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法律论文(共8篇)
东京审判法律论文 篇1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梅汝傲的名言。
其实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刚刚从电影院看完《东京审判》,耳边还回响着梅汝傲那些激昂的话。第一次让我震撼的,是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以后,梅汝傲把本子一关,头也不回的离开会议室。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但是梅汝傲也有过无奈,有过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抽着烟,虽然他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大家,必须证明中国的位置,但是命运,不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后的胜利,当然是属于梅汝傲的。所有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对战犯实行不实行死刑的时候,梅汝傲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开始了他的说服工作。当他打开信封里的投票纸,把笔拿起来,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个圈,然后把投票纸放回信封里,叠好信封,最后投入投票箱。这是他作为中国法官,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当最后的票数为5比5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紧张了,其中也包括梅汝傲。当最后从主法官口中念出“YES”的时候,梅汝傲胜利了,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如释重负。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
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不错,特别是在军事法庭里的戏,那种刷的声音,很有震撼力。那几个日本演员,真的演的很好,坐在我旁边的几位老人家,都说他们像真人。松哥演当然一个字形容“棒”。几乎全部的英文台词,虽然我听不懂讲什么(当然,下面有中文翻译),但是能听的出,松哥花了很大的时间在这方面。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里面松哥只有的几句中文,是用的配音,配音人的声音,本人不敢恭维。
东京审判个人觉得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不足的就是,内容还不够多,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很多东西,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把东京审判全部呈现在大家面前。
东京审判法律论文 篇2
在片名出现后, 电影配乐逐渐激昂严肃起来, 继续用字幕交代电影的故事背景。接着出现了梅汝璈法官的旁白, 与其日记所叙大致相同, 一句“孰令改之”和“自作孽不可活”足见得本片主角梅法官对那段历史的态度, 也足见得他对战犯的态度。
两分钟后影片正式进入主题, 场景切换到法官们的开庭宣誓, 宣誓中提到“要保证每个人的见解为不可侵犯的秘密”, 这也正与影片最后梅法官的独白相呼应。宣誓过后, 影片进入我个人认为的第一个小高潮——梅法官对座次安排提出异议。梅法官与老卫庭长的针锋相对, 你一言我一语, 你来我往的对话, 让人赞叹。我翻阅《东京大审判》一书, 书中对这段争论并未作详细的记载, 但的确提到了梅法官对座次有过据理力争。不论是出于史实还是艺术加工, 这段场面都必不可少, 它表现了中国法官的气节, 也表现了中国在二战中应有的受到尊敬的地位, 正印证了片中梅法官所说:“真理只有深浅, 没有大小之分。”是正确的就必须坚持到底。接着影片切换到梅法官一行人与两名日本醉汉偶遇, 这绝对是不愉快的经历, 战时日本严厉的新闻管制和民众脑中根深蒂固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 使得这两名醉汉对中国人异常敌视, 两名醉汉在枪声中倒下, 但中国人民的屈辱悲痛并没有就此消失。影片镜头再次切换到老卫与梅法官对座次的争论上来。老卫认为这次彩排只是为了让记者拍照, 没必要事事较真, 而梅法官坚持要求按照签字顺序排位, 甚至不惧辞职回国受罚。老卫答应再去同麦帅商量, 大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梅法官一人, 镜头不断切近, 由近景到人物特写, 从梅法官犹疑的眼神中可看出其内心的焦虑。但世事往往没那么坏, 老卫带来了好消息。梅法官的坚持是必要的, 因为这关乎中国尊严,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 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 铮铮铁骨, 义正词严。最终老卫庭长只能对梅法官说:“you win。”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 我是法官, 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自信, 让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法官而感动, 面对国家荣誉, 面对民族荣誉, 一丝一毫都不能妥协退让。
接下来法庭上的一个镜头是全片我最喜欢也感触很深的一个, 那就是左右两个连续镜头展现了梅法官与庭长同时坐下的一个小细节, 也许人们会觉得这个细节无关痛痒, 实则不然。从公共场所就座礼仪来看, 一般是地位尊贵者先就座, 然后依次就座。在普通场合, 由一个小小的就座便能看出各人的地位尊卑, 更何况国际法庭上, 每一位法官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我想, 梅法官与老卫庭长同时坐下, 也就是为了告诉世人, 中国不比其余10 国中的任何一个差。在二战中、在这次审判中, 中国应当享有受人尊崇的地位。如此意味深远的举动, 实在是值得玩味。这不禁让我想起周总理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种种趣闻, 很多都是于细节处彰显大国风范。
真正的东京审判开始了, 影片展示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内部全景, 让人感受得到扑面而来的庄严与肃穆, 在这个神圣的地方, 那些历史的罪人都该得到应有的判决。审判中, 日本战犯和辩护团成员都穿着军靴, 这无疑是对其军国主义的推崇, 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挑衅。镜头以梅法官的视角出发, 扫视了在场的所有战犯, 最后镜头切换在梅法官的特写上, 这个举动意味深长, 或许此时梅法官冷静外表之下, 深藏着对日本战犯的痛恨, 对中国百姓的同情以及立志用法律将这些人严惩的决心。
审判由检察长约瑟夫. 季南对日本战犯提出指控展开。期间, 日本律师唇枪舌剑, 对台上的所有法官提出质疑, 其手段凶狠和推理严谨确实让人刮目相看。看到所有日本战犯均不认罪, 且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理所当然时, 我这个半个多世纪后来的旁观者都会拍桌子跳脚, 更不用说当时身临其境的法官、检察官、记者们会是何等的激愤了。日本辩护团采用“延宕战略”不断制造事端, 打扰审判程序, 但邪终不能胜正, 检察团的“诱敌深入”战略见了成效, 日本军官的出庭作证, 使辩护团领导广濑一郎束手无策, 他只是反问了一句:“请问证人, 你是日本人吗?”当时, 日本政府宣扬的正是这样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然而, 广濑一郎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他首先是个人。那位军官对淋漓鲜血的正视, 是从人类道义与人性良知出发的, 是善对恶的反抗, 是文明对野蛮的抗争。末代皇帝溥仪整整八天的作证顶住了战犯辩护团轮番反诘, 他直接证明了日本在满洲里的进驻是非法的侵略行为。一个前朝封建皇帝的作证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荣誉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此时, 溥仪不再是大清帝国的代言人, 他所代表的是万万中国人, 他的发言作证, 是中国人对那段不堪历史的斥责, 是强烈博大的名族主义的怒吼, 这也是检察团在东京审判中赢得最华彩的一仗, 虽然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战犯均不认罪, 但这不能阻止历史拿出赤裸裸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罪行。审判必然会有量刑, 然而在面对这些对人类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是否该判处死刑时, 居然会出现分歧, 如此严重罪行的人能不能以死正法都会有分歧, 真是天大的笑话!
