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建筑史

2024-08-07

比较建筑史(通用8篇)

比较建筑史 篇1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摘 要: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正 文: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文化类型,建筑的文化风格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中西建筑文化在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人文理念,尤其是发展渊源诸方面之明显不同的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

一、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分析比较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从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主要是土木制品,采用框架式结构,榫卯安装,梁架承重。在造型上重视曲线美,气韵生动。而西方传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质制品,采用围柱式、券柱式结构,墙柱承重。在造型上重视块、面的应用,形态厚重。中国传统建筑的砖木结构适应小家小户的个体生活,凭借经验和巧思即可成功,故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始终没有上升到近代力学的研究高度。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兴建大跨度的拱门、穹隆以容纳上万会众,要有精密的力学知识,由此促进了结构力学的发展。从建筑布局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为群体组合,即由一个个的单位建筑组合而成一个大的建筑群,空间上横向扩展,讲究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城市布局多为矩形或方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封闭的、严谨的,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讲究突兀高耸,追求立面效果。城市布局多为同心放射状。整体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自由性。

从装饰色彩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由于是木构件,需要油漆或涂料保护,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台基多为汉白玉,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由于多使用石质材料,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征,但内部装饰鲜色彩丽,追求一种光怪陆离、迷乱、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从建筑理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气息,实践理性精神(或功能性)较突出,故谓之为“人本主义建筑”。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冷硬、敦实、突兀、玄妙等特征,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神灵精神或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观念,故谓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从时空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的空间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建筑首先通过营造数重进深、曲折幽深、连绵不尽的群体组合效果体现浓厚的时间精神,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的建筑表现乃“中轴线”布局。中国建筑居室分配的传统习俗表现为时间意识的长幼有序,而西方建筑首先以哥特式为代表将结构上的独体化和强烈的向上冲刺的空间意识表现得最为充分。此外,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导致西方建筑内部垂直空间的广阔度和外部整体造型运动感的空间意识之超常扩张得以进一步夸张。从价值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表现为

1“新陈代谢”(认为建筑是人为的),突出“善”字,即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表现“永恒”(认为建筑是神为的),突出“美”,即注重建筑的艺术性。

从历史变化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千篇一律,变化很小。“大一统”、共性特征突出;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具有个性突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先后有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帝国风格等建筑。

从美感效应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旨在缩小主客体的“认同”距离,给人以“亲近”的感觉;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旨在扩大主客体心理距离,使人产生“崇敬”、“仰慕”的感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温柔敦厚,气韵生动,曲线美突出;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雄浑厚重,飞扬跋扈,块、面体积感强。

从游览鉴赏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重在动态的“游览”而不是静态的“观望”,人置身建筑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可仔细玩味各种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体积的变化,体察实与虚的转换,从而领悟到建筑的神韵。而欣赏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像欣赏雕塑作品,它与周围是明显分离的,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它是暴露的,放射的,其欣赏的方式重在可“观望”而不是可“游览”。

二、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原因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中国人选择木结构建筑的原因在于:第一,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于就地取材;第二,中原地区适合建筑需要的石材相对较为难觅,且搬运不便;第三,受文化观念的影响,除陵墓建筑外,中国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恒。在传统(古典)建筑结构形式上,西方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多土木结构,梁架承重;西方传统(古)建筑多石质结构,墙柱承重。由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环境特点(多裸露的山石,缺少树木)特别是山石地质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以追求一种高大、强大、神秘、威严、震慑效果和体现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观念就直接地源于地中海沿岸复杂的自然背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种特有的地形,无疑促进了这种空间意识的萌芽,并在以后西方文化形成其空间型特征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

“、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文化观念原因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除了地理环境原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观念特别是时空观念、宗教文化观念、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

(1)时空观念的影响分析:时空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在建筑学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时空观是人们规划设计、观览游历建筑单体和群体组合时对建筑设计布局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感悟。时间和空间虽然密不可分,但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建筑文化对二者的取向又各有倾向,西方建筑文化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观念,中国建筑文化则偏爱建筑群体的时间意识。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海洋岛屿之间的交往,每座岛屿的孤绝无依,面对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使希腊人很早就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意识感受。这种意识表现在对外在世界的科学认识和描述上,便是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物质又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则相互独立存在,这种存在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特点。海森柏在《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一书中指出“:在原子论中,只有物质的最小不可测的组成部分(即原子),被认为是‘存在’的东西,它唯一的性质就是占据空间。而各种可感知的事物,其质的差别必须用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形状、运动和排列来说明。”这不仅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古代希腊人空间意识构建的画图,而且标志着西方空间意识的渐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和证明,西方文化也就沿着这一途径,创立了其科学观与文化观。空间的特点是永远的“多”,而不是“一”;永远的差异性、有限性,而不是统一性、无限性。西方科学的基石和手段实际上都是建构在这种空间特点上的。

赵军先生在《文化与时空》中论述到“从原子论,几何学到牛顿力学,无不实践着空间思维的原则。相对论真正引入了时间观念,但它还不是时间型思路。它的空间因时间而改变位置,但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消失或产生,这就是相对论和中国古代思想依然不同之所在。”西方自然科学的这种认识,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及各种文化,使之显示出其空间思路的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的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有近六千年悠久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有以阴阳学说为主体,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有以礼仪、中庸为主体的儒家学说;有强调轮回、因果辨证关系的佛教思想;还有生产实践和地域因素形成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一再地渲染中国建筑的时间观念。

