学会新的思考方法(而不是新的知识),用以解决问题。所以,数学应该是一门开放的学科,用积累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创造性的解决社会中的数学问题。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里,完全背离课本而进行彻底的开放教学是不可能的。孩子们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才行,所以我想,可以利用教材中所编排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地安排、组织,从中培养孩子们初步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实践活动呢?我思考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活动目的,写好活动计划

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绝不可以是无目的无计划的,它必须是为了配合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是为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服务的,必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组织的。同时,每次的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如同上课之前的`备课一样,为它制订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当然还要顾及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只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帮助学生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

每次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以相关的数学知识作为活动的基础。那么在活动之前,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把所需的数学知识理一遍。

帮助学生作相关的知识准备,可以安排在活动之前,也可以落实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要看具体的教学实际而定。

三、准备好实践活动必须的素材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的活动,这必然要动用许多素材。有时是一些资料,如图片,文字描述,数据统计表等;有时是一些实物,如彩球、细棒等等;有时是一些工具,如器皿,卷尺,以及其他学习用具;有时也会用到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视频录像等等。在讨论要准备哪些必须的素材时,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思考,集齐大家的智慧,这不也是一个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么?为了能够使数学实践活动顺顺利利的开展,一定要提前把必需的用品准备的妥妥当当,并及时的分配到学生手里,避免手忙脚乱引起混乱。

四、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要使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极高的参与热情,作为教师还应当精心为实践活动创造一个合适的情境,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买什么电话卡划算”“压岁钱怎么花”;可以说一个故事,把需要解决的难题融入到故事中去,激起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可以开展角色游戏,如“小小快餐店”;当然也可以把学生领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去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观察、测量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一个学习的情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情境是否有趣,是否有吸引力,决定着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

五、做好实践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从烦闷枯燥的课堂学习走进活泼有生趣的实践活动中,难免他们会出现主动性过强,情绪激动的情况,也就是常说的“收不住”,那么教师就要做好活动的组织者,在实践活动之前就应当提出相关要求,制订一些与活动有关的规则,活动中更要加强督促和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使学生做到张驰有度。

六、及时做出实践活动的总结

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前,一定要及时对这次数学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如学习情绪、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一定的表扬、肯定和鼓励,以激发他们以后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要对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所解决的问题,或者是研究的结果,都要进行一个精确的概括,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总结可以由教师来说,当然教师也可以把这个机会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显然后者优于前者。

总之,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的反馈,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实际运用。在活动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培养。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6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充当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7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位置,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因为我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并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充当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是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8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告诉我们:听课和分析课是他的每日工作,并且指出听课和分析课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发展教师的经验,把个别教师的经验变成集体的财富,用以丰富全校的创造性的实验。

对课堂的有效评价与分析,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学生情况。因此,我们提倡教师对课堂的反思,同时,我们要求学校领导应该经常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听课和分析课,也提倡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与评价分析。因为领导的评价与分析(有效的课堂评价)犹如站在高台俯瞰,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与创造性活动;教师的评价与分析则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课堂不是产品,而是一个制作产品的过程,教育的真正产品是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堂评价的尺度,要树立正确的评价思想,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课堂评价的宗旨不应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定性结论,要着眼于教学的过程,着眼于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着眼于为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

从这些年的从教经历中,我想对课堂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评价应激发起教师的探索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

因为课堂不是产品,而是制作产品的过程,教师是工艺师。因此,我们在对课堂评价时,要以激发教师的兴趣为目的,让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分析产生兴趣,因为只要教师能分析自己课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跟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问题,那他的教学就可以说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因此,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价。

1、课堂评价应关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广度。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该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用心教好教材,传授知识。而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显示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传统的教学就是“确定目标,传授知识,完成任务”,就可以说教好了教材,就是一位称职的教师。而用教材教则不一样,教材只是一个参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当地情况、自身条件开发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课堂评价中,要看师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占有量,以及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程度,要看学生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的交流与结合,要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对课程相关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情况,要看师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评价时,不能断章取义,在发表意见之前,要有对一课的教学流程有全面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一课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在一堂课的时间,往往需要好几课时,特别是当我们准备就某一个主题想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就要自始至终听完教师对一课的教学安排,还要听听教师的意见,包括对课的认识、分析、把握以及使用技巧的设计。还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听听学生的反馈信息,主要了解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与培养。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指导性的评价。