接下来影片到了梅法官就量刑问题的“舌战群儒”了。一句“人, 就是要深受其害, 才能真正意识到战争的罪行和可怕”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和对那些不赞成死刑的法官的怒其不争, 以史为镜, 如此惨痛的教训还不足以使人醒悟吗?一句“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湖南方言“只要打不死老子, 老子就要站起来”, 浓重的压抑, 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 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 一个不大的投票箱, 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 紧揪住我的心。尽管这段历史早已盖棺定论, 但观影时, 我仍然心中紧张不知所措。“NO”“NO”“YES”“NO”“NO”“YES”“NO”, 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 绝望浮现于心, 11 国法官有5 个选择了“NO”, 那么剩下的呢?“YES”、“YES”、“YES”、“YES”, 这6 个“YES”仿佛乌云消散, 心中有拨云见日, 花开月明之感。梅法官再一次胜利, 他用对战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亡魂。
《东京审判》是一部真正用心去描述历史的电影, 同时也是代表所有中国人发出的一声怒吼, 决不允许有人诋毁真相、颠倒黑白!面对历史, 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 但这部主旋律电影让我看到国民应有的爱国情操, 在我们所能发光发亮的领域内, 用自己的双手去塑造民族气概。但这民族主义绝对不是日本那样狭隘的民族主义, 也不是军国主义者满脑子帝国伟大之幻想。它该是深沉博大的, 以人类文明为先的民族主义才能使一个民族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梅法官的一句“孰令改之”一句“自作孽不可活”足见得本片主角梅汝璈法官对那段历史的态度, 也足见得他对战犯的态度, 造成这样悲剧的人必将受到历史应有的审判。
关键词:东京审判,电影,民族气概
参考文献
[1]黄鹤逸.东京大审判[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0.
《东京审判》,审判了什么? 篇3
1931年,75年前的9月18日,久驻中国东北的日本人终于按捺不住自己膨胀的野心。炮轰东北军,占领沈阳,开始了吞并中国的军事大侵略。
炮火纷飞中、尸横血溅中、呻吟哀痛中,弱势的中国被强横、野蛮、残暴的日本欺凌着、侮辱着、践踏着……
中国在流血,心在流血。肢体在流血……
中国在痛苦,在哀嚎,在怒吼……
博弈的双方已经疲惫不堪。在耗过了忍受的极限,中国将要同日本这个孤注一掷的强兽再做一搏时,强大的美国向日本一击,日本战争恶兽轰然倒下。
历史是那样的残酷,又是那样的无情。
历史是这样的真实,又是这样的荒谬。
血腥的双手还带着刚刚凝结而成的黑红血痂,杀人者已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善恶如何对弈?真相怎样表明?
人类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强大到能够扼住邪恶的头颈——让它低头:但,这还不够。还要用人类正义和智慧的灵光来照耀,照出战争恶魔的丑陋灵魂——这就是电影《东京审判》。在战争后的心灵废墟上,《东京审判》拨开历史的灰烬,冷静地反观半世纪前的中国和亚洲的疤痕,尽管依然疼痛。
《东京审判》以民间情绪和官方反映这两条并行的线索揭示了中心:不仅审判了过去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的战争罪犯,而且也以理性审判了人类的观念和社会秩序的现状。
《东京审判》审判了人类的正义和野心。广濑一郎为兽行的强奸涂抹人性追求快乐生理本能的脂粉,东条英机把侵略说成是兄弟相助的美好和温情。在日本侵略者的眼里,他们的侵略就是爱——他们因为“爱”而杀戮,为了“友情”而掠夺,所以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普照大地的太阳正在发出灿烂的光辉——侵略就是正义!侵略者的逻辑使是非没有了界限,正义与邪恶的区分也荡然无存!愤怒的法官给予这些可耻的狡辩以无情的讽刺和严厉的驳斥。《东京审判》这样判决: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尊严、利益是不可侵犯的。无视别国和其他民族的独立、尊严和利益的共荣、关心与爱只不过是侵略野心的画皮。侵略违背正义而永远被谴责!
《东京审判》审判了思想的愚昧和专制。东京的战犯们虽然无可辩驳而低头认罪,但因为政府的愚民政策,使许多日本民众不了解战争的真相,不以侵略为耻辱,反因失败而羞怒,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我们不禁思考:日本民众为什么甘愿为公然侵略的天皇而献身?当他们像禽兽一样残暴而毫无同情心地屠戮中国、朝鲜以及其他土地上的愚氓时,是否怀疑过对天皇的信仰?