正因为有这一种时间观念,于是在有限的生命形式中追求无限的生命价值,在个体生命的有限过程中追求群体生命的无限延续,从而尊祖、重嗣,形成了以“孝”为中心的宗法家庭观念,以传宗接代、群体生命的绵延不断而在时间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不朽。在精神上,则提倡积极“入世”,讲究道德文章,以垂训于后代而万世流芳,极力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与无限。儒家学说如此执着地苦苦追求人生之无涯,证明了其首先从时间哲学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重要倾向。佛家思想具有因果轮回的时间意识。中国佛教认为,宇宙本为时空概念的组合。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大海中的现实。而现实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流迁不息的。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的是果;现在的积累为因,将来的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上溯过去无始,下推未来无终。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又孕育了新生命的开始。佛教这种轮回的时空观,实际上是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纳入了循环往复的时间序列之中,可见其所强调的也是时间意识。

中国民间与民俗文化更具有浓厚的时间文化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俗话、俗语、常言等表达方式凝炼了中华民族的时间观念。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

生之计在于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如先入为主、先到为君、长幼有序的民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中国人时间观念的体现。概而言之,中华文化思维对时间充满了偏爱。尽管在人们的传统宇宙观与人生观中不是没有深沉的空间意识,其宇宙观本身就包蕴时空两个层面及两者的相互转化。尽管中华古人在观念地构建其宇宙观时不会无视与抹煞空间的存在,但中华民族更偏重于对空间之运动形式即时间而不是对空间存在本身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观深刻地体现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2)宗教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中国是一个宗教文化观念比较淡薄的国家,宗教的入世观念、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宗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大。如最早的佛寺是在官府的基础上建的,因此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其他建筑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宗教建筑或是采用官式建筑的尺度模式,或是采用民间建筑的特点“,神化”、“出世”特点不突出。中国佛塔也是世俗楼阁的仿造。因此,有人说“:寺庙是世间衙署的翻版”、“红尘世界的倒影”。中国宗教建筑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与“实践理性精神”。而西方宗教建筑则刻意体现“宗教神灵精神”和“出世”思想。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装饰,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向往天国的文化观念,直刺苍穹的尖顶,也表现了人们崇拜上帝的宗教热忱(把目光引向天空、向往天国、忘却现实)和对尘世幸福的渴望。建筑师们旨在歌颂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3)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各类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大都方整划

一、主从分明、轴线贯通、秩序井然,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千百年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基本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国家统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典章完备,生产与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很小,思想意识的传统性很强(大一统观念),突出地刻画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观念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传统(古典)建筑在文化上具有三大特点:①以大称威: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阿房宫等无一不以大称威的杰作。②以中为尊:如周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应建在中轴线上。③礼制至上:即建筑具有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这从屋顶形式、台基高低、面阔间数等可见而知。

而欧洲的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城市布局呈同心放射状并普遍建有面积较大的广场,反映了西方社会民主的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敦实、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生活写照(如凯旋门、斗兽场等)。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这样说“:建筑是一面镜子,它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无论是欣赏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还是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都应该注意从传统政治文化上去仔细体会和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统一性,忽视差异性;强调群体,忽视个体。西方则与之相反。这些都在建筑文化中有所反映。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与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形成原因,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比较建筑史 篇2

在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中,第一章为总论,综述了中国建筑的位置、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建筑、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分类和特性;第二章为前期,介绍了中国史前、周、秦、汉时期的各类建筑;第三章为后期,介绍了中国三国至隋时期的建筑,建筑种类涉及都城、宫室、佛寺、道观等。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在绪论部分首先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继而提出建筑史分期,主要以朝代更替的时间节点为断代,对各个时代的建筑进行分析。

从两书所设计的研究年代而言,伊东只选择研究到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为止,而梁先生则一直叙述到清末及民国以后的建筑。同时,两书的重点亦截然不同。伊东的书中,对于石窟寺的描述和探讨在全文占了绝对的份量;而纵观梁先生全文,则对各个时期的阐释都较平分秋色,只对于《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有强调的意味。试探讨造成二者差异性的因素,并试图从这些因素的角度来解读两书。

1.1 伊东忠太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定位和研究的出发点

建筑进化论是伊东忠太建筑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共有七项内容:1)建筑由材料(肉体)和意匠(精神)共同组成;2)材料和意匠的相符性;3)宗教对于意匠的重大影响;4)样式的延续性;5)样式变化的要素;6)样式变化的状态(器械的混合及化学的融合);7)尽管材料发生了变化,旧的形式却会暂时残存,然后才被替代的现象。在建筑进化论中所提及的关于样式的延续性和变化要素的内容来看,可见伊东忠太对于建筑样式的源流关系颇为关注。

伊东忠太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动机,即为追溯日本建筑的起源,这与其一直以来所研究的课题有极大的相关性。1902年,伊东忠太对中国进行首次考察,经过了中国建筑全域性的普查之后,完成了中国建筑通史《中国建筑史》。其后,伊东忠太还去了印度、土耳其以及欧美各国,进行了深入的建筑旅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考察只是在这条寻找起源的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为何全书到南北朝便戛然而止,徐苏斌认为,伊东忠太研究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法隆寺是如何受西方影响的,即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中国建筑。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建筑和国外交流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对法隆寺(607年)影响最大的时期,且有很多遗迹如云冈石窟等保存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成了南北朝的研究便达到了伊东忠太最初既定之目的。

1.2 梁思成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定位和研究出发点

当时复杂历史环境背景,以及对此书的迫切需求在此略去不谈。从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的行文中可以看出全书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情怀,中国传统建筑的正面价值得到十分强烈的肯定。同时本书主要是以实录的方式,从文献和实物等方面来讨论各个时代的建筑特征。强调的主要是历史史实,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史料的记载和收集,而对于作者的史观则表达的较少。这与梁先生对于建筑史学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因而,梁思成的实物和文献考察注重的是其本身,而伊东忠太的考察则是考察其源流,两者的中心有着很大的偏差。由此导致考察内容材料上的差异,以及在看待问题上的不同视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1.3 伊东忠太与东方主义