2、关注师生合作学习的对话与交流

新课标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就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与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大朋友。在课堂评价中要看这一思想的落实情况,就要关注几个要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具体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从两个方面去考察:

第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朗读与欣赏。特别是学生对文本有感情地朗读情况,因为从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析,他们之所以理解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本内容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无法正确流利地朗读,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因为学生如果对朗读都非常吃力,他还有什么精力去思考呢?如果学生不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就不可能做到深入理解与思考,当然也就无法完成对话与交流。在课堂评价中要把学生对文本的朗读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因素,要看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的情况,要看学生在朗读中的情感陶冶,要看学生在朗读中的理解与思考,要看学生在朗读中学习与提高。

第二,关注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学习情况。现在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每堂课必有讨论,但对讨论的内容却是泛泛而谈,走形式。课堂上轰轰烈烈,下课后学生一无所获。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忌讳的。因此,我们在听课时,不要做一个居高临下的旁听者,只看形式,不重内容,一定要深入到同学们的讨论中去,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是积极参与还是被动接受,对问题的认识是深入还是肤浅,是泛泛而谈还是深思熟虑,是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这些都应该成为对课堂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此外,还要看教师对讨论的把握,是否和学生一起交流,既关注全局,又注意个别;是否给足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和空间;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等等。

3、关注课堂上学生情感的发展

在许多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煞费苦心地讲解、表演,学生毫无表情地配合、接受。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抽一名学生画画后,教师表扬他“画得好”,全班同学就竖起大姆指说两遍“XX,你真棒!”课后,我问同学们你觉得他真的比自己好吗?有的同学说:“教师说好,就是好吧。”我又问另一位同学:“你能画得比他更好吗?”那个同学回答我:“当然能”。“那你为什么还赞扬他呢?”“教师是这样要求的。”可见,学生的表扬是言不由衷的,只是为了表演给教师看的。如此课堂,如何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与督促。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把学生内心情感的调动作为一个重要的尺度。要着重考察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把学生情感的变化作为自己教学的内容;是否根据学生感情的发展确立教学进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的语言是否对学生心灵产生震撼。

4、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在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考察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不是要大家忽略语文的工具性。课堂上,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与运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文学的语修逻文仍然是我们课堂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文学习关系到其它自然学科的理解,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人文性,只重文学欣赏,围绕文本大谈理想人生,而忽略了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那不成为一堂德育课了吗?我认为这无疑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是完全不足取的。

二、课堂评价应采取领导、教师、学生相结合的方式。

课堂评价的宗旨是激发教师的探索兴趣,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时,不能搞一言堂,要树立对话与交流的思想,包括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主要是大家共同分析课堂的得失,分析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教师完成自我反思与提高。还包括领导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主要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心理接纳程度,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学生对课堂的认识与评价。

三、课堂评价应采取评语导向的发展性评价,杜绝定性定量的结论式评价。

运用教育新理念创设语文情境教学 篇7

以教育新理念为指导的大学语文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培养,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其自主建构新知识体系的热情,对实现大学语文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新理念对大学语文课堂演讲情境教学的启示

《礼记·中庸》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大学语文演讲情境教学,不同于一般课堂上临时创设的情境,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信手拈来,即兴发挥,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在每个环节都力争渗透教育新理念,才能高屋建瓴,事半功倍,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写作中渗透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认知世界的唯一答案,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阶段性成果,不能外在于认知主体,必须是在学生依托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

学生因为要撰写演讲稿,所以有了学习演讲稿写作知识的动力,会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演讲稿的写作知识,随时解答学生认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选题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

演讲稿的选题只规定演讲的主旨,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确定。演讲稿的内容和范围应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相结合,体现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人文精神,表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选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自己拟定。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而是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走进课堂,面对新知识。给学生个性化选题的权利,会调动其学习兴趣,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培养自信,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评价标准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学生的演讲成绩不能笼统评价,不能一个分数定高下,而应该将演讲各部分内容分解赋分。如演讲稿主旨是否明确,逻辑是否严谨,是否具有理论深度,是否流通达,具有感染力;演讲者着装是否得体,表情与态势语是否得当,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语言智力、数理智力上,还应该观照到学生的节奏智力、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交流智力、自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多方面的智力因素。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发一是树立科学的智力观,正视智力的多元性,全面深刻地认识学生;二是树立乐观的学生观,从更广阔的方面发现并识别学生的独特才能,相信人人能成功;三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开发每个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四是立足于多元智能的多元素养,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开展个性化教学;五是形成多元多维的评价观,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等应是多元的,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六是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设计受益人教学策略;七是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构建多元切入的教学策略。