证人田中隆吉在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战争内幕时,正是对侵略者罪行的重击,律师广濑一郎“你是日本人吗”的喝问肯定令他恐惧和耻辱——为被排斥于自己民族之外的“背叛”而恐惧,为自己民族犯下的罪行而耻辱!当和田正夫把子弹射向弘二时,是对侵略战争最深刻的怀疑和坚决的反对:他酗酒度日,是他不敢更不愿清醒地面对这种痛苦的自我麻醉:他以长跪来赎罪,但一个人的正义力量到底有多大?当自己的心志在东条英机九死不悔的表白中彻底被击溃时。他以自己民族最古老和最决绝的自杀表明了自己对民族的绝望!他们还不曾泯灭人类的良知和自己的判断。他们为人类良知的丧失而痛苦,为自己正义的坚持而遭受心灵的折磨。他们在天皇专制下痛苦挣扎!
当美国把战火的余烬引到日本国土上时,日本人也用人类的公平法则为自己辩护:我们是平民,不应遭受战争的荼毒!但日本军人杀害了多少亚洲平民?他们可曾想过?愚昧的日本狂热青年已经丧失了人类的反思能力,面对着战争的鲜血和荒谬,已经无法平衡人类理性和良知下的爱恨感情,因精神撕裂而金石俱焚!北野枪杀了和田正夫和芳子,酒馆的老板娘也被人暗杀。政府的专制导致了民众的愚昧狭隘、自私冷漠、狂乱盲从。这是自我的毁灭,是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东京审判》审判了世界的公正与强权。没有公正就没有正义,而公正的获得需要努力和争取。虚弱的中国在搏斗后的鲜血和伤痛中艰难地站起来时,坐在勇敢者席位上的却是跪着求生的英国人。美国试图以自己的强大来排定英雄座次。中国法官代表梅汝璈适时提出抗议,梅汝璈的坚决斗争,使审判伊始就显得沉重和紧张。正如梅汝礅所说:伤痕累累的中国人,经历了日本铁蹄践踏的中国人。不是为了愉快而来,而是为了公正而来!公正是通过较量而取得的!他的义正词严和决绝的勇气。使公正的天平一时不再倾斜!“支那猪滚出日本”的辱骂和“我们是被美国人打败”的无耻叫嚣更让梅汝璈感慨不已我们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侵略者,所以日本在失败后仍然肆无忌惮!在量刑的较量中。梅汝璈抱着必死的决心,以自己的生命和智慧为人类的正义作出诠释:公正自在人心!但公正也不是坐等而来,它需要努力,需要勇气、智慧、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但东京审判绝对公正吗?检查官约瑟夫·季南在判词中宣告: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为了维持日本天皇的统治。——但,这个战争的罪魁祸首却在同麦克阿瑟秘谈之后,不予被起诉,逃脱了法庭的审判!美国以自己的利益和刽子手做了一笔不可告人的肮脏交易!这是对“最公正的英美法律体系”的最有力的讽刺!强权者规则在当今世界依然通行,但它不可能永远畅通无阻!公正是人类发展应坚守的坐标,它需要人类共同的道义坚持和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多方面的努力。
《东京审判》审判着人类的历史良知,并警醒那些还处在仇恨与爱的狂热中的人们:自私、野心和愚昧是把人带入痛苦的根源!如果不坚持以正义、宽容和公正之心来处理历史和现实,毁灭人类的战争恶魔还会卷土重来!电影灰暗和压抑的背景正暗示了人类争取光明征途中的挫折和艰难。
观看《东京审判》有感 篇4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在影片放映过程中,我们都对中国的胜利感到无比自豪,而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些伟大的中国人致敬。
看完影片,居民们纷纷表示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
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中国今天的来之不易,更是对党有了更多的祝福。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激励着他们,为我们党的将来奉献自己的一切。
东京审判影评 篇5
职侦0901
唐福生
0905050143
影片《东京审判》被誉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了解的历史”和“每一个中国人必看的电影”。所以,怀着尊重历史,重温历史的厚重愿望来看《东京审判》,期待其具有相当的震撼力。然而,当我看完之后,却有所失望,或者说并未给我太大的震撼,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不可否认,《东京审判》,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时中国司法界的强硬,如梅汝璈在卫勃说出法官的座次安排时,拒绝出席预演而说出的那番话,倪征燠检察官对日本战犯以及其辩护律师的反诘等等,让人热血沸腾,为中国争气了,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影片中,却穿插的很多庭外情节,如影片片头,小酒馆事件等等,却怎么都让我感觉,这个影片是为了体现日本战后,民众生活是多么的辛苦,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似乎偏离了《东京审判》的题中之意了吧,怎么看,《东京审判》的审判都是想说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为何不用中国民众,而用日本民众来穿插?
影片采用了纪实体、叙事体并行共存的表现手法,将东京审判的史实与背景一分为二。法庭内为纪实体,主要再现当年审判的场景;法庭外为叙事体,描述了发生在东京一家小酒馆周围的一连串事件。尽管庭内审判,让人感觉有些镜头过少,细节也不是很多,但这无可厚非,我认为,这影片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出在法庭外的编造故事上面,其情节构成为:一对恋人,两个记者。男记者是中国人,女记者是日本人,他俩久别重逢,于采访东京审判之余,几乎天天在小酒馆见面。而这个小酒馆,被编导用来代表那个特殊时期的日本社会。于是,我们不断看到“受尽苦难的日本人民”如何在东京审判期间“更加遭受煎熬”。这个戏剧性的“苦难”加“煎熬”,在不断制造日本百姓的死亡事件,穿插于纪实体的庭内审判镜头之间。影片在两组镜头叠加交替中完成,直至最后,庭内审判宣告结束之时,那个美丽的女记者也中弹而亡,一对恋人阴阳相绝,编导如此安排,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向观众暗示什么呢?