在此,必须提及影响西方甚深的东方主义。20世纪的东方主义事实上是在西方现代性的视野下,对于西方中心文化的自我确认和对东方文明的否定。西方指现代启蒙的西方,以西欧北美为中心,奥斯曼土耳其以东的广大地区;而东方则一直从埃及到日本,或者说是整个非西方世界。西方东方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同时是一种文化结构地理的产物,如东方史野蛮、愚昧和落后的时代。

这种东方主义表现在建筑史学领域则是一种欧美中心论。如英国学者弗莱彻在《比较建筑史》中就把中国及日本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印度建筑列入非历史性建筑的范畴,并认为中国建筑是“千篇一律,自太古以至今日,毫无进步,只为一种工业,不能认为艺术”。在弗莱彻看来,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所属为同一类建筑,是一种没有发展的源与流的停滞的建筑,并且与现代主流建筑无甚关联的建筑类型。而伊东忠太在书中对诸如此类的论断提出了坚决的否定:“中国之建筑,自数千年前已大发达,直至今日,仍为雄飞于世界一方之五亿国民所有,以与古代秘鲁、墨西哥同日而语,岂非偏见?”伊东忠太研究中国建筑史,似乎试图创立一种与以西方中心为审美内核的东方主义相抗衡的史学观念,并试图解释何为中国与日本的建筑是有发展的建筑。

1.4 梁思成与西方的建筑学教育

梁思成于1920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学习,受西方古典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研究的熏陶。曾有学者认为是梁思成将当时流行于西方艺术史界的风格史研究方法引入中国,成为汇总过建筑史学研究开风气之先河的一代宗师。在《中国建筑史》中,这一点并未有很好的体现,而在《图像的中国建筑史》中应该有更好的阐释。然而由于受到西方古典建筑学的教育,以理性为基础的西方审美原则对梁思成必然有一定的影响。以结构理性原则来说,理想的建筑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应该是并且最终也是为了经济的达成结构和空间目标而同时具有美学价值的元素。那么,力学和结构的合理性、有效性就成为判断标准。梁思成在接受斗拱的起源与变化时,便运用了这样的理性分析。

2 关于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若干视角及结论的思考

2.1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伊东忠太第一采用了原有的中国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第二吸收了西方近代以来考古学进行遗迹考察的实测方法,并运用到古代建筑的测绘中,第三运用了文字考证法。这些都对其后中国方面的建筑史学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2.2 时代的划分

伊东忠太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古典建筑历史进程的判断。他把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为前期(石器时代至秦汉)与后期(三国至清)两个大的时段,并特别将后期分为:1)西域艺术摄取时代(三国至隋);2)极盛时代(唐);3)衰颓时代(宋元);4)复兴时代(明清)四个阶段。一直试图寻找这种划分方法的依据,未果。直至撰写该篇之时,前文提及关于建筑进化论部分,其中涉及样式的变化,才考虑到是否这样的划分方式与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建筑的影响时期有关,试做如下解释:

日本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四大重要转折时期:飞鸟时代、镰仓时代、桃山时代和明治时代。其中,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主动与隋唐建立密切关系,积极摄取隋唐,特别是唐代文化,并因此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此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建筑式样称为“唐样”(禅宗样);而镰仓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宋代,此时一种具有中国南方建筑特点(与当时中国王朝都城南迁有关)的建筑式样传入日本,并形成固定的式样“天竺样”(大佛样);桃山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明朝,是日本建筑独自发展的时期,但是从各地保存的天守阁来看,依旧不能排除受到明代中国建造城墙及楼阁影响的可能性;明治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清朝,明治时期的建筑主要受到欧洲近代文明的影响,而处于明治时代之前为江户时代,其建筑风格体现为装饰繁复,精雕细镂,呈现出一种巴洛克式的奢华,这与清代建筑风格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由此推测,这样的历史阶段的划分其研究的目的有可能更多的指向日本建筑的价值,即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建筑影响上的。文中说“谓宋元为衰颓时代,世人当有异议,单独观宋元之艺术,亦决非劣等,且可认为优秀,亦未可知;然比于唐之极盛时代,则确衰退矣。称明清代为复兴时代,恐亦有不同意者;然别无较善之名,姑用之耳”。在此需提及镰仓时代,由于有一部分人坚持日本本土的传统式样“和样”,而对于“天竺样”(大佛样)抱不完全接受态度,故而在河阳的基础上,采用部分天竺样的细部做法,而形成了另一种样式——“新派和样”,而“唐样”依旧盛行。可见,在日本,唐代建筑艺术的认可度要明显高于宋代。而伊东忠太的这种“宋元处于衰退状态”的理论也可视为是一种日本传统审美价值的体现。

2.3 关于文字的研究

在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中,有一小篇幅谈及文字考证法。关于中国的汉字,伊东忠太把其视为理解和推测中国古代建筑样式的重要工具。而无独有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用了不少的篇目来解释汉字系统,以及汉字在中国文化中所表达的特殊含义。可以从文字和纹样上去研究和探索各种已经失去的物体或者行为,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性格。在此想到一个问题:在以往的中国建筑史中,关于文字的研究和考证,往往只注重甲骨文和小篆时期,也即是汉字形成的早期,而很少谈及汉字系统成熟后与建筑的关系。然而,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汉字也在变化。或者说在隶书、楷书、行草之间,也许不只是笔画形状的改变。当然,这只是猜测,但这是由此处的关于文字的研究讨论而产生的一点设想。