学生在演讲中,不可能各方面都表现得完美无缺。因为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学生可能在某一方面有长处。分解打分的目的就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肯定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对于参与演讲的学生来说,虽然可能总分不理想,但某一环节、某一方面得到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对其学习成长也有促进作用。

评价标准制定后要组织学生讨论,征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清楚哪方面会获得好评,就会在哪方面加倍努力,争取在演讲中获胜。

二、学生主体地位理论在演讲情境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课堂实施是情境教学全过程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时刻,前期的所有准备都要以此来检验,后期的所有反思都要以此为依据。所以,要全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演讲才华。其他学生既是听众又是评判者,评判他人演讲的成败,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具体工作有如下几方面。

1. 创设逼真的演讲情境。

准备并指 定演讲人 的位置———演讲台。这是演讲者表演的舞台,也是听众注目的核心。一定要布置得庄重规范,使演讲者和听众如临其境。教师可以担任演讲主持人,便于掌控课堂局面。

2. 评委以学生为中心。

选定奇数评委,给演讲者进行多元化赋分,公布分数时应该先分解每一项得分,最后公布综合得分,使演讲者的突出项得到肯定。

学生评委的优势在于:第一,与演讲者同时进行知识建构,更容易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评价者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学习;被评价者在接受评价时,可以收到来自伙伴的忠告,强化对成功与不足的认识。

第二,演讲者与评价者同处于一个认知水平线上,有同龄人大致相同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与生活经历,更容易形成同龄人的彼此认同。

第三,演讲者与评价者的角色是轮换的,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 增加听众讲评。

学生是演讲情境中的听众,又随时可转换为演讲者或评价者;但每节课能演讲或评价的毕竟是少数。为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可在学生评委评价之外增加听众对演讲的点评。

点评内容可以多样化,既可以对演讲成绩或不足进行评说,也可以谈谈听演讲后的感受,对演讲内容进行补充发挥。总之,只要学生在积极思考,形成参与热情,情境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因此,增加听众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的有效措施。

4. 教师处于引领地位。

教师在情境教学中一是主持上课,二是控制课堂节奏,三是防止课堂主题偏离,四是处理意外事件。在这时,教师肯定性激励是必要的,随时而准确的激励,会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适时启发也是必要的,这既可以让学生临场碰撞出灵感火花,又能纠正情境教学行进中的不足;教师的课堂总结更是必要的,总结性点评可强化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

三、以有效教学理论指导大学语文演讲情境教学的反思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是大学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教师把直觉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落实。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旨在促进学习,呼唤效益意识,应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 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从中反思学生的参与效果和知识建构情况。

以此判断本次情境教学是否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对情境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检验有效教学的落实情况。

批判性地审视情境教学实践,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性判断,会使情境教学实践及时上升到理论认识,增强自身的实践智慧和理论自信。

3. 总结情境教学的特点,为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8

“共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状态,后来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其意义延伸为事物之间互动、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面对环境恶化、社会冲突以及自我精神迷失等一系列生存危机,开始对以往的生存方式进行反思,思考如何达成人类、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实现互惠、共存、共同发展的共生理想。在此情形下,共生的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纷纷把共生作为解决各自领域问题的重要依据,共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从新世纪伊始,我国推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从理论到实践均有一个较大的改观。然而,深入观察当今的教育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恶性竞争、文化霸权、轻视过程和师生片面发展等“主客二元”思想影响下的教育工具性和功利化取向,造成了教育中的人为隔膜,使师生、生生乃至师师之间难以有效沟通和共同发展,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难以实现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共生理想。因而,运用共生的理念来审视当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显得尤为紧迫。对此,教育研究者基于对共生的追求,提出了共生教育理论,为当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

共生教育的价值追求

为了清晰地展现共生教育的内涵,笔者从共生教育的目的、过程、课程、环境、评价和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共生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了研究,简析如下:

1.共生教育的目的观

共生教育顺应了当今人们对“共生理想”的全面追求,也决定其必然要扭转当前教育过于工具性和功利化的倾向,指向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觉醒,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注重“在人、自然与社会统一基础上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身体与精神方面,……具体的德、智、体等具体而细微的全方位发展,不仅如此,共生教育还致力于相互间的互动和谐,”重视人自身及其所涉关系的良性化,强调主体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文与科学、教育工具性与精神性的关系,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尊重并接纳异者,理性面对竞争,积极进行沟通和对话,促进人类自身及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互动。