我们或许会这样理解:影片如此处理,是为了证实日本人民也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你影片的名字叫什么?是《东京审判》,而非《东京受难》;你影片的内容是什么?是东京审判,而非东京百姓。东京审判的史实不是影片的历史背景,而是正面表现的主体;拍摄这部影片的主旨应当是再现当年东京审判的历史,而非编造审判之外的故事。法庭内,是日本战犯们拒不认罪,那个辩护律师百般挑衅式的狡辩。他们不承认在中国的残酷掠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那么,影片围绕法庭审判最应当表现的是什么?难道不应当用镜头更为详实地去证明中国百姓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受到的灾难吗?难道不应当出现几个具体的人物,来实质性地揭露罪犯们的真正罪行吗?
事实上,60多年前的东京大审判,历时两年七个月,为了证实日军的暴行,参与审判的中国检察官员与国际人士,曾经回国取证。比如南京大屠杀,就有中国检察助理裘劭恒与两名美国人赴南京实地取证,收集到大量证据,找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尚德义、伍长德和目击者美籍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约翰·梅奇牧师等证人。类似这样的事实为什么不在影片中出现,而是仅仅几句证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些逼真的中国人被残杀的镜头,来证实法庭内的审判,来给予观众心灵的震撼,而仅仅只有一些证人证词,整个庭内审判就只出现一个短短几秒钟的影视资料,却将珍贵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地对着那个小酒馆,那几个日本人。
既然如此,或许应该将影片改名为《东京情绪》或者《东京受难》之类会更好,因为它体现的是二战后,日本民众的战后情绪,以及日本民众的苦难生活,这和东京审判,似乎有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感觉。
东京审判心得 篇6
此次在老师的介绍下,我观看了《东京审判》这部经典的电影,心情激动而且很久都不能平复,深刻体会到民族尊严,民族地位的重要。《东京审判》一部极具教育意义,能燃烧每个中国人的爱国情的电影,每次看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上个世纪最令世界人民欢欣鼓舞的事,非二战结束莫属,面对中国人民而言,日本投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无论过多少年,这一历史事件都不应被忘记,《东京审判》是这个胜利的后续,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决定未来人类的走向,它是正义人民代表上天对法西斯分子的行为的严厉谴责,是对亚洲无数亡魂的一点安慰。在这个歌舞升平的年代,东京审判又再次被人们记起,电影《东京审判》是对当年这场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的审判的艺术再现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中、美、英、苏、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共开庭880次,审判记录共48412页,有419人出庭作证,有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00余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也是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
一。日本法西斯的种种罪行在审判中一步步被揭露。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中国虽然是同盟国中受侵略最惨的战胜国之一,但审判长由澳大利亚韦伯法官担任,美、中、英、苏、加、法、新、荷、印、菲十国法官的座次问题,开庭前预演时就发生了争议,因为庭长韦伯宣布入场的顺序为美、英、中、苏、加、法、新、荷、印、菲,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璈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接着,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拒绝“彩排”,他说:“今日预演已有许多记者和电影摄影师在场,一旦明日见报便是既成事实。既然我的建议在同仁中并无很大异议,我请求立即对我的建议进行表决。否则,我只有不参加预演,回国向政府辞职。”由于他的据理力争,庭长当即召集法官们表决,结果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国签字顺序安排。这次预演虽然推迟了半个多小时进行,梅汝璈终于为我国争得了应有的位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you win„„。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第二次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进入法官问讯时,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战犯却异口同声地说道“我无罪”,这是无视国际法律、无视人道主义的军国主义表现。在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说,“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我们是自卫战争,不违反国际法的战争”,“日本没有侵略满洲的任何行为”。更加令人痛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日本竟杀死了二百零一万五千多个中国人!