3 结语

对于当今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伊东忠太与梁思成二者的《中国建筑史》分别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指导方法。一方面,对于实例的考察调研必不可少,对于实例的记录和分析是对不断完善建筑史料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于既有实例其源流及发展脉络的思考则关乎建筑学史研究的命运,对于史实的思考过程是整个建筑史研究中的关键所在。

摘要:指出伊东忠太与梁思成两者的《中国建筑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早期国内外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成果。对二者进行比较式阅读,旨在辨析两者所运用的不同研究方法下的不同视角,从而对于当今建筑史研究方向做出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成书背景,东方主义,时代划分

参考文献

[1]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M].陈清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浅谈建筑保温体系的比较 篇3

关键词 建筑保温;保温体系;自保温;外保温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38-01

建筑墙体及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 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包括自保温、内保温、夹心保温和外保温。

1 自保温

建筑墙体自保温,是采用具有保温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进行外墙墙体施工的保温节能技术。主要材料品种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荷重8kN/m3;导热系数0.15W/(m.K);双排孔混凝土砌块:荷重15kN/m3;导热系数0.71W/(m.K);烧结页岩空心砌块:荷重19kN/m3;导热系数

0.51W/(m.K)。自保温体系虽然与传统的墙体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保温效益,但其热桥很难避免。

2 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体的内侧。它的优点在于:1)它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不甚高。纸面石膏板、石膏抹面砂浆等均可满足使用要求,取材方便;2)内保温材料被楼板所分隔,仅在一个层高范围内施工,不需搭设脚手架。但是,在多年的实践中。外墙内保温也显露出一些缺陷,如:1)许多种类的内保温做法,由于材料、构造、施工等原因,飾面层出现开裂;2)不便于用户二次装修和吊挂饰物;3)占用室内使用空间;4)由于圈梁、楼板、构造柱等会引起热桥。热损失较大;5)对既有建筑进节能改造时,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干扰较大。

3 外墙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同一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内、外侧墙片均可采用传统的粘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因此,这些传统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良好,对内侧墙片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各种材料均可使用。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响冬期施工。由于在非严寒地区,此类墙体与传统墙体相比尚偏厚,且内、外侧墙片之间需有连接件连接,构造较传统墙体复杂以及地震区建筑中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尚有热桥存在。保温材料的效率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4 外墙外保温

主要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主要包括:1)玻璃纤维加强膨胀聚苯乙烯板加薄层抹灰体系。这是目前在我国使用最多的一种外保温墙体,其中聚苯板在基层墙体上的固定方式有三种:采用粘结胶浆固定;采用机械固定物固定;以上两种固定方式的结合。此项技术是目前较成熟的体系,粘结层、保温层与饰面层可配套使用;由于保温材料采用膨胀聚苯乙烯,其价格不十分昂贵,使整个系统价格适中。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候性、良好的防水和水蒸气渗透性能。由于其对施工的环境温度要求为4℃,不适合冬期施工。2)挤塑聚苯乙烯外保温墙体。挤塑聚苯乙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保温材料。目前,挤塑聚苯乙烯与茶层墙体的固定方式主要采用机械固定件。这种材料的优点在于:挤塑聚苯乙烯具有致密的表层及闭孔结构内层。其导热系数大大低于同厚度的膨胀聚苯乙烯,因此具有较膨胀聚苯乙烯更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对同样的建筑物外墙,其使用厚度可小于其它类型的保温材料;由于内层的多孔结构。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抗湿性,在潮湿的环境中,仍可保持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在冬季可照常施工。3)单面钢丝网架聚苯板外墙外保温。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现浇混凝土建筑中的一种外墙保温体系。将钢丝网架聚苯板置于将要浇注的外墙外模的内侧,外保温板和墙体一次成活,拆模后保温板与墙体合而为一,因此节省了人力、时间以及安装费用;所选用的钢丝网架聚苯板块大、质轻,易于施工;施工操作易掌握。冬季可照常施工;聚苯板外侧挂有钢丝网,外饰面可用面砖。4)保温膏料用于外墙外保温。近年来,保温膏料也开始应用于建筑外墙外保温。保温膏料的粘结层、保温层与装饰层已形成体系,便于配套使用;对基层墙体平整度要求不高,易于在各种形状的基层墙体上施工;有些保温桨料的材料中采用回收废聚苯颗粒作为轻骨料,节能利废,有利于保护环境;可用于修补墙体抹灰面层的裂缝。

5 保温体系比较

目前,各种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均采用聚苯乙烯系列,其保温性能相差不多,而综合比较起来,外保温体系是公认的最有优势的围护结构保温技术。因此本文以外保温为对象,将墙体自保温和外保温进行比较见表1。

6 结束语

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的比较 篇4

举个例子,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设计出某栋建筑物,而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则负责根据设计图纸将其建造出来。

建筑学专业的同学侧重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以具备项目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能力。过去建筑学专业对同学们的绘画能力要求较高,但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设计中,目前大部分图纸都是用计算机绘制的,故而对同学们的绘画要求有所降低。

而土木工程则是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学等技术科学知识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学科。这里的建筑物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等;而构筑物则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等。土木工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生活、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因此土木工程具有民用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益完善,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计算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对工程感兴趣,尤其是考虑问题全面而系统的理科同学,不妨选择土木工程专业。

建筑学是融合了工程和艺术的专业,至于需用何种尺寸的梁、柱,配何种型号的钢筋等,那就是土木工程师考虑的问题了,从这就可看出建筑学与土木工程两者的区别。就业前景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为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设计单位,一般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没有难度,由于行业本身的原因,基本都在大城市或快速发展的中等城市工作。此外,本专业同学在就读期间打工兼职的机会比较多。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来说,前途同样光明。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我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兴起,大跨结构、超高层的项目纷纷立项建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局面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像交通、住房、工程业厂房建设、隧道、地铁工程等方面都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目前国内建设事业的发展稳步推进,从事本行业还是相当不错且非常实际的选择。