2.共生教育的过程观

共生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的过程。对此,共生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生命过程,它体现了对生命时空性的关照、对全生命的关照以及对生命关系性的关照,……是一种意义与价值的探询过程。”共生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情感体验,注重教育过程中意义的动态生成,是基于既定教育目的上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生命意义上的对话过程,是教育双方通过平等互动,对话交流,相互合作,共同体验,进而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进行价值共享的过程,其中既有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启迪,又有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形成。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潜力得以发掘、能力得以增强、情感得以丰富;教育者的生命意义得以展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3.共生教育的师生观

共生教育基于共生的理想,体现了对师生生命成长的全面关怀,着力构建共生性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将会呈现新的特性即它并非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也非单纯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全方位、全生命的交往与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生成,意味着人的完善,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师生之间的精神相遇中。”首先,这种共生性师生关系跳出了“主客二元论”的思维模式,立足于人的“非自足性”,在动态开放的思维中推进师生关系的转型。其次,共生性师生关系强调主体间性关系模式中,师生的平等性及相互认可与接纳,通过对话达成师生间的异质共存,同时还重视“我-你”关系模式中对师生个性和精神层面的关注,注重师生全生命的参与,达成师生精神视域的融合。最后,共生性师生关系注重师生的共同成长,指向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高。

4.共生教育的课程观

共生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在对新课改三维目标全面兼顾的基础上对共生的全面追求。首先,在课程的形式和类型上重视课程结构的优化,以达成多种课程类型的并重与互补,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共生,引导课程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其次,对于课程的建构,共生教育认为“课程是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因而共生教育的课程是课程与教学共同生成的过程,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建构,增强课程的经验性和开放性,以改进和拓展课程,实现课程基于教育主体发展要求的动态生成,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指向生命质量的提高。

5.共生教育的环境观

共生教育持“一种开放的、双向的、过程的教育环境观,它旨在人与环境之间创造性、人性化关系的建构,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在这种共生教育的环境观下,人与环境之间是持续不断的对话与意义生成的过程。对此,共生教育注重环境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与心灵沟通,形成人与环境间的良性互动,以实现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因而,共生教育的校园美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重视构建生命化的教育环境,打造人性化的校园,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塑造,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张扬人的个性特点,营造师生和谐的心理氛围,让生命个体充分体验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精神世界的愉悦,全面发挥教育环境的涵育功能,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6.共生教育的评价观

共生教育持一种过程性的评价观,在于呵护生命的健康和谐发展,造就自由发展的生命主体。对此,共生教育的评价体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凸显人的主体性,采用鼓励多方参与的自主性评价方式,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体系,强调对学生的真实性评价,关注教育评价活动中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强化团队评价,促进个体间的尊重、合作和信任。同时,对于评价的结果,共生教育追求由重鉴定功能向重改进功能的转变,立足于学生当下,面向学生发展的未来,呈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使每个个体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帮助以及成功的体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促成人与人之间积极的、建设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共生教育的理念定位

通过以上对共生教育所秉持的价值观研究,凸显了共生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使共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更为明晰,为共生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研究者走向一线教师提供了思想定位和行动端点。

1.生命理念: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传统教育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缺失了对受教育者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使受教育者对价值和审美的理解日益缺乏,自主精神与创造精神正日益丧失,进而不能有效地认识社会、认识他人和认识自我,不能深刻地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甚至陷入精神的迷惘,使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

事实上,“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共生教育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指向主体生命质量的提高,把人的发展和完善等基本生存问题作为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最高宗旨。同时,共生教育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要重视个体个性的形成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规避了传统教育中过于重视教育的工具性以及忽视对个体生命关怀的弊端。共生教育在于引导受教育者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2.包容理念:对差异的全面接纳

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及其文化均有其独特性,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社会活动,要考虑和尊重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然而,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过于重视主流文化,轻视其他文化,造成了多元文化理解的缺失和文化的失衡;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缺乏鲜明个性的同质化的“教育产品”;过于狭隘的评价标准使众多具有各种潜力的学生被贴上“失败”的标签而难以得到教育应有的关注。这种狭隘的教育价值取向,使人们漠视了世界的差异性,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接纳异者,进而难以在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之间形成相互借鉴和沟通的共生关系。