决定死刑时,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紧紧揪住了我的心。在决定是否死刑的面前,11个法官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采取反对或赞同。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反对”“反对”“赞成”“反对”“反对”“赞成”“反对”,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
“赞成”“赞成”“赞成”“赞成”,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
些名字:土肥原贤
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告慰了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我们能很清晰地听到那句入股的歌词“that 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 it’s too late„„”是的作为中国人是永远无法原谅他们的所作所为,道歉已经太迟了,已经无法弥补我们内心的伤痛了。记住这场战争,更要记住这场审判。记住这场战争,让我们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和平的重要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并用自己的行动去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期待和平,拒绝一切暴力的战争,战争只能让我们的生活动荡,民不聊生,只有和平我们的国家才能蓬勃的发展。
记住这场审判,他让我们懂得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强大,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提升,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在任何场合维护我们的国家荣誉,争取国家的利益,不让我们的祖国蒙羞,我们的国家正在蓬勃地发展,我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历史已经过去,为来的历史由我们创造,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勿忘国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篇二:思想汇报-东京审判影评(转载于:东京审判心得)《东京审判》影评
今天借着转正大会,作为积极分子的我重温了几年前的一部爱国题材电影《东京审判》。我真的觉得不仅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看,去受教育,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去看。就像主人公说的:“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剧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这部电影在历史的厚重感背后让人看到了更多人性。
有这么一个场景特别震撼人心: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这些,真实而客观,战争不仅害了中国人,同 样也对他们的本国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们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自己的国人有一个交代。在这场审判中,我们不仅要惩罚战犯,我们更应借此敲响警钟,要远离战争,珍视和平。
当看到影片中那些个甲级战犯在审判台前仍然不可一世,神态傲人,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承认自己有罪时,我真的无比愤懑。联想到今天的日本,大摇大摆地参拜靖国神社,公然修改历史教科书,右翼势力活动猖狂,不难想见,他们虽已被国际法庭绳之以法,然而他们的阴魂依然不散。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仍然让人心寒,也许,如果可能,他们应该看看这部影片。
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我相信,很多人看《东京审判》时,一眼就认出了明星朱孝天,却不知道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谁。今天的“栋梁”们对明星的了解远远多于历史。我们真的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我们很多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对战争的了解少得可怜。除了我们自身的原因,恐怕还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战争的宣传不够———我不是说要宣扬战争鼓动战争,而是指应当通过媒体使人们更了解战
争。
能够这样中立地、理性地宣扬爱国主义的影片并不多。尤其是在当下全民跟风、从众的现象几近疯狂的时代,能够葆有一颗批判的、冷静的爱国之心实属不易,而这正是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惊喜。
受日本政府拒绝承认二战时期在中国所犯暴行的影响,中日关系趋于紧张。很多中国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会要求学生看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但现在中国观众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抗日剧荒谬的情节。比如某个电视剧里,一个特写镜头展现的是,英勇的中国人用双手将一个日本士兵撕成两半。另一个电视剧中,中国弓箭手瞬间射出多只箭,同时杀死好几名日本人。
近期网上掀起对部分“抗战雷剧”情节失实、过分娱乐化的声讨,电视监管机构已要求电视台重新评估他们的战争题材的电视剧,“纠正”那些“过度娱乐”,否则将禁止播出。但相关部门也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严肃的符合历史的抗日影视剧。而《东京审判》正确的价值取向无疑为影视作品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希望有更多的国人有时间能够去观赏这部影片,同时,我觉得研究生党支部此次的活动组织很有内容,希望看到更多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汇报人:
汇报日期:2013年9月20日篇三:东京审判观后感500字 东京审判观后感500字
东京审判>观后感500字
(一)看完这部电影,心情格外沉重,日本法西斯军队对中国人民残暴的杀害,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这国耻。电影当中,梅先生作为中国政府的委任法官出席审判,并以坚毅的决心一直走到审判的最后,审判过程中,就法官排座位,战犯是否处以死刑的问题他成功说服了其他国家的法官代表,梅先生的魄力,决心,说服力还有深沉的爱国情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战争是可怕的恶魔,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对热爱和平的一些日本人来说也是一种绝望的深渊。这部电影当中,清晰的展示了日本人对战争的不同态度,有被告人对侵华战争的鄙夷,十七个被告人当中,没有一个日本人承认罪行,相反,他们找来各种借口来歪曲这不争的事实;有从战争中归来的日本兵,终日饮酒,活如死尸,他在中国看到了太多血腥,经历了屠杀,看见了同去的伙伴变成了杀人魔鬼,回国后终究逃不过良心的谴责,死在同胞的枪下;有对大日本帝国充满信奉的日本青年,始终不相信日军的罪行,并活在对中国人的仇恨当中;也有有理智判断是非对错的日本人,他们接受日本人残害中国人的事实,并且感到愧疚,我想在他们的一生也会过得不幸。审判的结果以五比六的投票数处以重要战犯死刑,这也是中国人民及深受法西斯荼毒的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正义终将宣张,恶人也得以惩罚。
由此,我想说的是当代中国人民必须牢记历史,不忘耻辱,决不能让国家、民族受到羞辱,需要我们为祖国自强不息而做贡献!
东京审判观后感500字
(二)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令我十分震撼: 镜头一:狗日的日本鬼子
在电影中和田正夫两次喊出了狗日的日本鬼子,一个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说日本人呢?他是亲历了这场战争的人,而且与他杀死宏二有很大关系。他亲眼看到了一个天真的孩子变成了杀人狂魔,而且一定有人在他们面前狂喊狗日的日本鬼子.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是被骗到战场上去的。所以,他回来后整日饮酒,为了忘记残酷的记忆;所以,他在面对肖南他们时跪下谢罪;所以,他在酒馆内自杀后看着自己的伤口有些许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一的枪下时,他笑了,因为他解脱了;所以,他们临死前,仍用这句骂自己人的话,告诉他的国人,他们错了。
镜头二:酒馆老板娘的死
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这两个镜头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战争所造成的危害:这场战争不仅伤害了中国人,同样也深深伤害了日本人民.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战犯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自己的国人有一个交代。
东京审判观后感500字
(三)《东京审判》的结局,中国胜了,芳子死了。
芳子死了,她被喜欢自己的人射出的本应射入自己喜欢的人体内的子弹射中,然后死了。又是一幕情感的悲剧,又是一个战争的牺牲品。
此时此刻,有多少仁人志士会不禁感慨:天下何如此?都是战争惹的祸!
战争断送了什么?断送了人民的幸福、安定,断送了国际的友好、和谐,当然,还有这——伟大的爱情!