比较建筑史 篇5

9 曼切斯特大学 Manchester

10 利物浦大学 Liverpool

11 邓迪大学 Dundee

12 德蒙福特大学 De Montfort

13 诺桑比亚大学 Northumbria

14 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 Strathclyde

15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Oxford Brookes

16 西敏斯特大学 Westminster

17 罗伯特高登大学 Robert Gordon

18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Queens,Belfast

19 布莱顿大学 Brighton

20 普利茅斯大学 Plymouth

21 朴次茅斯大学 Portsmouth

22 林肯大学 Lincoln

23 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 Liverpool John Moores

24 曼切斯特城市大学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25 金斯顿大学 Kingston

26 格拉摩根大学 Glamorgan

27 利兹城市大学 Leeds Metropolitan

28 英格兰中部大学 Central England

29 西英格兰大学 West of England

30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 Huddersfield

31 格林尼治大学 Greenwich

32 东伦敦大学 East London

33 南岸大学 London South Bank

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 篇6

这些都是我做辩手的时候通过搜索,查资料,问前辈等等整理出来的,希望对后人能有帮助啊~~----------all by 未晞

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

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判断。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难以判断其对错好坏;但是,如果细化到某一个特定群体,可能就比较容易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是利大还是弊大了。其二,可以便于划分战场、攻守皆宜。例如,关于男人/女人更有本事,反方可以守住家庭这半壁江山,然后跟正方去争在事业层面女人是否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一来,反方就算在事业战场上没有争过正方,那也不过是打个平手而已,因为自己毕竟还有半块阵地。而一般的初学者,往往会被对方牵着走,即对方攻击哪里、自己就防御哪里,忘了围魏救赵的手段。当对方进攻“在事业层面女人也比男人更有本事”时,能不仅想到反驳,更能想到进攻家庭层面、指出“在家庭层面女人未必就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手已经可以算是老手了,在校内赛或新生赛中不常见。

此外,关于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的细分,除了需要注意如何细分有利于自己的攻防外,还需要注意细分的方法是否足够合理。一般说来,细分的层面不应太多,以二至四个层面为宜,太多了则全场比赛会很零散,自己也容易首尾不能兼顾。而且,不同层面之间要尽可能少的重叠,否则对方进攻时,自己容易混乱,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层面的观点进行防御。此外,所有层面之总和必须涵盖所有。否则,对方会说“就算你那几个层面都站得住脚,也不能说明......,因为还有远远比那几个层面重要得多的一个层面,.......”。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几个层面之间的交集要尽可能趋近于零,而几个层面的并集要尽可能趋近于全集。

最后,补充说明一点,就是有些辩题,没有以比较性辩题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暗含比较。例如,含“应该”等等字眼的辩题,如果双方在合理性和可行性上都成立,那么这时的“应该”就是一种权衡与比较了。例如“大学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大学毕业生应该先考研”。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和考研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都成立,那么辩题的关键就在于比较哪条路更能成就人生、哪条路更有利等等,实际上转化成了一个比较辩题。

那么又该如何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呢?常见的比较方式有三种,一是缺失性比较,二是矛盾比较,三是边际比较。

缺失性比较是最为新手所喜爱的,最经典的类比就是给你一个鸡蛋到火星上也孵不出鸡蛋,另一方说,给你一个石头再好的条件也一样孵不出鸡蛋。这里首先必须强调,缺失性比较在绝大多数辩题中都是不适用的,缺失性比较唯一一种适用的情况是两个比较项,一个比较项是达成目标的必要条件,而另一个不是,那么作为是必要条件一方可以采用缺失性比较来证明本方比较项更为关键或更为重要。但一般脑子正常的人出的辩题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形,所以要提醒广大新手一般不要使用缺失性比较,当对方使用时则要果断指出对方比较是不合理的。

矛盾比较也是大家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比较方式,这种比较方式的模式是,当两个比较项发生二者取其一的矛盾时,如何取舍就能够判断哪个更重要。最经典的案例当然是老婆和老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但使用矛盾比较法必须注意一点,就是两个比较项确实存在矛盾,如果是人为构建的矛盾,那么就需要考量构建的合理性问题了,比如在上述辩题中,生态崇明建设问题就比较适用于矛盾比较法,而防治太湖水污染就不太适用矛盾比较法。滥用矛盾比较很容易被对方攻击你方虚设前提。

上述两种情况可以看作是比较方式的特殊情形,真正适用面最广的通法恰恰是大家实战应用最少的边际比较法。边际比较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是对两种行为边际效益的比较,而边际效益简单讲就是投入一单位所产出的量。举个例子,如果你吃一单位馒头可以上升3点幸福感,而吃一单位面条可以上升5点幸福感,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吃面条比吃馒头更好。边际比较法在两种模式比较中有着最广泛的应用,在上述辩题中我们可以把问题看成把同样的投入放在提高技术上还是放在提高管理上能够更有效节约成本;把同样的投入是放在提高道德水平上还是提高法治建设上能够更大提高社会和谐度等。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边际比较法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比较方法,所以他的比较环境也需要相对固定,所以在使用边际比较法的时候通常需要先确定比较的环境,一般就是选择当下环境,所以在使用边际比较法之前先要对当下这个比较环境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比如我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分别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或管理分别需要多大的成本等,然后再使用边际比较法就能无往而不胜了。

比较型辩题的标准制定

前两天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有位同学突然问到比较型辩题,怎么样制定标准才行。当时没对这个问题作什么思考,现在提出一些制定标准的简单方法吧。