共生教育体现了对“异质共存”理念的追求,认为各种文化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认识到每个个体均具有独特性,并都希望得到理解和接纳,实现与他者的平等互动。对此,共生教育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盲从他人的思想。每一种声音都应得到尊重,尽管有的声音是微弱的,没有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但它需对不同观点、不同的人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拒绝,或者怀有敌意”。因而,共生教育重视对差异的全面接纳,不仅表现出对个体个性和差异的尊重,更强调对异者的认可,体现了更为广泛的包容性。

3.合作理念:对竞争的理性引导

当今世界无处不充满着竞争,竞争需要人才,人才依靠教育,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这也使竞争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特征。这种竞争取向客观上刺激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同时也使教育面临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困境。过分强调竞争和生存斗争,使人们视大自然为将要征服的对象而进行过度的干预和开发,造成生态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难以同大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激烈的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疏远甚至敌对,处处设防,造成人为的信息阻隔。同时,面对竞争的压力,人们容易形成扭曲的竞争意识和自私行为,使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造成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共生教育正是基于人们的共生理想,“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和谐和融合。在这种教育中,任何野生动物、植物、土地、资源等,都不再被假定成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是以友好的方式和我们联系着的人类中的一个分子。”在共生教育的视野里,自然和他人都不单单是自己的潜在对手,还是自己发展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对此,共生教育体现了对竞争的理性引导,认可和接纳异者,重视积极的对话与合作,强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4.过程理念:在过程中主动生成

共生强调的是结合方式变迁与进化的过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共生理念也表明了人之生命的生成性以及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传递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原定的工具性的教育目的仍是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教育过程更像是一段黑箱,只关注两头的目标制定和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忽视了中间环节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生命个体的被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以及身心发展的主动生成。共生教育尊重事物的自组织原理,汲取杜威教育论述中关注教育的过程、重视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参与者的生命体验的无目的论实质,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全生命的提升,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重视参与体验,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扩大视野,对知识进行重构和生成,达成理解,进而培养感情,塑造自我,从而规避了当前教育过于工具化的目的取向,体现了过程中的生成性。另一方面,共生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对此,共生教育对共生理想的实现同样持一种过程的理念,教育与外界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的积极互动、协调共生,直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共生这一最终目的的达成,需要各方面增进了解、积极互动、相互合作,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追求过程。

5.整体理念:对片面发展的规避

人是从身体到心理、从工具性到精神性的整体性的生命存在。然而,在传统教育中,教育的工具化倾向过于重视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相对忽视了从整个生命层面上对人的精神关怀;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过于注重教育形成的眼前利益,产生了“应试取向”等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发展。同时,这种教育取向也造成了教育自身的封闭性,使教育自身难以实现系统性的协调发展。

共生教育指向对人的全生命的关怀,重视所涉关系的良性化,决定了共生教育立足于人之生命发展的整体性,满足生命质量提高的多重需要,不但重视个体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个人内部的整体发展,而且重视培养个体对异者的认可和接纳的正确态度,以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对话、理解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追求个体外部的系统协调发展。同时,为确保从生命整体性的层面上促进人的发展,共生教育还注重自身的整体性建设,重视教学目标、过程和评价等要素的相互协调与支撑,同时还考虑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间的制约和牵制关系,注重教育整体性功能的发挥和教育主体的整体性需求,彰显了共生教育的整体性特征。

6.共生理念:对共生的全面追求

在当今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特征更为凸显,因而时代呼唤共生,需要共生型的人才,教育则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通过培养具有共生意识的人而达成共生理想的实现。然而,反观当今的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取向造成了对学生理解、合作与共生意识培养的不足,忽视了教育的生命特征和共生使命,特别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视他人和大自然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征服对象,使主体间相互敌对且缺乏合作,难以协同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生存环境的恶化,使教育与共生的追求背道而驰。

共生教育基于生命的共生性,“从生命外部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亦从生命内部追求人与自我的共生即对自我的关切如自爱,具体而微至理性与非理性的共生。”在此基础上,共生教育把对共生的全面追求进而具体化,强调教育内部要素比如教育的工具性和生命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之间的互动、补充与共生,在课程中渗透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共生意识;与此同时,扭转了以往教育过于重视学生发展,忽视教师感受的弊端,强调师生、生生以及师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实现其生命价值,提升其生命意义,达到教育主体间的多元共生,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中国移动活动方案下一篇:员工活动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