不要说这样才能鉴证出这场爱情的伟大,伟大的爱情还需要无谓的鉴证吗?!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这不是芳子的问题,而是与芳子相爱的肖楠同志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他何去何从?他应该自杀,随芳子而去吗?如果千万个肖楠一样因为战争失恋人的人肖楠一样因为战争失恋人的人们都去自杀,那么现如今中国的人口问题还会如此严重吗?他应该苟活下来吗?他会茶不思,饭不想吧。他会没有积极性吧。他会没有动力吧。他工作会萎穈不振吧。试想,千万个和肖楠一样的大萎穈不振吧。试想,千万个和肖楠一样的萎穈不振地工作会给国家,给社会带来怎样巨大的灾难啊!再者,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精神萎穈的人在街道上骑车,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自己摔一下不要紧,可是伤到花花草草怎么办吧?!
透过芳子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我们越发发现了战争的黑暗与罪恶。
芳子死了,上帝看了都会心痛。而战争这罪魁祸首,却日益嚣张在这片文明的土地上,它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美好的友情、亲情、爱情,它还要一点点地吞唾掉我们特有的人情。趁着我们还有人情,我们还可以说:我们对战争的厌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若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制止战争、和平先行!
东京审判观后感1000字
(四)审视罪恶需要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当旧的伤疤再一次被撕裂,滴滴鲜血伴着伤痛重新渗出,这是何种滋味!
从人性说,人们喜欢快乐、追求幸福,厌恶痛苦悲伤,不愿回顾以往的痛处,这是很自然的事。
善良的人们总是期盼着变敌为友,化祸为福。
所以他们能在炮火尚未散尽的断壁残垣中救出日本孤儿,挤出自己本已不足的口粮将其抚养大;他们不计旧恶,苦心将战犯改造后再送他们回家乡;他们放弃了战争国家赔偿,为的是未来的世界和平发展。
所有这些只能感动与我们同样善良的日本百姓,但能感动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战争狂人吗?
难!难!难!
抗战胜利至今已六十一年,当年的战胜者及战败者多已作古,活着的也垂垂老矣。那段历史我们分明已有些淡忘,这部《东京审判》,硬是再现了当年日本战犯那赤裸裸的抵赖及嚣张,同时更让我们看清楚了至今仍阴魂不散的一小撮鬼影。
当战犯的后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变着花招拼命扩军,甚则叫嚣于2010年灭亡中国;当许多国家的慰安妇及劳工的索赔诉讼被冷酷地一次次无理驳回;当看到东北地区不断起获战时日本所产毒气弹,且有百姓因此而遭毒气致残致死;当想到日本某重型机器制造厂,长期空置但精心维护着一条生产流水线,旦等需要,即能制造出大量的坦克来,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日本企业的拳拳报国心.他们屡屡修改中小学教科书,篡改掩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真相;他们对有良
心有悔改之意的前日本军人实施人身及精神攻击;他们至今还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而对自己所遭受的核弹打击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所有这些,难道我们可以熟视无睹、可以忘却吗?!
善良的人们是健忘的,年轻一代则忘的更快。
当一所所当年慰安所的房屋被无所谓的推倒时,我们有些麻木;当神舟六号在天宇中翱游,大量的日本网民发帖诅咒,恨不得它即刻毁落时,我们有些惊诧和茫然;当某明星穿有日本国旗图案的衣服被曝光时,我们有了些怨恨;当某地领导干部测验中,居然不知九一八、八一三为何日,默不出国歌歌词时,我们更添了些愤慨;当人们痴迷日货,后来却发现也有假货劣货时,我们才好象有了些清醒。当有些幼稚但绝不可耻的年轻人,激愤冲动地上街不买那个岛国的东西时,我们才晓得蕴藏于心底的仇火并未熄灭。
沐浴在幸福生活中的年轻一代,虽然我们不需要让他们时常回味痛苦,但也不该让他们忘记过去。因为不仅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更严肃地更客观地说,忘记过去就极有可能会让他们及其后代重新饱尝战争的苦果。
是的,谁都想忘记苦难,记仇也决非吾愿,而问题是,不思悔改的战争狂人及其后代,他们会忘记、愿意忘记吗?!
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和回忆起的,却是有些野兽每天梦中都想做的事。道理只能与讲道理的人去讲,和不讲道理的只能靠实力说话。对付战争制造者,只有一种办法——彻底将它们铲除消灭。
拿善良的愿望去对待野兽,就像救狼的东郭先生及用体温捂暖冻僵的蛇的农夫,那他不是过于天真,就是糊涂愚蠢之极。友好不能靠一相情愿,和平更不能靠乞求,委屈自欺式地去求,最终受骗吃亏反倒的是自己的人民。
东京审判观后感1000字
(五)一直以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签的投降协议书,意味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而事实上,《东京审判》证明我的想法太过肤浅。日本投降协议书的签定,恰恰意味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那就是该如何惩治这些法西斯战犯,该如何消除法西斯在人们心中烙下的那深深的烙印,该如何彻底拔掉军国主义的根。这样的战争并不比真炮真枪的战场轻松,也许更加考验人,更让人觉得有压力。
《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分了两条线,一条是通过法庭上与战犯的各种舌战,另一条则是通过与普通市民的接触,还有那些从中国战场回来的士兵对日本战败的不同反映。而在这些人当中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对于日本战败完全不能接受,他们憎恨中国与所有的中国人,他们认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是神圣的,是为和平而战的,不可亵渎的;还有一种人,他们对日本侵略战争或者恶痛绝,或者怀疑的态度。他们对中国与中国人怀深深的歉意,也对战争充满恐惧。这个无疑又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喜欢战争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世上没有几个人是喜欢战争的,大多数人还是热爱和平的,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嘛。在我看来,那些军国主义分子之所以会如此热衷于战争,大多是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从小就被灌输这些思想,造成了如此疯狂的举动。