标准的制定,可以使比较型辩题简化,其原因就是比较型辩题中有两个变量。你把其中一个变量去掉,单说另一个变量,这样就是停住一方看另一方。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比较有力,但终究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两个变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本就不存在一方变而另一方不变的情况。这样根本就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标准实际上是把两个变量变成了一个变量,只要你能达到这个标准,那我就说你怎么着了。只有一个变量在变化,比两个变量要容易把握得多。

一般来说,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辩题中的主体。比如说我们要去辩大学生打工的利弊,那我们就要考虑打工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要辩大学生学习重要还是实践重要,那就要看学习与实践能对大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他的比较型辩题,大家也可以作一个类似的考虑,每个比较型的辩题,都会有一定的主体存在。在这样的辩题中,如果能够抛开要进行比较的两个项,而抓住辩题的主体来考虑问题,那标准制定就容易多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主体的需求。再拿那个大学生打工利弊的辩题来作例子,一个人到大学里,他的目标是什么?注意,这里的目标不是说你要来做什么,而是在你大学毕业之后,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了解清楚了主体的需求,我们可以再把大学生目前能得到的打工工作给作一下分类,看看这些类别中,有哪些工作是可以帮助大学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有哪些工作是无法帮助甚至拖累大学生达到目标的。不要怕麻烦,一个东西如果全部都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十有八九是商家在忽悠人。对打工的工作进行了分类,一类一类地考虑,这样就可以把对大学生的利弊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有利于自己解析题目,还有利于了解对方的立场。

好,下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大学生打工利弊的标准是:

打工能不能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目标。

这样一个标准,应该是十分客观的。但现在是要辩论,必须让标准对自己有利一些。要注意,如果要修改标准的话,尽量不要修改标准本身,只是对其中的措词含义进行修改。比如说大学的目标,这是个没有定论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方提出大学目标的时候,你可以不赞成,而提出自己认为的目标。但是要注意,标准一定要足够客观,这样才能让观众和评委信服。而事实上面,标准的设立其实也有讲究。这里偶懒得说明了,搜藏的东西复制下来,供大家参考。

举两个例子。

第一,选理事。两个人,各有特色,凭什么决定谁能够做理事而谁不能?很简单。把两个人的特点逐一罗列,和理事的标准作比较,符合得越多、越重要的那些标准的,越有资格。所谓A比B适合,不是某一个标准考察出来的,而是多个方面的标准一起考察出来的。

第二,做考题。考试时间有限,有多道题,怎么决定先做哪道?很显然,分值高又容易的,首先考虑,分值高而难度大和分值低但容易的其次考虑,分值低而难度又高的,最后考虑。所以先做哪道,也不是一个“分值高低”或者“难易程度”就能衡量出来的。

结论是,对任何一个比较性辩题的判断,都存在要素的选择问题。往往对于最终结果我们追求的不只一种要素(例1),即使只追求一种要素也往往需要在过程中考虑多种要素(例2)。所以A与B得比较其实是A的要素与B的要素的比较。

假设我们希望达到的结果是HIJK,比较排斥LM,不能容许N的出现。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分析清楚A、B的情况,就很容易做出比较了。

如果A含有HIJL,B含有HIKM,实际上平分秋色很难比较; 如果A含有HIJL,B含有HIKN,则B很容易被否定掉; 如果A含有HIJ,B含有HIJL,则我们往往倾向于选择A;

如果A含有HILM,B含有HM,则要看对I的偏好程度和对L的排斥程度。

当然还有几种恶心的情况,如A含有HIN,B含有JKN,则其实不用比较HI和JK的偏好程度,AB都是应当被否定的;

或者A含有HIJKN,B含有LM;或A含有HIJKN,B含有LMN……等等。

一般来说,这几种恶心的情况如果发生,就意味着双方观点都存在巨大问题,那么接下来重点就有所不同。

因此,此类辩题的论证模式可以如下:

第一步,在己方支持的事实(A or B)中寻找出更多符合需求目标的要素,拼数量,这一步是纯粹的事实论证,靠证据证明; 第二步,所有已有的要素可能层级不同(比如对一般人而言吃饱饭比有选举权更重要一点),因此要尽量寻找已有要素中优先被考虑的那些。这一部分因为存在偏好比较,所以是事实+价值论证,除了要靠证据证明外,要论证要素的价值重要性;

第三步,解决力,或者称可行性分析,这一层面双方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要素,因此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实现这些要素目标的可行性比较,比如“人类更应重视长生不老药/罕见疾病特效药的研制”中,正方的软肋就在这一问题上,从常识上来说正方如果不能证实可行性,则很难取胜。这一层面也是纯粹的证据论证。第四步,负面要素比较。我们已经论证了我们的主张包含了更多更重要并且可实现的要素时,我们唯一要论证的就是我们的主张不比对方包含有更多的负面要素。比如大学学习应以专/博为主中,正方可能面临的负面要素是缺乏涉猎、偏科严重,反方可能面临的负面要素是时间精力不足、缺乏专业深度。

定律: 1。掌握尽可能更多的、更有价值我方的正面要素 2。列举尽可能多的、影响大的对方的负面要素

3。要遵循公认事实,对于公众缺少认知的,可以通过资料加以补充 4。论证要有所侧重,因此要把握己方最重要的要素和对方最不利的要素

比较建筑史 篇7

1 宗教对建筑的影响

1.1 西方宗教对建筑的影响

西方宗教的主要宣扬思想是政教合一思想, 其中, 神本主义的思想长期占据西方宗教思想的统治地位, 经历的历史时期大约分为三个阶段。

1.2 古典主义时期的神庙、神教阶段

这个时期的欧洲人们认为自然界中赋有神的力量, 神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力量, 并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 古典时期存在大量为了供奉神、保护神的宗教, 比如以雅典娜、阿波罗、太阳神等命名的宗教圣地[1]。