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而恰巧以前也是读历史这个科目的,应该算是对中日这场战争比较了解吧。不可否认,二战中,不,不止是在二战中。在二战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也是那么惨绝人寰,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那一屡屡冤魂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国恨与家仇,血的教训,血的事实,不容我们忘记。所以影片中那位法官的奋斗才让我如此感动,他不仅在维护一个国家的尊严,而且,他还是在为那些惨死在日本人手下的几十万冤魂讨伐。日本应该为所做的事负责,也该为所做的事付出应有的代价,在影片的一开头就出现过这样的镜头:原本该是一片繁荣的街,映入眼前的却是尸横遍野,到处是妇人孩子的哭声„„是美国人的原子弹让这里变成如此,是谁的错呢?战争把一切都毁了,日本为所做的事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而就是这样的代价还是不能唤醒那些狂战分子的心,他们人在做垂死的挣扎,他们狡辩,他们否认,他们歪曲事实,他们声称侵略战争是为了东亚更好地发展,他们说屠杀中国人民只是因为中国人民抵抗他们的友好,他们甚至决口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子虚乌有的事,多么的可笑啊,一个国家在屠杀了三十多万人以后,还可以否认的那么彻底,多么讽刺的事实啊!在看到那些战犯对中国证人的控诉一一否认并残忍地反击时,我看到跟我坐在一块的有几个同学哭了。这确实是很令人气愤的时候,为什么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什么把铁一般的事实硬生生地给扭曲了。毋庸置疑,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影片里面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明白对于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也让我们知道历史就是历史,无论如何也无法歪曲它,而战争带给我们的只有毁灭,我们应当爱好和平的,世界也应该是和平的。也许我看了这不电影以后,会更懂得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来看待中日关系,更加地了解再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样地看待这场战争的,让我更懂得调节学日语之中遇到的困惑„„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爱国不是平时挂在嘴边就可以了,也不是冲锋陷阵杀上战场就是了,他应该是在它最需要你的时候,然后你,站出来了„„只是这样子的而已。篇四:《东京审判》读后感 在中国漫长而又悠久的历史中,其中有一段历史深深的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那段日子里,多少爱国人士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希望挽救自己的国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最终,在二战结束后对战犯的审判中付出了他们该付出的代价。电影《东京审判》记录了这一审判过程。
《东京审判》是在一种沉重而肃穆的气氛中缓缓揭开了序幕,黑底白字,简洁而富有历史的韵味,主人公那深沉的声音,带着我们走近了那段仿佛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封尘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对战争罪犯的审判随即开始。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来自美、中、苏、法、英、的11名法官相继奔赴东京。受当时国民政府委任,梅汝璈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大公报》记者肖楠随行报道此次审判。1946年4月19日,审判正式开始。审判过程中,日本辩护律师团副团长广濑一郎公开置疑所有法官的资格,其疯狂和嚣张令法官们震惊。7月5日,审判继续开庭,面对山口正夫的缄默,国际检察局亮出神秘王牌,前日军陆军省兵务局局长田中隆吉和清末代皇帝溥仪的相继出庭,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让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日本侵华事实和分裂中国的阴谋浮出水面。血的证据面前,东条英机、土肥原贤
二、板垣征四郎等战犯心惊肉跳,度日如年。南京大屠杀作为单独单元进行审判。松井石根极力狡辩、抵赖、推卸、否认,中国检查组当庭展示搜集到的证据,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事实在世人面前展现,让包括和田芳子在内的日本人陷入信仰坍塌的痛苦之中。土肥原贤二以他多年做特务头子积累的经验,利用英美法系的漏洞保持沉默,使得检察团及法官们无从下手。板垣征四郎在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倪征燠面前低下了头颅;东条英机在季南面前彻底溃败。东条英机失利的消息传遍日本,被仇恨吞噬的北野杀害哥哥正夫、妹妹芳子,最终在肖楠的手里熄灭仇恨的火焰。审判因量刑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送上绞刑架。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
在法庭最后环节的工作——判决书的书写问题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凛然正气和爱国之心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当时,有人主张判决书统一书写,但梅汝璈认为,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部分,中国人受害最深,中国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因此,这一部分理当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经过他的交涉,由这次历史性审判而形成的长达90余万字的国际刑事判决书,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亿多受害中国人民写下的10多万字。“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是啊,他在审判日本罪犯的过程中,用尽自己一切所能用到的方法来维护我们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他的爱国之心不就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地方吗?
在电影的过程中,日本人也有他们的爱国之心。
北野雄他是爱国的,他绝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所热爱的国家会在中国犯下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国家正处兵荒马乱之际——长岛原子弹事件刚使日本人民损失惨重,国家首领又被送上军事法庭。每一个日本青年都对外国势力充满了无限憎恨。他认为是中国给日本带来了灾难。当他知道弟弟战死在中国战场时,他更加痛恨中国,他心里的复仇的种子不断增长。当正夫告诉他弘已使他杀死的,这导致他疯狂了。偏狭的国恨家仇以及当时军国主义的过度侵害只能使他最终走向毁灭。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相信看完这部影片,很多观众会重燃爱国之情,也相信很多观众也增加对日本人民的仇恨,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决不是影片所期望的结果。
爱国主义绝对不是无尽的仇恨,对他国的鄙视,而是要我们学习影片中梅汝傲法官在和外国势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在关键时刻站起来,大喝一声:“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篇五: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
溥仪在东京审判中曾撒谎 篇7
1945年8月,溥仪成为苏军俘虏。一年后,苏联当局通知,让他到东京军事法庭作证。负责询问的检察长抛出关键的问题:“你退位后为什么要离开天津去满洲?”溥仪是如何出关的,直接关系到伪满洲国是如何成立的。在溥仪的口中,这是胁迫和绑架下的行为:“当时在天津相继发生了种种奇怪和危险的事情。有一天,有人借中国人的名义,送来一筐水果。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炸弹。不久,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椎浩平将军来了,他说在天津住很危险,劝我到旅顺去。实际是强制前往,我不得已才去的。”
1946年8月19日的庭审中,溥仪面色悲戚地指控:“我的爱妻谭玉龄被吉冈中将(吉冈安直)杀害了。”谭玉龄是溥仪在伪满洲国期间所纳的“祥贵人”,17岁入宫,5年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症中去世。当时,为达成东瀛血脉对伪满洲国的渗透,关东军热心为溥仪在日本寻找“嫔妃”,谭玉龄与溥仪的亲密感情让日本人算盘落空,日本方面授意吉冈暗害谭玉龄是可能的。
在法庭上,溥仪也撒了谎。被告律师向法庭呈交物证:一封写在皇家御用黄绢上的信,上面印有溥仪的皇帝御玺,是写给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的,日期为“1931年10月11日”。这封信的内容,是在请求日本协助复辟建国。这时,溥仪从证人席的座位上像是弹了出来:“各位法官,这信是伪造的!”溥仪说得头头是道,最终,法庭鉴定认为黄绢信是伪造的。而7年之后溥仪承认,在黄绢信这个证据上他撒了谎,那封“黄绢信”确实是他亲笔书写。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观后感 篇8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胜国对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进行的审判。根据相关宣言和决议,分别成立了纽伦堡军事法庭和远东军事法庭这两个国际法庭,对犯下滔天罪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进行审判。
与我之前看过的许多记录片不同,《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这一记录片,用了几乎白描的手法,并没有为避免枯燥而多变换角度或加入许多人物访谈,平铺直叙的为我们再现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这两个在国际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事件。但正是这种不浓墨重彩、力求还原事实本来面目的方式,使得短短三十分钟的纪录片,给我留下触目惊心的感觉。
由于东京审判的对象是对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战犯,因此纪录片重点叙述了东京审判。在指出日本进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时,画面离开了军事法庭,将被屠杀的场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被活埋者的眼神,无助的孩童,抱着伤者痛哭的平民,遍布的尸体,还有一个看似无甚大碍的伤者,镜头拉近才看到他的脖子几乎被砍掉了一半,如此的痛苦下,没有麻药没有医疗设备,医生无奈的审视着,不知道该如何医治。不需要多言语,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已经赫然在目,其罪必诛,若秉持着与纽伦堡审判相同的正义理念,东京审判必严惩日本战犯。
遗憾的是,在纪录片的结尾提及,虽然东京审判处决了七名甲级战犯伸张了国际正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东京审判与纽伦堡审判相比却有着许多缺陷。其根本原因是美国操纵了东京审判,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包庇了日本战犯。致使许多罪行昭著的战犯未得到审判或者判刑过轻,特别是没有追究裕仁天皇的战争罪责。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战争受害国的感情,违背了审判的公正性和神圣性。
远东军事法庭是根据苏、美、英三国关于严惩战犯的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以及莫斯科会议的决议设立的。但上述宣言和决议都没有规定对日本战犯实行法律制裁的具体方式。后来经过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荷兰等国的几次外交谈判才达成协议,决定将日本首要战犯交由上列9国的代表所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负责审判。但远东国陈军事法庭的庭长不是以平等原则从11国法官中选任,而是由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指派。且规定在法庭的法官11人中只要有6人出庭,即可作出决定,法庭的判决只要庭长和两位法官投票赞成即可通过,而盟军最高统帅有随时减轻判决或加以某种修正的权力,庭审及其余诉讼程序以英语和日语为之。由此,远东军事法庭充满了美国性质,其审判受到了美国在各个方面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东京审判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陷。为国际法的完善留下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司法独立问题。
国际法和国内法在本质、作用、制定和实施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区别在东京审判中反映的尤为明显。
从本质属性上,国内法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但是它又必须具有代表全社会的属性以维持其政治统治。因此国内法在其施行的一国范围内反映了社会的基本共同的价值观,其法律规范的制定和运行必然蕴含了与国内全社会道德和法律传统相吻合的意志,非如此不能发挥法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但是国际法在其本质属性上却与国内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国际法反映的是参加国的共同意志。而此共同意志不是由虽有国家意志的简单相加,或者说平等吸纳。相反,国际法是按照参加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实际地位、它们能够影响国际关系的程度、综合国力、经过无数次的较量反映不同国家的意志。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参加国的地位非是在待决议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而是在整个国际背景下的国家力量决定的地位。因此才会出现在东京审判中,中国作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本应位列法官坐席的第二位,但是一直受到美国的阻扰,几经波折才得以捍卫自己的权利的情形。
正是由于国际法的这一特点,使得在国际法庭中,司法独立难以真正实现。随着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国际法发挥空间日益增强,司法独立原则也应由国内法原则上升到国际法原则。而东京审判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可以为此提供经验和教训。
【东京审判法律论文】推荐阅读:
东京审判10-11
《东京审判》影评09-01
观看电影《东京审判》有感07-29
观东京审判后感09-22
《东京审判》心得体会12-23
东京审判电影800字作文05-27
东京审判观后感心得01-04
《东京审判》观后感450字08-18
抗战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12-27
东京审判电影观后感800字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