1.3 封建社会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堂

在罗马帝国晚期兴起了对基督教的供奉, 到了中世纪, 基督教更是被赋予了神的光照, 基督教具有了神学的特质。

1.4 文艺复兴后具有人文性质的教堂

文艺复兴之后带有人文关怀的教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欧洲建筑讲究秩序和设计比例, 具有严谨建筑系统。

1.5 中国佛教对建筑的影响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皇帝以及各级代表机构的统治中, 宗教往往是政治的隶属工具, 具有很强的世俗因素。和西方国家宗教神化的性质相比不同的是, 中国社会讲究宗法血缘制度, 宗教由神化逐渐转变为人化, 主要神化了人的能力和力量, 最明显的体现是人们对古代君王、族长、祖先以及长辈的盲目崇拜, 儒家思想长期控制人们的思想,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 佛法逐渐传入中国, 在南北朝使其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次高潮。佛教中普度众生的博大思想被历代帝王尊崇, 并大量聘请国内外高僧, 培养了大批的高僧学者, 在各地兴建佛寺, 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对我国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突出体现在佛寺建筑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欧洲中世纪宗教建筑的发展

2.1 巴西里卡建筑

巴西里卡建筑兴起于公元前320 年, 世界第一大教堂——圣彼得教堂就是巴西利卡建筑, 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以古罗马的古典主义风格为主, 建筑平面主要是长方形, 屋顶主要是条形的拱券, 建筑的最外圈是一圈柱廊[2]。

2.2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兴起于欧洲4 世纪和6 世纪之间, 到15 世纪还在继续发展, 主要以古罗马贵族的生活和审美文化为设计基本, 后来又融合了伊斯兰和阿拉伯的文化特色。建筑主要特点是外观十分奢华, 内部设计显得敦厚, 建筑屋顶主要采用的是穹窿顶, 是一种集中式的建筑结构, 后来发展成伊斯兰教建筑的模板。拜占庭建筑装饰艺术特色体现在:第一, 表现风格平面化, 线条和色彩实行平铺式展示, 原有的体积感和透视感逐渐消失;第二, 在室内和室外的设计上大量使用马赛克进行转换;第三, 比较突出抽象性的特点, 除了建筑的柱子之外, 不存在其他方面的装饰;第四, 采取辐射式的中心建筑布局。其中, 典型的拜占庭建筑主要有圣马可教堂、圣菲索亚大教堂等。

2.3 罗马建筑

罗马建筑兴起于10 世纪, 在10 到12 世纪得到了发展并发展到顶峰, 其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为了达到较为壮观效果, 多使用罗马式屋顶, 形状为椭圆和拱形, 首次引用了石头屋顶, 窗户的开口较小、处于位置较高, 具有神秘的特点。罗马建筑的外观封闭, 具有城堡的韵味, 造型沉稳敦厚, 具有庄严的艺术气息, 主要代表建筑有意大利比萨教堂、法国昂古莱姆大教堂等。

2.4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兴起于11 世纪的法国, 建筑特点主要是尖形的拱门和屋顶, 建筑高耸, 窗户上绘有圣经图案和花纹, 正门的里面有圆形的花窗, 内部采用彩色画面的玻璃窗, 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在内部建筑的雕塑上, 主要采用怪诞的图案以及令人惊悚的怪兽等, 主要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亚眠主大教堂等[3]。

3 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

3.1 佛寺建筑

佛寺是最常见的佛教建筑, 起源于汉代, 借鉴了印度和西域的佛寺设计, 形成了以佛塔为中心的布局。佛寺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比如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其设计采用了前塔后殿的布置格局, 突出了佛塔。到了隋唐、宋时期, 伴随佛学思想的深入发展, 佛寺得到了发展, 形成了对称式的布局, 明清之后的佛寺建筑更加规范化, 大多是具有中轴线的建筑格局。

3.2 佛塔

佛塔是佛教建筑中留存最多的建筑, 佛塔一般具有世俗的情感。其中, 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印度佛塔, 后经过实践发展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形式。

4 中西建筑比较

4.1 建筑造型方面

建筑的差异最明显的是体现在建筑造型上, 其中, 西方建筑大多数注重整体的厚重感, 突出表现不稳定的动态, 大多运用夸张的空间对比手法进行设计, 在内部布局上采用神秘的光影设计, 对人的情感产生导向作用。比如哥特式的尖塔结构, 体现了一种向上的张扬性格。中国的佛塔虽然也设计向上, 但却没有哥特式的凌厉, 层层塔层的堆砌给人一种较为亲和的感觉。另外, 中国的建筑在造型方面更为注重建筑的群体配合, 强调建筑林立间的虚实对比。

4.2 颜色选取和意境营造

西方建筑的颜色选取上较为大胆, 旨在给人以刺激的感受, 激发人的宗教情绪, 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比如哥特式建筑的彩色玻璃设计上就将色彩发挥得很充分, 并结合建筑设计的凌厉感, 将人们心中的宗教感受推向更高层次[4]。而中国在建筑颜色的选择上比较讲究, 色彩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如青绿色象征青龙, 黑色象征玄武、代表北方, 朱色代表南方, 黄色代表中央。另外, 中国建筑不同于西方将情感视觉化的表现形式, 而是更为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切建筑设计围绕人的发展, 并注重建筑给人带来舒适度。

4.3 材料选择上

西方建筑主要以砖石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比如哥特式大教堂以及一些神庙的建筑材料均是采用了砖石进行构建, 建筑耗费的时间较长, 一般需要几十年来完成。中国的建筑大多选用的是木质结构, 建筑形体较小, 并常以组合的形式存在, 其建筑材料的选取深受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层次错落有致, 布局和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从建筑设计的外在形式上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审美趣味的不同, 西方建筑重视外观和物质感受, 主要体现了宗教信仰的狂热崇拜;中国建筑表现注重内在和含蓄, 提倡显示人们的精神力量, 表现人内心的平和。由此可见, 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 我们要吸收和借鉴适合我国建筑发展的西方建筑中的适合因素, 加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 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发展的国际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戴孝军.人间与天国——中西宗教观的不同及在传统宗教建筑中的体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78-82.

[2]程丽昀.欧洲中世纪宗教建筑与中国佛教建筑比较[J].大众文艺, 2014, (9) :113-115.

[3]邹建雄.2014年国内宗教美学研究寻踪[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 :34-40.

比较建筑史 篇8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比较分析

一、东西方两类建筑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

(一)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比较

1.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古代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由于造铁技术的限制(冶金技术并不普及成熟)和战时防卫敌军的需要,利用砖瓦材质建造高台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大量出现的铁器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俗称铁器时代。铁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跨越,这使得人们可以利用铁器对木材进行加工,使古建筑木架构成为现实并日趋成熟,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木架结构形式。但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社会生产关系从最先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2500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劳动生产关系,真正以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关系一直到清朝末期都未能形成。

2.西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西方现代社会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生产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由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工厂模式发展为工业机器工厂,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引入工业生产和房屋建筑设计。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材料和结构上的改进和提升,打破了原有的西方传统建筑的跨度与支撑结构的限制。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劳动者通过劳动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却无法给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资料,自然也无法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及工具。所以在中国古代如遇上大的自然灾害破坏了房屋建筑需要重建,并不能做到像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那样能够快速高效地重建。

(二)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比较

1.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形成于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封建社会。中国古建筑空间形式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建筑的空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主导思想地位的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讲究“等级制度”, 这种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对官方的皇家建筑和民间的古民居都有深入影响。

民居建筑中北京的四合院是受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意识形态影响的典型。四合院的空间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等级地位,其空间布局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家庭等级制度的意识形态。

2.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社会的意识形态

關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部分在查找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得出,另一部分是根据有关史料推理得出。

据建筑史料记载,“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最早是从欧洲的德国、前苏联以及荷兰发展兴起”]。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反对多余的装饰,建筑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预制构件材料;以几何简洁的形式出现,以至于它的形式发展到后来简到极致。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思想非常理性而务实科学。那么在当时为何会在欧洲出现这种类型的建筑?为何会将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之前的欧洲社会主流的建筑类型抛弃呢?这必然和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人的意识形态比西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保守很多,对新事物的接受较之西方现代社会更为排斥。

二、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材料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材料应用

古代中国的建筑空间与当时社会的建筑材料、建造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受到建筑材料的限制和影响。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利用天然地洞,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洞穴的空间由于受到洞土材质的条件限制,其跨度和高度都较为狭小和低矮,比如现今发现的河北省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四方洞。而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铁器工具的普及,人们利用铁器对木材质进行加工,使得木材质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主要材料,但木材质作为古代建筑的主要材料有其缺陷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木材的缺陷也日益暴露。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材料应用

历史上无论任何时期的建筑用材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当时建筑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同样也不例外。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由于受到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当时社会以强调设计民主化、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材料上以工业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以材料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出现。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以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形式出现,强化空间的功能性。

三、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体量和布局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体量和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受到建造技术、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古代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民居建筑,空间的体量上一般不向上发展,而是向平面方向发展,以“间”为单位,不断向四周扩展,最终形成建筑群的空间格局。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体量和布局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形式极为简洁,空间开敞通透,空间的界面形式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整体空间给人以纯净之感。众多周知,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和实用,强调功能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反对任何多余的装饰,在这种设计理念主导下,以开阔通透的空间和极简的界面形式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另外,钢材、混凝土、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使建筑的框架结构得以实现,解决了空间跨度和高度的限制。

四、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结构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结构形式

古代中国建筑的木架构形式是中华古建筑文化中的精髓。由于古建筑材料长期不变,以木材为主,为建立在木架构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演变提供了条件。

木构架的结构形式在中国古建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成为形成以下主要的结构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这三种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都同属于框架结构体系。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结构形式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结构形式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的框架结构,这种钢混结构的应用得益于工业革命以后带来的结果,特别是工业化社会对钢材材料的改进,对建筑空间的结构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既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必然有其合理性。

通过以上梳理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结构体系其实质都是框架结构体系。但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同,中国古建筑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木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空间的跨度和高度上,以木材为主的木架构形式无法做到像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跨度的空间形式,尤其在建筑空间的高度上受制最为明显。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时期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使得建筑整体牢固性要远远强于中国古建筑,混凝土类似于“超级胶水”将整个建筑的钢筋全部浇筑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使得建筑的高度得以突破。

五、总结

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意义在于弄清东西方两类建筑空间形成的成因,以及两类建筑空间的共性和区别。在比较两类建筑类型的过程中,剥离中国传统古建筑空间表皮形式,有助于看清其深层次的建筑历史文脉和空间类型本质,找到中国传统古建筑的“DNA”,为当代中国建筑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依据。而面对西方的现代建筑类型,我们以鲁迅先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现代建筑中的优秀一面。通过比较中西方两类建筑,比较出西方现代建筑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有助于正确看待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和本质,为中国当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和吸收西方外来建筑文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赵慧.晋商民居装饰中的“行业”遗风[J].装饰.2006(03).

[4]王受之.世界現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比较建筑史】推荐阅读:

安全比较07-14

诊治比较07-16

区际比较07-18

情感比较07-19

比较函数05-08

比较05-19

经验比较05-26

比较状语05-26

习题比较05-28

功率比较06-01

上一篇:假日笔记600字下一篇:成功招商的一三五法